赠职方员外郎苏君铜门墓志铭

您现在的位置:>>
北宋文安主簿苏洵
发布时间:日
【字体: 】 【】 【】
苏洵,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三苏&文化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就是在世界文化长廊中也熠熠生辉。为了区分&三苏&的父子关系,人们称苏洵为&老苏&;因为老苏曾任文安县主簿,故又称为&文安先生&。
一、家世渊源
苏洵的祖先可以上溯到唐代声名显赫的苏味道。苏味道原籍赵州栾城(今属河北)人。乾封进士,圣历初官居相位。是唐代文学家,与李峤以文辞齐名,号称&苏李&。后因亲附张易之兄弟,中宗时贬为眉州刺史,遂定居眉州眉山县。苏洵的高祖苏釿、曾祖苏祐、祖父苏杲,3人皆不仕,而行义闻于乡里:苏釿肆力本业,家殷丰足,扶危济困;苏祐不为名利所惑,曾有事去成都,遇一道士,道士说自己有变化百物的法术,想传授于他,他却坚辞不受;苏杲则是仗义疏财、乐善好施的人。苏洵的父亲苏序也以轻财好施、急人之困闻于乡里,同时,他&疏达自信,持之以谦&,&读书务知大义,为诗务达其志&,(曾巩《赠职方员外郎苏君墓志铭》)先以子恩任大理评事,后累赠尚书职方员外郎。母亲史氏,知书达理,淑静贤惠。长兄苏澹、次兄苏涣皆以文学考中进士。尤其是苏涣,官至尚书都官郎中、提点利州路刑狱公事,有能名。
苏洵是苏序最小的儿子,生于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或许是由于在家受宠的缘故吧,在这个&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充满书香典雅气息的家庭里,他却从小不愿意学习,20多岁了,还不知道读书,终日里与城中少年玩耍。对此,父亲却不闻不问,从不管教。亲戚邻里都感到奇怪,问其缘故,父亲或笑而不答,或对人说:&请君莫要忧虑。&
二、闭门苦读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这是旧时蒙学课本《三字经》中介绍苏洵大器晚成的句子。为什么苏洵到27岁才发愤读书?这除了父兄的影响之外,夫人程氏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程氏是四川青神县进士大理寺丞程文应之女,是个志向高远、学问渊博、琴棋书画样样皆能的才女。她18岁嫁给苏洵,见丈夫游荡不学,便苦口婆心地劝勉:&子苟有志,以生累我可也。&她要苏洵胸怀大志,刻苦力学,家中一切事务由她一人承担。苏洵对此很受感动,27岁那年,谢绝一切平素往来的朋友,毅然来到可龙里山,即今苏坟山老翁泉侧独居,用功学习。每当山空月明之际,举目远观泉井,见一白发老翁晃晃悠悠,偃息于泉井上;可走近看时,老翁随即隐没于泉井中。苏洵对白发老翁这般白费光阴、空度岁月感伤不已,从中深受启发。于是居山不出,兀然端坐,闭门苦读。
一年多以后,他先后两次赴试进士,皆不中;继试茂才异等,又不中。因而感叹道:&我的学问还差得很远啊!&回来后,就把自己以前所写的几百篇文章都焚烧了。从此,更加努力学习,日出则潜心攻读,日落则焚膏继晷。搁笔五、六年不写文章,终于&大究六经、百家之说,以考质古今治乱成败、圣贤穷达出处之际,得其粹精,涵蓄充溢,抑而不发。&(欧阳修《霸州文安主簿苏君墓志铭》,以下简称《墓志》)又过了一段时间,他感慨的说:&可以写啦!&&由是下笔顷刻数千言,其纵横上下,出入驰骤,必造于深微而后止。&(引文同上)遂成为一代文学大家。
三、名儒青衫
嘉祐元年(1056年),苏洵携子苏轼、苏辙和所作《权书》、《论衡》等文稿到益州(今成都市),请聪颖绝伦的好友益州知州张方平斧正。张方平看到苏洵的文章,大加赞扬道:&左丘明之《国语》,司马迁之善叙事,贾谊之明王道,君兼之矣。&(张方平《文安先生墓表》,以下简称《墓表》)并建议他将文稿刊印成书请文坛领袖、翰林学士欧阳修指教。
苏洵听从了张方平的建议,将自己所作的22篇文章刊印成书,当年又携2子从几千里外的家乡奔赴汴京(今开封市),谒见欧阳修,奉上自己的所著之书。欧阳修一见,大为称叹,以为能与荀况、贾谊、刘向相媲美。便立即将此书荐于宰相韩琦。韩琦也对苏洵刮目相看,予以厚待,&尝与论天下事,亦以为贾谊不能过也。&(《墓表》)于是欧阳修又特意撰写《荐布衣苏洵状》,与苏洵的著书一同献于朝廷。
从此,苏洵的大名轰动朝野,他的文章,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得而读之者皆为之惊,或叹不可及,或慕而效之,自京师至于海隅障徼(边陲),学士大夫莫不人知其名,家有其书。&(曾巩《苏明允哀辞》,以下简称《哀辞》)
嘉祐三年(1058年),仁宗皇帝特意召他到紫微阁(即中书省,又称舍人院)参加面试,本想破格委以官职,可苏洵却推托有病,不肯应诏。直到嘉祐五年,才授官秘书省校书郎,后又任命为霸州文安县主簿。从此,苏洵由布衣换成青衫。嘉祐六年农历七月,朝廷纂修建隆(北宋开国年号)以来礼书,仁宗皇帝钦命苏洵领取文安县主簿的俸禄与陈州项城县令姚闢同修礼书。
四、赴任之谜
苏洵被任命为文安县主簿后,是否来文安走马上任,一直是一个未解之谜。认为苏洵到任的主要以《文安县志》为代表;认为没有到任的主要以乾隆帝为代表。
明崇祯创修本《文安县志?秩官志?名宦》中载:&苏洵,眉州人,仁宗嘉定(定,&祐&之误)五年,宰相韩琦奏于朝,除校书郎。寻以本县主簿修纂礼书,教民礼让,劝课农桑,民受其福,卒赠光禄寺丞。& 这最后一句后面还有小字&有欧阳修撰《墓志铭》&。这说明当时的纂修者纪大纲等人并非未读欧阳修《墓志铭》。清康熙四十二年本《文安县志?名宦志》中有关苏洵的介绍文字完全照搬了明创修本,只是删去了最后&有欧阳修撰《墓志铭》&小字。民国十一年本《文安县志》在《名宦》中除了对苏洵作了类似的介绍外,还在《艺文志》中全文刊载了欧阳修的《墓志铭》和苏洵的《上韩昭文论山陵书》文章。这三套旧志在对苏桥的介绍中,都有&以老泉遗迹得名&字样,都引用了明万历时任文安知县的戴九玄诗句:&苏公曾授文安簿,河上苏桥自昔传。&由此看来,旧志都认为苏洵来过文安苏桥镇。
乾隆帝却认为苏洵未曾赴任。他在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苏桥杂咏》中的第一首诗写道:&修礼予之主簿禄,几曾赴任柳河厅(借称文安县。因唐贞观以前文安县城在柳河,故称)?长桥却说老苏建,未读欧阳《墓志铭》。&
当时,这位封建帝王可能只见过康熙四十二年本《文安县志》,并未见过明崇祯创修本,所以就武断地指责修志者&未读欧阳《墓志铭》&。实际上即便是欧阳修的《墓志铭》,也只有&以为霸州文安县主簿,使食其禄,&&修礼书&之句,并未说明苏洵是否赴任。究竟是因为朝廷纂修礼书无从发薪俸才委以&文安县主簿&的虚衔,还是先任命为文安县主簿,后借调到京城纂修礼书?这才是问题的关键。纂修礼书的时间,笔者已经查明是嘉祐六年农历七月,而任命文安县主簿的时间只有&嘉祐六年&的说法。最近看到一则资料,说苏洵任命县主簿的时间是嘉祐六年初。如果是这样的话,苏洵必然来过文安。但这则资料是否属实,笔者目前还没有找到证据。
诚然,由于苏洵的文学久负盛名,又曾任过文安县主簿,本县借以膻芗(馨香)此地,附会出苏公建桥,&教民礼让,劝课农桑&等事,这是有可能的。但是,苏洵当年所任的是文安县主簿,是负责文书簿籍,掌管印鉴的掾吏,和现今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差不多,理应在县城衙门内供职办理事务。那为什么只在苏桥镇有建桥留名的传说,而县城和其他村镇都没有呢?为什么只在苏桥留下遗迹,而在其他地方却没有留下遗迹呢?再说,苏洵授官秘书省校书郎不久,朝廷就让他纂修礼书,其间如果不是补文安主簿之缺,何不顺理成章地以校书郎的薪俸纂修礼书?所以,笔者觉得苏洵在苏桥的传说并非都是虚构的。或许有人会问:那为什么苏洵的著述中只字未提文安县苏桥呢?是的,笔者最近通读了苏洵的散文全集,确实没有发现这方面的文章。但是,这也不能否认苏洵来过这里。可能是因为苏洵来的时间很短,调回汴京后又立即纂修礼书,没有来得及写文章;或者是因为这方面的文章散佚了,也未可知。
五、任职传说
按照苏洵嘉祐六年初被任命文安县主簿的说法,他在文安任职时间只有半年左右。就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却留下许多动人的传说。下面就介绍几例:
嘉祐六年初,苏洵被任命为霸州文安县主簿时,已是一个53岁的鳏夫了。他告别了儿女和亲友,只身一人骑马从眉州老家赶赴霸州文安县,一路上昼行夜宿,历尽千辛万苦。经过一个月的跋涉,行程几千里。这一天,终于来到文安县衙,首先拜见顶头上司文安县令。
这个县令是个疾贤妒能的贪官污吏。听说苏洵那轰动朝野的才学和&纯明笃实&的人格,觉得放在自己身边,一怕管不了,二怕揭自己的老底,便想出了派他治理边远村镇的鬼主意。
风尘仆仆的苏洵走进县衙,先向县令施了一礼,又作了自我介绍,然后说:&县令大人,不知要下官做何公干?&县令一见苏洵,便皮笑肉不笑地说:&苏公留在衙门,惟恐大材小用,还是请你去城北40里,琉璃大明堂施展才能吧!&
苏洵一听,不知这琉璃大明堂在什么地方,可又不好问,因为他知道,这位县令是特意试探、刁难他,便一声不吭地回屋了。
第二天,苏洵便骑马搭船往北走,一路上只见一片一片刚开化的大水,很少见人家。估摸走了40里,来到大清河边,便见到一个很大的村镇被河水分成两块,周围都是淀水。他进了村,向人们打听,才知道这个村镇叫八姓庄,周围这片大水洼就是大明堂,便在这里停下来。
苏洵找到这村的里正,里正安排他在清河北岸几间官府收租的房子里住下。之后,他主动向老百姓请教,学习当地的语言;经常和老百姓交谈,了解当地的情况。
当时还没有县主簿驻村镇的制度,苏洵可算是开了先河。
苏洵看到八姓庄地势低洼,到处是水,酷似江南水乡,便萌生了种植水稻的念头。他把这种想法告诉给里正,里正也很同意。于是给眉州家乡好友修书一封,让好友立即设法运送稻种来,并详细介绍了沿途的水陆情况。一个半月过去了,一船稻种终于运到了八姓庄。
正是下种育秧的好时候,苏洵与里正商量后,从村里找来许多热心的百姓,教大家开畦育秧,把稻种都种上。过了一段时间,稻秧长到半尺多高了,他又让这些热心百姓把稻秧拔下来,涮干净捆成把儿,然后分给各家各户,又言传身教,教给大家插秧。
在水田里干活,很容易疲倦,苏洵又教给人们唱小曲儿,大伙儿一边插秧,一边唱曲儿,竟然在不知不觉中忘记了疲劳。这些小曲儿最初被称为&稻秧歌&,后来简称&秧歌&。所以人们传说秧歌起源于文安,苏洵便是创始人。
插完秧后,苏洵经常到田里察看,教给人们适时灌水、施肥,稻子长得绿茸茸的,分外喜人。
这年七月,苏洵调回了京城。
秋后,人们头一次吃上这白花花香喷喷的大米,都打心里感激这位勤政爱民的父母官。从此,水稻也在文安落了户。
弯弯的大清河,将八姓庄分成南北两块。两岸来来往往的人们,都要坐摆渡过河,两岸的渡口经常聚集着很多人,你拥我挤,很不方便。
苏洵对此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想,要是在这里架一座桥,该多好哇。
于是,他把这种想法同村里的里正、族长们说了,大家都同意。
说干就干,他和里正一起着手鸠工庀材。首先发动村民就地取料,把大清河岸和村边路沿成材的树木砍伐了。然后,又组织村子里的能工巧匠和年轻力壮的村民进行紧张地施工。
在苏洵的带领下,大家群策群力,齐心协力,很快就在大清河上架起一座木桥。从此,人们结束了过摆渡的历史,可以&往来利涉达皇畿&(乾隆帝《苏桥杂咏》诗句)了。
后来,为了纪念这位关心人民疾苦的文化名人,人们把这座桥称为&苏家桥&,把清河两岸的八姓庄也更名为&苏家桥&,简称&苏桥&。并在清河北面的长村街上建起一座苏公祠,祠中塑有&三苏&父子像,世代奉祀景仰。这就是文安八景之一的&苏公胜迹&。
苏桥丁、沈两家是邻居,两家因为宅基地结下多年解不开的疙瘩。沈家说丁家的小房占了他家的庄基,丁家说沈家的墙头占了他家的走道,两家经常吵吵嚷嚷,甚至大打出手,闹得不可开交,给邻里造成很坏的影响。说和人换了一拨儿又一拨儿,可谁也说和不了。
苏洵巡察民情,很快就掌握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这两家也正好想要找苏洵大人评评理。
这一天,苏洵把两家户主叫到一起,让他们出示各家的庄基地契约,然后按照上面的数据分别丈量他们各自的建筑占地。结果是丁家小房占了沈家的庄基不足一寸;沈家的墙头占了丁家的走道也不足一寸。
苏洵一见丈量结果严肃地说:&如今丈量已明,本官也还你们一个绝对公平,你丁家的小房和沈家的墙头马上扒掉重建,如何?&丁、沈两家一看,扒了重盖,费工破财,谁也没有好处。便面面相觑,一言不发。苏洵进一步追问:&怎么,不愿扒了?&二人都羞愧地点了点头。苏洵接着和颜悦色地说:&这就对了,冤仇宜解不宜结。作为邻里之间,更应该明礼重义,讲信修睦,相互谦让,以邻为善,不能因为小事而伤了和气。&说得2人心服口服,纷纷下跪叩谢。
从此,两家和睦相处,再也不打架斗殴了。
六、人格品性
苏洵在乐善好施的家庭影响、书香门第的熏陶和自己深钻细研古代典籍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人格品性。对此,欧阳修、张方平、曾巩等人都有中肯的评价。
受家庭的影响,苏洵继承了扶危济困、轻财好施的家风。与人交往,急人之困;朋友去世了,主动担起抚养其子孙的义务,从无怨言。自己的生活却很严谨,不饮酒、不戏狎,乡邻敬重。
未仕之前,他是一个&守道安贫,不营仕进&(欧阳修《荐布衣苏洵状》)的人。&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墓表》)皇帝欲提拔,召他面试,他却以病为由不至。在家独自与其子居住,非道义不谈;特别是每逢名理盛会,父子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气氛融融,自得孔颜(孔子和弟子颜渊)之乐。
苏洵在对古代的典籍的研习中,形成了聪明辨智,性识明达的性格。对世事有独到的见解,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务一出己见,不肯蹑故迹。&(《哀辞》)。嘉祐初,王安石名声渐盛,倾慕的朋党把他吹嘘得圣人一般。欧阳修也和他关系不错,劝苏洵与他交往,王安石也愿意交往苏洵。苏洵却说:&此人不近人情,迟早要成为天下的祸患。&王安石的母亲去世后,士大夫们都去吊唁,惟独苏洵不去。当时知道此事的人都认为苏洵过分。苏洵去世3年后,王安石当政,果然大张旗鼓地推行变法,遭到韩琦、欧阳修等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这些人才觉得苏洵有先见之明。如果,抛开苏洵保守思想的局限和封建社会党派之争的是非曲直,便可看出他知人论世的敏锐洞察力。
苏洵性情敦厚,&质直忠信&(《墓志》)。他对于那些有悖礼法、违反民意的事,敢于直言不讳,犯颜进谏。嘉祐中,永昭陵(仁宗皇帝赵祯的陵墓,在今河南巩县)初建时,韩琦宰相为大礼使,违制大建,花费甚巨,州县骚然,百姓结怨。为此,苏洵三次上书韩琦,引经据典,申述簿葬的主张。尤其是《上韩昭文论山陵书》一文,引用春秋时&华元厚葬其君,君子以为不臣&的典故,着实触犯了韩琦,使韩琦产生&知其才而不能用&的心理。这恐怕就是苏洵只混得一个九品主簿的缘故吧。
总之,苏洵禀赋丰厚,故能大器晚成;心地诚笃,故而得道精微。他善与人交,遇人气和而色温。刚一接触,觉得他似不健谈,但接触越久越觉得可爱;偶尔有所吐露,越问越觉得他见地深邃。&可谓纯明笃实之君子也。&(《墓志》)
七、著述风格
苏洵的著述颇丰。宋代流行的版本今仅存北宋刊印《类编增广老苏先生大全文集》残卷和《四部丛刊》影宋抄本《嘉祐集》十五卷。现在笔者见到的《苏洵散文全集》就是以宋流行本为底本刊印的,共收录苏洵散文114篇,约10万言。此外,苏洵还更定谥法三卷。与别人合修的《太常因革礼》一百卷。并有一些诗作面世。
苏洵反对浮艳怪涩的时文,提倡学习古文,强调文章要&得乎吾心&,写&胸中之言&;主张文章应&有为而作&,&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的主要目的是&言当世之要&、&施之于今&。他在《上田枢密书》中自评其文兼得&诗人之优柔,骚人之精深,孟、韩之温淳,迁、固之雄刚,孙、吴之简切& 。
苏洵的散文中议论文最多。其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犀利,纵横恣肆,具有雄辩的说服力。欧阳修称赞他&博辩宏伟&,&纵横上下,出入驰骤&,(《墓志》)&其议论精于物理而善识变数,文章不为空言而期于有用。&(《荐布衣苏洵状》)曾巩也评论他的文章&指事析理,引物托喻,侈能尽之约,远能见之近,大能使之微,小能使之著,烦能不乱,肆能不流。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其辉光明白,若引星辰而上也。&(《哀辞》)张方平对苏洵议论文章的感受是:&如大云之出于山,忽布四方,倏散无余;如大川之滔滔,东注于海,源也委迤,其无间断也。&(《墓表》)
苏洵的议论文内容广泛:有申述自己治国的政治主张的。他在《衡论》和《上皇帝书》等重要议论文中提出了一整套政治主张。他认为要治理好国家必须&审势&、&定所尚&、&尚威&,加强吏治,破苟且之心和怠惰之气,激发天下人的进取心,使宋王朝振兴。有阐述自己军事思想的,曾巩说他&颇善言兵&,就是指的这一特点。他在《权书》10篇、《几策》中的《审敌》篇、《衡论》中的《御将》和《兵制》篇,还有《上韩枢密书》、《制敌》和《上皇帝书》都论述了军事问题。现今被列入中学《语文》传统篇目的《六国论》,阐明了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主张。实际上是借古讽今,指责宋王朝的屈辱政策。《审敌》则更进一步揭露这种赂敌政策的实质是残民。《兵制》提出了改革兵制、恢复武举,信用才将等主张。《权书》系统研究了战略战术问题。在《项籍》篇中,指出项籍不能乘胜直捣咸阳的战略错误,并强调避实击虚、以强攻弱、善用奇兵和疑兵、打速决战、突击取胜等战略战术原则。有对历史人物(如孔子、喾妃、管仲等)和古代经典(六经、《洪范》、《太玄》等),进行论述的。论述精辟,见解独到,显示出作者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简劲隽永的语言风格。此外,还有在比较中品评各家作品的风格和特色的。比如他在《上欧阳内翰第一书》中对孟子、韩愈和欧阳修的评论就很精当:&孟子之文,语约而意尽,不为巉刻斩绝之言,而其峰不可犯;韩子之文,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鱼鼋蛟龙,万怪惶惑&&;执事之文,纡余委备,往复百折,而条达疏畅,无所间断&&此三者,皆断然自为一家之文也。&
苏洵的记叙性散文不多,但也不乏优秀的篇章。在《送石昌言使北引》中,他希望出使契丹的友人石昌言不畏强暴,藐视敌人,写得有气势。《张益州画像记》记叙张方平治理益州的事迹,描绘出一个宽政爱民的封建官吏形象。《木假山记》则借物抒怀,赞美一种巍然自立、刚直不阿的精神。
苏洵写诗也不多,擅写五古,质朴苍劲。宋人叶梦得评其诗&精深有味。语不徒发,正类其文。&(《石林诗话》)其《欧阳永叔白兔》、《忆山送人》、《颜书》、《答二任》等不失为佳作,但总的成就远逊于散文。
《太常因革礼》是记叙大宋开国以来朝廷沿袭和革新旧礼法实施情况的历史著作。用苏洵自己的话说是&遇事而记,不择善恶,详其曲折,而使后世得知而善恶自著者,是史之体也。&(《议修礼书状》)
苏洵晚年,特别爱好《周易》,他说:&《易》之道深矣,汩而不明者,诸儒以附会之说乱之世,去之,则圣人之旨见矣。&(《墓志》)他本想作《易传》百余篇,且自信是&自有《易》以来,未始有也。&(《上韩丞相书》)的空前著作,却力不从心,只作了三卷;而《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奏而未报,就于治平三年(1066年)四月戊申日与世长辞了。享年58岁。
八、盖棺余韵
苏洵的一生,用他自己的话说:&少时自处不甚卑,以为遇时得位,当不卤莽。及长,知取士之难,遂绝意于功名,而自托于学术,实亦有得而足恃。&(《上韩丞相书》)由于他献身学术,著书立说,成就斐然,所以虽为九品小吏,却受到朝野的推崇敬仰。
苏洵病逝后,&英宗闻而伤之,命有司具舟载其丧归于蜀。&,(《墓表》)特追赠为光禄寺丞。治平四年十月壬申(一说八月壬辰)日,葬于眉州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朝野之士为诔者百一十有三人。&(引文同上)欧阳修、张方平、曾巩等人分别为其亲撰《墓志》、《墓表》和《哀辞》。众臣如韩琦、曾公亮、欧阳修、赵概、王拱辰、王珪、张焘、郑獬、苏颂、张商英等以及与苏洵同修礼书的姚辟都含泪书写挽诗。这对于一个官居末流的县主簿来说,简直是空前绝后的礼遇。
宰相韩琦引咎自责,对自己未能重用苏公悔恨交加,以诗哭之,云:&故国悲云栈,英游负石渠。名儒升用晚,厚愧不先予。&欧阳修却描述了弟子和乡人对苏洵的景仰怀念:&三年弟子行丧礼,千两乡人会葬车。&张商英诗中倾诉了对这位文化名人的惋惜:&一生自抱萧张术,万古空传杨孟书。&与苏洵共事5年的项城县令姚辟更是悲痛万分,他挥泪疾书挽诗二首,其一云:
&&& 羁旅都门十载中,转头浮宦已成空。
&&& 青衫暂寄文安籍,白社长留处土风。
&&& 万里云山归故国,一帆江月照疏篷。
&&& 世间穷达何须校,只有声名是至公。
苏洵有子3人:景先,早卒;轼,辙,均为嘉祐年进士、文学大家。苏轼官至礼部尚书,有惠政;苏辙官尚书右丞、门下侍郎。有女3人:长女嫁程子才,次女嫁柳子玉,均早卒;三女则未嫁而卒。孙苏迈、苏迟、苏过等,皆有文名。
自苏家于可龙里山建坟以来,一直受到当地人民的精心爱护。近年来,有位叫钟云武的乡民,长住山中茅屋,专为苏坟打扫场地卫生,培土垒石,保护山林。他病故之后,妻子和儿女也来茅屋,继续护坟。可见人们对苏氏的敬仰之情。就是在文安,人们至今仍然怀念这位县官大人。王爱国的《过苏桥怀苏洵》诗,道出了文安人怀念苏公的心声:
&& &绿柳长堤水接天,苏公足迹遍桑田。
&&& 拜官一邑盛当日,独秀三杰耀百年。
&&& 桥记高风传后世,论抒豪气震文坛。
&&& 民风淳朴真乐事,怀古思人慕大贤。
(原名《宋代文安主簿王之涣》)
作者: 来源:
上一篇: 下一篇:
| 版权所有:文安县人民政府主办 文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冀ICP备号2011届高三语文南通三模卷评卷反馈意见
届高三语文南通三模卷评卷反馈意见(转)
第3题:满分4分,实得分3.42,得分率0.86。
整体得分率较高,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踩到得分点。
问题:1、生造词语。如:中财、央财。2、表达有语病。如:十一五财政三农投入逐年增加。3、表述不当或出现错别字。如:翻两倍,翻两翻。4、不会读图,不懂该据图作答,又无视题干中提示性表述的存在以及图表的标题,以致出现诸如“我国政府对农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视”“我国政府对农业的投入有所下降”“中央投入资金逐年增长(这是最普遍最典型的失分句)”之类的或大而失当或指向含糊的答案。
第4题:满分5分,实得分2.27,得分率0.45。
1、审题不清。很多学生都将此题作为下定义题来做,将答案表述为“艺术是……一种形式”。
2、读句抓不住关键,以致转换中要么原封不动地保留了“完整体”“心智的果实”要么简单拆解(如:将“心智的果实”简单拆解成“心灵与智慧的果实”)。
3、答题不着边际,近乎呓语。如:艺术 是 一项令世界都惊叹的 科目(?),它来不得半点虚假,浮躁,要用平静的心态,真实的态度去对待它,去品味、享受它。
第8⑴题:满分3分,实得分0.72,得分率0.24。
&1、拎不清人际关系。明明是“苏序与人们欢乐交谈”,但绝大多数学生错误地理解成“人们与苏序交谈”。
2、实词理解不准确,更看不出文言中的通假现象。相当多的学生将“知”、“径”、“造”错解成“知道”、“路上”、“造访”;而能看出“府藏”的本字是“腑脏”的寥寥无几,绝大多数学生都将“府藏”错译成“府库里收藏的东西”。
这一方面反映了学生的文言实词的积累不足,另一方面也暴露出“随身携带”意识以及“据境猜读”意识不强的弱点。“藏”通“脏”,见诸《孔雀东南飞》(“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
3、漏字。“径”“造极”这两个词语,很多学生在翻译中缺省了!是有意,还是无意?如果是前者,那这样的“聪明”必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文言翻译中不是不可以“缺省”(删),但应慎之又慎!!
4、译文不通顺,搭配不当、语意重复的现象比较普遍。如:交谈、交往到了极致,谈笑到了极高的境界,抒发自己心里的话,打开自己的肺腑,说出自己内心的心里话。
第8⑵题:满分3分,实得分1.74,得分率0.58。
1、第一个分句中的“素”字,除个别学生或不译或漏译或错译外,绝大多数学生都理解正确;但对“暴苛”在理解上却出现了偏差,错译成“沉重的赋税”。
2、第二个分句,个别学生整句翻译极不通顺。约70%的学生能译对“缘”字,但本该译对的“是”字却错译了,“缘是……”错译成“因为这是……”。“大扰”,大受侵扰。很多学生没有弄清大受侵扰的对象,结果,错译成“因此让学校的教育受到严重的扰乱”或“给学校的教育带来很大的困扰”。
3、第三个分句“公作诗并讥之”,很多学生都译成“公写诗一起讥讽他们”,尽管这样的翻译不尽正确,但因为原参考答案没有将此处的“并”作为踩分点,所以在评卷时也就没有扣分。
在讲评时请注意:此处的“并”既可按照一般意义理解为“一并”,也可将其视作通假字,通“屏(b&ng)”“摒”,“排除”的意思。后者也许更贴切。此处的“讥”,非“讥笑”意,乃“讥讽”“讥刺”意。“并讥”,可视为同义复词现象,据此,全句可译成“祖父(就)写诗来讥刺官吏”。
第8⑶题:满分4分,实得分2.43,得分率0.61。
本题得满分或零分者较少,大多得2分、3分。
1、“僻远自放”,能准确译解的很少。
2、“非独……,亦……”这一文言固定结构,大多能译出,但也有部分学生错译成“不是……,也是……”“不是……,而是……”“不仅……,还……”“并非不是……,也有……”“难道只是……,也是……”“不是……,就是……”“并不是……,也有……”等。这种常识性的错误在后期复习指导中务须扫除尽净!
3、“过”,多能译对,但也有将它错译成“经过的人”“责备”“过人之处”“过路的人”“过去”“犯错”之类的;另有部分学生尽管译对了“过”字,但全句译文与语境不合,如“他的子孙后代不把他的过错告诉别人”“没有因为过错而告诫他人”等。
翻译时按照流程规范操作的意识,操作过程中强烈的内部语境(即上下文)意识(翻译三步曲〈调、补,留、换,猜、删〉,步步皆涉“境”!),译出后通读一遍(事实上并不需要耗费多少宝贵的时间,问题在有没有这意识、这习惯!)以确保译文前后通顺、连贯、合情合理意识,为师者、为学者须臾也轻忽不得!!!
【附:题(《苏廷评行状》)解】
《苏廷评行状》是苏轼在请求曾巩给其祖父(古称“大父”)作墓志铭时写作的。其后不久,曾巩就应苏轼之请,写作了《赠职方员外郎苏君墓志铭》。
廷评:即廷尉平,又称廷平。隋以后称大理寺评事,但诗文中仍常称评事为廷评。唐朝姚合有“东门携酒送~~,结束从军塞上行”(《送独孤焕评事赴丰州》)这样的诗句存世。
苏序:苏洵之父,一生都未踏入仕途。苏轼在“行状”中称其为“苏廷评”,估计是父因子贵——苏洵为官后朝廷赐予其父一个闲职(不任实职,不领薪俸)。
行状:⑴古文体名,又称“状”“行述”,记述死者世系、籍贯、生卒年月和生平概略的文章。常由死者门生故吏或亲友撰述,供朝廷议谥参考或撰写墓志、史传者采择,往往多浮夸溢美之词。⑵品行,业绩。
【附:赠职方员外郎苏君墓志铭】
熙宁元年春,余之同年友赵郡苏轼自蜀以书至京师,谓余曰:“轼之大父行甚高,而不为世用,故不能自见于天下。然古之人亦不必皆能自见,而卒有传于后者,以世有发明之者耳。故轼之先人尝疏其事,盖将属铭于子,而不幸不得就其志。轼何敢废焉?子其为我铭之。”余为之记其说曰:
君讳序,字仲先,眉州眉山人。其先盖赵郡栾城人也。曾大父钅斤,大父,父杲,三世皆不仕,而行义闻于乡里。生于唐季,而卒于周显德之间,尝以事至成都,遇道士异之,屏人谓曰:“吾术能变化百物,将以授子。”辞不愿。道士笑曰:“是果有以过人矣。”而杲始以好施显名。君读书务知大义,为诗务达其志而已,诗多至千余篇。为人疏达自信,持之以谦,轻财好施,急人之病,孜孜若不及。岁凶,卖田以赈其邻里乡党,至熟,人将偿之,君辞不受,以是至数破其业,危于饥寒,然未尝以为悔,而好施益甚。遇人无疏密,一与之,倾尽无疑碍。或欺而侮之,君亦不变,人莫测其意也。李顺叛,攻眉州,君居围中守御。会其父病没,君治丧执礼尽哀,退慰安其母,皆不失所宜。庆历初,诏州县立学取士,士争欲执事学中,君独戒其子孙退避,人皆服其行。蜀自五代之乱,学者衰少,又安其乡里,皆不愿出仕。君独教其子涣受学,所以成就之者甚备。至涣以进士起家,蜀人荣之,意始大变,皆喜受学。及其后,眉之学者至千余人,盖自苏氏始。而君之季子洵,壮犹不知书,君亦不强之,谓人曰:“是非忧其不学者也。”既而洵果奋发力学,与其子轼、辙皆以文学名天下,为学者所宗。盖虽不用于世,而见于家、称于乡里者如此,是不可以无传也已。君始以子恩为大理评事,后累赠尚书职方员外郎,享年七十有五,庆历五年五月十一日终于家,八年二月某日葬于眉山县修文乡安道里先茔之侧。夫人史氏,蓬莱县太君。二子:曰涣,尚书都官郎中,提点利州路刑狱公事,有能名;曰洵,霸州文安县主簿,编纂太常礼书,赠光禄寺丞。孙七人:位、佾、不欺、不疑、不危、轼、辙。轼,殿中丞,直史馆。辙,商州军事推官。铭曰:
苏氏徂西,值蜀崩分。三世高逝,以笃吾仁。君始不羁,劳躬以卑。孝于父母,施及穷嫠。维见之卓,教其子孙。终化乡邦,学者诜诜。维子若孙,同时三人。擅名文章,震动四方。乃本厥初,考祖之自。刻诗墓石,以畀厥裔。
第9⑴题:满分3分,实得分1.49,得分率0.50。
1、审题不认真。错答成写景的手法、角度,如“比喻”“用典”“视听结合”“远近结合”“使用叠词”等,落脚点在景、在氛围,而不是“断肠”;同时,不少学生把“断肠山又山”说成“直抒胸臆”,殊不知,“同云深处望三关,断肠山又山”,如果按照现代汉语语序表达,那就是“同云深处望三关,山又山,断肠”。
2、理解不准确。如将“虚实结合”的“虚景”理解错误。
“虚实结合”是在古诗词鉴赏中经常会用到的一个基本术语,何谓(为)“虚”?何谓(为)“实”?为师者有责任帮助学生厘清并通过你的指导使学生能自主厘清!!!
3、答题不规范,表述很随意。这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
具体表现为:⑴“怎样表现”?光有具体分析,而没有概括说明;⑵把“联想”错答成“想像”;⑶把“借景抒情”错答成“见景抒情”或“情景交融”。
第9⑵题:满分3分,实得分0.80,得分率0.27。
1、审题不清。题干明明白白问的是“哪种表现手法”,学生却答了两种乃至于更多。不注意甚至根本就不去体悟题旨(命题意图),以致答案不是指向“望”,围绕“望”解读、概括内容,而是偏向对手法的分析、对逐联情感的体悟与解读。
2、判断错误。一是因为没有从整体上(全句)把握,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以致错答成“夸张”、“拟人”;二是不能区分“对比”与“衬托”,致使绝大多数学生答的是“对比”。
可能我们也有部分查过《唐宋词鉴赏词典》的勤勉的语文教师也会认同“词典”上“专家”的有关“对比”的说法。这里,郑重说明一下:“专家”在“词典”上给出的所谓“对比”的说法是错误的!“对比”的两个事物是同一性质或同一事物在不同阶段的情形,彼此间没有主从(宾)之分,而“衬托”的两个事物间有主从(宾)之分——遑论正衬、反衬!
3、答案前后龃龉。一是手法答对但分析出错,如:以“天海之强”来反衬“此恨难消”;用时间可以流逝,大海可以翻涌,来反衬光复国家的希望渺茫。一是手法答错但分析正确。概括作答的是“夸张”(或“虚实结合”),但分析中却出现了以“天可老”“海能翻”反衬“此恨”难消。
第9⑶题:满分4分,实得分2.78,得分率0.70。
学生中的绝大多数能答出“对中原尽失的悲痛之情”,但能答出“对故国故君之思”者不多,而能答出“对靖康之耻难以忘怀的痛切之情”者少之又少。
学生其他答案要点归结起来主要有下列几种:
1、对金人的痛恨;2、对君主生命安危的担忧;3、报国无门的惆怅;4、收复失地的壮志豪情;5、对主和派的鄙视;6、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的向往;7、漂泊他乡的孤独寂寞。
在上述错误答案中,更有甚者把“报国”写成“抱国”,把“惆怅”写成“愁怅”,把“寂寞”写成“寂莫”。
第10题:满分8分,实得分7.14,得分率0.89。
1、课内必背篇目(初高)识记、复现尚未达到万无一失的境界。主要出错点两个:⑴错将“而御六气之辩”的“辩”写成“辨”;⑵在“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的“传其道”与“解其惑”之间错误地添加了“而”,或,错将本句句末的“也”改成了“矣”。
高考课内名句必考六句——初高。我们切切不可心存侥幸,有责任从严要求,通过检查、督促,确保每一个考生将此六分尽收囊中!须知:识记、准确复现,不仅仅是能力问题!!而“一失”则极可能“万无”!!!
2、课外名句的积累、识记不足。像“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尚书》)、“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这样的“基础性”课外名句,学生没见过没背过,或者虽记诵过却不能准确复现,类似情形,有一已触目惊心,更别说有二!
须知:师亦生!师与生乃教学相长的关系,“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尚书》)。相信你和我一样期待着“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鲁迅《题三义塔》),拨云见日,少留力争不留遗憾,不辱使命!
第11题:满分4分,实得分2.17,得分率0.54。
这是一道类型题,模考中一再出现,但仍存在下列问题:
1、审题不清,答题偏向。学生答案中所出现的类似“推动情节发展”“承上启下”等即为明证。
2、答题时表述的逻辑意识淡薄,出现了“手法”与“分析”前后不对应的现象,如:前面答的是“比拟”,接下来却说将“‘……’比作‘……’”。
3、应试心态、阅读习惯、阅读心理、分析能力等存在问题。就“手法”而言,要么滥答,要么漏答、错答;就“分析”而言,有机械套用思路之嫌,如:运用比喻,写出鸟儿的形态;运用比喻,写出鸟儿无家可归。殊不知这里写“鸟儿”与写“稻草人”,从写作手法角度看,采用的是“借宾定主”的方法,鸟儿的盘桓、无奈、无助,恰恰从侧面衬托了稻草人的逼真,而在更深层面上反映了父亲制作稻草人手艺的高超。再者,从“变换视角”这一角度看,不是“由近及远”,而是“由低到高”。
表述的随意性(包括教者),为祸甚烈!
第12题:满分4分,实得分2.64,得分率0.66。
1、审题不准。题干明明要求回答这段话的结构作用,仍有比较多的学生从内容角度答题,甚至用“内容上”等词语明示。
2、结构分析不讲逻辑性。不是先“上”后“下”,而是先“下”后“上”。
第13题:满分6分,实得分2.69,得分率0.45。
1、读题不准,审题不清。这是一道话语内涵解读题,却被相当多的学生当成语句作用题在答。如:暗示了侄子毁掉稻草人事件;这两句话前后呼应,是文章的点睛之笔。
2、理解能力甚至生活常识缺失。下列答案足以佐证:
①父亲认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共处,决定从此不再扎稻草人;②父亲生活的方向没了,内心感到缺失与遗憾;③父亲将会离世,人们吃苦耐劳的精神没了;④父亲对稻草人厌恶了;⑤鸟儿吃不到稻草(?),鸟儿将会越来越少,到时就不用扎稻草人了,这句话表达了父亲对鸟儿命运的担忧。
说明:稻草人,在文中,它不仅仅是站立在田间地头的一个实体,更是传统农耕文明、传统生活方式等的象征。它为农民守护着土地、守护着土地上生长的五谷杂粮、守护着靠土地上生长的五谷杂粮赖以生存的农民的现在、未来。它承载了即将消逝在时代变革大潮中的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对土地、对粮食的热爱、依赖,等等。因此,解读这两句话的深刻含义,首先,要注意理解“稻草人”这一关键词;其次,要结合时代、具体话语等从整体上来把握、来组织语言。
故此,原答案“①新生代对土地的情感日渐淡薄、依赖感削弱,父亲感到隐忧;②传统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在新生代身上难以传承,父亲感到落寞;③“稻草人”即将在大地上消遁而永不再有,父亲感到无奈”,可调整为“‘稻草人’即将在大地上消遁而永不再有,象征了传统农耕文明以及传统生活方式等的即将消逝永不再来,父亲的感慨、感叹中传达出父亲内心的隐忧、落寞与无奈,侧面反映出时代大潮汹涌向前,新生代对土地的情感日渐淡薄,依赖感在削弱,而传统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在新生代身上难以传承”。
第14题:满分6分,实得分1.85,得分率0.31。
1、对这篇小说的主旨理解不到位;
2、对作者在情节设计、形象塑造中所寄寓的情感倾向把握不准确;
3、对“稻草人”只是作者表达观点、传递情感的一种凭借、一种寄托这个作用认识不足。
因此,答得多,准确率却低;答得多,角度却单一;答得多,却仅仅谈“稻草人”本身,而不涉及其他。如:①把主旨理解成“呼吁人们爱护环境、保护环境”“扎稻草人的手艺逐渐失传”“批判侄子这些新一代对土地的漠视”“表达了对稻草人保护土地、无私奉献的精神的赞美”“对稻草人的存在影响了鸟类生存的反思”;②角度只谈“父亲与稻草人的故事”说明了……。
请师生好好研究下08~10年的江苏高考“文学类文本”探究题及其答案,尤其是10年《溜索》的最后那道题的问法及答案!
第15题:满分6分,实得分3.65,得分率0.61。
1、对题干要求的“概括”理解出现偏差,误以为“概括”就是通过检索筛选出文中概括性的语句,以致有相当多的学生将每一节开头、结尾的句子作为答案抄在答卷上。
2、答案组织时思维的严密性不够。如答成“试图把那个狭小的历史切片放诸一个被人为拉大的历史时空之大视境中去考察”,“试图”者,未然也;作为成就,当为“已然”!
3、侧重点偏离题干要求。如:黄仁宇先生的另一贡献是他努力将历史研究从高台楼阁解放出来。
第16题:满分6分,实得分3.71,得分率0.62。
1、不会“概括”,照抄原文。
2、点与点之间交叉重复。
3、信息检索不全,要点缺漏。
第17题:满分6分,实得分3.28,得分率0.55。
1、答题思路基本清晰,能抓住“失败”“纪念”作答。
2、“通读”意识不强,习惯不良,以致要点概括不全。总能答到“由于后天原因,功力不够”,较多答到“著作缺少力度”,而“治大历史对学者要求很高”却很少有学生能答到。
3、照抄原文,不作概括的痼疾依然没有根治。
第18题:满分70分,实得分50.61,得分率0.72。
作文首要的问题是“审题”!致命的问题也将会是因为审题粗疏、偏差导致偏题、跑题而致使立意、选材、构思谋篇满口跑调甚至一派胡言!!
审题上问题很大。一是“风景”的外延、内涵含糊不清,将“风景”混同于自身的遭际(挫折、成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致构思时不能紧扣风景是“供人观赏的”这一本质属性来选材、剪裁、组材,行文中不能体现“风景”作为客体的存在其所具有的对主体的感知、感动、感化、观照等作用;二是断章取义,行文中大谈“风景”的作用,忽视“沿途的”限制,不能将“风景”置于人生历程的某个阶段,写出某个阶段或生命历程至今的某几个片断,经历的阶段性、过程性体现不明显;三是将作文题旨误解成“要享受过程,而不要注重结果”。四是依循提示语,敷衍成篇,泛泛而谈,立意缺乏创新。
行文中硬伤刺眼。要么“挂羊头,买羊皮”——只在分论点上一笔带过“沿途的风景”,而后便直接置换成“放慢脚步”“追求过程”“驻足内心,超越自我”“把握未来,守住信心”等等,既没有写实意义上的自然风景的描摹,也没有虚化意义上的动(感)人场景(人、事等)的刻画,“沿途的风景”早在他/她思维的惰性作用下被他/她丢到爪哇国去了;要么“拉郎配,贴标签”——坚持是人生沿途最美的风景;季羡林享受国学沿途的风景,终获成功;唐玄宗迷恋沿途的风景,导致国家灭亡;司马迁不欣赏“沿途的风景”,完成了《史记》;王昭君不顾“沿途的风景”,毅然出塞;刘丽将她救助的孩子看作是“沿途的风景”;郭明义将他救助的对象看成是“沿途的风景”;要么装神弄鬼,唬人自唬——沿途的风景,使我们创造辉煌;沿途的风景,引领我们通向成功;沿途的风景,导致我们失败。
文体单一。绝大多数学生写的是规范的议论文,而分论点的表述生硬甚至无“理”。同时,写作素材的匮乏又使得用作例证的材料无法证明论点,生拉硬拽,活脱脱一个“跳梁小丑”。而写作记叙文的,多写自然风景,且风景描述多而个人感悟或浮浅或牵强或格调不高;另外,冗长烦杂的对话多得令人生厌,而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少得“君可见怜”。
文风不正。⑴文中既没有真实的生命经历,也没有独到的人生感悟;⑵“《读者》体”文章泛滥——开头提出中心论点,主体部分是三个分论点(合理性姑且不说)以及三个事例的冗繁叙说。而这类行文结构模式刻板且又其他问题丛聚的文章,对考生而言,造成的灾难势必是“灭顶”的!
第19题:满分6分,实得分3.97,得分率0.66。
错得最多的是因为不解语段大旨而将“后世”作为后一句的主语。
第20题:满分2分,实得分1.11,得分率0.56。
1、审题不清,误将“文学创作的基本原则”窄化为“如何写诗”。
2、不按要求答题,照抄原文之“诗是心声”;或,不正面作答,只说“不应违心”。
第21题:满分2分,实得分0.56,得分率0.28。
本题交白卷者占60%以上!部分学生不加书名号,部分学生将“艺概”错写成“意概”“意盖”。
&“我们语文教师尤其是执教高三选史方向的语文教师在即将到来的高考前恐怕当重拾《中国文学史》并将其中重要的文学、文化常识恶补一下并传递给你的学生”。
第22题:满分6分,实得分4.01,得分率0.67。
全部错选的有20人,其中多选题却只给出一个选项作为答案的有7人。
第23⑴题:满分5分,实得分2.95,得分率0.59。
1、情节知之不完整。只知晴雯掀翻箱子而不知晴雯冲撞王善保家的;只能写出探春掌击王善保家的,至于其他也许更为重要的言行却一无所知。
2、答题思路不清晰。“个性”不是从“情节”中自然衍生出来,而是靠机械识记贴上的“标签”。
第23⑵题:满分5分,实得分4.23,得分率0.85。
本题难度系数不大,但绝大多数学生答案有瑕疵,或没有点出“双重性格”的具体特征,或只谈具体事例而缺少性格成因的分析。语句不通顺、病句迭出乃普遍现象。
第24题:满分3分,实得分0.42,得分率0.14。
1、审题时没有搞清或者压根儿就没有想到该搞清答题的方向,结果,我国文化产业的特性答了很多。
2、信息检索基础上的概括能力不强。学生只有潜心静气去阅读,在阅读中关注到“其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不足5%”、“北京、湖南等省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超过了生产总值的5%”这两个句子,并将这两个句子联系起来思考、分析,才能归纳出“产出高”这一特性。
第25题:满分6分,实得分3.73,得分率0.62。
理解失准。误将“成效”理解成“作用”。
第26题:满分6分,实得分4.70,得分率0.78。
1、概括不足,而照抄原文中具体事例者比比。
2、要点缺漏,尤其是原参考答案之二即“促进地区间文化产业的平衡发展”。
3、少数学生迄今没有分点且用数字序号明确标示作答的意识、习惯。
4、部分学生不解“文化产业结构趋同、同质竞争的现象悄然而生”这句话的含义以及这种现象乃是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弊端之一,竟误将“文化产业结构趋同,加强同质竞争”作为答案。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蜀君子曰苏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