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租宝会不会跑路曾沦落到什么的李清照的肩头

李清照:大宋的风花雪月
我喜欢李清照。她不仅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才华的女词人,还是最多愁善感的女人。说到写愁词,即使在男人堆里,也只有李后主可和她相比。有时候我挺羡慕她的丈夫赵明诚的,官至高位,公务烦琐,身边却有一个风花雪月的妻子陪着他,吟诗赋词,与他的金石研究相得益彰,情趣盎然。为表达我的羡慕,我曾写过一部长篇小说,叫《大宋的风花雪月》,就是以李照清和赵明诚的爱情为主要内容,通过诗词透视二人的感情天地。虽然写得不好,但让我再一次走进了李清照的风花雪月的情感世界,使我感伤、多情,眼泪变得丰富而宽广,还使我更加热爱生活、珍惜爱情。本文不愿沿袭学术论文的模式,用评论、剖析的笔法讲述一个词人,而是重在细节和情景描写,增强现场感和画面感,用故事的、感性的文字重现李清照的生活场景,同时,通过她的诗词呈现李清照的人生简写本,与读者一起分享和体验那个最多情最浪漫的时代。
&一、浪漫的情人,多情的新娘
1101年,十八岁的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婚后,夫妇的生活是幸福美满的,可谓是伉俪情深,是赵明诚和李清照一生中最快乐的幸福时光,他们以一对夫妇的名义,出双入对频频出现在各种宴集上。“东域边,南陌上,日日烘池馆,竞走香轮。绮筵散日,谁人可继芳尘?更好明光宫殿,几枝先近日边匀。金尊倒,拼了尽烛,不管黄昏。”李清照将新婚生活的片断用词记录下来,她并不喜欢参加宴集,疲于应酬,他在这首词中,描绘自己赏心乐事,娱目骋怀之余,顺便对那些亲近皇帝的人物作了轻微的讽谕,逗得赵明诚开心一笑和隐隐不安。
举杯邀月,月下赏花是李清照的一个爱好。在赵家庭院里,就有几棵梅。此时梅花正开得欢。李清照趁赵挺之不在家,便与赵明诚在夜深人静时,在梅花下,举杯对酌。一会,李清照便不胜酒力,微微欲醉。赵明诚赶紧扶住她。李清照偎着赵明诚,随口吟出了一词: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好!好!好一个‘此花不与群花比’,清照之自谓也!”赵明诚为李清照击掌叫好。然而再看李清照时,她竟已伏在赵明诚的肩头熟睡矣,鼾声娇微。赵明诚爱抚着她,轻轻地将抱紧,却被她身上幽幽的清香和微微的酒味所陶醉了,一阵梅花香气袭来,赵明诚顿觉心旷神怡,将脸紧紧地贴在李清照的身上。
&&
赵明诚又要回到太学里去了。新婚燕尔,一个人的日子最将难过。李清照难以打发她的时光,常到太学里陪赵明诚。赵明诚上课时,她便溜到街上,买些自己喜欢的东西。有一次她买了一枝花,送给丈夫。赵明诚被她的妩媚娇憨之态所逗乐。一会,李清照乘兴而作《减字木兰花》一首: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赵明诚又让李清照一句“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逗得哈哈大笑。“清照,就算你面不如花面好,我也觉得你是最娇美的。花纵使再美,也是短暂一现,而你之美貌恒古不变。花纵使再美,却是万人可摘,而你的美丽仅独我所有。”赵明诚一席甜言蜜语把李清照给“腻坏”了。
“哼,我的美丽属于我自己,你的‘臭美’仅独你所有。”李清照撒娇在赵明诚的怀里,骄傲得象寒冬里的云雀。
婚后,赵明诚在经济上不能过多依靠父亲。而且赵明诚酷爱苏东坡、黄庭坚的诗文,不顾党禁森严,一字一句地搜集苏、黄文献,虽半简数字必录藏,以此激怒了父亲,遭其父严加痛斥,差点断了经济上的来源。但每月的生活费用还是减了大半,加上二人共用,便显得捉襟见肘。大相国寺是汴京最大的庙宇,与太学位于御街的东侧,中间仅隔一道里城和一座州桥。寺内设有“瓦市”,每月开放八次。四方来京的商人在这里出售或贩运货物。在寺院僧房外面的庭院和两廊,可容万人交易,热闹非凡。殿后资圣门前,摆满了千百种书籍,古玩和图画。在这繁杂之中,兴许有不少奇珍异宝。赵明诚从太学步行至此不需一刻钟,便是这里的常客,不少店铺老板均认得他。赵明诚每至此,必浏览一遍,发现喜欢的碑文、竹简和字画,不惜代价以求必得。买回来后与李清照相对展现咀嚼,其乐无穷。为便于整理,他们常要对一些碑文熟背,连出处、作者等都能熟记。在灯下,摆一壶茶于桌上,仅设一茶杯,赵明诚与李清照互相测考,题目往往是:此语出自何书?哪页?哪行?作者何人?答对者才能喝上浓香的茶,答错者罚站不能坐,直至答对方免。夫妇二人问答之中,嬉笑不断,中者得意,错者叫苦。二人各不服输,各不相让,竟然至抢桌上之杯,茶水洒落一地,彼此均笑酸了腰。婚后以来,深闺少妇李清照又多了一个嗜好:赏花。其实,赏花是她一贯的爱好,从荷花,牡丹到梅花,都令她贸恋忘返。而现在,她也爱海棠,也爱黄菊,也爱梨花。在后花院里,她种上了各种各样的花卉,每早必亲手浇灌,大雪来临,亲盖帐蓬护之,象苛护着自己的孩子。连爱花的赵挺之也没有了耕耘之地。在腊月寒冬,万物凋谢,独梅花雪中傲笑,使李清照格外兴奋和激动。在梅花开放时,李清照举杯独自蹲在梅树旁,静静地观赏,忘了牡丹、忘了荷花,更忘了海棠、黄菊,也忘了所有烦恼,甚至可以暂时忘掉赵明诚。梅花点点,“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寂寞无奈时“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慵懒无事时“尽梅花无好意”,对梅花早已“从来知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揉”。有时,她还跑回娘家,浇剪院里那棵梅树,还叮嘱冰莹常常浇水。赵明诚看到李清照如此爱花,便常从御街的花铺买一些好花回来。此时的小花园里早已开满了姹紫嫣红的鲜花。李清照高兴地围着花卉走来走去,赏个不够:此花不如那花艳,此花却比那花香……赵挺之透过书房的窗户看到一个为花而痴的少妇,笑着不住地摇头。
二、少妇思远,愁绪满天飞&
然而,爱的愈深,离别就愈加痛苦。正当李清照与赵明诚尽情享受婚后的甜蜜时,伤心的离别终于降临在这一对恩爱夫妻头上。由于父亲的关系,才二十三岁的赵明诚终于蒙承皇恩,走上了仕途。这一年秋,他到浙江任县蔚。
李清照很不情愿让赵明诚出仕,仕途自古艰险,于今为甚,但要在官场上有番作为始终是赵明诚的抱负,况且不出仕他们生活上将难以继日,更谈不上有资财收集金石书画。因此,李清照没有劝阻他。
恩准外任,赵家自然庆贺一番,上门称贺的人络绎不绝。赵明诚在白矶楼宴请了太学的同窗以及其他好友,然后收拾行装准备赴任。
这一夜,月色凄迷,秋意浓郁,在花园的石凳上,赵明诚抱着李清照,彼此,一言不发。露水沾湿了他们的衣裳,虫子在幽幽地叫。
& 夜,是多么的安祥!
& 这一夜,是何等的珍贵!
在家千日好,离别一时难。明天一早赵明诚就要离京赴浙江,李清照不敢想象没有赵明诚的日子怎样过。在这之前,她从来没有想过。她太习惯于出双入对,携手走在大街上的日子;她太习惯在大相国寺里与赵明诚一起和商贩讨价还价;她太习惯在月下对酌,在灯下猜句……
他就要走了,从此她会孤枕难眠,她会自己一个人在汴京城里失魂落魄地游荡,会在西风萧瑟的时候独上西楼,望断天涯路……
她多么希望能与赵明诚一起去浙江,但不可能,她要留在汴京照顾母亲、妹妹、弟弟、照顾赵明诚的母亲。
“德甫,明早你即负笈远游,本不忍别,却是无奈,太多的伤心话语彼此不必言,昨夜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祝君一路顺风。”李清照抬起头与赵明诚泪眼相看,“此词乃一气呵成,情真意切,出之肺腑。”
李清照借着月光,轻声、低沉地朗诵道: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落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赵明诚听罢,激动地又把李清照抱紧,这一抱后,不知何时才能再相拥。
远处,一颗耀眼的流星从长空中一划而过,短暂得令人伤感。
&&赵明诚出发了,相送者甚众。秋风骤起,已有几分寒意。晨光中,汴京的市民们在忙碌着,汴京依旧是汴京,而在李清照眼里,此汴京已非昨日的汴京,她的最爱已经走了,带走了她的心,从此汴京只会剩下浓浓的愁思,连这里的花草,连这里的树木,连这里的山山水水,都将在相思中夜夜熬到天明。
李清照将赵明诚送了一程又一程,不忍回首,不忍放开那双温暖而厚实的手,不忍从此看不到那双充满柔情和关爱的双眼。为什么一年前才送别父亲,今天又要送别夫君?将自己两个最爱的送走了,却不知归期。
&&
马车渐渐地远去,泪水已迷朦李清照的双眼,看不见了,看不见了,赵明诚已经消失在天之尽头……
&&
但没有赵明诚的日子,李清照如何能过?每天均到江边守望,盼望赵明诚早日回来接她到湖州。
&&
转眼已到七月七日,李清照倍感凄凉;天上的牛郎织女今夜尚能金凤玉露相逢,而人间的夫妇却相隔天涯。她独上高楼,遥望大江东去,希望滚滚长江能寄去她的愁思。然而江水无言,冷月似钩。她掏出一壶女儿红,独酌独饮,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浸湿了一阕凄婉动人饱含辛酸的新词《竹香子》: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差去,不相逢。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赵明诚的母亲也不习惯大儿子远离身边。几天来,她每天夜里都难以入睡,每次合上眼睛,梦里全是赵明诚的影子。这天,太阳已升得老高,仍不见李清照下楼,她便上去敲李清照的门,不见回音,轻轻一推,门没有锁。她叫了一声“清照”,又不见回应,走近一看,只见李清照在蒙头大睡,几步之外酒气可闻。昨夜李清照又喝酒了。赵母何尝不了解李清照的心情呢?几天来,她的双眼没有干过,无缘无故间泪水会悄然滑落。她不忍心惊醒媳妇,刚要离开此房间时,她发现桌面上铺着稿纸,上面写着一首《如梦令》,这应是昨晚李清照酒后所作: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赵母读罢,心头一热,泪水差点夺眶而出,赶紧强忍住,夺门而去。
三、孤孀秋叹,凄惶欲绝
  公元1127年,北宋首都沦陷。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奔母丧南下。李清照随后南渡。不幸的是在他们夫妇南渡的第三年,赵明诚病逝于南京。这时,词人四十九岁。李清照没有子女,在这国破家亡的时刻,丈夫又去世了,真是祸不单行。此后,她又遭到金人南侵的大离乱,图书典籍,金石古玩丢的丢,卖的卖,几乎荡然无存。词人独处异地,离乡背井之苦,国破家亡之恨,无依无靠之悲,使她的词的创作风格上更是沉郁凝重,感情上更加凄楚悲凉。这在她的《声声慢》中表现的更加,典型。原文是这样的:&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远,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可是,才过二个月,洪州被金兵攻陷,隆佑太后与王舍之逃往虔州,从卫涣散,可怜金石书画几乎散失殆尽。李清照闻讯,抢天呼地地大哭:此物一失,德甫在天之灵难安。
亲戚好友疏散后,病卧在床的李清照孤苦伶仃,无限凄凉无从诉说,整天整夜地思念着赵明诚。冬天来了,梅花又开了。门外针雨潇潇,门内李清照泪下千行。她想到归来堂无忧园里的易安梅。现在伊人已去,自己又动弹不得,还赏什么梅?然世间赏梅之人又不懂梅,只会附庸风雅。天下只有她与赵明诚才真正懂得欣赏梅花,懂得作真正的梅花词,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待本妇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
&藤床纸帐朝纸起,说不尽无佳思。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得此词却无人可读,李清照惘然若失。窗外,万民涌动,老少夹杂其中,呼喊声、哭啼声、吆喝声搅成一片。那是逃亡的人们,雨打湿了他们的衣裳,寒风刮红了他们的脸,泥水溅脏了行囊。忽然,下起了纷纷扬扬的雪花,雪花将他们变成了雪人,彼此更难分辨了,哭喊声更浓。看着那绵绵不断仓惶逃离的人们,李清照仰天长叹:“德甫啊,相见不远矣!”
然就在此时,有人敲门。李清照喝问:“何人?”答曰:“张汝舟。”
李清照持拐杖而出开了门。张汝舟带着一身雪花闪了进来。
“赵夫人,小弟才从黄山归来,得一高僧药方,可治赵大人。”张汝舟说着从怀里取得一张处方和一剂草药,递给李清照。李清照哭而不接。
“赵大人……”张汝舟惊讶地说。
“德甫仙逝多时矣。”李清照沉痛地说。
&&&
张汝舟目瞪口呆,顿时泪流满面,自言自语道:“德甫,小弟来迟矣!”
&&&
张汝舟问:“赵大人安归何处?”答:“东山黄雀岭。”张汝舟转身就走,边走边说:“小弟去看赵大人。”
&&&
可他刚出了门又返回来,悲伤地对李清照说:“赵夫人似乎玉体欠佳。”李清照说:“躺数日即愈,张学士莫虑。”张汝舟惊讶道:“安能如此?病疾拖不得,需大夫诊断、服药。李清照道:“大夫已诊断,服两剂药,竟不见好转。”张汝舟关切道:“待小弟再请大夫。赵大人新去,夫人不可悲而损身。”说完出门去了。
&&
一会,张汝舟请来一个老大夫。大夫为李清照诊断:乃悲苦过度,风寒入肺,需静气调理。
&&
“大夫,兵荒马乱之时,赵夫人之病拖不得,万望大夫妙方救人。”张汝舟握着大夫的手殷切地说。“老夫尽心尽力而已。”大夫道。
&&李清照感激地看着张汝舟。在张的精心照料下,李清照的病竟奇迹般地好了。张便离开赴任。李清照继续逃亡。在大街上,李清照在滚滚人流中,看到了赵明诚任建康知府时的旧属,便打了招呼。那旧属惊讶地看李清照:“赵夫人,汝还敢在此?官府欲治夫人通敌之罪矣。”李清照大惊:“奴犯通敌之罪?此罪何来?”那旧属便说:“夫人于汴京送画讨好金狗在前,近日送玉壶给金狗于后,朝廷欲治夫人罪矣,还不快逃?”
李清照呆呆地站在大街上:冤枉哪!德甫,奴该当如何?
李清照仔细一想,完了,张汝舟所送的玉壶不知什么时候不见了。她惊恐异常。她不明白自己为何蒙上了不白之冤。我李易安虽为女流之辈,却也顶天立地,是非分明,金狗烧我归来堂,践踏中原大好河山,今又逼得我仓惶逃离,对金狗恨之入骨,欲生吃而后快,安有讨好通敌之名?不,我李易安一世英名,不可无辜玷污。
李清照决定携所剩金石、宝器及拓本、古籍珍本尽献朝廷,以表清白。现在,逃命已是其次,一洗冤屈才是最重要的。
&&
出了建康,乘船而下,转至京杭大运河,挤上一船,李清照便直往高宗皇帝迁移的杭州方向而去。痛是无穷无尽,痛有千种万种,最痛莫如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先她而去。委屈是无穷无尽,屈有千种万种,最委屈莫如清誉被玷污。而天下最痛最委屈的事情几乎同时压在一个妇人身上,如霜雪压杨柳,如巨浪击舢舟。李清照从建康出发,顶风冒雪直奔杭州。然而才到杭州,高宗皇帝一行却又窜往越州。李清照哪来得及停留,转身即下越州。
此时雪铺天盖地降下来,凛冽的寒风如箭一般直刺骨肉。李清照乘条小船乘风而下,可赶到越州,高宗皇帝又移幸明州。李清照一鼓作气,昼夜兼程往明州追去。
十二月初,冰天雪地,鸟兽不动,行人稀少。李清照在苍茫大地上苦苦前进。她只为向皇上表明自己的清白,她只需要皇上还一个清白之名,财产、性命都可以放弃。然而,李清照到达明州时,皇上又到了国昌县。
& 李清照蔫了!
& 李清照已经没有力气再动。
李清照宁愿累死在明州的河道上。
但明州的河水冰冷得洗不去她的冤屈。
她站在船头,迎着寒风、还有一路陪着她的雪花,哭了,放声地大哭。
& 难道讨一个清誉如此之难?
月色凄迷,水波不兴,沉寂的世界听不到她内心的狂喊。
皇上啊,你可以命我北拒金狗,战死沙场,但不可以无缘无故给我蒙不白之冤;你可以让我冻死于冰河雪地,但你却不可以不给我一个申辨的机会。你那飘忽的行踪背后,可曾知道一个孀妇在舍命尾追?
德甫,若你在天有灵,可否点亮明灯一盏,指明前进的方向?可否借奴神力,一日追上那裁判是非黑白的皇上?
&&
此时天上的梅花应该开了。天上有没有归来堂,有没有易安梅?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妥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情泪。
&&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天亮了。疲惫不堪的李清照又启程往昌国县。乘船一路南下,七日后,移舟温州、台州。此时,已是年关。年关团圆时分,一个人远在天边,茕茕孓立,形影相吊。渔村里传来的阵阵孩童欢笑声,催人泪下。然而,到达台州时,不仅见不到皇上一行的踪影,竟连台州太守望风而逃。万分惆怅和孤独的李清照身心俱惫,又患感冒病倒了,正月初三日便在章安镇往下。
&&
章安镇是一个渔村组成的小镇。这里河道交错,舟楫往来,桑树翠绿,鹅鸭成群,碎雪点点,好一派渔桑之乡的风光。时正傍晚,倦鸟归林,行人返屋,炊烟四起,鸡犬声相闻。离船上岸,举目无亲,而饿喝难忍,头晕目眩,李清照拖着软绵绵的病躯进入这个小镇的一个小村庄。村里的人看起来很友善、诚恳和厚道。李清照敲一户人家的门。门是虚掩的,一个老妇从屋里出来,好奇而又慈祥地看着她,用方言说“找谁”,李清照莫名其妙,而她的青州方言口音特浓,那老妇人也听不懂她说什么,二人都尴尬地笑了。李清照用手势比划着,意思是说春节期间小镇上仅有的一间客栈尚不营业,想在这里借宿。那老妇人终于弄明白,忙请李清照进屋。李清照才进屋,便支撑不住,扑一声跌倒在地。老妇人吓得一跳,赶忙扶她起来,让她坐下,一摸额头:“哗,不得了,火烫呢!”赶紧弄来一碗热姜汤给李清照喝下。喝了一大碗姜汤,李清照便不愿再吃饭了,那老妇人便扶她到自己的床上躺下,唤来几个人,把她的行装御下搬到屋里……
当初,我的小说写到这里的时候,我流泪了。后来我写了一首诗,就是写逃亡中的李清照,此诗被选入了《2004年度诗歌》(张清华编)。诗的题目叫《晚年的李清照》:
如果出发早一些
也许在开封能碰上李清照
后来在杭州
她漂泊孤寂之际
如果我给她一些安慰
也许能得到她的芳心
李清照的晚年
一度追随宋高宗向南逃窜
如果再向南一点
便到了我的家乡
凄风冷雨时节
我会给她腾出最好的房间
就算给她一扇芭蕉叶
也比跟着那个狗皇帝强
如果与她为邻
我便天天看她
欣赏这一株虽败犹香的芙蓉
——《漆》期,入选《2004年度诗选》(春风文艺出版社)
在如此这般中又过了一年。绍兴二年,正值正月,在风寒交加的日子里,高宗赵构诏告天下,迁都杭州,中兴宋室,李清照只好随朝廷迁到杭州。杭州之美,天下难当。徽宗赵构迁都于此,坐享大宋残余的半壁江山,全无励精国治、厉兵秣马,收复中原的迹象,令李清照十分失望。她想到了“劝进”,但料想此必无效果,因为皇帝身边有不少忠勇之臣,他们尚且无可奈何,何况是她。
李清照姐弟住在西湖边的临街小宅,几间瓦屋,一个小院子,她称这里为怀旧堂。在怀旧堂院子里,有几棵她喜欢的梅树,碎白的梅花正开得欢,带来了盎然春意。西湖里的荷花红胜火,映红了半边天。湖中央有船在游曳,自由自在地。李清照想到了大明湖。在如此和熙的阳光下,能与德甫一起泛舟西湖之上,该是多美好的时刻!但这一刻便成了大宋爱情经典里永恒的缺憾。
李清照在杭州住下,已暂时没有颠沛流离之苦,但越是安静,愁绪就越随风而起。她喝酒越来越厉害了,逢饮必醉。酒,已经成了她唯一摆脱苦恼、伤感的依托。
&&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来消。
&&
元宵佳节,杭州城里灯火辉煌,车水马龙,热闹非凡。这里的人们和皇帝一样狂欢,无一点大军压境的慌张,似乎金兵不是近在咫尺,而远在千里之外。但这种疯狂,远不及昔日的汴京。那些酒朋诗侣成群结队到怀旧堂,欲邀李清照到喧闹的大街上去欣赏杭州的灯饰。但李清照没有去。她沉浸在遥远的天边的怀旧之中。她已经回到了三十年前的汴京。回到了赵明诚的身边……“当年曾胜赏,生香熏柚,活火分茶。念犹龙骄马,流水轻车,”“而今也,不成怀抱,得似旧时那。”夜渐渐深了,门外仍火树银花不夜天,李清照把一切喧闹关在外面,躲进屋里,写下了忆旧的《永遇乐》: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霄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中多暇,记得偏至三五。铺翠冠儿,然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写罢此词,李清照在昏暗的灯下,含悲枯坐,黯然泪下,直至天明。
天才朦朦亮,清冻的风将似醉非醉、似醒非醒的李清照吹得连打几个冷战。她彻底醒了,却发现自己正伏在桌上,背后的床是空荡荡的,棉被紊乱不堪。她是被冷醒的,她清楚地想起昨夜借酒消愁的情景。站起来,却感到耳鸣目眩,浑身冰凉,忍不住打了个趔趄,赶紧躺到床上,头仍阵阵地发痛──她又病了。虚弱使她很快便动弹不动,在被窝里静静地躺。此时李清照才发觉自己又举目无亲,那些诗朋酒侣此时不知去何处。又下雪了,雨花从窗外飘落,白白的、碎碎的、乱乱的。窗门没有关紧,一阵风刮来,便开了半边,恼人的雪花从窗口爬进来,很快桌上、书架上、地板上,被装点得斑白,雪花也飞到了她的床上。李清照欲起身关窗,却浑身无力,连弹去被面的雪花的力气都没有。她突然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悲哀:会不会就此死去?她仿佛听到了梵音,看到了赵明诚的身影。是的,是他,赵明诚来了,来到床前,呵护着她,为她擦去脸上辛酸的浊泪。然而,一阵风雪打进来,她的脸上贴上了几朵该死的雪片。雪片是暖的,因为她的脸比雪冰冻得多。但雪片遮掩了她的双眼,塞住了她的双耳,使她看不到赵明诚的降临,使清净超脱的梵音渐去渐远,最后什么都看不见,听不到。泪水已浸湿了冰凉的枕头。
德甫,你告诉我,此时此刻谁为我关上寒冷的窗?谁为我添加一层御寒的棉被?谁为我端来充饥的饭菜和解渴的水?谁为我请来大夫为我煎药为我的虚弱呵护?谁为我的哀愁和脆弱带来安慰?梦中惊醒有谁将我紧紧抱住?不说赏梅,不说踏雪,不说泛舟,也不说唱和。德甫,如果你对我放心不下,便带我走吧;如果你如我一样孤独,便带我走吧;如果你明晨要乘风归青州,便带我走吧;而如果你忘了我忘了那海誓山盟,便将我遗弃于此,让我冻死、饥死、渴死、病死、愁死……
窗外的雪似乎越来越大了。偌大的杭州城在雪花的漫舞中沉没了。知此日是何日,在病榻上等待另一个更美好世界的李清照仿佛听到了“笃笃”的敲门声,以为弟弟李亢回来了,便竭尽全力喊道:“弟快与姐晤最后一面!”
门推开了,李清照有气无力地一看,来者不是李亢而是张汝舟。
“易安,玉体欠佳?”张汝舟来不及抖去满身雪花,便上前关切地问。
“张学士,我将死矣。”李清照用虚弱的声音说道。
“易安,小弟请大夫去。”张汝舟转身便走。
良久,张汝舟才带来一名大夫。大夫一把脉,便责备张汝舟:“为何才叫大夫?稍慢,便无药可救矣。”张汝舟连说:“怪我,怪我太迟了。”
&&大夫开了处方,令张汝舟马上在附近的药铺抓药。张汝舟飞奔而去,很快便回来了。&&
药煎好了。李清照无法坐起来,张汝舟着急了:“易安,如此天气在哪找人喂你?”李清照几经努力还是坐不起,连侧身都难做到,便泄气地说:“张学士,等死之人,药何用哉?不如不喝。”张汝舟便说:“德甫病时,小弟爱莫能助,至今仍羞愧难当。建康一别小弟便放心不下易安,唯恐有负德甫所托。”说完,便坐到李清照床上,一勺勺地给她喂药。李清照也没有力气去顾虑那么多了。如此二天,张汝舟在病榻前悉心照料,百般呵护,极尽殷勤,使孤寂无助、凄凉病弱的李清照感动异常:飞卿学士应是德甫冥冥中差派而来,有此佳遇,必是德甫在天之灵良苦用心,既然如此,便不应辜负德甫一番美意。
&杭州的天不是青州的天。雪尚未下停,雨也凑起热闹。天气更冷了。虽然已盖了两张厚实的棉被,又燃了炭火,李清照还是感到被窝冰凉冰凉的。但由于病力在运行,很快便昏昏盹盹地沉睡过去。这已是三更天。张汝舟仍不知困惫地坐在病榻前,静静看着熟睡的李清照。窗外只有雨点点滴滴的声音。
& “德甫,德甫──”
&&
李清照轻声喊了两声,张汝舟知道她在梦中。
&“德甫,休走,陪奴。奴将死矣,欲随侯去……”李清照的梦呓越来越响,双手在空中乱舞。张汝舟赶紧抓住她的手,不让她受惊吓。李清照喘着粗气,似醒非醒,似梦非梦地抓紧了张汝舟,将他拉近:“德甫,奴孤枕难眠,梦中冰冷,快陪奴……”拉张汝舟的手越来越用力了,张汝舟犹豫了片刻,便乘势掀被钻进了李清照的被窝,用力抱紧梦中的李清照。而李清照也将他抱着,口里喃喃有语──此梦太可怕了。
张汝舟此时已激动得热血沸腾,喘气难当,双手情不自禁地在李清照的身上来回地抚摸着,又将手伸入了她的衣服内,在她的胸前和腿上揉搓……李清照梦中似乎也感觉到了久违了亲热,将梦呓换成了轻轻的呻吟。这种体会宛如三十年前在汴京城外那森林中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在惬意的昏眩中,似乎被脱去了衣服,重重的暖暖身躯压在她的身上……
& 天亮了。一切都变了。
李清照一觉醒来,发现竟与张汝舟赤身裸体睡在一起,哗一声惊叫起来。张汝舟也醒了。
& 但一切都完了。
& 张汝舟仓惶而逃。
李清照失声痛哭。但她还作出了一个重大抉择:嫁给张汝舟。尽管作此抉择是那么的勉强。但她的确下了很大的决心。晚风吹来,西湖平静的水面立即掀起了波澜。这波澜从这边一直延伸到很远,很远……
在蝉鸣西湖的夏日,张汝舟迎娶了年近半百的李清照,没有很大的场面,只与几个好友在西湖的福临楼摆下宴席,以作见证,但整个杭州城马上为之轰动,各种指责纷至沓来。从京城南渡而来的那些诗朋酒侣再不敢邀李清照宴集,怕惹是非。李清照孤立了,只有张汝舟陪着她,使她稍感安慰。
当李清照沉浸在再结良缘幸福之中的时候,张汝舟忽然对她说:要回池州料理公务。李清照十分奇怪:“君曾言已辞公职,哪来公务?”张汝舟吱唔道:“料理私事。”李清照说道:“君去,奴便随行。”张汝舟不高兴了:“几日即返,汝不必如此。”李清照便不作声了。
是夜,李清照躺在床上,却看到张汝舟鬼鬼祟祟,东翻西翻。李清照十分惊讶,问他寻找什么,张汝舟不耐烦:“妇人休多言!”李清照便不问,佯睡。半晌,看到张汝舟搬了几箱东西往门外走,李清照更奇之,起身追上。在大厅上,张汝舟正将箱子里面的东西拿出装到另一大箱中去。借着微弱的灯光,李清照看到了:那是金石书画!天哪,她与赵明诚苦苦收藏了几十年仅剩的几箱宝贝竟然被张汝舟盯上了!
“飞卿!干啥去?”李清照在背后叫了一声,张汝舟吓得一跳。
“无它,将此等金石书画运至池州。此地离金人不远,迟早会陷落金人之手,池州偏僻,易于管藏。”张汝舟忙解释道。
“飞卿何不与奴商量即搬走奴之私藏?”李清照质问道。
“易安,咱既结连枝,何分彼此?”张汝舟说道。
“依奴之见,先将此等物件留在杭州,从长计议。”李清照说。
“不!我欲五更起程,将之运至池州,休得多言!”张汝舟发怒了。
“张汝舟,此举何意?”李清照怒火中烧,不明不白便偷运走她大半生和赵明诚毕生之心血,岂有此理。
“李清照,至此应对汝明言,娶汝此等妇人,非羡汝才情,亦非痴汝容貌,实为此物而来。我算救汝一命,以此物酬我应合算计。”张汝舟露出了狰狞的嘴脸。
“如此小人,竟蒙我耻辱,谋夺私财,陷我于深渊……”李清照气得浑身罗嗦。
“而今才晓,悔之已迟矣。”张汝舟奸笑道。
李清照怒不可揭,冲过来便夺箱子,张汝舟一拳打在她的脸上,顿时昏了过去。当她醒来时,厅上空空如也,张汝舟不知去向。
三天后,张汝舟又出现在李清照眼前,看到屋里一片狼籍,恶从胆生,对李清照拳打脚踢,恶毒咒骂。可怜李清照哪里敢还手,任其殴打。血从额角、嘴边流了下来,但张汝舟仍不罢休,往她的小腹又是一脚,李清照惨叫一声,昏了过去。醒了,发觉张汝舟又在翻箱倒柜,看到值钱的东西就拿。李清照气不打一处来:这不是明抢吗?但她一点办法也没有,浑身痛得要命。脸额上的血已经凝结了,硬邦邦的。
&自此,张汝舟早出晚归,每次回来满身酒气,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抽住李清照的头发肆意殴打,百般凌辱,李清照不堪虐待,四处申诉。然而,没有人理睬她,她得到更多的是嘲讽和幸灾乐祸。理学儒士们更是大肆诋毁,说她败坏了大宋的民风,对她口诛笔伐。李清照陷入了一生之中最难堪、最耻辱、最委屈、最愤恨、最忧郁的漩涡。这个漩涡是个深不可测的无底洞,可以吸纳、搅碎任何东西。她知道此生便会死在这个可怕的漩涡里。
这天清晨,李清照刚要起床,彻夜未归的张汝舟喝得酩酊大醉地回来了,一言不发,拖起李清照就打。打还不解气,欲将只穿着薄薄睡袍的她拖到大街上当众羞辱。李清照忍无可忍,用力挣脱张汝舟,跑回房间内,从床头拿出木兰剑,抽出对着追上来的张汝舟。张汝舟吓得面如土色,步步后退,李清照一直将他逼至门外,大街上的行人过来围观,她也不在乎那么多,将剑横在张汝舟脖子之上,厉声道:“匹夫张汝舟,谋夺私财也罢,竟还百般凌辱,肆意虐待,本妇忍声吞气,一再忍让,汝却不敛狰狞,无药可救,若非本妇之夫,此小人早已为我碎尸万段,弃市喂犬。今日本妇不顾冒虐夫之恶名,惩此贱贼。”但她始终不敢下手,张汝舟趁她不注意,猛一躲闪,飞一般逃去。
第二天,李清照与张汝舟之事在杭州传得沸沸扬扬,惊动了皇上。正好李清照上书皇上请求皇上恩准她与张汝舟解除婚姻。皇上将此案交由廷尉处置。然而,此事一拖便是一个多月。李清照以仍为张汝舟妇为耻,整日在羞辱中度日,不见廷尉判决,又上书曰:只求休夫,不求财物,万望速决。不出十日,在九月这一天,有司作出宣判:判张汝舟有罪,遣至柳州编管。按照大宋律例,妇告夫,纵然情节属实,也得判刑两年,时隔26年,李清照再陷囹圄。
准备在牢里度过二年的李清照却不知道她的亲朋好友在为她的自由奔走,她的父亲有一个门生叫綦崇礼,正在朝中做翰林学士,深得高宗皇帝的赏识,当他知道李清照因休夫入狱,便千方百计营救。最终李清照被改判刑期九天,并追回了被张汝舟抢走的大部分金石书画。李清照出乎意料很快便获自由,金石书画又失而复得,喜极而泣,给綦崇礼写了一封谢启,以表万分感激之情。
李清照不愿再在原来的地方住下去,便将怀旧堂搬至飞来峰脚下,依山而居。这里的环境比原来那里还要优美、幽静。窗外有一小片芭蕉林,夜半秋雨敲打着芭蕉,悦耳动听,她第一次感受到了江南雨打芭蕉的蕴味。但雨打芭蕉勾起了她浓浓的乡愁。雨打芭蕉与雨敲荷叶何其相似乃尔!客居他乡,又受尽折磨,乡愁与悲苦就象两条江河交汇在一起形成滚滚洪流,咆哮在她的梦里。一切都变了,一切都令她痴痴不能忘怀,又一切都令她不堪回首。她怕出门,怕看见亲朋好友,怕亲朋好友的来信,她将自己封闭起来,幽禁在怀旧堂,整日对着窗外的芭蕉林发呆。
&&&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
&&&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长夜难眠,抚枕悲泣,泪水漫浸枕席。夜卧静听雨打芭蕉,愁思翻滚。没有雨的夜晚,三更夜静,飞来峰上鸟啼山更幽,幽得令人难以入眠,披起罗衣,徘徊中庭,瘦月当月,月光清凉。钱塘潮起涨了吧,此潮应非去年潮。在这世界上,也许只有月和潮是永恒的,不会苍老月在盈缺、潮在涨落中更新自我,恒古不变,为什么人会在月和潮的变换中渐渐衰老?为什么人在衰老中情怀也在变化?
&&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时。
李清照在迷惘中写她的词,努力使屈辱的记忆从脑海中永远删去,然后平静地死去,在天堂里寻找失散多年的赵明诚。
李清照在新的怀旧堂度过了一年隐隐作痛的日子。她觉得这样下去无法面对赵明诚。他不会原谅她的。她不仅毁了她自己的声誉,还毁了他的英名。李清照守护着那“劫后余生”的金石书画,想到尚没完成的《金石录后序》,心里很不是滋味。这年夏天,她便集中精力,完成凄美、朴实、感人的《金石录后序》,并着手对《金石录》作了校正、修补完善,使赵明诚的《金石录》终成了一部精美、完整的宏篇巨著。然而,此年秋天,即绍兴四年秋,金人纠合伪齐刘豫,发兵南侵,淮河警报大作,杭州又掀起了南逃的洪流。此时传来皇上以佥书枢密院事韩肖胄为正使,工部尚书胡松年为副使,赴金求和的消息,大喜过望,以为宋金如若和解,金兵北撤,她便可不再流离失所,可回青州安度晚年。韩肖胄是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名相韩琦的曾孙,徽宗朝宰相韩忠彦的孙子。李清照上辈在朝曾受韩家照拂,父祖皆出韩公门下,但李清照因家世衰落,不敢接近韩家。只是把感激和敬仰埋在心底。闻韩肖胄出使,欣然作诗寄意。诗中把韩比作汉出使匈奴单于见而生畏的王商,唐以忠谊感化回纥、吐蕃的郭子仪,对韩、胡出使议和寄予了厚望。但回想起宋金多次议和终不守诺,和约订了又订,金人却步步紧逼,李清照清醒地预感到,韩、胡此行不应抱多大幻想。李清照无奈在诗中坦露心迹:“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青州一杯土。”若和谈破裂,杭州顷刻便陷。李清照赶忙收拾行囊,乘船沿富春江而上,连夜逃窜。仓惶之间,忘了向关心她的綦崇礼等人告别。夜经严子陵钓台,似乎看到了不慕名利、归隐林泉的严子陵,当即停下来,登岸拜谒,并赋诗《夜发严滩》歌之:“巨舰只缘因利往,扁舟亦是为名来。往来有愧先生德,特地通宵过钓台。”题完此诗,李清照想到赵明诚,如果他不出仕,在归来堂上或在江南隐居山林、兴许不会英年早逝,她后悔当年不竭力阻止他再逐官场:“悔教夫郎觅封候。”
重登船,乃频频回首,严子陵穿过千年的历史风尘对她坦然而笑,使她无地自容。船飞快而去,把严子陵远远地抛在后面。
昼夜兼程,李清照随南逃洪流到了金华。在这块陌生的地方,没有认识她的人,也没有她认识的人。她感到很轻松自在。她终于放下了沉重的思想包袱,昔日那种洒脱与自信似乎又回来了。她就选择在著名的八咏楼旁住下。金华之秀并不亚于杭州,李清照登上八咏楼,极目远眺,看到清山秀水,顿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自言自语道:“古人曾在此八咏,今易安追咏九矣。”随即题诗《题八咏楼》于楼上:“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题罢自吟再三,发现此诗已复昔日豪情,内心便产生一阵莫名的喜悦。
孤身一人的日子很是无聊。李清照便将金华居所称为“自闲堂”。无所事事的李清照竟玩起了打马,打马原是一将十马的“关西马”和一个无将24马的“依经马”。这两种马棋各有图经,行移赏罚,宣和年间,人们取二种马棋之长,又题名为“宣和马”,现今已为闺房雅戏的马棋,用56采之间,行91路之内,明以赏罚,十分有趣。当年李清照与赵明诚在汴京城曾在关扑场上玩过这马棋。今自个玩起来,能在消遣取乐之余,激起了她争先之志。她幻想有一日率千百万如“打马图”中的骁骑,手舞闪闪发光的木兰剑,高声呼喊,士气激昂,军旗招招,杀过淮水,横扫金贼,马踏金人尸首,收复中原,重回归来堂种梅育菊。豪气胸中生,诗情笔下来:“佛狸定见卯年死,贵贱纷纷尚流徙。满眼骅骝杂,时危安得真致此?老矣谁能志千里,但愿相将过淮水。”宗泽临死仍大呼三声“过河”,如在天有灵读易安此诗应感慨唱和,倍感欣慰。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群莺乱飞,金华一城牡丹春动。此时的双溪,正落英缤纷,碧波荡漾,凋谢的花瓣飘落水中,随波逝去,双溪已被落花点缀成一条花溪,落红不是无情物,使水变成了愁潭。那溪边一个双鬓苍白、愁丝斑驳的妇人正呆呆地看着那缓缓东去的溪水,在阳光下,她的泪花在闪亮。这是什么溪,使此妇人如此伤感?几只黄鹂在翠柳上炫耀其宛转,然而当闻到那妇人的低吟时止住了歌喉,侧耳倾听: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黄鹂闻之,似懂人语,重又放歌,却不似刚才欢快,已变成愁绪满怀,哀转回肠。阳光忽然消失了,翠柳低垂,风吹不展,如凝泪般沉重。问愁有几许,浓浓一湾溪水。
&&
那妇人转身隐去。这里不是大明湖,装不下载不动她的许多愁怨。不如归去,自闲堂前的梨花应比此灿烂,比此欢悦。然而,忍不住回首。那溪水之上,落花如雪,纷纷扬扬,遮无蔽日,天地之间弥漫着伤感的凋败和凄美,使人不敢驻足凝视。
自闲堂前却也残花落泥,只有几枝黄菊孤独地笑。李清照很无奈:怎么春光瞬间便逝?忙拿镜细照,看到镜子的易安已满头白发,银丝似愁长:“原来如此,莫怪落花流水。”回到室内,却看到茶桌上放着一壶热气腾腾的茶水,闻其香,乃久违之小龙团,在桌面上赫然放着一瓶女儿红。自德甫去后,此二物已不复见,今日竟神奇复现,其茶壶、其酒瓶、其茶香、其酒味,咋与归来堂之物何其相似乃尔!细看,那茶壶,正有“归来堂”三字,此乃德甫所刻。此壶应已毁于那场兵火,何故在金华忽现?
&&
李清照大惊,似乎看到了一个清瘦而俊美的身影,那身影是如此熟悉。她突然大喊:“德甫──”
&&
但那身影突然从窗前消失了。李清照失魂落魄地追出去。
&&
在那飘渺的空中,斯人在频频招手。但李清照只隐约看见一个模糊的影子,孤独无助地浮在青天白云之中。
&& “德甫──”
&&&
李清照撕心裂肺地不断呼喊。
&&&
天上云卷云舒,去留无意。大地苍茫,一行孤雁望北而去,留下几声悲鸣。
&&&&&&&&&&&&&&&&&&&&&&&&&&&&&&&&&&&&&&&&&&&&&&&&&&&&&
(本文为《中国古代文学史》的作业)
已投稿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会不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