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测绘的意义精神与建筑测绘的意义文化对建筑测绘的意义事业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综述 &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当前位置: >
  变革中熔铸辉煌 奋斗中彰显成就科学发展观引领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腾飞
——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测绘地理信息事业成就综述
  党的十七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土资源部的关心指导下,在有关部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走 过了极不寻常、浓墨重彩的五年,创造了铭于丹青的光荣历史,谱写了令人瞩目的恢宏篇章。
  这五年,我们让科学发展观溶入测绘地理信息人的血脉,引领测绘地理信息事业攻坚克难,砥砺前行,成就辉煌。
  这五年,我们冲破惯性思维桎梏,实现了从“测绘”到“测绘地理信息”的破茧嬗变,开创了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的崭新格局,向着测绘地理信息强国宏伟目标迈进。
  这五年,我们改变了测绘地理信息服务模式,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实现了“华丽转身”,从幕后走到台前、从基础先行逐步走向决策前沿,测绘地理信息以“不可或缺”的姿态深深融入了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
  这五年,我们弘扬“热爱祖国、忠诚事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测绘精神,淬炼出以“快、干、好”为核心的测绘地理信息文化,激励干部职工披肝沥胆,奋勇争先。
  突围,突破,突变。五年发展背后,映射的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测绘地理信息强国战略从探索到成行、从理论到实践的艰辛历程;五年发展成就,镌刻下一个个奋斗的测绘地理信息“坐标”,绘就成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经纬画卷!五年来,测绘卫星上天、测绘创新基地落成、地理信息产业迅猛发展,数代测绘人梦想成真;五年来,建数字城市、造天地图网站、拓地理国情监测服务,“三大平台”彰显测绘地理信息新型服务业态;五年来,信息化测绘体系逐步建立、测绘地理信息资源日益丰富、科技装备成果显著,“数字中国”建设步伐加快;五年来,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民生,测绘地理信息保障及时有力;五年来,体制机制逐步完善、市场监管与服务齐头并进、干部队伍素质全面提升、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在国际舞台上影响倍增,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领全局,谋划思路,开创事业发展新格局
  思想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出路决定未来。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原国家测绘局)党组紧紧围绕党的十七大以来的各项战略部署,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率地谋划和推进测绘地理信息工作,转变思想观念,破解发展难题,推动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进入全面、快速发展的新时代。
  提地位、争支持,赢得发展空间。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对测绘地理信息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胡锦涛总书记2009年视察了地理信息企业东方道迩数字数据技术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并作重要讲话。温家宝总理2009年为新落成的中国测绘创新基地亲书“中国测绘”四个大字,并多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强测绘基础研究和能力建设,积极发展地理信息新型服务业态。李克强副总理2008年会见了国外测绘专家代表,2009年参观了全国地理信息应用成果及地图展览会,2011年到中国测绘创新基地视察指导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指出测绘地理信息是经济活动的重要基础、是全面提升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条件、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内容、是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重要保障,把测绘地理信息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到了国家战略全局的高度,并宣布国家测绘局更名为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还多次对测绘地理信息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发展地理信息产业、建设数字城市等工作被列入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整顿和规范地理信息市场秩序意见的通知》。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专门就《测绘法》贯彻情况开展执法调研。与此同时,各部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对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重视程度空前提高,支持力度空前加大。
  高站位、深谋划,剑指强国方向。在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测绘作为一项最基础、最应当先行的事业,其发展却相对滞后于经济社会各方面快速增长的旺盛需求,如何科学发展“考问”着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原国家测绘局)领导班子。通过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创先争优活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原国家测绘局)党组深刻学习领会党中央国务院对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体检”制约事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两次深入开展发展战略研究,解放思想、审时度势、传承创新、站高望远、科学决断,树立了大测绘、大科技、大产业、大服务的理念,明确了测绘地理信息工作要“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民生”的宗旨,提出了测绘地理信息要发挥“基础先行、服务保障、应急救急、统筹协调、管理监督、维护安全”六大作用的定位,响亮提出要“高举构建数字中国、建设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发展地理信息产业的大旗,亮出测绘资源优势、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之剑”,确立了“构建数字中国、监测地理国情、发展壮大产业、建设测绘强国”的总体发展战略,明确了统筹中央地方、系统内外、政府社会、军队地方、国内国外测绘资源的发展策略。编制完成了《测绘地理信息发展“十二五”总体规划纲要》《全国基础测绘“十二五”规划》,启动了《全国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修编工作,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的方向、目标和任务更加明确。
  更名称、强职责,筑牢体制基础。国务院办公厅2009年印发的国家测绘局新“三定”方案规定,加强了测绘公共服务和应急保障、监督管理地理信息获取与应用等职责,并增设科技与国际合作司。2011年5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测绘局正式更名为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开启了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史上新的纪元,突显了测绘地理信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各地迅速推进机构更名和体制完善,河北、山西、辽宁等19个省级和相当部分市、县测绘主管部门的名称变更为测绘地理信息局或地理信息局,浙江等省级机构还提升了规格,强化了职能,部分地方在增加内设机构和领导干部职数上取得突破。同时,调整优化测绘生产与服务布局,组建了卫星测绘地理信息应用中心、国家测绘地理信息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中国地图出版集团。
  谋发展、大投入,夯实财力保障。2009年,国务院出台了《基础测绘条例》,明确规定基础测绘是公益性事业,要求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基础测绘工作的领导,将基础测绘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基础测绘长期稳定持续增长的投入机制依法确立。中央财政对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投入大幅增长,年合计投入70多亿元,其中,中央财政对《全国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确定的重大项目投入资金达40多亿元。联合财政部颁布实施了新的《测绘生产成本费用定额》,加强了国家基础测绘项目定额管理,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通过实施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测绘专项投入,有力支持了23个边少地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多个基础测绘项目。动员全系统力量,扎实推进测绘地理信息援藏援疆工作。地方测绘地理信息投入也呈爆发式增长,辽宁、黑龙江基础测绘年投入增长了约10倍,四川、内蒙古基础测绘年投入达到上亿元规模,江西投入1.56亿元支持测绘地理信息能力建设,大多市、县都相应加大了基础测绘的投入力度,为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
  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重点,转型发展,打造地理信息新平台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时,国家测绘局党组不等不靠不要、先想先行先干,出台八大举措主动响应国家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决策部署,要求全国测绘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调整测绘地理信息生产力布局,把项目更多地调到现实需求上来,把建设更好地放到公共服务上来,把产品更快地转到有利于民生上来,把资金更有效地用到扩大内需上来,把工作重心切实落到促进发展上来,继而推出了数字城市、天地图、地理国情监测三大工程建设,全力打造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的服务平台、提高百姓生活质量的服务平台、提高领导决策水平的服务平台,以实际行动担当起测绘地理信息系统应对危机、共克时艰的责任,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转方式、调结构,牛鼻子工程花开神州。把数字城市建设作为直接服务经济建设主战场的一项牛鼻子工程来抓,下大力气开展数字城市建设试点与推广工作,各级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和城市人民政府积极响应、精心组织。全国270个地级城市开展了数字城市建设,125个数字城市已建成投入使用,80多个城市出台了数字城市建设应用管理办法,形成了一大批城市新型地理信息成果,已在60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方面起到了明显的带动作用。数字城市有力促进了城市运行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协同化,成为领导科学决策的重要工具、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平台、产品服务推介宣传的商务平台、提高生活质量的便利帮手和宣传城市的靓丽名片。
  抢高点、惠民生,“天字号”工程大放异彩。举全系统之智之力打造“天字号”工程,建成了中国区域数据资源最权威最详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在线地图服务网站——天地图。自2011年正式开通以来,天地图受到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全社会的广泛赞扬,已经成为方便百姓的服务平台、产业发展的基础平台、政府服务的公益平台、国家安全的保障平台。已有216个国家和地区的数亿人次访问天地图,基于天地图地理信息服务资源的各类公益性或商业化应用系统不断涌现,天地图这一民族品牌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天地图省市级节点建设正快速推开,已有25个省级节点和14个市级节点接入天地图主节点。天地图天津滨海数据处理基地和克拉玛依数据中心建设正在积极推进。
  谋大局、敢担当,阳光工程顺利起航。科学发展要求辩证求实的科学精神,必须建立在尊重科学、尊重规律、尊重国情的基础上。面对服务生态文明社会建设、催生高效政府和透明行政,地理国情监测这一全新的阳光工程应运而生。国务院批准开展地理国情监测工作,项目立项和总体设计完成。在国家、省、市三级层面开展了地理国情监测试点并形成多批监测成果,六个地理国情监测试点项目通过验收,获得了青藏高原丰富的地理国情信息,陕西、浙江等地发布了矿区地表沉降、海岸线、滩涂和湿地资源等监测成果。福建、山西、陕西等七省将地理国情监测工作列入省“十二五”专项规划内容,天津、河北、辽宁、湖北、青海、海南、重庆、四川等地的地理国情监测工作正在积极开展。武汉大学设立了地理国情监测专业。
  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服务,凸显作用,提升保障服务新水平
  科学发展,测绘地理信息先行。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原国家测绘局)党组紧密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始终坚持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民生的宗旨,主动超前服务,主动保障发展,为科学管理决策、重大战略实施、重大工程建设以及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提供了坚实的测绘地理信息保障。
  增意识、勇作为,服务领导决策及时高效。积极支持电子政务建设,为政府科学管理决策提供地理信息辅助支撑,研制开发了大量基于基础地理信息的管理系统,精心制作了大批专用地图、领导工作用图,促进了政府科学决策水平的提高。为中越、中尼国界谈判提供了有力的测绘支持。《地图见证辉煌——改革开放30年》等地图集真实呈现了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光辉历程和辉煌成就。
  快反应、显身手,服务应急救灾快速有力。建立了测绘应急救急快速响应机制并不断完善,实现了天地一体、上下联动、高效保障。在南方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伊犁地震、北京特大暴雨灾害、云南彝良地震等突发事件中,迅速获取、制作和提供地图、影像图,快速研制三维地理信息平台,为了解灾情、指挥决策、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提供了及时有效的保障服务,受到中央领导和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等部门单位、地方党委政府及武警部队的高度肯定。在反恐维稳、国防建设工作中,测绘地理信息保障作用突显。
  广应用、助发展,服务经济建设成效卓著。在西气东输、北京奥运会、国庆60周年庆典、上海世博会、土地二调、水利普查等国家和地方重大工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先行作用。海岛(礁)测绘工程边建边用,在南海和东海资源勘探、索马里护航、海岛建设规划和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一县一图”“百镇千村测图”“一村一图”工程服务新农村建设得到好评。
  树权威、创特色,服务社会民生广受赞誉。根据国务院授权,联合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公布了明长城总长度、我国55座著名风景名胜山峰高程数据、全国陆地最低点艾丁湖洼地海拔高程等重要地理信息。编制完成全国1∶25万公众版数字地图,全国测绘成果目录服务系统网站开通。在各级测绘地理信息部门门户网站上向社会公开并无偿提供标准地图、特色地图服务,组织编制大量红色地图得到各方好评。编制出版了行政区划、教学、旅游、文化创意类等地图、图书年均约2800种,满足了消费者的多层次需求。
  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供支持,创造条件,促进产业发展新繁荣
  秉承“政府是企业之父,企业是就业之母”的理念,加强对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指导,优化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环境,推进地理信息产业园建设,鼓励企业发展壮大,推动各方面对地理信息服务的消费,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做大做强。
  造环境、重服务,产业政策逐步完善。积极推动国务院出台有关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意见。强化了对地理信息企业的指导、协调和服务,实行了适度宽松的市场准入政策,编制了《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随着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促进新型服务业态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进一步完善,推广应用地理信息安全处理技术,有力推动了基础地理信息社会化应用和产业化发展。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正式更名为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成功举办了全国地理信息产业峰会和全国地理信息应用成果及地图展览会。
  兴企业、壮规模,产业发展高歌猛进。积极发展地理信息新型服务业态,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内面临经济下行风险的情况下,我国地理信息产业逆势上扬,实现强劲增长,产值年均增长率25%以上,2011年实现地理信息产业总产值近1500亿元,地理信息产业相关企业达到2.2万家,产业队伍超过40万人,已有10家地理信息企业在国内外上市,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就业发挥了积极作用。导航电子地图等地理信息产品不断创新,互联网地理信息服务、手机地图及各类便携式移动定位服务蓬勃兴起。主流测量仪器全站仪生产数量世界第一,实现历史性突破。地理信息产业的强劲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测绘地理信息类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位居全国前列。
  促集聚、造高地,园区建设如火如荼。在北京顺义国门商务区建设总占地面积约1500亩、建筑面积约180万平方米的国家地理信息科技产业园,力争将其打造成为展示我国地理信息产业蓬勃发展的重要窗口,培育国际地理信息优秀企业和知名品牌的摇篮,实施测绘“走出去”战略的前沿阵地和信息化、生态化、国际化的地理信息产业“硅谷”。产业园被科技部认定为北京国家地理信息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已有40多家企业(集团)签约入园,首期竣工面积达到135万平方米,浙江、湖北、湖南、四川、江苏、山东、广西、云南、山西、陕西等地地理信息产业园区建设正在积极推进,推动了地理信息企业向园区集聚、抱团发展,产业集群式发展模式和新型产业高地正在形成。
  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夯实基础,提升能力,实现生产力的新跨越
  科学确立“按需测绘、效用优先”的基础测绘工作思路,始终坚持“装备决定能力,技术决定水平”理念,大力实施“科技兴测”战略,地理信息获取实时化、处理自动化、服务网络化程度越来越高,测绘地理信息生产力水平大幅提升。
  抓项目、严实施,数据资源极大丰富。积极推进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建设,26个省(区、市)完成厘米级似大地水准面精化工作,24个省(区、市)建成卫星定位连续运行基准站网,并推进测绘基准信息社会化服务,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启用。国家西部测图工程全面竣工,首次实现1∶5万基础地理信息对陆地国土的全覆盖,国家1∶5万、1∶2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持续更新,基础地理信息资源整体现势性得到全面加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步入国际先进水平。1∶1万基础地理信息覆盖陆地国土约50%,1∶2000基础地理信息基本覆盖了全国城镇地区,形成了全要素、多尺度、多时态基础地理信息资源体系。海岛(礁)测绘工程进展顺利,影像获取、测绘基准和长期验潮站建设正在按计划推进,海岛(礁)识别与定位任务、首批测图基本完成,南海测绘基地启动建设。极地测绘成果丰硕,测制了世界上首张南极最高冰盖区1∶5万地形图和覆盖面积达20万平方千米的南极地图。
  瞄前沿、快跟进,装备水平显著提高。高精度民用立体测绘卫星资源三号成功发射,多项技术指标达到或优于国外同类型测绘卫星,开启了我国自主航天测绘的新时代,其影像成功应用到天地图网站、1∶5万数据库更新、海岛(礁)测绘工程和国土、规划、减灾等领域,并赠送给12个国家,对于打破国外产品长期垄断意义重大。资源三号后续卫星以及激光测高卫星、干涉雷达卫星等测绘卫星已列入《陆海卫星业务发展规划》。应急测绘装备项目纳入国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科学技术部立项支持地理国情监测应用系统、测绘装备国产化及应用示范等7项国家级重点科技项目研究。机载干涉雷达测图系统、地理信息公共平台软件等一批科技成果得到推广应用。在全国研制推广无人机航摄系统100余套、地理信息应急监测车9套,极大提升了地理信息快速和规模化获取能力以及测绘应急保障服务能力。引进了“像素工厂”影像快速处理系统、倾斜摄影技术等高新技术与设备,极大提升了地理信息数据获取与处理效率。
  重创新、克难关,科技兴测硕果累累。不断完善测绘地理信息科技管理政策和创新体系,为激励自主创新、规范科技管理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全国有340多所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开设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17个,形成了以国家级测绘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为核心,重点实验室及工程技术中心协调发展、交叉融合的创新组织体系。通过设立测绘科技专项、典型应用项目带动、与重大测绘工程相结合等形式支持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取得了大批重要成果。自主研发的机载合成孔径雷达影像测图系统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时空数据挖掘关键技术、开放式虚拟地球集成共享平台、遥感监测关键技术等多项成果取得重大突破。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的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和数字城市建设软件。开发了多频多系统高精度定位芯片及板卡,结束了我国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产品“有机无芯”的历史。我国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自主化水平已达到70%以上,数字摄影测量软件国产化率达到了90%以上。五年来,由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负责推荐的科技成果共获得国家级奖励8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上千项,多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切实加强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工作,共制修订84项国家标准、98项行业标准和一大批地方标准。
  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法行政,规范管理,大力彰显部门新形象
  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的原则,全面推进测绘地理信息依法行政,切实加强统一监管,测绘地理信息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有效维护了国家主权、安全和利益,为基层服务、为企业服务的水平进一步提升。
  健法制、保安全,法规体系日趋完善。国务院《基础测绘条例》颁布实施,《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补充规定》《测绘资质管理规定》《测绘地理信息市场信用信息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重要规范性文件相继实施,联合多个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强地理信息市场监管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互联网地图和地理信息服务网站监管的意见》。与此同时,各地加快立法步伐。经过不懈努力,我国已初步形成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为核心,包括4部行政法规,35部地方性法规,6部部门规章,近百部地方政府规章在内的测绘地理信息管理法规体系,为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制基础。《国务院关于加强测绘工作的意见》出台后,各省(区、市)积极贯彻落实,纷纷出台相应配套措施,有力推动了全国测绘地理信息工作加快发展。
  优服务、强监管,市场秩序逐步规范。联合多个部门开展了国家版图意识宣传教育、地理信息市场专项整治、“问题地图”专项治理、测绘成果保密检查、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互联网地图和地理信息服务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检查,加大了对涉外、涉军、涉密、涉证、涉网测绘活动的监管力度,2007年以来,全国各级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共开展各类执法检查22000余次,其中开展重大专项执法行动3100多次,切实维护了地理信息安全,有效规范了测绘地理信息市场。加强测绘资质动态监管,依法批准336家单位互联网地图服务测绘资质。实行行政审批公示制度,优化行政许可程序,缩短审批时间,推行行政许可网上审批,测绘地理信息市场信用体系基本建立。
  超常规、快建设,创新基地一朝梦圆。在金融危机中抢抓机遇、果断决策,超常运作、规范管理,仅用8个月时间,购置建设成了占地41.43亩、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的中国测绘创新基地,达到了信息化、网络化、生态化、现代化的建设要求,显著改善了测绘科研、生产、服务和管理等环境条件,几代测绘人50多年的夙愿得偿。中国测绘创新基地被命名为中央党校教学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已接待省部级领导800多人次、社会各界人士数万人参观,成为展示测绘地理信息部门高素质、高科技、高水平的窗口与平台。
  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激发活力,营造氛围,支撑事业迈上新台阶
  构建测绘地理信息强国,班子是关键,人才是根本,宣传是推手,文化是灵魂,合作是动力。认真抓好队伍建设,完善人才队伍结构,强化人才整体素质,为事业发展增添新的活力。弘扬测绘精神,提炼文化核心,加大宣传力度,扩大测绘地理信息影响。加强部门合作与国际交流,推动测绘地理信息更好地融入世界。
  提素质、激活力,人才智力支撑坚实。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创建“五型机关”,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断健全测绘地理信息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制定和实施了全国省级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年度测绘工作考评办法,考评工作逐渐成为推进重点工作的“指向标”、提高执行力的“推进器”。创新干部培养选拔机制,加大干部轮岗交流力度,强化了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与合力。坚持“人才强测”战略,3名专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评选了7名国家测绘地理信息领域科技领军人才(每人获得50万元经费资助),7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举办了两届全国测绘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以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科技领军人才和两院院士为主体的测绘科技骨干梯队逐步形成,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测绘科技人才和全国测绘技术能手。与教育部联合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建立高校与测绘地理信息企业及生产单位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推动测绘地理信息产学研用相结合。建立了注册测绘师制度,测绘纳入国家职业规划,全国约有13万人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快干好、广宣传,测绘文化生生不息。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大力开展测绘地理信息文化建设,提升发展软实力。在测绘精神的感召下,广大测绘地理信息工作者抢抓机遇、奋发图强,发展淬炼出“快、干、好”的测绘地理信息文化核心,以“快”是测绘人的灵魂、“干”是测绘人的精神、“好”是测绘人的品质引领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深入挖掘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特征,创新地图文化,大力发展基于地理信息的文化产品,提升测绘地理信息服务的文化品位。广泛开展了时代精神教育和丰富多彩、形式新颖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引导干部职工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着力打造文化精品,营造健康向上、和谐文明的文化氛围。加强工青妇组织建设,在维护职工权益、强化民主管理、提高决策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坚持践行宣传也是生产力的理念,构建了全方位、宽领域、多载体的测绘地理信息宣传工作格局,国测一大队先进事迹和“数字城市中国行”等宣传报道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测绘地理信息社会影响力全面提升。
  推共享、扩开放,交流合作彰显作用。与外交、公安、国土、水利、交通、农业、林业、地震、气象、地质等部门和中国联通等大企业集团间的协调合作机制逐步建立,联系不断紧密,有效推进了地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军地测绘融合机制进一步完善,并取得一定成效。联合商务部加快实施测绘地理信息“走出去”战略,成功举办了第21届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大会和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管理杭州论坛,我国一批专家学者在国际测绘地理信息组织中担任高层职务,中国测绘地理信息的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加强多边、双边国际合作,与世界50多个国家的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和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有力促进了我国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
  五年勇立潮头,形成测绘地理信息理念;五年惕厉奋发,铸就测绘地理信息魂魄;五年辉煌崛起,作出测绘地理信息贡献!抓班子、带队伍,和谐凝聚、士气高昂,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原国家测绘局)党组在团结带领全国测绘地理信息干部职工昂首阔步的五年奋斗的历程中,也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启示。第一,党的领导是核心。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为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优化了环境、创造了机遇。测绘地理信息工作五年来取得的显著成就,是党中央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的结果,是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李克强副总理等领导同志亲切关怀和指导的结果。第二,科学发展是方向。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必须自觉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各个方面,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推进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第三,敢于担当是关键。必须“把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看得比泰山还重”,面对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跨越发展的机遇和挑战,要敢为人先、敢闯敢试、敢抓敢管、敢于负责,以大视野、大胸襟、大手笔的气魄和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担当,为测绘地理信息工作助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勇挑重担、奋发有为、不辱使命。第四,改革创新是动力。必须坚持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着力解决阻碍事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抓紧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富有活力的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新体制新机制,以改革创新精神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第五,科技人才是支撑。必须坚持“科技兴测”和“人才强测”战略,大力提升测绘地理信息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培养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作风扎实、善于创新的人才队伍,推动事业全面发展。第六,保障服务是根本。必须坚持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民生的宗旨,大力加强测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不断拓展保障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
  回首过去的五年,我们充满豪情;展望未来的前景,我们意气风发。新起点,新征程,新任务。我们将科学运用五年刻苦攻坚跨越发展带给我们的成功经验和深刻启示,始终牢记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再立新功,再创辉煌,为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大发展大繁荣而奋斗不息,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发表评论
昵称:   
主管单位: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主办单位: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管理信息中心
E-mail:support@ 地址:北京海淀区莲花池西路28号 邮编:10083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社会事业的重要意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