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分和文化折算分5:5专业文化按比例什么意思思

当前位置:
>>>将和C3H5(OH)3(甘油)以一定比例混合,测得混合物含碳51.3%,那么..
将&&和C3H5(OH)3(甘油)以一定比例混合,测得混合物含碳51.3%,那么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A.40%&&&&&&&&&B.35%&&&&&&&&C.30%&&&&&&&D.无法计算.
题型:问答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的分子式为C7H8,C3H5(OH)3的分子式为C3H8O3,二者相对分子质量都为92,且含氢原子数相同,则H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92×100%=8.7%,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C%-H%=1-51.3%-8.7%=40%,故答案为:A.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将和C3H5(OH)3(甘油)以一定比例混合,测得混合物含碳51.3%,那么..”主要考查你对&&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
计算物质的量浓度时应注意的问题:
物质的量浓度是表示溶液组成的一个重要物理量,是高中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应用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注意溶质是什么对有些特殊情况要注意辨别,不能出错。如SO2、CuSO4·5H2O等溶于水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分别为 H2SO4和CuSO4,进行有关氨水的浓度计算时以NH3 为溶质来计算等。 2.注意溶液的体积主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能用水的体积代替溶液的体积;二是当题设未给溶液密度时,可将各溶液(一般为稀溶液)的体积相加(如溶液混合、稀释),认为其和为溶液的总体积;当给出密度时,则需通过密度求溶液的最终体积。 3.注意单位运算在概念理解及应用中,要注意各物理量的单位.一是各物理量的单位要相互匹配,二是从单位运算人手.能简化解题思路,快速求解。4.注意溶解度的影响第一,物质的量浓度适用于表示不饱和及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关系,不适用于过饱和溶液(溶质未溶解完全);第二,注意一些典型问题,如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及气体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问题等。 5.注意密度变化规律在溶液混合和溶液稀释等问题中,在注意溶液体积变化的同时,还要考虑溶液密度的变化对溶质物质的量浓度的影响。如强酸、强碱、盐等溶液的密度随浓度增大而增大;氨水、乙醇等溶液的密度随浓度增大而减小。 6.注意实验情景在计算溶液配制或溶液稀释等问题中物质的量浓度时,一要注意不能把水的体积当作溶液的体积;二是配制溶液时,要注意容量瓶规格与所需溶液体积的关系。因容量瓶的规格是固定的,所以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要等于或略大于所需溶液的体积。 7.注意物质与其组成粒子的关系物质与其组成粒子的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电离方程式进行分析。如Na2SO4 溶液中c(Na+)=2c(SO42-)=2c(Na2SO4)。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演绎公式:
1.溶液稀释定律 (1)对于已知质量分数溶液的稀释: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即:(2)对于已知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稀释: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即:2.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3.溶解度S与溶质质量分数ω的换算&4.溶解度与饱和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5.标准状况下气体溶于水后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式中V为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L),V(H2O)为水的体积(L),ρ为溶液的密度(g·cm-3)。 6.相对密度(D)的计算及意义两种气体在同温同压下的密度之比即为相对密度,显然,它等于相对分子质量(或摩尔质量)之比,即
发现相似题
与“将和C3H5(OH)3(甘油)以一定比例混合,测得混合物含碳51.3%,那么..”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1443614319320758113801224362297830凭高考分数可获得全球排名前15左右大学优势专业的5折本科奖学金 - 家长100 - Powered by Discuz!
标题: 凭高考分数可获得全球排名前15左右大学优势专业的5折本科奖学金
作者: whxy2014& & 时间:
标题: 凭高考分数可获得全球排名前15左右大学优势专业的5折本科奖学金 本帖最后由 whxy2014 于
15:31 编辑
上海交大在和密西根大学(安娜堡) 的多年合作后(双方本科学士学位+上交本科学历),高考招生代码是和上海交大本校一致(上海交大只有本校和医学院,两个招生代码),近两年已和法国巴黎高科教育集团合作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师学院(双方学士/硕士学位+上交本科/研究生学历)办学。另马上即将正式开始和南加州大学合作的影视传媒相关专业,和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合作医学相关专业的办学;这两个新项目貌似刚获得教育部批文。
综合各大学最近这三年多个排名榜单: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大约在全球综合15-16名(在美国排名大约11-12名,而其医学专业是全球top3之一);密西根大学(安娜堡)大约在全球综合16-22名(在美国排名大约12-15名);法国巴黎高科教育集团是整个欧洲排名top2的工科教育机构;南加州大学的影视传媒类专业全球排名第一。
按照上海交大密西根学院的2+2教育安排模式和各种收费标准总计,相比各自独立直接申请全球top20大学的各种实际花费和生活费+学费,差不多也就是约一半的总开销,相当于超过50%奖学金(俗称的“全奖”为100%奖学金,即全免学费)offer,有可能读到 全球最好排名为top15&&左右大学的明星 优势专业的本科学位。
参考信息:
以过去三年的非官方统计,中国大陆籍留学生在本科教育阶段,直接入学拿到全球top20大学中优势专业超过25%奖学金的人数凤毛麟角,除了欧美议员/全球顶级达人亲笔推荐,或“普-世-价值”逗士,全中国大陆每年可能不到200人。
拿到全球top20大学中优势专业超过50%本科奖学金(即俗称“半奖”),更是极少,全中国大陆每年不超过30个。
条件就是必须要高于上海交大的正规提档线几分或刚好到达。按照过去三年全国各省市的理科分数提档线,前四名都是清北交复;上海交大和复旦伯仲之间,各有高低,在各省都比清北提档线低5-11分左右不同。因此,中国高考分数,还是很被国际认可的。中国的Top4的真实水平,也基本是处于全球前列了(虽然在各种排行榜上,逐渐较快地爬升中)。
另外,现在美国的高科技和金融行业的优秀人才,依然有一半是海外第一代移民,很多来自亚洲+东欧/原苏联加盟国家,这些移民优才全部在亚洲东欧/“苏联”接受的本科教育,少数甚至是硕士教育,太多举不胜举的实例。
作者: 第五叶& & 时间:
难道是中国的教育国际化了?
作者: 清晨出海& & 时间:
1. 上交大的密歇根学院的前提是高考要过上海交大录取分数线。且学费不菲。
2.南方高科项目因奖学金比重比例高,上的难度极大,基本上要在交大本科相关专业前几名才有可能。
作者: 赞布罗塔& & 时间:
在上海读2年费用最多相当于在密西根一半,由此得出拿到50%奖学金。这笔账真算得精!
作者: 赞布罗塔& & 时间:
和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合作医学相关专业的办学,医学相关说得太宽泛,敢问是“临床医学”吗?
作者: 赞布罗塔& & 时间:
什么叫美国人把你卖了还替人数钱,lz这是在现身说法吗?
作者: 赞布罗塔& & 时间:
本帖最后由 赞布罗塔 于
15:34 编辑
我好奇在上海两年期间有多少美国教授授课?什么时间授课?lz信息广,帮忙打听一下
作者: whxy2014& & 时间:
本帖最后由 whxy2014 于
08:09 编辑
在上海读2年费用最多相当于在密西根一半,由此得出拿到50%奖学金。这笔账真算得精!
暂时不考虑未来的汇率变化和通货膨胀,仅仅估算静态成本。
估算汇率,USD : RMB = 1:6.2& && &(中国人买入外汇,并汇出境外,在银行柜台按照“现汇卖出价”交易)。
货币名称& && &&&现汇买入价& &现钞买入价&&现汇卖出价&&现钞卖出价&&中行折算价& &发布日期& && & 发布时间
美元& && && && && &622.75& && && & 617.76& && && &625.25& && && &625.25& && && &616.36& && & & && &&&15:58:33
4年全部在密西根大学(安娜堡)UMich Ann Arbor学习,按照很平民化的标准:
毕业证书:密西根大学(安娜堡)学士学位&&(美国大学没有学历这么概念,而且宽进严出,淘汰率较高,能入读不代表能毕业。)
每年学费,以和上海交大密西根学院无缝对接的四个专业,算是UMich比较优势的专业:USD40,000-43,000&&(包含了学分费、实验费、学杂费等等,不同专业学费不同)
每年书本费:大约USD1,200-2,500
每年生活零用+本埠交通等等各种杂费:USD20,000-25,000&&(密西根消费水平就是如此;这只是合租自开伙食,另包含各种保险和极少社交费。)
sub total:USD244,800 - 282,000&&= RMB 1,517,760 - 1,748,400
以上费用不包含,申请时的 各种标考培训费开支,考试费,家长陪考差旅费,公证费,Personal Statement 等文书翻译注册申请费,还有的人需要不菲的中介费;亦不包括 4年期间的国际机票费。这些费用少说还要另加RMB 120,000-200,000 。 (其实很多人的这几类开销更大,我不止一次看到有些普通家庭这些费用全部加在一起差不多30万甚至更多。)
也就是 total RMB 1,637,760 - 1,948,400 。
===========
如果半奖,相当于可以优惠减去50%的四年学费,也就是总共 USD80,000-86,000&&= RMB496,000 - 533,200&&;也就是 人民币50-53万左右,下面我们来计算:通过高分考入上海交大密西根学院,毕业拿到同样学位,四年总开销是不是少花了超过53万人民币?
===========
2年在上海交大密西根学院+2年在密西根大学(安娜堡)UMich Ann Arbor 学习,依然按照很平民化的标准:
毕业证书:密西根大学(安娜堡)学士学位+上海交大学士学位+上海交大本科正式学历&&(学生素质高,淘汰率极低,99%的能正常毕业。)
前两年每年学费:RMB 50,000(包含了学分费、实验费、学杂费等等,不同专业学费完全相同)
后两年每年学费:USD40,000-43,000&&(包含了学分费、实验费、学杂费等等,不同专业学费不同)
每年书本费:大约USD1,200-2,500& &(原版书籍,教材一致)
前两年每年生活费:RMB40,000&&(其中含两人标准间每年住宿费RMB6,000+正常的餐饮社交费+保险费+假期出游费;教学大楼和住宿都在上海交大校园。知道上海市的大学校园内消费水平的,应该明白这费用其实略高估。)
后两年每年生活零用+本埠交通等等各种杂费:USD20,000-25,000&&(密西根消费水平就是如此;这只是合租自开伙,另包含各种保险和极少社交费。)
sub total:
前两年:RMB100,000 +USD2,400-5,000 +RMB80,000= RMB194,880 - 211,000
后两年:USD122,400 - 141,000 = RMB 758,880-874,200
全部学生不用什么公证费,各种陪考费,部分更优秀学生不需要提供GRE分数;不过考虑到这些学生依然很好学,假设他们两年平均总花费了 RMB50,000的各种额外培训费考试费。
以及还要考虑后两年的国际机票,大约RMB25,000。
也就是 total RMB 1,078,760 - 1,160,200 。
最终结论:
那么RMB 1,637,760 - 1,948,400&&vs. RMB 1,078,760 - 1,160,200
the gap is RMB559,000-788,200,即 55.9万-78.82万人民币,远远大于53万人民币。
(因为是粗略估算的数字,可能会有极少数的误差,但不影响结论。)
这里还不用赘述,因为上海交大的重要性和国际影响力。最近3-4年有法国总统奥朗德、英国首相卡梅伦,在该校校园内大会堂发表国事访问日程里唯一的正式大学演讲;美国总统奥巴马当年访华唯一大学演讲的主要参与者也是该校学生。这种无形资产,和这样那样大大小小的各种见世面机会。
复旦和上海交大差不太多,当然清华北大就见过更多世面。虽然在Washington DC,提前一年花(捐)USD5,000可以预定和总统的团拜早餐会,但那几十个人参与的走形式,也就是soso啦。
作者: 赞布罗塔& & 时间:
暂时不考虑未来的汇率变化和通货膨胀,仅仅估算静态成本。
估算汇率,USD : RMB = 1:6.2& && &(中国人 ...
想说明?美国人没有从掏一个美分怎么得出拿到美国人50%的奖学金?
作者: 赞布罗塔& & 时间:
本帖最后由 赞布罗塔 于
19:54 编辑
查了一下,号称密西根学院实际上密西根的教授只在暑期来交大上课。也就是说平时都是交大的老师或外聘人员上课,你说头一个2年能不便宜吗?现在知道奖学金是省出来的
作者: 赞布罗塔& & 时间:
以前只知道奖学金是对学生智慧与汗水的褒奖,现在知道奖学金还有另外一种说法省出来
作者: 赞布罗塔& & 时间:
要么读交大;要么念密西根,读个交大密西根不伦不类,中国人什么时候才能摆脱占小便宜吃大亏的毛病?
作者: 赞布罗塔& & 时间:
本帖最后由 赞布罗塔 于
10:43 编辑
按照lz的观点,lz年终在超市买打折商品越多,省的钱越多,省下的钱就是超市发lz的年终奖。不知道地税局的同志扣不扣lz的个税?
作者: whxy2014& & 时间:
本帖最后由 whxy2014 于
10:13 编辑
1. 上交大的密歇根学院的前提是高考要过上海交大录取分数线。且学费不菲。
2.南方高科项目因奖学金比重 ...
1. 上交大的密歇根学院的前提是高考要过上海交大录取分数线。且学费不菲。
2.南方高科项目因奖学金比重比例高,上的难度极大,基本上要在交大本科相关专业前几名才有可能。
//////////
1,确实,正因为要求高,因此社会认可度和国际认可度,都相当高。费用在上面已经有估算,相对直接单独地申请全球顶级名校(全球TOP20)的优势专业,还是很划算的;算是用“高考分数 ‘兑换’ 全球顶级名校奖学金”吧。
2,想必是“巴黎高科”的笔误?据了解,大部分生源在高考填志愿阶段就定下来的;不过在大一下学期、大二下学期会开放部分名额,给全校其他所有专业院系的学生申请调剂,那么比照“供求关系”,肯定会按高考分+大学前几年GPA+面试加权排队了。
作者: 赞布罗塔& & 时间:
1. 上交大的密歇根学院的前提是高考要过上海交大录取分数线。且学费不菲。
2.南方高科项目因奖学金比重 ...
喝一口兑水的茅台确实很划算!
作者: whxy2014& & 时间:
本帖最后由 whxy2014 于
14:42 编辑
难道是中国的教育国际化了?
现在美国的高科技和金融行业的优秀人才,依然有一半比例是来自海外的第一代移民,很多来自亚洲+东欧/前苏联地域的各个独立国家,这些移民优才全部在亚洲、东欧/“前苏联地域”接受的本科教育,少数甚至是硕士教育,太多举不胜举的实例。
作者: whxy2014& & 时间:
本帖最后由 whxy2014 于
17:07 编辑
发错~~~
作者: 赞布罗塔& & 时间:
现在美国的高科技和金融行业的优秀人才,依然有一半是海外第一代移民,很多来自亚洲+东欧/前苏联地域的各 ...
美国本科教育在lz眼里如此不堪,为何力挺交大密西根学院?lz没有精分吧?
作者: 赞布罗塔& & 时间:
喝一口兑水茅台连连称赞;喝一口正宗茅台说太辣不好喝。
作者: whxy2014& & 时间:
延伸阅读推荐:
美国的教育现状究竟如何?&&
《科学新闻》:现状堪忧的美国大学&&
作者: whxy2014& & 时间:
本帖最后由 whxy2014 于
11:02 编辑
延伸阅读推荐:
美国的教育现状究竟如何?&&
基于教职类就业岗位而言,当前阶段,确实海外最顶级研究型大学的教授/助理教授的水平,比国内的高一些。(全球综合排名在top50名以后的外国大学,或细分领域专业排名在全球top5以后的外国大学(综合排名可能并不高),不属于本帖讨论范围。)
如果是企业类岗位,国内相比美国曼哈顿和硅谷的薪酬,其实国内那近百个最优秀企业的中高层收入会更高更有吸引力(很多人才根本完全是国内大学毕业,国内打拼历练出来。);不过顶级职场新人的现金薪水会低大约30-40%,但是因为另外国内的股权激励(或虚拟股权分红)更多更大方,未来变现收益更大,顶级新人的收入两相比较其实差不多。
以IT/网络/电子行业为例,google在硅谷的最顶级优秀职场新员工(刚毕业的)大约在年薪10-15万美金。;国内BAT+华为+360+巨人网络+网易+soho等等等,以及几十个新锐公司、隐形冠军,例如某在台湾股票上市的大陆芯片设计公司,给出来的顶级985大学最优秀本科毕业生(刚毕业的职场新人)能达到40万人民币年薪+股票期权,个别有60万人民币+股票期权。(当然是优中再选优,才能得到offer。)
google现在中国top7的大学,直接招聘每年大约70-100名本科毕业生(刚毕业的职场新人),去美国工作也是年薪10-15万美金,帮助办理各种必要签证。
这些企业绝大部分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地区,所以湖北人不太了解其近些年的发展。在可预见的未来十年,中国这样的优秀企业至少还能再翻一番。
总之,中国的顶级好孩子和顶级好企业,都是能横扫全世界的。中国的top2顶级好大学,估计在10-15年内,也能跻身全球前十,甚至可能上摸到前五的。所以,能否留在海外某国,已经不是一个判别标准了。
题外话,以演艺传媒广告行业为例,中国内地最popular的明星艺人、广告人、设计师、音乐人、各种主持等等,大约前500人,收入超过我们能说得出来名字有些知名度的其他亚洲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99%明星艺人、广告人、设计师、音乐人、各种主持。
当然,收入高并不是所谓“成功”的唯一标准,就像有些哈佛/MIT等等等毕业生从事公益事业救助贫困地区的教育公平类似,中国最顶级的那些大学也有几个优秀学生,或支教边远山区,或从事宗教行业出家或修禅,都是人生多样选择。他们为社会做出无私贡献,或成为一个优秀的宗教人士,服务于大众的精神与灵魂,颇为伟大,都是值得尊敬的。
我也认识,几个世俗中成功的人士,会自觉减少自己的无谓浪费,匿名捐助山区孩子的教育,这也是一种修炼。
总之,“最后灌点心灵鸡汤”:中国的高考和教育体系,中国的就业机会和未来,还是有很多值得称道和国际领先的地方。要正确看待高考,能考得好尽量考;实在发挥失常,也不要放弃人生道路上的努力和学习,也许你就是下一个马云马化腾。
///////////////
转贴我在另一个跟帖的部分内容:
中国顶级大学和全球顶级大学研究所,相对顶级企业间的差距要大一点,追赶的加速度也稍低稍慢一点,顶级学校间差距与顶级企业间差距大约再是2-5年左右的落差,(也就是:如果某个细分专业领域顶级企业间差距是1年,那么该细分领域顶级学校间差距现在暂时还是3-6年左右;如果某个细分专业领域顶级企业间差距是-1年,即中国顶级企业比欧美顶级企业领先1年,那么该细分领域顶级学校间差距现在暂时还是不到1-4年左右,甚至也可以认为基本看齐伯仲之间了),但比较接近;十年后再看,将更为接近。
以上比较的是中国(top10)和欧美日(top60),都是最顶级大学的比较,比的只是硕博士和研究所的水平之结论,无关本科教育。
而本科生都是基础教育,中国top7的本科基础教育,和欧美日总top40的差别可以忽略不计,用的都是那几本同样的教材,都是绝顶聪明综合素质也很高的学生在一起头脑风暴,通过网络获得到的见识完全是无时差的。特别是中国top4,完全可以和欧美日的top15并肩。
要知道,这是中国的各领域顶级,和欧美日全部加在一起的各领域顶级之间的对比;即使欧美日最发达的小圈子内部,美国有很多细分领域方面也不如欧洲和日本的。
作者: 何奈& & 时间:
基于教职类就业岗位而言,当前阶段,确实海外最顶级研究型大学的教授/助理教授的水平,比国内的高一些。 ...
上海交通大学编制&&2013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五百强
北大清华居100-150
110010010010010010072.52272.64080.788.968.769.450.43371.367.87969.768.568.154.74471.16881.368.269.760.1655169.679.197.354.65466.253.36562.947.867.257.46245.21007661.952.989.262.245.84466.98759.866.166.457.449.86831.99857.160.983.452.241.949.839.510255.951.855.348.951.369.941.211955.447.544.559.760.762.436.3121052.927.347.457.751.771.231.113115038.250.254.94555.237.6141249.92035.860.355.563.435.5151349.63334.157.947.466.737.7161448.32231.855.152.370.827.9171546.939.333.942.249.768.827.4181646.2040.253.754.159.334.1191744.932.13552.139.363.325.120143.530.735.836.746.654.744.42114332.114.242.55072.227.82134329.329.739.642.167.531.3231842.633.4060.54275.724.724441.615.136.141.63960.435.7251941.131.236.543.335.954.228.426240.830.737.538.935.160.223.2272040.529.332.242.240.855.522.828140.320.717.33938.277.627.4292139.727.316.451.134.764.325.5302238.91622.248.539.157.527.1312338.1161546.542.861.622.5322437.519.325.13944.252.124.9332537.313.134.339.639.24533.6342637.117.760.228.943.120.438.1352735.915.135.442.730.939.337.2362835.416.916.445.734.954.225.537135.335.127.625.130.859.122.8382934.72020.141.531.552.626.339234.531.654.716.219.748.725.740234.2161932.431.963.622.94153419.332.827.7265724.442133.822.71925.930.360.235433033.79.316.439.632.858.623.544132.723.326.832.420.949.235.9453132.4029.536.930.746.827.1463231.419.334.730.632.934.620.6473331.30047.333.658.625.8473331.3026.839.625.151.319.14935311629.232.42150.918.450130.636.321.724.622.446.730.451630.521.413.427.133.650.925.3523630.43331.830.718.13433.652130.423.920.129.925.947.125.1543730.210.7047.131.45221.854230.214.125.519.128.551.130.954130.217.713.42424.462.527.1573830.114.123.228.926.749.621.758329.931.6031.526.158.825.959129.833.428.425.121.538.728.860229.75.324.225.928.150.925.3613929.510.71938.926.24322.161329.526.719.316.228.151.230.4613929.519.3042.221.860.81864729.27.616.428.932.845.728.865412913.1040.525.958.91866228.914.119.432.3244329.3674228.815.113.432.427.742.632.667828.813.121.230.717.452.523.269328.722.728.420.527.937.727.569128.718.532.817.716.550.625.671328.55128.212.416.726.758.3714328.517.7037.422.56117.67322818.527.614.524.747.924.774227.818.59.528.92347.933.1754427.41211.629.824.750.820.976127.213.116.42419.951.128.877226.620.737.916.216.834.626.7784526.515.1029.832.44920.4794626.1020.127.127.542.518.979126.143.133.308.848.130.5812261222.27.225.650.928.582325.825.127.616.219.138.323.583425.62016.424.918.637.534.183925.61220.12417.946.120.585125.55.313.417.719.655.330.2854725.510.721.727.120.439.719.985325.59.3027.12953.320.685325.513.1021.722.56026.5854725.5011.630.726.945.618.1904925.425.67.72822.641.821.29142514.114.225.814.845.827.392424.913.119241644.721.6925024.99.3036.918.751.518.6925024.916.921.921.524.129.530.992324.901917.718.751.428.892324.913.116.42433.528.424.597424.726.226.317.718.534.620.397524.715.1019.119.262.523.9995224.631.6
10.921.720.639.222.6100
作者: 何奈& & 时间:
本帖最后由 何奈 于
13:19 编辑
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说起
  这是我第一次到浙江大学来。你们学校登攀节的组织者希望我来讲讲学术规
范的问题,我很乐意,就来了。我本来定的题目是关于打击中国的学术腐败,现
在这个题目是组织者定的,我看了海报才知道,“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和学术规
范”,比我原先定的题目更有建设性,不过我要讲的内容并没有什么变化。世界
一流大学建设和学术规范,和打击学术腐败,都有关系。既然定了这么个题目,
那么我就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讲起。学院的教授提拔上去当副省长的,他的学位可能是货真价实的,其他的都是所谓的在职读研,一边当官,一边读研,哪有时间?还有的就是官员到各个名牌大学拿一个兼职教授、名誉教授,这也是非常不普遍的。现在博士、教授都不值钱了,不是有一句话,叫“博士满地走,教授不如狗”(笑声),就是被这么搞得不值钱了。  现在还有点值钱的,是院士。所以当官的又想去捞个院士当当(笑声)。科学院相对还好一点,工程院就比较成问题了,因为工程院有一块,是管理方面的,所以当官的就觉得可以到管理口去分个院士。在上上一届,有一个铁道部部长率先去尝试了一下,居然就成功了,在退下来之前被选为工程院院士。我不是说当官的就不能当院士,问题是,你有没有拿得出手的学术成果。有的当官的以前确实是搞学术研究,后来才去当官的,如果学术成果过得去,当院士也未尝不可。但是铁道部部长,他的学术成果是什么?他提出了一个理论,叫“客车要快跑,货车要重载”,这就是他的学术成果,他就靠这个当了工程院的院士(笑声)。有了这么个先例,在上一届选院士的时候,就有好多的高官,部长、国企大公司的老总,就都申请要当工程院院士了。我们列过一个名单,有几十人属于这种情况。这一届没有那么厉害,但是还是有这种情况。院士是终身制,所以部长们在退休之前就想捞一个院士当当,以后即使不是部长了,也还是院士。对这种情况,我给取了个名字,叫学官。论语说,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这在现在有了另外的含义了,不是说当官以后好好读书,而是给自己弄个学衔,博士、教授、院士,给自己贴金。这是和政治的腐败勾结在一起的。  另外是和经济的腐败相互勾结的,特别是和那些商业骗局、商业炒作混在一块的。我们的网站曾经打击过很多这方面的例子,卖假药的,卖假保健品的,卖假纳米产品的。曾经有一段时间,中国好像率先进入了纳米时代,满大街都是纳米产品,纳米洗衣机、纳米电冰箱、纳米布、纳米领带、纳米水、纳米杯,什么都有。背后支撑他们的,是那些搞科研的人。有的是公开地替他们说话、替他们做广告。我们打击假保健品的时候,像珍奥核酸,他们就能够拉起一帮的人,一帮教授,其中还有一个院士,来替他们说话。这在国外也是没有过的。国外有没有打着高科技旗号的商业骗局?有,在美国卖假保健品的也非常多,但是呢,正儿八经的科研人员参与到其中的,我还没有见过,见到的反而是科研人员站出来揭露他们。在国内就反了过来,反而是科研人员在支持他们。所以这是中国的特殊现象,具有交叉性,不再是单纯是中国学术界内部的问题,而是涉及到其他领域的问题,都纠缠在一起了。  还有一个就是特异性。有一些学术的不正当行为,是只有在中国才有的,在国外从来没有听说过,而且花样百出,经常让我感到惊奇。我涉及打击学术腐败已经好几年了,但是直到最近还是会碰到新的花样让我感到非常的惊讶。我们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在学术腐败方面是发挥得淋漓尽致。我下面举一些例子,看看学术腐败的种种形式。(接第二部分)
  现在国内的名牌大学都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浙大应该也不例外。有的大学
还定了时间表,要在20年内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不过大家最近如果看报纸的话,
会发现中国其实已经有了世界一流大学。据说《泰晤士报》公布了一个大学排行
榜,将北大排为亚洲第一、世界第十五。能够被排为世界第十五,那当然是世界
一流大学了。北大校长许智宏最近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表示对这件事要低调处章有好几百篇,我这里只是简单地罗列了一些。最著名的是社会学系教授王铭铭剽窃事件,这个大家应该都知道。然后是去年法学院长朱苏力招生舞弊事件,甘德怀考他的研究生没考上,给我们写了一封信,我们把它登出来,一下子全国出名了。还有“美联储首席经济学家”周春生事件,美联储大家都知道,是美国的中央银行,它的首席经济学家,听上去很吓人的,实际上他只是那里的一个普通的经济师,回国就说是首席经济学家,到北大当教授。一说起北大剽窃,大家想到的是王铭铭,其实北大的其他教师也有剽窃的,我这里简单地列了另外两起:经济学院会计系主任孙祁祥教授和孙立明讲师剽窃,但没有引起大家很大的关注,还有北大一个教授程立显,也被发现剽窃。最后我列了一条“女性的福音:28000元成真正北大校友”,上“北京大学完美女性高级研修班”,最后还发给你钢印结业证。  世界上有哪一所一流大学,会有这么多的剽窃啊、舞弊啊、卖文凭啊?有的是有个别的事例的,但是碰到的时候,都会严肃地处理。大家看新闻的话会注意到,在麻省理工学院最近发现有一个副教授伪造实验数据,就把他给开除了。世界上有哪一所一流大学在被揭出了这么多的不正当现象之后,都没有做什么处理?有的个别被处理了,像王铭铭,被取消了行政职务,但是教授照当,博导照当。其他的后面这些都没有做任何的处理的。所以如果不讲学术规范,不打击学术腐败的话,我想是永远别想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 二、中国有没有学术腐败?  但是,有的人不承认中国有学术腐败。这里我列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技工作者道德与权益工作委员会的一个负责人说的一段话,他认为,把学术界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笼统称为“学术腐败”并不科学,学风问题与腐败问题不宜混为一谈。该委员会委员和专家们呼吁,“中国对学术界存在的不良现象,应该按照国际通行的说法,称之为学术界的不端行为或不良行为比较恰当。”国际上有没有学术不良行为?有的。在那些发达国家也有的。但是中国的这些不良的行为,有自己的特色。它具有四性:广泛性、集体性、交叉性和特异性,已经到了不能再轻描淡写地把它称为不端行为、不正当行为的地步,只有把它称为腐败才是恰如其分的。  我们先来看看广泛性。在美国,卫生部有一个办公室叫ORI办公室,是专门处理生物医学领域的学术不正当行为的。它是在1989年成立的,从1989年成立到现在,它总共调查、处理了185起。平均下来一年也就十起左右。英国《自然》杂志做过一个匿名的调查,给世界各地的科技工作者发问卷,问他们自己有没有干过学术不正当行为,最后统计了一下,大概1.5%的人曾经干过。这个他们认为已经是非常广泛了,所以美国现在要对学术不正当行为痛下杀手。美国对被确认有学术不正当行为的人的处理方式,一般是禁止他们在几年之内,比如三年、五年之内,申请国家的科研基金,禁止到政府的委员会任职。它就通过这种方式让你在几年之内没法搞科研。因为没有国家科研基金的资助,你就没法搞科研了,就用这种方式把你清除出学术界。最近他们碰到一个特别恶劣的案例,是佛蒙特大学医学院的一个前任教授,有十来年的时间一直在写虚假的基金申请报告,最后总共获得了两百多万美元的科研基金。被发现后,他们觉得这个事例特别的恶劣,采取了前所未有的行动,终身禁止他申请国家的科研基金,而且要追究他的刑事责任,罚了他差不多二十万美元的罚款。  他们认为学术不正当现象已经非常广泛了,所以要采取这样的行动。但是和中国比的话,那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在中国没有一个统计,我只举我们那个网站为例。我们那个网站是从2000年8月份开始关注国内的学术腐败问题,到去年中央电视台面对面节目组要采访我的时候,问我有没有统计过从2000年到2004年,我们网站总共公布过多少例。我统计了一下,有三百多例,每年差不多有一百例。到现在呢,总共大约有四五百例。光是我们那个网站接触到的,四五年就已经有四五百例了,跟美国全国性官方机构十几年来才发现185例,那简直没法比。而且我相信,我们关注到的,只占很少的一部分,还仅仅是冰山的一角。所以中国的学术腐败是非常广泛的。而且呢,中国学术腐败的广泛性不仅仅是数量多,还涉及到从高到低不同的层次,从科技界的领导人、院士、校长、教授、副教授、讲师,到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所有层次的,我们全都涉及到。所以它具有非常广泛的性质,而不只是个别人的行为。  第二,它还具有集体性。国外的学术不正当行为,都是个别人偷偷摸摸地在干,怕别人知道。一旦被发现的话,他从此在学术界就没法再呆下去了。但是在中国就不一样。中国有的学术腐败行为是明目张胆地在干的,而且是有组织的,是有组织无纪律在干的(笑声)。有的甚至是由领导组织干的。我举一个例子,包装院士。什么叫包装院士?某个学校要把某个院士候选人推出去,觉得他的成果还不够,就要求其他的人把成果都安到他的头上,把他包装一下。这种事情往往是由校领导来做的,是有组织的。又比如说,拿到了一笔资金,本来是用来做为重点学科建设的资金,但是系里的领导却决定把它做为科研经费分掉,怕上面追究,叫大家赶快来领钱,出现了排长队到财务科去领钱的奇观。所以这些都是有组织、有领导在干的,而不是个别人的行为。  第三点是交叉性。国外的学术不正当行为,是学术界内部的个别现象。但是中国学术界的不正当行为,是和其他领域混在一块的。它是跟政治领域的腐败纠缠在一起的。许多官员都纷纷到大学要一个博士当当,要一个教授当当,这在国外是极为罕见的。我们统计过,中部有一个省的八个省长,全部都是研究生学历,但是你看他们的经历,根本就没有时间去上研究生读书,除了有一个是从医
理。他说: “作为学校必须清楚自己真正是个什么位置,北大作为世界上最好
的大学还有很大距离。我认为,我们的差距主要在科技方面。”这听上去还是很
谦虚的,但是他对这个排行榜并没有去否定它。
  《泰晤士报》有一个高等教育增刊,在去年就已经对世界各大学评过一次名
次了,在那一次,北大被评为第十七,今年长了两位。北大被评为世界第十七的
时候,它的党委书记闵维方并不像现在的校长说得那么谦虚。这是他当时接受接
着采访时说的话:“我们把这一排名作为一种对自己的激励。”“我从始至终都
坚信北大具有世界一流大学的潜在品质。北大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具有一些相章有好几百篇,我这里只是简单地罗列了一些。最著名的是社会学系教授王铭铭剽窃事件,这个大家应该都知道。然后是去年法学院长朱苏力招生舞弊事件,甘德怀考他的研究生没考上,给我们写了一封信,我们把它登出来,一下子全国出名了。还有“美联储首席经济学家”周春生事件,美联储大家都知道,是美国的中央银行,它的首席经济学家,听上去很吓人的,实际上他只是那里的一个普通的经济师,回国就说是首席经济学家,到北大当教授。一说起北大剽窃,大家想到的是王铭铭,其实北大的其他教师也有剽窃的,我这里简单地列了另外两起:经济学院会计系主任孙祁祥教授和孙立明讲师剽窃,但没有引起大家很大的关注,还有北大一个教授程立显,也被发现剽窃。最后我列了一条“女性的福音:28000元成真正北大校友”,上“北京大学完美女性高级研修班”,最后还发给你钢印结业证。  世界上有哪一所一流大学,会有这么多的剽窃啊、舞弊啊、卖文凭啊?有的是有个别的事例的,但是碰到的时候,都会严肃地处理。大家看新闻的话会注意到,在麻省理工学院最近发现有一个副教授伪造实验数据,就把他给开除了。世界上有哪一所一流大学在被揭出了这么多的不正当现象之后,都没有做什么处理?有的个别被处理了,像王铭铭,被取消了行政职务,但是教授照当,博导照当。其他的后面这些都没有做任何的处理的。所以如果不讲学术规范,不打击学术腐败的话,我想是永远别想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 二、中国有没有学术腐败?  但是,有的人不承认中国有学术腐败。这里我列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技工作者道德与权益工作委员会的一个负责人说的一段话,他认为,把学术界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笼统称为“学术腐败”并不科学,学风问题与腐败问题不宜混为一谈。该委员会委员和专家们呼吁,“中国对学术界存在的不良现象,应该按照国际通行的说法,称之为学术界的不端行为或不良行为比较恰当。”国际上有没有学术不良行为?有的。在那些发达国家也有的。但是中国的这些不良的行为,有自己的特色。它具有四性:广泛性、集体性、交叉性和特异性,已经到了不能再轻描淡写地把它称为不端行为、不正当行为的地步,只有把它称为腐败才是恰如其分的。  我们先来看看广泛性。在美国,卫生部有一个办公室叫ORI办公室,是专门处理生物医学领域的学术不正当行为的。它是在1989年成立的,从1989年成立到现在,它总共调查、处理了185起。平均下来一年也就十起左右。英国《自然》杂志做过一个匿名的调查,给世界各地的科技工作者发问卷,问他们自己有没有干过学术不正当行为,最后统计了一下,大概1.5%的人曾经干过。这个他们认为已经是非常广泛了,所以美国现在要对学术不正当行为痛下杀手。美国对被确认有学术不正当行为的人的处理方式,一般是禁止他们在几年之内,比如三年、五年之内,申请国家的科研基金,禁止到政府的委员会任职。它就通过这种方式让你在几年之内没法搞科研。因为没有国家科研基金的资助,你就没法搞科研了,就用这种方式把你清除出学术界。最近他们碰到一个特别恶劣的案例,是佛蒙特大学医学院的一个前任教授,有十来年的时间一直在写虚假的基金申请报告,最后总共获得了两百多万美元的科研基金。被发现后,他们觉得这个事例特别的恶劣,采取了前所未有的行动,终身禁止他申请国家的科研基金,而且要追究他的刑事责任,罚了他差不多二十万美元的罚款。  他们认为学术不正当现象已经非常广泛了,所以要采取这样的行动。但是和中国比的话,那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在中国没有一个统计,我只举我们那个网站为例。我们那个网站是从2000年8月份开始关注国内的学术腐败问题,到去年中央电视台面对面节目组要采访我的时候,问我有没有统计过从2000年到2004年,我们网站总共公布过多少例。我统计了一下,有三百多例,每年差不多有一百例。到现在呢,总共大约有四五百例。光是我们那个网站接触到的,四五年就已经有四五百例了,跟美国全国性官方机构十几年来才发现185例,那简直没法比。而且我相信,我们关注到的,只占很少的一部分,还仅仅是冰山的一角。所以中国的学术腐败是非常广泛的。而且呢,中国学术腐败的广泛性不仅仅是数量多,还涉及到从高到低不同的层次,从科技界的领导人、院士、校长、教授、副教授、讲师,到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所有层次的,我们全都涉及到。所以它具有非常广泛的性质,而不只是个别人的行为。  第二,它还具有集体性。国外的学术不正当行为,都是个别人偷偷摸摸地在干,怕别人知道。一旦被发现的话,他从此在学术界就没法再呆下去了。但是在中国就不一样。中国有的学术腐败行为是明目张胆地在干的,而且是有组织的,是有组织无纪律在干的(笑声)。有的甚至是由领导组织干的。我举一个例子,包装院士。什么叫包装院士?某个学校要把某个院士候选人推出去,觉得他的成果还不够,就要求其他的人把成果都安到他的头上,把他包装一下。这种事情往往是由校领导来做的,是有组织的。又比如说,拿到了一笔资金,本来是用来做为重点学科建设的资金,但是系里的领导却决定把它做为科研经费分掉,怕上面追究,叫大家赶快来领钱,出现了排长队到财务科去领钱的奇观。所以这些都是有组织、有领导在干的,而不是个别人的行为。  第三点是交叉性。国外的学术不正当行为,是学术界内部的个别现象。但是中国学术界的不正当行为,是和其他领域混在一块的。它是跟政治领域的腐败纠缠在一起的。许多官员都纷纷到大学要一个博士当当,要一个教授当当,这在国外是极为罕见的。我们统计过,中部有一个省的八个省长,全部都是研究生学历,但是你看他们的经历,根本就没有时间去上研究生读书,除了有一个是从医
似性。”其中一条是:“我们虽然没有那么多在职的获得过诺贝尔奖的教授,但
是,我们一直都在往这方面努力——仅2004年一年,来北大进行演讲的诺贝尔奖
获得者就超过20人。”在他看来,邀请诺贝尔奖获得者来演讲,和在职的教授获
得诺贝尔奖,是具有一些相似性。我想,国内的名牌大学,甚至非名牌大学,都
曾经邀请过诺贝尔奖获得者来演讲,那么我们国家的许多大学,都和世界一流大
学有那么一点相似性了。章有好几百篇,我这里只是简单地罗列了一些。最著名的是社会学系教授王铭铭剽窃事件,这个大家应该都知道。然后是去年法学院长朱苏力招生舞弊事件,甘德怀考他的研究生没考上,给我们写了一封信,我们把它登出来,一下子全国出名了。还有“美联储首席经济学家”周春生事件,美联储大家都知道,是美国的中央银行,它的首席经济学家,听上去很吓人的,实际上他只是那里的一个普通的经济师,回国就说是首席经济学家,到北大当教授。一说起北大剽窃,大家想到的是王铭铭,其实北大的其他教师也有剽窃的,我这里简单地列了另外两起:经济学院会计系主任孙祁祥教授和孙立明讲师剽窃,但没有引起大家很大的关注,还有北大一个教授程立显,也被发现剽窃。最后我列了一条“女性的福音:28000元成真正北大校友”,上“北京大学完美女性高级研修班”,最后还发给你钢印结业证。  世界上有哪一所一流大学,会有这么多的剽窃啊、舞弊啊、卖文凭啊?有的是有个别的事例的,但是碰到的时候,都会严肃地处理。大家看新闻的话会注意到,在麻省理工学院最近发现有一个副教授伪造实验数据,就把他给开除了。世界上有哪一所一流大学在被揭出了这么多的不正当现象之后,都没有做什么处理?有的个别被处理了,像王铭铭,被取消了行政职务,但是教授照当,博导照当。其他的后面这些都没有做任何的处理的。所以如果不讲学术规范,不打击学术腐败的话,我想是永远别想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 二、中国有没有学术腐败?  但是,有的人不承认中国有学术腐败。这里我列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技工作者道德与权益工作委员会的一个负责人说的一段话,他认为,把学术界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笼统称为“学术腐败”并不科学,学风问题与腐败问题不宜混为一谈。该委员会委员和专家们呼吁,“中国对学术界存在的不良现象,应该按照国际通行的说法,称之为学术界的不端行为或不良行为比较恰当。”国际上有没有学术不良行为?有的。在那些发达国家也有的。但是中国的这些不良的行为,有自己的特色。它具有四性:广泛性、集体性、交叉性和特异性,已经到了不能再轻描淡写地把它称为不端行为、不正当行为的地步,只有把它称为腐败才是恰如其分的。  我们先来看看广泛性。在美国,卫生部有一个办公室叫ORI办公室,是专门处理生物医学领域的学术不正当行为的。它是在1989年成立的,从1989年成立到现在,它总共调查、处理了185起。平均下来一年也就十起左右。英国《自然》杂志做过一个匿名的调查,给世界各地的科技工作者发问卷,问他们自己有没有干过学术不正当行为,最后统计了一下,大概1.5%的人曾经干过。这个他们认为已经是非常广泛了,所以美国现在要对学术不正当行为痛下杀手。美国对被确认有学术不正当行为的人的处理方式,一般是禁止他们在几年之内,比如三年、五年之内,申请国家的科研基金,禁止到政府的委员会任职。它就通过这种方式让你在几年之内没法搞科研。因为没有国家科研基金的资助,你就没法搞科研了,就用这种方式把你清除出学术界。最近他们碰到一个特别恶劣的案例,是佛蒙特大学医学院的一个前任教授,有十来年的时间一直在写虚假的基金申请报告,最后总共获得了两百多万美元的科研基金。被发现后,他们觉得这个事例特别的恶劣,采取了前所未有的行动,终身禁止他申请国家的科研基金,而且要追究他的刑事责任,罚了他差不多二十万美元的罚款。  他们认为学术不正当现象已经非常广泛了,所以要采取这样的行动。但是和中国比的话,那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在中国没有一个统计,我只举我们那个网站为例。我们那个网站是从2000年8月份开始关注国内的学术腐败问题,到去年中央电视台面对面节目组要采访我的时候,问我有没有统计过从2000年到2004年,我们网站总共公布过多少例。我统计了一下,有三百多例,每年差不多有一百例。到现在呢,总共大约有四五百例。光是我们那个网站接触到的,四五年就已经有四五百例了,跟美国全国性官方机构十几年来才发现185例,那简直没法比。而且我相信,我们关注到的,只占很少的一部分,还仅仅是冰山的一角。所以中国的学术腐败是非常广泛的。而且呢,中国学术腐败的广泛性不仅仅是数量多,还涉及到从高到低不同的层次,从科技界的领导人、院士、校长、教授、副教授、讲师,到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所有层次的,我们全都涉及到。所以它具有非常广泛的性质,而不只是个别人的行为。  第二,它还具有集体性。国外的学术不正当行为,都是个别人偷偷摸摸地在干,怕别人知道。一旦被发现的话,他从此在学术界就没法再呆下去了。但是在中国就不一样。中国有的学术腐败行为是明目张胆地在干的,而且是有组织的,是有组织无纪律在干的(笑声)。有的甚至是由领导组织干的。我举一个例子,包装院士。什么叫包装院士?某个学校要把某个院士候选人推出去,觉得他的成果还不够,就要求其他的人把成果都安到他的头上,把他包装一下。这种事情往往是由校领导来做的,是有组织的。又比如说,拿到了一笔资金,本来是用来做为重点学科建设的资金,但是系里的领导却决定把它做为科研经费分掉,怕上面追究,叫大家赶快来领钱,出现了排长队到财务科去领钱的奇观。所以这些都是有组织、有领导在干的,而不是个别人的行为。  第三点是交叉性。国外的学术不正当行为,是学术界内部的个别现象。但是中国学术界的不正当行为,是和其他领域混在一块的。它是跟政治领域的腐败纠缠在一起的。许多官员都纷纷到大学要一个博士当当,要一个教授当当,这在国外是极为罕见的。我们统计过,中部有一个省的八个省长,全部都是研究生学历,但是你看他们的经历,根本就没有时间去上研究生读书,除了有一个是从医
  这个理由听上去当然是很荒唐的,所以当时也有人从别的角度替这个排行榜
辩护。北大校方也承认,北大在科技方面是比不上世界一流大学的,所以有人就章有好几百篇,我这里只是简单地罗列了一些。最著名的是社会学系教授王铭铭剽窃事件,这个大家应该都知道。然后是去年法学院长朱苏力招生舞弊事件,甘德怀考他的研究生没考上,给我们写了一封信,我们把它登出来,一下子全国出名了。还有“美联储首席经济学家”周春生事件,美联储大家都知道,是美国的中央银行,它的首席经济学家,听上去很吓人的,实际上他只是那里的一个普通的经济师,回国就说是首席经济学家,到北大当教授。一说起北大剽窃,大家想到的是王铭铭,其实北大的其他教师也有剽窃的,我这里简单地列了另外两起:经济学院会计系主任孙祁祥教授和孙立明讲师剽窃,但没有引起大家很大的关注,还有北大一个教授程立显,也被发现剽窃。最后我列了一条“女性的福音:28000元成真正北大校友”,上“北京大学完美女性高级研修班”,最后还发给你钢印结业证。  世界上有哪一所一流大学,会有这么多的剽窃啊、舞弊啊、卖文凭啊?有的是有个别的事例的,但是碰到的时候,都会严肃地处理。大家看新闻的话会注意到,在麻省理工学院最近发现有一个副教授伪造实验数据,就把他给开除了。世界上有哪一所一流大学在被揭出了这么多的不正当现象之后,都没有做什么处理?有的个别被处理了,像王铭铭,被取消了行政职务,但是教授照当,博导照当。其他的后面这些都没有做任何的处理的。所以如果不讲学术规范,不打击学术腐败的话,我想是永远别想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 二、中国有没有学术腐败?  但是,有的人不承认中国有学术腐败。这里我列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技工作者道德与权益工作委员会的一个负责人说的一段话,他认为,把学术界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笼统称为“学术腐败”并不科学,学风问题与腐败问题不宜混为一谈。该委员会委员和专家们呼吁,“中国对学术界存在的不良现象,应该按照国际通行的说法,称之为学术界的不端行为或不良行为比较恰当。”国际上有没有学术不良行为?有的。在那些发达国家也有的。但是中国的这些不良的行为,有自己的特色。它具有四性:广泛性、集体性、交叉性和特异性,已经到了不能再轻描淡写地把它称为不端行为、不正当行为的地步,只有把它称为腐败才是恰如其分的。  我们先来看看广泛性。在美国,卫生部有一个办公室叫ORI办公室,是专门处理生物医学领域的学术不正当行为的。它是在1989年成立的,从1989年成立到现在,它总共调查、处理了185起。平均下来一年也就十起左右。英国《自然》杂志做过一个匿名的调查,给世界各地的科技工作者发问卷,问他们自己有没有干过学术不正当行为,最后统计了一下,大概1.5%的人曾经干过。这个他们认为已经是非常广泛了,所以美国现在要对学术不正当行为痛下杀手。美国对被确认有学术不正当行为的人的处理方式,一般是禁止他们在几年之内,比如三年、五年之内,申请国家的科研基金,禁止到政府的委员会任职。它就通过这种方式让你在几年之内没法搞科研。因为没有国家科研基金的资助,你就没法搞科研了,就用这种方式把你清除出学术界。最近他们碰到一个特别恶劣的案例,是佛蒙特大学医学院的一个前任教授,有十来年的时间一直在写虚假的基金申请报告,最后总共获得了两百多万美元的科研基金。被发现后,他们觉得这个事例特别的恶劣,采取了前所未有的行动,终身禁止他申请国家的科研基金,而且要追究他的刑事责任,罚了他差不多二十万美元的罚款。  他们认为学术不正当现象已经非常广泛了,所以要采取这样的行动。但是和中国比的话,那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在中国没有一个统计,我只举我们那个网站为例。我们那个网站是从2000年8月份开始关注国内的学术腐败问题,到去年中央电视台面对面节目组要采访我的时候,问我有没有统计过从2000年到2004年,我们网站总共公布过多少例。我统计了一下,有三百多例,每年差不多有一百例。到现在呢,总共大约有四五百例。光是我们那个网站接触到的,四五年就已经有四五百例了,跟美国全国性官方机构十几年来才发现185例,那简直没法比。而且我相信,我们关注到的,只占很少的一部分,还仅仅是冰山的一角。所以中国的学术腐败是非常广泛的。而且呢,中国学术腐败的广泛性不仅仅是数量多,还涉及到从高到低不同的层次,从科技界的领导人、院士、校长、教授、副教授、讲师,到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所有层次的,我们全都涉及到。所以它具有非常广泛的性质,而不只是个别人的行为。  第二,它还具有集体性。国外的学术不正当行为,都是个别人偷偷摸摸地在干,怕别人知道。一旦被发现的话,他从此在学术界就没法再呆下去了。但是在中国就不一样。中国有的学术腐败行为是明目张胆地在干的,而且是有组织的,是有组织无纪律在干的(笑声)。有的甚至是由领导组织干的。我举一个例子,包装院士。什么叫包装院士?某个学校要把某个院士候选人推出去,觉得他的成果还不够,就要求其他的人把成果都安到他的头上,把他包装一下。这种事情往往是由校领导来做的,是有组织的。又比如说,拿到了一笔资金,本来是用来做为重点学科建设的资金,但是系里的领导却决定把它做为科研经费分掉,怕上面追究,叫大家赶快来领钱,出现了排长队到财务科去领钱的奇观。所以这些都是有组织、有领导在干的,而不是个别人的行为。  第三点是交叉性。国外的学术不正当行为,是学术界内部的个别现象。但是中国学术界的不正当行为,是和其他领域混在一块的。它是跟政治领域的腐败纠缠在一起的。许多官员都纷纷到大学要一个博士当当,要一个教授当当,这在国外是极为罕见的。我们统计过,中部有一个省的八个省长,全部都是研究生学历,但是你看他们的经历,根本就没有时间去上研究生读书,除了有一个是从医
辩护说,这个排行榜不仅考虑了科技方面的,也综合考虑到文科方面的,北大在
一些文科领域,的确是具有世界独特的地位的。比如在研究中国的历史、语言、
文字方面,北大在国内应该算是一流的,那么在世界上当然也是一流的了。又比
如,在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方面(笑声),这个也应该是世界一流
水平的了。所以他们替这个排行榜辩护,认为北大的文科毕竟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和学术规范  ——日晚在浙江大学的演讲实录(据录音整理)   ·方舟子· 一、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说起  这是我第一次到浙江大学来。你们学校登攀节的组织者希望我来讲讲学术规范的问题,我很乐意,就来了。我本来定的题目是关于打击中国的学术腐败,现在这个题目是组织者定的,我看了海报才知道,“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和学术规范”,比我原先定的题目更有建设性,不过我要讲的内容并没有什么变化。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和学术规范,和打击学术腐败,都有关系。既然定了这么个题目,那么我就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讲起。  现在国内的名牌大学都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浙大应该也不例外。有的大学还定了时间表,要在20年内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不过大家最近如果看报纸的话,会发现中国其实已经有了世界一流大学。据说《泰晤士报》公布了一个大学排行榜,将北大排为亚洲第一、世界第十五。能够被排为世界第十五,那当然是世界一流大学了。北大校长许智宏最近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表示对这件事要低调处理。他说: “作为学校必须清楚自己真正是个什么位置,北大作为世界上最好的大学还有很大距离。我认为,我们的差距主要在科技方面。”这听上去还是很谦虚的,但是他对这个排行榜并没有去否定它。  《泰晤士报》有一个高等教育增刊,在去年就已经对世界各大学评过一次名次了,在那一次,北大被评为第十七,今年长了两位。北大被评为世界第十七的时候,它的党委书记闵维方并不像现在的校长说得那么谦虚。这是他当时接受接着采访时说的话:“我们把这一排名作为一种对自己的激励。”“我从始至终都坚信北大具有世界一流大学的潜在品质。北大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具有一些相似性。”其中一条是:“我们虽然没有那么多在职的获得过诺贝尔奖的教授,但是,我们一直都在往这方面努力——仅2004年一年,来北大进行演讲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就超过20人。”在他看来,邀请诺贝尔奖获得者来演讲,和在职的教授获得诺贝尔奖,是具有一些相似性。我想,国内的名牌大学,甚至非名牌大学,都曾经邀请过诺贝尔奖获得者来演讲,那么我们国家的许多大学,都和世界一流大学有那么一点相似性了。  这个理由听上去当然是很荒唐的,所以当时也有人从别的角度替这个排行榜辩护。北大校方也承认,北大在科技方面是比不上世界一流大学的,所以有人就辩护说,这个排行榜不仅考虑了科技方面的,也综合考虑到文科方面的,北大在一些文科领域,的确是具有世界独特的地位的。比如在研究中国的历史、语言、文字方面,北大在国内应该算是一流的,那么在世界上当然也是一流的了。又比如,在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方面(笑声),这个也应该是世界一流水平的了。所以他们替这个排行榜辩护,认为北大的文科毕竟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没想到过了几个星期,《泰晤士报》又弄出一个排行,这次分得更细一点,是全球理科方面的排行,在这个理科大学的排行中,北大被排到了第十一位。如果我们把这个排行榜和前面的排行榜做个比较,就会发现人家原来更看重的是北大的理科,而不是文科,才会让北大的理科排行又往前排到了第十一位。这当然是很荒唐的,所以国内的媒体对这一次的排行榜几乎都没有报道。我查了一下,只有《解放日报》做了报道,而且只列出了前十名(笑声),把第十一名给忽略掉了。北大的新闻网在转载《解放日报》的这则报道的时候,在后面加了一条注释:北大在其中排在第十一名(笑声)。  又过了几个星期,《泰晤士报》又出来一个排行,这回是全球工科排行。在这个排行中,北大又进了一步,被排到了第十位。如果我们根据这个排行的话,那么北大最好的是工科,其次是理科,最后才是文科。对中国大学的情况有些了解的人,都会觉得这是很荒唐的。所以最后这个排行榜,在国内都没有任何报道,包括北大新闻网,都不好意思去提。  我这张幻灯用了一个标题,叫“大学排名游戏”。这种排名实际上就是一种游戏,在排名的时候可以根据各种各样的标准,这些并没有什么客观的标准,而是一些主观的标准,排名者在排名的时候,可能有他的目的在里头。比如说,在全球理科大学排名中,排在第一第二位的,都是什么大学呢?牛津和剑桥,都是英国的大学。是不是牛津和剑桥在理科方面,就要比美国的大学,哈佛,MIT,伯克利,就更强呢?我想并不一定。所以这种排行的时候,目的就是很清楚的,就是要突出英国的大学,把北大拉来陪绑。  所以对这种排名我觉得没有必要太在意。国内也有很多类似的这种排名,特别是一个叫武书连的排名,一排出来大家都在骂,但是他还是乐此不疲,每年都要排一次。如果过于看中这种排名的话,我觉得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有些像小男孩。我们小时候喜欢争论类似的排名,看了水浒以后,就要争一争谁的武艺最高强,看了《说唐》,那更简单了,里面谁是天下第一好汉,第二好汉,书中都替你排好了。有的书中没有明确排名的,像三国演义,究竟谁武艺最高强,大家还要争来争去。这是小男孩的游戏,我觉得我们长这么大了,不应该再看重这种排名的游戏。  如果北大真把自己当成世界一流大学的话,那么不仅仅在科技方面要迎头赶上去,在其他的许多方面,也都应该往上赶。比如说,在大学精神方面,在学术规范方面,都和真正的世界一流大学差别非常大的。刚才主持人介绍了,我们那个新语丝网站,在2000年搞了一个网页叫“立此存照”,目的就是为了揭露国内的学术腐败,国内比较著名的高校都被我们打到,其中有一个就是北大。北大和其他高校相比的话,涉及的事例更多。  我们那里有个专辑,就叫“北大事件”,里面的文
  没想到过了几个星期,《泰晤士报》又弄出一个排行,这次分得更细一点,
是全球理科方面的排行,在这个理科大学的排行中,北大被排到了第十一位。如
果我们把这个排行榜和前面的排行榜做个比较,就会发现人家原来更看重的是北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和学术规范  ——日晚在浙江大学的演讲实录(据录音整理)   ·方舟子· 一、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说起  这是我第一次到浙江大学来。你们学校登攀节的组织者希望我来讲讲学术规范的问题,我很乐意,就来了。我本来定的题目是关于打击中国的学术腐败,现在这个题目是组织者定的,我看了海报才知道,“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和学术规范”,比我原先定的题目更有建设性,不过我要讲的内容并没有什么变化。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和学术规范,和打击学术腐败,都有关系。既然定了这么个题目,那么我就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讲起。  现在国内的名牌大学都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浙大应该也不例外。有的大学还定了时间表,要在20年内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不过大家最近如果看报纸的话,会发现中国其实已经有了世界一流大学。据说《泰晤士报》公布了一个大学排行榜,将北大排为亚洲第一、世界第十五。能够被排为世界第十五,那当然是世界一流大学了。北大校长许智宏最近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表示对这件事要低调处理。他说: “作为学校必须清楚自己真正是个什么位置,北大作为世界上最好的大学还有很大距离。我认为,我们的差距主要在科技方面。”这听上去还是很谦虚的,但是他对这个排行榜并没有去否定它。  《泰晤士报》有一个高等教育增刊,在去年就已经对世界各大学评过一次名次了,在那一次,北大被评为第十七,今年长了两位。北大被评为世界第十七的时候,它的党委书记闵维方并不像现在的校长说得那么谦虚。这是他当时接受接着采访时说的话:“我们把这一排名作为一种对自己的激励。”“我从始至终都坚信北大具有世界一流大学的潜在品质。北大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具有一些相似性。”其中一条是:“我们虽然没有那么多在职的获得过诺贝尔奖的教授,但是,我们一直都在往这方面努力——仅2004年一年,来北大进行演讲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就超过20人。”在他看来,邀请诺贝尔奖获得者来演讲,和在职的教授获得诺贝尔奖,是具有一些相似性。我想,国内的名牌大学,甚至非名牌大学,都曾经邀请过诺贝尔奖获得者来演讲,那么我们国家的许多大学,都和世界一流大学有那么一点相似性了。  这个理由听上去当然是很荒唐的,所以当时也有人从别的角度替这个排行榜辩护。北大校方也承认,北大在科技方面是比不上世界一流大学的,所以有人就辩护说,这个排行榜不仅考虑了科技方面的,也综合考虑到文科方面的,北大在一些文科领域,的确是具有世界独特的地位的。比如在研究中国的历史、语言、文字方面,北大在国内应该算是一流的,那么在世界上当然也是一流的了。又比如,在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方面(笑声),这个也应该是世界一流水平的了。所以他们替这个排行榜辩护,认为北大的文科毕竟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没想到过了几个星期,《泰晤士报》又弄出一个排行,这次分得更细一点,是全球理科方面的排行,在这个理科大学的排行中,北大被排到了第十一位。如果我们把这个排行榜和前面的排行榜做个比较,就会发现人家原来更看重的是北大的理科,而不是文科,才会让北大的理科排行又往前排到了第十一位。这当然是很荒唐的,所以国内的媒体对这一次的排行榜几乎都没有报道。我查了一下,只有《解放日报》做了报道,而且只列出了前十名(笑声),把第十一名给忽略掉了。北大的新闻网在转载《解放日报》的这则报道的时候,在后面加了一条注释:北大在其中排在第十一名(笑声)。  又过了几个星期,《泰晤士报》又出来一个排行,这回是全球工科排行。在这个排行中,北大又进了一步,被排到了第十位。如果我们根据这个排行的话,那么北大最好的是工科,其次是理科,最后才是文科。对中国大学的情况有些了解的人,都会觉得这是很荒唐的。所以最后这个排行榜,在国内都没有任何报道,包括北大新闻网,都不好意思去提。  我这张幻灯用了一个标题,叫“大学排名游戏”。这种排名实际上就是一种游戏,在排名的时候可以根据各种各样的标准,这些并没有什么客观的标准,而是一些主观的标准,排名者在排名的时候,可能有他的目的在里头。比如说,在全球理科大学排名中,排在第一第二位的,都是什么大学呢?牛津和剑桥,都是英国的大学。是不是牛津和剑桥在理科方面,就要比美国的大学,哈佛,MIT,伯克利,就更强呢?我想并不一定。所以这种排行的时候,目的就是很清楚的,就是要突出英国的大学,把北大拉来陪绑。  所以对这种排名我觉得没有必要太在意。国内也有很多类似的这种排名,特别是一个叫武书连的排名,一排出来大家都在骂,但是他还是乐此不疲,每年都要排一次。如果过于看中这种排名的话,我觉得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有些像小男孩。我们小时候喜欢争论类似的排名,看了水浒以后,就要争一争谁的武艺最高强,看了《说唐》,那更简单了,里面谁是天下第一好汉,第二好汉,书中都替你排好了。有的书中没有明确排名的,像三国演义,究竟谁武艺最高强,大家还要争来争去。这是小男孩的游戏,我觉得我们长这么大了,不应该再看重这种排名的游戏。  如果北大真把自己当成世界一流大学的话,那么不仅仅在科技方面要迎头赶上去,在其他的许多方面,也都应该往上赶。比如说,在大学精神方面,在学术规范方面,都和真正的世界一流大学差别非常大的。刚才主持人介绍了,我们那个新语丝网站,在2000年搞了一个网页叫“立此存照”,目的就是为了揭露国内的学术腐败,国内比较著名的高校都被我们打到,其中有一个就是北大。北大和其他高校相比的话,涉及的事例更多。  我们那里有个专辑,就叫“北大事件”,里面的文
大的理科,而不是文科,才会让北大的理科排行又往前排到了第十一位。这当然
是很荒唐的,所以国内的媒体对这一次的排行榜几乎都没有报道。我查了一下,
只有《解放日报》做了报道,而且只列出了前十名(笑声),把第十一名给忽略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和学术规范  ——日晚在浙江大学的演讲实录(据录音整理)   ·方舟子· 一、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说起  这是我第一次到浙江大学来。你们学校登攀节的组织者希望我来讲讲学术规范的问题,我很乐意,就来了。我本来定的题目是关于打击中国的学术腐败,现在这个题目是组织者定的,我看了海报才知道,“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和学术规范”,比我原先定的题目更有建设性,不过我要讲的内容并没有什么变化。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和学术规范,和打击学术腐败,都有关系。既然定了这么个题目,那么我就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讲起。  现在国内的名牌大学都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浙大应该也不例外。有的大学还定了时间表,要在20年内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不过大家最近如果看报纸的话,会发现中国其实已经有了世界一流大学。据说《泰晤士报》公布了一个大学排行榜,将北大排为亚洲第一、世界第十五。能够被排为世界第十五,那当然是世界一流大学了。北大校长许智宏最近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表示对这件事要低调处理。他说: “作为学校必须清楚自己真正是个什么位置,北大作为世界上最好的大学还有很大距离。我认为,我们的差距主要在科技方面。”这听上去还是很谦虚的,但是他对这个排行榜并没有去否定它。  《泰晤士报》有一个高等教育增刊,在去年就已经对世界各大学评过一次名次了,在那一次,北大被评为第十七,今年长了两位。北大被评为世界第十七的时候,它的党委书记闵维方并不像现在的校长说得那么谦虚。这是他当时接受接着采访时说的话:“我们把这一排名作为一种对自己的激励。”“我从始至终都坚信北大具有世界一流大学的潜在品质。北大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具有一些相似性。”其中一条是:“我们虽然没有那么多在职的获得过诺贝尔奖的教授,但是,我们一直都在往这方面努力——仅2004年一年,来北大进行演讲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就超过20人。”在他看来,邀请诺贝尔奖获得者来演讲,和在职的教授获得诺贝尔奖,是具有一些相似性。我想,国内的名牌大学,甚至非名牌大学,都曾经邀请过诺贝尔奖获得者来演讲,那么我们国家的许多大学,都和世界一流大学有那么一点相似性了。  这个理由听上去当然是很荒唐的,所以当时也有人从别的角度替这个排行榜辩护。北大校方也承认,北大在科技方面是比不上世界一流大学的,所以有人就辩护说,这个排行榜不仅考虑了科技方面的,也综合考虑到文科方面的,北大在一些文科领域,的确是具有世界独特的地位的。比如在研究中国的历史、语言、文字方面,北大在国内应该算是一流的,那么在世界上当然也是一流的了。又比如,在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方面(笑声),这个也应该是世界一流水平的了。所以他们替这个排行榜辩护,认为北大的文科毕竟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没想到过了几个星期,《泰晤士报》又弄出一个排行,这次分得更细一点,是全球理科方面的排行,在这个理科大学的排行中,北大被排到了第十一位。如果我们把这个排行榜和前面的排行榜做个比较,就会发现人家原来更看重的是北大的理科,而不是文科,才会让北大的理科排行又往前排到了第十一位。这当然是很荒唐的,所以国内的媒体对这一次的排行榜几乎都没有报道。我查了一下,只有《解放日报》做了报道,而且只列出了前十名(笑声),把第十一名给忽略掉了。北大的新闻网在转载《解放日报》的这则报道的时候,在后面加了一条注释:北大在其中排在第十一名(笑声)。  又过了几个星期,《泰晤士报》又出来一个排行,这回是全球工科排行。在这个排行中,北大又进了一步,被排到了第十位。如果我们根据这个排行的话,那么北大最好的是工科,其次是理科,最后才是文科。对中国大学的情况有些了解的人,都会觉得这是很荒唐的。所以最后这个排行榜,在国内都没有任何报道,包括北大新闻网,都不好意思去提。  我这张幻灯用了一个标题,叫“大学排名游戏”。这种排名实际上就是一种游戏,在排名的时候可以根据各种各样的标准,这些并没有什么客观的标准,而是一些主观的标准,排名者在排名的时候,可能有他的目的在里头。比如说,在全球理科大学排名中,排在第一第二位的,都是什么大学呢?牛津和剑桥,都是英国的大学。是不是牛津和剑桥在理科方面,就要比美国的大学,哈佛,MIT,伯克利,就更强呢?我想并不一定。所以这种排行的时候,目的就是很清楚的,就是要突出英国的大学,把北大拉来陪绑。  所以对这种排名我觉得没有必要太在意。国内也有很多类似的这种排名,特别是一个叫武书连的排名,一排出来大家都在骂,但是他还是乐此不疲,每年都要排一次。如果过于看中这种排名的话,我觉得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有些像小男孩。我们小时候喜欢争论类似的排名,看了水浒以后,就要争一争谁的武艺最高强,看了《说唐》,那更简单了,里面谁是天下第一好汉,第二好汉,书中都替你排好了。有的书中没有明确排名的,像三国演义,究竟谁武艺最高强,大家还要争来争去。这是小男孩的游戏,我觉得我们长这么大了,不应该再看重这种排名的游戏。  如果北大真把自己当成世界一流大学的话,那么不仅仅在科技方面要迎头赶上去,在其他的许多方面,也都应该往上赶。比如说,在大学精神方面,在学术规范方面,都和真正的世界一流大学差别非常大的。刚才主持人介绍了,我们那个新语丝网站,在2000年搞了一个网页叫“立此存照”,目的就是为了揭露国内的学术腐败,国内比较著名的高校都被我们打到,其中有一个就是北大。北大和其他高校相比的话,涉及的事例更多。  我们那里有个专辑,就叫“北大事件”,里面的文
掉了。北大的新闻网在转载《解放日报》的这则报道的时候,在后面加了一条注
释:北大在其中排在第十一名(笑声)。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和学术规范  ——日晚在浙江大学的演讲实录(据录音整理)   ·方舟子· 一、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说起  这是我第一次到浙江大学来。你们学校登攀节的组织者希望我来讲讲学术规范的问题,我很乐意,就来了。我本来定的题目是关于打击中国的学术腐败,现在这个题目是组织者定的,我看了海报才知道,“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和学术规范”,比我原先定的题目更有建设性,不过我要讲的内容并没有什么变化。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和学术规范,和打击学术腐败,都有关系。既然定了这么个题目,那么我就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讲起。  现在国内的名牌大学都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浙大应该也不例外。有的大学还定了时间表,要在20年内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不过大家最近如果看报纸的话,会发现中国其实已经有了世界一流大学。据说《泰晤士报》公布了一个大学排行榜,将北大排为亚洲第一、世界第十五。能够被排为世界第十五,那当然是世界一流大学了。北大校长许智宏最近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表示对这件事要低调处理。他说: “作为学校必须清楚自己真正是个什么位置,北大作为世界上最好的大学还有很大距离。我认为,我们的差距主要在科技方面。”这听上去还是很谦虚的,但是他对这个排行榜并没有去否定它。  《泰晤士报》有一个高等教育增刊,在去年就已经对世界各大学评过一次名次了,在那一次,北大被评为第十七,今年长了两位。北大被评为世界第十七的时候,它的党委书记闵维方并不像现在的校长说得那么谦虚。这是他当时接受接着采访时说的话:“我们把这一排名作为一种对自己的激励。”“我从始至终都坚信北大具有世界一流大学的潜在品质。北大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具有一些相似性。”其中一条是:“我们虽然没有那么多在职的获得过诺贝尔奖的教授,但是,我们一直都在往这方面努力——仅2004年一年,来北大进行演讲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就超过20人。”在他看来,邀请诺贝尔奖获得者来演讲,和在职的教授获得诺贝尔奖,是具有一些相似性。我想,国内的名牌大学,甚至非名牌大学,都曾经邀请过诺贝尔奖获得者来演讲,那么我们国家的许多大学,都和世界一流大学有那么一点相似性了。  这个理由听上去当然是很荒唐的,所以当时也有人从别的角度替这个排行榜辩护。北大校方也承认,北大在科技方面是比不上世界一流大学的,所以有人就辩护说,这个排行榜不仅考虑了科技方面的,也综合考虑到文科方面的,北大在一些文科领域,的确是具有世界独特的地位的。比如在研究中国的历史、语言、文字方面,北大在国内应该算是一流的,那么在世界上当然也是一流的了。又比如,在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方面(笑声),这个也应该是世界一流水平的了。所以他们替这个排行榜辩护,认为北大的文科毕竟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没想到过了几个星期,《泰晤士报》又弄出一个排行,这次分得更细一点,是全球理科方面的排行,在这个理科大学的排行中,北大被排到了第十一位。如果我们把这个排行榜和前面的排行榜做个比较,就会发现人家原来更看重的是北大的理科,而不是文科,才会让北大的理科排行又往前排到了第十一位。这当然是很荒唐的,所以国内的媒体对这一次的排行榜几乎都没有报道。我查了一下,只有《解放日报》做了报道,而且只列出了前十名(笑声),把第十一名给忽略掉了。北大的新闻网在转载《解放日报》的这则报道的时候,在后面加了一条注释:北大在其中排在第十一名(笑声)。  又过了几个星期,《泰晤士报》又出来一个排行,这回是全球工科排行。在这个排行中,北大又进了一步,被排到了第十位。如果我们根据这个排行的话,那么北大最好的是工科,其次是理科,最后才是文科。对中国大学的情况有些了解的人,都会觉得这是很荒唐的。所以最后这个排行榜,在国内都没有任何报道,包括北大新闻网,都不好意思去提。  我这张幻灯用了一个标题,叫“大学排名游戏”。这种排名实际上就是一种游戏,在排名的时候可以根据各种各样的标准,这些并没有什么客观的标准,而是一些主观的标准,排名者在排名的时候,可能有他的目的在里头。比如说,在全球理科大学排名中,排在第一第二位的,都是什么大学呢?牛津和剑桥,都是英国的大学。是不是牛津和剑桥在理科方面,就要比美国的大学,哈佛,MIT,伯克利,就更强呢?我想并不一定。所以这种排行的时候,目的就是很清楚的,就是要突出英国的大学,把北大拉来陪绑。  所以对这种排名我觉得没有必要太在意。国内也有很多类似的这种排名,特别是一个叫武书连的排名,一排出来大家都在骂,但是他还是乐此不疲,每年都要排一次。如果过于看中这种排名的话,我觉得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有些像小男孩。我们小时候喜欢争论类似的排名,看了水浒以后,就要争一争谁的武艺最高强,看了《说唐》,那更简单了,里面谁是天下第一好汉,第二好汉,书中都替你排好了。有的书中没有明确排名的,像三国演义,究竟谁武艺最高强,大家还要争来争去。这是小男孩的游戏,我觉得我们长这么大了,不应该再看重这种排名的游戏。  如果北大真把自己当成世界一流大学的话,那么不仅仅在科技方面要迎头赶上去,在其他的许多方面,也都应该往上赶。比如说,在大学精神方面,在学术规范方面,都和真正的世界一流大学差别非常大的。刚才主持人介绍了,我们那个新语丝网站,在2000年搞了一个网页叫“立此存照”,目的就是为了揭露国内的学术腐败,国内比较著名的高校都被我们打到,其中有一个就是北大。北大和其他高校相比的话,涉及的事例更多。  我们那里有个专辑,就叫“北大事件”,里面的文
  又过了几个星期,《泰晤士报》又出来一个排行,这回是全球工科排行。在
这个排行中,北大又进了一步,被排到了第十位。如果我们根据这个排行的话,
那么北大最好的是工科,其次是理科,最后才是文科。对中国大学的情况有些了
解的人,都会觉得这是很荒唐的。所以最后这个排行榜,在国内都没有任何报道,
包括北大新闻网,都不好意思去提。
作者: whxy2014& & 时间:
本帖最后由 whxy2014 于
11:57 编辑
以诺贝尔奖的惯例,化学奖、物理奖、生理或医学奖的获得者,大都是凭其至少大约30多年前的 发明或发现的研究项目,才获奖。
例如 2009年 诺贝尔物理学奖之一的 高锟,就是凭其1966年的研究结果: “首次提出当玻璃纤维的衰减率低于20dB/km时,光纤通信即可成功”,而获得诺奖 。期间相隔43年,时年76岁。
中国的大学,自1977年才算从几十年的负资产中,重生、“扭亏为盈”、高速发展,有理由相信,20年内,中国大学培养的诺贝尔化学奖、物理奖、生理或医学奖获得者,会大规模的涌现。
作者: 何奈& & 时间:
以诺贝尔奖的惯例,化学奖、物理奖、生理或医学奖的获得者,大都是凭其至少大约30多年前的 发明或发现的研 ...
报喜鸟早在2007年时就预测20年中国人拿诺贝尔奖,14年又有记者提此事,报喜鸟闪烁其词说我只是说过大概不一定就是20年。
作者: 何奈& & 时间:
以诺贝尔奖的惯例,化学奖、物理奖、生理或医学奖的获得者,大都是凭其至少大约30多年前的 发明或发现的研 ...
杨振宁怎么算出“20年内中国本土肯定产生诺贝尔奖”
勿庸置疑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获得诺贝尔奖是迟早的事,但杨振宁先生如此断言在20年内,中国本土要产生诺贝尔奖获得者,未免过于武断,也与其一贯秉持的严谨科学求实态度相悖。毕竟,杨振宁先生是物理学家,而不是能掐会算的“算命先生”。
作者: 一定要幸福哦& & 时间:
条件就是必须要高于上海交大的正规提档线几分或刚好到达
---有这个分数,自己在大二时申请转学去美国,一样可以读个好学校。
作者: 一定要幸福哦& & 时间:
暂时不考虑未来的汇率变化和通货膨胀,仅仅估算静态成本。
估算汇率,USD : RMB = 1:6.2& && &(中国人 ...
确实,性价比还是比较高的。
作者: 何奈& & 时间:
以诺贝尔奖的惯例,化学奖、物理奖、生理或医学奖的获得者,大都是凭其至少大约30多年前的 发明或发现的研 ...
日 11:13& &&&
杨振宁教授认为中国离诺贝尔奖不远了
王齐放 寇宇红& && && &&&
  8月4日下午,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在参加中国科学院组织的国家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国际咨询座谈会后,接受了记者采访,他满怀信心地预言:中国科学界离诺贝尔奖仅一步之遥!
  □中国20年内
  有望获诺贝尔奖
...........................................................................................................
2000年就开始报喜,现在2014年还有六年的时间。拭目以待!
作者: 如墨& & 时间:
都是有钱的中国大妈给闹得,害的外国人发现了卷中国人钱最好的方法---把他们的孩子圈搭来读书。
作者: whxy2014& & 时间:
本帖最后由 whxy2014 于
11:29 编辑
条件就是必须要高于上海交大的正规提档线几分或刚好到达
---有这个分数,自己在大二时申请转学去美国,一 ...
总的说来,全球前50名(或细分领域专业全球前5),也即是美国大约综合排名前30的大学(或细分领域全美前3-前4),能以或多或少的奖学金入读其那仅仅几个优势专业的本科,应该还是不错的,是精英。精英人才,在哪里都会是精英。
如果是靠全额学费入读以上优势专业,或是部分奖学金才能入读这些学校的弱势专业,那建议就要慎重比较选择了。。更不用说,入读是排名更后的大学。
按照近几年的实例,中国的top4大学(清北交复)本科生,申请转学或毕业后读研,去美国top10大学的AD(无奖学金)的成功通过率在97%以上。中国的高考体系,还是很被认可的。
惯例(common sense):硕士的奖学金获得者发放人数总比例比本科高,而博士/博士后则绝大部分是有offer的。
==================
更不应该持有这样的观点:
1,“出国留学才能见世面,才不是闭关自守。”
2,“中国教育是失败的。”
3,“只有出国留学,才能学到东西。”&&
4,“出国留学比不留学的国际观见识要广阔” - really? 不见得吧,对于不善于深度探究和独立思考的人来说,出去留学不见得见识更多。&见得多,不代表见识多;更何况,不见得‘见’得多&。
自从公众互联网服务在20年前进入中国,大约十年前,老外就写了一本书《世界是平的》,讲述以中国印度为代表,基于互联网时代的后发人才优势。
现在我们有了这么多方式,与世界了解和沟通:
whatsapp/skype,虚拟现实/网真系统,远程3D虚拟现实,CNN,BBC,reuters,the newyorker,the onion,MOOC网络公开课,TED视频,字幕组,LinkedIn,amazon可国际物流寄送到中国大陆,等等等。
英语/法语/德语/日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俄语,等等几十种语言,都可以与中文之间,大段落的全文在线免费自动相互翻译(口语识别+双向智能翻译+多语种发音朗读,虽然不十分精准,但大致能明白85%以上)。
如今,在中国合法+非法居留的常驻老外超过500万人,每年国人出境6000万人次,是有足够多的机会了解这个世界的真相。
当然网络作用不是绝对万能的,但能极大地减少时间和金钱浪费,让面对面的实地考察/深造/对话,有更高效率,花费“性价比”更高。
相当多的知识/见识/国际视野,是可以远程学习和了解的,不是只有留学才能学到。
以全世界最顶级的学士和硕士教育内容水平来看,如果不考虑学生自觉性的督促和社交人脉的深入组合搭建,网络学习/实践的效果,基本可以达到99.99%以上。再加上一两年的深度境外旅游,或境外工作,或其他方式,已经足够。
而全球那千余个大型跨国企业里,跨洲际跨时区的远程协作,就更多更惯常更完备了。
另外,中国top10的大学,是被低估了,完全能与全球top60的大学并肩。
全世界非英语国家地区的日本东京大学、德国的几个大学、瑞士和法国的几个大学,也是被低估了的。
而香港和新加坡、英国的大学,则被高估了。
==================
1,任何取舍抉择,是要看“性价比”的。
2,如果因为“面子” 或 “逃避”,而决定留学,都是错误的;这道理,同样部分适用于在国内读了名校边缘专业的学生。
3,孩子还没开口说话前-小学前(即0-7岁),就要做好综合教育,家长言传身教,十分重要。就像自己的身体,平时不注意饮食/锻炼/忙闲/调理,得了重症,不得已最后必须拿钱砸做大手术,但归根结底终究还是不值得的。
4,任何学生,无论国内上学还是留学,都既要有国际视野,也要能踏实接地气。
5,“妖魔化” 或 “梦幻化” 留学/中国教育 的两极化论调,其实都是不客观的。
6,家长们要持续不断地自我学习提高,你的见识高度就是孩子未来的极限。
7,关于国内高考还是海外留学,什么阶段留学,什么方式留学,其选择完全在个人;不过让大家明白全部事实真相,比相互攻击更有意义。
作者: 何奈& & 时间:
总的说来,全球前50名(或细分领域专业全球前5),也即是美国大约综合排名前30的大学(或细分领域全美前3 ...
【另外,中国top10的大学,是被低估了,完全能与全球top60的大学并肩】
上海交大编制的2013年世界大学学术排行已经作出了最好的回到,北清位于151-200
欢迎光临 家长100 (/)
Powered by Discuz! X3.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专业文化按比例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