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入的是哪一个历史人物?

七品文化礼品网站是哪个?-55BBS 我爱购物网
&&&七品文化礼品网站是哪个?
七品文化礼品网站是哪个?
七品文化是集古文化礼品设计、策划、制作、销售、售后为一体并兼顾包装设计及文化交流传播,全面的为客户提供蕴涵古文化气息礼品的供应和服务。我们一直以时代为潮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的需求为出发点,为客户专业提供各具特色的礼品,主要包括有:创意促销礼品、尊贵商务礼品、便捷电子礼品、独特工艺礼品、实用家居礼品、时尚品牌系列以及创意概念等等。公司坚持“七品的价格、一品的质量”全心全意的为您服务。您的满意是我们工作的动力,您的需求是我们完善服务的目标,我们将继续发扬七品的精神,竭诚与您携手共创美好明天!
企业文化企业理念:以客为本、以信为市企业宗旨:七品的价格、一品的质量、科学管理、开拓创新、企业目标:为客户服务是我们的荣幸、客户的满意是我们的成绩。详情请登录
促销礼品香港购物奥特莱斯折扣店时尚女装搭配
8条其他回答
超全的宫廷计会试答案
【散题】不知道是几品的。。
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故宫前后一共经历过多少个皇帝?
脊兽是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屋脊上所安放的兽件。檐角上所安放的兽件一般以什么形象排头?
答:仙人骑凤
下面三十六计中哪一计是靠制造假象来迷惑敌人的?
答:树上开花
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它得名于:
答:此门的方位
在《关雎》一诗中青年男子爱上的“窈窕淑女”在做什么?
是:摘野菜
“三过家门而不入”是哪一历史人物的故事?
《洗冤集录》成书于南宋,是一部里程碑式的巨著,它是一部什么书?
答:法医书
“双簧”是我国一门独特的曲艺形式,它得名于:
答:两个姓黄的人
唐太宗听到他的重臣逝世的消息后,惋惜地说: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他死后,我就少了一面镜子了。这位重臣是:
曹操写的《短歌行》实际上是为了表达一种什么心情?
我国很早就有了穿木屐的相关记载,东晋诗人谢灵运发明的“谢公屐”在当时的用途是:
坏血病是因缺什么而造成的?
答:维生素c
梨园用来指代戏曲界,那么“杏林”指代的是:
答:医学界
“顷刻间千秋事业,方寸地万里江山;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描写的是:
我国古代的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的雅称,请问我们常说的“润笔”指的是什么
答:文章书画稿费
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提到了“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羽扇纶巾”形容的是下面哪位历史人物?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
下面哪个字常用作表示顺序的第五位?
我国现在存最早的兵书是:
答:孙子兵法
在宫殿大门外一般都有一对石狮或铜狮,请问按建筑方位,古代宫殿大门前成对的石狮一般都是:
答:左雌右雄
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诈,那么黑色一般表示:
答:忠耿正直
我们常把结了婚的夫妇称为“结发夫妻”,“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
答:把夫妻头发束在一起
我国古代有很多计量单位,比如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仞”,一仞约相当于:
答:成年人一臂的长度
“生旦净末丑”是京剧的行当,其中“净”是:
我们常说的“十八般武艺”最初指的是什么?
答:十八种兵器
“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
答:左手在外
假如你的一首五绝诗被杂志社采用,按照正文部分每字5元来计算,你应得多少稿费?
“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 “床”指的是什么?
答:井上的围栏
在古代人们尊称对方的妻子:
古人的婚礼在什么时间举行?
诸子百家中名家的特点是注重逻辑辩证,以下哪个典故能体现名家的这一特点?
答:白马非马
下列哪个成语和“道听途说”一词意思更接近?
答:三人成虎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数九天气”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计算的?
时代在发展,只有解放思想,勇于摒弃落后的事物才能获得创新。下面的哪句话表达了这个思想:
答: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古人出门的时候很讲究着装,其中就有“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的着装要求。这句话出自:
答:第子规
度量衡是我国古代使用的计量单位,其中“衡”是指哪个方面的标准?
《水经注》是综合性地理著作,“飞清”、“颓波”等词都是《水经注》首创,这两个词所描述的自然景观是:
我国是世界上记录哈雷彗星最早的国家,要比西方早数百年。请问:我国关于哈雷彗星的记载最早见于以下哪部著作?
下面四句话中,意义与其它三句不同的是
答:一日之计,在于清晨
“孑孓”是那种动物的幼虫?
答案:蚊子~
全国性**战争爆发的标志是?
答案:77事变
中国古代精通物理学的,越早越好
答案是:墨子
“一旗一枪”通常是指:
答案是:茶叶
徐悲鸿以画什么闻名世界?
答案:奔马
眉毛的生长周期
答:二个月
宋代的代表性刑罚是
康熙皇帝的庙号
【正七品上】(东蓠 提供)
《史记》中孔子被记载到
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纸绘画
答:五牛图
“退避三舍”里的“三舍”是指
答:九十里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里丹青是指
那个字不含“黑色”
“楚河”和“汉界”是那个省
下面那个成语是个棋文化有关
答:专心致至
古琴最初有五根弦,后来新增加的两根弦
答:文、武
我国记载哈雷慧星最早的是
“乞巧节”是普遍的方式
答:对月穿针
“一波三折”是形容那种书体
“方折峻丽,骨力劲健”是形容那位的字体
答:柳公权
四大才子中那一位是历史上不存在的
答:周文宾
下面那一句不属于古琴的
答:一弦一琴思年华
【从六品下】(东蓠、郭络罗君岚 提供)
阎立本的传世名画《步辇图》的内容与下面哪项有关?
答:文成公主
草书、行书、楷书、隶书四种字体当中哪一种是其余三种的起源?
宣纸得名于它的: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东坡借这首词表达了对谁的思念之情?
“草桥结拜”讲的是谁的故事?
答:梁山伯和祝英台
我国古代的皇帝有庙号、谥号、尊号、年号等,“宋太祖”
甲骨文最早是在哪种物品上发现的?
明朝永乐年间,从西洋归来的郑和船队带回了一只西方异域兽“麒麟”,就是现在我们所知的:
答:长颈鹿
王实甫在《西厢记》中写道:“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其中“司马青衫”指的是:
答:白居易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全国文字统一成了下面哪一种?
下列哪种青铜器是盛酒器?
下面哪个是农历五月的别称?
诗人陈子昂发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感慨是登上了:
答:幽州台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出自谁的作品?
答:辛弃疾
文人对各种植物有自己的偏爱,陶渊明喜爱菊花,北宋文豪苏东坡则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
答:居无竹
“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是出游的一句名诗,其中“大材小用”形容的是下面哪位人物?
答:辛弃疾
下列诗词名句出自男子之笔的是:下面不属于孔子说的“益者三友”的是:
宋代开国宰相赵普说自己凭借半部书就能管理天下。他说的是哪部书
下面那个成语说的是吕不韦的故事
答案:一字千金
《在水一方》的歌词来源于
答案:诗经
大兴安岭嘎仙洞石室,是古代哪个民族的民源地
答案:鲜卑
《海的女儿》中的“美人鱼”现坐落在
答案:哥本哈根
《窦娥冤》的作者
答案:关汉卿
古书中男子手中常握有“三尺”是指
“塔”属于什么建筑
答案:佛教建筑
被称为“诗圣”的唐代诗人
答案:杜甫
中国最热的地方在哪里
答案:吐鲁番盆地
黄褐斑和雀斑都多见于
答案:女性
人体最坚硬的部分是
答案:牙齿
在我国风俗中,经常避讳73和84这两个岁数,因为这是两位历史人物去世的虚龄。
答案:孔子和孟子
下列哪项不是端午节的习俗?
答案:登高采菊
“楚河”和“汉界”在今天的哪个省
答案:河南
中国现在最早用纸作画的作品
答案:五牛图
“白壁无瑕”的“瑕”是指玉上的
答案:小斑点
答案:头顶正中
变脸是哪个剧种的绝活
答案:川剧
成语“夜郎自大”中的夜郎是
答案:一个小国的名字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是哪位诗人的名著
答案:李煜
《鹿鼎记》中,韦小宝一共有多少个老婆
本文转自地盘网《宫廷计》官方论坛:
  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故宫前后一共经历过多少个皇帝?
  答:24个
  脊兽是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屋脊上所安放的兽件。檐角上所安放的兽件一般以什么形象排头?
  答:仙人骑凤
  下面三十六计中哪一计是靠制造假象来迷惑敌人的?
  答:树上开花
  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它得名于:
  答:此门的方位
  在《关雎》一诗中青年男子爱上的“窈窕淑女”在做什么?
  是:摘野菜
  “三过家门而不入”是哪一历史人物的故事?
  答:禹
  《洗冤集录》成书于南宋,是一部里程碑式的巨著,它是一部什么书?
  答:法医书
  “双簧”是我国一门独特的曲艺形式,它得名于:
  答:两个姓黄的人
  唐太宗听到他的重臣逝世的消息后,惋惜地说: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他死后,我就少了一面镜子了。这位重臣是:
  答:魏征
  曹操写的《短歌行》实际上是为了表达一种什么心情?
  答:求才
  我国很早就有了穿木屐的相关记载,东晋诗人谢灵运发明的“谢公屐”在当时的用途是:
  答:上山
  坏血病是因缺什么而造成的?
  答:维生素c
  梨园用来指代戏曲界,那么“杏林”指代的是:
  答:医学界
  “顷刻间千秋事业,方寸地万里江山;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描写的是:
  答:戏台
  我国古代的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的雅称,请问我们常说的“润笔”指的是什么
  答:文章书画稿费
  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提到了“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羽扇纶巾”形容的是下面哪位历史人物?
  答:周瑜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
  答:月亮
  下面哪个字常用作表示顺序的第五位?
  答:戊
  我国现在存最早的兵书是:
  答:孙子兵法
  在宫殿大门外一般都有一对石狮或铜狮,请问按建筑方位,古代宫殿大门前成对的石狮一般都是:
  答:左雌右雄
  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诈,那么黑色一般表示:
  答:忠耿正直
  我们常把结了婚的夫妇称为“结发夫妻”,“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
  答:把夫妻头发束在一起
  我国古代有很多计量单位,比如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仞”,一仞约相当于:
  答:成年人一臂的长度
  “生旦净末丑”是京剧的行当,其中“净”是:
  答:男角
  我们常说的“十八般武艺”最初指的是什么?
  答:十八种兵器
  “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
  答:左手在外
  假如你的一首五绝诗被杂志社采用,按照正文部分每字5元来计算,你应得多少稿费?
  答:100
  “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 “床”指的是什么?
  答:井上的围栏
  在古代人们尊称对方的妻子:
  答:令正
  古人的婚礼在什么时间举行?
  答:晚上
  诸子百家中名家的特点是注重逻辑辩证,以下哪个典故能体现名家的这一特点?
  答:白马非马
  下列哪个成语和“道听途说”一词意思更接近?
  答:三人成虎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数九天气”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计算的?
  答:冬至
  时代在发展,只有解放思想,勇于摒弃落后的事物才能获得创新。下面的哪句话表达了这个思想:
  答: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古人出门的时候很讲究着装,其中就有“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的着装要求。这句话出自:
  答:第子规
  度量衡是我国古代使用的计量单位,其中“衡”是指哪个方面的标准?
  答:重量
  《水经注》是综合性地理著作,“飞清”、“颓波”等词都是《水经注》首创,这两个词所描述的自然景观是:
  答:瀑布
  我国是世界上记录哈雷彗星最早的国家,要比西方早数百年。请问:我国关于哈雷彗星的记载最早见于以下哪部著作?
  答:春秋
  下面四句话中,意义与其它三句不同的是
  答:一日之计,在于清晨
  “孑孓”是那种动物的幼虫?
  答案:蚊子~
  全国性**战争爆发的标志是?
  答案:77事变
  中国古代精通物理学的,越早越好
  答案是:墨子
  “一旗一枪”通常是指:
  答案是:茶叶
  徐悲鸿以画什么闻名世界?
  答案:奔马
  眉毛的生长周期
  答:二个月
  宋代的代表性刑罚是
  答:刺配
  康熙皇帝的庙号
  答:圣祖
  【正七品上】(东蓠 提供)
  《史记》中孔子被记载到
  答:世家
  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纸绘画
  答:五牛图
  “退避三舍”里的“三舍”是指
  答:九十里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里丹青是指
  答:坚贞
  那个字不含“黑色”
  答:苍
  “楚河”和“汉界”是那个省
  答:河南
  下面那个成语是个棋文化有关
  答:专心致至
  古琴最初有五根弦,后来新增加的两根弦
  答:文、武
  我国记载哈雷慧星最早的是
  答:春秋
  “乞巧节”是普遍的方式
  答:对月穿针
  “一波三折”是形容那种书体
  答:隶书
  “方折峻丽,骨力劲健”是形容那位的字体
  答:柳公权
  四大才子中那一位是历史上不存在的
  答:周文宾
  下面那一句不属于古琴的
  答:一弦一琴思年华
  【从六品下】(东蓠、郭络罗君岚 提供)
  阎立本的传世名画《步辇图》的内容与下面哪项有关?
  答:文成公主
  草书、行书、楷书、隶书四种字体当中哪一种是其余三种的起源?
  答:隶书
  宣纸得名于它的:
  答:产地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东坡借这首词表达了对谁的思念之情?
  答:兄弟
  “草桥结拜”讲的是谁的故事?
  答:梁山伯和祝英台
  我国古代的皇帝有庙号、谥号、尊号、年号等,“宋太祖”
  答: 庙号
  甲骨文最早是在哪种物品上发现的?
  答:药材
  明朝永乐年间,从西洋归来的郑和船队带回了一只西方异域兽“麒麟”,就是现在我们所知的:
  答:长颈鹿
  王实甫在《西厢记》中写道:“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其中“司马青衫”指的是:
  答:白居易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全国文字统一成了下面哪一种?
  答:小篆
  下列哪种青铜器是盛酒器?
  答:尊
  下面哪个是农历五月的别称?
  答:榴月
  诗人陈子昂发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感慨是登上了:
  答:幽州台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出自谁的作品?
  答:辛弃疾
  文人对各种植物有自己的偏爱,陶渊明喜爱菊花,北宋文豪苏东坡则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
  答:居无竹
  “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是出游的一句名诗,其中“大材小用”形容的是下面哪位人物?
  答:辛弃疾
  下列诗词名句出自男子之笔的是:下面不属于孔子说的“益者三友”的是:
  答:友柔
  宋代开国宰相赵普说自己凭借半部书就能管理天下。他说的是哪部书
  答:论语
  下面那个成语说的是吕不韦的故事
  答案:一字千金
  《在水一方》的歌词来源于
  答案:诗经
  大兴安岭嘎仙洞石室,是古代哪个民族的民源地
  答案:鲜卑
  《海的女儿》中的“美人鱼”现坐落在
  答案:哥本哈根
  《窦娥冤》的作者
  答案:关汉卿
  古书中男子手中常握有“三尺”是指
  答案:剑
  “塔”属于什么建筑
  答案:佛教建筑
  被称为“诗圣”的唐代诗人
  答案:杜甫
  中国最热的地方在哪里
  答案:吐鲁番盆地
  黄褐斑和雀斑都多见于
  答案:女性
  人体最坚硬的部分是
  答案:牙齿
  在我国风俗中,经常避讳73和84这两个岁数,因为这是两位历史人物去世的虚龄。
  答案:孔子和孟子
  下列哪项不是端午节的习俗?
  答案:登高采菊
  “楚河”和“汉界”在今天的哪个省
  答案:河南
  中国现在最早用纸作画的作品
  答案:五牛图
  “白壁无瑕”的“瑕”是指玉上的
  答案:小斑点
  百会穴在
  答案:头顶正中
  变脸是哪个剧种的绝活
  答案:川剧
  成语“夜郎自大”中的夜郎是
  答案:一个小国的名字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是哪位诗人的名著
  答案:李煜
  《鹿鼎记》中,韦小宝一共有多少个老婆
  答案:7个
  以下哪句是《兰陵王》中的诗句: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
  书圣:王羲之
  大金塔、埃菲尔铁塔、XXX、XXX非别位于:缅甸、法国、XXX、柬埔寨
  三十六计中化被动为主动的是:反客为主
  兰亭集序中的兰亭位于:绍兴
  孔子三月不识肉味是因为:挺到了好听的音乐
  昭君出塞是在什么时候:汉元帝
  在花园烧纸被宝玉看见的是:藕官
陈言字无择,号鹤溪,浙江青田人(见《浙江通志》);或作福建莆田人(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恐非。幼年敏悟超人,及长学医,精于内科,治病很有应效;对不可救药者,也讲清楚。南宋绍兴三十一年辛已(1161年)为表弟叶桷(字柏材)泄集药方六卷,前讲阴阳病证,次述所因学说:又集注《脉经》,分类81门,列方若干道,题为《依源指治》(见《中国医籍考》已散佚)。叶桷在皇帝出行驻地接到此书,想托人刊行,不久去世,作罢。(据《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自序》)
  医事之要,不外三因;辨因初步,在于脉息。陈言便举《脉经》说:“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为人迎,右为气口。”大抵人迎外因,气口候内因,而不应人迎,气口者都是“不内外因”。倘若辨识三因,诊病就得底蕴。因而他编集应用诸方,分180门,方1500余道,题为《三因极一病源论粹》(此书《书录解题》作《三因极一方》六卷,《宋史?艺文志》作《三因病源方》,《四库全书》作《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十八卷,今简称《三因方》)。知晋、汉所集不识时宜,或诠次溷淆,或附会杂糅;古文简脱,章旨不明;俗书无经,性理乘误;庸辈亡用,无验有伤;不削繁芜,罔知枢要。乃辨论前人所不了义,庶几开古贤之蹊径,为进学之,使夫见月忘指可也。”其门徒王硕,字德肤,浙江永嘉人,编著《易简方》和《三论》印行于世。近人吴锡璜氏,钻研陈氏之《三因方》,中西互勘,逐条梳理,著成《评注陈无择三因方》,推陈出新,颇有发挥。
吕复《医门群经辨论》说:“陈无择医,如老吏断案,深于鞫谳,未免移情就法,自当其任则有余,使之代治则繁剧。”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十八卷。是书分别三因,归于一治。其说出于《金匮要略》。三因者:一曰内因,为七情,发自脏腑,形于肢体;一曰外因,为六淫,起于经络,舍于脏腑;一曰不内外因,为饮食饥饱、叫呼伤气以及虎狼毒虫、金疮压溺之类。每类有论有方,文字典雅而理致简核,非他家俚鄙冗杂之比。苏轼传《圣散子方》、叶梦得《避暑录话》,极论其谬而不能明其所以然。言亦指其通治伤寒诸证之非,而独谓其方为寒疫所不废,可谓持平。《吴澄集》有《易简归一序》,称近代医方惟陈无择议论最有根柢,而其药多不验。严子礼剽取其论,而附以平日所用经验之药,则兼美矣。是严氏《济生方》源出于此书也。《宋志》著录六卷。陈振孙《书录解题》亦同。此书分为十八卷,盖何钜所分。第二卷中《太医习业》一条,有《五经》、《二十一史》之语,非南宋人所应见。然证以诸家所引,实为原书。其词气亦非近人所及。疑明代传录此书者不学无术,但闻有《廿一史》之说,遂妄改古书,不及核其时代也。”
  陈言《三因方论》,分病因为三类,是我国病因学专著,言有根柢,理致简核。
  刘基,字伯温,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出生于江浙行省处州路青田县南田山武阳村,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明武宗正德九年(1514)被追赠太师,谥文成,因而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南田武阳村于1948年被划入新析置的文成县,县名就是为了纪念刘基。
刘基自幼聪颖,据说“读书能七行俱下。”14岁赴括城(今丽水)入处州路郡庠读书,“从师受《春秋》经,人未见其执经诵读,而默识无遗。习举业为文有奇气,决疑义皆出人意表。凡天文兵法诸书,过目洞识其要。”无顺帝元统元年(1333)中进士。至元二年(1336),赴江西任瑞州高安县丞。在高安任上,“小民咸慈父戴之,而豪右数欲陷焉”。后来被江西行省辟为职官掾史,“以谠直闻”。不久,辞职归里。居家力学多年,又曾游学江东三年,学问有了长足进步。但仕途坎坷,一直沉于下僚。至正八年任江浙行省儒学副提举、行省考试官,不到一年便因“建言监察御史失职事,为台宪所沮”,又一次辞职,寓居杭州。至正十二年,被江浙行省任为浙东元帅府都事,次年改任行省都事,在温、台一带参与戎事,也只一年多,因建议招捕方国珍,上官“以为伤朝廷好生之仁,且擅作威福”,受免职羁管绍兴的处分。至正十六年,复行省都事职,后改任行枢密院经历,在处州谋括“寇”有功,一度升任行省郎中(从五品),可是不久执政者抑其军功,仍以从七品格改授处州路总管府判,且“不与戎事”(即夺去兵权),刘基乃“愤而弃官”,居家著书。
至正二十六年(1306),是年刘基50岁,应朱元璋聘,与宋铩⒄乱纭⒁惰「敖鹆辍A趸蛑煸俺适蔽袷瞬撸艿街煸袄裼觥V煸疤氐匚八南壬苯ㄔ炖裣凸荨4哟耍趸斡刖闪酥煸翱疵魍醭闹饕笔俊J紫龋煸爸贫罢魈执蠹啤薄2⑻岢鱿让鸪掠蚜拢笕≌攀砍系恼铰裕煸八赡伞V煸懊鸪隆⒄藕蠹潭氨狈ブ性斐傻垡担匀缁薄!敝琳辏ǎ保常叮叮趸蕴妨钌矸菔苊返赝亟党恰5诙辏ㄎ庠辏保常叮罚庵糜诽ǎ粤趸分胸A趸嗲肓⒎ǘㄖ疲肜钌瞥ぁ⒀钕堋⒏佃⑻瞻驳纫黄鸲ā堵闪睢贰J辉拢趸稀段熘写笸忱贰J拢堵闪睢烦桑馐恰洞竺髀伞返某巍:槲湓辏ǎ保常叮福┝趸嗔毒婪ā罚妨⑽浪啤J悄晁脑轮煸案般炅海趸肜钌瞥ち羰鼐┦Γ盎剿卧碜菔煜拢褚怂嗉透倭钣肪累牢匏埽尬阑率逃泄撸云艋侍又弥ǎ说溲稀薄V惺槭《际吕畋颉白白莸肿铩保湄┫嗬钌瞥に登椋员蛔嗾丁4文晔拢煸坝肓趸致圬┫嗳搜 A趸笔阋鸭蛑米锪送艄阊蟆⒑┯埂
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大封功臣,刘基进封开国诩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护军、诚意伯。次年正月,朱元璋并未听从刘基话,罢了李善长相职,并以汪广洋为右丞相胡惟庸为中书左丞。这两人对刘基都是耿耿于怀的。刘基本来就有激流勇退之意,此时更觉处境不好,得到朱元璋允许,当年便告老回乡,从此归隐韬迹。
洪武六年(1373)正月,中书省右丞相汪广洋因为无所建树,被贬黜为广东省参政,由左丞胡惟庸主持中书省事务。至此胡惟庸大权在握,终于想出了报复刘基的办法。洪武五年,刘基出于对国事的关注,命长子琏进京奏请在青田县边远地区谈洋(今在文成县朱阳乡)设立巡检司以维持地方治安。洪武六年,另一个叫茗洋(在今文成县东头乡)的地方发生逃军周广三等人的反叛事件。胡惟庸故意将谈洋与茗洋混为一谈,指使刑部尚书吴云,诱引处州府与青田留用的元朝旧吏,构陷刘基,说刘基看中了谈洋有“王气”,想占为墓地,当地百姓不肯,便提出设巡检司的办法驱赶当地住户,因而激起百姓作乱。接着,胡惟庸请朱元璋按叛逆罪处置刘基,并逮捕刘琏下狱。朱元疑信参半,只因“王气”两字确实犯了他的忌,所以虽未明文加罪刘基,未逮捕刘琏,却移文切责刘基,并下旨夺了他的俸禄。刘基内心惧怕,于当年七月亲自入朝见朱元璋,不敢辨白,只是引咎自责。为了消除朱元璋怀疑,便留在京城,不敢要求回家。从此,刘基在南京孤苦伶什地度着风烛残年,身体日益衰朽。
洪武八年(1375),刘基在京病重,“三月上知公且不起,御制文遣使送之归。”归家后与亲人团聚了一个多月,于四月十六日辞世。享年65岁。
刘基有《诚意伯文集》20卷传世,收有赋、骚、诗、词1600余首,各种文体文章230余篇。四明杨守陈《重锓诚意伯文集序》谓:“汉以降,佐命元勋多崛起草莽甲兵间,谙文墨者殊鲜,子房之策不见辞章,玄龄之文仅办符檄,未见树开国之勋业而兼传世之文章如公者,公可谓千古之人豪矣。”沈德潜在《明诗别裁》中说:“元代诗都尚辞华,文成独标高格,时欲追韩杜,故超然独胜,允为一代之冠。”《明史》本传说他“所为文章,气昌而奇,与宋濂并为一代之宗。”
章乃器(),浙江青田人,救国会“七君子”之一,中国近代史上一位特立独行的爱国民主先驱。
他通过刻苦自学,由一名练习生成长为著名的经济学家和银行家,但为了抗日救亡,不但毁家纾难,还放弃了银行的职位和高薪。曾创建中国近代史上两个著名的民主政党――救国会和民主建国会。但为了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又先后离开这两个政党。曾受到毛泽东的礼遇,历任政府要职。在1957年的政治风浪中,因言而废其人,又因人而废其言。但他不改初衷,赍志以殁。章乃器少年时曾投笔从戎,参加辛亥革命,后长期服务于银行界、工商界,是中国知识分子中先知先觉型的代表人物。
  30年代章乃器任浙江实业银行副经理时,创立国内首家中国人办的信用调查机构――中国征信所。他主张实现国家币制的统一,创议以“信用扩张”代替通货膨胀,加快资本流通,建立现代化的资金市场和证券市场。1935年与宋庆龄、沈钧儒等组织救国会,主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并因此被捕入狱,成为著名的救国会“七君子”之一。但因反对损害中华民族权益的《日苏中立条约》,于1939年退出救国会。
  40年代章乃器创办中国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张建立“立体工业经济体系”,避免平面发展和重复建设,合理利用外资,倡议财产实名制和西部开发。1945年与黄炎培、胡厥文等发起民主建国会,主张民主和平,反对一党专政和内战。1948年底应毛泽东之邀,舍弃香港的企业秘密北上,参与筹备新政协。
  1949年以后,章乃器历任政务院政务委员、全国政协常委等职,1952年出任国家首任粮食部长。作为一位杰出的理财家,他参与制定粮食统购统销的重大政策,首创粮票制度,基本解决了六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他提出粮食的科学加工、储运等管理目标,确立了经济核算制。半个世纪来的中国粮政史上,只有50年代有利润赢余。
  1957年,章乃器通过独立思考,对国家的民主和法制建设、新时期的阶级关系及个人崇拜等问题提出意见,遭到批判和罢职,但他坚持自己的政治见解,拒绝在“右派”结论上签字,最终于1963年被开除出民主建国会和全国政协。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章乃器受到残酷迫害,晚年在逆境中仍时时以国家民族为念。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0岁。1980年“右派”错案平反。遗著有:《章乃器论文选》、《中国货币金融问题》、《激流集》、《出狱前后》、《论中国经济的改造》、《章乃器文集》等。
六曹相当于中国的六部,其长官判书相当于中国的六部尚书,其副长官(次长)参判相当于中国的六部侍郎。
附录:六曹简介
朝鲜时代的六曹之一,它是继承了高丽时代的制度,在太祖1年(西纪1392年)设置的。作为管理官吏的任命和居功封爵的官员的成绩考查等的机关,设有判书(正二品)1人、参判(副二品)1人、参议(正三品)1人,正郎(正五品)2人、佐郎(正六品)2人和衙前书吏18人。过去的吏曹官衙位于中部澄清坊,即今世宗路东侧美大使馆所在地。
太祖根据高丽的制度,建国时通过设立这一官衙,来掌管同户口、供物贸易、田粮和其它的财货等财政经济有关的政事。官员有判书(正二品)1人、参判(副二品)1人、参议(正三品)1人,正郎(正五品)3人、佐郎(正六品)3人、算学教授(副六品)1人
、兼教授(副六品)1人、别提(副六品)1人、算士(副七品)1人、计士(副八品)1人
、算学训导(正九品)1人、会士(副九品)1人。过去的户曹官衙位于中部澄清坊,即今
世宗路东侧韩国通信所在地。
太祖沿袭高丽的制度,于建国初1392年设立了这一机关,负责同礼乐、祭祀、
宴会、招聘、学校和科举等有关的事。官员有判书(正二品)1人、参判(副二品)1人、
参议(正三品)1人,正郎(正五品)3人、佐郎(正六品)3人。过去的礼曹官衙位于西部
积善坊,即今世宗路西侧政府综合大厦北侧。
太祖模仿高丽的制度,在1392年设立的正二品衙门,管理武选、军务、义卫、
邮译、兵甲、骑将以及首尔的城门、民家的警备和宫殿门的钥匙管理等事务。官员有
判书(正二品)1人、参判(副二品)1人、参议(正三品)1人,正郎(正五品)4人、佐郎(
正六品)4人。过去的兵曹官衙位于西部积善坊,即今世宗路西侧世宗文化会馆北侧。
太祖模仿高丽的制度,于建国初设立的六曹之一,管理法律、诉讼、奴隶等事
务。最初作为执行实务的机关,太宗5年(西纪1405年)改革官制,升格为正二品衙门
,同时管理政策制定和实务。官员有判书(正二品)1人、参判(副二品)1人、参议(正
三品)1人,正郎(正五品)4人、佐郎(正六品)4人、律学教授(副六品)1人、兼教授(副
六品)1人、别提(副六品)1人、明律(副七品)1人、审律(副八品)2人、律学训导(正九
品)1人、检律(副九品)2人。高宗31年(西纪1894年)被废止。过去的刑曹官衙位于西
部积善坊,即今世宗路西侧世宗文化会馆。
朝鲜时代的六曹之一,太祖在建国时设立了这一中央机关,管理山林、沼泽、
工匠、建筑、陶艺工和冶金等事务。官员有判书(正二品)1人、参判(副二品)1人、参
议(正三品)1人,正郎(正五品)3人、佐郎(正六品)3人。高宗31年(西纪1894年)改称
工务衙门,次年同农商衙门合并,改称农商工部。过去的工曹官衙位于中部积善坊,
即今世宗大路西侧。
官服上的品级标记
在等级社会中,服饰是一个人身份地位的外在标志。“贵贱有级,服位有等……天下见其服而知贵贱”(贾谊《新书.服疑》)。
据说从舜时开始,衣裳就有“十二章”之制。按汉代大儒孔安国的说法,十二章就是十二种图案即: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即雉)、藻(水草)、火、粉、米、黼(斧形)、黻(?形)。天子之服十二种图案都全,诸侯之服用龙以下八种图案,卿用藻以下六种图案,大夫用藻火粉米四种图案,士用藻火两种图案。上可以兼下,下不可以兼上,界限十分分明。这些图案的意义,古人说法也不一致,估计和古代巫术有关。“日”、“月”、“星辰”代表天,“山”古人认为是登天之道,历代皇帝都要到泰山去封禅,因而这四种图案是皇帝独用的。“龙”是王权的象征,“华虫”近于凤,这两种图案按先秦古制是天子、三公诸侯才能用的,天子用升龙,三公诸侯只能用降龙。而平民穿衣,则不准有文饰,被称为白衣,所以后来称庶民为白丁。
春秋战国时礼崩乐坏,楚国令尹公子围参加几个诸侯国的盟会时,擅自用了诸侯一级的服饰仪仗,受到各国与会者的指责。鲁国的叔孙穆子说:“楚公子美极了,不像大夫了,简直就像国君了。一个大夫穿了诸侯的服饰,恐怕有篡位的意思吧?服饰,是内心思想的外在表现啊!”穆子预料得不错,公子围回国就弑了郏敖,自立为君,就是楚灵王。后来,历朝都把服饰“以下僭上”看作犯禁的行为,弄得不好会丢脑袋。有的朝代惩罚轻些,如元朝律令,当官的倘若服饰僭上,罚停职一年,一年后降级使用;平民如果僭越,罚打五十大板,没收违制的服饰。
历代官服上的等级标志标记不尽相同。“十二章”古制后来被改革掉了。如明代官员的公服用花来表示。一品官用圆径五寸的大独科花,二品用三寸的小独科花,三品用二寸没有枝叶的散花,四品五品用一寸半的小杂花,六品七品用一寸的小杂花。八品九品没有花,大约就是上海俗语所谓的“呒啥花头”了。这是上朝奏事、谢恩时穿的。官员平时办公穿的常服图案又有不同:文官一律用鸟类来区别等级高低,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八品黄鹂,九品鹌鹑;武官一律用兽类来划分上下不同,一品二品狮子,三品四品虎豹,五品熊罴,六品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马。这倒真应了旧时文武百官无非都是皇帝羽翼爪牙之说了。除此之外,冠饰、束带、佩带物等等,在在都以不同形制作等级之分。如清朝冠顶上东珠的多少有无,宝石的颜色大小,从皇子亲王到七品芝麻官,都按身份的尊卑贵贱有严格的规定。八品以下,珠也没有,宝石也没有,只是个光顶子。
《红楼梦》的《好了歌》道:“因嫌纱帽小,致使枷锁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等级社会中透过服饰的变换,演出了多少人间悲喜剧。
戏装的夸张美
传统戏曲服装,俗称“行头”,是古代服饰的美化和艺术的再创造,它以明代服装为主,杂糅了上自唐代,下至清朝的各时代服饰式样。
中国传统戏曲服饰的特点之一就是套式化。上至皇帝,下至奴婢仆役、囚徒乞丐,各色人等,都有与角色身份、地位、职业、场合乃至性格相配的专门服饰套式。同是宰相,朝廷上要戴“相貂”,居家则戴“相巾”。《战宛城》中的曹操,“挟天子”的日子还不长,戴的是“相貂”;《逍遥津》中的曹操,“令诸侯”已近二十年,戴表示丞相身份的“相貂”已不够了,要戴金缕绒球、两侧金色如意翅的“文阳”了。这种戏装套式系列,主要是明清两代逐渐形成的,是许多艺人点滴创造的积累,这与二百年来京剧发展的关系尤为密切。
传统戏曲服装中的“蟒”,是帝王将相的官服,圆领大襟,上绣云龙等花纹,下摆及袖口绣海水的象征性纹饰,皇帝穿黄色团龙蟒,将相穿其他颜色的独龙蟒。还有“女蟒”,是后妃、诰命一品夫人、女将的朝服,上绣丹凤朝阳或凤凰牡丹等图案。历史上元、清两代帝王,对龙的垄断,不像宋、明那样严。元代把“真龙”的形象定为五爪二角,其他兴云布雨的龙和“混江龙”、“入云龙”之类只能是四爪或三爪的。明代就不一样了,为了避免混淆,除了把四爪、三爪的称为蟒,与五爪的龙加以区别外,还严禁臣民穿蟒衣。嘉靖十六年,兵部尚书张瓒穿了一件有点像蟒纹的衣服,明世宗大怒,谕阁臣夏言说:“尚书二品,何自服蟒?”夏言回答说:“张瓒穿的是一件钦赐的飞鱼服,色彩鲜明,有点像蟒罢了。”嘉靖皇帝说:“飞鱼为什么绣了两只角?”遂下令严禁。在这样的情况下,演戏怎么可能让帝王将相后妃贵妇一起穿上“蟒”呢?所以戏装系列中的“蟒”,是不可能在明代出现的。清代则不然,其朝服之制,皇帝、后妃、皇子、亲王都用龙袍,亲王世子、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文武三品都用蟒袍。比照戏剧服装系列把帝王将相的朝服统称为“蟒”,完全符合清代的服饰观念。至于戏中帝王的朝服不称龙袍而也称蟒,只是因为这“帝王”究竟是“戏子”扮的,有所避讳而已。
为了给观众更多的美感享受,戏曲服装多缀美丽饰物,如珠花、绒球、丝绦、雉尾等。像舞台上吕布、周瑜在紫金冠上插两根长长的雉尾,为演员演活角色增加了许多做戏的机会。这是生活中所没有的。《明史?舆服志三》说,洪武二十六年规定,凡大祀庆成、正旦、冬至、圣节……有公、侯、伯爵位的出席典礼,冠上要插雉尾。但那是公、侯、伯,而且只在典礼上用,武将或都督在军中是没有这种装束的。吕布和周瑜生活的时代,有一种武冠,“加双?尾,竖左右”(《后汉书.舆服志下》)。但舞台上的“翎子”比实际上的?尾长了起码有四五倍。这就是艺术的夸张。
传统戏曲服装中有些类型也来自生活而异于生活,如剧中后妃贵妇穿的便服叫“帔”,名称也来自生活中的“帔”,可是形制完全不同。《说文》收有“帔”字,段玉裁注以为“今男子妇人披肩是其遗意”。唐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中,虢国夫人的帔正规地披在肩上,从胸前垂至腰际;而周?《调琴品茗图》中的贵妇,那帔已不是披在肩上,而是十分洒脱地卸落到腰背部,仅两端挽在手腕上了。白居易《霓裳羽衣舞歌》中有“虹裳霞帔步摇冠”,用“霞”来形容帔之多彩而美者。从此,“霞帔”成为专名,成了命妇品级的标志。
从远古以来,中国的衣料,特别在丝织品领域,曾长期领先于世界。
到目前为止,考古学家向我们提供的最早家蚕丝织品的出土实物,是四千七百年前的绢片、丝带和丝线,这些东西都放在浙江吴兴钱山漾新石器文化遗址中发现的一个竹筐里。
绮是代表丝织物的词中,少数几个有“美丽”之类转义的词之一。除“锦心绣口”、“锦绣河山”等比喻用法外,“绮”的转义更为活跃多见,有“绮年”、“绮思”、“绮语”、“绮梦”,等等。绮是一种平地上起斜花的美丽、轻柔、令三千多年前的人叹为观止的衣料。古代波斯人称中国为Cini,印度人称中国为Cina,这是今天英文中China的起源。外国人首先认识中国,是从惊叹于绮的神奇美丽开始的,Cini就是“绮”的对音,波斯人和印度都知道在他们东方有一个“绮”国(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这个说法是比较可信的。
西方学者看到公元前五世纪希腊艺术中一些雕塑女神像和彩绘像,所穿衣服都是细薄柔软透明的丝质衣料,从而断定公元前五六世纪中国丝绸已辗转传到地中海畔。这正当中国的春秋末年、战国初年。从战国楚墓出土的实物看,那时已有三色龙凤纹锦,这在当时确是一种高贵华丽的衣料。
三国时,诸葛亮治蜀,大力发展蚕桑,蜀锦名闻一时。魏文帝曹丕对其花纹新颖赞叹不已,诏群臣说:“前后每得蜀锦,殊不相似。”蜀国用它搞外交,《吴记》中说:“蜀遣使吴,赍重锦千端。”即以蜀锦为其联吴拒曹战略目标所用。诸葛亮南征,把织锦的方法传授给云贵地区的少数民族,所以苗族把自己织的五彩锦称为“武侯锦”,而侗族妇女织的侗锦又称“诸葛锦”。古来传说,蜀锦历久不褪色。原因在于蜀地养蚕的方法与他处方法不同,“当其眠将起时,以桑灰喂之”,还有人认为是锦江(今成都南)的水质特别好,用它染丝、濯锦,能使色泽分外鲜明。蜀汉时管理织锦的官就驻在此地。杜甫《蜀相》诗云:“锦官城外柏森森”。彼时成都被称为锦官城,原因即在此。
从宋元到明清,丝织品不断扩大和优化品种,如北宋创制了缂丝,南宋出现了织锦缎,明代又锦上添花,出现了五彩缤纷的妆花缎。《金瓶梅词话》四十回写西门庆用“南边织造的夹板罗缎尺头”,叫赵裁缝替妻妾“每人做件妆花通袖袍儿,一套遍地锦衣服,一套妆花衣服”。这“妆花”就是当时的时新衣料妆花缎。
中国服饰文化是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的,衣料也是如此。毛织物和棉布,最早就是少数民族作出的贡献。迄今可知的中国境内最早的毛织品,是1960年在青海省兰诺木洪出土的四千年前的毛布和毛毯残片。这个地区,当时在华夏文化圈外。但周代大夫已经能穿上色彩鲜艳的毛料衣服了。
华夏民族经历过渔猎生活,早就懂得利用兽皮做衣料。古代的裘,是连皮带毛一起处理制作的,而且毛是向外的。《周礼?天官》有司裘之职,管理为周王、诸侯、公卿大夫制作裘皮大衣的事。据《礼记?玉藻》云,狐白裘为君所服,虎裘、狼裘为左右卫士之服,大夫服狐裘镶豹袖、羔裘镶豹饰,士以下则服犬、羊之裘。到了清朝康熙年间,对什么样的人不能服用什么样的裘皮有一项规定:“貉裘、猞猁狲非亲王大臣不得服,天马、狐裘、妆花缎非职官不得服,貂帽、貂领、素花缎非士子不得服……染色鼠狐帽非良家不得服,所不禁者獭皮、黄鼠帽……而已。”(叶梦珠《阅世编》)。
中原古代没有棉花。棉布是从南方少数民族那儿传来的,当时按当地的语言音译为“白叠”。从《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可知,在今云南境内的哀牢夷人能制作“帛叠”(即白叠),还能“染采文绣”,“织成文章如绫锦”。还有今为海南省的珠崖郡,出产一种“广幅布”,一般认为也是棉布。从《太平御览》卷八一二引《晋令》“士卒百工不得服越叠”来看,棉布的确还没有普及到民间。但到唐朝似乎逐渐多起来了,白居易有《新制布裘》诗云:“桂布白如雪,吴绵软于云。布重绵且厚,为裘有余温。”桂布就是白叠,今广西一带产的棉布;吴绵则是江南的丝绵。棉花约在十三世纪末在江南普遍种植。松江妇女黄道婆年轻时漂流到海南岛从黎族人民那里学了棉纺技术后,经过三十多年重返家乡,革新了纺车,使棉纺织业在汉族地区中迅速发展起来。棉布取代了麻布的地位,成为中国人主要的衣料之一。从此麻布退居为夏天的专用布。
唐代时期,统治阶级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推行羁縻统治制度,施行“以蛮制蛮”政策。在忻城境设置芝州,委任流官管理,同时设纡州、归思州两个羁縻州,用土酋治理,土流并存。宋、元时期,统治阶级废州设县,派流官治理。明弘治九年(1496),朝庭革流官,以莫氏土司为知县,给予世袭,改忻城为土县。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朝庭废土官,改流官弹压,最后于民国十七年(1928),将忻城改为正县,结束莫氏土官统治的历史。
莫氏土司源于土族,根于壮族。从莫氏祖先莫保作为忻城县副理,逐步成为忻城的统治者起,历经21代、近500年。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任土司在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同时,不断接受汉民族文化的教育和熏陶,使壮族文化与汉族文化融合在一起,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风土人情、生活习俗等得到不断的修正,逐渐形成了一种被社会集团成员共同接受的理念及行为,形成了特有的土司文化。它支撑着莫氏土司统治忻城近500年的历史。
土司文化有着非常丰富、深广的内涵,具体分为四个层面:一是物质形态的土司文化;二是制度形态的土司文化;三是精神形态的土司文化;四是民俗文化。
一、物质形态的土司文化
(一)列入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的莫氏土司衙署,建筑面积9281平方米,为明朝万历10年(1582)第八任土官莫镇威始建。以后历任土官不断修建、扩建,形成了以土司衙署为中心,包括土司祠堂、代理土司府第、汉堂、练武场、土司陵园、官塘、三清观、关帝庙等土司建筑群。建筑是文化的结果,纵观土司建筑群,从选址、建设、装饰、使用等等来看,无不隐含确保地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们安康、世代相传的理念,也体现了土司忠君报国等思想。
1、从选址来看,莫氏土司衙署打破坐北朝南为吉的传统思想,坐南朝北,建于翠屏山北麓,除认定翠屏山是块神灵宝地外安全胜于传统体制。背靠陡壁险峻的翠屏山,面向宽阔平坦、水源充足的平地,进可以攻,退可以守,是理想的基地。
2、从衙署的的布局来看,东面是紧靠衙署的土司祠堂。宋朝理学家朱熹《家理》中说:“君子将营宫室,先充祠堂于正寝之东”,表明对祖宗的崇拜;接着是三界庙,“三界”是庇护地方安全的神灵;往西是官族府弟、演兵场,关帝庙以及牢固的东、西、北三大城门,确保其衙署安全稳固。而这些建筑,形式与中原地区大型官第建筑几乎一样,由纵向的院落组成路,再由路组成群,其间无不渗透了中原地区常见的形式与文化。
3、从建筑的装饰来看,土司建筑装饰中避开为帝王宫殿建筑中常见的金黄色彩,大量使用赤色,体现其富贵和权威。建筑群的装饰中,除人物形象外,动物有蝙蝠、蝴蝶、鹿、鹭鸶、仙鹤、喜鹊等,植物的有松、竹、梅、葫芦等,器物的有石鼓,文字的有:“d”、“寿”等字。这些装饰都体现了土司追求“福、禄、寿”的思想观念。
(二)土司服饰
土县土官是朝庭钦准的世袭官,七品,按朝例,赐予官服、官帽、官带。土官只有在审案、出巡、接待上官或达官显贵时,才穿朝服、戴官帽、系官带,显示其地位和尊严。平时则穿棉制便装。这些便装布料,大多数是土民进贡给土官的棉麻或布,颜色大多是青色或白色。土官冬着青色棉质外套,夏着白色棉麻轻装。款式有对襟短衣,圆领长衫,鞋袜亦用棉布制作,青色或黑色,粗糙暖和。平时着装,除颜色上土官有所限制外,其它的与土民无异。
(三)土司饮食
忻城土县,无论是土官还是土民,其饮食习惯大致相同。主食以大米,其次玉米、小麦、薯类、豆类。节日时做米粉、包粽子、煮五色饭、做糕点、豆腐圆,土民供俸的猎物及鸡、鸭、鱼、肉,饮米酒。举家就餐时,按一定的座次,主位背靠神龛,面向大门,为家中长者就座之尊位,左右两边为次座,子女婿就座,背靠大门为末位,一般为儿媳或女儿就坐末位。土司就餐有佣人专为之斟酒、盛饭、递巾、打扇,下人不得与土官同桌就餐,而且不得坐凳用餐。
(四)土官出行
忻城土县,地处大石山区,山高路险,交通不便。土官出巡游览或从事其它社交活动时,多骑马、坐轿。所过之地,设亭站,供其休息作乐。土民则肩挑背负,徒步行走。土官莫镇威曾修有古月桥等桥梁,开辟山路,为忻城交通作出了贡献。
二、制度形态的土司文化
忻城莫氏土司,起初是靠武力协助中央王朝镇压农民起义“有功”被起用而走上政治历史舞台。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莫氏土司意识到光靠“跃马操戈”难以维持其统治地位,需要制定一定的法规,才能治理好所辖区域。这是一种文明进步。土司法治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遵守国家制定的法令;二是自行制定一些规则,用于调整其内部关系;三是民间存在的习惯法规。
(一)中央王朝对土司地区的统治,意在“以其故俗治”,但实际上并不放心这样做,因而制定各种针对土司的不同法规、律令,要他们必须遵行。一是对土官承袭问题有严格规定,土官承袭必奉“赴阙受职”,“务要验封司委官体勘,别无争袭之人,明白取其宗支图本,并官吏人等结状,呈部具奏,照例承袭”;二是对土官反叛、拘衅之犯罪,都要从重处罪“或诛、或降职使用”;三是土司无俸禄,朝廷赐予土地,使人佃耕,但规定“不得典卖”,如有私自典卖,即受法律处罚。四是奉旨征调土兵,不如期而至者;朝贡不按期、按质、按数者等等,都将受到朝廷的追究并处罚。“忠君效国”、遵守国家法令是历代土司为官的宗旨。
(二)在遵守国家律令的同时,莫氏土司根据需要,制定出一些似法非法的,尚不规范的条文,以维持其统治秩序。这些条文分为几个方面:
1、土司家族内部约束条文。如历代土司所写的“训荫官”、“遗训”、“族示”、“家训”等等,意在劝官族成员要读书,明事理,讲忠孝,要耕织,服劳奉养,要学曲艺,勿游手好闲,要行商贸易,要勤俭持家,勿忘本贪财等等,从思想上、政治上、行为上对土官及官族子弟的约束,起到法制作用。
2、土地政策。土官没有薪俸,其公干支出和生活费用,由国家确定的官田收入中解决,是名副其实的“食土者”。因此,土官对辖境土地具有所有权,任其支配。所以土司把大量的良田沃土占为“官田”“官族田”,由土民耕种,收入全部归于已有;另一方面,土司还把一部分土地按各种劳役情况分给土民耕种,这一部分土地称为役田。如为土司抬轿,给抬轿者一份土地耕种,称为“轿夫田”,给服兵役的土民一份土地,称为“兵田”,还有名目繁多的“挑夫田”、“渡夫田”、“邮递田”等等。这些役田从数量上看,基本能维持其生活所需。另一部分是民田,为农民所有,可以自行支配,种植收获归自己。这些田地除祖传下来的祖田外,大多数是土民开荒而来。
3、土兵政策。土兵是土司拥有的个人武装。土官分给服兵役的土民一份土地耕种,这些土兵平时为民,战时为兵。若有差遣,土兵自备军粮、武器,在土官的带领下保护地方安全,服从朝廷征调,协同官军四处征战,共同承担保家卫国的使命。
4、土司教育制度。明朝之前,忻城没有设立学校,无教育行政机构。明朝初,虽设有县学,但极少有人入学读书而停办。“例不建学”长达近400余年之久。其间只有土司办塾馆,延师教授官族子弟。清朝时期,土官莫振国在土司衙署内设义学三间,制定《教士条规》悬于衙中,让人学之、感之。《教士条规》十六则是莫氏土官一篇较杰出的教学论文,不仅体现了作者经学、史学方面的深厚底功,而且对教学方面也颇有研究。对诸生学什么、怎么学、如何做规定得明确具体,严慈相济,告诫与期望并存。
5、民间习惯法规。在土民中由于没有文化,难形成成文的条规。言传身教是他们教育子弟的传统。勤劳是土民衡量人的最重要的道德标准。在土民中,流传着这样的民谣:“勤不富也饱,懒不死也饿。”赞扬勤劳,鄙视懒惰是社会道德教育的准绳。严禁偷盗、抢劫、乱伦、损坏公有财产的行为,敬爱长辈、扶助孤寡、救人之危,被土民誉为美德,以此为荣,长传不断。
三、精神形态的土司文化
精神形态的土司文化是土司文化的核心内容,包括思想理念、价值观念、礼仪习俗,以及人际关系等等,所有精神形态的东西它影响内部成员的价值取向、道德情感,体现出其个性特色。从莫氏历代土司所保存下来的各项条规、诗文以及各种楹联,不难看出其思想理念、价值观念。
(一)推崇孔孟之道,遵循“忠、孝、仁、爱”。
〈〈莫氏宗谱〉〉记载,莫氏历任土司著有《力田箴》、《官箴》、《分田例议》、《训荫官》、《遗训》、《劝官族示》、《教士条规》、《芝州家训》以及诗文楹联,都渗透了尊儒重道、忠君报国、仁义博爱、勤俭持家等思想。如《官箴》“子蒙世袭,恐负君恩,戴星出入,不暇饔飧”,“仁民爱物,为官本根”;《训荫官》“为官有本,慎乃修身”、“祖宗父母,恩罔极矣”;《教士条规》“道统渊源为纲纪万化之本,由尧、舜、汤、文以及孔子,始集群圣之大成……,斯道之传,于今为昭。”;《庙祝记》“荷蒙皇恩浩重,获袭斯土,上既不能竭力,致身少效犬马之劳”等等,这些都是莫氏土司维护其统治地位的思想理念。
(二)以农为本,勤俭持家。
忻城是个大石山区,农业是是经济的主要来源。因而历代土司非常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倡导以农为本,勤俭持家。如莫氏先祖莫保移居忻城后就写下《力田箴》:“将争战之力,瘁厥犁锄,是货不弃地,食为所天。勿荒于嬉,山头岭角皆金珠,勿荒于业,耕耘收获是根本”,告诫子孙要以农为本,勤劳创业。《分田例议》:“凡为官弟,不论嫡庶,均酌以田,食至三世,仍将给田归官”,鼓励官族要开发资源,发展生产,为后世子孙及早创业。《训荫官》“荒田力穑,乃亦有秋”,《劝官族示》:“次要耕田,垄亩犁田之中,服劳奉养在焉。”等等,莫镇威曾在思练建有“劝农停车所”,鼓励土民耕种。把农业生产与人的道德观念、安生立命、祖业传承等联系起来。《训荫官》中还写道:“一日万钱,不过一饱,百笥千裘不过一暧。珠玉非衣,珍宝莫食。吁!宁朴勿华,宁俭勿奢。”告诫子孙莫要贪婪,要勤俭持家。
(三)为人处事要以礼相维,以心相许
莫氏土司虽为一方土皇帝,在为人处事上仍流淌着壮族人民朴实无华、以诚相待、乐施好客等传统。据《忻城莫氏宗谱》记载,始祖莫保“凡来往者,无不以诚相待,以义相恤”,土司莫继清时期,“当其时,男力耕,女知织,农桑之外,别无他事”,“松岭不惊花下犬,彩江常放月中舟”。可见当时朴实的民风。土司莫应朝“待族人以爱,驭家人以宽,严而不酷,内外里堡,感以慈母称焉”。土官莫元相《劝官族示》写到“要读书,则明事理,事从亲兄,爱敬之念油然而生,不但犯上作乱绝其端倪,而暴戾凌人之事亦潜而消。”莫土司的观念及其行为,对改变土族中的陋习,走向文明,起到促进作用。
(四)宗教信仰
原始以来各民族都有共同的宗教信仰,莫土司运用忻城壮族人民对祖先神灵的信奉,大加宣扬扶持,并建立宗族祠堂,三清阁、关帝庙、观音阁等祠庙,满足人们心理的需要。如供奉“社王”,“社坛”遍布村郊角落,各社自有辖区,区内居民社众,遇到是非纠葛,直曲莫辩,往往相约双方亲诣该社赌咒(盟誓),以判是非直曲,各社订有不成文的清规戒律、各种禁忌,人莫敢逾越。莫氏家族供奉“莫一大王”,称之为莫氏祖先;莫土司每年春秋两季举行隆重的祭祀祖先神灵活动,告诫宗族子孙不忘先祖,增强宗族团结,维护地方安宁。如土司祠堂正殿楹联:“数典无忘入庙仰先型永念三朝勋业;受恩罔替绾符承世泽常留百里河山。”思练“六一亭”楹联:“六房虽系六支彻柢算来远近依然同个祖;一族即如一树从根观去亲疏都是一家人。”莫氏土司利用祭祀活动向土民灌输各种思想。如城隍庙大门楹联写到“为人可有良心初一十五何需汝焚香点烛;作事若昧天理三更半夜须防我铁链钢叉。”土司莫景隆还写下了《庙祝记》、《祧庙记》,意在告诫族人要牢记古代圣贤美德和教诲,孝敬祖先,弘扬祖宗的功德。
(五)民俗文化
1、土锦。土锦作为文化艺术品,是忻城土县民间的一种发明创造,它源于土民的生产生活,反映他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愿望和追求。土锦以棉线为经线,以各色绒线作为纬线交织而成。织锦使用的是竹笼式的织锦机。主要纹样有几何“d”字纹、水波纹、云雷纹、线纹、蔓纹、圈点纹;图案有几何图案、动物图案、植物图案;如龙、凤、狮、虎、鹿、喜鹊、蝴蝶、菊花、梅花、桂花、茶花等;主要颜色有黑、白、黄、蓝、红、紫等;主要品种被面、抱褛面、背带心等。
忻城土县的土民在土司统治时期,生活虽然困苦,但他们用歌声表达自己的情感、生活和理想追求,爱唱歌是他们的与生俱来的传统,编出的民歌丰富多彩,世代相传。忻城山歌句式上有五言句式、五三五句式,形式上有勒脚歌喉、排歌,内容上有时政歌、劳动歌、苦情歌、礼俗歌、爱情歌;每年农历春节、三月三、八月十五中秋节,有聚众唱歌的传统习惯,称为歌圩。
3、民间故事
忻城土县的土民在与大自然奋斗的生产生活中,用自己的智慧和血汗繁衍生息,也创造了自己的文化,以口头的形式代代相传的民间故事,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从思想内容上看,有流传远久的神话故事《布伯擒雷王》;有反映壮族人民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如《俩姐妹》《卡尼和卡勒》等等,反映了壮家人古朴而善良的民风。从形式上看,这些故事短小精干,情节跌宕起伏,曲折而不娇揉,便于记忆,便于流传。
另外戏剧的有师公戏(傩面戏)、彩调剧,乐器的有铜钟、铜鼓,舞蹈的有扁担舞、捞虾舞、采茶舞、狮子舞等。
108道~满汉全席起兴于清代,是集满族与汉族菜点之精华而形成的历史上最著名的中华大宴。乾隆甲申年间李斗所著《扬州书舫录》中记有一份满汉全席食单:
满汉全席,分为六宴,均以清宫著名大宴命名。汇集满汉众多名馔,择取时鲜海错,搜寻山珍异兽。全席计有冷荤热肴一百九十六品,点心茶食一百二十四品,计肴馔三百二十品。合用全套粉彩万寿餐具,配以银器,富贵华丽,用餐环境古雅庄隆。席间专请名师奏古乐伴宴,沿典雅遗风,礼仪严谨庄重,承传统美德,侍膳奉敬校宫廷之周,令客人留连忘返。全席食毕,可使您领略中华烹饪之博精,饮食文化之渊源,尽享万物之灵之至尊。
满汉全席(一) 蒙古亲藩宴
此宴是清朝皇帝为招待与皇室联姻的蒙古亲族所设的御宴。一般设宴天正大光明殿,由满族一、二品大臣坐陪。历代皇帝均重视此宴,每年循例举行。而受宴的蒙古亲族更视此宴为大福,对皇帝在宴中所例赏的食物十分珍惜。《清稗类钞*蒙人宴会之带福还家》一文中说:“年班蒙古亲王等入京,值颁赏食物,必之去,曰带福还家。若无器皿,则以外褂兜之,平金绣蟒,往往汤汁所沾需,淋漓尽,无所惜也。”
茶台茗叙 :古乐伴奏-满汉侍女敬献白玉奶茶
到奉点心 :茶食刀切 杏仁佛手 香酥苹果 合意饼
攒盒一品 :龙凤描金攒盒龙盘柱 (随上乾果蜜饯八品)
四喜乾果 虎皮花生 怪味大扁 奶白葡萄 雪山梅
四甜蜜饯 蜜饯苹果 蜜饯桂圆 蜜饯鲜桃 蜜饯青梅
奉香上寿: 古乐伴宴-焚香入宴
前菜五品: 龙凤呈祥 洪字鸡丝黄瓜 福字瓜烧里脊 万字麻辣肚丝 年字口蘑发菜
饽饽四品: 御膳豆黄 芝麻卷 金糕 枣泥糕
酱菜四品: 宫廷小黄瓜 酱黑菜 糖蒜 腌水芥皮
敬奉环浆: 音乐伴宴-满汉侍女敬奉贵州茅台
膳汤一品: 龙井竹荪
御菜三品: 凤尾鱼翅 红梅珠香 宫保野兔
饽饽二品: 豆面饽饽 奶汁角
御菜三品: 祥龙双飞 爆炒田鸡 芫爆仔鸽
御菜三品: 八宝野鸭 佛手金卷 炒墨鱼丝
饽饽二品: 金丝酥雀 如意卷
御菜三品: 绣球乾贝 炒珍珠鸡 奶汁鱼片
御菜三品: 干连福海参 花菇鸭掌 五彩牛柳
饽饽二品: 肉未烧饼 龙须面
烧烤二品: 挂炉山鸡 生烤狍肉 随上荷叶卷 葱段 甜面酱
御菜三品: 山珍刺龙芽 莲蓬豆腐 草菇西兰花
膳粥一品: 红豆膳粥
水果一品: 应时水果拼盘一品
告别香茗: 信阳毛尖
满汉全席(二) 廷臣宴
廷臣宴于每年上元后一日即正月十六日举行,是时由皇帝亲点大学士,九卿中有功勋者参加,固兴宴者荣殊。宴所设于奉三无私殿,宴时循宗室宴之礼。皆用高椅,赋诗饮酒,每岁循例举行。蒙古王公等皆也参加。皇帝籍此施恩来拢络属臣,而同时又是廷臣们功禄的一种像徵形式。
丽人献茗:狮峰龙井
乾果四品:蜂蜜花生 怪味腰果 核桃粘 苹果软糖
蜜饯四品:蜜饯银杏 蜜饯樱桃 蜜饯瓜条 蜜饯金枣
饽饽四品:翠玉豆糕 栗子糕 双色豆糕 豆沙卷
酱菜四品:甜酱萝葡 五香熟芥 甜酸乳瓜 甜合锦
前菜七品:喜鹊登梅 蝴蝶暇卷 姜汁鱼片 五香仔鸽 糖醋荷藕 泡绿菜花 辣白菜卷
膳汤一品:一品官燕
御菜五品:砂锅煨鹿筋 鸡丝银耳 桂花鱼条 八宝兔丁 玉笋蕨菜
饽饽二品:慈禧小窝头 金丝烧麦
御菜五品:罗汉大虾 串炸鲜贝 葱爆牛柳 蚝油仔鸡 鲜蘑菜心
饽饽二品:喇嘛糕 杏仁豆腐
御菜五品:白扒广肚 菊花里脊 山珍刺五加 清炸鹌鹑 红烧赤贝
饽饽二品:绒鸡待哺 豆沙苹果
御菜三品:白扒鱼唇 红烧鱼骨 葱烧鲨鱼皮
烧烤二品:片皮乳猪 维族烤羊肉 随上薄饼 葱段 甜酱
膳粥一品:慧仁米粥
水果一品:应时水果拼盘一品
告别香茗:珠兰大方
满汉全席(三) 万寿宴
万寿宴是清朝帝王的寿诞宴,也是内廷的大宴之一。后妃王公,文武百官,无不以进寿献寿礼为荣。其间名食美馔不可胜数。如遇大寿,则庆典更为隆重盛大,系派专人专司。衣物首饰,装潢陈设,乐舞宴饮一应俱全。光绪二十年十月初十日慈禧六十大寿,于光绪十八年就颁布上谕,寿日前月余,筵宴即已开始。仅事前江西烧造的绘有万寿无疆字样和吉祥喜庆图案的各种釉彩碗、碟、盘等瓷器,就达二万九千一百七十余件。整个庆典耗费白银近一千万两,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
丽人献茗:庐山云雾
乾果四品:奶白枣宝 双色软糖 糖炒大扁 可可桃仁
蜜饯四品:蜜饯菠萝 蜜饯红果 蜜饯葡萄 蜜饯马蹄
饽饽四品:金糕卷 小豆糕 莲子糕 豌豆黄
酱菜四品:桂花辣酱芥 紫香乾 什香菜 暇油黄瓜
攒盒一品:龙凤描金攒盒龙盘柱 随上
五香酱鸡 盐水里脊 红油鸭子 麻辣口条
桂花酱鸡 蕃茄马蹄 油焖草菇 椒油银耳
前菜四品: 万字珊瑚白菜 寿字五香大虾 无字盐水牛肉 疆字红油百叶
膳汤一品: 长春鹿鞭汤
御菜四品: 玉掌献寿 明珠豆腐 首乌鸡丁 百花鸭舌
饽饽二品: 长寿龙须面 百寿桃
御菜四品: 参芪炖白凤 龙抱凤蛋 父子同欢 山珍大叶芹
饽饽二品: 长春卷 菊花佛手酥
御菜四品: 金腿烧圆鱼 巧手烧雁鸢 桃仁山鸡丁 蟹肉双笋丝
饽饽二品: 人参果 核桃酪
御菜四品: 松树猴头蘑 墨鱼羹 荷叶鸡 牛柳炒白蘑
烧烤二品: 挂炉沙板鸡 麻仁鹿肉串
膳粥一品: 稀珍黑米粥
水果一品: 应时水果拼盘一品
告别香茗: 茉莉雀舌毫
满汉全席(四) 千叟宴
千叟宴始于康熙,盛于乾隆时期,是清宫中的规模最大,与宴者最多的盛大御宴。康熙五十二年在阳春园第一次举行千人大宴,玄烨帝席赋《千叟宴》诗一首,固得宴名。乾隆五十年于乾清宫举行千叟宴,与宴者三千人,即席用柏梁体选百联句。嘉庆元年正月再举千叟宴于宁寿宫皇极殿,与宴者三千五十六人,即席赋诗三壬余首。后人称谓千叟宴是“恩隆礼洽,为万古未有之举”。
丽人献茗:君山银针
乾果四品:怪味核桃 水晶软糖 五香腰果 花生粘
蜜饯四品:蜜饯桔子 蜜饯海棠 蜜饯香蕉 蜜饯李子
饽饽四品:花盏龙眼 艾窝窝 果酱金糕 双色马蹄糕
酱菜四品:宫廷小萝葡 蜜汁辣黄瓜 桂花大头菜 酱桃仁
前菜七品:二龙戏珠 陈皮兔肉 怪味鸡条 天香鲍鱼 三丝瓜卷 虾籽冬笋 椒油茭白
膳汤一品:罐焖鱼唇
御菜五品:沙舟踏翠 琵琶大虾 龙凤柔情 香油膳糊 肉丁黄瓜酱
饽饽二品:千层蒸糕 什锦花篮
御菜五品:龙舟镢鱼 滑溜贝球 酱焖鹌鹑 蚝油牛柳 川汁鸭掌
饽饽二品:凤尾烧麦 五彩抄手
御菜五品:一品豆腐 三仙丸子 金菇掐菜 溜鸡脯 香麻鹿肉饼
饽饽二品:玉兔白菜 四喜饺
烧烤二品:御膳烤鸡 烤鱼扇
野味火锅:随上围碟十二品
一品 : 鹿肉片 飞龙脯 狍子脊 山鸡片
野猪肉 野鸭脯 鱿鱼卷 鲜鱼肉
刺龙牙 大叶芹 刺五加 鲜豆苗
膳粥一品:荷叶膳粥
水果一品:应时水果拼盘一品
告别香茗:杨河春绿
满汉全席(五) 九白宴
九白宴始于康熙年间。康熙初定蒙古外萨克等四部落时,这些部落为表示投诚忠心,每年以九白为贡,即:白骆驼一匹、白马八匹。以此为信。蒙古部落献贡后,皇帝高御宴招待使臣,谓之九白宴。每年循例而行。后来道光皇帝曾为此作诗云:“四偶银花一玉驼,西羌岁献帝京罗。”
丽人献茗: 熬乳茶
乾果四品: 芝麻南糖 冰糖核桃 五香杏仁 菠萝软糖
蜜饯四品: 蜜饯龙眼 蜜饯莱阳梨 蜜饯菱角 蜜饯槟子
饽饽四品: 糯米凉糕 芸豆卷 鸽子玻璃糕 奶油菠萝冻
酱菜四品: 北京辣菜 香辣黄瓜条 甜辣乾 雪里蕻
前菜七品: 松鹤延年 芥茉鸭掌 麻辣鹌鹑 芝麻鱼 腰果芹心 油焖鲜蘑 蜜汁蕃茄
膳汤一品: 蛤什蟆汤
御菜一品: 红烧麒麟面
热炒四品: 鼓板龙蟹 麻辣蹄筋 乌龙吐珠 三鲜龙凤球
饽饽二品: 木犀糕 玉面葫芦
御菜一品: 金蟾玉鲍
热炒四品: 山珍蕨菜 盐煎肉 香烹狍脊 湖米茭白
饽饽二品: 黄金角 水晶梅花包
御菜一品: 五彩炒驼峰
热炒四品: 野鸭桃仁丁 爆炒鱿鱼 箱子豆腐 酥炸金糕
饽饽二品: 大救驾 莲花卷
烧烤二品: 持炉珍珠鸡 烤鹿脯
膳粥一品: 莲子膳粥
水果一品: 应时水果拼盘一品
告别香茗: 洞庭碧螺春
满汉全席(六) 节令宴
节令宴系指清宫内廷按固定的年节时令而设的筵宴。如:元日宴、元会宴、春耕宴、端午宴、乞巧宴、中秋宴、重阳宴、冬至宴、除夕宴等,皆按节次定规,循例而行。满族虽有其固有的食俗,但入主中原后,在满汉文化的交融中和统治的需要下,大量接受了汉族的食俗。又由于宫廷的特殊地位,逐使食俗定规详尽。其食风又与民俗和地区有着很大的联系,故,腊八粥、元宵、粽子、冰碗、雄黄酒、重阳糕、乞巧饼、月饼等仪器在清宫中一应俱全。
丽人献茗:福建乌龙
乾果四品:奶白杏仁 柿霜软糖 酥炸腰果 糖炒花生
蜜饯四品:蜜饯鸭梨 蜜饯小枣 蜜饯荔枝 蜜饯哈蜜杏
饽饽四品:鞭蓉糕 豆沙糕 椰子盏 鸳鸯卷
酱菜四品:麻辣乳瓜片 酱小椒 甜酱姜牙 酱甘螺
前菜七品:凤凰展翅 熊猫蟹肉 虾籽冬笋 五丝洋粉 五香鳜鱼 酸辣黄瓜 陈皮牛肉
膳汤一品:罐煨山鸡丝燕窝
御菜五品:原壳鲜鲍鱼 烧鹧鸪 芜爆散丹 鸡丝豆苗 珍珠鱼丸
饽饽二品:重阳花糕 松子海罗干
御菜五品:猴头蘑扒鱼翅 滑熘鸭脯 素炒鳝丝 腰果鹿丁 扒鱼肚卷
饽饽二品:芙蓉香蕉卷 月饼
御菜五品:清蒸时鲜 炒时蔬 酿冬菇盒 荷叶鸡 山东海参
饽饽二品:时令点心 高汤水饺
烧烤二品:持炉烤鸭 烤山鸡 随上
薄饼 甜面酱 葱段 瓜条
萝葡条 白糖 蒜泥
膳粥一品:腊八粥
水果一品:应时水果拼盘一品
告别香茗:杨河春绿
  明代言官是给事中和御史的合称,包括都给事中、左右给事中、给事中、都御史、副都御史、佥都御史、十三道监察御史和由这些人兼任的巡抚、巡按等,总人数保持在二百人左右,时有缺额,其组织机构为都察院和六科。六科给事中在明代被称为科官,十三道监察御史则被称为道官,合称为“科道官”,也称为“台垣”,御史为台,六科为垣,构成明代纠举弹劾、防止官员敷衍公事、违法乱纪的两道交叉防线。给事中和御史的名称,明以前官制中早已出现,到了明代,“御史为朝廷耳目,而给事中典章奏,得争是非于廷陛间,皆号称言路”,二者的职责虽有区别,但交叉之处很多,加上明朝在前代的基础上台谏合一的趋势日益明显,因而在实际运作中往往将二者相提并论。
  与历代言官相比,明代言官的职权广泛而重要。明太祖建立庞大的监察机构,并赋予在这个机构中行使权力的言官以相当大的(包括监察权而又不止是监察权)权力。本文就明代言官的职权、选任、地位、升黜、作用等作一简要介召:
  言官的主要组织机构
  明代言官的主要组织机构是都察院和六科。明朝立国之初, 朱元璋鉴于元末吏治腐败倾覆的教训,对台谏官的建设非常重视,洪武十五年,设都察院,与六部尚书分掌的各部共为七大衙门,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是天子耳目,代天子巡按各地,官职虽卑,仅为七品,其权却重。同时, 明太祖又增设六科(吏、户、礼、兵、刑、工)给事中, 侍从皇帝, 其秩虽也为七品, 但因是近臣,所以也受到朝野重视。六科给事中与十三道御史合称为“科道”,皆为言官。“御史为朝廷耳目, 而给事中典章奏,得争是非于廷陛间,皆号称言路。” 明太祖清醒地认识到言官对政治清明所负有的特殊责任。他说:“治国之道, 必通言路, 言犹水也, 欲其长流。”“水塞则众流障遇, 言塞则上下壅蔽……诸公有所建明, 当备陈之。”“不宜有所隐蔽, 若隐避不言, 相为容默, 既非事君之道, 于己亦有不利”。 基于此认识, 明太祖创设的都察院与六科便出现了独特的职权与地位。
  都察院与六科这两个以台谏著称的机构,在明代既互相渗透,又互不统属。六科主掌献替以政主; 督察御史掌纠察以绳百官,自宋以降,台谏职责交叉增多,明代把这一“台谏合一”趋势即加以发展。
  言官的职权
  明代言官职权广泛而细致,其中规谏君主和纠劾百司是言官最重要的两项任务。明代设立言官的目的,就言谏和封驳而言,是驳正皇帝的违误,补救皇帝的疏忽,使皇帝成为万民共仰的尧舜之君,或者至少是能使祖宗创下的帝王基业传承不衰的有德有道之君;从弹劫方面而言,是为了纠举奸恶,以澄清吏治,安全良善。从制度运行的实际情况看,明代言官在巩固皇权,维护朝纲,纠举官邪,整肃吏治,维护明代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等方面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的实现,是言官通过与皇帝、阁部大臣、宦官、各级地方官吏及民众等群体的互动达到的。明代言官的职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言官协助皇帝处理诏旨章奏,驳正违失。明代皇帝处理政务,主要靠中央及地方政府各部门的章奏和下达诏旨。六科每天派员至会极门领取皇帝的诏旨和批复的章奏,审核其无误,抄发相关衙门,如有违失,许给事中封驳。
  言官规谏皇帝,左右言路。在明代,广义的言路可以是天下臣民的进言,狭义的言路则专指言官言事。尤其是当国家某方面的治理出现弊端的时候,言官们往往要“条陈时弊”以提醒皇帝与百官。如果发生“主德阙违”,言官更是有责任规谏。若皇帝受蒙蔽而不省,言官们就要“舍身以诤’,不惜批逆鳞、捋虎须。
  言官行使弹幼和纠察之权。在明代,言官对封建国家机构中不法行为有权揭发、处分或追究法律责任,也包括对一切不称职官员的纠察。这是言官的基本职责,“专纠劾百司,辩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
  言官参与官员考核和廷议(廷推)。明代官员的考核分为“外察”和“京察”两种。外察时由巡按御史及按察司综合考察地方官员为政功过,将“`茸无能者,起送赴部”, 以定黜陟。京察中四品以下官员由吏部尚书和都御史负责,吏科给事中和河南道掌道御史在考察前咨访被察官员的政绩行止,为考察提供依据。明代言官特别是其领袖还有参与廷议与廷推的权力。即所谓“凡大事廷议,大臣廷推,大狱廷鞠,六掌科皆预焉”,“有大政,(御史)集阙廷予议焉”。言官以正、从七品的低品秩参与议政,往往能牵制高级官僚,以平衡不同的政治力量。
  言官巡历与当差。在明代,都御史提督各道,监察御史巡按各地,给事中也有随时被派出的可能与机会。所谓巡历,包括监察御史巡按州县,了解民情,也包括遇到重大变乱,由都御史带衔,或由其他大臣加都御史衔出巡(即所谓巡抚)。巡抚除负有监察之责外,更重要的是皇帝特别任命他的行政权,而巡按一职则以监察为主。
  言官的选任
  由于言官对明代政治的特殊作用,明代对言官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言官必须忠于皇帝。忠于皇帝是一切封建官吏都要具备的政治条件,而担任言官之职者,忠于皇帝尤为重要。言官要“贤”,即要有较高的伦理道德修养。言官要气节刚直,为官正派。选任言官“当用清瑾介直之士,清则无欲,瑾则无忽,介直则敢言”。其次,言官要具备突出的学识才干。既要有丰富的治国安民的政治才识。又要有渊博的文化知识,要“器识远大,学问该博”,通古今,善文章。第三,言官还必须具备一定的仕途经历和实践经验。明代言官一般都有基层任职的经历,熟悉民情,而且积累有仕途经验。第四,言官大多年富力强,出身合格。选拔言官的年龄,明初没有定制,到成化、弘治时,有了具体年龄要求,定为选30岁以上至50岁以下者,其中由庶吉士入选的可年龄轻一点,25岁也可,目的是以其年富力强来保证这支队伍的干练。同时,对他们的出身也有明确的要求,规定不选用那些吏行出身者。还规定“大臣之族不得任科道”,凡“父兄现任在京三品大臣,其子弟为科道言事官者,俱改任别衙门,照例循资外补”。此外,言官尚须具备一定的风度。如给事中为内侍之臣,出入宫廷,外察百官,钦差南北,在某种程度上是封建官僚的象征,所以要“姿貌雄伟”,仪表人才,声音洪亮。
  在选任言官的方式方面,明代也有一套成熟完备的做法,据《明史.选举三》记载,有荐举、初授、改授和考选等,自正统以后,考选成为主要形式。总体上说,明代言官选任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一是通过科举考试录用,这是明代选录言官的主要方式,其目的是从具备较高学历的知识分子中选举人才。录用的范围,各个时期有所不同。其次是通过推荐录用。明初百废待兴,许多机制还不完善,故以推荐方式录用言官,以补科举渠道选拔人才之不足。随着明朝政治制度的逐步完善,推荐录用的方式于仁宣以后逐渐停搁不用。其三是封授,也称特简,即由皇帝直接任命,这种方式平时采用不多,特授的条件也无成法,主要看皇帝个人的意愿。其四为廷推,即朝廷重臣参与讨论,并集体推荐,由皇帝决定的方式。言官的主要长官,如都察院的左、右都御史等,一般情况下,均由廷推这一途径选拔。
  言官的地位
  在明代言官的组成人员中,左、右都御史与朝廷最高品长官同级,被视为朝廷高级官员,其位高权重自不必说。一般言官,论品秩确实不高,一般为七品,但其政治地位却很突出,超于品秩,常常并肩于九卿之列,职事朝廷大政,因而,能当选为言官就被群臣视为殊荣。具体而言,明代言官具有的种种特权和待遇休现在五个方面:其一,有接近皇帝的权力和机会。明初,六科给事中与翰林院、尚宝司官“常朝俱在奉天门上御座左右侍立,故云近侍”。在封建社会,能够侍奉于皇帝左右,是及其重要的政治待遇,一般朝臣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其二,在朝廷重要礼仪场所,位次排列远比同品秩官员要前,显示出他们政治地位的特殊性。大臣上朝,一般按品秩排位次,以体现其地位与权力的尊卑大小,但永乐以后,七品言官开始排列于五品郎中之上。其三,参与权力核心。《明史》载:“天下事惟辅臣得议,惟谏官得言。谏官虽卑,与辅臣等。”也就是说,科臣与阁臣一样,具有参与最高决策圈活动并提出建议的权力,甚至有反驳权,这是一般官员所不具备的。其四,在官场一般礼节上,职位高、品秩上的九卿对言官也不敢怠慢。其五,言官在经济上也有不少特权,他们享有与四品官员一样的优免田赋的待遇。
  言官的升黜
  明代对言官的考核归属于都察院和吏部。考核分为两种,一为考满,即对任官年资届满者进行考核,并且分为三个阶段,三年一考。三年曰初考,六年曰再考,九年曰通考。考核后根据任职表现,分为称职、平常、不称职三类,并“依职掌事例考核升降”。二为考察,言官按京官例,六年一考察,亦称京察。明代言官的升迁主要有三种方式。一种是在一般情况下通过定期考核升迁,方法和要求如前所述。其次是以特擢方式升迁,这是由皇帝以非常规方式提拔重要言官的方式,一般都由皇帝特旨。大凡因朝廷需要,或因逢皇帝登极大婚、生日、生子、平乱等喜庆之事,或因言官上疏言事堪合圣意等情况,言官都有被特擢的机会。再次是通过嘉勉劳、功而升迁。在明代,朝臣因奉命出使外国或少数民族地区而提拔的,叫“劳升”;在执行守边御敌、平息地方叛逆、暴动、督修工程等任务中,建有功绩而提拔的为“功升”。
  对于言官的处罚,种类繁多。轻者夺俸一月、三月、一年以至三年不等;再者外贬,被降为州县同知、判官、县丞 ,驿丞等;又再者令其致仕、闲住。言官受到这些处罚,还算是幸运的,重者谪戍边卫,或夺官为民,或逮下诏狱,或当堂廷杖,甚至于酷刑之下丧命等。明代对言官制定的这些处罚措施,有相当的约束力,它对于促使言官勤勉供职、秉公行事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对言官的随意责罚也产生了一些严重的后果,在言官中造成了“以敢言为轻率,以缄口为得体”的局面,言官的作用被大大削弱,这种情况在明中后期表现得尤为明显。
  言官的作用
  明代特别是明初的统治者极其重视言官的作用,为此发展和完善了言官组织,建立了历史上最完备的言官体系,赋予言官广泛而重要的职权,在选任言官方面固本清源,努力以高标准获取高素质的言官队伍,给秩低位尊的言官以广泛的升迁机会,其目的就是发挥言官的监控作用,维护和制衡皇权,监督行政权力,监察军队和军事事务,调节经济关系,从而维护统治阶级的长治久安。
  维护皇权是明代言官的首要职责和作用所在。其内容非常广泛,不仅包括监督、制衡皇权,规谏君德,还包括监察六部、内阁,特别是制约相权,反对权臣专擅,以及抑制打击宦官,防止宦官为乱。
  澄清吏治是言官的另一个主要作用。明初统治者鉴于元亡之失,用严刑峻法痛剿贪官污吏,并赋予言官“凡百官猥茸、贪冒坏官纪者劾”、“兴利去害,大事奏裁,小事立断”以及“表扬善类,剪除豪蠹,以正风俗、振纲纪”等职权。在皇帝的威压和言官的尽职尽责下,明初的确在很大程度上做到了吏治清明,风气醇厚。然而,作为封建国家政体,明代吏治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贪赃枉法、权贵贪虐、仕途混乱、裙带盘错、冗官漫曹、纲纪废弛、士风腐糜等封建社会吏治的通病。“士习邪正,系世道污隆”,这种病状在明中后期以后潜滋暗长,愈演愈烈,对封建社会肌体产生了严重的腐蚀,败坏了社会风气,激化了社会矛盾,对封建国家的稳定产生了极大的威胁。“谏臣之职,在纠愚弼违”,对此一部分正直的言官痛心疾首,他们不愿坐视不管,而是充分利用自己的职权,铁面无私,刚正不阿,不避权贵,毫不手软地惩治贪官污吏,力尽所能澄清吏治,履行着言官充当封建国家“去污剂”的政治功能。
  言官作为监察官员,其行政行为对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相对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都察院与六科给事中制度加强了对各级官僚机构全面的行政监察,有利于社会秩序相对稳定;加大了对官员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从而有效地限制了官员专权、结党,这对维护和巩固中央集权、封建统治秩序的相对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都察院和六科给事中制度对贪污、渎职行为的弹劾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政治腐败的问题 ,但是至少可以对防止腐败起到一定的作用。此外,言官的进谏还能减少决策失误。都察院和六科给事中的重要职能之一是监督朝廷决策,这一职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朝廷决策的失误,防患于未然,降低行政成本。
扫描下载客户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法不入家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