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31谁会买呢?西方国家不可能中东也不会买,除了伊朗属于中东吗,亚洲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有可能会买,

伊朗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能从多个方面说说细节吗?比如百姓生活什么的,不要总是说大方面的东西,大方面的,可以查维基百科。也不要说类似于“甲骨文的数据库软件明文写着的不允许使用的五个国家之一”这样的细节,因为它对于了解一个国家并没有太大帮助而且,而且维基百科也能查得到。问这个问题是因为了纳德和西敏的故事,希望能从平民的角度来多了解一点伊朗。谢谢。
按投票排序
排名第一的游记答案让很多人对伊朗产生了美好的幻想,作为游记那位答主写的确实很好,不过真的要谈在伊朗的生活,是远没有游记那么美好的,压抑与无聊是这种伊斯兰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尤其我们住的地方不是旅游城市,附近除了石头山就是几座工厂,人影没几个,树也没几棵,即使想去周围玩玩也没地方可去。伊朗人民确实非常热情,但是与游记里的答主不同,作为男性,在伊朗基本上只能受到男性的热情欢迎,陌生姑娘根本不会和你说话(当然也可能与小地方民风保守有关),我们厂区里也没有女人,搞得厂里的伊朗人向我们大声疾呼:All men! All men! No good! 不过这里比沙特强点,好歹能露脸了,我们还可以去镇里远观一下伊朗女人的芳容,相比之下,同样是伊斯兰国家,世俗化土耳其的姑娘的热情与友好真的让我有一种“感动常在”的感觉,现在回想起来还会觉得很有意思。
我们平常聊起来也会开玩笑地说,在伊斯兰国家生活和当和尚没什么区别,没酒,没猪肉,没女人,如果只是这些的话倒还可以忍受,但是目前对于伊朗政府组建的大局域网,我是真的一点也受不了,与其他国家的网络审查不同,伊朗不是“禁止你上什么网站”,而是“只允许你上什么网站”,所以国内的主流新闻网站,游戏网站,电影网站,生活网站(豆瓣,百度贴吧等等)是全部被禁止的(只是不知道知乎因为什么原因成了“伊斯兰友好”网站,竟然允许访问,实在令人费解),而且伊朗政府还成为了世界上唯一一个主动降低网速的国家,导致我现在这里网速奇慢,WIFI很多时候有信号也上不了网,给公司发个邮件也要大早上爬起来发。来伊朗的第一个月我就看完了6本书,旧电视剧,电影看了一遍又一遍,硬盘里的老游戏挨个重玩,每天面对着无法访问的页面从霍梅尼骂到鲁哈尼,总之可以很肯定地说,如果伊朗的网络保持这个样子的话,我是肯定不会再来伊朗生活了,起码这种网络审查我个人无法接受。
在伊朗生活了一段时间,与各式各样的伊朗人交谈,也窥得了一些伊朗生活的风貌,今天刚问到了伊朗普通工人的工资折合人民币大概是1900元,不过在除了大都市之外的地方,伊朗女人工作的机会还是较少,所以对于不少人这1900元应该就是家庭收入。在伊朗被问到的最多的还是能生几个的问题,其次则会有伊朗人比着酒的手势,问我们中国有没有威士忌和啤酒,之前在中国接待的伊朗人就更无所顾忌了,直接告诉我们酒随便喝,除了驴肉什么肉都吃。上个周末因为没事干,我们尝试向石头山挺近,但是望山跑死马,只走了一半便撤退回家了,第二天早上一直陪同我们的Siavash很诚恳的和我们说,以后去哪里请一定带上他,因为现在这边对游客不是很友好,之前来的中国人就因为去外面拍照被警察抓走了,即使在伊斯法罕,也有人因为拿着长焦镜头拍照被抓起来的,被抓起来之后也要他跑到警察局交涉,所以不如直接带上他。他告诉我们说,我们的政府很愚蠢,实际上在以前谈到网络防火墙的问题时,也有伊朗人告诉我他们的政府是疯子。
因为之前去过沙特,偶尔会和他们谈到他们与沙特的区别,不止有一个伊朗人告诉我说,他们和沙特人是不一样的,沙特人信仰伊斯兰教是真心信仰,而他们则是政府规定他们必须信仰,他们一半以上的人都不做礼拜,也更愿意伊朗走向世俗化,其中有一个叫穆斯塔法的说的话很有意思,他说:伊朗现在最重要的事,就是要让伊朗人民知道,他们已经落后这个世界的生活方式100年了,只有知道了这样的落后与差距,我们才能努力赶上,像伊朗的话,我们可能需要50年的时间能够跟上世界,有的国家,比如沙特或者阿富汗,可能需要100甚至150年。他说:在巴列维王朝时代,因为财富增幅导致贫富差距和很多社会问题,有的人就希望伊斯兰革命,觉得伊斯兰革命能够解决所有问题,但是事实证明伊斯兰不能拯救伊朗,现在不止人们不相信,就是政府本身,很多时候也是心知肚明,我们负责防火墙开发与维护的部长,本人却有一个Facebook账号,而且还经常更新呢。他说:虽然这样,可是我们不希望再次通过革命来改变伊朗了,叙利亚和埃及还有利比亚革命的结果都不好,叙利亚到现在还在打仗,80万人无家可归,我更希望能由政府或者上层人士来主导,通过改革而不是革命来改变伊朗,之前总统选举舞弊事件人民的抗议与争取就是一个好的开端(这里他好像有些矛盾,因为这个事件应该是自下而上的抗争)。这个人的话让我对伊朗人的印象有了颇大的改变。
洋洋洒洒写了这么多,没什么条理可言,虽然现在伊朗人在经济上受到西方制裁,政治上还是伊斯兰政教合一的环境下忍辱负重,但是有着像穆斯塔法这样有想法的人,我觉得普通老百姓那种“融入世界生活”的理想应该也不会很遥远。
因为工作原因,我在伊朗待了快一年,并且现在就在伊朗德黑兰,楼主的描述大部分属实,不过wifi和网吧就别想了,wifi覆盖率极低,我见到的他们的网吧都是在商场中一个大概10几个座位的区域,更像是休息区,进口处写的超快网速2M,是整个网吧网速2M。偶尔有些年轻人在里面打局域网CS,总之网络非常不发达,手机信号也是很差的,很少会满格信号。伊朗是政教合一的国家,我在这边结识了不少的伊朗年轻人,问他们对自己国家政府的看法,他们都喜欢说“fk that shit”,我有个伊朗女同事,40多岁,离异,她结婚的理由是坐出租车时候坐在了前排,被“宗教警察”抓住了为了逃避惩罚被迫和司机结婚,因为在伊朗妇女坐出租车是要坐在后排的,除非是司机配偶,当然这是在20年前,现在慢慢的局势越来越好,不会再有这样的情况,各方面都逐渐开放,对于衣着要求也没那么严(法规中规定妇女必须带头巾并且不能露出头发,现在确实如楼主所言,年轻女孩头巾就只是做做样子搭在后脑勺,露出很多头发,年轻女性的衣着也不再是黑袍裹身,但衣着色彩还是以黑色为多,也有一些小年轻穿红色绿色,没有人裙子,也没有紧身裤紧身衣,有高跟鞋,指甲油)确实有很多女性外面一个深色大衣,里面穿的色彩斑斓,但是有一点,女性不能穿露出自己身体线条的衣服,比如前面说的紧身衣,更让人恼火的是,所有人(包括男性)不能穿短裤,即使是夏天,我有次穿短裤去门口买水,短短的路上都是异样的眼光,当时吓尿。男性可以穿短袖不能穿无袖,女性是不能露出露出脚踝以上的皮肤的。所以我一直觉得在这边生活的女性很艰难,中东夏天那个热啊,她们都要长袖长裤头巾,一个女同事跟我出去办事坐在出租车上差点就晕倒了。楼主说在伊朗遇到的都是善良的人,也许是呆的时间不长,我承认伊朗人大部分是善良的,可是我也遇到过多次买东西或是坐出租车宰外国人,而且也遇到过对外国人不友善的情况,尤其是这边的初中生高中生见到我们都是怪叫并且伴有挑衅的肢体动作,也可能他们这个国家外国人很少,像90年代初外国人在中国也被猴一样看,而且这些小年轻正处在青春期天天闲的蛋疼,我有几个伊朗朋友,20多岁,人很好,周末会喊我出去玩,也会介绍其他伊朗朋友给我认识,并且告诉我这个人很nice,别相信那个人等等。会告诉我们不要轻易相信他的一些“朋友”,因为我们是外国人,怕我们被那些“朋友”伤害。德黑兰的交通工具主要是汽车,地铁是中国人造的,虽然说汽车的普及率很高,但是他们的车型多为桑塔纳2000、奥拓那种过时的车型,正正方方的,大部分都是他们本国的品牌SAIPA,基本每辆车都很破也没人修,宝马奔驰等等都很罕见,偶尔见到一辆都觉得是高大上了。带过伊朗客户去中国,他们觉得中国都是好车,因为都是那种现代化的流线车型。伊朗的整体发展水平感觉大概就是中国90年代的样子,伊斯兰革命让他们的经济倒退了20-30年,西方世界的经济制裁让他们的石油只能向少数国家出口。伊朗有一个离岸岛KISH,有点类似香港是一个自由贸易港口,我去过一次,感觉是另一个国家,岛上出租车都是是丰田卡罗拉,kish是伊朗富人旅游购物的地方,是波斯湾中一个小岛,因为岛上人不多,没有污染,海水很清澈很蓝,自然环境很美,海真的是湛蓝湛蓝,清澈透底,我感觉就跟国内电视上那些旅游景点拍的宣传片中的海差不多,在那里潜过水,在快艇上能透过海水看到海底的珊瑚和鱼,KISH有一个景点是希腊沉船,落日、希腊沉船、海风、海鸥、蓝的透底的海水,一望无际的波斯湾,有机会一定会再去一次。就说这么多了,都是想一点写一点,没什么逻辑,打字太累了,还是在上班时间,还有很多关于伊朗的都没说到。
来贴点图吧
拍摄水平有限求别喷shiraz 某路边shiraz 某路边Urumieh某商场Urumieh某商场好像是德黑兰吧好像是德黑兰吧仇视美国以色列仇视美国以色列背部ZANJAN附近吧背部ZANJAN附近吧路边看到的路边看到的记不得了哪了记不得了哪了fars某处山 叫啥名记不得了fars某处山 叫啥名记不得了BAM古城 地震之后的了
世纪文化遗产BAM古城 地震之后的了
世纪文化遗产esfahan吧esfahan吧YAZD还是哪的YAZD还是哪的伊朗人开车还是比较疯的 坡下掉下去辆卡车伊朗人开车还是比较疯的 坡下掉下去辆卡车Gorgan 车 paykan samand 标志 雷诺Gorgan 车 paykan samand 标志 雷诺kerman的一个小镇kerman的一个小镇Sadabad Place
以前 巴列维住的地方德黑兰 两个著名的滑雪场
tochal (适合初学者 在德黑兰市内)和 dizin (坡还蛮陡的,距离市区1小时车程吧 )下图是tochal婚礼party
男人会要求打领带哦婚礼party
男人会要求打领带哦霍梅尼国际机场霍梅尼国际机场
认识超过10个海外伊朗人。1、民族主义:我问:说说你们国家的阿塞拜疆人吧,我知道他们也是什叶派。大部分人回答:扯淡,那些也是波斯人,不过说突厥语罢了,他们认为土耳其是自己的靠山,一群蠢蛋。......还有,普什图人也是,不过他们现在更像沙特人的狗。2、夜店:和为数不少的海外阿拉伯人相比,因为什叶派的原因,他们很少和逊尼派的其他穆斯林有宗教交集,但和阿拉伯人一样,都混夜店,区别在于他们的习气更偏南欧,手不老实,但较为收敛。阿拉伯人更像黑人。3、姑娘:伊朗女孩太有魅力了,相貌不提,但那种围头巾的方式很有味道,且习气上非常严谨,但同时偶露幽默。4、婚姻:这里特指伊朗姑娘,相对保守的家庭都会选择本族结婚,开放一些的不介意和宗教信仰不明的国人来电,成功率还很高(一共三对儿交往,最后两对儿结婚,分别在马来西亚和美国生活)。比较来看,男孩更加开放,什么女孩都可以交往,但很少结局完美(以3年左右为期限)。5、情绪:不太喜欢伊朗现政府,觉得他们老土但很崇拜伊斯兰革命卫队...情绪上非常想融入欧洲而不是中东,管阿拉伯人叫camel sxxker...管土耳其人叫turGay。
一、现行体制下的伊朗是个宗教社会,也就是说宗教成为统治阶级最高的意志体现,一切社会伦理、思想哲学、法律规范、政治体制等的根源都是伊斯兰教的思想(虽然也糅合进了其他思想,但核心不变)。当然,位于东西方十字路口的伊朗自古以来就是宗教思想繁盛的地方,琐罗亚斯德教(在中国被称为“祆教”,也叫拜火教)、摩尼教(传到中国成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明教”)、景教(基督教聂斯脱利派)、伊斯兰教(什叶派为主)到巴哈伊教都曾经或正在伊朗流行、传播。世俗社会始终处于宗教的影响下,很多的风俗习惯、文化现象都来源于宗教教义。自从1979年伊斯兰革命爆发,教士集团掌握政权后建立了伊斯兰政府,要求以严格的伊斯兰教教义为准则,来规范社会的方方面面。所以会有外界看得到的妇女外出包头巾(但从不规定要遮脸)、清真寺集体做礼拜、对罪犯施行鞭刑/绞刑等严酷刑罚等等感觉上比较不现代的现象。而外界不容易看到的如男女地位的不平等体现在法庭、出入境、社会管理等方面,少数民族的地位等等,处处可见宗教的影响。
二、社会生活中,似乎存在一种二元的现象,即统治阶级的意志与民众的向往在一定程度上有所背离。比如在对西方国家和文明的立场上,改革派的支持者们往往崇尚主动接受将之与传统相融合,而保守派则视为洪水猛兽,坚决抵制。其实西方的影响自从十九世纪以来始终不断,在巴列维王朝时期更是达到了顶峰,世俗生活中的西化随处可见,从衣着打扮、流行文化、生活习惯方面都有向西方学习的趋势,当然,经济危机、信仰矛盾等源起资本主义的问题也随之而来。终于,经过一场颠覆性的革命又回到了传统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革命后经过了三十多年,西方的影响再次潜移默化地对伊朗社会产生冲击。随着网络的普及,伊朗人接触外界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尽管管制比较严格)。
三、文化的传承方面,伊朗保持得不错。作为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的古国,伊朗有着灿烂的历史文明和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特别是在哲学、文学、音乐、美术、手工艺等方面,是伊斯兰世界杰出的代表。撇开宗教不谈,伊朗人的生活中处处体现出传统文化的影响,如每家每户几乎都有中世纪著名诗人哈菲兹的诗集(据说是除了《古兰经》外,在伊朗保有量最大的出版物);几乎所有家庭都有手工织造的波斯地毯,其用料纯正、工艺精美;每年的节日都有传统习俗——如诺鲁孜节(每年的阳历3月21日)要布置“七鲜桌”、诺鲁兹前的最后一个周三要燃放烟花、诺鲁兹节后十三天全家出门踏青等;波斯传统文学特别是诗歌极其发达,也为伊朗人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语言素材……当然,新兴的文化内容也进入到伊朗人的生活中,西方的思想、流行音乐、饮食文化等等,特别为年轻人所青睐。但迫于统领社会的核心宗教意识的压力,很多活动都转入地下而不登官方台面,有条件的话可以看一些新锐导演拍的影片来感受这一点。
四、跟伊朗人打交道。波斯民族热情好客,初一见面的人可能会对其待人接物有这样的感受,这在伊朗是到处可见的。纯朋友关系可以处得非常融洽,不过,当与对方有了利益关系甚至冲突的时候,伊朗人的精明乃至过于精明或许会让这种印象大打折扣。跟伊朗做生意的人都对这种民族性的特点头疼不已,以至于厌恶对方的所作所为。作为几千年以来的商业民族,伊朗人在做买卖的方面确实有其不太受欢迎的特点,这也是长期养成的。
五、国家现状形势比较严峻。内忧:经济增长比较有限,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依赖度比较高,特别是石油贸易占国民经济主导地位;伊朗的人均GDP大概是4000多美元,而贫富差距正在不断加大中,所以在总统选举中会有大量中下平民支持偏保守派苦出身的内贾德,而中产阶级很多拥护希望与西方改善关系的改革派,产生矛盾。改革派和保守派的冲突使得伊朗国内局势处于一种尚属稳定但微妙的境地;外患:外交上伊朗始终采取与美国、以色列等国家对立的态度,近来又与英国、沙特等国家交恶,而与朝鲜、委内瑞拉等传统反美的国家眉来眼去,虽然得到了俄罗斯、兲朝的撑腰,但始终面临巨大的压力。地缘政治角度,伊朗位于中东要冲,扼波斯湾出口霍尔木兹海峡,对整个中东地区的战略影响力巨大;从宗教上来说,它又是最大的什叶派国家,与周边逊尼派主导的国家(主要是阿拉伯国家)关系微妙。
六、外界对伊朗的态度。在部分对立国家妖魔化的作用下,伊朗自从伊斯兰革命后就没有脱离“集权国家”或者“专制国家”的印象,被扣上“邪恶轴心”的帽子再也没有脱掉。而核问题、对伊拉克、阿富汗的影响等方面,又加深了外界对其的不信任和怀疑。这里面有双方面的原因,而新闻宣传上给人的感觉,似乎该国社会充满不安定的因素。就伊朗国内来说,除了大选期间的派别冲突和游行骚乱,可能属于近几年中东地区比较平稳的地方,尽管经济不一定景气,人们生活压力没有减小。
先讲这些吧,希望能消除一些对伊朗的神秘感。
德黑兰街头的伊朗人见到中国人,会友好的打招呼,他们称中国人为“清”(发音)。水果超级甜,水烟很好抽,砖茶很浓很有味,无酒精的啤酒很特别,烤肉很棒。人基本素质相比与中国内地三四线城市,高。女孩子那是绝对大方美丽,能歌善舞,活泼性感,但偷奸苟且会被乱石砸死。我碰到的伊朗人,都很讲义气,比较够意思。场面上原教旨主义不喝酒,但处好了啥都没问题,都能很high啊。
才从伊朗回来,在伊朗待了10天,很有感触的一个地方。其实就旅行来说,伊朗不算神秘,各种旅行网上攻略游记泛滥了。我贴上前几天写的游记。为什么想去伊朗?估计八零后都是听《一千零一夜》的故事长大的。回忆起来,记忆最深刻的估计还是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当然这也多亏杰克马让阿里巴巴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大概两年前,在微博看到一张照片:阳光透过彩色玻璃窗,五颜六色照射在波斯地毯上面。那是粉红清真寺,在《一千零一夜》的玫瑰与夜莺之城——设拉子。立马被那一股浪漫气息自我感动了,在笔记本上狠狠地写下:我要去伊朗!满怀一腔浪漫的一千零一夜童话梦到了设拉子,看到满街却是这样的情景:虽然不明波斯文,通过空气中弥漫的杀气,都知道八九不离十都是老板娘跑了,老板无心经营。果然,路边的这些店,不要说没老板娘,连女售货员都不见了。就算是首都德黑兰,也就是个城乡结合部的造型。也有高大的建筑,只有仰望天空时,才可以看到蓝天的边缘点缀着稀稀落落地点缀着。伊朗朋友Niaz带我穿越了传说中最西式的德黑兰21区,也就是二线城市的卫星城款式,并且还是正在建设中的卫星城。不过当进入各种清真寺的时候,被各种复杂又精细的花纹惹得眼花缭乱,仿佛又追回了童年的梦。在伊朗待了10天,没有做攻略,出发前打印了朋友发给我的LP电子版的几章,放在包里就出发了。需要买门票的清真寺,除了伊斯法罕传说中世界最美的清真寺以外,都没有参观。对博物馆更是不感兴趣。估计因为以前小时候每次被老师拖去参观了博物馆,都被逼着写参观感想作文,造成了厌恶感条件反射。但正是因为没有提前做攻略,有了更多的机会张嘴去问别人、跟别人聊天,让伊朗行充满了奇遇。在这个全世界最没有人权的地方,参加了一个人权会议。在跟路人的交谈中得到了一个帮伊朗政府做课程的项目,他们甚至还想签我下半年到伊朗工作。通过跟各路人的交谈,了解了伊朗人的现状和他们的需求,也找到了自己行业的发展目标和机遇。总体感觉:伊朗人民迫切渴望与国际接轨据我观察,几乎所有的饭店酒店都会摆上很多国家的国旗以示国际化。就算是小旅馆摆不下那大的排场,也会放上一面印满万国国旗的小旗子,代表与国际接轨。路边随便拉一个用智能手机的人,都会告诉你如何下载伊朗版的VPN应用来翻墙上Facebook.用智能手机的伊朗人都知道微信,不过貌似微信也被伊朗政府挡了。有中国朋友表示可以上微信,不过速度很慢,发不起图。我是只连通过五分钟。但是QQ可以畅通无阻地上。估计是因为微信那些摇一摇、附近的人之类的YP功能太伤风败俗了,让人家一个严肃的伊斯兰共和国情何以堪。2.有信仰的人,真是非常热心走在路上,一条街十米,起码有20人来找你搭讪:哈罗,耗儿油?看你顺眼请你吃喝茶吃水果是常事。我遇到迷路的时候,拿着地图问路,大爷问我:靠瑞恩or秦?答曰:秦。于是,他摸出电话,搭电话给他在伊朗的中国朋友,让我直接问那个中国朋友。估计我的头巾太好看了,一路都有年轻小伙子搭讪、要电话、说当免费导游。学过精神分析的何老师一眼就看出他们满脸的性压抑。有一个热心的小伙子一路充当免费导游,跟我到了粉红清真寺。幸好遇到两个浓妆艳抹的中国女孩子,成功把他甩给了那两个在同一个地方凹造型摆拍了半个多小时的中国女生充当摄影师。据说坑蒙拐骗的也有,至少我没有遇到,觉得走在路上包不拉,都没有人会偷东西。3. 消费不算低消费并不像传说中的那么低。汽油2块钱人民币一升,德黑兰一顿路边小餐厅吃一顿饭也要十多块钱人民币。出租车费用也不便宜,司机没有表,都是随口喊价。一般出门前找酒店前台问清楚常规价格,跟司机杀价的时候不至于走太远。总的消费水平感觉比东南亚贵点。由于旅游业没有得到很好发展,去一些景点,比如波斯波利斯还是需要包车。我错过了旅游旺季的中国新年,去波斯波利斯没有找到人来分担车费。自己在酒店的旅行社找了个司机兼导游带我去,来回路费加解说费50美元。4.两个著名的“约点”如果是像大畔一样的独行侠,有两个地方可以找到约饭约车约房各种约的人。一个是德黑兰的Firouzeh Hotel。看了别人的游记攻略的都知道我说的是哪一家。老板是Mr.Mousavi。因为非常热心而在中国伊朗旅行界出名。也正是如此,他的旅馆成了中国游客的德黑兰根据地。第二个是设拉子的粉红清真寺。去早一点,就算是淡季都会遇到各种摆拍的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女生。5.生活化伊朗因为被美国封锁几十年了,各种行业发展没有跟上国际的步伐。正是因为有种与世隔绝的状态,让他们的各种习俗没有过度国际化。走在街上都没有一种在旅行的感觉,而是觉得在欣赏伊朗人的生活。由于旅游业没有其他国家那么发达,纪念品手信之类的只有在某些景区门口才有卖。据说值得买的是藏红花和波斯地毯。一般的巴扎都卖生活用品居多。比如这样的黑袍。幸好胸前的标示牌是粉红色,要是是黄色,大白天都吓死人。我还真没看出这几件黑袍除了大小不同,有什么区别。巴扎里面各种金银器皿都不稀奇,最让我匪夷所思的是居然有卖女士假发的店。女人出门都要戴头巾,这些假发的消费者和用途是一个迷。关于女生们梦魂萦绕的粉红清真寺当我跟遇到的中国大叔讲起来伊朗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看这个粉红清真寺,他说,他遇到的几个女孩子都这样说的。这么美丽的地方,就连伊朗本地人都会选择来这里拍艺术照、婚纱照。(图片来自网络)跟守门大爷聊天,他说参观粉红清真寺最佳的时间是早上8点到10点。因为阳光斜着,可以照到柱子上面。古兰经是粉红清真寺照片的标配,大部分中国游客都会拿一本古兰经当摄影道具。古兰经是粉红清真寺照片的标配,大部分中国游客都会拿一本古兰经当摄影道具。因为第一天去得比较迟,到了门口一车一车的团队游都离开了。用了一张土耳其没有寄完剩下的明信片把守门大爷贿赂了,他同意我第二天免费再来参观一次。上图就是守门大爷的收发室,玻璃窗上面全部都是受贿的罪证。如果没有明信片也不着急,摸一下身上有没有人民币,守门大爷也喜欢收集货币。看,橱窗里面的毛爷爷五元以下还差一角和两角的,要去的盆友赶紧配备,门票可是5万里尔哦!德黑兰印象前天伊朗和美国在核谈判上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西方国家对伊朗的制裁即将瓦解,伊朗市场的开放指日可待。也就是说,伊朗在未来十年即将成为发展最快的国家,从朝鲜一跃为沙特阿拉伯的水平。要去伊朗旅行的朋友,赶快趁现在去啊!朋友说伊朗最先发展的可能还是银行金融体系,以及各种商业贸易。虽然伊朗银行业与外界完全隔离,没有VisaMaster,旅行只能带现金,但是他们国内有很多银行,也有自己的银行卡体系。至于商贸,其实一直都跟中国有合作。比如在德黑兰的市中心Imam Khomeini广场,类似深圳的华强北。论技术也不差,我在这里400人民币换了一个手机屏幕,一个小时交货,Made in China。如果日用品交易的话,个人切身体会洗发水的销量应该会低于预期——戴头巾的好处。德黑兰交通德黑兰很多地方的交通灯都只是摆设,大家好像也习惯乱穿。德黑兰的交通体系完善,公交车、出租车、地铁等一应俱全。由于待的时间不多,去的地方都在附近,一般都是靠11路走过去。远的地方就坐出租车。出租车没有表,都是靠砍价,旅行恒久不变的真理就是一张嘴走天下。德黑兰空气污染德黑兰的空气污染据说排在世界的前几位,就连LP上面都专门抱怨了这个问题。可能因为我去的那几天是冬天和春天交接,每天都是蓝天白云。个人觉得空气比成都好很多。证据是鼻屎的颜色。在澳洲,鼻屎是白色的,在香港深圳是白绿色,成都是接近黑色的。德黑兰是深绿色带血,因为太干燥了。中东空气干燥加上饮食不适应,每天脸上长一颗痘痘,出来多少天,数脸上的痘痘就知道了。德黑兰景点美国国旗壁画(图片来自网络)(图片来自网络)旅馆老板给我介绍这个很有趣的地方,并徒手给我画了个地图,让我去寻找丑化美国的壁画。拿着这张地图理所当然的迷路了。主要因为大部分伊朗人都不会英文,问路每个人指的地方都不相同。伊朗朋友给我解释,会英文的伊朗人都移民了。于是,我转了一天都没有找到美国国旗壁画。德黑兰大巴扎德黑兰市区有很多博物馆、清真寺和宫殿。大多集中在大巴扎附近,走路便可一网打尽。在德黑兰待了四天,唯一去的景点是大巴扎,在大农村待久了,只想感受一下商业气息。读大学的时候,在一本阅读书上面读过一篇讲中东集市的文章,从此梦魂萦绕,一直渴望去体验充满异域风味的Bazaar巴扎。德黑兰的大巴扎是密封式不露天的。幸好是春冬季节来的,要是夏天来,站在门口估计就已经闻到各种异域风味了。把各种商品这样塞在一起,更让人有一种淘宝的感觉。世界还是向前发展的,尽管在这个阿迪耐克都不能正式进入的市场。“嗯,兄弟,阿迪耐克三折,要不要?”默德塔(图片来自网络)(图片来自网络)朋友说,一定要提到德黑兰默德塔,站在上面俯瞰整个德黑兰相当有气势。伊朗朋友载我周围逛的时候,专程路过这个让他们自豪的电视塔。她告诉我,这个电视塔下面有很多商店电影院,学生哥很喜欢的地方。嗯,看来德黑兰的学生数学考试里面应该没计算电视塔高度这道题。闲逛德黑兰伊朗的旅游业还不发达,城市保持着最生活化的风格。走在路上并不觉得是在旅行,感觉就像在县级市一样。生活,在哪儿都一样。从守摊大爷的发型和神态就可以看出他人缘好。每天吃了晚饭,李三姨马二姐都要来找他闲聊家常,一聊就是两三个小时。其实她们还是冲着瓜子胡豆免费吃。排长龙的餐厅,看走路来的这个妇女满足的神情和微隆的胃就知道应该不会差。只可惜我的胃是纯正高贵的四川血统,外面的东西再好吃,都不如家乡的那一锅亮堂堂的地沟油。各种进口品牌的饮料明目张胆地放在小卖部的门口,说明进口的东西就够受欢迎,够吸引目光。大包装则说明这些商品不容易买到,一次就买够大半个月的量。出门之前,亲朋好友最担心的便是我的安全问题。他们总是从各种方面来认为伊朗是个很恐怖的国家。其实我觉得我到了伊朗,伊朗人才应该感到恐怖。掏手机的出来捕捉画面的速度之快,他们还没来得及对着镜头笑,我已经把手机放回包里面了。枪被这样摆着卖,加上墙上的飘逸的波斯文,瞬间觉得圣战确实离自己很近。以前没文化的时候,一直觉得中国打肿脸充胖子,自己都没钱还到处去给亚非拉兄弟伙援建捐款。来了伊朗以后,终于明白中国的领导人多有远见。羊毛出在羊身上,在你身上花的每一分,都会赚回来。当美帝野心勃勃地打开伊朗国门的时候,发现大半个市场早已经被中国占领了。想想就自豪,世界的,都是中国的。在伊朗参加人权会议为了请假旅行,找到了二月份伊朗唯一跟自己的专业挂钩的一个关于人权的会议。对,在这个女人出门必须戴头巾、必须遮住全身、上衣必须长到盖住屁股、不能穿短袖、不能露出身体线条、没有fb、网速慢到刷不起微信、翻不了墙的地方,跟他们谈人权。就像跟对瞎子谈美女,跟聋子聊音乐,不对,聋子都不能聊天。总觉得有讽刺又有点残忍,想一想,其实也是五十步百步,大家各怀愿景。话说这个人权会议,非常的高大上,联合国信息中心和伊朗一本学术期刊以及一所大学合办的。递交的摘要通过以后,收到了一份参与者名单。一看学校单位,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顶级大学,英国是剑桥大学,美国是哈佛大学,就连非洲的代表都是肯尼亚大学。到了某大学,会议比想象中正式很多。与会者都是正装出席。满心期待遇到各种名校教授,结果只遇到剑桥大学法律毕业的爱尔兰人Clare。她在伦敦某大学当讲师。英国和美国的与会者,就算主办方提供了签证材料,还是被拒签了。会议正式开始才傻眼了,这里没有PPT,估计因为微软是美国的。干读论文,就跟裸奔一样。提问题时间,不知道大家没有听懂我的英语,还是同传没有翻译到位,居然没人问我专业问题。更多人问:中国的经济为什么发展那么快?(我不是学经济的)你对中伊关系有什么看法?(我不是研究国际关系)你觉得伊朗会变得更好还是更坏?(我不会占卦)好在最后终于有人问到我比较擅长回答的问题了:如果去中国旅行,需要做什么准备?每人讲15分钟,外国学者都比较准时结束,波斯的老教授们就比较愤世嫉俗,完全投入在自我营造的世界中,脱稿滔滔而论,就像话匣子一开,心中的千言万语瞬间奔腾千里,讲了半个多小时都没有停的意思。看旁边那个黎巴嫩大姐的表情,老教授讲得她尿急。同事给他写了张小纸条提醒时间,他的目光完全用来跟观众交流了,顾不上看纸条。简直苦了同传小妹,估计以后交情再深都不会接这类活路了。我把同传器关了,静静体会波斯语之美,说话都像在念咒语。突然感觉背景变得模糊,像是老村长在开村民动员大会,从张家的狗到李家的猫,邻村的小花偷汉子,一千零一夜的故事,一一道来。会议的午餐是在大学的食堂吃的。这算是伊朗菜的标配:酸溜溜的汤,杂米饭,烤鸡肉串,以及干葱酸奶。对,干葱,就是长得像四川独蒜的那个干葱,切成粒放在酸奶当中。这种酸奶就适合熬夜赶工的时候吃,光是浅浅地闻一下就已经提神醒脑、精神百倍。随餐送的百事可乐,看到上面的“活在当下”几个字,会心一笑,拿起手机照了下来。旁边一个伊朗女学生看见了过来问我为什么要照可乐,是不是因为你们国家没有?我说,我们国家的可乐鼓励我们要有梦想。会议发的纪念品。回到澳洲以后跟办公室的伊朗女生聊起,才知道这个会议的主席是她研究生导师。果然印证了:你的世界大了,整个世界就小了。坐和谐号的土豪大哥从德黑兰到亚兹德,我坐的夜间火车。旅馆老板看帮我定的头等舱,折合人民币67元。在火车上等卫生间的时候,遇到一位伊朗大哥搭讪。他一见到我就用中文说“你好”,我挺惊讶的。惊讶归惊讶,在外旅行被搭讪惯了,对他还是抱着礼貌性的爱理不理。他热情地在厕所门口掏出他的Iphone,给我介绍他在中国的朋友和吃过的烤鱼。当我看到他一只手五根手指,戴满了各种宝石戒指,就决定跟他交朋友了。这位大哥在非洲出生巴基斯坦长大定居伊朗跟中国人做生意。厕所旁边就是就餐的车厢,然后他邀请我跟他的朋友们一起喝茶。喝茶的时候,他拿着手机给我介绍了2个小时他的工厂是如何开矿,如何进行大理石地板的制作并卖到中国,他在中国吃的每一道菜,以及如何用VPN翻墙上微信。他说,你们中国好呀,火车好快,又豪华,可惜没什么人坐。我说,为什么每次我都挤满了人呢?他拿出照片给我看,尼玛,坐和谐号居然坐一等车厢。看照片的瞬间我在心中加深了我们的友谊。其他信息签证中国护照在伊朗的几个国际机场是落地签。100欧一个人,只需要提供在伊朗的联系人,不需要其他任何资料,包括很多攻略上面所说的包头巾照都不需要。签证官可能会一个一个打电话到伊朗联系人那里去确认。排在前面的法国人就遇到麻烦了。他的伊朗联系人电话打过去是医院,于是他被扣留了。网上攻略说的落地签很可能被拒,最好提前办理Pre-approval code。信攻略,吃大亏,花了40美元找德黑兰旅馆的老板帮忙办理了PAC,其实中国护照根本不需要。在伊斯坦布尔的机场被问伊朗签证。我给值机的小妹解释了半天我有Pre-approval code,她打电话向有关部门确认了中国人不需要提前办签证,转而问我这个Pro-approval code办成好多钱,然后嘲笑我不事先确认清楚,花那么多冤枉钱。酒店由于伊朗和西方诸国关系僵硬,所以享受不到互联网社会带来的便利。Booking,Agoda,Airbnb都没有伊朗住宿预订。加上旅游业发展滞后,酒店基本上都是攻略上面的口口相传或者照着LP上面的联系方式发邮件预定。差不多2-3星的酒店就200人民币一晚上以内。也有五星级酒店,但是基本都是伊朗本国的酒店,几乎没有国际酒店。交通从国内到伊朗主要有南航和马汉航空。我是从土耳其飞伊朗,单程大概也就五六百人民币。城际间一般都有巴士、火车和飞机供选择。最舒服、最方便的还是巴士,一般客运站都在城外,买票即买即走。巴士分VIP和普通巴士,票价相差不大。我只坐过VIP,因为可以把板凳靠脚的地方拉来平放。上车找到座位调好高度以后,马上就把鞋子脱了,把脚放在椅子上。不要问我为什么,因为我是中国人。伊朗的巴士也要发零食,坐过最豪华的巴士,感觉把一车的人收到的零食放在一起就可以开个小卖部了。吃伊朗的食物真的可以用饮食灾难来形容。伊朗朋友问我想吃什么菜,给我的问题是:你想吃红肉还是白肉?如果喜欢喝咖啡的朋友准备去伊朗,最好自备点速溶咖啡。很少有西式咖啡馆,餐厅里面的菜单上有各种咖啡名字,好像也只是为了证明他们在对国际流行有所了解,至于摩卡、拿铁、卡布基诺,端上来的都是伊朗版的土耳其咖啡——带着咖啡豆渣的咖啡。雀巢咖啡也在菜单上可以找到,不过,也仅限于菜单上找到。我在德黑兰一条卖外贸食品店买雀巢咖啡,偷偷摸摸的感觉得像在买走私货。关于波斯数字,最好能够记在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买水果之类的可以比对。我是拍下了一个波斯月历,每次遇到波斯数字,就翻手机对照。1跟阿拉伯数字1很像,倒着的心形代表5。这个月历是从右边开始看的。
去年刚刚去过伊朗,和大家说下我心目中的伊朗。一家之言。1.人民很友好,是我去过的这么多个国家里面最友好的,你只要拿着地图在街上站2分钟,马上就有人问你去哪里。甚至几个人亲自带我们到了目的地,免费陪玩。2.治安也很好,穆斯林是个宗教性很强的国家,偷盗在他们国家是重罪。所以治安相对越南印尼什么的,好不要太多。同时因为他是穆斯林国家,很无聊。白天看清真寺,晚上就无事可做了。没有酒吧可以去,穆斯林禁止饮酒,没有赌场,穆斯林也禁止赌博,不能唱歌跳舞。所以晚上大家聚餐似乎是最好的消遣方式,他们的晚餐是八点开始,可以持续到晚上十一点,吃完就可以回家睡觉了。。
3.巴扎很多东西是来自中国。对了,他们国家是不能用信用卡的。如果要去的话,要带现金。4.在德黑兰的时候,用微信搜索过附近的人,当地人很多用微信的。很多伊朗男生看到你会主动和你聊天。有的甚至直接给你发赤裸裸的器官图。。笑。。5.伊朗男生很帅,特别是上了年纪的,五官深邃,劲道十足,即使是杂货店的小老板,长得都是一股胶片感。我甚至想肖恩康纳利在这国家都讨不到一点好。像他那么帅并且劲道十足的,满大街都是。。。6.肉食为主,素食很少。对素食者来说很灾难的。能吃的大概只有蔬菜沙拉。
去年去的伊朗,回来那天,在机场大厅偶遇一个也是来伊朗旅游的大姐,交流了不少旅途的感受。大姐说,在这个国家你的心情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前一秒帮你帮到感动得要死,一下秒又可能宰你宰到彻底心寒。她也是在那里遇到些状况,当地有一家人帮了她很多忙。回国以后收到这个大姐的短信,她说自己买了一堆礼物想寄给那家人,因为知道男主人喜欢望远镜,想送他一个,跟他们说起来时,对方表示,望远镜就不用了,可以送我一个你那样的相机(貌似很贵那种)吗。她顿时无语。其实人性原本就是这么复杂。很多时候我们的问题在于喜欢把不熟悉的地方不熟悉的人简单化,这里就是民风淳朴热情好客,那里就是人心不古步步惊心,其实这个世界比我们想象得丰富得多。伊朗这个地方,只是多面性表现得更突出了而已。因为复杂而有趣。~~~~~~~~~~~~~~~~~~~~~~~~~~~~~~在伊朗丢了护照,一个星期的时间都在和德黑兰几个外事部门打交道,伊朗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会让人想哭,最后旅行证上补的签证,他们还把日期弄错了,我找回去改,于是就拿了瓶涂改液,涂掉,重写,OK。是中国使馆的工作人员托了一个开旅行社的伊朗人帮我办这些手续。那一个星期我就住在他家里,白天他开车带我在几个部门间跑来跑去(德黑兰城市很大还总是堵车,那几天我俩总是在路上跑得各种郁闷),周末跟着他们一家人出去逛街吃饭。说不感动是假的,那是彻彻底底的陌生人啊。使馆的人说这个人做的是给伊朗人办中国签证的生意,也是有求于他们。但无论如何,如果是我的话,可能真未必能帮一个陌生人到这样的程度。就是这样,临走前这个人对我说:“如果这几天有什么照顾不周的地方,请多包涵”。即使从天朝这种所谓“礼仪之邦”的角度看来,伊朗人的繁文缛节,都算客气得太过了。有一次我和这个人的老婆一起等电梯,电梯间特别小,门开时里面已有两个男生了,只剩一个人的地方,我俩谦让了一下,那两个男生见状就从里面出来自己去走楼梯,把电梯让给了我们。但是你知道,德黑兰的堵车程度一点不次于帝都,因为大部分车到了路上都是随便开,绝无谦让二字。在伊朗街头中国人的身份的确会让你更受瞩目。很多人会跟你说“hello”;还有上来问你是不是来自“秦”(中国),得到肯定回答后激动地说“我知道”“我去过”,为你指路帮你刷公交卡然后给你留下名片说有困难尽管来找我;当然也有怪声怪气喊你“秦枪穷”(大概是说中国人的一个不那么好听的说法)的小青年(伊斯法罕三十三孔桥处最明显)。被搭讪几率很高。我在德黑兰的霍梅尼广场附近走了不到30米遇到两个人上前搭话,后者非要骑摩托车送我到目的地,被我拒绝后又帮我拦了出租车,把摩托往路边一扔拉开车门就要陪我一起去,我再三解释我是去和朋友会合才下车。后来我下车时居然发现他又出现了,原来他骑着摩托一路跟着出租车走了过来,见过真的是去朋友的店里这才离开。这个真的已经是困扰了。不过伊朗人确实很喜欢主动帮助人。好几次我在地铁里慢慢啃路线图,就有人上前问你是不是需要帮忙,他们会给你特别详细的建议,甚至会把你一直带到相应的站台,哪怕是早高峰的时候。一次坐大巴从亚兹德去伊斯法罕,在车上邻座的姐姐和我聊天,知道我到了伊斯法罕人生地不熟,就把这件事也跟其他人说了,然后一车的人都替我发起愁来,最后他们商量的结果(没听懂)是由其中一对夫妇下车后带我出站打上出租车告诉的哥我要去哪之后他们再走。可能这个国家最让人头疼的问题是没什么契约精神。在交易交系中非常明显,对方出尔反尔经常发生——我的意思是,被宰的可能性相当大。集中的体现就是出租车司机,因为这里的出租车不打表,都是上车谈好价钱,下车时以各种理由加价,关键是他们会在路上对你各种热情让你很抹不开面子拒绝被宰——伊朗打车的经历,提起都是泪。不过说到这一点,和车船店脚牙斗智斗勇,天朝长大的我们未必会输。生活方面各种游记都说了不少。伊朗的消费其实没有想像的那么便宜,最物美价廉的可能就是交通,大巴车超值。不过每次车一进加油站就心惊胆战,尤其是高速公路上的那些,乘客打手机的很常见了,司机抽着烟去加油的还见过几次。感觉伊朗有些地方和中国很像,不同阶层的意识形态差别特别大。受教育程度比较高的年轻人观念可能更开通更现代一些,他们特别喜欢和外国人聊天交流对世界的看法(遇到的几个年轻人都会告诉我“我的Facebook是什么什么”,心里默默流泪我们也有墙啊)。下层民众是会比较仇视美国的那种。在亚兹德打过一辆车,的哥不怎么会英语,问我是中国人吗,我说是,他指指我指指他,说“秦,伊朗,朋友”,伸出大姆指说“秦,GOOD”,“美国,No good,very very no good”)。在德黑兰的那个旅行社老板一家,不算太富有的人家,但应该算是小康之家了,两口子都念过大学,儿子在上昂贵的私立幼儿园。一家人活得相当现实,不去纠结什么形而上的东西,努力赚钱那种。他们两口子用的手机都是苹果,还有一部华为,电视是LG的,儿子的柜子里的玩偶集各国卡通形象于大成。他说想让儿子将来学中文,因为好就业薪酬高。有一次我和他老婆聊到中国的计划生育,她问我没有兄弟姐妹的感觉会不会很孤单,因为她和她丈夫都是有很多兄弟姐妹那种。说完又抱起儿子亲了一口说,他也是独生子,但是one is enough。他的旅行社里全是些年轻人,气氛很随意。伊朗的暖气烧得热死人,那几天我都是一进他们办公室就把头巾摘掉,没人说我什么。他们前台的美女也是有人来了才把头巾戴上,一听到有人按门铃就看到她在那手忙脚乱地整理装束,那姑娘是一吃货,非常介意我说伊朗食物“奇怪”。姑娘们衣服天天换,妆容也很精致,周四下午他们就放假了,下班前每人都在镜子前补妆。公司里两个男孩,一个是打扮妖冶天天把“我想吻你”挂在嘴边那种,可离开前我跟每个姑娘拥抱告别,最后走到他跟前他就被吓跑了;另一个特别腼腆,和女生说话会脸红,宅男气质,喜欢折腾电脑和手机,我俩聊天几乎全是用的谷歌翻译。他在练习Setar,一种传统乐器。他还问了我好多少林寺的问题,说想来中国,然后学武术。宗教方面,不太了解不想评说。说说我看到的人吧。在设拉子的灯王墓,我跟门卫大叔说想进去参观,他找了一个年轻女孩带我进去。那个姑娘应该是里面的工作人员,气质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沉静,亲切,英语特别好,一直在很详细地介绍,会照顾你的感受又不会让你觉得过分热情。从那里出来,门卫大叔还一定要找人送我回旅馆,被我谢绝了。不过后来有点后悔,因为出来时天已晚了,走了没多远遇上两个小男孩拦着我要钱,我没给,他们就在后面跟着我,各种挤眉弄眼。后来我拦住一个推车的大哥装问路装不懂,那个大哥陪我走回了旅馆。大部分时候来说,这个国家的治安比中国很多地方还要好些,但还真不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住在那个旅行社老板家时,每天早晨出门,他老婆会拎出三把大锁,在防盗门外的栅栏上中下各锁一把,第一次我看得目瞪口呆,她对我说因为家里以前进过贼,后来就这样了。顺便说说头巾——比较纠结,要一直戴着,当然可以选任何颜色任何款式,盖住头发就好了。在德黑兰其实还好,偶尔头巾掉了什么的也问题不大,往南方之后可能会更严格些。有一次在旅馆洗了头,想去院子里吃口东西就回房间,没披头巾,就被服务生提醒“女士,请戴上头巾”了。最后那天晚上在伊斯法罕的广场上,一个地毯商和我聊了近一个小时的天,头巾没扎好总被风吹掉,每说几句话他就要提醒一句“你的头巾掉了”。在设拉子的天堂花园里曾经遇到过一群女中学生,被她们当成了练英语的对象,她们问了我好多好多问题,其中就有问“你对头巾怎么看”的,我说不喜欢,她们问原因,我说太热了。然后一个女孩就扯着自己的头巾很正式地告诉我说,我觉得它特别好。几个小姑娘热心地跟我说,你觉得热是因为你的头巾太长,换个像我们这样的合适一些的就好了。话说当时那群孩子问的问题都很犀利。有一个是在伊朗特别容易被问到的问题,你对伊朗怎么看,你喜欢伊朗吗。他们还问我你们的领袖是谁,你喜不喜欢你们的政府什么的。一个女孩问我是什么工作,我说记者,她感叹一声perfect。和头巾比起来,乘车男女分开,坐地铁要去女士车厢什么的不算太麻烦了。其实在德黑兰街头也见过年轻男女手拉手的,不过比较少。有一次去办证时间紧急,是一个伊朗大叔骑摩托车带我去的,我就坐在他车后座上穿了半拉德黑兰,也没见怎么引人侧目。最后给句忠告吧,女生若有想去伊朗的,最好是与人同行,至少到了之后外出时找个同伴。打车千万不要坐前排座位,被骚扰的几率真的很高。一路上遇到过出租车司机试图动手动脚的,巴扎上店铺老板借摁计算器的机会摸你手的,甚至还有路上擦肩而过时借机揩油的。即使不为了防备这些事,有人一起走可能无谓的搭讪也能减少点。
海外党,所在专业三类人为主。中国人 印度人 伊朗人。对伊朗人感觉不错。1.英语很好,数学更好。据说高中学高数。2.非常友好。有不会的问题问他们的话,会特别耐心的讲解。每次见面都很友好的打招呼。3.长得漂亮。 特别是女生 都是大眼睛长睫毛高鼻梁。4.比较开放。 我们这个年纪的,基本出伊朗后都不带头巾了。5.结婚早且比较专一。基本来读研读博的都已经结婚了而且都是带着配偶一起出来读书。很少有中国印度人那种一方在外读书另一方在家乡。另外听说他们能好几个老婆,我问了一下。回答是:他们觉得没文化的才那样。有知识的人都只找一个老婆。我觉得还是很好的。
信不信由你,刚刚在伊斯法罕的纳什加行广场上和三个伊朗客户聊天,其中两个给我介绍第三个人:他叫Hadin,他喜欢Justin。Hadin一脸无辜的看着我我还以为是别的什么人,问了句:Justin Bieber? 那俩人狂笑:耶~~~Justin 碧~~摆~~原来伊朗人民已经和国际接轨开始黑丁日了……
嗨!我是一名伊朗人!我的名字是穆罕默德!在我最好的道德和波斯伊朗方面的意见。政治。旅游等等......我回答你关于伊朗问题的现实! +
和伊朗朋友住了一年的前来补充~1 说着波斯语却写着阿拉伯字母。(学校会教阿拉伯语但大部分人达不到用阿拉伯语交流的程度)2 波斯人和咱一样,说话不分男他女她,所以英语不好的会 he she 乱用。 3 英语th、重音、汉语声调(废话了)、等等对他们来说比较难学。4 做饭爱用藏红花!「常用干燥的番红花柱头作香料」5 富产各种干果。6 诺鲁孜节,或说人家的新年、春节才是真正的春节!因为不像格里高利历用数学规则,人是使用天文计算的,每年都在春分这一刻过新年!每年的时刻都不一样。 他们也跳『火盆』,不过在新年,源自古老的祆教(曾被伊斯兰教徒贬称为“拜火教”)。他们也跳『火盆』,不过在新年,源自古老的祆教(曾被伊斯兰教徒贬称为“拜火教”)。6 是一位波斯国王,居鲁士大帝(二世),在战胜了巴比伦之后,释放了时为囚徒的基督徒祖先。此事在《圣经》中,以及出土的居鲁士石柱上均有记载。请记住『居鲁士』,因为其人其名,淋漓尽致地诠释了什么叫宅心仁厚,光宅天下!是的,没~有~居鲁士,就~没有~新罗马!7 有人说,西方的叉子源自波斯。8 鼻梁比较高,所以伊朗姑娘流行削鼻,对亚洲姑娘隆鼻表示很受伤……9 诗歌方面,波斯诗歌不像英语那样基于轻重,或像法语那样基于音节数,而是像拉丁语那样,是基于元音长短组织格律的。Toraj Kiaras and Classical Persian Music: An Analytical Perspective()10 对了,文青推荐:《一次别离》(2011),A Separation,
11 不知当提不当提,他们也看韩剧,给我说韩国姑娘都好漂亮呀……我当时就呵呵了……然后负责任地普及了一点文化点滴……谬误之处还请不吝评论!
我写的这个东西应该叫,真正的伊朗和伊朗人。开头先说几句,第一句:伊朗(IRAN)不是伊拉克(IRAQ),治安非常好。如果你要去伊朗,有朋友和你说“草,伊朗那么危险别去了”,你可以直接嘲弄他并问他“你知道两伊战争是哪两个国家吗?”第二句:生活在这里的外国人(其实多数都是中国人)多数还没有领悟到这个国家的奥义,那就是:披着伊斯兰教义外衣下的一群古波斯人,即不禁酒,不禁女人,不禁赌博。不禁一切。第三句:IRAN是波斯民族,不是阿拉伯人。第四句:我写的这些东西可能和大多数人看到的、想到的不是太一样,请淡然接受,欢迎来辩、来电、来约。在伊朗生活快4年了,总共加起来至少在伊朗呆了31个月(简直是madness),说说看到的人和事。生活:再强调一遍,伊朗绝对安全,比中国治安好。若在伊朗生活,同意最高票答案,确实是无聊到极点,没有KTV,没有酒吧,没有任何你能想象到的“中国式”娱乐设施,作为从小在“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中国青年,确实很难忍受这种无聊到爆炸的生活;好在有台球,有足球、篮球、健身中心等。每逢假期,伊朗人一定是开车去picnic、爬山等等(题外话:伊朗轿车容量是百万级的(人口仅仅不到8000万),因为伊朗轿车是生活必需品,很便宜也足够落后,基本保证1辆/家庭,不过近几年路上也能看到超跑和奢侈车了,伊朗人民的思维也在慢慢转变...)总结起来:伊朗的娱乐设施,只要是供健康生活的必备的,一定不比任何一个国家落后,甚至先进;但要是供资本主义生活必备的,那一定是基本没有。什叶派伊斯兰教义规定伊朗禁酒,但实际上超过95%以上家庭里都有酒,不用怀疑,人类在庆祝的时候怎么可能少了酒精这种让人兴奋的东西?同时伊朗的年轻人也是非常开放的,经常看见一帮少男少女在一个公寓里面大跳特跳释放荷尔蒙,放着劲爆的嗨曲,扭动身体,配着酒精。曾经很多人邀请我去这种party,但我没敢去,是没敢去,不是不想去。着重说一下伊朗年轻女人。如果让我排名世界top2美女,白俄第一,伊朗女人第二,绝壁的,非常漂亮,基本上每个年轻女人都是弯弯长长黑黑的眉毛+深深的眼窝+超大的眼睛+高挺的鼻梁+薄薄红红的小嘴+鹅蛋脸+纤细的身材+白白的皮肤(这应该是世界通用的美女标准吧?波斯人基因真好,没办法。这也就是几千年来为什么波斯人一直称自己是波斯人,而不是阿拉伯人,阿拉伯人好看的真少),(说句题外话,白俄和伊朗女人身材和颜值曲线基本一致,即:从出生到结婚达到巅峰,婚后...婚后10年基本上都变成高蛋白大水桶了。因为,大多数伊朗女人在婚后不工作,丈夫也不鼓励妻子工作,在家里相夫教子+大吃特吃,尤其伊朗食物就那几种,机器人吃了都得胖,食物后面再说)。言归正传。伊朗年轻女人真是非常open的,走在街上会经常有伊朗女人盯着你看,当目光汇聚的时候,会主动和你打招呼,然后如果你愿意,可以聊好长一段时间,且绝对可以留下联系方式。重要的是,他们中的大多数还会主动和你联系(根据我长久的分析,可能是看着中国人新鲜;也有可能吃惯了20cm的大黄瓜,想试试10cm短小精悍的小黄瓜)。并且如果你有一辆好车(伊朗好车定义为:超过索8、kia sportage、pardo等等),那恭喜你,大街上的年轻漂亮女人,随便领回家,干什么自己定。但要注意一点,与已婚女子通奸就是个死,无论你是本地人还是外国人;与未婚女子的话,本地人肯定随便怎么搞都行,外国人多注意,曾出现过被讹诈的情况。所以啊,还是消停的在家里看看avi,意淫一下就得了。不过还是有地下交易的,比较隐蔽,但安全可靠,就不展开说了,虽然我没有尝试过,是没敢尝试过。总结起来:1、只要是在你私有且封闭的土地内,你爱穿什么穿什么,爱干什么干什么;2、伊朗人骨子里很开放,只不过在教义下无法真正的开放;。举个例子,去年德黑兰流行起来一种打扮,年轻漂亮的女人打扮的花枝招展,高跟鞋,头巾半围在辫子后面(真正是要求是盖到发际线上),结果连续发生被泼硫酸事件,理由是穿着太过暴露,结果当地媒体大肆宣传,后来这种打扮慢慢就少了;。再后来听当地人说,这可能是卫教徒干的,有点可怕,也就是说,当“某些人”意识到是需要“弘扬教义”的时候,那就得夹紧双腿了。教育、医疗及主角光环特性:再说说伊朗的受教育程度,伊朗50岁以上(伊斯兰革命以前的人)及30岁以下的人英语普及率非常高,经常看见一个穿着考究的老头说着一口流利的英语,15岁以下的少年英语口语也是非常棒。如果你有初中水平的英语,来伊朗语言没问题;且来伊朗之后去美国绝对不受影响,很多伊朗人都移民去美国和加拿大;这边消费比较低,德黑兰最好的宾馆,hotel Azadi(国内5星级水准)100美元一晚,免费泳池,免费健身器材;最好的5星级餐厅一顿饭人均200元足矣(推荐)拿着美元人民币都可以,随便一个街边的exchange center就可以换钱,绝对安全;伊朗医疗基本免费,这也是上一任总统干的唯一一件好事了;有大病先治疗,在谈钱。伊朗人比较看重穿着,甚至看门的、打扫卫生的都是西装笔挺的。做生意的、搞商务的也都是给人感觉文质彬彬,很有礼貌。但其实...说实话,说到底,伊朗人也不是不讲诚信,比中东其他国家好太多了,伊朗人只是比较喜欢搞事(用我自己的话来说。和伊朗人做生意,他一定不会先搞生意,一定先把你搞服服帖帖的,你什么时候表现的顺从了,跪下了,再谈生意。无时无刻都要凸显出他们优质民族的优越感。所以我的总结是,想和伊朗人做生意一定要有下跪精神)。再说回来,他们不是不讲诚信,比如说,欠钱了,不说不还,说我肯定还给你,基本上不找借口,但具体什么时间还就看你逼迫的程度和他们的心情了。总结:内心绝对强大的波斯民族(出生附带主角光环),如果现在还是冷兵器时代,这个民族还是会很牛比。旅游:文艺青年的好去处,德黑兰没什么搞头,顶多是几个皇宫,几个博物馆。要想看名胜古迹,还是要去伊斯法罕和设拉兹。在我来看,设拉兹波斯波利斯遗迹和伊斯法罕IMAM广场的清真寺比较震撼,没去过了可以去看看,是别有一番风味的。如果谁需要免费向导啥的,我可以帮忙哈,反正无聊也是呆着,美女免费帮忙,男人的话让我测试一下你bottom的深度就行了。说了这么多,贴一张美图吧,美女肯定不会贴,犯规的,来张伊朗电视塔夜景(原图太大,贴截图,效果不如原图好,自己拍的):
(搭时光机回来的lz友情提醒:这不是攻略不是攻略不是攻略,这只是一篇LZ拼命偷懒在飞机上写的游记和散文,只代表个人的经验和印象而已...如果需要攻略的话...那啥...下次有合适的问题我再用攻略体答。)刚从伊朗回来,就从我的经历谈谈吧。我去伊朗之前,读了《我在伊朗长大》和佩瑜的伊朗旅行手绘书,这两本书都是从女性视角写的,读后也都让人有点心里戚戚然,总觉得去伊朗是拿自己的人生冒一次险。现在平安返来,我得说,去伊朗确实是一次冒险,但是,不是拿自己的人生安全冒险,而是一次冲破头脑中被媒体附加的刻板印象、遭遇异文化与反省自己文化的心灵冒险。伊朗是一个在当今世界上受到很多误解的国家。当周围的人听说我要去伊朗的时候,他们为伊朗贴上的标签有:邪恶轴心国、女性受虐地区、战争狂、宗教极端分子集散地...等等。但是真正在伊朗转了一圈之后,我发现上面的标签也许适用于伊朗的媒体形象,却不适用于属于伊朗人的日常生活的伊朗。我会给伊朗贴的标签是:到今天都很有文化,斑斓多彩的波斯文明古国、对旅行者超友好的热情人民、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环境造就的“奶与蜜”之地、适合生活的地方。一条一条说。我在伊朗涉足的地方是设拉子(Shiraz)、德黑兰(Tehran)和伊斯法罕(Esfahan)。地方不多,但是很有代表性,古波斯和现代伊朗的风采都看到了。设拉子的蓝色清真寺和镜宫、伊斯法罕的世界第二大广场、德黑兰的Golestan Palace都是色彩斑斓的地方,建筑的颜色既鲜亮又和谐,瓷砖、彩窗和碎镜片在阳光、月光、灯光下折射出的光彩令人迷醉。这种丰富的色彩在伊朗的街道也能体现出来:出城的高速路边放置着黄色的反光灯和蓝色的小灯,从远处看来就像浮在黑暗里的光之河;Bazaar橱窗里玻璃制品、银制品、细密画制品、珐琅碟子、波斯地毯、黑袍下穿的斑斓衣饰、多彩的香料等等更是汇聚成鲜亮的色彩洪流。在伊朗,无论是白天黑夜,无论身在何处,你的眼睛和相机都是不寂寞的。然而这种色彩又不只是表面的颜色丰富,波斯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多彩斑斓的文化。从历史上来说,希腊人曾来过,蒙古人曾来过,阿拉伯人曾来过;波斯帝国曾经横跨欧亚非三个大陆,朝贡者从埃塞俄比亚到地中海,从俄罗斯直到小亚;从曾出现在这里,生活在这里的人种和肤色来说,这里绝对算得上COLORFUL;看一眼波斯波利斯的宫殿墙上的朝贡者队伍,你会发现一个不言自明的事实:这些不同背景的人种带来了文化的交汇,造就了颜色和内涵一样丰富的波斯文明。波斯文明的多彩,又体现在波斯人对花园和诗歌的偏爱。我们在设拉子住的是伊朗的传统民宿:有个小小的庭园,里面有蓝色的水池、铺着红色花纹毯子的波斯座塌、绿色的柑橘树,还养着褐色的夜莺,这一切都被有着五彩落地玻璃窗的米黄色房屋包围起来。后来,在设拉子的历史博物馆和伊斯法罕,我们看到了规模更大、更美丽的波斯花园,不过和上面民宿的要素是一样的:花园中绝不只有成荫绿树,树上一定会结着其他颜色的累累果实;园中必定有蓝色的喷泉;园中的建筑一定是浅色的,米黄色居多,间以蓝色的花样,有些有钱的人家还会在房屋上方加上镜宫的设计;花园的气氛一定是安详和谐的,但绝不是寂静的--如果没有鸟叫声就会有人语声,都没有的话,就会有人拿喇叭放Hafez的诗或者念经的声音。一言以蔽之,伊朗人爱花园,不仅因为花园符合他们的审美需求,更因为花园可以满足他们的社交需求--而这就前进到伊朗人对诗歌的爱。在伊朗时,文化上对我冲击最大的,是诗人Hafez在波斯文明中的地位。按照LP的建议,我们在傍晚去了Hafez之墓。尽管夜幕低垂,但是墓园--实际上也是个花园,Hafez的棺椁并非缩在园区安静的角落,而是大大方方地放在园区中心汇聚着各种彩色灯光的亭子中--还是很热闹。当地人一批一批地来到Hafez墓前,虔诚地祈祷并触摸诗人的白色大理石棺椁;而Hafez诗歌最有名的吟唱者唱诗的录音就在园区里一遍又一遍回放。园区门口还有人手里捧着鹦鹉和一个装满彩色纸片的小盒子给人算命;每一片纸上写的都是Hafez的诗,鹦鹉叼出给你的那句诗就是你得到的箴言。当地朋友告诉我,当他们准备考试,或是为了恋爱寻求建议的时候,都会去问Hafez。他在波斯文化中的地位,也许就相当于孔子在我们文化中的地位--然而孔子是教育家和政治家,Hafez,用我们文化的观念来说,不过是个诗人。他所写的诗,主要是有关爱情、葡萄酒和夜莺;他所感慨的,主要是人生。Hafez并没有在诗里讲修身齐家平天下的道理,他所关心的,似乎只是享受生活,愉快地活下去。然而波斯人挚爱他;在伊朗,他的书是除了古兰经以外每家每户必备的书。甚至就在一个卖腌菜的小店,当我拿出当地朋友送我的Hafez诗集时,店主都摘下手上的绿玉戒指,划开书中的一页,念出其中一行,与我对诗。这种对诗人的厚爱,使得波斯文明闪烁着美和闲适的光彩。伊斯法罕广场被称作“半个世界”,是世界第二大广场。然而,和第一大广场--我们的天安门广场--不同,伊斯法罕的广场从设计上来说,就是一个欢迎人们消磨时间的地方,而不是政治的象征。广场的被Bazaar包围出外圈,由蓝色清真寺领头;广场中央是一座花团锦簇的波斯庭园,步道用小灯标出,喷泉在灯光下闪着七彩的光芒。诚然,这座广场在规模上远不能与我们的广场相比,也远没有天安门那种蓬勃大气的感觉;但是,作为个人来说,我却更愿意在这个广场逛逛,坐下来歇歇,吃点Bazaar卖的小零食,欣赏清真寺穹顶和砖瓦在不同光线下的风采,听听清真寺传出的唱诗声和钟声,再和周围漫步闲逛的伊朗人聊聊天。说到聊天,就涉及到我说的第二点,即热情的伊朗人。LP上说,假如你喜欢充满意外,令你吃惊的旅行,就去伊朗--而在那里,会最令你吃惊也给你留下最美好印象的,就是伊朗人。确实如此。作为一个不懂波斯文,只能勉强辨认波斯数字的人,呆在伊朗这种地方,我本应觉得孤独无助、举目无亲。但是我并没有。在设拉子的街道上,Mohammad夫妇主动向想进清真寺参观的素不相识的我们伸出援手,又开车带我们转了设拉子的所有景点直到日暮,还慷慨地送了我一本Hafez诗集;在德黑兰,当我迷路、语言不通地向路人打着手势的时候,Heider amar先生从旁路过,不仅将我护送到目的地,更同意我坐地铁以考察民情的要求,还主动提出次日带我游览德黑兰城市。我更无法忘怀,当我走进清真寺的时候,当我进入地铁女性专用车厢的时候,那些黑袍和头巾下友好的笑脸和温暖的善意:我首次进入镜宫时,两个十几岁大的小姑娘主动跑来用英语问我有没有问题,她们愿意解答;在伊斯法罕的清真寺,一位不会讲英文的大婶怜悯地看着被雨淋湿的我,送上一碗热乎乎的当地甜点,笑着做手势让我喝下去...从古迹和花园的景观,我被伊朗之美震撼;但是,是这些伊朗人,使我的旅行有好故事,使这次冒险闪烁着人性的光辉,使伊朗对于我成为一片温暖的土地。提到伊朗人,就不能不提伊朗女性。这里的女性地位,从各种意义来说,都是特别的。由于伊斯兰教的要求,在当地的几乎所有时间,我都和当地女性一样,带着遮住头发的头巾,穿着直到脚踝的黑袍,在进清真寺的时候,还必须披上像床单一样巨大的Hejab;而在伊朗遇到的男性旅行者和伊朗当地的男性,无论去什么地方,只要穿戴他们习惯的衣服就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不平等和不方便确实是存在的;这里也许不会是女权主义者的乐土。但是,就我在这里的了解来看,这里的女性也绝不是男性的私有财产。女性在伊朗的各行各业都活跃地工作着,是不是同工同酬我不很清楚,但至少是机会均等,也有政府的社会保障;即使是婚后,如果她们愿意出来工作,她们就可以一直工作下去--伊朗大叔Heider说,“结果这些女人喜欢工作胜过喜欢呆在家里!”--。黑袍黑头巾乍一看好像会剥夺美的权利,塑造出死气沉沉的女性形象;但实际上,我在伊朗看到的女性头巾是各式各样的,在清真寺以外的地方,年轻的女生也很少穿黑袍;在过臀的大衣或袍子底下,掩藏的往往是各种美丽的现代服饰,有些甚至相当暴露。伊朗女生的化妆术更是一绝,就算头巾遮掩了部分秀发,波斯女性久负盛名的猫眼还是维持了她们装束的魅力,洁白的皮肤和立体的轮廓更是使这里成为美人的国度。此外,伊朗人的求知欲和现代程度也与我们所设想的不同。作为世界第二大产油国,这片土地其实相当富饶;这里有无线网点、也有网吧;年轻人翻墙玩Facebook和Twitter;就算不用MSN, 他们也用Yahoo Talk来通讯聊天;大街小巷都贴着三星手机和SONY的广告(不过他们主要用的还是诺基亚,拍照手机还没普及开来);车站的书摊上满是托福、雅思类书籍,以及英文-波斯文词典;我所遇到的不少伊朗人还表达了对学习中文的兴趣,因为“Qin and Iran are good friends” (伊朗人管中国叫Qin,估计是最早了解中国就是从秦朝开始)。 我所遇到的伊朗人都很有兴趣多了解外面的世界,多了解中国。作为多彩文明的传承者,他们了解自己是谁,心甘情愿地披着传统的长袍;然而,出于对自己文明的自信,他们并不固步自封,而是对其他文明,和迫于政治状况不能够探索的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并怀抱着开放的心态。伊朗是一个怎样的国家?这并不是一个很容易回答的问题。我读过有关这个国家的历史和现在,有好的有坏的;当我真正去往那片土地的时候,我发现真相是完全不同的。我以为我会惧怕,我以为去那里是一次冒险;结果,我在伊朗收获的是善意和爱,以及对自身文明的深深反思。伊朗是一个会改变你的地方,真正在那里呆过之后,你会懂得什么是文化的自信,以及什么是历史的宽容与开放。
如果,伊朗咬紧牙关挺过去,搞定了两弹一星,情况就不一样了。那时候中国就要忙着为沙特的DF-21装核弹头了。——以色列蛋疼啊!——土耳其就算挤进欧盟,那还是小弟啊,了不起就是个傲娇的小弟。——真正能实现伊斯兰世界崛起的还得看伊朗,ISIS备选。
我从土耳其入境伊朗,从大不里士到德黑兰,再到阿瓦士,伊斯法罕、设拉子,最后在扎黑丹离境进入巴基斯坦,路线从西北到东南,体验了不少伊朗的风土民情。简单的一说:每个国家几乎都不是媒体上看的那样,伊朗更是,当然,政治上我不做过多的评价,我只能从和伊朗朋友的交谈中观察,他们中很多并不是狂热的宗教簇拥,很多女性在火车包厢里就会把头巾摘掉,尽管车厢里也有其他的男性。也有人跟我表示他们并不喜欢现在的统治阶层,甚至他很还念巴列维王朝,跟我讲了很多老国王的事情。街边也会经常看到山寨麦当劳肯德基的美式快餐店,可见伊朗青年对美式的生活并不反感。简单地说,不过分关注政治和宗教的影响(比如要带头巾),在伊朗旅行和在其他地方没有什么区别。此外文化上,我就不需要多讲了,伟大的波斯文明在卢浮宫就让我震撼了,由次下定决心一定要到伊朗,要到波斯波利斯一看。最后讲一下可爱的伊朗人,他们是我见过的最热情的人,我甚至觉得下次我去伊朗只需要买往返机票就可以了,剩下的伊朗人都可以帮助你搞定。在边境,有人帮你买票换汇提行李翻译;在银行,工作人员觉得自己的汇率给的不好找来黑市的人帮你换多点钱;在首都问个卖水果的地方,一对情侣开车送我们到德黑兰最大的超市之后还请我们吃饭;在阿瓦士,同坐一列火车包厢的一家人请我们去家里住了三天,还有太多太多我在这里讲不完的事情,伊朗人的热情彻底征服了我。总之,如果你因为什么安全原因对伊朗之行过分担心,那就太没有必要了。
本人今年26,去过三十几个国家周游。每个国家几乎只去一次。但是唯独伊朗。。。。。。我的护照上有八张伊朗旅游签证。上辈子我是和伊朗男孩。
我在加拿大最好的盆友是一个伊朗的妹子。她家是移民,父母都是伊朗厉害的知识分子,她说她爸爸一直都说伊朗不是一个适合生活的地方,然后就往好多国家投了移民申请。她跟我说他们的政府是傻逼,一个男人可以有很多老婆,而女人只能嫁一个男人;女孩不能交男朋友,不能和不是自己亲戚的男人上街,上街的话会被警察抓走。我问她人体炸弹的事情,她说那些人都不是伊朗人什么的。。。我问她是不是所有人都信教,她说她反正不信,好多伊朗的年轻人都不信。大家都偷偷的喝酒和谈恋爱。。。
伊朗人的宗教信仰蛮矛盾的。去土耳其的时候,发现伊朗游客特别多。当地人告诉我们,说很多伊朗人下飞机的时候把自己包的严严实实,一下飞机进厕所一趟,就汗衫大裤衩拖鞋什么的出来了。但同样是这些人,哪怕是在旅游景点,一到做礼拜时间,马上很自觉滴找个草坪或者铺块毯子跪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伊朗属于中东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