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我国开始为什么要实行改革开放放,那是哪个世纪哪个年代?

(1)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安徽。
(3)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岛。
(4)“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这样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试题分析:(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2)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率先进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尝试,实行包产到户的是安徽省。
(3)我国对外开放,是从设置经济特区开始的,我国设置的经济特区有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岛。
(4)我国对外开放已经形成的新格局是“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这样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改革开放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出了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全会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会议还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历史意义:我国从此走上了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邓小平理论是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它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旗帜。最早实行实行包产到户的是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1982年我国开始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它建立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调动了农民积极性,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大发展。1980年我国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设置经济特区,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创建成功,为进一步扩大开放积累了经验,有力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1988年中央政府作出了设立海南省和海南经济特区的决定,海南省成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1990年,党和国家决定开放上海浦东新区,我国对外开放出现了一个新局面。
请选择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初中历史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内容判断:材料一 20世纪70年代末期,政治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走出了文化大革命的阴影,但自1958年大跃进以来发展迟滞不前甚至有严重倒退的中国经济依然处于一片混乱之中:旧有的计划经济体制根本无力控制一个具有7亿消费群的国家经济,导致人民对现有生活的状况日渐不满。1978年,邓小平第三度上台,开始推行由周恩来最早提出的四个现代化。尝试对当时国内的经济体制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并试图将中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转移到市场经济上。——摘自《维基百科》材料二 中国改革之所以成功,苏联改革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中国“突破口”选对了……而戈尔巴乔夫选择重工业为突破口,这与经济结构的调整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对苏联改革的整体进程以及其他许多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负面影响。——摘自《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及其比较研究综述》以下表述是从上面材料中的信息中得出的,请在括号内画“√”,违背了上面信息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在括号内画“×”;是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画“○”。 (1)从1970年起,中国开始对国内的经济体制进行全方位的改革。&&& (& ) (2)根据邓小平的建议,从l980年起我国开始设立经济特区。&&& (& ) (3)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是将市场经济体制转移到计划经济上来。&&& (& ) (4)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二战后的冷战局面宣告结束。&&& (& )(5)中国改革之所以成功,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因为“突破口”选对了。&&& (& )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学年重庆市荣昌县盘龙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题型: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内容判断:材料一 20世纪70年代末期,政治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走出了文化大革命的阴影,但自1958年大跃进以来发展迟滞不前甚至有严重倒退的中国经济依然处于一片混乱之中:旧有的计划经济体制根本无力控制一个具有7亿消费群的国家经济,导致人民对现有生活的状况日渐不满。1978年,邓小平第三度上台,开始推行由周恩来最早提出的四个现代化。尝试对当时国内的经济体制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并试图将中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转移到市场经济上。——摘自《维基百科》材料二 中国改革之所以成功,苏联改革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中国“突破口”选对了……而戈尔巴乔夫选择重工业为突破口,这与经济结构的调整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对苏联改革的整体进程以及其他许多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负面影响。——摘自《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及其比较研究综述》以下表述是从上面材料中的信息中得出的,请在括号内画“√”,违背了上面信息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在括号内画“×”;是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画“○”。 (1)从1970年起,中国开始对国内的经济体制进行全方位的改革。&&& (& ) (2)根据邓小平的建议,从l980年起我国开始设立经济特区。&&& (& ) (3)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是将市场经济体制转移到计划经济上来。&&& (& ) (4)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二战后的冷战局面宣告结束。&&& (& ) (5)中国改革之所以成功,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因为“突破口”选对了。&&& (& )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2014届江西吉安七校八年级下期七校联考历史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历史,因思考而改变,因改变而生动。让我们回顾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曲折经历,体会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一群农民的生死抉择]
&&& 1978年12月小岗村18户农民签下生死状:“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上缴的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
(1)小岗村的农民这一冒险,创造了后来农村的什么政策?(2分)
[一个国家的集体觉醒]1978这是共和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时刻。这个国家和她的人民站在命运的拐点。这一年,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元年。
(2)1978年是我国的命运的拐点,拐点自一次重要的会议开始,请问是什么会议?这次会议上怎样调整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3分)
[一个伟人的坦荡胸怀]1979年4月,邓小平对广东省委负责人说:“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叫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杀开一条血路来。”
(3)请列举出一个特区,并说说特区的作用。(2分)
[一位老人的智慧]邓小平明确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邓小平理论。
(4)邓小平理论现在已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请问是哪次会议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1分)
[鼓舞人心的数据]
国内生产总值
362181亿元
(5)表格中数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2分)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期末题
题型:问答题
1978年,我国开始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已经取得巨大的成就。请回答以下问题:(1)我国改革开放是哪次会议作出的决定?谁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首先从哪个省开始?城市改革的重点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0世纪80年代,我国首先开放了哪几个经济特区?进入90年代后,党中央决定开放哪个地方,作为龙头带动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我国对外开放取得了哪些成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哪些具体成就_百度作业帮
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哪些具体成就
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哪些具体成就
一是把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结合起来,并且以经济体制改革的名义推进.二是把发展民主与健全法制结合起来,强调民主要制度化、法律化,坚持依法治国.三是把政治体制改革与尊重和保障人权结合起来,依法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四是把发展民主法制与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和改善民生结合起来,让人民群众在改革中享受到直接的实惠.五是把执政党依六是把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结合起来,以党内民主来带动人民民主.6法执政与参政党依法参政结合起来,完善了中国特色的政党政治.七是把党内监督、行政监督、法律监督与公民直接监督结合起来,建立和完善了公民舆论监督和信访制度.八是把选举票决民主与协商民主结合起来,完善了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形式.这是个机器人猖狂的时代,请输一下验证码,证明咱是正常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80年代改革开放的中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