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工业商发怎么样信息技术中心怎么样

中航工业综合技术研究所
&&&&&&&&&&
    您现在的位置:&&&>>&&主要业务&&>>&&信息产品与服务&&>>&&工作动态
综合所信息技术中心(金航数码公司)召开全体员工大会暨总结表彰大会
勇于变革显成效 夯实基础迎挑战
&&信息技术中心(金航数码公司)全体员工大会暨总结表彰大会
&&&&&& 日,信息技术中心(金航数码公司)召开了全体员工大会暨2009年度总结表彰大会。集团公司科技与信息化部(以下简称科技部)部长、金航数码董事长魏金钟,中航工业综合所所长、金航数码副董事长梁丽涛,综合所党委书记周保富,集团公司科技部副部长、金航数码董事冷毅勋出席了会议,集团公司科技部与综合所其它有关领导也参加了会议。
&& 综合所副所长、信息技术中心主任、金航数码公司总经理赵洪岭作了题为&两融三心,勇于变革,初显整合成效;系统思考,夯实基础,迎接更高挑战&的主题报告。报告全面回顾了2009年的工作,金航数码作为产业信息化推进的主体,逐渐得到了集团公司总部、直属单位和成员单位的认可,正在成为值得信赖的团队和合作伙伴。公司以融合打造新团队(融)、变革引领新路径(变)、奋进实现高业绩(进)为工作主线,出色完成了集团公司相关重大专项任务,实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0%,超额完成了年度计划指标,取得了专业化整合的首战胜利。
&& 报告重新审视并解读了集团公司赋予金航数码的使命,金航数码是集团公司信息化的专业支撑队伍,通过信息化咨询、支持和服务,推进中航工业产业信息化;金航数码的奋斗目标是通过在航空工业最佳实践的积累,实现信息产业化。面临愈演愈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基于对公司能力短板的充分分析,报告提出必须转变观念,锐意进取,勇于创新,才能不辱使命。
&& 报告同时明确了2010年的工作思路,2010年是金航数码夯实基础的落实年,是技术创新、产品研发、业务模式变革的攻坚年,是公司全体员工抓住机遇、提升核心竞争力、加速自身成长,实现稳定发展的关键一年。金航数码要围绕夯实基础这一条主线;狠抓业务能力建设与运营管理水平两大工作重点;实现三个转变&&从信息技术设备与系统供应商向信息化集成服务商、从有形产品低层次市场竞争向全价值链服务能力竞争、从单纯依靠自身资源向整合利用外部资源转变;做好四个统筹&&产业信息化与信息产业化的统筹、行业内市场与行业外市场的统筹、业务急需与产品发展的统筹、支柱业务发展与新业务拓展的统筹。
&& 梁丽涛所长在勉励公司全体员工努力提升自身专业素质和职业素质的同时指出,金航数码公司要站在客户的角度思考问题,努力提升管理咨询能力,善于从事务本身的发展规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要集中力量,努力提升专业化水平,打造核心产品与服务,并由点及面,推动公司业务全面发展。
&& 魏金钟部长在随后的主题发言中,结合航空企业现状与IT行业特点,强调金航数码承担着中航工业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推进工作,可谓责任重大。IT行业竞争激烈,是个技术要求高、服务要求更高的行业,因此公司全体员工一定要发扬拼博精神,奋勇向前,以此实现公司的跨越式发展。
大会的最后,金航数码对公司2009年度27名优秀员工,4个优秀团队进行了表彰,部分获奖者发表了获奖感言,并表达了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
&& 本次大会全面总结了2009年度工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实事求是地指出了公司存在的问题,基于对公司外部环境及自身现状的深入分析,重新审视自身使命,提出了2010年乃至未来更长一段时期发展目标。可以说,本次大会求真务实、面向未来,它的成功召开凝聚了全员力量,明确了前进方向。金航数码全体同仁将以此为契机,在逆势中谋发展、在跨越中谱新篇,为实现公司战略而共同努力。
信息技术中心&
版权所有@ 2008 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京顺路七号 & 通讯地址:北京1665号信箱 & 邮编:100028
电话:010- & 传真:010- & Email:履行使命,推进航空工业两化融合进程——访中航工业信息技术中心主任赵洪岭--《航空制造技术》2014年18期
履行使命,推进航空工业两化融合进程——访中航工业信息技术中心主任赵洪岭
【摘要】:中航工业整合以来,集团公司提出建设信息化航空的目标,经过近几年努力,已在产品研制全生命周期和综合管控等领域取得一定突破,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2014年4月,集团公司成立了以金航数码为主体团队的信息技术中心,将承载新的使命,全面推进集团公司IT架构的统一,推进航空产业信息化,打造信息化航空,以两化深度融合促进中航工业转型升级。
【关键词】:
【分类号】:F426.5;F49【正文快照】:
主任研金究:数====经理。长期从事丨T研究与应用工作,带领团队充分论证,积极探索.致力于1航空工业、装备制造业和军队提供信息化顶层戲_IT整_决方案。衫:记者:2014年4月,集团公司决定成立信息技术中心,请问中心的成立基于怎样的背景?信息技术中心将承担哪些职责?承载着什么样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曾培炎;;[J];航空标准化与质量;2006年03期
;[J];药学服务与研究;2012年04期
赵进;[J];材料工程;2000年08期
;[J];航空工程与维修;2000年04期
;[J];航空工程与维修;2000年05期
李钧;[J];航空工程与维修;2000年06期
汪洋;[J];航空科学技术;2000年01期
黄静;[J];航空科学技术;2000年02期
刘瑞麟;[J];航空科学技术;2000年05期
王瑾;[J];稀有金属快报;2000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莫万贵;;[A];2006年中国航空工业产业链发展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楚波;;[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张辉;;[A];“跟踪重点需求,自主创新发展”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方保才;;[A];投资建设三十年回顾——投资专业论文集(4)[C];2008年
郑小军;;[A];档案事业改革与创新——2013年全国青年档案工作者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王洁筠;钱飞;;[A];2013年中国航空学会管理科学分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徐勇;臧鹏博;张志鹏;;[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优秀论文集[C];2007年
高德远;;[A];陕西省航空装备制造技术发展——第九届陕西省青年科学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徐勇;臧鹏博;张志鹏;;[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7优秀论文集[C];2007年
李晓莉;;[A];航空工业档案学会七届四次理事会暨2013年度优秀论文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赵承;[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姜春艳;[N];中国航空报;2006年
承京;[N];中国航空报;2006年
;[N];中国航空报;2006年
李纬娜;[N];深圳商报;2007年
吴凡?通讯员
曹振张娟;[N];深圳特区报;2007年
边际;[N];中国航空报;2007年
冯青;[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焦静波;[N];中国航空报;2008年
刘伟勋;[N];经济观察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苗得雨;[D];同济大学;2008年
汪本强;[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罗群辉;[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加栋;[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9年
皮成功;[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施杉杉;[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周保富;[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齐俊伟;[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李代盛;[D];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刘晓红;[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3年
辛泳;[D];南昌大学;2007年
陈奕光;[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陈勇军;[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西飞民机携手金航数码实现快速响应(2)_中航工业_航空工业频道_新闻中心_中国航空新闻网_航空行业第一新闻门户_CANNEWS
西飞民机携手金航数码实现快速响应(2)
波音客户服务平台(My&)主要包括:
客户支援服务:培训、技术支援、门户集成、飞机交付、呼叫中心;备件服务:备件投资于分析(指导客户进行备件保障),备件日常支援保障,备件在线订购,备件维修与备件交换;维修服务:单机健康管理(发动机、APU),飞机租赁服务,飞机代管,技术出版物,维修设施工具,单机维修管理;机队服务:单机构型管理,飞机工程设计,评估改装,电子系统升级服务,客户重要问题解决方案如节油、新航线适应性,专家系统;飞机服务:飞行时间千时率、延误率等分析,机场数据服务(波音提供类似GIS地理信息系统,为客户提供最新机场数据),飞行电子数据包,模拟机数据包;特色服务:787Goldcare(保姆式服务)、Boeing&edge(服务整合)将为所售飞机提供全面服务,内容涵盖机队日常监控、维护咨询、实际维修工作等;商用服务&&航线与机队:向客户提供航线优化,机队配置优化服务,保证客户机队最大利润化;融资与租赁:对航空公司提供相关金融服务,解决客户有需求资金缺乏的难题波音最赚钱的项目;材料验证:为供应商提供新材料的验证试验和取证工作,统一对其供应商进行更改管理,将协作厂家信息,OEM厂商、维修商、供应商纳入其统一管理。
整个规划过程在需求分析阶段通过对国际先进制造商的业务工作学习与分析,在业务规划设计阶段始终以国际现有标准进行业务规划标准(见图1),进而从中分析信息化的需求,作为后续信息化蓝图设计和实施路线规划的输入,保证信息化建设与业务需求相匹配。
以业务平台为基础,深化西飞民机客户服务部业务工作,提升民机客户服务水平。为解决数据的标准化、完整性和准确性等问题,保证市场营销与客户服务平台客户化的特点,提出了平台建设策略如下:
数据唯一性:从客户网站填写信息,到业务人员进行业务操作,保证数据的唯一性。
及时性:&为保证客户体验度,从外网信息到内部业务操作数据保证及时传递。
客户化服务:针对不同的客户,提供贴近客户的个性化化服务。&
学习标杆企业:在设计过程中,始终以波音、空客等企业的客服体系作为自己设计的一个借鉴与标准。
对业务数据的标准进行客户化管理,对客户化功能权限划分提出了具体要求。为保证客户化的系统,即各个用户通过系统只可以查询或者进行自己所属飞机的数据信息和业务操作。系统在建设前,就对所有信息和业务操作表单进行了飞机有效性的定义,对西飞内部根据业务分类以及管理岗位分为多个角色定义,航空公司客户根据业务和权限有划分多个角色,供应商根据不同协议,产品不同有效性进行角色定义,维修商根据不同资质,维修能力进行角色划分,局方监管单位根据监管业务分类进行角色划分,保证了系统的客户化以及客户信息的私密性。
快响系统是较为庞大的综合性系统,以呼叫中心和客户服务网站集成的快响信息化平台为依托,统一调度公司的人力、物力服务资源,形成&现场服务+前台值班专家+后台值班专家&的梯队化快速响应模式,以满足客户的多方位需求,同时满足新舟系列飞机快速拓展国际市场的迫切需求。结合快响系统的发展,通过对内外场飞机的故障、缺陷等信息进行滚动累积和分析,为已有机型改进和新机型的研发提供数据积累(如图2)。
快响中心通过呼叫中心系统、快响系统、航空公司运营监控系统、客户服务移动客户端,实现快响中心作为西飞民机服务向客户提供技术支持的主窗口,7&24全天候接收并处理来自不同客户的各类服务请求,是客户服务技术支援的调度中心与控制中心;通过快响系统与厂内后台业务系统的集成与数据共享,实现快响中心作为各种服务资源的调度中心;与&新舟&客户进行网络同步连接,实时对客户机队飞行情况和可靠性指标的进行实时监控,实现新舟机群的监控中心。同时快响中心通过视频会议系统,组织和协同后台专家、供应商快速有效地处理客户重点问题,保障客户的正常运营。
呼叫中心项目:采用整体呼叫中心语音解决方案,实现大容量的电话呼入/呼出处理、电话转接等传统电话功能,同时整合了电话智能分配、快响业务管理、电话录音、电话会议、语音信箱、通话报表等应用系统功能,开放式标准的开发接口,实现呼叫中心系统在与西飞厂内现有的各类型IT系统集成;一期建设规模为4路传真、16个座席的呼叫中心。整体呼叫中心为单中心一地部署,不涉及多中心分布式部署。
航空公司运营监控系统:实时监控机队运行情况、飞机维修情况、远程技术支援、重点问题实施进度、客户服务信息状态等,实现可视化管理。显示各类服务计划、服务项目执行进度、产品质量的关注要点,现场进行技术分析,为解决问题提供快速有效的支持。与国内航空公司(幸福、奥凯)建立专网连接;实现航空公司AOC信息实时监控。系统的建成将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实时观看各类信息图表和报表,减少现场了解路途时间;现场分析对比,出现问题及时开会解决;
视频会议系统:与&新舟&机队用户点建立视频会议系统,实现用户单点、多点视频会议;视频会议支持西飞与某个&新舟&客户进行单点视频会议;同时支持西飞与多家航空公司、供应商进行群组会议;视频会议支持录像功能。
移动客户端:建立&新舟&服务移动客户端,快响中心可以通过客户服务网站和移动客户端进行信息发布,西飞与用户可以通过客户端进行群组聊天;方便用户随时与西飞客户服务部门进行沟通。
快响系统:快速响应软件系统是快速响应中心的工作平台,通过快速响应软件系统规范快响中心工作流程与民机服务部其他部门形成网络化、协同化管理,提高飞机交付客户后的工作效率,实现客户支援的快速响应。建立快速响应系统,实现快速响应任务的接收、分配和答复,并与已建设完成的客户服务平台一期、二期系统、呼叫中心系统进行业务功能集成。
国内民机客户服务现状
当前中国民机制造商正在积极研究和探索客户服务体系。多年以来,国内民机制造商初步建立了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客户服务体系,较为重视组织内部的工作,忽视客户和供应商的界面,致使客户服务工作协调不够顺畅,服务产品短缺,与客户的期望具有相当大的差距。
国内民机服务模式多是从军机服务模式衍化而来,与国际通行的服务模式具有根本性冲突。对供应商的管理力度虚弱,体现在国内外供应商的管理理念不同,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不同,造成供应商向飞机客户提供了不同的服务。
目前,国内飞机制造商在维修性设计监控、飞机维修成本分析、机队可靠性数据收集、机队可靠性趋势分析、客户可靠性监控体系构建技术支持、机队维修成本数据收集、机队维修成本趋势分析等方面还缺乏研究。
在技术出版物、备件服务、客户培训、工程服务、技术服务、现场服务等方面有长足进步,取得了诸多成果,对客户服务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相比而言,与国外先进飞机制造商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这些差距体现在信息手段落后,服务理念落后,概念研究不够深入。
国外先进飞机制造商对客户服务实行系统工程管理,实现了让客户满意的目标。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纷纷构建了各自的企业门户网站。通过网站让飞机客户、修理商与制造商之间达成了机队所需的一切信息的无缝沟通。
从当前来看,客户服务以新的理念为基点,以信息化和网络化为依托,构建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促进客户与飞机制造商、供应商之间的实际交流和密切合作。
客户服务平台实施效果
由金航数码承建的&新舟&客户服务平台(.cn)是西飞民机客户服务业务信息化的一次历史性的进步,它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服务,提高了西飞民机客户服务业务的效率和准确度,对未来西飞的民机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其带来的远期效益远大于其可估算经济效益。
航空公司工程技术支援信息原录入方式为按固定格式进行填写后,经邮件发送西飞客户支持中心。目前可直接通过系统进行录入,操作时间大大缩短且信息的答复情况、信息生命周期封闭情况、信息完整性及历史信息也得到有效管理,提升客户对客服工作满意度,提升效率的同时也为产品客服工作创造更多价值;
工程技术支援单的填报、打印,原为word手工填写,需填写工程技术支援、航空外场信息传递单、民机信息传递单三份文档后将信息报厂内处理。目前只需在系统中填写工程技术支援单后,生成民机信息传递单即可,操作时间比原手工操作时间节约2/3;
民机传递信息单传递周期为24小时(原周期平均为4天),AOG情况周期为1小时(原周期平均为5小时);业务周期分别缩短75%和80%。
西飞园区网客户服务平台与内场质量系统公用数据进行无缝传递,包括:民机信息传递单、处理报告单、故障排故换件信息,传递方式由原邮件和纸质方式,传输时间为即时,传输频率为2分钟/每次,外网延时由内外网交换频率决定,根据目前要求交换频率(2次/日),当日产生信息延时不超过4小时;传递周期提高65%。
服务通告、服务函件原纸质台账形式改为电子台账管理方式,服务通告、服务函件分发方式进行系统管理,使用户第一时间收到新发通告和函件信息,同时也对通告和函件的历史信息进行管理便于随时查阅和跟踪,提高了工作准确率。
从客户反馈和走访信息来看,西飞民机客户对客户服务平台的上线认可度很高,现在西飞&新舟&客户基本均已使用该平台进行日常业务工作。以在其他单位的实施经验来看,平台运行后,客户满意度提高至少50%;备件订货/租赁询价报价单制作周期缩短65%;备件库存结算周期缩短70%;备件库存查询缩短93%;任务书/航材申请处理时间缩短30%;库存三期响应时间缩短90%;库存预警响应时间缩短85%;不完全经济效益统计:1145.4万元。(作者单位为中航工业信息技术中心)
责任编辑:李美静中航工业2015年信息化工作会召开_中航工业_航空工业频道_新闻中心_中国航空新闻网_航空行业第一新闻门户_CANNEWS
中航工业2015年信息化工作会召开
核心提示:
6月30日,中航工业2015年信息化工作会在京召开
讯:6月30日,中航工业2015年信息化工作会在京召开,会议旨在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两化深度融合战略,总结集团公司信息化工作成效,部署&十三五&信息化工作重点。中航工业董事长、党组书记林左鸣发表讲话,副总经理、CIO张新国作了题为《构建信息化战略转型新架构,对准新一轮工业革命制高点》的工作报告。会议由中航工业副总经理李本正主持。
工信部、国资委、国防科工局、总参信息化部、总装军兵种部、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等上级机关领导和特邀嘉宾出席会议。
林左鸣在讲话中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作用日益凸显,信息化已成为国家综合实力和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托。集团公司要以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推动信息化建设,各单位要制定好&十三五&信息化规划,高度重视统一IT架构工作,加快两化深度融合实施步伐。在工程与制造领域做好顶层规划、推动统一数字化研制模式;在组织管理领域以一体化管理带动整体效率的提升。在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上要将信息化的价值和作用最优化,同时要注重与&中国制造2025&的衔接和智能制造的突破,让信息化在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价值创造上充分发挥作用,不断颠覆传统商业逻辑、组织逻辑和行政逻辑,使业务创新和信息化应用持续走向深入,促进传统企业向新的&互联网+&模式转变,为加快中航工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力。最后,林左鸣强调,集团公司上下要高度重视信息安全工作,按照自主可控的基本要求进行信息化系统建设和实施。
张新国在题为《构建信息化战略转型新架构,对准新一轮工业革命制高点》的工作报告中阐述了&十二五&以来中航工业在集团级统一信息化平台建设、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推进、统一IT架构实施等方面的进展与成效;对标国际趋势分析了新一轮工业革命所引发的制造业模式转型以及信息化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十三五&期间承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及&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信息化发展规划和重点工作推进策略。他表示,为迎接工业4.0时代,中航工业需持续推进业务模型标准化、加强航空工业协同优势,优化统一IT架构设计与执行,通过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加速研发体系转型和创新驱动发展,提升航空工业整体竞争优势。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副主任张桂萍在讲话中对中航工业的信息化成效表示高度认可,指出中航工业在国资委央企信息化评级中荣获A级,其信息化实践和两化融合推进经验将对中央企业信息化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价值,希望中航工业巩固已有成果、形成长效机制、保障信息安全,共同努力再上新台阶,实现跨越发展。&&&&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系统四司副司长王重秋在讲话中指出,中航工业深入推进两化融合对实现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希望中航工业以国防科技工业&十三五&规划发展为契机,全面推进装备科研生产体系数字化能力、智能院所/工厂示范、软件开发和数据库建设,为建设先进的国防科技工业做出更大贡献。
会上,中航工业综合管理部、防务工程部、信息技术中心、大飞机联合研制团队、上电所、成飞分别就综合信息管理的思考与实践,型号项目管理标准化和信息化,智能制造规划和架构,信息化助推企业创新转型,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实践,基于架构方法规划和设计两化融合新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工作经验交流。
来自中航工业总部、直属单位、成员单位的1252名代表在132个分会场参加了会议,此次信息化工作会为第二届&科技月&活动画上圆满句号。
责任编辑:实习编辑 惠佩自控所领导一行赴两化融合创新体验中心交流学习-新闻聚焦-中航工业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
当前位置: &
自控所领导一行赴两化融合创新体验中心交流学习
&&& 9月4日下午,在宋科璞所长、滕霖书记的带领下,自控所领导、研发制造部门和部分运行管理部门的领导一起前往中航工业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创新体验中心(简称&创新体验中心&)交流学习,集团公司副总经理、CIO张新国全程参加了本次活动。
&&& 张新国副总经理首先给大家作了&两化融合与新一轮工业革命&主题讲座。讲解了两化融合以及以赛博物理系统为基础的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本质特征,结合中航工业工程与制造、组织与管理模式变革的两化融合实践推进路径,指出中国新型工业化发展由信息技术和工业技术双轮驱动,二者互动融合形成的IT平方效应是实现中航工业转型升级的核心。
&&& 随后,在张新国的带领下,大家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创新体验中心,从现代工业企业产品维度、企业管理维度、价值链维度全方位体验了两化融合价值创造过程。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创新体验中心&是为满足航空工业&两化&深度融合的实际需求,受工业和信息化部委托,由中航工业信息技术中心负责承建的。创新体验中心主要分成工程和制造、组织和管理两部分。工程和制造部分主要通过飞行座舱、互动展墙、幻象体感、三维呈现、虚拟漫游,重点展现产品研制从需求工程、概念设计、工程设计、制造工程、试验工程到工程协同、产业协同等过程的关键信息技术应用,建立支持系统工程生命周期和基于企业动态联盟的信息环境和工业软件体系;组织和管理部分主要通过互动展墙和多屏联动,展现基于企业架构方法论的企业创新管控模式,演示信息门户、业务流程、项目群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等应用系统,体现通过业务管理流程的显性化、结构化、规范化的驱动,实现工业企业管理和价值链的上下贯通、横向集成的信息链路和架构框架。
&&& 参观结束后,大家都被创新体验中心所展示的工业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应用所震撼。张新国希望自控所能在现有的信息化的良好基础上,充分利用&两化&融合的试点机遇,在新一轮工业革命进程中走在&两化&深度融合的前列。
版权所有:中航工业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 & ICP备案号:陕ICP 备
地址:西安市电子一路92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航工业成飞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