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部XX00片中有观音菩萨生日。还有观音坐连的来历,叫什么片名

千手观音菩萨来历_百度知道
千手观音菩萨来历
观音曾发誓要普度众生,然而众生芸芸,观音颇有力不胜任之感。于是观音分身成四十二个大慈大悲菩萨, 意在利益安乐一切众生。观音的师傅无量佛见状,劝其不要急躁,否则欲速则不达。无量佛将四十二个个体撮合在一起,只留下四十二只手臂,又让每只手掌上长出一只眼睛,代表一个化身。这样除去主体的两只手臂,还有四十只手臂,每只手臂各配上佛门三界中的“二十五有”(佛教认为,三界中有二十五种有情存在环境,包括四洲、四意趣、六欲天等),两数相乘为一千。所以呢,千手千眼观音造像并非真塑有一千只手臂和一千只眼,而是采取变通的办法。如今的千手观音塑像常以四十二手象征千手,每一手心各有一眼。除了菩萨胸前合十的两手外,左右各塑二十只手,各持刀、枪、拂尘、伞、镜和净瓶等各种神通广大的法器,另外手中各有一眼,实为四十二臂四十二眼。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千手观音”全称“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又称“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是佛教六观音之一据佛教典籍记载,千手观音菩萨的千手表示遍护众生,千眼则表示遍观世间。唐代以后,千手观音像在中国许多寺院中渐渐作为主像被供奉。“千手观音”发源地相传在白雀庵(建于南北朝北周时期)发源地流传“千手观音”传说:兴林国国王妙庄王的三女儿妙善,人称“三皇姑”。妙善喜欢修行,曾出家在白俯发碘菏鄢孤碉酞冬喀雀庵为尼,因妙庄王逼迫其还俗,而火烧白雀庵,乘白虎远走苍岩山修行,后因父王得怪病——人面疮,需用亲生女儿的手和眼作药引子,三皇姑便舍出自己的手和眼为父王治病。妙庄王病愈后,想把三皇姑封为全手全眼菩萨,为其建造庙宇,更塑金身,由于过分激动,竟说成“千手千眼”。妙庄王本是天神下界,真龙天子都是“金口玉言”,一句“千手千眼”,传达圣旨给修筑者,于是建造庙宇时就给三皇姑的金身多出许多手眼,手里又长眼,即为如今的“千手千眼”菩萨。
其他5条回答
据《大悲心陀罗尼经》记载,过去无量亿劫前有佛出世,名曰千光王静住如来。佛陀慈悲,为观世音菩萨和一切众生说“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即大悲咒),并对观世音菩萨说:“善男子,汝当持此心咒,普为未来恶世一切众生,作大利乐。”当时观世音菩萨尚在初地俯发碘菏鄢孤碉酞冬喀果位,听完此咒,超第八地,心生欢喜,即发誓言:“若我当来,堪能利益安乐一切众生者,令我即时身生千手千眼具足。”发是愿已,应时身上千手千眼悉皆具足。十方大地,六种震动。十方千佛,悉放光明,照触我身,及照十方无边世界。——这就是千手观音的来历。
&千手观音&全称&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又称&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是佛教六观音之一。
佛教认为,众生的苦难和烦恼多种多样,众生的需求和愿望不尽相同,因此,就应有众多的无边法力和智慧去度济众生。据《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说,观世音菩萨在过去无量劫,听千光王静住如来讲《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时,为利益一切众生,&即发誓言,若我当来堪能利益安乐一切众生者,令我即时身千手千眼具足&,&发誓愿已,应时身千手干眼悉皆具足&,变现出如意宝珠、日精摩尼宝珠、葡萄手、甘露手、白佛手、杨柳枝手等。无论众生是想渴求财富,还是想消灾免病,千手观音都能大发慈悲,解除诸般苦难,广施百般利乐。
在佛教看来,只要虔诚地信奉千手观音,就有&息灾&,&增益&,&敬爱&,&降...
你这个“千手观音菩萨来历”出在哪里?有何依据?并非出自佛经吧?
你们猜“玉皇大帝”和“观世音菩萨”,谁贵谁轻呢?答:观世音菩萨贵。因玉皇大帝(也叫天帝,即是天,还在六道轮回之内,尚未跳脱三界),而观世音菩萨(很至高无上的果位,是在六道轮回之外,已超越三界的)所以观世音菩萨更贵,是天帝(天人道的帝释天,与基督教上帝在同一个级别上,即是玉皇大帝)的上级。天帝见观世音菩萨,皆要诚心礼拜,叩头顶礼。(你不信的话,去找阴律无情书上查,可是写得清楚楚的)。要知道天帝(即是天,天乃六道轮回内)虽是三界之内的王帝,三界之内的老大。但终究尚未跳脱三界,也有堕入无间地狱的可能性。因地藏经记载,无间地狱之所以叫做无间地狱,之四原因:无伦男女、种族、年龄、贵贱、或龙、或神、或天(天指的是玉皇大帝,也叫天帝)、或鬼,一旦堕入这地狱,都是同样的受苦,所以叫...
要知道欲界六道轮回是:天、人、阿修罗、饿鬼、地狱、畜生。你知道天指的是什么?指的是天界的一切天人,也包括玉皇大帝。凡是在六道轮回之内一切众生,皆都比六道轮回之外众生(如佛、菩萨)低,只有六道轮回之外(如佛、菩萨)才是最贵,也就是说佛、菩萨才是最大的。
你们猜“玉皇大帝”和“观世音菩萨”,谁贵谁轻呢?答:观世音菩萨贵。因玉皇大帝(也叫天帝,即是天,还在六道轮回之内,尚未跳脱三界)是依然未超脱生死苦海的六道凡夫,而观世音菩萨(很至高无上的果位,是在六道轮回之外,已超越三界的)是已彻底了脱了生死苦海的圣人。所以观世音菩萨更贵,是天帝(天人道的帝释天,与基督教上帝在同一个级别上,即是玉皇大帝)的上级。天帝见观世音菩萨,皆要诚心礼拜,叩头顶礼(你不信的话,去找阴律无情书上查...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千手观音菩萨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观音菩萨为什么时时示现女身?为何会有千手千眼?_百度知道
观音菩萨为什么时时示现女身?为何会有千手千眼?
提问者采纳
讲到观世音菩萨,我佛教徒没有不知的,如我国流行的‘家家弥陀佛,人人观世音’的两句口号,就可知道观音是怎样的深入人心!原来,信仰观世音菩萨,称念观世音菩萨,礼拜观世音菩萨,不但在中国,是很普遍的,就是在韩国、日本、越南以及诸位所侨居的星马,都是很普遍的,可说这是大乘佛教流行区域内所共有的信仰。我们试从这些国家各地走一趟,你将明白发现:在城市里,在乡村中,在高山上,在海滨边,总而言之,凡有人住的地方,都有供奉观音菩萨圣像,称念观音菩萨圣号的人。 不但信佛的人如此,就是不信佛的人,亦往往在不知不觉间,称念观音菩萨的圣号。同时,我们从大乘经所介绍的很多菩萨的名号,特别是法华经所说的八万菩萨,甚至法华经中列为十八上首菩萨来看,现在为人所熟知而称念的究有几位?除了文殊、弥勒尚为人称念外,其他为人称念最多的,不能不算这位大悲观世音菩萨。其余诸大菩萨,不但没有人供奉称念,就是他们的名号,亦少为人所知。由此可以想见,观音菩萨与娑婆世界众生,是怎样的特别有缘!其关系又是多么深切!所以我们应多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圣号,我们应不辜负观音菩萨所给予我们的慈悲救济,我们应时刻的与观世音菩萨,生活在一起,行广大悲济行! 一 观音菩萨的籍贯 观音菩萨与娑婆世界众生,既有这样深切因缘,跟著而来的问题是:观音菩萨究竟是什么地方人?其行化的道场又在什么地方?因一般人常提出这问题来问,所以现在有略解说的必要。唯有将人们内心中的这一疑团消释,才能更坚定人们对观音的信仰,才能更使人虔诵观音的圣号。 观音菩萨究竟是什么地方人?这是不能用娑婆世界某国某省某乡某镇来说明的。根据很多大乘经典的介绍,观音菩萨是十万亿佛土外,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左右的两大菩萨之一,同时亦是协助阿弥陀佛弘扬佛法的大菩萨。现在是补处大士,过去是正法明如来,将来继承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成佛,号普光功德山王佛。因此,我们现在只能说他是西方极乐世界中的一位具有大慈悲大智慧的伟大菩萨,而不必在这娑婆世界指出他一个确实诞生的地方。 至于观音菩萨的行化道场,大体可以分为两种:就是根本道场与化现道场。根本道场,是指极乐世界说的,因为观音是极乐世界的大菩萨。这一根本道场,凡为佛子,都是信得过的,不会对它发生怀疑。化现道场,在十方所有世界中,凡有观音菩萨教化的地方,即有观音菩萨化现的道场。这么一来,其道场是很多的,处处是观音道场。 不过,以娑婆世界来说:华严经告诉我们,在印度南部靠大海边,有座普陀落伽山,是观音菩萨在这娑婆世界最初示现的道场。但这道场,中国学佛者,不特没有到过,亦少有人知道。中国人所知道的观音菩萨道场,是浙江南海普陀山,过去每年到普陀朝礼观音的人很多。 南海普陀山为国人公认的观音菩萨所示现的道场,而且闻名于全世界,这当然是有其因缘来历的,现在不妨把它简单的介绍如下: 在中国南北朝时代,约于梁贞元年中,日本有位慧锷法师,到中国来求法,对观音菩萨有著高度的虔信。学成回日本时,除了带很多经书,还特别请了一尊观音菩萨回国供养,古时交通,没有现在这样方便,坐的当然是木船,可是慧锷请了观音坐上木船后,航行没有多久,海中忽然掀起大风大浪,使他所乘的木船,无论怎样,总是不能前进。在此逼不得已的情况下,只好将观音菩萨请上一个小岛,并在岛上搭了一间茅屋,以供奉观音菩萨。来往于这小岛的海上人家,以及其他附近居民,常常来烧香礼拜,发生很多不可思议的灵感。于是来烧香礼拜的越来越多,而此小岛也就一天天的发达起来,乃将原名梅岑岛的改称普陀山,此山亦即成为观音菩萨道场。后来与山西五台山的文殊道场,四川峨嵋山的普贤道场,安徽九华山的地藏道场,形成四大名山,而为中国佛教重镇。 自从普陀山定为观音菩萨道场,后来很多有观音菩萨示现灵感的地方,都称为观音菩萨道场。进一步说,凡有相信观音菩萨的地方,供奉观音菩萨的地方,都可说为观音菩萨道场。因菩萨在十方世界教化众生,真可说是无刹不现身的。不论什么地方,不论那类众生,需要菩萨去化度时,菩萨总是即以怎样的身分去化度他。所谓“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正是这一精神的流露。在下经文讲到游化诸国的时候,会有详细的介绍。 依大乘佛法说,凡是久修菩萨行的大菩萨,特别是作为一生补处的最后身菩萨,都能做到“无刹不现身”,都在时刻的教化众生。现在举个很有名而将来在此娑婆世界成佛的弥勒菩萨做个实例:古德有首颂说:“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有人以为:念诸菩萨名号,根本就没有用,因为我们从来没有见到过菩萨。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老实告诉诸位,悲心彻骨髓的菩萨,时刻都现在我们面前的。如弥勒所以名为弥勒,不是简单的,是可化身千百亿这么多,以种种不同的身分,或示现佛身,或示现比丘身,或示现居士身,恒常不断的,时时刻刻的,示现在每个所应化度的人前。所可惜的,就是时人不识菩萨的显现,吾人只能责怪自己不认识菩萨现在自己面前,但不能说菩萨没有示现在这广大人间。 弥勒是这样的示现,当知观音亦是如此。如套用上面的偈语,我们可说:“观音真观音,化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如今在座的诸位当中,谁是观音菩萨,谁是弥勒菩萨,我们一个也不认识,但不能因此说这道场中,没有观音、弥勒的隐现。为佛子者,对于这点应有坚定的信念! 二 观音菩萨的性别 观音菩萨出身的地方以及示现的道场,已大略的加以说明。现在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解答的,就是具大慈悲、具大智慧、具大愿力、具大功德的观音菩萨,究竟是男抑或是女?因现在所见到的观音菩萨,大都是女相的,所以常常有人提出这个问题来问。 在根本方面,我们应说观音菩萨是个男子。且在我国唐朝以前,所有观音菩萨的塑像或画像,都属男人的相貌。观音菩萨为男人相,有没有根据?有。华严经说:“勇猛丈夫观自在”。观自在就是观世音,经中称为勇猛丈夫,证明观音本地是属男子。不过,从观音的示现方面说,那就难以决定他是男是女。因大菩萨的示现,不是为了好玩的,而是为了度生的。众生需要菩萨示现怎样的身相,菩萨就为众生示现怎样的身相。如有一类众生需要观音菩萨示现男相来化度的,菩萨就为其示现男相。另有一类众生需要观音菩萨示现女相来化度的,菩萨就为其示现女相,很难决定是怎样的身相。因这不是菩萨本身的问题,而是随诸众生的要求所示现的,自己并不怎样能做得主。至于观音菩萨在此世界多现女身,自亦有其道理在,这等到下面再说。 现在先来说个观音菩萨示现女身化度众生的故事给诸位听听:在中国唐朝的时候,菩萨在陕右金滩,示现一个卖鱼妇的女相。这个卖鱼妇,长得很漂亮,每天早上,提著一只鱼篮,在某村庄卖鱼。村庄上的青年,见其年轻貌美,就不断的向她追求。每个青年男子,都希望获得她,做为自己配偶。由于追求的人多,使得卖鱼妇无法应付,于是想出一个办法,对村庄上的青年男子说:你们这么多人,我只一个女身,当然不能满足你们每个人的心愿,现在提出一个不十分难的条件,你们谁做到了,我就许配于谁,谁也不要妄追! 青年男子迫不急待的问:什么条件?卖鱼妇回答说:佛教里有本经,叫做普门品,你们有谁在三天内读熟,我就嫁给谁。结果,在三天内读熟普门品的,有四五十人。卖鱼妇又说:我仍只是一身,你们还有这么多人,怎能决定嫁给谁?告诉诸位,佛教还有一部经,叫做金刚经,经文比普门品长些,你们有谁在五天内读熟,我就嫁给谁。大家在爱的热力支持下,到了五天期满,读熟金刚经的,仍有十人之多,结果,问题还是不得解决。于是卖鱼妇再对这些人说:佛教有部大乘妙法莲华经,你们有谁在七天内读熟,我就决定嫁给谁。诸位想想:法华经有七卷二十八品这么多,要在七天内读熟,实在是不容易的,所以结果只有一姓马的青年读熟。 卖鱼妇为了实践自己的诺言,当然就嫁给了姓马的。姓马的内心欢喜自不用说,别人亦对他得到这么一个如花似玉的美女为妇而欣慰。可是到了洞房花烛夜,在贺客狂欢散去以后,女的忽然肚痛而死!不用说,这时最悲伤的,无过那位马姓少年,因他用尽心机,才得到这样一位美女,而今竟然成为一场空,怎不悲痛欲绝?可是人死不能复生,悲痛又有什么用?只好依照一般俗礼,将死者送去安葬,除此还有什么其他办法? 说来真正奇怪,灵柩送至半途,忽然遇到一位老僧,老僧对那马姓青年说:听说昨天你才举行结婚大礼,怎么今天又在举行葬仪?马姓青年哭丧著脸回答说:这是我最爱的美女,用了好大的心机,才能得她为妻,不意一个活泼泼的美女,转瞬之间就成了一个无知的死尸,叫我怎不痛心?老僧看他悲伤的样子,于是就开示他说:你们年轻人,就只知谈情说爱,而不知追求真理。当知昨天你所娶的美女,并不是世间一般女子,而是观音菩萨示现来化度你们的。因为悲心深重的观音,知道你们村庄老幼,不晓得信奉三宝,特方便示现女身,来给予你们化度,假定你们不信,可以开棺来看。大家为求获得证明,乃真的将棺材打开,一看始知最初放入的美女,已经不在其中,到此不得不信是菩萨运用神通离开的。可是再回头来看那老僧,老僧又已不知所在! 本此可知:不但卖鱼妇,是观音的示现,就是该老僧,亦为观音的示现,目的在使这村中的人,切切实实有所觉悟,认认真真信奉三宝。从此,不但马姓青年,发心出家修行,就是村庄中人,亦都信佛菩萨,而归依三宝。这在佛教中有两句话说:“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为菩萨度生的最大方便。 观音菩萨所以时时示现女身教化众生,推究起来,约有两个原因,现在略说如下: 一、专以多苦的众生为救济的对象;人类众生痛苦最多的,在过去重男轻女的时代,女人的痛苦确比男众多。因在那时代,女人受到很多的限制:如未嫁前在娘家里,定要听从父母的命令;出嫁以后在丈夫家,定要听从丈夫的命令;到年老时有儿女的,还要听从儿女的话。在世间做人,女子的痛苦,确实是多些。观音菩萨既以救苦众生为目的,当然要先救度苦痛多的女子,所以特多示现女身,期与女子打成一片,然后从女子本身所有的各种痛苦,逐渐引导她们走上修学佛法的大道,以解除所有痛苦,而获得身心解脱。 二、女众痛苦虽哗伐糕和蕹古革汰宫咯说比较多,但内心中的柔和慈爱,却又的确胜过男子。如世间的父母,疼爱自己子女,固然是一样的,但若比较起来,母亲爱护子女,更为深刻亲切。我常常说:有时父母同坐一处,假定小儿女们走来,向父母要钱买花生或糖吃,做父亲的总是说,你们常要钱做什么?今天没有钱给你们,说了也就算了,真的一钱不给;做母亲的不然,一方面呵责儿女不应常常要钱,一方面却从腰包中掏出钱来给他们,并且很慈爱的抚摸著儿女说,乖乖的去吧,以后不要再来讨钱。说虽这样说,等到再度来要时,如法炮制的,仍是那一套。所以母亲对子女的慈爱,是超过父亲的。观音菩萨是大慈大悲的,所以示现女身,不过是把世间的母爱,予以净化扩大而成大悲。 世间的母爱,虽说是很真挚的,但范围非常狭小,只知爱护自己的子女,不知爱护别人的子女,而且其中还含有染污的成分。普通虽说父母慈爱子女是无条件的,其实于无条件中有其条件在,如中国人说的“积谷防饥,养儿防老”,这不是条件是什么?所以菩萨所有的慈悲与父母所有的慈爰,有两点的实质不同:一是不广大,二非无条件。观音菩萨的慈悲,能将世间的母爱,加以净化与扩大。慈悲一切众生,不是慈悲一分众生。是以菩萨的慈悲是伟大的,世间的母爱不能与之相比。观音菩萨深知世间母爱的难得,所以处处示现女身,希望以女人的身分,感化世间一般的女人,不要专门陷在狭小的母爱中,而应以母爱的精神,来慈爱一切众生,希望每一个众生,都能离苦得乐,都能了生脱死,都能成等正觉。 如上所说,就是观音菩萨示现女身的两大原因。不过在此我仍请诸位牢牢记住的,即这仅是菩萨的示现,绝对不可认为菩萨原来就是女身。 三 观音的千手千眼 观音菩萨随类化身而示现种种不同的身分,如鱼篮观音、送子观音、白衣观音、足踏鳌头观音、八臂观音、十六臂观音、千手千眼观音等,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于中,千手千眼观音,有很多人不大理解,所以现在略为说明:普通人所了解的,一个人只有两手两眼,假使一个人很能干有本领,我们就说他了不起,好像具有三头六臂似的。听说具有三头六臂的人,我们已经把他看成很了不起,而观音菩萨具有千手千眼这么多,其力量当然是更大。所以有人问:观音菩萨为什么会有千手千眼?它究竟代表了什么意义?这有略微解释的必要,不然,不特有人问到将无辞以答,就是自己对这亦将具有很大的怀疑,不能如法的虔诚的称念观音菩萨的圣号。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先从传说说起,然后再作合理的解释。据汝州志中有这样的记载:过去有楚庄王的第三女叫做妙善,是个非常孝顺的孝女,当楚庄王病得很危急的时候,医生说要病好,必须亲人手眼。妙善公主听了,毫无难色的割下手眼,救父亲的重病,使父亲的病愈。等到父亲病好,公主也就坐化,医生说她是大悲菩萨,而说这话的医生,亦立刻不见。于是楚庄王即封公主为大悲菩萨,且建香山寺,塑千手千眼像。有人说:庄王命塑全手全眼,但宦者误为千手千眼,致有千手千眼观音。但汝州志所说,为感通录不载,这当然是不可靠的传说。又据向来俗传,谓大士为楚庄王的第三女,名叫妙善,因舍手眼愈父恶疾,乃显现千手千眼像。编年通论中,说这是天神为南山道宣律师所说,这自然亦是传说而已。 如依大悲心陀罗尼经说:观音菩萨过去在千光王静住如来时,静住如来曾经为他说一“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大陀罗尼”,并且要他持此咒心,于未来恶世中,普为一切众生作大利乐。观音菩萨当时听了这个咒后,立即发出弘大的誓愿说:“设我当来之世能利乐一分众生者,令我即时身生千手千眼”。这个大愿一发,果真顿时身生千手千眼,并且十方大地为之震动,十方诸佛亦都放出无量光明,遍照十方无边世界,是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得名的由来,但这可说是象征性的表示,现在略微说明如下: 所谓千手,是象征观音菩萨救度众生的伟大力量。如平时帮助人家做一件事,以一只手做,拖也拖不动,拉也拉不走,别人就会对你说,你用两只手出力就可拖走,这证明了多一只手就多一股力量。又如常听人说:一个人感觉很忙时,就常表示现在忙得不得了,没有办法,假定多几个手脚,或多几个帮手,事情分开来做,那就轻松得多。这亦足证明人手多力量就大,可以做很多事情。将这与观音菩萨的千手配合来讲,其意是:观音菩萨所教化的众生多,而随菩萨修学佛法的人亦多。到了修学能力相当高时,就可派到这里那里去教化众生。而分化在各方所发生的力量,就等于菩萨力量的分散。所以千手的意义,完全是表示观音菩萨救度众生的伟大力量,不必呆板的视为菩萨真正长有千手。 所谓千眼,是象征观音菩萨深邃不可思议的智慧。如各人平时看东西时,一只眼睛看不清楚,两只眼睛打开来看,不论前面是什么东西,就可看得清楚明白了。两只眼看东西,尚且较为清楚,千只眼看东西,当然更为清楚。可是观音菩萨观察事物,不如普通人光以眼看,而是以智慧之眼,深刻的观察,透彻的分析,所以观音菩萨的智慧是极深妙的。用此深妙智慧之眼,能够了解宇宙万有诸法的真实相,能够观察众生种种不同的根性和要求。随顺众生的根性和要求,作种种不同的化导与调伏。假定智慧不够,虽有心于化度众生,但对一切众生,只能说一种法不能予以普利。观音菩萨因为智慧深妙,能对各种不同的众生,说各种不同的教法,所以千眼是象征菩萨的智慧。 如上配合来讲,可见千手千眼,是代表观音的大力大智。而这大力量大智慧,不是普通人所有,唯有大菩萨具有,所以称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 四 普门品流通的原因 普门品的品字,是类的意思。很多大乘经典,都是有分品的,即凡其类相同者,就将之合为一品。本品是讲观音菩萨种种救济种种示现的事,而这种种不同的救济和示现,都集在这一部份经文来讲,所以称品。 法华经共有二十八品,本品在二十八品中,是属第二十五品。现在我们所要提出来问的,就是全部法华经,既有二十八品这么多,为什么唯有这品读诵、讲说、解释、流通得最多?关于这点,当然是有其原因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观音菩萨与此土众生,特别是与中国、日本、韩国、越南人民,有其深切因缘。另外还有一个特别弘通的原因,即在中国历史上,五胡乱华的时代,在所谓五胡十六国中,有个小国叫做北凉,国主叫做沮渠蒙逊,有次患了一场严重的大病,真是到了群医束手,百药罔效的地步,除了等死而外,没有其他办法。 可是正在这个时侯,有位译经弘化的昙无谶法师,来到中国北方,听说国主有病,就自动的走去对他家人说:你家国主害的病,不是普通生理上的病,而是心理的业障病,世间的医药,是治不好的。不过据我看来,国主的寿命还没有尽,是有办法可以挽救的。现在我告诉你们:佛教有部妙法莲华经,经中有一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国主如能恳切至诚的读诵,得观音菩萨的慈悲加被,是可使他消除业障病,而获得身体恢复健康。国中大臣听说这样,立刻就去报告国主,国主与诸大臣,为了求得病好,就遵照昙无谶法师的指示,很恳切至诚的,念诵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说来真是灵验,没有经过好久,其病果然痊愈,恢复原有健康! 这么一来,不但国主教令大家诵普门品,很多人民亦自动的诵普门品,并且确有很多人,为念普门品,消除业障病。从那时起直到现在,本品在中国,就流通得特别广,讲说的特别多,读诵的特别众,解释的亦复不少。本品特别单行流通,完全基于这一原因。 念普门品得感应的,在我国是很多的,如年二十六寡居无子的元陶氏十六娘,经常持念观音普门品,忽然梦一白衣人,手持白莲花一朵给她食,经过三年的时间,见佛光明,经函上有火团如弹子大,氏恐经被烧,用手去扑它,乃得舍利一粒,而于临命终时,化佛来迎,别众而去。 五 本品品题的略释 本品叫做‘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共有八字。观世音菩萨是人,普门品是法。观音是能证之人,普门是所证之法,所以本品是以人法立题。 为人题的观世音菩萨五字,前三字为别名,只有观世音可以这样称呼;后二字是通称,凡为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的,都可名为菩萨,不是任何人的专称。 观世音是菩萨的德号,有时叫做光世音,有时叫做观自在,有时亦简称为观音。观世音是罗什三藏的翻译,光世音是竺法护三藏的翻译,观自在是玄奘三藏的翻译。还有叫做观世自在或圣观自在的。圣是赞叹词,观自在,据法藏的心经略疏解说有二:一、约智解说,谓观音的智慧,于所观的事理无碍之境,已达到自由自在,不再有丝毫拘碍。二、约悲解说,谓观音的大悲,于所应化度的各类机宜,当其前往去救拔时,亦已达到自由自在,不会再感到有何棘手。如观世界而自在的拔苦与乐,即名观世自在。至什公所译观世音的意义,到下讲经文时再为详说。虽有种种称名不同,其实是一个人。以什公与奘公说:一个重于意译,一个重于直译,所以译有不同,不能说谁对谁不对。不过国人向所称念的,是观音或观世音菩萨。 菩萨是印度话的简称,具足应叫菩提萨埵,中国译为觉有情,就是上求大觉下化有情的大心众生。上求大觉,是大智的作用,下化有情,是大悲的作用,所以凡为菩萨,总是悲智双运。不过佛教所说菩萨,不是专指供在殿堂上的诸大菩萨,而是指已发心并正在行菩萨道于人间的活菩萨。 为法题的普门品三子,现在继续来说。品是类的意思,即这一类归于这一类,所谓物以类聚,说名为品。妙法莲华经中,佛将观音菩萨的一切,都归结到这里来讲,所以称品。普是普遍的意思,门是能通的意思。如我们现见面前的一道大门,有了这道大门,任何人都可自在的出入通过,假定这房没有一道门,欲从外面进来,固然没有办法,欲从里面出去,同样没有办法。 门在佛法中说,从地狱到成佛,一共有十道门,每一道门的钥匙,都握在我们手中。我们要进那一道门,就可去开那一道门,不开门是不得进去的。举例来说:譬如地狱之门,本关得好好的,怎么能得进去?问题很简单,只要你造了五逆十恶的罪业,你就得到地狱之门的钥匙,有了这把钥匙,随时可以打开地狱之门,自自然然的走进地狱去。假定没有这个钥匙,不论你怎样想要进去,结果,总是不得其门而入的。 从门外进入门内,其门内的苦乐,是大相悬殊的。以世间说:有的门内极为快乐,如天堂,经常沐浴在欲乐与定乐之中;有的门内颇为痛苦,如三恶趣,或受寒热的痛苦,或受残杀的痛苦,或受饥渴的痛苦。不过所有钥匙,握在自己手里,要想进入那门,其权还在自己。 不过,十法界虽有十道门,但可称为普门的,唯有佛道的一门。如世间的六趣之门,是属有漏之门,要想通于无漏,自然是不可能的,所以不得称为普门。出世的二乘之门,通常称为空门,对于生死烦恼,只能了脱一半,所以其门不得称普。至于菩萨之门,落于空有二边,不能空有相融,同样不得称为普门。佛之所以称为普门,因佛于成道后,本其大悲愿力,要到地狱去教化众生,虽说地狱门关得紧紧的,但以悲愿的力量,要进去就进去,一点阻碍没有。入地狱门是如此,入饿鬼、畜生等门,亦是这样,总是出入自如,而无碍自在的,所以称为普门。 在此或许有人要问:既要成佛才称普门,观音现是菩萨尚未成佛,怎么可称普门?这不妨从本、迹两方面说:从本说,观音早已成佛,名正法明如来,具有佛的悲愿,当可称为普门。从迹说,观音虽还未成佛,但已到补处地位,具有佛的功德,可游诸门度生,所以得称普门。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观音菩萨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观音菩萨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