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和美国总统统领的军队有几个统系

    由于不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蒋介石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把东北军几全部用于抗日主战场,近20万东北人几乎全部战死沙场!  1937年 4月到6月,南京政府对东北军进行整训、缩编。整编后有6个军:  第49军,军长刘多荃,第51军,军长于学忠,第53军,军长万福麟,第57军,军长缪徵流,第67军,军长吴克仁,骑兵第2军,军长何柱国。  不久爆发的抗日战争和内战中,东北军被国民政府分别用于各个战场,作为抗战初期最早抗击日军的第一线部队,东北军以高度的自我牺牲精神,为我族的抗日战争立下了值得赞许的功勋。  第49军  1937年8月中下旬,日军开始沿津浦路大举南犯。刘多荃率第49军进驻沧县及静海附近。8月21日,由日军第10师团步兵第10联队主力组成的右侧掩护队,开始向静海前进。49军之一部立即加以阻击,与敌发生激烈战斗。日军以猛烈的炮火向静海轰击,49军守军奋力抵抗不支,被迫向南撤退。  1937年10月底,49军被调到淞沪战场。105师在钱江弄、江桥一线坚守阵地,遭到日军重火力猛攻,626团团长顾忠全阵亡,该团一营伤亡过半。109师在纪王庙、马同桥一线与数倍日军苦战,四个团长中高睦姻、姜奎举等三个团长相继阵亡,营长伤亡了2/3。109师一个整师基本打光了。尽管第49军损失惨重,但蒋介石在战后根本不理睬其整补的要求。  第51军  1937年8月,第51军被调往山东,负责海防守备,于学忠任第3集团军副司令兼第51军军长。1938年1月升任第3集团军总司令,不久又改任第5集团军总司令。  1938年1月,日军调遣16个师团共计23万兵力,沿津浦铁路一南一北,分两路夹击战略重地徐州。于学忠以51军两个师的兵力约2.5万人,死守蚌埠,血战临淮关,顶住了日军3个师团共计4万人的疯狂进攻。在连续8天的防守中,51军伤亡七千余人,但他们守住了淮河,日军的伤亡达九千人以上。  淮河战役后,于学忠率领疲劳之师增援台儿庄,任中央兵团副总指挥,在率部智取韩庄、争夺贾家埠、血战禹王山的战斗中再立战功。徐州撤退时,于学忠率部殿后,该部被敌人分割包围,切成数段,但他指挥部队浴血奋战,终于杀出重围,胜利完成了掩护任务,受到第5战区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传谕嘉奖,并晋升为一级上将。  l938年6月,51军奉命参加武汉会战,于学忠任第3兵团副总司令兼第5集团军总司令,在大别山麓与日军激战。武汉失陷后,于学忠率部开往大别山打游击,袭击敌人后方,并在金家寨一带进行休补。  第53军  “七七”事变后,万福麟任第1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53军军长,负责平汉线以北永定河及大清河一线的防守。在日本侵略军的猛烈攻击下,万部损失惨重,被迫退出战场,孤军游击于太行山区。1939年2月,万福麟重整部队,参加了豫北、豫东的对日作战。6月,武汉会战开始,万福麟任第26军团军团长兼第53军军长,负责防守德安、星子一线。9月,在鄂东南大冶、阳新一线抗击来犯日军,苦战数日,敌人受到重创,其本部亦伤亡惨重。武汉会战后,第53军奉命休整补充,万福麟调赴重庆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军长职务由周福成接任。1943年,53军被编入远征军第20集团军对日作战,为打通中国云南至缅甸的国际交通线滇缅公路作出了突出贡献。  第57军  1937年11月,缪徵流的第57军奉命驻防南通、启东、海门、如皋、靖江一线的江防要点。112师在无锡附近与敌接战,紧接着又参加了巩卫江阴、固守镇江的战斗,损失较大,师长霍守义负伤,全师撤往江北。12月10日,112师开赴南京前线。12日,日军向南京发起总攻,112师671团、673团在南京城北长江一线阵地阻击日军,伤亡惨重。第112师副师长李兰池在率队冲锋时于南京太平门附近中弹壮烈牺牲,后被国民政府追谥为少将。  11月间,第57军的第111师在靖江、扬州一线抗击登陆日军,打响了靖扬之战,几次战斗均极为激烈。11月25日拂晓,日军以猛烈炮火轰击长江北岸111师阵地,占领施家桥,掩护大批日军登陆,旋又占领了都天庙。111师333旅的万毅部全部退守横沟桥。上午8时,日军沿扬州城公路向333旅阵地冲击,111师师长常恩多亲率两营官兵与敌浴血奋战。酣战之际,常师长又果断地命令662团出击,连续击退日军步兵的三次反攻。日军遂调来坦克在前面开路,后继以步兵再次冲向111师阵地。常师长指挥士兵以平射炮和集束手榴弹向敌坦克猛轰,并以猛烈火力向日步兵射击。战至下午4时,日军狼狈逃窜。111师乘胜追击至施家桥。  1938年3月,在台儿庄战役中,57军的333旅奉命驰援守卫山东临沂的庞炳勋部。面对日军精锐坂垣师团,333旅官兵毫不畏惧,血战15昼夜,先后攻克敌人三个据点。战斗中,333旅伤亡官兵一千多人,有的营只剩下十余人,有的连队军官全部伤亡,由军士自动代理连长作战,前赴后继,战斗不止。日军亦伤亡惨重,伤亡2000多人。为此,333旅受到会战总指挥部的通电嘉奖,57军亦通令全军,称之为“解临沂之围,壮本军之誉”。  第67军  1937年8月下旬,吴克仁满怀报国之志昂然请缨,率67军奔赴华北前线的河北大城,在西起姚马渡、中经马厂迄小卫庄一线构筑阵地防守。9月1日,日军第6师团在飞机、重炮掩护下,猛攻67军的大城防线。吴克仁指挥全军与敌血战十日,日军屡遭重挫无法前进。当日军增派二十余艘汽艇,载有山炮、机枪等重武器溯子牙河偷袭时,又被67军预先埋伏在姚马渡的部队兜头猛击,第一艘汽艇首先被击沉,后续敌艇也被分段截击。日军船队虽凭借重火器反扑,又派飞机助战,但在67军沉重打击下,终于溃不成军,被击沉汽艇五艘,毙伤三四百人后狼狈逃窜。日军恼羞成怒,又调集二十余门火炮、五架飞机,出动三千余人,于20日再次猛攻67军正面。吴克仁亲临前线,指挥御敌,敌我双方竟至演成肉搏。67军官兵终以重大牺牲压倒敌焰,粉碎了日军强大攻势。大城防线鏖战月余,67军以伤亡两千余人的代价重挫敌锋,歼敌数千,并阻扼敌军南犯,掩护了友军安全撤退,受到最高长官部的通电嘉奖。  骑兵第2军  1937年8月下旬,骑兵第2军调晋绥前线与日军作战。军长何柱国率骑3师(骑6师在绥远作战,归马占山指挥;骑4师一直驻河北,1938年因缺少马匹,骑4师被改为步兵第24师,至此骑4师番号被撤销)从陕西经同蒲路北上,增援大同,归第18集团军总司令朱德指挥。大同失守后,骑兵第2军退到晋西北平鲁一带抗日。9月下旬在井坪镇一役中,骑兵第2军被日军击溃,损失很大。1939年冬,骑兵第2军奉令换防到豫皖边的沈邱、项城一带,归第1战区前方指挥官孙桐萱指挥。1940年,何柱国升任第15集团军总司令,由骑3师师长徐良接任骑2军军长。以后骑6师归还建制,又合并骑3师和骑6师,保留骑3师番号,由王照问的暂编第14师廖运泽部拨归骑兵第2军建制。1944年,徐良升为第15集团军副总司令,骑兵第2军军长由非东北军系的暂编第14师师长廖远泽升任,骑3师师长王照骑2军副军长,所遗骑3师师长由徐长熙升任。  抗战胜利后,骑兵第2军开赴济南。1946年,王耀武任第2绥靖区主任,将骑兵第2军改为第96军,仍以廖远泽为军长,所属的骑3师改为暂编第15师,这样,骑兵第2军的番号不复存在,东北军骑兵军也就名实全亡了。  详情请见———走上抗日战场的东北军将领 日 12:41凤凰网历史综合  坚守扬州五天之后,111师的官兵已大部阵亡,活着的也已是浑身是伤。就在这时,常恩多接到了撤退的命令。被告知,由于你们英勇战斗,死守扬州,为南京守军的撤退争取了时间,容后向长官部提请嘉奖。听到这个命令,常恩多哭了:“我的近万名兄弟,从东北一路跟我到上海,到南京,他们的父母还盼着他们回去。现在,他们都死了,我要那个嘉奖有什么用! ”  据不完全统计,在南京保卫战中,包括之前死守连云港的,东北军伤亡将士一万余人,还有不少人没能逃出南京城,被日军俘虏后残忍屠杀。 战后,南京空战烈士装了80多个灵柩,其中东北籍的空军将士就有43人。  东北军撤出东北,是遵守上级的命令,就像现在说的,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士兵没有选择的权利!  看了上面的报告,要是在有人骂东北军不抵抗,请你讲讲良心!
楼主发言:14次 发图:0张
  将熊熊一窝。
  东北军撤出东北,是遵守上级的命令,就像现在说的,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士兵没有选择的权利!  看了上面的报告,要是在有人骂东北军不抵抗,请你讲讲良心!   -------------------------------  那马占山呢?为什么马占山就能抵抗日军?一句话,真心抗日的不论身处何地,不论处境如何都能奋起抗击日寇。  愿意当汉奸亡国奴出卖国家的,即使手握重兵依然不抵抗。  看看历史吧,东北军在国家最危难的时刻,只有少部分选择了留在东北抗击日寇,其他贪生怕死的都跟着张学良跑了,去西北剿共去了,大敌当前不抗击侵略者,却调转枪口打内战,这就是东北军。
  坚决揭批大汉奸卖国贼张学良!!!  东北军不抵抗的事实是无法更改的!!!
  近年来为汉奸翻案蔚然成风,张学良、汪精卫之流纷纷被从坟墓里拉了出来,粉饰一新推到台前,各种歪理满天飞,仿佛当年汉奸们的卖国行为都是有道理的,卖国摇身一变成了爱国。  他们真是为汉奸翻案么?非也,实际就是新汉奸通过为老汉奸翻案来为自己找借口,这样他们就有了卖国的依据,
  @刀小木999
18:44:00  东北军撤出东北,是遵守上级的命令,就像现在说的,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士兵没有选择的权利!  看了上面的报告,要是在有人骂东北军不抵抗,请你讲讲良心!  -------------------------------  马占山是张作霖的那一代的人不会听张学良的。不要用现在的形式来臆测那个军阀混战的年代,打内战那是蒋介石的主意,你不去就是抗命,  918是突发事件,谁都没有反应过来。在之后的岁月里,东北军近20万人战死在对日本的战争中,你怎么能够抹杀呢?你的不抵抗有什么根据啊?  你看清楚了,前面说的东北那六个军,都在和日本人战斗,你没有证据就不要胡说八道!
  东北军的抗战真不咋地   别因为是东北人就护短  但是空军不错 相当的强
  @ssarmada
22:25:00  东北军的抗战真不咋地  别因为是东北人就护短  但是空军不错 相当的强  -----------------------------  那个时代,全中国的军队都不咋地,在抗日战争中,是节节败退啊,北京丢了,国家首都南京丢了,还被杀了30万人,挖开了黄河,全国绝大部分都被日本人占领了,最后还是靠四川天险才挡住日本人!国民党没有任何责任?
  @江湖无情客 8楼   那个时代,全中国的军队都不咋地,在抗日战争中,是节节败退啊,北京丢了,国家首都南京丢了,还被杀了30万人,挖开了黄河,全国绝大部分都被日本人占领了,最后还是靠四川天险才挡住日本人!国民党没有任何责任?  -----------------------------  这都是哪跟哪啊   脑子搭错线了
  西北军有大刀队有张自忠  川军装备最差但是出了350万人  广西钢七军就不用说了吧   粤军 湘军都有值得称赞的几次   唯独咱们的东北军回回当炮灰 一挨打就跑   头几年武器除了中央军就属他们了   就万毅带的东北军打的不错还是共军的  咱们的张少帅抽大烟玩女人在行 打仗就是个笑话  我说这些干嘛   进来是手贱 恢复就是耍贱
  确实软了,918日本是在赌博,2万日军都是满州的铁路护路部队,说白了是铁道兵,根本不是什么精锐的作战部队。东北军精锐都在关内为老蒋出力打中原大战呢。张学良下令不抵抗的确是任何角度看都无法原谅的,世家纨绔子弟确实软蛋  
  @ssarmada
23:07:00  西北军有大刀队有张自忠  川军装备最差但是出了350万人  广西钢七军就不用说了吧  粤军 湘军都有值得称赞的几次......  -----------------------------  你有没有搞错啊。不抵抗是张学良。不是全部东北军,918之后就没有战争了吗?918就完了,之后不是还和日本人打了八年吗?  第49军,军长刘多荃,第51军,军长于学忠,第53军,军长万福麟,第57军,军长缪徵流,第67军,军长吴克仁,骑兵第2军,军长何柱国。  你们不要故意的抹杀东北军的事迹,把责任推给东北军,就没有国民党什么责任吗?
这六个军近20万东北军,都在和日本人在战斗!你解释一下主贴里说的?你承认不承认吧?
  我们都可以骂张学良不抵抗,但是千千万万的东北军确实是把自己血肉留在了抗日的战场 冲这一点 他们值得我们尊敬
  九一八不发一枪撤出沈阳,退守锦州本可以反攻日军收复失地却再次撤退,消极防御热和失守,东北军抗日功绩果然卓越非凡,西北剿共损兵折将,别人是内战内行外战外行,东北军是内战外战都是外行  
  张作霖带出来的胡子队,还能有啥作为?砸响窑,绑肉票倒是在行  
  胡子队v5  
  赵四风流朱五狂,  翩翩胡蝶最当行。  温柔乡是英雄冢,  哪管东师入沈阳。  告急军书夜半来,  开场弦管又相催。  沈阳已陷休回顾,  更抱佳人舞几回。
  头戴双沿帽,腰挂盒子炮,妈了巴子是买票,后脑勺子是护照。这句话是江浙一代形容东北军的一句老话。由于东北人睡硬炕,所以脑后面比较平坦,如果一看到这种后脑就是东北人,所以后脑勺子是护照。妈了巴子是东北人讲粗话,当年东北军进了江浙的时候坐车不买票,你向他要票,他骂妈了巴子;看电影,看戏也不买票,你向他要票他说妈了巴子。所以叫做头戴双沿帽,腰挂盒子炮,妈了巴子是买票,后脑勺子是护照。
  @syly26
1:07:00  我们都可以骂张学良不抵抗,但是千千万万的东北军确实是把自己血肉留在了抗日的战场 冲这一点 他们值得我们尊敬   -----------------------------  这话说的对啊。不能因为蒋介石不是东西,我们就说全部国民党军队不抵抗!不能因为老毛不是东西,我们就说全部中国人都是卖国贼!
  @刀小木999
9:08:00  九一八不发一枪撤出沈阳,退守锦州本可以反攻日军收复失地却再次撤退,消极防御热和失守,东北军抗日功绩果然卓越非凡,西北剿共损兵折将,别人是内战内行外战外行,东北军是内战外战都是外行  -----------------------------  你的眼睛里只有918,八年抗战你怎么看不到?20万东北军浴血奋战你就瞎了眼睛了?  胡子军就连日本人都害怕,搞了次卑鄙的暗杀,小日本也真龌龊啊!蒋介石带的是土匪军,抢老百姓,打内战最有本事!就是见到了日本人就望风而逃!  头戴双沿帽,腰挂盒子炮,妈了巴子是买票,后脑勺子是护照。这句话是江浙一代形容东北军的一句老话。这是你自己编的吧,还护照,你能不能不能编的像一点啊,没有文化吧,九年制小学义务教育没念完吧?江浙一带和东北军没有什么联系!  你一定是东北人,现在有些变态的东北人在自己家乡混不下去了,逃难到外地,生活得很艰难,勉强度日为生,狗颜残喘,心里又自卑,长期压抑下去,心理变态了!在外面骂东北最多的就是这种东北汉奸!瞧瞧他们那张变形的嘴脸,一副汉奸奴才相!
  校长躺着中枪啊。。。。虽然名义上东北易帜了,但事实当时东北是张学良的地盘,他是怕家底打没了以后没办法和老蒋,老冯他们掰手腕。  所以,卖国这个事情真不怪校长,只能说良仔私心盖过了良心
  头戴双沿帽,腰挂盒子炮,妈了巴子是买票,后脑勺子是护照。这句话是江浙一代形容东北军的一句老话。这是你自己编的吧,还护照,你能不能不能编的像一点啊,没有文化吧,九年制小学义务教育没念完吧?江浙一带和东北军没有什么联系!  ------------------------------------  你看看历史书吧,1920年直皖大战东北军一直打倒浙江,连杨宇霆都混上江苏督军了,东北军在江浙一代军纪极差,
  张作霖是东北军的开山鼻祖。人们都知道这位老兄是胡子出身,也就是土匪。不管他自己还是后来的人怎么为他涂脂抹粉,他的身上至始至终都是满身的胡子味。   对于这点,段祺瑞看得非常清楚。在他在北京担任总执政的时候,他已经没有多少自己的势力了,主要就是依靠张作霖和冯玉祥来维持局面。这个时候张学良想和段祺瑞的侄子段宏纲结拜兄弟。小段回家问老段,结果老段回答说,你可以和张学良的兵拜把子结兄弟但是不能和张学良拜把子结兄弟,他不配。  孙中山曾经想和张作霖结成同盟共同对付赂选的曹锟。他派员到张部了解情况进行说服工作,希望张部能够倾向革命。孙派去的人在何柱国的陪同下参观军队,孙的代表问何,东北军信仰三民主义吗?结果何柱国回答说咱们东北军中只有少帅等几个人知道有这么一回事,更谈不上信仰。孙的代表又问,哪你们凭什么打仗呢?士兵不知道为什么而战,怎么会有战斗力?何的回答恐怕可以做为一个经典流传下来。他说我们东北军讲的是爱国,讲的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这个回答真是再经典不过了。张作霖指挥打仗和商人作生意区别不大,打下某个山头,抢了什么东西,明码标价。打下来了,抢到手了,士兵赏多少洋钱,军官赏多少大洋,实打实说清楚,战斗胜利,赏钱立马就发。好象是他在士兵军官手上买东西一样,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这样的军队从上到下有一个不可颠覆的原则,就是不能把老本赔了。对统帅来说,钱和枪是他的根本,是不能亏掉的,赔本的买卖绝对不能做,至于人则是次要的,只要有钱有枪,人死了还可以再招,反正中国有的是不值钱的人。对于当兵的来说,要有命挣钱,更要有命花钱,打仗的时候以保命为第一原则。这样的军队遇到弱旅的时候还能撑一撑,遇到强敌,丢命的机会太大了,能跑当然是跑。  这样的军队也讲“爱国”,鬼才晓得他们爱的是哪门子国。看来爱国真是一块再好也没有的遮羞布。
  转自:/mil//content4_14069.shtml  历史上认为老蒋把东北军调去西北打红军,是无视了这支部队的抗战热情,打击了这支部队的战斗积极性。  实际上,本人认为老蒋所做的一切,乃至最后整编了这支军队的行为是正确的。   东北军竟然有20万军队在装备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一枪未发,让出东北领土,这本身就是一个大笑话。好了,既然溜回来了,那几十万人总不能白吃饭吧,那就安排他们剿点匪吧,毕竟东北人体格健壮,又号称长期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结果呢,在鄂豫皖给人打得丢盔弃甲。后来,红军长征到了西北,人困马乏,让他们去立点功吧,结果又是大败。就这样一支垃圾军队,竟然还叫嚷什么打回老家去?你以为跟赵本山演小品玩二人转哪?忽悠谁啊?不是说中下级军官和士兵斗志顽强吗?以当时小日本的兵力,随便哪个中下级军官就拉手下那点人出去跟日本人干一把,没准就改写历史了,因为当时日本对这个事变是没有准备的。但是这些中下级军官什么素质大家都看见了。当时溜得比谁都快,事后叫“打回老家去”叫得比谁都欢,但是做出来的事迹又比谁都差。  所以说,对付这些东北油子大忽悠,老蒋把他们分化整合可真做对了
  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东北军,被人为的渲染为一支充满了传奇与悲情色彩的军队。一旦揭开这层外衣,在人造的光环之下掩盖的,是东北军欺软怕硬、外强中干的本来面目。   东北军从张作霖拉起队伍开始到西安事变后作为一个整体被分化为止,在它长达三十余年的历史中几乎没有打过一场过真正意义上的胜仗,在那些实力旗鼓相当或者敢于以弱搏强的对手面前,东北军几乎没有一次不是以惨败收场。   1922年,张作霖出关争霸,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结果是奉军毫无悬念的在它正式参加军阀混战的第一次尝试中败下阵来。痛定思痛,张大帅用了两年时间整军经武,改造部队、添置武器,自认为奉军经过此一翻整顿在组织、指挥、技术、战术、火力、编制上已经脱胎换骨、可堪一战了。于是在1924年卷土重来,发动了第二次直奉战争。无奈手下人不争气,大战刚一开始,奉军就被吴佩孚的直军堵在家门口一顿暴打。要不是直系大将冯玉祥临阵倒戈发动北京政变,逼得吴佩孚弃军出逃,奉军别说进京,连山海关都出不来。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奉军与北伐军(主力是张发奎的“铁军”第四军和唐生智第八军)在河南作战。开始奉军依仗装备好大炮多,欺负北伐军缺少重武器,整天发挥火力优势轰击北伐军阵地。被轰了几次以后,北伐军急了。奉军再开炮,北伐军就冲锋,哪里炮火密集就专往哪里冲,人人奋勇个个争先,不把奉军的阵地占领、大炮缴获不算完——电影《八月一日》的开场,表现的就是这段北伐军(贺龙部当时属于唐生智第八军)冒着炮火奋勇突击奉军阵地、杀敌夺炮的史实。奉军抵挡不住,结果几次交锋下来,奉军连炮都不敢打了。畏惧敌人本来也不算新鲜,但像奉军这样拥有绝对的火力优势却畏敌畏到不敢开炮,也实在是罕见。   打不过用革命理论武装起来的新式军队——国民革命军也就罢了,可悲的是就连一向被认为战斗力低下的晋军,一旦发起狠来,人多势众装备精良的奉军也只有徒呼奈何了。晋军傅作义以一师兵力困守小小的一个涿州,被占尽优势的奉军精锐围攻数月,炮轰、爆破、坦克突击、施放毒气、坑道掘进加飞机轰炸,能用的招都用尽了,少帅张学良亲自指挥攻城,连外国顾问都操起家伙上阵了,还是攻不下来。虽然晋军善守、傅作义能战,但他浑身都是铁又能打几颗钉?他的一师人马就真的那么能打?网游上有一句流传很久的话——“不怕虎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恐怕少帅应该感叹“不怕虎一样的傅作义,就怕猪一样的东北军”了。   1925年11月,郭松龄反奉。开始,掌握了奉军大部分精锐和全部炮兵的郭松龄军势如破竹,一路攻城略地,几乎打到沈阳城下。然而,就在最后的关头,日本关东军出兵干涉,帮助张作霖作战。于是形势急转直下,郭松龄所部一夜之间溃散殆尽,剩下郭松龄一个光杆司令被奉军擒杀。其实,帮助张作霖的日军基本上都是炮兵、工兵、通讯等技术人员和顾问,数量也非常有限,本来对战局不会产生决定性的作用。但是郭部官兵一听说日军参战,认为“郭鬼子”肯定打不过真鬼子,一下子军心就崩溃了。说到底,还是东北军那种欺软怕硬,一遇见强敌连抵抗的勇气都没有了的心理在作祟。
  1929年的“中东铁路事件”又在世人面前好好展示了一把东北军欺软怕硬的本质。战前,东北军分析苏联刚刚结束国内战争,又连续几年经历了严重的粮荒,认为苏联国力空虚、红军的战斗低下,即使交战也有把握获胜,因此在冲突初期东北当局搜查苏联使馆、驱逐和逮捕苏联外交人员、与苏联断绝外交关系、组织和动员义勇军……表现的非常强硬和张狂,东北军在战场上也表现出了少见的主动和勇敢。然而在经过了满洲里和同江的初战之后,东北军发现苏联红军并不像最初想象的那样不堪一击,而是在以往的内战中罕见的强敌。面对强敌,东北军马上“恐苏症”发作,不再敢进行抵抗。在海拉尔,苏联飞机只是丢下几颗炸弹,驻海拉尔的东北当局机关和部队就仓皇撤退一空,把该城兵不血刃的丢给苏军占领;在富锦,东北军也是不战自溃,导致苏军轻易占领富锦县城。   对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中东北军的可耻表现,过去的说法总是一味的归咎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但是,如果没有蒋介石的干预,东北军就敢反抗吗?多半还是不会。外强中干、欺软怕硬、面对强敌不敢战斗已经牢牢地刻进了东北军的骨头、渗入了他们的灵魂,别说蒋介石不让打,就是命令东北军反击,估计他们也不敢抵抗。日本关东军也正是看透了东北军懦弱的本质,才敢于以区区一万多人发动事变的。将近三十万东北军中除了李杜、丁超、冯占海等少数部队稍作抵抗之外,大部分要么投降日寇充当伪军,要么溃散成土匪,由东北军溃兵、地方武装、土匪等组成的抗日义勇军也仅仅坚持了一年多,在日军的打击分化下,到1932年底已经基本销声匿迹了。在近代中国各个军事集团中,东北军和西北军的叛国变节现象最为严重,究其原因,西北军更多是利益驱使,而东北军则主要是出于对强者的畏惧和服从——怕硬而已。   关于“九一八”事变,再说几句额外的话。虽然从1928年东北易帜开始,中国在形式上实现了统一,但是南京中央政府对东北这样地方实力派控制的地区,影响实在有限。反过来,地方当局的举动却往往能够对中央政府的决策产生较大的反作用。虽然蒋介石恐惧并且一直尽量避免和日本交战,但事变发生之后在哈尔滨江桥进行了抵抗的黑龙江省代理主席马占山因为这次奋起反击在当年举行的国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南京政府正式任命为省主席,加上将待遇以示奖励,可见南京中央政府实际上是采取了放任和观望的态度,估计是打算看东北当局的反应之后再做最后决策。打与不打的决定权实际在东北军自己,而张学良后来也承认,事变当晚的不抵抗命令实际是他下的。   而在不久之后的“一二八”事变中,南京政府开始也像对待“九一八”事变那样对十九路军的抗战采取了观望和限制的态度,但是因为十九路军不畏强敌、英勇抗战,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军,于是南京政府也转而采取了支持十九路军的态度,派出第五军、宪兵团、税警团等精锐部队和飞机、坦克等技术兵器投入上海战场与十九路军并肩作战。所以说“天助自助者”,如果东北军像十九路军那样自强不息、奋起抗战,也能博得同情和支持,才有出路。而东北军自己先选择了放弃抵抗,就别指望别人来为自己“火中取栗”,自己不争气,就不要怪中央政府放弃抵抗、寄希望于国际调停了。
  被赶出东北无家可归的东北军先是寄身华北、热河,结果长城抗战,装备低劣的29军出尽了风头,畏敌如虎的东北军又是一败涂地,丢了热河。全国舆论一片哗然,颜面丢尽的张学良被迫下野出国,在华北呆不下去的东北军被调去“剿共”。从鄂豫皖剿到陕甘宁,仗没少打,败仗更是没少吃。特别是在陕北,东北军在与红军的交战中损兵数万、连师长都接连被打死两个,损失装备物资更是不计其数,及时有效的补充了红军长征之后的损失。直罗镇之战的失败,揭下了东北军的最后一片遮羞布,蒋介石对东北军的战斗力彻底失望,损失的部队不给补充,甚至连阵亡将领的抚恤都不批,气得张学良说自己连十万块抚恤都不值了。其实,不值钱的不是张学良,而是东北军这个整体。有人说蒋介石是在趁机打击异己,这样说固然有道理,在蒋介石的心中,地方杂牌既是打击吞并的目标、也是拉拢利用的对象,像东北军这样屡战屡败、打谁都打不赢的队伍,对蒋介石而言还有什么利用的价值?剩下的自然只有分化压制以至完全吞并而已。   后来的“西安事变”,说是东北军不愿意再打内战要打回老家去。其实说不愿意打还不如说不敢打了,和红军几次交手之后,屡次战败的东北军对战胜红军已经完全失去信心,恐惧与红军作战,连张学良都说继续与红军作战是自杀。不“剿共”,蒋介石不答应,“剿共”,又实在没有那个勇气和实力,逼得紧了,东北军自然狗急跳墙要造反了。东北军和红军、十七路军联合、发动“西安事变”,说是为了抗日,其实还是为了自保。所谓“打回老家去”不过是一个东北军用来粉饰自己的口号,如果他们真的有“打回老家去”的勇气和本事,当初也不会被夺了老家。   然而不管主观目的如何,“西安事变”在客观上为中国的抗战救亡发挥了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于是张学良由“不抵抗将军”摇身一变成了民族英雄,东北军也由被民众唾弃的对象变成了英雄的集体,正所谓“一俊遮百丑”了。随着各种文艺作品有意无意地渲染夸张,东北军这个整体的形象也日益高大光辉起来,甚至电影《西安事变》里宋美龄的随从还说什么“西北军如狼,东北军如虎……”,仿佛东北军真的是虎狼之师一样。   当然,东北军也并不总是怯懦软弱的——他们不仅怕硬,而且欺软。在欺负弱小友军、压榨百姓方面,东北军还是很“威风”的。二次直奉战争奉军入关之后不久,关内就开始流传这样一句形容奉军的话——“后脑勺子是护照,妈拉巴子是保票”,可见他们在百姓面前是多么的飞扬跋扈。东北军在进入陕西“剿共”之初,曾经强占十七路军的营房设施和军办厂矿,导致两军关系一度极其紧张(新拍的电视剧《西安事变》中专门有一集是表现这个冲突的),丧家之犬尚且如此嚣张,可以想象“九一八”事变之前的东北军对待弱小的百姓和友军是如何一副嘴脸。   东北军欺软怕硬、欺善怕恶的本质,从这支军队的诞生伊始就已经形成。   东北军是从土匪发展起来的武装集团,无论和从清末编练的正规新式陆军发展起来的北洋嫡系各派相比、还是和用革命思想武装起来的新式军队(红军和早期的国民革命军)相比,无论在组织、指挥、训练、思想等各方面都是先天不足的。基础差、底子潮,后天再怎么完善组织、加强训练、添置装备也是事倍功半、积重难返,最后可能会落一个表面光鲜,但内里依旧是一塌糊涂。更何况部队再怎么整顿,决策的还是那些土匪出身的高层,这样的人带兵,东北军有战斗力才怪呢,好不容易出了一个有本事、有气魄的郭松龄,还造反被杀了。   不过,同样是出身绿林的粤军,不是也很能打吗?除了基础不好以外,东北军欺软怕硬的习气恐怕还有地域的因素。在那个时代,东北地处偏远,远离国家的政治文化中心,政府管理困难,而且自然环境严酷。东北人在生活中更多遵从的是“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而不是政令法律。因此也就形成了一种崇拜畏惧强者和暴力,鄙视欺辱弱者和道义,自私而缺乏组织性纪律性的集体性格。所以这种欺软怕硬、欺善怕恶的心理也不仅体现在东北军身上,抗战胜利后进入东北的我军补充了大量的本地兵员,结果部队战斗力受到很大影响,在和东北国民党军早期的战斗中,那些在东北扩充的部队遇见一般的国民党部队还能英勇作战,一旦碰上硬骨头往往就惊慌失措自乱阵脚,本来能胜的仗也打的一塌糊涂;我军刚进入东北的时候,东北的老百姓对我军非常冷漠,有时候给钱都不卖给你东西,相反,对人多势众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军却非常热情,国民党军打到松花江的时候,我军刚刚撤到北岸,隔着松花江就看到老百姓挂出青天白日旗、放鞭炮欢迎国民党军,气得那些从山东来的老八路大骂东北人活该当亡国奴。这些其实都是上面提到的那种心理在作祟。
  当年土匪出身的军阀不少,但最出名的两个,一南一北,南有干帅(广西军阀陆荣廷,字干卿),北有雨帅(东北军阀张作霖,字雨亭)。相比较起来,陆荣廷昙花一现,很早就从政治舞台上消失,而张氏父子则纵横天下几十年。1924年以后还当了北京政府将近四年的家,身材瘦小、其貌不扬的张作霖,最后还做了一回安国军军政府的大元帅。按他的爱将吴俊升吴大舌头的话来说,也算是当了一回皇帝。  不过,在当年,张作霖这个雨帅的口碑却不怎么样。同样是动静大的军阀军队,直系的吴佩孚、冯玉祥的兵,甚至段祺瑞的西北边防军,在老百姓眼里的印象都比东北军好。道理非常简单:东北军的纪律差,军队里收编的土匪痞棍多,走到哪里都免不了鸡飞狗跳。这种状况一直到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轮到张学良当家,也没有多少好转。著名的“三不知”将军张宗昌,就是东北军的大将,在他统治山东期间,派发的军用票不计其数,收编的土匪也不计其数,他和部下糟蹋过的女人也不计其数。  在北洋军阀的统治史上,从袁世凯、段祺瑞、曹锟、吴佩孚到张作霖,数张作霖的统治最横暴。1925年,东北军南下江南,一路上张宗昌的白俄兵烧杀淫掠,无恶不作,最喜欢的事是抓住小脚女人,逼着她们光着脚乱跳。张宗昌占领上海之后,几乎把个上海变成了国际贩毒中心,肆无忌惮地公开贩毒。来自豫西的土匪孙殿英,感觉跟谁干都没有跟张宗昌顺心。江南连一向送往迎来的绅士们都受不了这些蛮军,怨声载道,所以,当势单力薄的孙传芳一发难,便群起响应,势如破竹地将奉鲁联军打回了北方。  一般来讲,虽然说军阀大多不懂民主政治,但几茬统治军阀,在基本人权、言论自由以及尊重教育的自主方面,大体上都能做到不越界。尽管报上骂的有,批评的更是不少,但很少有军人出头对记者和报馆加以干涉,更谈不上查封报馆,抓人杀人。至于大学,一般都不管,一任教授治校,爱教什么教什么。但是,奉系当家之后,一切都变了。北京各个大学,包括北京大学,都派了奉系钦定的校长,必须尊孔读经,而且命令师生都得听话,如果不听话,用张作霖的话说,刘邦约法三章,我就一章,不听话就枪毙。名记者邵飘萍、林白水,都死在东北军的枪下,北京著名的报纸——《京报》和《社会日报》都被查封。邵飘萍被捉后,连个回转的时间都没有就被枪毙了,林白水被张宗昌抓到宪兵司令部之后,情况稍好,营救的人还来得及前去说情,但等到张宗昌答应放人的时候,林白水却已经命赴黄泉了,什么法庭,什么审判,全都省了,连做样子的形式都没有。  张作霖在被日本人炸死之前,所做的最轰动的一件事,是从苏联大使馆里搜出了李大钊等几十个共产党人,然后把他们送上了绞架。这具绞架,现在还保存在中国革命博物馆里,但李大钊的大名,已经远不及张作霖响了。  当然,东北军的坏名声,大多应该记在张作霖名下,但张学良也不是一点关系也没有,比如杀邵飘萍,就是张学良的事。杀了之后,张学良还出面发表声明,说是讨赤(主要指反共)的需要。
  蒋介石就是一个流氓,一个革命投机分子!手上沾满了中国人民的鲜血,不积极抵御外敌,提出养外必先安内,发动内战!挖开黄河!  从1926年底到1927年初,北伐军在两湖和东南战场取得了决定性胜利,身兼国民党中央常委会主席、军事委员会主席和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等要职的蒋介石,权势日隆并逐渐增长了建立独裁统治的野心。日,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公开地背叛了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将大革命断送在血泊之中。  1945年8月,毛泽东在谈到蒋介石叛变革命时说:“此人历来是不知感恩的。蒋介石是怎样上台的?是靠北伐战争,靠第一次国共合作,靠那时候人民还没有摸清他的底细,还拥护他。他上了台,非但不感谢人民,还把人民一个巴掌打了下去!  日本侵略者又于1932年初在上海挑起一·二八事变,十九路军奋起英勇抗击,但是蒋介石屈服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压力,同意签订《淞沪停战协定》。以后对于日本帝国主义扩大侵略华北的行径一再妥协退让,又同意签订了屈辱的《塘沽协定》、《何梅协定》。他压制爱国军民的抗御,逼迫冯玉祥取消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蒋介石顽固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在1932年6月对工农红军发动的第四次军事“围剿”。失败后,又于1933年10月进行第五次军事“围剿”。经过一年的鏖战,红军因战略指导的错误而失利,乃离开江西出发长征。蒋又调几十万军队围追堵截,同时对革命根据地继续“清剿”。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被迫结束十年内战,与共产党实行第二次合作。1937年七七事变后,终于建立了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蒋介石积极部署和指挥中国军队开赴华北和淞沪前线,抗御日本侵略军,他先后指挥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重大战役。广大爱国将士奋勇杀敌,至1938年10月,使日军伤亡45万余人,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妄图速战速决、迅速灭亡中国的战略计划。蒋介石在政治民主化方面作出一些许诺,释放政治犯,修改反动条例,召开国民参政会等,全国一时出现一片新气象。但由于蒋介石实行片面抗战路线和单纯军事防御的战略战术,又幻想并等待国际“调停”制止日本侵略,因而不能抵御占有很大优势的日本侵略军,华北、东南和华中大片国土相继沦陷。
  把一切失败归过于对手的强大和狡猾这是我对国民党最早的认识。说一下为什么我会这样看他,这个无能,无才,无德,小人的前题不是和我比。  一:无能,抗战总是以后退,以战死士兵人数多为战果,几十次战役基本是被动防守大踏步后退结束,战术和战略上基本没有多少值得可夸的地方。  二:无才,1927年完成形式上的全国政权统一,这点上我觉得共产党这样宣传太给他面子了,因为这时的中国有很大部分的领土在小日本和各国的外交官手中,在原中国领土方面看无统一的实际意义。一不能统一国家,二在自己实权掌握地区经济,军事,政治没有几点可夸之处,特别是在和苏联,米国的外交上算不上出色的外交。签了很多条约最可恨的是出卖了外蒙。让后来想收回外蒙在国际上没有了话语权。  三:无德,对党内实行清党,对共产党多次实行屠杀打压,逼的共产党差点灭亡不的不在战略上进行长征,认识到和蒋介石打交道不用枪是说不通的。对学生的爱国运动不但不支持还发表一些让人无法理解的宣言。失去民心!  四:小人,反复无常说话就像放屁一样随便,西安事变后对自己的承诺就像从来没有说过一样。软禁了张学良一生,杀害了杨虎城将军。
  在初期抗日战场上   芦沟桥事变爆发后,日军集中了28个师团的兵力,同时向华北华东猖狂进攻,企图会师华中,一举击垮中国军队主力。在华北战场上,日军于7月底占领平津后,即以平津为据点,迅速扩大战争,一路由平绥路、同蒲路进攻山西;一路由平汉路进攻河南;一路由津浦路、胶济路进攻山东;一路沿平绥路进攻绥远。为抵抗日军的进攻,东北军各部奉调开往前线。原驻河北的五十三军及骑四师在平汉线右翼作战;驻安徽省阜阳一带的六十七军调天津以南大城、文安一线,驻河南省南阳一带的四十九军调静诲、沧州一线,抗击由津浦线南犯的日军;驻河南周口一带的五十七军调江苏南通一线,驻蚌埠、淮阴一带的五十一军调青岛一线,分别担任江防、海防任务;原驻陕甘的骑二举调晋绥前线与日军作战。东北军的抗战,全面展开。   1937年8月中、下旬,日寇开始沿津浦路大举南犯。是时,东北军第四十九军奉调进驻沧县及静海附近。8月21B,由日军第十师团(师团长矾谷廉介)步兵第十联队(联队长赤柴八重藏)主力(配署炮兵两个中队) 组成的右侧掩护队,开始向静海前进。四十九军之一部立即加以阻击,与敌发生激烈战斗。日军以猛烈的炮火向静海轰击,四十九军守军奋力抵抗不支,向南撤退。24日,日军攻占静海。   9月10日,日军第十师团步兵第六十三联队(联队长福荣真平)向姚马渡攻击。驻守该地的中国守军系刚刚于几天前到达此地的东北军第六十七军。早在7月,六十七军即受命驰赴大城附近,接替宋哲元部王长诲师堵击日军沿子牙河南上的任务。六十七军到达大城以后,即不顾疲劳,以骑兵连沿子牙河北进,一方面侦察敌情,一方面掩护大部队占领阵地。末几,即在姚马渡以北的北赵扶、中赵扶等处发现日军少数骑兵部队。六十七军骑兵连出敌不意,—举歼灭敌骑数十人。第二天,六十七军派其一部埋伏在姚马渡袭击日军小型轮船。上午。日军运输敌寇的轮船三艘进入伙击圈内,六十七军即以优势兵力向其发动进攻,11时许,日军临时航空兵团(兵团长德川好敏) 飞机分批来支援,一小部日军才从六十七军阵地薄弱的处打出一条缺口,突出重围。是役,日军损失惨重,伤亡约三四百人之多。   9月11日,日军六十三联队令力向六十七军阵地反扑,空中有数十架飞机支援,六十七军沉着应战,阻敌于阵地之前。正当酣战之际,六十七军一O七师重机枪阵地被敌机发现,日机遂集中目标轮番轰炸,将该阵地全部摧毁,该连官兵牺牲殆尽。一O七师数次派队支援,始将阵地保住。   激战竞日,日军不支于入夜撤退。六十七军主动出击,乘夜迟击敌人,以轻重机枪交叉火力,再次予敌以重创。天亮时,日军第十师团增援部队到达,协同六十三联队同东北军六十七军展开争夺姚马渡的激战。几经反复,日军才於9月12日将姚马渡占领。当地六十七军守军遂向军部所在地大城靠拢。   还在9月11日,日军第十六师团(师团长中岛今朝吾)的先头部队即于塘牯登陆,随后全军编入第二军向大城方向运动以支援第十师团。9月15日,在子牙河西岸大城至姚马渡之间,该师团同东北军六十七军发生激战,受到六十七军的沉重打击,撤守东岸待援。   9月20日,日第十师团援兵与第十六师团汇合,逐次向六十七军阵地发动攻击,并向六十七军侧翼迂回,企图将六十七军切割包围,一举聚歼。六十七军官兵沉着应战,压迫日军有退无进。9月24日下午,六十七军因已完成阻击任务,遂经反攻撤出战斗,转进献县待命。  在日军占领姚马渡的前一天,即9月11日,日华北方面军司令官曾发出命令,责其第二军迅速进入沧县以内。第二军司令西尾寿造遂命第十师闭主力向沧县进攻,并命令即将到达的第十六师团由水路前进,协同第十师团作战,此外,又调第一O八师团(师团长下元熊弥)在沧县西南的阜城、东光等地作掩护战斗。20日,第十师团主力开始向沧县进攻。驻守该地的东北军第四十九军力战抵抗,伤亡惨重。23日,姚官屯附近的特火点防地被日军攻陷。24日,沧县亦陷敌手。四十九军被迫向南撤退。   是时,担任平汉线阻击任务的是国民党第一战区第二集团军,刘峙任总司令。为阻止日军沿平汉线南侵,第二集闭军由北平至石家庄沿平汉路设立了三道防线。东北军第五十三军和孙近仲的第二十六路军受命布防在第一道防线上。接到命令后,东北军五十三军军长遂命一一六师进入永定河右岸永清附近阵地,一三O师及军部驻守霸县。 9月4日,日本华北方面军寺内寺一司令官制定了&&华北方面军会战指导方略&&,总方针为“在保定-沧州一线的附近努力围歼进入该线及其附近的中国军队,为此,以平汉线地区为主战方面,预定决战时间大概为十月上旬”,为实现这个方针.令第一军沿平汉线向南推进。   9月15日,日军第一军第六师闭(师团长谷寿夫)向平汉路右翼中国守军东北军第五十三军防地水清一线发起猛烈进攻。面对强大的故人,五十三军沉着应战。在南各庄一带,守军一一六师三四六旅奋起抵抗,先后打退敌军多次进攻。该旅六九一团团长吕正操身先士卒,官兵同仇敌忾,在敌人的强大炮火压制下,坚守陈地,予敌以重创。二四六旅六九二团官兵亦越战越勇,未失寸土。日军久玫不下,乃增强炮火,加强兵力,轮番攻击数小时之久,六九一团、六九二团伤亡巨大。六九一团不少官兵牺牲;六九二团团则团长张子弛负伤,第三营营长曾国华等相继阵亡。不久,日军从两团结合部突破,将南各庄附近阵地占领。一一六师第三四八旅受命前往增援。全师经过血战,将失守的南各庄一带阵地理重新夺回。这次战斗,一一六师仅连排军官即伤亡二十余人,士兵伤亡二三百人之多。   当日,一一六帅撤出战斗,向大清河南岸收缩。日军第六帅团占领永清后,继续追击——一六师,追至霸县附近时,东北军五十三军军部及一三O师予以阻击,敌受阻后停止前进。五十三军遂全部撤至大清河南岸新镇附近占领阵地,掩护平汉路正面的友军得有充裕时间安全后撤。18日,平汉路中国守军的第一道防线被日军全面突破。   时值大雨连绵.大清河水猛涨,五十二军渡过该河后将附近渡河工具统收之于南岸,迫敌无法渡河,两军遂隔岸相持。数日后,日军调来橡皮艇偷渡,且有空军配合,向五十三军发起突然攻击。五十三军广大官兵浴血奋战,但因指挥官失于布置和指挥,更因第二集团军指挥官刘恃,畏敌如鼠,放弃保定,动摇了军心,五十三军最终全线崩溃,向赵县败定。   9月24日,日军占领了保定。平汉路我国守军第二道防线被突破。保定失陷后,我国军队在平汉线的军事改由程潜指挥,但程潜亦未能扭转第一战区的战局。10月10日,石家庄沦陷,至此平汉路北段中国军队的三道防线全被日军攻破。此时,东北军第五十三军正值向赵县撤退途中。10月11日,五十三军掩护全军后撤任务的六九一团,在团长吕正操的率领下,于晋县梅花镇阻击日军第一O八师闭的追击。为了完成掩护后撤任务,吕正操团坚守阵地,以致敌我均有很大损失。阵地前,日军死伤枕籍,吕团第二营营长刘裕勤、营附王德平、连长王宽平、排长刘建章等英勇殉国。后经血战,六九一团突出重围,在敌后继续战斗。
  六十七军到达献县后,接受了战区着六十七军于邯郸附近掩护战区大部队撤退的任务,旋顺利转移至邯郸,以主力防守临洛关,以一部沿河堤助防,其余为预备队。10月 17日,日军第十四师闭(师团长土肥原贤二)主力来攻,先以优势炮火和飞机轰炸压制住六十七军炮兵,然后即以主力向临洛关攻击。六十七军在日军炽烈炮火压制下,利用已构成的工事节节抵抗.每一次争夺战斗,敌我双方均伤亡颇重。六十七军经力战完成了掩护战区撤退任务,遂渡过漳河,于18日到达河南汤阴县。   至此,除五十三军六九一团尚留漳河以北与敌周旋外,第一战区所属各部均渡过漳河南撤。是时,五十三军也渡过漳河到达辉县和百泉地区整顿待命。1938年1月中旬,五十三军又奉命迎击汤阴之敌,掩护主力继续向黄河以南撤退。五十三军即以一一六师为右翼,以一三O师为左翼,向汤阴之敌攻击。双方接触,战斗极为激烈,六九五团团长张绍贤腿部受伤,但坚持指挥战斗。日军遭受攻击,即以优势的步炮兵迎战。五十三军攻占汤阴未遂,旋向豫北淇县转移。在淇县五十三军与日军激战竞夜,又连续转移至塔岗、长春岭既设阵地。不久,日军迫至,猛攻一一六师和一三O师阵地。五十三军利用各种火力极力阻击,日军则不断增加兵力,轮番进攻,阵地的前前后后,尸体遍布,双方伤亡均大。战至黄昏,敌集中优势兵力猛冲五十三军阵地一点,五十三军拼死抵抗后转入山西太行山区打游击。   抗日战争开始,东北军第五十一军、五十七军亦投入到战场的前哨。其中,五十一军调青岛一线,守卫海防,五十七军调江苏南通一带,守卫长江下游江防。   日,五十七军从河南周口镇出发,沿陇海路东进至新安镇,然后转公路和运河兼程南下,进至长江口。该军一一一师到达南通、启东、海门、如皋、靖江之线;一一二师到达无锡、江阴一线,沿扬子江南北两岸布防。五十七军军部于11月4日进驻扬州城里。l0月中下旬,一一二师在无锡附近与敌接战,紧接着即参加了巩卫江阴、固守镇江、保卫南京等战斗。11月间,一一一师在靖江、扬州一线抗击登陆日军,打响了靖扬之战,几次战斗均极为激烈。   11月25日拂晓,日军以猛烈炮火轰击长江北岸一一一师阵地,占领施家桥,掩护大批日军登陆,旋又占领都天庙,逐次击退一一一师各分散守备点。一一一师三三三旅全部退守横沟桥。上午8时,日军沿扬州城公路向三三三旅阵地冲击,一一一师师长常恩多亲率两营官兵与敌浴血奋战。酣战之际,常师长又果断地命令六六二团出去,连续击退日军步兵的三次反攻。日军遂调来坦克在前面开路,后继以步兵再次冲向一一一师阵地。常师长指挥士兵以平射饱和集束手榴弹向敌坦克猛轰,并以猛烈火力向日步兵射击。在杨州城南的一马平川上,堆满了日军的尸体。战至下午4时.日军狼狈逃审。一一一师乘胜追击至施家桥。 “这次战斗,虽双方均死伤惨重,却大挫了日军锐气。” (&&东北挺进纵队&& 王振乾)
  在重大战役中   在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几次重大战役中,都可以看到东北军战斗的雄姿。从松沪战场到台儿庄会战,到武汉保卫战,东北军一直是一支坚强的生力军。   日,日军进攻上海,松沪会战爆发。日军进攻的部队有第二、第六、第九、第十—、第一O一、第一O五、第一O六、第一一O、第一一四、第一一六等师团和海军陆战队,总计30多万入。8月23口,口军在吴淞等地登陆。31日,日军猛攻吴淞,继以步兵登陆。9月29日,松沪战场第一道防线被日军突破,10月26日,中国守军又退出第二道防线,上海战局吃紧。是时,蒋介石急调刚刚从华北战场上撤下来的东北军第四十九军、第六十七军迅速南下增援。   10月31日,东北军第四十九军赶赴上海战场,其一O五师在南翔以南的徐家桥、界碑桥一线布置阵地;一O九师在枫泾一线布防。一O五师占领阵地后即主动出击,11月2日打退正面敌人,将阵地“推进至挑宝、范家庄、江桥之线”,以伤亡百余人的代价,取得了初战的胜利。6日,大场的日军向一O五师的新阵地反攻。一O五师各部队顽强阻击,将敌拒之于防地之前。但一O五师损失颇重,六二六团团长顾惠权阵亡,其第一营伤亡过半。在枫泾一线,一O九师与在杭州湾登陆沿沪杭公路北犯的日军发生激战。经过两昼夜的战斗,该师几乎牺牲殆尽,四个团长有三人阵亡,营长阵亡了三分之二,士兵大部殉国。   11月初,东北军六十七军由南京弛援上海,归右翼方而军总司令张发奎指挥,并作为该方面军的总预备队。5日,接张发变命令:“敌军于今日已在金山卫登陆,正向淞江前进,仰六十七军可即轻装向淞江急进,痛击敌人,以保我上海右翼之安全为要”。六十七军军长吴克仁即命各师以强行军冒雨向淞江疾行,在沿江城东北之线,一O七师与北上攻击松江之日军第十三师团遭遇,旋发生战事。一O七师利用江堤的掩护,出敌不意,予敌以痛击。经战斗,日军前进受阻, “伤亡约百六百名”。此役,一O七师三一九旅旅长吴赛身负重伤,三二一旅旅长朱之荣阵亡。   一O八师原拟通过淞江之南,利用水网交错的地形,阻击日军,但因雨不得不改变计划,随一O七师之后跟进,及至淞江西关时,日军已接近淞江,一O八师乃急令三二—旅迅速占领淞江至石湖荡之线。部队行进之中与日军遭遇于30号桥附近,刘启文旅长亲率六四四闭坚守桥头。日军以炽烈的炮火袭击,刘启文旅长阵亡。一O八师三二四旅六四八闭及六四七团残部决定占领淞江西关,阻止日军进入淞江城。但日军此时已迂回到—O八师之后,将一O八师包围,遂演成混战。   11月9日,蒋介石下令全线撤退,淞江陷落。六十七军军长吴克仁率残部撤退时,又在距淞江城约15公里处的余山山坡上遇到日军的埋伏。傍晚,吴军长紧急指挥部队渡河,又遭日军便衣队的袭击。吴军长及军参谋长吴桐岗、师参谋长邓玉琢光荣殉职。  12日,日军占领上海。淞沪一没,六十七军主要高级将领多数牺牲,“团长级的伤亡8人,营连级不计其数”,殉难士兵无法统计。   1938年3月,中国军队与日军在鲁南的台儿庄会战。初战不利,守卫山东临沂的四十一军庞炳勋部告急。   东北军五十七军奉第五战区之命,派出三三三旅迅速驰往增援。三三三旅六六六团赶到临沂西关,30日拂晓,出敌不意向日军发起反攻。六六六团二营通过大坟莹地,向敌进攻,但未及展开,日军大队巳越河攻击,全营英勇奋战,牺牲殆尽,营长于竹幽身负重伤。三营在出击途中,被敌坦克、重炮包围轰击,机枪连连长阵亡。但反攻部队终将日军截为两段,敌主力被迫溃退。之后,三三三旅进至三叉河及东、西马甸一线。4月初,日军再由青岛增援,对临沂发起攻击。面对日军精锐板垣师团,三三三旅官兵毫不畏惧,坚守东两马甸,血战十五昼夜,屹立不动,并先后攻克敌人三个据点。战斗中,三三三旅“伤亡官兵一千零四人”,有的营只剩下十余人,有的连队军官全部伤亡,由军士自动代理连长作战,前仆后继,战斗不止。日军亦伤亡惨重,丢下了两千多具尸体。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这是著名的一曲壮烈凯歌。为此,三三三旅受到会战总指挥部的通电嘉奖,五十七军亦通令全军,称之为“解临沂之围,壮本军之誉”。
  在台儿庄激战的同时,五十七军全部参加了保卫徐州的外围作战。一一二师主守连云港沿海阵地;——一师三三一旅在阜宁一线保卫徐州东翼的安全。   日军为了从南通东海之线迂回台儿庄,派出秋山旅团3000余人,附山野炮8门,工骑兵一部,在飞机、汽艇的配合下,直扑江苏阜宁。一一一师师长常恩多亲率三三一旅集结在盐阜公路西侧,向北上之敌全面出击,一夜之间,将敌切成数段,使其首尾不能相顾。殆秋山旅团即将被围歼之际,与一一一师协同作战的韩德勤三五一旅不战而退,破坏了战机,使情况骤变。常恩多遂率部转移至阜宁以北,迂回至右侧,与敌激战竞夜,敌惭渐不支。不料阜宁守军纬德勤部又弃城而走,使敌占领阜宁城,得以喘息之机。——一师坚持在城郊作战,很快克复阜宁城,将秋山旅团大部歼灭,粉碎了日军迂回增援台儿庄的阴谋。   3月、4月之交,日军在拓汪、安东卫登陆,拟打通海州至青岛的公路。五十七军六六七团开赴干于、日照作战,打击登陆的日军及刘桂堂、张宗元、刘沛臣等伪军。六六七闭首战告捷,一举占领了碑廓和巨峰,接着又协同六六八团向拓汪、大石桥之敌发起猛攻,将敌人打下海去。是役,缴获日伪军轻、更边击炮11门,六六七团以能攻善守威镇干于、日照一带。   由于日军不断增援,突破了临沂防线,东北军五十—军亦奉命到台儿庄增援。在台枣支线,一—四师与敌激战十余天,三四O旅旅长扈先梅阵亡,在攻订杨楼的战斗中三四O旅六O八团第二营第六连在连长孙清溪的率领下勇猛作战,一夜攻占敌四个碉堡.将守敌全部烧死,最后为掩护大军撤退,坚守阵地,全连光荣殉国。   在台儿庄东北方向,一一三师面对武器精良、战斗力最强的日军板垣,矾谷两师团,毫不气馁,以劣式的武器装备与敌激战。当日军以飞机大炮轰炸时,官兵们隐蔽在战壕里不动,当日军的坦克、步兵进攻时,一一三师的官兵则用集束手榴弹向敌人投掷,有的不怕牺牲向前冲去炸毁敌人的坦克以身殉国。随后,战士们即用各式武器对准敌人的步兵群射击,最后跳出战壕反攻,与敌展开刺刀肉搏战。经过多次反复冲杀,阵地前血流满地,尸横遍野。炮兵营第三连王耀武连长为了消灭更多的日寇,英勇果敢地把全连四门大炮推进到步兵的前沿阵地,平射敌人的坦克和步兵,把日军炸得血肉横飞。日军飞机集中目标向炮兵第—连轰炸,该连四门大炮均被炸坏,王耀武连长也身负重伤,但一一三师终于击败了敌人的一再反扑,并将阵地向前推进了几公里。   5月15日,日军增援部队越过微山湖向河南商丘、开封方向进攻,对徐州采取大包围的姿态,继而徐州告急。五十一军奉命掩护其他友军先行撤退,而最后撤山队线。19日,徐州失守,五十一军向徐州东南方向前进。下午3时,在徐州东南山区,五十一军遭到日军的截击,徐州方面的日军也从后面追击上来,形成对五十一军的大包围。军长于学忠命令张炳南率领六七七团在前面突围。晚9时许,六七七团第二营向敌人冲锋,大部队紧接着一拥而上,终于全军突出重围,向刀苏北方向挺进。
  南京失守后,国民党政府退至武汉,于是日军又集结优势兵力向武汉进犯。1938年6月间,东北军五十三军受命调往湖北麻城附近,继而过长江,守备阳新县以西一带,掩护武汉外围右侧背的安全,归属第二十六集团军总司令张发奎指挥。   日军侵入江西后,沿幕阜山脉直插武汉右侧背,五十三军守备的阳新县地区,正足日军锋芒所向。因此,五十三军一经同敌相遇,战斗就极为激烈,以后战斗逐渐演成白热化程度。五十三军右侧背受敌压迫最重,战斗越加紧张,双方伤亡很大,而五十三军的损失更大于敌。五十三军遂撤至三溪口附近继续抵抗,再撤至刘仁八、金牛镇—带与敌奋战.最后撤至贺胜桥一带,背湖一战。约过大大小小十七八次的战斗,五十三军伤亡甚重,撤往郴川湖三角地带整训。   武汉告急,蒋介石命东北军五十七军军长缪徵流速率全军前往策应。缪率本部抢过津浦路,驰往增援。一路上,其先头部队不断冲破日军的前赌后截,为全军行进开道。经过合肥时,一一一师对该城作一次虚攻,破坏了明光等地的铁路桥梁。在通过蒋坝、嘉山一带时,全军的大部官兵不幸染上疟疾,战斗力顿失。无奈,经蒋介石批准,五十七军只好回师苏北。   在回军途中,一一一师六六一团越过津浦铁路,迂回至徐州西侧,出敌不意一鼓作气攻入城关,占领了他半个市区;六六六团埋伏在徐州南曹村车站附近,焚毁车站.歼敌200余人。一一二师六六七团出奉命袭击合肥日军机场,在友军的配合下,采取围场打援的战术,一举炸毁敌机4架,焚烧敌运兵车2辆。合肥—战,迫敌从南部调来援军数千人,有力地策应了武汉保卫战,减轻了敌犯武汉的压力。   在此期间,由东北军四十九军缩编的一O五师亦受命集结於武汉外围,支援武汉作战。随着武汉的沦陷,一O五师也同大部分民党军队一起撤离了战斗。   1939年9月四十九军参加了第一次长沙会战。在战斗中一〇五师坚守阵地,一〇五师师长王铁汉因指挥有方立大功一次。1941年3月四十九军105师又参加了南昌会战中的江西上高战斗,日军施放毒气,全师伤亡惨重。1941年10月,王铁汉升任四十九军军长。1942年5月至8月四十九军参加了浙赣战役,多次收复失地。
  @刀小木999
19:02:00  头戴双沿帽,腰挂盒子炮,妈了巴子是买票,后脑勺子是护照。这句话是江浙一代形容东北军的一句老话。这是你自己编的吧,还护照,你能不能不能编的像一点啊,没有文化吧,九年制小学义务教育没念完吧?江浙一带和东北军没有什么联系!  ------------------------------------  你看看历史书吧,1920年直皖大战东北军一直打倒浙江,连杨宇霆都混上江苏督军了,东北军在江浙一代.....  -----------------------------  民国十一年(1922年)5月4日,直、奉两军在长辛店、永清、大城县一带酣战不已, 其时,尚有第48旅95团之第一营亦加入战斗。该营原驻防河南,在第48旅北上时没能及时赶到汇合,随后乘火车追赶部队,在保定下车后,经高阳、任丘,于5月3日抵达大城。  第二次会战。此时,奉军已在山海关西郊大石河一线占领阵地,布置完毕,准备迎击直军。  你看的那历史书,都是自己编的吧,你当汉奸还当上瘾了!
  张学良连胡蝶的面都没见过。说918时张学良很胡蝶在跳舞那段是瞎说的。
  @江湖无情客
22:56:00  @刀小木999
19:02:00  头戴双沿帽,腰挂盒子炮,妈了巴子是买票,后脑勺子是护照。这句话是江浙一代形容东北军的一句老话。这是你自己编的吧,还护照,你能不能不能编的像一点啊,没有文化吧,九年制小学义务教育没念完吧?江浙一带和东北军没有什么联系!  ------------------------------------  你看看历史书吧,1920年直皖大战东北...........  -----------------------------  1924年9月,爆发了第二次直奉战争。奉军在打败了直系军阀吴佩孚后,占据了直隶,又南下据有江苏、安徽两省,杨宇霆被任命为江苏军务督办,进入南京
  东北军就是一群废物,九一八不抵抗可以找理由说是上级下命令不抵抗的,  但是锦州呢?上级不是下令严守锦州吗?几倍于日军的兵,居然没抵抗几下就丢了锦州。,  更气的是热河,蒋介石以及张学良都下令要严守热河,抵抗日军,但是数万东北军面对一百多个日军的进攻,猖狂逃命,几天时间就丢调了热河省。
还敢说东北军不是废物?  之后东北军奉命去剿匪,面对长征之后的红军,居然还每仗都输??长征中红军就是敢欺负一下贵州兵(贵州兵的装备比较落后),其他各省军阀都是打他们落花流水,东北军面对落花流水的红军也敢输,这样的军队还不是废物?  至于三七年以后的东北军,都是被收编了,混在各战区里,跟着各路国军打日本,有些少数部队表现不错,这个是后话,假如不是编入各战区,叫他们成立一个东北集团军和日军打,估计也是垃圾的表现。  总之,东北军作为一个地方军阀,就是垃圾中的垃圾。
  还忘记说长城抗战了,看看关麟征、杜聿明,戴安澜的表现,力挽狂澜,  东北军全线奔溃,他奶奶的,说起东北军就一肚子气。  就是一个欺软怕硬的垃圾,欺负老百姓可以,打日本,打苏联,剿匪,没一样行。
  我认为蒋介石全局指挥和统筹能力有问题,实际上他在日本就是个军事中专的预科生学历,之后在日军炮兵联队实习也是喂马,虽然不能唯学历论,但这就这种水准的人成为一个大国军队的统帅,是不是有点闹着玩了??
  刀小木999 这个白痴在论坛里到处黑东北军和东北人。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果蒋介石统一中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