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王朝史的大君有什么权力?有钱吗?

今年9月韩国上映的一部电影《观相》超火爆。这电影讲的是以朝鲜王朝初期首阳大君与文臣
& & 今年9月韩国上映的一部电影《观相》超火爆。这电影讲的是以朝鲜王朝初期首阳大君与文臣金宗瑞的权力斗争为背景,讲述了当时朝鲜最优秀的观相家的故事。通过人们的面相可知道本人人生的一切,进一步人们的面相改变命运的内容。在韩国这部电影出现前也对面相关注度高,但通过这部电影对面相的关注度超级变高了。
& & MM们!你们听过“面相整形”吗?“面相整形”专家朴贤院长列举了现在韩国的一些明星分析他们的面相。他强调的是,按面相整形中好运的面相来做运气会变好。
& & 每次明星们的整形告白都属于热点新闻。整形手术后,有些明星整形成功变更美丽或更帅,我们都羡慕他们,但有些明星由于整形失败变丑,本人以外还有很多人感到遗憾。自曝整形的明星们面相和运气是如何变化的,我们一起来看看~
1. 赚钱的脸部‘松雨’。
& &&上次韩国女星松雨(Solbi)自曝整形也表示以后不再整形。她在韩国某节目上出现被怀疑整形,因为当时她的眼部肿得厉害,当时她即可坦白地说本人做开内眼角手术了。朴院长看松雨的眼部,像她一样眼睛和眉毛之间越宽越好,因为这表示物质财富、理想高以及吉祥如意。而且像她一样丰唇表示福气大的人。还有她的长相特点就是外眼角提升和嘴角提升,一般眼角下垂显得哭相,眼角下垂而嘴角提升显得阴得很。但她是双方提升的,所以显得更可爱。
2.受欢迎的脸部‘U-IE(金宥真)’。
& & 韩国女子组合After School的成员U-IE(金宥真),她在韩国某综艺节目上跟亲姐姐一起出现告白整形,她自曝做双眼皮手术了。朴院长看U-IE(金宥真)表示术前她的眼神和其它的都不错,尤其是她的脸部维持均衡。眼角提升和丰额头以及脸蛋圆乎乎的样子属于受欢迎的脸部。而且男性比较喜欢的有亲切感和可爱以及性感的本源就是像她的提高颧骨。颧骨提高的现象显得年纪更小,更加甜美的感觉,还有跟她的颧骨提高比起来下巴小,这样的话脸部显得加倍可爱。
3.钱途消失‘全慧彬’。
& & 在2002年她以歌手首次登台,但没多受欢迎,后来通过出现多个综艺节目蹿红,好不容易转行到演员。她当演员后,决定了做隆鼻和牙齿矫正。但网友们的反应显得冷淡,他们还是说不如术前的样子。朴院长表示看她的最近样子比以前眼睛和眉毛之间变窄,是否两颊瘦下巴尖得太夸张了。总结,在面相来看,术前的脸部长得福态而留下好印象。下巴表示人的本性和恒性,所以下巴发达的人在财物方面好运,但下巴显得太夸张的人表示没命享受。
& & MM们!你们长得怎么样啊?面相整形当然不能我们的人生改过来全部顺利的,但也不能无视的条件。打算做整形的MM们,千万不要盲目整形,这些内容都参考一下不?嘿嘿~
下面继续连载(4.15有更新)
韩国流行什么面相啊?是不是颧骨高也不好?
我还有问题,嘴巴怎样才好呢
我猜对了!金宥真就是整形过的哈!
我看过这部电影!李政宰超级帅!!!
我也不喜欢锥子脸
已经到了该成婚的年龄,但还没结婚的老姑娘们来看一下,你们是否这种面相啊!
1. 圆形小眯眼表达不清楚。
2. 眼睛与眉毛之间又窄又没肉,人际关系不太好会结婚慢一些。
3. 眉毛又粗又卷身体不柔软,没有弹性。
4. 眉头窄的不顺利沟通。
5.&颧骨突出、棱角分明的脸一般重视工作结婚会慢一些。
6. 反三角形脸表示不善与人款曲而孤独。
7.耳朵下部比鼻尖往上比较不善与人款曲。
介绍一下关于唇部的内容!一般女性的唇部表示孩子。
上下唇又对称又漂亮的唇部表示给老公和孩子受到很多欢迎。
下唇往下垂的人表示孤独的人。
唇部薄的厉害涂不了口红的表示不协调而贫困。
在唇部没有皱纹表示没有孩子,所以因嘴部很多皱纹担心的人群,不用担心!
上下唇又对称又不薄表示说真话的人、正经人以及协调的人。
总结一下,比较理想的唇部就是不大也不小合适的大小,上下对称的丰唇!所以很多人做玻尿酸丰唇手术。
我想看那部电影啦!!!回家看看吧!!!
那松雨整形成功了是吧哈哈 听说她因整形而得了严重的忧郁症,对她是个好信息哦!
就像我一样唇部太薄快消失的人需要丰唇手术了吧。。。。。
发表回复:
热度: 35241预约数: 4
&780 2.1折
热度: 2131预约数: 0
&450 0.9折
热度: 8974预约数: 0
&950 2.6折
热度: 1741预约数: 0
热度: 3797预约数: 0
热度: 4215预约数: 0
热度: 2533预约数: 0
热度: 1316预约数: 0
热度: 450预约数: 0
热度: 656预约数: 0
&669 2.6折
新氧不是整形医院,新氧不是整形中介
新氧不拿佣金,不从消费者身上赚钱
新氧是一个爱美女孩自发聚集的美丽社区
也有整形、皮肤科医生活跃在站内
(C) 2015 北京新氧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转】《实录!朝鲜王朝500年》—— 癸酉靖难 - 朝鲜李氏王朝的日志,人人网,朝鲜李氏王朝的公共主页
转自石耀东:那是因为孝宗被清扣押到中原,有大眼光知道中原什么都好物产丰富,所以捉急北伐,他孙子肃宗看清形势了,不知高明到哪里去了。 转自明史:根据朝鲜李朝仁祖实录记载,为了推翻清朝,仁祖曾经计划和日本一起北伐,“宜假道朝鲜,出送援兵……邻国之道,岂以假道为惮?” 但日本没有兴趣,此事不了了之。孝宗则经常和群臣谋划如何北伐。显宗更是制定了计划,派遣忠于大明的文官出任济州太守,通过水路与南明联系,然后出动水师登陆与南明一起北伐,结果也不了了之。对于起兵抗清可能因失败而导致的灾难性后果,孝宗认为“以大志举大事,岂可保其万全也。大义则明,则覆亡何愧?益有光举于天下万世也。” (《孝宗实录》八年冬十月乙亥)
【转】《实录!朝鲜王朝500年》—— 癸酉靖难
&三、癸酉靖难& & &公元1399年,明成祖朱棣以&清君侧之恶&为名发动了靖难之役,四年后攻破南京,篡夺了侄子建文帝的皇位。无独有偶,50年后,叔侄之间同室操戈的靖难悲剧再度在朝鲜王国重演,朝鲜世祖动用武力,从年幼的侄子端宗手中夺取了王位,并对不肯屈服的忠臣实施残酷迫害。血腥杀戮过后,靖难忠臣的英名流芳千古,而世祖与其功狗则开创了李朝的全盛时代。首阳大君首阳大君李瑈,也就是日后的世祖。他是世宗大王的次子,文宗的弟弟。此时,朝鲜王朝立国已逾半个世纪,王室宗亲们早已弃武从文,以温文儒雅的神态享受着祥和的太平盛世。然而唯独这位首阳大君,依旧保持着他祖父辈尚武刚猛的气息。各种记载显示,首阳大君酷似其祖父、太宗李芳远。曾经有一个老臣子,看见首阳大君就哭泣不停,禁不住感叹再三:这不正是太宗再世吗?与世宗大王其他只擅长舞文弄墨的文弱儿子们不同,首阳大君不但精于诗书、歌舞,同时他的骑射绝佳。一次,首阳大君曾经骑马冲下陡坡,结果马失蹄摔伤,而他本人却一跃落地安然无损。李成桂也有类似的经历。①历史对首阳大君的豪迈不羁多有着墨。首阳大君似乎对艺妓情有独钟。青年时代,一次在艺妓院嫖宿时,外头忽然敲门声大作,首阳大君提着裤子翻墙走壁、最后躲到一棵柳树后面。在首阳大君喘息未定的时候,刚好有一个路人经过,他仰望着星空自言自语地说:&紫微星经柳宿,人君倚树之像也。&&&痞子味十足的首阳大君,与绕殿梁解手的刘邦可谓如出一辙。②然而,如果没有另一个无赖的出现,那么首阳大君极有可能永远只会是一个无赖。史书评述:&靖难之策,始于明浍,&成于獜趾。&明浍,指首阳大君的谋士韩明浍。虽然出身于士大夫之家,但是韩明浍蔑视学问,终日流连市井,等待发迹机会的降临。跟首阳大君的经历差不多,韩明浍的命运也是因为一个无赖的出现而改写。权擥,是首阳大君的门人。他积极协助首阳大君,经常在大君府邸中规划计谋,直说到饭菜放凉仍无暇用膳,因此而得了一个寒羹郎的绰号。权擥向首阳大君引荐狐朋狗友之一的韩明浍,首阳大君不置可否,但是心里已经记下这个名字。未及传召,韩明浍便自动缠上了首阳大君。为引起首阳大君的注意,韩明浍无所不用其极。一晚,他趁着首阳大君与艺妓厮混的机会,一丝不挂钻进被窝里抱住首阳大君的腰,据说姿态还相当妩媚,首阳大君几乎窒息。趁着这个可以单独相处的机会,韩明浍将自己心中的惊世谋略和盘托出:&&世道有变,文人无用,须用武士。③这是公然鼓动首阳大君发动武装叛乱。当时,体弱多病的文宗已经病逝。年幼的世子继承王位,即首阳大君之侄端宗。首阳大君觊觎侄子的王位多时,并暗中积蓄自己的武装力量。胆大包天的韩明浍,就这样将首阳大君从来不敢公开说明的野心洞悉无遗。从这一晚起,韩明浍便成了首阳大君的张子房。在韩明浍的安排下,一批批亡命之徒聚集到首阳大君门下。而他的同党权擥,则继续发挥他发掘可用人才的技能,将一批批顺从形势而放弃节操的文臣武将,网罗到首阳大君的阵营。这其中也包括了著名的郑麟趾、申叔舟,这两位集贤殿出身的文官,他们一直从旁协助首阳大君、成为重要的谋臣。暴乱的旋风端宗的年幼,朝廷的运作在这个非常时期也事急从权,实行了一套叫做&落点政治&的体制。所谓的落点,是指一套大臣上启与国王裁决的全部过程。当时名义上国王拥有任免任何官员、总揽国政的权力,但是事实上由于端宗的年幼,这个权力不得不与以议政府为首的高官们分享。当时,文宗的顾命大臣领议政皇甫仁、左议政金宗瑞、右议政郑苯掌握着绝大部分的朝廷大权,他们成为落点政治的核心。以任命一个官员的程序为例,当时选拔官员的大权操纵在兵曹和吏曹两个部门中,这两个部门的首长判书,分别提供若干合乎条件的候选者,上报左右议政和领议政过目,在得到这三位丞相的认可之后,最后才呈交端宗。端宗要做的事情,仅是用御笔蘸饱墨水,然后在自己属意的人选的名字上面打一个点。退一步说,即使国王对这些候选者的人品履历毫不了解,也丝毫不妨碍他履行职责,因为这些能够最终呈报御览的人选,都是议政府百官所认可的,国王哪怕是乱点一个,也并无任何问题。这简直就是为孩童端宗的稚嫩头脑度身量制的制度。看似儿戏的落点政治,其实却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宗亲干政,因为如此一来,议政府总领政事,其他无关人等无权置喙。皇甫仁和金宗瑞预期通过落点政治,一劳永逸地将首阳大君挤出政界。然而,皇甫仁、金宗瑞始料不及的事变爆发,首阳大君居然在他们眼皮下公然发难。癸酉年(1453)十月,首阳大君佯装拜会金宗瑞,期间闲话家常,在相府逗留至夜幕降临方才起身离开。金宗瑞亲自送客,行至家门,冰冷的铁锤迎面袭来,金宗瑞应声倒下,当场脑浆迸裂。锤死左相金宗瑞之后,首阳大君私兵一拥而出,一举胁持端宗。随后,首阳大君假借端宗的名义召见满朝文武。这时,一场屠杀才真正开始。不明就里的大臣们纷纷冠带整齐前往觐见端宗,在他们面前是两重鬼门关。在第一重大门前,大臣们的护卫侍从被拦下、只身进入第二重大门。在第二重大门前,只见韩明浍手持一本帐簿一样的东西坐在那儿,不时校对着来者与簿上的名字。朝廷大员的生死在于韩明浍一挥手间。但凡生死簿上记载必须死的人,便被左右武士拖下去。安然通过两重大门的人,才能入内觐见首阳大君和端宗。在此过程中,皇甫仁等顾命大臣悉数被戕害,朝廷上只剩下服从首阳大君的大臣。首阳大君造反得手,晋位领议政,一手包揽所有政事,俨然一副周公辅成王的姿态。不久,端宗向叔父让出了王位,首阳大君便成了李朝第七代国王世祖。登上王位后的世祖极尽颠倒黑白之能事。他参考明朝建文、永乐的故事,指控金宗瑞、皇甫仁等二三奸臣勾结宗亲安平大君(世宗之子)图谋不轨,将造反事件定义为驱除奸臣的靖难之役,史称&癸酉靖难&。成王败寇,看来中韩两国自古皆然。④死六臣政治是龌龊的。世祖篡位的事实,被矫饰为接受端宗的禅让,这出闹剧居然当着世人面前堂皇上演。当日,端宗准备将传国玉玺授予叔父,世祖却装模作样地扑地痛哭。衮衮诸公自然对此心领神会,于是又再进行一番诚惶诚恐的劝进戏码。虽然意犹未尽,世祖还是起身准备接受侄子的玉玺。不料,在这个关键环节上又出现意外情况:负责传递仪式的官员,名叫成三问,这时却抱着装有玉玺的木匣死活不放,并且旁若无人地放声大哭。场面实在大煞风景。至此,众人已经无意继续拙劣的表演,世祖即位的仪式就在尴尬的气氛中完成。当众臣三三两两散去之际,集贤殿学士朴彭年来到景福宫庆会楼前的湖畔,准备纵身投湖以明志节。成三问一把拉住这位好友,悲怆地说道:&我们肩负复辟重责,不能白白死去!万一复辟失败,到时候再死尚且未迟!&当时附议复辟密谋的还有俞应孚、柳诚源、河纬地、李塏等人,在虚伪与贪欲滋生的太平时代,以上六人为了故主的荣辱赌上了自己的身家性命。他们就是流芳后世的&死六臣&。然而,首谋成三问、朴彭年的另一位挚友申叔舟却没有加入他们的行列,反而投向世祖的阵营。成三问、朴彭年与申叔舟堪称集贤殿的三杰,然而他们的友谊却随着政治立场的对立而彻底破裂。集贤殿是世宗时代的最高学术机构。在世宗大王的感召下,大批文人学士聚集于此钻研学问。当年成三问、朴彭年、申叔舟三位年轻人,也是集贤殿学士中的一员。他们共同参与韩国文字(训民正音)的创制,在历史纪录上写下厚重的一笔。多少由于集贤殿的资历,成三问、朴彭年、申叔舟多年来受到王室的倚重。文宗生前曾在宫中赐宴款待他们三人。御宴当晚,三学士在王宫内伶仃大醉,不省人事。文宗命令将宫殿的木材拆下制作担架,将三学士送走休息,身上还盖着文宗亲自盖上的貂皮被子。此次荣宠,令三学士毕生难忘。不久,文宗即病死。成三问、朴彭年、申叔舟等人受命托孤,成为端宗的顾命大臣。不过,人生的际遇总会不断改变着内心的思想。到文宗的儿子端宗即位时,三人的思想已经产生变化,并且差距越来越远,最终演变成水火不容的地步。世祖即位元年(1456),成三问、朴彭年企图趁明朝使节来临之际刺杀世祖。由于策划不周,密谋被世祖察觉,参与行动的同谋悉数被捕下狱。世祖对书生们的谋反感到万分诧异,他几乎是喃喃自语地质问每一个涉案者:&既然臣服我,为什么要谋反?&朴彭年与申叔舟声色俱厉地作答:&我不曾是大君您的臣子!&&我不曾吃您的俸禄!&世祖气急败坏,下令抄没二人的家产。结果,官吏在成三问的家中发现封条封存的大批禄米,果然分毫未取。再翻查朴彭年以往的上书,细看之下落款原来不是&臣&,却是&巨&。世祖捶胸顿足、奔走咆哮,他知道暴力威吓无法制服书生们的忠肝义胆。饱受铁棍穿腿、烙铁灼阴等惨无人道的酷刑之后,成三问、朴彭年等六人被处死刑。世祖毫无意义的泄愤之举,成就了&死六臣&的英名。(顺带一提,后来还有六位大臣拒绝与世祖同流合污而隐居山野,并称为&生六臣&。)朴彭年与成三问死前均留下著名的传世诗歌:虽曰金生丽水,岂水水生金?虽曰玉出昆岗,岂山山玉出?&虽曰女必从夫,岂人人可从?&&朴彭年食人之食衣人衣,所志平生莫有违。一死固知忠义在,显陵松栢梦依依。&&成三问据说世祖读到这些诗文后,慨叹&当世之乱臣,后世之忠臣&云云。⑤与朴彭年、成三问分道扬镳的申叔舟,却在世祖时代大放异彩。他主张杀害端宗以绝后患。然而,申叔舟不是一味阿谀得宠之辈。他是兼资文武的一代名臣,曾率军与女真部落交战获胜,并作为通信使出使日本,著有地理文献《海东诸国记》。他一直活到五十九岁,临终前喃喃自语&是时候了&,大概是为弑主卖友的前半生感到懊悔。申叔舟的功绩并未等到世人认可,&叔舟&更成为贬义词。例如韩国语中的&叔舟豆芽&,便是指容易变坏的豆芽,用以形容品性恶劣之人。平心而论,相比起朴彭年、成三问对稚童端宗的执著忠诚,申叔舟追随雄主开创盛世局面的&曲线报国&路线,就经世济民得意义而言则显得更为稳健。由此可见,李朝儒林的思维此时已经出现分野。孰是孰非,并非一时三刻所能辨析评判。端宗哀史死六臣&事件后不久,明朝也发生了英宗复辟事件,此时端宗的处境更为难堪。为瞒过明朝的耳目,世祖褫夺端宗太上王的身份、降封为鲁山君,将他流放到环境恶劣的江原道宁越郡。端宗的幽禁所是郡内南汉江上游的一处绝地,名叫清冷浦。这个地方是河川绝壁上的一块空地,到处都是高大繁茂的松树,即使是白天也是阴阴森森。内心郁闷的端宗,只能将满腹的凄楚对大树细诉,他以诗词凭吊往昔岁月、诉说着流放生活的孤寂:月欲低蜀魂啼含愁情,倚楼头,尔啼悲,我闻苦,无尔声,无我愁寄语世上苦劳人。愼莫登春三月子规楼,一自冤禽出帝宫,&孤身双影碧山中。假眠夜夜眠无假,穷恨年年恨不穷。声断晓岑残月白,血流春谷落花红。天聋尙未闻哀诉,何奈愁人耳独聪。在宁越,端宗依旧是一副王者的气度。他每天清晨冠服端坐,来往土民都不觉肃然起敬。传说,在宁越干旱的季节,端宗祈雨,往往随即大雨倾盆,由此百姓更加崇拜端宗这位落难的君主,前来朝拜的官员和庶民络绎不绝。此前不久,世祖的胞弟锦城大君李瑜以复辟端宗王位的旗号起兵,最后失败被杀。显然,端宗的存在令世祖如芒在背,虽然他口口声声不想仿效英宗故事逼迫至亲,但是世祖先杀端宗而后快的心情已是昭然若揭。一天上朝,申叔舟之口说出了世祖不能明说的愿望:&鲁山君屡屡成为反叛者的旗帜,他不能再置身事外。&史载,世祖忍痛同意所请。端宗注定难逃一死。义禁府(处置政治犯的刑讯机构)的将校带着毒药,朝宁越而去。执行赐死的官差带着毒药来到端宗面前,跪在庭院中不敢仰视,倒是端宗开口放话:&我是一个没有旨意连庭院都不能下的罪人,你干脆过来杀我吧&&&听了这话,差使更加颤抖不停,根本无法执行赐死。这时,端宗的一个侍从自动请缨,用弓弦将端宗勒死。端宗享年仅十七岁,而那个卖主求荣的奴仆,...
阅读(755)|
今天你表白了吗`_&`
人人移动客户端下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家有儿女大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