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卖炭翁翻译一诗如此著名

《卖炭翁》白居易&&教案
第10课《卖炭翁》白居易
授课者:廖美玲&&&&&&授课班级:12服装&&&&&授课时间:10月23日(周二)3—4节
&&&&&&&&&&&&&&&&授课班级:12汽修1班&&&&&授课时间:10月29日(周一)5—6节
1、理解诗歌内容,感受白居易同情百姓疾苦的思想感情。
2、品味描写外貌和刻画心理的诗句。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一、导入新课
以前大家学过欧阳修的《卖油翁》吗?讲的是什么故事?
&&&&一个弓箭手能十次有八九次能打到十环,于是就和一个卖油的老大爷吹牛,卖油的没吱声,而是拿一个大钱放在葫芦嘴上,然后用水瓢盛满一瓢油通过大钱的四方孔往葫芦里倒,结果大钱居然一点油也没沾到,此时卖油翁对那个射箭的说:“无他,但手熟尔。”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熟能生巧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不再卖油了,改卖炭。
大家见过炭吗?炭有什么特点?——黑色、可取暖、可卖钱
大家基本上都是来自农村的吧?谁家里烧过炭?谁来讲讲烧炭的过程?
&&&&选木头,粗的劈成小段;挖很深的窑洞,洞上有通风口,下面有烧火口;把木头放入洞中,封口,烧火;每天晚上去看燃烧情况,控制火候,以免烧过了变灰;要烧好几天。
大家觉得这个过程艰辛吗?——艰辛
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白居易的《卖炭翁》,一起去看看在卖炭翁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
(板书:卖炭翁&&白居易)
二、作者简介
晚年在诗歌上一向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章应该为了反映时代而写,诗歌应该为了反映现实而作),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一首“为事”所做的诗歌——《卖炭翁》。这首叙事诗是白居易讽喻诗中杰出的诗篇。(板书:讽喻诗、叙事诗)
讽喻诗有什么特点?
特点是从不同角度揭露社会的黑暗,抨击官僚残害人民的罪行,同情被压迫的人民,是白居易最为看重的一类诗歌,是为民而作的诗歌,体现了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卖炭翁》一诗在题下用小序“苦宫市也”直接点明了本诗的讽刺目的:“宫市给人民带来了苦难”,来反映人民疾苦,揭露批判弊政。
三、介绍“宫市”
宫市为什么会给人民带来苦难呢?咱们必须了解什么是宫市。从字面上理解,宫是皇宫,市是买、采购的意思,所谓宫市,是指皇宫里需要的物品派宦官(也叫“太监”)到市场上去购买。派出去的宦官,就叫宫使,即皇帝的使者。本来,为皇宫采购物品,是由官吏负责的,但到中唐时期,宦官专权,横行无忌,连这种采购权也被他们抓去了,宦官这种角色以宫使的身份到市场上去为皇宫购买物品,还能搞公平交易吗?
我们先来读一读这篇文章,看看这个交易有多不公平?
学生齐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在朗读过程中,相信大家对这首诗的内容和主题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咱们试着分析鉴赏本诗。
1、这是一首叙事诗,我们说叙事诗包括哪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地点在哪?——宫市南门外
——黄衣使者白衫儿
这首叙事诗围绕着“炭”写了哪几件事?
(板书:烧炭——运炭——抢炭)
2、找出来3、&&&
4、&课文是怎样描写这卖炭的老头呢?谁来说一说卖炭翁长什么样?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5、在描写人物中,这些描写叫什么描写?(板书:外貌描写)
6、这句话中,两鬓苍苍说明卖炭翁的年龄怎么样?——大
&&&年龄大的人有什么特征?——动作慢、力气小、劳动艰辛、劳动力弱。
7、为什么这样写?
这样写形象逼真地刻画了老人悲苦的形象,表现老人烧炭的艰辛,说明炭的来之不易。
8、同学们可以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周围,这些“两鬓苍苍”的人大都干什么呀?
&&&休息,看电视,打太极,看孩子,做饭等,享受晚年。
9、但文中的卖炭翁却在年龄很大的时候自己砍柴烧炭,以卖炭为生。&&&&&&&&&
&&&你觉得卖炭翁的生活过得怎么样呢?(板书:艰苦)
10、你能不能用书中的一个词来形容呢?你找的真准确,可怜。(板书:可怜)
11、同学们再找一找,还有哪一句说明卖炭翁可怜?——可怜身上衣正单
&&&找的太准确了,就是这一句,同学们,你们想一想,烧炭的季节都在什么时候呀?
&&&——秋、冬季
&&&那个时候天气怎样呀?——冷
&&&在这么冷的天卖炭翁却穿一件单薄的衣裳,说明卖炭翁很?——可怜
12、看到卖炭翁的这样生活,你心里同情他吗?——同情
那么,谁能带着这种同情来读一读这三句话。
13、“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一般来说,在冷天我们穿衣服很少的时候,是盼望天气怎样?——变暖和
但这时老人是什么想法?——却“愿天寒”,希望天更冷些。
为什么呢?
因为老人知道:天暖,炭就不好卖了:天寒,炭的价格就会更高一些。为了炭价高一点,他宁愿自己受冻。
那这时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心理是怎样的?——纠结、矛盾、反常、艰难、酸苦、无奈。&
&&&&透过这种矛盾、反常的心理,我们能够感受到老者的处境怎样?——十分艰辛。
这种矛盾反常的心理活动,深刻地揭示了卖炭老人的悲惨处境。
14、卖炭翁盼望天气寒冷一些,好让自己的炭卖一个好的价钱,终于盼来了“夜来城外一尺雪”,看样子,他一年辛劳的劳动就要换来收获的喜悦了,于是他“晓驾炭车碾冰辙”,充满希望地上路了。那这一路上老人运炭艰苦吗?
&&&“一尺雪”说明什么?——天气很冷、雪很大,路必难行。&&&&
&&&“碾冰辙”说明了什么?——说明炭很重,冰冻路很滑,很难走,车速必然很慢。
&&&“晓驾炭车”、“日已高”说明什么?——路途遥远
&&&&这个运炭过程?——艰辛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这一句哪几个字写出了运炭的艰辛?大家用笔圈出来。
——“困”、“饥”、“歇”三个字进一步形象地、准确地写出了运炭的艰辛。由于路途遥远,行路艰难,所以到“牛困人饥日已高”的时候,才到了“市南门外”,老人疲劳、饥饿交迫,只得坐下在泥中歇息。烧炭难,运炭也难,这一车炭来得容易吗?
&&&15、这么辛苦的运炭来卖,那么,卖炭翁卖炭得来的钱要干什么用呢?
“身上衣裳口中食”。只是想吃饱、穿暖,多么简单而又是最微薄的想法呀,这位劳动者已被剥削得身无半点积蓄,但迫于贫苦生活的压力,不得不烧炭,把解决衣食问题的全部希望寄托在“卖炭得钱”上。
16、好容易烧出一车炭、盼到一场大雪,当他“晓驾炭车碾冰辙”的时候,占据他的全部心灵的,不是埋怨下面是冰、上面是一尺雪的道路多么难走,而是盘算着那一车炭能卖多少钱,能换来多少衣和食,然而他的愿望实现了吗?
没有。从哪里可以看出?
卖炭翁总共有多少碳?——“一车炭,千余斤”
是啊,卖炭翁一斧一斧地“伐薪”,一窑一窑地“烧炭”,好不容易烧出“千余斤”,每一斤都渗透着心血,也凝聚着希望,然而他最后得到的是什么?——“半匹红纱一丈绫”
&&&&这“半匹红纱一丈绫”对于卖炭翁来说,有用吗?
好亏啊,才一点点,少得可怜。
&&&&对啊,实际是一点用处没有的,你们是学服装的,你们说说“&半匹”“一丈”是什么感念?少之又少,与“千余斤”的炭形成强烈的反差。再说这些无用的纱、绫对卖炭翁来说,既不能充饥,又不能保暖,卖炭翁辛辛苦苦烧的一车炭就这么没有了,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祸从天降,他遇上了黄衣使者。在皇宫的使者面前,在皇帝的文书和敕令面前,随着那“叱牛”声,自伐薪、烧炭、愿天寒、驾炭车、碾冰辙,直到泥中歇的漫长过程中所盘算的一切、所希望的一切,全都化为泡影!
宫使夺走卖炭翁的岂只是一车炭!而是夺走了老人生活的希望,剥夺了他生活的权利。
这一切都是谁造成的?——宫市,可怕的宫市制度!
(板书:半匹红纱一丈绫——一车炭,千余斤&&&&强烈反差)
17、请大家找出作者是怎样写出宫使的横行霸道的?又怎样表现宫使掠夺的残酷的?
“翩翩两骑来是谁?”先用设问句引出了两个人,这两个是什么样的人呢?
“黄衣使者白衫儿”。“黄衣”“白衫”说明来者的身份怎样?——有钱
有钱还抢,说明什么?——霸道、野蛮。“卖也得卖,不卖也得卖。”&&&&“翩翩”一词写出了他们什么样的情态?
轻快敏捷而又趾高气扬、凶神恶煞的神态。
找出描写他们行动的动词,从这些动作中说明了什么?
动词有把、称、回、叱、敕、牵、系。从这些描述中,形象逼真地写出了他们仗势凌人、以强凌弱、蛮横无理的强盗行径。
“宫使驱将惜不得”,“惜不得”写出卖炭翁怎样的心态和地位?
写出了卖炭翁无可奈何、甚至绝望的心态。
他能反抗吗?
不能,只能忍气吞声,也说明他是处在受压迫受剥削的无力反抗的地位。(对比:地位悬殊)
18、这首诗揭露了“宫市”是一种极不公平的“交易”,是对劳动人民的残酷掠夺。你可以从哪些诗句感受到这一点?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说明这桩买卖是强迫的。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表明一车炭的价值很高,而货与款是极不等价的。
19、之前我们说道:白居易主张“诗歌合为事而作”,同学们想想看,诗人通过卖炭翁的故事想反映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白居易作为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他对这种现象深恶痛绝,拿起了笔,写下《卖炭翁》,通过描写一位卖炭老人的遭遇,无情而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罪恶和社会的黑暗,批判了宫市害民的社会现象:劳动者劳而不得,统治者不劳而得,仗势欺压百姓,强行低价购买,甚至是任意勒索、疯狂的公然掠夺。中唐时宫市害民的现象,名为“宫市”,实际上是一种公开的掠夺,是一种极其残酷的剥削方式。
&&&&这篇文章写出宫市的这种弊端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的愤懑和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卖炭翁的命运是悲惨的,因为他所处的社会决定的。而我们大家,坐在这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不用担心自己的衣食住行,是因为我们赶上了好日子,处在新社会。所以我们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不要“生在福中不知福”,长大以后,为建设祖国发挥自己的作用,作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五、布置作业
  1、用自己的话把卖炭翁的故事讲给同伴听。
一个卖炭的老翁,在终南山里一年到头地砍柴,烧炭。他满脸灰尘,完全是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的头发已经斑白,十个指头却像乌炭一样黑。卖了炭得到一点钱,拿来做什么用呢?只不过是为了身上的衣裳和口中的饭食。可怜他身上的衣服破旧又单薄,但他却担心炭价太低,只盼望天气更加寒冷……
2、展开想象进行续写。
从南山中到长安,路那么遥远,又那么难行,当“市南门外泥中歇”的时候,已经是牛困人饥;如今又“回车敕牛牵向北”,把炭送进皇宫,当然牛更困,人更饥了。那么,当饿着肚子走回终南山时,又想些什么呢?他往后的日子,又怎样过法呢?请大家想象一下,口头叙述
六、板书设计
卖炭翁&&&白居易
讽喻诗、叙事诗
烧炭——运炭——抢炭
外貌描写:艰苦、可怜
半匹红纱一丈绫——一车炭,千余斤&&&&强烈反差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卖炭翁_练习题_及答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卖炭翁_练习题_及答案
。​。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卖炭翁》字词解释,急用!《卖炭翁》一诗中“翩翩两骑来是谁”中的“骑”是什么意思?_百度作业帮
《卖炭翁》字词解释,急用!《卖炭翁》一诗中“翩翩两骑来是谁”中的“骑”是什么意思?
《卖炭翁》字词解释,急用!《卖炭翁》一诗中“翩翩两骑来是谁”中的“骑”是什么意思?
骑着马的人.就是有钱人家.卖炭翁 题注“苦宫市也”的含义《卖炭翁》一诗中有题注“苦宫市也”,这句表明了什么?;诗中的哪里就充分表明了这一点?不要大段文章,回答上面的问题即可~_百度作业帮
卖炭翁 题注“苦宫市也”的含义《卖炭翁》一诗中有题注“苦宫市也”,这句表明了什么?;诗中的哪里就充分表明了这一点?不要大段文章,回答上面的问题即可~
卖炭翁 题注“苦宫市也”的含义《卖炭翁》一诗中有题注“苦宫市也”,这句表明了什么?;诗中的哪里就充分表明了这一点?不要大段文章,回答上面的问题即可~
表现了宫市制度的黑暗,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境况.
表现了人们生活的疾苦《卖炭翁》一诗前有题注“苦宫市也”,这句表明什么?诗中什么的情节就充分表达了这一点?
《卖炭翁》一诗前有题注“苦宫市也”,这句表明什么?诗中什么的情节就充分表达了这一点?
尽量快点哦,很急的!!
“苦宫市也”,说明了诗的主旨:一是指百姓苦于宫市的巧取豪夺;二是指宦官的恶行,败坏了宫市之名,毁了皇家的声誉。既为民生叫屈,又为皇上担忧。“宫”指皇宫,“市”是买的意思。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诗中的这两句充分表达了这一点.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中国文学领域专家
& &SOGOU - 京ICP证050897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卖炭翁中有这样一段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