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栓李长栓 非文学翻译pdf理论与实践教学视频哪有下载?

请问北外考研用书罗进德主编《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和李长栓主编《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是同一本吗_百度知道
请问北外考研用书罗进德主编《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和李长栓主编《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是同一本吗
在网上没有找不到罗进德主编的
我有更好的答案
同一本哈。我都在买这个书,而《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是这一系列中的译本,是李长栓编的,很确定哦,罗进德是这一系列丛书的主编
2 优优数学学校提示:孩子不听话的很大原因是缺乏家长的关系,你统计一下,你花在,股票、工作以及孩子上面的精力各占多少,如果关心孩子孩子的比例占不到20%,那么请不要责怪孩子学习不用心,不听话,应该好好反思一下了。lichao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文学翻译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109.&《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目录
第1章 概述 &&1
1.1翻译的历史&1
1.2翻译的历史作用&1
1.3职业翻译是一种沟通行为&2
1.4翻译的种类&3
1.5翻译的各种标准&5
1.6适用各种翻译标准时遇到的问题&5
1.7翻译的目的论&6
1.8写作是翻译的基础&7
1.9翻译是解决问题的过程&8
1.10对原文的调整&8
1.11对中译外水平要有合理期望&8
1.12参考资料&9
第2章 非文学翻译的特点& 11
2.1文学和非文学翻译所占比重&11
2.2文学作品和非文学作品的特点及翻译策略的选择&12
2.2.1文学和非文学作品的比较与翻译策略(一)&12
2.2.2文学和非文学作品的比较与翻译策略(二)&13
2.2.3文学语言的特点与翻译策略&16
2.2.4文学题材的分类&19
2.2.4.1西方的分类&20
2.2.4.2中国的分类&21
2.2.5非文学题材的分类&22
2.2.6非文学文本中的文学成分--“文采”及其翻译策略&23
2.2.7非文学翻译的特点小结&27
2.3纽马克谈非文学翻译和文学翻译&28
2.3.1文学和非文学的差异&28
2.3.2文学翻译和非文学翻译比较&28
2.4非文学翻译特点总结&30
2.5 赖斯谈文本类型的功能特点及其与翻译方法的联系&33
2.6非文学翻译也不容易&35
2.7非文学翻译的特点与本书各章的关系&36
2.8参考资料&36
第3章 隐喻、俗语等文化词语的翻译 &37
3.1隐喻的概念&37
3.2隐喻的翻译方法&39
3.3隐喻翻译的双重标准&40
3.4汉英隐喻翻译举例&42
3.4.1比喻&42
3.4.2典故&44
3.4.3习语和成语&46
3.5俗语翻译方法&47
3.5.1保留节奏感&47
3.5.2为保留节奏,对字面稍加改动&48
3.5.3不保留节奏,只翻译意思&48
3.5.4把各部分揉合起来翻译&49
3.6缩略语翻译方法&49
3.7参考资料&50
第4章 Google,电子辞书和词语翻译&51
4.1 传统查词工具&51
4.2&现代查词工具&51
4.2.1&认识Google&51
4.2.2&利用Google查专业术语和平行文本&52
4.2.3&使用Google查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54
4.2.3.1 英语到汉语&54
4.2.3.2 汉语到英语&54
4.2.4&利用Google查机构名称、翻译法律条文等&56
4.2.4.1 组织机构&56
4.2.4.2 条约&57
4.2.4.3 回译&57
4.2.5&利用Google查中国特有概念&57
4.2.6&利用电子百科全书查词和平行文本&58
4.2.7&利用电子手段检验词的意思和用法&58
4.2.8&利用电子手段确定普通词语的翻译&60
4.2.9&用Google查图像&61
4.3&当你找不到现成的译法时&61
4.3.1& 使用上义词&61
4.3.2& 使用下义词&61
4.3.3& 使用中性词&61
4.3.4& 文化替代&61
4.3.5& 使用原文&61
4.3.6& 音译&62
4.3.7& 音译加解释&62
4.3.8& 解释加音译&62
4.3.9& 字面翻译&63
4.3.10 字面翻译加解释&63
4.3.11 解释加字面翻译&63
4.3.12 字面翻译夹注原文或其缩写&63
4.3.13 解释&64
4.3.14 概括&64
4.3.15 词类转换&64
4.3.16 视角变换&64
4.3.17 绕过难译的词&65
4.3.18 刻漏字&66
4.3.19 省略不译&66
4.3.20 结束语&67
第5章 电子语料库、搭配和句子结构&68
5.1 把母语译为外语的状况将长期存在&68
5.2 外语表达难以自如的原因&68
5.3 成语优先原则&69
5.4 利用电子语料库使译文符合英语习惯&69
5.5 电子语料库Webcorp用法介绍&77
5.6 参考资料&79
第6章 简明英语和简明英语运动&80
6.1翻译是一种写作形式&80
6.1.1 翻译和写作的关系&80
6.1.2 什么是好英语&80
6.1.3 关于简明英语的总统备忘录&80
6.2简明英语&82
6.2.1什么是简明英语&82
6.2.2为什么使用简明英语&83
6.2.3简明英语的基本原则&83
6.2.4消除对简明英语的误解&83
6.3简明英语运动&84
6.3.1英国&84
6.3.2澳大利亚&85
6.3.3加拿大&86
6.3.4美国&86
6.3.5南非&87
6.3.6瑞典&87
6.3.7欧盟&87
6.4简明英语流行的原因&87
6.5掌握简明英语不容易?&88
6.6简明英语的启示&89
6.7参考资料&89
第7章 简明英语的基本原则&90
7.1 篇章布局合理&90
7.2 言简意赅&90
7.2.1 避免重复&90
7.2.1.1 两个词意思相同的,只留一个&91
7.2.1.2 修饰语的意思已经被隐含的,不用修饰语&91
7.2.1.3 词本身已经隐含其范畴的,不用范畴词&91
7.2.1.4 避免冗长的表达方式和“慢启动”句子&91
7.2.2 直截了当&92
7.3 信息流动通畅&93
7.3.1 指出每个施动者,按逻辑顺序叙述各项动作&93
7.3.2 保证段落各句层层推进&93
7.3.3 句子的结尾要有力&93
7.4 使用短句&94
7.4.1 用简单的句型&94
7.4.2 限制句子长度&94
7.5 多用主动语态&95
7.5.1 被动语态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使用&96
7.6 使用强势动词,避免把动词变为名词&96
7.7 使用读者熟悉的词汇&96
7.7.1 避免使用大词、抽象词、行话、拉丁语、流行词、外来语、古语&96
7.7.2 一个词可以说清楚的,不用短语&97
7.8 避免含糊不清&98
7.8.1 避免修饰语放错位置&98
7.8.2 避免连续使用两个以上的介词短语&98
7.8.3 使用单数名词,不使用复数&98
7.8.4 避免一连串的名词修饰名词&98
7.9 用人称代词拉近与读者距离&98
7.10 避免涉嫌性别歧视的说法&99
7.11 避免否定的表达方式,尤其是双重否定&99
7.12 外观设计醒目&100
7.13 “人物加动作”--简明英语的重要手段&100
7.14 结束语&103
7.15 参考资料&103
第8章 句子的长短和简繁&104
8.1 简明英语提倡短句和简单句&104
8.2 汉译英时化长为短,化繁为简&105
8.2.1 流水句&105
8.2.1.1 断句&105
8.2.1.2 分清层次&106
8.2.2 复杂句&108
8.3 注意句子长短搭配&109
8.3.1 并列结构&109
8.3.2 从属&111
8.3.2.1 重复式修饰&111
8.3.2.2 总结式修饰&112
8.3.2.3 自由式修饰&112
8.4 参考资料&113
第9章 核心句分析:克服句法障碍的有效手段&115
9.1 核心句种类&115
9.2 核心句分析&115
9.3 核心句分析在汉译英中的应用&117
9.3.1 翻译复杂句&117
9.3.2 翻译长句&119
9.3.3 翻译主题句&120
第10章 主动语态、被动语态和强势动词&123
10.1 为什么用主动语态&123
10.2 不仅用主动语态,还要用强势动词&124
10.3 什么时候用被动语态&124
10.4 使用被动语态应注意的问题&125
10.4.1 避免两个被动语态连用&125
10.4.2 避免用弱势动词做被动语态谓语&126
10.5 翻译时多用主动语态&126
10.5.1 汉语无主句不一定译为英语被动句&126
10.5.2 汉语被动句很少译为英语主动句&127
10.6 必要时使用被动语态&129
10.6.1 用主动语态不符合段落主题的,可以用被动&129
10.6.2 用主动语态违背信息流动规律的,可以用被动&129
10.6.3 动作发出者显而易见或不重要的,可以用被动&130
10.6.4 提请读者注意动作接受者的,可以用被动&131
10.6.5 避免指出动作发出者的,可以用被动&131
10.7 结论&131
10.8 参考资料&131
第11章 译文臃肿和减肥方法&133
11.1 活用英语曲折变化&133
11.1.1 时态表达方法&133
11.1.2 数的表达方法&134
11.1.3 例外情况&134
11.2 调整篇章衔接手段&135
11.2.1 动词性重复&135
11.2.1 名词性重复&136
11.2.1.1 用代词照应&136
11.2.1.2 省略修饰语&136
11.2.1.3 用其他名词作总结&137
11.2.1.4 用首字母缩写&137
11.3 多用强势动词&137
11.3.1 如何把名词句还原为动词句&140
11.3.2 检查汉语动词是否有必要译出&141
11.4 使用简单的句型&141
11.5 浓缩句子&142
11.6 省略汉语范畴词&143
11.6.1 名词性范畴词&143
11.6.2 动词性范畴词&144
11.7 消除同义重复现象&148
11.8 省略不必要修饰语&152
11.8.1 意思明显重复&152
11.8.2 意思不言自喻&154
11.9 慎用加强词&155
11.9.1 合并&156
11.9.2 省略&156
11.9.3 经常需要省略的加强词&157
11.11 慎用限定词&159
11.11 避免陈词滥调&160
11.12 整合句子层次的重复&160
11.12.1 表现方式&160
11.12.1.1 简单重复&160
11.12.1.2 不言自喻&161
11.12.1.3 正说一遍,反说一遍&161
11.12.2 处理方法&161
11.12.2.1 对照原文,发现新意&162
11.12.2..2 删除重复部分&162
11.12.2..3 改变措辞&164
11.12.2..4 保持重复不变&164
11.12.3 产生重复的原因&165
11.12.3.1 先抽象后具体的思维习惯&165
11.12.3.2 审美习惯差异&166
11.12.3.3 正反对比修辞法&167
11.12.3.4 汉语本身也经不住推敲&167
11.12.3.5 对原文理解不透或词不达意&167
11.13 精简慢启动句子&167
11.13.1 元话语&167
11.13.2 多余的引导性动词&168
11.14 如何识别多余的词&169
11.15 参考资料&170
第12章 新旧信息和信息流动&171
12.1 介绍&171
12.2 把不重要的信息移向句子左侧&173
12.3 把重要的信息移向句子右侧&174
12.4 使用倒装句&175
12.5 删除多余的结尾&176
12.6 使用被动语态&176
12.7 重组句子主语和从句&177
12.8 几种表示强调的句法手段&178
12.8.1 There&179
12.8.2 What&179
12.8.3 It&179
12.8.4 倒装&180
12.9 参考资料&180
第13章 语篇的衔接&&181
13.1 介绍&181
13.2 识别原文的衔接关系&181
13.3 转换衔接手段&184
13.4 显化隐含的衔接关系&186
13.5 参考资料&188
第14章 批判性阅读与批判性思维:译文连贯的保障&190
14.1 什么是批判性阅读和批判性思维&190
14.2 运用批判性思维理解文字背后的客观事实&191
14.3 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作者的意图&192
14.4 运用批判性思维发现和澄清歧义&194
14.5 运用批判性思维显化原文隐含的逻辑关系&195
14.6 运用批判性思维保证译文语气连贯&200
14.7 运用批判性思维改善原文&202
14.8 运用批判性思维发现译文问题&202
第15章 原文错误的识别与翻译方法&205
第16章 段落与篇章的布局和重组&208
16.1 是否调整原文结构的决定因素&208
16.2 调整或增加段落主题句&208
16.3 如有可能,使段落各句主题部分保持一致&212
16.4 对逻辑不清的段落进行重组&213
16.5 简化臃肿的段落&216
16.6 篇章内的调整&219
16.7 参考资料&223
第17章 酌情改写原文&224
17.1 文化差异&224
17.2 意识形态差异&227
17.3 外语能力不足&229
17.4 参考资料&232
第18章 译文的修改&233
18.1 概述&233
18.2 修改他人译文&234
18.2.1 反复修改&240
18.3 被他人修改&243
第19章 法律翻译应注意的问题&246
19.1 情态动词&246
19.2 条件的表示方法&248
19.3 隐藏的条件: “的”字结构&248
19.4 同义词&251
19.5 You和we&252
19.6 列举方法&253
19.7 用肯定句&254
19.8 用现在时&255
19.9 修饰语的位置&256
19.10 介词短语连用&257
19.11 用单数名词&257
19.12 避免名词串&258
19.13 参考资料&258
附& 录&260
附录一 避免使用和尽量不用的单词和短语&260
附录二 How to Write “Gooder” English&264
附录三 英语标点符号应用一览表&266
附录四 翻译质量控制标准样本&268
准确表达中文原意&268
用词准确&268
语法与结构&268
格式规范&268
附录五 汉英翻译练习&270
练习1&世界贸易组织&270
练习2&对中国有关立法情况的介绍&271
练习3&改革以前收入分配的特点&272
练习4&银行不良资产管理&274
练习5&家庭暴力研究概况&275
练习6&中国电力改革&276
练习7&中国公路五十年成就及二十一世纪初发展展望(节选)&277
练习8&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278
练习9&讲话:推进合作共谋发展&279
练习10&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280
练习11&中国基础设施利用外资的成就、前景和BOT方式&282
练习12&大明宫含元殿&283
附录六 汉英翻译练习参考译文&285
练习10&297
练习11&300
练习12&301
主要参考文献&304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热销排行榜
1.2.3.4.5.6.7.8.9.10.
最近浏览的其他商品
浏览更多同类商品
【 】??????????
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原创版]
翻译理论与实务丛书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
读者对象:
¥25.10&&&
立刻节省:¥12.90
所属分类:
全面比较文学翻译和非文学翻译的异同,强调非文学翻译的地位
提出非文学翻译的原则、方法、标准。
首次把英语写作法则引进汉译英实践,提侣简明英语。
提示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资源提高翻译效率和质量,
译例丰富,实用性强、操作性强。&&&
& 为中国第四次翻译高潮贡献精品
&&& 翻译理论与实务丛书
&&& 总& 序
&&& 中国历史上第四次翻译高潮正在神州大地蓬勃推进,方兴未
艾,景况壮观。
&&&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三次翻译高潮: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
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和鸦片战争至&五四&的西学翻译。而目前这
一次的翻译高潮,无论在规模上、范围上,还是在质量水平和对中
国社会发展的贡献上,都是前三次翻译高潮无法比拟的。
&&& 这一次翻译高潮的出现,首先是全球信息时代降临的结果。
信息爆炸、知识爆炸,同时也就是翻译爆炸。在今日&地球村&,离
开翻译谈论知识信息,是不可思议的。同时,这次翻译高潮的出现
又是以中国推行改革开放新政,走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化
强国之路为契机的。历史潮流滚滚向前。在人类高奏和平发展的
大乐章中,翻译无疑是其中不可或缺的旋律。在中华民族复兴的
大进军里,翻译必然是一支活跃的先头部队。
&&& 翻译,无论是作为文化现象、思想运动,还是作为一项职业、
一种知识技能,总与所处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翻译的观念、方
法、样式、标准、风格,无不与时俱进。观察一下世界范围和中国国
内的翻译实践活动和理论研究,不难得出结论:翻译确实是人类精
神文明中最富活力、最敏锐的领域之一。信息时代和市场经济,决
定了目前这次翻译高潮最突出的特点。较之前三次翻译高潮,这
一次的翻译高潮信息量更庞大,涵盖面更广泛,题材体裁更丰富多
样,方式更灵活便捷,技术装备更先进,从业人员更众多,受益者更
普遍,理论研究更活跃,人才培训更具规模。如果从经济学观点
看,翻译作为信息产业之一支,现在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也是历史上
空前的。如果说前三次翻译高潮,都是外文译人中文为主,那么这
一次翻译高潮则正在改变中国在翻译上的&人超&地位,对外介绍
中国和外部了解中国的迫切需要,对中译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在新世纪的门槛上,我们欣喜地看到,翻译作为一门社会迫切
需要、大有用处的知识技能,翻译学作为一门内涵深广的人文学
科,在最近二十年的新时期有了长足发展。学翻译、教翻译、研究
翻译、评论翻译和从事翻译职业的实践,已经成为与对外开放同步
前行的社会文化热点之一,持续升温。翻译教学和译学理论研究,
其规模之大、阵容之强、水平之高、成果之丰都是前所未有的,正引
起国际翻译学术界的瞩目。中国作者的名字和作品在国际权威译
学刊物上频频出现,正从一个侧面反映着我们的成就。翻译教学
已经从语法为纲的语法复制型翻译模式中解放出来,已经分清了
教学翻译和翻译教学这两个本不应混淆却曾长期混淆的基本概
念,大学翻译课不再是外语教学的手段,而是在双语知识基础上培
养口笔翻译技能的高级课程。翻译理论研究继文艺学、语言学之
后,又有了美学、语篇分析、社会符号学、语言文化比较研究等从多
角度研究翻译的方法或理论工具,为确立翻译学作为一门以翻译
为研究对象的,开放的,跨学科的人文科学的地位奠定基础。有关
翻译的知识大大地丰富和深化,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翻译及其
理论研究不应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而应享有独立的学科地
位。翻译教学和理论研究领域这些可喜的变化,无疑对造就高水
平的翻译人才、提高我国数以十万计的翻译从业者的业务水平和
工作质量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
&&& 理论与实践互动,是翻译事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在这方
面有两个良好趋势值得注意。一是随着新一代翻译工作者和翻译
教师、翻译研究家的迅速成长和翻译学科的壮大(以翻译学和翻译
理论与实践为方向的硕士研究生教学点已有近百个,博士点约有
十个),以及众多翻译学术刊物的出现,学术论文的发表,学术专著
的出版,特别是由于译学研究成果的可信和有用,&翻译无理论&和
&翻译理论无用&的声音,除了极个别场合外已经不大听得到了。
这当然是个积极的变化。二是译学著述不再是文学翻译家和大学
翻译教师的专利,各行各业从事翻译工作的有心人,他们挟着丰厚
的实践经验,迈步跨人这个领域,著书立说,带来一阵阵清新气息。
这方面以科技翻译界贡献最为突出,其他如外交、贸易、金融、工商
企业、编辑出版、对外宣传等各界,也都有作者涌现出来。翻译实
务的经验以此得到总结,得以条理化、系统化,为后来人指点门径,
同时也为我们的译学建设作了贡献。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互为
用,有血有肉,这一趋势无疑是健康的,值得欢迎的。
&&& 这套&翻译理论与实务丛书&正是在上述喜人形势之下应运而
生,编辑出版的。
&&&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作为国内惟一以翻译为特色的国家
级出版机构,成立二十多年来已经陆续编辑出版数十种翻译理论
与技巧类图书,其中若干种已经成为翻译研究或教学领域脍炙人
口的必读书,在国内外翻译界赢得了声誉,奠定了公司在译学书籍
出版方面的领先地位。尽心竭力继续为翻译界广大专家学者、教
师、从业人员、学生和人数众多的翻译爱好者提供高质量的专业读
物,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 现在,在已有的成绩和经验的基础上推出这套&翻译理论与实
务丛书&,我们有几点想法:一、加强自主策划,提高原创性,体现信
息时代和市场经济环境下翻译的新任务和新特点;二、加强实用性
和针对性,不仅要反映翻译教学和研究的新趋势、新成果,更要关
注科技、经济、法律、贸易、金融、旅游、传媒等非文学领域的翻译实
务;三、笔译与口译兼顾,英译中与中译英兼顾,着重于中英互译和
中译英;四、有选择地引进境外著作,港台海外华人翻译家和翻译
理论家不乏佳作,立足中华语言文化,有其独特魅力,是我们的首
&&& 这些想法能不能实现,能不能把我们贡献精品的愿望变成现
实,全靠翻译界广大学者专家、学校师生以及广大读者的支持与合
作,没有这种支持与合作,我们的想法再好也只是空话而已。我们
所期待的支持与合作,既包括惠赐书稿、推荐选题、介绍作者,也包
括对我们已出的书发表评论,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都将鼓励我们
把工作做得更好,是我们无任欢迎的。
&&& 丛书主编& 罗进德谨识
&&& 本书是根据我1999年至2001年在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
学院讲授汉英笔译课时使用的讲义编写的。翻译学院历来以培养
实用型翻译人才为目标,所以教学中十分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
养。本书也重在探讨各类翻译问题的解决方法。
& 本书有以下特点:
& &专门探讨非文学翻译。一般翻译理论没有区分文学和非
&&& 文学翻译。本书探讨了非文学翻译的特点,提出非文学翻
&&& 译要做到&方法得当、意思准确、语言朴实&;
&&& &以写作指导翻译。本书以功能翻译理论为基础,首次把英
&&& 语写作原则引入汉英翻译实践;
&&& &以翻译过程为导向,重点探讨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如怎
&&& 样查找词语,翻译比喻、句子、段落和篇章,进行篇章调整
&&& &操作性强。即使英语能力不足,按照本书提供的方法和思
&&& 路也可以大大提高翻译质量。本书还详细介绍了网络资
&&& 源在翻译中的应用,相信对所有从事翻译的人都会有极大
&&& 的帮助;
&&& &实用性强。市场上绝大多数翻译活动是非文学翻译,本书
&&& 从翻译实践者的角度,帮助广大翻译工作者解决工作中面
&&& 临的实际问题;
&&& &示例丰富。在对相关理论作简要介绍后,举出大量的实例
&&& 加以说明。
& 本书举例虽以汉译英为主,但所阐述翻译理论则是任何翻译
& 方向都适用的。在有些地方,我也同时举了英译汉的例子。笔译
& 是口译的基础,本书中推荐的多数技巧可以直接运用到口译中,包
& 括同声传译。
&&& 职业译员应当具备翻译各专业文件的能力,条件是拥有充足
& 的资源,允许我们在翻译前或翻译过程中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
& 专业不懂,可以把有关的专业知识学习一遍。这是一个职业译员
& 应具备的工作态度。当然,开始时这样做会影响翻译速度,时间也
& 往往不允许,但随着知识经验的积累,速度会逐渐加快。所以我劝
& 告学习翻译的同学,不要急于求成,要踏踏实实地打好基础,养成
& 良好的翻译习惯和工作态度。当然,为兼顾效率和质量,翻译的专
& 业化分工是必要的。
&&& 学习翻译离不开练习。做练习不应当只做单词和单句的翻
& 译,要把单词和句子放在篇章的角度加以考虑,所以一开始就要翻
& 译文章。选取材料时要考虑文章的内容在国际交往或自己未来的
& 工作中是否可能用到。如果选取的材料不常用,一是浪费时间,学
& 了无用的东西,二是查找资料也不容易。
&&& 本书提供的练习材料不一定适合各地的需要,而且随着时间
& 的推移会很快过时。所以,学习者可以选取其他练习材料。所提
& 供参考译文属于一般意义上的翻译,没有大的篇章调整。大家可
& 以为同一篇文章设定不同翻译目的(用途),从而尝试不同译法。
& 参考译文多数是经过我修改的他人的译文,仅供参考。
&&& 在教学过程中,我的同事,加拿大汉英同声传译专家、国际口
& 译协会(AIIC)会员杜蕴德(Andrew Dawrant)教授提供了有价值
& 的资料和参考书,使我深受启发。本书初稿完成后,请我的师长,
& 美国Monterey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施晓菁教授修改了
& 例句译文。施教授是为数不多的、精通汉英双语的同声传译专家。
& 本书二稿完成后,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语文司中文科资深译员赵
兴民先生通读了全书,指出不少疏漏之处,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
见。因为他知道《翻译理论与实务丛书》主编罗进德老师正在物色
作者组织撰写侧重应用研究的书稿,便不远万里热心推荐。罗老
师在百忙中通读了全书,对本书内容给予充分肯定,同时也提出了
中肯的修改意见。关于非文学翻译特点等方面的论述就是在罗老
师建议下增加的。可以说,本书能够最终和大家见面,凝聚了许多
人的心血,在此对他们的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感谢。
&&& 书中多数例子是我自己的翻译,有些例子取自经外国专家审
校过的文件。但初稿完成后,又作了补充整理,增加的例句或段落
没有经过英语母语人士把关,所以大家使用时要持批判态度,如有
疏漏之处,都是我的责任。
&&& 虽然本书从动笔到现在已经有四五年的时间,经多人批评、指
正,仍然不敢保证没有错误。正如看自己过去翻译的东西一样,每
次都能发现不足之处,这本书也一定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发
现问题,欢迎大家提出来,我们共同讨论。
&&& 李长栓
&&& 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
&第九章& 核心句分析:克服句法障碍
&&& 的有效手段
&&& 9.1& 核心句种类
&&& 奈达认为英语中所有的句子都可以分解为以下7种结构的核
&&& John ran quickly.
&&& &John hit Bill.
&&& John gives Bill a ball.
&&& John is in the house.
&&& John is sick.
&&& John is a boy.
&&& John is my father.
&&& 9.2& 核心句分析&
&&& 核心句分析的实质是找到&谁做了什么&。进行核心句分析
时,我们通常需要先找到&动作&。在英语中,动作可能由一个动词
版。①转引自叶子南:《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
表示,也可能由名词化动词(nominalization)表示。找到动作后,再
根据逻辑关系、百科知识或常识,找到这个动作的发出者:
&&& The current estimate is Of a 50%reduction in the
&&& troduction of new chemical products in the event that com&
&&& pliance with the Preliminary Manufacturing Notice becomes
&&& a requirement under proposed Federal legislation.
&&& &Who estimates?We.
&&& &Who reduces what?[The chemical industry]reduces
&&& new products by 50%.
&&& &Who introduces what?The chemical industry intro&
&&& duces new products.
&&& &Who complies with what?The chemical industry com&
&&& plies with Preliminary Manufacturing Notice.
&&& &Who requires what?The Congress requires that the
&&& chemical industry complies with...
&&& 根据核心句分析,考虑句子之间的关系,可以把表层结构复杂
的句子重组为表层结构简单的句子:
&&& If Congress requires that the chemical industry comply
&&& with Preliminary Manufacturing Notice,we estimate the
&&& chemical industry will reduce introduction of new products by
&&& 50%.
&&& 这个例子取自Joseph M.Williams所著Style:Toward
Clarity and Grace。Williams认为原句不够清楚,建议把原句改
&If Congress requires that the chemical industry comply
&&& with the Preliminary Manufacturing Notice,we estimate
&&& that the industry will introduce 50%fewer new products.
&&& 尽管Williams没有提到核心句分析,但他修改的结果与核心
句分析的结果何等相似!Williams提倡每个句子都有人物和动作
(character/action),这与核心句分析的结果一致。
&&& 经过核心句分析和句子重组,不但意思更加清楚,翻译起来也
会简单得多:
&&& 如果国会要求化学工业遵守《生产预告》,估计化学工
&&& 业推出的新产品会减少50%。
&&& Our lack of knowledge about local conditions precluded
&&& determination 0f committee action effectiveness in fund
&&& location to those areas in greatest need of assistance.
&&& 按表层结构翻译为:
&&& 由于对当地情况缺乏了解,无法确定在向最需要援助
&&& 地区提供资金时,委员会行动的有效性。
&&& 核心句分析:
&&& &We did not know local conditions.
&&& &We could not determine sth.
&&& &(Committee)allocated fund to areas effectively.
&&& &Some areas needed assistance most.
&&& 根据各句之间存在的关系,&翻译&为简明易懂的英语:
&& 作者简介&&&
&& 李长栓1968年1月生,1986年中师
毕业后自学外语,1993年考取北京外国语
大学联合国译员训练部(现高级翻译学
院),获同声传译硕士学位,1996年毕业
后留校任教,现为翻译学院副教授,教口
笔译课程;兼做国际会议口译和文件翻
译;在《中国翻译》、《上海翻译》(原
《上海科技翻译》)等期刊上发表文章多
篇,另有翻译作品和口译教材出版。
前言&&&&&&&&&&&&&&&&&&&&&&&
第一章概述&&&&&&&&&&&&&&&&&&&
& 1.1翻译的历史&&&&&&&&&&&&&&&&
& 1.2翻译的历史作用&&&&&&&&&一&&&I
& 1.3职业翻译是一种沟通行为&&&&&&&&&
& 1.4翻译的种类&&&&&&&&&&&&&&&
& 1.5翻译的各种标准&&&&&&&&&&&&&
& 1.6适用各种翻译标准时遇到的问题&&&&&&一
& 1.7翻译的目的论&&&&&&&&&&&&&&一
& 1.8写作是翻译的基础&&&&&&&&&&&&一
& 1.9翻译是解决问题的过程&&&&&&&&&&一
& 1.10对原文的调整&&&&&&&&&&&&&一
& 1.11对中译外水平要有合理期望&&&&&&&一
& 1.12参考资料&&&&&&&&&&&&&&&一
第二章非文学翻译的特点&&&&&&&&&&&&
&&& 2.1文学和非文学翻译所占比重&&&&&&&&
&&& 2.2文学作品和非文学作品的特点
&&& 及翻译策略的选择&&&&&&&&&&&
&&& 2.2.1文学和非文学作品的比较与翻译策略(一)
&&& 2.2.2文学和非文学作品的比较与翻译策略(二)
&&& 2.2.3文学语言的特点与翻译策略&&&&&&
2.2.3.1文学语言的涵义&&&&&&&&&.
&&& 2.2.3.2文学言语的审美特征&&&&&&&&
&&& 2.2.3.3文学作品语言的分类&&&&&&&.
&&& 2.2.4文学题材的分类&&&&&&&&&&&.
&&& 2.2.4.1西方的分类&&&&&&&&&&&.
&&& 2.2.4.2& 中国的分类&&&&&&&&&&&.
&&& 2.2.5& F文学题材的分类&&&&&&&&&&.
&&& 2.2.6& F文学文本中的文学成分&&&文采&及其
&&& 翻译策略&&&&&&&&&&&&&.
&&& 2.2.7& F文学翻译的特点小结&&&&&&&&.
&&& 2.3纽马克谈非文学翻译和文学翻译&&&&&&.
&&& 2.3.1文学和非文学的差异&&&&&&&&&.
&&& 2.3.2文学翻译和非文学翻译比较&&&&&&.
&&& 2.4非文学翻译特点总结&&&&&&&&&&&.
&&& 2.5赖斯谈文本类型的功能特点及其
&&& 与翻译方法的联系&&&&&&&&&&&.
&&& 2.6非文学翻译也不容易&&&&&&&&&&&.
&&& 2.7非文学翻译的特点与本书各章的关系&&&&..
&&& 2.8参考资料&&&&&&&&&&&&&&&&..
& 第三章隐喻、俗语等文化词语的翻译&&&&&&&&..
&&& 3.1隐喻的概念&&&&&&&&&&&&&&&..
&&& 3.2隐喻的翻译方法&&&&&&&&&&&&&..
&&& 3.3隐喻翻译的双重标准&&&&&&&&&&&..
&&& 3.4汉英隐喻翻译举例&&&&&&&&&&&&..
&&& 3.4.1 l:b喻&&&&&&&&&&&&&&&&..
&&& 3.4.2典故&&&&&&&&&&&&&&&&
&&& 3.4.3习语和成语&&&&&&&&&&&&&..
3.5俗语翻译方法&&&&&&&&&&&&-.&-
&&& 3.5.1保留节奏感&&&&&&&&&&&&&
&&& 3.5.2为保留节奏,对字面稍加改动&&&&&
&&& 3。5.3不保留节奏,只翻译意思&&&&&&&
&&& 3.5.4把各部分糅合起来翻译&&&&&&&&
& 3.6缩略语翻译方法&&&&&&&&&&&&
& 3.7参考资料&&&&&&&&&&&&&&&&
第四章&)Qgle,电子辞书和词语翻译&&&&&&&
& 4.1传统查词工具&&&&&&&&&&&&&
& 4.2现代查词工具&&&&&&&&&&&&&一
&&& 4.2.1认识G()Ogle&&&&&&&&&&&&
&&& 4.2.2利用G00gle查专业术语和平行文本& &
&&& 4.2.3使用GoOgle查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
&&& 4.2.3.1英语到汉语&&&&&&&&&&
&&& 4.2.3.2汉语到英语&&&&&&&&&&..
&&& 4.2.4利用G00gle查机构名称、翻译法律条文等
&&& 4.2.4.1组织机构&&&&&&&&&&&一
&&& 4.2.4.2条约&&&&&&&&&&&&&
&&& 4.2.4.3& 回译&&&&&&&&&&&&&
&&& 4.2.5利用Google查中国特有概念&&&&&&一
&&& 4.2.6利用电子百科全书查词和平行文本&&&-
&&& 4.2.7利用电子手段检验词的意思和用法&&
&&& 4.2.8利用电子手段确定普通词语的翻译&&&
&&& 4.2.9用GoOgle查图像& &&&&&&&&&&
&&& 4.3当你找不到现成的译法时&&&&&&&&&
&&& 4.3.1使用上义词&&&&&&&&&&&&
&&& 4.3.2使用下义词&&&&&&&&&&&&&
&&& 4.3.3使用中性词&&&&&&&&..
&&& 4.3.4文化替代&&&&&&&&&&.
&&& 4.3.5使用原文&&&&&&&&&..
&&& 4.3.6音译&&&&&&&&&&&-.
&&& 4.3.7音译加解释&&&&&&&&..
&&& 4.3.8解释加音译&&&&&&&&&&
&&& 4.3.9字面翻译&&&&&&&&&..
&&& 4.3.10字面翻译加解释&&&&&..
&&& 4.3.11解释加字面翻译&&&&&&&
&&& 4.3.12字面翻译夹注原文或其缩写&&&
&&& 4.3.13解释&&&&&&&&&&&..
&&& 4.3.14概括&&&&&&&&&&..
&&& 4.3.15词类转换&&&&&&&&&.
&&& 4.3.16视角变换&&&&&&&&..
&&& 4.3.17绕过难译的词&&&&&&&-
&&& 4.3.18刻漏字& &&&&&&&&&..
&&& 4.3.19省略不译&&&&&&&&&&&
&&& 4.3.20结束语&&&&&&&&&&..
第五章电子语料库、搭配和句子结构&&&..
& 5.1把母语译为外语的状况将长期存在&&
& 5.2外语表达难以自如的原因&&&&-.
& 5.3成语优先原则&&&&&&&&&..
& 5.4利用电子语料库使译文符合英语习惯
& 5.5电子语料库webCOrp用法介绍&&-.
& 5.6参考资料&&&&&&&&&&&&
第六章简明英语和简明英语运动&&&&&&&
& 6.1翻译是一种写作形式&&&&&&
&&& 6.1.1翻译和写作的关系&&&&&&&
&&& 6.1.2什么是好英语&&&&&&&&&
&&& 6.1.3& 关于简明英语的总统备忘录&&&
&&& 6.2简明英语&&&&&&&&&&&&&
&&& 6.2.1什么是简明英语&&&&&&&&
&&& 6.2.2为什么使用简明英语&&&&&&
&&& 6.2.3简明英语的基本原则&&&&&&
&&& 6.2.4消除对简明英语的误解&&&&-
& 6.3简明英语运动&&&&&&&&&&&
&&& 6.3.1& 英国&&&&&&&&&&&&&
&&& 6.3.2& 澳大利亚&&&&&&&&&&-
&&& 6.3.3加拿大&&&&&&&&&&&&
&&& 6.3.4& 美国&&&&&&&&&&&&&
&&& 6.3.5& 南非&&&&&&&&&&&&&
&&& 6.3.6瑞典&&&&&&&&&&&&&
&&& 6.3.7欧盟&&&&&&&&&&&&
&&& 6.4简明英语流行的原因&&&&&&&&
&&& 6.5掌握简明英语不容易?&&&&&&&
&&& 6.6简明英语的启示&&&&&&&&&&
&&& 6.7参考资料&&&&&&&&&&&&&
第七章简明英语的基本原则&&&&&&&&&
& 7.1篇章布局合理&&&&&&&&&&&
& 7.2言简意赅&&&&&&&&&&&&&
&&& 7.2.1避免重复&&&&&&&&&&
&&& 7.2.1.1& 两个词意思相同的,只留一个
&& 7.2.1.2修饰语的意思已经被隐含的,
&&& 不用修饰语&&&&&&&&
&&& 7.2.1.3词本身已经隐含其范畴的,
&&& 不用范畴词&&&&&&&&
&&& 7.2.1.4避免冗长的表达方式
&&& 和&慢启动&句子&&&&&&
& 7.2.2直截了当&&&&&&&&&&&&
7.3信息流动通畅&&&&&&&&&&&&
& 7.3.1指出每个施动者,按逻辑顺序
&&& 叙述各项动作&&&&&&&&&
& 7.3.2保证段落各句层层推进&&&&&&
& 7.3.3& 句子的结尾要有力&&&&&&&&
7.4使用短句&&&&&&&&&&&&&&
& 7.4.1& 用简单的句型&&&&&&&&&&
& 7.4.2限制句子长度&&&&&&&&&&
7.5多用主动语态&&&&&&&&&&&&
& 7.5.1被动语态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使用&&
7.6使用强势动词,避免把动词变为名词&&&
7.7使用读者熟悉的词汇&&&&&&&&&
& 7.7.1避免使用大词、抽象词、行话、拉丁语、
&&& 流行词、外来语、古语&&&&&&
& 7.7.2一个词可以说清楚的,不用短语&&&
7.8避免含糊不清&&&&&&&&&&&&
& 7.8.1避免修饰语放错位置&&&&&&&
& 7.8.2避免连续使用两个以上的介词短语&
& 7.8.3使用单数名词,不使用复数&&&&&
& 7.8.4避免一连串的名词修饰名词&&&&
7.9用人称代词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7.10避免涉嫌性别歧视的说法&&&&&&
& 7.11避免否定的表达方式,尤其是双重否定
& 7.12外观设计醒目&&&&&&&&&&&
& 7.13&人物加动作&&&简明英语的重要手段
& 7.14结束语&&&&&&&&&&&&&&
& 7.15参考资料&&&&&&&&&&&&&
第八章句子的长短和简繁&&&&&&&&&&
& 8.1简明英语提倡短句和简单句&&&&&
& 8.2汉译英时化长为短,化繁为简&&&&&
&&& 8.2.1流水句&&&&&&&&&&&&
&&& 8.2.1.1& 断句&&&&&&&&&&&
&&& 8.2.1.2分清层次&&&&&&&&&
&&& 8.2.2复杂句&&&&&&&&&&&&
& 8.3注意句子长短搭配&&&&&&&&&
&&& 8.3.1& 并列结构&&&&&&&&&&&
&&& 8.3.2从属&&&&&&&&&&&&&
&&& 8.3.2.1重复式修饰&&&&&&&&
&&& 8.3.2.2总结式修饰&&&&&&&&
&&& 8.3.2.3& 自由式修饰&&&&&&&&
&&& 8.4参考资料&&&&&&&&&&&&&
第九章核心句分析:克服句法障碍的有效手段&
& 9.1核心句种类&&&&&&&&&&&&
& 9.2核心句分析&&&&&&&&&&&&
& 9.3核心句分析在汉译英中的应用&&&&
&&& 9.3.1翻译复杂句&&&&&&&&&&
&&& 9.3.2翻译长句&&&&&&&&&&&
很务实的非文学翻译入门书 LovKids&&&&&日作者在前言里很坦诚地说本书是根据99到01年在北外高翻讲授汉英笔译的讲义编写的。介绍了查词工具、语料库等这些真正有用的工具,对简明英语作了很大篇...
客服专线:010- 客服邮箱:
Copyright & 北发图书网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北发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李长栓博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