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山县新农村投资项目项目招标公告

当前位置:>&>&>&正文
云南省、市水稻专家到峨山县检查指导水稻生产工作
】【】【】
  7月8日,云南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粮作所副所长袁平荣研究员和玉溪市农科院粮作所所长普双有研究员到峨山县检查指导水稻生产工作,认真听取峨山县水稻生产情况汇报后,在县农业局党组书记普琼仙的陪同下,深入到小街街道由义村查看水稻长势情况。专家通过听取情况汇报和田间查看,对峨山县的水稻产业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提出继续加强水稻后期的田间管理,安全用好项目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水稻抗旱保增收。
 分享到:
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站所发布信息由原创信息、转载信息和网民自主发布信息构成;
2、凡注明信息来源为全国农产品商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信息为本站原创信息,其版权为商务部网站和全国农产品商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所有;
3、凡注明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信息为本站转载信息,本站不对其观点的正确性和内容的真实性负责。2015玉溪市2015年农村饮水安全县级水质检测中心建设仪器设备采购项目招标公告
您好,欢迎来到仪表展览网!
微信扫一扫收获行业前沿信息
2015玉溪市2015年农村饮水安全县级水质检测中心建设仪器设备采购项目招标公告
产品价格:
产品型号:
品&牌:其它品牌
公司名称:北京中招招标有限公司
所&在&地: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18
产品详细信息
玉溪市2015年农村饮水安全县级水质检测中心建设仪器设备采购项目招标公告
招标编码:CBL_04462
所属行业:机械电子电器,水利桥梁
标讯类别: 国内招标
资金来源: 其它
所属地区:云南
招标人:玉溪市水利局
玉溪市2015年农村饮水安全县级水质检测中心建设仪器设备采购项目招标公告
1.招标条件
本招标项目玉溪市2015年农村饮水安全县级水质检测中心建设仪器设备采购项目(项目名称)已由云发改投资【号(批文名称及编号)批准建设,招标人为玉溪市水利局,建设资金来自已落实。(资金来源),项目出资比例为100%。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对该项目进行公开招标。
2.投标须知
2.1建设地点:分别位于江川县、澄江县、通海县、华宁县、易门县、峨山县、新平县、元江县。
2.2建设内容及规模:江川县、澄江县、通海县、华宁县、易门县、峨山县、新平县、元江县8个县水质检测仪器设备的采购。
2.3供货期:合同签订后30天内运达安装现场,并安装和调试完毕。对检测人员进行培训,并通过样标测试。
2.4招标范围:
包括采样设备、主要检测仪器设备、辅助仪器设备等,具体参看第五章采购清单,采购金额约为514万元;
3.投标人资格要求
3.1 本次招标要求投标人具备:投标人应当是具备在中国境内注册的独立法人资格,具有有效的营业执照,有 较强的经济技术实力、良好的信誉。其中:(1)投标申请人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生产企业或授权经销(代理)商。若申请人 为制造生产厂家,则注册资本金应在1000 万元(含1000万元)以上;若申请人为经销商或代理商,则授权经销商(代理商)的注册资本金应在100万元(含100万元)以上,且所经销或代理产品的制造生产厂家注册资本金应在1000万元(含1000万元)以上。(2)投标人若为代理商须提供所投主要产品(全自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全自动原子荧光光度计)生产厂家针对本项目的授权书(若 为以上产品的生产厂家投标的不需要提供此项);(3)省外企业参与投标的,需在云南地区有固定的售后维修地点,并能提供上门免费升级服务。(4)投标人在 此前玉溪市水利系统组织的招投标活动或合同履行过程中无不良行为。(5)所投标产品必须是全新,并符合国家规定的质量技术标准。
3.2投标人近三年具有不少于3个类似项目(产品)的供货业绩。
3.3投标人为生产企业参与投标时,则不得再授权其他经销商或代理商参加投标;且每个制造生产企业只能授权一家经销商或代理商参与投标。
3.4投标人近三年财务状况良好,没有处于被责令停业,投标资格被取消,财产被接管、冻结、破产状态等,并提供相应证明材料。
3.5本次招标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3.6本次招标实行资格后审,资格审查的具体要求见招标文件。资格后审不合格的投标人投标文件将按废标处理。
3.7投标人在递交投标文件时须向招标人提供由检察机关出具的自本招标公告发布日前三年的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结果,未提供的,视为放弃投标。
4.招标文件的获取
4.1凡有意参加者,请于2015年 10月8日至日(法定公休日,法定节假日除外),每日上午8:30~ 11:30,下午 2:30 ~ 5:00 (北京时间,下同)购买招标文件。报名时须提交以下有效证件原件及复印件各一套(复印件须加盖公章):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2、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或法人授权委托书及本人身份证(原件);3、被委托人必须是本单位职工,提供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证明原件或经劳动部门鉴定的劳动合同原件等。
4.2招标文件每套售价600元,售后不退;
4.3不接受邮购招标文件。
5.投标文件的递交
5.1投标文件递交的截止时间(投标截止时间,下同)为2015 年 10 月 29 日9时30分,投标人应于当日 09 时 00 分至 09 时 30 分将投标文件递交
5.2 逾期送达的或者未送达指定地点的投标文件,招标人不予受理。
报名前与下述联系人联系,办理招标平台电子钥匙下载投标申请表格进行投标。
联系人:&& 蒋 丽&& 周永强
移动手机:
电 话:&&& 010-&& 010-
传 真:&&& 010-
邮 箱:&&& 资质文件发至此邮箱
您好,欢迎询价!我们将会尽快与您联系,谢谢!
*联系电话:
附件支持RAR,JPG,PNG格式,大小在2M范围峨山,中国第一个彝族自治县的经济转型之路
峨山,中国第一个彝族自治县的经济转型之路
&&&&世界500强把资本扩张的目光锁定“玉林泉”。&&&&2005年6月,第三届东盟华商投资西南项目推介会暴出一条新闻,世界500强泰国TCC集团,决定出资5500万元整体并购云南峨山玉林泉酒业有限公司,由泰方独资组建云南玉林泉酒业有限公司。&&&&2005年9月,中国白酒行业第一家外商独资企业――云南玉林泉酒业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这是国内白酒行业中第一家被外资全资收购的企业,这是国内白酒老品牌牵手世界资本的第一案例。&&&&10月21日,记者走进乡土峨山中的玉林泉。&&&&酒厂门口,象征着玉林泉小曲小罐发酵工艺的小陶罐堆成了小山,宛若一组很有意味的现代抽象雕塑,这些小陶罐是玉林泉为即将到来的扩产做下的贮备。&&&&百年玉林泉迎来了自己新的青春岁月。酒厂车间中,沿袭多年的酿造工艺仍在延续,酒厂新建成的宾馆式的烤酒车间与已有近30年历史的老烤酒车间相对而立。玉林泉白酒酿造工艺有长达28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白酒业中,玉林泉以传统的小曲小罐工艺、百年一贯的纯粮酿造、产品香气清香淡雅、回味绵甜悠长的独特品质独树一帜。2005年玉林泉被评为全国质量“安全 诚信推荐品牌”,我省获此殊荣的品牌仅玉林泉一家,玉林泉与茅台、五粮液、剑南春等中国白酒顶级品牌,同台领奖。泰国TCC进入,坚持传统工艺、纯粮生产、品质、品牌、厂址5个不变,玉林泉将在今年扩产到7000吨,并在3年后达到2万吨的产量,届时,玉林泉将成为中国白酒业中,一匹拥有品牌、资本优势,疾速奔驰的黑马。&&&&&&&&一个乡土品牌被推向了世界。&&&&玉林泉这“一瓶酒”是峨山工业经济打造的“四个一”中的一大产业。&&&&“ 打造‘一瓶酒’、‘一壶酒’、‘一包肥’、‘一块铁’,突出特色产业,增强工业经济的实力。‘种好一棵烟、管好一棵树、送出一个人’,在巩固提升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发展生态产业,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全面推动新农村建设。”峨山县县长李宏用形象的“几个一”,向记者介绍峨山县经济转型的战略构想。&&&&&&&&“十一五”开局,中国民族版图中的我国第一个彝族自治县、云南第一个民族区域自治县 ―― 峨山,提出了自己新的发展梦想,“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农业稳县”,古老的彝乡走出了建设“中国第一个生态彝族自治县”的“峨山路径”。&&&&沿着李宏县长指出的“峨山路径”,我们走进峨山。&&&&一个传统农业县的农业突围&&&&&&&&这是一条正在等待收获的山箐。&&&&峨山县岔河乡文山村民委友竹村。&&&&村主任沐家兴指着山箐中今年6月才栽下的竹子告诉记者:“这些竹子5年后,每亩纯收入能达到1000多元。”今年6月,文山村组织了一次特殊的村民大会,大会的主题内容是拍卖村里的山沟沟、山箐箐。以每亩1000元的价格公开竞拍,最后,村主任沐家兴拍到了村里100亩没有经济效益的低质山林。在这100亩低质山林中,沐家兴种起了竹子,别看他种下的竹子经过一个雨季才刚刚抽起叶子,这可是一片孕育希望的“绿色银行”,今年峨山的竹子行情可是高得不一般,大竹订购价到了8元钱、中长竹7元、就连小竹也能卖到5元。&&&&“这样的箐沟岔河有四五十条,只要人输出去,树种起来,一户农民栽上5亩核桃、竹子等生态林,岔河老百姓的生活就不成问题了。”陈丽,岔河乡的书记,这个干练的女书记说起岔河的“生态经”很有感情。&&&&&&&&岔河是一个典型的山区乡镇,是峨山县最后一个赶起街子的地方,过去种植烤烟是这里唯一财政增长、农民增收渠道。近年来,岔河在峨山的林业产权改革中,做好“林”文章,重点发展竹子、核桃等林业产业,建设起核桃基地3800亩,竹林基地3600亩,42户沐家兴那样的承包户通过公开竞标的方式承包林地42片,共1634亩。岔河用于种植核桃、竹子的基地都是没有经济效益的低质林,通过发展经济林,经济效益有了,生态改善了,当地老百姓都把种竹子、核桃说成是农民攒的“养老金”。陈丽告诉记者,到2010年,岔河全乡将发展竹子23290亩、核桃14240亩,最终实现人均拥有5亩经果林,到那时,岔河林业人均收入可达1500元,将基本形成林业产业化经营和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在发展林业经济的同时,岔河还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力度。岔河提出“用发展烤烟产业的精神”抓好农村劳动力输出,全乡掀起了农民转移就业的高潮,到今年9月,岔河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已达到了1200人,按每人每月450元的收入计算,全乡全年劳务收入就达到了648万元,甚至超过了烤烟今年580万元的产值。“打工经济”在乡里的各项产业中力拔头筹,一边是核桃、竹子上山,一边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下山,岔河这“一上一下”,赚了个盆盈钵满。&&&&&&&&岔河是峨山因地制宜,以产业为支撑,找准突破口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缩影。&&&&作为我国第一个彝族自治县,云南第一个民族区域自治县,峨山去年农业完成增加值3.27亿元。在粮食生产保持稳定的基础上,峨山通过烤烟实现烟农种烟收入1.06亿元;通过“一壶油”“蜜恋”品牌龙头企业的带动,全县油菜总产量达769.63万公斤,实现总收入2078万元,农民在油菜生产上人均收入比上年增加13.8元;全县种植蔬菜2.4万亩,实现总产值2140万元;通过畜牧业,全县实现畜牧总收入1.96亿元。从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走来,峨山“十五”期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2928元,比“九五”末增加了958元,在这样的基础上,峨山农业如何实现土地的再增值,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中寻求农业经济的新突破。峨山认识到,三农问题的突破口,关键是高效利用资源、富裕农民、减少农民。“种好一棵烟、管好一棵树、送出一个人”,在巩固提升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发展生态林产业,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全面推动新农村建设,峨山,一个传统农业大县找到了自己的突破口。&&&&&&&&山还是那座山,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把峨山的荒山变成了老百姓的“致富山”。&&&&峨山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林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81%,这些林地既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又有培育林业产业的巨大潜力。由于历史上的机制体制不顺,峨山的林业产业一直是“大资源、小产业、低效益”,广大农民造林、护林的积极性难发挥,林业产业、农村经济难发展,山区农民守着“金山”、“银山”过穷日子。峨山认识到,作为一个山区县,峨山发展农村经济困难在山、出路也在山,积极探索林权制度改革,激活林业利益分配机制,保证农民从林业发展上得到更多的利益,充分调动农民造林、护林的积极性。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峨山提出了“念好山字经、做好林文章”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思路,持之以恒地扶持发展竹子产业、核桃产业和林下种、养业,把山区潜在的优势发展为经济优势。&&&&&&&&加快林业产业发展,首先要理顺林业体制。今年以来,峨山县展开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县里成立了“峨山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县委、县政府向全县下发《峨山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意见》,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建立“产权归属清晰、经营主体到位、责权划分明确、利益保障严格、流转顺畅规范、监管服务有效”的现代林业产权制度;建立和完善林业经营、林业服务、资源保护、林地流转等体系;创新林业管理体制,充分调动农民和社会力量参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促进生态环境改善,促进林业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在峨山取得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目前峨山全县已种植竹子7500亩,云南松500亩,而通过林权制度改革,仅岔河乡集体就增加改入9万多元。峨山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81万亩集体商品林的林权制度改革,理顺体制,促进林业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十一五”期间,峨山将发展竹子20万亩、核桃5万亩、膏桐15万亩,仅林产业一项就能实现产值3亿元。通过发展林产业,峨山将实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向生态要效益、生态与经济效益实现双赢将在峨山成为现实。&&&&&&&&2006年9月末,在深圳采访的记者拨通了峨山人梁宏杰的电话预约采访。梁宏杰是深圳鼎彝文化传播公司的总经理,他告诉记者,自己现在正带着演出队伍在苏州排演虎丘庙会全国旅游工作会的大型晚会,不在深圳,很遗憾不能接受我们的采访。梁宏杰原来是峨山锦屏中学的老师,现在他的公司已经成为国内著名的彝文化传播公司,而他正带领越来越多的峨山人走出大山。&&&&梁宏杰是峨山“送出一个人”的优秀代表。&&&&富裕农民最直接的途径就是减少农民,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或发达地区转移,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是峨山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今年4月,峨山成立了峨山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领导小组,以“劳动力转移输出与农民增收”相结合为原则,峨山展开了一次全县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摸底调查,建立了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全县8个乡镇都建立了比较清晰的劳动力资源储备及去向明细台帐。为确保转移输出人员转移输出后能增加收入,确保转移输出的质量,峨山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领导小组要求转移培训办公室对各种招用工信息进行逐一审核、筛选,对适合县内农村劳动力的企业,进行重点归类整理,对比较优秀的企业,选派人员到厂家进行实地考察。今年以来,峨山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领导小组先后到深圳、福建莆田等地考察企业十余家,最后确定了福建莆田美新针织有限公司、立丰鞋业有限公司,深圳富士康、伟训电脑等企业为省外重点输送企业,全年已集中向这些企业输送农村劳动力224人。在省内以昆明为中心,峨山确定了昆明市邮政局投递局、昆明市邮区中心局、昆明明宏光学有限公司、胜威化工有限公司4家企业,全年已集中向这4家企业输送劳动力150人。&&&&&&&&为保证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质量,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办公室及各乡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办公室,始终把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件大事来抓。除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做好外出务工宣传外,有的乡镇由乡镇一把手亲自挂帅,将宣传工作做到村组,做到农户家中,做到田间地头;有的乡镇领导、工作人员甚至为困难的外出农民工垫支路费、生活费,鼓励他们走出大山、走出家门。几年来,峨山共输出农村劳动力2953人,向县内企业输出7000多农民工,今年劳务收入可超过1亿元。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新亮点。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峨山县还利用峨山职业高级中学成为“云南省贫困人口培训转移基地”的机会,改革职业教育体制,强化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峨山职业高级中学以市场定专业,展开校企合作与企业实行订单培养,按市场需求培养人才,基地成立以来,已经累计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684人,大山中走出的农民通过这里,走进了深圳富士康那样的世界500强跨国公司。“打工经济”正在成为峨山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新兴产业、潜力产业。&&&&工业强县&&奏响彝山经济发展最强音&&&&峨山双江镇宝山村委会宝山忠和希望小学。&&&&彝族农民杨忠和的悍马车停在了校门口。 夕阳西下,已经放学的学校显得格外宁静,就在一年前,这个学校的校舍还是睛天下灰,雨天漏雨。杨忠和捐资350万元,重新修建了学校,今天的忠和希望小学,拥有现代化的电脑室、图书室、舒适的食堂、宿舍。从2001年开始,杨忠和已经累计向社会捐资达800多万元,他所执掌的企业峨山万得利自然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是云南百强企业之一,刚刚被评为云南省中小企业暨非公经济优强企业。从一个7岁就和大人一起“抢工分”,放下书包就去拣麦子、拾包谷,14岁开始打工创业的彝族农家孩子,到今天成为身价亿万的创业明星,杨忠和说,企业的发展,得益于工业强县战略的实施,他和他的企业之所以有今天,是峨山县委、县政府给了他很大的扶持与帮助。&&&&2003年杨忠和以3370万元收购峨山钢铁厂组建成万得利钢铁公司,2004年万得利投资2500多万元,用于技改和环保,把峨山钢铁厂原有的两个60立方高炉改建为220立方,并投资1800万元回收废煤气新建一个煤气发电站,实现了烧结、冶炼、轧钢、发电一体化。今天,万钢已经成为原料80%自给,年上交税收2000多万元,年销售收入2亿元的企业,成为了支撑峨山工业经济“四个一”中“一块铁”的代表企业。&&&&万钢的三年大跨步,在峨山很有代表性。&&&&县域经济无工不富,无工不强。&&&&以工业为主导,近年来,峨山以民有民营为主要形式启动、完成了国有和集体企业改革,一批峨山钢铁厂那样的企业,通过被民营企业并购重新焕发出了活力。理顺体制、激活机制、优化增量资产,支持企业加大技改力度,促进了生产要素向优势特色行业集中,峨山工业发展势头不断增强,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以“一瓶酒”、“一块铁”、“一包肥”、“一壶油”为主的四大优势特色产业。&&&&铸强“一块铁”,加大矿冶业强强联合、培强做大矿冶企业。峨山矿冶业去年实现产值16.9亿元,占工业经济的78%。整合行业资源,打造优势企业,2006年,峨山万得利钢铁公司与云南纳山钢铁公司实现了强强联合,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了资源整合,提高了投资效益,企业市场竞争力得到增强。峨山钢铁企业从分散走向集中,从小企业走向了集团化之路。引导矿冶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产业水平。在万钢加大技改力度的同时,2006年,峨山县又启动了峨山县矿冶集团投资2.37亿元的化念铁矿已采地段资源开发回收利用技改项目、恒丰钢铁公司投资1000多万元的烧结车间技改项目,以及天大、滇中德昌两个焦化厂的扩建及附属产品的综合利用项目等重点项目。通过优势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促进矿冶企业的提质增效,矿冶业已经成为峨山工业快速增长的强劲拉动力量。&&&&抓好“一包肥”,扩大化工行业发展。峨山银河化工2000年12月通过先租赁后购买的方式并购峨山氮肥厂,通过技改,企业迅速达到了年产6万吨尿素的设计能力,2005年底银河化工累计完成投资5290万元,企业合成氨生产能力达到13万吨/年,目前,银河化工已经成为了年产值1.82亿元,实现利税4900多万元的化工强企。&&&&酿好“一瓶酒”、调好“一壶油”。随着玉林泉被泰国TCC集团并购,峨山特色食品加工业捷报频传。记者在玉林泉酒业看到,企业扩产技改中的824立方不锈钢储罐建筑安装已经竣工,投资470万元的酿造车间建设也将于今年底竣工,以实现年产二级食用油4000吨、产值1.2亿元为目标,峨山的农业龙头企业蜜恋粮油公司二级油无公害加工技改项目,也已经启动。&&&&发展铸造业,峨山恒昌东兴铸造公司投资2000万元启动年产3万吨铸件技改项目,今年1-8月,东兴铸造已经实现产值7300万元,销售收入6481万元,该企业今年将实现年产值1.5亿元、销售收入1.2亿元。引入浙商改造传统产业,峨山引入浙江金马纸业全资收购峨山化念纸厂,金马纸业将总投资1亿元到1.5亿元,建设年产10万吨包装纸生产线,届时年产值将达到4亿元。&&&&峨山志远玻璃厂投资300万元用于生产线技改,投产后可实现产值2000万元;玉溪亚临界植物化工公司除虫菊产业发展项目,争取到国家发改委扶持资金530万元用于技改生产,“三保奇花”除虫菊素水乳剂正在批量生产,订单不断;总投资5.7亿元的峨山龙门、雨果、丫勒电站已经开始进入前期工程……随着一批重点项目的开工建设,一项项亿元产业的崛起,正在组成峨山强大的“工业军团”。&&&&工业强则县域强、工业兴则县域兴。“十五”期间,峨山形成了以矿冶、化工铸造、食用植物油、酿酒、机焦等特色产业为主的工业主打产业,全县5年累计新增铁矿石90万吨、钢材3万吨、铸件1.5万吨、尿素7万吨,生产食用植物油1000吨和酿造基酒2000吨的生产能力。2005年,峨山工业总产值达到了21.7亿元,22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8亿元。工业经济的强劲增长形成了强大的产业聚集力和产业势能,以化工、冶炼、焦化、农产品加工为重点,从2003年以来,峨山共实施招商引资重点项目57项,引入县外资金11亿元,今年1-9月,峨山实施重点招商项目14项,计划总投资3亿元,大引资拉动大发展,“工业进行曲”正在奏响彝山经济发展最强音。2005年,峨山工业总产值在全省各县、市、区的排序,已由2000年的第54位跃升到第23位,大大加快了峨山从传统农业县向工业强县的转型。&&&&生态立县&&打造中国第一个生态彝族自治县&&&&这是世界上风景最好的生态茶园。&&&&峨山高香生态茶业公司拥有的这片世界上少有的小气候茶园,在世界各国的茶园中享有盛名。走进高香,铺开在山林溪涧间的万亩青茶尽染层峦,坐在茶园的春如锦茶室中,窗外美景就清茗,实在是人生享受,难怪天王巨星刘德华来到这里采茶,也是一幅怡然自得、陶醉不已的神情。 &&&&高香万亩生态茶园是峨山县第一个国家AA级万亩生态茶文化旅游风景区,也是我省旅游与生态茶园结合的经典之作。高香万亩生态茶园将景区与茶园、旅游与茶文化合二为一,游客既能到这里切身感受生态茶园之“生态”,又能自己亲手自采、自制、自压茶饼,还能听茶文化、解茶历史、品名茶、买茶品。从2003年开发以来,高香已经接待了来自30多个国家的游客,德国电视台、美国影像公司、中央电视台等国内外电视台、影视制作公司纷纷来这里取景拍片,茶叶专家们把这里称为“世界上最好的生态茶园”。因为独特的生长环境,高香出品的茶叶,曾被评为云南十大名茶之一、进入中国名茶榜,其生态茶也被制成茶饼,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2006年全球化人世界500强、富豪500强颁奖大会等国际性会展上,作为纪念品送给世界各国的嘉宾,产品远销世界15个国家。&&&&高香的魅力是峨山生态立县的一个真实写照。&&&&“峨山要以人为本,用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全局,以建设中国第一个生态彝族县为目标,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科技为支撑,以改革开放为动力,进一步深化‘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农业稳县’的发展思路,抓基础、调结构、兴产业、创特色,不断壮大县域经济,推动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峨山县县长李宏这样诠释“生态立县”的意义。&&&&“改变县域资源开发和资源利用型企业占据工业企业80%左右,产业结构单一的现状,通过招商引资,县校合作、县企合作等方式,加快发展高科技、低消耗、高效益、无污染或少污染的工业项目,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峨山县县长李宏这样阐述“生态立县”的构想。&&&&“‘十五’期间峨山农业经济的稳步前行、工业经济的加速发展,使全县形成了以特色经济为主的产业基础,为加快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十一五’,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峨山要实现从生态平衡到生态发展的观念跨越,以生态建设、生态发展和生态――经济重建,构建县域生态经济发展新模式。”峨山县县长李宏这样梳理“生态立县”的大思路。&&&&以建设中国第一个生态彝族县为目标,树立建大生态、兴大产业、向生态要效益的观念。处理好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峨山强化矿山整顿,充分利用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解决好矿山无序开采、破坏性开采等问题,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处理好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峨山严格执行环保法规,严格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强化工业污染源治理。针对全县发展工业经济过程中出现的环保问题,峨山县实施环保专项整治行动,关停、取缔、搬迁了4户不符合产业政策、治理难于达标的企业,工业污染防治已显成效。进一步加大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力度,峨山严肃查处了一批无证勘查、无证、越界开采、以探代采等违法行为,矿产资源开采秩序不断规范。处理好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峨山全面启动以沼气池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农村能源建设步伐。处理好城镇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峨山强化“生态城市”的理念,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产业支撑、业主实施”的发展思路,全面启动县城新区建设和老城区改造,广泛吸纳社会资本和外来投资参与城市开发建设,推动城市建设的良性循环,增强城市的服务功能,全面提升城市管理的水平和城市品位,着力培育全民的生态价值观和环境保护意识。&&&&建设生态峨山,同时也要建设文化峨山。打响中国第一个彝族自治县的品牌,峨山近年来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积极申报“中国彝族花鼓之乡”、重视培养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人才,实施文化品牌工程,把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培育成产业优势和经济发展优势。建设生态峨山,更要建设平安峨山、和谐峨山。以建立和谐社会为目标,峨山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发展。&&&&把峨山建设成为经济实力较强、人居环境优良、民族文化繁荣、社会文明和谐的中国第一个生态彝族县,峨山在科学的发展观中完成着自己的大转型。&&&&本刊记者&& 张莹&&刘流&&肖志雄/文&&影响力 第二十二期
云南日报网 云ICP备020002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 &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农村创业项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