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刘和珍君课文中,鲁迅支不支持徒手请愿,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记念刘和珍君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北京四中网校-〉名师答疑-〉高三-〉语文) 
  欢迎您!
                        
               
  记念刘和珍君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老师请您给我讲一下课文《记念刘和珍君》——鲁迅
(最好是北京四中网的)谢谢!!!
  写作背景
&&本文是一篇悼念性抒情散文,写于日,是为纪念在“三·一八”惨案中遇难的刘和珍烈士而写的。
&&1926年初,正在中国大地进行的民族民主革命性质的一场大革命形势很好,帝国主义扶植的北洋军阀段祺瑞临时执政府危机四伏。为了帮助盘踞东北的奉系军阀进关消灭倾向革命的冯玉祥将军统率的国民军,日本帝国主义于日开出两艘驱逐舰悍然进攻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被迫反击。3月16日,日本帝国主义纠集英、美、法、意、荷、比、西等八国公使,以最后通牒方式向北洋政府提出撤除大沽口国防设施等无理要求。为了反对帝国主义这种侵犯中国主权的行为,北京各界人民于3月18日在天安门集会,会后结队赴段祺瑞执政府请愿,要求政府拒绝八国通牒。段祺瑞执政府竟令卫队开枪射击请愿群众。当场死47人,伤123人,鲁迅的学生刘和珍也在遇害之列,是为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
&&惨案发生后,反动政府走狗文人诬蔑请愿群众为“暴徒”,是“自蹈死地”等等;并将杀人的罪责推在他们所说的“民众领袖”身上,说“民众领袖”“犯了故意引人去死的嫌疑”,“罪孽当然不下于开枪杀人者”。
&&噩耗传来时,鲁迅正在写杂文《无花的蔷薇之二》。刚写完三节,听到惨案消息后,他怒不可遏,感到“已不是什么写‘无花的蔷薇’的时候了”。因此,在《无花的蔷薇之二》的后六节里,鲁迅将“投枪”与“匕首”的锋芒直接指向反动政府。他写道:“如此残虐险狠的行为,不但在禽兽中未所曾见,便是在人类中也极少有的”;“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言,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他还在文章的末尾特地注明写的时间,并把3月18日称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继《无花的蔷薇之二》之后,鲁迅就这次惨案写了《死地》、《可惨与可笑》、《空谈》。4月1日,又写了情文并茂的《记念刘和珍君》。(这几篇文章均见于《华盖集续编》)
写作特点:
一、记叙、议论、抒情熔为一炉
&&二、哲理和诗情的和谐统一
&&三、反复重迭,回旋起伏
&&四、把抽象的事物和议论具体化形象化&
课文详析:
全文共分七部分,以序数表明。
&&第一部分,通过说明写本文的起因、意图,抒发了作者的悲愤感情。
&&第一段写作者自己参加为刘和珍、杨德群两烈士开追悼会那天的情形。开首以史家笔法点出“中华民国”,既保留了旧时祭文开头的格式,又蕴含着历史将永远记下这个日子的意思。鲁迅曾说,民国十五年三月十八日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开追悼会那天,鲁迅“独在礼堂外俳徊”。“俳徊”一词,表露了作者心情的哀痛、悲伤,再用一“独”字,设置了环境,渲染了气氛,有力的衬托作者对死难青年悼念之情的深沉、真切。接着写与程君的对话,很自然地引出写纪念文章的事。
&&第二段以“这是我知道的”一句衔接第一段,语意连贯、严密。以下是叙述刘和珍预定《莽原》全年的事,证实了程君的话,对刘和珍作了初步勾画。鲁迅所编期刊“往往有始无终”,“销行一向就甚为寥落”,这是由于反动派的迫害。“生活艰难”,指当时的黑暗现实,在白色恐怖中,进步刊物的读者也常有被迫害的危险。“毅然”一句表现了刘和珍是一个敢于反抗黑暗势力、追求革命真理的青年,也揭示了她敢于斗争的思想基础。同时又说明刘和珍和鲁迅不仅是师生关系,也是志同道合的反抗黑暗的战友。正因如此,鲁迅“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点明写本文的重要原因。写纪念文章“虽然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流露出作者郁愤之情。“倘使我能够相信真有所谓‘在天之灵’,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鲁迅借用旧时的习惯说法,即相信死者死后有知,更深一步地表达出对死难烈士的尊敬和悼念之情。两次用“只能如此而已”,字面的意思似乎表露作者无可如何的心绪,实则是面对这样的黑暗现实曲折地表达作者深沉的悲愤感情。还可以从另一方面去理解它的含义,据《无花的蔷薇之二》的最后一节中说:“以上都是空话。笔写的,有什么相干。实弹打出来的都是青年的血。”可见这时的鲁迅由于血的教训,感到光是靠笔和黑暗势力作战不是根本的办法,但是鲁迅那时也只能用笔作战。这两句话由于语意的含蓄,语气的转折、停顿,强烈而又深沉地流露作者那种“欲言又止”悲愤万分之情。
&&第三段起句:“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突然一个转折造成感情的波澜,这是由悲到愤的必然发展。这句话是早都想写而没有写的一个注脚。为什么“无话可说”呢?因为“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第三句更具体地写出“无话可说”的原因。这是层层深入的揭露,同时也强烈地显示了作者的悲痛感情。“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痛定”是从成语“痛定思痛”来的。这句话的意思是:用文章来表达自己的悲痛,是必须在痛苦的心情平定之后。表示此时作者仍沉浸在巨大的哀痛之中。这时又听到反动文人陈西滢们对死难青年的无耻诬蔑,说她们是“受人利用”、“自蹈死地”。因此,鲁迅说“尤使我觉得悲哀”。一个“尤”字把悲愤感情推向高峰。“悲哀”有两层含义,一是对死难青年竟遭这样无耻的诬蔑,觉得悲哀;一是面对这样黑暗的现实(即非人间)的悲哀,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杀了人还说“谁叫你来送死”。这后一层含义,便是“愤怒”了。所以下文说“我已经出离愤怒了”。因为前面已经表示最大的悲愤,这里用“出离愤怒”,意思是超出了愤怒的极限程度,这样说法很特别,但只有这样说,才足以表达作者当时愤怒的感情。这一段最后一个长句,点出写本文的意图,也是第一部分的总括。“深味”照应“痛定之后”,意思是要深刻认识“非人间”的罪恶根源,只有认识了它,才能产生真切、深沉的哀痛,进而把悲痛化为力量,所以,紧接着说,“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这是全篇的基调,但并非凄凄惨惨,而是战斗的抒情。不同阶级的感情是不能相通的。鲁迅的“最大哀痛”反动派当然感到“快意”,“使它们快意”,是鲁迅对敌人怀着刻骨仇恨所发出的愤激之词。“它们”指反动军阀及其狗文人,作者不用“他们”,表示对敌人的憎恨和蔑视。这篇以最大哀痛写成的悼念文章,又是为死难的爱国青年作的。作者的爱与憎是何等鲜明!“后死者”,表明鲁迅和刘和珍是同志、战友,也表明鲁迅要与反动派战斗到底的决心。这一篇文章又可以说是为刘和珍建立的一座纪念碑。“菲薄的祭品”,语带自谦,但里面含有一层深意,就是说,刘和珍的精神太崇高了,仅此远远不足以表达。这最后一句点出了作者写这篇文章的一个意图。
&&第二部分,进一步点明写作本文的最主要目的。
&&这部分开头不写刘和珍,而突然提出革命者对现实人生,对惨案应取的态度。“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热情赞颂了革命者面对黑暗世界,敢于斗争,不怕流血牺牲的战斗精神。这是革命者的本色。鲁迅在他的其他杂文中也多次强调,如在《论睁了眼看》一文中指出:“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心忧天下的革命者,面对这样悲惨的现实,哪能不感到哀痛?由哀痛激发变革现实的斗志,就必然要投身于改造社会的斗争;斗争生活,其乐无穷,参加斗争的人,当然是最幸福的人。说革命者是“哀痛者和幸福者”,就是这个道理。上句句式整齐,语调高昂,气势磅礴,感情奔放;下句用问句来表示肯定,比之用叹句意味更为深长。接着笔锋突然一转:“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这是对那些不敢正视现实,不敢起来斗争的尚未觉悟的“庸人”的批评。他们对于反动派的屠杀,随着时间的飞逝,心中的悲哀与仇恨冲淡了,甚至忘却了。这些人苟且偷生,不奋起反抗、斗争,客观上使“这似人非人的世界”得以维持。这段最后一句:“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是对旧世界的诅咒,又是愤怒的呼号。为了唤起人们的觉悟,激励人们永记淋漓鲜血,踏着烈士血迹前行,摧毁这似人非人的世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怎能不大声疾呼?句末用叹号表明鲁迅坚信这样的世界总有个尽头。
&&第二段点明写本文的主要目的。第一句:“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承接上文,与第一部分照应,把写作目的进一步揭示。为了使人们不忘记这笔血债,奋起反抗、斗争,向反动统治者讨还血债,摧毁这似人非人的世界,因此,有必要写。第二句把这一目的加以反复的更明确的强调。鲁迅在《空谈》中说:“死者倘不埋在活人的心中,那就真真死掉了。”可见鲁迅在文章开头就一再表明写作的目的,正是要让“死者永远埋在活人的心中”,这就是最好的纪念!
&&第三部分,通过对刘和珍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爱憎分明的精神品格的描绘,表达作者对她的哀悼和崇敬。
&&第一段从师生关系谈起,先给刘和珍作概括的崇高的评价。第一句扣紧“三·一八”事件,点明刘和珍是作者自己的学生。作者觉得现在把她称做自己的学生“有些踌躇了”,认为自己“应该对她奉献”“悲哀与尊敬”。“奉献”一词和第一部分结末一句相照应,进一层披露对刘和珍的哀悼、崇敬是无比真诚、深切的。第三句才说明“踌躇”的原因:“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苟活到现在的我’”,是谦词,作者有意加上引号加以强调,表现了鲁迅对刘和珍的尊敬。也表明作者以刘和珍的斗争精神鞭策自己,激励人们要为摧毁旧世界作英勇斗争;此外,这句如不加引号也会产生歧义,“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这一高度的评价,表明鲁迅不是把她当作学生来纪念的,而是作为反帝反封建的中国青年的先锋战士来哀悼。这一段概括的评价,牵引了下文的具体叙写。
&&第二段回忆刘和珍给作者自己的印象,在叙述中把刘和珍的反抗精神、追求真理的精神同她爱憎分明、善良淳朴的性格特征揉合起来。用极省俭的笔描画出了刘和珍的高大形象。这一段的叙写是以“女师大事件”中的几件突出的事为线索串连起来的。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先写作者第一次见到刘和珍的姓名,是1925年五月杨荫榆依仗章士钊这个后台,镇压学生运动,在五月九日假借评议会名义开除学生自治会干部刘和珍、许广平等六人。次写“直到后来”(指那年八月二十二日)段祺瑞执政府教育部专门教育司司长刘百昭领引伪警并雇用女流氓,把女师大学生殴赶,强拖出校。这一天鲁迅才认识刘和珍。为什么“暗自诧异”呢?在这夹叙夹议中掀起了一个波澜,简洁几笔勾画出刘和珍性格的两个侧面,有力地揭示了刘和珍爱憎分明的革命立场。“不为势利所屈”是写刘和珍对反动势力的态度,“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是写对进步师生的态度。“待到偏安于宗帽胡同,赁屋授课之后”,写第三件事。刘和珍“也还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照应上文,用“也”“还是”等词语,强调她对革命师生的态度没有改变,说明她并没有因为斗争暂时的挫折而悲观起来,用“始终”再进一步强调,说明鲁迅从认识她那天起直到最后一次和她见面这一段时间里,刘和珍给鲁迅的印象都是和蔼可亲的。接着写最后一次见面的情景。十一月底女师大宣告复校,原女师大教员“以为责任已尽”,“准备陆续引退”了,“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揭示了她虑的是学校前途,忧的则是国家民族的命运,于是一个深谋远虑、胸怀广大的形象就表现得非常鲜明了。
&&这一段写得很有层次,波澜起伏,只是通过几个片断,就把刘和珍的高大形象勾画出来。这段在全篇的位置颇为重要,对下面几个部分都作了很好的铺垫。
&&第四部分,写听到噩耗后的愤慨心情,控诉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的凶残下劣,迸发出号召反抗斗争的呼声。
&&第一段写听到噩耗后的愤慨心情。起句再点时间、地点和事件同文章开头照应,虽是记叙的必要,也含强调之意。“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的“居然”表示惊诧;“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把惊诧之情推进一步。“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用一“但”字突转,用“竟”字表奇怪,意思是对这一传说本不该怀疑,鲁迅好似在责备自己的心地太厚道。“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这是对上文的解释,内含的意思是并非厚道,而是超出了自己“最坏恶意”的“推测”,文中说的“中国人”,是指中国的反动统治者。紧接着用“然而”转出“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竟会”表怀疑,把意思再推进一步,极写怀疑的理由。“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用“况且”作递进,显示了更充足的怀疑的理由,意思又逼进了一层。句末的反问,表达了作者无限悲愤的感情。
&&第二段,用“然而”承转下文,来一个大转折,以铁的事实作证,不容置疑。这两句有千钧之力,震撼人心,使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反动派的凶残下劣。第三句用“而且”作递进,用“不但……简直”的句式加重语气,更有力地揭露敌人的凶残。
&&第一、二段,先写怀疑,然后用事实否定怀疑,这里用的是欲擒先纵的手法,把反动派的下劣凶残揭露得更是淋漓尽致。
&&第三、四段,两句话单独列段,意在强调、突出,同以“但”字承转,语气极重;它揭露反动派及其走狗帮凶的无耻诬蔑和造谣。它们为了掩盖罪责,竟下劣无耻到这地步。在这里,我们就可以体会到鲁迅所以反复强调刘和珍始终微笑的和蔼的面影,其用意是与军阀的凶残和诬蔑成为鲜明的对照,这样就更有力地表达鲁迅对反动派的愤怒,同时也更能激起人们对反动派的强烈仇恨。
&&以上四段语意一转再转,极尽变化、顿挫、纵擒之能事,这样,把意思愈转愈深入,气势愈转愈强烈,鲁迅的愤激之情通过多次急转而愈升愈高,使我们感受到这时鲁迅胸中的感情激流,正是象火山爆发前夕的情景。
&&第五段:“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这一结上的语句把作者的愤怒感情推向顶点。“惨象”和“流言”对举,“目不忍视”和“耳不忍闻”并提,概括尽了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残暴无耻和死难青年横遭虐杀的惨状;“已使我”和“尤使我”又层层递进地写出了作者愤激之情。“惨象”和“流言”都用逗号与谓语隔开,借停顿以蓄势,音响铿锵有力。“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这句和第一部分中的“我实在无话可说”照应,显然悲愤之情却大大地深化了。使我们感受到,这时鲁迅的胸中象愤怒的火山在燃烧,那摧毁一切的岩浆在流涌。“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上句的意思是说,一个民族之所以衰亡,之所以如此被压迫而默无声息,就正是由于反动统治者下劣凶残的迫害所致,这是对反动派的滔天罪行的愤怒控诉;另外还有一层意思是对“庸人”的批判,正是这些不觉悟的“庸人”,受压迫而不起来反抗,那么民族也就会渐渐衰亡。鲁迅在《而已集·革命时代的文学》中说过,“有些民族因为叫苦无用,连苦也不叫了,他们便成为沉默的民族,渐渐更加衰颓下去,……至于富有反抗性,蕴有力量的民族,因为叫苦无用,他便觉悟起来,由哀音而变成怒吼。”这段话其实就是很好的注解。“沉默呵!沉默呵!”这一句反复,强烈地抒发了鲁迅深沉、激越的感情。最后用“不在……,就在……”这一选择复句表示我们民族命运有两种可能,非此即彼;而历史事实表明:在沉默中灭亡是绝对不可能的,在沉默中爆发是必然的。因为有压迫就有反抗,所以说,实际上鲁迅的意思是呼唤人民不要在沉默中灭亡,而要在沉默中爆发,就是号召人民起来反抗斗争,我们民族才有希望。这是向敌人冲锋陷阵的民族英雄的雷鸣般的震天撼地的战叫!
&&第五部分,记叙惨案发生的情景,赞扬爱国青年的沉勇友爱,痛斥反动派的凶残、无耻。
&&第一段:“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针对上文“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来一个转折,语气是爆炸性的从第四节过渡到第五节,作者的感情浪头,从这一个推向另一个更高的浪头,其中感情激流的通过,我们是可以感受到的。
&&第二段记叙惨案发生时的情景,进一步具体揭露反动派的凶残。“我没有亲见”,回应上一节的开头,交代更为明确;“听说”仍照应上一节的“这些传说”,说明以下的记述是经过深入调查的。所以这里就不能再用“传说”了。“欣然前往”一语,赞颂了刘和珍烈士的英勇精神,驳斥了陈西滢之流的“是受人利用“的诬蔑。刘和珍之所以能“欣然前往”,第三节已经作了充分的铺垫,就是说,这并非偶然,而是有坚实的思想基础的。这里把“听说……”这个分句用三个逗号隔开,其作用:一是强调刘和珍君“欣然前往”的真实性,为突出下文的“不料”作好铺垫;二是以不连贯的语气表达作者激越的感情。接着揭露这次大屠杀,是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军阀预先设置好的“罗网”,驳斥了“她们是‘暴徒’”的无耻谎言。用一“但”字转接下文,具体记叙了刘和珍等三个中国女子前仆后继,在弹雨中互相救助的壮烈情景。记叙中洋溢着鲁迅对她们的勇敢精神的赞叹之情,也充满对反动派凶狠残忍的强烈痛斥,无情地揭露了反动派的暴徒嘴脸,而这样具体、细致的记叙,其深意不仅说明这是铁一般的事实,无容置疑,而且给人们以深刻的印象,要人们永远记住这笔血债。又为下文作准备。
&&第三段第一句总括上文,对刘和珍等烈士的牺牲,抒发作者的悲愤感情。这一句与第四部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照应,含义更为深广了。这句话是鲁迅悲极愤极的感情发展的高潮的体现。“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一语再次反复,又一再出现“尸骸”,其用意是为了突出反动派的凶残,表示作者对反动派的最大愤怒;写刘和珍的死,用了三个单句,再三强调是真的死掉了,一方面从照应第四部分来说,是再深一层揭露反动派的下劣凶残,但更主要的方面是为了显示作者的最大哀痛,非这样着墨不足以表达。全句来说,又含有赞叹爱国青年的英勇、友爱的精神,悲叹这次损失巨大的意思。由于悲极愤极,爆发了对反动派的痛斥,“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对上一段写她们惨遭杀害时的一个概括。“从容地转辗”,写三个女子临难不惧。“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文明人”是反语,指帝国主义者,揭露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军阀对中国人民进行最野蛮、最残酷的屠杀。“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这”是指反动派残酷屠杀爱国青年这一惨酷的情景。“惊心动魄的伟大”是反语,是指骇人听闻的滔天罪行。“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这也是用反语写出的最辛辣的讽刺,最强烈的谴责。“伟绩”、“武功”是指中外反动派屠杀中国妇女儿童的罪行和血腥镇压学生的暴行;说“屠戮妇婴”、“惩创学生”是有意与“三·一八”屠杀女学生这件事作比较来说的。意思是说,在帝国主义唆使下,反动派在“三·一八”事件中屠杀徒手请愿学生的凶残无耻,远远超过了那些“伟绩”和“武功”。
&&第四段,对中外反动派从正面严加痛斥,一笔画出它们的凶残无耻、可憎可恶的凶兽像。中外的杀人者如此之凶残无耻,“却居然昂起头来”,只有禽兽才不知人间有羞耻事;日本帝国主义炮击国民军,倒反提出什么“抗议”,下“最后通牒”,反动军阀屠杀徒手请愿的学生,却反诬学生是“暴徒”,这岂不是禽兽才做得出来的吗?“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这是一句最有力的痛斥。它们个个脸上都溅满了人民的鲜血,真是凶残之极,可憎之极!这里鲁迅不说“不知道自己”而说“不知道个个”,意在强调突出,包括一切中外反动派,一个都逃不掉;省略号表示中外反动派的罪恶是罄竹难书的,中国人民对他们的仇恨是无穷无尽的。
&&第六部分,评述请愿,指出惨案的社会影响。
&&第一段提出对请愿的看法。“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意思是许多青年的血流了,但“三·一八”惨案好象没有发生过似的,似人非人的世界依然维持着。既与第二节的“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照应,又为下文对请愿的评述作张本。“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用反语写出,饱含悲愤,一是斥反动派的凶残,二是为这次徒手请愿而流血深感惋惜,三是为这一意义寥寥的牺牲而痛心。接着用“至多”加以强调,写两种人的反应,意在说明请愿在中国其意义是微乎其微的。用“至于”转接下文,写出第二句,明确指出徒手的请愿是毫无意义的。第三句以煤的形成喻人类发展的历史,进一步阐明作者对请愿的看法。这两句可说是对惨案的经验教训的总结。鲁迅在《空谈》中说:“改革自然常不免于流血,但流血非即等于改革。血的应用,正如金钱一样,吝啬固然是不行的,浪费也大大的失算。”还说:“为中国计,觉悟的青年应该不肯轻死了罢!”基于这一认识,鲁迅不主张请愿。他为徒手请愿而遭牺牲深感惋惜,觉得对付反动派应采取更有效的斗争方法。鲁迅谆谆告诫爱国青年,“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就是说,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是在残酷的流血斗争中前进的,只有不畏流血牺牲才能换来革命的胜利,必要的代价是必须支付的。“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也就是说,请愿不能推动历史前进,我们应以最小的代价争取更大的胜利,尽量避免那些不必要的牺牲。另外,请愿,况且又是徒手的请愿,本不该流血的,然而却流了血,足见反动派凶残下劣到何等地步了。鲁迅特别突出“徒手”,其用意是强调这一斗争方法不能再用了。
&&第二段写爱国青年的血不会白流,影响一定会扩大。起句用“然而”一转,指明烈士死难的意义。“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既然”是承上文的语意而用的,意即对请愿来说,意义是“寥寥”的,但在惨案中爱国青年所流的血还是有意义的,所以紧接着用了语气十分肯定的“当然”,就是肯定它的社会影响,“不觉”,表示这一影响是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了的。第二句只是从烈士的亲人这方面来说,意思是说亲人们会永远纪念她们,会永远记住这笔血债,这里面就会发生力量,扩大它的影响,爱国青年的血不会白流。“至少”,是起码的估计,与上文的“至多”相对,在用词上显得巧妙、准确。“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意思是说,即使人们忘却了,但对亲人们来说是永远不会忘记的。鲁迅引陶潜的《挽歌》中的四句,进一步表达自已的意思,借此扩大自己悲愤感情的范围。“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哀痛之词,语意婉约,意思是要人们不要忘记,要记住这笔血债,并要讨还血债,这正是鲁迅写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如果真的是只有亲人才记起,那是可悲的。
&&这一段长短句适当地相配合,语句显得波澜起伏,和谐自然,与委婉曲折的情思是相一致的。
&&第七部分,总结全文,指出烈士死难的意义,鼓舞人们奋勇前进。
&&第一段回应会文,总括“三·一八”惨案出于鲁迅意外的三种情况:封建军阀的凶残,走狗文人的下劣,爱国青年的临难从容。
&&第二段热烈赞颂中国妇女,指出烈士死难的意义。先写刘和珍在“女师大事件”中的表现,用“干练坚决,百折不回”歌颂她们的斗争精神;接着用“至于”一转,再推进一步,“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概括第五部分第二段的记述。鲁迅认为这一事实足以证明中国女子的勇毅精神,虽然遭受数千年封建统治阶级的各种阴谋手段的压迫、打击,而终于没有被消灭。这是对刘和珍等代表的中国先进妇女的进一步歌颂,当中又阐明了爱国青年死难的意义:“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意思是这一事实也足以证明中国人民是不可征服的,中华民族是大有希望的。
&&因此,鲁迅以满腔的热情,坚定的信念,鼓舞大家踏着烈士的血迹前进。“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鲁迅深信,人们会在这次流血事件中得到教育、鼓舞,会摆脱麻木状态,觉悟起来,进行斗争;革命者则将会更坚定地奋勇前进。这一句突出、深化了主题。
&&结尾:“呜呼”,悲哀的叹词,虽是借用旧时祭文的格式,其实是有其深意的。文章虽然写完了,但悲哀是没有穷尽的,因此引出了“我说不出话”这一句,意思是对死难烈士的哀悼、崇敬是无限的,对反动派及其走狗的仇恨是诉不完的。“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点明本文题意。
f6_huanghui  知识目标:1、理清文章思路;
  2、在此基础上,深入理解文意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掌握课文是以作者的悲愤之情(悼念烈士、痛恨反动政府)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重点理解一些关键文句的含义。:
  德育目标:让学生了解刘和珍烈士的生平及死难经过,认识反动政府的残忍以及反动文人的下流无耻,牢记“三?一八”惨案的教训,百般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勤奋学习。
  教学重点:作者贯穿全文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关键文句的理解。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教时
  一、导入新课
  A在我国文学史上闪耀着一颗璀璨的巨星鲁迅先生,他领着我们回过《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看了《社戏》,了解了《一件小事》。今天,我们再随着他重温“三?一八”惨案的历史,一起《记念刘和珍君》(板书题目)。
  二、出示投影,学生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
  192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蓬勃发展,在人民革命浪涛的冲击下,帝国主义扶植的段府摇摇欲坠。3月12日,为了帮助奉系军阀消灭当时倾向于革命的冯玉祥的国民军,日帝的两艘驱逐舰悍然进攻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后者忍无可忍,被迫还击。16日,日帝借口国民军违反《辛丑条约》,向中国提出抗议,并纠集美英等帝国,向段府提出最后通牒,限48小时内既18日午前作出答复。
  18日,北京各界人士为了抗议帝国主义侵略我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会后,游行示威,在段府前请愿,当到达时,早已经戒备森严的府卫队突然向群众开枪射击,并用大刀砍杀,制造了死47人,伤123人的“三?一八”惨案。(参考注释一。)
  惨案发生后,军阀的反动文人极力为其主子开脱罪责,污蔑参加请援的群众是“暴徒”,并把杀人的罪责推到他们所说的“民众领袖”身上,说“民众领袖”“犯了故意引人去死的嫌疑”,制造了种种谣言。在这一惨案中,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学生、学生自治会主席刘和珍遇难了!(板书:刘和珍)。刘和珍是鲁迅先生的学生,是位爱国的热血青年,她的牺牲给鲁迅先生带来了莫大的悲哀,加上反动文人的污蔑、中伤,致使鲁迅先生悲愤之极,
  此时,鲁迅正在写《无化的蔷薇之二》,他怀着满腔的悲愤,当天晚上就写下了该文的4-9则,揭露控诉反动派的这一暴行,并指出:“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而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言,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后来,鲁迅又相继写了《死地》《可惨与可笑》等文。4月1日,写下了著名的《记念刘和珍君》。
  记念,在这里与纪念同义。君,是对人的尊称。
  三、学生听录音
  四、分析文章总体思路
  1、学生思考:课文7部分中哪几部分写了刘?(3、4、5部分)
  2、1、2部分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交代写作缘由)
  3、6、7部分又起什么作用?(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意义)
  4、教师总结:全文思路的起点是本文的写作原由,既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再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惨案的教训和意义。三者相互交错,始终统一于“记念”这一中心。这就是本文的总体思路。
  五、具体分析三大部分的思路
  1、分析第一大部分(1-2)的思路
  ①思考:文中是否有提示性的语句?如何理解这句话?作者为什么一再强调?
  明确:提示性的话是“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两次。但是这两个“必要”意思完全相同吗?第一“必要”,说的是悼念遇害者刘,奉献作者最大的哀痛和尊敬,控诉段府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的阴险论调。第二“必要”,在于唤醒“庸人”,用人们牢记这笔血债。两次强调“必要”,突出了写作动机,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爱憎。这部分是按照由爱到憎的逻辑顺序安排思路的。
  ②思考:文章为什么要从追悼会上程君请求作文写起?作者为什么要反复说“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又要反复说“无话可说”?
  学生回答,教师帮助总结:
  文章从追悼会上程君请求作文写起,交待写作此文的缘由。“我”因无法承受追悼会的悲凉,独自到礼堂外徘徊、思索;程君问“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勾起“我” 对烈士的悲痛的忆念,再次感到“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也早觉得”,“也”字针对程君的请求而言,说明写作此文,不仅仅因程君的请求,更主要是出自“我”本身的意愿;“早”字则进一步说明,要写文章记念的愿望由来已久,不只是由程君的请求才引起的。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因为“我已经出离愤怒了”――这是为什么至今还“没有”写出文章的原因。“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而反动派的“下劣凶残”却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这怎不令人“出离愤怒”?“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四十多个青年的血”已经“使我艰于呼吸视听”,又怎么能说出话来呢?
  杀人者个个脸上带着血污,依然在横行。这“似人非人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的人们,该怎么办呢?“三?一八”虽然才过去两个星期,而“忘却的救主”则快要降临了。文章的第二部分,表达了作者的无限感慨,提到“写一点东西的必要”――要写一点东西,揭去“许多东西的人相”,让人们清醒地知道,“所住的并非人间勺有必要提醒人们,也提醒自己不要忘记烈土的鲜血。
  2、分析第二大部分(3、4、5)的思路
  思考:是按照怎样的思路布局的?
  明确: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安排思路的。先回忆与刘的最初相识,再详细叙述遇难的经过。叙述遇难又分两步,从事件概况到遇害细节。
  3、分析第三大部分(6、7)的思路
  思考后明确:这部分先否定了徒手请愿的做法,然后用“然而”将笔锋一转,肯定了这次死难的意义,鼓励“真的猛士”奋然而前行。可见是按照由否定到肯定的逻辑顺序布局思路的。
  板书设计:
  总体思路
   局部思路
    思路顺序
  悼念刘和珍君
  控诉反动政府
(逻辑顺序)
  写作缘由
   痛斥走狗文人
  (1、2)
   唤醒麻木庸人
  追述生平事迹
  记念刘和珍君
   概括惨遭杀害
(时间顺序)
  (3、4、5)
详写遇难经过
  教训意义
劝戒徒手请愿
  (6、7)
激励奋然前行
肯定 (逻辑顺序)
  六、布置作业
  1、反复深情诵读课文
  2、根据文中所写,要求同学们考虑并回答记念了刘和珍哪些事迹,从这些事迹中认识到刘和珍是怎样的一位青年。
  3、阅读鲁迅《风筝》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理清局部思路,揣摩重点语句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刘是怎样的一位青年?
  明确:文章没有详细介绍刘的事迹,只是记叙了几次印象。1、“然而在这样……就有她”。“然而”强调了她与众不同,“生活艰难”说明她“预定全年”需要很大的决心。“毅然”则进一步强调她的勇气。生活虽艰,预定《莽原》――向往革命,渴求真理。2、“能够不为……反抗……”。不屈势力,反抗校长――富于斗争精神。3、女师大复校,她“虑及……”。虑及前途,黯然泪下――有思想,有远见,富有责任感。4、始终微笑,态度温和――和蔼善良。5、欣然请愿――敢于斗争。是一位热血青年。
  2、从全文来看,作者写作这篇文章的意义有哪些?
  明确:悼念刘,控诉反动派及其御用文人,严肃地总结教训,激励继续战斗者。
  二、理清局部思路
  (2、4两段是要求背诵的,故将局部思路的梳理放在2、4段上)
  (一)第2部分
  1、学生集体诵读
  2、思考:本部分是如何安排思路的?
  明确:第一段共5句话:第一句表明纪念死难者应该采取的态度,这也是生活在黑暗世界的奋斗者的理想人格;第二句紧承首句,是作者的评价和认识;第三、四句是写庸人的态度,将其与“真的猛士”对比。这样“真的猛士”就成了立在庸人前的一面镜子;第五句是作者的感叹。第二段是写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做法。所以本部分思路流程应该这样来表述:面对惨案“真的猛士”的态度――庸人的态度――我们的态度。
  3、背诵
  (二)第4部分
  1、听录音
2、学生齐读
  3、思考本部分文字技术刘遇害,围绕惨案,作者以什么顺序又是怎样展开思路的?
  明确:以我的活动为线索,其思路是:听到噩耗――颇为怀疑――尸骸为证――听到污蔑――呼唤爆发。可见是以时间为顺序的。
  4、背诵
  三、在分析思路的基础上,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许广平曾说:“《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真是一字一泪,是用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同声一哭。”下面我们就用心去解读几个句子,用心去感受先生的悲愤之情吧!
  1、真的猛士……?
  (1)出示投影
  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当。(《论睁了眼看》)
  叛逆的猛士出于人间;他屹立着,洞见一切已改和现有的废墟和荒坟,记得一切深广和久远的痛苦,正视一切重叠淤积的凝血,深知一切已死,方生,将生和未生。(《淡淡的血痕中》)
  (2)明确:“直面”中的“面”是动词,面对的意思;“正视”,正眼看,不回避。“哀痛者”、“幸福者”分别为“以……为哀痛”的人和“以……为幸福”的人。“哀痛者”和“幸福者”都是指刘和珍等革命青年。她们在黑暗面前不逃避,在屠杀面前不退缩,她们深知社会的黑暗和民族的苦难有多深重,所以她们的“哀痛”超过常人;但她们又坚信黑暗终将过去,并正在为光明的到来而奋斗,所以又是“幸福者”。
  “真的猛士”指真正勇猛的革命战士。“惨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鲜血”指反动政府制造凶杀的黑暗现实。因此,第一句可以理解成:真正的革命者敢于正视黑暗的现实的。这两句话的含义是:真正的革命者,面对国家和民族的惨淡前途和人民的悲惨命运感到哀痛,他们又为改变黑暗现实、以勇往直前奋斗献身为最大的幸福。
  这里,“猛士”性格正是作者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作者在这篇文章里,也确实以猛士的姿态“敢于直面”“敢于正视”。
  2、惨象……流言……灭亡
  (1)出示投影
  假如中国还不至于灭亡,则已往的史实示教过我们,将来的事便要大出屠杀者的意料之外――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而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言,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无花的蔷薇之二》)
  (2)明确:
  “惨象”指反动军阀的血腥镇压。“流言”指走狗文人的无耻谰言。这两个词回答了“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啊。沉默呵”这是对反动派罪行的愤怒控诉。这里不是赞许“沉默”,而是对中国反动派的高压政策所造成的这种黑暗的沉默现状表示极大的愤慨。从与后面一句联系来看,第一个“沉默啊”感情深沉,感叹的成分较强;第二个“沉默呵”感情较为激越,愤怒的情绪较突出。为唤醒民众,作者在最后指出“沉默”的两种前途:一种是爆发,一种是灭亡。从句式看是选择复句,表明只存在一种可能。表面上看,作者并不肯定哪一种,似乎只客观地指出衰亡民族的两种不同的发展前途,但是实际上暗示,只有“爆发”才是唯一出路,作者肯定的是后者。作者用这一复句,既是对反动派的警告:杀人者别得意,沉默到了极点就将是爆发的时刻,更是对“后死者”的呼唤、激励、鼓动。全句感情高度激昂。
  3、当三个女子……抹杀了(见《教师用书》)
  4、人类的……徒手
  (1)出示投影
  A改革自然常不免于流血,但流血非即等于改革。血个应用,正如金钱一般,吝啬固然是不行的,浪费也大大的失算。
  B但原这样的请愿,从此停止就好。
  C以血的洪流淹死一个敌人,以同胞的实体填满一个缺陷,已经是陈腐的话了,从新的、战术的眼光看起来,这是多么大的损失。(《空谈》)
  (2)明确:
  这里作者将人类前行的历史比作煤的形成。“大量的木材”比喻代价巨大的流血斗争。“其中”指流血斗争。煤是如何形成的?“需要大量的木材,而形成的只是一小块”。可见,木材变成煤需要付出很大代价,很大吸收。那么,人类前进也需要付出很大代价和牺牲,“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这就表明,请愿是不在这种需要付出代价和牺牲之列的。这就是说,在鲁迅看来,向反动派请愿难以换来人类历史的前进,请愿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斗争方式。因此没有必要为请愿而付出代价和牺牲。很显然,鲁迅是主张采用向反动派请愿这种斗争形式的,在作者看来,应当集中革命力量,以有限的代价去换取更大的胜利,不要作无谓的牺牲。(教师可联系《为了忘却的记念》中“我于是就逃走了”)
  5、苟活者……真的猛士……前行(见《教师用书》)
  四、布置作业
  1、背诵2、4部分
  2、找出文中你尚不能理解的文句。
  3、完成书上练习。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二、理解关键语句含义
  先由学生自由提出疑难语句,教师“答记者问”集中作答,或请学生来回答。一般有以下几个语句需要注意。
  1、作者为什么一再说“我实在无话可说”“我说不出话来”“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明确:烈士被杀,无限悲痛,不能不写,很有必要。但是“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无话可说,不是真正的无话可说,而是愤怒!反动派的杀害人民的凶残,文人的污蔑和惑众的下劣,令人说不出话来。尤其是后者,“尤使我觉得悲哀”。鲁迅每次触及走狗文人时,都表现出极大的鄙视和愤慨,曾用笔墨形象地描绘过走狗的劣性:“每一个破衣服人走过,叭儿狗就叫起来,其实并非都是主人的意旨和使
。叭儿狗往往比它的主人更严厉。”从本文中,也能找出例子:“惨象……流言,尤使我……”同样用了个“尤”字,两次使用,绝非偶然,
  它反映了作者对奴才走狗的不可遏止的不同寻常的恨。(朗读时,“流言家”“下劣”要重音读出,读得铿锵有力,只有这样n 传达出作者的无比愤慨和仇恨的感情)由此看出,作者因“悲恨”而感到有写的必要,因“恨”而无话可说,“悲”和“恨”两股情感在文章一开始就升腾交织。
  2、作者为什么一再写刘“她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明确:强调刘的善良可爱,反衬出反动派的凶残和反动文人的下劣。
  3、作者起笔不凡。文章写于同年4、1,一般来说记叙同年发生事情是不需要表明年份的,或仅仅说“今年”即可,但是在这里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明确:以“中华民国”来纪年,这是愤慨的揭露和讽刺。“三?一八”发生说,鲁迅正在写《无花的蔷薇之二》,他当即在这篇文章的后部分,同样大书“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十八日”,并称这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作者对“中华民国”一向是嗤之以鼻的。如1925年在《忽然想到》中说:“我觉得仿佛久没有所谓中华民国……”,在作者看来,所谓“中华民国”早已经不是人民的政府,而是屠杀人民的机器,所谓执政府总统,完全是屠杀人民的刽子手!/因此,作者在文章开篇写“中华民国”具有讽刺意味,我们不难从这庄重严肃的文笔中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4、“我独在礼堂外徘徊”表现了作者什么感情?
  明确:要理解这话,得首先立即作者在追悼会之前的心情。3、24早晨,作者得到刘、杨的遗体已经从医院运回学校的消息,便立即到礼堂去看烈士的遗容。从学校回来偶,作者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就病倒了。3、25,作者冒着被段政府通缉的危险,出席了追悼会。会上,人们激昂愤慨的情绪和不时夹杂的一阵阵低低的啜泣声,使鲁迅压抑不住心头的悲愤和激动,便走出会场,独自在礼堂外徘徊。/“我……”写出了鲁迅压抑不住的悲愤,把读者引入悲愤的氛围。
  5、“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中“也”字如何理解?
  明确:“也”字针对陈君的请求而言,说明写作此文,不仅仅因陈君的请求,更主要是出自“我”本身的意愿,动机远非限于“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而是由于鲁迅和刘既是师生又是同志。对于她的死,鲁迅感到特别悲痛,所以写文是必要的。
  6、“真的猛士”(略)、“庸人”、“中国人”、“有恶意的闲人”(略)、“无恶意的闲人”、“苟活者”(略)分别指什么人?
  明确:“庸人”者,平庸之人也,平平常常无所作为的人。这种人对反动派的暴行有所不满,对烈士的死难有所哀痛,但是他们不感“直面……正视……”他们特别容易忘却“旧迹”,忘却历史的教训,他们不思反抗,苟且偷生,在客观上起着“维持……世界”的作用。
  “中国人”是指反动派,还是指所有的中国人?我们可以联系作者这时期的思想倾向来看。1926年,鲁迅的思想还处于由一个新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过渡的阶段,一方面,
  他已经广泛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论、辨证法及唯物史观,但是令一方面,进化论、个性解放、改造“国民性”等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表现在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上,往往是过多的看到愚昧、落后、冷漠、软弱、麻木等所谓“劣根性”。因此“不惮以最坏的……”中的“中国人”不仅指反动派,而且包括一般中国人。
  “无恶意的闲人”对世界的态度极端地冷漠,他们冷眼观看人生,甚至将烈士的鲜血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对这种人,作者是不抱希望的。
第5部分在记叙刘遇难时句式上有何特点?为什么用短句?
  明确:极其短促的句式,表现出作者无法控制的激愤之情。
  8、“从背部入”说明了什么?为什么突出“其一是手枪”?
  明确:刘当时中弹,是“弹从背入”,可见并不是“丛击军警”与军警面对面地搏斗,证明她完全是无辜的,她不是什么“暴徒”,倒是府卫队的卑鄙。
  手枪是军官使用的,证明这次屠杀是有人指挥的,事前筹划好的,决不是军警各自的“正当防御”。
  这些铁的事实,有力地戳穿了段政府“通电”(造谣这次惨案是李大钊等人“率领暴徒数百人,闯袭国务院,泼灌火油,抛掷炸弹,手枪木棍,丛击军警。各军警正当防御,致互有死伤”)中对死难者所横加的种种罪名。正如《可惨与可笑》等文章中指出的那样……(见书上注释)。
第6部分首句“时间……太平”中“太平”如何理解?
  明确:本义是社会秩序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所谓“太平盛世”。显然文中不是这意思,那么是什么意思呢?(启发学生吟读“我懂得衰亡民族……”)“默无声息”便是对“太平”一词最好的注释,也就是指反动派高压政策所造成的“万马齐喑”的现状,可悲局面。/看来,“三?一八”就像几颗石子投进大海,未能掀起波澜,依旧一潭死水。“太平”一此蕴涵作者多少愤怒与不平,又包含作者多少辛酸的眼泪。
  10、引用陶诗的作用。
  明确:是说烈士的死能够得到“亲族……”的怀念,“这就够了”。徒手请愿固然是不值得的,但是既然流的血,就一定会产生影响,尽管不一定很大,这血也不会白流。(见《用书》)
  11、第7部分第2段句子结构的分析(略)。
  三、总结全文
  文章1、2部分是说写作的缘起,侧重于悲痛的回忆和哀悼,3、4、5部分是记念的主体,侧重于愤怒的揭露和控诉,6、7部分侧重探求死难者对于将来的意义。作者的笔触及
  到三类人: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爱国青年,处于中间状态的所谓“庸人”和“无恶意的闲人”。他愤怒地控诉了段政府虐杀爱国青年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下劣无耻的谎言,无比沉痛地悼念刘等遇害青年,奉献了自己的悲哀与尊敬。一方面告戒爱国青年要注意斗争的方式,令一方面高度颂扬“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的勇毅,激励人们“更奋然前行”。文章表现的一个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爱憎分明的态度和深邃独到的思想,能够激励我们青年的爱国热情。
  四、布置作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记念刘和珍君课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