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社会分层理论的观点看待流动人口

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状况研究综述
日 17:50:49
来源:《理论学刊》  作者:武正华 陈岱云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城镇化的发展、国家户籍管理的松动以及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原来的生活场域,来到陌生的城市寻求新的发展机遇。他们来到城市后,作为东道主的城市人如何对待这些流动人口,原来生活环境的人际关系、社会支持系统是否依旧,出现非人为因素导致的事故如何处理,成为摆在全社会面前的一个问题。而社会保障作为经济社会的“安全网”“稳定器”,是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之一,不论是农村人还是城市人都有权享有,而往返于城市和农村的流动人口,由于自身的高度流动性,政策设计的不合理性导致其社会保障权的缺失,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鉴于此,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运用不同的理论,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对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从流动人口的特点出发,对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现状、影响因素及发展路径等方面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
  一、关于流动人口特点及对社会保障制度要求的研究
  《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0》中指出,2009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达到211亿人,且规模不断扩大,到2050年流动人口规模可达35亿人左右。中国流动人口的产生不同于美国等西方国家,西方发达国家人口流动主要基于城市、农村的同步发展的转移,而中国的流动人口是基于二元社会结构发展不平等的复杂社会背景下,由政策主导下的流动。自建国至今,农民进城政策主要经历了禁止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有限制的流动,以及有计划地疏导、鼓励向城市流动三个阶段。作为时代变革产物的流动人口,其产生得益于体制的创新,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固有的群体特征。
  学者们从年龄、行业、规模、文化程度、流入地及流出地等方面进行了总结。程海峰指出流动人口中15—49岁人口比例为70%,平均年龄为33.6岁,低于城镇和农村人口的平均年龄。从事的工作以工业和建筑业为主,其次是饮食业、个体工商业。这些工作劳动强度大,工资水平低,风险大,受到疾病和意外事故的威胁也较为普遍[3]。茹克娅、曹李海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举家迁徙”“夫妻同行式”家庭迁徙呈上升趋势。陈敦贤指出流动人口在城市处于漂泊状态,其身在城市而根在农村,由于在城市缺乏社会保障,流动人口与农村保持密切联系,没有隔断与土地相连的脐带[5]。于学军认为在跨省流动中,广东、浙江、上海、江苏、北京、福建6省市流入人口占全国跨省流动人口的685%[6]。
  由此可见,流动人口具有年龄结构年轻化,并以青壮年居多;以从事粗、重、脏、累、苦的工作为主;流入地高度集中,以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为主,举家迁徙趋势明显,且有扎根趋势;数量庞大,结构上以农民工为主;具有回流及两栖性的特点。基于这些群体特点,如何构建符合流动人口真实需要的社会保障体系,成为摆在全社会面前的一个难题。甘曦之认为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最大的障碍是流动人口的高度流动性,因此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王向、田家刚指出我们应该从社会的长远利益和协调发展出发,及时把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纳入建设规划,为将来建立全民基本保障奠定基础。郑秉文从中国社会保障“碎片化制度”危害与“碎片化冲动”探源的角度提出改革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让其适合覆盖农民工进而覆盖全民,统一建立全国范围的社保制度。
  流动人口作为中国社会一个特殊群体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由尴尬到合理及社会的认同,经历了一个较为曲折的过程,特别是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的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不公平、不公正的事情时有发生,挑战着社会基本的道理和伦理底线。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通过限制人口结构流动,分离城市和农村人口的社会关系,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的经济战略和户籍制度的变化促进“流动”人口的增长,同时也导致了不断上升的犯罪率,而传统的社会控制系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郑睿从罗尔斯正义论的角度,阐述了流动人口对社会保障的需求,他认为从自由原则看,流动人口与其他人同样拥有生命健康权、社会保障权;从差别原则看,国家应对社会成员的经济差别予以调节,改善最差者地位,即流动人口相对于城镇人口来说居无定所,收入不稳定,生活水平不高,处于城市边缘弱势群体地位,更需要社会保障的扶持。从公共政策提供的角度看,流动人口是我国人口发展的一个新特点,是我国改革开放条件下工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的必然产物,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从社会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的视角看,应该强调人人平等地享有社会保障权利,将全民纳入社会保障范围,充分享受经济发展成果,完善我国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我国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学者们既从理论视角出发,提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理论指导原则,又从现实角度入手,指出在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既从宏观上把握发展社会保障的时代意义,又从微观上强调个体的基本权利,这充分说明流动人口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急迫性和重要性。
  二、关于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状况的研究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出现了新的变化,从过去的追求温饱到现在要求更高的生活福利,人们对于社会保障的呼声也是一浪高过一浪。在国家对社会保障投入不断增加的前提下,社会保障的实施项目、覆盖范围、待遇水平、服务标准都有了大幅度提高,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总体来看,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是从流动人口角度讲,问题更加突出。
  (一)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研究
  我国的流动人口主要为农民,由于其身份的限制,政策制定者认为农民有土地保障,在目前尚没有搞好城市社会保障的情况下,他们的社会保障问题还不到解决的时候,因此政府基本上不承担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责任。流动人口作为我国城市中的一个边缘群体他们的工作稳定性差、受教育程度低、劳动和生活条件差,存在劳动合同签订率低、社会保险参加率低等问题,应尽快建立城镇流动人口规范的用工制度、工伤保险、基本养老及医疗和重大疾病、失业保险等基本的社会保障体系。
  (二)流动人口社会保险方面的研究
  作为流动人口主体的农民工,随着其占中国产业劳动力的比例不断上升,社会保障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中国农民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女职工生育保险的参保率分别只有331%、1Q3%21..%、318%和55%。另根据《中国流动人口发展状况报告〉撮新数据显示,2009年流动人口参加工伤保险、医疗保险滴业医疗保险除外)、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的比例分别为300%.487%.227%、65%.32%和26%,仍有39.0%的流动人口没有参加任何形式的社会保险。
  1.流动人口养老保险方面
  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一直备受关注,而事关流动人口未来老年生活保障问题的养老保险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尽管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来推动流动人口参保,但“参保率低、覆盖面窄、退保率高”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徐琴、鲍磊从流动人口的个体特征、外出打工原因、收入、流动性、制度、留城意愿给出了上述问题的解释,制度障碍造成参保率低,流动性对参保行为影响显著。桂世勋通过对比深圳特区和上海市解决城市夕卜来从业人员的养老保险问题的模式,提出养降低养老保险费缴纳的“低门槛”基金构成上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养老金支付上,实行权利与义务对应的“低标准享受”原则等内容。而统一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平衡基金流量,确保基金的安全和实现保值增值,改善和健全社会保险养老金的管理制度也有助于流动人口养老保险状况的改善。
  2流动人口医疗保险方面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2006年颁布《关于开展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专项扩面行动的通知》明确指出,争取在2006年底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人数为2000万,2008年底与城镇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农民工基本纳入医疗保险。受自身特点的影响,流动人口大多数从事最脏最乱的工作,导致疾病侵害和职业病的风险性大,更需要医疗保险的保障。但实际情况是,流动人口参加医疗保障的总体水平低,个体特征、就业的行业特征及单位所有制对流动人口参加医疗保障模式选择有重要影响,因此,有必要提高流动人口的人力资本和收入水平,改革二元分割的城市劳动力市场,提高流动人口的医疗保障参保率。
  3流动人口工伤保险方面
  我国流动人口工伤保险起步较晚,流动人口并未成为工伤保险的主体,工伤保险待遇不能有效保障流动人口需要。从已有的研究看,性别、行业类别、单位性质、工作性质对工伤事故由显著影响;流动人口对工伤保险的了解程度、教育水平与其参保意愿有相关性。刘芳在对农民工工伤立法及其实施状况的基础上,指出工伤保险存在覆盖面狭窄,费率确定不合理,保险基金收支不平衡、重赔付轻预防的问题,主张建立科学有效的费率机制,加大基金管理,加强工伤保险与预防的结合。于欣华、霍学喜认为,要淡化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分,简化工伤认定程序,采用工伤保险、雇主责任保险和民事赔偿相结合的制度体系解决流动人口的工伤保险问题。
  4流动人口失业保险方面
  目前我国流动人口的失业保险研究较少,从研究方法上讲多为质性研究。李华明、向颖珍认为,随着我国工业化的推进,灵活就业将会越来越普遍,流动人口将不单是农民工,本科生、研究生甚至博士生都会成为流动人口,失业保险将会越显重要,但由于欠缴失业保险费严重、失业保险金领取缺位等原因,使失业保险方面存在很多困难,究其原因,一是领取
  条件苛刻,二是统筹方式不合理,三是累加方式不公平,对此主张建立流动人口专项失业制度,提高流动人口对制度的认知程度,完善社会保险失业体系。
  5流动人口生育保险方面
  随着流动人口举家迁徙趋势的增加,女性流动人口的比重也在逐年上升,就业比例也在不断加大,但其社会保障权益方面仍旧存在空白,对于女性这一特殊群体而言,生育保险尤其重要。据统计,很多地方参加生育保险的职工人数只占工伤保险参保人数的20%左右,且大多数为国有、集体企业职工,私营企业及自由就业者的生育保障权得不到保障。对此,应通过完善政策体系,扩大生育保险覆盖面,把私营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全部纳入生育保险社会统筹;同时需要政府予以重视,用政策手段推动女职工生育保障;企业依法参加生育保险;女性流动人口增强自身的维权意识等手段发挥生育保险的作用|22丨。张莹认为,建立流动人口生育保险制度是人口流动的必然趋势,是维护广大流动人口生命健康权、改善人口状况的客观需要,但由于制度上、观念上、法制上的障碍,流动人口的生育权并未完全享有,主张通过立法的形式确立流动人口生育制度的社会地位,推进生育制度的创新。
  (三)流动人口的福利水平及住房保障方面的研究
  流动人口在社会福利水平及住房保障方面无法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待遇。虽然中国已经建立起以住房公积金制度、经济适用房制度和廉租房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住房保障体系,但是现行的住房保障体系只关注了城市中户籍居民的住房问题,而忽视了现代社会发展的人口流动性所带来的住房保障问题。
  (四)流动人口社会救助方面的研究
  流动人口在城镇缺乏社会救助方面的支持,很难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张书杰指出,现行的城镇社会救助体系只覆盖了城镇户籍人口,而流动人口尤其是农民工很难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社会救助等权益。王章华、颜俊指出,由于社会制度、社会关系、文化及个人等原因,流动人口住要是农民工)在城市中存在着就业机会不平等,居住隔离,交往狭窄及社会保障待遇不公平等难以融入城市社会的问题。
  通过对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现状在体系建设、社会保险参保状况、福利水平及社会救助方面存在问题的分析来看,确实存在体系不健全、参保率低、福利水平缺失及无法享受社会救助及住房补贴等方面的制度性障碍,中国流动人口是一个复杂的庞大群体解决其社会保障问题有很大难度。郑功成在肯定未来统一全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目标的同时,主张现阶段依据公平、共享、渐进的原则,分层分类地解
  决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肖严华从流动人口的特征着手,分析了在中国经济转型与社会变迁过程中,社会保障制度被多重分割,包括城乡、区域、社会人群分割,这构成了人口流动的阻碍,主张打破这些分割,建立全国统筹的、覆盖面广的、保障水平低的、层次多样的社会保障制度。
  三、关于流动人口社会保障影响因素的研究
  关于影响流动人口享有社会保障的因素,学者们从不同方面进行了总结,但归根到底主要有历史、制度设计、流动人口自身等方面原因。
  (一)从历史角度看,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从诞生之初就忽视了农村人口的利益。1951年由当时的政务院颁布的《中国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确立了适用于中国城镇职工的劳动保险制度,实施范围包括城镇机关、事业单位之外的所有企业和职工。作为新中国最重要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从确立之初就忽视了占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村人口的利益,并且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倾向依旧存在。这种对旧体制的制度依赖,着重表现在户籍制度方面。秦杰指出,户籍制度使人口流动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完全流动”,流动人口进入城市后由于受到户籍制度的限制,享受不到城市居民的保障待遇,表现在:非本地户口的流动人员不能领取养老金、失业金;不能享受看病优惠政策;无法获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救助等|291。由于没有城市户口,流动人口与市民身份不同,法律地位不同,不能享受与市民相同的社会保险待遇13(0。
  (二)从制度方面讲,受当时现实情况的制约,社会保障制度在设计之初对于国民经济的恢复、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的安定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变迁有些制度已经不适应当今情况的需要。樊小刚认为传统体制下的户籍制度是成为限制流动人口在城乡之间流动的不可逾越的屏障,它将消费品与其他权益保障捆绑在一起,农民没有更好的选择余地。郑秉文指出,沿海城市将社会保障“碎片化”为城市保障、农村保障和综合保障,其中还存在着诸多“小碎片”且这些碎片之间缺乏衔接,在流动人口身份转换时不能保障其权益,致使“断保”、“退保”现象严重。
  (三)从流动人口自身因素来说,受到自身及群体特征的影响,参加社会保障的意识不够强烈。赵健杰、刘晴通过调查获知,农民工临时工作的平均工作周期是4一6年,建筑行业2—3年而根据规定,养老保险需在一个地方累计缴费15年才能享受退休金。朱宝安认为流动人口特别是农民工,自身没有把社会保障权看做是自己的基本权利,没有足够的维权意识,认为是否享有社会保障权不重要,每月缴纳社保费是对自己收入的剥夺。郑秉文指出,15年的养老保险金缴纳的规定在某种程度上迎合了流动人口的短视心理,只要频繁地退保、参保,就能享有一次性退还账户缴存金额的机会和权利,达到个人账户资产套现的目的。
  影响流动人口社保参与现状的因素还有很多,学者对此角度不同,观点不一。王向、田家刚从城乡差异、利益集团因素、财政原因作了分析;柳博隽认为一是地方分权模式下的资源专属性,二是行政区域封闭下的流动性损失,三是城乡二元壁垒的转换障碍导致了流动人口社会保障难的问题。茹克娅、曹李海除了从流动人口自身特点、制度设计方面出发寻找原因外,还从企业和地方政府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不重视、户籍制度、社会心理因素、城市公共服务方面进行了总结。虽然研究角度不同,但是落脚点一致,那就是伴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流动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四、关于流动人口社会保障建设的研究
  受研究领域、学术调查及代表利益方的不同,学者对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的建设也出现了分歧,结合流动人口自身特点及社会变迁出现的时代特征,着重从流动人口社会保障模式选择、制度设计及配套设施建设方面进行阐述。
  (一)社会保障模式选择研究
  甘曦之主张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适应流动人口的高流动性特征,建立可灵活流动的个人账户模式,随着中国社保体系的不断完善,最终会覆盖全民,届时流动人口个人账户可与城市(农村)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基金合并使用。雷华北主张对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应实施分类分层,首先确立强制性工伤保险,其次是医疗保险,然后是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最后是养老保险和住房保障等。姜向群、郝帅则认为可以建立一套针对流动人口相对独立的养老保险体系,以低缴费率和低工资替代率,把流动人口纳入养老保险体系,实行全国统筹,这样其社会保障权才不会被剥夺。张书杰认为由于流动人口自身特点,个人账户模式更适合流动人口。社会保障模式的选择要适合流动人口的群体特征,并满足其实质需要,既需要灵活性又要有针对性,既要分类分层又要有一整套相应的实施细则,多管齐下才能最终保证社保模式的正确性和可操作性。
  (二)社会保障制度设计研究
  由于流动人口结构复杂化且内部分化,政府在面对制度设计时应采用分层分类设计的思路,如对城市流动人口需要有让其延续社会保障权益的制度保障;对于农村流动人口则应分情况对待。比如对已经城市化的将其纳入当地的社会保障网,季节性外来务工人员可提供工伤保险等保障;对流动性高的流动人口则需要工伤、医疗保险及相应的社会救助|2张书杰认为由于从事脏、累、苦、险的工作,流动人口工伤事故和职业病频发,对于他们而言,工伤、医疗保险是最需要的,其次是失业,最后才是养老。程海峰也主张中国应该建立一个以工伤和医疗为切入点,然后考虑失业,最后考虑养老的流动人口保障模式。秦杰主张设置城市流动人口迁入准入制度并降低门植,实现流动人口的完全城市化,推行居住绿卡制度,保证获得居住证的流动人口的保险关系尤其“四险一金”可以跟随转移。肖严华主张打破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区域、城乡分割,建立低水平、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史蒂芬 罗奇(StPhenRcah)认为中国应该推行建立在公共基金基础上的社会保障体制、综合性的公共保障和企业养老金计划,推行三叉戟式的退休政策,三个支柱齐头并进。
  社会保障制度设计得是否合理是流动人口能否享受到社会保障服务的前提条件。没有一个公平、合理的制度,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流动人口基本生存权和健康权的问题。抓住流动人口最迫切的保障需要和最具有针对性的保障项目,降低进入门槛,一步步完善制度操作和体系建设。
  (三)配套设施建设研究
  流动人口社会保障建设必须有相应的配套设施建设和完善作为辅助,才能发挥其效用。这其中包括户籍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政府职能转变、社会福利及社会救助体系的完善和流动人口自身素质提高等方面。江世银认为要在救助的基础上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明确界定保障对象、保障标准、合理统筹保障资金。施华斌主张流动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和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并指出在农民工社会保障建设中政府作用不可缺失,政府必须转变传统思维,明确责任;同时在社会救助、社会福利领域可以发挥第三部门(非盈利组织)的作用。徐晓琪、杜炳汉、罗元文强调建立流动人口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及适合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险制度,提高其社会福利,享有平等的义务教育权利。付汝德认为要深化户籍制度和用工制度改革,政府转变职能,加大宣传,多渠道筹集资金,如发行福利彩票,以“土地换保障”等,实行一体化管理和网络化服务”。陈娇娥、黄昌炜、周琴提出探索建立以廉租房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保障,实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救助,创造条件克服农民自身素质的制约等。
  社会保障作为政府的公共产品之一,为公民提供的主要就是服务,而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社会福祉的享受,其中配套设施的完善则是制度实施效果的有利工具,特别是基于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现状,进行土地、户籍制度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发挥第三部门的作用等方面的功能,是建立并完善流动人口社会保障建设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必要手段。
  五、总结与反思
  流动人口的发展与社会保障制度的进步应该是同步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流动的发展出现了显著的变化,但与之配套社会保障制度却没有对应发展,导致许多社会问题的出现和漫延。学术界对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的关注与研究也从未停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从研究意义看,学者多从宏观角度把握流动人口社会保障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研究内容看,主要集中在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的现状(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方面)、存在问题(参保率低、接续难等)、影响因素(体系建设、制度设计、流动人口自身特点角度)和与之对应的政策建议(模式选择、制度设计、配套设施完善等)上;从研究方法看,多采用质性研究。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对中国流动人口这一特殊群体的社会保障有了一定的认识。但研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对流动人口的研究多为描述性研究,缺乏理论视角的支撑;二是流动人口社会保障概念宽泛,绝大多数研究从宏观入手,微观把握较少;三是研究方法单一,多采用质性研究,量化研究较少;四是国内研究多基于本国现状,未从国际研究中吸取经验,国际研究较少。
  参考文献:(略)
( 网站编辑:杨鹏峰 )如何分析和理解我国现阶段存在的社会分层现象
如何分析和理解我国现阶段存在的社会分层现象
09-12-19 &匿名提问
我国现阶段社会阶层结构分析  笔者根据前面确定的阶层结构分析方法、分析路径和以职业为主的多元划分标准,将现阶段中国社会结构划分为八个阶层和三十多个群体。  八大阶层是指:农民阶层、工人阶层、知识分子阶层、私有私营者阶层、管理者阶层、防卫阶层、社会底部阶层和其它阶层。上述阶层及其所属群体,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原有的,如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等;二是恢复性的,即以前有,后来取消,现在又出现的,如个体户;三是新产生的,如农民工、股民、自由职业者与中介组织从业人员。限于篇幅,下面对这些阶层及其所属群体略加描述和分析,从而得到一个现阶段中国社会阶层状况变化的总体概貌。  1.农民阶层  农民是指农村的全部劳动力。农民阶层由农业劳动者群体、农民工群体、乡村私有私营者群体、雇工群体、乡镇企业管理者群体、乡村管理者群体、农村知识分子群体、家务劳动者群体等八大群体组成。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的变化最引人注目,农民的分化最显著,多样化的从业人员取代了清一色的种田人,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强烈的致富愿望、宽松的政策环境和比较利益的引导下,摆脱土地、身份与传统的束缚,跨行业、跨地区、甚至跨国去寻找致富机会和施展自己才干的新舞台。  今后我们应当密切注视、跟踪研究影响农民阶层分化的一些主要因素,如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国加入WTO后农业面临的重大挑战;要密切注视未来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农民职业分化的主要群体,如农民工群体、知识分子群体、私有私营者群体等。  2.工人阶层  工人作为社会结构中的一个重要阶层,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工人阶层由工人操作者群体、专业技术人员群体、服务性工作人员群体、城镇私有私营者群体、离退休人员群体、待业者群体、其它经济单位的职工群体(指在联营经济、股份经济、外商投资经济和港、澳、台投资经济单位工作,并由其支付工资的各类人员)和工人管理者群体等8大群体构成。?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0年底,全国共有职工11259万人,其中国有单位7878万人,城镇集体单位1447万人,其它单位1935万人,均比1999年有所减少。其原因,从大的方面来讲,是“由于我们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相对于农民阶层的变化而言,工人阶层内部结构的分化与发展还较慢,它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相对于农民阶层的变化而言,工人阶层内部结构的分化与发展还较慢,它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职工队伍总量已占从业人员的一半,队伍不断壮大;队伍的技术构成、知识含量加大,特别是“知识分子作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大大增强了工人阶级的科技文化素质。”内部分化加快,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队伍一体化过程日益加强;内部结构趋向合理;国有和城镇集体单位职工人数比重下降,其它所有制单位职工人数比重有所上升;第一、二产业职工人数比重下降,第三产业职工人数比重上升;私有私营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很大发展;工人的流动渠道开始由单一型向多样性转变;由于实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等原因,一些工人群众的工作岗位发生变化;职业选择与自由流动的空间有所扩大;生活水平持续上升,拥有各种资产的职工人数逐渐增多。但是在工人阶层中,还普遍存在着机会不均等,劳动投入与报酬不一致,职工内部收入分配差距进一步扩大,困难企业职工基本生活难以保障,社会保险进展缓慢,下岗后难以再就业,拖欠工资和医疗费严重,患职业病和受工伤的比例较高,职工劳动关系中的劳动合同的终止与解除以及由此导致的种种劳动争议案件,职工资本权利失落等一系列新的现象和问题。因而,他们目前对医疗制度改革、住房制度改革、养老保障、工资改革和职工就业等问题特别关注。?  3、知识分子阶层  知识分子阶层可以分为三个群体,即专业技术人员群体(包括工程技术、农业技术、卫生技术人员)、教学科研人员群体和学生群体(大中专院校的学生)。  知识分子是指具有中专以上学历或具有同等文化程度与专业水平的,以从事脑力劳动为主的,致力于知识的创造、发现、积累、应用和传播的精神文化生产活动的劳动者。他们在受过相当的教育和训练后,掌握了比较专门的系统的知识,从事不同于其它阶层的特殊职业。他们是社会的精英,是社会的良知,是创造和传播文化的核心人物,承担着发展教育、科学、艺术、道德的特殊使命。他们身处社会当中,却又时刻以一种建设者、批判者的态度,对社会保持一种警觉,与世俗社会保持一定距离,从而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导引和推动着社会朝更文明的方向发展。  关于知识分子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我们党对此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较复杂的过程,主要是围绕知识分子的政治地位来展开的。在今天,是把“知识分子作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来看待的,而且因为知识分子的加入,“大大增强了工人阶级的科技文化素质”,增强了党的阶级基础。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0年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不含行政机关)有2165.1万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555.1万人,农业技术人员67.0 万人,卫生技术人员337.2万人,三者相加共有957万人。就教师群体而言,2000年有专任教师1090.5万人,有科研人员27.5万人。从大中专院校的在校学生群体来看,2000年大中专院校共有在校学生1045.6万人。大中专学生是社会生活的“晴雨表”,对社会发展起着特殊的促进作用。  可以预见,在知识经济、网络经济到来的时代,知识分子阶层将会加速发展,内部还会出现新的较大规模的分化与重组,并最终在整体上达到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效果优良之目的。  4、私有私营者阶层  它由个体劳动者、私营企业主(含个体工业者)两个群体组成。私有经营者是指生产资料与产品私有,独自承担风险、自负盈亏、独立经营的劳动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私有私营经济获得了空前发展,庞大的私有经营者队伍已经成为我国一个独立的社会阶层,对整个社会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就私营企业这一部分而言,有以下三个显著特点:  第一,发展速度快。它们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目前已形成相当规模。据统计,1999年6月底,全国登记的私营企业主为281万人,雇佣员工1503万人,经营着128万多家各类企业。 1999年底全国共有个体企业612.68万个,创造工业产值22928亿元。目前在全国富有者中,最具典型、渐成气候、已成板快、最受关注的是私营企业主阶层。  第二, 发展势头好。  第三,社会声望有了很大提高。?  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私营企业从“改造、消灭”到“不要急于取缔”、“允许存在”,从“有益补充”到“重要组成部分”,认识、实践上的一次次深化与升华,使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阶层在进行第一次创业和实现第二次创业的伟大实践中,将会有一个很大的发展。?  5、管理者阶层  该阶层由领导干部和一般干部两个群体构成。中国的干部分层与中国的行政分层基本上是一致的。我们曾经将干部分为30个级别,不同级别享受不同待遇。这种分层后来成了其它社会分层的基础,即所谓参照实行,同时也造就了中国的官本位制。二十年来,这一情况有了较大改变。  在某种意义上,其实干部就是管理。任何一个社会在任何时候都离不开管理,离不开管理者。1999年底,国家机关、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的职工人数已到达 1088万人,占全部职工人数的比例跃居两位数,达到10.82%。据统计,我国历代官民之比:汉代为1∶7945,唐代为1∶3927,清代为 1∶911,今天已达到1∶30。国家机器已越来越庞大。需要指出的是领导干部和一般干部的划分不是绝对的,要视各部门、各地区的具体情况而定。如科级干部在县级权力较大,在中央各部委则属一般干部和科员。随着干部“四化”进程的加速,管理者阶层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得到了很大改善,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仍然趋于紧张。据有关调查,关系我党生死存亡的腐败问题仍然是群众最关心、最痛恨的问题。行政机构和工作人员在一次次机构改革中的反复膨胀也降低了人们对改革的期望值……对上述问题,我们应当本着对民族、对国家高度负责的态度予以重视,从而真正使管理机关和管理者在现代化建设中起到中坚作用、表率作用。  6、防卫阶层  它由军人群体和公安、安全、武警人员群体等两个群体组成。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保卫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维护社会秩序,打击各种犯罪活动,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阶层。军人是军队中有军籍的人员,军队是从属于国家或政治集团的执行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目前250余万人规模的中国军人根据既定的编制方式组成了一个等级严密的层级式的集团结构,全军由七大军区和四大兵种组成。军人的物质待遇、价值观念、活动方式、生活方式、文化生活、心理状态等方面与非军人的情况有较大差别。军队的主要任务是对外,公安、武警的主要任务是对内,即维护社会秩序,打击犯罪活动,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是党中央对他们的要求。全国现有公安人员 130多万,是特殊战线上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7、社会底部阶层  此阶层由贫困群体、残疾人群体、罪犯群体等五个群体组成。在一个社会中,总有一些人处在社会的底层,尽管他们的人数在社会成员构成中所占比重不大,但其特殊性却总使他们成为社会、特别是社会管理机关或控制机关关注的重点对象。  就贫困群体而言,在我国,曾由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有331个,到2000年底尚有3000万农村人口需要脱贫,而且脱贫难度越来越大。因下岗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城市贫民又成为新的社会问题。目前城市家庭人均月生活费收入处在贫困线以下的有上千万人口。《2000年中国统计年鉴》显示,1999年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265.9万人。从传统救济情况来看,1999年农村贫困户得到救济的人数为1659.8万人,城镇困难户得到救济和补助的人数有 157.1万人。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贫困问题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经济现象,它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如果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贫困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将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实现。中国政府对此已高度重视,并已采取各种有力措施来消除贫困。  关于残疾人群体,我国目前对残疾人的界定范围是:四肢不全的、失明的、耳聋的、不能说话的和精神有问题的。目前全国共有约6000万残疾人,他们由于特殊的身体情况,缺乏象正常人一样谋生的条件,因此,他们中很多的人生活相当艰难,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需要社会的同情和支持。中国政府为此作出了很大努力,中国残联为此做了许多扎实的工作,使中国的残疾人事业获得了很大发展。  关于罪犯群体,十多年来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犯罪形式、犯罪手段多种多样,而且呈现出越来越智力化、团体化、年轻化、流动性的特点,农村案件、涉外案件上升也很快。目前,社会治安仍然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问题,特别是毒品犯罪、青少年犯罪、农村刑事案件的持续上升、境外黑社会组织向内地渗透等突出问题,更是为百姓和管理部门所关注。 8.边缘阶层  主要是指在阶层归属上具有很大交叉,但其内部所属群体又具有很大的同质同构性的社会成员共同体。在群体特性上它们具有较大的边缘性、交叉性、临界性和新生性。现阶段这一阶层主要包括股民群体、中介组织者群体、自由职业者群体和腐败者群体等四个群体。  股民群体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而产生的一个新的群体,其成员来自社会的各行各业。据有关方面初步统计,2000年上半年中国股民人数已达到5000多万。据经济观察报报道,外国投资家认为:今后三到五年,资本市场的改革会看到新的曙光,五年之内,预计中国会成长为亚洲地区最大的股票市场,资本总额甚至超过日本市场。专家预计:到2005年,中国将会有5000家上市公司,而目前A股市场只有大约1200家上市公司。股票市场上的资本将会远远超出国民生产总值的100%。一些经济学家预测,到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也会突破3万亿人民币。毫无疑问,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进程中,股民群体将会有一个很大的发展。  中介组织从业人员群体:该群体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要“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以公平、公正的中介人形象参与社会的各类中介活动,是中介组织的最大特点。社会中介组织的发展,有利于调整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有利于从体制上割断政府与企业的行政 “脐带”,它是政府与企业联系的媒介,是市场体系正常运行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是规范企业和市场行为的重要力量。要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就必须大力发展各种社会中介组织,发挥它们的服务、协调、沟通、公证和监督的作用。目前市场中介组织发展相对滞后,突出表现在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官办”的多,“民办”的少,等等。今后要在提高认识、健全体系、明确定位、完善制度、强化功能、培养人才上多下功夫。  自由职业者群体。它是在改革开放中诞生的一个新群体,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择业越来越自由的一个直接成果。这个群体的典型特征是:其成员没有单位,不占编制,工作方式与报酬和对方临时商定。他们中有的是记者,有的是编辑,有的是自由撰稿人,有的是推销员……。自己职业者是市场的润滑剂,是努力发挥自己潜能的一个良好选择。面对目前仍未彻底打破的各种流动壁垒,面对巨大的人口压力和供需之间的严重失衡,面对学非所用的无赖,面对各种诱惑与刺激,自由职业者群体将会有一个蓬蓬勃勃的发展。  四、怎样看待收入差距与各阶层、各群体之间的新的矛盾  1、对中国收入差距状况及发展趋势的基本判断  就个人而言,由于每个人的能力、机会、基础不同,以及国家的鼓励对象、分配政策等多方面的原因,二十多年来,人们之间的收入差距在逐渐拉大。从地区来看,人均GDP的地区差距也在继续扩大。中国科学院一份有关的研究报告指出:“80年代期以来省区市人均GDP分组变化趋势呈喇叭型,即高收入组与低收入组扩大,表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两极分化明显” (见《中国经济时报》日第4版)。从家庭收入来看, 1993年中国年收入超5万元的家庭有530万户。城镇居民中10%的最高收入户与10%的最低收入户收入的差距已由1990年的2.9倍,扩大到1995年的3.8倍(见《北京经济报》日)。1998年中国城镇中10%的最高收入户与5%的困难户家庭每人全部收入之比为4.95:1。  ……  总之,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不同所有制单位之间以及不同阶层之间、不同群体之间、个人之间的收入差距都在呈扩大趋势。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个别群体或某些阶层中的一部分人的相对收入和绝对收入都在下降,一些贫困地区的经济状况还在继续恶化。城市居民中出现的新的贫困群体和越来越多的需要救助的现象,都表明因种种因素引起的人们之间的收入差别在不断扩大。此外,工资相差无几,收入悬殊甚大的现象必须引起足够注意。正是各种各样的“隐性收入”、“利息收入”、“资本收入”、“风险收入”、“非法收入”等情况,在市场规则、法律法规还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的情况下,它们越来越成为扩大收入差距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而且还伴生一系列的不良现象,给社会的公平、公正形成很大冲击。  国家税务总局一位负责人 2001年8月指出:当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是:一是初次分配秩序混乱。名目繁多的工资表外收入接近甚至超过工资表内收入;二是收入差距明显扩大。目前我国基尼尼系数约为0.39,进入了国际公认的收入分配警戒线。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个人之间的收入差距问题都较为突出;三是个人收入分配隐性化、多元化。腐败和违法现象加剧了收入分配不公。偷税漏税、走私贩私、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进行非法交易、贪污受贿或以权谋私的现象存在,成为各种黑色收入的主要来源。而低收入群体在逐步扩大,城镇下岗职工和失业人群增多,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这些问题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正在产生越来越明显的不利影响。上述问题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正产生越来越明显的不利影响。  国家发改委就业与收入分配司一位负责人撰文认为:“收入分配领域开始出现利益关系失衡现象,其中有些问题已经十分突出。”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总收入差距扩大。基尼系数已由1988年的0.341扩大为2003年的0.448;  二是城乡之间收入差距扩大。城乡居民的真实收入差距已扩大到5――6;  三是地区之间收入差距扩大。2003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最高的上海是最低的宁夏的2.28倍,农村居民最高的上海是最低的贵州的4.25倍;  四是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扩大。2003年19个行业门类中,最高的行业,其平均工资是最低收入行业的4.63倍,如果考虑到工资外收入,其差距更大。  五是城乡居民财产总量增加,但分布差距较大。2002年6月末,10%的最高收入家庭,其财产总额占全部居民财产的45%,而10%的最低收入家庭的相应比例仅为1.4%;  六是城乡弱势人群,生活艰难。以家庭人均年收入869元为标准,初步解决温饱但不稳定的农村低收入人口有5825万人。城市有2000多万贫困人口依靠最低保障生活。城乡贫困人口生活十分困难。  笔者认为,在今后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收入差距还会扩大。这是因为:(1)在较长时间内形成的收入差距已经具有一定惯性,不可能、也不能用行政的强制手段将其拉平。(2)财富较多的拥有者决不会满足“小富即安”的现状,必然要寻找更大的发展机会,在收入档次上实现新的突破。(3)低收入者或处在贫困阶层的人因只能维持生活,无积累作发展后劲,只能原地踏步,而相对于收入在不断增加的人来说,他们的相对收入、消费水平在下降。(4)国有企业兼并重组、破产等带来的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人下岗、失业,会严重影响他们的收入。(5)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个人的不同素质、所处的不同环境,不可能同步富裕的现实事实上为扩大收入差别、拉开收入档次提供了前提和条件。(6)中国加入WTO后各行业、各部门、各地区和各阶层面临的不同机遇与挑战,为各阶层、各群体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社会声望的升降提供了很多变数,其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将越来越清晰。  2、收入差距扩大,是好是坏  改革的过程就是利益关系不断调整的过程,是人的积极性和潜力不断发挥的过程,是打破原有的平均主义走向充分体现个人的能力与价值的过程,走向公正与公平的过程。那么收入上有差距,这种现象到底好不好呢?人们的看法很不一致,笔者认为,合理的选择应该是,即要坚决打破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又要防止贫富差距过大,避免社会震荡。那么,为什么在这个问题存在这样大的分歧呢?根据理论探讨和现实情况,我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面对现实的理论勇气问题,二是分析方法与判断标准问题,三是心理、情绪问题,四是富有者收入的合法性问题,五是国家调控能力与弱势群体的生活保障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了或基本解决了,就可以在心平气和中,在打破平均主义与防止贫富差距过大中找到一个平衡点,找到一条大家都可以接受的道路,即只是富裕程度不同、发展水平不同的共同富裕的道路。  3、对收入差距中几个重要问题的认识  (1)四个重要概念其及相互关系。收入差别、贫富悬殊、两极分化与新的有产(资产)阶级;  (2)同步富裕与共同富裕的关系问题;  (3)先富的前提条件与实际执行中的误差问题;  (4)收入悬殊与两极分化的临界点问题;  (5)目标与过程、与手段的关系;  (6)收入悬殊与政府宏观调控能力问题;  (7)国际比较。  关于收入差别、贫富悬殊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敏感的问题,必须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加以分析、研究,这样才能为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的事实和理论依据。视而不见和危言耸听都是科学研究的大敌。  4、新时期阶层矛盾的表现与解决思路  (1)特点: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范围更广泛、层次更深刻、状态更复杂、方式更尖锐、对象更具群体性。  (2)阶层或群体性矛盾的主要表现:市民与农民的矛盾;先富阶层与贫困阶层的矛盾;干部阶层与其它阶层;本地人与外地人的矛盾;雇主与雇工的矛盾。  (3)解决思路  目的:把人民的利益协调好、维护好、实现好,把人民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  思路:明确发展思路,树立整体观念,消除制度障碍,实现自由流动,深化体制改革,增强分化动力,区别不同阶层,制定具体政策,健全社会保障,促进社会公正,搞好结构调整,整合重大关系。  五、当前中国社会阶层结构演变的特点与走向  (一)发展情况与特点  中国社会阶层状况变化与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改革开放力度和整个社会的现代化进程紧密关联,目前它仍处在快速的分化与重组之中,其主要特点是:  1、阶层分化与重组的根本动力来自改革,其中特别是经济体制改革  2、从政治分层向以经济因素为主的分层方向转变  3、从封闭向开放、从刚性向弹性转变  4、从先赋性向以自获性为主转变  5 从阶层之间的歧视向相互尊重转变阶层之间、群体之间的贫富差距呈扩大趋势各阶层、群体要素之间的整体发展错位  8、出现了一些特别值得注意的新的阶层和群体  9、社会阶层结构的整体框架基本形成,但其结构仍不稳定  10、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与现代化进程不相适应  (二)演变趋势  1.分化与重组的动力将得到进一步加强  2.演变方向将朝橄榄性、合理化、有序化发展  3.未来的四个主要制约因素(政策因素 制度障碍 体制阻力 观念影响 方向不明)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在强调共同富裕、强调各阶层人民的根本利益一致的同时,必须密切注意大变革时期各阶层的变化情况,正视其中出现的各种新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利益关系调整后出现的种种失衡,从而在科学的认识与动态的调整中,较为平稳地实现中国社会关系、社会阶层结构与群体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摘 要 贫富差距是体制改革的结果,可以用马克思的分层 理论 来解释; 中国 现阶段 社会 分层越来越体现 经济 因素的重要性,这可以用韦伯的分层理论来探讨。但贫富差距扩大是体制不完善的结果,需要采取措施应对。  关键词 社会分层理论 贫富差距    中国在改革开放后,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同时也也出现了贫富分化,这种贫富分化现象实质上是社会分层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社会分层是社会结构中最重要的社会现象之一,也是社会学 研究 的传统领域。它是将社会中的人们按一定标准,划分成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不同层次的过程与现象。本文试图通过研究对社会分层经典理论,探讨贫富分化在分层方面的特点。1 对社会分层的两种重要理论  在社会分层理论中,有关分层标准的讨论有很多,其中以马克思的阶级理论和韦伯的三个标准的理论最具有代表性。阶级理论认为,社会不平等的根源在于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中,对生产资料的占有程度不同,其实质是以财产关系为核心的生产关系。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最基本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不平等和社会地位的划分。阶级理论被认为是一种关系的理论,关系在这里被定义为以财产关系为核心的生产关系,即在生产过程中基于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而形成的雇佣与被雇佣、统治与被统治、剥削与被剥削的不平等关系。阶级理论主要是解释性和 分析 性的,它的理论分析基点在于社会成员与社会资源的关系性质,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不同社会阶级之间的关系性质。而韦伯的理论并非一般的讨论宏观的社会分层结构,而是在讨论共同体内部的权利分配时,区分了三种权利分配的形式,即经济、 政治 和威望。韦伯所讲的权利分配实质上也是一种关系,即统治关系。在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中,财产占有仍然是一切阶级状况的基本范畴。但韦伯认为纯粹的财产占有仅仅是真正阶级形成的初级阶段,而导致共同行为和阶级利益的仍是市场状况。因此与市场机会结合并存的利益才造就了阶级,阶级结构因而是多层次的。由此经济权力的不平等表现为经济资源在不同人民中的不平等分布,权利分配还是取决于等级。可见这两种观点的是截然不同的,而由此 发展 下去的社会分层理论,阶级理论更多的是用结构性因素来解释社会分层,多元分层理论则更倾向于用个人特征上的不同来解释社会分层。理解这两种观点有利于研究中国贫富差距的 问题 。2 中国社会贫富差距的现状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是无容质疑的。但是同时也出现贫富两极分化加剧和出现暴富阶层的现象,尤其是贫富差距问题不容忽视。在测量贫富差距问题上有几个标准,从基尼系数来看,中国城镇居民个人收入的基尼系数,在改革前为0.160,在全世界几乎是最低的,而现今的基尼系数已经高达0.460以上,超出了国际上通常认为的基尼系数在0.3~0.4之间的中等贫富差距程度;从五等分法来看,中国20%的最富有家庭占全部个人收入的50%以上,20%最贫穷家庭占5%以下,而美国20%最富有家庭收入不足全部收入的一半,中国的贫富差距已经超过了美国;从恩格尔系数来看,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恩格尔系数都低于15%,是极富裕国家,而中国的恩格尔系数则在53%以上,恩格尔系数偏高,说明中国的贫困阶层的比例较大。按这三种社会分层的指标来划分,中国的总体社会分层结果都是两极分化现象严重,中间阶层太小。但由于中国是一个城乡二元分化的国家,城乡差异较大,所以如果分别看城市、 农村 则结果会略有不同。中国农村虽然有一个高收入阶层,但仍是一种低层次较大的结构,近70%的农民家庭处在中等收入的水平上,这样一种收入分层结构是比较稳定的,也不太容易形成两极分化。而我们 目前 所研究的两极分化现象则主要发生在城市,中国城市居民家庭收入分层是一种金字塔结构,一部分人开始成为高收入层,约63%的家庭处于下层和中下层水平,中产阶级规模虽略有扩大但比例依然很小,这种高低明显的分层结构是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之一。3 从社会分层角度认识贫富分化3.1 阶级理论承认贫富差距存在的必然性  从 历史 上看,我国生产力水平起点低、城乡二元结构由来已久,贫富差距问题客观存在。从现实上看,现阶段我国处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不可否认市场转型对利益关系、社会分层结构和机会结构会造成一定的 影响 。改革中产权关系逐渐明晰的公有制环境下的经济体制形成了一种再分配体制和市场体制混合并存的状态,在市场因素的作用下,以前那种由于权力差异形成的单一化分层结构被注重多种社会资源差异的多元化分层结构所取代。再者,市场经济强调优胜劣汰的竞争原则,在竞争中出现了收入上的分化和贫富上的差距。也就是说在市场力量取代了行政力量成为左右各阶层利益的主导因素后,各阶层间的贫富分化在所难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状决定我国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普遍贫穷,要么使一部分人先富。从目前情况看,我国的生产力水平不可能实现同时富裕、同步富裕,只能一部分人先富。随着 现代 化的实现,生产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国家有足够的经济实力调解贫富差距,使大多数社会成员生活富裕起来,贫富差距就会回落。马克思分层理论在阶级分层的同时也强调阶层的划分,承认各阶层存在着差异,即承认各阶层由于分工不同存在贫富差距现象。这种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存在的合理性,能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一种进步的表现。 3.2 三个标准 理论 支持收入因素在贫富分化中的重要作用  韦伯认为在 社会 分层中主要有三个标准: 经济 、权利和声望。在现今的 中国 社会中,这种分层标准依然适用,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社会分层中经济因素愈发突出。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社会整体 发展 水平低下使得个人财产占有较为平均,基于代际转移而引起的贫富差距很小。90年代以后,财产收入对贫富差距的 影响 逐渐凸显。从1988年至1995年,在城市,由财产性收入和个体经营收入所构成的资本财产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由2.3%上升到7.5%。在 农村 ,由农户财产收入和从 企业 获得的分红等非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由2.6%上升到6.9%。个人收入对贫富差距的影响程度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不同职业者的收入方面的差距已经开始在社会分层方面显示出多重的后果,如高收入者比低收入者有更多的机会成为生产资料的拥有者,有更多的机会用金钱通过某些途径来实现权力或社会声望方面的交换,有更多机会把自己的子女送如条件优越的学校去接受 教育 ,有更多机会用特殊的消费方式来张扬其生活的富足程度和生活价值观等等,这些都主要由经济因素决定的。这种贫富分化既是社会分层的结果,也是社会分层的原因,它将影响到下一步进行的社会分层,两者处于循环的交互作用中,经济因素在社会分层和贫富分化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其次,职业、声望在分层中起重要作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于国家放松了对社会资源的控制和垄断程度,干部与其他社会成员相比在社会资源占有上的差异缩小;所有制和经济活动形式的多样化使社会成员在成为各自独立的利益主体,其社会活动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声望资源分配逐渐摆脱意识形态的影响等原因,社会成员在各个社会领域活动中具有的职业地位越来越成为社会资源分配的主要依据。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摘 要 贫富差距是体制改革的结果,可以用马克思的分层 理论 来解释; 中国 现阶段 社会 分层越来越体现 经济 因素的重要性,这可以用韦伯的分层理论来探讨。但贫富差距扩大是体制不完善的结果,需要采取措施应对。  关键词 社会分层理论 贫富差距    中国在改革开放后,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同时也也出现了贫富分化,这种贫富分化现象实质上是社会分层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社会分层是社会结构中最重要的社会现象之一,也是社会学 研究 的传统领域。它是将社会中的人们按一定标准,划分成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不同层次的过程与现象。本文试图通过研究对社会分层经典理论,探讨贫富分化在分层方面的特点。1 对社会分层的两种重要理论  在社会分层理论中,有关分层标准的讨论有很多,其中以马克思的阶级理论和韦伯的三个标准的理论最具有代表性。阶级理论认为,社会不平等的根源在于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中,对生产资料的占有程度不同,其实质是以财产关系为核心的生产关系。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最基本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不平等和社会地位的划分。阶级理论被认为是一种关系的理论,关系在这里被定义为以财产关系为核心的生产关系,即在生产过程中基于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而形成的雇佣与被雇佣、统治与被统治、剥削与被剥削的不平等关系。阶级理论主要是解释性和 分析 性的,它的理论分析基点在于社会成员与社会资源的关系性质,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不同社会阶级之间的关系性质。而韦伯的理论并非一般的讨论宏观的社会分层结构,而是在讨论共同体内部的权利分配时,区分了三种权利分配的形式,即经济、 政治 和威望。韦伯所讲的权利分配实质上也是一种关系,即统治关系。在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中,财产占有仍然是一切阶级状况的基本范畴。但韦伯认为纯粹的财产占有仅仅是真正阶级形成的初级阶段,而导致共同行为和阶级利益的仍是市场状况。因此与市场机会结合并存的利益才造就了阶级,阶级结构因而是多层次的。由此经济权力的不平等表现为经济资源在不同人民中的不平等分布,权利分配还是取决于等级。可见这两种观点的是截然不同的,而由此 发展 下去的社会分层理论,阶级理论更多的是用结构性因素来解释社会分层,多元分层理论则更倾向于用个人特征上的不同来解释社会分层。理解这两种观点有利于研究中国贫富差距的 问题 。2 中国社会贫富差距的现状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是无容质疑的。但是同时也出现贫富两极分化加剧和出现暴富阶层的现象,尤其是贫富差距问题不容忽视。在测量贫富差距问题上有几个标准,从基尼系数来看,中国城镇居民个人收入的基尼系数,在改革前为0.160,在全世界几乎是最低的,而现今的基尼系数已经高达0.460以上,超出了国际上通常认为的基尼系数在0.3~0.4之间的中等贫富差距程度;从五等分法来看,中国20%的最富有家庭占全部个人收入的50%以上,20%最贫穷家庭占5%以下,而美国20%最富有家庭收入不足全部收入的一半,中国的贫富差距已经超过了美国;从恩格尔系数来看,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恩格尔系数都低于15%,是极富裕国家,而中国的恩格尔系数则在53%以上,恩格尔系数偏高,说明中国的贫困阶层的比例较大。按这三种社会分层的指标来划分,中国的总体社会分层结果都是两极分化现象严重,中间阶层太小。但由于中国是一个城乡二元分化的国家,城乡差异较大,所以如果分别看城市、 农村 则结果会略有不同。中国农村虽然有一个高收入阶层,但仍是一种低层次较大的结构,近70%的农民家庭处在中等收入的水平上,这样一种收入分层结构是比较稳定的,也不太容易形成两极分化。而我们 目前 所研究的两极分化现象则主要发生在城市,中国城市居民家庭收入分层是一种金字塔结构,一部分人开始成为高收入层,约63%的家庭处于下层和中下层水平,中产阶级规模虽略有扩大但比例依然很小,这种高低明显的分层结构是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之一。3 从社会分层角度认识贫富分化3.1 阶级理论承认贫富差距存在的必然性  从 历史 上看,我国生产力水平起点低、城乡二元结构由来已久,贫富差距问题客观存在。从现实上看,现阶段我国处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不可否认市场转型对利益关系、社会分层结构和机会结构会造成一定的 影响 。改革中产权关系逐渐明晰的公有制环境下的经济体制形成了一种再分配体制和市场体制混合并存的状态,在市场因素的作用下,以前那种由于权力差异形成的单一化分层结构被注重多种社会资源差异的多元化分层结构所取代。再者,市场经济强调优胜劣汰的竞争原则,在竞争中出现了收入上的分化和贫富上的差距。也就是说在市场力量取代了行政力量成为左右各阶层利益的主导因素后,各阶层间的贫富分化在所难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状决定我国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普遍贫穷,要么使一部分人先富。从目前情况看,我国的生产力水平不可能实现同时富裕、同步富裕,只能一部分人先富。随着 现代 化的实现,生产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国家有足够的经济实力调解贫富差距,使大多数社会成员生活富裕起来,贫富差距就会回落。马克思分层理论在阶级分层的同时也强调阶层的划分,承认各阶层存在着差异,即承认各阶层由于分工不同存在贫富差距现象。这种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存在的合理性,能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一种进步的表现。 3.2 三个标准 理论 支持收入因素在贫富分化中的重要作用  韦伯认为在 社会 分层中主要有三个标准: 经济 、权利和声望。在现今的 中国 社会中,这种分层标准依然适用,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社会分层中经济因素愈发突出。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社会整体 发展 水平低下使得个人财产占有较为平均,基于代际转移而引起的贫富差距很小。90年代以后,财产收入对贫富差距的 影响 逐渐凸显。从1988年至1995年,在城市,由财产性收入和个体经营收入所构成的资本财产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由2.3%上升到7.5%。在 农村 ,由农户财产收入和从 企业 获得的分红等非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由2.6%上升到6.9%。个人收入对贫富差距的影响程度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不同职业者的收入方面的差距已经开始在社会分层方面显示出多重的后果,如高收入者比低收入者有更多的机会成为生产资料的拥有者,有更多的机会用金钱通过某些途径来实现权力或社会声望方面的交换,有更多机会把自己的子女送如条件优越的学校去接受 教育 ,有更多机会用特殊的消费方式来张扬其生活的富足程度和生活价值观等等,这些都主要由经济因素决定的。这种贫富分化既是社会分层的结果,也是社会分层的原因,它将影响到下一步进行的社会分层,两者处于循环的交互作用中,经济因素在社会分层和贫富分化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其次,职业、声望在分层中起重要作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于国家放松了对社会资源的控制和垄断程度,干部与其他社会成员相比在社会资源占有上的差异缩小;所有制和经济活动形式的多样化使社会成员在成为各自独立的利益主体,其社会活动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声望资源分配逐渐摆脱意识形态的影响等原因,社会成员在各个社会领域活动中具有的职业地位越来越成为社会资源分配的主要依据。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社会分层十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