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取精气修炼的小说中的吸升呼降是怎么个方法,为啥感到炼的不顺

[转载]呼降吸升法
呼降吸升法
呼降吸升法这种修炼法,其实非常简单。“呼降吸升”是指:
呼吸的时候,只要让“呼气”和“吸气”分别对应着“任脉”和“督脉”就可以了。
(1)“呼气”的时候,意想让气息沿着前胸任脉的方向,从上部的百会穴降到会阴穴的位置;
(2)然后,吸气的时候,意想让气息沿着后背督脉的方向,从下部会阴穴,直到头顶百会穴的位置。
也就是说,让呼吸的气息沿着任脉、督脉所构成的一个圆环进行流动,就可以了。也就是传统的小周天气功锻炼法。
神奇的效果:“盖通督脉可愈身后之病;通任脉可愈身前之病;督任皆通,元气流行,精神健旺,至此可以长生矣。”
要注意的是“呼降吸升”时,意念不需要太重。这样,不通过点按任脉、督脉的穴位,也能够让呼吸的气息在任督二脉内循环流动,反复循环,化为真气。虽不点按穴位,而百穴气血自然畅通,正如《黄帝内经》所言:“真气从之,病安从入?”
&几个概念:
上丹田:两眉中间,略深入的部位,大约是大脑所在位置。
中丹田(绛宫):膻中穴(心窝处)往里,胸膛内部稍偏后,大约是心脏所在位置,靠近脊柱。
下丹田:肚脐下三寸处往里,腹腔内稍偏后,大约是肚脐、肾脏下面的位置,下丹田附件有神阙穴、气海穴、关元穴等,为元气之海。
要注意的是练功时不要刻意探求穴位的位置,我们只要知道某一穴位存在的大致区域就行了,没有必要象针灸一样把位置限制到某一个点上。
有人会问,“呼吸降升法”是不是只养“精气神”中的气,而不养精和神呢?其实,精、气、神三位一体,相互依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正如中医名著《类证治裁》中所说:“精化气,气化神。故精者身之本,气者神之主,形者神之宅也。”经过百年传承的养生良法,都能对人体“精气神”全面补养,而非偏于一隅。
张锡纯本人因悟到《内经》的真髓,专心习练这种养生功法,结果原本40多岁就开始感觉逐渐衰弱的身体,在练习了这种真气治病法之后,直到70多岁,精力体力也丝毫不减。张锡纯在其73岁时写了一篇《论医士当用静坐之功以悟哲学》的文章,专门针对广大中医同行,倡导用静坐之功,“呼降吸升”之法,达到“聪明顿开,哲学会悟”、“用药调方,随手奏效”的效果。而我用这种方法更是帮助很多久病不愈的患者,让他们恢复精气神,走上健康路。
《道德经》上说:圣明的人之所以不病(没有毛病),是因为他能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并立刻用行动来改变自己的缺陷了,所以,就不生百病。而对于我们普通人的身体健康来说,更要随时意识到身体的缺陷和病症,立刻用最好的养生方法(比如:呼吸降升法)来修复自己的健康,这样,也能最终做到“不病”啊。
特别提醒:
修心养性、行善积德……这不是一般的说教,其实这是修炼的技术。一个修炼者,如果心胸狭窄、斤斤计较,整天有许多对立面,他的心就不能静下来、他的意念就强烈的意守着心中的哪个憎或爱的对象了……真正修心养性的人,整天心无挂碍,自在无愧……他的第六意识和第七都很浅淡,自然而然是与世无争、万物同体的第八意识状态了……这种状态下修炼者的“生理场”和“心理场”就良好的叠加,身体吸收能量多而快,功夫进展迅速……
有时间随时可以炼功;身体气感活跃的时候,练功效果最好;心情平静舒畅的时候,练功效果最好……
教功的师傅一般都要求修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要有正确的练功目的:一是修身养性,开阔胸怀;涵养德性,治病健身,延年益寿,更好的工作;二是激发潜能,开启智慧,焕发自己的聪明才智,为民造福,为人治病,济世救人;更高一点,由静入定,可以悟道,定中生慧,跳出六道轮回。抱以上态度练功,练功效果好,长功快。志大则力大,力大则效宏。有崇高的目标,出于良好的意愿。就有无穷的动力,心地纯正,追求真理,杂念少、容易进入气功的高境界。反之为名利而练,真性仍为六尘所蔽,是绝达不到气功修炼的最高境界的,修德方面佛家要求最高、最细:用修持的方法断除妄想、使真性显露。所谓妄想,即在虚妄的意识主导下,好其所好,恶其所恶,胡作乱为,以五识(眼、耳、鼻、舌、身)和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贪图五欲(财、色、名、食、睡)和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的快乐。因此佛家把断除妄惑,降伏妄心,作为修行的准则。凡得道之高人均不看重富贵荣华和名利地位,得而不喜,失而不忧。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转载][转载]一招呼降吸升法,任督二脉迅速通。
原文地址:作者:
《道德经》上说:圣明的人之所以不病(没有毛病),是因为他能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并立刻用行动来改变,所以,就百病不生。而对于我们普通人的身体来说,更要随时意识到身体的缺陷和病症,立刻用最好的养生方法(比如:呼吸降升法)来修复自己的健康,这样,也能最终做到“不病”啊。
打通小周天,就能不生病
在中国古代,如果哪位武学大师要想武功“更上一层楼”,就要打通人体最重要的前后生命线:前方的任脉,后方的督脉。而作为中医大夫,我发现如果普通人或者患者能把在人体最重要的任督二脉打通,就相当于为人体接通了“精气神”的输入管道,能够让身体很快有所好转。
事实上,这是历代名医所公认的养生要法。
前方的任脉,其实非常好分辨,前胸重要的穴位有两个,一个是肚脐(专业术语叫做“神阙穴”),一个是两乳中间的穴位,叫做“膻中穴”。把人体前胸的这两大要穴用一条线连起来,就是“任脉”。非常好记忆吧。而且,在这条经络上,还有一个大家都熟悉的养生要穴丹田(肚脐之下3寸,专业术语叫做“关元”)。
知道了任脉,就非常容易记住另一条生命线督脉。任脉在前胸,那么,在后背和任脉对应的那条经络,就是督脉。
有人会问:说任脉、督脉是人体的前后“生命线”,是不是太夸张了,真有那么大的威力吗?
当然,在中医养生的具体方法上,如果一个人能够用真气打通前后的任督二脉,那么,就被称之为“打通周天”,也就是说,通过养生习练,让人体的真气像泉水一样沿着任督二脉所构成的圆环流动,如此一来,“真气从之,病安从入?”
为什么任督二脉有如此重要的养生功能呢?这要从被称为“中国近代医学第一人”的中医大家张锡纯说起,因为他可以让大家单用《黄帝内经》中“四气调神论”,就能够进行任脉、督脉的养生保健,效果甚至比药物还要好!
不信,就请看张锡纯在其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讲述的3个医案故事:
有人因事北上,在路上偶感风寒。忽然想起张锡纯先生在其医著中提到的“炼气治病法”,于是在车中尝试“呼降吸升”,车走了大约30里路,就觉得心爽体舒,感冒顿时化解得无影无踪。
有个患者得了屡治无效的严重泄泻病,自己怀疑无药可医。后来,张锡纯教给这位患者“呼降吸升”的练气治病法,仅仅试了四五天,就觉得原来冰冷的小腹部变得温暖起来,再坚持一段时间,屡治无效的顽症终于痊愈了。
还有位患者得了一种重病,发病的时候喘得厉害,不能坐也不能躺着,吃遍很多药物也都没有用。后来,张锡纯就告诉他“呼降吸升”的练气治病法。一年后,就觉得丹田常暖,热力充满周身,困扰多年的疾病霍然而愈。这位患者感慨道:“医林之秘乎,抑天地之精乎!非明造化之机者,孰能与乎斯?慎之,秘之,非人勿传!”
呼降吸升法
这种胜似药物的养生法,其实非常简单,也就是医案中提到的“呼降吸升”:
呼吸的时候,只要让“呼气”和“吸气”分别对应着“任脉”和“督脉”就可以了。
(1)“呼气”的时候,让气息沿着前胸任脉的方向,从上(两乳间的“膻中”位置)降到下(肚脐也就是神阙位置),再降到丹田位置;
(2)然后,吸气的时候,让气息沿着后背督脉的方向,从下向上,直到头顶。
也就是说,让呼吸的气息沿着任脉、督脉所构成的一个圆环进行流动,就可以了。
张锡纯曾这样描述其神奇的效果:“盖通督脉可愈身后之病;通任脉可愈身前之病;督任皆通,元气流行,精神健旺,至此可以长生矣。”
唯一要注意的是“呼降吸升”这个要点。这样,不通过点按任脉、督脉的穴位,也能够让呼吸的气息在任督二脉内循环流动,反复循环,化为真气。虽不点按穴位,而百穴气血自然畅通,正如《黄帝内经》所言:“真气从之,病安从入?”
有人会问,“呼吸降升法”是不是只养“精气神”中的气,而不养精和神呢?其实,精、气、神三位一体,相互依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正如中医名著《类证治裁》中所说:“精化气,气化神。故精者身之本,气者神之主,形者神之宅也。”经过百年传承的养生良法,都能对人体“精气神”全面补养,而非偏于一隅。
张锡纯本人因悟到《内经》的真髓,专心习练这种养生功法,结果原本40多岁就开始感觉逐渐衰弱的身体,在练习了这种真气治病法之后,直到70多岁,精力体力也丝毫不减。张锡纯在其73岁时写了一篇《论医士当用静坐之功以悟哲学》的文章,专门针对广大中医同行,倡导用静坐之功,“呼降吸升”之法,达到“聪明顿开,哲学会悟”、“用药调方,随手奏效”的效果。而我用这种方法更是帮助很多久病不愈的患者,让他们恢复精气神,走上健康路。
《道德经》上说:圣明的人之所以不病(没有毛病),是因为他能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并立刻用行动来改变自己的缺陷了,所以,就不生百病。而对于我们普通人的身体健康来说,更要随时意识到身体的缺陷和病症,立刻用最好的养生方法(比如:呼吸降升法)来修复自己的健康,这样,也能最终做到“不病”啊。
任督都是中医理论中的经脉:
任脉:从下颌的承浆穴到下体的会阴穴
督脉:从口部的龈交穴到背部最下的长强穴&
任督两脉原属于奇经八脉,因具有明确穴位,医家将其与十二正经脉合称十四正经脉。
任脉主血,为阴脉之海;督脉主气,为阳脉之海。
也就是说,任督两脉分别对十二正经脉中的手足六阴经与六阳经脉起着主导作用,当十二正经脉气血充盈,就会流溢于任督两脉;相反的,若任督两脉气机旺盛,同样也会循环作用于十二正经脉,故曰:「任督通则百脉皆通」。
至于「打通任督二脉」,可从中医与道家导引养生的角度分别探讨。
中医的观点可从《灵枢.营气篇》的叙述,了解十二经脉与任督两脉的循环次第。经脉的流注从肺经开始,依次循环到肝经;再由肝经入胸,上行经前额到头顶,再沿督脉下行至尾闾,经阴器而通任脉上行,然后再回流注入肺经。《营气篇》说:「此营气之所行,逆顺之常也。」这是医经所述,任督之气在人体运行的自然规律。由此可以理解,就正常人而言,任督两脉本来就是通的,何须打通任督二脉?
以道家导引养生的观点,所谓「通任督」也就是通三关(尾闾、夹脊、玉枕)、行「周天」运转之意。道书《太平经》认为,人的寿命极限为上寿一百二十岁,只要以导引内丹的训练,从「逆」的方向上夺天地之造化,凝练精、气、神,提高生命品质,就可挑战年寿极限。所谓「逆」,是指督脉由会阴起经背脊三关而达头顶百会,再由身前任脉而下丹田,此称为周天,正好与上述医家所提的经脉循行途径相反。道家藉由小周天的行气锻赞,将先天之精与后天之气(水榖精微)结合凝练成「」,而称为「药」,此即练精化,又为「初关」;尔后再进入大周天练气化神阶段,谓之「中关」;最后再进入大定阶段,达「上关」之练神还虚,而入道体。其中周天的运行以任督两脉为主,这种后升前降的机制,称为升阳火而降阴符,即为打通任督二脉。初关为九月关、中关为十月关、上关为九年关,可见修练之不易。不过,这个修练脉络,却清楚标示从身体到心灵、从有形到无形、从物质到灵性的质变过程,是具体可循的。至于藉外力「打通任督二脉」的可能性,经典中虽确实可见内功深厚的道士「布气」之说,即发放外气为人治病,但除了武侠小说,正典中未曾见到以外气打通任督二脉之说。布气治病,是在当时医学环境条件下,面对疾病的无奈对策;当今医疗科技已百倍于布气之功效,若说藉由外力就能轻易打通任督二脉,应属夸张之词。
医家与道家对任督两脉行径的说法,就我个人练功的心得,其差异可从顺腹式呼吸与逆腹式呼吸的锻赞区隔。经书说「顺成人,逆成仙」,即督脉上行而任脉下行。只要练法得要,行功者斡旋人体原气,女子以练任脉为主,盈其血,男子以练督脉为主,盈其气;并从「调心」、「入静」着手,河车倒转,而使身形固养,任督两脉气机通畅,所谓性命双修,即此是也。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转载]张锡纯吸升呼降法
张锡纯在其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讲述的3个医案故事:
有人因事北上,在路上偶感风寒。忽然想起张锡纯先生在其医著中提到的“炼气治病法”,于是在车中尝试“吸升呼降”,车走了大约30里路,就觉得心爽体舒,感冒顿时化解得无影无踪。
有个患者得了屡治无效的严重泄泻病,自己怀疑无药可医。后来,张锡纯教给这位患者“吸升呼降”的练气治病法,仅仅试了四五天,就觉得原来冰冷的小腹部变得温暖起来,再坚持一段时间,屡治无效的顽症终于痊愈了。
还有位患者得了一种重病,发病的时候喘得厉害,不能坐也不能躺着,吃遍很多药物也都没有用。后来,张锡纯就告诉他“呼降吸升”的练气治病法。一年后,就觉得丹田常暖,热力充满周身,困扰多年的疾病霍然而愈。这位患者感慨道:“医林之秘乎,抑天地之精乎!非明造化之机者,孰能与乎斯?慎之,秘之,非人勿传!”
呼降吸升法
这种胜似药物的养生法,其实非常简单,也就是医案中提到的“呼降吸升”:
呼吸的时候,只要让“呼气”和“吸气”分别对应着“任脉”和“督脉”就可以了。
(1)“呼气”的时候,让气息沿着前胸任脉的方向,从上(两乳间的“膻中”位置)降到下(肚脐也就是神阙位置),再降到丹田位置;
(2)然后,吸气的时候,让气息沿着后背督脉的方向,从下向上,直到头顶。
也就是说,让呼吸的气息沿着任脉、督脉所构成的一个圆环进行流动,就可以了。
张锡纯曾这样描述其神奇的效果:“盖通督脉可愈身后之病;通任脉可愈身前之病;督任皆通,元气流行,精神健旺,至此可以长生矣。”
唯一要注意的是“呼降吸升”这个要点。这样,不通过点按任脉、督脉的穴位,也能够让呼吸的气息在任督二脉内循环流动,反复循环,化为真气。虽不点按穴位,而百穴气血自然畅通,正如《黄帝内经》所言:“真气从之,病安从入?”
呼吸降升法”是不是只养“精气神”中的气,而不养精和神呢?其实,精、气、神三位一体,相互依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正如中医名著《类证治裁》中所说:“精化气,气化神。故精者身之本,气者神之主,形者神之宅也。”经过百年传承的养生良法,都能对人体“精气神”全面补养,而非偏于一隅。
张锡纯本人因悟到《内经》的真髓,专心习练这种养生功法,结果原本40多岁就开始感觉逐渐衰弱的身体,在练习了这种真气治病法之后,直到70多岁,精力体力也丝毫不减。张锡纯在其73岁时写了一篇《论医士当用静坐之功以悟哲学》的文章,专门针对广大中医同行,倡导用静坐之功,“呼降吸升”之法,达到“聪明顿开,哲学会悟”、“用药调方,随手奏效”的效果。而我用这种方法更是帮助很多久病不愈的患者,让他们恢复精气神,走上健康路。
转自:百度空间&
作者:&& 标签:
16:16 星期五 晴
  一招呼吸降升法,任督二脉迅速通
  《道德经》上说:圣明的人之所以不病(没有毛病),是因为他能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并立刻用行动来改变,所以,就百病不生。而对于我们普通人的身体来说,更要随时意识到身体的缺陷和病症,立刻用最好的养生方法(比如:呼吸降升法)来修复自己的健康,这样,也能最终做到“不病”啊。
  打通小周天,就能不生病
  在中国古代,如果哪位武学大师要想武功“更上一层楼”,就要打通人体最重要的前后生命线:前方的任脉,后方的督脉。而作为中医大夫,我发现如果普通人或者患者能把在人体最重要的任督二脉打通,就相当于为人体接通了“精气神”的输入管道,能够让身体很快有所好转。事实上,这是历代名医所公认的养生要法。
  前方的任脉,其实非常好分辨,前胸重要的穴位有两个,一个是肚脐(专业术语叫做“神阙穴”),一个是两乳中间的穴位,叫做“膻中穴”。把人体前胸的这两大要穴用一条线连起来,就是“任脉”。非常好记忆吧。而且,在这条经络上,还有一个大家都熟悉的养生要穴——丹田(肚脐之下3寸,专业术语叫做“关元”)。知道了任脉,就非常容易记住另一条生命线——督脉。任脉在前胸,那么,在后背和任脉对应的那条经络,就是督脉。有人会问:说任脉、督脉是人体的前后“生命线”,是不是太夸张了,真有那么大的威力吗?
  当然,在中医养生的具体方法上,如果一个人能够用真气打通前后的任督二脉,那么,就被称之为“打通周天”,也就是说,通过养生习练,让人体的真气像泉水一样沿着任督二脉所构成的圆环流动,如此一来,“真气从之,病安从入?”
  为什么任督二脉有如此重要的养生功能呢?这要从被称为“中国近代医学第一人”的中医大家张锡纯说起,因为他可以让大家单用《黄帝内经》中“四气调神论”,就能够进行任脉、督脉的养生保健,效果甚至比药物还要好!
  不信,就请看张锡纯在其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讲述的3个医案故事:
  有人因事北上,在路上偶感风寒。忽然想起张锡纯先生在其医著中提到的“炼气治病法”,于是在车中尝试“呼降吸升”,车走了大约30里路,就觉得心爽体舒,感冒顿时化解得无影无踪。有个患者得了屡治无效的严重泄泻病,自己怀疑无药可医。后来,张锡纯教给这位患者“呼降吸升”的练气治病法,仅仅试了四五天,就觉得原来冰冷的小腹部变得温暖起来,再坚持一段时间,屡治无效的顽症终于痊愈了。
  还有位患者得了一种重病,发病的时候喘得厉害,不能坐也不能躺着,吃遍很多药物也都没有用。后来,张锡纯就告诉他“呼降吸升”的练气治病法。一年后,就觉得丹田常暖,热力充满周身,困扰多年的疾病霍然而愈。这位者感慨道:“医林之秘乎,抑天地之精乎!非明造化之机者,孰能与乎斯?慎之,秘之,非人勿传!”
  呼降吸升法
  这种胜似药物的养生法,其实非常简单,也就是医案中提到的“呼降吸升”:
  呼吸的时候,只要让“呼气”和“吸气”分别对应着“任脉”和“督脉”就可以了。
  (1)“呼气”的时候,让气息沿着前胸任脉的方向,从上(两乳间的“膻中”位置)降到下(肚脐也就是神阙位置),再降到丹田位置;
  (2)然后,吸气的时候,让气息沿着后背督脉的方向,从下向上,直到头顶。  
  也就是说,让呼吸的气息沿着任脉、督脉所构成的一个圆环进行流动,就可以了。张锡纯曾这样描述其神奇的效果:“盖通督脉可愈身后之病;通任脉可愈身前之病;督任皆通,元气流行,精神健旺,至此可以长生矣。”
  唯一要注意的是“呼降吸升”这个要点。这样,不通过点按任脉、督脉的穴位,也能够让呼吸的气息在任督二脉内循环流动,反复循环,化为真气。虽不点按穴位,而百穴气血自然畅通,正如《黄帝内经》所言:“真气从之,病安从入?”
  有人会问,“呼吸降升法”是不是只养“精气神”中的气,而不养精和神呢?其实,精、气、神三位一体,相互依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正如中医名著《类证治裁》中所说:“精化气,气化神。故精者身之本,气者神之主,形者神之宅也。”经过百年传承的养生良法,都能对人体“精气神”全面补养,而非偏于一隅。
  张锡纯本人因悟到《内经》的真髓,专心习练这种养生功法,结果原本40多岁就开始感觉逐渐衰弱的身体,在练习了这种真气治病法之后,直到70多岁,精力体力也丝毫不减。张锡纯在其73岁时写了一篇《论医士当用静坐之功以悟哲学》的文章,专门针对广大中医同行,倡导用静坐之功,“呼降吸升”之法,达到“聪明顿开,哲学会悟”、“用药调方,随手奏效”的效果。而我用这种方法更是帮助很多久病不愈的患者,让他们恢复精气神,走上健康路。
  《道德经》上说:圣明的人之所以不病(没有毛病),是因为他能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并立刻用行动来改变自己的缺陷了,所以,就不生百病。而对于我们普通人的身体健康来说,更要随时意识到身体的缺陷和病症,立刻用最好的养生方法(比如:呼吸降升法)来修复自己的健康,这样,也能最终做到“不病”啊。
  每天花掉10分钟,人体处处生大药
  精亏、气虚、神耗,是衰老和生病的原因,而精充、气足、神全,是健康和长寿的保证。我建议家里的老人每天高高兴兴为自己做一次全身经络按摩,大概是二十多分钟,让全身微微汗出,这样锻炼没多久,气色会变好,而且还越活越有精气神。
  有一次我在做养生讲座的时候,顺便做了个小型调查,“你们每天平均有多长时间用于自己的健康维护?”几乎有80%以上的人回答说:“平时忙得一点时间都没有,有点时间就想睡个懒觉。”“不会吧,难道你们比柳传志、比李开富、比李彦宏还忙?”我开玩笑似地追问:“那么,每天乘坐直升飞机来上班的人,请举手!”台下当然没有人举手了!——我继续和大家说:每天北京上班或下班的堵车时间,平均在17分钟。那么,每天上班加上下班的堵车时间,将是超过30分钟的时间。请问,这30分钟的堵车时间,诸位都干什么去了,发呆、心烦、诅咒?”
  “那么,我来告诉大家,这30分钟,恰恰是非常宝贵的中医保健的黄金时间!”堵车时间能够用来做中医保健?!是的,创造这个方法的是我的一位老朋友,那天他正好开车送我去办点事儿,路上碰到了堵车,他就开始埋怨:“昨天打球时间太长了,腿都有点酸疼。唉……”他便说边用一只手的拳头敲打着驾驶室内分开的腿部。我微笑着和他说:“你知道吗?你现在敲打的区域是肝经。堵车特别容易让人肝火旺,脾气大,敲打敲打,对于调整心态、对于保肝护肝特别有效。”“真的?”那位朋友很有些不信的样子。
  我笑着说,不信,咱们打个赌,今天特别堵车,估计加起来差不多得二、三十分钟,那么,你就在堵车的时候,一手扶方向盘,一手轻轻的敲打你的大腿(因为开车的时候,驾驶室里的空间,只能够用拳头敲打到大腿部位,而且只能敲打到大腿前侧胃经、内侧肝经。)先是有点儿酸痛,但慢慢又会有些快感。我实在描述不出这是一种什么感觉,你自己敲打敲打试试!”
  这位朋友马上试着敲打起来,开始没什么特别感觉,慢慢地,有一种笑容开始荡漾在他的脸上,“真的,一种轻微的酸痛,但又混合着痛快的快感,怎么描述呢?……对了,就是‘痛并快乐着’,呵呵,很特别、很舒服、又很复杂、很让人回味的感觉!”
  我笑了,“你知道为什么吗?你敲打的是大腿内侧、前侧,大腿内侧是肝经通过之处,而大腿前侧是胃经所过之处,夹在中间(略靠近肝经)的则是脾经。——堵车的时候敲打的这个区域,恰好贯穿了人体14经络最关键的三大经络,消除你的肝火,补养你的脾胃,让你在利用闲暇时间保养你的‘精气神’。敲打20分钟,健身的综合效果,可以和你在健身房锻炼20多分钟相媲美!”
  “真的,真的有这么神奇吗?”这位朋友像个小学生一样好奇地问。我很坦诚地对他说:“你老说你忙,工作上、家庭里的事情让你团团转,可是你再忙,还能比世界首富比尔犯谴拿β穑勘榷盖茨再忙,他也不会忘记每天例行的健身运动,虽然媒体津津乐道于他喜欢开保时捷赛车、喜欢开飞机等,可实际上他每天坚持做到的却是室外慢跑,或者去健身房进行常规锻炼。这位世界首富对于‘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的理解可比你深刻啊!”
  “还有,你再忙,还能比我们国家‘心血管第一专家’胡大一教授忙吗?和洪昭光教授同为‘卫生部健康教育首席专家’的胡大一教授,光是担任的领导职务,就相当于是十个八个公司的董事长加在一块儿的工作量了!你先听听胡教授多少个职务:
  同济大学医学院院长、首都医科大学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人民医学心血管研究所所长兼心内科主任、北京同仁医院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主任……你现在还敢说你比胡大一教授还忙吗?看看胡大一教授自己是怎么保健呢?——还是为了避免我“夸大”的嫌疑,这里我直接引用胡大一教授的原话:大家都很忙,你忙,我也很忙,但还是要运动起来。我每天都要走10000步。上班我就坚持坐地铁等大众交通工具,从家里走一站,还要去找地铁站,坐地铁要上去、下来,这就要走路。在医院里,我不坐电梯,而是爬楼梯,这也是给自己一个锻炼的机会。有空的时候我就多走,比如在同济大学开会,我会在开会前到同济花园走上半个小时。每天累计起来走1万步大概需要40乣45分钟,我每天都要带着记步器,我有时候会忘带手机,但是不会忘带记步器。不要指望哪一天没事情,搞个健身卡,去游泳、跑步。每一天都很忙,每天都没空,这样每天都有理由不运动,到年底一看,一年没运动几天。所以,必须把运动整合在生活节奏里,运动就是‘路在脚下’。”
  听到这里,我的这位朋友孩子似的吐了下舌头,不好意思地笑了。“那么,我以后可以利用每天上下班堵车的30分钟了!”“那你每天就能够享受30分钟‘痛并快乐着’的滋味喽!”我开玩笑地对他说。
  一个多月后的一天,我又见到了那位朋友。他告诉我现在他们单位的很多同事,都学会了这一招!每天利用堵车的时间,敲打一下大腿的肝经、脾经、胃经,感觉疲劳顿消,神清气爽,“我看可以用雀巢咖啡的广告语来形容:真是味道好极了!”
  更让我感动的是,这位朋友的母亲,今年已经六十八岁了,她听说儿子天天在开车堵着的时候敲打腿上的经络,也自己琢磨开了:在家里看电视的时候,或者闲得没事的时候,她也自己轻轻用手掌拍打双腿的前后左右,用一只手拍打另一只手臂的前后左右。老人家指着买来的经络图对儿子说,依我看,我这样算是把全身的各大经络都拍打了一遍,比你开车的时候敲打三条经络还好呢!你快去问问医生,我这么做对不对?
  听到我朋友的询问,我深为他老母亲的养生尝试所感动,这位普普通通的老人实在是“太有才了”,人的手是最便捷的按摩养生的工具啊,而一个人的手所能够自由拍打、按摩的地方,莫过于人的双腿和人的双臂。人体的十二大穴位,全部都从双臂、双腿的前后左右经过。老人家在闲暇的时候,或者看电视的时候,就自己给自己进行全身按摩和拍打,能够调节全身的气血。
  精亏、气虚、神耗,是衰老和生病的原因,而精充、气足、神全,是健康和长寿的保证。老人家每天高高兴兴为自己做全身经络按摩,不慌不忙地做完一遍,大概是二十多分钟,全身微微汗出,经络气血通畅。没多久,这样锻炼邻居们都夸老人家气色变好了,而且还越活越有精气神了。
  我唯一从医生的角度给老人家提出的建议是:无论如何,都不要对某个特定经络或特定穴位的按摩、拍打过度,一定要以舒畅为根本原则,如果出现任何不舒服的时候,都要暂停拍打,向正规中医医师咨询。任何事情都不可“贪”,否则就会物极必反。人生如此,养生亦如此。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梦幻西游修炼18降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