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层渗透的十几岁的女孩 合papa was a rodeo多多影音

小站会根据您的关注,为您发现更多,
看到喜欢的小站就马上关注吧!
下一站,你会遇见谁的梦想?
【《千与千寻》片尾曲 Always with me 】木吉他solo ,超唯美的演奏~带你回到那份最初的最纯美的冒险回忆!
100首超好听粤语歌曲,喜欢的要收藏了!!
好友与挚友的区别
心理导读:挚友和经典电影一样。如果有一天你对他说&谢谢你一直在那里。& 他会回答:我在那里等你很久了,从你认识的我的一开始我就在那里了。并且我会永远在那里,在你每一个需要我的时候。 && &
&突然想到的。&好朋友与挚友的区别就像一部好电影和一部经典杰作所带给你的不同感受。&
一部好电影和一个好朋友一样,只是一种当下的过渡性陪伴。人生那么长,怎么可能随随便便遇到挚友,怎么会那么轻易就遇见真正打到你心里的经典杰作呢。所以,我们要找一些好电影,几个好朋友来渡过漫长的时光。他们可能会给你快乐,也可能会给你痛苦,但这都是短暂的,这些过了就过了,就像一条只会朝着一个方向流动的溪水。&之后你不会想起,就算是偶然碰上什么怀念的东西让你重新想起,你也很疑惑,当初自己怎么会看上他的。你甚至会瞧不起他。那个时候仿佛找到一个宝藏的心情荡然无存,它的好在时间面前只是一种讨巧的,投合你某种情绪的无力的,浮在地平线表面的不错而已。&是的,我知道你可以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在街上游荡,一个人好好生活。但是,一个人时间长了,连镜子都会嫌弃你的形单影只。&就拿我的大学同学来说,有几个是我的好朋友,但最多就只能说是好朋友了。人可能长大后再认识,大家多少都会保留些什么。虽然我们在一个寝室里,表面上感情很好,但似乎总差点什么。就是没有一种&只有你&命中注定的宿命感,只是有一种&可以有你&陪伴着渡过这些日子的有点将就的归属感。&我们可以大聊未来的天真的浪漫的设想,聊今后可能会选择渡过的生活,可我们从不聊自己的过去,当然我指的过去,不是你中学在哪里读,高中在哪所学校读,我说的是那种过去的刻骨铭心的记忆,过去那些改变你人生轨迹的秘密,过去那些你曾经过不去的坎。&可能大家经过了那么多,终于长大了,那些事也早就懒得说了,说出来了又怎么样呢,有时候你突然把自己最难过的东西拿出来给别人看,就好像突然拔出插在你心里的剑,只是溅别人一身血而已。所谓挚友是和你当初一同经历过那场战役,一起参与了你每一个与残酷生活搏斗受伤疲惫的瞬间,两个人互相安慰,一同扶持着成长的人。&一部经典的意义是它可以一次次重温和无穷无尽的后味。一部经典电影在不同年龄,拿出来看,会有不同的领悟。就像是你和挚友回头去看你们十几岁的时候,二十几岁的时候,开始打起精神走向社会奋斗的时候,结婚的时候,快乐的时候,痛苦的时候。&你们可以坐下来对着那些过不去的痛苦模样云淡风清的说一句,&恩,你当初是那个样子的啊。&就像是回一个美好的老地方。你们津津乐道的谈论着。每次故地重游随着不同的年纪,可以看见不同的风景。这是只有一次次回来才可以发现的,因为这里本没有路,所有的路都是你上次一步步挣扎着走过留下的血的脚印。&你们可以一同回到过去,也可以一起肩并肩迈向未来。普通朋友只是一次线性的短暂旅行中的陪伴。我们需要这样的伙伴,可到站后,他们就走了,他们不再属于我们,我们也不再需要他们。他们会选择他们的生活方式,你有你人生道路的选择,你们的生活轨迹就像两条平行线,不知道谁以后会延展的更长,更好。但唯一知道的是,你们将不再会有交集。&那些生命里的好朋友,你们会在某个时刻,在分离的站台,为对方由衷的说一句,&好运。&,仅此而已。&
一部好电影的意义是在他正在放映的时刻,而经典杰作的意义在它结束的时候才刚刚开始。挚友的意义在你以为你不再需要他了,你们短暂分离的那段时间就慢慢展现出来了。没有经过分离后又重逢的挚友不算真正的挚友。挚友是从对彼此有点失望,到发现自己早已离不开的那些舒服的默契感觉,再到又发现对方身上只有你看的到的闪光处。只有经过这个过程,你才会彻底知道自己不能失去这个人。自己的生命里需要他,你和他的一生都被扯到了一起。因为你挚友身上那些只有你懂的闪光处,并不只有照亮了他,更多的是温暖了在冰冷的现实里你。你们从些许的渐行渐远又迅速靠的更近,距离彼此的心脏又近了一厘米。&挚友和经典电影一样。如果有一天你对它说&谢谢你一直在那里。& 它会回答:&我在那里等你很久了,从你认识的我的一开始我就在那里了。并且我会永远在那里,在你每一个需要我的时候。&&长到这个岁数,你一定早就忘记了很多很多慢慢陪你长大的人,这些人过去了就让他们过去吧,他们的过去属于你,你的未来可不属于他们。重要的是,你要记得从过去到现在还和你一起并肩往前走的人,记得那些挚友,因为他们的未来将会和你绑在一起,连易逝的时间都解不开,他们能陪你慢慢长大,也会陪你慢慢变老。&
在你们身上,一定有某个极其重要的人生节点被时间打了一个永恒的结。&文/&(微信:心理学与生活,xinlishe)&
心理延伸会员测试:心理FM:心理讲座:&原文链接:/info/5356/
理想是你最大的隐私。
我有不少做艺术家的朋友,其中有一个朋友我认识了很多年,近年他的画越卖越好,名声越来越响亮,上了大拍卖会。而当年我刚认识他的时候,他混得很不怎样,他的画不怎么被人欣赏。艺术家聚到一起的时候,常常就是喝酒吹牛,说谁谁谁的画一下子卖了100万之类。而他上有老下有小,他从不讳言自己的画不好卖。
他做了很多被艺术家们瞧不起的事情。比如去给那些想上艺术学院的孩子做家教,教素描,甚至和他弟弟开过一个包子铺,卖包子。而就在这个过程中,他一直没有放弃艺术上的探索。现在,他离他的目标越来越近。
最近一次我们喝酒的时候,他跟我说,他一直就热爱艺术,之所以那时候愿意做很多艺术家不屑于做的事情,是因为他想靠自己的力量去实现这个理想,而不是因为自己有理想,就成为别人的负担。他说,今天他才证明,他可以靠艺术养活自己,包括家庭。而这些年,很多当年和他一起的艺术家,还在长年累月地谈理想,甚至因为理想实现不了,而变得越来越愤世嫉俗。
还有一位朋友,是我的校友,因为一个挫折,在监狱里呆了10年,他的同学朋友,很多都已经发了财,至少也是有房有车的成功人士,而他从监狱里出来,做的第一件事,居然是摆地摊卖服装,然后他一边读书,一边重新规划自己下面的路。这个朋友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他才真正是了不起的。
我也有过人生特别灰暗的时刻,不知道前面有没有路,甚至眼前愁孩子的奶粉钱从哪里出。我做过的最坏打算是,如果在中国,我靠当一个知识分子不能养活自己和家庭的话,我就去当导游或者当翻译,那是我自信可以做得好的工作。如果那些都不行,我哪怕去卖红薯,也一定要让自己和家庭免于匮乏。没有这样的心理准备,没有大不了回家卖红薯的底气,也许我不会坚持到今天。
现在时常有一些年轻、有志于公共事业的大学生问我对他们人生的建议,他们常常有非常宏伟动人的理想。但我会问他们几方面问题。
第一,你的家庭经济条件怎么样?有父母或者兄弟姐妹需要供养么?如果你的家庭条件并不宽裕,父母很不容易培养出一个大学生,你先要努力找一份赚钱的工作,改善家庭的经济条件,能帮助自己年迈的父母享受晚年,或者支持需要学费的兄弟姐妹。这就是在为社会做贡献,就是在做公益。
第二,你谈恋爱了么?准备结婚要孩子么?如果你有这样的打算,要考虑好,或者至少你和你的对象要有一个人,哪怕去开餐馆,开出租车,也要承担起为家庭赚钱的责任。和理想相比,这些都是非常俗的事情。
有一些大学生觉得我好像在给他们泼凉水。他们看了很多外国人的故事之后就说,大学毕业就去非洲帮助那里的灾民或者保护野生动物。这样的事业多么令人激动啊!
但是说一句恶俗的话,那不符合中国的国情。中国不是一个有着良好社会福利体系的国家,不像欧洲人,他们可以做自己爱做的事情就好了,不用担心父母老了无人供养,不用担心家庭成员得了病得不到医治,不用担心孩子将来上不起学。
而在中国,这些都需要你考虑。生存的压力和竞争几乎是残酷的,如果你要投身的事业不是有很好的赚钱前景,你就不得不做好&你以为你做好了,但其实还不够&的思想准备。未来家里的开销怎么办,买不起房子怎么办?老人生病怎么办?孩子上学怎么办?除非你干脆出国去,否则这些都是坚守在这个国家的人所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我确实也有一些这样的朋友,他们有很强的文艺青年气质,义无反顾地投身公益或者文化事业,而且是两口子,最后自己的生存都成问题,还要长辈接济,父母虽然嘴上不说,但也有很大的压力。我虽然很敬佩这样的朋友,但那是人生选择的一种,作为我的观念而言,我并不向大家推荐这种选择。
如果你相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你不能忘记,你对你的家庭和你爱的人,包括对你自己,都负有责任。
如果你愿意献身一项事业,用不着让所有人都知道,特别是不要让你亲近的人感到,如果他们没有支持你,就会有负罪感。真正崇高的愿景,是你在自己心灵最隐秘的角落里和上苍的约定。
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
心理导读:教育是什么?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不是复印机,爱和自由比什么都重要。 &&& &&&
&(一)&前一阵,儿子在学校搞了一些动静,我被请了两次到学校。&一次是儿子在教室里面做"实验",把课桌侧翻过来放。他认为这样桌面有效面积更大:可以把喝水的杯子放在桌上,而不是扔在地下。&他们那个小教室里塞了50多个青春期的孩子,他们面前的小桌子要装20斤重的书包,还有各种各样的杯子。可想而知:人挨人。&老师打电话来"告状",宣布儿子精神不正常了。&我当然不信:早上出门还好好的,去学校了,一眨眼就不正常了。&我还是去了学校。把儿子叫出来问,为什么。&儿子说:就是想做个"实验"而已。&我张开手掌问儿子:这是几?&儿子撇了嘴说:5。&我说:妈呀,太正常不过了。我还以为你真疯了呢。&后来,跟老师一起当面沟通了一下。&老师多少有些暗示:你家孩子怎么这样?&我也直说:他在家自由惯了。但有一点,我肯定:告诉他怎么做才是对的,他会注意的,而且他还是有分寸的。&老师说:我总担心他有一天,会爆炸。&我笑了:你放心好了。没事的。&儿子班上刚发生了一起同学出走的事情,学校和老师都很紧张。&那出走的孩子,带了100元钱。在网吧里混了几天,被警察给抓住了,送回了学校。&学校给这小破孩的处分是:操行分为D。这意味着这孩子,没可能跟儿子他们一起升学了。&儿子跟我讲,自从那小孩出走以后,他们班上就成立了互助小组。就是相互监督:看谁的行为不正常,就马上告诉老师。让老师马上通知家长,把危险分子往自个儿的家里带。&儿子就是因为有搞"实验"的怪异想法,而被同学举报,被成功挽救了一回。&不过,在我看来,这是一起冤假错案。&我告诉老师,儿子很正常。他可以继续上学。&我还告诉老师:孩子自己感受的方式,跟学校的教育有冲突。他还没有调整好。他需要时间慢慢来。不着急。&大约两周后,我又被叫到了学校。&那天,已经放学了,将近晚上7点了。老师说儿子自习说话,被罚站到教室外面。&结果,老师出来后,发现人不见了。&我说:没事。他自己会回来的。&过了几分钟,老师又来电话,说同学已经把他找到了。这小子居然跑到其他班的空教室,做作业去了。&同学已经把他抓获了,老师通知我到校门口去接人。&我在门口见到儿子。他和同学在说笑,见到我,就把他放了。&我听儿子解释怎么回事。&儿子说:他们分组讨论作文课,我说话声音大了。老师叫我在外面去站。我站了一会儿,觉得有点冷,就从后面溜回了教室,拿了作业本,到其它教室去做功课去了。&晚上,我让儿子给老师打了一个电话,沟通了一下。&儿子没有写检查。他只是告诉老师:当时,他是怎么想的。&过了几天,我给儿子讲了一个故事,大意就是:&
一个文明人,到一个野蛮的地方。他自认为比别人聪明。他以为自己能给野蛮人带来文明。却不料,野蛮人觉得文明人一点用也没有。最后,野蛮人就把文明人吃掉了。&我告诉儿子:所谓正常,不正常,都是相对的。&过了一阵,我看见网上说有一小孩被老师罚站,结果,被冻死了。&我跟儿子说:你有权保护你自己,你可以拒绝不合理的处罚。&(二)&儿子经常说,有些老师喜欢把作业本扔在学生脸上。&我问:为啥?&儿子说:作业没做完呗。&我说:操。&儿子早上7点起床,晚上7点回家。7点30做功课,一直做到晚上12点。作业多如鸟毛。&晚上吃饭的时候,有好多次,是闭着眼睛在吃饭。我以为他病了。他说:没事,就是想瞌睡一下。&有很多家住得远的,动作稍微慢一点的同学,只能熬夜,或者第二天来抄作业。不完成作业,就扣操行分。没有选择。&第一次完不成,写500字检查,第二次完不成,就写千字文检查。然后,请家长,家长也要一起写检查。&我问:儿子,老师会不会把作业本扔你脸上?&儿子说:不会。我一般都做完了的。&儿子说:我已经很过分了。作业没完成。老师也没说什么。&有一阵,我直接在家校本上留言:12点后,该休息了。作业可以以后补上。&很过分吗?&其实,我觉得这些作业是很没有人性的。&有一阵,儿子的操行分直线下降。&儿子说:我还是尽量做完吧。不然,我的操行很差了。&(三)&儿子最怵语文了。他做阅读题和写作文都不行。&有一次,老师跟我说:我觉得他的表达好像很有问题。&我实话实说:是啊,我也纳闷。他小学的作文写得很棒。放假写得影评也很棒。但是,一到学校写作文,简直就是惨不忍睹。&好几次,我拿了儿子的试卷来看。自己做了一下阅读题,几乎没有一道做对了的。&然后,看试卷上的作文题:《走进&&时代》,《我最&&的一次感受》。无语。&老师为了挽救后进生,把班上同学的写得好的作文找出来,让儿子观摩、模仿。老师说:只要能吸收一点点,考试都能得高分。&我看了看同学们的优秀作文选。心中大喜。&我跟垂头丧气的儿子说:&
说实话,这些作文写得一点也不好。开头一段是排比,堆砌词藻。中间又是引用名言名句。到了结尾,为附新词强说愁。自个的话一句也没有,有个屁的意义。
我说:你得庆幸自己,没写成这样!
儿子不信,以为我是安慰他。结果,拿了优秀作文问了全家人。大家都说:不知所云!&那些优秀作文,在家里呆了一晚上,第二天就请回学校了。&我说:你要忠实于自己的想法。把要表达的东西先写清楚,怎么也差不到哪里去。&有时,儿子他们每周就要写几篇作文。&我认为,这种方法对孩子来说,就是乱弹琴。&孩子们成天忙着写作练习,连看书和思考的时间都没有,完全是本末倒置的做法。&在家里,我也会教儿子一些读书和写作的方法。我们会花很多的时间去看,去想,然后,让很多的东西自己冒出来。&(四)&比如说,我们如何谈论环保。&第一次接触到这个话题,是从一则新闻说起的。我经常在饭桌上,说很多有趣的事情。&有一次,新闻上说:某地修了水库,蛇没了,猫头鹰也没了,老鼠泛滥成灾。&还有一次,也是新闻说:很多现代病,是因为水的污染造成的。&儿子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话题,就一直问。我也是略知一二,有点招架不住了。&我给他推荐了一本书《寂静的春天》。当然,为了便于相互讨论,我也重新复习了一次。&儿子看完了,我和他一起整理杀虫剂对水、土壤、生态等一系列的影响。&看完了书,那些现实中的新闻,就成了新的案例。&然后,前一阵,又在吃饭的时候,提到"哥本哈根"。&我跟儿子说:有一大帮人,又在为环保的事情,呼吁和扯皮。&我给儿子推荐了两部纪录片:《难以忽略的真相》,还有《全球变暖的大骗局》。&第一部纪录片是戈尔的环保经典影片,第二部是唱反调的:对到底是什么东西引发地球变暖,提出了质疑。&儿子看第一遍的时候,我什么也没有说。&看第二遍的时候,提醒他注意:&【1】《难以忽略的真相》是如何说明地球变暖的事实,它阐述的内在的逻辑是如何的;&【2】请注意戈尔用了哪些方法,使讲演真实、生动;&【3】《全球变暖的大骗局》是如何质疑地球变暖的原因的,它提出的数据和理由何在,它内在的逻辑是如何的,又是如何阐述的。&儿子关心一个问题:&如果地球变暖的话,冰山是从上面融化,还是从底部融化?&儿子去学校问了几个老师。&一位老师说:你在哪儿找的这个中考题!我都没有想到过,太绝了。应该是从上面融化吧。&另一位老师说:应该是从底部融化的。&儿子班上的同学说:可能两种都有。&儿子问我。&我说:你为什么不自己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呢?我们家有冰箱,有电暖器。你应该自己设计一个方法来验证一下。&我说:我们家,除了炸弹你不能做以外,其它,你都可以做。你知道,现在房子太贵了,如果真砸了,我们都得喝西北风。&(五)&当然,我的教法很浪费时间。有时,一个月看几本书,也不写什么。&我跟儿子强调的是:你得有感而发。没感就不发。感觉少的时候,压一压。感觉来的时候,一挥而就。&儿子就按我说的做。我想,他知道如何围绕这一个专题去处理信息了。&现在做的方式,跟课本上的作业是不同的。&儿子以前做过一道环保的语文题目:给某个地方干涸的河流写一条广告词。&写这样的东西,可以连环保是什么都不需要知道,就可以写了。&
有些形容词,你只需要动5分钟心思,就可以完成。华丽、漂亮。
但有些东西,你仅靠词语来支撑,永远都是那么空洞、无知。
我和儿子相互交流,我们从来不关心什么是标准答案。&我承认,我教儿子的做法,看起来很"浪费"。但我知道,我教他这么一次,顶得上他上三年的语文课。&其实,这不只是什么语文课。&我真正的目的是让他自己学会开眼,找到跟这个世界真实连接的一种方式。&
这些东西是用来成长的,不是用来考试的。&(六)&我觉得现在的学校的很多教学方式是比较落后和可笑的。&阅读居然会有标准答案。一个毫无感觉,能把中心思想、段落大意牢记在心的人,能重复得好,善于模仿,不越过教参书的行为,会得到更多的赢的机会。&我认为这种教育除了贬低自我,让人变得无能以外,别无结果。&什么人都可以犯错,我会犯错,老师会犯错。大人可以犯错,而孩子们不能。这是什么鸡巴逻辑。&国家用教科书制造了大量有文凭的人,然后,它只是利用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很多人以为自己上了大学后,就平等了。结果,到末了,才发现自己根本没事可做。&难怪,邵夷贝在一首新歌里这样写道:&
谁把你教育得善良无害,然后让你在现实中哭着学坏。
谁把你的学历变成一纸空白,然后告诉你这是优胜劣汰&
(七)&再有半年,儿子就中考了。他们已经把下学期的课提前学完了。后面,估计就到了魔鬼冲刺阶段。&儿子憋了气要考前茅的中学。&我在一旁悠悠地说了一句:放松!放松!&我跟儿子说:不要说中考了,考大学都是很低的人生目标。&我说:一个人埋头读书,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只消费,不贡献。这太容易了。上个大学,有啥难呢?
儿子答应我放寒假了,要看看《北大批判》。这是我推荐他看的。&我说:你要忙的话,看第一章的内容就够了。&儿子说:这书写得是啥?&我把书的副标题指给他看:中国高等教育有病。&其实,我想说:中国教育,从小到大都有病。&我跟儿子说:这本书,大概是说,很多有用的东西,以后就没用了。有些没用的东西,以后就有用了。&这解释有点混乱,一如我们的世界。&(八)&看了柴静采访卢安克的片子,突然对教育有点感悟。&我觉得教育是两个字:教和育。&教,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送,而是言传身教。你不能一边把作业扔到孩子脸上,一边希望他成为有个性和创造力的人。&育不是填鸭,不是吃饱就可以成长。你需要时间和孩子一起玩耍,看看他们怎么想的,听听他们怎么说的。了解他们的世界和我们有怎样的不同。
总之,你不能太功利。&
教育不是复印机,爱和自由比什么都重要。&文/佚名(微信:心理学与生活,xinlishe)原题《爱和自由比什么都重要》&
心理延伸会员测试:心理FM:心理讲座:&原文链接:/info/5324/
2013秋季必看的10部新剧。
2013秋季必看的10部新剧。
精选mp3里最不忍删掉的英文歌,近800首(附评论)!~ ~ 收藏下来慢慢听吧!~(微博男女)
精选mp3里最不忍删掉的英文歌,近800首(附评论)!~ ~ 收藏下来慢慢听吧!~(微博男女)
不了解自己的一个表现就是不知道如何正确的对待自己,或是溺爱放纵,或是自责苛求,总之就是不能以一种平和的方式与自己相处。——希阿荣博堪布《次第花开》
周国平:爱与孤独
孤独是人的宿命,它基于这样一个事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世界上一个旋生旋灭的偶然存在,从无中来,又要回到无中去,没有任何人任何事情能够改变我们的这个命运。 是的,甚至连爱也不能。凡是领悟人生这样一种根本性孤独的人,便已经站到了一切人间欢爱的上方,爱得最热烈时也不会做爱的奴隶。
有两种孤独。&
灵魂寻找自己的来源和归宿而不可得,感到自己是茫茫宇宙中的一个没有根据的偶然性,这是绝对的、形而上的、哲学性质的孤独。灵魂寻找另一颗灵魂而不可得,感到自己是人世间的一个没有旅伴的漂泊者,这是相对的、形而下的、社会性质的孤独。大悲悯。在他所爱的人身上,他又会发现神的影子。
孤独源于爱,无爱的人不会孤独。&
也许孤独是爱的最意味深长的赠品,受此赠礼的入从此学会了爱自己,也学会了理解别的孤独的灵魂和深藏于它们之中的深邃的爱,从而为自己建立了一个珍贵的精神世界。
在我们的心灵深处,爱和孤独其实是同一种情感,它们如影随形,不可分离。愈是在我们感觉孤独之时,我们便愈是怀有强烈的爱之渴望。也许可以说,一个人对孤独的体验与他对爱的体验是成正比的,他的孤独的深度大致决定了他的爱的容量。孤独和爱是互为根源的,孤独无非是爱寻求接受而不可得,而爱也无非是对他人之孤独的发现和抚慰。在爱与孤独之间并不存在此长彼消的关系,现实的人间之爱不可能根除心灵对于孤独的体验,而且在我看来,我们也不应该对爱提出这样的要求,因为一旦没有了对孤独的体验,爱便失去了品格和动力。在两个不懂得品味孤独之美的人之间,爱必流于琐屑和平庸。&
爱可以抚慰孤独,却不能也不该消除孤独。如果爱妄图消除孤独,就会失去分寸,走向反面。&
分寸感是成熟的爱的标志,它懂得遵守人与人之间必要的距离,这个距离意味着对于对方作为独立人格的尊重,包括尊重对方独处的权利。&
当一个孤独寻找另一个孤独时,便有了爱的欲望。可是,两个孤独到了一起就能够摆脱孤独了吗?&
孤独之不可消除,使爱成了永无止境的寻求。在这条无尽的道路上奔走的人,最终就会看破小爱的限度,而寻求大爱,或者&&超越一切爱,而达于无爱。&
意匠的精品网站分享
第六弹——分享给大家50个非常赞的创意类网站。每一个都有不一样的精彩哦~
完整文档下载》》
============================
一款在线的PS 设计网站。
一个灰常不错的数据可视化网站。
该网站下大量工业设计、建筑设计、装置艺术等最新信息,值得喜欢设计的同学们关注收藏。
很棒的图片展。每张图都很大,质量也不错。值得收藏。
一家很不错的 韩国图片素材网站。
一个很棒的设计咨询微博。
很棒的图片素材下载网站。
国外设计学生晒作品的网站,大家感受下。
一个很赞的配色方案灵感网站。
非常赞的字体下载网站,这些字体都是可以商用的哦~~
国际上很著名的交互设计公司,喜欢交互设计的同学可以留意下他们的网站。
漫画人基本都知道的P站,神奇我居然没推荐过。。。对漫画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强烈关注此站。
一个很赞的纹理素材下载网站,主要是免费的哦~
这是一个收集了大量精美图片的网站,很值得收藏。
一个很棒的设计网站。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音乐播放网站,独特之处在于它是用代码来实现音乐播放的~~来感受下吧~
一个灰常赞的创意设计网站,值得收藏。
很棒的艺术设计网站。
一个蛮不错的创意、设计网站。值得收藏。
一个很棒的建筑设计网站,喜欢建筑的同学可以收藏着~
一个还不错的艺术设计网站。
如果你也居家恋物的话 请收藏这个网站。
灰常棒的diy设计网站,内容多多哦。
很棒的设计集合网站。
一个很棒的创意汇集站哦。里面资源很是丰富。
高清纹理下载站。
很有特点的一个网站,里面的内容经典,艺术。
非常棒的一个图片素材站。
这个网站里面很多风格不错的插画设计,喜欢插画的童鞋可以关注下。
大家经常看到的日本24节气的唯美网站,说来惭愧,他们正在发扬的却是我们一直丢失和遗忘的,实不应该。
各种素材的网站,可以直接搜索。
很棒的一个艺术设计方向的网站。
一个灰常不错的创意汇集站,资源很多。
数据可视化网站。很多不错的案例,也可以用来做简历参考。
北欧橱窗,喜欢家居的童鞋可以多看看,台湾的网站。
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一定要留意下这个网站哦,很赞的说。
汇集身边的创意。可以看到比较新的作品。
各类优秀的创意设计网站,值得一看。
创意汇集站。
优秀字体下载。
视觉传达设计
不要客气,喜欢艺术的可以快快把这个网站抱走
一个很不错的图片站。
来自俄罗斯的一个创意汇集网站。来感受下吧。
很棒的创意汇集网站。
设计站。值得收藏。
吉卜力工作室(スタジオジブリ,Studio Ghibli)纪念大师宫崎骏
每天都会有最新鲜的logo出炉。
很棒的图片素材站。值得收藏。
如果想每天都看到最美最赞的设计或图片,这个也许是你最佳选择哦~~
以上内容均来自【意匠id】微信号:ideasboom 。微信每日推送。每天一个最优网站,你值得拥有~~
========================
完整文档下载》》&
寻觅优秀女人
&文: 毕淑敏 & 主播: 流宁&优秀的女孩赋有净化灵魂的使命,她们使世界变得澄清,她们像油一般润滑了车轮。&
&女人占了人类的一半。这个数字是多少?假定人类有六十亿,广义的女人(从垂垂老媪到嗷嗷待哺的女婴),就有三十亿。假如我们把女孩的年龄界定在十五至三十岁,大约占女人总人数的五分之一吧,那也有六个亿了。&&望漫天霞霓,俯苍茫人寰,常常想,这其中最优秀的女人该有多少?&&优秀的女人首要该是善良。&&之所以把善良排得惟此为大,是因为这个世界残酷的太多。权力场,金钱场,情场,战场&&到处弥漫着硝烟,到处流淌着血污。在温文尔雅的面纱下,潜伏着充满杀机的眼睛。优秀的女孩赋有净化灵魂的使命,她们像明矾一样,使世界变得澄清,她们的血像油一般润滑了车轮,历史艰难地向前滚动。女人的善良是人类温情的源泉。&&善良的女人知多少?&&这个比例实在是不敢高估。女性其实是极不易保持善良的。她们遭受的屈辱多,她们自身的负担重。在被伤害之后,易滋生出火焰一样的报复。在悲伤之余,常在凄冷的黑夜咬牙切齿,对整个生活发出女巫般的诅咒。&&原谅我,女人们。虽然我很想说出一个有关你们善良的高比例,犹如我们面对一块待检的金石,报出它是十金足赤。但事实是,历经磨难而终不改善良本性的女人,像一道穿流污浊仍清澈见底的小溪,其实是很罕见的。苍老的妇人多见狞恶之色,琐碎之色,猥琐之色,就是明证。&&优秀的女人其次应该是智慧的。&&女人比男人更需要智慧,因为她们是更柔软的动物。智慧是优秀女人贴身的黄金软甲,救了自身才可救旁人。没有智慧的女人,是一种通体透明的藻类,既无反击外界侵袭的能力,又无适应自身变异的对策,她们是永不设防的城市。智慧是女人纤纤素手中的利斧,可斩征途的荆棘,可斫身边的赘物。面对波光诡谲的海洋,智慧是女儿家永不凋谢的白帆。优秀的智慧的女性,代表人类的大脑半球,对世界发出高亢而略带尖锐的声音,在每一面山壁前回响。&&但女人难得智慧。她们多的是小聪明,乏的是大清醒。过多的脂粉模糊了她们的眼睛,狭隘的圈子拘谨了她们的想象。她们的嗅觉易在甜蜜的语言中迟钝,她们的脚步易在扑朔的路径中迷离。智慧不单单是天赋的独生女,她还是阅历经验胆魄三位共同的学生。智慧是一块璞,需要雕琢。而雕琢需要机遇。&&不是每一块宝石都会璀灿,不是每一粒树种都会挺拔。&&我是一个保守的农人。面对一块贫瘠土地上的麦苗,实在不敢把收成估计的太好。智慧的女人通常比我们想象的要少。&&优秀的女人还需要勇气。在这颗小小的星球上,什么矛盾都不存在了,男人和女人的矛盾依然欣欣向荣。交战的双方永远互相争斗,象绳子拧出一个个前进的螺纹。假如你是一个优秀的女人,无论你朝哪个领域航行,或迟或早你将遭遇这个世界上最优秀的男人。不要奢望有一处干燥的麦秸可供你依傍,不要总在街上寻找古旧的屋檐避雨。当你不如一个男人的时候,他会宽宏大量地帮助你,当你超过一个男人的时候,他会格外认真的对抗你。这不知是优秀女人的幸与不幸。善良的智慧的有勇气的女人,要敢在黑暗的旷野独自唱着歌走路,要敢在没有桥没有船也没有乌鸦的野渡口,像美人鱼一般泅过河。&&这个比例有多少?&&望着越来越稀疏的队伍,我真不忍心将筛孔做得太大。但女人天性胆小,就像含羞草乐意把叶子合起来一样。你不能苛求她们。&&现在,在漫长阶梯上行走的女人已经不多了。&&最后让我们来说说美丽吧。&&在这样艰苦的跋涉之后再来要求女人的美丽,真是一种残酷。犹如我们在暴风雨以后寻找晶莹的花朵。&&但女人需要美丽。美丽是女人最初也是最终的魅力。不美丽的女人辜负了造物主的青睐,她们不是世上的风景,反倒成了污染。&&何为美丽?一千个人有一千种说法。我只能扔出我的那一块砖。&&美丽的女人首先是和谐的。面容的和谐,体态的和谐,灵与肉的和谐。美丽并非一些精致巧妙的零件的组合,而是一种整体的优美。甚至缺陷也是一种和谐,犹如月中的桂影。那不是皓月引发无数遐想最确实的物质基础吗?和谐是一种心灵向外散发的光辉,它最终走向圣洁。&&美丽其次应该是柔和的。太辛辣太喧嚣的感觉不是美,而是一种刺激。优秀女人的美丽像轻风,给世界经潜移默化的温馨。当然它也容纳篝火一般的热情。可是你看,跳动的火苗舒卷的舌头是多么的柔和,像嫩红的枫叶,像浸湿的红绸。激情的局部仍旧是细致而绵软的。&&美丽的女人应该是持久的。凡稍纵即逝的美丽都不是属于人的,而是属于物的。美丽的女人少年时像露水一样纯洁,青年时像白桦一样蓬勃,中年时像麦穗一样端庄,老年时像河流的入海口,舒缓而磅礴。&&美丽的女人经得起时间的推敲。时间不是美丽的敌人,而只是美丽的代理人。它让美丽在不同的时刻呈现出不同的状态,从单纯走向深邃。&&女人的美丽不是只有一根蜡烛的灯笼,它是可以不断燃烧的天然气。时间的掸子轻轻扫去女人脸上的红颜,但它是有教养的,还女人一件永恒的化妆品--叫做气质。可惜有的女人很傻,把气质随手丢掉了。&&也许可以说,所有美好的女人都是美丽的。&&我在女性的群体里砌了一座金字塔。它是我心目中的女性黄金分割图。&&这样一路算下来,优秀的女人多乎哉?不多也。&&是不是我的比例过于苛刻?是不是我对世界过于悲观?是不是我看女人的暗影太多?是不是优秀和平庸原不该分得太清?&&现代的世界呼唤精品。女士们买一个提包都要求质量上乘,为什么我们不寻求自身的优秀?&&优秀的女人也像冰山,能够浮到海面上的只有庞大体积的几十分之一。精品绝不会太多,否则就是赝品或是大路货了。&&难道女人不该像拥有眼睛一样拥有善良吗?难道没有智慧的女人不是像没有翅膀的鸟儿一样无法翱翔?难道坚韧不拔果敢顽强对于女人不是像衣衫一般重要?难道女人不是像老媪爱惜自己最后一颗牙齿一样爱惜美丽?&&让我们都来力争做一个优秀的女人吧。为了世界更精彩,为了自身更完美,为了和时间对抗,为了使宇宙永恒。&
一个普通人离杀人犯有多远?
壹心理导读:一个普通人,为什么会摇身一变,成为一个挥刀乱砍的恶人?推动善恶不断摇摆的力量,究竟是什么?&&& &
1994年的卢旺达大屠杀在三个月之内,胡图族人杀死了大概80万到100万的图西族人,是三个月的时间死了将近100万人,凶器是一些大砍刀跟狼牙棒,这很可能是现代历史上最被忽略,但是又最残暴的一桩大屠杀。
这个屠杀的发生现在看起来是非常匪夷所思的,为什么呢?因为原来这两族人是混居在一起的,他们很多就是邻居,是非常要好的朋友,是老师跟学生,是医生跟病人,是这样一个关系,是公司里面的伙伴、同事,学校里面的同学。一夜之间,政府告诉胡图族人说图西人是坏蛋,你们拿起武器,然后军人来了发武器给他们,去把他们统统杀光。
这忽然间在你隔壁的,就坐在你身旁的这个人,莫名其妙的就拿起了刀砍向了你的头,然后他们会怎么砍法呢?他们会把一个家庭的父母都砍死,而砍死的这些凶手里面包括一些女人。这个其中有一位胡图族当年的凶手,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她后来回忆她怎么样杀死一个邻居的小女孩。她说既然她父母都死光了,我就只好把这个小女孩也解决了,要不然留下她,她不是更痛苦吗,我也是为了她好。但是她还记得那个小女孩被她的刀子砍下去劈她的头之前,那个惊讶的哀求的眼神。
在这场屠杀里面还有大量的轮暴事件,这些轮暴事件有时候是这样的,是一群凶手逼着一个家庭,要这个12岁的小孩当着全家人的面去强奸他自己的妈妈。然后跟着把刀交给这个小孩,叫他把他全家人都杀光,只剩下他这个妈妈,然后他妈妈再在这个小孩面前被这些凶手一个一个去轮暴。
为什么我们人类可以犯下这样的错误,当我们大部分人在面对这样的图景的时候,我们都觉得这种事情绝对不会发生在我们身上,至少我们不会干这样的事情对不对。但是你想想看这场屠杀的教训就是原来非常平静,种族关系不算特别紧张,就你的好朋友,你的好兄弟,你的好邻居,居然可以一夜间就变成这样一个残酷残暴的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今天要给大家介绍一部这几年来相当受重视,非常重要的着作《》,副标题叫做好人是如何变成恶魔的,这本书的作者叫做菲利浦&津巴多。这位作者现在是全世界心理学界赫赫有名的一位大心理学家,那么他为什么这么有名,是因为他曾经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做过一个实验,那个实验后来几乎没有人敢原样的重复再做的实验,就是非常有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
这个实验是怎么回事呢?是这样的,他去找了一帮志愿者都是一些学生,过来愿意做一个研究对象。这个实验基本上就是在学校的校园里面把一个教学楼改装成一个监狱,布置成一个监狱环境,然后这些来接受实验的学生经历一个非常逼真的逮捕过程,还真的是有地方警察帮忙的一个逮捕过程,把这些志愿的这些学生抓进来。抓进来之后呢就会发现,这些被抓进来的学生就成了囚犯,而另一些学生是随机的被选择当这个狱警,然后就关两个礼拜。
这个实验的目的就是看在这两个礼拜之内,这些原来都是普通年轻有为的大学生、研究生的这些好孩子们这些年轻人们,当他们有些人扮演囚犯,有些人扮演狱警之后,双方的互动会怎么样,这个环境跟这个制度又会对他们造成什么样的影响。结果这个实验的结果非常骇人,乃至于这个实验根本还做不到一个礼拜,就要被迫终止。
后来成为全世界一个着名的新闻话题,无数的新闻媒体、电视剧、电影都曾经重复的演绎这个故事,而当年那个实验对他的所有的参与者,包括这位津巴多教授,对他们都造成了很重要的影响,固然使他们出名,可是也使他们一辈子背负一个良心上的罪责。
这个实验到底是怎么回事?里面到底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它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呢?答案就在这本书。这本书是这个实验结束了三十多年之后,这个教授才重新整理,根据当时的笔记写出来,而在这三十多年之间,他已经针对这个问题做了大量的研究,包括可以回答我们刚才一开始所说的&为什么卢旺达大屠杀会发生&这样的问题。
这样的一个研究,他其实要指出的一个主题非常简单,这个主题就是人为什么会变坏人。有时候我们看到一些人,我们说他杀人,比如说前一阵子我们知道有很多人去校园里面屠杀一些无辜的小孩。这个时候我们就会说这些坏蛋、这些坏分子他残暴不仁,他太没有人性了,仿佛我们把罪恶当成某种人的特质,我们把残忍当成某种人的性格。
这时候呢,对我们来讲好像舒服一点,我们平常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治安的方法就是把少数坏分子隔离开去,知道有谁会犯罪,我们就先抓他。这以前讲犯罪学很讲究这点,就看什么人像是犯罪分子。可是呢也有一些学者从完全不同的路径来探讨这个课题,这就是社会心理学。
按照社会心理学的讲法,一个人之所以会犯罪,会变得很变态并不是这个人的性格特质的问题。相反的一个非常善良的平常非常温厚的人也可以是个凶手。在纳粹大屠杀犹太人的时候,这些故事我们早就听的太多太多了,是不是?所以我们要研究的是什么,是一些情景,是某种的情景,某种的环境,某种的背景使得一个人为恶,使得一个人忽然堕落,堕落成为撒旦,所以这本书叫做《路西法效应》。路西法Lucifer,撒旦的另一个名字嘛。
所以在这个研究里面,我们现在来看一看。我觉得这本书很震撼的地方,就是这个研究是很有名的,很多人听过。但是我第一次这么仔细的知道这整个研究的过程。原来在1971年他们做这个研究的时候,你就会一步一步的看到这些学生,这些原来很纯真的学生,怎么样忽然之间有人适应了囚犯,有人变成了魔鬼般的狱警。
请记住这个年代,正好是美国六十年代火红年代之后没多久。这些学生全部都经过嬉皮士运动的洗礼,喜欢爱,喜欢做爱,反对战争,喜欢大麻,喜欢旅行,爱好和平,对所有的权威对所有的建制都抱着一种天然的反动跟不满。那么为什么他们在几天之内就会变成那么顺从某种体制,比方说这个监狱的体制,那么顺从的扮演这个体制安排给他们的角色呢,答案我们明天继续跟大家接着说。
我们今天继续接着说1970年代非常有名的斯坦福的监狱实验,在那场实验里面最有意思的就是在实验开始的第一天,几乎所有人就已经开始进入角色了。那么这个角色的安排是怎么样,我今天给大家继续介绍这本《路西法效应》,作者菲利浦&津巴多。
他非常详细的描述了当时的情况,首先所有的囚犯进到监狱之后,都要赤裸身体接受检查,然后换上一个囚犯的制服。跟着他们要开始报数,就每人安排一个号码,比如说1609啊,这样给他一个号码。这个号码是很重要的一个仪式,这就表示从现在这一刻开始你不再是你原来那个人了,你只是一个囚犯,你被赋予了一个新名字,而这个名字就表示,你被剥夺了你原来的背景跟人性,进入了这个体制之内。
然后,这个几天的实验里面,他们反复的要求这些假装是囚犯的学生,不断的要报数说自己是几号几号,就是要加强他的印象,让他知道你已经不是学生了,你甚至不是在做实验,你是一个真正的囚犯,你所拥有的不是一个有姓有名的东西,而是一个号码。
另一方面,当狱警的那一帮,当狱卒的那帮学生又怎么样,其实他们很多一开始都特别厌恶做狱警,为什么?我昨天不是说了嘛,他们是很反叛的年轻人,他们觉得当囚犯要过瘾过了,而且他们觉得好端端的我跑来斯坦福大学念书,将来当狱警那多没出息呀。
可是当他们穿上狱警的制服,当他们戴上让别人看不到他眼神的太阳眼镜之后,他慢慢开始感觉到某种权威感来了,这个制服就开始使他改变。然后在一天之内,这个互动就已经出现微妙的变化,就是这些刚刚进来嬉戏闹闹的囚犯学生,饰演囚犯的学生们有时候会搞点小反叛,而这些狱警很迅速的就开始忘记了这只是个实验。
他觉得你这么不听我的话,其实是对我的这个身份对这个体制的不尊重,你在挑战我的权威,要好好镇压他们。到了第二天,这些饰演囚犯的学生就已经开始想策划叛乱,然后又被更残酷的镇压跟羞辱。这就让我马上想起来我们日常生活里面常常见到一些有微小权力的人,哪怕只是一个城管,他为什么有时候会变得那么凶暴,这并不表示他平时不是一个好爸爸,不是一个好亲戚好邻居,他可能也是。
但是只是在穿上制服在某个情景之中,他觉得任何一点对他的稍微的言语的冒犯,对他的说法不同意的东西,他都会火冒三丈,他就会觉得你这是在挑战我跟我背后体制的权威。他把他自己这个&我&投射的太大,他也把这个体制延伸的太长到自己的身子上了。
然后我们再接下来看这几天发生的事情,最怪异的是连外面来的人都居然能够慢慢适应这个监狱的情景,比方说这里面他们来安排一个,装模做样的安排了一个上诉委员会。就是说这些囚犯如果对我们这个监狱有什么安排不当的地方感到不满的话,你可以提出申诉。然后在这个上诉委员会里面有一个囚犯,被其他的囚犯推举为代表,他居然在当时的日记里面记录什么,他说他很高兴,很骄傲,居然被我的同伴推举我为犯人代表。他似乎开始很认真的觉得自己真是个犯人,而且还是一个挺不错的,能够得到狱友们支持的犯人。
后来还有一天安排了家长、亲友会见日,那儿这就已经到了礼拜二的事,就是第三天,就有些父母可以被安排进来探望自己的子女。在这个探望过程里面太有意思了,你们知道美国人亲子一见面就有自然的拥抱,但在这个环境底下有一些父母居然看看守在旁边的那些狱卒说,我可以跟我的孩子握手吗?居然去跟孩子握手。
然后双方非常不自然的说话,而且在说话的过程里面,每次说到监狱对他们待遇并不太好的时候,这些狱警就在旁边&嗯&,走来走去,中断他们说话。而有趣的是连外头进来这些家长父母也都居然不敢吭声,不敢反对,似乎很多人都很快的进入了这一个场景里面。
只有少数几个犯人,比如说5486,他是拒绝投入的,他拒绝假装这是真正的监狱,他每次在说话的时候,他都强调这是个实验室,但是后来很快的,因为狱警的加强压迫,他也很快投入反叛行动。当他投入反叛行动的时候,他就跟他其他的一些想要造反的狱友们就一起被残酷的镇压,他就开始逐渐的相信自己果然是个囚犯。
例如说这里面有一个叫416的犯人,他用绝食来抗议对他越来越残暴的那些家伙,那些家伙呢就用百般的性羞辱的方法来对待他。所以在这里面呢,我们这位教授他就说到后来美国在伊拉克那些恐怖的监狱里面虐待囚犯是怎么回事,完全在这个实验里面就能够找到端倪。你很自然的会想性羞辱那些人,要他们脱裤子,要他们假装互相鸡奸。
然后这些在这个实验过程里面,我觉得最有趣的地方就是连我们这位狱长,装作典狱长的这个教授,这个教授是有名的左翼教授,反战,搞越战大游行,学生们都很爱他,和蔼可亲,直到今天还老在抗议美军的种种暴行。但是当时他假装典狱长的时候,他完全无视这整个局面的变化,他不晓得这三四天里面已经发生一些超出控制的事情。
他非常投入他开始恨这里面某些的囚犯,觉得他们太不合作,太不听话,他开始注意有些狱警表现的相当好,非常凶悍,虽然好像有点太凶了,太过分了,但是他就想法设法的不让那些想离开这个实验的学生离开这座假装的监狱。然后这里面我们还要注意,就是最后当整个实验中断之后,这里面其中一个饰演狱卒的学生叫博登,他的日记说,当菲利浦向我透露实验将要结束时我高兴极了,但也震惊的发现,其他狱卒非常失望,不只因为我们原来要得到的实验研究的薪水减少,而且我觉得某个程度上,他们似乎很享受那个过程。
然后呢,另外一个作风强硬的狱卒阿内特,他说两件事情让我印象很深刻,第一个是对犯人沉浸在角色中的观察,留下来的犯人说,如果他们可以被释放的话,他们就愿意放弃他们的酬劳,另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感想是,犯人在后来的会议里面,就是大家已经结束了这个实验,互相交流的时候,这些犯人仍然很痛恨不可相信这些狱卒。
因为他觉得他们真是坏蛋,但是问题是他们就说我们其实不是坏蛋,我们只是很普通的学生,甚至这些学生里面有一些平常非常可爱,人缘非常好的学生,这时候也变得很凶悍。
我们一般人在看到一些惨案发生的时候,在看到一些匪夷所思的,残酷的屠杀事件的时候,我们通常会觉得我绝对不可能变成那样的坏蛋和凶手,我们通常很自信自己的道德判断能力,很自信自己的坚强意志。可是千万不要太过自信,有没有想过像纳粹屠杀,像南京大屠杀,像卢旺达大屠杀。如果把你丢在那些谋杀者的屠杀者的角色里面,你会怎么做?你会不会可能顺从,你会不会可能也投入其中呢?这是非常有可能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可能。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路西法效应》,它的作者菲利浦&津巴多,正是想告诉我们这一点。因为使得我们变坏的是一些情景的效果,这些情景有时候是来自于像我们昨天讲的制服、监狱的环境、某种规则、某种秩序。
还有它是种群众压力,什么是群众压力?比如说像卢旺达大屠杀的例子里面,当你发现其他人都在这么干的时候,而你不动,你不干,你会担心自己会被人认为,我其实是同情这些图西族人的,我是不是和个胡图族人的胡奸呢?所以你觉得我也被迫要去杀人。
而当你开始杀人之后,你就会觉得既然我已经杀了,那我只好继续杀下去,我甚至杀人有时候是为了帮助那些受害者解脱,反正他们迟早要死,不如我爽快的让他们死。我是对他们好,你会想出各种各样的理由来为自己解释。
我们在这里面就看到一些很特别的例子,我们今天继续给大家念一些这里面一些片断。这本书里面《路西法效应》特别强调纳粹当年的环境,纳粹当年有一种人叫做纳粹医生,我们知道,纳粹医生事实上很多人觉得很奇怪的一种人,这些人平常就是很好的医生,他的主要的工作,职业伦理要求就是救急扶伤要救人命,但是当他被派到集中营里面的时候,他要执行的任务却是释放毒气或毒针,让那些囚犯一个一个痛苦的死去。
他们进去的时候,一开始根据现在的调查研究,就说他们通常会觉得很困惑,这里的人怎么能够做的出这种事情呢?他们怎么可以受这样的痛苦呢?后来慢慢他会得出一个对自己来讲很合理的答案。这些囚犯现在住在这个集中营里面,在粪堆里面苟延残喘,我还不如给他一团毒气让他到天堂去,让他变得更好。慢慢的,这整个屠杀就变成不是屠杀了,而是一个有道义去完成的任务跟工作。
你怎么样把这个其实很邪恶的东西执行好,就变成你最关心的问题,这就像思想家海纳&阿伦特讲的平庸的邪恶,就在这里,你开始失去自主的判断能力,你开始在做一起其实平常自己不相信的事情。因为你觉得我只是在执行任务,就等如有人让我去告密,我的伙伴里面有谁有什么反动思想。
等于有人叫我去杀害敌方的某些某些人,我会把它说成我只是在一个组织里面,我这时候被迫牺牲掉我平常某些信念,但是其实我是为了大局,是组织要求的,这责任并不在我身上。然后这里面就提到,公开扮演跟自己私下信念相反的角色会出现一个有趣的结果,就是产生认知失调,行为跟信念之间不一致,以及行动不是随着恰当态度而产生,都是认知失调出现的条件。
由于这些和个人信念不符的行动是这些人承诺要做的,于是狱卒们或者当年的纳粹医生便觉得需要赋予它意义,必须找理由来解释自己为什么作出违背他们真正信念和道德主张的事,简单的讲也许就是自己欺骗自己了。在这个欺骗过程里面,特别值得注意的就是,当年那些纳粹的医生时时刻刻摆荡在谋杀的残酷以及短暂的人事之间,然而这道鸿沟,无法弥平。
事实上,持续分裂就是使他们继续从事夺命任务的因素,分裂是维持总体心理平衡的一部分。因为这个分裂他难以弥合,所以他更需要去努力的让自己达到平衡,慢慢的你这个人,一个原来有自由意志的人,就逐渐被整合进了巨大、野蛮,而且高度功能性的系统之中,奥斯维辛集中营就是一个集体产物。
那么后来受到这个研究的启发,又有别的心理学家做过其他的实验,效果也很惊人,也非常着名。比如说非常有名的米尔格伦实验,这是另一个社会学理学家做的实验。这个实验是怎么回事呢?就是找一帮学生,叫他们扮演老师,然后就骗他们说你们另外一帮受实验的学生呢,就扮演学生关在对面的房间里面。那儿你看不到他们的样子,只听得到他们的声音。
里面那些扮演学生的那些受试者,跟你这个扮演老师的受试者之间有条电线,你这有个按纽,你一按那儿,他那边就会被电击,就会触电。那然后接下来做什么呢?就是你很简单问他一些问题,隔着这个扩音器问里面的学生问题,他答错了,你放电,他再错,这个电就更大一点。随着他错误的增加,这个电就不断的增强,达到450伏特的时候,他就会致命。
找来几十个学生,做这个实验,其实所有的学生都在扮演外头按纽的那个老师,里头的那些学生都不会真的被触电,里头的学生是米格尔伦教授安排的一些演员,是假装触电在里面尖叫的。但是这些学生受试者,这些扮演老师的人他们是不知道的,他们以为里面真有一个自己的同学在里面做实验,假装是个学生,然后我按纽他会触电。
然后实验开始,一开始里面叫一下&哎呀,好痛&、&哎呀,好痒&,没什么继续问答。问答下来随着答错的情况增加之后,这个电流不断加强,终于到了里面那些人受不了了,开始喊叫&我受不了了,赶快结束放我出去&,到了这些时候,这些装老师的这些受试者怎么办呢?他会望一望实验室主管怎么办,这实验室主管非常冷酷的说,不用管那么多,没事的,继续。
然后他继续,他通过扩音器对里面的被电到的学生说,你们不要担心不要害怕,忍一忍很快就好,但是不行,那个惨叫声越来越犀利,直到最后他们甚至开始觉得我只要把电压调到450伏特让他一死了之,就结束这痛苦就完了。
最后这个实验里面有2/3的受试者在短短一小时之内,都把电压调整到了足以让人致命的450伏特。当实验结束之后,他才知道里面没有这么一个同学,还好没有死人,但是在那一小时之内,这些原来善良的大学生,都准备好了要做杀人的准备。
也许大家看过一部电影,最近几年也很受欢迎叫做Die Welle浪潮(刚搜了下,暴风影音上有在线的),讲的是个真实的故事,是一个美国中学的历史老师,他做了一个实验,跟学生们做,他怕学生不懂,为什么当年德国人会那么变态,支持纳粹党去屠杀犹太人。
于是他就要求这个同学里面,这个班级里面开始组织一些的仪式、口号、手势,特别招呼方法,把人群分成内跟外,他跟我,我者跟他者,这时候慢慢慢慢,这个仇恨就在校园里面弥漫出来,慢慢一个非常独裁倾向的政治意识形态出来。这些原来很天真可爱的中学生就出现了一群非常残暴的,有狂热信念的一群人,然后这时候,这个老师宣布我们教学结束了,大家现在知道了吧,纳粹是怎么来的,纳粹就是这么来的。
从这个实验我们又可以说到一点,就是我们这几天一直在讲的这个斯坦福监狱实验,这个监狱也许不一定需要是个真实的监狱,我们也许就已经活在一个监狱里面,我们今天继续给大家讲这本《路西法效应》,作者是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菲利普&津巴多。
在这本书里面,他提到一个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之中,也许我们心里面就有一个预警,它在提醒我们,警戒我们,告诉我们,我们不该做什么,我们应该做什么,我们不应该放纵我们的言论自由,我们要尊重某种的权威与秩序,我们整个社会多多少少其实有可能就是一个这样的实验室。
那这时候我们日常生活之中,就会出现一些我们自己都猜测不到的怪事,比如说这里面讲到,当年另外一个很有名的试验,就是另外一对的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比布&拉塔内,还有约翰&达利他们在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跟纽约大学当教授,他们做一个研究。
这个研究是研究什么?就他们发现那时候纽约特别多的这种事情,就一个女孩当街被强奸犯追着来强暴,在40多个人的围观底下,这个强奸犯就把她拉上楼梯给干了,也有一些人是在上百号人的目睹的情况下,在街上被人砍的满身是血,边跑边叫,叫救命,就没有人去管他,这到底是为什么。
然后这个研究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就是越是多人目睹罪案的发生,这些人就越不会介入跟帮助。换句话说,如果当时只有三个人在场,这三个人说不定就会上去摁住凶徒,但是人一多的时候,大家反而不敢动,为什么?因为每个人都觉得我不需要做什么,其他人会做,如果其他人都不做,那表示我更不需要做什么,我们人是一种服从的动物,我们人是一种群体的动物,我们总是对其他人有期盼,我们也总是希望满足其他人的期盼,于是这时候我们丧失自己的一个良知判断的能力。
于是津巴多教授在这里面提出,我们人要怎么样改善跟强化自己的良知跟自主能力呢?必须注意我们一般处境里面有一个基本的二元性,就是抽离跟沉静的对立,犬儒式的怀疑跟投入式的参与之间的对立,那么这个对立我们该怎么来理解他的一个典型人物呢。这个人物在这个实验里面,我们这里边讲斯坦福实验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他就是后来我们这位作者津巴多教授的太太克里斯蒂娜&玛丝拉奇。
那这个克里斯蒂娜她当年也是一个刚刚拿到博士学位的年轻的社会心理学家,她在这个实验进行到礼拜四的那天晚上来看她的这个男朋友,也就是主持实验的津巴多教授,说你们这个实验搞的怎么样,然后她就说了,她说她进去这个实验室,假装的监狱,她首先惊讶就这个地方搞的还真像监狱,然后她在其中的一个休息室里面跟其中一个等待要值班的这个学生,也就是等待要去值班假装是狱卒的学生谈话,说这个学生又亲切又有礼貌,怎么看都是大家公认的超级好人。
后来她忽然发现,透过这个监视机的镜头发现,刚才跟她聊天这个好孩子,居然就是这个录像机的镜头,监狱实验里面最恶名昭彰的一个狱卒,然后她就发现这个人才不过几分钟,就从头到脚换了个人,不但走路的姿态不同,讲话也完全不同,带着南方腔调,他正在大喊、叫骂犯人,命令他们报数,所有不在他规矩里行事的,都被视为对他的无礼和挑拨,后来这个克里斯蒂娜看着就哭了,她受不了,她大声谴责她这个男朋友,主持这个实验的教授津巴多,说你怎么干出这种事,这已经完全失控,难道你没有注意到吗?
这时候津巴多教授被她一骂,才恍然大悟,一下就吓醒了,他发现对整个事情已经失控了,我已经太沉浸在这个典狱长的角色里面,我本来应该做一个客观的研究人员,没想到我也开始享受这个过程了。现在回想起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个情况,就很值得研究了,这位克里斯蒂娜&玛丝拉奇她就在想,为什么当时她的反映跟所有参与研究人都不同?主要的原因就是,她是礼拜四才进入这个研究状况,所以她是一个外来者,作为一个外来者,一个局外人,她看这个局内的状况,当然会看的比较清楚,她的整个人也没有那么投入,所以人的某种相对抽离是重要的。
另外,就是我们这个津巴多教授后来研究,他不具有一种所谓英雄行为的人格,真正的英雄行为是指人应该对于邪恶情境具有抵抗力,这个抵抗力来自哪里,除了刚才说了一个局外人的心态,跟你平常能不能够常常的保持警觉的意识自己的环境,常常去抽离出这些局势之外,还要注意一个特点,就是这种人往往都是一个平凡人,这里面最后就提到大部分成为恶性加害者的人,和可以做出这种英雄之举的人,直接相比较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只是平凡人。
就像《辛德拉的名单》里面的那个有名的德国的良心商人,或者卢旺达大屠杀,当时帮助狱卒的这些好心人,他们是什么人,他们平常不见得特别了不起,不见得特别伟大,他只是一些平常人,相对于平庸的邪恶,也有一种善良的平庸。他们的特点在于他们做了正确的事,却丝毫不以英雄自居,认为自己只是表现了何为正派,何以言行的共同感受,而这种人其实还是很多的,只是对于他的情境具有一种敏感,他不会那么容易被他的情境屈服,所以我们怎么样才能够避免有一天自己变成一个凶手,就要做的事是让我们随时对自己的情境身边的环境,秩序所身处的社会或者机构保持一个警觉。
打卡学习:&
原文链接:
把心静下来以后,泥沙沉淀,才能发现你生命中的四分之三是幸福和快乐。——俞敏洪
2014亚洲十佳餐厅(吃货典藏版)
由《Restaurant》杂志(即世界最佳餐厅评选团队)刚刚评选出的2014亚洲十佳餐厅新鲜出炉了!什么为之&最佳&?每年汇集了900多名国际餐饮业专家的意见和经验,由这些可信的并走遍全球的饮食专家来判断。吃货们注意啦!亚洲十佳有3家在香港,有1家在上海呵!边度君为你奉上2014亚洲十佳餐厅特辑,马上收藏并开始计划你的2014美食之旅吧!
~~~~~~~~~~~~~~~~~~~~~~~
?第一名:Nahm(泰国曼谷)
去年排名:3
大厨:David Thompson
美食特色:有数百年历史的鲜为人知、味道香浓的泰式佳肴
招牌菜:珍珠鸡咖喱配红球姜和打抛香菜
出生于澳大利亚的厨师David Thompson是泰式烹饪的最高位学者,他不断细心研究从泰国古代的老妇人传下来的食谱,为了创造能配上餐厅环境的菜肴。
菜式包括清新和具创意的熏鱼、花生和西米饺子;淡水小龙虾、猪肉和积雪草沙拉;和辛辣的香葱、小辣椒、香菜、鲜菜和熏猪肉煮碎虾;以及烤鲶鱼配鲜菜和咸蛋虾酱。
David Thompson高度地注意泰式烹饪法对于酸、甜、咸与辣的宗旨,也热爱熏制食品,令
Nahm成为优质泰国菜肴的良好榜样,亦是每个喜爱环游世界的美食家的必经之地。
Nahm的设计是参照暹罗古都大成的庙宇,内设简单的木桌和朴素的格砖支柱。
地址:Ground floor, Metropolitan Hotel,
27 South Sathorn Road, Bangkok 10120
电话:+66 2 625 3388
?第二名:Narisawa(日本东京)
去年排名:1
大厨:成泽由浩
美食特色:用日本原料烹调的法式菜
招牌菜:Inori(祈祷)
成泽由浩不但把欧洲的美味佳肴带到东方,他的才华是他能够混合传统的法国厨艺和最优质的日本原料,加上大量的想象力和少许喜剧效果,造出真正独创的美食之旅。
他非常重视环保,并与大自然有深厚联系。来到这个朴实却优雅的餐厅的客人都能够品尝反映大自然美态的菜式,全都用日本当地的时令原料制成。
一个内有浅黄褐色液体且散出像森林深处一般的露水和土壤气味的试管给客人定下基调。而接下来的每一道菜都是完美的制作,包括用碳化的外层包着一只来自日本三重県鸟羽市的蚝,和平目鱼刺身搭配扇贝奶油汁和橄榄油。
客人能享受文雅、礼貌待人的服务。当然餐厅的重点点还是成泽由浩发明的精彩美食,高尚地流露日本大自然的美态和赐予。
地址:Minami Aoyma 2-6-15, Minato-ku, Tokyo 107 0062
电话:+813
?第三名:Gaggan(泰国曼谷)
去年排名:10
大厨:Gaggan Anand
美食特色:超现代的印度菜
招牌菜:Papdi chaat 2050 (印度脆饼)
从文雅的环境看不出宣言是要成为中西饮食文化的桥梁Gaggan原来会提供大胆和具创意的佳肴,而他通过现代烹饪法已重新诠释了一些经典的印度食谱。
他的菜单具有大量的高技巧分子烹饪法,包括利用泡沫、烟雾和液化氮创造灵巧的效果,而他也为各菜式起了幽默的名称。&绿色妒忌&是活泼的绿色花椒鸡肉串配上香草泡沫。而另外一项招牌菜Chowpati Year 2050,是印度街头小吃papdi chaat(脆饼)的有趣新版本,他把一个用酸奶造成的&鸡蛋&放在油炸后的面团上,然后再配上草本泡沫和罗望子果酱。
Gaggan Anand持续的创意和幽默感使Gaggan餐厅成为亚洲最时尚的餐饮目的地之一,受名人爱戴,包括泰国的王室和国际饮食家等。
Gaggan位于一家美丽动人的殖民地时期风格的房子内,里面分割成一系列具特色的私人宴会厅,其设计,像竹藤家具、吊扇和单纯的白墙等均忠实于建筑物的历史。
地址:68/1 Soi Langsuan, Ploenchit Road, Lumpini, Bangkok 10330
电话:+66 2 652 1700
?第四名:Amber(中国香港)
去年排名:4
大厨:Richard Ekkebus和厨师长Maxime Gilbert
美食特色:典型法式菜加上微微的香港特色
招牌菜:北海道海胆,搭配龙虾果冻、鱼子酱和海藻薄脆
厨师和主管Richard Ekkebus创造的菜式虽然本质上是法国菜,但它是时尚和带有想象力的佳肴,且融合了多种由这位出生于荷兰的厨师从世界各地发掘出来的风味。
他在荷兰与法国受训练后曾在毛里求斯和巴巴多斯工作,自2005年一直在经营Amber餐厅。他从远近四方采购最优质的原料,成功的利用香港作为东方与西方的桥梁的优势。
Amber的招牌菜包括北海道海胆,搭配龙虾果冻、鱼子酱和海藻薄脆;烤鹿儿岛和牛背肌配洋葱蓉;85%巧克力梳乎厘及可可雪葩。
首席侍酒师John Chan选择的葡萄酒单同样地吸引客人,以不常见的来自法国、智利和葡萄牙的挑选为特色。
地址:香港中环皇后大道中15号香港置地文华东方酒店
电话:+852
?第五名:龙吟(日本东京)
去年排名:2
大厨:山本征治
美食特色:用现代手法制造由来已久的日本菜式
招牌菜:炭烧鲈鱼搭配烤米饭和黑醋汁
山本征治是去年的&厨师精选奖&的得奖人,他能够把日本的传统及烹饪遗产和他丰富的想象力结合起来,在他位于六本木区的传奇餐厅的独特菜式中充分流露。
山本征治的目标是要通过他的菜式把日本烹饪带到新的领域,但必须以了解及欣赏细微的季节更迭、当地的原料和经数百年磨炼出来的技巧为基础。
山本征治每早探索东京的市场,并为他近年创立的香港餐厅发送适合的材料,然后与他的队伍会准备他们每天变更、由小菜构成的怀石料理菜单。
菜式包括超新鲜鲣节佐面鼓汤,萤火鱿配上蜂斗叶汤和青豆。热和冷是重要的元素,且通过龙呤的甜品达到新的水平。糖渍的水果用液化氮冷冻至零下196度,然后载满用同一种类的水果制成的热液体。客人另可以在每晚9点至10点半选择他们新创的单点菜单。
这家有十八个座位的餐厅的设计比较普通,但它精心炮制的菜式绝不简单。
地址:1st Floor, 7-17-24 Roppongi, Minato,
Tokyo 1060032
电话:+81 3
?第六名:Restaurant Andre (新加坡)
去年排名:5
大厨:江振诚和行政主厨Johnny Jiang
美食特色:精细的现代法国南部菜肴,采用从小型工艺性产商采购的原料
招牌菜:&记忆&&热鹅肝果冻配黑松酱
艺术和哲学是来自台湾的厨师江振诚的指导原则,而&八角哲学&是他用来形容美食的主要特性的方式:即纯 、盐、艺、质、南、独、忆和地八种元素。
通过他的创作,江振诚精心研究每一种元素在他的菜式和整体的美食学中演绎的角色,不论是&工艺&&&烤台湾小玉米;&质感&&&龙虾、意大利土豆球和鱼子酱;或&记忆&&&鹅肝果冻配黑松。
其实每道菜也可以命名&简单&,因为它们只用小量原料制成,目的是避免味道互相掩盖。配上的天然葡萄酒都是从鲜为人知的工艺酒园采购的。
Restaurant Andre位于一家十九世纪的住宅内,室内设计如他们的菜单一般的精巧,目的是要制造一个鼓励客人打开胸怀去体现江振诚的烹饪哲学的环境。这个密切的、容纳30位客人的餐厅以鹿角灯罩、他本人手制的泥塑像和法国昆廷天然用料厨具等为特色。
地址:41 Bukit Pasoh Road, Singapore 089855
?第七名:Waku Ghin (新加坡)
去年排名:11
大厨:和久田哲也(Tetsutya Wakuda)
美食特色:现代日本料理
招牌菜:渍牡丹虾配海胆、鱼子酱
银色遍布他能容纳二十五位的豪华餐厅。
每个房间都有私人的厨师为客人准备时令及美味的菜谱,包括原只鲍鱼配青海苔和澳洲和牛配芥末。
顾客先在原位享受八道美食,然后会被邀请到独立的甜品房间,在此处可享用两道甜品,同时欣赏新加坡的天际线和滨海湾的美景。
喜欢比较随意用餐的客人可到The Bar at Waku Ghin,那里设有一个传统的日式鸡尾酒吧,有广泛的威士忌和日本清酒的选择&&和久田哲也是第一位在日本境外被任命的清酒大使,所以他的挑选必定是世界首位的。客人可在这个酒吧享用小吃,包括鱼子酱、生蚝、奶酪和肉盘。
这家餐厅分割成四个不同风格的私人房间, 一间有柔和的地毯和白色与灰色的墙,另一间有温暖的木地板和吧台式的座位区。
地址:新加坡贝弗兰道10号滨海湾金沙购物商城二层 018956
?第八名:Ultraviolet by Paul Pairet(中国上海)
去年排名:8
大厨:Paul Pairet和Greg Robinson
美食特色:周游世界的新派菜
招牌菜:巧克力鹅肝法式饼
很难相信世界上有比Paul Pairet的上海项目更先锋的餐厅。
每晚只有十位客人到达神秘的场地,进入一个大型的容器,然后主人Fabien Verdier会介绍UVB二十道菜的菜单。
最重要的是,陪同每一道菜是各种感官的享受:电影和影像放映在四边的墙上;精心设计的灯光照明各款菜式;不同的气味输送到房间里。但尽管各种精彩,Paul Pairet坚持食物还是他们的重点:菜单包括不寻常的巧克力鹅肝法式饼和鳕鱼柳青柠肉冻,而上述高科技的刺激有支持和提升味觉的作用。
Paul Pairet与他的队伍有效地用欢乐渗透这个维持4个小时并且环游世界的经历,把多感官进食的概念(即把味道和感情的界限变得模糊)带到前所未有、鼓舞人心的高峰。
地址:上海市中山东一路外滩18号6楼 20000
电话:+86 021
?第九名:龙景轩(中国香港)
去年排名:13
大厨:陈恩德
美食特色:现代粤菜和点心
招牌菜:嫩煎龙虾配豆豉蔬菜
龙景轩于2009年成为全球第一家获得三颗米其林星的中式餐厅,而至今陈恩德微妙和熟练的烹调手法不断的使评论家印象深刻。
丰盛的菜单以海鲜和点心为特色,且口感与味道是一样的重要。
陈恩德从小开始在厨房里工作,手法轻柔,创造貌似简单但永远是精美的菜式,每道菜都会提升原原料本身的美味。
招牌菜包括甜芥末味烧鳝、金华火腿芸苔炖海参和炒虾配香脆绿豆泥。一到周末,龙景轩的点心是富裕华人家庭的选择,他们经常为特别场合预定华丽的私人宴会间。
龙景轩位于四季酒店的第四层(也是米其林三星餐厅Caprice的所在地),以香港壮丽的维多利亚港和迷人的天际线为景色,且全都映在餐厅天花板上、波浪起伏的银叶中。
地址:香港中环金融街8号四季酒店
电话:+852
?第十名:8 1/2 Otto E Mezzo Bombana (中国香港)
去年排名:6
大厨:Umberto Bombana
美食特色:现代意大利菜
招牌菜:法索内小牛排配牛肝菌和大麦
位于历山大厦的商场,俯瞰繁华的遮打道,这家优美的餐厅藏有毕加索和达利的艺术品,而在玻璃门后的陈腐室内展出的火腿和成熟奶酪必然是成为美食家的瞩目焦点。
前菜包括龙虾沙拉拌奥西特拉鲟鱼子酱和芹菜果冻,配蒸粗麦粉佐香槟,而龙虾海胆猫耳朵意面是他们巧妙制造的意面之一。
像一本巨著的酒单包含来自世界各地的葡萄园的美酒。他们鼓励客人参观一下收藏超过3千瓶葡萄酒的酒库。
自从Otto e Mezzo于2011年获得第三颗米其林星,Umberto Bombana已在中国扩展,在上海成立第二家餐厅后也在北京创办了名叫Opera
Bombana(Bombana歌剧)的新概念。
8 1/2 Otto E Mezzo餐厅是以由传奇导演Federico Fellini于1963制作的经典电影命名,Umberto通过其现代、高贵和具创意的意大利菜式向他们两人的家乡美食表示致敬。
地址:香港中环德辅道中5-17号历山大厦2楼202号铺
电话:+852
~~~~~~~~~~~~~~~~~~~~
优集品 介绍全球优选生活百货,提供各类生活小知识,讲述生活小幽默,优化生活!欢迎关注
点击&&购买德国Home by ASA餐具
&&来自&&的投稿
夜空中最亮的星
我们似乎总会在某一年,爆发性地长大,爆发性地觉悟,爆发性地知道某个真相,让原本没有什么意义的时间的刻度,成了一道分界线。
我始终为你而紧张,而颤抖;但你对此毫无感觉,就像你口袋里的怀表,你不曾注意它紧绷的发条。这根发条在暗中耐心地为你数着钟点,计算着时间,以它听不见的心跳陪着你东奔西走,而你在它那嘀嗒不停的几百万秒当中,只有一次,向它匆匆瞥了一眼。——斯台芬·茨威格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给大学生的18条忠言
亲爱的,你是否陷入了忧伤的深渊?
我周围一切事物的萎靡不振和我自身的萎靡不振非常合拍,一切事物的萎靡不振诱使我更加萎靡不振,我陷入了忧伤的深渊。但这种忧伤是活生生的,充满了思想、印象、与无限的交往和我灵魂深处的半明半暗,使我不希望从中摆脱出来。这是人的病态,但对这种病态的感觉是诱惑,而不是痛苦;在这种病态中,死亡就像令人愉悦地消失在无限之中。
亲爱的,你是不是也如我一般模样,看待每一段生活都像溺水,期待着从水里抬头的一刻,可是只有摆脱现在的一个瞬间才有自由的感觉,接着又瞬间被生活摁到水里?于是,你决心从此完全投身于其中,决心摆脱任何能把自己从中脱身出来的社会,决心在遇到的芸芸众生中用沉默、孤独和冷漠把自己包裹起来,不再愿意看到人类?!
忧伤来自对期待的幻灭
你环顾四周,看到一些人在聊天,一些人在开怀大笑,一些人沉浸在小说或报纸当中。而你的过去是一个悲剧,现在是一团乱麻,未来没有希望,好像世间只有你拥有这种独特的情绪&&&忧伤&。&大多数人都倾向于低估他人的负面情绪体验&,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进行的一系列研究告诉我们,这种知觉偏差造成了一种集体幻觉,使得我们认为快乐才是生活的常态。
阿喀琉斯是荷马史诗中的一个英雄,但特洛伊战争中他因触怒了希腊统帅阿伽门农,阿伽门农便夺走了他心爱的女奴。忧伤的阿喀琉斯离开自己的朋友,来到岸边,他向大海伸出双手,大声呼唤自己的母亲:&母亲,要是我生下来的生命注定是短促的话,为什么宙斯还要夺去我的荣誉!阿伽门农凌辱了我,剥夺了我用战功换来的奖赏。母亲,你听啊!&
从这一天起,半人半神的阿喀琉斯既不参与首领们的会议,也不参加战斗,他忧伤地坐在自己的帐蓬里&&
忧伤通常来自于我们对期待的幻灭,正如&荣誉&在阿喀琉斯的眼前幻灭了,他深深地陷入了忧伤一样。期待的幻灭,让我们失去了对生命的热望,让我们不断在黑暗负面的漩涡里翻搅,甚至产生自我了断的念头。
&&&更多测试:
忧伤,完结的力量
生活中,我们都在追求快乐,但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忧伤。忧伤,一方面打击人类的心灵,另一方面又塑造着人类的精神世界。&忧伤把你的注意力从积极的生活中转移开,聚焦于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当你损失惨重或处于极度忧伤的时候,你会想到对你最重要的人,而不是个人的成功;是人生的深层规划,而不是令人精力涣散的小玩意。&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摩尔给忧伤做了个贴心的诠释。
当陷入这种真切而纯粹的忧伤时,或许会泪如泉涌,而这泪水就宛如心灵的洪水,会冲垮我们在心中堆砌的一堵一堵墙。随着心墙的倒塌,你坦然接受了忧伤的人生真相,你不再去否认,也不再去和这注定不可能改变的事实较劲。当你做到这一点时,你的心理能量就获得了解放,它们以前都被你投注到外界的人和物上。但现在,这能量回到了你自己身上,最终让你的内心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
有心理咨询师感叹说:忧伤,是完结的力量!忧伤所完结的,是悲惨的人生真相。当然,这真相永远不会消失,但经由忧伤之路,我们的心灵从这真相的悲剧中获得了解放。甚至,这真相的悲剧性还会成为我们心灵的养料,促进我们成长。
&&&更多测试:
精神的忧伤值得认真对待
对于单身、失恋的人,时常有一丝忧伤的情绪萦绕心头,怎样才能从上瘾的忧伤中走向快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我在忧伤的时候,曾经是透过挑战高难度的工作,这让我没有时间停留在忧伤当中。不过,这只是远离,并不是消失。忧伤的真相永远不会因为我做一些主观努力,就从我的世界中消失。
精神的忧伤值得认真对待。我学着找个地儿,慢慢的、一点一滴地把它们写下来。分成一条条的,这样比较清晰和简明扼要。要知道,人在思绪万千、愁肠百结的时候,分辨力下降,容易出错。所以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条理化,给问题梳个小辫子。
把你忧伤的理由写下了,你会惊奇地发现,它们完全没有你想象的那样多,一般来说,它们是不会超过十条的。在这其中,把那些你不可能改变的理由划掉,比如你不是双眼皮或者你不是出身望族。然后认真地对付剩下的若干条,看看有哪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可以将它们改变。我常常用这个法子帮助自己,我清楚,我们的力量不在于我们看上去有多快乐,而在于我们的心离忧伤的真相有多近!
&&&&&推荐阅读:
心理学与生活:爱思考的人更易忧伤
法国科学家对各类人脑活动进行研究后发现,忧伤的人往往大脑活动过度,最终导致脑力衰竭,神智和心理出现问题。
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科学家在最新发布的报告中指出,科学家首先让一些人按要求进行回忆,发现令人沮丧的记忆片断会激发大脑的大量工作,其激发的大脑活动量远超过对其他题材的回忆。此外,忧伤的人在做猜字游戏时,当与普通人分数相同时,其大脑的活动量比普通人高出许多。也就是说,他们在处理较为复杂的日常事务时,脑力使用量远远超过正常人。
&&&这一研究成果与先前许多研究的结论正好相反。此前,不少研究认为,神情沮丧的人之所以出现思维问题,主要是由于大脑额叶前部皮质层的一些区域处于停滞状态,大脑活动量减少。事实上,这种停滞状态正是由于大脑先前活动过度导致的。这一结果提示我们,一个心情郁郁的人,不一定是对生活没有兴趣,他可能是刚刚完成某种棘手的任务,大脑处于疲劳期。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心灵咖啡网和本文出处。&
&&查看更多,解答心理问题可添加心灵咖啡微信公众号:psycofe,也可直接搜索&心灵咖啡&
&&&随时随地相约心灵咖啡&&
编辑推荐&&&
我避开无事时过分热络的友谊,这使我少些负担和承诺。我不多说无谓的闲言,这使我觉得清畅。我尽可能不去缅怀往事,因为来时的路不可能回头。我当心的去爱别人,因为比较不会泛滥。我爱哭的时候便哭,想笑的时候便笑,只要这一切出于自然。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三毛《简单》
站长在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apajohns网上订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