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好思想有那几点要求

  作为一名前端开发工程师,对于网站前端开发需要具备什么核心思想?  前端开发核心思想?  1、表现、内容和行为的分离  2、标记应该是结构良好、语义正确 以及 普遍合法 。  3、Javascript应该起到渐进式增强用户体验的作用 。  总体原则?  1、缩进?  对于所有编程语言,我们要求缩进必须是软tab(用空格字符)。在你的文本编辑器里敲 Tab 应该等于 4个空格 。  2、可读性 vs 压缩?  对于维护现有文件,我们认为可读性比节省文件大小更重要。大量空白和适当的ASCII艺术都是受鼓励的。任何开发者都不必故意去压缩HTML或CSS,也不必把Javascript代码最小化得面目全非。  我们会在服务器端或build过程中自动最小化并gzip压缩所有的静态客户端文件,例如CSS和JS。  3、标记?  任何网页的首要组件就是基于标签的HTML标记语言。标记定义了文档的结构和纲要,并提供结构化的内容。除了最基本的概念(例如标题、段落和列表)之外,标记并不是用来定义页面上内容的外观和体验的。HTML的表现属性都已经被废弃了,有关样式的定义应该被包含在 样式表中。  4、HTML5?  Doctype?标记中必须总是使用合适的Doctype来指示浏览器触发标准模式. 永远要避免Quirks模式。  HTML5特别好的一个方面就是它简化了Doctype需要的代码。无意义的属性被弃用了,DOCTYPE 声明也被显著地简化了。另外,也无需再用 CDATA 对内联JavaScript代码进行转义,而这在此之前为了让XHTML符合XML的严密性是必需的。  HTML5 Doctype  4.1、&!DOCTYPE html&  字符编码?  所有标记必须通过UTF-8编码传递,因为这种编码方式是对国际化最友好的。必须在HTTP的header和HTML文档的head部分都指定这种编码。  设定字符编码是通过 &meta& 标签进行。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 charset=UTF-8" /&  如果是HTML5,则只需要写:  &meta charset="utf-8"&  4.2、标记的总体原则?  编写HTML标记的总体原则。提醒大家一点,在创建的HTML文档里总是要使用能够代表内容语义的标记。  段落分隔符要使用实际对应的&p&元素,而不是用多个&br&标签。  在合适的条件下,充分利用&dl& (定义列表)和&blockquote& 标签。  列表中的条目必须总是放置于&ul&、&ol&或&dl& 中,永远不要用一组 &div&或&p& 来表示。  给每个表单里的字段加上 &label& 标签,其中的 for属性必须和对应的输入字段对应,这样用户就可以点击标签。同理,给标签加上 cursor: 样式也是明智的做法。  不用使用输入字段中的 size 属性。该属性是和输入字段里文本的 font-size 相关的。应该使用CSS宽度。  在某些闭合的 &/div&标签旁边加上一段html注释,说明这里闭合的是什么元素。这在有大量嵌套和缩进的情况下会很有用。  不要把表格用于页面布局。  在合适的条件下,利用 microformats 和/或者 Microdata ,具体说是 hCard 和 adr。  在合适的条件下,利用 &thead&、&tbody&和&th&标签 (以及Scope属性)。  具备恰当语法结构(THEAD,TBODY,TH [scope])的 Table 标记  01.&table summary="This is a chart of year-end returns for 2005."&  02. &thead&  03. &tr&  04. &th scope="col"&Table header 1&/th&  05. &th scope="col"&Table header 2&/th&  06. &/tr&  07. &/thead&  08. &tbody&  09. &tr&  10. &td&Table data 1&/td&  11. &td&Table data 2&/td&  12. &/tr&  13. &/tbody&  14.&/table&  对于页眉和标题,永远使用首字母大写格式。不要在标记中使用全部大写或小写的标题,而是应用CSS属性 text-transform:uppercase/lowercase 。  属性加引号?  在HTML5规范里并没有严格要求属性值两边加引号。但考虑到一些属性可以接受空白值,为了保持一致性,我们要求所有属性值必须加上引号。  &p class="line note" data-attribute="106"&Thi s is my paragraph of special text.&/p&  CSS?  1.网页的第二个组件就是在层叠样式表(CSS)中包含的表现信息。Web浏览器成功实现CSS后,整整一代web开发者对他们网站的外观和体验拥有了全部的控制权。CSS 从表现方面则是通过对视觉属性的定义来描述网页。CSS 的强大之处在于,这些属性可以混合并通过各种标示符匹配,它可以通过样式规则的分层(”层叠“)来控制页面的布局和视觉特征。  2.从外部文件加载CSS,尽可能减少文件数。加载标签必须放在文件的 HEAD 部分。用 LINK 标签加载,永远不要用@import。  3.加载样式表  &link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href="myStylesheet.css" /&  4.不要用内联式样式  &p style="font-size: 12 color: #FFFFFF"&This is poor form, I say&/p&  5.不要在文件中用内联式引入的样式,不管它是定义在样式标签里还是直接定义在元素上。这样会很难追踪样式规则。  6.使用 normalize.css 让渲染效果在不同浏览器中更一致。  7.使用类似 YUI fonts.css 的字体规格化文件。  8.定义样式的时候,对样式在页面只出现一次的元素用id,其他的用class。  9.理解层叠和选择器的明确度 ,这样你就可以写出非常简洁且高效的代码。  10.编写性能优化的选择器。尽可能避免使用开销大的CSS选择器。例如,避免 * 通配符选择器,也不要叠加限定条件到 ID 选择器(例如 div#myid)或 class 选择器(例如 table.results)上。这对于速度至上并包含了成千上万个DOM元素的web应用来说尤为重要。  CSS盒子模型?  代码要求最低要求:选择器单独占一行,每个属性占一行。属性声明要有缩进。  作为提高的要求,关联或孩子样式要增加2-4个空格的缩进。这样有利于分层查看和组织,产生(对某些人来说)可读性更好的样式表。  另外,在给一个样式指定多个选择器的时候,把每个选择器单独放一行是个好主意。这样可以避免一行变得太长,也能提高可读性及版本控制流程。  01..post-list li a{  02. color:#A8A8A8;  03.}  04. .post-list li a:hover{  05. color:#000;  06. text-decoration:  07. }  08. .post-list li .author a,  09. .post-list li .author a:hover{  10. color:#F30;  11. text-transform:  12. }  在多个开发者协作环境下,避免用单行CSS格式,因为这样会给版本控制带来问题。  字母排序?  如果你对性能情有独钟, 对CSS属性进行字母排序有利于在GZIP压缩中识别大量可重复的特征。  Classes vs. IDs?  对于所用的样式只出现一次的元素,给它设一个id属性。这个属性只会应用于该元素,不会用到其他地方。Class属性则可以用到多个具有相同样式属性的元素上。具有相同外观和表现的元素可以具有相同的class名。  1.&ul id="categories"&  2. &li class="item"&Category 1&/li&  3. &li class="item"&Category 2&/li&  4. &li class="item"&Category 3&/li&  5.&/ul&  选择器命名的惯例?  无论是 ID 还是 class,对任何东西最好总是根据它是什么而不是它看上去是什么样子来命名。 比如一个页面上的特别提示的 class 名是 bigBlueText (大蓝字),可它的样式早就被改成红色小字体,这个名字就没意义了。使用更聪明的惯例如 noteText (提示文字)就好多了,因为即使视觉样式改变了,它也还是管用的。  选择器?  CSS3 选择器 规格引入了一整套对于更好地选择元素极其有用的 CSS 选择器。  伪类?  伪类 使你能动态地修饰网页内容的样式。有些伪类从CSS1 (:visited, :hover等) 和 CSS2 (:first-child, :lang)那时候开始就有了。CSS3又往列表里加入了16个新的伪类,这些伪类对于动态地修饰网页内容的样式特别有用。 学习如何深度使用伪类。  组合及属性选择器?  组合选择器 提供了为特定元素选择其后代元素、孩子元素或兄弟元素的快捷方式。  属性选择器 适用于具有特定属性 和/或 特定值的元素。正则表达式的知识对属性选择大有帮助。  明确度?  浏览器会通过计算选择器的明确度。来决定应用哪个CSS规则。如果两个选择器都适用于同样的元素,具有更高明确度的那个会胜出。ID 选择器比属性选择器明确度高,class 选择器比任何数量的元素选择器明确度高。尽量使用 ID 选择器来提高明确度。有时候我们可能会想方设法给一个元素应用一条CSS规则,但用尽方法也不能如愿。这种情况有可能是因为我们使用的选择器比另外一个的明确度低,所以明确度高的另一个选择器里的属性就比我们想应用的选择器优先了。这种情况在更大或更复杂的样式表里更为常见。在小一些的项目里,通常这不是大问题。  计算明确度?  当你在一个很大很复杂的样式表上干活的时候,知道如何计算选择器的明确度会有很大帮助,会节约你的时间,并让你的选择器更有效率。  明确度的计算方式是对你的CSS的各种组件计数,并用 (a,b,c,d) 格式表达出来。  元素,伪元素: d = 1 – (0,0,0,1)  类,伪类,属性: c = 1 – (0,0,1,0)  Id: b = 1 – (0,1,0,0)  内联样式: a = 1 – (1,0,0,0)  不过,也许使用现成的明确度计算器更好一些。  明确度计算器  你应该了解的关于明确度的一些事  IE 明确度 bugs  使用 !important 会覆盖掉所有的明确度,不管它有多高。因此我们倾向于避免使用它。大部分时候是没必要用它的。即使你需要覆盖某个你访问不到的样式表里的选择器,往往也会有其他的办法去覆盖。尽可能避免使用它。  像素 vs. Em?  我们使用 px 作为定义 font size 的度量单位,因为它能提供对文本的绝对控制。我们知道为字体大小使用 em 单位一度很流行,这样可以解决 IE6 无法改变基于像素的文本大小的问题。不过,现在所有的主流浏览器(包括 IE7 和 IE8)都支持基于像素单位的文本大小 和/或 整页缩放。既然 IE6 被广泛认为已废弃,用像素定义文本尺寸更好。另外,无单位的 line-height 也应该优先考虑,因为它不会从父元素继承一个百分比值,而是基于 font-size 的一个乘数。  正确  1.#selector {  2. font-size: 13  3. line-height: 1.5; /* 13 * 1.5 = 19.5 ~ Rounds to 20px. */  4.}  不正确  1./* Equivalent to 13px font-size and 20px line-height, but only if the browser default text size is 16px. */  2.#selector {  3. font-size: 0.813  4. line-height: 1.25  5.}  IE Bugs?  不可避免地,当所有其他浏览器看起来都正常工作的时候,各种版本的IE浏览器就会冒出一些莫名其妙的bug,让部署一拖再拖。虽然我们鼓励排除问题,产出无需打补丁就能在所有浏览器上运行的代码,有时候为了在样式表中使用CSS钩子,还是有必要用到CSS if IE 条件注释。从
了解更多信息。  修复 IE  1.&!--[if lt IE 7 ]& &body class="ie6"& &![endif]--&  2.&!--[if IE 7 ]& &body class="ie7"& &![endif]--&  3.&!--[if IE 8 ]& &body class="ie8"& &![endif]--&  4.&!--[if IE 9 ]& &body class="ie9"& &![endif]--&  5.&!--[if !IE]&&!--& &body& &!--&![endif]--&  1..box { float: margin-left: 20 }  2..ie6 .box { margin-left: 10 }  如果你在用HTML5(以及 HTML5 Boilerplate), 我们推荐使用 Modernizer JavaScript库和下列模式:  1.&!--[if lt IE 7]& &html class="no-js ie ie6" lang="en"& &![endif]--&  2.&!--[if IE 7]& &html class="no-js ie ie7" lang="en"& &![endif]--&  3.&!--[if IE 8]& &html class="no-js ie8" lang="en"& &![endif]--&  4.&!--[if IE 9]& &html class="no-js ie9" lang="en"& &![endif]--&  5.&!--[if gt IE 9]&&!--&&html class="no-js" lang="en"&&!--&![endif]--&  速记格式?  一般情况下要优先使用CSS速记格式,一是因为它的简洁,二是用它也可以扩充已有的值,例如margin和padding的情况。 开发者必须注意TRBL 缩写,它表示元素的各边按顺时针方向定义的顺序:上、右、下、左。如果bottom没有定义,它就会从top继承值。同理,如果left未定义,它从right继承值。如果只有top的值有定义,所有的边都会继承那一个值。  下面是关于减少样式表代码冗余和使用CSS速记格式的更多内容:  /journal/news/css-background-shorthand  /journal/css-redundancy  /css-shorthand  图片?  对于(用于背景的)重复图片,要使用 比 1×1 像素大的图片  永远不要用空白图片。  多使用 CSS精灵(sprites)。它会使悬停状态更简单,改善页面加载速度,并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一般情况下,所有的图片都应该切成带透明背景(PNG8),并裁减成紧密贴合图片外边框。  不过,logo必须总是带有背景遮片,并在裁减内容之外留出内边框。  颜色管理?  确认团队所有成员都有一致的颜色管理设置。  任意两台显示器显示的颜色很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必须使用sRGB颜色作为缺省配置。  当你在Photoshop打开文件时,要注意颜色配置警告,当Photoshop建议把图片转换到另一个配置时,要通知其他团队成员。  永远不要把颜色配置嵌入到图片里。  当你从Photoshop保存图片时,务必去掉”Embed Color Profile”选项的勾选。  通用的文本和字体样式?  标题?  要给 h1-h6 标题 — 包括作为链接的标题 — 定义缺省样式。在你的CSS文档顶部定义它们,在必要时修改它们以保持整个站点的一致性。  标题必须有层次,能表明从大到小不同级别的重要性,h1具有最大的字体大小。  SEO:要大致地了解页面的层次组织和阅读效果,在开发者工具里关闭CSS效果,你会看到一个基于文字的视图,包括所有的 h1-h6 , strong, em 等标签。  链接?  必须定义链接的缺省样式,样式要和主要的文字样式不同,载悬停状态下也要有不同的样式。  当给链接加下划线样式时,使用 border-bottom 并用 text-decoration: 加点内边框。这样看起来更好一些。  深入学习和理解CSS及基于浏览器的盒子模型,对于掌握CSS布局的基础是非常必要的。  网站前端开发核心思想/qdkfjc/46.html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具备好的思维
下载积分:900
内容提示:具备好的思维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15:57:28|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具备好的思维
官方公共微信写好一本小说要具备哪几点要求_百度知道
写好一本小说要具备哪几点要求
怎样才能写好一本小说
第一节 小说概述
小说是什么?理论上的定义是:小说是作者对社会生活进行艺术概括,通过叙述人的语 言来描绘生活事件,塑造人物形象,展开作品主题,表达作者思想感情,从而艺术地反映和 表现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而作家们对小说有着自己的认识,如贾平凹说:&小说是什 么?小说是一种说话,说一段故事,我们作过许许多多的努力--世上已经有那么多的作家 和作品,怎样从他们身边走过,依然再走--其实都是在企图着新的说法。&(《白夜·后记》) 这种&小说是一种说话&的经验之谈,值得我们初学小说者认真思索。
小说的特点主要有三点:第一,以塑造人物形象为反映或表现生活的主要手段;第二, 有较完整、生动的情节;第三,有具体的、典型的环境描写。因此,人物、情节和环境被称 为&小说的三要素&。
小说的类别可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微型小说。在写作上,这四类小 说各有不同的要求。如短篇小说,它的篇幅和容量比较短小,一般二万字以下,两千字以上。 人物集中,故事单纯,结构紧凑。往往截取生活中富有典型性的某一侧面或片断加以集中描 绘,以提示社会生活的意义,&它往往只有一个主人公,一条线索;往往只写几个小时或几 天之内集中发生的事,但却使读者盾了以后可以联想到更远更多的事。&(茅盾)由于它借一 斑而窥全貌,以一目尽传精神,鲁迅把它譬之为&大伽蓝&中的&一雕栏一画础&。如他的 《狂人日记》、《风波》、《祝福》等。再如微型小说,它的篇幅更短,几十个字、几百个字至 一千多字。情节单一,人物很少。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寓有褒贬或哲理。如日 本现代作家星新一的《宝子姑娘》和我国当代一些作家的微型小说作品。小说家沙汀说:&我 以为小说之分为长篇、中篇和短篇,主要的差异并不在于字数,而在于表现方法。&这个说 法对初学写作者来说,很有指导意义;要从事不同类别的小说写作,不能不仔细研究并熟练 地掌握它们不同的表现方法。 第二节 短篇小说的写作
高尔基在《和青年作家谈话》中指出:&一开始就写大部头的长篇小说,是一个非常笨 拙的办法,……学习写作应该从短篇小说入手,西欧和我国所有最杰出的作家几乎都是这样 的,因为短篇小说用字精炼,材料容易合理安排,情节清楚,主题明确。&
怎样写作短篇小说呢?
一、充分准备,打好基础 写作短篇小说与写作中、长篇小说一样,在写作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首先,在执笔 写小说之前,必须具有一定的思想修养和生活积累。其次,读过较多的文艺作品,喜爱文学 创作,有一定的文艺修养和文艺理论的基础常识。茅盾在《创作的准备》开头就指出:&世 界文学史上的巨人们留遗给我们的不朽的著作,以及他们毕生的文学事业的经历,就是这题 目--''创作的准备''的最完美的解答。理论家们从这些文学巨人们的业迹研究分析解释, 写了很多论文,数十万言一厚册,也就是给这题目作注脚。&再次,在写作小说之前,从事 过表达方法的基本练习,并从事过一般散文尤其是速写的写作练习。&一个初学写作者最好 多做些基本练习,不要急于写通常所谓小说,不要急于成篇。所谓基本练习,现在通行的''速 写''这一体,是可以用的。不过我觉得现今通行的''速写''还嫌太注重了形式上的完整,俨 然已是成篇的东西,而不是练习的草样了。作为初学写作者的基本练习的速写,不妨只有半 个面孔,或者一双手,一对眼。这应当是学习者观察中恍有所得时勾下来的草样,是将来的 精制品所必需的原料。许多草样斗合起来,融和起来,提炼起来,然后是成篇的小说。&(《茅 盾论创作》第358页)所以,我们要学习写作小说,必须从思想、生活、技巧各个方面下 苦功,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能绝对化。这并不是说,我们要等思想、 生活、技巧三关都完全过好之后再进行创作。不少青年作者的经验说明,初学写作者就是要 勇于创作实践,写是最好的基本训练。不要怕失败,失败是成功之母。小说创作和其它文体 的写作一样,没有什么捷径,小说的技巧只有自己从多次实践中逐步摸索出来。别人的技巧, 只能作借鉴,创作还是要靠自己。
二、认识生活,熟悉人物 创作需要生活,对生活不熟悉,不理解,就无法反映和表现生活。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 的源泉,人是社会诸关系的总和,只有熟悉、理解社会生活,才能熟悉、理解各类人物。不 熟悉、不理解各类人物,就无法进行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的小说写作。茅盾在谈他怎样开 始小说创作时说:&我是真实地去生活、经验了动乱中国的最复杂的人生的一幕,终于得了 幻灭的悲哀,人生的矛盾,在消沉的心情下,孤寂的生活中,而尚受生活执着的支配,想要 以我的生命力的余烬从别方面在这迷乱灰色的人生内发一星微光,于是我开始创作了。我不 是为的要做小说,然后去经验人生。&他还说;&好管闲事是我们做小说的人最要紧的事,你 要去听,要去问。&(《创作的准备》)因此,一个小说作者应像阿·托尔斯泰说的那样:&他 溶化在生活洪流之中,溶化在集体之中;他是一个参加者。&
小说写作需要的生活不是指日常生活、饮食男女之类,能成为小说素材的&生活&,至少应该有三个条件:
1.具有较鲜明、生动的形象;
2.具有独特性;
3.具有一定的思想 内涵。因此,当作者在观察生活的时候,无论对人物、对故事、对环境,都应从上述三点出 发,勇敢地扬弃那些琐屑的、纷纷扰扰的&流水帐&,抓住真正有用的写作素材,渗透作者 的思想、感情,使生活素材逐渐变成自己的东西。 三、严格选材,深入开掘 1931年,沙汀和艾芜写信给鲁迅,请教短篇小说的题材问题。鲁迅回信说:&只要 所写的是可以成为艺术品的东西,那就无论他所描写的是什么事情,所使用的是什么材料, 对于现代以及将来一定是有贡献的意义的?&两位是可以各就自己现在能写的题材,动手来 写的。不过选材要严,开掘要深,不可将一点琐屑的没有意思的事故,便填成一篇,以创作 丰富自乐。& 高尔基也说过:&在短篇小说中,正如在机器上一样,不应该有一个多余的螺丝钉,尤 其是不应该有多余的零件。& 这就告诉我们,写作短篇小说必须严格选择题材,深入开掘。那末,短篇小说怎样进行题材的选择和主题的开掘呢?
短篇小说的选材要做到:
(一)撷新去陈,根据时代需要选材。短篇小说的题材是没有什么限制的,凡是人类涉 足的领域、产生的事件,都可以经过选择作为作品的题材。但是,从美学价值和社会意义来 考虑,我们就必须撷新去陈,尽量选择我们这个时代、这个社会所需要的题材来写。
(二)以小见大,根据体裁特点选材。短篇小说这种体裁的形式特点,要求作者不能象 写长篇小说那样写人生的纵剖面,而必须写人生的横断面,就象是横着锯断一棵树,察看年 轮可以知道树龄一样,短篇小说虽写人生中的一角、一段,也就可以窥见整个人生。鲁迅、 茅盾、巴金等作家为了在短篇小说中反映他们所处的时代,在写作短篇小说时,都是选取主 人公人生道路上的某一段作为题材的。因此,有经验的小说家在谈创作经验时就指出,创作 短篇小说必须善于&截取&、&选择&。如王蒙在《谈短篇小说的创作技巧》中就说过,短篇 小说构思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从广阔的、浩如烟海的生活事件里,选定你要下手的部位。 它可能是一个精彩的故事,它可能是一个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的人物,它可能是一个美好的 画面,它也可能是深深埋在你的心底的一点回忆,一点情绪,一点印象,而且你自己还一时 说不清楚。这个过程叫作从大到小,从面到点,你必须选择这样一个''小'',否则,你就无 从构思无从下笔,就会不知道自己写什么。&
(三)扬长避短,根据自己生活选材。一般来说,作者应该写自己熟悉的题材,因为这 些题材是在自己的生活中积累的大量素材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写起来容易驾驭,而且能写 得生动、深刻。当代小说家中的佼佼者大多是从写自己生活经历中的人和事开始走上小说创 作道路的。 选材是短篇小说写作中的第一个重要的环节。选材的目的在于从大量的素材中选取可以 写入小说中的题材--生活中有典型意义的片断。要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必须具有从纷纭的 生活现象中&捕捉&题材的能力。这种&捕捉&生活中有典型意义的片断的能力,对于小说 创作极为重要。茅盾在他的《短篇小说选集后记》中指出:&在横的方面,如果对于社会生 活的各样环节茫然无知;在纵的方面如果对于社会生活的发展方向看不清,那么,你就很少 可能在繁复的社会现象中,恰好地选取了最有代表性、即具有深刻的思想的一事一物,作为 短篇小说的题材。&所以,短篇小说在选材时,不能只着眼于事件的故事性和吸引力,而要 着眼于把生活的侧面、片断放到整个时代的背景上去考察,要把握住社会的&纵&的和&横& 的两个方面,善于从平凡的日常生活现象中捕捉住不平凡的东西,从而由时代和社会的一角 反映出时代和社会的全貌,使读者从生活海洋中的一朵浪花看出奔腾澎湃的大海。
对于短篇小说题材的&开掘&--主题的提炼同样要十分重视。&几乎在所有的情况下, 作家心中首先想到的总是小说的主题,或者说思想内容。他构思小说的情节是为了表达这一 主题,创造人物也是围绕着这一主题。好的小说总是有一个好的主题的。&([英]《小说家的 技巧》) 衡量一篇小说的美学价值,重要的并不是看题材本身,而是看作者对于题材所开掘的思想的 深度--主题提炼的程度。所谓开掘,就是要深入发掘生活素材所内涵的本质意义的东西; 作者对生活素材的本质意义开掘得越深入,主题思想就越深刻,作品的教育作用也就越大, 美学价值也就更高。所以说,一篇没有好的主题的小说,是无法登上大雅之堂的。 李师东在《一个新的文学层面的诞生》中评论九十年代的新生代作家时指出:&八十年代的 文学,是以对表现疆域的拓展的掘进、对表现手段的探索和实验为其显著特征的。与前几茬 作家相伴随的是冲突和对抗、张扬和摒弃、试验和沿袭、超前和滞后、创新和守成、反拨和 建立等源远流长的话题。直至今天,我们仍然能在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中感受到来自不同思 想观念、文化背景的冲撞和对举。&&在九十年代新的时空下,这一茬更为年轻的青年作家得 以走上文坛,正在于他们明显疏离了前几茬作家习惯关心的话题,而与社会的新的变化和进 展保持了同步相向的趋势……把个人的情绪与时代的生活面貌和精神处境勾连在一起,谋求 与九十年代社会的契合,体现中国社会新的进展,这正是他们的努力。以一种消解的姿态, 达到对文学的整合,以反先锋的方式,回归到朴素的情感姿态,以个人化的方式,进入到文 学创作之中,这正是这个新生代作家群的文学用心。&(中国华侨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新 生代小说系列&总序) 应该指出:小说写作中对材料的分析与科学研究中对材料的分析是根本不同的两回事。
&一个文学作家应当走的''创作过程''的道路,是和社会科学家研究过程的道路相反的。&&社 会科学家所取以为研究的资料者,是那些错综的自然的现象,文学作家的却是造成那些现象 的活生生的人。社会科学家把那些现象比较分析,达到了结论;文学作家却是从那些活生生 的人身上,--从他们相互的关系上,看明了某种现象,用艺术手段来''说明''它,如果作 家有的是正确的眼光,深入的眼光,则他虽不作结论而结论自在其中了。&(《茅盾论创作》 第466页)因此,小说作者的分析工作是与自己对人物、事件的观察、感受,对生活的体 验、理解结合在一起的,这种分析是理性的,但是它是融化在形象思维中的。
许多小说作者的创作实践告诉我们,有的作品的主题是在人物之前产生的,而有的主题 是在有了人物之后才确定的。例如茅盾创作《春蚕》,是先有了主题,&其次便是处理人物, 构造故事。&(《我怎样写〈春蚕〉》)而王蒙说他的许多短篇小说并不是先有了主题然后再去 写的。他说:&《夜的眼》是什么先行呢?是感觉先行,感受先行,是对城市夜景的感受先行。 这里头有我个人的感觉,但又不全都是。……《夜的眼》就是写一个长期在农村、在边远地 区的人对大城市、对我们生活的感受。……这个感受饮食着深思对我们生活的深思,这个深 思还没有做出明确的结论,但是它充满了深思。&王蒙又说:&《夜的眼》还有一个主题,这 也是我在最近才明确的,就是写了我们生活中的转机。……所谓''转机'',充满了艰难,充 满着历史的负担,但又开始有了新的东西,大有希望。《夜的眼》里既有负担,又有希望; 既有伤痕,又有跨越伤痕向前进的努力;既有思索,又有感受;既有想不清的地方,又有相 当清楚的地方。我觉得《夜的眼》里包含的东西是比较多的。&(《漫话小说创作》)
总之,我们对小说的材料必须深入开掘,对主题必须刻苦提炼。而在构思时、写作中, 是不能将主题提炼、人物刻划割裂开来的。可以是主题先行,也可以是人物先行,还可以是 感受先行。而且,主题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几个,即写成多主题的小说。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小说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万事俱备的下一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