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墩小学附近有北京基督教堂堂吗

厦门市集美区杏林镇哪里有教堂?_百度知道
厦门市集美区杏林镇哪里有教堂?
谁知道厦门集美杏林附近哪里有基督教堂?
灌口基督教堂与后溪礼拜堂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厦门成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西方基督教传教士遂接踵而至,进入厦门地区传教。清咸丰四年(1854)已在厦门立足的英伦敦差会①委派林桢会、庄善语、许锡嘏到灌口(时属同安县安仁里)宣教建教。初始,当地群众将其视为异教,虽有周靠、洪堆、杜有等几个入教,却被人所鄙弃。此后,余传书、许嘉会又相继来灌口传道,信教人数略有增加。1877年许嘉会由众教徒推荐经厦门英伦敦差会批准正式按立②为牧师,数年后调往惠安传道,灌口地区则由蔡育之继任。1888年蔡育之亦被按立为牧师,他在灌口宣教传道达20年之久,后往新加坡任牧职。
1919~1927年,黄淑宾成为灌口地区的传教士。当时外国传教士出门布道,主要靠两条腿走村串户,所以一般都雇一个中国人为其挑行李,黄淑宾原来就是一个外国传教士的雇工,每日挑着行李跟随其后,利用空闲时间学习,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很快接受了基督教,后来亦成为传教士。在黄淑宾任传道期间,灌口建起了最早的基督教堂。
最早的灌口教堂由一间“当铺”改建而成。前座楼房由教会出资向店主购买作为牧师楼,后座礼拜堂由黄淑宾传道及林有道、林有进等教徒建造起来的。整座教堂不像教堂式样,倒像普通住宅。尽管如此,灌口有了第一座基督教堂,逐渐增加的教徒有了聚会和礼拜的场所。当时灌口教堂还分设了许多讲道点,主要在鹤浦(今杏林高浦)、角尾、壶屿等地。
抗日战争期间,灌口教堂遭日机轰炸,倒塌一半,一直没有重新修建;未塌的一半经维修,仍可供教徒礼拜日聚会。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基督教、天主教界发起“三自”革新运动,厦门市亦成立“基督教三自革新爱国运动委员会。”灌口教会和其他教会一样,响应“三自”爱国运动,割断与英伦敦差会的联系,在“三自”爱国会领导下,实现“自治、自传、自养”,广大教徒积极参与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在黄淑宾调离灌口教会后的1928年至1966年的38年中,先后在灌口主持教务的传道士(或牧师)有:
1928~1940年传道士陈益斗(别名陈谦卑)在灌口传道;年,由修有硕士学位、终身未婚的女传道士罗素文主持灌口教堂教务;年由郑全达传道;年由华北神学院毕业,曾在石码礼拜堂任牧职的吴乃文牧师主持教务;1947年黄锡安接任;年由该堂长老③黄成东负责讲道,市“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副主席林仪牧师有时也到灌口讲道。黄成东长老是位盲人,靠他爱人读白话圣经给他听,尔后再凭自己的记忆和理解向众信讲道,同时还管理教会事务;年是由居住厦门的黄慕恩先生每礼拜日来灌口教堂讲道。
1966年“文革”开始后,灌口教会停止一切活动。1969年教会房产被征用,牧师楼被拆毁,部分地基被居民占用建成民房,另外部分地基被公路侵占,总面积达221平方米。原教堂北面有一个由华侨捐建的钟楼也被拆毁,钟楼上的大钟及教会其他财产如风琴、家具等一应没收归灌口人民公社管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重新得到落实。1980年灌口教徒恢复礼拜,因教堂已被征用,便轮流在教徒家里聚会,轮到谁家便由谁主持。1981年10月,教徒和市“三自”爱国会推荐灌口小学退休女教师郑祝英到福建神学院义工④学习班培训三个月,1982年起由郑祝英主持讲道。
1984年市政府批准将灌口教堂列为正式宗教活动场所。同年10月,灌口教会向灌口镇政府及区委统战部申请落实教堂退还教会之事,并上报市宗教局和市“三自”爱国会。1985年2月,区委统战部长陈永健同志到灌口,配合镇政府处理占用教堂地址的两户居民搬迁事宜,但未获圆满解决。遂于1988年10月开始办理申请兴建新教堂的各项手续,得到区、镇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1989年2月确定在灌口医院南面征地1.4亩用以兴建教堂。
1989年10月,郑祝英往新加坡探亲,其海外的兄弟姐妹闻其正致力于新建灌口教堂的工作,自愿奉献建堂基金新加坡币二万余元。11月,郑祝英回国后即着手进行建堂工作,1990年8月竣工。新教堂全部建筑费为人民币18万元,基建面积385平方米。
1990年底,灌口教会又开始在新建礼拜堂右侧筹建牧师楼。新加坡华侨郑正恩先生先后三次捐献人民币8万多元,旧教堂地址出卖获35000元,一些来自香港、台湾、美国、韩国的参观团客人也纷纷给予支助,众教徒更是积极捐献,共筹集17万元人民币。牧师楼于1992年9月动工,1993年元月交付使用。至此,灌口教堂不仅有可容纳500人的礼拜堂,有牧师楼,而且配套设施(男女厕所、自行车棚、绿化地等)十分齐全。1993年9月,郑正恩先生受邀回国参加灌口教堂献堂礼拜时又捐献一架珠江牌钢琴。
1993年7月,福建神学院毕业的年轻传道士林黎忠来到灌口教堂任传道,由教徒推选的长老郑祝英、林宏典,执事王敏敏、叶适青、林素珠、苏银华、费光碧等共同参与教会事务管理,各项宗教活动在该堂正常开展,主要内容有:每周三上午举行“祷告会”,每周日上午举行闽南话“礼拜”,下午举行普通话“礼拜”;后溪教堂年已80高龄的庄肇华牧师定期来灌口礼拜堂举行“领圣餐”仪式。灌口教堂除接纳灌口地区的教徒外,东孚、角美等地部分教徒也经常来此参加活动。(郑祝英) 注:
①英伦敦差会:英国基督教新教的一个差会组织,创立于1795年,总部设在伦敦。其宗旨是:向“异教徒地区”和“未开化民族”传教;传教士不分宗派、不传宗派特点,而注重传播各主要宗派共同承认的基督教基本教义。
差会:西方各国基督教新教差派传教士进行传教活动的组织。
②按立:传道士经过五年以上的传道经历,由教徒推荐,经上级宗教组织批准并由已任牧师行“按手礼”而晋升为牧师的一种仪式。
③长老:基督教新教有些宗派中教徒领袖的职称。长老参加教会管理工作,但不作为专职的宗教职业者,仍继续从事世俗职业。
④义工:通过神学院培训,由上级宗教组织分配,义务为教会传道或协助教会管理事务的教徒。 后溪礼拜堂
后溪礼拜堂建于1926年,落成后成立堂会,名为“碧溪堂会”。
后溪礼拜堂座落在后溪镇街路。教堂坐南向北,占地面积731m2,由教堂、牧师楼、护厝、围墙四个部分组成,总建筑面积441m2。其中,教堂为西式建筑,上有钟楼和十字架作标志,占地面积163m2;教堂的前面是围墙,围墙的门正中有十字架;教堂的后面是牧师楼,占地面积108m2,是砖木二层楼结构;教堂的西边是护厝,原为信徒私人房屋,后献给教堂使用,占地面积170m2。该堂结构坚固,在解放前仅维修过一次门窗,1980年又重修过一次,至今尚为完好。
后溪礼拜堂的选址,反映了早期后溪地区基督教布道的历史印迹。教堂兴建之前,厦门“三公会”的美归正教已派传道人员在后溪街路租私房布道,英伦敦会下属的灌口教会也在下店进行布道。英美“三公会”的传播当时皆以厦门为基地,然后分工合作,划分地区传播,向闽南闽西各地发展,教徒满十人左右即组成一个小教会。随着信徒的增加,建堂势在必行。围绕选址问题,街路、下店两方的意见不一。后由美归正教会、英伦敦教会及本地各派1名代表,组成三人小组进行选址并划分布道区域。初拟以山为界划分布道区,后决定以溪为界划分灌口、后溪教会的布道区,并决定在街路兴建后溪礼拜堂,报请厦门区会批准。年由杨金练、杨谦利两长老到缅甸仰光向华侨募捐七千多银元,聘许春草、杨就是捐资200银元,添置40条长靠背椅及讲台一张,保留至今。
厦门市基督教的传入与发展150多年来。据《厦门基督教志》记载,厦门市基督教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五个时期:萌芽期(年);发展期(年);兴盛期(年);稳定期(年);转折期(年)。据此,后溪教会当是创立于厦门市基督教传播的兴盛期。另外,该志还介绍了厦门市基督教原有五个教派,其中基督教联合会已停止活动。截止1990年,尚有中华基督教会、基督教临安息日会、基督教聚会处、真耶稣教等四个教派。后溪教会隶属于厦门市中华基督教教会。此外,据后溪礼拜堂现任传道庄书榜介绍,世界基督教有三大派系:天主教、东正教、新教。后溪教会隶属新教派系。
上述厦门基督教的传入与发展150多年来,其机构的名称也经历了11次的演变,从英美的“三公会”(美归正教会、英伦敦公会、英长老会)开始,先后有长执会、漳泉大会、宣道会、传道公会、闽南大会、厦门区会、三自爱国会、基督教两会等。后溪教会当属于“三公会”的美归正教会的传播地区(以漳州为主线)之内。据上所述,后溪礼拜堂建堂以前,在厦的英美“三公会”的美归正教会已在街路、英伦敦公会所属的灌口教会也在下店租私房进行布道,后随着发展而建堂,因此,建堂后的“碧溪堂会”,实际上是美归正教会与英伦敦会的融合。后溪教会的早期是洪(洪塘头)山(兑山)堂会的一个支会。
后溪教会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萌芽期(建堂前以街路、下店为活动中心),发展期(年),转折期(年),休会期(年),复会正堂期(1981年至今)。(王忠敏)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2条回答
出租车!表明意思他会带你去的!
曾营站,在邮电局楼上!~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下沙湾南有教堂吗
有人知道下沙有个教堂在湾南吗?知道的麻烦告知下怎么坐车?
09-10-23 &匿名提问 发布
 杭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浙江省省会,副省级城市,也是长三角第二大中心城市,南翼经济、金融、物流、文化中心。浙江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国东南重要交通枢钮。  浙江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国东南重要交通枢钮。杭州经济发达,有“钱塘自古繁华”之称。2008年GDP为4781.16亿元,人均GDP为70832元(以08年末户籍人口计算),均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二位,08年综合实力为全国第六位。全市面积15984平方千米,其中市辖区3451平方千米。200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达796.6万人,其中户籍人口677.64万人。在户籍人口中,农业人口336.88万人,非农业人口340.76万人。辖8个市辖区、2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共有57个街道、110个镇、39个乡(包括1个民族乡),678个社区、65个居民区、3666个行政村;其中市辖区共有44个街道、49个镇、3个乡,597个社区、4个居民区、807个行政村。     区号:0571  邮编:310000  车牌编号:浙A  市树:香樟   市花:桂花   市歌:《梦想天堂》  杭州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每年吸引两千多万中外游客。杭州以其美丽的西湖山水著称于世,“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表达了古往今来的人们对于这座美丽城市的由衷赞美。元朝时曾被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赞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写道:“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西湖,她拥有三面云山,一水抱城的山光水色,她以“浓妆淡抹总相宜”的自然风光情系天下众生。  杭州市有着2200年的悠久历史的杭州还是我国八大古都之一,人文景观同样丰富多彩,古代庭、园、楼、阁、塔、寺、泉、壑、石窟、摩崖碑刻遍布,或珠帘玉带、烟柳画桥,或万千姿态、蔚然奇观,或山清水秀、风情万种,尤以灵隐寺、六和塔、飞来峰、岳王庙、西泠印社、龙井、虎跑泉等最为著名。“江南忆,最忆是杭州!”[编辑本段]资源状况  杭州有着江、河、湖、山交融的自然环境。全市丘陵山地占总面积的65.6%,平原占26.4%,江、河、湖、水库占8%,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京杭大运河和以大涌潮闻名的钱塘江穿城而过。杭州西部、中部和南部属浙西中低山丘陵,东北部属浙北平原, 江河纵横,湖泊密布,物产丰富。杭州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人间天堂”之美誉。   杭州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温和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全年平均气温17.5℃,平均相对湿度69.6%,年降水量1139毫米,年日照时数1762小时。杭州生物种类繁多,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13种,二级保护动物有55种,二级保护植物有13种。全市平均森林覆盖率为62.8%。矿产资源有大中型的非金属和金属矿床。临安昌化出产一种世界罕见的鸡血石,为收藏石和图章石中的珍品。[编辑本段]旅游资源  杭州拥有两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西湖风景名胜区、“两江一湖”(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风景名胜区;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目山、清凉峰自然雷锋塔保护区;五个国家森林公园—千岛湖、大奇山、午潮山、富春江和青山湖森林公园;一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全国首个国家级湿地—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杭州还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个、国家级博物馆5个。全市拥有年接待1万人次以上的各类旅游景区、景点120余处。目前杭州正在以“三江四湖一山一河一溪三址”为重点发展观光游,以把西博会打造成世界级会展品牌为目标发展会展游,以举办2006年世界休闲博览会为契机发展休闲游,形成观光游、会展游、休闲游“三位一体”的新格局,合力打响“游在杭州”品牌。[编辑本段]地理和气候  杭州市地理坐标为东经118°21′-120°30′,北纬29°11′-30°33′。杭州位于浙江省西北部,东临杭州湾,南与绍兴、金华相接,北与湖州、嘉兴两市毗邻,西与安徽省交界。杭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南沿和钱塘江流域,地形复杂多样。杭州市西部属浙西丘陵区,主干山脉有天目山等。东部属浙北平原,地势低平,河网密布。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征。省内最大河流钱塘江由西南向东北,流经全市大部分地区。东苕溪通过临安、余杭等地汇入太湖。  杭州市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20°12′,北纬30°16′。 杭州处于亚热带季风区,四季分明,夏季气候炎热,湿润,有小火炉之称,相反,冬季寒冷,干燥。春秋两季气候宜人,是观光旅游的黄金季节。 杭州的城市原点(零公里标志)设在上城区紫薇园坐标原点。紫薇园坐标原点从1913年开始就作为杭州市的中心。城市内的建筑、道路、水系及名胜古迹,都可根据该原点标出方位和与原点的距离。  气候特征  杭州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温和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全年平均气温17.5℃,平均相对湿度69.6%,年降水量1139毫米,年日照时数1762小时。夏季平均气温为28.6℃,冬季平均气温为3.8℃,无霜期230-260天,年平均降雨1435毫米,平均相对湿度在70%-85%之间。   日照时数 平均值:1903.8 一月:127 二月:109.4 三月:122.9 四月:138.6 五月:150 六月:153.6 七月:234.3 八月:244.3 九月:163.9 十月:172.1 十一月:149 十二月:138.7   [编辑本段]城市人口  200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达796.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4万人。其中户籍人口677.6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29万人。在户籍人口中,农业人口336.88万人,非农业人口340.76万人。按公安部门统计的全市人口出生率为9.0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77‰。  城市地位及荣誉  依靠深厚的文化及历史底蕴,旅游资源;随着浙江经济的不断发展;杭州作为浙江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城市地位也与日攀升。浙江政府提出了要在十一五期间把杭州打造成长三角第二大中心城市的目标口号。  2008年,杭州在《瞭望东方周刊》“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评比中名列第一。这是自2004起,连续五年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其颁奖词为:这是一座让南来北往的游子们,可以诗意地栖居的地方。它从善如流,不拒绝一切进步的文明。  它精致宁静,温文尔雅,如同西湖水那样浑然天成。它大气开放、自强不息,如同钱塘乐奔赴  海洋之约。  2007年,杭州获“国际旅游联合会”颁给的“国际旅游金星奖”,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中国城市。  2004年至2008年,杭州市连续五次在《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榜”中荣登榜首。  2006年,杭州被“世界休闲组织”授予“东方休闲之都”称号。  2006年,杭州被“国家旅游局”与“世界旅游组织”联合授予当年“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称号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 面积、人口根据“杭州地名网”。资料截至日。注:部分面积数据与《简册》有所不同。 *  杭州市 总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其中市辖区3068平方千米。总人口660.4万人,其中市辖区409.5万人。辖8个市辖区、2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共有57个街道、110个镇、39个乡(包括1个民族乡),678个社区、65个居民区、3666个行政村;其中市辖区共有44个街道、49个镇、3个乡,597个社区、4个居民区、807个行政村。  上城区 面积18.3平方千米,人口36.2万人。区人民政府驻清波街道惠民路3号,邮编310002。辖6个街道:清波街道、湖滨街道、小营街道、望江街道、南星街道、紫阳街道。  下城区 面积31.46平方千米,人口40.5万人。区人民政府驻文晖路1号,邮编310004。辖8个街道:武林街道、天水街道、朝晖街道、潮鸣街道、长庆街道、石桥街道、东新街道、文晖街道。  江干区 面积210.22平方千米,人口40.4万人。区人民政府驻庆春东路1号,邮编310002。辖6个街道、4个镇:凯旋街道、采荷街道、白杨街道、下沙街道、闸弄口街道、四季青街道;笕桥镇、彭埠镇、丁桥镇、九堡镇。  拱墅区 面积87.49平方千米,人口28.8万人。区人民政府驻台州路1号,邮编310015。辖8个街道、2个镇:米市巷街道、湖墅街道、小河街道、和睦街道、拱宸桥街道、大关街道、上塘街道、祥符街道;半山街道、康桥镇。  西湖区 面积308.7平方千米,人口62.8万人。区人民政府驻浙大路1号,邮编310013。辖10个街道、2个镇:转塘街道、北山街道、西溪街道、留下街道、蒋村街道、灵隐街道、翠苑街道、文新街道、古荡街道、西湖街道;双浦镇、三墩镇。  滨江区 面积72.02平方千米,人口13.1万人。区人民政府驻西兴街道,邮编310051。辖3个街道:浦沿街道、西兴街道、长河街道。  萧山区 面积1420平方千米,人口117.7万人。区人民政府驻城厢街道金城路685号,邮编311200。辖11个街道、17个镇:城厢街道、北干街道、蜀山街道、新塘街道、靖江街道、南阳街道、河庄街道、义蓬街道、新湾街道、临江街道、前进街道;临浦镇、义桥镇、戴村镇、河上镇、楼塔镇、浦阳镇、进化镇、瓜沥镇、衙前镇、坎山镇、党山镇、党湾镇、益农镇、新街镇、宁围镇、所前镇、闻堰镇。  余杭区 面积1223.56平方千米,人口83.2万人。区人民政府驻临平街道西大街33号,邮编311000。辖5个街道、14个镇、1个乡:临平街道、南苑街道、东湖街道、星桥街道、五常街道;乔司镇、塘栖镇、崇贤镇、余杭镇、闲林镇、仓前镇、良渚镇、瓶窑镇、鸬鸟镇、黄湖镇、百丈镇、仁和镇、运河镇、径山镇;中泰乡。  建德市 面积2321平方千米,人口50.8万人。市人民政府驻新安江街道新安路1号,邮编311600。辖3个街道、12个镇、1个乡:洋溪街道、更楼街道、新安江街道;梅城镇、下涯镇、杨村桥镇、乾潭镇、三都镇、寿昌镇、大同镇、航头镇、李家镇、大洋镇、莲花镇、大慈岩镇;钦堂乡。  富阳市 面积1831.2平方千米,人口62.8万人。市人民政府驻富春街道桂花西路25号,邮编311400。辖4个街道、15个镇、6个乡:富春街道、东洲街道、春江街道、鹿山街道;高桥镇、受降镇、场口镇、常安镇、万市镇、洞桥镇、胥口镇、新登镇、渌渚镇、灵桥镇、大源镇、常绿镇、龙门镇、里山镇、永昌镇;环山乡、湖源乡、上官乡、渔山乡、春建乡、新桐乡。  临安市 面积3126.8平方千米,人口51.9万人。市人民政府驻锦城街道衣锦街398号,邮编311300。辖4个街道、15个镇、7个乡:锦城街道、玲珑街道、上甘街道、青山湖街道;横畈镇、於潜镇、藻溪镇、太阳镇、昌化镇、龙岗镇、岛石镇、湍口镇、三口镇、高虹镇、河桥镇、潜川镇、太湖源镇、清凉峰镇、大峡谷镇;板桥乡、千洪乡、横路乡、乐平乡、马啸乡、新桥乡、西天目乡。  桐庐县 面积1825平方千米,人口39.5万人。县人民政府驻桐君街道迎春南路298号,邮编311500。辖2个街道、7个镇、4个乡(包括1个民族乡):桐君街道、旧县街道;富春江镇、横村镇、分水镇、凤川镇、百江镇、瑶琳镇、江南镇;钟山乡、新合乡、合村乡、莪山畲族自治乡。  淳安县 面积4427平方千米,人口45.3万人。县人民政府驻千岛湖镇新安北路18号,邮编311700。辖12个镇、18个乡:千岛湖镇、临岐镇、威坪镇、姜家镇、汾口镇、大墅镇、唐村镇、梓桐镇、中洲镇、文昌镇、石林镇、枫树岭镇;屏门乡、浪川乡、安阳乡、王阜乡、郭村乡、里商乡、金峰乡、瑶山乡、光昌乡、宋村乡、鸠坑乡、严家乡、白马乡、左口乡、汪宅乡、富文乡、界首乡、横沿乡。[编辑本段]民族宗教  杭州是汉族聚居、少数民族散杂居的地区。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时,全市有汉、畲、回、满、蒙古、壮、苗、朝鲜、侗、土家、布依、高山、傣、瑶、彝、佤、水、维吾尔、白、达斡尔、藏、黎、塔塔尔、傈僳、纳西、锡伯、俄罗斯、等27个民族,总人口526.04万人。除汉族以外的26个少数民族人口13,383人,占全市总人口的0.25%。杭州各少数民族一般讲汉语,用汉名、服饰、生活习惯等亦与汉族大致相同。   杭州有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五个宗教,除道教之外,其他各教均系国际性的宗教。  - 基督教——约18万人,其中萧山区占一半以上,老市区3万人,39处堂点:崇一堂,思澄堂,天水堂,鼓楼堂,城北堂,笕桥堂 ,杭州崇一堂是全球最大的华人教堂。  - 佛教——灵隐寺,净慈寺,上天竺法喜讲寺,中天竺法净禅寺,下天竺法镜讲寺,韬光寺(灵隐山半山巢枸坞)   - 道教——抱朴道院   - 伊斯兰教——4000人,凤凰寺等   - 天主教——2000多人,天主教堂11所:圣母无原罪大堂   杭州市人民政府宗教事务所处于1952年10月成立后,贯彻执行我国政府制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在宗教界开展反帝国爱国运动;近行社会主义教育;保障正常宗教活动,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帮助各爱国宗教团体办好宗教事业,落实好政府对宗教的各项具体政策;积极引导宗教不情之请付义社会相适应。近年来,杭州市宗教界爱国人士在抗灾救灾、支持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办教育及捐款资助伤残人等各项社会公益事业中成绩斐然,为杭州的两个文明建设作出了贡献。[编辑本段]文化设施  - 中国茶叶博物馆   - 中国丝绸博物馆   - 中国印学博物馆  - 中国刀剪剑博物馆   - 中国伞博物馆   - 中国扇博物馆  - 中国中药博物馆 (胡庆余堂博物馆)  - 中国西药博物馆(民生药业陈列馆)  - 中国印学博物馆  - 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  -中国湿地博物馆  -中国钱币博物馆  - 西泠印社   - 杭州碑林   - 浙江博物馆  - 杭州孔庙   - 南宋官窑博物馆   - 良渚文化博物馆   - 跨湖桥文化博物馆  - 黄宾虹纪念馆   - 章太炎纪念馆   - 苏东坡纪念馆   - 胡庆余堂   - 潘天寿纪念馆  - 西湖博物馆  - 西湖博览会博物馆   - 杭州历史博物馆  - 浙江省自然博物馆  - 都锦生织锦博物馆  - 杭州南宋钱币博物馆  - 杭州西湖综合保护工程陈列馆[编辑本段]杭州教育  高中教育  重高:  杭州市第二中学  杭州学军中学  杭州高级中学  杭州第十四中学   杭州第四中学  浙江大学附属中学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高级中学   杭州市长河高级中学  优高:   杭州第七中学  杭州西湖高级中学  杭州第十一中学  杭州第九中学  杭四中分校 (以上高中按09中考分数线排列)  杭州第十中学  杭州源清中学   杭二中分校   杭州绿城育华学校  杭州夏衍中学   杭州长征中学  高等教育  浙江大学  中国美术学院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工商大学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浙江林学院  浙江中医药大学  杭州师范大学  中国计量学院  浙江科技学院  浙江财经学院  浙江传媒学院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浙江警官职业学院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万向职业学院  教育事业   高等教育   不断推进重点学校和重点学科建设,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加快。至2006年末,全市拥有普通高等院校36所,在校学生37.36万人,比上年末增长6.2%,其中在校研究生2.36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8.55%,比上年提高1.53个百分点。   普通教育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至2006年末,全市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为96.6%;共有小学605所,在校学生45.95万人;初中263所,在校学生23.55万人;普通高中82所,在校学生12.42万人。全市小学入学率和初中升学率均达到100%;初中毕业生升入各类高中比例达96.6%,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优质高中招生比例由上年的70.59%上升到72.11%。全市已建立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38所,解决了12万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累计成立教育集团51个,188所中小学实行名校集团化办学。   成人教育   多层次成人教育网络基本形成。至2006年末,全市共有成人高校9 所,在校学生17.81万人;成人中等学校1537所,在校生68.26万人,其中成人技术培训学校1457所,在校生65.49万人;成人初等学校11所,在校学生236人。   民办教育   各类民办教育加快发展。至2006年末,全市共有民办高校4所,在校学生2.43万人;民办普通中学54 所,在校学生5.25万人;民办小学39所,在校学生4.44万人。民办职业中学8所,学生0.61万人。   特殊教育   至2006年末,全市共有13所特殊教育学校,在校学生1278人,使视力、听力、语言、智力、肢体残疾的少年儿童义务教育得到基本普及。[编辑本段]科技事业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不断增加。2006年,全市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2项、省级科技进步奖项15项。申请专利10719件、授权5742件,分别增长13.0%和41.0%。   科研力量   科技队伍不断壮大。至2006年末,杭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拥有科技活动人员5.08万人、科技机构637家。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0人。   科研投入   科研投入不断增加。2006年,全市企业用于研究与发展(R&D)经费支出61.64亿元,增长21.8%。   科技创新   企业自主创新高地建设加快。至2006年末,全市拥有省、市级企业(行业)研发中心累计达到260家,其中省级企业研发中心92家、市级企业(行业)研发中心168家;经认定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累计65家,省级895家、市级139家、新引进“大院名校”、跨国公司来杭共建创新载体14家,累计达64家;建设科技创新服务平台12个;累计建成1000平方米以上的企业孵化器30家,孵化场地总面积达66.5万平方米;全市有56个项目列入浙江省2006年技术创新重点项目计划,其中重点产业技术开发专项41项、新材料专项15项,229个项目列入市2006年技术创新项目计划;全年签订各类技术合同成交额17.28亿元,其中技术交易额13.43亿元。[编辑本段]天堂硅谷  杭州是国家信息化试点城市、电子商务试点城市、电子政务试点城市、数字电视试点城市和国家软件产业化基地、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近年来,杭州致力于打造“天堂硅谷”,以信息和新型医药、环保、新材料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已成为杭州的一大特色和优势。通讯、软件、集成电路、数字电视、动漫、网络游戏等六条“产业链”正在做大做强,有12家企业进入全国“百强软件企业”行列,15家企业进入国家重点软件企业行列,14家IT企业在境内外上市。今年6月杭州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打造“动漫之都”。杭州还有先进的IP宽带网,2006年底将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开通数字电视,率先实现“模转数”。[编辑本段]文化事业  文化设施   加强文化名城建设,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至2006年末,全市拥有公共图书馆13个,总藏量903万册,文化馆14个,博物馆(纪念馆)51个,剧场16个,群艺馆3 个,音乐厅2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4处(群)。新增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个,有5家画廊被命名为“中国诚信画廊”,有5个广场被命名为“全国特色文化广场”。   文化艺术   文化艺术取得新成就。2006年,全市文艺作品创作获国际级奖项3个、国家级奖项65个、省级奖项135个;市属广播、电视作品获国家级奖项21个,省级奖项59个。成功举办和承办四届中国国际动漫节、第十五届金鸡百花电影节等重大文化活动。努力拓展对外文化交流领域,全年引进和输出文化交流项目88批次、1552人次;2006年末全市拥有各类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9个。全市有8个项目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广播电视   广播电视节目丰富多彩,更具特色。至2006年末,杭州拥有电视台2座22套节目,广播电台9座18套节目,全市电视覆盖率和广播覆盖率分别达到99.59%和99.77%。全市有线电视入户数达177.08万户,增长9.6%。其中数字电视在全国率先实现整体转换覆盖百万用户的目标。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继续推进,全市有3543个行政村和13980个自然村开通有线电视,有线电视覆盖率达到95.14%。   新闻出版   新闻出版事业不断发展。2006年,全市共出版报纸17.98亿份、杂志0.78亿册、图书2.68亿册。著名的有《都市快报》、《今日早报》、《钱江晚报》、《杭州日报》等。   黄龙体育中心体育运动 2006年,杭州籍运动员参加国际比赛获得金牌9枚、银牌10枚、铜牌10枚;参加全国比赛获得金牌20枚、银牌15枚、铜牌18枚。在第13届省运会上,杭州代表团获得金牌和总分“两个第一”。全市举办区、县(市)级以上健身活动1569项次,参加人数达86.05万人。成功举办世界青年举重锦标赛、杭州天目山国际山地户外运动挑战赛、“商业杯”国际城市围棋邀请赛、杭州国际马拉松比赛等大型体育赛事。[编辑本段]环境保护  继续实施“蓝天、碧水、绿色和清静”工程,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力度,整体生态环境继续改善。2006年,全市用于环保的资金投入达65亿元,相当于杭州市生产总值的1.9%。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工业废水综合排放达标率分别达到94.0%和92.0%。主要水系监测断面水质三类以上比例达50.0%。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99天,优良比例达81.9%。市区全年扩绿地面积468公顷。至年末,市区人均园林绿地面积达45.16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1.75平方米,分别比上年末增长2.3%、15.3%。市民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编辑本段]杭州人物  古代名人  - 西施——中国四大美女之首,春秋战国时期苎萝村人(现属杭州萧山区临浦苎萝村)  - 苏轼——北宋政治家,文豪,在杭州为官期间,组织修建苏堤   - 白居易——唐代文学家,在杭州为官期间,组织修建白堤   - 岳飞——南宋军事家,民族英雄,被杀害于杭州风波亭,葬于岳王庙   - 于谦——明代政治家、诗人   - 钱镠——吴越国君主,建都杭州   - 丁敬——清代金石家   - 葛洪——东晋道教学者,晚年在杭州葛岭炼丹   - 龚自珍——清末文学家,留有龚自珍纪念馆   - 林逋——北宋诗人,隐居孤山,与梅妻鹤子相伴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下沙商贸城到湾南村坐K682路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青岛基督教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