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烧香拜佛拝佛的香让带上飞机吗

进寺庙烧香、拜佛的礼仪和步骤是怎样的?
佛门信众问:进烧香、拜佛的礼仪和步骤是怎样的? 答:进得寺院庵堂,人们习惯于烧香、拜佛,请按以下步骤为宜:净手、整衣、静念后:1、点烛:⑴站在烛台前,若台上有烛火,可直接在烛上点,以结续善缘。⑵蜡烛点亮后,双手竖握上举,默念:&光芒照十方、消除诸冥暗&。⑶稳稳地将蜡烛插在烛台上即可。值得注意的是,尽量不要把蜡油、火柴杆、纸宵杂物弄在地上。若能在寺中殿上点灯,如长明灯等,则为最吉祥,光明长久等,非烛可比。 2、敬香(拈香、此处仅以三支为例):⑴上长香①将香点燃(可在烛上点,要节约火柴、处处惜福,所谓惜福从细、布施大方),但须将火焰熄灭,然后用两手的中、食指夹着香杆,拇指顶香尾。②安置胸前,再举香齐眉,默念:&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四者忏悔罪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③两手自然放下,安置胸前,开始插香,这里有三种方法可选其一:第一种:先用右手插中间一支,默念:&佛&;次用左手插左边,默念&供养法&;再用右手插右边,默念&供养僧&。第二种:先右,默念&誓断一切恶&;次左,默念&誓修一切善&;后插中间,默念&誓度一切众&。第三种:先右手插中间,默念供养十方三世三宝尊再左,默念&供养历生父母及怨亲&;后插右,默念&供养十方法界众有情&。④合掌,默念:&愿此香华云,直达三宝所,祈请大慈悲,恒满众生愿。&⑤就地一拜⑵上檀香(即檀木劈成小枝)用双手拇、食指拈香枝的两头,中指、无名指、小指张开自然伸直,高举齐眉,然后放进香炉:第一根用左手拈起,右手送入,默念:&供养佛&;第二根用右手拈起,左手送入,默念&供养法&;第三根用左手拈起右手送入,默念&供养僧&,其他与上长香同。千万注意:上举敬香后,要稳稳地插到香炉里,不可拿着大把香七上八下地拜,也不要让香灰掉到地上。 3、入殿拜佛入殿门时顺门侧左右而入,左侧跨左腿、右侧跨右腿。不宜中央直行,也不可在有人礼拜的前头行走,礼帽、手杖等特须自提携或在殿外或边室寄放,不可安放在佛案,佛台之上。礼拜时,以佛像看分男左女右在佛前两旁的拜垫上礼拜(佛殿中间的那个拜垫,那是主法的法师拜的,不可触染)。1)肃立合掌:两手掌指伸直,掌背微躬,五指自然靠拢,两掌上举轻合,腕与心口平,掌心空明,切忌紧闭,两足跟约开二寸,脚尖相距约八寸;收摄心意,瞑目恭敬。2)观想发愿:&无量劫之父母列左右,儿女眷属立身后,仇怨债主在前头,随我礼佛往生极乐容摄受&,或参以普贤行愿品,或默念&一心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等。3)一般叩拜:①右臂斜伸,右掌向下按于拜垫中央,身体顺势下蹲;②左掌随着伸下,按在拜垫左前方,两膝稍分开些跪下;③右掌由中央移到右前方,两掌相距约六寸;④以额垂叩于两掌中间,翻转两掌,意为以双手托承佛足(此时亦可观想发愿);⑤两手十指微微收托翻转,将身体稍撑起,同时右手移回拜垫中央;⑥左掌回举胸前,右掌将身体撑起,同时两膝离垫,双腿缓缓伸直,右掌与左掌合;⑦上身顺势从腰至劲渐渐直立;⑧重复①-⑦。4)礼毕问讯:叩拜(如三礼)毕仍合掌,弯腰约90&两拇指相并,两食指相合竖直,以左三指包右三指;伸直腰(从腰至颈、节节渐立),举指齐眉,一边默念:&若得见佛,当愿众生,得无碍眼,见一切佛。&一边缓缓放掌。看见佛圣像时,可默念:&谛观佛时,当愿众生,皆如普贤,端正严好&。 4、注意事项:见佛法僧,或像、或画、或书、或咒、或形、或名,一念欢喜皆种善因。若能注意以下条目,或许更为圆满,更能感应灵验;①净手嗽口,至诚恭敬;②缓缓而拜,宁少毋草;③供香端直,如法如仪,供佛之果食应能食用(罐头或原料或水果未洁净等均有损恭敬心);④佛殿、佛塔及供佛之室内,皆不宜踞坐笑谈,应慎护威仪,汉地女众尚忌无领、无肩、大开领衫和裙装,尤其是短裙入内、礼拜不雅;更不可擅入出家人的静修之处,如禅堂、止观堂、般若堂等。⑤不可佛前晒衣、殿前饮宴或用夜壶水浇佛殿前的花草等等;⑥在殿堂经行必右绕不得左旋;三或七匝,平视直行念佛,不得谈笑是非言语。⑦叩拜时不可用三拜九叩礼,宜用古印度之五体投地礼(即两膝、两肘和额等五个部位悉投于地,不触地面则不如法。头额触地、肘漆伏地、双手抚托受者足,如是为最敬之礼)。藏地多行&大礼拜&,值得汉地好生学习。要使心头清净、身心放下,这是下手之处、入门功夫。备注:1、以上录,来源于在寺院、在佛教门户网站对信众对佛门信众的慈悲开示及智渡法师著述的《佛门探宝》、《佛医传世》中的节选,开示内容部份,仅供有相同、相似因缘和疑惑者参考。2、各位佛门信众若有或者生活中的疑惑,可登录网站 www.fozhidao.net 提交问题,请智渡法师作开示,法师会亲自回复。3、学佛己汇编成集,会不定期更新,下载地址为: (右单击--目标另存为)Word版:http://www.ciensi.net/智渡法师-学佛问答录.docPDF版: http://www.ciensi.net/智渡法师-学佛问答录.pdf
查看: 2452|
佛缘网站的运行需要大量的资金及人力,以下法宝流通的收益将用于佛缘网站的建设。感恩您的支持!
非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备案: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金湖一里6号409室 邮编:361010 联系人:陈晓毅
电话:(值班时间:9:00-17:30) QQ群:8899063 QQ:烧香拜佛的时候,在拜的时候别人给我把香撞灭了会不好吗_百度知道
烧香拜佛的时候,在拜的时候别人给我把香撞灭了会不好吗
楼主,我是一个学佛多年的人,你听我说几句。从佛法的角度来说,香烧成什么样,其实并没有神秘性在里面。因为佛菩萨对我们的教导都是明示,明明白白地教导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修行(修正心灵与行为)。如何正确的达成心愿。不会用香相来暗示你什么的。烧香磕头,有祈福效果,但这不是佛法的重点,学佛的重点落实佛菩萨对我们的教导: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你做一件善事,持之以恒,佛菩萨知道了非常高兴,比你上100柱香供100个果还要高兴!改运获福的效果还要好!天佑有德之人,积善积德佛菩萨自然帮助他。无善无德之人磕头烧香是很难灵验的。佛菩萨是至高的境界,不会贪求世间之供养,我们上香供养只是表示恭敬,表示要学习佛菩萨的思想,行为,要止恶,行善。这是烧香的主要目的!因为佛法主要讲究因果规律,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我们此时此刻所受的苦,都是前世今生的恶业所致,我们此时此刻享受到的快乐,都是前世今生善业的成熟。是自己作的善,让我们达成心愿,让我们快乐,是自己作的恶,让我们诸事不顺,让我们痛苦。这是快乐和痛苦的根本原因。所以说命运是自已造成的。所以,命运的改变,主要也要靠我们自己,说到这里。楼主是否已经明白,佛菩萨济世救人的方式,以神力护佑是次要的,主要的方式,是教导我们一套行为标准,让我们做个大善人,从而自己改变自己不好的命运,走向幸福圆满的康庄大道。楼主试想,一个人犯了错误被关监狱里,受了很多苦,佛菩萨能用神力瞬间毁掉监狱,还他自由吗?不能,对吧,只能教导他一套行为标准,让他改过,然后争取减刑。所以“教化万民”,这是佛菩萨渡人的主要方式。楼主应该是初学者吧,其实学佛的内容还有很多,不光是烧香,还有吃素,放生,忏悔,持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念佛、念经、持咒(念佛念经是佛门大善)等。后者才是重点。后者的消灾改运获福的力量更大!因为后者表明你按照佛菩萨的教导实践了,力行了。这些也是佛门消灾解难除病改变命运获得平安吉祥之正道。比方说佛门五戒吧,佛言,行上品五戒十善者,来世可以升天,行中品五戒十善者,来世还可以为人,免入三恶道受苦。楼主你看,上天堂还是下地狱,这都是自己的行为造成的。念佛诵经有什么用呢。且看经书:《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是如何说的:或值怨贼绕,各执刀加害,念彼观音力,咸即起慈心。(解怨)咒诅诸毒药,所欲害身者,念彼观音力,还著于本人。 (解恶咒解毒害)或遇恶罗刹,毒龙诸鬼等,念彼观音力,时悉不敢害。(辟邪)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寻声救苦)楼主你看,称念《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与观世音菩萨圣号,效果不错吧。再看大善行:助印经书及造像的十大功德 1、从前所作种种罪过,轻者立即消灭,重者亦得转轻。 2、常得吉神拥护,一切瘟疫、水火、寇盗、刀兵、牢狱之灾,悉皆不受。 3、夙生怨怼,咸蒙法益,而得解脱,永免寻仇报复之苦。 4、夜叉恶鬼,不能侵犯,毒蛇饿虎,不能为害。 5、心得安慰,日无险事,夜无恶梦,颜色光泽,气力充盛,所作吉利。 6、至心奉法,虽无希求,自然衣食丰足,家庭和睦,福禄绵长。 7、所言所行,人天欢喜,任到何方,常为多众倾城爱戴,恭敬礼拜。 8、愚者转智,病者转健,困者转亨,为妇女者,报谢之日,捷转男身。 9、永离恶道,受生善道。相貌端正,天资超越,福禄殊胜。 10、能为一切众生,种植善根,以众生心,作大福田,获无量胜果。所生之处,常得见佛闻法。直至三慧宏开,六通亲证,速得成佛。楼主你看,上面的福德,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不是求来的,楼主想要心想事成,吉祥如意,还须按照佛菩萨对我们的教导,实地去修啊。附一点,孝顺父母是人间大善,不孝是很折福的。孔子说过,孝顺父母最难的是“色难”,就是难以对父母和颜悦色,所以我们以后要对父母以柔心对待,讲话轻声细语,语气不要凶。最后,楼主要是有兴趣,可以请一本《认识佛教》来具体全面的了解一下。佛法讲明了宇宙人生的起源,道理,我们凡人如何离苦得乐之道,很是值得我们学习。最后祝愿楼主平安,健康,吉祥如意 阿弥陀佛!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烧香拜佛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关注我们&&
会员某某&&
当前位置:
为什么拜佛拜菩萨要上香?
&&&&来源:中国清明网&&&&
&&&& 18:14:22
浏览 1010次
&&&&字体:
本文标题:
本文地址:
微信扫码微祭奠
400-897-9466客服7X24小时全年无休考前烧香拜佛管用吗?范进连说:NONONO
时间: 08:46:59&&来源:国际旅游岛商报&&作者:肖卫香
 近日,随着高考脚步渐近,&许愿&也成为部分家长之间流行的行为。据相关媒体调查显示,近半家长曾在自己儿女高考期间求神拜佛、烧香许愿。过半网友表示,理解或支持为家人高考烧香的做法。
& & 网友:理解家长为孩子高考烧香
& & 随着高考的倒计时,各种新鲜奇异的事情也层出不穷。近日,家长打飞的为子女高考烧高香一事引起广泛议论。如果花大价钱许愿值不值得?主题为&高考前家长打飞的烧香拜佛你怎么看&的话题调查引起诸多网友参与调查和评论。其中问题一:你和你的家人是否为大考拜过佛?40.4%的网友表示拜过,59.6%的网友表示没有拜过。
& & 对于考前烧高香你怎么看?42.7%的网友表示&不支持,成绩好不好和佛没关系,烧香污染环境。&29.8%的网友表示支持,认为&这是我国的传统,图个吉利&;此外,27.6%的网友表示&理解,虽不信,但还是想去拜拜求心安。&
& & 参与调查的网友针对类似的现象,大多都抱有宽容的心态。毕竟12年的寒窗苦读,终于要&一考定终身&了,家长也好,考生也罢,都难免积攒了很多压力需要释放。烧香也好,撕书也罢,无非是表达一定的愿望,抒发一定的感情,以使内心压力得到缓解。烧香拜佛祈求好运,毕竟已是中国悠久的历史习俗了。家长为孩子求一个好运,也无可厚非。
& & 记者搜索获悉,在参与互动的网友中,仅少数网友表示:为高考烧香拜佛没有必要。有网友表示,家长和考生应从思想意识上看清高考的目的,高考并不是人生唯一的转折点,认识到价值观多元化,成才之路多元化,当看清高考不再是成功唯一之路的实际状况时,内心自然就会坦然一些。
& & 市民:没烧香的比烧香的考得好
& & 岛外有人为孩子高考积极烧香,那么,海南有没有这样的情况呢?
& & 6月3日,商报记者走访海口市天宁寺、琼台福地和火雷庙等地,除天宁寺闭门谢客,其他地方也香火寂寥。在府城中山路火雷庙,记者看到香炉里的香烛未燃尽,庙里一桌中年人围在一起打牌。其中一位告诉记者,庙里近期每天有好几个人来烧香,都是附近中学的学生家长,烧一柱香可捐个10元、20元的香火钱。文庄路上的琼台福地工作人员表示,烧香一柱15元,捐钱可以投到功德香。而在琼台福地附近居住的符女士透露,女儿今年高考,全家人早已在五一期间到三亚南山烧过香了,花费数百元。&做善事,求心安。&符女士说。
& & 据海口某本科高校毕业生小胡透露,2008年复读,高考前夕放假,自己回家了,同宿舍的其他室友趁假期相约外出爬山放松,偶然看到有座庙,于是纷纷走进庙里跪拜,向庙里的每一位菩萨许愿,祈求相助考个理想大学,送子观音也没放过。拜完菩萨之后大家很是开心。小胡告诉商报记者:&遗憾的是,那年的高考,宿舍只有我一个人上了本科,而我是宿舍唯一没参加拜佛的人。&
& & 海口某事业单位职工小夏来自湖南,据其介绍,当年他就读的高中学校是一所口碑不错的民办中学。学校一个很特别的传统就是考前祭拜孔子。校长为了方便高三学子拜孔子,特意花大钱在学校一座最高的山坡顶上,也就是校内视野最开阔的地方,建了一座圆形的庙,庙里供奉着孔子师徒,从校道上走到孔庙,有数百个水泥台阶。远看孔庙形似北京的天坛。每年高考前夕,全校高三师生按班级排队进孔庙,集体鸣炮拜孔,在孔子师徒脚下默念心中的理想大学,场面相当壮观。至于有没有起作用,那就只有&呵呵&了。
& & 专家:临时抱佛脚不如临阵减压
& & 关于家长为子女高考烧香一事,海口某高校中文系教授表示,成才的途径有很多种,考生和家长应放平心态,从平时的学习方法入手。但烧香拜佛是个人信仰,适当进行无害于他人,我们应当尊重他们&宁可信其有&的态度。然而如果过度烧香则会引起环境污染,建议以其他环保方式进行许愿。
& & 海南中学心理教师陈玲则分析,如果考生心理暗示性强的话,会把外在因素作为一个内在因素对自己进行暗示;而有些人自我暗示能力低,则会相信自己,外在因素有没有效果无所谓;但如果有一部分考生,觉得外在因素能给自己的带来不一样的能量,反而懈怠了备考,影响了考试成绩,这是不可取的。&对孩子一个微笑的鼓励,点点头,孩子就能领会到爱的鼓励,跟孩子谈谈时事政治,家常事,反而能帮助考生心理减压。&陈玲表示。
& & 考前进考场的时候容易紧张,是大多数考生都会遇到的一个现象。对此,陈玲建议,在发卷之前,考生心跳加快或者情绪紧张的,可以趴在桌子上,深呼吸几次,喝点水,或者把视线转移到窗外,通过转移注意力来放松心情。&很多考生在前5分钟前10分钟可能都会比较紧张,但是随着做题答题的过程,紧张感慢慢消退下来,如果真的发生这种情况,也不用担忧,使自己慢慢静下来。&陈玲说。
& & 陈玲老师建议,考生在考试的过程中紧张的情况下,最好不要着急做题,因为这时候考生的注意力不集中,思路和逻辑性不是最佳的,匆忙做题容易出错和思维迟缓,反而不利于进入状态。建议考生在稍微平复情绪之后开始做题;随着做题的过程的进行,情绪也会慢慢得以恢复;做完之后,重点检查前面在情绪低落时所做的题目。
& &&&&考试出来之后最好不要对答案,如果需要复习,赶紧复习下一科目要考的内容,如果不需要复习,就放松一下准备迎接接下里的考试。&陈玲老师建议广大考生,尽量考一科放下一科,给自己一个肯定,不要担忧考试的结果,让自己在整个高考过程中越来越放松。&
 网友热议
 孔夫子也只能管语文数学英语他帮不上忙
& & @彭修竹:我妈也在这里烧过,然而并没有什么用,该考多少分还是多少分。
& & @大向日葵-新雨:事实上高校出来甚至海外回来的高才生,拿的工资也低得可怜,要是再固步自封,没有闯劲。我默默算了一下,算上市场无风险收益,算上通货膨胀,他父母投入孩子教育的钱根本收不回成本。与其教育一个小孩儿学习,不如教给他顽强的生存能力,而学习只是生存的一个方面而已。
& & @王小盐大棉棉:高价当然是不可取。但是烧香图个心理安慰这件事本身并没什么吧。我倒是觉得现在中国这么多贪官、黑心商人可能就是跟人民没有信仰约束有关。
& & @电商石少:高考前,家长高价盖庙都没用;这跟临时抱佛脚有什么区别?平时不烧香,到高考的时候烧,佛祖是不会保佑你们的。
& & @Lulaby7786:又到一年高考时,身在其中的家庭仍然是那么紧张,希望学子们都能考个好学校,前程似锦。
& & @kop-lin:孔子最多管你语文,数学英语他老人家想帮也帮不上啊。
& & @王二喵喵喵喵:高考和孩子的学习成绩以及心理素质有关,看到这,我也是醉了。
& & @张明利:爸&儿子,考试不要紧张,我已经给你找了人,正常发挥就行了!&儿子&真的?可靠吗?后台硬不?&&可靠,后台硬!&&没想到我们家还有这么大官,谁呀?&&观音菩萨&
& & @上海世赫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其实,人没有信仰,是一件悲哀之事。
& & @种花的娜娜:这种行为本身对孩子就是错误的示范,平时不努力靠临时抱佛脚?就算真的过了高考这关人生也才刚刚开始,这种教育方式真的好?
& & @幻痛the_phantom_pain:一边是对高等教育的极致追求,一边是对封建迷信的狂热崇拜,这把火就是最好的讽刺。
& & @楼栋怪人:我高考那会家里根本没人管我,考完一周了我妈才问我考试了没有。
& & @豆腐脑就面包:这就像朋友圈里的&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多做一些总是好的&一样的。
& & @鬼头哥:考试前烧香要是管用,范进就不用等到六十才中举了,他老人家难道就不会去烧香吗?(编辑:BJ001)
椰网(c)国际旅游岛商报
岛民 岛报 岛生活你是否也有一个烧香拜菩萨的“迷信”妈妈?你如何和她谈信仰?
我妈是烧香拜菩萨的,这点师承我外婆。逢年过节,偶尔阳光好的节假日,都要拜一拜。菩萨是个请回来的瓷像,慈眉善目,时间长了,磨得很光润。一个旧黄香炉,用些米塞严实,烧紫红色的香。以前旧居,搁香炉的桌正对我写字台,所以我妈妈总得把我和我爸赶出我书房,然后自己在那里默祷暗诵。
隆重一点的时候,我妈会做一桌菜,照例是:红烧肉,肉酿面筋、黄豆芽百叶、青菜……菜不多,但都很“结实”,油水足,很下饭。拜完菩萨后,这些菜就给我们做晚饭。黄豆芽百叶冷了不好吃,但蒸过的肉酿面筋和红烧肉都能吃得人满口流油……但是我只能闭口吃,不能开玩笑,不能说“我不要吃菩萨吃剩的东西”,至于“菩萨看我们吃不饿么”之类大逆不道之言,说出来就挨我妈妈面色一变,伸筷子戳。
我妈和我外婆都很虔诚,但肯定不专业。她们只会念几句最家常的佛号,而且对佛经没啥了解。她们基本不拜我佛如来,拜的是南海观世音菩萨。她们的观念,非佛非道,说是迷信也无不可。大致,她们相信:行善,积德,放生,虔诚向菩萨忏悔,菩萨大慈大悲,自会原谅、保佑所有人。这有点像“信上帝即得救”,之类。
这类型的事,被嘲笑过许多次了。我听人嘲笑过说,中国没有实质的宗教,都是改良过的、不纯粹的、佛道掺合的;我也听人嘲笑说,《西游记》就是许多中国人的宗教来源,如来、老君和玉皇大帝乃至灶君什么是多神制的;实际上,我妈妈以前拜土地公公时,我也对她说过,日本人相信泉水里有神、树里有神、有花神有蛇神,总之也是自然崇拜……但我妈妈肯定是分不清日本佛教和中国佛教的,所以她知道江户时出家的居士们可以吃肉娶老婆,大为震惊过。
当然,我不是要讨论一神制、多神制、泛神制之类的事……
我接触过的解放前后的许多艺术作品,有许多是嘲弄、贬斥我妈妈这类“迷信妇女”。赵树理老师的《小二黑结婚》里男主角的爸爸和女主角的妈妈都是迷信党;侯宝林老师的相声《一贯道》、《买佛龛》也很有名。反正,迷信妇女常被描写成以下样子:
装神弄鬼,容易被骗,可怜可悲,知识短缺,斤斤计较……等等。
王小波的杂文,也曾经批评过各种骗子、巫妖,吹嘘特异功能的,超自然能力的骗子。众所周知,王小波酷爱罗素,而罗素很有逻辑实证主义经验论色彩。
所以,我小时候也喜欢去驳斥我妈妈和我外婆。我觉得有种“用科学知识战胜迷信”的快感,有种“我把我妈妈和外婆从愚昧中拯救出来了”的救世主情怀。
经验主义、唯理主义、认识工具的检讨、实证主义……抛掉这些术语,大体来说,到我们这一代接受的“理性”*河蟹*里,形而上学基本被剥差不多了。就是说,我们现在灌输的“理性、科学、不迷信”,基本很经验很实证。这是一种很保险的法子,可以保证不被许多打着超自然能力旗号实际上做骗子勾当的人欺骗。在这样一种*河蟹*下,我妈妈和我外婆们就显得很紧张。所以我妈妈经常会不许我多说,那种态度与其说是“不许多说了,不许冲犯了菩萨”,还不如说是“不许多说了,我都快不信了。”
威廉?詹姆斯有一个说辞吸引了我的注意。他说,世上有“制度宗教”和“个人宗教”之分。“制度宗教”就不提了,教堂、经文、祈祷仪式、群体交流,等等。
“个人宗教”,则有些像我妈妈、我外婆,以及许多其他老阿姨们信奉的东西。其实我妈妈未必在意菩萨,我外婆也未必在意佛祖。她们只是想找一个可以寄托的东西,一套内心自验的一套道德标准。
就是说,个人宗教,意味着这样一种本能:
每个人都需要这么一个信仰,菩萨也罢,佛祖也罢,土地也罢,让内心可以平和,解除掉许多未知的恐惧,提供安全感。我妈妈和我外婆很少做很贪婪的祈祷,比如“发大财、中大奖”,她们一辈子做的只是“平平安安”。
真的,这就是我们的长辈,“平平安安”。
我接触过各种宗教的教徒――不是指我妈妈和外婆那种半迷信,而是正经的教徒――他们有的偶尔会犯唠叨,但共同特点是:人都很好,很安静,乐天知命。实际上,我妈妈和我外婆也是这样的,虽然她们实在算不上教徒。但是,有一个“个人宗教”之后,她们的情绪会好一些。
巴尔扎克写葛朗台老爹时说过一段话,大意是,公元1800年以后,没有人相信来世、天堂和地狱,他们只相信今生的福报,相信金钱、现实、利益,于是只剩残忍的攫取。我一点都不相信宗教是挽救一切的根本,真的不相信。但是我得承认,相信那些她们愿意相信的东西,给过我妈妈和外婆许多心理上的安宁。她们还是相信一些“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之类的东西,哪怕现实生活也许并不如此。所以,近年来,我不怎么打击我妈妈了。只要她还没傻到去被巫婆神汉骗走钱,偶尔喂养喂养离散小动物、少吃一些荤的、对人和气,并不是坏事。
我得总结下了。
我依然不相信任何怪力乱神,而且如果有机会遇到号称特异功能实则是骗子之类还是要忍不住去修理一下。我对虔诚温和的教徒有好感,但也还不想信教。
但是,我知道,世上的确有许多人,比如我的妈妈,比如其他一些生活并不特别如意的人,需要威廉?詹姆斯所谓的“个人宗教”。而他们中的很多人,是被认为“迷信”的。我所接触的社会,好像并没有给他们太好的宗教资源来抚慰心灵,所以大多数“个人宗教”者必须去迷信一下。我觉得,我可以不去多嘴了,有时还肯说一些善意的违心之言来安慰一下他们。
说到底,这是一个不相信上天有眼就没法不感到恶心或绝望的年头。我们还年轻,我们来得及适应各种令人伤心惨目的变化;妈妈们老了,她们除了那些朴素、原始、善良又土气的“善有善报、平平安安”的“个人宗教”,一无所有。偶尔有时也糊涂一下,对她们说“菩萨有灵,善有善报”,让她们开心一下吧。真的。
《你是否也有一个烧香拜菩萨的“迷信”妈妈?你如何和她谈信仰?》的相关回复
17:04工资你的帖子不在动态里面显示呀 只有日志才有……
17:06如此近距离靠近工资
17:08烧香拜佛这种事情,我在大学倒是做过一次,当时学习不努力的说,只会组队玩游戏,到了大四要过专八的时候,临时到石家庄的临济寺抱了抱佛脚,呵呵,文殊菩萨的,结果很灵验,专八竟然过了~
17:11上帝若不知人间痛苦,便不全知;
若知而不能救赎人类,便不全能;
若能救赎而不救,便不全善。
不全知全能全善的神,信之何用?
若无神,期待早日进化成神;若有神,希望有天能推翻这样的神。
17:13第一次读到工资提的那个小波说骗术
诸如什么药片穿药瓶啥的 是在《我的精神家园》那个精选集里面 那本书处于最中间的文章是《沉默的大多数》……我承认我想多了~
17:16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相信这些的人至少不是个坏人。
想起小时候也是很厌恶妈妈做这些事情,但是现在觉得这样至少她活得平和很多,开新许多,这就够了。
17:18个人宗教总是天然的倾向于变成制度宗教,基督教当年是这样,孔子到董仲舒也是这样。
17:21他们只是在找寻一种寄托心灵的方式而已
17:28曾看过有人写的这样一句话:马列主义摧毁了中国旧有的思想价值体系,但是却没有为中国人重建一套新的思想价值体系。旧的那套思想,人们敬君主敬鬼神,即所谓的封建思想,但起码有所敬畏。而现在如工资所说,人们只相信今生的福报,相信金钱、现实、利益,于是只剩残忍的攫取。人们把对文化的敬畏抛到了一边,所以河蟹社会谈何容易。而工资所说的个人宗教也就凸显出其必要性了。
17:59@ 马列主义被奉为圭臬本就不是什么好事
17:59是的,公子的文章写得很好。
信仰的确只非常重要的,只有拥有信仰,才能真正的拥有生命,否则,只不过是一具躯壳而已。
18:01这是一个不相信上天有眼就没法不感到恶心或绝望的年头
真让人。。。。。。
18:13“这是一个不相信上天有眼就没法不感到恶心或绝望的年头。”
回首五千年,真的什么也没有改变。
这句话对!+1 现在的人就是缺少信仰,掉钱眼里了
18:35工资也被和谐了啊
18:38我妈妈也是这样的,跟工资的母亲特别像,整天在屋里拜菩萨,每当我有什么难事,她最先想到的就是问菩萨。她心地善良,只不过想用这种方式祈求无灾无病,我跟着也有些虔诚了
18:43俺跟俺吗一起拜
18:48公子不要认为大家没看懂就不会河蟹你哟~
18:49我是学宗教社会学,其实用封建迷信来形容宗教只是一种政治手段,学术上是不承认的。我没有信仰,但是就像你说的,这样浮躁而价值观混乱的社会里,有信仰的人或许会活得更幸福。
18:52曾经和母亲争论过迷信这个问题,不过我能理解她
宗教信仰的是超越人类的至高力量
科学信仰的是理性主义
两者之间其实并没有绝对的分歧
19:09有这样的妈妈,文化程度不高,而且还很虔诚。
19:37我也有这样一个妈妈。
19:38公子那你妈妈过年会去灵山么~
19:46我也有这样一个妈妈
19:51等一下!
20:07我虽然不信,但是很希望以后教我的孩子信一个个人宗教,不为别的,只是让他相信仁义信智勇啥的使为人根本就好
20:25曾看过有人写的这样一句话:马列主义摧毁了中国旧有的思想价值体系,但是却没有为中国人重建一套新的思想价值体系。旧的那套思想,人们敬君主敬鬼神,即所谓的封建思想,但起码有所敬畏。而现在如工资所说,人们只相信今生的福报,相信金钱、现实、利益,于是只剩残忍的攫取。人们把对文化的敬畏抛到了一边,所以河蟹社会谈何容易。而工资所说的个人宗教也就凸显出其必要性了。
这就是公子之意吧,就像我的一个老师,曾经是八*九*学*潮的地区代表,说的:没有信仰是可怕的
20:27边看边想我妈妈,看的我都快哭了。
和公子一样。年轻的时候还爱争论些什么。现在就只有顺着妈妈的话说,让她老人家开心。并不是我学会了圆滑,而是我懂得了道理。
20:47好文。感动。原来的我那么不懂事儿。。。
21:09理解我们的长辈吧,她们都是为了身边的人能够健康平安。
晚了的话,有时候会追悔莫及。
21:10都信点东西 要不没约束
21:12“孝顺”“孝顺”,孝并且顺才称之为孝子。。。
21:14我看的时候没注意是公子写的,一直看着,心想,虎扑又出另一个有才华的人了,没想到一看,哟,还是公子。
21:22这一篇很温情啊!
不过,把罗素说成是“很有逻辑实证主义经验论色彩”就太小看他了。。。而且他也不是没人情味的冷酷派哲学家。
而威廉?詹姆斯温厚可亲,富有人情的温暖,珍视人心的幸福甚至不惜损害自己学术上的一贯性。一个信念如果能叫人向善,又对他人无害,那就叫他信好了;即便那个信念的理由很奇怪、没有根据――这的确是他对宗教信仰抱有的主张。
21:33中国人是没什么信仰的,要说信仰,就是当官
21:37我觉得有个信仰的人挺好的,善良,会想着事,比天天说着没信仰的人强
21:56现在的社会真的很需要一种信仰,但这种信仰肯定不是金钱!
22:18我妈也是这样 天天为我求平安什么的 不过这样她能安心 也挺好
22:28每个人都需要这么一个信仰,菩萨也罢,佛祖也罢,土地也罢,让内心可以平和,解除掉许多未知的恐惧,提供安全感。
提到点子上了。最近几年我也时不时跟着妈妈拜拜菩萨 求个平安。
其实 有信仰,把握好度,到底是好的。
22:31工资,何必呢,有点东西去信不是挺好吗。
22:45工资居然知道威廉詹姆斯,振精了
22:49有信仰当然是好事,但别到了任人宰割还把这当成上天堂的通行证的地步。
22:49公子此文让我感觉如同身边的朋友,发生的事和自己那么相似。从前我也如张公子一般甚至带着鄙薄看我母亲的迷信,但是现在我开始认可她的行为了,甚至会帮我妈。因为我知道这可以给她一种安心的感觉,如此就足够了。
23:54看张家玮的文章我总喜欢找隐喻
00:02这是一个不相信上天有眼就没法不感到恶心或绝望的年头。我们还年轻,我们来得及适应各种令人伤心惨目的变化;妈妈们老了
00:18借公子你自己的话:那不是宗教,是道德观,一套为人处事的准则。
00:24精神寄托。。。我支持我妈妈
当然会跟她说。。不要相信什么做坏事要下地狱那些的。。那些基本是恐吓了。。没意思。。妈妈很理性
01:41嘲笑公子中,罗素严格地说算是石里克他们的师爷爷了,说他带他徒孙辈的色彩可不好~
另,我觉得实用主义的三个人的思想都蛮适合中国老一辈的人的~
06:55看到作者是公子着实让我大吃一惊
07:08公子好文,受教了,多谢~
08:36工Y受了他的教化,善哉,善哉
08:43信仰缺失的年代啊。。。
罗素那时候还没有统一的学派叫法,这样说也很正常。
那休谟,孔德更是石里克,卡尔纳普的祖宗了,还不能说他们带有“逻辑实证主义经验论色彩”吗?
没有信仰是很可怕…
可有时候…
看看那十年,还不是疯狂的个人信仰给害的…
王小波好像在一篇杂文里说过关于信仰这件事…
不过我也觉得,没有什么信仰是个很坏的事情…
很多时候找不到精神寄托不说,也很容易变得肆无忌惮…
马克思主义把世界定义为物质,太TMD容易让人空虚了…
08:59工资。。。我妈妈有信仰,信基督,TMD比烧香拜佛还麻烦啊!!!她有着强烈的“救世主情怀”,要拯救我等一干草民,整天迷到圣经里,现在她和外公外婆还有我都有了很大矛盾,工资请指教该怎么办。。。
09:00我曾经拿你以前一篇文给她看,写你小时候隔壁邻居有个和尚那篇,她看了毫无表示。。。我鸭梨很大
09:02我也有这样的一个妈妈!倍感荣幸!
09:03是不是江南的女性都喜欢这个,当然我指的是上了年纪的,年轻的还没到这个年纪!
话说,一来,罗素的诸多观点,和逻辑实证主义的基本教条,是冲突的吧,逻辑实证主义拒斥形而上学,这个罗素估计无论如何忍不了吧~罗素的所谓“逻辑原子主义”跟前小维还是有区别,而且罗素晚年通过一系列“法国国王”问题放弃这个理论了,前小维跟石里克他们观点还有冲突这就更不用多说了,毕竟是隔代传,中间隔的还是一个变幻莫测的小维,说罗素带了徒孙们的色彩,听上去感觉是,罗素哈福利切克身上体现了皮尔斯加内特的精神……
二来,我回帖的主要原因在于,我猜测,公子把“逻辑”“实证主义”都当成了一种大而化之的泛泛语所以才这么用,这里回一下就是像提醒公子“逻辑实证主义”乃是一个专有名词,不能随意用的,经验论倒是可以随便用用,这个涵义广一些,人也多一些,轻易错不了。如果按你说的休谟孔德可以说带逻辑实证主义色彩,那逆源流推回去,贝克莱带不带,洛克带不带,俩培根带不带……一个“色彩”里就统摄了几乎一半的颜色,这色彩看来也肯定是蛮模糊的色彩
09:29好文 好文。
10:00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10:02公子,佛教(宗教)和佛法(可以看作是生命科学/物理科学/心理学等的一个集合)还不完全一样
10:39心理W里面的自我慰藉意R!
10:40一个不相信上天有眼就没法不感到恶心或绝望的年头
我就是这个意思,色彩就是笼统说法,很难说其为错。
而且本来不同年代,不同学派对“形而上学”的界定内涵外延都有不同,对吧。普特南还觉得石里克卡尔纳普不够hardcore呢,哥的科学哲学才是最实证的...
都是拒斥形而上学,从休谟孔德,到维特根斯坦,到维也纳圈子,再后面后现代德里达,福柯,利奥塔那帮人,拒斥的是什么,怎么拒斥的,差的很多很多。
话说洛克不能算吧,只要带上启蒙时代的标签,和实证分析就逆向而行了。他好像也是假设过一个原初状态的,这是启蒙时代那群人的共性...
11:15人在做,天在看,我是比较相信现世报的,至少现在的我是相信的。所以能帮别人一把就不会推别人一下,希望我这种想法能在这个艹蛋时代里存留的时间长一点...
16:30为什么拜菩萨的菜里有红烧肉这种荤菜。。而听到和尚吃肉却会大为震惊??
16:30最近在看银河系漫游指南(ps:小说)
里面刚刚开始地方,福特对阿瑟解释巴别鱼那段关于上帝的描述有点儿意思
对滴~其实就是因为这个“色彩”太笼统,你个人的感觉是都可以用,我个人的感觉这是个专有名词不切合的就别用。就这点区别了~毕竟这东西要是宽泛起来就很像五六十年代的“贴标签”运动了,只管标签、内涵不论。
经验论这几个人从洛克再往上走到俩培根就一个比一个不像了,当然再往上经院哲学差的就更远。洛克跟同时期的莱布尼茨比较,“逻辑”不敢说,“实证”的意味还是要强上许多的吧。至于原初状态这东西是那一批人的大爱啊,一个经验的方法加上一批天马行空的“白板”啊“原初状态”啊这些设定,说他带点色彩也能说得通,不过就别扭的很了。这也就是“色彩”这词笼统起来就杯具的原因吧
19:02 求安康的,应该还算信仰;求发财的,就实在很离谱了。
12:28这是一个不相信上天有眼就没法不感到恶心或绝望的年头。。。。很内涵,兄弟
00:33主旨太隐晦
17:20公子征婚啦!“我对虔诚温和的教徒有好感……”哈哈!
17:23我妈妈也这样,小时候觉得荒谬得可笑,现在觉得这是件很单纯,虔诚的事儿
11:05没有信仰不一定是坏事吖、、、、、、
20:09人不可没有信仰,对自然没有畏惧感。至少在这点上,母亲辈的比我们做的好多了,且不论他们是否迷信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去寺庙烧香拜佛时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