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产品召回制度度是否违法

[法制日报]召回制度让干部更有作为
作者:杨涛新闻来源:法制日报
  召回制度,首先让懒官、庸官们在公众面前露面,激发他们的自尊心,同时配合以学习和教育,让他们改正原有的工作作风
  为治理懒政庸政,贵州省黔西南州从去年开始尝试推出“不胜任现职干部召回管理制度”,截至今年2月已有1334名不胜任干部被召回,其中包括处级干部59名。在召回后的集中培训阶段,黔西南州有的单位甚至组织“召回干部”军训一天(4月14日《南方都市报》)。
  以前只听说产品有召回制度,比如不合格的汽车、玩具、食品等,在发生和发现问题后,由生产的厂家召回,有些产品经维修后再发回消费者,有些产品则直接销毁。如今,官员、干部也有召回制度,这个真的可以有,在治理懒官、庸官和贪官上,让官员在有作为上,迈出更有力的步伐。
  有人恐怕要说,官员不是产品,怎么能召回呢?但是,在某种程度上讲,官员比产品更需要召回制度,因为,官员掌握公共权力,他们的俸禄是由公众纳税所得,他们的职责是为群众提供公共服务。如果一个官员不利用手中的权力做好公共服务,尸位素餐,甚至是滥用公共权力为自身谋利,那么,这样的不合格官员当然应当召回,轻则经过学习、培训和接受教育后,待思想有了认识,行为改正,再重新上岗。如果所犯错误严重,或者经过教育后仍然不知悔改,那就直接“下架”,免职、开除。
  黔西南州兴仁县的官员召回制度,就有一套类似于产品召回制度的流程。比如,要召回的官员包括工作不思进取、不谋干事,不作为、怕作为、乱作为,以及在单位或领导班子中闹不团结、拉帮结派搞内耗,办事效率低下造成不良影响等等。召回后的处理程序是,组织为期两天的集中教育,其后安排为期1个月至6个月的重点项目建设或中心工作进行跟踪考察,如果跟踪考察不合格的,则将采取转岗、免职、降职、降级、待岗乃至辞退和解聘等方式进行组织处理。
  这样的官员召回制度,对于治理官员的懒政、庸政能起到比较明显的效果,特别是治理官员不作为收效显著,值得推广。因为,近些年中央加大反腐力度后,一些官员在腐败问题上有所收敛,但是,另一个现象凸显,那就是官员不作为――我不贪污受贿了,但是办事不积极、拖踏,认为无过即为功。通常情况下,一个官员被任命之后,只要他不腐败,不犯错误,往往是不会降级、降职的。召回制度,首先让懒官、庸官们在公众面前露面,激发他们的自尊心,同时配合以学习和教育,让他们改正原有的工作作风。对于那些给予了机会仍然不改正的官员,则有转岗、免职、降职、降级、待岗乃至辞退等处罚方式作为后盾,让官员不改正也不行。
  不过,对于官员召回制度,恐怕还有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在一些地方试点中,召回的实施主体主要是纪委和组织部门。纪委和组织部门对于干部作风有监督职责,他们实施起来无疑也更有力。但是,我认为,群众的参与必不可少。事实上,官员提供的公共服务好不好,群众最知道,因为群众是被服务的主体,他们对于官员是否作为,“门难进,脸难看”有最切身的体会。因此,要让群众一起参与官员召回制度。
[责任编辑:武丽军]
|||||||||||
Copyright &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25号 京公网安备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召回”“庸官”,还需配套措施_检察日报社多媒体数字报刊平台
第04版:综合新闻
| 标题导航 |
“召回”“庸官”,还需配套措施
&&&&贵州省黔西南州从去年开始尝试推出“不胜任现职干部召回管理制度”,至今年2月已有1334名不胜任干部被召回,其中包括处级干部59名(4月14日《南方都市报》)。&&&&&“召回”一词通常出现在商业领域,如食品召回、汽车召回等。对“不能胜任现职的领导干部”也实施召回制度,有点新鲜。据媒体报道称,这一制度已引起中组部高度重视,中组部党建研究所和贵州省委组织部组工干部学院把其列为2015年重点课题系统研究。不管这项创新制度将来走向如何,向庸政宣战、向惰政问责的出发点无疑值得点赞。&&&&&“为官不为”问题早为社会所关注,2015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痛批这一问题,再次吸引了舆论的目光。会上会下,治理“为官不为”成为热议话题。&&&&&对于不胜任现职的干部如何处理,有关法律法规并未给出明确说法。比如,公务员法第83条规定,公务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辞退:(一)在年度考核中,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的;(二)不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连续两年考核不称职”是个硬杠杠,公务员触到这个红线将被辞退,这没什么好商量的;“不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这条辞退规定是有条件的。“其他安排”,是否包括调岗、待岗、参加培训等方式,没有明确。&&&&&干部水平平庸、能力不够,或者懒政惰政并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不算违纪违法,按照现有的法律法规没办法进行惩戒。“不胜任现职干部召回管理制度”,是在法律法规不明确情况下的一种尝试,为此类干部的管理提供了一个路径,打破了干部能“上”不能“下”的局面。对于当事干部来说,不胜任被召回是丢脸的事情,自身必然因此受到刺激和触动。&&&&&黔西南州为“不胜任现职干部”划定了12种情形,包括工作不思进取、不谋干事,不作为、怕作为、乱作为以及在单位或领导班子中闹不团结、拉帮结派搞内耗,办事效率低下等。干部召回后将参加为期2天的集中教育,其后安排为期1个月至6个月的跟踪考察,跟踪考察不合格的则将采取转岗、免职、降职、待岗乃至辞退等方式进行组织处理。应该说,这样的探索基本上符合公务员法等相关法律的规定精神。&&&&&但仔细看看,这12种情形基本上属于作风问题,与“不胜任”有一定关系,但却不能画等号,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进行更为科学的制度设计。更重要的是,整治“为官不为”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配以科学、合理、可行的惩戒措施保障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同时坚持出重拳、零容忍,如此,才能见实效、收长效。&干部召回主要是一种压力机制_湖北日报_多媒体报
&第6版 时评
第1版 : 要闻第10版 : 经济纵横第11版 : 文化征程第12版 : 农村天地第13版 : 东湖第14版 : 乡里乡亲第15版 : 时事体育第16版 : 军情观察第2版 : 时政要闻第3版 : 时政要闻第4版 : 特别报道第6版 : 时评第7版 : 今日视点第8版 : 专题第9版 : 大武汉
?“天大的笑话”为何要等总理来痛?当你冷漠 恶将横行?我们没有“OUT”?图文:老年大学模特队开班?开栏的话?图文:别让手机阻隔亲情?夏天户外运动注意啥?干部召回主要是一种压力机制?四上“火线”护漳河?“老干部讲好中国故事”征文启示
干部召回主要是一种压力机制
&&&&湖北日报讯&□&肖擎&&&&贵州黔西南州在全州推广干部召回管理制度,信息早为人知。昨日,《人民日报》再次刊发报道,对这个制度的推行过程和效果给予了关注。&&&&严格来讲,干部召回,我国各项规章制度并没有明确规定,这是一项地方探索。对于探索,人们总是会有这样那样的看法,赞弹有之。作为舆论现象,这都正常。&&&&改革创新都不容易,人们也常说“鼓励成功,宽容失败”。干部召回属于政治事务,具有高度的严肃性、复杂性和敏感性,和经济社会领域有所区别,但针对一些改革措施,我们如何超越一般性的议论,判定它在时代大势中的价值,寻找共识的最大公约数,极为必要。&&&&总的来说,干部召回设有边界,也有限度,它不是要纵横驰骋,也不是包治百病。干部召回指向的,不是违反党纪国法的人,而是“慵懒散漫”。过去,摆摆架子做做样子动动嘴皮,作风漂浮、工作不实,安于现状、得过且过,这些问题给人的观感虽然不好,但由于不像违纪违法那样有明显实质危害,很多时候被认为无伤大雅。现在,廉而不勤会误事,勤而不廉会出事,不廉不勤更坏事,慵懒散漫作风越来越不被容忍。干部召回,切入地方现实,也瞄准了时代提出的课题,是地方作为,也在全国层面提供了一种参考。&&&&干部召回,不是处分,更不是整人,而是一种压力机制。贵州对于“召回干部”,采取的是集中教育、跟踪考察、组织处理等三种方式。针对慵懒散漫,先给你机会,“检修”合格了还可以上任;检修了还是不行,才会启动处理程序。比如像扶贫资金延迟发放,偶有几次借故不来上班,可能构不成党纪政纪的处分,召回制度要做的,就是先扭紧螺丝、上紧发条,再上岗,如果由此滑向更加严重的问题,再有转岗、免职、降职、降级、待岗、辞退、解聘等措施惩戒。&&&&在这个前提下,当地一些官员感到惶恐是必然的,但不能因此夸大这种心态。一个汽车厂召回产品,召回的总是那些有瑕疵的,干部召回制度,召回的同样是有这样那样问题的人。汽车召回制度,会要求厂商更加严格地把守质量关,赢得更好的市场。干部召回制度,只看到压力,自然是惶惶不可终日,而正视压力,超越压力,就是激励。&&&&正是在这个共识下,召回干部尤其需要客观、公正、审慎。一直以来,治吏我们讲“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哪些要惩前?哪些要毖后?哪些病要治?哪些人要救?治不了的病,救不了的人该怎么处理?在依法依规治党的当下,牵涉甚大。干部召回是一种压力机制,实施这种机制,本身也是带着压力的。社会对干部召回改进空间、公平公正的提醒,指向的就是压力要让人惶恐,更要让人信服,“从严”不仅是铁腕,更要精准。&&&&贵州的这一做法,已被一些地方视为学习借鉴的对象。学习借鉴的个中意味,既指向学习具体的措施,也指向学习一个地方因应时势、勉力图新的态度和精神。从严治党,大势所趋,三严三实,需要落地生根,这些既是为政的时代要求,也是地方作为的空间。媒体频繁抓取和解读干部召回是为什么?人们议论它又是为何?一些地方要学什么?深意就在,胸怀大局、把握大势,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正是改革的核心价值所在,也是社会人心的最大公约数。时间: 21:40
来源:儒家经济文化网 | 点击:
近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解决作风不正能力不足问题,贵州黔西南州推行干部召回制度》头条新闻,报道了贵州省黔西南干部召回制度的相关典型案例。报道指出,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痛批了的&为官不为&问题,该问题的防治已纳入中组部重点调研课题。贵州省黔西南州认真落实中央提出的&三严三实&,强力治理懒政庸政,从去年开始推出&不胜任现职干部召回管理制度&,推行新规近半年里,召回干部1668名,其中27名被召回后因仍不合格被辞退或解聘。黔西南通过实行&干部召回管理制度&强力治理懒政庸政,有力铲除&为官不为&陋习见实效,赢得了广大百姓的赞誉,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笔者和广大百姓一样,从心底里为黔西南 &干部召回管理制度&喝彩点赞,笔者深深感到,建立召回制,是&解决为官不正、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的有效良方;建立召回制,重在解决一些干部作风不正、能力不足的问题;建立召回制,增强从政能力,提振精神状态,重新认识权力、责任和担当,坚定为人民服务的信念,禁得起这种历练,才能重新赢得老百姓的好口碑。所以,黔西南州干部实行&召回&制度,干得及时,抓得有力,动真格,见实效,值得推广,应该点赞!
为黔西南 &干部召回管理制度&点赞,更在于,贵州省黔西南州不是简单粗暴的把为官不为、懒政惰政、群众不满意的干部进行&召回&。而是通过集中培训、转岗、待岗等措施,让经过锻造的干部重回岗位,对转型不力的干部进行清退,促进干部作风转变。起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干部政策,有力地团结了广大干部,极其有效地增强了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有力地纯洁、锻炼和壮大了党的队伍。
我们看到,黔西南 推行&干部召回管理制度&过程中,针对召回干部存在的&慵懒散浮拖&等问题,通过举办&干部召回&培训班,遵循&小病早治,违章早纠正&的准则,例如,普安县县委书记亲自担任授课老师。帮助问题干部分析被召回的原因,引导指导问题干部深入学习和领会党的方针政策,明确干部的己任,学习习总书记对干部作风的要求,学习李克强总理对干部履职的要求。让学员们从思想根出找原因。针对培训之后干部的不同实情,如果个人兴趣、能力与原有岗位不对路的,还可以换个部门去发展。在被召回的1900名不胜任干部中经过培训,90人%以上的干部回到原来单位,仅有不到5%左右的人被免职或辞退。
我们看到,许多召回干部通过培训,洗心革面,彻底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坚定了党的理想信念,重新朝气勃勃地战斗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有为有位,全心全意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黔西南州的干部召回制度,无疑是我们党&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政策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新时期的最生动体现和创新实践。让我们再次衷心地为黔西南州推行干部召回制度的有力举措齐声喝彩、翘指点赞!(文/彭 军 网络媒体著名时政评论家)
(责任编辑:杨泽瑶)&&
下一篇:没有了
4月20日,芦山发生7.0级强烈地震,造成宝兴县道路、通讯一度中断...
贵州兴仁县:新龙场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黔西南州干部召回制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