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作家写的文章适合初中生阅读的文章(女)阅读?

近来受中华书局之聘,担任其中学语文课本的编委。该套课本已经被批准立项,进入实际操作阶段,目前正在进行的是初中语文课本的编写,其中有一项工作是挑选课文篇目。先前的课文篇目都是编写者自己选择的,尽管其中有不少优秀的文章,但也不乏编者自己看好而读者厌恶的篇目,以致于弄得面目可憎。为了克服这种自恋及编者见闻有限的情况,体现民意,特广泛听取大家的意见。  
请大家推荐一些你认为初中生应该阅读的精彩文章,古今中外,内容不限,文体不限。唯注意以下几点:一、内容适合初中学生。二、在写法上有特色,可作示范。三、语言比较规范。四、篇幅不要太长。因古代文学作品经过长时间选择,有定评者较多,故特别欢迎推荐现、当代中外文学精品(当然古代文学作品也可以推荐),在这方面出新,使课本既有文化内涵,又具时代气息,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为了你的弟弟妹妹或子女的健康成长,请给我们推荐优秀的文章(也可以推荐自己的作品)。我们在编写课本时将充分尊重大家的意见,使语文课本的面目焕然一新。对推荐篇目选入较多者,将发放稿费或奖品(可能会比较微薄)。在此先谢谢大家。
楼主发言:14次 发图:0张
  知堂的东西最好。
  请说出具体篇目。
  孙犁的耕堂十种,不错比较恬淡。  他的散文很有嚼劲。
  结缘豆,故乡的野菜。
  不妨在屠格列夫的&猎人笔记&里选一篇比较短的,  屠格列夫的东西也是很有嚼劲的,呵呵!
  《故乡的野菜》一文已经被选入样本书中。
  学生思想未成熟,应该首重文采,古文以短小华丽的骈文为主,散文以有风味、幽默的小品和情节精彩的聊斋一类的故事为主。现代文要求不酸、不做作、不矫情,朱自清的《父亲》之类的酸文绝对不能入选,因为学生会盲目模仿,形成不健康的文章风格。  课本是训练技能、启发思想的,应该有一些有争议的选题,让学生自己判断是非。对文章的理解一定不要给出标准答案,不强求一致,学生之间越不一致越好。  选文最好这样,你先贴目录出来,大家来说反对的理由,综合大家意见淘汰了不合适的,剩下的自然就是合适的了。
  朱自清的《父亲》我觉得好,当代很少看见这种言浅意深的东西乐。学生仿得不好是学生的错,和朱先生何干?
  还是由大家推荐篇目吧,对那些大家一致认可的文章我们会先考虑。
  我一直认为中学时代应该读一些难的文章,即使当时读不太懂,也会在以后顿悟时有所帮助,而且最好的往往最具启蒙意义。  另外请问:您说的文章包括诗吗?
  想现了解一下  1、是否有时间限制,例如某年以后的文章不收等。  2、初中生的词汇量有多少  
  史铁生〈我与地坛〉
  鲁迅《朝花夕拾》
    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说胡须  
理水  林语堂:女论语
  应多选外国的作品,中国和外国的应各占一半,以打开学生的文化视野,避免在封闭性的中国文化怪圈里打转。    推荐:安徒生《夜莺》  
希梅内斯《小银和我》中的一篇。  
屠格涅夫《猎人日记》中的《白净草原》(节选)  
  沈从文的《湘行散记》,汪曾祺的散文。    废名的散文化小说,如《竹林的故事》
  我推荐坛子里云也退一文章《打破要塞之后》,一直觉得学生们读这文章:)))))))))))呵呵。
  不知这几种是否适合中学生阅读?  申辩篇(选段)  伯里克利葬礼演讲辞(选段)  培根,论读书  西塞罗,论友谊  吉本,自传(决定写《罗马帝国衰亡史》及写成时两段)  葛底斯堡演讲  夏济安译霍桑或欧文作品  
  老舍,大大的。  哟西。
  建议从英国的散文大家中选取,象兰姆、艾迪生、罗素等人,也可以从象哈代、薄朗特等善于带着感情描摹英国高原地带的小说中选取几段,童话《杨柳风》中截取片段,那些都闪烁着智慧和人性,有助于启蒙孩子的心智,培养想象力和观察力。
  恐怕不能一味选温馨一派的吧  初中生应该接触点社会、人性丑恶悲惨严酷的一面,自己理性的思考  万恶的旧社会、当代国际关系、文革、知青、《中国底层访谈录》之类的也选几段吧
  幽默而不浅薄的文章 比如 杰克伦敦的选几篇 还有梁实秋的散文有几篇很好 《我的她》......  
这问题不好办 我闪~
  《故乡的野菜》很好,《结缘豆》等恐怕不适合初中生。另外《北京的茶食》和《北平的春天》也好,特别推荐《乌蓬船》。    古典散文的选择我以为不要动辄先秦或唐宋八大家,明末清初的一些文章应该在考虑范围内,譬如张岱的《湖心亭赏雪》短小精干,很适合中学生的。
  淮兄:不妨参考一下《美德羊皮书》一类的汇编。十七年中的大部头和参观游记一类,不必考虑。从操作角度考虑,恐怕还得叶圣陶、朱自清、废名、夏 尊、周作人这种“小河”冲淡一类的,但也可考虑胡适的白话诗和短文;  
  希梅内斯《小银和我》中的一篇。  ~~~~~~~~~~~~~~~~~~~~~~~~  这个可以。史铁生〈我与地坛〉之类的虽然很好,初中生怕不行。
  谢谢各位的帮助。这里要说明一下:  一、文体不限,除散文外,还请推荐一些诗歌、小说、戏剧作品或其中的片段,风格则尽量多样,或激情,或温柔,或惆怅,或愤怒,或幽默……  二、文章写作时间不限,从远古一直到当下,只要写得有特色,适合学生阅读,皆可入选。  三、文章的思想内容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富有知识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全美好的人格。  四、初中学生识字已有三千来字,可以独立查字典,不用担心生字太多问题。
  汪曾祺的散文。是的是的是的!!!!!!!!!!!!!!!!!!!!!!!强烈推荐他老人家!!!!!!!!!!!!!!!!!还有他的小说似乎也可选辑一部分吧?
  西川的诗可选两首。具体篇目没想好。
  我教过初一,象《狼》学生除了了解文学史知识外,又被老师逼着背诵,其他什么意义都无。所以选教育意义稍次的名文。无论什么名著,节选了都不太好  童话他们喜欢,就选外国的吧,安徒生格林童话;象废名、沈从文、汪曾祺的小说可选其一二;鲁迅的《出关》咋样;散文周作人的《乌蓬船》取代《社戏》吧;《麦田里的守望者》节选一段,挺有时代特色的,取代《最后一课》如何;参照书局徐调孚1981年的那本书《蒹葭》《采薇》如何,马致远《秋思》;古文就选西游记里的一段,都熟啊;现代诗选卞、戴、徐的,《断章》,《雨巷》《再别康桥》都行,西川的有必要吗
  初中生可以看金庸全集了
  黄裳也不错呀
  余光中《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无论是陶冶心灵,学习美的欣赏,还是学习语言,培养对汉语浸透血肉的热爱,余光中那样好的文章,都是上上之选哈。虽然成熟的读者可能会觉得余光中的文章太过精致,有些媚雅,但是对初学语言的小孩,对语言的形式美,语言的音乐特质,一定会特别喜欢。要人有文化,热爱文化,或者热爱某一种文化,一定要其从小在此文化的精华中浸淫,其道理正同于妇产医院里的标语“母婴同室”“母乳喂养”,而余光中这篇又正是写母亲,情深恩重,学养滋濡,语言的质感,弹性和密度沐浴于人性赤诚的光辉,值得大力推荐哈。    穆旦《发现》,上初中就开始青春期了,应当直面性爱的教育,解读这首诗,可以使内心的萌动获得升华,获得正面的引导,体味到爱---不只是两性之爱---的深刻,爱的辉煌和爱的悲壮感。
  初中生好像和高中生不一样,大家似乎都以为是高中生了……
  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低估小孩的领悟力,以为这个太小也不能懂,那个太小也不能懂,结果尽选些弱智的东西。什么是懂呢,大人就都懂吗。不要怕把好东西给他们,那种表达不出来的感悟要比能说出个一二三的理解更为重要更为根本,对于经典,接触要从小就开始,至于领会,那是一辈子的事儿。相对于一生来说,越早接触,则领会的时间越长,当然咱们不能抬扛地说,小孩一生下来就接触经典式的好东西,不过也说不定,不是有胎教吗,听听宁静合谐的古典音乐,肯定好。
  新诗    哲理:冯至:〈十四行集〉选一二首  大气:穆旦,〈赞美〉  优美:何其芳,《预言》选一二首  灵异:海子,任意  传统:闻一多,任意  愤怒:北岛,前期任意  其他:少数民族诗歌选一点  女性选不出  
  谢谢各位,读了上面的回复,很受启发。晚上和中华书局的编辑朋友谈到这件事,她很振奋,说没想到书话的朋友这么热心,让我在这里谢谢大家。  
还请大家继续推荐适合初中生阅读的佳作。
  岳飞的《满江红》
  哲理:冯至:〈十四行集〉选一二首  优美:何其芳,《预言》选一二首       同意。    穆旦对于初中生似乎艰深了些。    海子的一些短诗如《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等。    昌耀的一些短诗一定要选。    艾青的《我爱这土地》。
  《爱的教育》中的一些篇什。
  徐志摩《再别康桥》  朱湘《采莲曲》  戴望舒《萧红墓畔口占》  冯至《我是一条小河》  卞之琳《断章》  舒婷的一些短诗  鲁迅《野草》中的部分篇目。  
  看《诗经》《论语》这些不错
  毛泽东的《十六字令》
      癫蛤蟆        哀莫大子心死    一一一孟子            多么缓慢啊,    多么丑陋啊,    如果我们有同一颗心,    我就不会被你吓着,    就应当为你悲泣。                  
  孙犁的作品:  〈火炉〉  《母亲的记忆》  〈青春余梦〉  〈芸斋梦余〉  〈乡里旧闻〉(选两节)  〈石子〉  〈琴和箫〉  〈告别〉  《蚕桑之事》  〈散文的感发与含蓄〉  〈昆虫的故事〉  〈晚秋植物记〉  〈菜花〉  《楼居随笔》  〈秋凉偶记〉  〈故园的消失〉  〈野味读书〉  〈采蒲台的苇〉等
  作者:杨键          癫蛤蟆            哀莫大子心死      一一一孟子                  多么缓慢啊,      多么丑陋啊,      如果我们有同一颗心,      我就不会被你吓着,      就应当为你悲泣
  《增广》选读。我初中时候得益最多的一本书。
  阿城的《棋王》很不错,识字量不要求很高。我觉得沈从文和废名的东西还是不要选为宜,尤其是废名,初中生看不懂的。  史铁生的东西很不错。  诗歌,顾城的东西很适合初中生看,因为纯洁。
      岳飞的《满江红》    不好,大大地不好!“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太血腥气了!
  阿城的《棋王》篇幅太长,而且初中生也读不懂。    顾城的诗太自恋,也不好选。
  中国的教育就是缺点杀气。
  哈~~看看他们自己的读物就知道要不要以纯洁为标准了  不要小看了初中生对深刻作品的理解能力,对文学技巧的领会能力  我虽不敏,小学时就在看关于《甲申三百年祭》的论文了  只要他们有兴趣,实际上可以读任何深度的作品
  〈野味读书〉很不错:)
  好事!请看看本人主页里的《建议取消高中语文课程,代以“文本”》一文,对您编写高中语文的同事可能有益。    其他领域不敢谈,现代、当代诗歌部分本人的意见是:  1,即使从逻辑的观点看,现代诗歌也不会比当代诗歌成熟、广博。除非认为中学生有学习文学史的必要,否则找不到理由选三四十年代的诗歌文本。颓废、“残忍”的唯美是那时代的诗歌特征,从这一方方面看也很难选择。  2,即使从逻辑的观点看,一个文化封闭而落后的时期以及之后相当长的时期,在艺术领域尤其是诗歌领地,著名的东西多数必然无大价值,最优的文本也没有机会著名。  3,北岛一代的诗歌在当年也不很成熟,不可能很成熟,多数重要作品不及三四十年代的写作水平,其中部分作者现在的作品好些,当年的作品中,赵楚的诗歌应当更优,他不著名,其诗歌在篇章的整体上臻于成熟,亦沉着、冷静,最优的是其诗歌中高远的气质,有益于中学生。  4,海子的诗恐怕对中学生也暗藏着危险......骆一禾的诗很有激情,但语言牵强,似外家武功,本应舞刀,却捉着一把大锯。西川的诗歌风格一贯,象征性过度,略显幽暗,优点也不少,不是很难,应当适宜初中生阅读,建议选2篇。    歇会儿,明天接着说,具体篇目要细思。                    
  harry porter
  麦田里的守望者 :)
  thfghydfhtyhjfdgh
  诸子的文章可以选一些。诸如《荀子。性恶》《韩非。五蠹》等,让其思想多受贤哲之启蒙。白话文,建议选曹聚仁,钱钟书等人之文章,鲁迅少选点,其人之文章悲凉讽刺太多,初涉世之少年读多无益处,因为这是我的经验。
  舒婷的行吗
  共产党宣言    路谣的人生
    在剑桥秦汉史里选一段精彩的。
  《苏菲的世界》
  越推荐越过分了。想想还是原来的课本最好,只要删掉一些政治气味的,还是不错的。  诗选徐志摩和闻一多,朱湘,当代的选舒婷和顾城早期的。其实语言优美是关键,又不是培养文学人才,是所有学生的课本啊。  白话文推荐还是知堂,其关于乡俗的小品很多都值得选入。《乌篷船》还不如《结缘豆》呢。《喝茶》《两株树》《苋菜梗》不错的。《红楼内外》也好,我自己是极喜欢掌故的。《鲁迅的故家》既长见识又多趣味。  鲁迅的《朝花夕拾》好,其余的戾气太重。  当代的作家,散文好的篇什很多,例如贾平凹早期的散文我印象很好。史铁生的大学生都不一定能体会,不好。  小说是不推荐的。太深。  
  古诗十九首中应该选一两首吧!  
  看看作家出版社的《新语文》第一册的书目,可能会有一些启发。  这个《新语文》教材是由在省重点高中任职的语文教师王泽钊先生用连续送走17届高三生之后的语文教学经验编写而成的,案头编写时间历时17年。这套教材的打印稿先后在四所省重点高中试用过,深受学生欢迎。  
第1课中国公学十八年级毕业赠言……胡适  
第2课读书杂谈  
  ——七月十六日在广州知用中学讲……鲁迅  
第3课谈读书……[英]弗·培根  
第4课书:走向世界的入口……[奥地利]茨威格  
第5课《呐喊》自序……鲁迅  
第6课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沈从文  
第7课走我自己的路……李泽厚  
第8课一生只做一件事……池莉  
第9课儿女……朱自清  
第10课四位先生……老舍  
第11课哦,你是我的父亲……钱理群  
第12课徐先生……余秋雨  
第13课隐秘……嵇伟  
第14课脸与法治……林语堂  
第15课吃瓜子……丰子恺  
第16课读伊索寓言……钱钟书  
第17课智慧与国学……王小波  
第18课中国人的性格……[英国]罗素  
第19课西西弗斯神话……[法]加缪  
第20课庖丁解牛……《庄子》  
第21课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  
第22课书何易于……孙樵  
第23课项脊轩志……归有光  
第24课与朱元思书……吴均  
第25课阿房宫赋……杜牧  
第26课秋声赋……欧阳修  
第27课前赤壁赋……苏轼  
第28课天鹅之死……汪曾祺  
第29课陈奂生上城……高晓声  
第30课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冯骥才  
第31课我是谁?……宗璞  
第32课张三、李四、王二麻子(节选)  
——吸烟者传奇三则……李庆西  
第33课搭车人……阿成  
第34课烦恼人生(节选)……池莉  
第35课你别无选择……刘索拉  
第36课歌仙……王小波  
第37课眼光……杨传球  
第38课陪衬人……[法国]左拉  
第39课一个文官的死……[俄]契诃夫  
第40课最后一片叶子……[美国]欧·亨利  
第41课热爱生命……[美国]杰克·伦敦  
第42课教士的木犀草  
——献给于尔·勒麦特尔……[法国]法朗士  
第43课素不相识的朋友……[加拿大]李柯克  
第44课再别康桥……徐志摩  
第45课断章……卞之琳  
第46课相信未来……食指  
第47课诗二首……顾城  
第48课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  
第49课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俄]普希金  
第50课憧憬……[德]席勒  
第51课世间的流浪者……[英]雪莱  
第52课无题……[英]华兹华斯  
第53课饮马长城窟行……蔡邕  
第54课咏史(其二)……左思  
第55课渭川田家……王维  
第56课将进酒……李白  
第57课虞美人……李煜  
第58课点绛唇……李清照  
第59课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第60课钗头凤……陆游  
[附录一]第一册新语文能力测试题  
[附录二]人物小传索引  
  坚决反对《麦田里的守望者》入选,据说该作品含有引导暴力倾向的心理暗示成分,以我本人的阅读经验,认为确实如此。对现在的孩子来说,电视暴力、网络暴力接触得已经太多了。    建议多选安徒生童话,王尔德的《夜莺与玫瑰》也不错呀,格林童话么我觉得应该选入小学生语文课本。
  我正在教初中一年级的小朋友,现在用的是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  建议不提了,举些例子吧。    紫藤萝瀑布——文字典雅优美,然而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很难把握和体会。他们有点懵懂。我记得自己是到高中的时候初见此文,大为赞叹,一笔一笔抄下来的。放到初一,有点糟蹋了。    行道树(张晓风),造作,有中学生作文一样的毛病。我对她这篇入选有意见。    人生寓言(周国平)巨不喜欢。简直……!    《我的信念》:居里夫人的文字,有巨大的感染力。    《山市》(蒲松龄)结合聊斋的其他篇目来教,学生自己阅读和翻译的兴趣很大。    《风筝》。鲁迅。我为了讲好这课书,费了很大力气做前面工作。我读小学的时候,在一本字帖上读到这文章,仿佛被里面悲哀滞重的情绪抓住,心里总是沉沉的,挥之不去。不知道我的学生对此人印象如何呢?          
  换位思考,也可以提供一大堆篇目,让学生自己选。  周作人的《乌篷船》是有点做作,扭扭捏捏的,与其说介绍自己家乡不如说是卖弄自己文笔,江南人都是这样小里小气的?
  怎么没人提泰戈尔呢。  初三时每天黄昏必在阳台朗诵他的《情人的礼物》、《吉檀迦利》、《园丁集》。《吉檀迦利》还曾抄写过一遍。  
  赞成赞成,泰戈尔的飞鸟集、园丁集放在初中课本里真是很合适。    中国的学生缺少的好象不是愤怒教育吧,我倒觉得温馨教育才缺少哩(造作的矫情教育不算)
  我也是中学语文老师,就自己编选文章的心得来谈,还是以文学性为最高标准,尽量少选政治性太强的文章。  
下面列举我自己最近编选的一本书三个单元的目录:  
(一)1、《论趣》(林语堂)  
2、《正义》(朱自清)  
3、《留侯论》(苏轼)  
(二)1、《超越痛苦》(邵燕祥)  
2、《谈友谊》
(梁实秋)  
3、《说笑》(钱钟书)  
4、《朋党论》(欧阳修)  
(三)1、《小女儿的童话》(潘旭澜)  
2、《多年父子成兄弟》(汪曾祺)  
3、《手的故事》(林文月)  
4、《人间第一爱》(季羡林)
    海明威的某些短篇。    中国的学生也缺少硬汉式的幽默感的熏陶
  选谁的都行,就是鲁迅的千万不要再选了,初中生学他的文章就等于把他们放蒸笼里蒸了一遍,学完后不是萎靡不振就是学会了吃人.  建议选些但丁的诗,现在我很想读就是没有时间,要是中学里就学了多好.
  作家出版社的《新语文》第一册的书目  我看了觉得跟我们当初相比已经有了很大变化啦,不错啊
  都德《最后一课》
  选段《雷锋日记》吧
  舒婷、顾城,舒婷近期写了一篇好的,忘了叫啥,这么一比较,她前期的东西就和垃圾差不多了,不知道她有无勇气承认。顾城,智力有限,其余不谈也罢,最被看好的两句东东“黑夜。。。光明”实在拙劣。诗歌虽不必符合逻辑(诗甚至创造着语法),但是也不能毫无逻辑,这句东东不是非理性,而只是毫无理性的语言浆糊。   
  推荐汪曾祺先生的吧。他的散文比较适合。如《葡萄月令》、《故乡的野菜》、《五味》等。
  翰愈《马说》
  古诗必需多选杜甫的五律。李白的只能选七绝。
  花脚猫MM写的《一只决绝的鼠》就不错。
  诗经  围城
  作者:木兆轩主人 回复日期: 17:29:26     花脚猫MM写的《一只决绝的鼠》就不错。  ----------------  木老头说得对,真的不错!!推荐!!
  现在初中课本中有的一篇《种树“种”到联合国》,她具有以下一些特点:一、内容适合初中学生。二、在写法上有特色,可作示范。三、语言比较规范。四、篇幅不太长。现、当代文学精品,既有文化内涵,又具时代气息,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可使弟弟妹妹或子女健康成长,使语文课本的面目焕然一新。  
  谢谢各位的推荐,大家的热情令人感动,我们一定好好工作,不辜负大家的希望。  
课文所收篇目相当有限,这些篇目除思想艺术外,还要考虑到教学本身的需要。初步考虑在课文之外,再配套出一套课外文选,来弥补这一缺憾。  
此外,还有一些问题想请教大家:  
1、除了告诉学生善良、美好的东西外,要不要告诉他们一些丑陋、黑暗的东西?如果可以,以何种方式告诉他们?  
2、一些有历史问题的作家如周作人,他们的文章能否选入课本后?如果选入,会不会有负面影响,或该如何向学生告知?  
3、课文要不要选童话作品?初中的孩子还喜欢读童话否?  
4、插图问题如何解决?一些精彩的美术作品如漫画等该以何种形式收进课本中?
  更正:课文所收篇目当为课本所收篇目。  
课本后?当为课本?
  初中生需要童话。强烈需要。但是拜托那些童话不要太弱智,也不要说教。
  建议选些但丁的诗,现在我很想读就是没有时间,要是中学里就学了多好.      恩,还有古希腊的,中世纪和文艺复兴的。国外太偏近现代了。还有伊斯兰埃及的。甚至佛教什么的都应该可以列入课外阅读。我记得上中学时很喜欢看课外阅读材料。不过最大的问题是从小学到中学我们读的都不系统。就是不知道看到的东西是在人类文明时空维度上的哪个坐标点上。而且我们那时候更可怜,很多道德和准宗教的条条棒棒。
  这个帖子这么受欢迎啊。
  还有昆虫记之类的。我们的课文缺少引导发现世界的文章。总是多现成的条规让人背,而少平实朴素平视的看世界看贴身的景观这类文章。
  尽量少选政治性太强的文章。  是啊,现行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第三课就是.....不过估计这也没人知道拉....:)  古代诗歌我想陶渊明的...散文张岱的也不难...  现当代的科普,我看过周建人的一本&&花鸟虫鱼及其他&&,很好读的,我就是初中读的,我想可以吧.....     
  也许白说,不说白不说,为下一代做点努力:  语文不是文学。  在文本中尽可能融贯各个学科的知识和不同的思想方法,比单纯的文学更有价值。  记得新概念英语的许多短章,行文不拘一格,思维活跃,我们的原来语文课本更像《八股选集》,分小说、散文、诗歌几部分。    一会俺还说。          
  《满江红》《精卫填海》还建议收录些边塞派诗人的诗词。如芩参、辛弃疾等人的作品,现今孩子没有多少爱国主义的意识。应该加强他们这方面的意识。
  《麦田里的守望者》就选霍而顿跟那两个修女聊天的那段——不为什么 只是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那个片断
  语文是什么?  首先应该在教学系统中为其定位,而不是凭经验、感觉、词义理解它。在不是十分科学的科目设置的前提下,语文科应当注意其内容的灵活性,部分担当起拾遗补缺的任务。哲学、思维方法学、心理健康教育等等,最好在语文的篇目中得到兼顾。比如可以选几篇哲学启蒙的文章,或者在散文的文体下写一篇有关学习方法的课文,等等,等。  在我们这个相对落后的国家,我们必须时时对我们集体行事的正确性保持警惕,清醒地认识到多数的集体行为的进步性从概率说都将十分有限。编篡教科书会例外么?
  推荐几篇当代中国诗歌,应该更适合高中语文,勉强初三吧。    《清晨的箫声》
赵楚  《一生的工作》
马永波  《明歌》
契丹  《秋日咏叹》
黑大春  第四篇传播稍广,其余可在我的主页里找,录一篇:    
《一生的工作》  马永波    选一个有阳光的日子  去院子里劈柴  一生的工作从此开始    劈劈啪啪,大斧映亮屋檐  雪在远山上闪光  象唯一值得信任的事物    土拨鼠在暗中忙碌  坚硬的荚果盖满它们黑暗的园子  穿上皮大衣,双手捧着肚子  它们的安逸从此开始    而我必须工作。劈柴象黑夜的闪电  象骨头从身体的黑夜中抽出  一群鸟向日本飞去    丁丁当当一阵乱响  等母亲的厨房涌出蒸气  我停下手打量    整齐的劈柴流着澄黄芬芳的树液  而越过柴堆  便看见山上的白雪    
选择理由之一:对抗正在日益泛滥的庸俗。  
  《秋日咏叹》免去。  三篇的共性:积极,较古典,少繁难的意象,气韵流畅,分别在不同的意义上接近了诗歌的至高境界。  《清晨的箫声》 从容、冷静、儒气。有些伤感但绝不颓废,相反,成熟的东方气质正从必然的悲怀中萌生。语言和篇章近乎完美。  《一生的工作》 言语简省却载负极重,非意象的堆积所能完成。  《明歌》 刚强、高亢、英雄主义。  
》    
契丹        一        我的歌高于天山    胜过一切晚宴。    我的路愉悦了牛后的犁    田野中擦亮,闲暇时发光。    纵然我的手伤心,    分成悲哀的五,    我的刀恰逢盛年    是犀牛永生的角。    在哪里逗留,就在哪里闪烁。         我是“唯一”之神,沿荒年行进。    我常着愤怒的衣饰    以恐怖束腰。        二         我的话就是北风,    即使落在地上。    我的唇极其美好。    我的额自黎明就与太阳同车。         我的城正如我的话,    永不丢失。    十万大山是它一切传言的基础    我飞翔,我明亮,    明歌自我的口中流出,    所以它的名也有翅膀。    我飞翔如渡鸦之尾在太阳以上。        三         巴比伦的神,埃安娜,原她永生!    一切时间都已离开,    因有关她的谈论已经兴起。    我的手保护,在万军已上。    在我意原的北端,    大树已向我扑倒。    一切殿堂在我离开之后都步入老年。    我的心确是双刃的剑。        我将在秋天与她相遇,    正如丰收和佳酒。    我魅力的身深渊对她说话    她倾听。她的心顿时种上兰花。         四         双腿啊,你传眼的绿洲使眼睛明亮,    在我沿着旷野的基础    改换国家的时侯。    我前方的路必用缎子铺成。    我的眼就是圣经的两页,    就是从香草弥漫中派生的一对黄莺    我的歌使白云变黑    并引导了大雨。    双腿啊,你行进如响雷    在“昌盛”的两岸。    一切与你为敌的,必是悲哀之旅。        五        我的欢笑就是猎鹰    回到“快乐”之巢,    因我亲见他们。    那寻找我的,必寻不见。    与我只有一条翅膀的距离    却不能看到。         当黑暗包围了兰花,    智慧也回归了我的四野。    我给了他们登临的杖,并建立了群山。    它超过了会众的双眼。    除了大海, 无人将它度量。         我的心确是刻有铭文的,    确是一切往事的许可者。    我的话仅为深水打开辨认之窗。    我的每个字都是狐鸣,    招来了乌鸦之羽,    象交错的大殿,接合的檐角。    我使一切礼赞在自己手中,    因我剩下的勇汽仍可伏虎。         永不留下,也不忧愁。    我确是一阵晚风疾行,    去见那聆听者。    他们细听。他们萦绕了我    并我因回顾而展现的孤独。        六         在北堂我种植忘忧的萱草。    我的心是豪迈的黄杨树    所喂养的褐色野鸭。    我把行进之风穿在自己脚上,    以远途巩固了生命    安顿了衰微的旷野之马。        当天街上的守望者一一到来,    让造就天堂的砖石压底了云彩    你要用杯翎留下这雨水,    因为我新死,    与众神相争。      
  这几首好。  黑大春的诗,我就记得《秋日咏叹》了。高一时读的,那时候,真是热爱新诗呢
  对了,还有《在这金黄而又黄金般的秋日》,也记得。他有时铺陈的意象太多,力量反而弱了    这个一生的工作,明歌,的确挺适合中学生读。
  莫路边盖房呀!这是教育家和有关专家的问题,我等只可供参考。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哪些网站适合采集文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