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书进少将

作者:德军最高统帅
发表时间: 9:15:55
点击:46358&回复:87
&& 日,委在北京举行晋升军衔、仪式,晋升6名高级上将、。其中晋升2名。
&&&&晋升军衔警衔名单
&&&&杜金才 副主任
&&&&刘 大学政治委员()
&&&&杜恒岩 政治委员
&&&&田修思 政治委员
平 武警部队司令员(武警上将)
&&&&许耀元 武警部队政治委员(武警上将,1)&&&&本文内容于
14:27:21 被德军最高统帅编辑
军事科学院2012年7月晋升少将2人:曲爱国 军事科学院军事战争理论研究部副部长皮明勇 军事科学院科研指导部副部长
国防大学2012年7月晋升少将4人:王希明 国防大学防务学院政治委员段 凯 国防大学进修学院政治委员黄书进 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教研部副主任孙科佳 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副主任
总后勤部2012年晋升少将4人:谢维宽 总后勤部司令部副军职专员方国恩 总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贾新华 后勤学院副政委周来信 军事经济学院院长
总政治部2012年7月晋升少将8人:蒋家革 总政治部干部部副部长(海军)王小鸣 解放军军事法院副院长彭丽媛 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黄 宏 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授予 )张振沧 八一电影制片厂政治委员王 树 总政311基地主任尹洪文 总政311基地政治委员戴维民 南京政治学院训练部长本文内容于
17:11:57 被德军最高统帅编辑
总参谋部2012年7月晋升少将12人:姜囯宁 总参作战部副部长赵大明 总参动员部副部长田义祥 国防动员委员会办公室专职副主任杨新华 总参谋部军务部副部长董尤心 总参谋部信息化部副部长黄国勇 总参信息化部副部长李 扬 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副院长刘 英 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副院长郭玉林 电子工程学院院长张小宁 解放军理工大学副校长徐 斌 中国驻日本国防武官蔡 平 中国驻印度使馆武官
潘照年 南京军区装备部副部长于中海 南京军区装备部副部长黎火辉 第12集团军参谋长杨笑祥 第12集团军政治部主任孙祥林 安徽省军区参谋长夏修全 福建省军区政治部主任徐云法 浙江省军区副司令员
加载更多评论现代国防意识培养:天下虽安 忘战必危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现代国防意识培养:天下虽安 忘战必危
现​代​国​防​意​识​培​养
大小:6.34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频道总排行
频道本月排行国防大学军队建设研究所欧建平所长、于巧华教授做客人民网军事频道,共话中国国防力量新变化。
潜艇――海战“水下杀手”&王雷大校揭秘世界主要大国潜艇,未来潜艇设计将如何发展?股票/基金&
现代国防意识培养:天下虽安 忘战必危
  当代中国正处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之中。与之相适应,我国国民的国防意识也应当具有新的时代特征。国防现代化要求国防意识现代化,呼唤国民牢固确立现代国防意识。  国防意识事关国家的兴衰与安危  国防意识,简单地说,是一个国家的公民抵御外侮、捍卫祖国的独立和主权、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安全的思想观念,它既是一种主体的自觉意识,也包括群体的潜意识。一个国家的兴衰与安危,固然主要与其政治状况、军事实力、经济力量以及自然地理条件等有关,但国民的国防意识与国防精神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孙中山强调:“所谓固国家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其道何在?精神为也。”  长期的和平环境最容易使人们对国防问题麻痹大意,丧失必要的防卫观念和尚武精神。而这种观念和精神一旦失去,整个国家和民族就会成为纸壁沙墙。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作为战胜国,虽然花费巨资筑起了号称“固若金汤”的马其诺防线,但对国防教育却极不重视,厌战、恐战情绪上下蔓延,结果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德军长驱直入。法军总司令甘未林在希特勒进攻法国不久的一个报告里曾讲道:“今天所动员的人员,在两次战争之间的阶段,并不曾受到爱国精神的教育。所以他们对于决定国家命运的决斗,在精神上是毫无准备的。我方正面之所以被敌军突破的主要原因,是部队的自动溃逃。”类似的教训在我国历史上同样屡见不鲜。唐太宗文武并重,他当政期间,把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昌盛推至顶峰。但是随后长达百年的和平环境淡化了唐朝君臣和民众的国防意识。至唐玄宗时,唐王朝不仅无力抗御外患,就连内乱也无力制止了。瑞士著名军事理论家约米尼指出:“一个国家,不管它的政府采取什么形式,为避免受到子孙的谴责和国家的独立受到威胁起见,提倡尚武精神,尊重军事职业,实在是一种明智的政策。”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非常重视培育国防意识,在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自觉地把国防意识转化为振兴民族、支持国家经济建设、实现富国强军统一、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的巨大精神力量。培养公民的国防意识和国防精神是一项长期性任务,决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公民国防意识不能光靠战时去培养,在和平时期更应该不断强化。  国防现代化首先要求国防意识现代化  国防现代化是一个系统的现代化,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国防意识的现代化。落后的国防意识,支撑不住现代化的国防。  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复杂原因,我国国防意识的落后状况尚待根本改变。比如,或者把国防仅仅看做是军人的事,认为只有军人才需要有国防意识;或者把国防简化为战备,把国防意识与战备观念等同起来;或者把国防看做是有关国防部门的事,确立国防意识只是对社会某些部门的要求;或者把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对立起来;等等。这种落后、片面的国防观念,已经不能适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加快国防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现代国防意识以现代国家观、现代爱国主义为基础,是一种“大国防”意识。从世界范围看,发达国家大多实行全民保卫方针,从军事、民防、经济、心理、外交诸方面采取综合措施,千方百计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国防软实力,应付世界各种风浪的冲击。一些国家不遗余力地倡导“大国防”,就是为了用现代国防意识统一民众的意志、爱国心和责任感,不断提高综合国力和战争潜力水平,以适应全球化时代世界国防建设及新军事变革的发展态势,适应国防文化在全球范围内交流、渗透和碰撞的发展态势。  对于什么是现代国防意识,目前理论界还在探讨之中。综合已有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我国的现代国防意识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首先是适应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国防意识。发达国家掌握着国际贸易组织以及国际经济规则的主导权,在全球化中获益最大。相比之下,广大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却处于不利的地位。这样对于后发国家而言,树立与全球化发展趋势相适应的现代国防意识,就不仅包括现代军事意识、战争意识,而且还应包括现代竞争意识、科学意识、创新意识、自强意识,以及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意识。就我国来讲,应当确立以现代爱国主义为核心,以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为目标的理性思维,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建设和维护现代国防的积极群体性意识。一是确立以军事为主要手段,努力发展综合国力的国防新观念;二是拓展全球化视野,在放眼世界中确立与国际化相适应、与中国大国地位和国际化形象相适应的国防新观念;三是清醒认识现代国防的诸多因素,确立与多层次现代国防目标体系相适应的国防新观念。  其次是适应改革开放需要的国防意识。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社会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开放、竞争、务实、创新、民主、法治等观念逐步取代了封闭、保守、务虚、人治、被动服从等观念。这些观念上的变化,增强了国家利益观念;但同时一切向钱看、片面追求眼前经济利益也使得建设国防、保卫国家的责任意识逐渐淡化、消退。  要确立适应改革开放需要的现代国防意识,增强人们建设、发展、献身国防的自觉性。一是要使每个人都切实认识到,“家”与“国”是休戚与共的。有了强大国防,我们才能放心地改革开放搞建设。二是应当要求人们在保卫祖国上,具有当年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保家卫国,视死如归”的爱国主义情怀。要特别强调继承古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观念,只有每个国民都能自觉支持、参与国防和军队建设,国防才能坚如磐石。  再次是适应新军事变革发展趋势的国防意识。世界新军事变革体现出武器装备智能化、编制体制精干化、指挥控制自动化、作战空间多维化、作战样式信息体系化等崭新特征。在新军事变革中,人们越来越注重战争效果,作战方式向“网络中心战”发展,军队信息化建设向网络化、智能化和太空化方向发展,国家武装力量结构向规模轻便化、多能一体化和指挥扁平化方向发展等。这些新趋势从根本上改变了从冷兵器时代到热兵器时代以来的传统制胜要素,使作战思想出现重大转变,对人的素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  新军事变革实质上也是一场国防意识的革命。与此相关的国防意识表现为一种自觉站到新军事变革前沿,积极参与新军事变革的意愿和热情;表现为一种军民融合、共建国防的思想观念;表现为一种军地联合,共同培养大量高素质的新型军事人才的思想观念。随着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人民战争不仅没有过时,反而迸发出新的生机活力,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最后是适应富国强军统一战略的国防意识。党的十七大强调:“国防和军队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  树立与富国强军统一战略相适应的国防意识,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一些思想障碍。坚持既“算经济账”,又“算政治账”。“算经济账”,是从经济效益上讲,国防建设要花钱;“算政治账”,是充分认清国防建设对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发展利益与促进世界和平的巨大价值和效益。  我们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原则,一是树牢“大国防”意识,强化全球意识和全局意识,拓宽安全战略和军事战略视野;二是强化全民国防观念,将其转化为巨大的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打牢全民建设国防的思想基础;三是强化国防安全理念,打牢全民支持国防、建设国防的物质基础;四是强化国防建设责任观念,促进全民热爱国防、建设国防行动,努力建设与国家利益发展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此外,要树立军民融合的大系统发展观,现代国防必须依托整个国民经济,实行军民融合发展。思想和实践都要实现大融合,形成系统有序的国防发展支撑体系,形成战场与市场衔接、自主与借力互补的发展格局,为走出一条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提供思想保障。  (黄书进 郭凤海 作者黄书进系国防大学主义教研部副主任,少将;郭凤海系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教研部科社教研室主任,教授)
08/02 11:4507/19 11:13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少将的盛世宠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