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黑三野蛮人旋风流为何名将那么少为什么

三野名将比四野多吗_百度知道
三野名将比四野多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自取其辱!自取其辱自取其辱!自取其辱!自取其辱
四野一个纵队相当于三野一个兵团。
没有这种可能性!没有这种可能性!没有这种可能性!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三野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突然有个想法让1949年后的三野和四野来一次大决战谁会胜出?作战地域选择在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华北平原地区!双方统帅分别为共产党最能打的林彪!其二人麾下的野战军主力大概三野是60万人四野70万人双方都大规模歼灭过精锐中央嫡系,双方基本上差不多都有大量和少部分,双方在不计后勤民心士气的情况下鹿死谁手?第四野战军序列第四野战军司令:林彪政委:罗荣桓 邓子恢参谋长:肖克副参谋长:聂鹤亭 陈光政治部主任:谭政下辖兵团:十二兵团 十三兵团 十四兵团 十五兵团 二十一兵团 特种纵队十二兵团司令员、政委:肖劲光副司令:陈伯钧、韩先楚下辖军:四十军 四十五军 四十六军四十军军长:罗舜初政委:卓雄下辖师:一一八师 一一九师 一二O师 一五三师四十五军军长:陈伯钧政委:邱会作下辖师:一三三师 一三四师 一三五师 一五八师四十六军军长:詹才芳政委:李中权下辖师:一三六师 一三七师 一三八师 一五九师十三兵团司令员:程子华政委:肖华副司令:李天佑、彭明治下辖军:三十八军 四十七军 四十九军三十八军军长:梁兴初政委:梁必业下辖师:一一二师 一一三师 一一四师 一五一师四十七军军长:曹里怀政委:周赤萍下辖师:一三九师 一四O师 一四一师 一六O师四十九军军长:钟伟政委:徐斌洲下辖师:一三六师 一三七师 一三八师 一五九师十四兵团司令员:刘亚楼政委:莫文骅副司令:黄永胜、刘政副政委:吴法宪下辖军:三十九军 四十一军 四十二军三十九军军长:刘震政委:吴信泉下辖师:一一五师 一一六师 一一七师 一五二师四十一军军长:吴克华政委:欧阳文下辖师:一二一师 一二二师 一二三师 一五四师四十二军军长:吴瑞林政委:刘兴元下辖师:一二四师 一二五师 一二六师 一五五师十五兵团司令员:邓华政委:赖传珠副司令:洪学智、贺晋年下辖军:四十三军 四十四军 四十八军四十三军军长:李作鹏政委:张明池下辖师:一二七师 一二八师 一二九师四十四军军长:方强政委:吴富善下辖师:一三O师 一三一师 一三二师四十八军军长:贺雪年政委:陈仁麒下辖师:一四二师 一四三师 一四四师二十一兵团司令员:陈明仁政委:唐天际下辖军:五十二军 五十三军第三野战军序列(1949年2月-6月)司令员兼政委:陈毅 副司令员兼第二副政委:粟裕第一副政委:谭震林 参谋长:张震政治部主任:唐亮 政治部副主任:钟期光下辖第7、第8、第9、第10兵团及野战军直属部队第7兵团司令员:王建安 政委:谭启龙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姬鹏飞下辖第21、第22、第23、第35军第21军军长:滕海清 政委:康志强副军长:高志荣 参谋长:吴咏湘 政治部主任:邓逸凡第61师(师长:胡炜,政委:王静敏)第62师(师长:周纯麟,政委:周世忠)第63师(师长:吴华夺,政委:谢锡玉)第22军军长:孙继先 政委:丁秋生副军长:彭德清 参谋长:来光祖 政治部主任:刘春第64师(代师长:马冠三,政委:李荆山)第65师(师长:陈士法,政委:王六生 )第66师(师长:谢斌,政委:刘伟)第23军军长:陶勇 政委:卢胜副军长兼参谋长:梅嘉生 副政委:刘文学政治部主任:谢云辉 副主任:符确坚第67师(师长:杜屏,政委:李彬山)第68师(师长:张云龙,政委:陈茂辉)第69师(师长:谭知耕,政委:伍洪祥第35军军长:吴化文 政委:何克希副军长:杨友伯、胡大荣 副政委:张雄 政治部主任:孔繁彬第103师(师长:于怀安,政委:彭胜标)第104师(师长:方明胜,政委:严政)第105师(师长:何志斌,政委:宋献章)第8兵团司令员:陈士榘 政委:袁仲贤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江渭清 参谋长:何以祥下辖第24、第25、第26、第34军第24军军长:王必成 政委:廖海光 副军长皮定钧参谋长:赵俊 政治部主任:兰玉荣 副主任:彭冰山第70师(师长:陈仁洪,政委:谢立全)第71师(师长:梁金华,政委:陈伟达)第72师(师长:康林,政委:张闯林,副政委:彭冲第25军军长:成钧 政委:黄火星 副军长:詹化雨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邓少东 参谋长:熊应堂第73师(师长:王培臣,政委:肖学林)第74师(师长:张怀忠,政委:邓清和)第75师(师长:谢锐,政委:何志远第26军军长:张仁初 政委:王一平副军长:钟国楚 参谋长:陈宏 政治部主任:李耀文第76师(师长:高文然,政委:曹普南)第77师(师长:王建青,政委:董超)第78师(师长:陈忠梅,政委:张健)第34军军长:何基沣 政委:赵启民 第一副军长:铙子健第二副军长:过家芳 副政委:吴宪 参谋长:张秀龙政治部主任:王德贵第100师(师长:孙名泉,政委:王学武)第101师(师长:叶道友,政委:杨汉林)第102师(师长:李木生,政委:廖成美)第9兵团司令员:宋时轮 政委:郭化若参谋长:覃健 政治部主任:谢有法下辖第20、第27、第30、第33军第20军军长:刘飞 政委:陈时夫 副军长:张翼翔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汤光恢 参谋长:廖政国第58师(师长兼政委:曾如清)第59师(师长:程业棠,政委:张文碧)第60师(师长:陈挺,政委:邱相田)第27军军长:聂凤智 政委:刘浩天 副军长兼参谋长:贺敏学政治部主任:仲曦东 副参谋长:李元第79师(师长:肖镜海,政委:谭佑铭)第80师(师长:张铚秀,政委:张少虹)第81师(师长:孙端夫,政委:罗维道)第30军军长:谢振华 政委:李干辉 副军长:饶守坤参谋长:夏光 政治部主任:刘仲华 副主任:陶励第88师(师长:吴大林,政治部主任:罗龙生)第89师(师长:余光茂,政委:王直)第90师(师长:朱国华,参谋长:张洪山)第33军军长:张克侠 政委:韩念龙 第一副军长:张震球第二副军长:孟绍濂 政治部主任:欧平 副参谋长:黄径深第97师(师长:杨干三,政委:王翀)第98师(师长:崔振伦,政委:曾旭清)第99师(师长:傅继泽,政委:秦化龙)第10兵团司令员:叶飞 政委:韦国清、张鼎丞参谋长:陈庆先 政治部主任:刘培善下辖第28、第29、第31、第32军,第28军军长:朱绍清 政委:陈美藻 副军长:肖锋参谋长:吴肃 政治部主任:吴嘉民 副主任:张缉光第82师(师长:钟贤文,政委:王若杰)第83师(师长:朱耀华,政委:李曼村)第84师(师长:冯鼎三,政委:王敬群)第29军军长:胡炳云 政委:张藩 副军长:段焕竞参谋长:梁灵光 政治部主任:惠浴宇第85师(师长兼政委:朱云谦)第86师(师长:张宜友,政委:刘毓标)第87师(师长:张强生,政委:许家屯)第31军军长:周志坚 政委:陈华堂副军长:姚运良,参谋长:黎有章 政治部主任:方中铎第91师(师长:高锐,政委:张英勃)第92师(师长:徐体山,政委:张英)第93师(师长:傅绍甫,政委:余明)第32军军长:谭希林 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彭冲副军长:刘涌 参谋长:赵一萍第94师(师长:雄飞)第95师(师长:陈奇,政委:阙中一)以上是1949年双方的战斗序列!四野占有很大优势因为四野每个军都加强了一个独立师变成了4X4编制!使得四野一个军的规模接近6-7万人将近华北野战军一个兵团规模!而且四野的各个军的长官素质要明显高过三野! 兵团级有肖克邓子恢 陈光 肖劲光 韩先楚程子华 李天佑 刘亚楼 邓华 军长有; 梁兴初 梁必业 钟伟 刘震 吴信泉 李作鹏 贺晋年 黄永胜 陈伯钧 罗舜初 江拥辉 这些虎将似乎远超过三野那些军长兵团司令 !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四野的参谋部在刘亚楼的系统建设下效率远高于三野的参谋本部!刘亚楼是我军历史上第一个按照苏军标准建立参谋部制度的人,在他的努力下四野的参谋部是各大野战军效率最高效的部门!刘亚楼可以说是我军最优秀的参谋长!三野方面比较能打的第23军军长:陶勇
第24军军长:王必成
第27军军长:聂凤智 三野 兵团级别 第7兵团司令员:王建安 第8兵团司令员:陈士榘
第9兵团司令员:宋时轮
第10兵团司令员:叶飞 三野一个兵团4个军左右人数10万人左右,四野一个兵团3-4个军能达到15万人以上!在实力上三野处于下风但是能征善战军事主管也没有4野的多!4野末流杂牌纵队钟伟的49军面对桂系钢7军为主的精锐青树坪被伏击,仍然能迅速作出反击,并且49军各级指挥员均能作出正确的战斗命令最后全身而退。就说明四野的军官的应变能力是全军最强的!四野的战术素养是最高的!反观三野最强大的第九兵团和四野最强大的十三兵团在朝鲜的表现就能看出四野的战力远高于三野!因为四野的军官素质远高于三野!当然三野最高军事主管粟裕元帅和林彪元帅他俩是不分伯仲的!三野宋时轮 陈士渠 聂凤智 陶勇 王必成也都是最优秀的军人但是三野最出色的就这么几个四野那是一群名将!所以三野肯定落下风!所以最后结论在双方统帅不犯错误的情况下四野将会在广大平原地区歼灭三野主力!这也就是现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有十八个集团军其中七个集团军是第四野战军战斗序列。现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有三个重装机械化集团军38,39,54集团军全部四野王牌军。现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海军的前身均由四野组建。所以说强大的第四野战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坚力量本文内容于
18:17:16 被呼啸的炮弹编辑
您可能对这些帖子感兴趣
在蒙古摔得更牛
反过来,决战地点在东北,三野难以取胜,但是不会大败。粟裕有经验。
所有指挥员都是抽调的,最后成就了林彪的威名
希望楼主以后不要发这种贴子了!
46年老蒋也说过三个月消灭粟裕,可结果呢?
92楼“49年11月30日下午,43军127师在玉林以南的苏立圩遇到一位从博白逃出来的小学教员,他说张滏中午时还在博白城内,并以欢迎大会为名召集群众讲话。师首长闻言大喜,为不失时机,当即命令前卫团379团急向博白前进,并用汽车先运送该团之先头营1营。19时,379团1营与听说张滏尚在博白就自动赶来的第128师382团会合,共同向博白前进。20时进至城效,击溃少数敌人后,分路由东西两门攻入城内。张滏的司令部设在图书馆大院里。他没有想到我军来得如此神速。22时,382团的7连、8连和379团的3连并肩作战,将张滏的兵团部团团围住,经半小时激战,382团7连攻入院内,歼敌80余,生俘张滏。”当时127师宣传干事还写了战地报道《张滏被俘记》。由此可见你所说的不是事实! 不是谣言,是部队老首长亲口说的,我所在部队原属于四野,首长是从43军127师调过来的,他本人参加了解放博白的战斗。真实性我没有考证,43军127师和你说的差不多,二野的部队,是14军还是15军不记得了。老头的目的主要是说明4野的部队装备好,战斗力强。此事,你说的是127和128打的,有所不同,我设法查证再说。
你一定是听到了谣言。“49年11月30日下午,43军127师在玉林以南的苏立圩遇到一位从博白逃出来的小学教员,他说张滏中午时还在博白城内,并以欢迎大会为名召集群众讲话。师首长闻言大喜,为不失时机,当即命令前卫团379团急向博白前进,并用汽车先运送该团之先头营1营。19时,379团1营与听说张滏尚在博白就自动赶来的第128师382团会合,共同向博白前进。20时进至城效,击溃少数敌人后,分路由东西两门攻入城内。张滏的司令部设在图书馆大院里。他没有想到我军来得如此神速。22时,382团的7连、8连和379团的3连并肩作战,将张滏的兵团部团团围住,经半小时激战,382团7连攻入院内,歼敌80余,生俘张滏。”当时127师宣传干事还写了战地报道《张滏被俘记》。由此可见你所说的不是事实!
90楼是我的错,二野。
你搞错了吧,解放广西的只有四野和二野陈庚兵团,哪儿来的三野部队?三野部队在福建、江浙一带。
假如、就假设一下吧,倘若真的韩先楚与肖大将坚韧豁达的作风联手、还真够大将喝一壶的。在红军延安时期、就违抗过老彭的军令而打了胜仗、老彭对其大加褒奖(以老彭的性格、这是唯一的例外),当时已是师长的韩先楚了。抗日时期代理过担任过旅长,解放战争中的‘三下江南四保临江’中的‘临江’方面、韩先楚是主将之一,并带队出击外线,攻锦州时、是主攻方向指挥官,南下渡江与肖劲光大将联手担任先锋,是其军事生涯的辉煌期。在朝鲜协助老彭,是在火线指挥督战的前敌司令。老彭第一次回国汇报后、与老毛闲谈时说(好像是演绎版吧,说说也无妨,但别做资料引用。):后方有两麻子前方有小韩子,邓华居中调停、老子省不少心、能专心布阵哩。打海南岛是其军事才华的写意之作,聂帅当时任带总长,渡海开始就盯在军委作战部,不时的追问:韩先楚在什么位置?当得知韩先楚上了岛后说:可以睡一觉了,岛已是我们的了。
一、北伐名将叶挺:1955年授衔后,几位老帅闲聊,陈毅说:如果叶挺不死,十帅中将会有两位叶帅。叶剑英一听连忙说:如果叶挺活着,我是当不了元帅的。的确,叶挺的资格非常老,他毕业于保定军校,曾任孙中山大本营警卫团营长。加入中共后,担任我党掌握的第一支武装--叶挺独立团团长。在我军建军著名的三大暴动中,先后担任南昌暴动前敌总指挥和广州暴动总指挥。广州暴动失败后,受到瞿秋白中央的错误指责,叶挺不服,为自己申辩,结果受到更严厉的处分,一气之下,流亡国外,自动脱党。抗战爆发后,叶挺回国就任新四军军长,又受到副军长项英的架空,有职无权。气愤之余,他几次提出辞职并离军出走,被周恩来劝回。遭遇皖南事变。关了四年监狱,待到终于获得释放,又重新入党,眼见前途一片光明了,却又遇上了飞机失事,含恨九泉。叶挺的一生犹如汉代名将李广,充满坎坷,其悲剧遭际真是令人扼腕不已。二、秋收起义总指挥卢德铭:黄埔二期毕业,是孙中山亲自面试后破格录取的。曾任叶挺独立团营长、参谋长,(当时林彪任该团见习排长。)后任武汉国民警卫团团长,该团是秋收起义的绝对主力,因为其他部队都是安源矿工和当地农军,战斗力较弱。卢德铭党性很强,是毛的坚定支持者。没有卢德铭的支持,毛做出的不打长沙、转向山区建立农村根据地的决定恐怕很难执行,因为那时的毛并没有绝对权威,以师长余洒度为首的一些军官根本不服毛。可惜,几天之后卢德铭就牺牲了,年仅22岁。如果卢德铭不死,朱毛井冈山会师成立红四军时,卢德铭肯定是副军长,前途无法估量。三、红四军参谋长王尔琢:黄埔一期毕业,曾任北伐军代师长,参加南昌起义。起义军南下时王尔琢所部跟随朱德在三河坝留守,起义失败后与陈毅协助朱德收集起义军残部,在湖南转战,后与朱陈发动湘南暴动,率部队上井冈山。朱毛会师后建立红四军,朱德任军长,毛任党代表,陈毅任政治部主任,王尔琢任参谋长兼28团团长。王尔琢是井冈山初期的杰出将领,参与指挥几次战斗全部获胜。可惜后来在追击叛变部队时被叛徒杀害,年仅25岁。王尔琢牺牲后,一营长林彪升任28团长,成为南昌起义部队的直接掌门人。四、红四军十一师长张子清:曾任黄埔军校教官,后到卢德铭部任副营长,参与秋收起义,后任团长,朱毛会师前是井冈山的最高军事首长。朱毛会师后,原南昌起义部队加部分湘南起义部队改编为十师,朱德兼师长,(28团是南昌起义部队。)其他湘南农军改编为十二师,陈毅兼师长,秋收起义部队及井冈山袁王部改编为十一师,张子清任师长兼31团长,(31团是秋收起义部队。)由于张子清因伤住院,朱云卿代团长。当时部队很困难,缺医少药,张子清把自己的药都留下来,让给其他同志,结果自己久病不愈,最后牺牲了。五、红一方面军参谋长朱云卿:黄埔三期毕业,曾参加南昌起义,后被党派到秋收起义部队,任张子清团的参谋长。他任31团长时指挥了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以两个连打退了敌人三个团的围攻,当时毛正带红四军主力从外地星夜兼程赶回井冈山,路上听到胜利消息,遂写下那首著名的《西江月》。朱云卿后升任红四军、红一军团、红一方面军参谋长。后因病住院,在医院被国民党特务杀害,年仅24岁。朱云卿牺牲后,叶剑英接任他的职务。六、红四军军长王良:黄埔六期毕业,秋收起义时任卢德铭团连长,后一直在红四军林彪手下,林任纵队长,他任支队长,林升军长,他升纵队长,后改为师长,林升红一军团长,他升红四军长(罗荣桓任军政委,粟裕任军参谋长。)。后在行军时被地主武装冷枪击中牺牲。七、“偏师借重黄公略”:毛的一曲〈蝶恋花〉使得黄公略在中国广为人知。其实黄公略在军史上本来就有很重要的地位。他参加过广州暴动,在黄埔上过高级班,是彭德怀平江起义的主要助手之一,后来,彭德怀率红五军主力上井冈山,黄公略带领其余部队留守湘鄂赣根据地,彭德怀第一次下井岗双方再次会师时黄任红五军副军长。后来他组建了红六军任军长,(陈毅任军政委。)并与红四军、红十二军合组红一军团,改隶朱毛部。富田事变时,毛派黄公略摸彭德怀的底,得知彭德怀是拥护前委的,便放了心。可见黄公略很受毛器重。黄公略在第三次反围剿中被敌机扫射牺牲后,中央政府专门建立了公略县以示纪念,并把红军步兵学校改称为“公略步校”。八、红三军团参谋长邓萍:彭德怀平江起义的八大助手之一,从平江起义开始,到1935年长征红军攻打遵义时牺牲,一直担任彭德怀的参谋长,先后任红五军参谋长、红三军团参谋长兼红五军长。发动平江起义时,彭德怀团共有九名党员,至此,除彭一人外,其余全部牺牲。九、红五军团军团长董振堂:毕业于保定军校,曾任国民党西北军师长。1931年与季振同赵博生等举行宁都暴动,参加红军,任五军团副总指挥,后季振同被左倾路线领导人错杀,董振堂升任五军团长。该军团为中央红军三大主力之一,大刀队赤膊上阵最令敌人胆寒。长征路上,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两军混编,五军团划归张国焘指挥的左路军。后来该军团参加了西路军,在甘肃与马家军激战,因寡不敌众,全军覆没,董振堂光荣牺牲。董振堂如果活到解放后,肯定是大将。十、红十军团军团长刘畴西:黄埔一期毕业,参加过南昌起义,曾到苏联就读于伏龙芝军事学院,回国后担任红二十一军长,后到方志敏部担任军区司令兼红十军长,是方志敏根据地的最高军事首长。红十军与红七军团合并组成红十军团后,刘畴西任军团长,粟裕任参谋长。后与方志敏率领部队北上抗日,被国民党重兵围堵,除粟裕率小部队突围外,其余全部被歼,刘畴西和方志敏先后就义。十一、黄麻起义副总指挥吴光浩:黄埔三期毕业,北伐时任铁军营长。北伐失败后到湖北发动黄麻起义,任副总指挥。不久,总指挥潘忠汝牺牲,起义部队遂由吴光浩带领,改称红七军,吴光浩任军长,后改编为红11军31师,吴光浩任军长兼师长。吴光浩牺牲后,中央派徐向前来接替了他的职务。吴光浩的地位有点类似卢德铭。秋收起义打出了一个红一方面军,黄麻起义打出了一个红四方面军。十二、红一军军长许继慎:黄埔一期毕业,北伐时任叶挺独立团营长,在著名的贺胜桥战役中负过伤,后升为团长,在平定夏斗寅叛乱时再次受伤。北伐失败后在中央军委工作。后被派到鄂豫皖地区工作,把三省的三块根据地合并在一起,组建了红四方面军的前身--红一军,许继慎任军长,徐向前任副军长。张国焘到鄂豫皖后,许继慎对张国焘的错误多有抵制,国民党又趁机实施反间计,许继慎遂被杀害。也不知张国焘是误杀还是将计就计除掉对手。直至党的“七大”,许继慎才被平反。十三、陕北领袖刘志丹:黄埔四期毕业。在陕北根据地,论军事地位,谢子长、王泰吉都高于刘志丹,论党内地位,高岗也高于他,而论行政职务,属习仲勋最高。但刘志丹的影响则最大。他曾任红26军、28军总指挥,徐海东率红25军来陕北后,双方合并成立红15军团,刘志丹任副军团长。刘志丹党性很强,但我认为有点迂,“左倾”路线执行者出于宗派目的逮捕他时,他明明已得知内情,但仍然主动持密令接受逮捕。如果不是中央红军正好到达陕北,毛得悉后立刻派人解救他,也许他就被冤杀了。十四、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黄埔一期毕业。毕业后即考入莫斯科中山大学,与杨尚昆蒋经国同学,后入伏龙芝军事学院与刘伯承同学。左权党、军资格都很老,但曾被诬陷在中山大学时有托派嫌疑,因而一直不顺利。到中央苏区后曾任过军长,军政委,后任红一军团参谋长,长征到达陕北后,林彪调任红大校长,他代理军团长。抗战爆发后任八路军副参谋长。由于毛在延安,朱德又对彭德怀很放手,当时八路军实际是由彭德怀指挥、左权协助的。1942年,日军围攻八路军总部,左权在突围时中弹牺牲,是抗战时我军牺牲的最高级将领。十五、新四军四师师长彭雪枫:1930年被党派到红三军团工作,曾和黄克诚搭档,当过师长,长征时任红一军团师长,抗战时期任新四军四师师长,1944年牺牲。是我党抗战时期牺牲的为数不多的高级干部之一。当时,他刚在党内挨过批判。1959年庐山会议后,彭德怀挨批判时,老部下彭雪枫也被扯出来陪斗。这种烈士死后挨斗的现象是很少见的。十六、东北抗联总司令杨靖宇:早年曾在家乡河南组织农民起义,任农民革命军总指挥。“九一八”后被中央军委派到东北工作,从游击队政委做到抗联一军军长兼政委、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是东北抗联的主要创始人和领导者。东北抗联不受中共中央领导,而是由共产国际远东局领导,即直接由莫斯科的王明指挥,虽然有十二路军,但有一半是收编的“胡子”,每个军的人数也不是很多,这一点与中共的其他军队不太相同。由于共产国际的不负责任和日本关东军的过于强大,抗联大部分被消灭了,只有少数逃到了苏联(其中有师长金日成)。杨靖宇被叛徒出卖,壮烈牺牲。东北抗联名气很大,但实力有限,如果杨靖宇不死,作为东北抗联的代表人物,很可能授予大将军衔。十七、从奴隶到将军的罗炳辉:原是云南的彝族娃子,后参加滇军,当到营长。29年率部起义参加红军。从团长一直当到红九军团军团长。抗战以后担任新??)1946年病逝。电影《从奴隶到将军》就是描写他的。绝对的大将。还有三个人情况特殊一些,在这里也提一下:卢冬生:1955年,许光达被授予大将军衔,当时王震、萧克、张宗逊都比他更有资格,却只授予上将。是因为他作为红二军团的代表,才被破格照顾。如果卢冬生活着,这个照顾名额很可能是卢冬生的。可惜他在1945年担任松江军区司令员时在哈尔滨被苏军违反军纪的士兵杀害了。卢冬生在红二军团当过师长,是该军团的四号人物。八路军改编时曾任命他担任红二军团改编的358旅旅长,但他当时因为有人批判他的军阀作风而正闹情绪,不肯就职,要到延安学习,后来又到了苏联,抗战胜利才随苏军回国。由于他耽误了八年,55年时他的职务可能是上将级的,但作为一个山头的代表,他比许光达更有资格。朱瑞:早年曾在苏联学习炮兵,回国后提升很快,开始时只是红军总部的一个科长,但很快就当了军政委,红五军团政委,红二方面军政治部主任,抗战后一直当到山东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共山东分局书记,是115师的最高首长。但延安整风后,大概是受了苏联留学生身份的影响,职务掉了下来,到延安当炮校校长,1948年时任东野炮兵司令,在辽沈战役中踩地雷牺牲。按他在解放战争中的职务只能授上将,解放后我军第一任炮兵司令陈锡联就是上将,不过,朱瑞早年曾长期任罗荣桓的领导。看看这些英烈 大家有什么说的
四野的部队是以林总115师的老部下做底子,这才是实质!你那所谓以新四军为底子的三野才是大沾了四野的前身115师的光才成军懂不?先不说徐海东、黄克诚这些林总115师老部下带过去的兵,如果没有陈罗去东北后留下的将士与根据地,哪儿他妈的会有三野和淮海战役啊?陈粟带过江北的老新四军才他妈剩几个人啊?没八路军三个师出人出枪,新四军可能重建吗?新四军大部分支队与师级干部,如罗炳辉、徐海东、黄克诚、张爱萍都是八路军支援给新四军的干部,你知道不?本文内容于
23:30:59 被缗昏生226编辑
所以,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山东被调到东北的部队也是115师的老底子,说东北的山东部队是3野的人有点肤浅。
本文内容于
12:28:03 被缗昏生226编辑
挺进东北时期,三野拿出几十个架子团的编制送给后来的四野,那可是抗日战争时期锻炼出来的三野精英。如果考虑到地方色彩,那些关内的带兵人一旦反水......四野还打个屁仗?小孩子思维、不值得一驳。
这些属于三野?三野四野那时成立了吗?这都林总115师的人!抗日战争时期,江北的新四军只有苏中那巴掌大的地方,没八路军分兵支援,它都成不了一个军的建制!别替三野瞎吹了,淮海不是三野独自打下来的,还有人家二野的功劳呢!还有罗陈给他们留下的山东根据地呢!而四野则是在没群众基础的原满洲国的土地上从十万壮大到一百万,由北到南横扫中国,真雄师也!我军现役集团军中,保存的四野部队最多,你以为是没缘由拍脑袋的产物?开啥玩笑呢你?从红军时期的一军团,到抗日时期八路军115师,到解放战争时期的四野,林总的部队总是主力中的主力,这是瞎子都看得到事实!本文内容于
23:11:46 被缗昏生226编辑
明显西北产粮不行东北潜力大啊粮食多就养的起军队
山东军区在罗荣桓(林彪是部队到达后到任的)带走部分部队后,留下来的由陈毅整合成山东军区和山东野战军,原新四军主力整合为华中军区、华中野战军,张鼎丞任司令员,粟裕是副司令员,1947年再把山东军区山东野战军和华中军区华中野战军整合为华东军区和华东野战军。华东军区司令员是陈毅,饶漱石政委,张云逸副司令员,华东野战军陈毅是司令员兼政委,粟裕是副司令员。直到1949年2月,遵照中央军委的统一命令,华东野战军正式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陈毅为司令员兼政委,粟裕为副司令员兼第二副政委。正因为进入东北的部队是山东军区6万人和新四军3万人为主,因此才有四野是三野分出去的一说。
皖南事变,新四军万把人的部队被消灭了九千多,几乎就是全军覆灭了。中央决定林总的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徐海东、黄克诚所部分给新四军重新建军,这才叫真正地分呢!黄克诚的新四军三师去东北回到林总麾下,那不叫分,那叫“归队”!本文内容于
11:06:56 被缗昏生226编辑
点击加载更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暗黑三野蛮人装备选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