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遇春是回族吗?有什么铁证吗?国家教科书邮箱格式怎么写写的?

阅读(5859)回复(21) 蓝玉是回族同胞! 孙中山是“客家”!
&&&&蓝玉是回族同胞!!
&&&&第22卷第1期《中南民族学院学报》金前文的文章:&明初功臣有很多回回,&常遇春武将以下,强半为回民。&这些回回为大明的创立和巩固立下了汗马功劳,其中最著名的有丁德兴、冯国用、冯国胜(后名冯胜)、蓝玉、沐英、胡大海、常遇春等(出自邱树森主编的《中国回族史》。《中国回族大词典》等也持相同的观点)。
&&&&无论是拓定江南、统一中原,还是廓清朔北、勘定西南,这些回回都是中坚分子和骨干力量。对于这些回回的忠勇和效命,朱元璋也给予了优厚的封赏。如:上述七人不是封王就是封公,
&&&&除冯胜、蓝玉不得善终外,其余均肖像(或列祀)功臣庙,子受荫庇。在封赏他们的同时,朱元璋还积极加以笼络。如:洪武四年,封常遇春女为皇太子妃。洪武八年,封冯胜女为第五子周王妃。洪武十五年,封蓝玉女为蜀王妃。对有过失的回回功臣之后,还法外施恩。洪武三年,胡大海养子胡德济随徐达出征西北失利,被械送京师,朱元璋念其为功臣之后,仍复官为指挥使。当然,这笼络里面肯定包含着一点感念情份。
&&&&朱元璋有其刻薄残忍的一面,但在长期的信赖和倚重下,不可能不与回回们结下一份感情。冯国用死时,&太祖哭之恸&。沐英死时,朱元璋也是闻讯痛哭。朱元璋对伊斯兰教的虔诚信仰有所宽容和放任。同时,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回回的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也不可能不对朱元璋产生一丝熏染。因此,朱元璋对伊斯兰教持一种推崇和保护的态度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中华一家人》网站上查到回族蓝姓的情况如下:
&&&&回族蓝姓是&由伊斯兰人名(来自阿拉伯语),借用发音相近的汉字姓。&(《认祖归宗&&中国百家姓寻根》)如元代的词曲家蓝楚芳,原本&西域人,回回族&,入关后便采用了蓝姓。回族中的蓝姓,恐因明洪武年间&蓝狱&(蓝玉及家族遇害)之祸,使其资料相当匮乏。在历史文献中,蓝姓又往往被误记为&兰&姓。如蓝楚芳,在《太和正音谱》中为&蓝&;在《录鬼薄续编》中为&兰&在《西域文化名人志》中又说:&兰楚芳,又作蓝楚芳&。
&&&&明代的蓝玉,官方资料均为&蓝&,民间偶记为&兰&。作为兰姓,是回族的同音又一姓,不应当&蓝&、&兰&不分。但是因&蓝狱&之祸,改&蓝&为&兰&者应当别论。
&&&&蓝姓回族,自清代蓝朝鼎、蓝朝柱两兄弟领导的云南回民起义失败后,仅在陕西、新疆等地有少量分布。
&&&&蓝玉,明朝名将。定远(今属安徽)人。初隶开平王常遇春帐下,临战勇敢,所向多捷,由管军镇抚积功升至大都督府佥事。洪武四年(1371),从征虏前将军傅友德参加明军灭夏之战,克绵州(今四川绵阳)。次年,从征虏大将军徐达北征,败北元兵于土剌河(今蒙古国土拉河)等地。七年,率师克兴和(今河北张北),俘北元国公帖里密赤等59人。十一年,与西平侯沐英征西番(今甘肃、青海藏族居住区)获胜。次年还师,封永昌侯。十四年,以征南左副将军从傅友德取云南,功著。二十年,以征虏左副将军从大将军冯胜征北元太尉纳哈出,乘大雪率轻骑袭破庆州(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西北),杀元平章果来,会主力进至金山(今吉林双辽东北)接受纳哈出降,后代冯胜为大将军。二十一年,率师15万,于捕鱼儿海(今内蒙古贝尔湖)获北元主次子地保奴以下百余人,追获吴王朵儿只等以下3000人。奏捷京师,被太祖朱元璋比为名将卫青、李靖。后因功高骄纵,强占民田,受责。二十六年,以谋反罪被斩。
&&&&洪武二十六年,锦衣卫指挥蒋瓛告蓝玉谋反。明史的记载是&族诛之&,所以族人应不能幸免。杀戮从那年二月开始,至九月,皇帝才下诏说:&蓝贼为乱,谋泄,族诛者万五千人。自今胡党、蓝党概赦不问。&
&&&&&胡党&指的是丞相胡惟庸,胡是蓝玉的同乡,洪武六年任丞相,至十三年,朱皇帝以&擅权枉法&罪把胡逮捕,后来又加上通倭(日本)、通元(蒙古)等&罪名&把胡处死,从洪武十三年到二十六年,&胡党&前后诛连3万多人,史称&胡狱&。
&&&&蓝玉,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丹口乡人,元末迁居安徽定远,追随朱元章起义,功封凉国公,后被朱所杀。其后人避祸,有改姓青,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意,城步的改姓秦。蓝&&苗蛮大姓。
&&&&明洪武&蓝狱&后,是否有一部分人改姓。到什么时间才改过来?民族划分是最近几十年的事,朱元璋有这样的智慧识别汉畲?唯有我太祖能!
&&&&蓝 玉:明朝人,定远(今属安徽)人,明初大将,骁勇善战,常遇春妻弟,隶属常遇春麾下,每战皆先登陷阵,屡立战功,封为凉国公,以功历永昌侯进凉国公,后恃功骄横,所为多不法,终以&谋反&罪族诛,其案牵连致死者达一万五千人,史称蓝狱,坐累列侯功臣、文武大吏以至偏裨将士2万余人。
&&&&蓝玉:明朝人,定远(今属安徽)人,明初大将,骁勇善战,常遇春妻弟,隶属常遇春麾下,每战皆先登陷阵,屡立战功,封为凉国公,以功历永昌侯进凉国公,后恃功骄横,所为多不法,终以&谋反&罪族诛,其案牵连致死者达一万五千人,史称蓝狱,坐累列侯功臣、文武大吏以至偏裨将士2万余人。蓝玉,洪武四年(1371),从征虏前将军傅友德参加明军灭夏之战,克绵州(今四川绵阳)。次年,从征虏大将军徐达北征,败北元兵于土剌河(今蒙古国土拉河)等地。七年,率师克兴和(今河北张北),俘北元国公帖里密赤等59人。十一年,与西平侯沐英征西番(今甘肃、青海藏族居住区)获胜。次年还师,封永昌侯。十四年,以征南左副将军从傅友德取云南,功著。二十年,以征虏左副将军从大将军冯胜征北元太尉纳哈出,乘大雪率轻骑袭破庆州(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西北),杀元平章果来,会主力进至金山(今吉林双辽东北)接受纳哈出降,后代冯胜为大将军。二十一年,率师15万,于捕鱼儿海(今内蒙古贝尔湖)获北元主次子地保奴以下百余人,追获吴王朵儿只等以下3000人。奏捷京师,被太祖朱元璋比为名将卫青、李靖。洪武二十六年,锦衣卫指挥蒋瓛告蓝玉谋反。明史的记载是&族诛之&,所以族人应不能幸免。杀戮从那年二月开始,至九月,皇帝才下诏说:&蓝贼为乱,谋泄,族诛者万五千人。自今胡党、蓝党概赦不问。&&胡党&指的是丞相胡惟庸,胡是蓝玉的同乡,洪武六年任丞相,至十三年,朱皇帝以&擅权枉法&罪把胡逮捕,后来又加上通倭(日本)、通元(蒙古)等&罪名&把胡处死,从洪武十三年到二十六年,&胡党&前后诛连3万多人,史称&胡狱&。
&&&&都什么年代了还摆族谱。族谱不可全信!!!
&&&&确实:蓝姓号称:种玉堂。汝南郡。都没错。
&&&&记得我们邻村周姓村迎灯游行上有一个招牌:(对不起,不记得写什么啦,忘了)
&&&&不过,是写了好像文有周敦颐(爱莲说的作者),武有周亚夫(学过古文没有,西汉著名的武将)。
&&&&记得小时候,我爷爷还对我讲,我们是蓝玉(明朝著名的武将)的后代。
&&&&你能信这样的族谱吗?
&&&&历史上很多少数民族,出于对汉族文化的崇敬或为了躲避汉族的屠杀,免不了改族,又因为当时没有所谓的汉族,只好乱认祖宗,以免被人说成是夷狄。
&&&&我看到凤凰台的电视,有一个土家族的村寨(以前被认为是汉族,现改为土家族)的村民认为他们是杨令公的后裔,杨令公是土家族人。这就是典型的例子。
&&&&反正我们的新族谱追本塑源,源出福建上杭蓝姓。他们说是畲族。我们也是畲族啦。只是没有改而已。
&&&&南蛮就是南蛮。有什么好羞耻的?
&&&&闽、粤、赣蓝姓源流初考
&&&&蓝姓源流考
&&&&蓝赞玉
&&&&赐姓起源及入闽史考
&&&&蓝氏有悠久的氏族历史。据闽、粤、赣各地《蓝氏族谱》(以下简称《蓝谱》)载:&炎帝号曰神农乃始祖也,十一世传至榆罔(按:据《三皇本纪、补史记》考:神农纳奔水氏之女为妃,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故榆罔应为神农之第四传,原《蓝谱》所记帝榆罔为11传,这在辈序上有出入),迁空桑(今山东曲阜县),徙涿鹿(今北京顺天府涿州)时,有熊国君贡秀兰一株,值帝后宫降生一子,帝甚欢悦,以贡兰赐姓蓝取名昌奇,及长分封汝南,逐以此名郡始迨&。
&&&&继后,随朝代更迭,后裔因受历代战火影响,或受封随居,或寻找新的生存之路,自北向南繁衍搬迁,至传108世明德,任扬州节度使,宦游金陵,由北豫迁建康(南京江宁市),居今上元县朱紫坊,为江南开基1世祖。
&&&&追溯上杭蓝氏原本,比较可靠的史料应该从入闽始祖始起。宋理宗宝庆元年(1225)江南15世(受姓122世)吉甫,遭金人之乱,不得已弃建康句容,奔闽居福清五福乡,为蓝氏入闽始祖,配林氏七娘,福清人,生三男:常新、常美、常秀;宋淳祐六年(1246),吉甫长男常新又改迁建宁崇善坊,配李氏一娘,福清人,生五男:依次取名万一~万五郎;宋咸淳元年(1265),3世万一郎视北虏嚣张,边城失守,虑祸,全家迁至宁化石壁(今禾口、淮土、济村一带)立业,葬本地中州坝,游水鱼地形,配赖秀娘,淮士人,生三男:熙一、熙二、熙三。熙三郎生三男:和一郎、和二郎、和三郎;元泰定三年(1326),5世和二郎,因慑于元兵矛头指向宁化,携家眷并父母金骸徙长汀城下里坪岭,暂将祖骸放在牛栏架上,待择吉日再安葬。传说某晚,三更风雨鸣,雷电交加,风雨瀑聚,牛栏和金骸坠落,土拥成坟,群谓天感孝子成天葬地,又称&牛栏祖地&;6世大一郎,讳群厚,生于元武宗至大元年(1308),先娶武平桃溪刘大二郎之女三娘为配,年方16,尚未生育,元泰定元年(1324)四月十一日因归母家至中途大坪岗(今称迎龙岗,坐落在武平桃溪中学校园内)忽遭风雨交加,雷电暴至,轿夫放下桥逃避暴雨,三娘惊昏,顷刻雨息,从人回至原处,则垒然成坟墓,相传为天葬地,醉翁卧地形,坐西向东。此后大一郎继娶长汀城水东街曾万三郎之女三娘为妻,生七男,依次取名念一至念七郎。其时才丰业广,家富人兴,诸子各有乔迁自立之心,大一郎顺其意,任其向外拓展遂将基业均分。明洪武元年(1368),政局较安定,大一郎巡视诸子分居之处,自水口出发,最后至武平大禾念五郎居地,可得其意,夫妇至此遂止步,传言以此地为归乡定居。明洪武十九年(1368),大一郎正寝,享年79岁,葬禾坝吉坑人菜挽蓝拦穴。翌年曾三娘亦终,享年79岁,葬大员塘。至今在上杭的老一辈蓝氏中还流传着一首《祖先入闽迁徙歌》,配以《正月里来》民间小曲演唱,其歌词为:
&&&&吉甫上祖入闽疆 初到福建五福乡
&&&&公生三子又分散 长徙建宁崇善坊
&&&&万一郎公成长大 家搬宁化石壁寨
&&&&金兵压境乱如麻 南宋衰亡生感慨
&&&&十九世祖和二郎 身居宁化心惊惶
&&&&父母启金随身携 牛栏祖地葬妥当
&&&&长汀水口是老家 一株挺秀七枝花
&&&&念七来杭扶阳住 念四官庄朴树下
&&&&各房系的分布和迁徙
&&&&上杭的蓝姓主要来自念四郎,念七郎二大系,其它各系亦有散居。据上杭县民族事务委员会1998年统计,全县蓝姓有26000人,分布在18个乡36个行政村,聚居地以官庄、庐丰乡居多。其后裔繁衍在江西、广东、广西、浙江、安徽、四川、台湾等省,人数已超出20万。
&&&&念一郎系 寅生,生于元泰定三年(1326年)配黄氏。仍居长汀坪岭水口,留守祖业。生八男:千一郎、千六郎、千七郎、千八郎、千九郎、千十郎、千十一郎、千十二郎。
&&&&千八郎,配徐氏,于明洪武三年(1370)迁居上杭竹子垅(今珊瑚乡华竹村)后裔奉千八郎为1世祖。裔孙有部份迁到江西宁都刘坑乡碧丰村、宁都县竹笮乡蓝屋村、泰宁县杉城镇南会村等处。
&&&&千九郎原居竹子垅,配黄、杜氏,明洪武五年(1372),迁至湖洋乡加庄村,后裔奉千九郎为1世祖。其第4世裔孙文三郎于明天顺六年(1462)迁往武平县武东乡三峙何林村,裔孙奉文三郎为1世祖。清同治期间()有几户后裔因经商从何林村迁上杭城区,继后从上杭又有2户迁至台湾定居。
&&&&念二郎系 辰生,号位育,生于元天历元年(1328),迁居武平县大一图(今大禾乡),配林氏,生四男:仲四、仲五、仲六、仲七。明洪武四年(1371),仲五(祖富)由武平大禾迁长汀白头磜开基,后裔奉仲五为1世祖。清末民初,汀江上杭造船业兴旺,有几户后裔由白头磜到上杭东门潭头造船,逐定居城区。继后,又有几户裔孙从城区迁到泉州、北京等地。
&&&&念三郎系 庚生,生于元至顺元处(1330),字宪卿,迁武平县章丰开基,后裔奉熙三郎为1世祖,妣陈、王、高、方氏,生一男,大四郎,其后裔有一部份因在上杭工作,却定居城区。
&&&&念四郎系 壬生,字昌隆,生于元至顺三年(1332),配董氏,系官庄开基始祖,考葬于官庄乡炉前,坐西向东,人形腹脐穴。妣葬于炉前暗山里,坐西向东,形为真武踏龟(后因开公路,将墓迁至考坟左侧方)。生九男,依次取名为四一~四九郎。
&&&&四一郎(文选),迁武平黄沙乡。
&&&&四二郎(文英),配石氏,生四男:万清、万寿、万洁、万乘。后裔迁官庄朱堡村、江西石城横江镇丹阳村、皇竹村。
&&&&四三郎(继德),配李氏,生一男:政三,后裔居官庄七里村、上杭城区、新罗区、明溪盖洋、福州市、邵武拿口镇、卫闽乡、建欧麻沙、宁化泉上、永安洪田、长汀四都、浙江蓝溪、江西瑞金、会昌、山东济南、新疆天山脚下、台湾省。
&&&&四四郎(景云),居官庄树人村林屋巷,后裔迁江西兴国、瑞金。
&&&&四五郎(宏)原居官庄坝,后迁待查。
&&&&四六郎(福兴)原居七里,后迁江西瑞金。
&&&&四七郎(文奇),配蒋十娘,生二男:太兴(文碧)、太阳(文山),居官庄横头坝,后裔散居于山子口、梁吉坑、武平扁山、长汀圆当、永安安沙、小陶张家山、建 鸥、太宁新桥乡。
&&&&四八郎(有善),配董氏,生一男:显宗,居树人村柑树下,后裔迁长汀竹子峪头(贵竹村)、扁岭、清流余朋、芹溪、四川重庆。
&&&&四九郎(文采),配林、徐氏,生三男:玉才、福泰、仲贵,居官庄树人村扑树下,后裔散居屋背岭、苍梓林、坪山、张家山、新罗区万安、湖南长沙、江西于都、兴国、瑞金、浙江杭州、台湾省。
&&&&念四郎的后裔大部份奉念四郎为1世祖,但璜头、七里奉熙三郎为1世祖,贵和是以奉大一郎为1世祖,世系之高下,叔侄之大小,实难分辨,1997年在官庄重修《蓝氏家谱》时,已作了统一调整,皆奉念四郎为1世祖。
&&&&念五郎系 甲生,字宾卿,生于元元统二年(1334),配李、钟、戴氏,初迁大湘里大一图大禾堡(今武平大禾乡),生七男,依次取名千一~千七郎。其中千七郎生一男:宗六,后裔繁衍在官庄贵湖、七里、珊瑚华竹茶头下和城区等地。
&&&&念六郎系 丙生,字宦卿,生于元至元二年(1336),妣钟、马氏,系武平县中堡林坊开基始祖,生八男:百一、百二、百三、十郎、十一郎、十二郎、十三郎、十八郎。其中百一郎有部份裔孙迁到上杭蓝家渡、城区,百二郎曾孙华响迁居官庄七里弯子里。
&&&&念七郎系 戊生,生于元至元四年(1338),初居长汀水口之白鹭树下,配李十二娘,生一男:伯三郎,明洪武元年(1368),戊生时年31岁,迁徙上杭扶阳,考初葬扶阳李坊,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移葬庐丰宋公坪,现已修筑一新,妣葬于扶阳大坪上。伯三郎生一男:伯一郎。伯一郎生一男:伯十郎。伯十郎生五男:子荣、德荣、贵荣、满荣、堂荣。自此,子荣及其弟始迁庐丰,仍奉念七郎为始祖。《闽杭庐丰蓝氏族谱》也记述&我祖念七郎迁居(上杭)扶阳,传至五世子荣公兄弟始迁庐丰,故吾庐丰宗谱,断自念七郎公始然&。由于庐丰土地资源有限和水资源缺乏,故各房后裔自明代起皆有择地再迁力图拓展之意。
&&&&长房子荣配刘太一娘,生四男:玉瑛、仲卿、仲宣、仲满。长男玉瑛后裔先后迁上杭城区竹歧头(今黄竹村),江西萍乡、吴城、雩都;湖南常德、湘潭、麻阳、桃源;浙江平阳;贵州贵定;广东仁化;闽东宁德等地。次男仲卿后裔先后迁本县稔田乌沙坝、官田、黄屋背、旧县南坑、坝上、中都苏姑坑、溪口石铭、城区;武平六甲;永定东门、峰市;贵州桐梓、贵竹、贵定、贵阳;江西兴国、会昌、义宁、雩都、奉新、袁州、泸溪、信丰;安徽桐城、扶阳、毫县;湖南长沙、河容、萍乡、永兴、益阳、攸县、湘潭;浙江龙游、泰顺以及闽东三都澳、福州、上海、四川等地。三男仲宣分居本县丰乐、塘下,后裔迁旧县石圳潭、上、下角坑、梅溪寨、城区;武平磨村寨;长汀林坑;邵武东门;将乐;江西义宁州老上屋、南安、新喻、安福、丰陵、万载、赣州、瑞金、会昌、靖安、分宜、安远、义宁;浙江开化;湖南湘潭、丰陵;贵州黎平;及上海、四川等地。四男仲满之后裔迁临城上登、上都张坊;江西义宁;上海;四川;湖南长沙;本省将乐白莲等地。
&&&&次房德荣后裔迁闽南。
&&&&三房贵荣后裔先后迁龙岩大池东坑;古田文元元世甲;长汀城;浙江遂昌等县。
&&&&四房满荣生四男:茂清、仲清、和清、永清。兄弟4人携母曾氏由庐丰入粤程乡(今梅州市)大平寺暂住,后移居叶田。茂清为丰顺开基1世祖,生九男,依次取名为百一~百九。百一迁山坑尾,百四迁马头(马图),百五迁兴宁布头坝,百六迁留隍石九,百七迁高桥头(梅桥),百九迁惠州。和清为兴宁开基1世祖,由梅州程乡移兴宁东门暂住,后迁竹山晏公坑,生五男:景春、景荣、景华、景茂、景彩。景彩之三男广生移丰顺建侨黄泥塘(蓝屋山)开基,四男庆生移江西长宁县。另一部份后裔移永安龙川、下都、大池、永定调吴等地。
&&&&郡望堂号楹联宗祠
&&&&郡望:汝南郡,堂号:种玉堂。
&&&&楹联:
&&&&汝水源流远;蓝田世泽长
&&&&汝南世第;节度家声
&&&&种传四海皆有庆;玉出蓝田即望馨
&&&&郡号、堂号、楹联掌故:据《蓝谱》载,昌奇为蓝氏得姓始祖,封汝南郡(在上蔡之西南,今为汝南县),汝水与汝南指的是同一个地方;据《竹书纪年》载,梁惠王三年,秦子向命为蓝君,即蓝田。子孙以地为氏。蓝田今在陕西省长安县的东南,该处以出产美玉出名,故有&蓝田种玉&之称。蓝氏108世入江南始祖明德,官任杨州节度使,故谓节度家声。
&&&&蓝氏有一套&敦孝弟,敬祖宗,教子孙&的严格祖训家规,后代都能以慎终追远,敬祖尊宗为荣。在上杭农村基本上每个聚居地都建有小家祠,规模比较大,且具有凝聚力的家祠有:
&&&&蓝氏宗庙 建于清光绪五、六年间()。坐落杭邑城内南门南市巷(原称蓝巷)内,自大门直入一连五栋,楼房、店铺、厢房、厨房、厕所、浴室俱一完全。正厅竖立七大房各代牌坊,厅堂联为:&潮本思源怀思忠孝 ;宗敬祖奉祀依纲常&,&闽山沃土、乔木千枝,七枝竞茂;汀水清泉,激流万派,一派扬波&。该祠原有店租,田产蒸尝收入,每年春秋两季都有祭祀,现已归公产,由县饮食服务公司改建。
&&&&蓝氏宗祠 座落在官庄朴树下(今树人村内),清乾隆三十二年(1738)合乡伯叔集议修造,计有550余家,每家派钱三百文、米五升、工五天,每丁派钱五十文,于十月十三日竣工。祠堂为上下3直,间房30余间。近年已维修一新,原楹联为:汝水源流运;蓝田世泽长。现改为:朴树千枝根共本;汀江万派水同源。
&&&&蓝氏家庙 (又名东山祠)在清乾隆时()兴建,位于庐丰东山之麓,坐东南向西北,额曰&种玉堂&,分上下两厅,左右分列横屋,门竖石坊,前后护以围墙。近年已进行了维修,通路已拓宽铺就,可行车辆,庙内新建有&子、德、贵、满、堂&大厅。该古建筑物是上杭各姓氏中保留较完善的宗祠之一,已吸引不少省内外宗亲前来敬仰和祭祀。
&&&&曲水斋主人
&&&&第一章
&&&&第一章
&&&&蓝氏姓的来历
&&&&[字源]《说文》:蓝,染青草也。蓝指蓼蓝,一年生草本植物,可作靛青色染料。
&&&&[寻根]《通志&氏族略五》:蓝氏,望出中山,中山太守诸(《战国策》)。
&&&&《百家姓考略》云:系出华姓。
&&&&春秋后期,楚国有一大夫,官司蓝县,故地在今湖北省荆门县东,世称蓝尹,后裔子孙亦以地名为氏,其后代以蓝为姓。另外,在此前后封于蓝邑的楚国公族,也有人以地名蓝作为自己的姓氏。
&&&&据《竹书纪年》,梁惠王三年(公元前367年),秦子向命为蓝君,封邑为蓝田,故地即今陕西省蓝田县,子孙以地名为氏。
&&&&蓝氏姓源有两说,一说出赢,一说出华姓。
&&&&蓝姓是与地名有关的姓氏,陕西蓝田,1963年发现陕西蓝田化石,也叫蓝田人;蓝邑(今属湖北)等都是蓝姓氏所出之地。
&&&&据《蓝氏族谱源流》记载:蓝姓的来历说法是神龙皇帝赐姓。帝得一子,想取姓名,喜见后宫中有一株贡蓝,帝以贡蓝赐姓给儿子,取名为昌奇,子以&蓝&为姓氏,从此固定下来,世代相传。
&&&&蓝姓起源于公元前,蓝姓从春秋、战国时多居于楚国,根据《中国姓氏寻根》记载: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设置汝南郡(今河南省汝南市),蓝氏多居于此,并作为发源地,后来,多次迁徙,从中原南迁,迁安徽、江苏、又迁福建、广东,再迁四川和其它地方。
&&&&蓝氏家族支系本门,唐朝初由豫州迁居于上元。
&&&&八世祖蓝宗训唐朝末年因战乱迁河州之定远(今安徽省定远县)。
&&&&十一世祖蓝备,隐居于霍山(今安徽省霍山县)。
&&&&十四世祖蓝万福,又迁居于句容县(今江苏省句容县)。
&&&&十五世祖蓝吉甫,只身迁居闽之福清(今福建省福清县)。
&&&&十六世祖蓝常新,迁居到建宁(今福建省建宁县)。
&&&&十七世祖蓝万一郎,迁居宁化(今福建省宁化县)。
&&&&十八世祖蓝熙三郎,迁居长汀(今福建省长汀县)。
&&&&明朝末年二十一世祖念五郎迁居武平(今福建武平县)、念六郎居林坊(今福建省)、念七郎居上杭庐丰(今福建省)。
&&&&清乾隆十二年左右三十世祖蓝维栋从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平远县(今广东省平远县)迁四川三台县乐安乡、古井镇。
&&&&念七郎后裔第三十一世祖蓝如桂从嘉应州长乐县迁三台县老马乡。
&&&&念五郎之十二代孙蓝克彬乾隆二年,1737年迁四川巴县白市驿,后又迁四川璧山县(现为重庆市璧山县)。
&&&&蓝姓历史上主要居汝南(今河南省汝南市)、河北、陕西、安徽、江苏、福建、广东等作为郡望,当代则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二省区,&湖广填四川&时迁来四川一部份,分散全川和今重庆市各地,从闽南迁往台湾省的也较多。
&&&&藍姓在大陸未列入前一百大姓,但是在台灣是第六十六大姓。對于藍姓的起源,古書中未有十分詳盡的記載,最早出現是在戰國時期,梁惠王三年,秦子向命受封于藍田(今陝西藍田),人們稱他為&藍君&。可能是他的后代子孫以封地名中的&藍&為姓。古書記載戰國時中山有大夫藍諸,藍姓郡望中山,可能與此有關。但是,具體如何,古書中沒有詳細記載。藍姓現多被誤寫成&蘭&姓,但是,兩者起源並不相同。
&&&&蓝姓多为畲族,而其他民族很少,汉族中有,但一向来都是少数。 朱元璋时代的蓝玉是回族。这里头有外来的中亚移民的因素。 不过,苗族瑶族与畲族在起源上都是一致的,从祖先传说就能看出来,而客家人在南迁的过程中更是不断地与畲苗瑶融合,这个过程中就象是汉人未必就是客家人,畲人也未必是客家人,可客家可以是汉人自然也可以是畲人。
&&&&异族就是勇敢,团结的象征,而汉族就是懦弱,好内斗的家伙,照你们所说,汉人应该早已烟消云散,不见踪影了,不过现实是什么,汉族不仅在中原地区占了主流地位,而且向南占领了广大的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而且在明代也把云南收入中国,清末使东北的广大地区完全汉化,成为中国汉族手中最稳固的地方,而曾经叱咤风云的匈奴,突厥,都去哪里了?成吉思汗和努尔哈赤的后人又如何,就算艰难独立的外蒙古不也是个看别人眼色行事的国家,南方就不用说了?早在秦代就已收入中国的版图。
&&&&汉族的定义是讲汉语(包括客家话),认同汉文化,实际上,畲族,瑶族,苗族也是汉族的一部分,是你们自己要离开汉族而要成为少数民族的,真的希望你们能够重新回来。
&&&&汉族与畲族,从人类学,民族学角度看,就是不同的民族。谁自认汉族??我们是客家人,不是什么族。只承认客家。 客家被同化了,我们再承认畲族,畲族被同化啦,我们再承认世界族。
&&&&由于我国的汉民族本来就是上古以来的多民族如华夏族系、东夷族系、荆吴族系、百越族系的杂合体,因此我认为畲族(越僚族系)蓝姓要么是借汉族蓝姓的族源而在汉族占大多数的生存环境中寻求生存;也可能是汉族和畲族的蓝姓都是共同一个始祖,只不过在漫长的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分化派生出汉族和畲族出来,在平原发展的杂合成为汉族的一员,在山区生存的由于与外界隔绝保留原始的风俗习惯而形成今天的畲族。
&&&&都说&客家人&几百年前从北方来到南方的,这是不符合历史的。从秦汉以来的汉越民族融合,从客家姓氏族谱中可见一斑&&大部分客家族谱带有畲族郎名法号,而客家蓝姓是土著畲族的望族大姓,同一血脉的福建蓝姓已有部分恢复畲族成分说明了什么?&&&客家人&是特定地理经济社会环境下的产物,&客家人&等于&畲人&!!!
&&&&元初伊斯兰教在中国北方和西北的传播
&&&&邱树森 回族研究 2001年1期
&&&&伊斯兰教于唐初传入中国.13世纪初蒙古兴起并大规模西征后,东西交通畅通了,数以十万计的中亚、西亚的穆斯林纷纷进入中国.本文根据中国旅行家和西方旅行家的记载,概述元初伊斯兰教在中国北方和西北地区的传播情况,兼论蒙古统治者对伊斯兰教的政策.
&&&&参考文献: [7]拉施特:《史集》第一卷第一分册(中译本),第258页,商务印书馆,1983.
&&&&[20]王恽:《秋涧先生大全集》卷八八《为在都回回户不纳差税事状》.
&&&&[2]王礼:《麟原前集》卷六,《义冢记》.
&&&&[1]参见[日]桑原骘藏:《隋唐时代西域人华化考》,中华书局,1939.
&&&&[3]《元朝秘史》第182节.
&&&&[4]《元史》卷一二○,《札八儿火者传》.
&&&&[5]吴澄:《临川吴文正公集》卷六,《玉元鼎字说》.
&&&&[6][8][11]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上册(中译本),第90页、91页、258页,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
&&&&[9][13]李志常:《长春真人西游记》卷上.
&&&&[10]彭大雅、徐霆:《黑鞑事略》.
&&&&&湖广填四川&移民
&&&&第十二章
&&&&蓝氏家族支系本门三台、绵阳人的来历
&&&&据族谱记载说,四川三台(潼川府)西路胄土(今三台县乐安镇)一带蓝氏家族来至祖籍广东省嘉应州平远县小柘乡刁桠子,是&湖广填四川&移民来到四川的。也就是民间传说的&八大王剿四川&后,清朝前期&湖广填四川&期间来到四川的。
&&&&明朝末年,1627年陕西北水县王二带领百姓抗苛捐杂税,后起义,推荐李自成为&闯王&,提出&均田免粮&队伍迅速壮大,转战陕西、四川、甘肃。1643年攻占西安,李自成攻占北京,明朝灭亡。
&&&&李自成进入北京城后,纲纪不严,农民军将领腐化、荒淫。1644年明朝叛将吴三桂先是投降李自成,由于李自成手下霸占吴三桂的妻妾,吴三桂转而投靠清兵,引清兵入山海关进占北京(在此之前,女真族所建的&后金&已改为&清&),李自成与清军激战失败,清军乘胜占领北京,改国号为大清,改年号为顺治,清朝纪年开启,6岁的爱新觉罗福临被封为皇帝,13岁时参理朝事,24岁时病死。
&&&&明朝末年农民起义的另一个分支,张宪忠1627年在陕西米脂县举义旗,发动农民起义,自称&八大王&,1640年挥师攻打四川、湖南,一路所向披糜,势不可挡,他把地主的田地分给农民,&三年免征&,农民纷纷响应加入,攻占武昌后,1644年转战四川,10万大军占领成都,建立&大蜀国&,张献忠称帝。清军入关后,清朝害怕张献忠占据四川,派人劝降,张不从,宁死不降,最后战死在凤凰山。
&&&&民间传说&八大王剿四川&的版本较多,但主要说法有两种,我小时候,也听蓝茂万阿公多次讲过:一是说张献忠从陕西一路打到湖南、湖北,部队驻在湖北与四川交界的碚石境内,一次张献忠在野外屙屎,随手扯一把野草擦屁股,殊不知他不识荨麻,扯了把荨麻去擦,一擦又痒又痛,还长泡,痛得哇哇大叫直打滚,他说没想到四川的草都这么凶、这么坏,所以张献忠恨四川,想杀绝四川人。二是流传最广的是说张献忠是&天煞星&下凡,天生一个杀人恶魔,到四川后挨村挨户杀,杀得鸡犬不留,这样杀又累又慢,久杀不完,就在村沟口扎一个草人,念一段咒语,把草人杀了,整条沟、整个山湾的人都一个不剩全死光了。当时流传&流流贼,贼流流,上界差他斩人头,若有一个斩不尽,行瘟使者在后头&,&要想不死者,大门上插把柳枝或苍蒲、陈艾免灾&。
&&&&&八大王剿四川&确有此事,并非民间传说这样的,也不是统治者掌控的纪事编撰说的四川人锐减是张献忠杀得鸡犬不留造成的。因为张献忠打地主分田地,打富人筹措军饷,声威远扬,往往是还没到,地主、富人和听信传言的早已逃跑了,没跑的青壮年穷人又加入到起义军,要说张献忠杀得鸡犬不留是与实际状况不符,张献忠一路上和进成都确实杀了很多人,损毁很大。
&&&&&八大王剿四川&也只有短短3年,明末清初四川经历34年战乱,明朝旧将率部下抗清,很多明将战死不降,加之又经匪患,又出现瘟疫,特别是清顺治4--6年(年)全川3年大旱,饥民大逃亡,百里无人烟,四川人口减少,粮田无人耕种。
&&&&康熙(1662年7时岁登基继位一 1722年)皇帝爱新觉罗玄烨从湖广、广东、贵州、陕西等大半个中国抽派人员来填补四川。
&&&&康熙7年(即1668年)四川巡抚张德地向康熙上奏折,请移民填川垦荒种地。
&&&&康熙24年康全川人口仅为18000余丁,约折合9万人。
&&&&康熙33年(1694年)颁《康熙三十三年招民填川》诏书,从&湖广省&(现湖南、湖北)、广东省移民填四川。
&&&&当时湖广(现湖南、湖北)、广东人口稠密且最多,所以主要从这两省移民填川,这两省来川的人为最多。广东省的客家人多,地方官府就从客家人中抽招人员填四川,客家人不愿离乡背井,于是官府差人将抽选出的客家人,用绳反捆,男女串成长串,以免逃跑,押解到四川。
&&&&雍正(1723一 1735年)皇帝爱新觉罗胤禛继续移民。
&&&&乾隆(1736一 1795年)皇帝爱新觉罗弘历,乾隆前期接着移民填川。&湖广填四川& 前后经历百年,移民近两百万人。
&&&&民间为什么传说&湖广填四川&移民是被强迫来的,是用绳子一个一个反绑成一串押来四川的?
&&&&民间传说,我小时也听阿公讲过,凡填川的人以及后人,只要一看手臂便知,你把双手向背后反,手臂上显出一道斜印痕,尤如绳捆印痕。
&&&&史料说:清顺治14年朝廷向全国颁布《劝垦则例》,一年内垦2000顷以上记奖,垦6000顷以上升官一级。根据这个原则,四川巡抚规定四川文武官员招民复垦,每招一百家记录一次,招四百家加官一级,招五百户加官两级,六百户加三级,招七百户移民不管任期满否都可升官。由此可想,当时谁不想当官,谁不想升官,当官的谁不想升,这样必定采取各种强制手段,甚至四川官员与外省人员勾结捞取好处,这就不难理解&湖广填四川&外省人是反绑押来的。
&&&&官府称这是&奉旨填川&,谁敢违抗,谁敢不从,押解移民入川是有上方宝剑的,是皇帝谕诏,违者可想而知。
&&&&据传说&解手&这一词就是因&湖广填四川&而产生的:因外省人是被反绑成一长串的,一路行走不时总有人要拉屎撒尿,就向押运官差请求说要屙屎屙尿,官差就把被绑人手上绳索解开,完后再捆上。后来被捆者要想拉屎拉尿就向官差说请把手解开,差人自然明白是干什么,所以把拉屎撒尿俗成&解手&,且源用于今。从这个传说中也不难看出,&湖广填四川&确确实实发生强制移民,官差兵士捆绑移民押解来川的。
&&&&康熙10年(1671年)四川湖广总督蔡毓荣让州同、州判、县丞及举贡、监生、生员参与移民,谁招民300户,谁就是那里的县令。清初四川地方官员因招徕移民有功,有不少人被朝廷重用和提拔。总督蔡毓荣在任才五年被提任兵部尚书(相当於现在的国防部长职务)。
&&&&从以上这些方面看,就更不难理解&湖广填四川&确实是发生过强制移民,也必然出现强制移民,&湖广填四川&移民是被押解来的说法是站得住脚的。
&&&&在&湖广填四川&移民的中、后期,也有部分人是自愿来川的,这当然不用捆绑,也用不作押送。经历几十、上百年&湖广填四川&移民,虽是被官府强制移民,但也形成必然和习惯,所以一般也就不捆绑成串押送,官府派人接送罢了。
&&&&史料说,最初移民来川的以一夫一妇为一户,赏水田30亩,或者地50亩。据我阿公、父辈讲,传说移民填川初期,在四川的穷乡僻壤之地,移民&插芭茅杆&圈占地盘,谁插的芭茅杆就是谁的田地、山林。后来入川的人无法圈占好田好地,只好在山区划给田地。再后来,晚期移民只能佃租先来者的田地耕种。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我们老祖宗蓝维栋、蓝维梁兄弟俩与同其他家族,在&湖广填四川&移民的晚期,大约在乾隆12年(1747年)左右来到四川潼川府三台县西路胄土乡斑竹园(今四川省三台县乐安镇工农村),又称撮箕沟,居住多年。
&&&&据资料说,广东省的客家人是清政府有意识地移往四川,是出于怕客家人与当地土籍居民发生冲突而移往四川的,当时&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已接近尾声,所以入川广东人找不到平原,也找不到好地方,是移迁到四川最西部的一批移民。
&&&&1926年誊写的家谱上未记载蓝氏本门第一代入川为何年何月,经对传说蓝维栋大约快70岁左右移民来四川之说,再经对家谱考证,家谱上载明入川第三代蓝凤礼生于大清乾隆9年(1744年),甲子年三月二十五,地址广东嘉应州平远县小柘刁凹生长人氏。依据这两点推证,蓝氏入川第一代蓝维栋应该是在1744年4月以后至1747年10月以前期间移民来川的,很有可能是1747年春后动身,因当时没有交通工具。传说湖广填川移民是被捆绑成长串押解来川的,当然是步行,当时路很差,加之大队人员,行走慢,从广东到四川大至少要七、八月时间,到三台潼川府时应是冬月或腊月了。
&&&&史料记载,这期间从广东来川的移民,大多从嘉应州、惠州、韶关等几个县来的,应是大队人,同期出发,有可能也是捆起押解而来的。
&&&&由于蓝维栋移来四川已处于&湖广填四川&晚期,所以蓝氏家族支糸本门来川的第一辈人没有得到沃土良田的平原、平坝,也没有得到好田、好地,也没有找到好地方,只好在三台丘陵区落脚,这是不得己而为之。
&&&&维栋公来川后,先是在潼川府三台县西路胄土乡斑竹园佃种赖姓田地耕种,因急于求发展之需要,加之赖氏田租太贵,在此地居住不久,不得不另求出路,选择往地理条件更差的40里外的丘陵地区搬迁,蓝维梁回湖广定居。
&&&&蓝维栋举家全部搬迁到四川三台县南路女土乡(今三台县古井镇草帽河村),在九个山湾选点落脚,九个湾因此得地名九曲湾(也称狗脚湾)。当时官府有鼓励垦荒政策,谁开荒归谁所有,三年不计征田赋(税)。由于勤劳,家底好起来了,购置了一些田地,各自安家乐业,创业发家于此地,名气、声威大振,此处就称&蓝家湾&,现在此地仍叫&蓝家湾&,现属于三台县古井镇草帽河村。
&&&&蓝氏本门在蓝家湾(九曲湾)居住近百年,这时由于清朝政日趋腐败,对外软弱屈服帝国主义列强,1840年英国发动了第一次鸦片烟战争,清朝以赔款割地屈服,1856年英、法发动了第二次鸦片烟战争,接着帝国主义列强组成八国联军,大举侵略中国,瓜分中国,清朝政府更是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另一方面又更加欺压百姓,税赋沉重,民不聊生,此时蓝氏家日子越来艰难。又因蓝、杨两族为争夺水源等事,时有矛盾发生,杨家在沟口河沟杨家垫建水冲大筒车自动车水,在古家垫建有一个筒车。传言说这是挡蓝家龙脉,蓝氏族告官府,蓝氏族未赢。后因蓝家人丁多有病、灾,加之兵慌马乱。再则,不知是谁家的童养媳吊死在山林,说不清原故,官府要当地农户负责。于是,蓝氏家族卖掉田地,搬迁各地,有的迁到四川成都西坝,有的到四川中江县,有的到陕西省,有的到二十多里外的侯家沟、左家沟。
&&&&这样的生存环境,蓝氏本门家族要想生存下来,必须比别人更加勤劳,付出更多。由于起步低,地理环境差,蓝氏家族本门从广东入川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大富人、大富商少,均以务农,做小生意养家糊口。
&&&&据父蓝宇云多次讲,他小时常到周边场镇卖豆腐、豆腐干,赚点油盐钱。那时国民党的钱一天几个价,早上还能买一斗米,晚上这些钱连买一碗米都不够。
&&&&据蓝宇云讲,解放前三台古井一带山是光秃秃的,没有树,也不长草,红光光的,又很缺水。日我们一行15人到此寻根、祭祖时,见山上郁郁葱葱,树木茂盛,粮作物长势旺盛,山青水秀,田园美景很是诱人。赖氏祖婆坟、蓝秀荣坟、蓝秀贵坟、维栋公坟(墓己被开荒种地)后山包都是大碗粗的柏树、杂树等树木,景色秀丽,早已不见当年秃废荒凉景况。
&&&&现在,四川三台县潼川镇、玉林乡、古井镇(蓝家湾)、白庙、心妙乡蓝氏后裔已传代至&宇、福、田、永&字辈,蓝秀贵门下后裔一直居三台古井一带,至今后人蓝以万、蓝以生、蓝福祥等仍居三台县心妙乡凯沿村,此地也叫&蓝家湾&。
&&&&据蓝宇云回忆,民国时代蓝氏家族在蓝维栋坟前(斑竹园,今三台县乐安镇工农村)做春分会,当时附近的蓝姓家人来了五十多桌人,由于没有组织好,大家意见多,又没有立好族规,也没有德高望重的人来领头,春分会就散了。由于民国时期日本侵略,再加之内战不断,民不聊生,蓝氏家族也就没有再集合大家做春分会。后来本门蓝氏家族没有集合本支系的家族在三台维栋公墓地做会。也由于,蓝氏后人为了生计,各迁他乡,这样一来,蓝氏后人互相失去联系。
&&&&1935年蓝春宽、蓝春海来到绵阳永兴镇(辛店子,后人现在仍居于此),现为绵阳市高新区永兴镇华裕路居委会,其后人仍居于此。
&&&&1941年冬月,蓝春发携子孙逃迁来到绵阳县永兴镇高筒车(七村)。当时国家是内忧外患,抗日战争正在进行,抗日战争正处艰难时期,大半个中国被日本鬼子占领,国民党蒋界石与共产党打内战,加上军阀派系内部斗争,兵荒马乱,物价飞涨,民不聊生,国民党抓壮丁,更是让贫民百姓无法生存。
&&&&蓝春发家人为躲抓壮丁,又迫于生计,只好向其它地方搬迁,蓝春发几乎是赤手空拳星夜&搬月亮家& (俗称&搬月亮家&,也就是趁晚上无人知晓,举家连夜逃跑迁居他乡)。
&&&&据蓝宇云回忆,来绵阳时他父亲蓝茂万只挑着一担旧箩筐,一头装着香炉碗,一头挑着刚3岁多点的小孩蓝宇贵,这便是全部家当,当时蓝宇云才15岁,蓝春发家三代人就这样迁到绵阳永兴的。不久后又搬到永兴十四保(八村)李家山边,后来蓝春发长子蓝茂万家人搬迁到三官庙村,佃地主谢正贵家田地耕种。
&&&&蓝春发之子蓝茂仕、蓝茂顺、蓝茂遂三兄弟家人到磨家茅针寺(今绵阳市涪城区磨家乡茅针寺村)。两边人家一个小山脊东,一个西面,地界相连,居住相距一里路。解放后,后人仍居绵阳市涪城区(原绵阳县)磨家乡茅针寺村至今。
&&&&蓝宇云家人居绵阳市高新区(原绵阳县)永兴镇三官庙村至1993年前后,现都移居绵阳城城郊乡高水村三居委会和永兴镇十二村1户、永兴镇七村1户,老屋基处空留楼房和老瓦房。
&&&&孙中山族籍"东莞说"之族谱真伪
&&&&"东莞说"之族谱,说孙祖先为元朝杭州刺史,经南雄珠玑巷南迁。这种说法有什么根据?不妨大家推敲一下。
&&&&我们知道,元朝推行种族统治,人种分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因为南方人不臣服蒙古人统治,地位最低,何能让你一个南人当州官?元朝中、后期,元朝笼络汉族文人,也不过是让你当个教授、训导一类;   要说从南雄珠玑巷南迁,更是牛头不对马嘴。珠三角广府人,多是从珠玑巷南迁的;不过,从时间说来,是宋末,并非元末。如果把孙氏南迁时间说成宋末,那孙中山辈次就不对,他就该是二十几世,而不是十八世。编谱者说是元末;元末红巾军之乱,遍及全国,张士诚、刘福通、陈友谅纷纷割地称王,孙氏祖先何能陆路抵达珠玑巷?由此可见,编谱者不懂得元史,没有去考证。所谓族谱,只是笔下文章而已。建议众人别去引用。
&&&&1、&官职&有问题,这是华南族谱的正常现象。
&&&&元代没有&杭州刺史&一职,早有专家考证出。华南族群的族谱记述,始祖记载与史籍不符的很多,例如饶平詹姓(客家)始祖的记载,经查官职、姓名,都是空对空。但圆头山、上沙孙姓家族世代聚居于这一块土地的,饶平詹姓也是世居于饶平山区,这些家族的存在都不是假的。
&&&&华南族谱多修于明代(客家一般晚至清代),对开基祖记述存在乱封官、刻意指定族群认同地等等情况是普遍的。例如珠三角的罗姓,竟然说祖先是宋代的&世袭锦衣卫&,本大猫在大洋网指出其谬,有的小朋友就受不了,嗷嗷叫,呵呵 。
&&&&2、族群认同的年代有不同,也是正常现象。珠玑巷认同多在宋代,但元代、明代甚至清代的都有,蔡廷锴将军的家族与周边的其余五姓都是自称清初从山东济阳经珠玑巷迁到罗定。实际上很可能就是清朝才开始写族谱,世代渺远不清,也就如此如此了。蔡廷锴将军的家乡是地道的、传统的粤语区。
&&&&因此,孙中山的祖居地--东莞上沙,孙族的开基族记载始于元代,是不奇怪的。东莞、宝安、新界一线的&东莞人&、&围头人&,开基祖始于元代的有很多。
&&&&编谱者都是民间的,懂历史的不多,写得很好笑的都有。例如赣南客家的何姓,把何仙姑也列入列祖列宗的伟大名单中,某教授翻看的时候忍不住笑啦。又如广东客家的一支苏姓,自称苏东坡后代,开基祖是苏东坡的儿子,娶妻吴氏。然而,历史记载很清楚,苏东坡的宝贝儿子娶妻欧阳氏。这个例子,被浙江无聊文人发现,拿来当笑料,作为&广东没文化&的例子。
&&&&孙中山辈次,十八世;始迁祖入粤,应是元末或明初。我讲话的要点,认为不是从珠玑巷南迁。入粤者,另有一条线路,明朝时后,大量经粤东逐次南迁。当然,也有少量,于元末迁入,我支派便是。我在网上与陈氏宗亲交流,认为这种迁徙,与明太祖朱元璋铁碗统治有很大关系。经元末红巾军之乱,中原、黄河流域和江淮广大地区,人口稀少,荒无人烟,明太祖强行将山西和江西百姓外徙它处;而且在江西、福建的各姓氏,早先几乎都支持地方割据势力,为明太祖所记恨,将他们&赶入湖海&。这些百姓,经粤东,逐渐转移到它处。我族于元末到兴宁,有分支五世迁五华,七世迁紫金,九世于康熙年间迁广州增城,十一世于雍正年间迁中山。
&&&&孙中山的家世源流,国家文物局、国家权威机构都倾尽全力去澄清了,只有&客家学&还在偏执地坚持谬说。
给本帖评分:12345678910&平均得分:0.0分, 共0人评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读后感怎么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