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促进绿色消费的政策康熙瓷器有哪些特点点

2015年贵州百万工程网络学习测试答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2015年贵州百万工程网络学习测试答案
个​人​测​试​答​案​,​仅​供​参​考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贵州省“百万公众网络学习工程“(四)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贵州省“百万公众网络学习工程“(四)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经济每月谈:引导可持续消费,促进绿色发展
经济每月谈:引导可持续消费,促进绿色发展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第66期“经济每月谈”定于日(周一)上午9:00-11:30,在北京梅地亚中心二楼多功能厅举办,主题为:“引导可持续消费,促进绿色发展”。中国网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文字内容:
大家好,我是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的魏建国。今天我们在这儿举行的是第六十六期的经济每月谈,从一开始就得到媒体的支持,欢迎大家和我们一起参加今天举行的本期经济每月谈。
再过几天,元旦就到了,2015年到底是个什么年份。2015年,有的人说可能是中国一个比较大的消费年,理由是公务员可能要增加工资,社保可能要进行改革,也有人说对外出的旅游很看好,将会带动世界旅游经济的发展,带动世界经济的发展,也有人说2015年中国在国内的消费上会有一定的突破,会进行更多的一些措施,包括在养老、消费、就学、就业、创业、创新上。应该看到,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我们必须采取正确的消费政策,释放消费的潜力,使消费继续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的作用,推动消费向可持续的模式转型,提高人民适度消费的意识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当然,我们当前还有一些阻碍我们继续发展消费的困难,特别是可持续消费跟绿色发展和环境的发展有什么关系,这都是本月经济每月谈讨论的主题。
每月谈主题是“引导可持续消费,促进绿色发展”,我们有幸的邀请到发改委、商务部、环保部、世界自然经济会等机构的领导和专家到会给我们演讲,他们分别是发改委高新技术产业司的副司长孙伟先生,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和消费促进司副司长李朝胜先生,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徐庆华先生,世界自然基金会执行总监李琳女士。按照惯例,每位嘉宾发言不要超过20分钟,有更多的时间让大家来互动,可以让大家多提一些问题。下面,我们就请孙伟同志发言。孙伟长期在发改委工作,出任过发改委的外资司的副司长,高新技术产业司副司长,对利用外资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着深入的研究,独到的见解。近期国家发改委高技司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马上要制定一项促进信息消费的重大政策,所以在座的媒体和参会的朋友们会听到孙伟同志有关这方面的情况介绍。下面有请孙伟司长发言。大家欢迎!
谢谢魏部长。尊敬的各位来宾、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岁末年初,很高兴能参加这次会议,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新常态,如何做到经济增长换挡和可持续。由粗放到集约,需要积极发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发展向可持续绿色发展转变。我国具有巨大的市场优势,化解经济下行压力需要切实增强经济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更好地发挥消费的积极作用,培育更多的新的消费增长点。
引导可持续消费、实现绿色发展就是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要求,积极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有效的抉择。信息消费在其中发挥得作用尤为重要,信息作为生产要素越来越多的进入到产品生产和交换过程中。在很大程度上转变了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减少投资资源消耗,降低了环境污染,提高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促进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信息消费不仅有利于释放消费潜力,而且会拉动有效投资,带动新兴产业成长,是一个强劲的新的增长点。而且还能为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力的支撑,这是我们推动经济发展迈向中高端水平的一个有效的重大举措。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信息消费的内行和外延不断扩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信息产品的消费,主要包括手机、电脑、电视等终端产品的消费。目前,我国手机用户已经进入到13亿,宽带、4G用户的成长也是快速的发展态势。第二方面是信息服务的消费,主要包括通讯网、互联网存在的各类服务消费,以及基于信息服务的平台间接消费,如电子商务、远程教育和医疗等。今年三季度,我国网络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0%,约占“十二五”消费品的零售总额的10%。这个数字已经位居全球前列了。与传统消费相比,信息消费具有消费层次高、资源消耗低、渗透带队作用强、产品可持续的特点。
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已经成为全球网民数量最多的国家,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信息产品的生产基地,也是全球最具成长性的信息消费市场。去年信息消费的规模是2.2万亿,同比增长了28%,带动了GDP增长0.64个百分点。2014年前三季度的数据消费规模到了1.9万亿,预计今年全年规模可望突破2.8万亿。同比大概是在27%。总的来看,去年和今年信息消费的增长速度大概都超过了GDP增速的三倍以上,所以从这个来看,已经成为了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的动力和新亮点。
我从两方面谈一下信息消费有关的工作。一方面我们还要在新常态下发挥好信息消费的作用,刚才我提到信息消费的形势和目前取得信息消费的成绩。第一方面,促进信息消费是扩大内需、拉动投资、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重要抓手。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突破,创新和广泛应用的以智能终端、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消费快速增长。同时消费规模的持续扩大,通过电子商务,电话智能的物流延伸到二、三城市。因为,目前在城市这一块非常快,在推到小城市和农村预计这方面也可以增加我们的消费。信息消费将拉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大量投资,而且这些投资也相对具有绿色的特点。据测算,今年网络技术设施的建设投资超过了5千亿,未来三年可达到1.5万亿,这将有效的弥补未来几年传统产业相对饱和的投资“天花板”的问题,而且和传统的“铁公基”相比,信息产业本身及其关联带动产业的方面受环境资源的约束相对小一些。在绿色、低碳和循环发展方面具有一些比较明显的特点。
第二方面,促进信息消费是推动技术进步培育的新兴业态,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信息消费的快速增长对新兴产业的科技创新支撑能力,信息产品及服务供给能力产业链的配套能力的方面提出更好更高的要求,一方面促进智能终端,下一步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领域核心技术的突破和产业化发展,丰富了各个领域的信息产品和服务模式。另一方面,推动形成信息产业新业态、新服务和新模式,大力提升我国信息技术服务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第三个方面,促进改善社会民生,深化体制改革,促进大众创新。这是一个重要的手段。促进信息消费,将加快推进民生领域的信息化应用,提升社会民生服务管理水平,如信息惠民等工程,有助于教育、医疗、就业、养老和民生领域的公共资源优化配置和服务模式的创新。加快提升公共服务均等服务水平,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
以就业为例,我们测算,如果进一步实施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一揽子措施,预计未来三年可以拉动直接间接的就业大概一千万左右。同时通过一些服务平台的建设和应用,也可以帮助超千万的农民工来增加就业和再就业,这对提高人民生活的福祉有很大的好处。信息消费还能进一步促进大众创新和创业,如百度的云平台聚集了一百多万的云开发者,累计帮用户减少大概25亿的研发的成本。阿里小贷的贷款依托阿里云生态体系,累计为90万小微企业放贷了2300亿,也积极缓解了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这是我谈的一方面,在新常态下还要积极发挥信息消费这么一个很好的作用。
在新常态下要进一步做这项工作,一方面要落实好已经出台的政策,一是要贯彻实施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从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信息生产要素的供给,激发消费需求,信息保障改善民生等方面开展一系列的工作来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二是要贯彻落实宽带中国战略,加大推进国家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工程,积极推动我们的一些有关方面的工作。从目前的成果来看,截止到今年10月份,宽带产品的用户已经超过2亿多,互联网的网民的规模已经达到了6.5亿,普及率达到了47.8%。其中手机网民到5.6亿。今年我们还积极推动了加快4G的建设,总的来看,我们的基站总数超过62万,用户超过6000万,预计年底基站可以达到70万,用户可以突破8000万。从宽带中国乡村推动来看,超过9400的行政村开通了宽带,现在宽带行政村的比例已经达到了将近93%。
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基础产业,支持智能终端产品发展。国家通过有利于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个政策,以及新型信息产业的行动计划,积极的推进集成电路网产业聚集发展向高端发展,为我们提供更好的信息消费产品。同时也组织这些有关的宽带设备的研发、产业化的专项对有关信息产品产业的培育还有网络的一些设备等等方面我们做了很重点的支持来促进产业积极的发展。四是积极的培育信息消费的需求,提升信息要素的供给能力,大家知道今年11月15日,国务院常委会已经通过了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这也可以大力的提升我国云计算的服务能力,带动大数据、人工智能还有移动互联网新兴业态的模式发展。还有我们已经通过一些物联网的工程,一些北斗卫星的应用,还有在推进一些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方面,我们都都积极做了很多的工作。
下面,我再谈落实好政策。下一步还是要继续开展有关的工作。为了促进信息消费又好又快的发展,还是要多措并举,主要围绕着信息产品的创新发展,服务消费的提升方面我们还是要有一些重点的突破。在信息产品的创新发展方面,一是要大力推动新一代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加快4G的建设,这将对产业链的上下游和经济发展发挥巨大的拉动作用。二是推进宽带网络建设,大幅度提升宽带的速度,同时也尽快的完善服务,加快偏远地区和中西部农村宽带普及的应用,促进宽带网络的发展。三是夯实好电子信息产业,支持业务做强做大,支持有效的发展。同时在一些行业的前瞻性技术方面加强积极的支持,推进电子元器件,以及基于一些新材料等产业化应用和推广。四是在一些新的技术方面重点突破,有人工智能、量子计算、3D打印等一些前瞻性的技术,带动信息产业水平不断的提升。五是积极推动信息技术和传统产业的融合创新,进一步培育新的增长点。加快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等新的信息技术,向农业、工业、服务业渗透拓展,增强网络技术在企业的研发、制造、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支持作用,实现资源、机器、产品与用户的协同互联,也要大力发展信息资源化为核心生产要素,以信息技术为驱动力,以互联网网络为平台的信息经济。这是在围绕着信息产品创新发展方面。
各位来宾和朋友,当前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应用于科技革命和产业界,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极大的改变了人类生产生活和创新方式,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导的信息消费将成为在新常态下引导可持续消费、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力量,希望在座的各位通过本次会议加强合作交流,不断开拓创新,加快推进可持续的消费和绿色发展,为达到经济发展新动力,促进我国经济体制增效升级发挥积极的贡献。
这些就是我的一些介绍,谢谢大家!
谢谢孙伟司长的介绍,顶层设计和政策要素要跟上是一项工作能否推进的最大关键。这次马云和我们一块到台湾去,台湾对马云寄托的希望是很大的,因为他在整个中国的互联网上,这个大的市场,台湾的中小企业非常看重,所以他在那成了全场的明星,所以作为中国的发改委在推进整个消费的过程中,提到如何落实政策,如何落实新一代互联网云计算这些技术更好的把潜力发挥出来,给我们做了很好的阐释,我们要谢谢他。
下面有请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的李朝胜副司长,他要给我们介绍一下,他长期负责全国消费市场监测和分析,在促进消费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对于当前扩大消费方面存在的问题有着很深入的研究,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他的思路和智慧。下面,请李朝胜司长发言,大家欢迎!
尊敬的老领导、魏部长、各位来宾,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跟大家交流的题目是消费市场形势和走势预测。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消费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拉动经济增长三架马车当中,消费的规模应该说是最大的,相对于投资、出口、消费增速波动比较小,并能够有效的引导投资拉动生产,对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发展和再生产的良性循环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
下面,我结合商务部的职能和培育新消费的增长点等方面的工作从三个方面向大家汇报。
一、当前消费市场运行情况及特点。
进入新世纪,我国紧紧抓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了年均10%的经济增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美元增加到2013年的6807美元,消费领域出现了一系列的重要变化,主要体现在消费规模迅速扩大。2013年我国最终消费规模达到了29.2万亿人民币,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消费结构不断改善,从上世纪70年代的三大件到80年代的老三样,九十年代新三样,再有到新世纪以来的汽车、住房、信息消费等消费档次明显提升。目前,这种一浪接一浪的排浪式的消费阶段已经结束了,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已经成为主流,网络消费、服务消费、大众消费、绿色消费成为新的亮点。
今年以来,消费市场运行总体是平稳但面临着的增速放缓和压力依然较大。前11个月,我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7万亿人民币,同比增加12%,增速比上年同期放缓了1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了10.8%,比上年同期放缓了0.3个百分点,商务部监测的5000家重点零售企业销售额1-11月份同比增长了6.4%,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了2.6个百分点。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进入平稳健康发展的新的周期,前三个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48.5%,比投资贡献率高出了7个百分点,消费成为拉动经济的第一驱动力,继续发挥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今年消费市场我感到有5个主要特点。一是新型业态与传统业态发展分化,以网络零售为代表的新型业态继续保持高速增长。1-11月份,限额以上单位网上零售额达到了3858亿元,同比增加了55.9%,商务部监测的5千家重点零售企业网络购物增加了33.3%,受租金、人工成本持续上涨的影响,传统业态经营压力增大,增速明显回落。超市和百货店销售额分别增长了6%,5.5%和4.2%,比上年同期分别回落了1.4%、2.8%和6.4%百分点。
二是1-10月份,商务部监测的5000家重点零售企业、通讯器材、文化办公、体育娱乐商品销售增速比上年同期分别加快了3.2、7.2和5.9个百分点。今年前11个月,商品房的销售面积增幅较上年同期回落了29个百分点。1-11月份商务部重点监测的零售企业、家电和家具销售分别增长了6.7%和7.3%,比上年同期分别回落了4.2和0.7个百分点。据洗车工业协会统计,1-11月份,乘用车销售1764万辆,增长了9.2%,比上年同期放缓了55.9个百分点。
三是大众化消费逐渐升温。我国进入到商品消费向服务消费、基本消费向发展型消费升级的阶段,大众化服务消费需求不断增加,随着餐饮业加快转型,大众化餐饮成为主流。1-11月份餐饮企业收入同比增加了9.7%,其中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增长2.1%,限额以下餐饮企业收入增长了13.2%,文化旅游需求旺盛,全年电影票房有望突破300亿元,增长38%。预计全年旅游总收入3.3万亿元,增长14.6%。
四是绿色健康消费发展良好,节能环保消费理念深入人心,推动绿色健康消费发展,在政策的推动下,新能源汽车增长提速。1-11月份销售额达到了5.3万辆,其中10、11月份两个月新增1.5万辆。另外,有关数据显示,1-10月份空气净化器、净水设备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了66%和72.1%。节能电视、绿色冰箱和变频空调等商品市场占有率明显提升,LDE照明普及非常快。此外,今年中秋节月饼过度包装等情况有明显的好转,适量点餐、餐后打包等文明已经成为风尚。五是消费价格涨幅稳中回落。今年前11个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了2%,涨幅比上年同期回落了0.6个百点。商品零售价格同比上涨了1.1%,比上年同期回落了0.4个百分点。据商务部监测,1-11月份,36个大中城市使用农产品价格同比上涨了0.8个百分点,其中11月份下降了1.9个百分。
二、关于明年消费市场走势的预测
明年消费市场的有利因素和面临的挑战是同时并存的,从这两方面应该都要详尽的分析。有利的因素,一是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消费能力不断提升,从2000年到2013年,我国城镇恩格尔系数从39.4%下降到35%,农村从49.1%下降到37.7%,按联合国标准已进入相对富裕的状态,并正在向全面小康生活迈进。农村居民收入连续5年超过城镇,为扩大消费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二是热点消费加速形成,消费空间得以扩展。各主要消费品当中衣食住行吃喝增长稳定;玩乐方面,随着国家推出鼓励信息、养老、文化、旅游、休闲、体育等消费促进政策,以及居民在信息消费、绿色消费、养老消费、教育文化消费、旅游健身等新兴的消费方面需求日益增加。三是新型消费群体已经兴起,消费潜力得到了一定释放,人口老龄化进程正在加快,单独二胎政策普遍的开始实施。将使劳动人口抚养比逐渐提高,消费率上升,同时城镇化进程加快带动农民工消费的增加。年轻群体改变了低消费、高储蓄的传统,将对消费稳定增长也形成一定的支撑作用。这些因素一是较快提升居民消费能力的难度还是不小的,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仍然还是比较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依然比较大,特别是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企业生产经营比较困难,财政收入增速也在下滑。保持城乡居民收入继续较快增长的难度应该在增大,将对居民消费形成一定的制约。二是部分消费热点拉动作用在减弱,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交易明显下滑,家电、家具、建材等和住房相关的消费增速放缓。同时汽车在快速进入家庭的过程中,行车难、停车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加上不少地方采取限购限行等措施,明显制约了汽车的消费,由于住行类商品消费占限额以上商品销售的50%以上,其增长的放缓将对整个消费都有一定的带动。
三是服务消费等领域供给不足,信息、养老、健康、文化、体育等产业发展还难以满足居民消费升级的要求。比如文化产品开发能力还不强,质量不高,公益性的体育健身场所设施不足,养老机构服务设施、护理人员供给远远滞后于老龄化的进程,影响消费需求的释放。
四是消费环境有待完善,硬件方面主要是城乡商贸流通体系不健全,布局不合理,现代流通不太发达。软环境方面,主要是消费品的质量、安全法规不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还比较滞后,作用也还不明显,对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惩罚力度比较小。假冒伪劣产品还是屡禁不绝,食品、药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部分消费品国内外价差过大,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消费者的信息,导致消费者不愿意消费、不方便消费。
对明年的总体预测,我感觉到在居民消费价格保持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国内消费市场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但增速可能会低于2014年,同时,消费市场新的增长点将逐步形成。一是信息消费,刚才孙司长已经谈到了,网络零售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4G技术促进产品和服务更新换代。二是大众化服务消费,特别是大众餐饮、养老健康、社区居民生活服务增长的空间较大。三是绿色消费,新能源汽车及配套设施建设加速发展,智能化、节能环保产品市场非常广阔。四是农村消费,农村家电、交通等消费开始进入升级换代的新阶段。乡镇居民综合服务的潜力非常大。
三、商务部在培育消费增长点、引导绿色消费方面的工作安排
我们认为,扩大消费是一项系统工程,包含着消费能力、消费预期、消费意愿、消费环境等诸多方面,涉及到许多部门。商务部立足流通抓扩大消费,核心是围绕改善消费环境,培育市场增长点做文章,重点是突出规划引导,构建诚信体系,净化市场秩序,完善组织结构,建设基础设施,关键是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改造流通,推动开拓商业新型业态。创新商业模式,释放市场活力,增强流通的安全性,便利性,实惠性和可持续性,进而实现积极消费,释放潜在消费,创造未来消费。
日前,由商务部牵头,经过21个部门的协商,报请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内贸流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也就是1号文件,从推进现代流通方式发展,加强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流通领域改革创新,着力改善营商环境等4个方面提出了13项工程。进一步丰富了扩大消费的工作抓手,推进绿色消费循环设施的建设,明确提出大力推广绿色低碳节能设备的设施,推进节能技术的改造。在具备条件的企业推广分布式光伏发电,试点夹层玻璃光伏组件等新型材料的产品应用,培育一批集节能改造、节能产品销售和废弃物回收于一体的绿色市场、商场、饭店,推广绿色低碳采购,支持流通企业与绿色低碳商品生产企业进行对接,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支持淘汰老旧汽车,加大黄标车淘汰力度。促进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体系的建设,推进报废汽车资源的综合利用。
下一步,商务部将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的信息消费、绿色消费、住房消费、旅游休闲消费、体育文化消费、养老健康家政消费等六大消费领域,积极发挥内贸流通的功能,认真落实国办发51号文件,重点统筹实施规范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商贸物流标准化,居民生活服务业转型发展,全国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建设,商务诚信体系建设,加强市场监管,强化执法司法协作等六个专项行动计划,扎实做好消费促进工作,进一步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促进消费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再过三天就是2015年了,在此祝大家新的一年工作顺利,身体健康,谢谢大家!
非常感谢李司长的发言。他回答了我们的问题,马克思说过:“一切危机真正的根本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有限的消费。”所以,他提出来我们下一步针对明年如何把推动拉动消费提出了几项新的措施,李司长的发言给我们带来新的观点和新的措施,商务部作乐很多工作。我们特别感谢李司长给我们介绍。下面我们请中国环境与发展合作国际委员会的副秘书长徐庆华先生发言,徐庆华先生先后担任过中国环境科学院副院长,中国驻联合国环境署代表、副代表,并担任过中华环保基金会的秘书长,担任过环保总局的合作司司长,并兼任第四节中国环境与发展合作委员会的副秘书长,下面我们就请徐庆华先生发言,大家欢迎!
谢谢魏部长,非常高兴能有机会和大家在这里交流一下可持续消费和绿色发展方面的情况。作为中国环境与发展领域的智库机构,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于2012年-2013年专门设立了可持续消费和绿色发展课题组。在去年,我们也完成了相关的建议报告,并向国合会委员会作了报告。下面,我们将结合报告的相关内容和最近关于可持续消费的研究的进展,和大家再分享一下我们在引导可持续消费,促进绿色发展研究的一些成果。
我主要从四个方面介绍一下我们研究的内容:第一部分是中国经济新常态和可持续消费;第二部分是中国可持续消费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第三部分是中国可持续消费的政策和发展趋势;第四部分是中国可持续消费和绿色发展提出的一些在战略方面的建议。
新常态是党的十八大和国家对我国发展阶段的研判,也是推进经济转型新常态的核心。新常态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和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经济发展进入增速回落、提质增效的阶段,要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严峻的环境形势注定是一场持久战,对于环境质量的改善,还要付出长期的、艰苦的工作。而广大公众对改善环境质量的期待也不断提升,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不断提高。
党的十八大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了顶层的事情,用法律和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路径逐渐明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在经济新常态下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也将进入新常态。这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一是理论的新常态,也就是推动形成人和自然核心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二是道路的新常态,形成的激励与制约并举的环境保护长效机制,探索环境保护新路也正在成为新常态。三是发展模式的新常态,调整优化、强化创新驱动和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更加自觉的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正在成为新常态。四是从制度上要保证生态红线,让透支的资源环境逐步的得到休养生息,正在成为新常态。五是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打好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的攻坚战和持久战,逐步改善环境质量,这也将成为新常态。六是用法律和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这也成为了一个新的常态。
关于新常态可持续消费,推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升级需要可持续消费引导来推动。新常态下中国宏观经济需要促进内需平稳均衡发展,需要促进生态环保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投资,优化投资结构,促进可持续消费。我们可以从2005年联合国发布的保护消费者准则中阐述的可持续消费基本理念看出,可持续消费包括与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消费,满足今世后代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政府应制定和执行可持续消费政策,以及将这些政策和其他公共政策相结合,政府应与工商界和民间社会有关组织合作,拟定和执行一套综合政策和促进可持续消费战略。包括法规经济和社会手段,取消那些助长不可持续消费的生产模式的补贴,这是联合国作出的一个宣言。
中国的人均消费水平在世界几个经济大国中间应该说是比较低的,我们的投资增长率过高,远远超出了国内的消费水平。就中国可持续消费的现状总体而言,我们面临的消费不足,与消费浪费并存的情况,其中还存在着消费增长率低于GDP增长,高储备率、分配不公的等问题。同时从积极的层面来看,随着中国可持续消费能力提升、消费环境改善、文明可持续消费意识已经开始逐渐形成。中国的可持续消费既面临着挑战,也存在着巨大的机遇。
当前,可持续消费是绿色发展占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与中国文明建设密切相关,对中国城镇化的进程至关重要。可持续消费是解决当前中国城市环境污染重要组成部分,可持续消费也将成为推动解决贫富差距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有效途径。我们可以看到,从左边这张图反映了从1978年-2011年中国消费贡献,投资贡献的变化趋势。同时,可以看到同期中国最终消费支出增长率的变化。这都说明了消费在经济中的权重不断加大。通过我们对中国可持续消费的研究,选取了主要几个国家,分析在其购买力评价、人均消费和生态足迹的环境,可以看出中美在消费水平和对应的生态足迹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中国未来的消费是不是可持续,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的选择非常重要。中国现阶段经济与消费模式仍然是高消耗、低效率,文化娱乐、教育和其他服务类的比重较地,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仍然不到50%,我们迫切需要推动转型升级,提高资源效率带来的经济效益。
我们通过对中国、英国、美国和南非等几个国家家庭消费足迹的分布情况进行研究,发现中国住房、交通、食品等领域资源环境压力很大,生态足迹较高。我们应优先推动这些方面的可持续消费,在住房这一需求领域开展了可持续消费可以减少中国城市建设领域对初级金属、钢材、木材和混凝土需求的增长,将可持续消费模式运用于交通领域,可以有效减少油耗、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中国重视家庭用品和能源与材料使用效率,有利于食品安全。
基于现状,我们研究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领域进行可持续消费,政策体系研究和完善,主要包括新能源、节能服务业、汽车行业。从政策的缺失和差距的角度看,我们面临着可持续消费为纳入国家发展计划的重要和重要法律,为系统的列入国家政策框架,为充分考虑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缺乏有效的落实体制。从政策的趋势看,中国还没有推动可持续消费的系统化政策措施,但我们却可以将可持续消费作为优先政策推动众多的市场机会的形成,如低碳城镇化,创新型商业模式,高品质的绿色产品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等。为此,我们结合消费和生产两个重要环节提出了如下三个方面的建议,一是要将可持续消费纳入国家政治和经济社会发展框架,二是在执政体系内推动可持续消费的制度创新,三是建立多利益相关方参与的可持续消费合作关系。
我们建议,将可持续消费纳入国家政治和经济社会发展框架,在十三五规划中着重强调可持续消费,将可持续消费纳入现行法律法规,调整现有的经济手段和具体政策,促进法律和法规的实施将可持续消费纳入中国低碳城市发展战略,制定国家可持续消费路线图与可持续消费行动计划。从参与方和国际经验借鉴的角度,涉及到国务院、环保部等相关部委的领导和顶层设计的协调,从经验上可以借鉴欧盟、日本、巴西等国家有关方面的政策框架和相关的法律法规。
第二个建议,在支撑体系内与全社会推动可持续消费的制度创新。其中涉及到建立可持续消费和绿色发展促进协调的机制,推动中国产品认证体制的公信力与独立性,开展可持续消费地方的试点项目,建立并应用可持续消费的指标体系,包括各相关部委的机构,国内外产品认证机构、地方政府和社区、国内外研究机构从国际经验的角度看可以借鉴欧盟生态标识、俄国蓝色天使、丹麦生态食品标签以及英国欧盟等相关指标。
第三个建议,建立多利益相关方参与的可持续消费关系。建议加强地方政府能力建设,推动可持续消费的实施,充分利用私营部门的力量支持民间行动,促进公众参与。另外,推动相关方面的国际合作。这方面涉及到的参与方应该包括联合国环境署以及其他国际机构,地方政府、私营行业以及公众。从国际经验角度看,我们可以借鉴欧盟、德国和美国的应用平台。
我们也规划了低碳城市和城市可持续消费的合作行动,建议围绕地方政府工商业和工业社会开展不同层次的可持续消费实践,从而推动不同层次的可持续消费发展。我们也提出了可持续消费政策设计的建议,应该关注各利益有关方要从立法、规划路线图和行动计划、经济措施和政策等多为角度着手,从而形成可持续消费政策和治理框架,相应的需要各方积极围绕不同的细分领域开展各种实践,形成和政策框架相一致的责任协同体系。这就是我们在2012年和2013年可持续消费和绿色发展方面所取得的一些初步成果。从明年开始,我们还将开展可持续消费城市的试点,待我们有了研究的成果之后非常乐意和大家分享,这就是我今天汇报的内容,谢谢大家!
星巴克的老总、环球的执行总裁舒尔茨跟我说过,星巴克卖的不是咖啡,星巴克卖的是什么?是服务。30几块钱一杯咖啡,你坐在那儿可以无拘无束的待一天,如果同样的店,在中国你能坐到一天吗?各种的肢体语言或者是售货员就会告诉你你应该走,但是星巴克就做到了。所以,全球星巴克接近6千多家,中国已经达到了2600多家,美国不过600家,在中国的发展如此之快。刚才,徐秘书长告诉我们,这一个路线图可持续发展跟美国的比较,从模式理念以及道理上有什么更好的方式,我们谢谢徐秘书长。
下面,有请世界自然基金会执行总监李琳博士。李琳女士在中国和日本做过十多年的化学工程师,在联合国总部做过环境管理的财务专家,2004年加入世界自然基金会以后在美国办公室工作,2006年到世界自然基金会工作,作为世界自然基金的首席项目总监,李琳博士的主要职责是规划和实施WWF在中国的生态足迹的保护项目,他们的LOGO是一个熊猫,减少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的负面影响。在这方面她有着很好的经验,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共享。欢迎李琳女士发言!
谢谢魏部长,尊敬的孙伟司长、李司长还有徐秘书长以及各位来宾,媒体朋友们,很有幸有这个机会在新年到来之前谈一谈和民生息息相关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作为世界自然基金会,我们成立之初,想法就是建立人和自然和谐生存的未来,关注的是怎么样保护生态环境,怎么样减少浪费和污染,怎么样可持续的使用资源,所以我从这样一个角度来关注一下中国的可持续消费转型的话题。
刚才几位都介绍了中国在这一段时间内消费的情况,我也看到个数字,前三个季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已经超过投资,刚才徐司长那张图也看到2010的时候,投资对经济的贡献第一次被消费资金的贡献超出,这几年一直是这样的趋势。从自然生态角度来看,这些趋势我们消费的习惯的趋势意味着什么,如果消费分成各个层面的需求,大家可以看到这都是我们消费的各个内容,衣食住行吃喝玩乐都在这里,食品、住房和交通这三项是消费的最主要内容,这三项占整个人消费足迹的63%,也是这三项人类整个温室气体排放65%的来源,这三项加起来对整个人类使用的生产资料的使用大概占72%,这是消费的组成状况。
这些消费对环境的影响是什么样的?给一个比较大的尺度,这是地球1987年以前的状况,绿色的都是自然植被,一千年前的变化到两百前,到六十年前到现在,所以大家可以看到人类对地球土地面积的影响是相当大的,作为一个比较来看,在12000年之前的冰川季,冰川季对地球的改变有30%,但是这几年人类对地球的改变已经达到了43%,可见人类比冰川季对地球表面的改变还要大,这些都是为了满足生存和消费的需求。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图)这张图是说地球上所有哺乳动物的重量,红色的是人类的重量,就是核心,周边的黄色是为了人类生存所需要的牲畜养殖,比如牛、猪、羊。周边绿色才是其他的野生生物,不是人类直接消费的野生生物,比如全球大象加起来只是图上的一点点,这也是人类作为生存和消费对地球状况改变的另一个角度。这个消费不光是我们改变地球状况,消费对其他的生产资料,比如说水,对水的影响特别大,我们每消费一公斤的小麦需要一吨的水,一公斤的猪肉需要5吨的水,最有甚者要消耗一公斤牛肉的话需要15吨水,所以消费选择什么样的食谱对整个水资源也是很大的影响的。
大家可能知道,中国只有7%的世界上的耕地,同时也只有7%左右的世界水源量,我们养活着20%的人口,这20%人口消费选择什么方式,不管对我们生物制质量,对水的使用状况都有很重大的影响。在世界自然基金会做过研究,在15个我们最关注的产品中,这些数字都是中国消费量在这类产品中的作用。大家可以看到,在纸和纸浆、鱼油和鱼饲料,都是中国最大的消费国。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米、大豆、小麦的生产国,同时在很多我们世界自然基金会关注的一些产品的消费国。我们为什么关注这些产品?因为这些产品种植、生产,很可能渐渐转化成原始的雨林和森林来变成这样的生产空间,这是我们关注的,我们希望人类的生产和消费可以持续,但还要留下空间,为自然生长。
中国的消费前面听到几位讲的主要是国内的状况,但是我在加一点点内容,就是中国的消费不光是中国自己的问题,还有许多比如大豆、牛肉和木材等等,在亚马逊森林中,我们的消费在亚马逊森林当中有很大的影响,很多例子,比如在刚果本地、黑龙江流域、长江流域、南美的智利等等。如果按照中国现在的消费方式来说,我们比美国还是低很多,但是人均消费如果世界上都像美国人一样消费和生活的话,我们需要大概将近4个地球,实际我们没有那么多的资源。中国从人均消费来说还是低,但是中国有一个特点,就是中国的量大,在中国任何一个微小的问题,如果乘以13亿倍,任何小问题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有更多的中产阶级,这些中产阶级的消费模式是走哪一条路呢?是走美国那样的路,还是像我们刚刚脱贫的非常节俭的路,还是寻找一种创新的方式、一种可持续的消费模式呢?这个路径的选择,实际对中国以及未来是一个特别严峻的问题。这是我谈到的关于消费习惯和趋势的影响。
供应,我们有没有足够的资源来供应呢?过去大家看到可持续发展往往是三个并行的,环境、社会和经济。但实际上,我们认为,其实我个人也非常的认可,实际上自然系统是首先存在的,生态系统存在的,因为生态系统养育了人的社会群体,在人的社会群体中我们才逐渐、逐渐开发出经济群体。但实际上,倒着是不存在的,就是生态系统可以支持经济社会,但是经济社会不一定能够支持生态系统。所以我们要做到的是看经济社会如何反哺支持我们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我们每两年发布一个地球生命力报告,这张图表示在过去40年中这个地球生物多样性下降了52%,可以这样想像,在1970年在地球上看到的野生生物到今天为止,到2010年、2012年为止,已经有一半不存在了,这是我们面临生物多样性的退化。其实,人也是生物多样性的一部分,其他野生动物的命运很可能是我们未来的命运。因此,我们如何把这个曲线回归到至少1970年的水平,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1970年之前,因为欧洲和美国的快速发展,可能已经使生物多样性大规模的丧失了,所以这不一定是最佳的状态,但至少应该想办法回到1970年的状态。
这张图表示一个地球一年的生态足迹,到今天为止,我们用了150%了,意思就是说我们每年需要的资源地球需要一年半的再生,从哪儿来?实际从后代借来的,我们要有序发展的话,就要回馈子孙后代。意思就是说,我们在赤字运行,因为我们的索取大于资源的供给。对于中国来说,这个蓝线是我们占平均人口,绿线是中国自己的生态承载力的自然资源供给,基本是平稳的。但是这条红线,是快速增长的,这个快速增长是中国人均消费足迹,往往是驱动于中国自己的人均消费的增长在驱动。从图中可以看到,绿线是生产效率提高,但是人的消费量已经高于生产消费的提高。换句话说,我们通过提高效率所产生的节省和节俭,往往被增长的需求消耗掉,再进一步。所以,在中国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是一个问题,但是更多的要关注自己消费模式和消费的行为。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我们也作研究意识到,城镇化的速度和人的消费水平也是有一定的正比相连的关系。在低碳城市中如何把可持续发展、可持续消费提高,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我刚才谈到的是形势,下面我谈一下实践,看看有没有什么解决办法。
我们要想永续发展,实际要生活在这样一个甜甜圈的绿色空间中,这个绿色空间是一个什么空间呢?空间内环是我们人类的基本福祉,比如教育、卫生、水、食物、能源等等。我们还有外面一个界限,就是一个地球生活在一个像太空飞船一样的地球,从宇宙来看,我们就是一个非常脆弱的蓝色的资源有限的太空飞船,慢慢飞行在宇宙中。我们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时要遵守这两个界限,只有这个空间才是人类发展的一个安全与公平的空间,所以生产和生活消费模式尽量在这个空间中。
刚才谈到消费,我再重复一遍,食品、住房和交通,是我们这个消费的三个主要部分。这三个主要部分,在它的生命周期中,包括原料采集、产品加工、运输、使用,再进入到原料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步都有对自然系统的利用和影响,原料采集是来自高保护价值的土地呢,还是来自已经退化的土地重新利用呢?我们当然希望是后者。原料采集是不是尊重了当地的行为,这个采集是不是一个可持续的。像产品加工中是不是使用了太多的化学品,是不是影响了产品的安全,运输中是不是有太多的化学能源,造成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入户使用,消费者的选择是不是更考虑到除了自己的基本的需求、社会需求之外,是不是更考虑长远利益以及作为人类一个整体去发展,等等这一切,大家都有理想。在这个过程中,生产者和消费者有同样如何生产出更安全、更适用的产品,消费者如何选择适合自己需要,但同时又满足全球发展的产品。
我们认为,这个过程中很多的认证体系就是连接这个生产和消费的关键。刚才徐秘书长有一个图,一边是生产者,一边是消费者,认证体系是一中间一个连接生产和消费的作用。所以,作为WWF,我们关注一些全球的认证的体系,通过它的法律合规、认证认可合规,以及关注社会发展、对资源使用保护,我们同各个利益相关方一起开发了一些比较成熟的产品,FSC对森林产品的认证,MSC为是对海洋捕捞产品的认证,RSPO是对棕榈油产品的认证。我们正在试行着一些对养殖业、对棉花、蔗糖、大豆以及生物燃料等进行一些认证标准,还正在开发一些对奶制品和牛肉的认证。我们认为,可信的认证是资源管理能够满足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要求的有效的工具。
经过十几年在全球的探索,一些产品的认证已经超过50%,比如对纸和纸浆,在可再生的纸和纸浆已经有50%以上通过MSC认证,对鳕鱼中也是50%多以上经过了MSC认证,其他的一些像金枪鱼、棕榈油和木材等等从0-10%几已经经过了认证,我们想通过一定数量的认证,实际上我们希望把整个市场转变到对自然资源的整个采集和生产管理中进行可持续的管理。
在中国的产品中,中国有很大的进展,我们在国内有300多万公顷的森林林地,在全国各地,像东北、南方都有,通过了FSC的认证,有三千多家的企业通过了可持续监管链的认证。棕榈油28家大型企业加入了棕榈油研究的日程,我们中国中粮第一次构建了一千吨经过认证的棕榈油,中国企业的行为在世界上得到了很多的赞赏。前一阵,我去参加了一个荷兰环境部长召集的关于棕榈油的讨论会,荷兰自己作为一个国家,他承诺到2015年所有通过荷兰,因为荷兰是一个港口国家,所有进入荷兰做贸易的棕榈油100%要进行认证。作为大豆,中国现在有一家企业进入可持续大豆的证书,对于海洋来说,海洋渔业的加工,中国有很多的渔业加工企业,有200多家企业已经接受了调查或者评估,通过了MSC的认证。所以我们感觉,希望还是很大的,尽管作了了很多年的努力。
我在中国WWF工作了八年,我刚来的时候只有十几万公顷的认证,到现在有300万公顷,是一个爆发式的增长。这对可持续行为的采纳在中国,也跟中国在发展路径走的是一样的,是一种爆发式的几何式的增长。所以,需要大家一起努力。
作为我们来说,我们认为改变是怎么发生的?世界上有很多的消费者,也有很多的生产厂商,我们作为一个NGO,不可能一一去关注,所以我们认为实际上中间的通过供应链、通过零售商可能会有大的进展。我们在全球看到,大概有300—500家公司实际上控制着差不多所有的供应链中70%的资料流动,因此关注他们是我们一个关键的路径。金融机构作为资源配置的作用,也是我们认为关注的另外一个机构,在一个市场化过程来说,通过这只看不见的手,可以改变这个走向。但是在中国有一个特色,中国这只手是看得见的,所以我们要关注政策和各个政策的制定和实践。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和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以及各个圆桌的成员发起了中国零售业可持续发展圆桌,就是实现刚才我们说的去试图实践这些。我们和企业、观察员和联合国其他的一起,我们在过去两年当中开了两次中国可持续发展圆桌和中国可持续消费周的实践,在中国探索一种适合中国可持续消费企业参与的模式。
前面谈到的都是一些想法和一些实践,我相信,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不管是政府、企业都在实现着这些实践,比如我们的“光盘行动”、“不吃鲨鱼”、“不在网络上购买象牙”。在信息消费中,刚才听到孙司长谈到信息消费是中国未来的一种鼓励的消费模式,我们希望在信息消费模式中政府加强监管,信息消费在网民和消费的网上购物的人士也要关注,对于比如说像一些非法的野生生物在信息消费中大家消费过程中要关注,不能陷入那个陷阱,不能因为自己的消费选择使得一些非法商品和野生生物的商品在网上沟通,在很远的地方,对非洲的大象和犀牛造成一些危害。我觉得这些实践需要继续努力。
所以,WWF对政府提三点建议:一是要提高公众可持续消费的意识,一些政府在做,无非是推广低碳出行、加大宣传以及通过产品认证来保证产品的环境影响的最低等等,也发挥各个利益相关方,包括媒体、NGO的作用。二是需要提高消费资源环境的提供效率。也就是说,以最小的资源达到最大的服务功能,通过绿色认证体系、通过资源效率统一指标等等,另外政府通过政府采购的行为,来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三是推进可持续消费行为,通过教育以及促进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村的消费。这些都是我们的政策建议。如果看到我说的前面的情况和现在面临的问题,大家都会说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有的时候,只要大家齐心努力,有的时候变化是以我们想像不到的速度和力量发生着,有一些会超出我们的想像,就像当初南非争求独立的问题。世界上看起来都是不可能的,直到一天它真正发生了,所以那一天,只要我们努力会很快到来。谢谢。
谢谢李琳博士。她有一句我不太同意,说WWF是一个小小的NGO,其实它是一个大的NGO。大家不知道,经常搞的“地球一小时”,最早的时候是六七个城市,现在全球已经差不多100多个城市了,很不容易。所以,WWF在推进中国这块其实作了很多工作。下面请几位嘉宾一块到台上来,这个地方特别感谢徐庆华先生,因为他因公要暂时离开,我们用以掌声感谢。下面有情几位到台上来。
我首先要提出一个问题,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的生活中,谈到消费、可持续消费的习惯和小诀窍,怎么与大家共享?因为可持续消费和绿色环保又有什么关系?请大家来考虑,这个问题怎么回答?我想请李司长说说。
其实每个人每一天的选择的意义很大,比如从早晨起来用的水,我们现在的水通过南水北调,北京的水可以用了,这一滴水具有多大的代价走进来的。我身上穿的衣服,棉花从哪儿来,很可能是从巴基斯坦来的,那么这对当地的水的影响呢?实际上,生活中每一件事,比如刚才谈到的月饼包装的研究,我看到那些盒子经过多少程序,把树砍掉,要经过加工,那种浪费太大了,我希望像关于过度包装的问题,不管是政府还是个人都需要关注。
谢谢李博士,她讲的很好。刚才李司长说,让女士分享诀窍。我是每天早上起来跑步的,从文化大革命开始。跑完步以后洗澡,洗澡用多长时间呢?告诉你们,早晚两个澡,加起来6分钟,也就是说,我每次洗澡3分钟时间。所以,我们既要在消费中,比如跑步,我以前在外面,后来买了跑步机,这是可持续的,当然还有杠杆、哑铃。在消费的时候,可持续的消费,就是说形成了习惯,必须要有绿色的观念,就像李琳博士讲的,一定要有绿色的观念。所以,这一点我愿意和大家共享。这个问题暂时就问到这儿。
第二个问题,可持续消费到底对拉动GDP是慢速的,还是快速的,跟绿色环保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这个要请李司长回答,因为你是这方面的专家。
谢谢。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现在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新的趋势。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说,应该说对整体的经济规模是有巨大的拉动作用的。但确实,魏部长研究非常深,提出的问题,让我们上升一个更高层次思考的问题。就是说,我们一味的追求GDP增长是不是合理?或者说我们再循环经济、绿色消费和GDP挂什么样的钩的问题,这是一个很有战略眼光的问题。我觉得,确实到了今天我们要思考一下人的发展的问题了,怎么发展?应该说,这是一个面对新的未来、新的发展要求,必须要思考,甚至必须要抓紧解决的问题。我们进入新常态,谈到不以GDP为最主要衡量政绩的指标,说起容易,做起来难,这是另外一回事。但是,我们觉得难还难在经济发展的模式上,确实,现在必须有革命性的变化。
刚才,魏部长谈到洗澡的事情,让我想起一个小的事情。30年前在机关没有电脑,大量的纸张,但是我们纸张和信封都要重复利用,所有的文字草稿都是两面要做的,而且我作为一个办事员的修改稿,一直可以上达到部长,最后翻过来以后,所有修改的文字都可以看到,一方面是一个学习过程,能够看到每一级首长在这个问题上怎么思考、怎么修改的,然后反馈回来。同时,我觉得就那么一张纸,就解决了从办事员一直到部长整个的信息往返空间。当时的信封,因为那个是要交换,信封写完可以拆开再折回来,用反面再一次使用。现在电子化办公了,但是纸比我们当时用的纸不知道翻了几十倍、上百倍,这个浪费,李博士谈到,有多少森林要被砍伐掉。这个回忆起来,思考现在经济增长模式,真的是不仅仅要思考,也不仅仅要在技术上改革,而且在整个的运行体制上都要进行有战略性、前瞻性的改革。
很巧,我刚刚从云南和湖北回来,受高部长批示的要求,我们针对生物柴油和地沟油进行调研,通过调研感觉到,这个问题非常严峻。我们大量的厨余垃圾,地方政府非常重视,采取各种措施,不让这些回到餐桌,尽可能让它成为一个可利用的资源转换。但是说,我们应该想明白这是一个什么习性,也许中国人总是对废弃物,把它不尊重的一个习惯。比如过去厕所总是认为一个污秽的,根据考古,唐朝已经有了马桶了,但是老百姓总是认为厕所是最脏的,环境最差的。但是西方把厕所变成非常舒适的地方,当然也是近代文明了。我们厨余垃圾,我们出国有一个体会,进入中国餐馆感觉污水遍地,进入到西餐厅觉得相对干净一点,也就是说我们到了国外还有不太卫生的习惯。这些厨余垃圾被处理以后,我们以什么方式改变,使我们的厨余垃圾没有了。据说,全中国13亿张嘴连起来,大概9平方公里的大嘴,天天3顿饭,一定要有排除物。这些东西如果要变成垃圾遍地,不处理,不能利用,就是成为伤害甚至要贻害子孙的情况。
在展望多少年以后,如果不改变方式,我们没有生存的立脚之地了。据说很多城市都是垃圾围城,就是说必须要有一个观念,就是说进入循环经济不是简单的一个环保问题,也不是一个简单的综合利用的问题,而是我们还能不能让我们的子孙继续生存下去的问题,这就上升到一个大的问题了。所以,我们要解决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必须形成一个闭循环,像李博士说的我们这个地球是太空当中的一个星球,但有时候缩小了以后,我们上到月球上、上到火星上宇宙,那个生活空间与格局一定是精打细算,所有都要精密利用,我们现在是这么一种生存、生产、消费、生活模式,才能解决持续发展的问题。谢谢。
非常感谢。下面把时间交给台下的媒体。
请问李博士,不知道您在全球工作这么多地方,有没有关注电子产品对水资源或者资源消耗的情况?因为刚才说到,信息消费将来要不断的扩大,无疑会带来很多电子产品的垃圾,一方面可以消耗很多资源,另一方面使电子产品更新处理很快,有越来越多的垃圾出现,请问李博士和在座嘉宾对这方面有没有什么关注?
电子垃圾实际上不是现在存在的问题,在10年前我做博士论文的时候,就关注过电子垃圾的问题。电子垃圾危害特别大,如果处理方式不对,现在中国处理方式往往是扒了皮烧,对地下的水和对周围的空气和孩子健康,你们可能看过很多报道,就不再说了,触目惊心。我在国外参观过很多的废弃物,就是电子垃圾的处理厂,那个处理厂相对来说干净,当然成本很高。电子垃圾进来以后要分类,员工的老保很干净,政策是有政策,也有漏洞,像美国的成本高,所以有一些时候就装了箱拉到像中国和其他国家,还有处理的一部分。第一,国家对电子垃圾怎么想?是资源的话,如何利用。第二,利用资源的话如何保障就业、健康和环境的问题。第三,如何截断国际垃圾链,因为现在价格不一样,全世界大部分电子垃圾都推到中国,我今天来到路上和出租车司机还聊,往往一些人为了自己一点点利益是破坏大部分人的利益,这样的是需要关注的。电子垃圾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未来可能更多,现在每个人都超过2个以上的手机,这样将来就会产生更多的垃圾,不知道商务部有没有做什么研究。
我们正在和国合会做一个可持续消费政策示范的项目,在这个示范项目当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于中国可持续消费评价体系的开发。因为,就像刚才介绍的可持续消费的相关观点,很多内容基于去年和前年我们和国合会合作的题目,就是可持续消费和绿色发展的研究成果,在那个课题的研究基础上,我们对于可持续消费研究工作进一步向纵深推进,所以今年研究可持续消费的示范。第一项工作,对于可持续消费评价体系的开发,因为目前世界各国,比如像欧盟和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也在进行可持续消费指标体系的开发。但是,目前世界上没有一个公认相对比较权威,同时被大家认可的指标体系,而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大国和世界上消费大国,本身的消费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是非常巨大的,就像刚才李博士说的,任何一个行为、任何一个微小的消费行为乘上13亿,在世界上都是最有影响力的。所以,我们希望通过可持续消费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开发,能够基于中国的现实,基于发展中国家的实践,能够开发出一个对于可持续消费来说客观的、可操作性比较强的评价指标体系。
另外一项工作,在地方进行可持续消费政策的示范,这一块工作,选择一省一市,选择一个省,通过省级单位,在政府采购、政策、法律法规、相关的支持政策推进,能够可持续消费生活方式的形成,能够形成比较好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同时在一个城市进行示范。这个城市重点是从发展模式、宣传推广两个方面进行示范。发展模式,重点是从四个方面进行示范。一是对于新产品。因为很多产品本身在生产和流通过程,对于生态环境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希望从消费最终端的需求的角度进行牵引,形成一个市场牵引的机制,让消费者在选择新产品的时候,选择那些绿色低碳、环保的产品,从而刺激上游的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他们能够生产出更多、销售更多的绿色、低碳和节能环保的产品。这是第一个模式,就是新产品绿色流通模式。二是旧货的流通模式。对于像刚才这位先生提出的问题,很多产品不是用完了之后就变成了废弃物,就变成了垃圾。其实,它还有它的使用价值,可以再循环、再利用。就像刚才李司长说的,这一张纸一个人修改了以后,其实还可以再利用,我们基于商务系统长期以来在推的旧货流通体系,来通过旧货的流通,培育旧货市场,使使用过的产品或者二手产品能够继续流通,继续被更多人使用。
三是逆向流通模式,我们叫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这个里面涉及到刚才这位先生提到的问题,就是电子废弃物,用过的不能再使用,在功能上已经报废的商品,如何去回收的问题。像刚才李博士提到,国外对废旧电池、废的电子废弃物如何处理的问题。其实,那是在回收之后的处理问题。对于中国人来说,首要的还是应该形成一种废弃物如何分类的问题。因为只有分类了,才能处理,比如这个电池扔在一堆厨余垃圾,是很难挑出这些电池。我经常看到一些宣传资料,说一个电池可以污染多少吨水,污染的程度是非常严重的。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这个角度,能够在垃圾分类方面形成一些示范和引领,使消费者对废旧电池尤其是电子废弃物能够有一个单独回收或者单独存放的一个习惯,至少在回收这个环节形成了这样一个习惯之后,下游再往下走的时候,可能相关的拆解企业、相关的处理企业才可能存在处理的可能。所以,我们第三个模式就是再生资源回收的逆向的流通模式。
四是共享性的流通模式。共享性的消费模式在很多国家也是相对比较普遍,但是可能普及程度不是特别高,在中国比较流行的就是搭顺风车,有相应的民间组织在发起这样的活动。所以,我们希望通过实体的电子商务的网站,通过顺风车的组织,能够使很多闲置的商品再一次流通起来,让更多的人通过有偿的或者无偿的交换行为,把闲置的商品再利用起来,人们可以在提高自己生活品质同时,可以消费的更少一些。
我想请问台上的四位嘉宾,我们北京市已经推广了多年的垃圾分类,已经把垃圾箱换了不少次了,可回收的,不可回收的。但是到目前为止,效果甚微,你们认为关键的环节在什么地方?有的人说一开始什么垃圾都往里扔,还有就是政府宣传不利。还有就是说管它回收还是不回收,都倒进去了。你们认为,就用一句话,垃圾的分类对于可持续消费影响很大,你们认为能够做到这一点,你们抱有信心吗?关键是在什么地方?
其实魏部长说的都很重要,但是自觉性和教育是第一位的,因为再好的制度没有人自觉认识、理解,这个制度很难到位了。看到现实是心很痛,我自己做影响力也不大,但有时候也存在一些具体的回收当中让你看到的悲哀,就是你在这儿分类的时候,最后收垃圾的时候又收在一起了。
垃圾分类这个问题非常复杂,可利用的资源已经被捡走了,就是一般可以回收的,还是有很多拾遗的产业在做。还有就是厨余垃圾,比如塑料还是可以分开。
非洲因为经济发展不像中国这么多,消费量还不像中国的水平,所以生活垃圾也相对来说简单得多。所以,没有那么多的。中国人比较好吃,其实很多垃圾处理,一个是概念不是特别清楚,哪些可以扔掉,哪些可以回收,哪些可以再回收。一定要把吃的垃圾分开,有些东西可以在家的状态就可以打碎或者扔掉的那个状态而不是说一定要非得扔到垃圾筒里,在扔掉垃圾的时候其实可以做一些处理,而不要最后靠填埋的方式处理。因为,一旦湿干一混的话,最后就很难再分了,对于垃圾处理厂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我觉得最大的问题还是教育的问题,因为像日本一些国家已经很发达了。
刚才两位讲的都是不错的。大家关键是垃圾分类的时候,大家不知道谁去扔垃圾。所以看“可回收垃圾”,如果问六七十岁老太太,什么叫可持续垃圾,她是不知道的,但是扔垃圾的时候就是这些人在扔垃圾。我在广州的时候,他们处理是叫干湿分开,我觉得可能还差一点点,叫做干湿遗食要分开,这样讲大家都听的明白,湿的放一拨,干的放一拨,遗食放一拨,我觉得这样分的话谁扔垃圾都可以,关键是在做政策制定的时候,往往忘了是谁是实施者,大家都以为是像我们这样的,我们这样的人也有必要想一想。干湿遗食分开我觉得很容易可以实现,在解决垃圾车别倒混了就有可能实现。
我认为还是教育的问题。首先大家对于垃圾分类认识,其次就是如何分类,然后什么东西是可回收的,需要清楚的列在垃圾箱上,让人一看到就知道是不是应该扔在那个里面。
四位嘉宾的意见一致,我们的意识、教育还不到位,我们还应该进一步努力。下面继续提问。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提问:
主要在中国负责化学品和低碳市场的管理。我在做项目当中一个很重要的挑战,一个是绿色环保的产业,最大的挑战就是商业模式竞争不过高污染、高耗能的模式。比如电子废物,在中国负责最大电子废物的项目,广东惠誉商业模式能够影响全球的均价,而正规家电拆解厂严重的靠国家补贴。其实,我们现在通过创新性的商业模式让这种环保的产业能够具备和传统的产业有竞争里,比如电子废物,我们事实上是通过让生产大型得行业在销售的过程中考虑到回收的问题,而且通过用它们的产品的广告费作为以旧换新的废物来支持他们的流通,通过大数据让生产厂家了解消费者需求和变化。创新的商业模式是促进可持续消费和绿色发展最根本的动力。通过这种模式,实际上对消费者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育。
另外,我想请问李博士,我们现在做可持续消费很多情况下还是从产品标识、供给的方面考虑。但是如何从消费和需求方面影响消费者,比如如何让消费者购买每一个产品的时候,让他知道这个东西耗多少水、消耗多少碳,让他们在生活当中做选择的时候,知道对环境有多少?
其实各种标识在全球都在进行,比如德国的蓝色天使等等,其实都有,这也正在进行,有人提到碳标识、水标识都有,也在进一步进行,这一点会继续的延续。我个人还有其他的想法,我们面临那么多的选择,这个选择要有那么多背景知识才能读得懂各种各样的标识。其实我有一个梦想,希望一天所有摆在售货架上要考虑各种各样的因素,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和零售商合作, 为什么想改变香槟杯。我希望上架的都是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不是消费者一个一个选择。但这是一个过程,需要商家提供标识,让消费者选择。
我们废弃的电子物,生产厂商能不能负责回收。比如华为做的手机,它负责回收,这样是不是更好。
中国经济网记者:
我有一个问题。请问李司长,刚才李司长提到过排浪式消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模仿式排浪式消费?请您解释一下。
传统的生产消费都在有跟风的特点,应该说创新比较难。我们一定到了转型升级的时候,那种排浪式一定是有瓶颈的,而且有些是不可持续的,因为我们已经在先头消费过程中发现了它的不足和它的问题。就应该在后期的模仿或者排浪式的过程中给予制度性的引导甚至限制,当然必须提出解决方案,这样使消费才能进入理性的、可持续的轨道。
北京卡纳比公司:
我听到很多公益的领袖、公益的组织,一直强调怎么公益,怎么可持续消费,怎么绿色发展,但是我活的很纠结,每天开车很纠结、坐车也很纠结、吃东西也纠结,没有办法自己弄了一个园子,自己去种,自己去养猪,很多问题都很纠结。我想问的是,NGO组织特别是像李琳博士他们,在国际前沿阵地上,我们知道消费倾向,我们已经知道发达国家走过的路,我们30年前就走说过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实际我不认为是教育者的问题,我认为是我们政策面的问题。我想,因为在经济学上有一个观点,制度的效率是最大的,我想请问一个问题,台上的嘉宾、台上的领导,你们知道的问题已经在前沿上了,可是几十年来一直说的问题,还是在不断的恶化。那么,我想请问,我们的意愿和最后落地的政策化,中间的距离为什么这么长?阻力在什么地方?老百姓知道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还在纠结的活着,这个过程如何由意愿点,很快落地?
有几个问题。第一,我们面临的情况不一样,国外大概2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国在30年就实现了,而且还超过了,中国还是这么大的基数。大家都知道,船大不好转弯,这是一个面临的现实问题。但是现在我们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是我们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我们提供的空间很大。我还想说一个问题,还有一个观念问题,我们的理念不对劲,吃菜不敢吃、猪肉不敢吃,自己养自己吃,但是现在这个状况,农民自己养的鸭子不吃、自己种的菜和米不吃,他今天不吃猪肉和米,他还要吃别人种的,他自己种的不敢吃,还要给别人吃,现在大家为了自己的利益,不去考虑别人。如何把消费变成满足自己需要的同时,考虑到社会的需求,这一点上,我觉得需要极大的转变,否则的话,最后谁也吃不到安全的食品,用不到安全的食品。
我觉得他提的问题和我们台上说的教育是一致的,只是我们更心痛于教育这么长时间没有效果,还应该继续教育。当然教育需要深入,他刚才说的是制度问题,确实,制度和教育是统一的,如果没有一个可操作的制度的落地,那么教育也不会做下去。我感觉开车的时候,大家都很自觉,但是就会出现那么一个人开车突然把瓜子皮从窗户扔出去,这个很难处罚,到底这个靠制度还是靠觉悟,显然觉悟是绝对的,放在第一位的。但是我相信这个人也不是不知道制度,这样扔不好,但是总觉得要方便他自己,这种人是还需要继续教育的问题。
我觉得还是发展阶段的问题,就是前两年推动可持续消费的时候,大家连概念都不知道是什么。现在能够看到这个理念已经被主流化了,政府在政策上有这方面的推动了。因为,可持续消费是一个跨所有行业领域的事情,不是一个部门、一个机构能说了就可以彻底改变的,这是一个需要彻底性的、颠覆性的变革,这需要大家所有的参与。
不仅仅是人的道德,而且还有一个颠覆性的、根本性的、综合性的变革。
用一句话概括,还是一个体制机制不断深化改革的过程,首先是依法治国,应该让更多的市场主体能够遵守相同的规则,各部门应该有较好的跨部门协调机制,各部门简政放权给企业松绑,让企业能够降低运营成本,有良好的营商环境。
其他我都同意,小赵讲的体制机制问题当然是关键。不过,我自己好像不太同意,我自己经历过两个事情,讲给你们听听。一个就是肯尼亚使馆的事情,一辆车出来了,黑人司机,一个随员,经过一片绿地,上面有一个乌龟,很大,是旱龟,两个人抬到后备厢。这个时候黑人司机怎么也不开车,你跟他讲了半天,他就不说话,也不开车。最后,说这个行为不对,要把汗龟放回草地上,这个司机很高兴,开车走了。这是体制机制问题吗?第二,我有一次在美国,我们一辆车上的人吃完香蕉,把香蕉皮扔出去了,我们就看到那个司机,拿着一个夹子,把香蕉皮捡起来,开车走。这个人当场非常尴尬,他不仅尴尬,我们全车的人都很尴尬。你说这是机制问题,还是体制问题?当然,今天我们不讨论。下面继续提问。
世界自然基金会:
大家提到很多机制的问题还是政策问题,还是体制问题,或者是环境教育的问题。我想最重要的是不是应该我们在想一个这位先生说的,找一个最有效率的点切入。不要谈这个问题、那个问题,问题很多,因为我们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所以我想强调什么才是最有效的。世界自然基金会一直一个理念,就是说全球一小部分的企业,可能全球有25%的企业控制着环球50%的消费,这就是我们一直推的相对来说有效的模式。通过推动这些企业的可持续行为,来促进消费者的发展。我们是感觉,直接来跟消费者谈是很难的,并不是说环境教育部重要,因为这是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来做的,我们有13亿人,有这样的机构,没有这么多嘴跟消费者谈每天要做什么事情。
世界自然基金会:
我觉得每个国家有不同的模式,像中国来说,像刚才这位先生说的,我们国家政策效率是非常高的。所以,能不能结合起来,一方面结合企业,另一方面制度设计上可以把这些东西联合起来,想一个更有效的方式。一方面制定更有效的新机制鼓励企业,能够促进可持续,另外我们团结起这个行业集中性的企业推动这个事情。说到这儿,我想谈谈电商的事情,因为我感觉这是新的消费年,也是一个信息产业,促进信息产业的新政策。电商对影响消费者这块是很重要的,如果每一个电商能够接受这些理念,而且国家能够在这块制定出相对新的机遇政策,可能是一个相对有效的途径,但这只是其中一个。但是,我想强调的是什么是能够更有效的途径,是不是政策结合企业来向消费者传达是更为有效的。
谢谢。下面继续提问。
体育和旅游被称之为绿色产业,这两块称之为绿色消费。但是我们发现有一些问题,比如像体育消费,举办会议、赛事审批的程序特别多。我们知道,国务院大概是前两个月发了一个文件,要各个部门清理这块的障碍。还有就是像旅游,我们也知道有很多的限制,比如旅游的签证,外国人进来以后,面临一个签证的问题,中国人出去,现在稍微好一些了。我想提的问题,请问商务部李司长,在消除障碍的进展上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比如签证放宽的问题,还有体育消费审批的障碍的清理的进度。谢谢。
签证的问题应该是外交部回答。当然,我们经常会遇到签证的问题,现在已经越来越便利了,这也是我们中国经济发展和在世界上的话语权的一个标志。我相信以后会越来越便利。但是,我觉得旅游消费,我们国内的旅游资源很丰富,我走了几十个国家,很多景点不仅去看,也在文字上进行过研究。其实一比较,众多的旅游资源很多是举世无双的,但是我们有一个体会,就是我们的风景比他们美,但是服务设施跟不上,我们的服务软件更落后,应该说,这是我们一个巨大的要改善的空间,也是提升国内旅游消费的很重要的基础。我记得到了一个非常美色的景色的地方,我一低头,满眼垃圾。记得到美国皇室公园,一到公园就有一个游客服务中心,先受一下教育,一个是接受皇室公园的旅游地点,让你物有所值,第二是告诉你有什么规矩,你可以带走所有的风光,但是不许带走任何一草一石。很多像西藏这么脆弱、美好的环境,但是我们没有这种教育。这是我们在这方面,确实需要有很大的潜力来解决旅游消费和旅游文明的问题。
因为时间关系,再提最后一个问题。
世界自然基金会:
我在基金会负责政策研究和倡导的工作。刚才也是借着我们同事说市场和政策的结合,也听到赵主任之前提到可持续消费这块,旧产品的回收利用,还有新产品的绿色流通。请问促进新产品的绿色流通,尤其是从政策的角度促进企业的或者市场行为的角度来看的话,因为您做了很多政策研究,您看有什么潜在的政策抓手,值得进一步探讨?
主要是两块:一是相关的鼓励政策,也就是地方的一些补贴或者相关的其他的政策引导,来鼓励企业开设绿色商店和绿色产品专柜。其实,国家有5个部委共同联合搞“三绿工程”,现在叫“五绿工程”,里面就涉及到了绿色商店和绿色专柜,目前也正在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但是这个标准今年还没有出来,估计很快就会出来,现在地方也在制定相关的标准。所以对于绿色专柜本身应该卖多少绿色产品,绿色产品是不是都需要经过认证,然后认证比率必须达到多少,这是一个相关标准的。另外一个,通过相关的行业标准来引导企业进行节能减排,虽然是卖绿色产品的,但是这个商店是不是低碳、环保的,在经营活动中节水节电也有一定行业标准的约束。我想,对于绿色商店和绿色产品本身的销售本身政策支持,以及行业的标准引导是两个重要的抓手。
今天我们大家讨论的很好。其实我手上还有很多问题,比如中国对全球的可持续消费将起什么样的作用?中国是全球高档消费品的主要买家吗?中国的旅游将如何推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当然,今天时间关系,只能谈到这儿。希望大家再一次通过经济每月谈留一个机会,共同发挥我们的智慧,共同提出我们的建议。再一次对台上的嘉宾表示感谢,也谢谢各位。谢谢。
图片内容:
相关新闻:
图片大图: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第66期“经济每月谈”现场中国网 张若梦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魏建国副理事长 主持“经济每月谈”中国网 张若梦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高技术产业司 孙伟副司长 发表以可持续消费为主题 的演讲中国网 张若梦
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 李朝胜 副司长 发表以可持续消费为主题的演讲中国网 张若梦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国合会)徐庆华 副秘书长 发表以可持续消费为主题 的演讲中国网 张若梦
世界自然基金会 执行总监 李琳博士 发表以可持续消费为主题 的演讲中国网 张若梦
嘉宾参与讨论中国网 张若梦
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 李朝胜 副司长参与讨论中国网 张若梦
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 赵萍 副主任 参与话题讨论中国网 张若梦
蒋南晋 参与话题讨论中国网 张若梦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嘉宾提问中国网 张若梦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第66期“经济每月谈”现场中国网 张若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性格特点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