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忠岳飞电视剧全集活着的时候收复了多少

南宋著名抗金将领岳飞一直是我心目中的英雄,但是作为和他一样正值、公平的人,我不得不随着成长,研究史料,阅读各方分析,公平的对他的死给与一个自己的评价。自古以来岳飞的含冤被杀一直令大家扼腕惋惜,有人提出岳飞是奸相所害,也有人提出岳飞是所害。我们知道任何事情都是讲究因果的,岳飞的被杀害也不会完全没有原因,所以我们应该从的角度、文化的角度、君王的角度(赵构的角度)、权臣的角度(奸相秦桧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首先看看历史、文化和君王的角度:1、自古佣兵就多受君王猜疑,即使换做是我们,大部分人也都会选择“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的做法。有什么比地位更重要呢?2、议和已经开始,岳飞不再是不可替代的,相反一个矛盾化解,新的矛盾就出来了。以前用岳飞、、这些大将去抵抗,当矛盾化解,这些拥兵大臣就是新的威胁、新的矛盾了。历朝历代篡权夺位、祸乱国家之人无非都是皇亲国戚和领兵大臣,外戚、西凉董卓、的。远的不说,他们大宋赵家开国皇帝就是以武将的身份篡位夺取天下的,这也是宋朝历代皇帝对于掌握兵权的大将都会有防范的心理的原因。我们历史教材里就有著名的“杯酒释兵权”,解除了几位当年和他一起生死打天下的们的兵权。3、岳飞是南宋主要的主战派大臣之一,如果岳飞战胜金国,囚禁在北方的二圣(和)就会还朝,当朝皇帝赵构就可能要放弃皇帝宝座。而赵构一直有这个心结,曾有史料记载,后来金国再战宋国,曾想逼宋国犯错,找借口。他找金国使臣在宋朝大殿上当面辱骂赵构,赵构最后被气得拂袖而去,使臣见他起身离座,却还没找到借口,于是想激火,他大声对着赵构喊出二圣去世的消息。后来有人发现赵构在屏风后面满面泪水。我们可以想象,这泪水不仅仅是因为听到父亲和哥哥去世的噩耗,也是因为他的皇帝位子终于稳当了。4、岳飞当时在朝内外的声望极高,甚至可以说是达到了他个人的顶峰。我们都知道有“功高震主”这么个成语。尤其是北方的的老百姓,对岳飞是极其崇敬,当岳飞取得朱仙镇大捷时,百姓争相劳军,带着自己家的粮食喝酒肉,甚至很多人头上顶着香炉,焚香拜见。想想换作我们是宋高宗,知道这些情况后心里的震撼吧。5、是南宋最精锐的一支部队,从“”这个名号,我们就知道,这是岳飞自己的嫡系部队。汉朝名将的军队曾经不听汉朝皇帝命令,只听的命令。可想而知,岳飞的军队自然也只知道有岳元帅,不知道有宋高宗,至少是不听从赵构的亲自指挥。假设岳飞真的要想造反,这支部队绝对会义无反顾。岳飞的长子岳云和女婿张宪都是在部队中重要将领,从指挥系统和领导层面讲,这也是宋朝皇帝所担心的。从兵到将都是自己的人,谁能保证不谋反?有句诗“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让位时,假若当时身便死,世间真伪谁人知?”,我们知道周公是名臣,但是当时是受到流言诽谤和君主猜忌的。王莽正相反,这篡汉之贼当时治国有方,大家称颂,要求皇帝赏官,他推辞,于是大家看他如此谦卑,就要求的就更激烈了,他就更加不肯接受,人心收买好了,就摇身一变成了皇帝,西自此灭亡。即使我们说岳飞的所作所为,他的忠心,不会做这样的事情,那么如果他下面的人给他也来个陈桥驿的“黄袍加身”呢?6、岳飞与当时宋朝著名将领们关系极其密切,同时他的部队是当时最多的,也是最精锐的。他原来就是的麾下将领,虽然他升迁很快,但是张俊还是对岳飞不错的。吴阶是西南、西北的最高将领,本人个人认为其功劳仅次于岳飞,甚至在之上,他一个人驻守的防线,是岳飞、、张俊、刘光世四个人驻守的防线同样重要的阵线,按道理应该能替代刘光世成为中兴四将之一,这样一个重要的人物最佩服的人就是岳飞,据史料记载他曾经送美女给岳飞,以表倾心结纳之意。平定杨幺起义之后,岳飞给张俊和韩世忠各送了一艘楼船,甚至倒贴军费,为楼船配齐了兵刃器械。而且根据《百家讲坛中》北京高级教师进修学校讲师袁腾飞老师的介绍,宋高宗准备削减将领权力本来要先收拾张俊,张俊表忠心哭诉一阵,高宗心软了,就让张俊拉着岳飞整韩世忠,岳飞却私自通风报信,博得了韩世忠的感激之情(韩世忠找高宗要房要地,表示在杭州做老师乖巧的富人,高宗大喜,韩世忠躲过一劫)。这样岳飞等于是在全国的系统中建立了自己庞大稳固的“关系网”,不得不令皇帝和朝廷权臣疑心。同时岳飞的部队是大将中最多的,驻扎楚州的韩世忠有八万人,驻扎建康的张俊也有八万人,驻扎庐州的刘光世有五万人,吴阶则有七万人。而岳飞的部队多达十几万人,而且是南宋最精锐的一支部队。其次我们来看一下权臣的角度:1、作为权臣,秦桧是以议和为主导的主和派,而且南宋主和派还不占少数,不仅仅是文官,很多武将也是如此。这就形成了和岳飞的主战派鲜明的对比,所以他们的第一是必然的。2、岳飞打下北方迎回二圣,宋高宗赵构可能还位于二圣,这就会对身为宰相的秦桧的地位构成威胁,和宋高宗一样,这也是秦桧的心结。3、秦桧在宋高宗心中比岳飞更有地位、更没有异心。很简单,南宋若是灭亡,我想秦桧也同样不愿意看到,因为那同样会失去宰相的地位与权力。宋高宗很清楚这点。4、即使打下北方,二圣没被救回,岳飞恢复故土的功劳也远远大于其他文臣武将,这也是亲会不愿意看到的,更何况如若胜利说明对立面的主和是错误的。接下来,我们看看岳飞自身的因素:1、首先是为人正直,他只娶一妻,没有小妾。当年吴阶送美女给他当妾,本事好意。岳飞不好推辞,只好告诉美女们做他妻妾的清苦,迫使美女主动回去。吴阶欣赏岳飞,他自己也是忠心的大臣,自是不以此事计较。但是岳飞的这种为人处事方法,自然是大多数人不能接受的。2、生性耿直,刚而犯上。总是说皇帝不想听的,做皇帝不想做的。你要是皇帝会喜欢他吗?说实话宋高宗是真的用得上岳飞,岳飞也真是有本事,要不然早就死了。3、岳飞犯下最致命的错误除了迎回二圣,就是他参与到立皇储的事件当中。宋高宗当年惊吓过度、加上南宋形成之前的颠沛流离,自此失去生育能力,一直没有即位人选。因为一支传位到高宗遇到金人南下,基本上灭绝了,后来高宗只好找到一支散落民间的子孙,留下两个最喜欢的做为储君候选人收养宫中。岳飞一次上殿前,和身旁负责写文书奏表的官员说,要建议皇帝立储,那官员吓得脸都变了,说这是皇帝的驾驶,我们不应该说吧?岳飞不以为然认为只要是忠心为皇帝好就行。结果大殿上高宗听了大怒,命令他退下。想想中间有三个原因:不能生育被公开说出来丢面子,此其一。岳飞插手皇族家事,此其二。怀疑岳飞拥立幼主,心怀不轨,此其三。(还好后来即位的皇帝看着岳飞这么力挺自己,又是人人敬仰的冤死英雄,为岳飞鸣冤昭雪,并追封岳王)岳飞是我这辈子最敬仰的人,但是关于他的死我不得不说是一个历史必然。大家看清楚,我的观点并不是说岳飞不是含冤而死,而是说按情理和现实而言,他的死不冤枉(历史环境和现实环境的必然结果)。两年来一直想写的文章,今天写出来,算是平生大慰了。本人不才,有什么观点错误或者资料错误,还请前辈们多多指点。相信很多人都很敬仰岳飞,请敬仰英雄的人们在下面金色“顶”字点一下,看看我们能累计多少哀思,算是追思英雄的一种方式吧。看过大家回复的文章,已经收藏不少了,多谢指点。可能表达不清楚,岳飞的死是“历史必然”,我用的“不冤枉”不太恰当。[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顺便重申一下,岳飞是我最崇敬的英雄,本人不是贬低和否定岳飞。本文内容于
21:59:30 被纳粹帝国__元首编辑
您可能对这些帖子感兴趣
或者得以善终今天谁会提他的精神呢??
岳飞伟大恐怕更多的是因为他没有成功.岳飞的悲剧不是他个人的悲剧而是民族悲剧,才体现出来的假如岳飞北伐成功了被干掉.恐怕没多少人会觉的冤枉.甚至会是皇帝的英明伟大决策假如岳飞北伐成功了被干掉.老百姓也没有人会在乎了,磨卸了杀驴是无所谓的,即使有也只是一句可惜了.
秦桧快当忠臣!李鸿章也要翻案!汪精卫看上去,也不错!!曲线救国也是“救国”啊!!不是我不明白,只是这个世界变化的实在太快!!!!
与其是为岳非可惜,倒不如说是为国家可惜.我有时候做了一个假设.假如,岳非真捣了黄龙之后呢,真收回失地,功成名就后被杀,哪怕一回来被杀,受到的纪念也就没有今天的地位了.皇帝最多是背了个杀功臣的小骂名,依旧是英明之主.韩信,是成功后被杀,所以他就没岳飞高尚.所以,岳飞的精神是要发扬,文天祥也是伟大的但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是,时势造就了他们,说悲剧,或冤枉,是历史的悲剧和冤枉.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申请原创加分
儒家告诉我们,要当中流砥柱,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亚圣孟子云:虽千万人,吾往矣。我们不能说人们都是求术,非道,然而没事的话谁都可以慷慨激昂,真正抉择之时,又如何?或者说,岳飞难道不知道自己必死吗?文天祥不可以逃吗?真儒啊。20万南宋军民随末帝蹈海,难道仅仅是愚忠吗?难道他们不知趋利避害吗?是信念啊,是忠于自己的信念,为了信念,宁死不屈。所以我们今天来讨论,冤枉与否,什么愚忠,什么政治牺牲等等,就是对他们最大的侮辱,亵渎。最后说说术,不能因为是实话就说,引火烧身怎么来的?人生不是趋利避害,不是大吉大利是无咎。
本文内容于 11/19/:43 AM 被四海镇一心编辑
况且中国自秦以后,都是“外法内儒”的管理体系,是人制不是法制......纯法家思想的就秦朝一家......
因此,岳飞的此项罪名成立。罪名二:‘指斥乘舆,情理相切害者,斩’问题在于,这个两个罪名本身就是,说你不死,就可以不死,说你死就可以要你死的罪名&这两项罪名是岳飞死的直接罪名,但不是原因.原因另当别论,但就罪名而言,是不冤枉的.岳飞是啥罪名?是可能有罪!其真有罪乎?岳飞是无罪的,但他的行为有是有罪的.所以,从情感上说,是愿望的.从大宋的法律上说,他不冤枉.法无明文规定不成罪,但"临军征讨,稽期三日者,斩"是法律明文规定了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申请原创加分
致若楼主脑残提出的岳家军......那刘邓大军呢......可见不懂兵法......不知道古今成大事的君主要登台拜帅吗?登台拜帅的台词几乎一样,你知道吗?周亚夫没被皇帝杀掉,还在死的时候告诉太子:“周亚夫缓急可持,用之勿疑.....”说明什么?孙子曰:“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无知者无罪......射你无罪......
依据大宋王朝的法律,一点都不冤.宋朝是有"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者"的祖训.但岳飞偏是个武将,不是在此之列.
当得后世敬仰 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 以古为鉴 吾辈当为精忠岳武穆 莫做愚忠风波鬼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申请原创加分
顺便重申一下,岳飞是我最崇敬的英雄,本人不是贬低和否定岳飞。
有个有本事的下属用的好那你就是你收复河山的第一步,要是怕他造反就要搞死那你的江山丢的也不冤。
点击加载更多您还未登陆,请登录后操作!
历史上岳飞活了多少岁?几岁当上元帅?
(日—日)
中国南宋爱国军事家,汉族英雄。字鹏举。河北(宋时指黄河以北,而非今河南河北之省界,下同)相州汤阴(今河南安阳市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人。靖康元年(1126年)投军抗金,因作战勇敢升秉义郎。建炎三年(1129年),金将完颜宗弼渡江南进,岳飞时任江淮宣抚使司右军统制,率部转战广德(今属安徽)、宜兴(今属江苏)地区 ,袭扰金军 ,多次获胜 ,并收复建康 ,升任通泰镇抚使。绍兴三年(1133年),金扶植的刘豫政权派军攻占襄阳(今属湖北)等郡。次年四月,岳飞自江州(今江西九江)挥师北上,大败刘豫军,收复六郡,因功授清远军节度使。五年夏,奉宋廷之命镇压洞庭湖地区的杨幺农民起义军。六年,任湖北京西路宣抚副使 ,举兵奇袭刘豫军 ,以部分兵力东向蔡州(今河南汝南)诱其来攻,主力自襄阳出击伊阳(今河南嵩县),收复今豫西、陕南大片失地。七年,岳飞乘金朝废除刘豫之机 ,提 出举兵收复中原的主张 , 后多次上书反对与金议和,均遭高宗和宰相秦桧拒绝。十年,完颜宗弼毁约南进。岳飞按照其连结河朔进军中原的方略,遣将联络北方义军,袭扰金军后方,自率主力北上,在郾
(日—日)
中国南宋爱国军事家,汉族英雄。字鹏举。河北(宋时指黄河以北,而非今河南河北之省界,下同)相州汤阴(今河南安阳市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人。靖康元年(1126年)投军抗金,因作战勇敢升秉义郎。建炎三年(1129年),金将完颜宗弼渡江南进,岳飞时任江淮宣抚使司右军统制,率部转战广德(今属安徽)、宜兴(今属江苏)地区 ,袭扰金军 ,多次获胜 ,并收复建康 ,升任通泰镇抚使。绍兴三年(1133年),金扶植的刘豫政权派军攻占襄阳(今属湖北)等郡。次年四月,岳飞自江州(今江西九江)挥师北上,大败刘豫军,收复六郡,因功授清远军节度使。五年夏,奉宋廷之命镇压洞庭湖地区的杨幺农民起义军。六年,任湖北京西路宣抚副使 ,举兵奇袭刘豫军 ,以部分兵力东向蔡州(今河南汝南)诱其来攻,主力自襄阳出击伊阳(今河南嵩县),收复今豫西、陕南大片失地。七年,岳飞乘金朝废除刘豫之机 ,提 出举兵收复中原的主张 , 后多次上书反对与金议和,均遭高宗和宰相秦桧拒绝。十年,完颜宗弼毁约南进。岳飞按照其连结河朔进军中原的方略,遣将联络北方义军,袭扰金军后方,自率主力北上,在郾城、颍昌之战中大破金军精骑,击败金军主力。正当岳飞行将渡河时,高宗 、秦桧却向金乞和,诏令各路宋军回师,致使岳飞恢复中原的计划功败垂成。次年,回临安,被解除兵权,改授枢密副使。十二月二十九日,被高宗、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 。其子岳云和部将张宪也惨遭杀害 。宋孝宗继位后为岳飞平反昭雪 。淳熙五年(1178年),谥武穆。宋宁宗嘉泰四年(1204年)追封鄂王。宋理宗宝庆元年(1225年),改谥忠武。
岳飞少年时丧父,由母亲养育成人。传说其母透过在他的背上刺“精忠报国”四个字,让他铭记国仇家恨。曾经拜周侗为师学习武艺。且喜欢看《左氏春秋》、《孙子兵法》。
宣和四年(1122年)冬,真定宣抚刘韐招募“敢战士”,19岁的岳飞从军成为其部下。但不久因父亲岳和病故,回到家乡汤阴县[3]。
1124年冬,再次投军,被分配到河东路平定军(治平定,今山西省平定县)
【靖康之变】
1126年冬,岳飞在相州城第三次投军,归刘浩军中[3]。补“从九品承信郎”。
靖康元年十二月初一壬戌日(儒略历日),宋康王赵构接到宋钦宗的蜡书,在相州开河北兵马大元帅府。赵构为河北兵马大元帅,陈亨伯为元帅,汪伯彦、宗泽为副元帅。康王命武显大夫陈亨伯任元帅府的都统制,其下编组为前、后、中、左、右五军,其中前军统制就是刘浩。岳飞属刘浩的前军。
按蜡书的命令,康王元帅府的任务是火急救援被困在开封的宋钦宗。岳飞属前军编制,奉命带领三百名骑兵,南下前往大名府魏县李固渡侦察,在侍御林率所部打败一队金军,杀死敌方一名将领,因功升“正九品成忠郎”。但因岳飞的曾祖父名岳成,为避讳改为“寄理保义郎”。正九品的保义郎比成忠郎低一官,但加上“寄理”一衔,便与成忠郎同阶。
康王赵构先派刘浩领兵南下浚州和滑州,去解开封之围。在刘浩全部前军二千五百人南下之前,岳飞又奉命率一百名骑士到滑州侦察,一直深入滑州南部近开封府的地界。当宋军回归时,在黄河冻冰之上同金兵发生遭遇战。岳飞劈杀一个金将,将金军杀退,因此升“从八品秉义郎”。
靖康元年十二月下旬(1127年1月下旬),宗泽承担了救援开封的重任,而大元帅赵构仅分给他一万兵力,分成前、后、中、左、右五军。陈亨伯任都统制,兼领中军。岳飞在前军,这是他初次成为宗泽的部将[6]。宗泽率部众进军开德府,接连同金军打了十三仗,每战皆捷[7]。在正月的一次战斗中,岳飞射死金军两个执旗者,在率领骑兵突击敌人后又掳获一批军械。因此升为“正八品修武郎”。
金太宗天会五年二月丙寅日(儒略历日),金太宗下诏废宋徽宗、宋钦宗二帝为庶人,北宋灭亡。
天会五年二月(1127年3月末),岳飞所在的宗泽前军进驻广济军定陶县的柏林镇[8]后,元帅府又命令他改隶黄潜善,而取消宗泽对此军的指挥权。当时元帅府已有八万兵力。其中归宗泽指挥的只有二万六千人,而归黄潜善指挥的却有三万六千人[9]。
天会五年三月丁酉日(儒略历日),金太宗下诏立宋太宰张邦昌为傀儡“大楚”皇帝。但伪楚政权无法维持下去,张邦昌不得不派人把御玺送到济州,奉迎康王赵构为帝。
天会五年四月庚辰日(儒略历日),宋康王赵构离开济州,前往南京应天府。出发之前,元帅府所属五军被重新编组,其中张俊任中军统制,刘浩任中军副统制[10]。岳飞作为中军的一名偏裨武将,随同大队护送这位行将登基的康王前往应天府。
建炎元年五月初一庚寅日(儒略历日),宋康王赵构即位于南京应天府,建立南宋。
岳飞自归入黄潜善军中后,因为接连几个月无仗可打便上书赵构求战。黄潜善和汪伯彦看到岳飞的上书,批示“小臣越职,非所宜言”[11],并严厉惩罚岳飞,将他革掉官职,削除军籍。
建炎元年八月(1127年9月),岳飞北上,入河北招讨使张所军中,借补“正八品修武郎”,充中军统领。张所很赏识岳飞,又很快升岳飞为“从七品武经郎”、任统制。建炎元年九月中旬(1127年10月间),张所命王彦任都统制,率岳飞和张翼、白安民等将前去收复卫州等地。随即张所因从前曾弹劾黄潜善而被贬逐岭南,河北西路招抚司撤销,王彦一军成为孤军。
王彦驻军卫州新乡县(今河南新乡市)的石门山,为集结金军所包围,因此谨慎出战。时年24岁的岳飞有些年少气盛,责备王彦胆怯:“二帝蒙尘,贼据河朔,臣子当开道以迎乘舆。今不速战,而更观望,岂真欲附贼耶!”率领部下擅自出战,攻占新乡县。但马上遭到集结而来的金军部队攻击,王彦部溃散。王彦收拾残部退守卫州共城县(今河南辉县)西山,为了表达自己的决心,王彦和他的部属们都在脸部刺上“赤心报国,誓杀金贼”八个字,是谓“八字军”,后来发展到数万人,收复数百里的地方。金军屡次进行围剿都没有成功[12]。岳飞则率残部在太行山区转战一段时间,听到八字军壮大的消息后,前住王彦的山寨叩门谢罪,希望重归王彦军。但王彦对岳飞说:“汝罪当诛,然汝去吾已久,乃能束身自归,胆气足尚也。方国步艰危,人材难得,岂复雠仇报怨时邪!吾今舍汝。”既没有追究岳飞,也没有接纳岳飞。
。张浚向宋高宗称赞韩世忠忠勇、岳飞沉鸷,可以倚办大事。三月,宋廷任命韩世忠为京东、淮东路宣抚处置使,岳飞为荆湖北路、京西南路宣抚副使,并且移镇为武胜、定国军节度使。
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赵构为了取得武臣对和议的支持,授于刘光世、张俊、韩世忠三大 将新的封号和官爵,提升岳飞为开府议同三司。
 之后,岳飞累官至太尉、宣抚使、枢密副使。
1141年八月,岳飞的枢密副使之职被免,改任万寿观使的闲职。之后,秦忙唆使岳飞手下的副统制王俊出面诬告,说岳飞部将张宪准备谋反。十月,朝廷张榜,说张宪一案&其谋牵连岳飞,遂逮捕归案,设召狱审问&,并将岳飞及儿子岳云逮捕入狱。十二月,赵构下旨:&岳飞特赐死,张宪、岳云并依军法施行。&当天,大理寺执法官遵旨作最后处决,逼岳飞在供状上画押。一生光明磊落的岳飞在供状上写下八个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即服毒酒身亡,时年仅三十九岁。
据《宋史•岳飞传》载,宋孝宗赐号为&褒忠&,宁宗嘉定年(1211)封其为鄂王。又据《汤阴县志》记载,宋理宗宝庆元年(1225)改谥忠武。道教称岳飞为元帅,列为护法元帅之一。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大家还关注罗辑思维No.21《岳飞为什么必须死》_ 罗辑思维视频文字版
公告:1、网站并非官网;2、由于网站运行需要费用不得已出现广告(但是绝不会影响您的正常浏览)欢迎大家点击!
您的位置:
罗辑思维No.21《岳飞为什么必须死》
发表时间: 14:39:23 浏览 () 评论
罗辑思维No.21《岳飞为什么必须死》
  MP3播放
  大家好,欢迎来到罗辑思维捧场,今天我们说一个特别俗的题目,岳飞和秦桧,小时候听岳飞传,哎呀,那个评书真的很迷人啊!我跟我老爹第一次冲突就发生在听这个书。
  有一次不知道犯了什么错误,他那天中午偏不让我听,我就气得要死,坐那儿堵气,然后老爹问了我一句话,说你是死了爹也得听这个是吧?我说对,死了爹都得听,我爸啪就给了我一嘴巴,当时就迷成那个样子。
  听《岳飞传》评书的时候,对这个故事的概念其实特别简单,说的是岳飞所向披靡,秦桧大奸大恶,宋高宗赵构昏庸无能,这个故事就是非常简单的情节。
  后来稍微大一点之后就发现不是这么回事,这个秦桧其实不重要,别看他跪在岳王坟前好像千古罪人,真正的千古罪人是赵构,是高宗,为什么呢?因为他怕岳飞直捣黄龙府,迎二圣回朝,那俩皇帝回来了,他怎么办啊?他就得脱袍让位,所以他就要十道金牌,还是十二道金牌催岳飞班师,即使是朱仙镇郾城大捷也不要了,然后自毁长城把岳飞杀掉,以保住自己的皇位。
  读史书读得深一点的人可能是这样的一个印象,但是随着我读这段史料,读得越深越发现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为什么岳飞必须死?其实是理解所有的传统权力社会的一把钥匙,今天我们就试着解一解。
  岳飞之所以必须死其实特别蹊跷,你想宋代是有祖制的,太祖皇帝当年在太庙里就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写的非常清楚,士大夫及上书言事者不杀,子孙当皇帝的只要杀这种人,天必谴之。
  虽然这个是在祖宗的太庙里供着,是一个皇家的秘密,但是在靖康之乱的时候基本上外界都知道了,而恰巧在两宋交接的时候,发生了三起杀大臣的事,第一起是张邦昌,张邦昌怎么回事呢?今人当时给他立下了一个傀儡,说那个赵家人没资格当皇帝了,你来,咣给老头摁那当皇帝。
  哎呀,张邦昌哭啊!天天死活都不敢,既不敢进正殿,然后把所有的府库都封了,然后等金人一退走,张邦昌赶紧抱着玉玺就去找赵构说来来,你来,我这肯定不行,但是赵构为什么对这个没有什么错处只是被动的当皇帝的张邦昌还是要杀?道理很简单,因为皇统不对嘛。
  如果你不杀张邦昌那你的皇位怎么来的?噢,金朝人打败了赵宋皇家,然后把位子传给了张邦昌,张邦昌传位给你,你等于是一个伪朝的后代啊!那怎么行呢?他只有把张邦昌杀掉,在政治上的合法性才成立,我不承认我是从张邦昌手里拿到的政权,所以张邦昌该死。
  第二个呢是太学生陈东和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叫欧阳澈,这两个人呢上书言事,但那个话实在说得太难听,难听到已经非常危急到赵构的统治了,他就是说,说你赵构就不该当皇帝,那个钦宗皇帝没死啊!他只是北狩啊!他人还活着呢!你这怎么能当皇帝呢?你只能叫称制而不改元,你当家你做主,但是年号还得用钦宗的,什么时候迎二圣还朝,钦宗继续当皇帝。
  他就老说这个,赵构就烦了,就觉得这么危难的时候你还在这儿裹这个乱搞意识形态斗争,然后把这个陈东和欧阳澈就杀掉,可是即使是杀掉陈东和欧阳澈之后,你会发现赵构立即开始做反面文章,然后过不了多少天,说哎呀!真后悔啊!不该杀啊!等等,然后又是写信啊,又是给人家做各种各样的政治表示啊等等。
  而对面的那个伪齐,就是刘豫后来又形成了一个伪王朝,就把陈东和欧阳澈的牌位供在那儿,你看宋家的皇帝不对头吧?怎么能杀上书言事者嘛,所以你从这个例子可以看的出来,对于宋代当时的社会风气来说,杀大臣士大夫和上书言事者,是一种在道德上非常站不住脚的行为。
  那问题就来了,为什么要杀岳飞?而且是功勋如此卓著,在任何具体的错处上又逮不着,最后不是说莫须有吗?也许有,或许有,当然这句话好多说法了,但总而言之,逮不着任何错处,为什么还要杀?这是一个疑点。
  第二个疑点就更有意思了,大家都在说,说赵构就怕迎二圣还朝,这个说法其实你越读历史书越觉得扯淡,因为第一,迎二圣还朝这个说法不是别人提的,是高宗赵构自己提的,而且岳飞这个人他不是那种愣头青,迎二圣还朝然后把你给替了,他没那么傻。
  岳飞在有一次出兵的时候,给高宗赵构上的奏表里面就特地还写了这么一笔叫迎天眷还朝,什么意思啊?就是我只是把皇上的亲戚给接回来,原来都说迎二圣迎渊圣皇帝就是宋钦宗还朝,但是他在这一次出师上表的时候,他特地改了一个词叫天眷,就是他只是你的家属。
  而且岳飞是有这个政治脑筋的,更何况其实迎二圣还朝高宗赵构也是把他当一张政治牌来打,有一次他跟金兀术,就是《岳飞传》里面那个金兀术在谈判的时候,对方是同意的,说把钦宗还给你,所以他已经指定开封府,说你替渊圣皇帝造他的宫殿吧。
  这件事情离事实最近的有一次,就是离实现最近的有一次,就是高宗跟北人经过谈判,说把自己的亲母亲韦皇后韦太后给迎回来,然后钦宗赵桓,当时徽宗已经死了,钦宗赵桓就跪在地下,攀住了韦太后的车驾就说,你回去跟我弟弟说,我回去就想当一个太乙观的观主,他无敢望也。
  什么意思?就是我回去你给我一个道观,因为那个宋代的道观嘛,往往都有一些土地啦,有一些供养,我就当一个道士去,我出家,然后我获得一个起码的供养,他无敢望也,就是什么当皇帝想都不敢想,让我回去就好。
  那韦太后也把这个话带给了赵构,所以这一件事情,当时并不是说是一个绝对不能提的政治禁忌,不存在,而且岳飞是知道这个禁忌,而且是绕着走的,这是非常清楚的,那么跟往深说一点,就算钦宗回来了,对高宗赵构是不是就构成了地位上的威胁呢?就是如果你手里没有军队和朝臣的任免的人事权的话,你再有再大名位又怎么样?
  更典型的是明代,明代初年,朱元璋把张士诚也打败了,整个吴国也建立了,差不多了,他尊的是小明王韩林儿的国号,奉人家的正朔,后来怎么办?派廖永忠去,把小明王接来到南京来当皇帝来,路上船走到瓜步州那儿人家就直接弄死了,当你手里有军队的时候,你光有点名份有什么用啊?
  我们就说宋代本身吧!其实宋徽宗一看金人打来了,跑了,我为国家祈福,去镇江烧香去了,然后还带着军队,带着自己的人马跑到镇江,然后把皇位生生地塞给宋钦宗说你在这当皇帝了,我去为国家祈福烧香去了,其实不就是跑了吗?
  跑了之后怎么办?那个宋徽宗觉得安全了,安全了又开始发令旨,发各种圣旨,太上皇令旨,宋钦宗只要做到皇帝位置上,你发什么令旨?国家这么乱,你还给我添乱,你发一道我就发一道,到最后太上皇在镇江的时候发现谁都不听他的了,没有军队和权力,你身边那几个兵能保护到你什么?
  所以后来第一次金人围困开封汴京之后,然后退去,徽宗就回来了,回来之后怎么办?坐牢啊!说是奉养太上皇在隆德宫,那跟坐牢有什么区别?宋徽宗还跟宋钦宗抖心眼儿,说你看咱们爷俩吧,都在汴京呆着不合适,这样,我呢,我到洛阳帮你招兵去,我帮你招兵,万一金人再打过来,咱们爷俩分处两地,它安全系数高啊!跟美国总统似的,正总统和副总统不坐同一架飞机啊!宋钦宗说别废话了,我还不知道你,你跑洛阳去干什么我还不知道吗?
  你要知道宋徽宗给宋钦宗上表啊!说皇帝陛下署名是什么?老拙,就是我这个又老又笨拙的一个老人,我想替你尽点心力,别废话接着在隆德宫里呆着吧!
  那年10月10号宋徽宗过生日,钦宗毕竟是儿子,去给他祝寿,哎呀,他高兴的不得了,然后老人家颤巍巍地倒了一杯酒,给你喝一杯酒,宋钦宗一看这杯酒他心里疑惑,我知道你这酒里有什么啊?后面他一个随从就踩了踩他脚跟,别喝,他就生就没喝,老爹过生日给他递一杯酒,口称陛下敬老臣的一杯酒就生不喝,最后宋徽宗是号泣而走。
  所以你说一个已经失去了权位的皇帝,就是宋钦宗回到了赵构身边,真能对他的皇位构成威胁吗?此前此后包括眼前这点儿事就这么发生,难道宋高宗赵构不明白吗?那为什么?问题又来了,为什么他还是要坚持杀掉岳飞呢?
  为什么岳飞必须死?我们对岳飞的印象都是他攻无不克战无不胜,金营里甚至喊出一句口号说撼山易,撼岳家军难,说他是军神一般的人物,你看岳飞在中国古代跟关王爷是一起供的,叫关岳庙嘛,战神啊,但岳飞真的有这么神吗?
  你真的仔细去爬梳史料,你会发现岳飞的朱仙镇大捷,就是所谓郾城大捷,实际上写的最天花乱坠的实在一本书里叫《金佗粹编》,这本书谁写的?岳飞的孙子岳珂写的,而在当时的官修史书里其实根本就没有把这个大捷看得多重要,甚至在官修史书当中都没有提到朱仙镇这几个字。
  当然了,这也说不清,因为秦桧和他那个孩子叫秦僖两人后半辈子没干别的事,天天跑到宫里去改官修史料,所以也不知道是不是改了,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岳家军当时是步军,如果你再深入敌后,不是在中州战场自己的主场作战,真的是直捣黄龙府,包括会宁府,徽钦二帝受罪的那个地方,那是在黑龙江阿城啊,跑到那儿去,你步兵怎么打得过骑兵?这是一个问题。
  第二,事实上当时宋朝的国力已经不支持这一场战争了,北宋是很富强的了,最富的时候是宋神宗时代,一年收入大概是六千多万,六千多万贯,可是到两宋交接的时候,兵荒马乱,中央政府的税收已经只有一千万,一直到十二世纪的中期才恢复到六千万贯的水平。
  可是你知道当时岳飞一年的军费是多少?光这一只军队一年七百万贯,所以皇帝老儿基本上是在家里扫仓库给他啊!他又不能不扫,而宋高宗是一个非常勤俭的皇帝,制造宫室其实没有那么壮丽豪华了。
  据说他那个大殿主殿经常都换牌子,干什么就换一个名字,因为没有那么多宫殿嘛,我们从诗里得到的什么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没有那么糜烂,为什么?打仗啊!得筹军费啊!
  可是问题来了,这为什么都得筹军费呢?为什么不能让这个将帅自筹啊?往往很多王朝到后期兵荒马乱的时候都是将帅自筹军费啊!清代晚期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的时候都是自筹军费啊!
  宋高宗从这一点算盘是打的明白的,不能让你们自筹啊!你自筹我这儿是松快了,你们将来全割据了,所以宋太祖定国家制度的时候,就把行政权,司法权和财政权分开,财政权叫转运使,直接对中央负责,如果这三个权力,你又管老百姓,又管判案子,还管财政税收,你就是军阀,什么节度使啊?你就是造过反的人。
  所以宋高宗非常清楚,即使扫仓库,勒紧裤腰带,我也得供你的军费,要让所有的老百姓和军卒知道,这支军队不是你岳飞养活的,是我养活的哦,所以当时宋代财政那么艰困的情况下,能不能支持岳飞能够直捣黄龙府迎回二圣可能也是一个问题。
  其实后代的史家,你会看到一个清晰的脉络,比如说离那个时候非常近的人,比如说朱熹,有一次有一个学生就问朱熹,说如果高宗趁那个时候国事稍张,是不是能成功的呢?这必不和就跟他打,朱熹的答案是这样的,说将骄兵惰,未可知也,说你就岳飞那些人和当时的战斗力,未可知也,真的是不一定啊!
  所以你看后来的所有的史家,什么赵翼啊,什么钱大昕啊,包括近代的胡适啊,都讲这样的话,就是说当时谈和,不是投降路线了,就是谈和,跟金兵保持以淮河大散关为界划分是最有利,最理性的一个选择。
  所以岳飞的作用其实没有大家想象的那样大,这几乎是一个定论了,那问题来了,既然打不赢,高宗赵构心里他想的最主要的敌人是什么?恰恰不是什么徽钦二帝,恰恰不是什么金兀术,而是你岳飞本人,因为你那么能打,你掌握了全国几乎七分之五的兵马,然后你还打赢了,你不当皇帝谁当皇帝啊?
  当然我们现在都觉得,岳飞忠臣啊,那背上刺着字呢!精忠报国啊!高宗也写四个字精忠报国赐给他,忠臣啊!我怎么会干那个事?岳飞后来临死的时候有人劝他反他都不反,这种人。
  高宗也这么想,有一次高宗在那说,哎呀!这个岳飞还是个忠臣啊,秦桧就在旁边说,对,岳飞是忠臣,我们太祖陛下赵匡胤当年不也是后周的忠诚吗?换句话讲,你岳飞不反,如果你手里掌握了全国七分之五的兵马,如果你又拿下了故地,甚至迎回了徽钦二帝的尸骨,如果你是这么一个声名赫赫的人,你不反,你的弟兄都会让你反。
  宋太祖赵匡胤就是这样啊!他还没想反,走到陈桥驿地方喝醉酒,咣给搁椅子上,黄袍加身,为什么?兄弟们跟着你受苦,我们也想当当公爵侯爵侯爷啊!我也想分疆裂土啊!所以到时候可能不反都由不得他。
  其实岳飞的悲剧我们不能光看这一小段历史,你会看整个宋代的历史,比如说北宋,历史上有一句话叫北宋缺将南宋缺相,北宋是名相都很多,南宋就明将多,但没有好的丞相,北宋名将就一个,狄青,宋仁宗时代的,仁宗时代说实话是一个非常灿烂的时代。
  宋仁宗是个老好人,所以有人说宋仁宗是百无一能,只会做官家,说这个人实在太脓包啥也不会干,就会当皇帝,为什么?性格柔弱,容民纳谏,听臣子的话,臣子跟他说问题,把唾沫星子喷他脸上都不带生气的这么一老头。
  宋仁宗时候的大将狄青征西夏也胜了,然后平叛也胜了,后来当了枢密使,国防部部长,原来狄青没当枢密使之前,所有士大夫都看这小伙子多好,又帅,你看又有名气,然后打仗又能打,又聪明一小青年,真棒!
  可是只要狄青到了东京汴梁当了官之后,全是坏事,你就说有一天,狄青家里可能夜里搞点祭祖活动,家里烧点蜡烛,他家人就忘了报告开封府说今天家里有点事,然后衙役们从门口一过说家里怎么有火光啊?第二天这个话一传那就不是味儿了,说昨天狄青家里夜有怪光。
  然后士大夫们就说,对啊!你看那个篡掉唐朝的那个后梁的太祖朱温,他原来当皇帝之前家里就终夜有怪光,这狄青想要干什么啊?这个话就出来了。
  所以后来欧阳修害狄青,一封表一封表的上,仁宗还说留中不发,后来文彦博又去找仁宗,说这个狄青你得把他拿走,仁宗还是这句话,说狄青是个忠臣啊,文彦博说什么?跟秦桧说的话一模一样,说太祖皇帝当年也是忠臣。
  所以后来他们这些文臣要把狄青撵走的时候狄青去找文彦博,说为啥呢?我啥也没干,我好好的,你们干嘛要害我呢?文彦博也是冷冷就几句话,为财季啊!唯猜忌尔,就说我们不知道你要干什么,我们有猜疑。
  猜疑这个事在过去的权力世界是一个特别可怕的东西,我记得后来有一本历史书叫《说郛》里面讲的一段话:猜忌天下之乱源也,主疑臣则诛,臣疑主则反,主疑臣而不诛,则臣疑而反,臣疑主而不反则主必诛之,听懂这意思吧?就算我猜疑你,我不反那皇帝也会认为猜疑了为什么还不反呢?先杀了算了。
  所以我给大家推荐一本小说叫《三体》,我们这个节目里也说过的,其中就说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观念,他说你地球人别老跟外星人搭个,我在这里,我在这里,我们都是文明伙伴,大家联系一下,说别干这个事,为什么?因为在宇宙空间两个文明之间的联系实在是太脆弱了。
  就有点像黑暗丛林,比如说你深夜拿着一把枪,走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森林里,然后突然右前方出现一个响动,你最理性的决策是什么?开枪啊!我管它是什么呢?是害虫还是益虫?是我的朋友还是敌人?因为我不知道你是什么,在传统的权力架构里就是这样。
  你手握重兵,然后你能反叛我,你现在不反,我知道你在干什么?积蓄实力?等待更大的名望?于其这样,不就直接干掉就算了,所以《三体》那本小说就告诉我,如果遇到外星文明,尽你可能不要去判断,不要去交流,不要商量,直接尽你可能干掉,所以人类别在那傻乎乎的天天跟外星人喊,跟宋代的这个时候的权力架构是一样一样的。
  欧阳修文彦博害狄青和后来的秦桧害岳飞是出于同一个理由,所以你看有的历史学家研究岳飞的时候就发现一个特别怪的现象,岳飞当年被杀的时候,士大夫阶层没有替他说话的,一直是到后来宋孝宗登基他要北伐,要重新抗金的时候才给岳飞恢复了名位等等,那已经岳飞成为一个政治符号了,对岳飞本身的评价已经没有关系了,在当时的士大夫仍然是认为像这样的骄兵悍将,我不管你在战场上立了多少功,杀掉对于权力是最最安全的。
  当然了,这其实还没有破解到问题的最根本,就是既然他是骄兵悍将,那其实你看南宋四大名将吧!刘光世,刘光世自己不会打仗,早早的就把部队交出去了,我不干了行吧?刘光世跑掉了。
  张俊,张俊帮着高宗赵构害岳飞,所以后来得以善终,但是最后也是被罢官,最有趣的是那个韩世忠,韩世忠这个人他本来是个浪子型的人物,虽然打仗也很能打,但是他比岳飞就多一个心眼,他呢就是天天找高宗皇帝要金银财宝,要土地,要田宅,这个就是古时候武将跟皇帝玩心眼儿惯用的一个手法,意思我这个人就贪图这点享乐,我没想你的位子。
  这韩世忠后来也蒙混过关,但即使蒙混过关,韩世忠也是这样,天天闭门不出,跟过去的武将,过去的老部下说拜年了跟老长官见一见,韩世忠根本就闭门不纳,就这样才躲过这一祸。
  那按说,像岳飞这样的,岳飞这个人说实话挺好的一个人,你看不爱财,不近女色,深得民望,士大夫阶层也喜欢他,然后提笔还能写点词,这样的人形象很好,为什么仍然要杀而不是仅仅是剥夺他的兵权呢?
  很多当代的历史学家在分析岳飞为什么必须死的时候,往往在强调岳飞的性格,岳飞这个人性格确实有点不好,特别倔,当然这种倔在皇上看来那就叫跋扈,最具体的是两个例子,要知道岳飞原来跟高宗赵构之间那也是有蜜月期的。
  刚开始赵构觉得这小伙子太能干了,原来是很低级的武官赵构一直亲自把他提拔,所以后来把他提拔成节度使,提拔成节度使的时候30岁不到啊!岳飞还逢人就讲,你看我,整个宋朝就两个30岁不到的封节度使,一个是太祖,一个是我,你说这话哪能讲呢?对不对?他就是私下跟人瞎讲。
  岳飞这个人性格呢,他倔在哪儿呢?举两个例子,第一,他跟宋高宗第一次翻脸是在绍兴七年,那年发生了一个什么事儿?就是我们前面讲的刘光世,他带着淮西军,他自己实在不愿意打仗,我就愿意回家抱老婆陪孩子,算了,这军队交给朝廷,我就回家了。
  高宗赵构说这个军队交给岳飞,岳飞就拥有了天下七分之五的兵力,后来跟岳飞刚说完这个话之后,赵构回去一想,不对啊!这兵权交给他了,他哪天造反,我一点辙都没有,所以高宗很快就反悔了。
  而岳飞这个高兴啊,老顽童似的,哎给我了给我了,高兴了,天天在那谋划,我拥有了这么多军队,我应该怎么收复,还我河山,他天天想这事。
  可是高宗赵构反悔之后就跟他说,不给你了,直属中央了,岳飞就不高兴了,要来要去要不到,岳飞说去tmd不干了,干嘛去?直接回庐山,因为他老母亲葬在庐山,到庐山闲住不干,管你朝廷怎么着,怎么喊我回去,不回去!
  赵构就给他写信啊!爱卿啊,你是怎么好啊,我是多么喜欢你啊!充满了激情四溢的信一封一封飘向庐山,死活不搭理,后来赵构没招了,说这样吧!叫他俩手下,一个叫李若虚,一个叫王贵,说你们俩到庐山去请他,请不下来,杀你们俩人!
  这俩老部将就跑到庐山去见岳飞,岳飞刚开始还耿耿的,最后李若虚跟他说了一句话,说你真的以为你能跟朝廷翻脸吗?这一句话说完,岳飞大汗淋漓,想想真不对,然后就下山。
  下山之后得跟高宗承认错误啊,写这个认错书,说你别生气了,高宗说我没生气,我生啥气,我要真生气我就动你了,你知道我怎么动你吗?太祖皇帝有一句话,犯吾法者,惟有剑耳,说我不生气,生什么气?我要真生你气,就弄死你,这是两个人第一次翻脸。
  另外一次翻脸呢,也是岳飞的性格问题,他老替皇上操心,说你这个没后代啊,因为他在扬州逃跑的时候,据说受到惊吓,高宗皇帝落下了类似于阳痿这样的毛病,所以就没有后代,然后养了当年的太祖皇帝的两个孩子,就是七世孙吧!一个叫赵伯琮,一个叫赵伯玖,两个孩子养在宫里。
  而岳飞就说,你应该立那个赵伯琮为太子,岳飞有点脑筋,他自己不让别人参与这事,自己躲在船舱里练小楷,然后自己写的奏章,然后跑到那儿给皇帝念奏章,结果念的时候,高宗就冷冷地看着他,念吧!然后一阵冷风刮来,那个奏章刮到地上,岳飞哆哆嗦嗦大汗淋漓,他也觉得这事做的太过分。
  最后高宗就跟他说了,说这种事哪是你这种掌兵权在外的武将该管的啊,如果你是文臣你说这话可能还是爱护国家,你武将啥意思?各位你要知道立太子这件事情在封建王朝的时候那是天大的事情,说白了这叫炒期货,你不就是想未来谁当皇帝吗?你这个时候说伯琮当皇帝当太子,那意思就是我百年之后,那下一任皇帝你有拥立之功啊!
  所以过去的谁当太子这个问题上是宫禁当中最严肃最碰不得的一个话题,为什么说康熙皇帝后来建立了叫秘密建储制,跟雍正俩人,这个就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发明,说我不是不立,我立了,但立的是谁谁都不知道,我藏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头,我死的时候,一翻两瞪眼,开箱彩票才开出来,提前谁都别攀附哪个太子哪个皇子,所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制度创新。
  但是宋代的时候没有,那你啥意思?你统兵大将,天天捅着我立太子,所以后来高宗非常不高兴,但是这种不高兴可不是高宗赵构一个人,当时的也是主战派,对岳飞也很好,那个宰相叫赵鼎,赵鼎就把岳飞的那个参谋官叫来,叫薛弼,说太糊涂了,这种事是他干的吗?只能有一次,这个事可不能有第二次。
  所以你看岳飞性格确实有问题,可是岳飞的性格问题真的又能导致他被杀吗?我觉得还不至于,因为宋代毕竟是一个文弱,相对来说比较文明,他不像那个权力野兽朱元璋,朱元璋管你,宰了再说。
  宋代是比较仁厚的一个王朝,为什么还是要杀了岳飞这种愣头青?军权剥夺不就可以了吗?这就又说到宋代的政治,宋代的政治其实从北宋仁宗开始,就开始完成了一个叫士大夫阶层的觉醒。
  刚开始的时候宋代人觉得录士大夫就是像唐太宗一样,一看这么多举子来应试,他就会感觉,哎呀!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都为我所用,可是到了仁宗朝再往后,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叫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那这个时候,士大夫的力量就开始成为朝堂上主导的力量,这就又暴露出了中国文化的一个缺陷,就是士大夫基于意气,凡事认死理,凡事搞党政,所以你看宋英宗的时候的濮仪啊,包括最典型的王安石变法,那就是有你没我,咱俩不谈是非,咱俩就谈党派,你只要不是我这个党,你干什么都错。
  王安石变法是错,后来司马光上台了,司马光上台,第一天就所有的新法尽废,所以当时王安石在南京,王安石说有些法明显的实现了有功效的,为什么也要废掉呢?对啊!因为这已经不是什么具体的政策之争,这已经叫国是之争,就是是非的那个是,既然把你干倒那就得是我。
  所以你看宋代后来王安石变法之后,翻过来调过去,这派上台那一派就彻底踩下,所以整个宋代的政治就是这样,你会发现这是一个失去了弹性的政治,用邓小平讲的一句话,凡事要实事求是嘛,现在那四个字还在中央党校门口搁着,你只有实事,就是是什么事咱就解决什么事,说什么事的道理。
  可是宋代的政治,越到后期,你会发现它丧失了弹性,那么到了高宗赵构和岳飞的那个时候,这个弹性就变得非常的脆弱。当时朝廷上只有两派,第一派主和,第二派主战,主和派你说他一定是汉奸吗?不一定,就是围绕在秦太师光辉路线周围的那一群士大夫。
  至于主战派是不是一定就是抗金名将,就一定是对国家好的人,不一定,你看后来的主战派,比如说打甲午战争的时候,翁同龢那些主战派,那叫误国的文人。真正在前线弥缝这个大局的像李鸿章这种人都被污蔑为什么投降派主和派,所以实际上在中国古代政治当中,真正说我敢跳出来说我主和,说这句话不仅要有政治智慧,而且要有道德担当,否则皇帝都不敢。
  像明代的崇祯皇帝,他其实到最后也想跟后金谈判,然后派人私下去跟后金谈判,这个意思刚漏出来,结果风声就漏了,然后他就只好把这个人杀掉,皇帝根本就不敢单说我投降,我谈和,根本就不敢,因为政治已经变得失去了弹性,他只有站在两派当中找一派。
  那既然国家的大计已定,说我们要跟金国谈和,那怎么办?没有第三条道路可走,就必须要去杀掉一个主战派的大员,只有杀你岳飞,其他人都老实了。你看韩世忠闭门思过,杀他们有什么用?你岳飞愣头青,你不明白不懂政治嘛,你还在那嚷嚷,整个的主和派还是不能成为国家的大政方针,所以争国是成为当时宋代整个政治缺乏弹性的一个最终结果,所以岳飞必须死。
  这跟你自己有没有野心,跟赵构是不是怕你其实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一千多年之后,我们再来看岳飞的这个悲剧,他其实不是哪个人的悲剧,也不是奸臣和良臣,也不是昏君和忠臣之间的冲突,他是一个有才华的个人跟整个僵化的,僵硬的,僵死的政治结构之间的悲剧。
  所以特别感慨,我们幸好生活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可以以一个个体的崛起的姿态跟整个世界对话,我们不是嵌入到哪一个权力系统,顶端的问题成为所有人的问题,我们可以任意地介入到任何一个系统当中选择我们愿意过的自由的生活。
  所以说到这我还愿意带大家复习一下前几期节目,罗辑思维讲过的那种U盘化生存的原则,我们就是自带信息,不装系统,随时插拔,自由协作,这种福分只有我们这一代人才享得了。
  今天没时间说秦桧的事儿了,下一期我们再说,为什么岳飞必须死?下一个问题是,为什么秦桧必须是个坏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满江红 岳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