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县团京剧团王再平图片

当前位置:>
流饭桥村位于潍城西北九公里,大于河西岸,是老潍县西北著名的古村之一。由此根据后晋天福二年(公元937年)重修东明寺立碑勒石来看,流饭桥村的建村历史至少不会低于1071年。前清郑板桥有描写潍县西郊秋天暮霭绚丽景色的诗句,是四十首《潍县竹枝词》里面的第十四首:
  建村迄今已有一千年
  流饭桥村位于潍城西北九公里,大于河西岸,是老潍县西北著名的古村之一。关于流饭桥村的建村历史我们需要从头说起:根据历史资料所记,流饭桥建村历史非常久远,是西北乡著名的古村落之一,其“流饭”二字最初写作“刘范”,因系刘姓和范姓建村,故称“刘范村”。当时就在刘范村南、大于河的上游四华里的地方,大于河的东岸,建有一座著名的寺院―――东明寺,东明寺因位于考家村后而被俗称为考家寺,为南北朝时刘宋所建,后晋天福二年重修,该寺的碑刻铭文对研究当时潍县西部的经济、政治、历史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被《山左金石志》和民国《潍县志稿?金石?石类》收入,这《后晋东明寺碑》碑文中所记载的“刘范村”即是指古时的流饭桥村。另外从《后晋东明寺碑》记载的“刘范村院主僧某某、刘范院行者毛铎妻王氏”这两句话来看,当时的流饭桥村既有僧人执事,可以看出那时的流饭桥就已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村落或集镇了。
  由此根据后晋天福二年(公元937年)重修东明寺立碑勒石来看,流饭桥村的建村历史至少不会低于1071年。(注:《潍城区地名志》流饭桥条中称该村南北朝时即有此村,不足取,因为最早能从碑文查出“刘范”二字的就是这块后晋天福年间重修的《东明寺碑》,严格来讲,有史料可查的建村历史只能从此算起,虽然东明寺据传为南北朝所建,但仍以该后晋碑文年代推算为实。又,乾隆版《潍县志》云:东明寺为唐时建,此亦不足取,盖新志严谨于旧志,笔者认为编纂潍县志稿的学者们调查研究,去伪存真的能力要比古人强,所以综合各方面资料权衡推断,笔者认为东明寺始建于南北朝刘宋时期可能性最大)。
  到底是刘范桥还是流饭桥?
  流饭桥建桥命名的传说是因为当时修桥之时河面上漂来浮饭一包,很是吉利,干脆将桥命名为流饭桥(见流饭桥村碑),这时目前最流行的版本,其实这种传说不曾见得史志。有资料可查的倒是原来的“流饭”曾用名叫作“刘范村”,“刘范”与“流饭”谐音谐的如此相同,想来应是人为演变或是讹传,民国版的《潍县志稿》已经一针见血的指出:旧志所称建桥原始事因涉俗传,与此不合―――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建桥的当时的传说是俗间传说,不能被严谨的文史学家采信。而《潍县志稿》也同时注释,就在流饭桥北边的徐家村,横跨在大于河上的桥叫做流芳桥,流饭、流芳名声如此相同,且距离如此相近,不得不让人怀疑“流饭”乃“刘范”之讹。乾隆版的《潍县志》就指出了流饭桥的这座桥最早的名字叫做跨丹桥。这又为流饭桥乃刘范桥误写误传的可能性增添了更大的证据。
  如今该村王氏一族占了大部分,而刘姓和范姓已经很少或没有,推敲这个问题不外乎有三种:一种自然袭绝,种族不旺;第二种是元末明初的战乱,山东作为对抗元朝的主战场,白骨横遍野,千里无鸡鸣,百姓死于这次的瘟疫和战乱;第三种,也是最有可能的,是明末清初周亮工的抗敌守城有重大关系―――1642年(明思宗崇祯十五年)皇太极的七哥阿巴泰率清兵万余攻潍县城,知县周亮工指挥军民坚守城池,清兵围城3个多月,终未攻入。清军只好撤退,到了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神枢营统练副将都督同知王埏率明军埋伏于寒亭。清兵路过时,王埏率兵突起,砍杀清兵6000余名,清兵撤退途中,恼羞成怒,开始实施报复,血洗流饭桥和穆村,两村人烟几乎断绝。从这里不难推测该村为什么刘姓和范姓少的原因了。至今该村还有少数刘姓,至于范姓,现在已经不再姓范,现在据说是范姓住流饭桥外祖母家而改姓王。
  在中国,王姓是个超级大姓,仅潍县全境王氏就有五十一族,流饭桥王氏始祖叫做王子有,元朝时从江浙一带迁到临淄的孙楼店,在孙楼店居住了一段时间之后,又从孙楼店迁至潍邑流饭桥村定居,流饭桥王氏一开始时人丁不旺,一直单传,居然单传了五代,到了第六世时否极泰来,一下子发展到从兄弟十七人,如果世道平安应该是泱泱大族了,不曾想,王氏也遭遇前边所说的明末清兵血洗流饭桥之兵燹,王氏兄弟仅余四人,现在的流饭桥及河东村的整个王姓都是这四人的后裔。
  流饭桥王姓名人辈出,乾隆初年,这流饭桥王姓中有人唤作王俨,字畏之,此人乐善好施,且性情刚直,知县郑板桥与其友善,每次来到这里,必到他家拜访,向他访问民间疾苦,王俨直言不讳,深得郑板桥赏识。
  建国前夕流饭桥还出了一位王兴芳烈士,他1911年生人,1939年2月参军,1940年9月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后,他历任胶东5旅13团5连连长,二营营长,北招(远)县大队副大队长,县独立营营长和北海军分区特务营营长,1946年8月任北海独立2团参谋处长,1947年4月任胶东第6师17团参谋长,同年8月任华野第十三纵队38师113团副团长。经历了胶济路东段战役,青岛和潍县外围的攻坚打援战役、兖州战役和济南战役。济南战役胜利后,他被任命由中央军委授予“济南二团”荣誉称号的109团团长(后为31军271团),他先后参加了渡江战役、上海战役和福州战役。在福州战役中,与驻扎金门的国民党反动派作战,牺牲于厦门鼓浪屿。他身经大小战斗近百次,在战火中锻炼成为智勇双全的优秀指挥员。
  造桥的神话传说和“流饭”的可能性
  此前听到寒亭双杨店一位村民讲的神话传说:张果老一夜之间造了三座桥:分别是卧龙桥、一孔桥和流饭桥,因为流饭桥是最后造的,张果老造着造着就明了天,鸡已经勾勾的叫了,张果老是神仙不能被人看见,只好造了一半撒手。剩下的半拉子工程就安排凡人来造,他也是不让凡人白造,要管他们的饭,工匠们造到中午时就从上游飘来浮饭一包,于是造桥工匠干脆就叫流饭桥。神话传说断不足取,且不说张果老是否真有原型,单是这三座桥的建造年代就不在一个时候,一孔桥我们知道它是建于大金,卧龙桥是建于大宋,张果老造三座桥的传说更像是关公战秦琼一样滑稽。
  坊间还有人说的更神,说是让桌子漂在河里,桌上供着饭,成了闲着没事经常从上游放上饭,下游的人随意取饭的行为,成了经常搞的送饭活动,静下心来想想,这是个听起来很美,但是实施起来很难很荒谬的事情,笔者作为当地人氏,从小就不曾听见过这个传说,假设是厨师在从距离流饭桥三四里地的上游做饭,做好后放到水里任其顺水漂流,长长的河道里如若出现个恶狗或是乞丐或是平民百姓,这饭怎么能漂到流饭桥呢,再说,大于河的流量不大,放上一包饭,四里路需要漂多少个时辰?再者说了,倘若是上游距离流饭桥更远,辰时放上饭,午时也很难送到,万一河道里一根下垂的柳树枝子刮住了咋办?又或是那个时候路不拾遗,别人看见河里有饭不去捡,再或者,整条河道里每个200米设一个看管的差役?成本大大增加!倘若有这么多的人,骑马的话一会儿就送到了。推敲来推敲去,“上游送饭下游捞取”之说不能立足!
  后退一步,如果真要有当时“流饭”的事情,也应该是当时建桥时恰巧从上游漂来一包饭,仅仅这一次而已。但此前已经注明最早建桥的时候该桥叫跨丹桥,不叫流饭桥―――仍旧是那句话,传说好听,但是无据,不足取,而且不值得推敲。
  现在照片中的这座石桥有人从桥的构造、施工材料以及桥面的车辙印的有无来判断,说此桥建于晚清比较贴近,实际上这座桥是建国后修的,用了水泥兜了墙缝,桥梁的石板可能沿用了原先桥梁的材料,所以容易让人产生误会。
  “虞水”与“囊沙”之辨
  有的“学者”把流饭桥村东侧的大于河历史上叫做囊沙河,但是查遍所有的史志资料也没看见有记载,经过寻找,笔者最后终于找到了囊沙河这个错误词汇的出处,原来当年周亮工写了一首诗,叫做《寄潍县杨再蘧蔡漫夫于鸣岐》,诗中开头四句吟道:
  流饭桥头月满林,
  囊沙河上树萧森,
  长风白浪鱼书远,
  细雨孤山客梦深。
  从这里面很容易的看出,四句话分别说了四个地方,即流饭桥的桥头、韩信囊沙斩龙且的潍河上游、白浪河和孤山。而这名文史专家错误的将前两句理解成了一个地方,把潍河说成大于河了。
  在历史上,大于河被《齐乘》称作“虞”,《昌乐志》称作“@”,还有一个古名叫做“j水”,清道光间,潍县的金石大家郭居住在流饭桥北二里的杨家庄,建杨峡别墅,居室名即为“听j山房”,这就是因为靠在这条河边的缘故。“大于河”这个名字乾隆《潍县志》就已经明确标注了,上述诸多名字都是有据可查,但是“囊沙”二字却是从来未见过一本史志书注解的。
  历史上的交通咽喉
  前清郑板桥有描写潍县西郊秋天暮霭绚丽景色的诗句,是四十首《潍县竹枝词》里面的第十四首:
  苍松十里郭西头,
  系马松根上酒楼。
  天外暮霞红不尽,
  秋山浮翠是青州。
  这句诗里“郭西头”就是现在郭家楼村,原先属于潍城区于河镇,今属经济开发区北城街办。当时潍县有条官道是从现在的北门大街(北门里)出望海门至小里庄、郭家楼、店子、流饭桥、殷赫庄、槐埠,经寿光至省城济南(府),这条官道是整个潍县通外地的八条官道之一,官道是历代王朝设邮传命的唯一途径,那时交通不像现在的道路这样四通八达,受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所限马车、行人只能在官道上走,进京赶考或者出个远门都要经此条道路,明朝万历时又在流饭桥设驿铺,留一名铺司值守,铺司一职用现在话说就是享受公务员待遇,当时的万历朝整个潍县全境只有十四个驿铺,十五名铺司,驿铺配有马匹,是国家公务传递人员和来往官员的交通息宿之所,直到辛亥革命、清朝灭亡和铁路、公路的次第兴建,官道才不是国家传递信息的唯一道路,驿铺也被逐渐的淘汰。但由此足可看出当时流饭桥交通位置的重要性。
  一个集赶了四百三十年
  又据明朝万历版的《潍县志》记载,当时整个明朝时代的潍县集市,在乡下一共有15个,在潍县城西的古集市有:望留集、流饭集、高里集、固堤集和崇寨集。同时明朝又将全境五个乡,流饭桥属于务本乡,一个集市商品集散交换贸易从明朝一直赶到现在,已经持续四百三十余年,足可看出当时流饭桥是当时繁华商业中心所在。当时每逢农历的一六、四九即是流饭桥集,形成五天三集的局面,建国后一六不再赶,如今只赶四九,同时每年的农历的三月十五和十月初十是流饭桥山会,届时南到大柳树,北到高里十里八乡村民都过来赶会,笔者上小学时学校特例放假半天,家长给个三块五块,让孩子赶会买东西吃,在那个经济落后的时代流饭桥会人山人海,蔓延三条主要长街,一时几万人之众,不亚于潍县沙滩大集。
  又是进京大路,又是繁华集市中心,所以流饭桥自然的聚集了一定的商业和政治吸引力。
  杠子头火烧并非流饭桥特产
  在流饭桥的村碑和《潍城区地名志?流饭桥村》词条中都有一句话叫做:“杠子头火烧系当地名产”,尤其是如今流饭桥杠子头火烧成了市区一道金色的招牌,实际上考究起来,流饭桥并非历史上杠子头火烧的生产制作基地,从流饭桥往西二里,有一个村子,叫做都家村,也属于于河镇,如果您对他没有什么概念的话,我可以说出一个人您就会记住它,核雕大师都兰桂,也就是考功卿的师父,就是这个村子的,这个村子有人自制一种乡火烧,面和得绷硬,用杠子压在木头刻的模子里,用炭火烘烤,刚出来的火烧皮硬且酥,里面的白面越嚼越香。深受当地人的喜欢,但是因为都家村当时地处偏隅,交通不便,虽是酒香,无奈巷子太深―――别人不愿到偏远的地方购买,但是都家村离着流饭桥近,流饭桥本就繁华,不但是官道两边有较多店铺,而且又是逢四排九的集市,商旅不绝,所以都家村里打出来的杠子头就干脆抬到流饭桥集上来卖,这样流饭桥就成了杠子头火烧的集散地或物流中心,时间久了,到此购买的外地人就误以为流饭桥是潍坊杠子头火烧的发源地,实际上是“流饭桥的火烧都家打”。至今上年纪的老人还仍然念叨“流饭桥火烧都家打”的这句话。
  历史沿革,从商业政治中心到逐渐衰落
  前面,我们已经介绍了流饭桥在清朝中期及以前的重要的交通位置和商业中心。
  到了清末,外交失败,主权丧失,于是筹备立宪,颁布地方自治章程,从宣统二年全省命令各县筹备自治公所,附设自治研究所,又民国九年内务部公布自治法,民国十一年潍县设立自治讲习所,县长兼所长于乐津充任教务主任,民国十八年又奉省里的命令,要求成立各区公所及各乡镇公所,并设自治人员训练所,将全潍县划成十个区,其中流饭桥即是其中之一,被划为潍县地方自治第三区。治所即设在流饭桥村,当时老百姓称自治公所为“局子”。又在第三区设县立流饭桥小学(其他村小学皆为村立),足见流饭桥当时的重要性。
  1938年1月,日军侵入潍县,流饭桥也相应的成了日伪军的重要据点。
  如今站在流饭桥上向北往就能看见王固庄的窑场的大烟囱,当年王固庄住着八路潍北独立营,流饭桥是日伪军或是国民党的据点(时间的先后),双方离得这样近,居然相安,在我们看来也是蹊跷的事情了。
  建国后,流饭桥被划入于河公社,由于原先的从北门里至济南的省道被各四通八达的公路代替之后,省道荒废,流饭桥这个曾经的政治商业中心荣耀不再,但是我们仍然能够在每年的山会上去寻找他当年的影子。至今流饭桥归潍城区于河街道管辖。
  考尚童/文图
  图为盛水期的流饭桥。
  本版只发内容与潍坊有关
  的稿件,电子信箱为:
初审编辑:余梁责任编辑:高娜
本文相关新闻王志教《北海王氏溯源纪》与潍县光绪状元王寿彭考论
王志教《北海王氏溯源纪》与
潍县光绪状元王寿彭考论
天下王氏源出西周太子晋,后世分为太原、琅琊、三槐三大分支,实一家王氏之所分派而为之也。古北海王氏分支亦多,来源不同,或太原、或琅琊、或三槐,而明清迁出地则分为洪洞、海州、诸城、江浙、河南,明以前则多失记,或来源于口碑者则为众也,又或为土著,世为山左齐人,而谱牒复多不可考。。。王志教《北海王氏溯源纪》一书,考据不严,资料所限,多为附会之说,未为真知灼见,故学术价值欠缺,不为世人所重,乃其必然也!
此即以状元王寿彭而论,今人附会,以连宗之论,定为张氏王氏,实谬种流传,何所据哉?持此私论能服人否?&
&&&&&&&查乾隆25年《潍县志·卷三
官师志》载:“(知县)王曰然,(河南)卫辉人,进士”,明确说明是河南人,籍贯非为北海,更非潍县,古代官制,为官须距籍千里以外。潍县张氏村《王氏族谱》亦查不出王曰然其人,皆好事者一己之私心愿望也,本不是历史史实。此可由王寿彭《会试朱卷·履历表》证明:“始祖(王曰然),原籍河南卫辉府汲县人,前明嘉靖辛丑进士,潍县知县,行取南京户部主事,未行而卒,因隶籍于潍,县署有德政碑,崇祀贤侯祠。”而《北海王氏溯源纪》则将此记述杜撰为“宋元之际,由北海迁去河南,明嘉靖间有讳‘曰然’者,中进士,来潍县任知县,有政声入三贤祠,寻升南京户部主事,留一支在潍。后出王寿彭,大魁天下。”履历表述中明显是“未行而卒”,却编写成“寻升南京户部主事,留一支在潍”,为牵强连宗,居然说成是先河南而北海,由北海而河南,再由河南知潍县事,真是曲折前进,人为设定条件,再由此条件论证自己的结论,洵属卖矛复卖盾,其实矛盾也。
潍县状元王寿彭唯一堪定论者,即和刘墉一样,同为我潍县郭氏之甥也。履历表载:母郭氏,太学生润公曾孙女,敕授登仕郎、候选州吏目有善公孙女,邑庠生文(闻)皋公女,例授登仕郎鑰公、钜公胞侄女,太学生纪庸公胞妹,奋庸公、邑庠生征庸公堂妹,太学生绍公胞姑、綍公堂姑,候选国子监典籍、诰封中宪大夫、兵部车驾司主事加四级纬公从堂姑,乙酉科优贡、己丑恩科、北元甲午科进士、翰林院庶吉士、现官车驾司主事育才公从堂祖姑,诰封太恭人。
王寿彭其外家为我潍县郭氏,属老长支大支,郭尚文之后,即进士郭育才、眼科名中医郭润(韵)琴一支。我郭氏乃文化世家,单以此分支之著述而论,即有:郭有善《映雪闲笔》四种——&寿世指南&、&书法渊源——古作者姓氏考&、&图绘&、&山石俚解&;郭征庸《宾客遗诗》一卷、《郭氏诗存》四卷、《郭氏诗续存》四卷;郭育才《春秋国事比》、《松鹤斋诗集》、《松鹤斋山水画稿》;郭润琴《眼科方案》。王寿彭之中状元,绝非偶然之事,通过母亲郭氏显然也承继了具有深厚文化底蕴之潍县郭氏的优良读书传统和诗书传家的古训。
据王寿彭履历表,其始祖王曰然为一世,其祖父王景尧十二世,字少唐,号悦山,邑庠生。咸丰辛亥恩科举人,壬戌大挑二等,单县教谕、署博兴县教谕、钦加六品衔、敕授承德郎、貤赠朝议大夫、翰林院修撰加四级,生四子:俊甲、炳甲、名甲、庆甲。父王名甲十三世,字振华,行三又行四,太学生。诰封朝议大夫、翰林院修撰加四级,生三子:寿昌、寿平、寿彭。王寿昌,字育五,优行,廪膳生,辛卯、癸巳、甲午、丁酉、庚子、辛丑恩正并科房荐,系三弟王寿彭受业师;王寿平,字星阶,一字龢辅,太学生;王寿彭十四世,字次篯(潍县郭氏按:尧时有名篯铿者,封于彭城,故一称老彭,相传年七百六十七而不衰。据此,“次篯”即仅次于篯铿,亦即“寿彭”之同义,名、字互为训诂。)一字述亭,号眉轩,行三又行六,同治甲戌年十二月初三日生,卒于民国十九年,55岁。光绪二十九年癸卯科殿试中第一甲第一名,即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任湖北提学使、提学使兼署布政使,民国任北京总统府秘书长、山东省教育厅厅长、山东图书馆馆长,民国15年创办山东大学并任校长。著有《(赴日)考察录》、《靖盦诗文稿》、《潍县志稿·艺文志》,编修《王氏家乘》。配郭氏名宜家,父凌汉,祖履乾,曾祖郭永年
,生三子三女。
(潍县郭氏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在我国的戏剧领域中,应该说京剧是传播最广泛也是最受欢迎的剧种。之所以如此,是由京剧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和高超的艺术品位所决定的。京剧那优美动听、千回百转的唱腔,那扣人心扉、激扬宛转的胡琴伴奏,都会令人入迷陶醉和心旷神怡。还有那璀璨耀眼的珠翠头饰和靓丽华美的锦缎服装,都会给人以深刻印象和极大享受。京剧是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多种艺术门类于一身的综合艺术,是最为广泛也是最为集中的舞台美学创造。京剧是在综合徽剧、昆曲、京调、秦腔的基础上形成的,他是博采众家之长而又独成一家风格。京剧是我国各种戏剧精华之所在,它是我国的国粹,是我国的国剧。
京剧形成于十九世纪中叶,亦即大清王朝的后期。成熟于清末民初而繁荣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京剧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很多流派。这些流派既溶铸了京剧所共有的特征精华,又呈现出不同风格、不同韵味的各自所异和千姿百态,从而形成了众彩纷呈的京剧大百花园。比如梅、程、荀、尚四大名旦,梅派以富丽端庄著称,程派则以铿锵宛转见长。而荀派的活泼俏丽和尚派的潇洒大气又为广大观众所喜爱。在马、谭、杨、奚四大须生中,马连良的潇洒飘逸,谭富英的高亢清丽,杨宝森的浑厚庄雅,奚啸伯的清越委婉,都为大众所欣赏。京剧之所以称为京剧,是因为它产生形成于北京。而由于北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中心,所以&京剧&之称又含有&国剧&的意思。京剧形成后逐渐从北京传到了全国各地,同时也传到了我们的古老潍县。
潍县是山东乃至全国的名县,历来有鲁东重镇和东莱首邑之称。潍县农工业发达,文化底蕴深厚。潍县人的生活习俗和心理状态与北京等北方地区大体相同。因此,当京剧从北京传入潍县以后,立即得到潍县大众的认可和共鸣,从而使京剧在潍县传播和发展起来。京剧的传入潍县是在清朝的后末期,是由当时在京城任官职的爱好京剧的人作导引,与潍县的京剧爱好者相结合,从而使京剧在潍县流行和演唱起来的。京剧在潍县的发展和繁荣主要表现在戏班的组织活动、戏院的建设营造和戏迷对京剧的欣赏和迷恋上。
潍县戏班的组织和活动
潍县最早的京剧戏班是&乐聚轩&戏班。乐聚轩戏班是由清末在北京任官职的潍县人(京剧爱好者)与潍县当地的京剧爱好者组织建立的。清朝光绪初年(1875年左右),当时在北京供职的潍县人,有些爱好京剧的,常出入剧院,去听京剧名演员的演唱。其中爱好成癖、而且对京剧有所造诣的当推在京任工部给事中的陈恒庆的次子陈佩珩、孙陈筱珩二人。陈佩珩唱须生,曾得谭鑫培传授及余叔岩的说教,无论唱、念、做功夫颇深。陈筱珩是司鼓,非常出色。当陈恒庆退休致仕,他们便回到潍县。随即与潍县士绅子弟中爱好京剧的进行京剧活动。潍县士绅刘子虔也爱好京剧,对杨小楼的戏特别赏识,终日揣摩唱腔,练功不辍,技艺大进。陈佩珩叔侄与刘子虔本属乡亲乡谊,又有同种爱好,于是征得其他京剧爱好者的同意,在城里南巷子郭寿甫住宅内组成了&乐聚轩&戏班。戏班以陈佩珩为主,刘子虔为副。其他参加者还有郎子和(鼓佬、武生)、郎锡泉(须生)、谭义长(净)、于秀婷(老旦)、吴观澜(青衣花旦)等。戏班以娱乐为主,不以营利为目的,有时也搞些义务演出。如为文昌阁小学募集资金,为全县联庄会议募集经费,为抵制日货募集活动费等。以后,陈佩珩、刘子虔相继谢世,陆续参加戏班的有丁颖川、丁子阳、郭菊畦、郭松畦、周步珊、陈伯涵等人。在演唱艺术方面,除陈伯涵外,均属一般,人称之为&小乐聚轩&。1937年抗战爆发后,戏班逐渐解散。
比&乐聚轩&产生较晚,亦与乐聚轩同时期活动的潍县戏班,还有&四喜班&、&永福班&、&三庆班&等。他们的演出多由庙会会首或士绅出资邀请。有时也从各商号募捐筹款演出。例如每年清明节,以后加上国庆节(十月十日),在白浪河沙滩演出。有时到各乡镇赶会及应演各种愿戏和绅商家的喜庆堂会或&跑大棚&(野台子)。这些戏班有一些唱做俱佳而较有名气的演员。如孙彦福、王永祥等。孙彦福是寒亭高里乡东南村人,工青衣花衫。他扮相俊俏,做工细腻。如在《罗章跪楼》一剧中饰演小姐,刻画下楼时的忸怩羞涩之态,惟妙惟肖,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内心感情。三十年代,他随&四喜班&到济南演出,适逢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也在济南,梅先生看了孙彦福的演出,对这位民间演员大加赞赏。潍县人对彦福的表演多有赞誉,说:&没有彦福算不了台子戏&,&听说彦福上了台,跑破袜子跑破鞋。&王永祥,原籍广饶王家道口村人,七岁时逃荒至潍县。王先习武生,后改花脸。王饰演张飞,形神兼备,活龙活现,人称&活张飞&。另外,当时潍县的有名文化人谭资久也经常参加戏班的演唱活动。谭曾经向王永祥学过戏,并且是永乐大戏院的房东。他与当地及外地来潍的名演员如李宗义、裘盛戎等多有交往,对京剧深有研究。
上述潍县戏班,班名一般不换,而戏班成员却是经常变换。一年四季一季一成,班主演员一季一换。所谓班主,即某一有活动力的演员,投到某一财东,能拿出部分粮食或现金,某人就用这些粮食或现金聘用演员,租赁戏箱,成立新班。演员进班只管演戏,报酬分期付清。演出收入全部由班主收存,最后汇总还账。当时由于潍县少有戏院,戏班的演出一般是流动性的,所以演员的生活很辛苦劳累。有时一个台口演完,为了下个台口演出,常常是夜戏下来接着赶路。他们确实可称之为是走江湖的。
由于戏班一年几次聚散,演员需搭新班,在当时潍县便自然形成了一个市场,这就是潍县北关的&悦来花店&,因店主姓张,故又称&张家花店&。该店原以贩卖棉花为业,几间草房搭着通铺,招揽过往贫寒旅客住宿。潍县京剧艺人尤其是农村演员,个个生活穷苦,张家花店条件虽差,但收费低廉,且可欠账。因此,凡来潍县演出的艺人,一季戏班结束等着再搭新班的都住在这里。为了方便艺人,店中常年设有伙房,不管那里来的,不管有钱无钱,只要有人介绍是来搭班唱戏的,就可在铺上睡,店中吃,而不必预先付款。等以后再结算。而且店中还有戏箱一付,一时未能搭班的艺人可以租赁戏箱结伙唱戏。所以说,小小花店,数间草房,能使无着落的艺人暂时食宿投靠,实可称之为&艺人之家&。
三十年代,潍县永乐大戏院建成后,有了永乐戏院的演出班子,永乐戏班是以前四喜班和永安班班底组成的。永乐戏班里有潍县人,也有不少是外地来的,但多年下来也已融入了潍县城的生活。这个戏班,生旦净丑行当全,大戏小戏都能演。当戏院子从外地请来名角时,戏班人马便为之配戏;当名角走后,便&山中无老虎,猴子成大王&,自己担起演戏的任务。永乐戏班里好演员不少,坤生(女老生)徐韵声、管凤云;花脸王永祥、徐全金;丑角胡群儿;旦角赵慧文、李云秋;丑婆宋翠宝、孙玉仙、刘艳霞;还有专演帝王的颜须之等。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徐韵声、胡群儿和王永祥。徐韵声原籍河北省,上世纪二十年代来到潍县,主工老生,唱做俱佳,曾塑造过诸葛亮、薛平贵、萧何等艺术形象,很受潍县戏迷欢迎。徐韵声才艺多端,戏路宽广,除了演老生,还演小生,在《红娘》里饰张生,在《吕布戏貂蝉》里饰吕布,都演得惟妙惟肖,活龙活现。徐的眼睛有点逗,人称&斜眼子生&,而这&斜眼子生&曾倾倒过无数戏众。外地外省剧团曾多次邀请她去演出、坐庄,但由于她对潍县的热爱,都一一婉言谢绝。胡群儿是永乐戏班的当家丑角,据说此人曾是个拉洋车的,因喜戏京戏,下海加入了永乐班。在《空城计》里,他是&老军&,在《钓金龟》里,他是张义,在《苏三起解》里他是解子。角色虽然不同,但都演得滑稽可笑,幽默风趣。王永祥是永乐班里&师爷&级的人物,不少演员都是他的徒弟。据说他课徒甚严,并以&打戏&出名。在舞台上,他专演《三国》戏里的张飞,因演得精彩逼真,人称&活张飞&。
永乐戏班存在和活动了数十年,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到五、六十年代,在潍县广大戏众中享有盛誉,影响广泛。
除了永乐戏班,在潍县(潍坊)现代史上还有一个戏班,即大同京剧团。
上世纪三十年代,潍县名绅丁叔言在潍县南坝崖商业街上建立中华大戏院,该戏院以演京剧为主。1948年潍县解放前夕,中华大戏院以有碍城防为由被驻潍国民党军拆除。潍县解放后不久,在张店组班演出的京剧演员宁顺来和在张店铁路机务段工作的张超,看好了南坝崖这一地段,便由张超出面集股,经市(潍县解放后当时改称潍坊特别市)人民政府批准,在中华大戏院旧址搭建了一座简易剧场(房顶搭盖芦席),取名&大同剧场&。宁顺来率张店中华戏院的部分演员雷振东、徐佩珠、李芳筠、穆庆林、庐务本、王华亭、陈振五、陈玉琴、郑宝庆、李金城、孔祥林、魏庆红等三十余人来到潍坊,于1949年4月正式在大同剧场开台演出。首场由王佩珠(旦角)、王佩霞(小生)姐妹领衔,演出了《红娘》、《勘玉钏》、《盘丝洞》等戏,颇受欢迎,大同京剧团也从此组建起来。
大同京剧团阵容比较不错。经理宁顺来既是文武全才的麒派老生,又是组建戏班的行家。其他业务骨干首推文武老生雷振东,他曾坐科北京富连成戏班,其父是著名老生雷喜福,因家学渊源,功底扎实,他能演唱好多戏,如《一捧雪》、《九更天》、《清风亭》、《定军山》《战太平》、《武昭关》和《挑滑车》等。许多来潍演出过的名演员,都曾向雷问艺。另外,还有小生穆庆来,老生陈伯涵、钟继祖,花旦林缦云,小丑王华亭、刘德宝,花脸庐务本及青年旦角陈玉琴等,都是相当突出的。鼓师杨培厚、琴师陈振武也是功夫深厚的老手。除本团演员,剧团还经常邀外地名角来潍演出。从1949年到1957年先后邀约来潍演出的有毛世来、管绍华、王熙苹、李元春、崔盛斌、王鸣钟、张鸣宇、黄少华、赵慧秋、赵麟竞、丁至云、林玉梅、周晓天、吴吟秋等。每当外地名角来潍,剧团都要在潍城各处广贴戏报,大力宣传,气氛热烈而浓厚。
1954年因和平路拓宽,大同剧场拆除。大同京剧团先后迁至东市场原天主教堂旧址、白浪河东沿土岭子等处搭建简易剧场演出。1955年,迁至与工商联合会合资修建的东关大街人民剧场。1958年市政府决定&大同&、&永乐&两个京剧团合并,组建了&潍坊市京剧团&,至此,为期十年的大同京剧团告终。
潍县戏院的建设和营造
  戏剧的演出需要地方,尤其需要固定的场所,这就要求有戏院的建设。在京剧传入潍县以前,潍县就有了戏剧演出的固定场所,最早的便是潍县城隍庙前的城隍庙戏楼。
  城隍庙戏楼的建造是在清乾隆年间。乾隆十七年,郑板桥在潍任知县时,重修城隍庙,届时便在庙对面建了一座戏楼。戏楼是卷棚式砖砌瓦顶建筑,雕梁画栋,十分气派。有四根雕饰华丽的楹柱。郑板桥在楹柱上亲撰两幅楹联,内容是&仪凤萧韶遥想当年节奏,文衣康乐休夸后代淫哇&;&切齿漫嫌前半本,平清只在局终头&。门楣横匾是&神之听之&。每当每年五月的庙绘期间,此戏楼便唱大戏,届时观者如堵,热闹非凡。
(编辑:杨龙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潍焦集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