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宣、朱瑾到底有没有诱惑曹、濮的士兵背叛朱温灭唐?

&>&&>& > 正文
作者:sdgm
发布时间:
来源:乌有之乡
字体:&&&|&&&&|&&
&&& 朱 温,何许人也?
&&& 朱 温,某些人眼中的开创“中国大混乱时代----五代十国”的“后梁太祖”,详情可见百度百科:。
&&& 这里将朱温干的几件“大事”简单总结一下:
&&&&朱 温 背叛革命
&&& 朱 温 原来是革命军黄巢中的一员大将,后来为了谋取自己的荣华富贵,背叛了黄巢,背叛了革命!
&&&&朱 温 阴谋杀害昔日的同盟者
&&& 朱温背叛黄巢投降唐朝后,与李克用联合绞杀黄巢起义军。为一点小隙,就火烧李克用驻地,妄图击杀李克用,只是人算不如天算,天降大雨,助李克用绝处逢生。
&&&&朱 温 背信弃义、恩将仇报
&&& 为击败秦宗权,朱温借助了朱宣、朱瑾的力量,后来却恩将仇报,攻杀朱宣。
&&&&朱 温 灭亡大唐
&&& 朱温背叛革命投降唐朝后,唐朝皇帝希望这个朱温能够忠于大唐,特赐名“全忠”。岂知这个假仁假义的“全忠”表面上“全忠”,但就是这个“全忠”最终灭亡了大唐,使中国陷入了“五代十国”、“有奶就是娘”的大混乱时期。
&&& 读史使人明智啊!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heji
无相关信息后梁(唐末朱温建立的政权)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唐末朱温建立的政权? 收藏 查看&后梁(唐末朱温建立的政权)[hòu liáng]
后梁(907~923年),五代十国之一,是的第一个朝代。907年,梁王()篡唐称帝,国号梁,建都开封,史称后梁,唐朝正式宣告灭亡,中国历史进入纷乱的五代十国时期。后梁自梁太祖朱温开国之前就长期与前身即河东的争霸直至亡国,共历三帝,前后17年。因为皇帝姓朱,为与南北朝时的相区别,故又称。简&&&&称所属洲亚洲首&&&&都开封、洛阳(909——913年)国家领袖朱温、& &主要民族汉族主要宗教佛教、道教存在时间907年6月1日~923年11月19日
梁,五代十国之一。自梁太祖(本名,后改名)于907年建国至于923年11月19日亡国,都城开封。盛时疆域约为今山东、河南两省,陕西、湖北的大部以及河北、安徽、江苏、山西、甘肃、宁夏、辽宁的一部分。历三主,共十七年。
朱温曾参加唐末,后叛降唐朝,被赐名朱全忠,中和三年(883年)又被授以军节度使,随后因镇压起义有功后梁地图,被封为。元年(901年)进封。天祐元年(904年),朱全忠杀宰相崔胤,逼迫迁都洛阳,挟持唐昭宗并诛宦官数百人,彻底剪除持续一百多年的势力。不久杀昭宗,另立其子为。开平元年(907年)废,自行称帝,建都开封,“大梁”,史称“朱梁”。至此唐朝正式宣告灭亡。中国历史由此也正式再一次全面进入了大割据的军阀混战时代。公元912年6月,朱温第三子杀父朱温自立称帝。913年2月,朱温第四子以讨逆之名又杀兄自立,称梁末帝。923年被后唐所灭。
朱温曾参加唐末领导的农民起义,后叛降唐朝,被赐名,与贵族等协同镇压。黄巢覆亡后,大唐王朝已名存实亡,各方形成的局面,其中以节度使朱全忠、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凤翔节度使、、节度使、淮南节度副大使等人势力最大,史载“郡将自擅,常赋殆绝,藩镇废置,不自朝廷”,“王室日卑,号令不出国门”。
天复元年(901年)被宦官幽禁,宰相乃召朱全忠救驾。韩全诲不得已投靠凤翔节度使李茂贞,朱全忠进攻凤翔,凤翔食尽待援。
天复三年(903年)后梁地图,节度使李茂贞杀宦官韩全诲等七十余人,与朱全忠和解,护送昭宗出城,昭宗又回到长安。崔胤指责宦官“大则构扇藩镇,倾危国家;小则卖官鬻爵,蠹害朝政”,不久朱全忠尽杀宦官数百人,废,完全控制。
元年(904年),朱全忠杀宰相,逼迫昭宗迁都洛阳,八月杀昭宗,另立其子李柷为帝,是为。
天佑二年(905年),在亲信鼓动下,朱全忠于白马驿(今河南境)一夕杀尽杀宰相、等朝臣三十余人,投尸于河,史称“”。朱全忠原为大将,原名。降唐后朱全忠赐名全忠,任宣武军节度使,据(今河南开封),渐渐成为唐末最强大的藩镇,并受封为梁王。元年(904年)闰四月,自长安劫持至东都洛阳,又于八月加害,并另立其年仅13岁的儿子为帝,即。
唐天祐四年四月十八日(907年6月1日),朱全忠改号大梁,建元开平,史称朱梁,是为梁太祖。梁朝疆土是五个王朝中最小的一个,辖地仅今河南、山东两省,陕西、湖北大部,河北、宁夏、山西、江苏、安徽等省的一部。
朱温篡唐后,原唐河东镇、西川镇、淮南镇、凤翔等北方强镇均不承人梁朝,仍用唐天复、天祐之号。同年(907年),王建也称帝,建立了。当时南方割据势力多表示归顺梁,朱温遂晋封割据湖南的为楚王,占据的为王,据有广东一带的为大彭王,占有福建的为闽王。并封河北三镇的镇州为,王处直为北平王,909年又封的为,后刘守光称帝,史称。加上淮南的,的,河东的,连同后梁,十多个割据势力并存。由于在唐末以来朱温便与有旧怨,所以自建国起,梁与晋王李克用、父子持续战斗,直至亡国。梁朝建立后发兵8万,打算收复被李克用占据的,但围攻半年不下。次年(908年)初李克用病死,李存勖继为晋王,亲率晋军为潞州解围,大获全胜。
梁太祖疑功臣,迫使(今河北)的赵王和(今属河北)北平王,于(910年)起兵反梁,与晋国结盟,并向晋王求援。(911年)初,李存勖率晋军以及镇、定联军击梁军于(今属河北),经过一日激战后,梁军大败。晋军追击150余里,直至(今河北),又连克(今河南)、(今属河南)等地。梁太祖亦亲自率军前往洛阳设防。梁军主力受损,梁处于劣势。
次年(912年),梁太祖趁晋攻燕,带病亲率军北上,号称50万大军。昼夜兼行,至下博(今河北),率军5万转攻(今)。其时晋军主力北攻幽州,南方空虚,晋在赵州(今河北)的驻守军以小部队骚扰梁军,又派数百骑兵伪装梁军,趁夜袭了梁太祖营寨,外加被晋军释放的梁军士兵,归来后传言李存勖亲率大军来攻,梁太祖惊惶失措,遂烧营夜遁。二年(912年)五月,梁太祖退至洛阳,病入膏肓,同年六月,为第三子所杀。次年,友圭又被其四弟友贞联合禁军讨灭,友贞继位,是为。后梁内乱相继,只有大将率军与晋、赵周旋于河北。
元年朱友贞(915年)春,杨师厚死,梁朝廷密谋把杨师厚的领地一分为二,(今河北东北)军士叛降于晋,乃亲征出兵黄泽岭(今山西东南),又袭(今属山东)、,梁军连战皆败。次年春,梁末帝命率军3万北上,直奔太原,企图袭取晋军基地,但为守城军击败。
(918年)八月,晋王李存勖从魏州举兵南下,想要灭梁,与梁军相持于一带。十二月下旬,晋军至胡柳陂(今西南),率梁军跟踪而至,两军激战,梁军骑军败,西逃时冲散了晋军的西线部队,晋名将战死。晋将、王建及率骑兵冲击梁步兵,梁军惨败,伤亡近3万。但晋军也因此战元气大伤,梁晋战争沉寂了一段时期。
(921年)春,晋王李存勖正拟称帝之际,为部下所杀。张文礼勾结后梁与契丹。晋军进围镇州时,梁军袭击晋军,却反为晋军所败,死伤2万多人。三年(923年),称帝,国号唐,是为庄宗,史称。后梁龙德三年、后唐(923年)闰四月末,后唐乘后梁西攻(今山西),派大将率骑5000袭(今山东),次日清晨占之。后梁启用为帅,为副帅,调集精兵10万北讨后唐。亲自率军与梁军苦战于(今)。后王彦章兵败(今山东)被俘斩。923年11月19日唐军达开封城下,开封随即降唐,梁亡。梁末帝自杀。元年(907年)朱温废,自行称帝,改名为晃,建都开封,为“梁”,后人称为梁太祖。升(今)为,称东都;以洛阳为;(909),由开封迁都洛阳,封为济阴王,次年又杀李柷,自此历时289年的唐朝灭亡,中国进入五代十国的纷乱时期。
朱温在位时,皇位继承人未定。(912)二月,他亲统大军与晋争河北,得病返洛阳。六月,三子发动政变杀温,自立为帝。次年正月,改元。二月,朱温第四子朱友贞联合洛阳发动兵变,友珪自杀。
(913),朱友贞即在开封称帝(先后改元贞明、龙德),是为,还都开封。又复年号为乾化三年。友贞猜忌大臣,内部分裂,梁朝国力进一步削弱。
朱温在称帝前后,革除了一些唐朝积弊,奖励农耕,减轻租赋,基本上统一黄河中下游地区,与河东(今山西太原西南)的晋(李克用)、南方的吴、、楚、闽、、剑南的、凤翔的岐(李茂贞)、的燕()等政权并立。朱温虽然作了某些改革,但他残暴成性,战争中滥行杀戮,与据有太原的李克用、父子连年作战,使黄河两岸遭到严重破坏。
龙德三年(923)十月,李存勖攻入开封,末帝自杀。梁朝亡。文臣
、、、、、康怀贞、王重师、李思安、、、、、、、(后投降岐)、、、(后投降)等。靖王、、惠王、邵王、朗王、安王、密王、彬王、朱友圭、福王朱友璋、均王朱友贞、贺王朱友雍、建王朱友徽、康王朱友敬、博王(原名康勤)、冀王朱友谦(原名)。
颍川王、邺师厚、王高季兴、楚王马殷、、闽王王审知、刘守光、赵王王镕、北平王王处直、彭郡王刘隐、南海王。朱全忠当上皇帝以后,改名,史称梁太祖。这一时期局势变化很快,朱全忠的头号敌人李克用在(908年)因病死亡,其子李存勖继晋王位。李存勖继位之时,潞州已经被梁军围攻了一年有馀,形势非常危急。李存勖利用梁军以为他正忙于丧事,戒备松懈之机,亲率大军,直扑潞州,打破了梁军围攻潞州而修筑的夹寨,斩梁军统帅,梁军大败,死亡万馀人,委弃的资粮、军械,堆积如山。此战对梁晋两方关系都很大,如梁军获胜,等于打开了河东的门户,可以直攻晋的首府太原;如晋军获胜,不仅可以巩固河东的南境,而且向南可以威胁梁的统治中心——河南地区。朱全忠听到夹寨被攻破的消息后,大惊失色,感叹地说:“生子当如李亚子,我子豚犬耳!”亚子是李存勖的小字。
然后李存勖着手整顿松弛的军纪,发展农业生产,减轻赋税,优抚孤寡,稳定内部秩序,选用人才,整军备战,使河东境内面貌焕然一新。
这一时期后梁内部却接连发生变乱,王处直、节度使王镕,因朱全忠处心积虑地削除异己而举兵反梁,并且投靠李存勖,推其为盟主,共同反梁。朱全忠听信谗言,杀死佑国节度使,并诛灭全族,大将刘知俊疑惧,遂在同州举兵造反,与李茂贞联合,共同讨朱。朱全忠还妒贤嫉能,借口马瘦斩杀了屡立战功的骁将;又以违抗军令罪,处死了大将、;宿将、养子,因参与杀害唐昭宗,朱全忠为推脱罪责,将他们处斩;是其著名的战将,朱全忠寻故杀之,诸将苦苦求饶,被朱全忠赶出;本为朱全忠爱将,因故被贬后,心怀不满,也被处死。后梁内部矛盾激化,极大地削弱了实力。
(910年)十一月,朱全忠派大将率大军讨伐成德王镕、义武王处直,李存勖亲率大军增援。次年,两军在柏乡(今河北境内)相遇,后梁军队铠甲鲜明,缕金挂银,光彩耀日,晋军望见颇有惧意。晋大将周德威鼓励将士说:“梁军为汴州天武军,皆为市井之徒,衣甲虽鲜明,然战斗力极差,十不能挡汝一,希望大家努力作战,擒获一人,足可致富,此乃奇货,机不可失!”晋军斗志昂扬,士气大振。周德威先派小股部队袭扰梁军,待其疲惫困乏之时,全力出击,大败梁军,死尸蔽野,抛弃的军资器械不计其数。柏乡之战是梁晋争衡的转折点,此战之后,战略主动权转移到晋军一方。
(912年),幽州刘守光(刘仁恭之子)进攻成德、义武,李存勖率大军赴援。刘守光担心不是敌手,遂向朱全忠求援,朱全忠为报柏乡之仇,亲率大军攻晋。行至下博,讹传晋大军涌至,梁军惊慌失措,急忙逃至。晋将仅率少量军队,突袭后梁大军,朱全忠夜间不辨虚实,烧营而遁。情急之中,迷失方向,错走了一百五十多里。河北之民对梁军的残暴非常愤恨,纷纷拿起农具袭击梁军。朱全忠连吃败仗,羞愤交加,狼狈逃回,患病卧床不起。
朱全忠流氓出身,性情暴躁残忍,晚年由于战事不利,猜忌之心日重,除了肆无忌惮地杀戮外,便是纵欲宣淫。除了在宫中宣淫外,他还对大臣的女眷肆行淫乱。河南尹、,是五代十国时期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他在恢复中原地区的社会生产方面贡献颇大,朱全忠连年征伐,所需军需物资全赖张全义支持,就是这样一个人物,朱全忠对其家属女眷也不放过。他巡幸洛阳时,住在张全义家中,将其女儿、媳妇一一奸淫。张全义诸子气愤难忍,打算杀死朱全忠,被张全义苦苦劝阻。尤为荒淫的是,朱全忠对自己的儿媳也不放过,无论是养子或是亲子之媳,逐一召见侍寝,公然宣淫,行同禽兽。而他的那些儿子为了争宠,甘愿献出自己妻子,而毫无羞耻之心。他们利用自己妻子入宫侍寝的机会,打听消息,窃取机密,争夺储位。养子之妻,貌美灵巧,深得朱全忠宠爱,由于这个原因,朱全忠对文也非常宠爱,竟然超过了自己的亲子。
乾化二年,朱全忠败回汴梁,又转至洛阳,由于病势垂危,遂打算将朱友文从汴梁召来,嘱咐后事。朱友珪虽是朱全忠的亲子,但由于其母只是一个营妓(即),故不为朱全忠所喜。然而朱友珪却是一个野心很大的人,参与到争夺储位的斗争中来。这时他的妻子张氏正在朱全忠身边陪侍,探知这个消息,并且得知朱全忠要将朱友珪贬为刺史,马上密告给朱友珪。朱友珪惊恐不安,顿起杀机,于是他买通将校,引兵入宫,将朱全忠杀死,称帝于洛阳。为了斩草除根,他派人赶到汴梁,杀死了朱友文。朱友珪朱友珪弑父,引起了朱全忠诸子的气愤与不满,他们想方设法,要取而代之。对于朱友珪的这种状况,明眼人都很清楚,知其必败无疑。宰相敬翔称病不出,朱全忠的养子传檄诸道,问罪朱友珪,并以河中镇归降了李存勖。后梁宿将杨师厚,素为朱全忠所猜忌,这时也乘机占据。朱友珪不敢得罪,只好承认既成事实,任命其为节度使。对于这样一个人物,朱友珪当然不愿轻易接受其摆布,他令杨师厚入朝商议军情,想借机铲除,以绝后患。杨师厚率精兵万人入洛,朱友珪见状,哪里还敢动手,只得厚赐遣送归镇。在这场斗争中,朱友珪非但没有得利,反倒示弱于人;杨师厚更加骄横,对于朱氏诸子视若草芥。[1]
朱全忠的第四子朱友贞,也想夺取皇位,只是苦于没有实力。朱友珪命他杀害朱友文,他也不敢违抗,只得奉命办事。因此,朱友珪即位后,任命他为东京留守、行、检校司徒。这时后梁的另一大臣有事来到汴梁,朱友贞设宴款待,席间言及皇位之事,朱友贞遂乘机向他请教,如何可以取而代之?赵岩说:“此事易如反掌,成败全在公(指杨师厚)一人,只要得其一言,立即奉命而行。”杨师厚位高权重,禁军将士多为其部下,又占据魏博重镇,精兵猛将多在其掌握之中,所以赵岩才劝朱友贞结好于杨师厚。赵岩当时也在禁军中任职,返回洛阳后,便把与朱友贞商议的内容告诉了都指挥使,得到了袁的支持。朱友贞又派心腹交前往魏州见杨师厚,答应事成之后,赐给劳军钱五十万贯,并许愿杨师厚可以再兼领一个藩镇。杨师厚犹豫不决,对其部下说:“我与友珪君臣之分已定,今无故改图,别人又会怎么议论我?”马慎交劝喻说:“友珪以子弑父,天下人皆知,友贞是太祖至亲之子,仗义讨贼,名正言顺。如果一旦事成,令公又如何相处?”杨师厚醒悟,决意支持朱友贞。于是他派人入洛阳,密与赵岩、袁象先等商议举事计划。
得到杨师厚的支持后,朱友贞便放心大胆地行动起来。在此之前,龙骧军的一个军官在反叛,搜捕其同党的行动四处进行,朱友贞派人潜入其军中,散布谣言说:“友珪因为龙骧军曾经发生过叛乱,此次把你们召到洛阳,将要全部坑杀。”当时左右龙骧军驻扎在汴梁,朱友贞伪造友珪诏书,调其入洛阳,然后借机煽动龙骧军起事。龙骧军将校闻知这个消息,非常惊恐,纷纷到朱友贞处,向他请教逃生之路。朱友贞乘机煽动他们起兵诛杀友珪,诸将校也表示愿意拥戴友贞。朱友贞掌握了龙骧军的兵权后,马上派人密告赵岩、袁象先,于是赵、袁等人率突入宫中,杀死了朱友珪,然后拥立朱友贞在汴梁即皇帝位。朱友贞即位后,史称梁末帝。由于他是依靠将校的拥戴当上皇帝的,所以即位之后,大肆赏赐,花费了巨额钱财。加之连年征战,军费开支浩大,使后梁财政日趋紧张。为了满足需要,梁末帝任用贪吏,搜刮民财,致使社会矛盾骤然激化。
杨师厚倚仗其拥立之功,更加骄矜不法,目无君主。梁末帝惧怕其势大,朝中事务无论巨细,皆先咨询后而施行,杨师厚俨然成了后梁的。好在杨师厚毕竟年高,不久就病死了。梁末帝得知消息后,如释重负,在宫中设宴庆贺。
但是杨师厚所在的魏博镇仍然是一个很大的威胁,魏博兵多将广,勇悍善战,地理位置又靠近汴梁,如果这一威胁不解除,梁末帝仍然难以安生。于是其亲信赵岩献计,不如趁其军中无主,将魏博一分为二,可以达到削弱其强势地位的目的。梁末帝听从其计,下诏将魏博分为天雄、昭德两镇,其府库将士对半而分。又恐魏博将士不服,遂派大将刘率大军六万渡过黄河,逼近,准备弹压。
魏博将士不愿背井离乡,聚众哗变,他们纵火大掠,劫持了新任节度使,请降于晋。李存勖喜出望外,亲率军队到魏州,接收了军政大权。这一变化对晋来说,无疑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不仅一举占据了魏博这一军事重镇,直接威胁到后梁的统治中心汴梁,而且获得了魏博的久战之精兵,使其大大地增强了,尤其魏博银枪效节军的获得,意义更大,这支军队战斗力勇悍异常,李存勖收其为亲军,后来在灭亡后梁的战争中出力甚大。
梁末帝当然不甘心魏博就此失去,催促刘迅速进军,收复魏博。刘是后梁诸将中非常杰出的将领,多谋善断,用兵诡诈。他自知晋军兵力强大,不能正面硬拼,于是派军队间道袭击太原,妄图调动晋军主力回救,然后再攻取魏博。李存勖洞察其谋,结果没有得逞,只好退屯,闭营不出。梁末帝连诏催其出战,刘因军粮不足,请求每人发给十斛粮,才可进行反攻。梁末帝大怒,下诏严责,又派人督战。刘无奈,只好勉强进兵,结果大败而回。从此,刘,以避晋军锋芒。(916年),李存勖为了引诱梁军出战,留大将驻守原处,扬言自己返回太原。梁末帝闻言,又一次催促刘进兵魏州,并且说:“社稷存亡,全系此战,望将军勉之!”刘只好再次进兵,在故元城(今河北大名东)西与晋军遭遇,梁军大败,仅步兵被歼的就达七万之众。这时派去袭击太原的梁军在城内守军与城外援军的夹击下,也大败溃退。晋军还乘胜进击,连下邢、洺等州,从而使河北之地尽数归于晋,与后梁形成夹河(黄河)对峙的局面。围绕着争夺魏博镇的这场战争,以晋军全胜后梁彻底失败而宣告结束,梁末帝得知战败的消息后,哀叹说:“吾大事去矣!”
这一时期后梁皇室内部的矛盾也趋激化,朱氏诸子互相猜忌,时刻想发动,以夺取皇位。,梁末帝的妃死亡,临出葬的前一夜,末帝之弟遣心腹之人潜入寝宫,谋刺末帝,事泄被杀。从此以后,末帝更加疏远宗室兄弟,宠信赵岩及德妃兄弟张汉鼎、等人,他们均居近密之职,军国大事,多与他们商议,每次出兵也一定派这些人前往监军。而赵岩等人也倚仗权势,卖官鬻爵,离间将相,搞得朝中乌烟瘴气,人心涣散。老臣敬翔、李振等,虽居相位,所言多不见用。李振干脆称病不出,不问政事,以避赵、张祸害。自此,后梁政事更加混乱,直至灭亡。[2]公元923年10月,后唐养子率领大军逼近都城。朱友贞的臣子纷纷逃离,连也被部下盗走,守兵不少人开了小差,,守军单薄,使朱友贞束手无策,急得日夜哭泣。戊寅日,他对身旁的都指挥使说:“姓李的是我们大梁的世仇,我不能投降他们,与其等着让他们来杀,还不如由你先将我杀了吧。”皇甫麟忙说:“臣下只能替皇上效命,怎么能动手伤害皇上呢!”朱友贞说:“你不肯杀我,难道是准备将我出卖给姓李的吗?”皇甫麟拔出佩剑,想自杀以明心迹。朱友贞说:“我和你一起死。”说着,握住皇甫麟手中的剑柄,横剑往自己颈项一挥,血流如注,倒地死去。也哭着自刎而死。[1]《·梁本纪第一》:
太祖神武元圣孝皇帝,姓朱氏,宋州砀山午沟里人也。其父诚,以《五经》教授乡里,生三子,曰全昱、存、温。诚卒,三子贫,不能为生,与其母佣食萧县人刘崇家。全昱无他材能,然为人颇长者。存、温勇有力,而温尤凶悍。  唐僖宗乾符四年,黄巢起曹、濮,存、温亡入贼中。巢攻岭南,存战死。巢陷京师,以温为东南面行营先锋使。攻陷同州,以为同州防御使。是时,天子在蜀,诸镇会兵讨贼。温数为河中王重荣所败,屡请益兵于巢,巢中尉孟楷抑而不通。温客谢瞳说温曰:「黄家起于草莽,幸唐衰乱,直投其隙而取之尔,非有功德兴王之业也,此岂足与共成事哉!今天子在蜀,诸镇之兵日集,以谋兴复,是唐德未厌于人也。且将军力战于外,而庸人制之于内,此章邯所以背秦而归楚也。」温以为然,乃杀其监军严实,自归于河中,因王重荣以降。都统王铎承制拜温左金吾卫大将军、河中行营招讨副使,天子赐温名全忠。  中和三年三月,拜全忠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四月,诸镇兵破巢,复京师,巢走蓝田。七月丁卯,全忠归于宣武。是岁,黄巢出蓝田关,陷蔡州。节度使秦宗权叛附于巢,遂围陈州。徐州时溥为东南面行营兵马都统,会东诸镇兵以救陈。陈州刺史赵犨亦乞兵于全忠。溥虽为都统而不亲兵,四年,全忠乃自将救犨,率诸镇兵击败巢将黄邺、尚让等。犨以全忠为德,始附属焉。是时,河东李克用下兵太行,度河,出洛阳,与东兵会,击巢。巢已败去,全忠及克用追败之于郾城。巢走中牟,又败之于王满。巢走封丘,又大败之。巢挺身东走,至泰山狼虎谷,为时溥追兵所杀。九月,天子以全忠为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沛郡侯。光启二年三月,进爵王。义成军乱,逐其节度使安师儒,推牙将张骁为留后,师儒来奔,杀之。遣朱珍、李唐宾陷滑州,以胡真为留后。十二月,徙封吴兴郡王。  自黄巢死,秦宗权称帝,陷陕、洛、怀、孟、唐、许、汝、郑州,遣其将秦贤、卢瑭、张晊攻汴。贤军板桥,晊军北郊,瑭军万胜,环汴为三十六栅。王顾兵少,不敢出。乃遣朱珍募兵于东方,而求救于兖、郓。三年春,珍得万人、马数百匹以归。乃击贤板桥,拔其四栅。又击瑭万胜,瑭败,投水死。宗权闻瑭等败,乃自将精兵数千,栅北郊。五月,兖州朱瑾、郓州朱宣来赴援。王置酒军中,中席,王阳起如厕,以轻兵出北门袭晊,而乐声不辍。晊不意兵之至也,兖、郓之兵又从而合击,遂大败之,斩首二万余级。宗权与晊夜走,过郑,屠其城而去。宗权至蔡,复遣张晊攻汴。王闻晊复来,登封禅寺后冈,望晊兵过,遣朱珍蹑之,戒曰:「晊见吾兵必止。望其止,当速返,毋与之斗也。」已而晊见珍在后,果止。珍即驰还。王令珍引兵蔽大林,而自率精骑出其东,伏大冢间。晊止而食,食毕,拔旗帜,驰击珍。珍兵小却,王引伏兵横出,断晊军为三而击之。晊大败,脱身走。宗权怒,斩晊。而河阳、陕、洛之兵为宗权守者,闻蔡精兵皆已歼于汴,因各溃去。故诸葛爽将李罕之取河阳、张全义取洛阳以来附。十月,天子使来,赐王纪功碑。朱宣、朱瑾兵助汴,已破宗权东归,王移檄兖、郓,诬其诱汴亡卒以东,乃发兵攻之,取其曹州、濮州。遂遣朱珍攻郓州,大败而还。十二月,天子使来,赐王铁券及德政碑。  淮南节度使高骈死,杨行密入扬州,天子以王兼淮南节度使。王乃表行密为副使,以行军司马李璠为留后。璠之扬州,行密不纳。文德元年正月,王如淮南,至宋州而还。是时,秦宗权陷襄州,以赵德諲为节度使。德諲叛于宗权以来附。天子因以王为蔡州四面行营都统,以德諲为副。  三月庚子,僖宗崩。天雄军乱,囚其节度使乐彦贞。其子相州刺史从训攻魏,来乞兵。遣朱珍助从训攻魏。而魏军杀彦贞,从训战死,魏人立罗弘信,珍乃还。张全义取河阳,逐李罕之。罕之奔于河东。李克用遣兵围河阳,全义来求救,遣丁会、牛存节救之,击败河东兵于沇河。  五月,行营讨蔡州,围之百余日,不克。是时,时溥已为东南面都统,又以王统行营,而溥犹称都统。王乃上书,论溥讨蔡无功而不落都统,且欲激怒溥以起兵端。初,高骈死,淮南乱,楚州刺史刘瓒来奔,纳之,及王兵攻蔡不克,还,欲攻徐,乃遣朱珍将兵数千以东,声言送瓒还楚州。溥怒论己,又闻珍以兵来,果出兵拒之。珍战于吴康,大败之,取其丰、萧二县。遂攻宿州,下之。珍屯萧县,别遣庞师古攻徐州。龙纪元年正月,师古败溥于吕梁。淮西牙将申丛执秦宗权,折其足,将槛送京师;别将郭璠杀丛,篡宗权以来献。王遣行军司马李璠献俘于京师,表郭璠淮西留后。三月,天子封王为东平王。七月,朱珍杀李唐宾,王如萧县,执珍杀之,遂攻徐州。冬,大雨,水,不能军而旋。  初,秦宗权遣其弟宗衡掠地淮南。是岁,宗衡为其将孙儒所杀,儒攻杨行密于扬州。淮南大乱,行密走宣州,儒入扬州。大顺元年春,遣庞师古攻孙儒于淮南,大败而还。四月,宿州将张筠以宿州复归于时溥,王自将攻之,不克。  初,黄巢败走,李克用追之,至于冤朐,不及而旋。过汴,驻军于北郊,王邀克用置酒上源驿,夜以兵攻之。克用逾城而免,讼其事于京师,天子知曲在汴而和解之。至是,宰相张浚私与汴交,王厚之以赂,浚为汴请伐河东。唐诸大臣皆以为不可兴师。浚挟汴力,请益坚。天子不得已,许之。五月,以浚为太原四面行营都统,王为东南面招讨使。然王不亲兵,以兵三千属浚而已。浚屯于阴地。河东叛将冯霸杀潞州守将李克恭来降,遣葛从周入潞州。李克用遣康君立攻之,从周走河阳。九月,王如河阳。十月,天子以王兼宣义军节度使,遂如滑州,假道于魏,以攻河东,且责其军须,亦所以怒魏为兵端也。魏人果以谓非兵所当出,而辞以粮乏,皆不许。于是攻魏。十一月,张浚之师大败于阴地。二年正月,王及魏人战于内黄,大败之,屠故元城,罗弘信来送款。十月,克宿州。十一月,曹州将郭绍宾杀其刺史郭饶来降。十二月,丁会败朱瑾于金乡。景福元年二月,攻郓州,前军朱友裕败于斗门,王军后至,又败而还。冬,友裕取濮州,遂攻徐州。二年四月,庞师古克徐州,杀时溥。王如徐州,以师古为留后,遂攻兖、郓。
乾宁元年二月,王及朱宣战于渔山,大败之。二年八月,又败宣于梁山。十一月,又败之于巨野。兖、郓求救于河东,李克用发兵救之,假道于魏。既而魏人击之,克用怒,大举攻魏。罗弘信来求救,遣葛从周救魏。是岁,李克用封晋王。三年五月,战于洹水,擒克用子落落,送于魏,杀之。七月,凤翔李茂贞犯京师,天子出居于华州。王请以兵赴难,天子优诏止之。又请迁都洛阳,不许。四年正月,庞师古克郓州,王如郓州,以朱友裕为留后。遂攻兖州。朱瑾奔于淮南,以葛从周为兖州留后。九月,攻淮南,庞师古出清口,葛从周出安丰,王军屯于宿州。杨行密遣朱瑾先击清口,师古败死。从周亟返兵,至于渒河,瑾又败之。王惧,驰归。  光化元年三月,天子以王兼天平军节度使。四月,遣葛从周攻晋之山东,取邢、洺、磁三州。襄州赵匡凝自其父德諲时来附,匡凝又与杨行密、李克用通,而其事泄。七月,遣氏叔琮、康怀英攻匡凝,取其泌、随、邓三州。匡凝请和,乃止。十二月,李罕之以潞州来降。二年,幽州刘仁恭攻魏,罗绍威来求救。王救魏,败仁恭于内黄。四月,遣氏叔琮攻晋太原,不克。七月,李克用取泽、潞。十一月,保义军乱,杀其节度使王珙,推其牙将李璠为留后,其将朱简杀璠来降。以简为保义军节度使。三年四月,遣葛从周攻刘仁恭之沧州,取其德州,及仁恭战于老鸦堤,大败之。八月,晋取洺州。王如洺州,复取之。是时,镇、定皆附于晋。遂攻镇州,破临城,王镕来送款。进攻定州,王郜奔于晋,其将王处直以定州降。  唐宦者刘季述作乱,天子幽于东宫。天复元年正月,护驾都头孙德昭诛季述,天子复位。封王为梁王。遣张存敬攻王珂于河中,出含山,下晋、绛二州。王珂求救于晋,晋不能救,乃来降。三月,大举攻晋。氏叔琮出太行,取泽、潞。葛从周、张存敬、侯言、张归厚及镇、定之兵,皆会于太原,围之,不克,遇雨而还。五月,天子以王兼河中尹、护国军节度使。六月,晋取慈、隰。  自刘季述等已诛,宰相崔胤外与梁交,欲假梁兵尽诛宦者。而凤翔李茂贞、邠宁王行瑜等,皆遣子弟以精兵宿卫天子,宦官韩全诲等亦因恃以为助。天子与胤计事,宦者属耳,颇闻之。乃选美女,内之宫中,阴令伺察其实。久之,果得胤奏谋所以诛宦者之说,全诲等大惧,日夜相与涕泣,思图胤以求全。胤知谋泄,事急,即矫为制,召梁兵入诛宦者。十月,王以宣武、宣义、天平、护国兵七万,至于河中,取同州,遂攻华州,韩建出降。全诲等闻梁王兵且至,即以岐、邠宿卫兵劫天子奔于凤翔。王乃上书言胤所以召之之意。天子怒,罢胤相,责授工部尚书,诏梁兵还镇。王引兵去,攻邠州,屯于三原。邠州节度使杨崇本以邠、宁、庆、衍四州降。崔胤奔于华州。二年春,王退军于河中。晋攻晋、绛。遣朱友宁击败晋军于蒲县,取汾、慈、隰,遂围太原,不克而还,汾、慈、隰复入于晋。四月,友宁引兵西,至兴平,及李茂贞战于武功,大败之。王兵犯凤翔,茂贞数出战,辄败,遂围之。十一月,鄜坊李周彝以兵救凤翔,王遣孔勍袭鄜州,虏周彝之族,徙于河中,周彝乃降。是时,岐兵屡败,而围久,城中食尽,自天子至后宫,皆冻馁。三年正月,茂贞杀韩全诲等二十人,囊其首,示梁军,约出天子以为解。甲子,天子出幸梁军。遣使者驰召崔胤,胤托疾不至。王使人戏胤曰:「吾未识天子,惧其非是,子来为我辨之。」天子还至兴平,胤率百官奉迎。王自为天子执辔,且泣且行,行十余里,止之。人见者,咸以为忠。己巳,天子至自凤翔,素服哭于太庙而后入,杀宦者七百余人。二月甲戌,天子赐王「回天再造竭忠守正功臣」,以辉王祚为诸道兵马元帅,王为副元帅。王乃留子友伦为护驾指挥使,以为天子卫,引兵东归。天子饯于延喜楼,赐《杨柳枝》五曲。  初,梁兵已西,青州王师范遣其将刘鄩袭据梁兖州。王已还梁,四月,如郓州,遣朱友宁攻青州。师范败之于石楼,友宁死。九月,杨师厚败青人于临朐,取其棣州,师范以青州降,而鄩亦降。友伦击鞠,坠马死。王怒,以为崔胤杀之,遣朱友谦杀胤于京师。其与友伦击鞠者,皆杀之。  自天子奔华州,王请迁都洛阳,虽不许,而王命河南张全义修洛阳宫以待。天祐元年正月,王如河中,遣牙将寇彦卿如京师,请迁都洛阳,并徙长安居人以东。天子行至陕州,王朝于行在,先如东都。是时,六军诸卫兵已散亡,其从以东者,小黄门十数人,打球供奉、内园小儿等二百余人。行至谷水,王教医官许昭远告其谋乱,悉杀而代之,然后以闻。由是天子左右皆梁人矣。四月甲辰,天子至自西都。是时,晋王李克用、岐王李茂贞、楚王赵匡凝、蜀王王建、吴王杨行密闻梁迁天子洛阳,皆欲举兵讨梁,王大惧。六月,杨崇本复附于岐。王乃以兵如河中,声言攻崇本,遣朱友恭、氏叔琮、蒋玄晖等行弑,昭宗崩。十月,王朝于京师,杀朱友恭、氏叔琮。十一月,攻淮南,取其光州,攻寿州,不克而旋。二年二月,遣蒋玄晖杀德王裕等九王于九曲池。六月,杀司空裴贽等百余人。七月,天子使来,赐王「迎銮纪功碑」。  王欲代唐,使人谕诸镇,襄州赵匡凝以为不可。遣杨师厚攻之,取其唐、邓、复、郢、随、均、房七州。王如襄州,军于汉北。九月,师厚破襄州,匡凝奔于淮南。师厚取荆南,荆南留后赵匡明奔于蜀。遂出光州,以攻寿州,不克。天子卜祀天于南郊,王怒,以为蒋玄晖等欲祈天以延唐。天子惧,改卜郊。十一月辛巳,天子封王为魏王、相国,总百揆。以宣武、宣义、天平、护国、天雄、武顺、佑国、河阳、义武、昭义、武宁、保义、忠义、武昭、武定、泰宁、平卢、匡国、镇国、荆南、忠武二十一军为魏国,备九锡。王怒,不受。十二月,天子以王为天下兵马元帅。王益怒,遣人告枢密使蒋玄晖与何太后私通,杀玄晖而焚之,遂弑太后于积善宫。又杀宰相柳璨,太常卿张延范车裂以徇。天子诏以太后故停郊。  三年春,魏州罗绍威谋杀其牙军,来假兵以虞变,王为发兵北攻刘仁恭之沧州,兵过魏而绍威已杀牙军,其兵之在外者果皆叛,据贝、卫、澶、博州,王以兵悉杀之。遂攻沧州,军于长芦。刘仁恭求救于晋。晋人取潞州,王乃旋军。
《·梁本纪第二》:
开平元年春正月壬寅,天子使御史大夫薛贻矩来劳军。宰相张文蔚率百官来劝进。夏四月壬戌,更名晃。甲子,皇帝即位。戊辰,大赦,改元,国号梁。封唐主为济阴王。升汴州为开封府,建为东都,以唐东都为西都。废京兆府为雍州。赐东都酺一日。契丹阿保机使袍笏梅老来。  五月丁丑朔,以唐相张文蔚杨涉为门下侍郎,御史大夫薛贻矩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戊寅,渤海、契丹遣使者来。乙酉,封兄全昱为广王,子友文博王,友珪郢王,友璋福王,友贞均王,友徽建王,侄友谅衡王,友能惠王,友诲邵王。甲午,改枢密院为崇政院,太府卿敬翔为使。是月,潞州行营都指挥使李思安及晋人战,败绩。六月甲寅,平卢军节度使韩建守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秋七月己亥,追尊祖考为皇帝,妣为皇后;皇高祖黯谥曰宣元,庙号肃祖,祖妣范氏谥曰宣僖;曾祖茂琳谥曰光献,庙号敬祖,祖妣杨氏谥曰光孝;祖信谥曰昭武,庙号宪祖,祖妣刘氏谥曰昭懿;考诚谥曰文穆,庙号烈祖,妣王氏谥曰文惠。八月丁卯,同州虸蚄虫生。隰州黄河清。九月,括马。冬十月己未,讲武于繁台。十一月壬寅,赦亡命背军髡黥刑徒。  二年春正月丁酉,渤海遣使者来。己亥,卜郊于西都。弑济阴王。二月辛未,契丹阿保机遣使者来。三月壬申朔,如西都。丙子,如怀州。丁丑,如泽州。戊寅,封鸿胪卿李崧介国公,为二王后。壬午,匡国军节度使刘知俊为潞州行营招讨使。癸巳,改卜郊。张文蔚薨。夏四月癸卯,杨涉罢,吏部侍郎于兢为中书侍郎,翰林学士承旨礼部侍郎张策为刑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壬子,至泽州。五月己丑,潞州行营都虞候康怀英及晋人战于夹城,败绩。戊戌,立唐三庙。契丹遣使者来。六月壬寅,忠武军节度使刘知俊为西路行营招讨使,以伐岐。己酉,杀右金吾卫上将军王师范,灭其族。丙辰,刘知俊及岐人战于漠谷,败之。秋九月丁丑,如陕州,博王友文留守东都。冬十月丁未,至自陕州。十一月癸巳,张策罢,左仆射杨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十二月己亥,以介国公为三恪,酅国公、莱国公为二王后。  三年春正月甲戌,如西都。复然灯以祈福。庚寅,享于太庙。辛卯,有事于南郊,大赦。丙申,群臣上尊号,曰睿文圣武广孝皇帝。二月壬戌,讲武于西杏园。甲子,延州高万兴叛于岐,来降。三月辛未,渤海国王大諲撰遣使者来。甲戌,如河中。山南东道节度使杨师厚为潞州四面行营招讨使。刘知俊取丹州。夏四月丙午,知俊克延、鄜、坊三州。五月己卯,至自河中,杀佑国军节度使王重师。六月庚戌,刘知俊执佑国军节度使刘捍,叛附于岐。辛亥,如陕州。乙卯,冀王朱友谦为同州东面行营招讨使。刘知俊奔于岐。丹州军乱,逐其刺史宋知诲。秋七月,商州军乱,逐其刺史李稠,稠奔于岐。乙丑,克丹州,执其首恶王行思。乙亥,至自陕州。甲申,襄州军乱,杀其留后王班。房州刺史杨虔叛附于蜀。八月辛亥,降死罪囚。辛酉,均州刺史张敬方克房州,执杨虔。闰月癸酉,契丹遣使者来。己卯,阅稼于西苑。九月壬寅,行营招讨使左卫上将军陈晖克襄州,执其首恶李洪。丁未,保义军节度使王檀为潞州东面行营招讨使。辛亥,韩建、杨涉罢。太常卿赵光逢为中书侍郎、翰林学士承旨工部侍郎杜晓为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辛酉,李洪、杨虔伏诛。冬十一月甲午,日南至,告谢于南郊。己酉,搜访贤良。镇国军节度使康怀英伐岐。十二月,怀英克宁、庆、衍三州。及刘知俊战于升平,败绩。  四年春正月壬辰朔,始用乐。丁未,讲武于榆林。二月己丑,阅稼于谷水。秋八月丙寅,如陕州。河南尹张宗奭留守西都。辛未,护国军节度使杨师厚为西路行营招讨使以伐岐。九月己丑,至自陕州。辛亥,搜访贤良。冬十一月己丑,宁国军节度使王景仁为北面行营招讨使以伐赵。赵王王熔、北平王王处直叛附于晋,晋人救赵。十二月癸酉,颁律令格式。  乾化元年春正月丁亥,王景仁及晋人战于柏乡,败绩。庚寅,赦流罪以下囚,求危言正谏。癸巳,天雄军节度使杨师厚为北面行营招讨使。夏四月壬申,契丹阿保机遣使者来。五月甲申朔,大赦,改元。癸巳,幸张宗奭第。秋八月戊辰,阅稼于榆林。渤海遣使者来。戊寅,大阅于兴安鞠场。九月辛巳朔,御文明殿,入阁。庚子,如魏州。张宗奭留守西都。冬十月丙子,大阅于魏东郊。十一月,高万兴取盐州。壬辰,至自魏州。乙未,回鹘、吐蕃遣使者来。二年春二月丁巳,光禄卿卢玭使于蜀。甲子,如魏州,张宗奭留守西都。次白马,杀左散骑常侍孙骘、右谏议大夫张衍、兵部郎中张俊。戊寅,如贝州。三月丙戌,屠枣强。丁未,复如魏州。夏四月己巳,至自魏州。戊寅,如西都。五月丁亥,德音降死罪已下囚。罢役徒,禁屠及捕生。渤海遣使者来。是月,薛贻矩薨。六月,疾革,郢王友珪反。戊寅,皇帝崩。  呜呼,天下之恶梁久矣!自后唐以来,皆以为伪也。至予论次五代,独不伪梁,而议者或讥予大失《春秋》之旨,以谓「梁负大恶,当加诛绝,而反进之,是奖篡也,非《春秋》之志也。」予应之曰:「是《春秋》之志尔。鲁桓公弑隐公而自立者,宣公弑子赤而自立者,郑厉公逐世子忽而自立者,卫公孙剽逐其君衎而自立者,圣人于《春秋》,皆不绝其为君。此予所以不伪梁者,用《春秋》之法也。」「然则《春秋》亦奖篡乎?」曰:「惟不绝四者之为君,于此见《春秋》之意也。圣人之于《春秋》,用意深,故能劝戒切,为言信,然后善恶明。夫欲著其罪于后世,在乎不没其实。其实尝为君矣,书其为君。其实篡也,书其篡。各传其实,而使后世信之,则四君之罪,不可得而掩尔。使为君者不得掩其恶,然后人知恶名不可逃,则为恶者庶乎其息矣。是谓用意深而劝戒切,为言信而善恶明也。桀、纣,不待贬其王,而万世所共恶者也。《春秋》于大恶之君不诛绝之者,不害其褒善贬恶之旨也,惟不没其实以著其罪,而信乎后世,与其为君而不得掩其恶,以息人之为恶。能知《春秋》之此意,然后知予不伪梁之旨也。」
《·梁本纪第三》:
末帝,太祖第三子友贞也。为人美容貌,沈厚寡言,雅好儒士。太祖即位,封均王,为左天兴军使、东京马步军都指挥使。乾化二年六月,太祖遇弑,友珪自立,杀博王友文,以弑帝之罪归之。以王为东京留守、开封尹,敬翔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户部尚书李振为崇政院使。  二月,驸马都尉赵岩至东都,王私与之谋,遣马慎交之魏州,见杨师厚计事。师厚遣小校王舜贤至洛阳,告左龙虎统军袁象先使讨贼。是时怀州龙骧屯兵叛,方捕索之,王乃伪为友珪诏书,发左右龙骧在东都者皆还洛阳,因激怒之曰:「天子以怀州屯兵叛,追汝等欲尽坑之。」诸将皆泣,莫知所为。王曰:「先皇帝经营王业三十余年,今日尚为友珪所杀,汝等安所逃死乎!」因出太祖画像示诸将而泣曰:「汝能趋洛阳擒逆贼,则转祸为福矣。」军士皆呼万岁,请王为主,王乃遣人趣象先等。庚寅,象先等以禁兵讨贼,友珪死,杜晓见杀。象先遣赵岩持传国宝至东都,请王入洛阳,王报曰:「夷门,太祖所以兴王业也,北拒并汾,东至淮海,国家籓镇,多在东方,命将出师,利于便近。」是月,皇帝即位于东都,复称乾化三年,复博王友文官爵。三月丁未,更名锽。夏五月,杨师厚取沧州。秋九月甲辰,御史大夫姚洎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冬十二月,晋人取幽州。  四年夏四月丁丑,贬于兢为莱州司马。武宁军节度使蒋殷反,天平军节度使牛存节讨之。  贞明元年春正月,存节克徐州。三月丁卯,赵光逢罢。平卢军节度使贺德伦为天雄军节度使,分其相、澶、卫州为昭德军,宣徽使张筠为节度使。己丑,天雄军乱,贺德伦叛附于晋。邠州李保衡叛于岐,来附。夏六月庚寅朔,晋王李存勖入于魏州,遂取德州。冬十月辛亥,康王友孜反,伏诛。十一月乙丑,改元。耀州温昭图叛于岐,来附。是岁,更名瑱。  二年春二月丙申,杨涉罢。三月,镇南军节度使刘掞及晋人战于故元城,败绩,奔于滑州。晋人取卫州、惠州。捉生都将李霸反,伏诛。夏六月,捉生都将张温叛降于晋。秋七月,晋人取相州,张筠奔于京师,安国军节度使阎宝叛附于晋。八月丁酉,太子太保致仕赵光逢为司空兼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九月,晋人取沧州,横海军节度使戴思远奔于京师。晋人克贝州,守将张源德死之。冬十月丁酉,中书侍郎郑珏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三年夏四月辛卯,右千牛卫大将军刘璩使于契丹。冬十二月,宣义军节度使贺瑰为北面行营招讨使。己巳,如西都卜郊。晋人取杨刘。  四年正月,不克郊,己卯,至自西都。夏四月己酉,尚书吏部侍郎萧顷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己巳,赵光逢罢。冬十二月庚子朔,贺瑰杀其将谢彦章、孟审澄、侯温裕。癸亥,瑰及晋人战于胡柳,败绩。是岁,泰宁军节度使张守进叛附于晋,亳州团练使刘鄩为兖州安抚制置使以讨之。五年春正月,晋军于德胜。秋八月乙未朔,开封尹王瓒为北面行营招讨使。冬十月,刘鄩克兖州,张守进伏诛。十二月,晋人取濮阳。天平军节度使霍彦威为北面行营招讨使。  六年夏四月己亥,降死罪以下囚。乙巳,尚书左丞李琪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河中节度使朱友谦袭同州,杀其节度使程全晖,叛附于晋,泰宁军节度使刘鄩讨之。秋七月,陈州妖贼母乙自称天子。九月庚寅,供奉官郎公远为契丹欢好使。冬十月,母乙伏诛。  龙德元年春,赵将张文礼杀其君镕来乞师,不许。三月丁亥朔,禁私度僧尼。陈州刺史惠王友能反。夏五月丙戌朔,德音改元,降流罪已下囚。秋,赦友能,降封房陵侯。天平军节度使戴思远为北面行营招讨使。冬十月,思远及晋人战于戚城,败绩。  二年春正月,思远袭魏州,取成安。秋八月,滑州兵马留后段凝攻卫州,执其刺史李存儒。戴思远克淇门、共城、新乡。  三年春三月,潞州李继韬叛于晋,来附。夏闰四月,唐人取郓州。五月庚申,宣义军节度使王彦章为北面行营招讨使,取德胜南城。秋八月,段凝为北面行营招讨使。先锋将康延孝叛降于唐。冬十月甲戌,宣义军节度使王彦章及唐人战于中都,败绩,死之。唐人取曹州。盗窃传国宝奔于唐。戊寅,皇帝崩。梁亡。庙号谥号  姓名在位时间年号备注肃祖
(未在位,仅为)  -- 朱温的
(未在位,仅为)    -- 朱温的
(未在位,仅为)    -- 朱温的
(未在位,仅为)  --  朱温的父亲
神武元圣孝皇帝
907年 - 912年
开平  乾化
913年 - 913年
凤历朱温第三子
913年 - 923年
乾化朱温第四子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穿越大唐双龙之朱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