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面诗齐天大圣一登场,如意金箍握手上。身如玄铁 火眼金睛睛放光芒,妖魔鬼怪都避让

评价西游记里面的主人公孙悟空_百度知道
评价西游记里面的主人公孙悟空
提问者采纳
取经路上,他是师傅的好帮手;“三打白骨精”,他穷追猛打,决不手软;“三借芭蕉扇”,他有勇有谋,化险为夷……他爱憎分明,疾恶如仇,本领高强。他是艺高胆大的神仙传奇,更是血肉丰满的英雄好汉!孙悟空:聪明,机智,嫉恶如仇,但无奈当时社会的现实. 忠心耿耿,一心一意保唐僧去西天取经。一路上降妖除怪,积德行善,为民除害。可总是被唐僧冤枉,可是每次冤枉之后,他不但不报复还主动认错。孙悟空是一个荡魔除邪、匡危扶倾的英雄豪杰。他以叱吒风云的战斗姿态,救民於水火,除霸於当穿弗扁煌壮号憋铜铂扩道,表现了极大的救世热忱。套用神灵启示乌鸡国众僧的话语,他「专秉忠良之心,与人间报不平之事,济困扶危,恤孤念寡。」因此,孙悟空成为多灾多难的民众所企盼的真正救星。具有顽强执著、不屈不挠的英雄品质。在打白骨精、降平顶山和狮驼岭妖魔、借芭蕉扇等过程中,他都经历了一而再、再而三的战斗。实际上,挫折、失败对孙悟空是常有的事,多少次濒临绝境、孤立无援,甚至被妖魔缴去金箍棒,他都从不气馁,往往吸取教训,计上心来,重新抖擞精神,继续作战,终於绝处逢生,赢得胜利.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6条回答
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的最主要的人物之一,代表了古代中国人的善良、正义、不阿的情怀和追求。
孙悟空:法号行者,是唐僧的大徒弟,会七十二变、腾云驾雾。一双火眼金睛,能看穿妖魔鬼怪伪装的伎俩;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使用的兵器如意金箍棒,能大能小,随心变化,小到绣花针,大到顶天立地。他占花果山为王,自称齐天大圣,搅乱王母娘娘的蟠桃盛会,偷吃太上老君的长生不老金丹,打败天宫十万天兵天将,又自不量力地与如来佛祖斗法,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多年。后来经观世音菩萨点化,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三打白骨精,收服红孩儿,熄灭火焰山,一路上降魔斗妖,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回真经终成正果。他嫉恶如仇,不怕困难,坚韧不拔,英勇无畏,取经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这部小说本身就是为了抨击封建社会的.孙悟空神通广大,疾恶如仇,但是他总是不能将坏蛋绳之以法,在他历尽艰辛将妖怪制服之后,总是有神仙来搭救.孙悟空就好比一名很有本事的想救人民于水火,贡献于朝廷的人,妖怪就是生活在他身边的奸佞小人,神仙就是封建社会的统治者
唐僧,理想主义的标兵
作为西天取经路上的四人组的发起人和最高领导者,唐僧具有他三个徒弟所没有的奉献精神,他对自己的作为有着宗教的狂热性在里头,他也坚信自己在完成一项伟大的历史使命,将会给人民带来希望、救恕和幸福。所以,他可以无视生死,不怕艰苦,而且轻易的拒绝美色、权利的诱惑,为理想孤独前行。相反,他的三个徒弟,却是因为种种个人的理由加入,精神上与他并不合拍。唐僧的追随者并不是真正的追随者,他的教益并不被徒弟认同,然而,他又不能抛弃这些伪信徒,因为,除了这几个外,无人肯跟随他。作为一个传教者和探索者,唐僧必然是悲哀和孤独的。
然而,就像一切真正具有人道主义的统治阶级一员,虽然他想改变,却又始终改变不了,因为他所坚守的就是罪恶的根源,只能沦为帮凶。它对邪...
它是现代社会记恶如愁的代表,虽然它在文章中被成之为泼猴,但是,由于扮演的是猴子,所以,逆反的心里和猴子的天性也要将它刻画的微妙为肖。
他首先是只好猴子,其次本来想自由自在的玩耍,一不小心闯了祸,后来不得不在如来、唐僧等人的胁迫下去卖苦力,最终得到了自由和后人的尊敬。
西游记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六小龄童品西游(上)_全文阅读_1-米花在线书库
六小龄童品西游(上)_1
  序Ⅰ  《西游记》其实是一部童话。童话是传播想像力的工具。《西游记》显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先人有足够强大的想像力。遗憾的是,如今我们中国人的想像力日渐式微,这要“归功”于应试教育。知识是船,想像力是水。没有水,再大的船也寸步难行。从这个角度说,《西游记》对国人,是一副能够振兴想像力的灵丹妙药。有了想像力,我们就能进行创造性劳动,而创造性劳动是富强的基础。  在国人中,和《西游记》距离最近的应该非六小龄童莫属。自从饰演孙悟空后,六小龄童就和《西游记》结下了不解之缘。2006年我曾经参观过吴承恩故居,那里竟然有六小龄童的展室,由此可见六小龄童和《西游记》的关系之深。孙悟空表面看最大的特点是神勇和忠心耿耿;实际上,孙悟空是中国想像力的化身,他的魅力在于其变幻无穷。六小龄童之所以将孙悟空演得出神入化,在于他对《西游记》的准确把握和对其想像力的深度共鸣。应该说,六小龄童多年来饰演孙悟空不单是一项艺术活动,他是在将《西游记》的无穷想像力传播给大众。  现在,六小龄童不满足于用形体诠释《西游记》了,他要把他对《西游记》的理解和心得告诉大家。六小龄童在拥有众多观众的同时,还要拥有读者。对于《西游记》这本书,六小龄童最有发言权,否则他不可能将孙悟空演得惟妙惟肖。于是我们看到了六小龄童撰写的这本《六小龄童品西游》。  看《六小龄童品西游》是一种享受。其乐趣就在于,我们能和孙悟空一起读一回《西游记》。  郑渊洁  日写于北京皮皮鲁城堡  序Ⅱ  说来和六小龄童彼此早就认识,但来往次数却屈指可数。1991年,万科旗下的影视公司拍摄电影《过年》,获得极大成功。章先生饰中年教师程志。记得制片人向我谈剧中演员表现时,对章先生的评价是:艺德好,待人诚恳热情,没有大明星架子,有正义感,给剧组留下了很好的口碑。  一晃12年,期间没有来往,只是报纸、电视上感觉着美猴王的踪影。2003年不期邂逅成都西岭雪山,兴奋地喝了不少酒。章先生佩服我52岁登顶珠峰的壮举,我则举杯称赞章先生17年时间完成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登上了艺术生涯的珠峰。我告诉“孙大圣”,60周岁,我要二次攀登珠峰;小我8岁的章先生笑着表示,绝不会停步在电视连续剧《西游记》孙悟空的水平上。爷们儿的竞赛。  再次见面是在2006年大型文化考察活动——“玄奘之路”的考察途中。  在鹿野苑,法轮初转之地,参观结束,最后一个登车的章先生一脸兴奋,摊开一幅彩色画,佛陀左侧跪着一位猴脸人物,“这是印度的神猴,名字叫哈努曼,神通广大,也能七十二变,也有根金箍棒,印度的孙悟空;而孙悟空又是中国的哈努曼。我想这两只猴神应该作为中印两国友谊的桥梁”。第二天,在那烂陀玄奘纪念馆,章先生拿出一张黄迹斑斑的地图,介绍说是在北京的地摊上买到的一张民国十二年出版的玄奘取经线路图,请我、曲向东、葛剑雄教授在上面题字,他说:“这幅图我会很好地珍藏起来。我认为《西游记》里的玄奘+孙悟空=历史上真实的玄奘法师。”章先生对玄奘西行的尊敬和那份执著的追求感染了每一位在场的人。  两天后,在德里一所中学,作为“玄奘之路”考察队的代表,章先生上台发表讲演,介绍了吴承恩的《西游记》里孙悟空的角色,并同印度的哈努曼作了形象的对比,揭示中印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宣传中印友好往来,博得热烈掌声。现场临时找了一根水管充作金箍棒,章先生竟表演起猴棍,赢得满堂喝彩。学生们争着让中国的哈努曼签字,场面感人。  此时,我才悟到:在17年的电视连续剧《西游记》表演的艺术生涯中,章金莱先生是中国猴戏艺术的传承者,现在,则是中国猴文化的倡导者和中国美猴王精神的传播者。什么是当今的美猴王精神呢?我以为就是遵守道德底线,敬业求精,充满爱心和捍卫真理的大无畏精神。这些年来章先生就是这样做的。  《六小龄童品西游》一书是在弘扬西游文化,宣扬美猴王精神。对于商业上盛行的大话历史人物之类,章先生在自己的博客上表明了他的观点:文学是平面的,成为影视剧作品后便是立体的了。改编不是乱编,戏说也不是胡说。名著的改编是有一个底线的,主要情节和这些角色的基本性格不能变。唐僧原型玄奘法师是我国唐代著名的佛学家、翻译家和教育家,玄奘精神一直以来被尊敬和推崇,所以我希望改编者一定笔下留情,千万不要拿先祖的名著去开涮或戏说,甚至恶搞,要防止一些影视剧作品为了商业利益或一时的所谓收视率,满足少数人的乐趣而丧失艺德和人格。  这样做,不仅需要坚守道德底线,还需要捍卫真理的大无畏精神。  王石  日凌晨写于深圳
  前言  一位西方学者在评价世界文学的发展时说:16世纪时,人类的智慧之光同时照亮了东西方。  他指的是西方出现了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和伟大的小说家塞万提斯;而东方当时也出现了足以雄视世界的伟大戏剧家汤显祖和伟大的小说家吴承恩。  莎士比亚和塞万提斯的作品早已跨越国界,成为西方文学的象征;而汤显祖和吴承恩的作品也早已遍布东方,成为东方文学的骄傲。  按照现代文艺理论的标准评判,《西游记》是浪漫主义的杰作;按照中国小说的习惯分类,《西游记》列“神魔小说”的榜首。在国内,《西游记》是明代“四大奇书”之一,也是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在国外,《西游记》已被译为几十种语言,目前世界主要语种和东南亚的各语种均已有较为完整的译本。据估计,《西游记》的读者人数大概是世界第一的。中国人绝大多数都是这部作品的直接或间接的读者,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孙悟空、猪八戒的。成语俗语中涉及到《西游记》的更是不计其数。  如果要评价古典小说对中国人的影响,《西游记》应数第一。中国人最早接触的古典名著就是这部作品。《西游记》被改编为其他艺术形式的范围和次数,也是中国第一,涉及到戏剧(京剧和各种地方戏)、曲艺、电影(故事片、戏曲片、动画片)、电视剧、漫画、卡通画等几乎任何一种艺术形式。被改编最多的当数京剧,现在保留曲目的京剧剧目即有几十种之多,只有三国戏、包公戏可与之媲美。  前言六小龄童品西游传世之作具有永恒的魅力。百回本《西游记》自明代中叶问世以来,流传至今。从时间上说,400多年久盛不衰;从影响所及看,遍及全世界。一部富有神奇色彩﹑描述佛家弟子不远万里历尽艰难险阻求取佛经的神话小说,究竟何以有如此巨大的魅力,令世人传诵不衰呢?《西游记》除却本身引人入胜的情节外,还包含了许多可以品嚼的生活哲理与人生智慧,相信这是深受社会各个文化阶层人们喜爱的原因之一。孩子们喜其情节的离奇与绝妙;成人则赏其充满正义﹑善良真诚﹑乐观勇敢﹑自信与执著;娱者爱其可以给自己带来无穷快乐与艺术享受;学者恋其可以久久赏读,品味其中深含的学术韵味;而智者可以从中体会出生活哲理与人生智慧。
  我用了17年去饰演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孙悟空的角色,对这部传世之作有着深刻的感情和领悟。《六小龄童品西游》是按原著章回为脉络,以孙悟空的发展变化——猴的生物性、神的传奇性、人的社会性、佛的神圣性为主线对原著逐步品读。其间除品读原著故事及人物以外,也融入了部分我拍摄电视连续剧《西游记》过程中发生的真实故事。《六小龄童品西游》一书旨在通过对《西游记》的故事情节、艺术形象的拓展,展现原著中隐含的对我们当代人现实生活中的生活哲理与人生智慧的启发价值。  衷心感谢季羡林老先生为本书题写书名,冯其庸、王石、郑渊洁为本书推荐与作序。在历时半年的成稿过程中,美猴网的站长郭捷及一直支持我的影迷朋友们:张晔、卢嘉群、嵇宇敏、孙文璐、李燕荣、王静、毕凤萍、张卫星、王刚、章劼、徐来、凌琼、佐京彩子(日本)、廖燕妮(马来西亚)、秀丽(新加坡)、郑勇、雷阿卉等人对本书无私的奉献也一直感动着我,他们的支持给我带来无穷的动力。  还要感谢中国大学生国际讲坛的秘书长王肇辉和王昭鑫、王泽宁、陈曦桦,他们对本书的写作思路提供了很多宝贵的建议。  再次感谢帮助和支持《六小龄童品西游》的所有朋友。愿本书能像孙悟空这个艺术形象一样永远珍存在你的记忆中。  六小龄童  日
  第一章天下第一名猴——孙悟空  孙悟空、西游记、吴承恩,三个耳熟能详的名词,可是有谁能说清楚它们三者间是谁成就了谁呢?就如人们在争论鸡生蛋与蛋生鸡的问题,说不清道不明。但是孙悟空这个集猴、人、神于一体的神话人物形象确实给我们的记忆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纵观孙悟空的一生,我们可以感受到猴的生物性、神的传奇性、人的社会性和佛的神圣性。我们可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而第一阶段就是动物阶段,即大闹天宫之前其为猴的阶段。在访师学道途中,他穿上人的衣服,“在市窿中,学人礼,学人话”,便是他由动物向人的过渡。  积沉在中国文化深处的石头精神  第一回中“石猴出世”一节,作者满怀欢喜和憧憬,语意欢腾、激越,对新生命的诞生极力赞美。首先是对石猴诞生的时空背景特意作了精细的描绘。石猴诞生在东胜神州傲来国的“十洲祖脉,三岛之来龙”的名山——花果山。作者感叹其“真个好山”!并且特意咏词一首,心醉神驰地加以描绘:“势镇汪洋,威宁瑶海……丹崖上,彩凤双鸣;峭壁前,麒麟独卧。峰头时听锦鸡鸣,石窟每观龙出入,林中有寿鹿仙狐,树上有灵禽玄鹤,瑶草奇花不谢,青松翠柏长春。”那仙石是什么样呢?仙石的位置是正当顶,“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上有九窍八孔”,“四周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作者极力用赞颂的笔墨表现了即将出世的新生命的伟大、圣洁。他的出生更是不同凡响:“天真地秀”,“日精月华”,“孕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俱备,四肢皆全,便就学爬学走,拜了四方,目运两道金光,射冲府”。这种对孙悟空诞生的礼赞,正体现了中国古人对生命起源、人类起源的一种伟大的哲学思考。而且在以后“大闹天宫”的一连串情节中,揭示了天地造物、孕育人类生命的同时,也赋予了人类酷爱自由的原始本性。  第一章天下第一名猴——孙悟空《西游记》的主人公孙悟空来自花果山上的一块灵石;无独有偶,另外一部又名石头记的《红楼梦》的主人公贾宝玉也是顽石的化身。早在创世神话所依托的上古时代就产生了灵石崇拜的文化因素,开辟鸿蒙之际,女娲以石补天成功。这只是一种巧合,还是包含了我们民族对石头的独特见解呢?石头这一意象逐渐由物理上的坚实、厚重人格化为力量、责任和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象征。不妨把这种以石头意象为符号表征的内在品质称为“石头精神”。孙悟空形象正是对石头精神辩证的诗意诠释,比如他自称“齐天大圣”,对“众孩儿”百般庇护,也彰显出“棒打天下不平事”的英雄气概。而当花果山受到了强势压力时,他就奋起维护“齐天大圣”这面象征花果山的大旗。这种对头衔的维护也仍然是出于一种本能式的反抗,就像弹簧受到压力反弹一样。
  由力量和责任延伸出的石头精神的另外一层含义就是无与伦比的创造性。正如开天辟地之时女娲用石头堵住风寒而造就了人类的生存空间一样,巍峨的大山就是早期人类的生存依托之所。山是江河的源头所在,充满着神秘的生机和创造性。“靠山吃山”的古话正是最生动的诠释。《西游记》中初期的孙悟空改造世界的动机是显著的,有时甚至具有一定的破坏性,这包含了他对既定的社会秩序的颠覆和挑战。我的话先暂时说到这里,其实孙悟空想改造这个世界的强烈动机也为他后来不能融入这个世界埋下了深深的伏笔。  不甘于做一只普通的猴子,  才会有那成功的一跃孙悟空出生之时其实不过是一只嬉闹于山水之间的小猴子。我清楚地记得那一集拍摄是在贵州的黄果树大瀑布前。山崖陡峭,绝壁悬空,气势雄伟磅礴,景色秀丽可餐,真是一处理想中的神话境界。那时我穿着北京电影制片厂毛发班的师傅们为我特制的一套尼龙毛衣毛裤,身后还拖着条猴尾巴,就是所谓的“猴衣”了。当初为了这条尾巴能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道具师傅们还真花了一番心思:最初尾巴是用布和纸做的,做出来的尾巴僵硬,效果不理想;后来改用一根细钢丝,然后再用胶水把一块长一尺多、宽不到三寸的海绵卷成头粗尾细的圆柱状粘牢,又在外面涂上一层与毛色相近的化妆油彩,缝在毛裤上,就有了一条“真正”的尾巴。  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我的这条“尾巴”后来竟然不见了,它是什么时候不见的呢?在孙悟空刚出世的时候还拖着这条尾巴蹦来跳去的,后来大闹天宫时,悟空和二郎神斗法时变成一座小庙,但这条尾巴没处安置,悟空没办法,只好将它变成了一根旗杆,想蒙混过关。谁料却被二郎神一眼看破,扑了上来,悟空只好夹着尾巴逃命去了。这是这条“惹火”的尾巴最后一次出现,从此孙悟空便“进化”了。  话说孙悟空出世后就拖着尾巴兴奋地到处跑,它出世后具有猴的生物性,是和当时的大自然完全和谐共处的。按照吴承恩的写法,孙悟空采山花,觅树果;与狼群为伴,虎豹为群,猕猴为亲,甚至是枕着老虎睡觉的。可惜当初的拍摄条件不允许,不然一定会很好看的。就是这样一只普普通通的猴子,怎样成为了花果山的美猴王呢?  猴子们看见一股瀑布,像是从天而降一样。猴子们觉得惊奇,商量说:“哪个敢钻进瀑布,把泉水的源头找出来,又不伤身体,就拜他为王。”石猴呼地跳了出来,高声喊道:“我进去,我进去!” 那石猴闭眼纵身跳入瀑布,觉得不像是在水中,这才睁开眼,四处打量,发现自己站在一座铁板桥上,桥下的水冲贯于石窍之间,倒挂着流出来,将桥门遮住,使外面的人看不到里面。石猴走过桥,发现这真是个好地方,石椅、石床、石盆、石碗,样样都有。这里就像不久以前有人住过一样,天然的房子,安静整洁,锅、碗、瓢 、盆,整齐地放在炉灶上。正当中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石猴高兴得不得了,忙转身向外走去,嗖的一下跳出了洞。猴子们见石猴出来了,身上又一点伤也没有,又惊又喜,把他团团围住,争着问他里面的情况。石猴抓抓腮,挠挠痒,笑嘻嘻地对大家说:“里面没有水,是一个安身的好地方,刮大风我们有地方躲,下大雨我们也不怕淋。”猴子们一听,一个个高兴得又蹦又跳。猴子们随着石猴穿过了瀑布,进入水帘洞中,看见了这么多的好东西。猴子们都遵照诺言,拜石猴为王,石猴从此登上王位,将石字省去,自称“美猴王”。
  只有不甘于做一只普通的猴子,才会有那成功的一跃。孙悟空的这一跃,看似简单平常,然而需要的是勇气;如果没有勇气,机遇就不会垂青于孙悟空了。如果没有这勇敢的一跃,就只能甘于平庸。在跃向水帘洞的瞬间,孙悟空就与其他的猴子区别开了。他勇敢地尝试,使他从众猴子中脱颖而出。  机会总是垂青于那些有勇气的人。当机会来临的时候,你是否在关键的时刻敢于尝试那成功的一跃呢?  关注想要的还是关注惧怕的  我想我和孙悟空真是有缘,他在花果山的一跃可以说是他第一次冒着生命危险完成的事情,当年我在拍摄这一幕的时候也是拍摄西游记过程中第一次遇险。  剧组在拍戏的时候,杨洁导演选择了一处瀑布作为背景。拍摄时为了使效果更加逼真,要求我在长满青苔的山崖和石径上连爬带走,还要欢快喜悦地跳跃。临上场前,剧组同志一再关照我要注意安全,尽量靠悬崖的里侧走。摄像机被安在我的侧面,镜头仰对着我这只刚从石缝里蹦出来的“猴子”。导演一边看着电视画面,一边不时地指挥着。说来也巧,那天我刚好穿的是一双轮胎底胶鞋,踏在光滑的石头上,我的脚不停地打滑。我一开始还有点顾忌,每迈一步都非常谨慎。后来伸展伸展四肢,活动活动筋骨,渐渐地就来了兴致,胆子也越来越大了。谁料一不留神,脚跟一滑,仰面一个倒栽葱便摔了下去。幸亏我还算机灵,虽然手忙脚乱,还不至于慌了神,赶紧抓住一把茅草,有根青藤把我的右脚缠住了,这样我才没有摔下悬崖。这时,我已大头朝下地悬在半空中,悠悠荡荡地晃来晃去。这一切发生得太突然了,当时导演从镜头监视器里发现电视画面上突然不见了我的踪影,不由得紧张地叫喊起来:“猴子,猴子呢?猴子哪里去了?”于是大家连忙分头去找,我连忙大叫:“哎,我在这儿呢!”大家听到声音来到悬崖边上,看到我的样子都吓了一跳,纷纷嚷着:“天哪!赶紧,赶紧救猴子……”于是七手八脚地把我救了上来。我的头离地面只有半尺多高!地面上全是乱石,再差一点儿,我就脑浆迸裂了。两位师傅把我从青藤上扶下来,我的左膝和后背都已磨出了血。大家让我歇一歇,我平定下喘息,忙向导演说:“赶紧再补拍一条吧!”化妆师递过一面镜子来,说:“快去修修妆吧!看你这个石猴,都变成泥猴了!”那天晚上,大家坐在一起看样片时,这才清楚白天在我身上上演了一段多么惊险的“戏外戏”。  在西游记的整个拍摄过程中,我前前后后经历过很多次危险,几次几乎丧命,但从没惧怕过。我知道当年玄奘大师西去取经时遇到的危险越来越多,而他的信心却与日俱增。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很久以前在同一座山上,有两块相同的石头,三年后发生了截然不同的变化,一块石头受到众人的敬仰与膜拜,而另一块石头却没有受到任何一个人的关注。这块石头极不平衡地说道:“老兄啊,三年前我们同为一座山上的石头,今天却产生这么大的差距,我的心里很痛苦。”另一块石头答道:“老兄,你还记得吗?三年前来了一个雕刻家,他想找一块石头刻成石佛像。你害怕一刀刀割在身上痛,你告诉他只要把你简单雕刻一下就可以了;而我那时想像未来的模样,不在乎一刀刀割在身上痛,所以产生了今天的不同。”  两者的差别一个是关注想要的,一个是关注惧怕的。几年前,也许同是儿时的伙伴、同在一所学校念书、同在一个部队服役、同在一家单位工作,几年后,发现儿时的伙伴、同学、战友、同事都变了,有的人变成了“佛像”石头,而有的人变成了另外一块石头。你期望自己怎样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未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最想得到的是什么呢?假如有一辆没有方向盘的跑车,即使它拥有最强劲的发动机,也一样不知道会跑到哪里去;不管你希望拥有的是财富、事业、快乐,还是期望别的什么东西,都要明确它的方向在哪里,我为什么要得到它,我将以何种态度和行动去得到它。假设今天给你一个机会,让你选择五个你想要的事物,而且都能让你梦想成真,你第一个想要的是什么呢?假如只要你选择一个,你会作何选择呢?假如生命危在旦夕,你人生最大的遗憾是什么事情没有去做或者尚未完成呢?假如给你一次重生的机会,你最想做的事情又是什么呢?如果你发现了你最想要的,就把它马上明确下来。明确就是力量,它会植根在你的思想意识里,深深烙印在脑海中,让潜意识帮助你达成所想要的一切。
  如果你真的是一匹千里马,就不要  消极地等待伯乐的赏识孙悟空当时毛遂自荐地尝试跃入水帘洞,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酒香不怕巷子深,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然而真的如此吗?当然,能作为警世之言遗留下来的中国“俗语”在感化人类心灵的层面上很是温馨,很是慈祥。它没有强求,它但求自然;它没有过多的欲望,它有着清淡净化的领悟。在对美好未来寄予无限憧憬之下,我们开始容易妥协,开始懂得自我宽慰,开始能像一个饱览人世的智者那样处之坦然。其实有时候,这却是一种斗志的弱化,战斗力的锐减。不知道这是不是自欺欺人。  在现代社会,人才资源并非太稀缺的状态下,一个欲出人头地、成就一番事业的人,也许对他来说只有不断地推销自己,找准一个适当的平台,才能实现所谓自我利益的最大化。所以,如果你真的有陈年好酒而把酒馆开在深巷,你不妨大声吆喝一下来招揽顾客;如果你真的是一块金子而暂时被什么东西掩住了光彩,你一定要设法让自己发出光来;如果你真的是一匹千里马,就不要消极地等待伯乐的赏识。记住:“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人生苦短,我们——真的等不起!  漂洋过海苦学艺  孙悟空的本领高强,这给我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七十二般变化,十万八千里的筋斗云让我们惊叹不已。而在我们赞叹孙悟空的本领高强之时,有没有想过,他的本领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冒着生命危险漂洋过海一点一滴学来的。让我看看孙悟空第一次和菩提祖师的对话:  美猴王一见菩提祖师,倒身下拜,连连磕头,口中只道:“师父,师父!弟子志心朝礼,志心朝礼!”祖师道:“你是哪方人氏?且说个乡贯姓名明白,再拜。”猴王道:“弟子乃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人氏。”祖师喝令:“赶出去!你本是个撒诈捣虚之徒,哪里修什么道果!”猴王慌忙磕头不住,道:“弟子是老实之言,决无虚诈。”祖师道:“你既老实,怎么说东胜神洲?那去处到我这里,隔两重大海,一座南赡部洲,如何就得到此?”猴王叩头道:“弟子漂洋过海,登界游方,有十数个年头,方才访到此处。”祖师道:“既是逐渐行来的也罢。你姓什么?”猴王又道:“我无姓。人若骂我我也不恼,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赔个礼儿就罢了,一生无姓。”祖师道:“你父母原来姓什么?”猴王道:“我也无父母。”祖师道:“既无父母,想是树上生的?”猴王道:“我虽不是树上生,却是石里长的。我只记得花果山上有一块仙石,其年石破,我便生也。”祖师闻言暗喜道:“这等说,却是个天地生成的,你起来走走我看。”猴王纵身跳起,拐呀拐的走了两遍。  在孙悟空的学艺过程中,他也有很多同门的师兄师弟,其实菩提祖师对悟空这个聪明伶俐的徒弟还是有一点偏爱的。在悟空学艺七年后的一天,菩提祖师讲道结束后,问悟空想学什么本领。悟空不管祖师讲什么求神拜佛、打坐修行,只要一听不能长生不老,就不愿意学,菩提祖师对此非常生气。祖师从高台上跳了下来,手里拿着戒尺指着孙悟空说:“你这猴子,这也不学,那也不学,你要学些什么?”说完走过去在悟空头上打了三下,倒背着手走到里间,关上了门。师兄们看到师父生气了,纷纷责怪悟空。悟空既不害怕,也不生气,心里反而十分高兴。当天晚上,悟空假装睡着了,可是一到半夜,就悄悄起来,从前门出去,等到三更,绕到后门口,看见门半开半闭,高兴得不得了,暗自高兴没有猜错师父的意思。悟空走了进去,看见祖师面朝里睡着,就跪在床前说:“师父,我跪在这里等着您呢!”祖师听见声音就起来了,盘着腿坐好后,严厉地问悟空来做什么。悟空说:“师父白天当着大家的面不是答应我,让我三更时从后门进来,教我长生不老的法术吗?”
  菩提祖师听到这话心里很高兴,心想:“这个猴子果然是天地生成的,不然怎么能猜透我的哑谜。”于是,让孙悟空跪在床前,教给他长生不老的法术。孙悟空洗耳恭听,用心理解,牢牢记住口诀,并叩头拜谢了祖师的恩情。很快三年又过去了,祖师又教了孙悟空七十二般变化的法术和驾筋斗云的本领。学会了这个本领,一个筋斗便能翻出十万八千里路程。孙悟空是个猴子,本来就喜欢蹦蹦跳跳的,所以学起筋斗云来很容易。  人类现代科技文明的“预言家”  人类能像大鹏鸟那样在空中展翅翱翔,这是我国古代人民一直就有的渴望。令人欣慰的是:日9时整,随着38岁的中校航天员杨利伟乘坐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载人飞船飞向太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终于成真,中国成为继俄美之后第三个将航天员送上太空的航天大国。我想,《西游记》中擅长于“筋斗云”的齐天大圣如果在世的话,也会望尘莫及,自愧不如吧!  吴承恩著作的《西游记》一书是明清时期“四大奇书”中最奇的书,是一部想像瑰丽、文采飞扬而又堂奥深邃,充满“幻、趣、怪、玄”色彩的科学幻想小说。它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它也是属于全世界的。如果我们把近400多年来现代科技文明的巨大成果好好分析一下,往往可以窥见我国历史上科学探索的深刻“胎记”,可以看到神魔小说《西游记》一书中科学幻想的巨大“投影”,如:“呼风唤雨、驭雷布云、腾云驾雾术”与气象卫星、遥感探测、人工改造天气;一筋斗云十万八千里的“腾云法”与隐形飞机、火箭、飞船;“千里眼”、“顺风耳”与卫星、雷达、预警机、手机;猴毛变术的“分外之法”与生物基因工程、克隆技术;炼丹术与现代医学;“火眼金睛”与微光夜视、光学望远和显微技术;“闭水法”与潜水衣、潜水艇;“砍不烂、烧不化”的美猴王与现代机器人;“如意金箍棒”与现代远距离杀伤性武器:“七十二变”万变不离其宗与近代物理学物质不灭定律,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从整体看来。两相比照,当然已经面目全非,但是从它们的共性及内在联系分析,或原理、或功能、或技术、或规律来深究,究源探本,往往能洞察出《西游记》一书中的科学幻想和现代科技文明成果两者之间有着某些微妙且相似的脉络所在。这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被美国著名科学家乔治所言中,他在1930年于布朗大学所作的演讲《科学史上的东方和西方》中反复强调说:“实际上科学的全部形式的种子是来自东方的……不要忘记我们科学家的灵感来自东方。”我想,这“种子”与“灵感”一定会包括被美国人称为“猴子”的《西游记》中的东方科学幻想对西方科学家的启迪吧!神魔小说(game.mihua.net)《西游记》在很大程度上是一部集大成的科学幻想小说;“西游科幻文化”启迪并代表着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先进科学文化的未来发展方向,这是已被科技发展史所证明了的铁的事实。当初,在明代理学盛行、科技尚不发达的时代,吴承恩能在《西游记》一书的创作中突破理学的束缚,用科学幻想的神话笔触反映科技进步的时代要求,阐发“人定胜天”的思想理念,实属难能可贵。吴承恩是16世纪杰出的神话大师和未来学家,是在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土壤中崛起的人类现代科技文明的“预言家”。  离别恩师闯天下  人无完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与优点,同时也有自己的缺点和盲点。自己的特别之处有值得别人学习和借鉴的地方,这是自己立足于社会的凭借和资本。但绝不该在他人面前过多夸耀自己的特别之处,因为世上还有贪婪和嫉妒的存在,所以过分地炫耀会为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菩提祖师把悟空逐出师门也在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
  一日,春归夏至,大众都在松树下会讲多时。大众道:“悟空,你是哪世修来的缘法?前日师父附耳低言,传与你的躲三灾变化之法,可都会么?”悟空笑道:“不瞒诸兄长说,一则是师父传授,二来也是我昼夜殷勤,那几般儿都会了。”大众道:“趁此良时,你试演演,让我等看看。”悟空闻说,抖擞精神,卖弄手段道:“众师兄请出个题目,要我变化什么?”大众道:“就变棵松树罢。”悟空捻着诀,念动咒语,摇身一变,就变做一棵松树。  大众见了,鼓掌呵呵大笑,都道:“好猴儿,好猴儿!”不觉的嚷闹,惊动了祖师。祖师急拽杖出门来问道:“是何人在此喧哗?”大众闻呼,慌忙检束,整衣向前。悟空也现了本相。祖师怒喝道:“你等大呼小叫,全不像个修行的体段。修行的人,口开神气散,舌动是非生,如何在此嚷笑?”大众道:“不敢瞒师父,适才孙悟空演变化耍子。叫他变棵松树,果然是棵松树,弟子们俱称扬喝彩,故高声惊冒尊师,望乞恕罪。”祖师道:“你等起去。”叫:“悟空过来!我问你弄什么精神,变什么松树?这个工夫,可好在人前卖弄?假如你见别人有,不要求他?别人见你有,必然求你。你若畏祸却要传他,若不传他,必然加害,你之性命又不可保。”悟空叩头道:“只望师父恕罪!”祖师道:“我也不罪你,但只是你去罢。”从此悟空被逐出师门,不许再以师徒相称。  这些话听来既无仙家气味,也少佛家色彩。说白了,无非是市井江湖上复杂的人际关系和防身手段。孙悟空的修行访道之所,实际上就是他闯荡江湖的预科班。孙悟空在涉世之前,便在一个充满世俗气息的地方获得了最初的生活经验,从一个不仙不佛的师父那里学到了出神入化的神通,这是他性格的一个起点,也为他以后的人生经历打下了基础。可以说,作者在菩提祖师身上寄托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此后悟空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师父。悟空一共有两个师父:一个是后来他保护多年的唐僧;而第一个师父就是菩提祖师。菩提祖师不仅为悟空起名,传他本领,而且教他做人的道理。  孙悟空驾着筋斗云一会儿工夫就回到了花果山,平息了混世魔王,安抚好猴子猴孙,就开始“闹龙宫”、“闹地府”。得罪了龙王和阎王,但收获还是蛮多的,不仅得到了应手的兵器,又在“生死簿”上画去了自己的姓名。孙悟空身上最具标志性的东西,就是他的这根“如意金箍棒”。他的如意金箍棒——  乃是一根铁柱子,约有斗来粗,二丈有余长。他尽力两手挝过道:“忒粗忒长些,再短细些方可用。”说毕,那宝贝就短了几尺,细了一围。悟空又掂一掂道:“再细些更好。”那宝贝真个又细了几分。悟空十分欢喜,拿出来看时,原来两头是两个金箍,中间乃一段乌铁,紧挨箍有镌成的一行字,唤做“如意金箍棒一万三千五百斤”。心中暗喜道:“想必这宝贝如人意!”一边走,一边心思口念,手掂着道:“再短细些更妙!”拿出外面,只有丈二长短,碗口粗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英雄一般都会有自己得心应手的兵器,所使用的兵器也伴随着英雄的成名而成名,成为英雄的“形象品牌”。比如一提板斧,人们就会想到李逵;提到青龙偃月刀,人们就会想起关公;还有连兵器人名一起叫的“小李飞刀”。英雄不能没有兵器,英雄爱惜兵器就如爱惜自己生命一样。明白这些,我们就明白悟空学艺归来后因没有趁手的兵器而闷闷不乐了,也能够体会到悟空见到金箍棒时的兴奋激动之情了。更有趣的是这根重达一万三千五百斤的铁柱子居然能听从悟空的吩咐,要大就大,要小就小。作战的时候甚合悟空心意,不用时就化作一根绣花针藏在悟空的耳朵里,一点都不碍事。其实金箍棒的随时变化是和孙悟空变化多端的特征完全相符的。悟空经常变成小飞虫之类去探听敌人的虚实,如果兵器是个庞然大物,也不合情理。好马配好鞍,金箍棒尺寸变化与悟空灵巧的身手和个性相匹配;而猪八戒的九齿钉耙,一看就知道是笨重的人所使用的。  本是大禹治水留下的定海神针,被孙悟空从龙王那里巧取豪夺而去。悟空把天宫闹得天翻地覆就是凭借着这根金箍棒的神力,乃至后来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也是靠着这根金箍棒大战众多妖魔。可以说,孙悟空就是靠着这根金箍棒行走于天地之间。  试问自己一下,是靠什么生存的呢?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种最大限度发挥自己才能的“秘密武器”。你的武器究竟是什么呢?  我们生存于社会中最好的武器就是你的特长。许多成功人士身上到底有哪些才干和特长,才令他们脱颖而出的呢?等你细看他们所具备的这些“特质”时,你会发现,原来你自己的身上也具备了许多成功者的素质,只不过这些素质还在沉睡着,没有充分地开发它们,埋没着的优秀素质就像是混在沙里的金子。看看你能否找到自己的特长是什么?找到它后,专心经营你的特长,发挥你的特长,用自己的特长去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去开创一片天地!
  第三章历史上的玄奘和小说中的唐僧  当时玄奘的二哥早已出家,法名长捷,玄奘就跟随长捷法师住在庙里,做少年行者。在十三岁时,隋炀帝下诏在洛阳剃度二十七人,成绩优秀的候选人员多至数百,玄奘年幼,根本没在计划内,而负责选拔僧才的官员郑善果发现玄奘气度不凡、慈心广大,问答之中,说出“意欲远诏如来,近光遗法”的远大理想,受到了认可,称赞他是“释门佛器”,破格剃度,赐法名“玄奘”。  玄奘出家后,勤奋用功,废寝忘食,诵读经典,过目不忘。不久后,他就能够开坛诵经,抑扬流畅,竟非常像他的师父。后又随兄长长捷法师到四川拜访众多著名法师,于二十一岁受具足戒,在四川居住研读经文近五年,精通了各家各派的学说。二十七岁时已精通经、律、论三藏,被称为“三藏法师”,声名远扬。玄奘大师虽然取得了这么大的成绩,但仍感到翻译成汉文的经典数量不足,很多疑难问题不能解答。唐高祖九年(公元626年),在长安玄奘遇见了印度高僧,了解到了那烂陀寺讲学的盛况,对于精通瑜伽学说的大德戒贤长老非常敬佩与向往。于是他就向刚刚建国不久的唐王朝上表,申请出国深造,但是唐王朝考虑局势没有完全安定,朝廷并没批准。这年正逢瘟疫泛滥,玄奘大师就随着逃荒的灾民离开长安,可以说是“签证屡屡被禁,一场瘟疫使他偷渡出境”,开始了既无通关文书(护照),又无同行僧侣的艰苦、漫长的取经之路。  西行求法  玄奘大师的西行路线是沿河西走廊的丝绸之路,过火焰山、穿大沙漠、翻越大雪山,从现在新疆的吐鲁番、阿克苏、拜城一线,经(现在的)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阿富汗,再向东南经现今的巴基斯坦进入北印度。由于玄奘大师没有拿到唐王朝的通关文书,所以他的西行,除了要经受大自然恶劣环境的折磨外,还要经历许多想像不到的艰险与考验。有的官员欢迎他,好心地劝他放弃西行;另有些官员,比如凉州都督李大亮发觉玄奘大师逃走,便叫李昌拿着公文追来,李昌被玄奘大师矢志求法的意志所感动,不顾个人前程与安危,撕毁文书,催他快走。玄奘大师没有向导,后来有一位胡人前来请求受戒,做玄奘大师的弟子,充当向导,送他通过五个烽火台。大师大喜,遂以衣服等物什换得一匹马,随后又与胡人调换熟悉西域路径的老马,师徒二人登程上路。为了躲避官兵,只得绕道而行,夜间露宿在沙漠中。那胡人先是提刀在大师的身后走动,后又劝大师“沙漠漫漫,关卡森严,最好返回”,又张弓搭箭相威胁,始终没有动摇大师西行的决心,他只好跪在师父面前告辞回家。玄奘大师好言安抚他,还把惟一的一匹马送给了胡人。
  黄沙漫漫,渺无人烟,只有玉门关外五座烽火台每隔百里一座,虎视眈眈。除了烽火台内,便找不到可饮用的淡水。奇形怪状的烽燧间响着鬼哭似的风声,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只能凭借马粪和尸骨辨认方向,艰难行进。时行百余里,玄奘大师迷失了方向,解水袋饮水时,由于水袋太重,一时失手,水全流空了,欲返回第四烽火台重新取水,转念又想,先曾发誓“若不至天竺,终不东归一步,宁可就西而死,岂东归而生”,隧仍坚持向西而进。四顾茫然,鸟兽俱绝,心仍无所惧,只是苦于无水,饥渴难忍,四日五夜,滴水未沾,倒卧在沙中。遂向观音祈祷:“玄奘此行,不求钱财,无冀名利,但为无上正法来耳,仰惟菩萨慈念众生,以救苦为务。这点苦对我算得了什么?”至第五夜,忽有凉风吹来,顿觉清醒,勉强前行数十里,遇一丰盛水草处,停息一日,又走了两天路程,方走出了大沙漠。  玄奘大师在流沙中备受危难,由于意志坚强,最终安然走出,到达伊吾(哈密)。伊吾国王得到消息,派人接至寓所,热情款待。玄奘在瓜州逗留时,曾对僧人讲经数十日,西域各国商人对玄奘大师无不钦佩,并将他欲去天竺求经的消息带了回去,因此,西域各国早就知道了玄奘其人,无不翘首以待。  贞观元年,大师二十七岁。当时,高昌国出使伊吾的使者即将回国,得到大师到来的消息后,立即报告国王。  高昌国国王得到消息后,立即发文,请伊吾王护送玄奘到高昌国。日夜兼程,换良马,经六日赶到高昌王城。高昌城就在火焰山附近,其实火焰山并没有火焰,而是赤地炎炎,气温极高(现在的吐鲁番城)。高昌国王的热情高过了火焰山,他令文武百官和王妃侍女列队出迎,并供养大师于后宫的重阁宝帐,请求大师长住国中,并拜为国师。这样停留了十几天,大师告辞,国王仍不允许,大师说:“我所以西行,是为了大法,现在遭到你的阻难,我只好把骨头留给大王,我的神识你未必留得住。”说后绝食,三日之内,滴水未进。第四天,高昌王见大师气息渐弱,才深感愧惧,向大师谢罪,允许大师西行,惟愿以兄弟相称,与佛结缘。大师见他信仰虔诚,便停留了一个多月,为王室成员讲《仁王般若经》。讲经之日,高昌王每天亲自捧着香炉,跪着迎送大师。法会圆满后,高昌王为大师备二十四封书信和礼品作为通关之用,恭送大师起程。  九死一生的取经路  玄奘大师又经历了千难万险,过阿着尼国,翻越了银山,在山的西面碰到一伙强盗,大师和同行的人把财物尽数送给强盗。又走了十几里路,到断崖边住宿时,发现走在他们前面的几十个商人都被杀掉,旷野上仅留遗骸,而财产都被劫走。之后不久,又遇突厥贼人,抢掠大师之后,因为分赃不均引发内讧,自斗而散。  再西行约千里,一座直插云霄的大雪山挡在面前,大家吃在冰上,睡在冰上,经历了七天七夜才走出雪山,冻死者十有三四。不久,见到一汪高山湖泊,虽然四周都是渺无人迹的冰山,这湖水却是清澈见底,相对冰山而言,大家就称它为热海。  再向西行五百多里,玄奘大师一行受到素叶城突厥叶护可汗的热情接待,虽然信仰不同,却仍供奉了西域所产的素食瓜果。可汗对大师说:“印度烈日骄阳,潮湿闷热,俗民的皮肤黝黑。您这样庄严标致的人才,到了那里可能吃不消。”大师说:“我是追寻圣迹,慕求佛法。”可汗对大师无比钦佩,供奉了法服和丝绸,亲自率领群臣送出十余里。
  大师继续前行,一路上每逢佛塔,必要参拜洒扫,或请资深的老和尚讲解教授。进入印度境内,虽然高耸的雪山被抛在北面,眼前苍郁的树林却并不是一帆风顺。大师时常遭遇恶兽和野象。一次,又逢群贼,见大师面貌端好,欲杀他去祭天神,大师临危,面无惧色,一心念弥勒菩萨,求速往生,群贼见状惊惧,正当举刀之时,黑风四起,折树飞沙,连河上的舟船都被掀翻,大家得知是东土取经的和尚,一起跪倒,皈依了大师。如此这样经磨历劫,又走了一年,终于来到了释迦牟尼成道的菩提树下。大师百感交集,如同游子回家,和随行的沙弥一一参拜,五体投地,悲泪盈目。当时远近僧俗听说东土大唐来了取经的和尚,数千人都来一睹圣僧风采,看到玄奘师徒悲涕跪拜,没有不呜咽落泪的,这一盛大的活动共维持了八九天。  玄奘大师在印度期间,常参观佛教圣迹,拜访高僧求学,在印度佛教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拜印度著名高僧戒贤法师为师,五年潜心于佛学研究,收获颇丰。离开那烂陀寺后,他沿恒河东下,几乎遍游全印度,巡礼求法。五年后再回到那烂陀寺,受戒贤法师之邀举办讲座,宣讲《摄大乘论》。临回国之际,中印度的羯若鞠暗国的戒日王召开“无遮大会”,即全印度的佛教大会,全印度十八个国王、三千多名高僧、两千多位婆罗门参加了大会。玄奘大师在大会上主讲了《大乘论》和他的著作《破恶见论》。十八天内,无人能攻破他的论点,遂被誉为佛学权威,享受到最隆重的礼遇,坐在装饰华丽的大象上游行市区,万人瞻仰。  贞观十七年,他带着六百五十七部佛教经卷离开印度回国,经中亚、葱岭、天山南路一线。唐太宗派出官员在敦煌迎候。贞观十九年,玄奘大师回到长安,长安城里万人空巷,欢迎这位名扬中外的高僧。在小说中我们看到的是唐王有盛大的仪式送别玄奘大师,天才的作家吴承恩将历史上的唐王迎候玄奘改编成小说中的送别唐僧西去。  玄奘大师回国后,在长安弘福寺和玉华宫组织译场,着手翻译佛经。他精通汉梵语文,佛学造诣高深,所译经文语意妥切、文辞流畅。在中国古代四大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真谛、玄奘、不空中,他的译作最多、最精。唐太宗亲自为玄奘大师的译经写序——《大唐三藏圣教序》。“三藏”者,乃佛教的佛经、戒律、论述与注解的总称。后人又称玄奘为唐三藏或三藏法师。玄奘大师接受唐太宗旨意,由他口述、弟子执笔,写成《大唐西域记》一书,共计十二卷十万余字,追述了他西去天竺取经的经历。  唐高宗麟德元年二月,玄奘大师在长安玉华寺圆寂。朝廷用金棺银椁存放他的骨灰,有一百多万人护送他的骨灰安葬于兴教寺内。  上述就是历史人物玄奘大师的真实情况。此后产生的西游故事中的唐僧形象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在唐僧取经的故事框架、西行路线、艰难险阻及其坚定志向、最终取得的伟大成功中都有玄奘大师的痕迹。  名家对玄奘大师的评价  文学家鲁迅一生疾恶如仇,对丑恶现象无情鞭挞,对民族的精神高歌颂扬,是中国新民主主义运动的倡导者和思想家。他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大声疾呼: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里虽然没有提及玄奘,但是季羡林先生认为,舍身求法,当包括玄奘西行取经的伟业。
  国学大师季羡林这样评价他:玄奘的翻译对原文忠实,读起来又不别扭,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唐代著名高僧玄奘所作《大唐西域记》一书久已蜚声士林,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研究印度史、中亚史,《大唐西域记》是不可缺少的、无法代替的瑰宝。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中印两国的交往日益发展。许多中国僧人排除万难不辞辛苦跋山涉水到印度求法,其中最著名的是法显(5世纪)、玄奘(7世纪)和义净(7世纪)。他们游历印度的记述,今天已经成为研究印度古代史和中世纪史的极为宝贵的文献。  曾任国际佛光会中华总会长的星云法师,对玄奘大师推崇备至,他说:“一个人在少年的时候,应该爱惜光阴,爱惜学习的机会。”隋朝末年,炀帝下诏度僧,年仅十三岁的玄奘,即前往应试,并立下宏愿,要“远诏如来大法,近光佛陀遗教”。玄奘因为少年励志而学,到了壮年时即成就非凡,是中国伟大的佛学家、译经家、外交家、地理学家。  印度是比较不重视历史记载的国家,记载历史的原始资料非常缺乏。后来发现中国玄奘大师的《大唐西域记》一书对于古代印度的地理、佛教圣地、风俗民情及语言等记载非常详细,循此宝典的线索,终于一一找回佛陀的圣迹,以及古代印度的面目。真令人难以意料,玄奘大师的丰功伟德,至今犹能润泽于整个印度。  小说中的唐僧  师徒四人坚持到西天取经,其实是坚持正义、真理的过程。而取经队伍中信念最坚定的无疑要属唐僧。从取经信念的坚定和对佛教虔诚不二上来讲,唐僧是正面的形象。他经历了那么多艰难险阻后仍然那样坚定,是非常值得称赞的。在师徒四人里,猪八戒动摇过好几次,想散伙回高老庄,而唐僧面对一路上妖魔鬼怪对他的威逼和利诱,丝毫没有动摇取经的信念,可以说他是团队的精神领袖!  取经路上唐僧和孙悟空有着一些微妙的矛盾。他对孙悟空的取经过程是这样理解的:被压五行山下,出来后皈依我佛,去西天取经是戴罪之身去取经,本身就是孙悟空修炼成正果的一个过程。他不是简单地把悟空理解成自己的徒弟,而是把悟空一路上降妖除魔看成是悟空的一个修炼过程,所以认为悟空更应该以佛家的规定要求自己。“三打白骨精”时唐僧就训斥悟空“滥杀无辜,取经何用”。悟空很多次为民除害都被唐僧看成滥杀无辜,是他所不能容忍的。他认为这是悟空在修炼过程中犯了戒律,所以悟空应该受到惩罚。  小说中也赋予了唐僧负面的东西,懦弱无能又盲目慈悲。唐僧肉眼凡胎,不辨真假,却又昏庸地惩罚悟空。自己不行,又不听能人的,这给取经道路上造成了很多人为的灾难。而对六根未净的猪八戒,唐僧却很放纵他。猪八戒几次在唐僧面前打小报告,告悟空的状,他都听信了。唐僧在《西游记》里总体来讲,是正面的形象,本质意义和历史上玄奘大师有相通之处,只不过经过在民间的流传和创作,为突出孙悟空这个主要角色,唐僧出现了负面的东西,使他在小说中和徒弟之间形成种种微妙的关系。  《西游记》中的唐僧还具有愚昧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人妖不分。白骨精一变少妇,二变老妇,三变老翁,唐僧三次都把白骨精当成好人,反而责怪悟空打死好人,将悟空贬回花果山。二是好歹不分。山贼挡住去路,悟空为民除害,却被唐僧指责成无故伤人性命,全无一点慈悲之心。三是固执己见。小雷音寺前,悟空看见妖气,唐僧仍执意进寺释佛,结果师徒四人皆被黄眉童子擒住。四是执迷不悟。红孩儿变成可怜的孩童,女妖变成良家女子,其骗人手法如出一辙,唐僧却一次又一次地上当受骗,没有吸取一点教训。
  唐僧的软弱更多地体现在他的眼泪上。取经路上,自从白马被小白龙吞吃后,唐僧第一次泪如雨下,从此泪水一发而不可收。被妖精擒去,他流泪;徒儿闯祸,他流泪;路途险阻,他流泪;女王要招他为夫,他流泪;听八戒一二句泄气的话,他也流泪。有时忍气吞声,有时潸然泪下,有时掩面而泣,有时放声痛哭。小说里提到唐僧的眼泪就有二十余次。  戴着“僧帽”的儒士  《西游记》融合了儒家、佛家、道家的思想,在唐僧这个人物形象上也有明显的表露。我们甚至可以称唐僧为戴着僧帽的儒士。小说中的唐僧是“忠于君王”的法师。反映在他取经的缘起上,我们看看原著:  太宗见了颂子,即命众僧:“且收胜会,待我差人取得大乘经来,再秉丹诚,重修善果。”众官无不遵依。当时在寺中问曰:“谁肯领朕旨意,上西天拜佛求经?”问不了,旁边闪过法师,帝前施礼道:“贫僧不才,愿效犬马之劳,与陛下求取真经,祈保我王江山永固。”唐王大喜,上前将御手扶起道:“法师果能尽此忠贤,不怕程途遥远,跋涉山川,朕情愿与你拜为兄弟。”玄奘顿首谢恩。唐王果是十分贤德,就去那寺里佛前,与玄奘拜了四拜,口称“御弟圣僧”。玄奘感谢不尽道:“陛下,贫僧有何德何能,敢蒙天恩眷顾如此?我这一去,定要捐躯努力,直至西天。如不到西天,不得真经,即死也不敢回国,永堕沉沦地狱。”随在佛前拈香,以此为誓。唐王甚喜,即命回銮,待选良利日辰,发牒出行,遂此驾回各散。  这就告诉我们,唐僧取经的目的是想保江山永固,博得唐王的赞誉。唐僧被称为“御帝圣僧”,他明知西行凶险,却发下宏愿,愿意为国捐躯,尽忠报国。唐僧这种对唐王的赤胆忠诚,实质就是“忠君即是爱国”的儒家思想。小说中的唐僧奉旨取经由历史上玄奘大师“违旨”取经所转变,这是儒家思想导致的结果。没有玄奘的西去取经,就不会有中国佛教一时兴盛的形象;而没有唐太宗对玄奘翻译佛经的鼎立支持与宣扬,也不会有佛教的盛极一时。一个是千古高僧,一个是千古明帝,天缘之合。  吴承恩在小说中对唐僧西行求法的志向是充分肯定的,讥讽唐僧的是缺乏孙悟空的胆识,认为取经路上的妖魔鬼怪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缺少一对能辨清真伪的法眼。孙悟空和唐僧对妖魔鬼怪的态度完全不同,悟空是以“除恶”作为“劝善”;而唐僧是以“劝善”作为“除恶”。这点很关键,读者一定要仔细品味。为什么唐僧一味地偏袒猪八戒,有时出现矛盾时不相信悟空呢?因为他认为“千日行善,善犹不足;一日行恶,恶自有馀”。他视孙悟空的棒打“妖魔”为秉性凶恶,甚至对悟空的做法产生了一定的思维定式。唐僧的这种“不杀生”体现的是佛教文化的观念和立身之道,悟空的“该出手时就出手”体现的是“江湖文化”的观念和立身之道。  三国故事、水浒故事、取经故事是宋元以来民间喜闻乐见的三大故事,可以说是英雄的传奇,都有历史的痕迹。刘备、宋江、唐僧都有明确的目标并为之奋斗,都是忠厚的长者,甚至连爱哭的特点都极为相似。英雄传奇,按常理应该是故事越传越神奇,主人公越传越英雄,可唐僧的形象为何越来越不英雄了呢?这就是宗教色彩的减弱和主角渐渐演变成孙悟空所致。  小说《西游记》中唐僧的形象被作者加入了众多世俗的元素,这是作者有意的吗?我们看一下小说对唐僧世俗的描写:唐僧因夜里伤了风,第二天有些头晕眼胀、皮骨疼痛,他竟然含泪写信给唐太宗:
  当年奉旨离东土,指望灵山见世尊。不料途中遭厄难,何期半路有灾。僧病沉疴难进步,佛门深远接天门。有经无命空劳碌,启奏当今别遣人。  这般软弱无能,令人好气又好笑,难怪悟空说他“天下也有和尚,似你这样皮松的却少”。  唐僧作为佛门弟子,很多行为也不像一位得道高僧。出家人不杀生,但唐僧对刘伯钦搏杀猛虎的行为“夸赞不矣”,说“太保真神人也”。出家人不打诳语,但给我们留下很深印象的却是唐僧为了诱骗孙悟空戴上观音所赠暗藏金箍的嵌金花帽的事情。  行者去解开包袱,在那包裹中间见有几个粗面烧饼,拿出来递与师父。又见那光艳艳的一领绵布直裰,一顶嵌金花帽,行者道:“这衣帽是东土带来的?”三藏就顺口儿答应道:“是我小时穿戴的。这帽子若戴了,不用教经,就会念经;这衣服若穿了,不用演礼,就会行礼。”行者道:“好师父,把与我穿戴了罢。”三藏道:“只怕长短不一,你若穿得,就穿了罢。”行者遂脱下旧白布直裰,将绵布直裰穿上,也就是比量着身体裁的一般,把帽儿戴上。三藏见他戴上帽子,就不吃干粮,却默默的念那紧箍咒一遍。行者叫道:“头痛!头痛!”那师父不住的又念了几遍,把个行者痛得打滚,抓破了嵌金的花帽。  出家人以慈悲为怀,但唐僧惩罚孙悟空曾多次念紧箍咒,“把个行者勒得耳红面赤、眼胀头昏在地上打滚”、“箍儿陷在肉里有一寸来深浅”,我们每次看到悟空受到这种折磨都心存不忍。唐僧对悟空的残忍与佛家所倡导的悲悯好生之德大相径庭。  在《西游记》中,唐僧作为正统思想的代表人物,由取经故事的第一主角退至了次要位置,作者的主体思想则主要寄托在孙悟空身上,孙悟空的明辨真伪、乐观勇敢讽喻了唐僧。可以说,作者在唐僧这一人物的艺术构思中,一开始就偏离了他作为一名佛教徒的很多特征,唐僧是一位头戴“僧帽”的儒士,身上体现了旧时知识分子的许多共同弱点。他是一个被充分世俗化、艺术化了的人物,在他身上,作者同时对儒家文化与佛教文化进行了审视和反思。  吴承恩借笔下的唐僧,抒发出自己的思想与观念。明代是我国文化发生碰撞和融合的时期,经济基础的变革打破了文化上的沉闷和保守,反映出新兴商品经济的思想在正统观念中滋生。这种具有强烈近代主义的人文特征和思想,与封建庙堂文化存在着本质区别。作者生活的年代,处在社会思想文化变革的动荡时期,他以文学家的敏感,感受到了这股人文主义思潮的来临。因此,他的不朽名著《西游记》也就摒弃了正统的封建思想和宗教观念,充分洋溢着新兴的近代文化气息,反映出市民阶层的意趣和追求。  佛教常识之敲木鱼、数念珠  我们在电视剧《西游记》中经常看到僧人敲木鱼、数念珠的场景。我向大家简单说明一下:木鱼是佛教的法器之一,木制,为鱼形,中凿空洞,扣之起声。通常有两种形状:一种为圆形,外表刻成鱼鳞状,诵经时有节奏地敲击,以调音节;另一种是长形木鱼,一般刻成大鱼形状,悬挂于库堂前,僧侣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火眼金睛的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