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学森的字张利画家多少钱一平尺尺

中文字体设计表现方法的探究
2013年第6期目录&&&&乡村清洁你我他   摘 要:随着经济与文化水平的迅猛提升,我国与世界的交流合作正在向全方位、立体化的态势发展。设计者如何在原有字体的基础上发挥自身的才智及潜能去总结各种形式法则和变化规律,创造独具特色的视觉传达艺术风格,丰富和增强字体形式的表现力和影响力成为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关键词:汉字;字体演变;视觉动态;字体设计方法;&&&&中国文化历史悠久,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的汉字也随着时代的步伐不断的向前发展。经过五千年的更迭流传,我们现代社会中的汉字字体可谓品目繁多,风格各样。汉字必须基于传统形式而有所创新,这种创新思想即我们要探究的关于汉字字体的设计构想。&&&&一.字体设计的意义&&&&汉字字体设计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审美需求,同时还具有区别于标准字体的作用。一件设计作品要想富有独特的个性、风格,一般是不采用现有字体进行创作的。这就需要对字体进行加工变形,形成符合设计构想的新字体。&&&&二.汉字的产生与发展&&&&汉字的基本组成元素是由点、线通过在二维空间中的组合安排构成的。这种以点线经营平面空间的手法在最原始的刻画符号中已经初露端倪,因而汉字的产生、发展以及其表现形式是字体设计必须进行探究的。关于汉字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最有影响力的当属仓颉造字之说,从大汶口文化、仰韶文化以及龙山文化中大量出土的陶器象形刻画符号中可以看到汉字的萌芽状态。这种最初的文字意识虽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但已经在实用取向上昭示着汉字产生的意义,当然此时的几何符号也好,象形符号也罢,只出于一种需求而并非完全以审美追求作为目标去进行设计安排。&&&&随着青铜器物的广泛应用,金文(钟鼎文)逐渐出现在青铜礼乐器上。因青铜铭文均为刻范铸浇而成,故其字体象形程度较高,线条粗细曲直变化丰富,并且有点团夹杂其间。字体笔画厚重、端庄、肃穆。如西周时期《散氏盘》上的文字点画、线条变化多端,排列错落有致,颇具神韵。小篆是相对于大篆而言的,它是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广泛使用的一种官方书体。“秦始皇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 ,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李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 由此可以看出小篆是在籀文(大篆)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改造而来的。小篆笔画连贯缭绕,横平竖直,结体取纵势,上紧下松,线条疏朗有致而不失清雅、和谐之态。如秦朝《泰山刻石》又名《封泰山碑》,其字沉雄、端正,彰显庙堂之气。&&&&隶书“起于官狱多事,苟取省易,施之于徒隶也,”《汉书?艺文志》 故称之为隶书。其用笔以较长的横画或捺画为主笔,作波挑之势,有蚕头燕尾的特点。隶书结体呈扁形,起笔转折处显方势。隶书在汉朝得到广泛使用,因而独具汉代的时代特色。如东汉《张迁碑》,字体布局匀整浑朴,点线结合巧夺天工,堪称隶书经典之作。楷书字体多为方形,起笔与收笔处多作顿笔,点线布局沉稳、疏朗有致。如晚唐柳公权《玄秘塔碑》,结体内敛外拓、方正中取变化之势,笔画瘦硬有力透纸背之气。点线俯仰相顾,趣韵于布白间展露出来。唐朝国力强盛繁荣,国人崇尚法度,因此楷书成为其文字形式的主流。&&&&行书在一般认为是楷书快写而出,其实不然:“行书早在楷书定型前就已是现在的样子,所以行书几乎是和楷书同时发展起来的,甚至行书的发展约略在楷书之前”。行书结体变化丰富,给人以鲜活之感,笔画疾缓停顿率气自然,点线更趋流动、变幻莫测。如晚唐杨凝式《韭花帖》字体俊逸潇洒而不张扬,给人以空灵舒畅的感觉。草书以其一气呵成之势使人为之倾倒,其结体狂放简约,“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候通其隔行”.草书笔画线条更为流动多变,气势宏伟、豪迈奔放。点与线自然构成,韵律节奏动感十足。如盛唐怀素《自叙帖》,笔画流利洒脱、空灵净朗线条流畅,结体布白错综交杂,有不可抵挡之势。&&&&三.现代美术字体的表现形式&&&&随着现代文化的发展,汉字在古文字书体的基础上又出现了符合现代人审美标准和生活节奏的新形式,这些新字体是通过对汉字的归纳整理同时结合了一些西方文化的外来元素,从而形成了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的视觉传达方式。&&&&早在900多年前,北宋的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以胶泥刻字,火烧之,每字一块用铁范排版进行印刷。此项技术发明以后,大量的文字用刻刀在胶泥上刊刻制模,故而出现了专门用于印刷的字体――宋体字。其字体结构方正,横画和竖画之间有明显的粗细差异,且有顿角作为装饰。“横粗细疏撇如刀,点如水滴捺如扫” 是宋体字的特点。其笔画横平竖直,典雅整殇、匀称秀逸。宋体字以其独有的表现形式被广泛用于书籍印刷、广告传媒等行业。&&&&四.美术字的书写方法&&&&现代美术字体风格多样、品类繁多,但宋体和黑体运用较为普遍。宋体字是由楷体变化而来的,故其运笔结体也应当遵循楷法,即“永”字八法:点、横、竖、撇、捺、提、钩、折。①书写时亦须上紧下松、匀停疏朗;笔划应有主次之分,起支撑重心作用的笔划谓之主笔,如横、竖等。诸如点、撇、捺、提、钩、折等笔划居次要地位,书写时应当分出笔划的主次关系,然后先写主笔再写副笔。笔划之间的呼应与穿插关系尤当重要,须依具体的字形安排布局,务必使其重心稳定、自然舒畅。若遇到笔划疏密不一的字,可适当缩小笔划稠密的字放大笔划稀疏的字,使字形的视觉差和谐统一。关于宋体字基本笔划的书写规范可参考《笔划要决》:横细竖粗撇尖刀,点如瓜子折顿角;捺长挑短度适中,钩锋圆转字俊俏。&&&&五.字体设计方法&&&&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我国语言文化的世界影响力也不断的飙生。汉字作为最具代表性的东方文化形象大使,在与世界的交流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字体表现形式的创新也应该与时代同步。现代的文字不再是单纯的用于记事属文了,无论是平面广告还是影视传媒;是企业的VI标志还是商品包装、书刊装祯都把文字创意作为设计行业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甚至直接把文字通过一系列的造型加工形成集准确的信息传达性能和高度艺术形象化视觉语言为一体的标志符号。因此,我们把字体的创意过程可以看作是一种图形的设计活动,只是这种图象式表现手法必须基于语言信息的可读性和可识别性之上。有了这样的认识,字体设计也就可以用图形设计的基本原理进行处理,其形态构成、空间、肌理以及色彩等诸多因素都可以是文字图形化设计创意的切入点。&&&&综上所述,字体设计是以汉字作为基本创作元素,在不破坏字体原有的可读性以及可识别性的原则下,利用多种方法进行一系列的变化整合,最终形成富有创意的艺术字。在对字体进行创意设计时可综合利用各种表现手法来强化艺术字的视觉冲击力,把信息以最直观最快捷的方式传达给人们。文字的图形化设计创意目的就在于将呆滞的字体变为灵活多样的艺术作品,把现代人们的生活空间装扮成为五彩缤纷的世界。(作者单位:陕西省延安大学附属中学)&&&&注解:&&&&① 何学森.书法学概要.华夏出版社,2004.&&&&② 杨顺泰,王卫平.设计的基础与应用.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③ 万凡,万萱.标志与VI设计.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④ 周大光.创意字体构成.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⑤ 党晟.字体符号版面设计.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⑥ 吉姆?克劳斯(美国).创意设计指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⑦ 王肖生, 姜智彬.现代广告设计.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⑧ 贾荣林.平面广告设计.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5.&&&&⑨ 庄义友,熊贤汉.汉字与书法艺术.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⑩ 宋心果,范素芳,姚绍雯.标志设计.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B11 黄?, 金丹, 朱爱娣, 朱天曙. 中国书法史.辽宁美术出版社 2001. 转载请注明来源。
13:27:15 10:31:38 10:30:08 08:43:11 08:31:27 05:17:06 05:00:41 02:13:44 02:08:21 23:46:32  摘 要:随着经济与文化水平的迅猛提升,我国与世界的交流合作正在向全方位、立体化的态势发展。设计者如何在原有字体的基础上"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中文字体设计表现方法的探究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 要:随着经济与文化水平的迅猛提升,我国与世界的交流合作正在向全方位、立体化的态势发展。设计者如何在原有字体的基础上发挥自身的才智及潜能去总结各种形式法则和变化规律,创造独具特色的视觉传达艺术风格,丰富和增强字体形式的表现力和影响力成为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中国论文网 /6/view-5857672.htm  关键词:汉字;字体演变;视觉动态;字体设计方法;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的汉字也随着时代的步伐不断的向前发展。经过五千年的更迭流传,我们现代社会中的汉字字体可谓品目繁多,风格各样。汉字必须基于传统形式而有所创新,这种创新思想即我们要探究的关于汉字字体的设计构想。   一.字体设计的意义   汉字字体设计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审美需求,同时还具有区别于标准字体的作用。一件设计作品要想富有独特的个性、风格,一般是不采用现有字体进行创作的。这就需要对字体进行加工变形,形成符合设计构想的新字体。   二.汉字的产生与发展   汉字的基本组成元素是由点、线通过在二维空间中的组合安排构成的。这种以点线经营平面空间的手法在最原始的刻画符号中已经初露端倪,因而汉字的产生、发展以及其表现形式是字体设计必须进行探究的。关于汉字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最有影响力的当属仓颉造字之说,从大汶口文化、仰韶文化以及龙山文化中大量出土的陶器象形刻画符号中可以看到汉字的萌芽状态。这种最初的文字意识虽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但已经在实用取向上昭示着汉字产生的意义,当然此时的几何符号也好,象形符号也罢,只出于一种需求而并非完全以审美追求作为目标去进行设计安排。   随着青铜器物的广泛应用,金文(钟鼎文)逐渐出现在青铜礼乐器上。因青铜铭文均为刻范铸浇而成,故其字体象形程度较高,线条粗细曲直变化丰富,并且有点团夹杂其间。字体笔画厚重、端庄、肃穆。如西周时期《散氏盘》上的文字点画、线条变化多端,排列错落有致,颇具神韵。小篆是相对于大篆而言的,它是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广泛使用的一种官方书体。“秦始皇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 ,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李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 由此可以看出小篆是在籀文(大篆)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改造而来的。小篆笔画连贯缭绕,横平竖直,结体取纵势,上紧下松,线条疏朗有致而不失清雅、和谐之态。如秦朝《泰山刻石》又名《封泰山碑》,其字沉雄、端正,彰显庙堂之气。   隶书“起于官狱多事,苟取省易,施之于徒隶也,”《汉书?艺文志》 故称之为隶书。其用笔以较长的横画或捺画为主笔,作波挑之势,有蚕头燕尾的特点。隶书结体呈扁形,起笔转折处显方势。隶书在汉朝得到广泛使用,因而独具汉代的时代特色。如东汉《张迁碑》,字体布局匀整浑朴,点线结合巧夺天工,堪称隶书经典之作。楷书字体多为方形,起笔与收笔处多作顿笔,点线布局沉稳、疏朗有致。如晚唐柳公权《玄秘塔碑》,结体内敛外拓、方正中取变化之势,笔画瘦硬有力透纸背之气。点线俯仰相顾,趣韵于布白间展露出来。唐朝国力强盛繁荣,国人崇尚法度,因此楷书成为其文字形式的主流。   行书在一般认为是楷书快写而出,其实不然:“行书早在楷书定型前就已是现在的样子,所以行书几乎是和楷书同时发展起来的,甚至行书的发展约略在楷书之前”。行书结体变化丰富,给人以鲜活之感,笔画疾缓停顿率气自然,点线更趋流动、变幻莫测。如晚唐杨凝式《韭花帖》字体俊逸潇洒而不张扬,给人以空灵舒畅的感觉。草书以其一气呵成之势使人为之倾倒,其结体狂放简约,“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候通其隔行”.草书笔画线条更为流动多变,气势宏伟、豪迈奔放。点与线自然构成,韵律节奏动感十足。如盛唐怀素《自叙帖》,笔画流利洒脱、空灵净朗线条流畅,结体布白错综交杂,有不可抵挡之势。   三.现代美术字体的表现形式   随着现代文化的发展,汉字在古文字书体的基础上又出现了符合现代人审美标准和生活节奏的新形式,这些新字体是通过对汉字的归纳整理同时结合了一些西方文化的外来元素,从而形成了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的视觉传达方式。   早在900多年前,北宋的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以胶泥刻字,火烧之,每字一块用铁范排版进行印刷。此项技术发明以后,大量的文字用刻刀在胶泥上刊刻制模,故而出现了专门用于印刷的字体――宋体字。其字体结构方正,横画和竖画之间有明显的粗细差异,且有顿角作为装饰。“横粗细疏撇如刀,点如水滴捺如扫” 是宋体字的特点。其笔画横平竖直,典雅整殇、匀称秀逸。宋体字以其独有的表现形式被广泛用于书籍印刷、广告传媒等行业。   四.美术字的书写方法   现代美术字体风格多样、品类繁多,但宋体和黑体运用较为普遍。宋体字是由楷体变化而来的,故其运笔结体也应当遵循楷法,即“永”字八法:点、横、竖、撇、捺、提、钩、折。①书写时亦须上紧下松、匀停疏朗;笔划应有主次之分,起支撑重心作用的笔划谓之主笔,如横、竖等。诸如点、撇、捺、提、钩、折等笔划居次要地位,书写时应当分出笔划的主次关系,然后先写主笔再写副笔。笔划之间的呼应与穿插关系尤当重要,须依具体的字形安排布局,务必使其重心稳定、自然舒畅。若遇到笔划疏密不一的字,可适当缩小笔划稠密的字放大笔划稀疏的字,使字形的视觉差和谐统一。关于宋体字基本笔划的书写规范可参考《笔划要决》:横细竖粗撇尖刀,点如瓜子折顿角;捺长挑短度适中,钩锋圆转字俊俏。   五.字体设计方法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我国语言文化的世界影响力也不断的飙生。汉字作为最具代表性的东方文化形象大使,在与世界的交流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字体表现形式的创新也应该与时代同步。现代的文字不再是单纯的用于记事属文了,无论是平面广告还是影视传媒;是企业的VI标志还是商品包装、书刊装祯都把文字创意作为设计行业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甚至直接把文字通过一系列的造型加工形成集准确的信息传达性能和高度艺术形象化视觉语言为一体的标志符号。因此,我们把字体的创意过程可以看作是一种图形的设计活动,只是这种图象式表现手法必须基于语言信息的可读性和可识别性之上。有了这样的认识,字体设计也就可以用图形设计的基本原理进行处理,其形态构成、空间、肌理以及色彩等诸多因素都可以是文字图形化设计创意的切入点。   综上所述,字体设计是以汉字作为基本创作元素,在不破坏字体原有的可读性以及可识别性的原则下,利用多种方法进行一系列的变化整合,最终形成富有创意的艺术字。在对字体进行创意设计时可综合利用各种表现手法来强化艺术字的视觉冲击力,把信息以最直观最快捷的方式传达给人们。文字的图形化设计创意目的就在于将呆滞的字体变为灵活多样的艺术作品,把现代人们的生活空间装扮成为五彩缤纷的世界。(作者单位:陕西省延安大学附属中学)   注解:   ① 何学森.书法学概要.华夏出版社,2004.   ② 杨顺泰,王卫平.设计的基础与应用.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③ 万凡,万萱.标志与VI设计.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④ 周大光.创意字体构成.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⑤ 党晟.字体符号版面设计.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⑥ 吉姆?克劳斯(美国).创意设计指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⑦ 王肖生, 姜智彬.现代广告设计.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⑧ 贾荣林.平面广告设计.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5.   ⑨ 庄义友,熊贤汉.汉字与书法艺术.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   ⑩ 宋心果,范素芳,姚绍雯.标志设计.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B11 黄?, 金丹, 朱爱娣, 朱天曙. 中国书法史.辽宁美术出版社 2001.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摘 要:随着经济与文化水平的迅猛提升,我国与世界的交流合作正在向全方位、立体化的态势发展。设计者如何在原有字体的基础上"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中文字体设计表现方法的探究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 要:随着经济与文化水平的迅猛提升,我国与世界的交流合作正在向全方位、立体化的态势发展。设计者如何在原有字体的基础上发挥自身的才智及潜能去总结各种形式法则和变化规律,创造独具特色的视觉传达艺术风格,丰富和增强字体形式的表现力和影响力成为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中国论文网 /6/view-5857672.htm  关键词:汉字;字体演变;视觉动态;字体设计方法;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的汉字也随着时代的步伐不断的向前发展。经过五千年的更迭流传,我们现代社会中的汉字字体可谓品目繁多,风格各样。汉字必须基于传统形式而有所创新,这种创新思想即我们要探究的关于汉字字体的设计构想。   一.字体设计的意义   汉字字体设计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审美需求,同时还具有区别于标准字体的作用。一件设计作品要想富有独特的个性、风格,一般是不采用现有字体进行创作的。这就需要对字体进行加工变形,形成符合设计构想的新字体。   二.汉字的产生与发展   汉字的基本组成元素是由点、线通过在二维空间中的组合安排构成的。这种以点线经营平面空间的手法在最原始的刻画符号中已经初露端倪,因而汉字的产生、发展以及其表现形式是字体设计必须进行探究的。关于汉字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最有影响力的当属仓颉造字之说,从大汶口文化、仰韶文化以及龙山文化中大量出土的陶器象形刻画符号中可以看到汉字的萌芽状态。这种最初的文字意识虽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但已经在实用取向上昭示着汉字产生的意义,当然此时的几何符号也好,象形符号也罢,只出于一种需求而并非完全以审美追求作为目标去进行设计安排。   随着青铜器物的广泛应用,金文(钟鼎文)逐渐出现在青铜礼乐器上。因青铜铭文均为刻范铸浇而成,故其字体象形程度较高,线条粗细曲直变化丰富,并且有点团夹杂其间。字体笔画厚重、端庄、肃穆。如西周时期《散氏盘》上的文字点画、线条变化多端,排列错落有致,颇具神韵。小篆是相对于大篆而言的,它是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广泛使用的一种官方书体。“秦始皇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 ,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李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 由此可以看出小篆是在籀文(大篆)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改造而来的。小篆笔画连贯缭绕,横平竖直,结体取纵势,上紧下松,线条疏朗有致而不失清雅、和谐之态。如秦朝《泰山刻石》又名《封泰山碑》,其字沉雄、端正,彰显庙堂之气。   隶书“起于官狱多事,苟取省易,施之于徒隶也,”《汉书?艺文志》 故称之为隶书。其用笔以较长的横画或捺画为主笔,作波挑之势,有蚕头燕尾的特点。隶书结体呈扁形,起笔转折处显方势。隶书在汉朝得到广泛使用,因而独具汉代的时代特色。如东汉《张迁碑》,字体布局匀整浑朴,点线结合巧夺天工,堪称隶书经典之作。楷书字体多为方形,起笔与收笔处多作顿笔,点线布局沉稳、疏朗有致。如晚唐柳公权《玄秘塔碑》,结体内敛外拓、方正中取变化之势,笔画瘦硬有力透纸背之气。点线俯仰相顾,趣韵于布白间展露出来。唐朝国力强盛繁荣,国人崇尚法度,因此楷书成为其文字形式的主流。   行书在一般认为是楷书快写而出,其实不然:“行书早在楷书定型前就已是现在的样子,所以行书几乎是和楷书同时发展起来的,甚至行书的发展约略在楷书之前”。行书结体变化丰富,给人以鲜活之感,笔画疾缓停顿率气自然,点线更趋流动、变幻莫测。如晚唐杨凝式《韭花帖》字体俊逸潇洒而不张扬,给人以空灵舒畅的感觉。草书以其一气呵成之势使人为之倾倒,其结体狂放简约,“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候通其隔行”.草书笔画线条更为流动多变,气势宏伟、豪迈奔放。点与线自然构成,韵律节奏动感十足。如盛唐怀素《自叙帖》,笔画流利洒脱、空灵净朗线条流畅,结体布白错综交杂,有不可抵挡之势。   三.现代美术字体的表现形式   随着现代文化的发展,汉字在古文字书体的基础上又出现了符合现代人审美标准和生活节奏的新形式,这些新字体是通过对汉字的归纳整理同时结合了一些西方文化的外来元素,从而形成了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的视觉传达方式。   早在900多年前,北宋的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以胶泥刻字,火烧之,每字一块用铁范排版进行印刷。此项技术发明以后,大量的文字用刻刀在胶泥上刊刻制模,故而出现了专门用于印刷的字体――宋体字。其字体结构方正,横画和竖画之间有明显的粗细差异,且有顿角作为装饰。“横粗细疏撇如刀,点如水滴捺如扫” 是宋体字的特点。其笔画横平竖直,典雅整殇、匀称秀逸。宋体字以其独有的表现形式被广泛用于书籍印刷、广告传媒等行业。   四.美术字的书写方法   现代美术字体风格多样、品类繁多,但宋体和黑体运用较为普遍。宋体字是由楷体变化而来的,故其运笔结体也应当遵循楷法,即“永”字八法:点、横、竖、撇、捺、提、钩、折。①书写时亦须上紧下松、匀停疏朗;笔划应有主次之分,起支撑重心作用的笔划谓之主笔,如横、竖等。诸如点、撇、捺、提、钩、折等笔划居次要地位,书写时应当分出笔划的主次关系,然后先写主笔再写副笔。笔划之间的呼应与穿插关系尤当重要,须依具体的字形安排布局,务必使其重心稳定、自然舒畅。若遇到笔划疏密不一的字,可适当缩小笔划稠密的字放大笔划稀疏的字,使字形的视觉差和谐统一。关于宋体字基本笔划的书写规范可参考《笔划要决》:横细竖粗撇尖刀,点如瓜子折顿角;捺长挑短度适中,钩锋圆转字俊俏。   五.字体设计方法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我国语言文化的世界影响力也不断的飙生。汉字作为最具代表性的东方文化形象大使,在与世界的交流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字体表现形式的创新也应该与时代同步。现代的文字不再是单纯的用于记事属文了,无论是平面广告还是影视传媒;是企业的VI标志还是商品包装、书刊装祯都把文字创意作为设计行业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甚至直接把文字通过一系列的造型加工形成集准确的信息传达性能和高度艺术形象化视觉语言为一体的标志符号。因此,我们把字体的创意过程可以看作是一种图形的设计活动,只是这种图象式表现手法必须基于语言信息的可读性和可识别性之上。有了这样的认识,字体设计也就可以用图形设计的基本原理进行处理,其形态构成、空间、肌理以及色彩等诸多因素都可以是文字图形化设计创意的切入点。   综上所述,字体设计是以汉字作为基本创作元素,在不破坏字体原有的可读性以及可识别性的原则下,利用多种方法进行一系列的变化整合,最终形成富有创意的艺术字。在对字体进行创意设计时可综合利用各种表现手法来强化艺术字的视觉冲击力,把信息以最直观最快捷的方式传达给人们。文字的图形化设计创意目的就在于将呆滞的字体变为灵活多样的艺术作品,把现代人们的生活空间装扮成为五彩缤纷的世界。(作者单位:陕西省延安大学附属中学)   注解:   ① 何学森.书法学概要.华夏出版社,2004.   ② 杨顺泰,王卫平.设计的基础与应用.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③ 万凡,万萱.标志与VI设计.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④ 周大光.创意字体构成.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⑤ 党晟.字体符号版面设计.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⑥ 吉姆?克劳斯(美国).创意设计指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⑦ 王肖生, 姜智彬.现代广告设计.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⑧ 贾荣林.平面广告设计.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5.   ⑨ 庄义友,熊贤汉.汉字与书法艺术.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   ⑩ 宋心果,范素芳,姚绍雯.标志设计.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B11 黄?, 金丹, 朱爱娣, 朱天曙. 中国书法史.辽宁美术出版社 2001.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打开微信扫一扫
孔网客户端
安卓版苹果版扫描下载
孔夫子旧书网
非常抱歉,您所浏览的商品找不到了!
1.该商品可能未通过审核或其它原因无法显示,您可以联系店主查找
2.在顶部搜索框重新输入关键词搜索
秒后自动为您跳转至
none_item_info
您可能感兴趣的商品
网站商品分类
|||||||||||||||||||
||||||||||
查找其他相似商品
Copyright(C)
孔夫子旧书网
京ICP证041501号
海淀分局备案编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崔文圣多少钱一平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