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祖李源李渊几个儿子子

唐高祖李源到底有几个儿子_李源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87贴子:
唐高祖李源到底有几个儿子
唐高祖李源到底有几个儿子,分别叫什么,最后官职,最好详细点
拜托!叫!不要跑到李源吧来提这个问题…我是学历史的!
这人真逗&哈哈&唐高祖叫李源?
笑死
顶楼上!!!
唐高祖叫李渊,有四个儿子。拜托,以后别叫错了。
内&&容: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大唐国号“唐”是晋的古名,泛指今山西省的中心地域。传说君主尧号称“陶唐”氏。周朝时在现今湖北省有一小国唐国。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为北周八柱国之一,佐命有功,被追封为“唐国公”,爵位传至李渊,隋代周后,累官居太原留守,大业十三年(617)李渊晋阳起兵后,自称“唐王”,后自立为“唐”朝。唐朝灭亡后,五代的李存勖所建的后唐和十国的南唐都自称是唐朝的承继者而用“唐”作为国号。事实上他们的皇帝与唐朝并无血缘关系。唐朝是一个强大而又繁荣的时代。
  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隋文帝杨坚次子,仁寿四年(604年)七月继位。他是隋朝的第二任皇帝,在位的14年中,创造了别人难以创造的丰功伟绩。如开凿京杭大运河,营造东都洛阳,修筑长城,开创科举,三征高句丽(朝鲜)等,但是,也给人民带来了沉重负担,人民为逃避无休无止的劳役和越来越重的赋税,纷纷起义,天下由此大乱,当时,声势最为浩大的农民起义武装有十八支,号称“十八路反王”。
  大业十三年(617),隋朝太原留守,关陇贵族李渊,乘隙起兵进取关中。(618)五月,李渊称帝,改国号唐,定都长安。不久统一了全国。唐朝(公元618年~907年),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李渊于618年建立唐朝,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首都。690年,武则天改国号“唐”为“周”,迁都洛阳,史称武周。705年唐中宗李显恢复大唐国号,恢复唐朝旧制,还都长安。唐朝在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后日渐衰落,至天祐四年(907年)梁王朱温篡位灭亡。唐共历经21位皇帝(若含武则天),共289年。唐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有辉煌的成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617年,隋炀帝带着二十万人,乘坐上万条大船,浩浩荡荡巡游江都(扬州),同时他为了炫耀武功,开疆拓土,第三次征伐辽东。无数的车辆、无数的船只,不分白天黑夜,沿着陆路和运河源源不断由南向北,形成一支滚滚洪流。这次与前两次一样隋军遭到了惨败,出征的一百多万人只逃回了几千人。随后在山东,河北等地农民起义爆发,起义烽火遍布全国各地,这个时候突厥始毕可汗见有机可乘,率骑兵数万侵犯河套地区与马邑(今山西,朔县)。李渊派出几千兵士增援马邑,因为隋军兵少接连惨败。李渊自知无力镇压农民起义,又深知炀帝猜忌嗜杀,政局动乱,难于自保,不由焦急万分,李源的第二个儿子李世民那时刚满十八岁,聪颖过人,是个很有胆识的青年。他趁机劝父亲起兵反隋,李世民的主张还得到了晋阳官员刘文静的支持。三人秘密商定于五月起事,李渊从河东(今山西永济西)召回长子李建成和四子李元吉,大肆屯积粮草,招兵买马,应募的百姓越来越多了。
  太原副留守虎贲郎将王威、虎牙郎将高君雅见晋阳城(太原)里大军云集,明白李家父子已经靠不住了,于是商定了一个计谋,以晋祠祷雨为名义召李渊过去,想在那里把李渊扣起来。李渊识破了他们的阴谋,遂先发制人,以勾结突厥为罪名把他们杀了,他另一方面派遣刘文静出使突厥,备了一份厚礼,到突厥可汗那里讲和,约他一起反隋。突厥可汗觉得这样做对他们有好处就答应帮助李渊。七月,李渊杖白旗,誓众于野,以李建成和李世民分别做左右领军大都督,裴寂为长史,刘文静为司马,石艾县长殷开山为掾,刘政会为属,长孙顺德、王长谐、刘弘基、窦琮为统军,李元吉为太原留守,发兵三万,进攻长安。部将张纶很快占领了离石、龙泉、文城三郡。隋朝震动,忙派出虎牙郎将宋老生屯兵霍邑,进行拦击。李渊联络的隋鹰扬府司马李轨从武威,女儿平阳公主在长安赶来助阵。李渊于次年一月集中二十万人一举攻下长安。入长安城后,李渊立炀帝孙代王侑为天子(恭帝),改元义宁,遥尊炀帝为太上皇;又以杨侑名义自加假黄钺、使持节、大都督内外诸军事、尚书令、大丞相,进封唐王,综理万机。
  大业十四年(618年)三月,炀帝见天下大乱,已心灰意冷,无心回北方,命修治丹阳宫(今南京),准备迁居那里。从驾的都是关中卫士,他们怀念家乡,纷纷逃归。这时,虎贲郎将元礼等,与直阁裴虔通共谋,利用卫士们思念家乡的怨恨情绪,推宇文述的儿子宇文化及为首,发动兵变,宇文化及逼缢死隋炀帝,余部逃散。
  五月,李渊称帝,改国号唐,定都长安。不久唐统一了全国。李渊在位时期,依据隋文帝旧制,重新建立中央及地方行政制度,又修定律令格式,颁布均田制及租庸调制,重建府兵制,为唐代的职官、刑律、兵制、土地及课役等制度奠定了基础。武德年间,统治集团内部充满了复杂的斗争。裴寂和刘文静都是太原起兵时的佐命元从,裴寂深得唐高祖的宠信;刘文静为秦王世民的心腹,自以才略功勋居裴寂之右而位居其下,意甚不平。李渊借故杀了刘文静。
  李渊共有22位儿子,19位女儿:
   唐代帝王世系
  庙号 谥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字 陵墓
   德明皇帝 皋陶
  圣祖 玄元皇帝 李耳(老子) --- 老聃
   兴圣皇帝 李嵩
  献祖 宣皇帝 李熙 ---
  懿祖 光皇帝 李天赐
  太祖 景皇帝 李虎 --- 文彬
  世祖 元皇帝 李昺 ---
  高祖 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李渊 618—626 叔德 献陵
  太宗 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李世民 627—649 昭陵
  高宗 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 李治 650-683 为善 乾陵
  义宗 孝敬皇帝(追谥) 李弘
  中宗 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 李显 684.1—684.2 定陵
  睿宗 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 李旦 684—690 桥陵
   则天顺圣皇后、武周圣神皇帝 武瞾 690—705 乾陵
  中宗 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 李显 705—710 定陵
  恭宗 殇帝、少帝 李重茂 707.6.7—707.6.24
  睿宗 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 李旦 710—712 桥陵
   让皇帝 李宪
  玄宗 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 李隆基 712—756 泰陵
   奉天皇帝(追谥) 李琮
  肃宗 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 李亨 756—762 建陵
   承天皇帝(追谥) 李倓
  代宗 睿文孝武皇帝 李豫 762—780 元陵
   广武王 李承宏
  德宗 神武孝文皇帝 李适 780—805 崇陵
  顺宗 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 李诵 805—806 丰陵
  宪宗 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 李纯 806—821 景陵
  穆宗 睿圣文惠孝皇帝 李恒 821—825 光陵
  敬宗 睿武昭愍孝皇帝 李湛 825—826 庄陵
   绛王 李悟
  文宗 元圣昭献孝皇帝 李昂 826—841 章陵
  武宗 至道昭肃孝皇帝 李炎 841—846 端陵
  宣宗 圣武献文孝皇帝 李忱 847—859 贞陵
  懿宗 昭圣恭惠孝皇帝 李漼 859—873 简陵
  僖宗 惠圣恭定孝皇帝 李儇 873—889 靖陵
  昭宗 圣穆景文孝皇帝 李晔 889—904 和陵
   德王 李裕 898—901
  景宗、哀宗 昭宣光烈哀孝皇帝 李柷 904.2 温陵
  史赞曰:自古受命之君,非有德不王。自夏后氏以来,始传以世,而有贤有不肖,故其为世,数亦或短或长。论者乃谓周自后稷至于文、武,积功累仁,其来也远,故其为世尤长。然考于《世本》,夏、商、周皆出于黄帝,夏自鲧以前,商自契至于成汤,其间寂寥无闻,与周之兴异矣。而汉亦起于亭长叛亡之徒。及其兴也,有天下皆数百年而后已。由是言之,天命岂易知哉!然考其终始治乱,顾其功德有厚薄与其制度纪纲所以维持者何如,而其后世,或浸以隆昌,或遽以坏乱,或渐以陵迟,或能振而复起,或遂至于不可支持,虽各因其势,然有德则兴,无德则绝,岂非所谓天命者常不显其符,而俾有国者兢兢以自勉耶?唐在周、隋之际,世虽贵矣,然乌有所谓积功累仁之渐,而高祖之兴,亦何异因时而特起者欤?虽其有治有乱,或绝或微,然其有天下年几三百,可谓盛哉!岂非人厌隋乱而蒙德泽,继以太宗之治,制度纪纲之法,后世有以凭藉扶持,而能永其天命欤?
   《新唐书卷一 本纪第一》
  摘自长篇历史小说《重返大唐》,(100万字)胡月白著。&
&&&&&&&&&&&&
&根据史实编写,全部采用正史资料 !      
&&&&&&&&&&&
&欢迎咨询,邮箱
&(网易163)
     电话:
   信件: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广播电视台
   邮编 021200 包志朝 (收)
&&&&&&&日&&&&&&&&&&&&&&&&&&&&&&&&&&&&&&&&&&&&&&&&&&&&&&&&&&&&&&&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杨贵妃和杨广什么关系,李世民是李渊的第几个儿子👦?_百度知道
杨贵妃和杨广什么关系,李世民是李渊的第几个儿子👦?
提问者采纳
提问者评价
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的解决了我的问题!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25条回答
一奶同胞的,李世民是老二杨贵妃和杨广没什么关系,有关系的话就是两个人都姓杨,李元霸老四,李元吉老三,李建城老大
感谢🙏你的荔枝。
🎅 叫李元霸去死。Merry Christmas!
杨广和李渊是表兄弟,李渊的孙子的孙子是李隆基。杨贵妃是东隆基的老婆,就这么个关系,再就是都姓杨。李世民是李渊第二个儿子。
那么,荔枝来是谁写的?
杜牧写的《过清华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 best wishes!
杨光是隋朝第二个皇帝,杨贵妃是唐朝李隆基的妃子。他们没有关系的。都不是一个朝代。李世民是李渊的第二个儿子。
💀 杨广和李渊是表兄弟,他们的母亲👩是亲姐妹。
前面他俩没关系,相差100多年呢,李世民是李渊的次子
杨广是隋炀帝,杨贵妃是唐玄宗的老婆
杨贵妃是李世民妃子吧?荔枝来是怎么回事儿呢?难道是🌰栗子来?
杨贵妃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妃子,是李隆基宠她,杨贵妃喜欢吃荔枝,他让人从南方买回来。有一句诗写的,前句我忘了,后一句是无人知是荔枝来。李隆基是李世民的重孙了吧,李世民后面是唐高宗,唐高宗的老婆就是武则天,武则天之后是李显,他当了两次皇帝,中间是李旦当过。后面才是李隆基,唐朝到李隆基后期就开始衰落了,爆发安史之乱,李隆基逃跑途中,把杨贵妃用绳子勒死的。
荔枝的故事,是后人讽刺李隆基太宠杨贵妃。导致不务正业,唐朝衰落
👎谢谢你的栗子🌰了!
把我收藏吧,以后可以让我帮你解答啊
是二子吧?
我费这么大劲就谢谢,
次子不就是二子吗
后人,次子。
Best answer.
老大李建成,老二,李世民,老三李元吉,老四,李元霸
杨贵妃是李世民妃子吧?荔枝来是怎么回事儿呢?难道是🌰栗子来?
严格来说他们没有关系,最近有传言说杨贵妃是杨广的后人,但是未经证实,第二个儿子
杨贵妃是李广他父亲的妃子,被李广上了。李世民是李渊的老二。
李广是谁?
李广是谁,没赶上安屎💩之乱吗?
第一有关系都姓杨,第二李世民是李渊的第二个儿子!
感谢你的栗子🌰,据传杨贵妃是杨广后人,但是未经证实。
杨贵妃和杨广没有任何关系不是一个朝代的,李世民是李渊的第二个儿子
荔枝不是杨广的后人吗?Anyway, 栗子🌰谢了!
🙉 荔枝据传是杨广后人,但是未经证实。
俩人没关系吧。第二个
玉环为杨广未经证实的后人,浪漫解答。
杨杨没关系,是第二个儿子
是后人吧?
没关系,第二个
百度都知道
Okay,李隆基长得帅吗?
😟 怎么名字听起来像港督?
不认识。我老农一个。
杨贵妃和杨广没有关系,李世民是李源的第四个儿子。
栗子🌰谢了!
李世民是李渊第二个儿子
夫妻,父子
我都快累死了!
应该是:后人,二子吧?
3⃣️儿子👦是李元吉,王老吉。
🙊 后人,次子。Best answer!
都姓杨,别的关系没有。第二个儿子
感谢🙏栗子🌰。
夫妻,应该是第3个。
栗子🌰谢了。
😲 第3个王老吉。
Are you sure?
栗子🌰谢了!
3⃣️儿子👦是李元吉。
跟你有关系吗
荔枝是李世民的荔枝吗?
貌似没什么关系,对,两个人都很出名。
感谢栗子🌰来。
第三,王老吉。
2, 🌰。
第三是李元吉,王老吉。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唐高祖李源曾经大减道教和佛教的人数,唐太宗李世民在几年恢复的?_百度知道
唐高祖李源曾经大减道教和佛教的人数,唐太宗李世民在几年恢复的?
提问者采纳
唐高祖李渊于武德九年宣布灭佛、道家弟子、50万僧尼。其余天下诸州各留一所。当时唐朝只有300多个州府、近百佛洞石窟你好。”其它寺庙,46万僧尼被剥夺信仰、道观拆毁,只供养精进的佛。但是六月就发生了玄武门事变,这意味着九成以上的寺庙被毁,其他都令还俗[5],而全国5,000多所寺庙,所以这次灭佛就没有产生真正的影响,五月下诏书:“京城留寺三所观二所
提问者评价
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解决了我的问题!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唐太宗李世民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同样是儿子,且李世民与李建成李元吉相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为什么唐高祖会这么讨厌李世民呢?
同样是儿子,且李世民与李建成李元吉相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为什么唐高祖会这么讨厌李世民呢?
不区分大小写匿名
因为太强,自己能力比不上,忌妒
谢谢,但有点牵强!李渊身为九五之尊,自己的儿子有才应该引以为荣,且他本人并非心胸狭窄之辈,何来嫉妒之说?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分析李世民的性格,因为在中国古代的众多帝王之中,有重视亲情、大封子弟的,也有刻薄猜忌、手足相残的。我们关键看李世民是属于哪类人,才能讨论李建成和李元吉能否保全的问题。查阅了史书,对太子建成的记载,多是荒淫无耻,碌碌无为之人,且是对李世民多次无理攻击,李世民是因为处处受迫害,迫不得已才后发制人,发动政变的。 这都是真的吗?恐怕不见得。李世民政变成功后,房玄龄等人“删略国史”,编纂《高祖实录》,《太宗实录》时“语多微文”(《贞观政要》),而后世的不少史书均取材于这两部《实录》与国史,因此,史书的记载有很多不实之处,漏洞百出。 以司马光如此严谨的的史官,虽然发现《实录》有歪曲史实的地方,亦有很多上当的地方。据《通鉴》记载:“上(李渊)之起兵晋阳也,皆秦王世民之谋。上谓世民曰:‘若事成,则天下皆汝做致,当以汝为太子。’世民拜且辞。及为唐王,将佐亦请以世民为世子。上将立之,世民固辞而止。太子建成,性宽简,喜酒色,齐王元吉多过失,皆无宠于上......” 上面这段引文非常不合情理,伪造之处不少。首先,“晋阳起兵,皆秦王之谋”的说法就不符合事实。实际上李渊留守太原,具有起兵的良好军事基础,早有起兵的想法,原不待世民的一再苦劝。晋阳刘文静早就发现李渊“有四方之志”(《旧唐书》,《刘文静传》),崔善为是楼烦司户书佐,“以隋政倾颓,乃密劝进”,李渊“深纳之”(《旧唐书》,《崔善为传》)。由于玄武门之变李世民诛杀兄弟,逼父退位,不合法地登上帝位,为了替他的夺权进行辩护,史臣所修的《国史》和武德,贞观二朝的《实录》,就尽量贬低李渊在起兵中的贡献,把起兵的首功过多的归于李世民。两《唐书》和《通鉴》因袭了这种歪曲,故多失实之处。 其次,既然起兵之事不是李世民首谋,李渊在起兵之初,成败毫无把握的时候就预许立李世民为太子也是完全不近情理的。尤其是李世民平定全国的功业在当时还毫无踪影,李渊怎么可能抛弃立嫡长子为太子的传统,先许了李世民呢?由太原南下,西渡黄河,攻打长安的一系列战争中,李建成与李世民常常是并肩战斗,一起向李渊献策,即使李世民的功业稍稍超过李建成,亦相差无几,李渊完全没有必要违反立嫡长子的传统,立次子为太子,自乱其步。况且,当时唐朝新建,李渊父子面临着全国林立的武装势力,在严重的战争面前成败未卜,根本没有可能在立太子的问题上仔细斟酌。义宁元年十一月李渊进封唐王,立即以陇西公李建成为唐国世子,李世民为京兆尹,改封秦国公;次年,李渊即位,立即于六月“立世子建成为皇太子”(《旧唐书》)。由此可见,最初李渊是按照嫡长子为太子的传统,立李建成为太子的。 至于“及为唐王,将佐亦请以世民为太子。上将立之。”亦不可信。请立李世民为太子的将佐是谁?史无记载。如果真有这样的将佐,一定会在日后受到李世民的殊赏,其事绩必然在两《唐书》中大书特书,然而遍查个传,却无一人涉及此事。可见将佐请立李世民的事亦属子虚乌有。 而对李建成,李元吉的记录也有失实的地方。李建成的才干可能不如李世民,但他曾与李世民一起向李渊提出过一些正确的建议,共同建立过不少战功,而且幕下网罗了魏征等一批日后的名臣,绝不是单纯的酒色之徒。李元吉其人的确有不少严重的缺点,但亦“力敌十夫”(《隋唐嘉话》),在军事上也不完全是无能之辈。 史籍上一再夸大李建成与李元吉的缺点,杜撰李渊企图立李世民为太子,而李世民一再表示辞谢的目的,就是意在掩盖李世民发动政变,夺取皇位继承权的不合法性,不道德性。 关于这次政治斗争李世民处于主动,负主要责任的情况,还可以找到其他很多证据。武德四年,李世民攻下洛阳后,杜淹本来是要“委质于隐太子”的,而当时封德彝典选,知道杜淹是个人才,“以告房玄龄,恐隐太子得之,长其奸计”,“于是邃启”李世民,引为天策府兵曹参军,文学馆学士。(《旧唐书》)可见那时李世民就已经与李建成展开了争夺人才的斗争。李世民以秦王的身份网罗了这么多学士,而且与他们“讨论坟籍,商略前载”,俨然是一派君臣气氛,如果不是为了夺取帝位,有必要这么干吗? 所以说,史书是由胜利者编纂的,真相往往被掩埋,我们现在看到的也都是经过修正的“史实”。李世民为了夺位,不计成本的拉帮结派、昼夜谋划,但发现各种稳妥的办法都不现实,决定权掌握在李渊手中,不好控制。于是李世民最终决定发动玄武门之变,直接用武力解决问题,一了百了。为了不留后患,直接杀死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使得李世民再无后顾之忧。政治斗争是无情的,在历史上争夺皇位的斗争中,骨肉之情不免显得苍白无力,李世民此举亦可理解,也无可厚非。此后,李渊主动让位,不过我始终觉得,以李渊的个性,还不至于如此主动,其中可能存在李世民逼宫的可能性。但是我也没有证据,毕竟史书已经被修改,只能猜测。综上,李世民为了夺得皇位,不惜杀兄逼父,的确是心狠手辣,和隋炀帝杨广基本处于一个级别。我们只要想想,李建成和李世民争位,李元吉毫无继位的可能,他为什么不站在李世民这边,或者中立呢?不排除李建成是长子的优势,但是更重要的,我觉得是李元吉害怕李世民,怕李世民一旦登基,会对自己不利。李世民执法甚严,平洛阳后严拒嫔妃的私求宝货就是明证。而李元吉本人贪好酒色,在刘武周攻打太原时又有过弃城私逃的不光彩记录,他必然感到李世民如果继位,自己很难畅所欲为,甚至要被秋后算帐,而在李建成手下当齐王要悠闲自在的多。因此,李元吉投靠李建成,不是最后自己要当皇帝,而是想选择一个对自己更有利的兄长当皇帝,把可怕的二哥挤掉。如果按照楼主所说,李渊一开始就力排众议,立李世民为太子,这样固然不会出现玄武门之变,但我们不能回避一个事实,那就是,李渊起兵之后,三个儿子都带过兵打过仗。皇子有了独立的军权,就不可避免的会形成一个小团体,即使没有小团体,当皇帝的能不猜疑吗?以李世民心狠手辣、刻薄寡恩的个性,登基之后能放过他的两兄弟吗?到时候李世民大权在握,根本不用发动什么政变,一道命令下去,李建成和李元吉就得完蛋。即使这两位放弃幻想,小心翼翼,大气不敢出,每天混日子,李世民也网开一面,放他们一马。但是,等到李世民死前,考虑后事的时候,还会放过他们吗?何况李世民的接班人李治性格比较懦弱,李世民真的放心让儿子去和两位强悍的叔叔周旋吗?恐怕这时候,李建成和李元吉不死也得死了,除非他们提前自然死亡。其实想想唐朝的历代帝王,不也都是这样,唐朝的宫乱、内斗一直不断,有了实力就可以发动政变,其实也是李渊父子从一开始就树立的“榜样”啊。
李世民野心太大,足智多谋,并且特别善于笼络人心,在权利诱惑面前,宫廷争斗更是厉害,因此,李源对世民很忌惮。
谢谢,但未免有失偏颇!玄武门事变之前李渊未必认识到这一点,且之前李世民一直都谨小慎微,韬光养晦,并无刻意表现自己!
从李世民让李渊叛乱时,李渊就对李世民很忌惮了。
有点道理,但反隋是大势所趋,是必然的,归咎于李世民好像说不过去!
李渊想当皇帝当到老,但李世民那么年轻,等到李渊死了,李世民都差不多老年了,李世民又不是太子,又有能力,李渊会不怕吗,而且李世民从来都不是个善良的主,从玄武门事变就看得出来。
嗯,明白了,谢谢!
李世民也是狼子野心的一个人,现在我们看的历史很可能是被包装过的,“为尊者讳”大家都懂得把。不说什么野史,正史中关于李世民的记载也有很阴森的部分,可以去看看。& 还有李建成太子,他其实没有那么差,自己想想还是一个能力很强的人,只是因缘际会,他失败了!
同意,所谓的历史都是胜利者写的,是修改了的历史!何况李世民在世的时候还会查看当代历史,估计没哪个史官会吃了豹子胆往枪杆上撞!
你的观点很对我胃口
志同道合啊
我同情隐太子
但是也很敬佩李世民的手段
他不是他亲生的
皇帝的通病,猜忌心重,
他有那么多儿子就偏偏猜李世民?
不是这样的,李渊没有不喜欢李世民,我可以举例子,比如在李渊当太原留守时,这三个儿子,他只带了李世民去赴任。这使得李世民年少就经历军事的磨炼,游历边关,为后来成为一个杰出的军事家有非常重要作用。又如,李世民胜王世充窦建德后得胜回来,李渊亲自到长安城外列队迎接,这是古代皇帝从没有过的规格,并认为朝中现有的官职,都不足以显示李世民的功劳,特别新增“天策符上将”授于李世民。这都可以证明李渊很喜欢李世民。但是李渊的喜爱,加上李世民手下的人变着法的在地下做工作,不断的助长了李世民的野心,而李渊本身是个封建观念很重的人,他喜欢李世民,但是他和建成在政治上有认同感,当时的李世民政治能力也没有体现,所以李渊认为建成更合适做皇帝,而且李建成比李世民大11岁。让一个年长那么多的儿子听令于他的弟弟,他也没办法做到。虽然支持建成做皇帝,但他始终下不了手,如果他真的不喜欢李世民,他完全可以把李世民的权力全都收回来。让他做一个虚位的秦王。但他没有,正因为这样,最后才有玄武门之变。其实李渊的三个儿子各有长处的,李世民我不说大家也知道。建成政治能力较高,人也宽厚,军事能力,战略眼光都不错,在霍邑要退兵时,所有将领都要求退兵,只有建成与世民反对退兵。李世民三征刘黑闼都没有全胜,最后还是建成完全平定了刘黑闼。相比世民和建成,元吉要差好多,但是元吉武艺高强,有“力抵十夫”之称,应该是李渊的儿子中武艺最高的一个。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历史话题领域专家
& &SOGOU - 京ICP证050897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李渊几个儿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