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河才华被埋没的国民党桨军是那一位

  否认这段历史不配做中国人,国军扒开黄河大堤淹死2500万中国人
楼主发言:4次 发图:0张
  作者: 历史一叶  1938年4月,李宗仁(地方实力派,抗日名将,处处受蒋介石控制挤兑,后与蒋匪决裂,参加中共领导的统一战线)指挥台儿庄大捷后,一向畏日如虎、处处退让的蒋介石被一时的胜利冲昏头脑,错误判断形势,从他著名的“抗战三日即亡国”论一下变成了速胜论。匆忙把他的20多万中央军调到了徐州战场,企图借李宗仁等胜利的余威,和日军在徐州决战。   中国军队在徐州地区的大量集结,日军认为这正好是消灭中国军队主力的好机会。5月初,日军迅速集结10多个师团30多万人向徐州地区夹击。   5月15日,日军在徐州的包围圈马上要形成时,蒋介石发现自己的主力部队有被包围在徐州的危险,就又匆忙决定放弃徐州。这样,所谓的徐州会战刚开始就失败了。而且,从各处调来的机动部队就这样被拉来拉去,毫无作为,对全国各地的战局造成不利影响。   正在这时,日军土肥原14师团约2万人却强渡了黄河,他的目的是阻止一战区的援军增援徐州。这样土肥原师团在陇海线附近就形成了孤军深入之势。   蒋介石匆匆飞往郑州程潜第一战区指挥部,决定亲自指挥豫东战役。此时豫东中国军队有6个军,6个军12万人包围土肥原1个师团2万人,程潜(地方实力派,抗日名将,处处受蒋介石控制挤兑,后与蒋决裂,举行起义,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积极进行作战部署,认为“就是吃也能把土肥原吃掉”。   5月23日,土肥原开始突围,并把进攻的重点放在了兰封。但守兰封的是蒋介石的爱将桂永清。桂手下的蒋嫡系第27军,装备精良,甚至有一个德式战车营的支援,这是连日军的师团也未必有的,但桂永清只守了不到一天,兰封就失守了。日军步兵还没有冲锋,桂永清所部就开始全线溃退,邱清泉部下的装甲战车跑得更快,一溜烟地驶离战场,往兰封以西的地方逃去了。败退的军队已经完全失去了控制,桂永清也跟着逃命去了。败兵一直退到了开封附近,才陆陆续续被收容了一些。这与许多非蒋介石嫡系部队,如第19路军在上海、第29军在卢沟桥、张自忠部在台儿庄的表现真是天渊之别。中国半壁河山,大部分都是因为老蒋的嫡系无能而失。桂永清是何应钦的亲戚,轻失兰封使整个战役失败,桂永清却没受到蒋介石的什么大不了的处分,后来反而官运亨通升任海军总司令。   土肥原跳出包围圈后,程潜不得不再次调兵布阵,围攻土肥原。   战斗正激烈进行,据程潜预计,再有两三天的时间,就有全歼土肥原的可能,不料正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守商丘的第8军黄杰所部又不战而逃了。守军还未与日军先头部队交火,一枪未放就放弃了商丘,让位于商丘和兰封一带的中国军队又处于被日军东西夹击的危险境地。黄杰是黄埔生,老蒋的爱将。他逃跑的“理由”竟然是电台被炸,无法与第一战区联系。一个军就因这个可笑的“理由”而跑了,这个理由,甚至比韩复榘弃守济南的理由更加荒唐。黄杰因这个“理由”放弃战略重地,同样未受蒋介石什么处分,这不知让不惜耗尽元气也拼死坚守台儿庄的西北军孙连仲部作何感想。   蒋介石这两支嫡系部队有恃无恐,不听指挥,临阵脱逃,彻底打乱了程潜的战略部署,歼灭土肥原的宝贵战机就这样被两位逃跑将军葬送了。   因蒋介石嫡系部队将领贪生怕死,中国军队前后共投入15万多人,没能消灭土肥原的2万人,连蒋介石自己也不得不承认兰封战役是“战争史上一千古笑柄”。   程潜刚一撤退,土肥原就重新占领了兰封,并立即向仅有50公里的开封进攻,开封失守已成定局。   郑州岌岌可危。这么快被土肥原逼到城下,这是蒋介石根本没料到的。听从了美国顾问团的建议,蒋介石决定孤注一掷,扒开黄河。6月3日,土肥原猛攻开封,蒋介石怕开封失陷,再扒黄河就来不及了,就急忙打电话命令程潜掘堤,并告诫他“要打破一切顾虑,坚决去干,克竞全功”,不要有任何的犹豫。   决口的任务交给了守卫黄河的商震的部队,地点首先选在了中牟县境内大堤较薄的赵口,因赵口流沙太多,没能扒开。蒋介石知道赵口无望扒开后,就指示再换地点重新决堤。经过紧急协商,驻守在黄河附近的新8师初步把地点选定在赵口以西的花园口附近。在此过程中,明知扒堤受损最大的是中原无数百姓,蒋介石担心手下执行消极,一再通过口谕、电令催促手下扒堤,不要有“妇人之仁”。   6月9日凌晨,经过两天两夜不停的挖掘,几乎在距郑州30公里的中牟失守的同时,花园口也终于挖开了。   花园口决口后,黄河水顺着贾鲁河迅速下泄。第二天,黄河中上游普降了一场暴雨,黄河水量猛增,花园口决口处被冲大,同时被淤塞的赵口也被大水冲开。赵口和花园口两股水流汇合后,贾鲁河开始外溢,漫溢的河水冲断了陇海铁路,浩浩荡荡向豫东南流去。   然而悲剧的是日军在决口之前就已经放弃了从平汉线进攻武汉的计划。他们退守到徐州后,南下到蚌埠,过淮河,再到合肥与日军其他部队会合,又开始从长江北岸进攻武汉。   黄河改道,虽然为蒋介石争取了喘口气的时间,但到了1938年10月,花园口扒开后第4个月,武汉仍然失守。花园口决口终究没有挽救武汉失陷的命运。   从军事角度分析,事实上,扒开花园口黄河大堤没有起到阻止敌人多长时间的作用,更何况我们的抗战是持久战,不在于多一天、多一个月,在持久战中,多这几天少几天,那是无关大局的。但是要坚持长期抗战,则保存自己国家的实力,保存战争潜力,保存人民的力量,这是根本。   花园口决堤时,蒋介石以军事机密为借口严密封锁消息,没有通知老百姓疏散和迁移,黄水下来后,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的老百姓突然陷入了一片汪洋之中。其实,蒋军早有决堤设想,只不过最后决堤的决心是桂永清和黄杰两支蒋介石嫡系部队逃跑造成战局更加不利时作出的。因此,如果蒋当局心中装着中国人民,早就可以用其它理由将可能受到水淹的群众事先撤走,以策安全。即使到了最后关头,从军事上看,这次封锁消息不通知群众的做法也是完全没必要的。因为既已决定决堤,敌军即使得到消息而后退,也同样可以起到为国民党军争取一些喘息时间的作用。   花园口决口,当时直接淹死的群众多达2500万人,因饥荒、瘟疫造成的死亡在4000万以上,而日军有具可查的溺毙只有4人,花园口决口是人类历史上单次规模最大的死亡事件,也是最大规模的屠杀。   黄河水下泄后,西边一路沿颍河下泻淮河,东边一路沿涡河到安徽怀远流入淮河,黄、淮合流后涌入洪泽湖,淮河、洪泽湖沿岸立即变成了一片汪洋。这次洪灾,河南、安徽、江苏共计44县市被淹,受灾面积29000平方公里,受灾人口5000万以上,冲毁140万民房、淹没近2000万亩耕地。黄水所到之处,房倒屋塌,饥民遍野。这次洪灾,豫、皖、苏三省共有1000万人背井离乡,他们一路乞讨,远的一直逃到陕西甘肃等省,从中原到西北,迤俪着一幅长长的饿殍图。因此死亡的人口和国民政府征发1400万壮丁造成的死亡超过了抗战期间被日寇杀害的人口。   据蒋介石的卫士长回忆:"当日决堤之后,校长终于能安睡至早上六点,早餐特意加了一盘宁波的咸冬瓜"  蒋介石为逃避责任,发动宣传机器,宣传是日军飞机炸毁了黄河大堤。日本人也不甘示弱,一口咬定是国民党军队自己扒开了黄河。双方一时陷入了一场道义的论战中。   随着花园口口门越冲越大,下游故道逐渐干涸,黄河水全部从花园口下泄,黄河就彻底改道了。由于没有固定的河道,新黄河滚来滚去,这样在豫、苏、皖三省之间就形成了一个沼泽区,也就是黄泛区。黄泛区从花园口到淮河长约四百公里,宽10公里到50公里不等,最宽处可达80公里。又不知有多少中国人因此死亡。
  日,日本终于投降。而此时的花园口也被扒开了7年多的时间,决口处已经由最初的4米多冲宽到一公里多长,远望已是茫茫一片。抗战刚一结束,蒋介石声称让泛区人民早日回家,结果拖了一年多的时间,到日,花园口堵口工程才终于完成。不久之后,蒋介石集团为了进攻中共中原野战军,又一次试图决黄河之水淹没共军及解放区区域人民,称“可当40万大军”,由于中共中原野战军迅速挺进大别山,才使中原人民避免了一场新的没顶之灾。   历时8年零9个月,横冲直闯的黄河算是回归了故道。但是黄泛区的生存环境仍然十分恶劣,耕植条件严重恶化,继续给当地人民造成灾难,直到49后经过长期的治理,才得到好转。   在大陆时,蒋介石从来不敢承认是自己下令扒开了花园口,后来台湾编写的“抗日战争史”承认了这件事,总算替蒋介石认领了这份历史旧账,但却极力为蒋介石辩解,说成是抗战的需要。不过,无论怎样辩解,“花园口”都是中原人民无法摆脱的噩梦,“花园口”“ 黄泛区”这两个词也成了蒋介石的终生大忌,从来不愿提及。   蒋介石和他的嫡系势力更不敢提及的是,正是因为以桂永清、黄杰为代表的蒋介石中央军的叛卖行为,才使得兰封战役以至整个豫东战局不可收拾,这是造成花园口决堤这一人间惨剧的直接诱因。   49后出于统战与和平统一需要,大陆方面虽与台湾武力对峙,互称匪贼,但在花园口事件上中共始终采取掩盖态度,担心真相一但揭露,民众对政府形成强大舆论压力难以实施国共再次合作平统一政策。在80年代开始,宣传机器更是拍出《血战台儿庄》《血战昆仑关》国军正面战场惨胜影片,近年来因台湾岛内国民党选战形式,更是不断炮制出国军正面战场影视作品,如《我的团长我的团》为代表,网路上通过网路评论员培植出国粉一族。但在花园口事件上始终对术界划定禁区,死亡人数的宣传口径更是限定在89万人,实际死亡人数只能掩埋在历史的尘埃中。
  很快,我就到了宾馆,给她打了电话,要了房间的号码。咚咚咚的敲门,我的心也咚咚咚的乱跳。门开了,是她,一头散发直披腰间,上身粉色T恤,下身迷你裙,更重要的是,还是一腿黑丝袜,看的哥差点冒鼻血。哥有点激动了,上前搂着她的腰,贴在她的耳边,你真美,你是我见过最美的女人,说的她都有点害羞了,慢慢的,我的手开始乱摸起来,她也慢慢的开始有反应了,抱起她,扔到床上,慢慢的脱去她的神秘面纱,可就在这时,我发现她非常紧张,有点不知所措的样子,做这种事情要是她放不开那可就不好玩了,就说,对了,我们还是来点前戏,我们先放松一下,不要紧张慢慢来,我会给你一个疯狂又美好的不一样的回忆。说着,我就起身,心里暗想,看样子她这是第一次玩啊,赚到了她是我在这www.siwh.tk认识的,难以忘怀的女人
  谁否认?  
  老蒋不好不能证明老毛就是好的,对吧楼主  
  印度的  粮食安全问题要比中国严重得多,不过印度的地却并不比中国少。中国前几年说要保住19  亿亩耕地不动摇,这几年又说要保住18亿亩耕地不动摇,印度的耕地有24亿亩,人均耕地  2亩,比中国要多出一大半。但是现在中国的人均粮食产量差不多400公斤,每亩地年产量  350公斤左右,印度的平均亩产却只有不到100公斤。 单产低不是印度的水土或者气候不好。印度是热带国家,水稻一年三熟,印度全国的  平均降雨量将近1200毫米,相当于中国最富庶的鱼米之乡。印度自称有1/3的国土是“干  旱地区”,不过印度给“干旱地区”定的标准足够把我们气死 年均降水是750毫米 相当于  我们淮河以南和江汉平原 还是鱼米之乡。
  不知道什么情况,这段时间说花园口的人这么多。而且都是只说校长的责任,而对倭寇缺闭口不谈。发帖的什么目的我很怀疑。同时给出的数据一口咬定2500万人,而完全否定官方的说法,用心也很值得推测
  光头是光头,国军是国军  国军只是执行任务而已
  纳尼纳尼,淹死了两亿,不承认不是中国人
  楼主说淹死国人2500万有没有证据?果然如你所说,所报道抗日时期中国人牺牲二千多万岂不是瞒报了?不是说造谣要入罪么?我看楼主就是个造谣者:有关部门执法吧!
  我亲历二次珠三角洪水决堤,珠江洪水的水流量绝对比黄河大!财物损失可以说是天文数字,但人命损失是绝对少的:1962年顺德乐从地区溃堤,淹死不超过十个:盖因人是有自救本能的,别外,洪水是在决口处凶猛,而到了地面开阔处水流就慢了,并非是立即上涨的。人们大多有充分时间往高处、房顶、找浮水物、上船。所以,洪水的危害主要是对财物的破坏,对人命损害来说,相对极少。说扒花园口淹死2500万绝对是危言耸听!造这么大的谣,希望职责部门立案调查。对造谣者绳之于法!
  楼主是日本鬼子吧?
  中国当时总人口才4亿多人,不到5亿。一下子就淹死2500万。樓主简直满嘴喷糞  
  五毛自干五真是不要脸啊,淹死89万,到他们嘴里就变成2500万了!  五毛自干五真是不要脸啊,淹死89万,到他们嘴里就变成2500万了!  五毛自干五真是不要脸啊,淹死89万,到他们嘴里就变成2500万了!  五毛自干五真是不要脸啊,淹死89万,到他们嘴里就变成2500万了!  五毛自干五真是不要脸啊,淹死89万,到他们嘴里就变成2500万了!  五毛自干五真是不要脸啊,淹死89万,到他们嘴里就变成2500万了!  五毛自干五真是不要脸啊,淹死89万,到他们嘴里就变成2500万了!  五毛自干五真是不要脸啊,淹死89万,到他们嘴里就变成2500万了!  五毛自干五真是不要脸啊,淹死89万,到他们嘴里就变成2500万了!  五毛自干五真是不要脸啊,淹死89万,到他们嘴里就变成2500万了!  五毛自干五真是不要脸啊,淹死89万,到他们嘴里就变成2500万了!  五毛自干五真是不要脸啊,淹死89万,到他们嘴里就变成2500万了!  五毛自干五真是不要脸啊,淹死89万,到他们嘴里就变成2500万了!  五毛自干五真是不要脸啊,淹死89万,到他们嘴里就变成2500万了!  五毛自干五真是不要脸啊,淹死89万,到他们嘴里就变成2500万了!
  真的吗?要是真的话,那共军围困长春,饿死中国人几十万到100万之间(各有说法,不确切),那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不过国军是为了打日本,那共军是为了什么啊???
  即使蒋淹死千万百姓,共党反对蒋的战争仍被某些人认为“手上沾了同胞的血,没什么光彩的”。  不禁想问,淹死千万人的蒋,是被淹死无辜百姓的“同胞”吗?
  @CreateADragon 这数字哪来的啊..给个出处...
  作者:无心一笑A 时间: 21:57:06  真的吗?要是真的话,那共军围困长春,饿死中国人几十万到100万之间(各有说法,不确切),那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不过国军是为了打日本,那共军是为了什么啊???  ===================================================================  长春被围饿死人责任在国民党,打不过守不住为何不突围走人或投降献城呢?其实这不过是拿老百姓当人质、当人肉盾牌而已,国军的行为与那些劫持人质的歹徒是一样的。
  @京兆敬德 11楼
20:53:58  楼主说淹死国人2500万有没有证据?果然如你所说,所报道抗日时期中国人牺牲二千多万岂不是瞒报了?不是说造谣要入罪么?我看楼主就是个造谣者:有关部门执法吧!  -----------------------------  因为被淹死的2500万人不是死于日寇之手而是死于本国政府之手,所以不能算作是为抗日的牺牲。
  淹死的人里面有楼猪的亲爷爷,所以楼猪是你亲奶奶临时花了五毛钱找人播种的,so..........  
  看到蒋介石都恶心  
  在现在的中国否认花园口淹死民众的人基本没有,所以楼主你可以安息了。但否认585960年饿死N多中国人的毛时代却有很多人!和平时代饿死这么多人,没有人为之承担责任,真是无耻  
  @其实我很随意 21楼
14:01:56  淹死的人里面有楼猪的亲爷爷,所以楼猪是你亲奶奶临时花了五毛钱找人播种的,so..........  -----------------------------  小心不要乱说,五毛可是受官方保护的,属于体质内的哦,我昨天发一个关于五毛的帖子,马上被隐藏
  回复第16楼(作者:@无心一笑A 于
21:57)   真的吗?要是真的话,那共军围困长春,饿死中国人几十万到100万之间(各有说法,不确切),那真是小…… ==========  艹,市民在谁手里,国民党怎么不说,为了市民撤出长春呢,你怎么不去查查,国民党为了剿灭共产党,都在根据地干了些什么事呢,你以为比日本人差么,城市里,共产党的地下活动从没断过,农村里,有农民的地方,红军,八路就有自愿的兵源,有补给,哪怕在甘肃青海这些回民多的地方,你真当共产党是一路靠骗起家么,对现在的共产党就不发表意见了。  
  @zy8349 15楼
21:42:00  五毛自干五真是不要脸啊,淹死89万,到他们嘴里就变成2500万了!  五毛自干五真是不要脸啊,淹死89万,到他们嘴里就变成2500万了!  五毛自干五真是不要脸啊,淹死89万,到他们嘴里就变成2500万了!  五毛自干五真是不要脸啊,淹死89万,到他们嘴里就变成2500万了!  五毛自干五真是不要脸啊,淹死89万,到他们嘴里就变成2500万了!  五毛自干五真是不要脸啊,淹死89万,到他们嘴里就变成2500万了!  五毛......  -----------------------------  89万我认为也是扯淡,哪里来的调查结论?我认为黄河花园口决堤有没有淹死5000人都值得怀疑!
  @_xiaozhen 22楼
14:06:34  看到蒋介石都恶心  -----------------------------  你知道个屁!
  楼猪你祖宗18代都被淹死了??
  @_xiaozhen
14:06:34  看到蒋介石都恶心  -----------------------------  @zdtyggffsb 27楼
14:47:47  你知道个屁!  -----------------------------  就你知道屁!!!行了吧
  @CreateADragon   首先我们可以先放下政党的偏见。  我们是中华民族,是中国人,在这个基础上讨论这个事情。  当时的环境是,我们民族前几年军阀混战,国内政局动荡不已, 后来在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领导下,局势初步稳定,名义上中国恢复了统一。(如果中国分裂,日本拿下中国犹如探囊取物)。  大家也不要太多的抱怨国民党怎么样不负责任,蒋介石各种各样的问题。在当时的历史时期,我们中华民族一片混乱,出了个蒋介石这样的人物,稳定了局面,也算是万幸了,蒋介石再有问题,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问题,我国央央几亿人,怎么就出不了一个完美的人物和政党来掌控局面呢?  再说抗日,正面战场,国军是绝对的主力,大的战役,会战,都是国军打的,现在竟然还有说国军不抗日的?。当然国民党有非常非常多的问题,比如贪婪,私心,苟且,很多都是我们民族固有的劣根性,或者说人类的劣根性。  再回到此次决堤事件,国歌中唱的: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我们面临外族的入侵,灭族的危机,我们军队实力大幅落后,只能用我们民族的血肉来筑成长城,牺牲不可避免,死人不可避免,决堤给日军造成了相当大的麻烦,逼迫日军改变了战略,当然我们自己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即便有人说得不偿失,我认为此举也是值得的,蒋是我族当时的大家长,即便犯了很大的错误,也没什么好说的,谁让我族出不不了一个十全十美的圣人呢?  黄泛区老百姓的牺牲,跟军队在战场上的牺牲一样,都是我中华民族为了民族的独立,国家的独立,为了我们作为一个自由的民族,在这片自由的土地上生存,所付出的代价,无自由宁愿死。
  @轻柔的走过
16:58:02  不知道什么情况,这段时间说花园口的人这么多。而且都是只说校长的责任,而对倭寇缺闭口不谈。发帖的什么目的我很怀疑。同时给出的数据一口咬定2500万人,而完全否定官方的说法,用心也很值得推测  -----------------------------  楼主说的少了,明明是2亿5千万人,楼主缩减了十分之一,已经非常客气了。  否则楼主再夸大一点,中国人就全没了,都被黄河淹死了。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抗日战争时期,“倒戈将军”石友三最后是被活埋在黄河边吗?_百度知道
抗日战争时期,“倒戈将军”石友三最后是被活埋在黄河边吗?
提问者采纳
  石友三(),原国民党西北军将领,系冯玉祥的“十三太保”之一。在军阀混战时期,他三次叛冯,后来又投蒋(介石)反蒋,投张(学良)反张,被时人称为“倒戈将军”。“七七事变”后勾结日军反共,屠杀抗日军民,最后被部属诱捕活埋。  小个马夫掌军权  石友三,字汉章,乳名文会。1891年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县东卡伦。其父石玉琨在当地大户人家做长工,赶大车,膝下子女五人,石友三居长。他小时经人介绍曾在长春城里东大街毕家粮坊学徒,与毕家少爷毕广垣结识,并建立了密切关系。后入长春东关龙王庙小学读书,商震时为该校教员,二人之间遂有师生之谊。  1908年,因家境不佳,石友三辍学从军,投陆军第三镇吴佩孚营当兵,随部队从长春移驻河北省廊坊。不久,第三镇发生兵变,他无路可投,离队流落北京。1912年,袁世凯的京畿武卫左路备补军在北京募兵,石友三应募再次投军,因身材矮小,被编入冯玉祥的前营权充马夫。他天性机灵,逢迎得体,很快受到冯的赏识,被调去充任贴身护兵。从此,就随着冯玉祥的升迁而擢升。  1919年,石友三升任十六混成旅(冯玉祥为旅长)模范连连长,1920年升任该旅第三团二营营长。当时他与营长韩复榘、刘汝明、孙连仲、孙良诚等十三名军官,颇受冯玉祥信赖,遇事可以越过主官直接见冯,被人们称为西北军的“十三太保”。  1924年,冯玉祥把所部改称国民军,石友三被任命为第八混成旅旅长。1925年春,该旅扩编成第六师,他又升任师长,成为冯部的主力之一。随着权势的扩大,生活也愈加荒淫无耻。  叛冯归冯几反复  1926年春,奉军、直军、直鲁军联合向国民军发动进攻。4月,奉军与国民军在南口相持。山西军阀阎锡山派商震、傅作义、张培梅等部向大同、天镇及绥远方面进兵;直系军阀吴佩孚率靳云鹗、田维勤等部沿京汉线向长辛店进攻,进窥京绥线,致使国民军四面受敌。时为国民军第六军军长兼第六师师长的石友三,奉冯玉祥之命率部一举攻下左云县,再克岱岳,直逼雁门关。因后援接济不上,屡攻不下,双方形成对峙。  后来国民军残部撤至归绥、包头以后,张之江等将领主张继续西撤,进入甘肃根据地。石友三考虑沿途多为荒凉不毛之地,难筹粮饷,继续西行恐军心紊乱,而归绥一带则殷实富庶,可屯兵养势。同时,他看到冯玉祥去苏未归,张之江、鹿钟麟、宋哲元等将领不足以慑服,内部分裂已在所难免,便同商震联络,暂投阎锡山。  同年9月17日,冯玉祥从苏联回国,电召石友三到五原开会,计议响应北伐。他因叛冯前愆,不敢前往。冯特派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内防处长张允荣等人前往规劝。张对他说:“冯总司令认为石、韩等部归山西方面收编,乃形势所迫,对各将领概不追究。”石的父亲也严责他忘恩负义,不应叛离冯总司令,要他赶快去五原向总司令悔罪。  经众人劝说,他首先把所属韩德元师改为冯的卫队师开赴五原,随即部署部队跟进,自己则乘车赶到总司令部,一见到冯玉祥便扑身跪在地上,大哭不已。冯见此情景,立即把他扶起来,并对他说:“过去的事一概不谈。我们从今天起从头干好吧。你先回去点验部队,过两天,我就到包头去!”  北伐战争结束后,在冯玉祥论功行赏时,以战功超人自负的石友三什么也没有捞到,便牢骚满腹。特别是看冯把孙良诚捧到第一位,常在各种场合夸孙为常胜将军,又赏给孙一个山东省主席的位置,不满之心尤深。在编遣中,石部缩编为陆军第二十四师,他降为师长,率部移驻河南的信阳。  不久,蒋桂战争爆发,石友三奉冯玉祥之令,率部向襄樊推进,待桂军全线溃败,冯玉祥通电拥蒋讨桂后,他和韩复榘又奉命向武汉进兵。但蒋介石不容冯玉祥坐收渔人之利,一面致电石、韩停止进兵,并邀其赴武汉晤叙;一面派要员携巨款赴孝感、襄樊等地慰劳石、韩诸军。石友三唯恐冯玉祥见疑,未能贸然前往,派亲信副官李志明密赴武汉。后来,他得知韩复榘在武汉受到蒋介石和宋美龄的“热情”宴请和重金赏赐,感激涕零,便暗中与韩计议,准备寻机叛冯投蒋。  日,石友三率部向许昌开进,并派其参谋长柳建夫带兵一部往禹县迎接韩复榘前来会商投蒋事宜。到达许昌后,他首先撤换了亲冯的三个旅长和五个团长。  这时,蒋介石的私人代表钱大钧也到许昌劳军,石友三率领众军官拥到南关外恭迎,当晚大摆筵席,团长以上军官作陪,还找来四名妓女“调节”气氛。冯部军官素来布衣素食,许多人还是第一次参加如此盛宴,真所谓“土包子”开洋荤,人人嗟叹不已。  在欢迎宴会上,钱大钧交给石友三五百万元犒赏费,宣布蒋介石的命令,委任他为反逆军第十三路总指挥。他也深恶痛绝地宣布了冯玉祥的“十大罪状”。许多军官听了心殊不快,对石友三的此举不以为然。  险些捉住蒋介石  日,唐生智在郑州领衔通电讨蒋。第二天,石友三故作“顺从”蒋介石,把部队带到浦口“待船”。当晚,他突然在浦口车站召开紧急会议,宣布起兵反蒋。立即把蒋介石的代表兵站总监卢佐扣押起来。随后将数十门大炮排列在长江北岸,一齐向南京轰击。这时,事先潜入城里的便衣队也乘机袭扰。顿时,南京城乱成一团,政府各院部大员狼奔豕突,纷纷迁逃,市民也颇多罹难。  石友三起兵反蒋后,冯玉祥即派沈克赴新乡,劝他重归冯部。他表示“得间当以报汉”,并留沈为本部副军长。不久,他见唐生智被蒋介石击败,急忙与韩复榘商量。他说蒋与冯、阎的势力,各方都很雄厚,胜负难料,为将来计,我们应各投一方。于是,他率部投靠阎锡山,韩复榘仍依靠蒋介石。  12月21日,阎锡山发表反唐拥蒋通电。第二天,石友三也急急忙忙发出通电,表示“主张和平,反对改组派”,又直接致电阎锡山,表示“嗣后举动,均惟马首是瞻”。蒋介石见石友三归阎指挥,也顺水推舟,令其参加讨唐之役,并表示不再追究炮轰南京的过失。  1930年春,冯、阎酝酿讨蒋。鹿钟麟秉承冯玉祥的意旨,派代表劝说石友三一致行动。随后,阎锡山也派赵丕廉为代表前来拉他,并许以山东省主席和第四方面军司令之职。石友三均衡利害,考虑依赖韩复榘供应军队粮饷弹药,终非长策,炮轰南京之祸,蒋介石决不会善罢甘休,便同意与阎、冯携手,回到冯玉祥的麾下。  5月,中原大战爆发。石友三任第四方面军总指挥兼山东省主席,率10万之众从兰封坝头渡口渡过黄河,8月上旬,石友三又率第四方面军转入陇海线作战,一举攻破通集,乘势突击曹家庄。这时,他侦知蒋介石正在距此庄三十余里的柳河车站督战。立即分兵进攻该站,企图活捉蒋介石。但天降大雨,部队行动滞缓,受先期赶到的陈调元部阻击,计划未能实现。  投奔少帅旋即反  日,张学良率大军入关。石友三立即通电响应,带部队进驻河北省南部和北部的三十余县,自己委任县长,就地筹饷,俨然成为一方小诸侯。  石友三虽然在河北占据一块地盘,但兵多钱少,入不敷出,且名义不正,感到终非长远之计。张学良担任全国陆海空军副司令后,坐镇北平,执掌北方军政大权,他便利用自己是东北人的关系,竭力向张学良靠拢,特派亲信参议毕广垣为驻北平办事处处长,与东北军联络感情。  1931年春节期间,石友三亲赴沈阳谒张学良。张应允将其部改编成第十三路军,委其为总指挥,先发给饷银20万元。  他欣喜万分,一再请求张学良派员到本部协助。张派石的同乡张云贵任该部秘书长,宋光烈为副官长。就在这时蒋介石密电张学良将石友三扣押起来,并解决其部队,以恢复南北交通。他闻悉这一情况后慌了,急忙向张学良辞行。张一面挽留他再住几日,一面同蒋往来电商,替其开脱。石友三却不解其意,对张顿生疑心。  1931年5月,汪精卫、陈济棠、李宗仁在广州另行组织国民政府,特派李汉魂到顺德,委任石友三为委员和第五集团军总司令。他虽接受此任,但仍主张首先攻占天津,把张学良驱逐出关,将晋、冀、鲁连成一片,然后挥兵南下。  这时,张学良的堂弟张学成自北平到河北顺德劝石友三攻打北平。张学成对张学良素有积怨,早想借石的力量取代其兄的地位。闻知石的倒张活动正在进行,特赶来告诉石友三说,张学良患重伤寒病,已死在协和医院,密不发丧。他闻知大喜,当即调回其北平办事处处长毕广垣询问真实情况。毕说:“张学良住协和医院病重不见客是实,但未闻其死。”  7月18日,石友三在顺德宣誓就任广州政府所委的第五集团军总司令,通电讨伐张学良。准备一取石家庄,二占保定,三进平津。7月24日南京政府下令免去石友三所兼各职,并通缉拿办。同时以刘峙为总司令组成“讨赤南路集团军”,下辖三个军团;东北军也以张作相领衔,组成“讨赤北路集团军”,下辖两个军团;还从老家调来四个精锐的国防旅参战;晋军商震等部也加入北路讨赤军行列。南北两方将领,分别由刘峙、张作相领衔,通电讨石。张学良也以副司令的名义致电华北各将领,谴责石友三。而事先约定与石友三同时起事的晋军孙楚等部却一直按兵未动。  这时,晋军商震等部队出娘子关,截击石部后路;刘峙部之胡宗南师袭占石的老营顺德。石友三见腹背受敌,势难再战,乃于7月31日下令撤出战斗,转路退回山东,以求韩复榘的庇护。  时天降大雨,山洪暴发,河水猛涨。石部捆扎木筏,强渡滹沱河,辎重车马全部遗弃,官兵淹死无数。孙光前部逃至深泽县南小阵地区,被东北军陈继承部截住缴械,孙被俘枪决;米文和部至东鹿县辛集地区亦被缴械,米被活捉;沈克部在唐县投降了东北军。这样,石友三率残部,逃到德州,归韩复榘收编。  投日反共甚猖狂  石友三寄居韩复榘省府别院不久,“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特务头子土肥原坐镇天津,到处收拢失意的政客、军人,为日本侵华政策服务,不甘过蛰伏日子的石友三多次与韩复榘计议,要潜入天津与日本人联系,以图东山再起。遭韩反对后,便隐蔽地进行活动。原部参议陈敬斋与日本特务凑开一相识,他便派陈前往联络。1932年秋,经过一番秘密筹划,他扮成日本人,由凑开一保护,从烟台乘船潜入天津,住在日本租界。  在天津,石友三与土肥原拉上了关系,他借助日本势力,勾结天津大流氓刘髯公和曾任吴佩孚秘书长的白坚武以及失意军人任应岐、刘桂堂、刘辊等,组织队伍。指派原部团长罗自臣、张国乾等伙同日特凑开一,土匪头子冯寿彭等,在冀东玉田县一带活动,组织河北战区“保安队”骚扰华北,为日本侵略军开辟道路。  《塘沽协定》签字以后,蒋介石在华北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石友三立即派亲信张化南往见二十九军军长兼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宋哲元,表示愿意“辅佐”宋维持冀察局面。宋哲元即委任他为冀北保安司令,将其收拢的杂牌军编成保安第二旅,另调两个团编成保安第一旅。这样,石友三手中又掌握了兵权。不久又扩充成了三个旅,驻防北平清河。  1940年3月,他指挥部队在平汉路以东进攻冀南、冀鲁豫的八路军。失败后,率领总司令部人员和残部逃到河南濮阳,于4月被当地自动组织起来的群众和八路军围歼10000余人。最后逃到山东曹县、崔坝一带。他电请蒋介石,要求越过陇海铁路南撤。蒋原想以这支杂牌军为钉子牵制八路军,今闻其放弃冀南,大为恼怒,复电严令禁止。  结怨太多被活埋  石友三与日军勾结后,其部下众叛亲离。他派师长程希贤劝说新八军军长高树勋一起投靠日军,并多次令高率部进攻八路军,都遭到高的拒绝。就在这期间,石友三令其部队进攻八路军,被围于下坡寺,电告高树勋增援,而高按兵不动。对此,他极为不满,便挑动日军偷袭驻山东定陶大陈楼的高部,高树勋闻知其内幕后,对石更加衔恨在心。  1940年6月,石、高两部分别派兵去河南周口接运粮饷弹药。石部安然无事,而高部的护运部队却遭到日军袭击,一个旅只剩下六七百人。这样,石、高之间的矛盾日深。与此同时,师长米文和、张雨亭等人也对石友三不满,几次同高树勋联络,要伺机除石。政治部主任臧伯风和被特务头子朱家骅收买的总参议毕广垣,便利用这些矛盾,与高树勋等人策划,寻机杀石,以除大患。  时任鲁西行署主任兼游击主任的孙良诚也是西北军出来的人,闻石、高芥蒂日深,便主动充当和事老,为其说和。石友三表示愿与高言归于好。  12月1日,石友三随同孙良诚,率骑兵一连来到高部驻地河南濮阳柳下屯。高树勋率领旅长以上军官将他们迎进会议室。在谈笑风生之际,臧伯风跟踪而来,径入高树勋夫人内室。不一会,勤务兵进入会议室对高说:“太太有事请商。”高离开半小时后,四个手枪兵突然闯进会议室将石友三架走。  当日夜里,他就被活埋,终年49岁。  (摘自刘革学著《中国地方军阀大结局》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反复无常的石友三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2条回答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才华被埋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