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152师陈章小学部李冠伦

  成文日期: 14:18:29
更新日期: 14:18:29
点击:2093  八年抗战,陆军总共阵亡、负伤、失踪3211419人,空军阵亡4321人,毁机2468架,海军舰艇几乎全部损失。国军将军阵亡206人,包括集团军总司令两名(张自忠、李家钰),军长十名(郝梦龄、吴克仁、冯安邦、陈安宝、唐誉源、武士敏、王甲本、王铭章、佟龄阁、郑作民)国军抗日殉国将领:1、曾宪邦,陆军少将,第83师498团团长,日,北平2、佟麟阁,陆军上将,第29军副军长,日,北平3、赵登禹,陆军上将,第29军132师师长,日,北平4、张本禹,陆军少将,第13军4师12旅副旅长,日,北平5、黄梅兴,陆军中将,第88师264旅旅长,日,上海6、张树桢,陆军少将,第72师416团团长,日,河北怀柔7、曾庆敏,陆军少将,第66军159师457旅旅长,日,江苏江阴8、睦宗熙,陆军少将,第54军98师政训处处长,日,上海9、路景荣,陆军少将,第98师参谋长兼583团团长,1937年8月,上海10、蔡炳炎,陆军中将,第18军67师201旅旅长,日,上海11、李友梅,陆军少将,第1军1师4团团长,日,上海12、尉迟凤岗,陆军少将,第7师21旅副旅长兼41团团长,日,河北保定13、梁鉴堂,陆军少将,第34军69师203旅旅长,日,山西雁门关14、杨杰,陆军少将,第1军1师1旅副旅长,日,上海15、姜玉桢,陆军中将,第34军66师196旅旅长,日,山西崞县16、庞泰峰,陆军少将,第63军91师22旅副旅长,日,河北宁晋17、郝梦麟,陆军上将,第9军军长,日,山西忻口18、刘家麒,陆军中将,第9军54师师长,日,山西忻口19、郑廷珍,陆军中将,第25军独立5旅旅长, 日,山西忻口20、秦庆武,陆军少将,第70军19师113团团长,日,上海21、秦霖,陆军中将,第7军171师511旅旅长,日,上海22、庞汉桢,陆军中将,第7军170师510旅旅长,日,上海23、刘眉生,陆军少将,第85师510团团长,日,山西忻口24、官惠民,陆军少将,第4军90师270旅旅长,日,上海25、吴克仁,陆军中将,第67军军长,日,上海26、丘之纪,陆军少将,税警总团第2总队副总队长,日,上海27、吴桐岗,陆军少将,第67军参谋长,日,上海28、刘启文,陆军少将,第67军108师322旅旅长,日,上海29、唐惠洽,陆军少将,上海国民军事训练所副总队长,日,江苏昆山30、李伯蛟,陆军少将,第28军63师187旅旅长,1937年11月,上海31、吴继光,陆军中将,第74军58师174旅旅长,日,上海32、高志航,空军少将,空军驱逐司令兼4大队队长,日,河南周家口33、夏国璋,陆军中将,第7军175师副师长,日,浙江吴兴34、吴国璋,陆军中将,第75师副师长,日,浙江湖州35、饶国华,陆军上将,第2军145师师长,日,安徽广德(自杀)36、易安华,陆军少将,第71军87师259旅旅长,日,江苏南京37、萧山令,陆军中将,南京宪兵副司令、南京警备司令,日,江苏南京38、高致嵩,陆军中将,第72军88师264旅旅长,日,江苏南京39、朱赤,陆军少将,第72军88师262旅旅长,日,江苏南京40、姚中英,陆军少将,第83军156师参谋长,日,江苏南京41、司徒非,陆军少将,160师参谋长,日12日,江苏南京42、万全策,陆军少将,教导总队第1旅参谋长,日12日,江苏南京43、蓝运东,陆军少将,预10师参谋长,日12日,江苏南京44、陈节,陆军少将,第66军159师参谋处长,日12日,江苏南京45、李兰池,陆军少将,第57军112师57旅旅长,日12日,江苏南京46、李绍嘉,陆军少将,第83军156师468旅旅长,日,江苏南京47、罗策群,陆军少将,第66军159师副师长,日,江苏南京48、黄纪福,陆军少将,第66军159师477旅副旅长,日,江苏南京49、韩宪元,陆军少将,第72军88师524团团长,日,江苏南京50、华品章,陆军少将,第88师262旅副旅长兼野战补充兵团团长,日,江苏南京51、刘国用,陆军少将,第74军58师147旅副旅长,日,江苏南京52、雷震,陆军少将,中央军校教导总队第3旅副旅长,日,江苏南京53、谢承瑞,陆军少将,教导总队第1旅2团团长,日,江苏南京54、蔡如柏,陆军少将,第66军160师956团团长,日,江苏南京55、林英灿,陆军少将,第152师副师长,日,广东清远56、谢升标,陆军中将,苏浙皖游击司令,1938年2月,安徽广德57、徐积璋,陆军少将,第205旅旅长、晋南十八县保安司令,1938年2月,山西闻喜58、张廷玉,陆军少将,师政训处长,日,山西沁源59、赵锡章,陆军中将,第19军70师251旅旅长,日,山西阴县60、刘震东,陆军中将,第5战区第2路游击司令,日,山东莒县61、王铭章,陆军上将,第41军122师师长,日,山东藤县(自杀)62、邹慕陶,陆军少将,第41军124师参谋长,日,山东藤县63、赵渭滨,陆军少将,第41军122师参谋长,日,山东藤县64、范庭兰,陆军少将,豫北别动队第5总队总队长,日,河南修武65、胡文臣,陆军少将,第8军33师3团团长,1938年春,江苏宿迁66、杨怀,陆军少将,第60师180旅359团团长,日,江苏溧阳67、罗芳珪,陆军少将,第13军89师529团团长,日,山东台儿庄68、江帷仁,陆军少将,江苏绥靖公署参议,日,安徽蒙城69、吕晓韬,陆军中将,第17军84师501团团长,日,山西安泽70、刘桂五,陆军中将,骑6师师长,日,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旗71、陈钟书,陆军中将,第60军183师542旅旅长,日,山东台儿庄72、李友于,陆军少将,第85军89师528团团长,日,山东台儿庄73、扈先梅,陆军少将,第51军114师36旅旅长,日,山东台儿庄74、周元,陆军中将,第48军173师副师长,日,山东蒙城75、李必蕃,陆军中将,第27军23师师长,日,山东菏泽(自杀)76、黄启东,陆军少将,第27军23师参谋长,日,山东菏泽(自杀)77、邓佐虞,陆军少将,第139师参谋长,日,山东萧县78、马骥德,陆军少将,第2军139师2旅副旅长,日,安徽萧县(自杀)79、马威龙,陆军少将,第27军46师136旅旅长,日,河南兰封80、陈蕴瑜,陆军少将,第8军102师304团团长,日,河南兰封81、毛麟义,陆军少将,团长,日,河南开封82、彭璋,陆军少将,第50师副师长,1938年5月,安徽宿县83、方叔洪,陆军中将,第51军114师师长,1938年6月,山东冯家场84、王桢祥,陆军少将,第12军20师副师长,1938年7月,湖北武汉85、毛岱钧,陆军少将,预9师35团团长,日,江西朱家山86、李秉君,陆军少将,第87军198师572旅1143团长,1938年9月,湖北圆峰山87、陈德馨,陆军中将,第29师86旅旅长,1938年9月,湖北黄梅88、范荩,陆军中将,第198师副师长,1938年9月,湖北黄陂89、梅一平,海军少将,海军守备队司令,1938年9月,湖北田家镇90、傅忠贵,陆军少将,鲁北游击司令,日,山东惠民91、杨家骝,陆军少将,第37军60师306旅360团团长兼第4支队指挥,日,安徽马回岭92、雷忠,陆军少将,皖北军事联络员兼游击总指挥,日,安徽霍邱93、蔡劭,陆军少将,预10师补充旅副旅长,1938年10月,湖北武汉94、田耘,陆军少将,第75军13师37旅73团团长,1938年10月,湖北蒲垢95、江煌,陆军少将,武汉行营政治部主任,1938年10月,湖北武汉96、钟芳峻,陆军少将,第153师459旅旅长,日,广东福田(自杀)97、朱炎晖,陆军中将,第94军85师546旅旅长,日,湖北金牛98、冯安邦,陆军中将,第42军军长,日,湖北襄阳99、张镜亮,陆军少将,新3军旅长,1938年11月,湖北岳阳100、徐积章,陆军少将,第205旅旅长,日,山西温喜101、郁仁治,陆军中将,山东1区行政督察专员兼军事特派员,日,山东肥城102、胡文臣,陆军少将,第33师游击3团团长,1938年,江苏宿迁103、韩炳宸,陆军少将,山东第13区保安副司令,日,山东莱阳104、林英灿,陆军少将,第152师副师长,日,广东清远105、杨家骝,陆军少将,第60师180旅360团团长,1939年2月,江西麒麟峰106、李国良,陆军中将,军训部辎重兵监、天水行营处长,日,陕西西安107、张胥行,陆军中将,第1战区副参谋长,日,陕西西安108、赵侗,陆军中将,冀察边区第1游击纵队司令,日,河北灵寿(被八路军击毙)109、龚选登,陆军少将,第79军76师参谋长,1939年3月,江西修水110、王禹九,陆军少将,第79军参谋处长兼76师226旅副旅长,日,江西高安111、陈安宝,陆军上将,第29军军长,日,江西龙里112、唐聚五,陆军上将,东北游击司令,日,河北迁安113、柳漱风,陆军少将,新6军高级参谋,日,湖南桃源114、陈世潘,陆军少将,江西省浮梁县团管区司令,日,江西景德镇115、马秉忠,陆军少将,暂编骑1师2旅旅长,日,河南淮阳116、韩炳宸,陆军少将,山东第13区保安副司令兼保安24旅旅长,日,山东莱阳117、邵一之,陆军少将,第5军200师600团团长,1939年11月,广西昆仑关118、马玉仁,陆军中将,苏鲁战区第1路抗日游击总司令,日,江苏阜宁119、丁炳权,陆军中将,第8军197师师长、长沙警备司令,日,江西武宁120、郑作民,陆军中将,第2军副军长兼9师师长,日,广西昆仑关121、韦灿,陆军少将,第131师782团团长,日,广西上思122、钟毅,陆军中将,第84军173师师长,日,湖北苍台(自杀)123、戴民权,陆军中将,第39军副军长兼第1战区豫南第5游击纵队司令,1940年5月,河南遂平124、张自忠,陆军上将,第33集团军总司令,日,湖北南瓜店(自杀)125、张敬,陆军少将,第33集团军总司令部高级参谋,日,湖北南瓜店126、蓝挺,陆军少将,第49师参谋处主任兼第4团团长,日,湖北南漳127、燕鼎九,陆军少将,第8军分区保安副司令、第1战区游击挺进军22纵队副司令,日,河南汝南128、朱鸿勋,陆军中将,第53军副军长,1941年1月,湖南129、张雅韵,陆军少将,第72军新15师44团团长,日,江西上高130、蒋志英,陆军中将,浙东沿海台州守备指挥部守备司令,日,浙江海门131、谢晋元,陆军少将,第88师262旅524团团长,日,上海(被刺殉国)132、王竣,陆军中将,第80军新27师师长,日,山西台寨133、梁希贤,陆军少将,第80军新27师副师长,日,山西台寨(自杀)134、陈文杞,陆军少将,第80军新27师参谋长,日,山西台寨135、唐淮源,陆军上将,第3军军长,日,山西县山(自杀)136、寸性奇,陆军中将,第3军12师师长,日,山西毛家湾(自杀)137、陈中柱,陆军中将,鲁苏皖边区游击4纵队司令,日,江苏泰县138、杨生,陆军少将,第9战区南浔挺进纵队参谋长、游击2支队司令,日,江西南昌139、金崇印,陆军中将,第17军参谋长,日,山西绛县140、刘克信,陆军中将,河北民军总指挥部总参议兼参谋长,1941年7月,山西中条山141、艾亚春,陆军少将,第17军84师补充团团长,1941年7月,山西中条山142、章亮基,陆军中将,第18军副军长、第9战区军法执行总监,1941年8月,江西宜春143、刘世焱,陆军少将,暂8师15团团长,1941年9月,河南石门144、石作衡,陆军中将,第43军70师师长,日,山西绛县145、黄红,陆军少将,第95师284团团长,1941年9月,湖南岳阳146、赖传湘,陆军中将,第10军190师副师长,日,湖南梁家段147、朱实夫,陆军少将,新3师副师长,日,甘肃148、李翰卿,陆军中将,第74军57师步兵指挥官,日,湖南长沙149、武士敏,陆军中将,第98军军长,日,山西东峪150、凌则民,陆军少将,第96师288团团长、腊戌警备副司令,1942年4月,缅甸满纳151、朱士勤,陆军中将,暂30师师长,日,山东单县152、郭子斌,陆军少将,暂30师副师长,日,山东单县153、刘星南,陆军少将,暂30师参谋长,日,山东单县154、柳树人,陆军少将,第5军200师599团团长,1942年5月,缅甸155、戴安澜,陆军中将,第5军200师师长,日,缅甸茅邦156、胡义宾,陆军少将,第5军96师副师长,日,缅甸埋通157、王凤山,陆军中将,第34军暂45师师长,日,山西万泉158、闵季连,陆军少将,第36师副师长兼政治部主任,1942年,云南保山159、张庆澍,陆军少将,鲁苏战区高参,1942年8月,山东莒县160、王立业,陆军少将,第70师副师长,1943年2月,山西稷山161、周复,陆军中将,鲁苏战区政治部主任,日,山东安丘162、张少舫,陆军少将,第51军113师参谋长,日,山东安丘163、杨世立,陆军少将,第84师251团团长,1943年4月,山西垣曲164、高道先,陆军少将,山东铁道破坏总队长,1943年5月,山东165、陈涉藩,陆军少将,15师45团团长,日,湖南南县166、江春炎,陆军少将,第51军114师参谋长,日,山东邹县167、李竹林,陆军少将,滇缅警备司令、远征军兵站参谋长,1943年夏,缅甸168、陶绍唐,陆军少将,第3师副师长,1943年秋,湖南桃源169、陈飞龙,陆军少将,新10师代理师长,1943年10月,安徽凤台170、许国璋,陆军中将,第150师师长,日,湖南常德(自杀)171、彭士量,陆军中将,第73军暂5师师长,日,湖北石门172、黄永淮,陆军少将,第31集团军高参兼29师副师长,1943年冬,河南许昌173、孙明瑾,陆军中将,预10师师长,日,湖南常德174、柴意新,陆军中将,第74军58师参谋长兼169团团长,日,湖南常德175、张惠民,海军少将,第10军3师9团团长,1943年12月,湖南常德176、陈范,陆军少将,远征军司令长官部高参,日,缅甸177、张剑虹,陆军少将,第5军高级参谋,日,缅甸178、曾万里,海军少将,东南亚盟军总部海军联络官、国防研究院研究委员,日,印度孟买179、吕公良,陆军中将,暂15军新29师师长、河南许昌守备司令,日,河南许昌180、杨尚武,陆军少将,新29师85团团长,日,河南许昌181、李培芹,陆军少将,新29师87团团长,日,河南许昌182、卢广伟,陆军少将,骑8师副师长兼政治部主任,日,安徽颍上183、徐亚杰,陆军少将,暂6军参谋长,1944年5月,湖南雪峰山184、覃子斌,陆军少将,远征军198师594团团长,日,缅甸185、王家让,陆军少将,第13军辎重团团长,1944年5月,河南临汝186、肖孝泽,陆军少将,第36集团军高参兼代理参谋处长,1944年5月,河南陕县187、陈绍堂,陆军少将,第104师指挥官,日,河南陕县188、李家钰,陆军上将,第36集团军总司令兼47军军长,日,河南陕县189、周鼎铭,陆军少将,第36集团军总部副官处长,日,河南陕县190、王剑岳,陆军少将,第57军8师副师长,日,河南灵宝191、吕继周,陆军中将,第3军副军长,2、余子武,陆军少将,第62军151师副师长,日,湖南衡阳193、王甲本,陆军中将,第79军军长,日,湖南东安194、李颐,陆军少将,第6军预2师5团团长,日,云南腾冲195、易凤翔,陆军少将,第97军196师588团团长,1944年9月,广西196、吴展,陆军少将,第31军131师392团团长,日,广西桂林197、阚维雍,陆军中将,第131师师长,日,广西桂林(自杀)198、陈济恒,陆军中将,桂林防守司令部参谋长,日,广西桂林(自杀)199、吕旃蒙,陆军少将,第31军参谋长,日,广西桂林200、胡厚基,陆军少将,第7军170师副师长,日,广西桂林201、史蔚馥,陆军少将,广西绥靖公署高参,日,广西永福202、洪行,陆军中将,第6军新39师副师长,日,云南龙陵203、齐学启,陆军中将,新38师副师长兼政治部主任,日,缅甸(被刺殉国)204、王宇震,陆军少将,第64师参谋长,1945年,河南洛阳205、张治平,陆军少将,第21军副师长兼政治部主任,1945年,湖北206、胡旭盱,陆军少将,军事委员会陆军突击总队第1突击队司令官,日,浙江孝丰(被新四军击毙)八路军抗日殉国将领:1、左权,陆军少将,第8路军副参谋长,日,山西辽县  住:左权之死因,至今是个谜。参见:  左权似乎对自己的死早有预感。左权在给妻子刘志兰的信写到:“如逆流万一不幸来到,你尽可不必顾及我,大胆地按情处理太北的问题……”日(牺牲前三天),他再次写信强调:“我虽如此爱太北,但如时局有变,你可大胆地按情处理太北的问题,不必顾及我,一切以不再多给你受累、不再多妨碍你的学习及妨碍必要时之行动为原则。”从信的内容看,他并不是担心自己会在战场上牺牲,而是担心“逆流”和“时局”。 “按情处理”左太北也费解。左太北本人的解释是,左权之意为可以将婴儿托付给老乡。可是抗战时期,中共有了稳定的大后方,还需要托付给老乡吗?显然是要刘志兰在自己身故之后改嫁,如果左太北被新丈夫看成拖油瓶,怎么处理都行。  结合起左权将军生前戴着“托派份子”的帽子,可以帮助理解左权的家书。在河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的《长城线上》网站上有一篇详细记述左权将军的文章《太行豪气传千古──忆左权将军》,文章说“1982年,刘志兰又亲自给当时的总书记胡耀邦写信,再次要求中央发文为左权平反,取消对他的‘留党察看’处分。考虑到刘志兰的心情,中央有关部门终于写出书面档,对早年左权同志受王明路线打击迫害一事予以平反,取消对左权同志的‘留党察看’处分,并将该档放入了左权的档案,但没有对外公布。”该文没有解释中央不公布左权“平反”消息的原因。但是随后公布了左将军“为抗日牺牲”。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他们都是中国人!致敬拉!  
    前十有我必沉  
    原文地址:蒋介石到底运了多少黄金去台湾?作者:陈锦云  关于中国大陆贫穷的原因,官方告诉人民的有:一穷二白的底子、“自然灾害”、美帝封锁、苏修卡脖子、“四人帮”、人口太多了...... 还有一个我们从小到大都在被灌输的说法:蒋介石运了很多黄金去了台湾!关于中国贫穷的原因,大陆政治教科书归咎于蒋介石运往台湾的黄金太多,也促使不少大陆人对蒋介石愤恨。而且,也有不少人以为,台湾的经济腾飞,主要是依靠当年蒋介石从大陆抢运到台湾的黄金。  那么,蒋介石到底抢运了多少黄金去台湾?最近海外有文章介绍。资料来源于国民党的对手民进党。  民进党籍的陈师孟于2000年5月出任中央银行副总裁后,去过位于新店山洞的“金库”查看。陈师孟说,当年蒋介石带去的黄金,估计只有三百多万两,迄今仍有不少储放在架子上,它们形状不一,多为当年用金圆券从民间换来,且成色不足,很多只有92%,根本达不到99.99%的可用标准。陈师孟认为,如果说那些金条对台湾最初的经济稳定起到了作用,那也多半是心理上的,而并不是在实际经济活动中。他曾建议把那些黄金运到瑞士等地成色加工,但被高层否决,担心泛蓝炒作,演变成政治风暴。而陈师孟得发现,也与在大陆的相关资料相对应。据《中国通史》第十二卷近代后编()“第五章国家垄断资本,第五节官僚资本的崩溃”介绍:自1947年2月,国民政府实行紧急措施方案后,即出现资金逃流海外现象。随着军事上的惨败,逃资更加剧。据日联合社报道,国民政府的金银外汇储备2.75亿美元,在上海保管者不过1/3,约0.73亿美元的储备已运台湾,余均存国外。上海解放前夕,蒋介石两次下令用轮船从上海运走国库黄金2775358两、银元1520万枚、美元1537万元、珠宝以及大量外汇,总价值约5亿美元。  对比以上两种资料,民进党的说法为三百多万两,大陆《中国通史》的说法为277万两,差距并不大。而据广东省人民政府调查统计委员会1951年5月的《1950年广东综合统计》刊载,1950年3月物价趋于稳定以后,国家收兑的金银数量大增;广东省1950年一年共收兑黄金745.5万两,银元101.2万枚,纯银5323.6万两。从以上数据可知,仅1950年一年,在广东省收兑的黄金就有745.5万两,两倍于蒋介石从大陆带走的黄金。当时的广东并非最发达地区,而全国收兑黄金的时间也不止这一年。  蒋介石抢运去台湾总价值约为5亿美元的黄金白银,对于全中国来说,并不是一个天文数字。说少不少,说多也不多。提供两组数据作参考:(1)为了抗美援朝,中国大陆欠下苏联的外债为40亿美元;(2)截至1978年,中国大陆对越南的援助总额为200亿美元左右(按当时国际市场价格计算),其中,无偿援助占93.3%,无息贷款占6.7%。也就是说,蒋介石带到台湾去的金银,仅仅相当于抗美援朝中国大陆欠苏联外债的八分之一,是大陆支援越南的四十分之一。  近年来,随着历史资料的披露,人民得以知道历史真相。1949以前的黑暗、腐朽、堕落、恐怖、民不聊生等等邪恶词汇堆砌而成的中华民国之印象,也逐渐被还其真面目,大陆的教育、教科书、媒体宣传等等灌输的意识,也逐渐被剥离开人们的脑海。
    民国经济并非一穷二白,略举数例:  1920年11月,上海的“火柴大王”刘鸿生创办“鸿生火柴公司”。工厂技术人员经过半年多的试验研究,采用高强度的胶粘剂,解决了火柴头受潮脱落的难题;并购置磨磷机,提高了赤磷面的质量。此后,他们又对生产技术进行了大大小小的多次改进,火柴质量一再提高,鸿生成为众口一词的名牌产品,不但在国内成了抢手货,还打入了南洋市场。1935年7月,刘鸿生首先邀集国产火柴制造同业成立联合办事处,继而以此名义与美商火柴公司达成协定,成立了华中地区火柴产销管理委员会,并制定了相应的火柴生产、销售限制办法。最后,刘鸿生又以中华火柴同业联合会首席代表名义,与日商在华火柴同业会进行谈判。日商迫于华商联合会与华中管理委员会的一致行动,不得不加入中华全国火柴产销联营社。  留学海外的侯德榜,带来了在美国设计好的图纸,与工程技术人员一道,测试各种机器,经过调整改进,终于揭开了苏尔维制碱法的秘密,解决了大规模制碱的一系列技术难题。1926年,永利碱厂生产的红三角牌纯碱,质量已经超过了英国卜内门公司的洋碱。这年秋天在美国建国 150周年国际博览会上,红三角牌纯碱荣获金质奖,使中国人扬眉吐气。  1906年周学熙筹建“启新洋灰公司”;由于产品质量好,所以销路很畅。启新水泥很快被全国重大的建筑工程改采用,津浦铁路上的淮河铁路桥、黄河大桥,京汉铁路上的洛河铁桥,北宁铁路上的渭水铁桥,以及青岛、烟台、厦门、威海等地的海坝、码头,用的都是启新生产的马牌水泥;北京图书馆、辅仁大学、燕京大学、大陆银行、交通银行、河北体育馆、上海邮政总局等当时的有名建筑,也都是用马牌水泥建造的。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这些建筑大部分仍然完好无损,与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并肩挺立。外国商人、特别是日本商人为了争夺中国水泥市场,与启新公司展开了一场殊死的竞争大战。日本商人为了挤垮启新公司,孤注一掷,拚命压低价格。他们的水泥在日本的销售价是每袋 2.97两白银,运来中国的运费合到每袋2.5两白银,但他们却以每袋3两白银的价格出售,也就是说每卖出一袋就要亏损白银2.47两。这是一场不见刀光血影、没有呐喊冲杀的战争。启新公司也及时采取了应付措施,将原来每桶的售价2.25两白银降到1.55两白银,袋装水泥从每包1两白银降到0.7两白银。启新公司的水泥生产在产量和质量上不断提高,成本不断降低,并且多次在国际赛会、博览会及国内展览会上获得奖章和奖状,所以日本商人那种自杀式的倾销,最终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启新公司垄断中国的水泥市场达14年之久,销量达到全国水泥总销量的92%以上,不仅为中国民族工业争了光,也为中国人在国际上赢得了宝贵的荣誉。  1929年开始,天津永明漆厂经过3年多的苦战、几百次的试验,研制出了物美价廉的油漆新配方,“永明漆”不但风行国内,而且美、英、日、荷、德等国的150多家厂商都和永明公司建立了业务联系。1945 年,醇酸树脂漆在永明漆厂投产成功,取名“三宝漆”成为中国油漆工业中又一个超越西方的名牌产品。  很多资料上说“解放后”中国才能制造万吨轮,可是上海江南造船厂在1918年至1919年接受美国订货,制造四艘同一类型的万吨货轮,都是全遮蔽甲板、蒸汽机型货船。分别命名为“官府号”、“号”、“东方号”、“震旦号”。船长135米,宽16.7米,深11.6米,排水量14750吨。其中第一艘“官府号”于 日下水,四船经美国运输部验收,工程坚固、配置精良,美国政府对其建造质量十分满意。  民国政治开明,文人有骨:  大陆政治教科书说鲁迅有骨气,其实民国时候,文人有骨气成为了风尚。比如蔡元培,就远比鲁迅有骨气。蔡元培一生辞职无数次,其中仅在北大校长任上就先后多次辞职。如日向总统提出辞职,抗议张勋复辟;日,为抗议“中日防敌军事协定”,又向总统提出辞呈;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为抗议逮捕学生,于5月8日提交辞呈,9日悄然离京;日,蔡元培再度辞职,并在《晨报》刊发辞去北大校长职务的声明:为保持人格起见,不能与主张干涉司法独立、人权之教育当局再生关系,业已呈请总统辞去国立北京大学校长之职,自本日起,不再到校办事,特此声明。  蔡元培的几次辞职,诞生了两篇杰出的宣言:《关于不合作宣言》和《不愿再任北京大学校长的宣言》,前者为了正义,后者为了自由。日发布的《不愿再任北京大学校长的宣言》,掷地有声:我绝对不能再作不自由的大学校长:思想自由,是世界大学的通例。……鬼鬼祟祟,想藉着强权来干涉。于是教育部来干涉了,国务院来干涉了,甚而什么参议院也来干涉了,世界有这种不自由的大学么?还要我去充这种大学的校长么?  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抗战期间担任重庆大学商学院院长兼中央大学经济系主任,多次在公开演讲中指责孔祥熙大发国难财,“这种猪狗不如的‘上上等人’就是孔祥熙和宋子文之流……必须把孔祥熙、宋子文撤职,把他们不义的家财拿出来充作抗战经费”!  马寅初连续发表文章与演讲,揭露国民党的腐败,痛斥孔宋之流的无耻,使国民党政府大为头疼,也遭到很多权贵的忌恨。宋霭龄、宋美龄等人向蒋介石施加影响,要求对马寅初进行严厉处置。一天,蒋介石召见重庆大学校长叶元龙,训斥他,“你真糊涂,怎么可以请马寅初当院长?你知道他在外边骂行政院长孔祥熙吗?他骂的话全是无稽之谈!他骂孔祥熙就是骂我。”末了,蒋介石说:“下星期四你陪他到我这儿来,我要当面跟他谈谈。他是长辈,又是同乡,总要以大局为重!”校长怕碰钉子,让侄子去向马寅初转达蒋介石的意思。马寅初一听,火冒三丈地说:“叫我去见他,我不去!让宪兵来陪我去吧!”又说:“从前我给他讲过课,他是我的学生,学生应当来看老师,哪有老师去看学生的道理!他如果有话说,就叫他来看我!” 蒋介石知道后无计可施,只好对校长说:“我是想同他谈谈经济问题。你回去告诉他,以后有时间,随时都可以来找我。”但马寅初始终置之不理。孔祥熙为了拉拢马寅初,想请他出任财政部长,也遭到他了的严词拒绝。  1940年3月蔡元培病逝,中央研究院院长职位空缺,需要补选。胡适、翁文灏、朱家骅三人被学界目为主要候选人,其中又以胡适呼声最高。但胡适此时正担任驻美大使,力促美国对日作战,不少人想取而代之,权势炙人的孔祥熙更是觊觎已久;由于孔氏一家向为学界所鄙薄厌恶,所以,孔氏图谋一经披露,便引起学界公愤。不少人虽然希望胡适回国领导中研院,但又不愿让孔氏得逞,便不拟投胡适的票。此时蒋介石也想对选举施加影响,在选举前亲自下条子要“举顾孟余出来。” 此举触怒了学界,学者们就此对权贵进行了坚决的抵制。选举前夕,担任评议员的学者聚会,陈寅恪大谈学术自由主义,“我们总不能单举几个蒋先生的秘书。”学界的态度为蒋介石所知,却又无可奈何。最终,评议会正式选举的结果是:翁文灏、朱家骅各二十四票,胡适二十票,顾孟余只得一票。顾氏惨败,反映了学界对权势的漠视、对学术自由的珍视及维护这种自由的风骨与勇气。  今天,有几个文人敢说自己有骨气?甚至又有几个敢说自己能算“文人”?
    只能说明我朝将军足智多谋,哈哈哈哈  
    说以说他们sb,不是他们推翻北洋和民国。迎接的嘛?就怕货比货
    支持,携拙作《回味唐朝——那个帝国,那些往事》前来拜帖
    我从来只有听过打胜仗越多越光荣,消灭敌人越多越光荣,自己战士越少牺牲越光荣,没有想到现在居然有一批白痴,把抗战中自己被敌人消灭得越多,被人消灭的将领越多,丝毫越光荣,真TMD可悲。脸都不要了。
    ……
    我从来只有听过打胜仗越多越光荣,消灭敌人越多越光荣,自己战士越少牺牲越光荣,没有想到现在居然有一批白痴,把抗战中自己被敌人消灭得越多,被人消灭的将领越多,丝毫越光荣,真TMD可悲。脸都不要了。   这位仁兄讲这样话,莫非他就是过年挨一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炫舞设计师152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