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今日头条的艺术品唯品会都是真的吗吗

艺术品拍卖市场增加细分与差别是未来趋势
  2015年北京文物艺术品春季拍卖已经基本落下帷幕。其中,北京保利拍卖公司恰逢十周年庆,开足马力使得总成交额达到33.2亿元,环比2014年秋拍24.9亿元的成交增长33%,这也是自2013年春季以来,单季拍卖总成交额首次返回了30亿元整数关口,其中过千万元成交的拍品达47件,超过2014年秋拍30件的数字近57%;中国嘉德春拍总成交额达到了18.73亿元,环比2014年秋拍17亿元的成交增长了10%;北京匡时总成交10.8元,环比2014年秋拍13.4亿元成交下降了19.4%;北京诚轩总成交1.8亿元,环比2014年秋拍1.87亿元减少了4%;北京华辰春拍总成交额4253.9万元,成交率45.89%,环比2014年秋拍1.22亿元减少了65%。
  观察这场位于市场调整期的春季拍卖,笔者以为,艺术品市场在调整中发展,调整中更加趋于理性,更加走向细分。
  一、精品与普品的价格差距变大
  由春拍成交情况可见,买家对于拍品的要求更高:真、精、新。“真”就是要保证流传有序,来源可靠;“精”是指艺术品独具创意,别出心裁,与平时拍场上的“大路货“不同;“新”是说这样的拍品难得一见,就是所谓的“生货”。近期股市的疯狂使得人们对于经常能在拍场上见到的“熟货”、“大路货”、“应酬之作”视而不见,买家们也许明白,这次不买以后也还有机会。市场对“生货”需求强烈,凡是首次出现在拍卖市场中,或者是许多年前拍卖过的作品,往往会成为藏家竞拍的热点作品。匡时春拍中,有一件关山月人物题材的作品《牧羊女》,从美国征集而来,首次出现在拍卖市场中,藏家还保留着与关山月的书信来往,从而证明这件作品的来源可靠。市场中很少见到关山月人物题材的作品,何况又如此精致,所以拍出655.5万元的高价也就不奇怪了。
  以往,买家买书画都习惯上按平方尺价格来计算。如今,由于人们对于艺术品品质的深入理解和鉴别,对于“真精新”的艺术品,已经常常不再简单用平方尺来衡量。买家考虑的是,如果这次买不到,以后还能不能再有机会?!几家拍卖行的夜场已经约定俗成地成为了上拍大名家、高价位、精品生货的地方,其看展的人多,买家、观众人多,举牌的人也多,价格因此在竞争中扶摇而上,使得大多数的天价都出自于各个夜场;而日场的拍品相对普通、“大路”了许多,看的人少、场上坐的人少,竞争也不激烈。夜场与日场之间人气、买气的两极分化也是当今拍卖市场更加成熟的一大特征。
  嘉德春拍“大观”夜场中,一幅潘天寿的《鹰石山花图》的拍卖耗费了近五十分钟,最终以2.79亿元创潘天寿画作拍卖最高纪录。这幅作品的成交价若用常规的平方尺价格计算肯定是太贵了,但作品之精,以及其在潘天寿作品中的突出地位,是完全不能用其他普品价格来衡量的。
  二、拍品保真与不保真的价差变大
  这次拍卖之前,有多件古代文物被文物管理部门认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国有文博机构享有优先购买权。以前,拍前就定为一级文物的情况往往较少出现。此次春拍中,被政府文物部门看中的拍卖品往往都拍得很好,比一般的市场价位提升有一倍到几倍。其原因在于,相当于文物管理部门为拍品保了真,定了品质,买家因此为能争到一件国家一级文物而当仁不让、志在必得!
  北京匡时三件被文物局定为一级文物的拍品中,《宋人临摹郭忠恕四猎骑图》成交于8050万元,《南宋司马掣嫔怼烦山患畚2012.5万元,《南宋吕祖谦告身》成交价达到2875万元,都被知名收藏家刘益谦囊括;几乎同时,北京保利的17件一级文物写刻经也都全部高价成交。
  一些流传有序的拍卖品、收藏家专场更加获得买家青睐。嘉德春拍中第十四期“一粟山房”古代书画收藏家专场已经形成了品牌效应,本场56件拍品,成交55件!保利的“史世奇珍藏启功书画”专场由于其拍品来源可靠,品质上乘,最终以火爆踊跃的竞买,100%的成交率,高出市场均价几倍的价格成交。
  三、不同拍卖项目走势分化
  在这次春拍中,明显可以感受到,古代书画作品成交热烈、现场火爆,这与现当代书画专场形成对比。现当代艺术品中,你方唱罢我登场,前几年涨得多的下滑或滞涨,随着新的“价值洼地”被发掘出来,轮涨成为了一种必然。而古代书画,由于其年代久远、多重价值、量少稀缺,在拍卖场上一直成为常胜将军,长盛而不衰。
  北京保利古代书画专场中,乾隆《御笔平定台湾二十功臣像赞》以4000万元起拍,经多番竞价,最后以7475万元成交,成为保利春拍成交额最高的拍品;嘉德拍场上,金农《华山庙碑》以4025万元创金农书法拍卖价格纪录,而郑重的《江山胜览图》、金廷标的《听泉图》分别以4600万元、3680万元成交,杨慎行书《禹碑考证》以2012.5万元成交,充分体现出古代书法的魅力!
  拍卖行在寻找“价值洼地”中不断开发新的品种作为专场。嘉德、保利重点推出汇集中国早期油画精英的作品专场;苏富比北京春拍总成交额达到4048万元,其中“二十世纪大师精品”占据了主体,成交率达到了90%以上;伴随着近年来市场上的佛教造像热潮,嘉德、保利也开设了“金铜佛造像”专场。
  随着人们对于文物艺术品知识的逐渐深入理解,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渐渐喜爱,如今有更多的人进入到古代书画、古籍善本和古董珍玩的收藏领域中来,市场也因此显得坚挺;而目前具备“价值洼地”和快速上手等优势的当代艺术领域,也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由此,出现大众投资收藏取向上更加多元化。这也成为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日渐成熟的标志。
  四、强者恒强――拍卖企业间差异逐渐拉大
  春拍之前,北京的拍卖市场一片风声鹤唳,一些中小型中国书画主导型的拍卖公司推迟或取消了春季拍卖,甚至宣布歇业,举行春拍的中小拍卖企业数量减少了50%以上。在市场调整中,中小拍卖行愈加难以为继;而大型拍卖行的品牌坚挺,风险抵抗能力强,最终取得了不错的成交业绩。
  根据各家拍卖行的成交额,大型拍卖行的成交额稳中有升或略有下降,而中小拍卖行成交额下滑较多,体现出强者恒强,市场份额越来越大,市场集中度明显增加的市场态势。当市场进入深度调整,各种资源上的竞争异常激烈时,客户会更加看中拍卖企业的品牌、诚信、规模和专业水准,往往会摒弃那些新、小、差的中小拍卖行。像中国嘉德、北京保利依然靠自己强悍的企业品牌全面出击、遍地开花,收获颇丰;北京匡时则以自己擅长的古代绘画、书法、古籍文献而“鹤立鸡群”;那些有着自己专业定位与水准的拍卖行,抵御调整期经营风险的能力似乎更强,北京诚轩、东正、中汉、海王村、博观几家拍卖行依然挺立。其中,定位于明清瓷器的北京东正拍出了2.99亿元总成交额的历史最好水平,靠自己的专业定位在瓷器市场上占有了一定话语权!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与本文的相关文章推荐
云南:载65人客车京昆高速侧翻 已致3死多伤2015艺术品春拍:高价背后的无奈
  中国经济网6月15日讯(记者 李阳) 随着中国内地拍卖三巨头中国嘉德、北京保利、北京匡时拍卖的落幕,2015年艺术品春拍也已渐进尾声。然而,伴随着亿元拍品出现的,似乎并不是市场回暖的声音,反而更多的是一种无奈与理性。
  亿元艺术品孤掌难鸣
  本季最吸引眼球的艺术品,当属号称估价10亿元的齐白石画作《山水十二条屏》。虽然该作品在媒体的追逐下一度被热炒,但这并没有换来市场的充分认可。北京保利在经过多次巡展后,最终还是没能将这件作品放到本季春拍当中。
  相比北京保利,中国嘉德就显得顺利许多,也最先交出了亿元拍品成绩单。潘天涛作品《鹰石山花图》在竞拍近一个小时后,最终以2.79亿元成交。同日,李可染山水巨制《井冈山》同样表现出彩,最终以1.265亿元成交。
  可即使出现这样的成绩,中国嘉德董事总裁兼CEO胡妍妍还是谨慎地表示,亿元作品的成交,是印证艺术市场珍稀优质资源恒久高价的定律,而整体成交率略有下降,反映出市场调整期大资金锁定精品的同时,普通拍品需求减弱。
  北京匡时虽无单件过亿拍品,但三件国宝级书画《宋人摹郭忠恕四猎骑图》、《司马掣嫔怼贰堵雷媲嫔怼饭惨1.29亿元的成交价全部被“定增大王”刘益谦拍得。虽然价格爆表,但也有业内同行感叹,这三件作品已经是“抄底价”了。
  行业遇冷 小公司难以为继
  如果说2014年的艺术品市场尚属喜忧参半,那么到了2015年,以“哀鸿遍野”来形容已不为过。
  据统计,除北京保利、中国嘉德等大型拍卖行外,其余拍卖行或多或少都出现了成交额下滑的现象。
  北京匡时总成交10.8元,环比2014年秋拍13.4亿元成交下降了19.4%;
  北京诚轩总成交1.8亿元,环比2014年秋拍1.87亿元减少了4%;
  北京华辰春拍总成交额4253.9万元,成交率45.89%,环比2014年秋拍1.22亿元减少了65%。
  面对这样的市场窘境,中央财经大学拍卖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天问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季涛坦言,由于市场向下调整、激烈竞争和大型拍卖行的挤压,中型综合性拍卖公司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对于那些没有自己特色的拍卖行就更加难以为继下去了。
  他同时表示,自2011年秋拍开始的艺术品拍卖市场的调整迄今已经三年有余,2014年下半年火爆的股市又给了市场一记重挫,使得整个内地的拍卖成交进一步下滑。2015年的前5个月,北京一些中等级别的拍卖行推迟或取消了春季拍卖,甚至宣布歇业;有意转让股权的拍卖行明显增加很多,其中包括一些一类文物资质的企业;据常年在北京主持各类拍卖会最多的某拍卖师介绍,同比2014年同期,2015年迄今的主持场次减少了30―40%,又据常年负责为北京大多数中小拍卖行布展的某展览公司负责人介绍,比起往年同期,他们的业务量减少了50%以上。
  行业调整实乃“丛林法则”
  多数业内人士表示,虽然亿元拍品的顺利成交有助于提振士气,不过拍卖市场依然可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难以走出困境。
  艺术品市场之所以进入困难期,原因主要有三个:
  一是礼品市场不景气,需求减少导致艺术品的成交量锐减,价格也在下跌;二是房地产低迷,原本投资房地产的人资金紧缩,加上股票行情上涨,吸引了其余流动资金。此外,艺术市场之前的价格过高,虚高的价格导致无人继续接手。
  此前有现象表明,春拍之前,北京的拍卖市场一片风声鹤唳,一些中小型中国书画主导型的拍卖公司推迟或取消了春季拍卖,甚至宣布歇业,举行春拍的中小拍卖企业数量减少了50%以上。在市场调整中,中小拍卖行愈加难以为继;而大型拍卖行的品牌坚挺,风险抵抗能力强,最终取得了不错的成交业绩。
  根据各家拍卖行的成交额,大型拍卖行基本稳中有升或略有下降,而中小拍卖行则成交额下滑较多,体现出强者恒强,市场份额越来越大,市场集中度明显增加的市场态势。当市场进入深度调整,各种资源上的竞争异常激烈时,客户会更加看中拍卖企业的品牌、诚信、规模和专业水准,往往会摒弃那些新、小、差的中小拍卖行。
与本文的相关文章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西小院事都是真的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