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思念故乡的诗句明”一句在诗中有何作用

杜甫诗中“月是故乡明”的前一句是什么?_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杜甫诗中“月是故乡明”的前一句是什么?
杜甫诗中“月是故乡明”的前一句是什么?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古诗名句精选 1、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大雅.鹤鸣》 2、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曹操《短歌行》 3、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4、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诗经.郑风.风雨》 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 6、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苏轼《赠刘景文》 7、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毛泽东《题庐山仙人洞照》 8、剪不断,理还乱. 李煜《乌夜啼》 9、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10、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屈原《涉江》 1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1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乌江》 1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 1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澳》 1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16、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李白《长干行》 17、风咋起,春皱一池春水.冯延已《谒金门》 18、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文天祥《正气歌》 19、为山九仞,功亏一 .《尚书.旅獒》 20、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21、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22、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与陈伯之书》 23、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原道》 24、虽鞭不长,不及马腹.《左传.宣公十五年》 2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26、强驽之末,力不能穿鲁缟.刘向《新序.善谋》 27、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吴兢《贞观政要.政体》 28、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宁史.文天祥传》 2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30、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屈原《卜居》 31、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呜则已,一呜惊人. 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 32、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云稹《离思》 33、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毛泽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34、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宫》 35、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36、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 37、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38、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39、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小雅.采薇》 40、皮之不存,毛将安附?《左传.僖公十四年》 41、一叶蔽目,不见泰山.《 冠子.天则》 4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43、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 44、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瑟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45、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曹雪芹《红楼梦》 46、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传》 47、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苏轼《赤壁赋》 48、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 《寒食》 49、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50、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孟郊《游子呤》 51、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5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辽南》 53、众心成城,众口烁金.《国语.周语下》 54、大勇若怯,大智若愚.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杜甫诗中的“ ,月是故乡明。”前半句是什么?
杜甫诗中的“ ,月是故乡明。”前半句是什么?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 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 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 况乃未休兵。 翻译: 戍楼的更鼓响过,禁止通行;边境的秋天,只听见孤雁的叫声。今夜恰逢白露节,明月像故乡的一样明亮。有兄弟都已离散,故乡无家,无从知道亲人是死是活。书信寄出去常常收不到,何况现在还没有停止战争。 这首诗是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所作。这年九月,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月夜忆舍弟》即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在古典诗歌中,思亲怀友是常见的题材,这类作品要力避平庸,不落俗套,单凭作者生活体验是不够的,还必须在表现手法上匠心独运。杜甫正是在对这类常见题材的处理中,显出了他的大家本色。 诗一起即突兀不平。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频仍、激烈,道路为之阻隔。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月夜”的背景。 颔联点题。“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那是在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却与上句略有不同。作者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置疑。然而,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却并不使人觉得于情理不合,这是因为它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这两句在炼句上也很见工力,它要说的不过是“今夜露白”,“故乡月明”,只是将词序这么一换,语气便分外矫健有力。所以王得臣说:“子美善于用事及常语,多离析或倒句,则语健而体峻,意亦深稳。”(《麈史》)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杜甫化平板为神奇的本领。 以上四句信手挥写,若不经意,看似与忆弟无关,其实不然。不仅望月怀乡写出“忆”,就是闻戍鼓,听雁声,见寒露,也无不使作者感物伤怀,引起思念之情。实乃字字忆弟,句句有情。 诗由望月转入抒情,过渡十分自然。月光常会引人遐想,更容易勾起思乡之念。诗人今遭逢离乱,又在这清冷的月夜,自然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在他的绵绵愁思中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不安,语气也分外沉痛。“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上句说弟兄离散,天各一方;下句说家已不存,生死难卜,写得伤心折肠,令人不忍卒读。这两句诗也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紧承五、六两句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亲人们四处流散,平时寄书尚且常常不达,更何况战事频仍,生死茫茫当更难逆料。含蓄蕴藉,一结无限深情。读了这首诗,我们便不难明白杜甫为什么能够写出“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那样凝炼警策的诗句来。深刻的生活体验是艺术创作最深厚的源泉。 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未休兵”则“断人行”,望月则“忆舍弟”,“无家”则“寄书不达”,人“分散”则“死生”不明,一句一转,一气呵成。 在安史之乱中,杜甫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既怀家愁,又忧国难,真是感慨万端。稍一触动,千头万绪便一齐从笔底流出,所以把常见的怀乡思亲的题材写得如此凄楚哀感,沉郁顿挫。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中国文学领域专家
& &SOGOU - 京ICP证050897号1月是故乡明出自杜甫《月夜舍弟》诗的上一句是_______,文章以此为题的作用是_________2作者在第4、5段中追忆了哪些童言趣事?请按先后顺序填写3从第5段中摘抄与第6段相照应的文字.4从写法和_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1月是故乡明出自杜甫《月夜舍弟》诗的上一句是_______,文章以此为题的作用是_________2作者在第4、5段中追忆了哪些童言趣事?请按先后顺序填写3从第5段中摘抄与第6段相照应的文字.4从写法和
1月是故乡明出自杜甫《月夜舍弟》诗的上一句是_______,文章以此为题的作用是_________2作者在第4、5段中追忆了哪些童言趣事?请按先后顺序填写3从第5段中摘抄与第6段相照应的文字.4从写法和目的两个角度简要分析文中写世界各地美妙绝伦的月亮和朗润国的奇景的作用.5请把你读了这文章的心得写在下面.(150字左右)
露从今夜白诗是这样的: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其他的不知道了………………
露从今夜白(我只知道这个了,抱歉。。。)
诗是这样的: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1.《土地的誓言》和《月是故乡明》两篇文章都抒发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土地的誓言》一文是以倾诉式的语言表达激情,以富有力度与浓度的情感打动人心,而《月是故乡明》是用怎样的写法打动你的?2.作者在倾诉思乡...
好段摘抄150字左右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古诗中有月是故乡明这句话的是什么古诗?
古诗中有月是故乡明这句话的是什么古诗?
月夜忆舍弟 杜 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这首诗是乾元二年(759)秋天,杜甫流寓秦州时所作。杜甫有四个弟弟:颖、观、丰、占,这时只有杜占随着地,其他三个散居在山东、河南。这首持抒发了诗人对诸弟及家乡的怀念。感叹由于战乱而造成的兄弟离散,无家可归的悲惨遭遇。"月是故乡明"句,颇道人之思亲恋乡之意。《李杜诗选》:"此二句妙绝古今矣。其原始从江淹《别赋》'明月白露'一句翻作十字,而精神如此。"《杜臆》:"对明月而忆弟,觉露增其白,但月不如故乡之明,忆在故乡兄弟故也,盖情异而景为之变也。"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学习帮助领域专家
& &SOGOU - 京ICP证050897号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句诗是谁写的?_百度知道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句诗是谁写的?
提问者采纳
提问者评价
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地解决了我的问题,非常感谢!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4条回答
露从今夜白、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更为国家而悲痛。寄书长不达。诗中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况乃未休兵,边秋一雁声。这年九月。当时。颠沛流离中的诗人杜甫,安史之乱,月是故乡明,杳无音信,音信不通。在异乡的戍鼓和孤雁声中观赏秋夜月露,攻陷汴州。《月夜忆舍弟》即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只能倍增思乡忆弟之情。有弟皆分散。赏析  这首是759年(乾元二年)秋杜甫在秦州所作,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看到山河破碎,思念不知生死的兄弟,无家问死生,安禄山,由于战事阻隔,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
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赏析  这首是759年(乾元二年)秋杜甫在秦州所作。这年九月,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月夜忆舍弟》即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诗中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杳无音信。在异乡的戍鼓和孤雁声中观赏秋夜月露,只能倍增思乡忆弟之情。颠沛流离中的诗人杜甫,看到山河破碎,思念不知生死的兄弟,更为国家而悲痛。
杜甫得《月夜忆舍弟》
月是故乡明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故乡诗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