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科学上的所有研究vn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圾

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承接首个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全过程环境监理项目 - 中国电力网
||||&&||||||||||
电力行业门户网站
个人会员:<font color=#ff位
企业会员:<font color=#ff位&
来源:.cn&&
&&&&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承接的第一个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全过程环境监理——盐城大丰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由环境科学所具体实施。目前,该项目已经完成了现场收资和踏勘,正在编制项目环境监理方案。
  该项目以生活垃圾为发电燃料,既治理污染、又,符合循环经济理念和对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3R处置原则。
  环境监理业务是近年来电科院环科所努力拓展的新兴环保咨询服务业务,大丰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环境监理项目的开展,为电科院进一步拓展环境监理业务市场起到了重要作用。
新闻关键词:
&&&&&&&&&&
&&相&关&新&闻
◇&( 10:41:30)
◇&( 10:27:11)
◇&( 10:24:56)
◇&( 10:29:13)
◇&( 10:55:35)
◇&( 18:44:36)
◇&( 14:43:32)
◇&( 18:05:27)
◇&( 10:27:03)
◇&( 10:10:28)
热 点 新 闻
热 点 文 章
主办单位: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
Copyrights reserved.
网站运营:北京中电促网络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服务热线:010-132875俞可平:论中国式的科学与权力
&  &&一、科学与政治
  科学和政治或者说知识和政治的关系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的。我一直认为,人类社会发展有不同的形态,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明体系。我们可以用很多标准来区分不同的文明,比如说到中华文明和欧洲文明的区别,我们通常讲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社会制度等。其实如何看待知识与政治的关系,也应当是区分一种文明的重要特征。
  知识与政治的核心问题就是科学和权力,二者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的。科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权力,权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肯定离不开科学,肯定影响科学。在中国有一句话非常流行,是欧洲来的,叫做&知识就是力量&,是培根讲的。我们也可以翻译成知识就是权力,&power&既可以翻译成权力,也可以翻译成力量。因此一点都不奇怪,有些政治的东西科学在影响它,政治离不开科学。反过来讲,更多的科学问题是政治在影响。
  我们就说这些天,中国网上争论最热烈的转基因话题。转基因是一个科学问题,科学家最初是为了解决人类的粮食问题。人口增长这么快,粮食不够了怎么办呢?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使粮食产量成倍增加,不受自然病虫害的影响。他们的出发点很好,对人类是一个福音。
  但是转基因技术有很多不确定性,人吃了以后,今天没有影响,明年没有影响,五年以后呢,十年以后呢?老鼠试验了没有影响,对人呢,没有影响吗?因为有些是科学不能回答的问题,政治的影响就来了,所以转基因现在在中国已经变成为一个政治问题,不再是单纯的科学问题了。像这样重大的科学议程,政治要参与进去,要以民主和法治的方式来解决科学问题,光靠科学解决不了转基因这样的问题。
  还有一个本来也是科学问题,而在中国又变成了非常严重的政治问题,这就是垃圾场的处理。城市化是中国最明显的发展进程,我们现在已经有一半以上的人成为市民,大家都在城市生活。城市产生垃圾,这么多垃圾要处理。通过科学技术,我们可以把这些垃圾转化为动力,比如垃圾电站、垃圾处理厂或垃圾池,挺好的。我们于是就引进这项技术,寻找地方建立垃圾电站。把垃圾烧掉以后让它发电,多好。但是这时争议就出来了。你建在这儿,旁边的老百姓说这个垃圾厂污染,不能建在这儿。建到那儿,那儿的老百姓造反。这成了引发群体性政治事件的重要诱因。现在垃圾场建不下去了,可是总要建垃圾场,怎么办?这本来是一个生活中的科学技术问题,又变成了一个政治问题,政治要介入。这样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
  二、权力离不开科学
  政治和科学尤其是科学与权力的关系,始终是密不可分的。而且我认为,每一个国家在不同时期,科学与权力都有不同的关系。如果我们从一般意义上来理解,科学对权力的影响,可以有以下几点,不管是在哪个国家,什么时候,都应当是成立的。
  首先,科学为权力的运行提供必要的物质和技术手段。一种权力要控制社会,要控制别人,一定有一些物质的和技术的手段。这个技术手段最主要是由科学来提供的。这个过程当中,科学家的作用非常大。所以很多当权者把科学家,特别是自然科学家,奉为座上宾,因为他给他们提供统治所需要的、强有力的工具。
  其次,科学为权力的运行,或者为执政者、政治家、政府管理社会提供基本的制度设计。这个社会也像是一个生物有机体,这个有机体有序的运转要靠合理的制度设计,这套制度设计要靠科学来提供的,当然这个科学也包括社会科学。
  再次,权力的运行需要合法性。凭什么我来统治你,不是你来统治我?这叫政治的合法性(legitimacy)。这种合法性通常是由学者来制造的,包括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
  我们通常认为,合法性是由社会科学家来制造的,但是自然科学家同样可以制造统治的合法性。中国在上世纪50年代,曾经有一个政治运动叫&大跃进&。跃进到什么程度呢?水稻的亩产本来大概几百斤,不到一千斤,结果放卫星,好多地方一亩十万斤,违背常识。这个时候就由科学家站出来提供合法性。当时我们著名的科学家说,根据科学的原理,水稻经过光合作用是可以达到亩产十万斤的。当年毛泽东主席就说,我是听了某个科学家的话才相信有十万斤的。所以你看,统治需要合法性,合法性由学者来制造。
  三、科学与政治的关系在中国更加紧密
  在中国,科学家和政治家从来都是相互需要的,谁也离不开谁。政治家需要从科学家那里得到一些先进的观念、更好的管理技术、更合理的决策,还要得到合法性的主持;而科学家要从政治家那里得到更有利于他的科学事业发展的宏观制度政策,需要从政府那里得到资金,还需要从权力里面得到社会地位和社会荣誉,所以二者相互需要。
  中国的情况和西方国家很不同,政府对科学的介入是全方位的,政府掌握着绝大部分的科研经费,钱都在政府手中。你要获得政府的资助,就必须得到政府的同意。西方很多科学基金是私人基金会提供的,这个很不一样。
  还有我们的科研政策也是政府制定的,这个在西方国家也是一样,大的科研政策由政府制定。但是在中国,大大小小的政策都是由政府来制定的。特别是,在中国,最重要的科学技术骨干人才都是由党来管理的。我们有一个政策,即&党管人才&。不管是哪个领域的人才,党都要负责管理起来。
  在这种情况下,政治、政治家和科学、科学家的关系尤其紧密,他们之间会出现不同的关系模式。这个可能是中国目前的这种科学研究体制,或者科学与权力的关系很不同于德国的地方。
  四、对科学不能迷信
  到现在为止,我们对科学不仅是一种信仰,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讲还有一点迷信,认为科学能够解决许多问题,甚至认为社会发展当中的所有重大问题都可以通过科学技术来解决。
  一方面,这种看待中国发展的思路有其合理性,因为科学技术对于社会的进步来讲确实太重要了。邓小平先生当初有一句话叫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有一个基本政策叫做&科教兴国&,特别看重科学技术的作用,特别支持发展科学技术,试图通过发展科学技术来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应当说我们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所以这方面首先是应该肯定的。
  但是另一方面,这种思路或者说这种信仰确实出现很多问题,本来不应该通过简单的科学思路或者方法去解决的问题,都想用这种方法去解决,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科学的特性非常明显,它讲普遍的规律,讲统一的模式和严谨的逻辑。总之,科学讲理性。对人类现代化来讲,这些都是不可缺少的。我们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经济的现代化,尤其需要科学。但是整个人类的发展,除了这些理性、规律、模式以外,我们还需要个性化,还需要艺术,还需要多样性。我们从这些年来中国的城市建设中可以看到,科学有强大的力量,但是它有明显的局限性。
  这些年中国的城市都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方面很多的高楼大厦都起来了,马路都很宽敞,每个城市都有市民广场,都有宏伟的建筑,确实是一种巨大的成就,看了很高兴。但是你会发现另一方面有很多严重的缺憾。比如这些城市都是千篇一律的,甚至你在北京的五星级宾馆里面,你都不知道是在上海还是纽约还是柏林。这就是科学,什么都是统一模式的,什么都讲规矩,这么做的代价是我们的城市没有个性,特别是有些城市为了符合所谓的科学逻辑,把很多文化都破坏了。
  在我印象当中,文化破坏最厉害的应当是&文化大革命&,那时候是&破四旧&,全部砸掉。但是文物专家告诉我,最严重的破坏还不是&文化大革命&,&文革&只是把文物砸了,但是遗迹没有被破坏。现在我们的城市现代化建设把所有的遗迹都给破坏了。这个例子很好地说明了,科学重要,但是对于人类发展来讲它不是全部。当一个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特别是现代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人类一定要考虑到除了科学技术以外,除了经济发展以外,我们还有一些其他的东西。科学不是万能的。
  五、要善待社会科学
  不同性质的科学,不能同样对待,比如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这些年,我们用对待自然科学的方式来对待社会科学,这又是一大中国特色。例如,自然科学需要搞很多工程,社会科学也搞了很多&工程&,也像科学技术一样来组织&课题攻关&。其实社会科学的创造发现很大意义上要靠个性的发扬,需要一个非常宽松自由的环境,而不是靠组织机构。现在很多社会科学的研究课题也由庞大的团队来做,像自然科学一样,组织很多人一起攻关,效果肯定不好。
  关于社会科学,我还想再强调几点。
  第一,权力或者说执政者必须清楚,自己执政的长治久安是离不开社会科学的。因为社会科学既可以给你执政提供合法性,也可以给你执政提供不合法性的论证。所以一定要善待社会科学,重视社会科学。第二,社会科学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不能把它等同于政治。社会科学有自己的规律,不能像管理政治、经济、自然科学那样去管理社会科学,一定要尊重社会科学自己的研究规律。第三,要相信中国的学者。中国绝大多数的学者,都希望这个国家进步,希望社会向越来越美好的方向发展,而不会希望这个社会更加乱。因为乱了不光是对老百姓不好,首先受到伤害的就是这些学者本身。最后,社会科学也是追求真理的,特别需要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要有比较规范的制度,通过制度去规范和管理社会科学。
  上个礼拜我在清华大学演讲,我说,一个没有伟大思想家的民族,哪怕你的经济最发达,你也是矮小的民族。没有思想和科学的复兴,也不会有中华民族的复兴。而要产生伟大的思想和思想家,没有发达的人文社会科学是做不到的。  
  俞可平:政治学博士,研究员,教授,哲学和政治学双学科博士生导师,德国杜伊斯堡大学名誉博士。现任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中国政府创新研究中心主任。
  (特约记者吕贝卡,根据俞可平在墨卡托沙龙发言整理,文稿经俞可平审阅)
| 来源日期: | 责任编辑:孟尧
关注共识网微信和微博
关注共识网微信,我们一起来看历史教科书的背面,一起来听主流媒体上沉没的声音,一起来思考至今没有答案的问题:“中国往何处去?”欢迎扫描二维码来加入我们。
微信号码:igongshi
对本文发表看法,请电邮:,部分评论会被选进读者来信栏目并获赠图书一套。
凡本站转发文章,如刊发媒体不同意的,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凡注明来源“共识网”文章的,转载请注明出处。
把文章分享到:
------分隔线----------------------------
烟尘散去,恐惧却并未离开,与石化产业为邻的“鬼压床”般的梦魇,一直游荡在黄岛老城...
一、科学与政治 科学和政治或者说知识和政治的关系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的。我一直认为,...
【摘要】在一个国家的内部政治中,权力的持有者主要是政府与民众,两者的权力分布变化...
1947年,国民党“天下第一军”整编74师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围歼于山东孟良崮,师长张灵甫...
在中国的互联网上,流传着这样一则谣言:希拉里在哈佛大学演讲称,20年后,中国将成为...
获得语言知识和形成语言能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问题。 母语学得不好,绝不是因为英文学...&&&&&&&&如果您有泵阀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 邮箱:。
更多相关信息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泵阀商务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泵阀商务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国泵阀商务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查看: 11264|回复: 83
关于中国动画为什么垃圾的研究终极报告(文长慎入)
阅读权限20
本帖最后由 yyf00xx 于
21:33 编辑
& && && && && && && && && & 近年中国动漫行业逐渐兴起,不能说快速,用缓慢发展来说比较恰当,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谓繁多。经笔者多年来的对动画小说以及剧本的实践(仅从实践方面)探索,总结出一些问题,并且对有看法的一些问题,以一个作者的身份去解说,希望和我一样苦熬在这一战线上的同行们能够从中获得一些利益。并且时下的中国动漫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有些是切身的,有些是看似不重要却相关的,只要是笔者见闻之内的获得,都将在此一并说出来以供研究,去伪存真那就是另一番工作了。
  一、中国动漫的市场问题
  首先第一点要说的是中国动画市场。从中国的角度看,世界动画分成三部分:中国、欧美和日本。现今带动世界动漫的主流是日本动画。日本动画的观众群体很广泛,一般的作品没有主要针对年龄的观众。也就是说除了一些限制级的动画之外,基本上是全年龄都适看的动画片。中国相对来讲观众群比较贫乏,动画制作出来后,消费群体一般主要是以4-13岁的儿童为主,适合13岁以上年龄的青年观众观看的动画基本上没有。
  许多人常喜欢分析数字说中国的动漫市场份额有多么巨大,有多大潜力的发展空间等等。其实动漫市场在中国应以4-22岁的幼儿和青少年为主,单只开发幼儿动漫显然是放弃了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放弃这一半市场的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中国动画人(动画制作群体)的主观臆断,动画只是给孩子看的,所谓孩子最大年龄不应该超过14岁;第二,即使是有一些开明的动画人知道青年动画市场有多大潜力,也不敢随便去开拓这片市场。以上两条为主要原因,其它小原因可以参考以下论题。另外,就两条大原因实际的内容,也可参看下面的内容。
  二、中国动画片的长度
  其实这个话题也是笔者一直思考着的问题,就近观察过的一些动画制作,也有后期因剧本问题流产的一部分动画都是集数众多的片子。像我们中国已经创了吉尼斯世界记录的《蓝猫淘气三千问》,在网络上曾一度宣扬800集大制作的《三国演义》(现在无消息估计是流产了),另外在查找剧本有关的信息时也看到过《明星夏令营》120集,欲制作500集已经制作200集的动画片《天眼》等,都是上百集的动画片。一般集数要求过多的系列动画片,其实都不容易创作。如果是一个动画剧本的创作群体而非单一作者,分工若不细致就很难创作风格一致的动画片,况且上百集则有上百个题材要写,可以说这么大的工作量要耗死很多脑细胞。中国系列动画的模式是一集一个主题,上百集就要有上百个主题去写,可是哪有那么多不重复的主题去写呢?又如何保证每一集的故事都同样精彩?
  中国动画片集数过长主要原因还是从市场方面考虑。用中国动画制作人的思维模式去解释这个问题就是:假设一部动画片只有二十六集,每天播放一集,去每周一个星期天,最多五周时间就播放完毕。动画片看过了也就看过了,这么短的时间看过一部动画片,不能加深孩子的印象,动画看过一遍很可能就忘掉,那么动画其后的一些市场运作就很难继续进行下去了。但是如果集数众多那就不同。拿以上的800集制作《三国演义》来说,每天播放一集,可以播放长达两年半的时间,这么样的一段时间对动画的宣传肯定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甚至一边播放的过程中就可以针对动画人物的造型和内容进行其它动漫周边产品的商业运作,可以说能让一部动画片的人物及其内容深入人心。那么既然这样,集数众多的动画肯定很有优势了。
  对于中国动画的一些观点,很多人有不同的看法,当然制作众多集数的动画也是从市场和动画影响力方面去考虑。其实我对集数多少的评论并不需要有多客观实际。假如有我的同行能看到这篇报告,希望也能够同我一起考虑,《黑猫警长》,(五集)《葫芦娃》(6集),《哪吒闹海》(动画电影 集数一),《大闹天宫》(动画电影 集数一)。以上我所列的四部动画片,同我一个时代成长起来的孩子恐怕没有不知道的,而且可以说口碑甚佳。这些连十集都不到的动画片在中国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可以看出,并非是集数众多的动画片就可以深入人心。况且,假如众多集的动画片看了一集之后觉得不合胃口,接下去的都不喜欢看了该怎么办呢?集数众多的动画有优势也有劣势,集数众多使得一部分中国动画变得更加失败。而另一些动画人则开始试制作26集上下的动画片,这个长度,我认为对现在的中国动画业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下面是一个重点问题,相对上面的问题也要进行侧面角度的回复。
三、动画的核心是其商业价值
  动画的最大价值是商业价值。因为不能够认清这一点,是致使许多中国动画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
  作为观众,很难理解中国动画人的苦衷。然而我们不能自欺欺人,用许多客观存在的理由,去作为我们失败的挡箭牌。
  制作1分钟长度的动画片要投资1万元以上的费用,当一部动画片制作成功之后主要通过地方和国家级的电视台播放,中央电视台购买播放1分钟长度的动画片支付1000元,地方台购买费用最高不超过500元。只有全国许多电视台都争相购买播放的动画片才有其一点点的商业价值,如果不能够得到电视台的支持,一部动画片就是空投资,石沉水中,说好听一点还能够“昙花一现”继而“风平浪静”再无反应了。这样看来,动漫是高投资低回报,何谈潜力和赢利呢?相反倒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危险,一旦制作一部失败的动画,那么所损失的款项就是投资的全部。
  那么日本动画和欧美动画到底赢利在哪里?
  之前曾看到过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某动画前辈的说明。日本动画在中国的播放费可能只有中国的一半甚至免费播放。也就是说国家级电视台购买日本动画不用1000元一分钟,只要500元就够了,再好一点就免费了,那这么便宜的播放费用况且质量还比我们的好,你说我们不放他们的动画放谁的?那诸君要问了,人家免费让你放动画,到底赚什么钱呀?OK,当然是赚动画的周边产品收入。
  记得笔者小时候,一个一寸高的变形金刚要三块钱,一尺高的六面兽则要三十六块钱,一张动画贴纸要一块钱,而那时候一些普通城市的普通工人人均收入是三百元左右。这些玩具的费用如此之大,那时候动画的播放费用跟现在还不一样,可以说日本人在动画方面赚了多重收入。
  到现在,动漫周边产品更是花样繁多,例如说《火影忍者》的怀表,其实跟普通怀表没什么区别,只是上面多了一个木叶村的标志,就可以比普通怀表卖贵几倍的价钱。国内许多的动漫社团最常举办的cosplay活动,一件动漫人物的服装千八百块实属常事。那么诸位有没有看过有人穿了孙悟空的虎皮服,拿了根棍子去cos一下看看?或者是鼓着猪八戒的肚皮,拿根钉耙到街上走一走,人家不以为你是要去乡下种地,也得想你是否头脑有问题。
  以《火影忍者》为例,每个人物都做得很酷很炫,最其码可以说是有特色。现今的青年朋友哪个不都很喜欢酷一下、炫一下、最其码也要与众不同那么一下呢?可想而知,许多动画片的卖点和商业价值之一是其周边产品。其实动漫周边的种类很多,也不用尽举其例,我们窥其一斑就知道动漫的商业市场有多大潜力了。许多中国动画人也明白这一点,但是仅仅一点是不够的,下面我们看看其它一些很重要的问题。
  四、中国动画缺少的最重要因素
  中国动画相比日本和欧美动画的一个最重要因素是:缺乏虚拟明星。
  继续上文,上面提到过,中国动画的集数众多,相对来讲日本和欧美动画的集数同样众多,只是许多没有超过五百集这么长的制作而已。那么为什么相比之下,我们动画没人看呢?原因很多,但现在我只讲最重要的一个,缺乏虚拟明星。
  中国人的智慧和才能在世界上都是被公开认同的,有说法是世界的智慧,都在中国和犹太人手里,这种说法可以被认为是中国人的骄傲。但是从知名度上来讲,“上帝”恐怕是世界上最大的名星了,可谓是无人不知晓。我们的古人孔子学徒三千,在中国的知名度可以说大,但在世界上的知名度则不大。有关“上帝”的许多故事和传闻我们可能不知道,但是这个名字的知名度如此之大,大到几乎无人不知,可以说是世界上宗教的偶像了。
  我们把宗教来比做市场,那么被“上帝”占走了巨大的一部分,我们中国的人口众多,所以中国的宗教影响力也十分巨大,“释伽牟尼”也占了一部分市场,另外印度和伊斯兰教的“偶像”也同样占据了大量的市场,世界的宗教市场被这样分割了。我这样比喻不恰当,有可能因亵渎神灵而被送下地狱,从某角度来说地狱据说是同全聚德烤鸭后厨类似的地方,笔者当然不想进去被烘烤,因此只是做了个不恰当的比喻,望上帝和佛祖见谅。
我们说虚拟明星。既然可以比做是“上帝”是动画里的虚拟明星,以它所代表的宗教(动画片)就显得相当的有影响力了。我们把虚拟明星的价值这样比喻出来,其实际价值,观看此文章的朋友自已想象一下。
  中国动画当然也有虚拟明星,像是之前说过的那些动画片里的哪吒,还有黑猫警长等,都是中国动画中的虚拟明星,甚至《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可以说是中国最大的虚拟明星了。孙悟空在世界上也有广泛的影响力,不过我们有如此好的一个明星,却没有好好的利用一下,实属可惜。我这样说并不代表说中国没有关于孙悟空冒险的动画片,所谓“好好利用”,将在下面的篇幅中细说。
  欧美动画的虚拟明星,可以说比较有模式。像“蜘蛛侠”“超人”“美国上尉”“蝙蝠侠”“猫女”等,都是自身拥有一些特殊力量的“侠”,他们通过同一系列怪物或是野心家的搏杀,最终取得胜利,这个模式其实很单一,但是赢得当地观众的欢迎。并且这些“侠”的市场赢利可不小。不知道各位朋友有没有看过《圣诞老豆》这片电影。史瓦辛格为了给自己的孩子去买他喜欢的“漩涡超人”玩具,进行了一天的冒险。这个超人玩具受欢迎的画面,通过店门一开,顾客将店员挤倒在地并且马上玩具销售一空可以看到,虚拟明星的商业价值是如何巨大了。电影画面表现可以用夸张来形容,但是虚拟明星的价值却完全不夸张。
  欧美动画多是宣扬个人英雄主义,很多虚拟明星都有各自的来历。通过人类和动物的DNA结合,普通人可以产生变化,或是受外星球的影响,或是从科学研究的突发事件中得到超越常人的力量。这些虚拟明星的敌人同样很有魅力,它们破坏力惊人,也同样拥有智慧,懂得阴谋狡诈,他们的邪恶和虚拟明星的正义之间的战斗可以说跟爱情一样,变成了永恒的主题。最终结果是,人们(不仅是孩子)喜爱并且崇拜这些虚拟明星,这些虚拟明星的创造者,获得了商业上的成功。
  笔者以欧美动画为例去解释虚拟明星的价值,(主要是商业价值)也从侧面说明,中国动画市场缺少这种人们(不仅是孩子)崇拜的虚拟明星。另外一点,我们前面曾经提到过,日本动画的主要收入之一是靠周边产品。也曾举了一个不恰当的例子说我们中国的孙悟空和猪八戒不容易被COS出去。其主要原因是形象问题。现今的年轻人喜欢日韩风潮,日本动画游戏和韩国影视剧可以说是他们占据着他们精神生活的部分。二十一世纪的主人翁是他们,他们的主流思想意识带动行为意识。他们也有喜欢崇拜的东西,所以他们肯积攒零花钱去买自己喜欢的动漫周边和手办等等,这些产品可能是服装、怀表、头带、衣裙、打火机等等,这些和动漫人物有着千丝万缕的商品就变成了金钱流入日本人的口袋了。
  中国动画缺少的是原创的,具有想象力和流行性的虚拟明星。所谓的流行性,是指现代的青年潮流文化。我们的《黑猫警长》和《葫芦娃》在过去曾有其商业价值,不过因为人物的不适宜现代社会的流行性,不适宜衍生后续的周边产品。
  当然我为什么要讲动漫虚拟明星?因为动漫虚拟明星的主要价值就是商业价值。我们比较一下中国动画和日本动画的一些人物,看看这些虚拟明星的商业价值和发展潜力。
五、中国动漫周边
  先说我们有名的《西游记》吧,因为在中国动画中值得一提的只有这个。早期的《变形金刚》,其中每个人物几乎都是机器人,能变化成各种物品,如枪械大炮,飞机汽车等等,每一个机器人不论是好是坏都很酷很好玩,哪怕小孩子都很想要攒齐一套变形金刚,央求父母给自己买,聪明的父母这时候总会用学习去诱导孩子们:考试得第一就给你买一个擎天柱。可是一个玩具哪能满足孩子们的需要啊,它们每一个都是那么好玩,每一个变化都不同呀。那孙悟空也可以七十二变,可是我们买一个也就够了,就算买齐师徒劳四人,他们的对手是否每一个都可以做成玩具都有个性啊?那些妖怪看来就很不顺眼,做出来谁愿意买?
  不用说《变形金刚》,有些孩子为了攒齐《高达》里面各种型号的机体,不惜花重金去买日本进口原版的。在日本动画掀起周边产品的购物狂潮后,许多中国的商家也看到有利可图,于是也制作一些日本动漫商品,不过就拿高达来说,质量差别就大了。我的学生连涂高达机体黑线的炭笔都日本原装的,因为中国的比较粗还易褪色。连小小一只笔都有如此差别,更别说大机器玩具上的差别了。日本正版的高达比国产的要贵N倍,稍大一点的机体都要三四百元一个,要收集齐全得拿多少个考试第一才行呢?
  另外讲讲《宠物小精灵》,这个动画片里面的人物还是怪物都很可爱,因此除了玩具之外,也可以制作一些卡片或是纸牌以供孩子们游戏。成功动画的周边产品可以是任何形式。
  那么中国动画是否有一些周边产品?先说说我们的一些动画形象,例如《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少年哪吒》等比较有名的动画,就玩具上来说最多也只做得一两个,而且形象上并没啥太吸引人的东西。我们可以拿着哪吒的枪和风火轮到处跑吗?是否拿着一个高达看起来更像个孩子样儿?对于孙悟空和哪吒,动画类的作品已经够多了,没有新意,因此对周边产品的宣传力度也就小。动画周边产品的主要宣传方式就是动画片本身。假如这部动画片没那么吸引人,我们也不会去买它的周边玩具。
  中国动画的主要周边产品是漫画。我这样说大家应该都明白,正因为中国动画许多人物不适合在玩具和服饰上做文章,所以许多动画片在电视台播放后同时也将动画本身的故事剪辑成系列漫画书,这是中国的特色周边。可以看出,日本动画的形式和周边都是多种多样的,中国动画因为形式和思维单一,所以周边也很单一。
  我们上面说过了,中国动画缺少虚拟明星。主要是指缺少青年动画的虚拟明星。
  六、中国动漫最大的市场
  没有青年动漫的市场,也就没有了动漫周边产品的主要销售渠道。试想一下我们小时候的零花钱和上初高中之后的零花钱是一样多吗?小时候花两三块钱都要绞尽脑汁想办法去研究怎么样才能更合理的运用这点零花钱,等上了初高中以后不用说成百上千,压岁钱也攒了不少了,中国有多少青年观众大家可以粗略的估计一下。
  之所以中国动画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前面已经说过了,现在还要再重复一次,动画不仅仅只是给4-13岁孩子看的教育节目。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动漫市场都是:青年动漫市场。
  现在社会的主流是青年人,娱乐商业的主要消费群体也是青年人。他们更有钱去买那些可谓名贵的动漫周边,这些周边都是日本的,因此日本动画商业上的成功,亦是指动画周边产品销售量上的成功。青年人的零花钱很大部分的比例用在动漫上。动漫文化其实更应该是青年文化,中国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青年动漫市场。因此就失掉了最大的动漫市场。
  七、为什么不敢涉足青年动画市场
  中国的现如今已经成为婴幼动画的代名词,不涉足青年动画其实也有很多原因。一部20集以上22分钟一集的动画片,大约需要三百万左右的投资,如果质量高一些甚至还远不止这些钱。超过这些集数的动画投资可以按这个估计的数值进行计算,那么一部失败的动画片会损失多少钱?想当然在中国是不能随便投资钱去拍一部动画片的。
我们换一个角度去想这个问题,日本动画现在已经渗透到世界各个角落了,这不止是文化上,更大的是商业上的渗透。日本动画的主要观众群体也是青年人,因此大部分的动画片主要是针对青年观众制作的。也就是说,同样进口的日本动画片大多数仍然是以中国青年观众为欣赏和消费群体的。这样相对来讲,婴幼动画的市场相对渗透力量就小了一些。这样我们本土的婴幼动画市场完全可以被自己人占据了,不由得让我们自己松了一口气,其实,哪有人肯跟你抢这一块小地盘呢?
  那么为什么日本人不连我们的婴幼动画市场一块儿占领了呢?因为婴幼动画可取得的利益微乎其微,他们完全可以不屑一顾。
  前面的章节提到过动画周边产品,拿我们中国人自己做的动画来说吧,有哪一部动画片的主人公或是人物适合去衍生开发周边产品?如果不能够开发周边产品,许多动画制作出来播放后就如前面所举例子,光只靠电视台购买播放的收入,实在是难以支撑下去。我们开店开公司是为了赢利赚钱,没钱可赚谁愿意去做事情?做动画同样如此,没利可图那些投资商和动画人靠什么吃饭?
  我们前面说过,青年人比少年人零花钱多,他们有能力购买动画周边产品。如何把中国青年口袋里的零花钱弄进自己国家的口袋那就是日本人的想要做的了。取大利舍小益应该是每个商家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日本动画商业上的成功即是如此。中国动画业发展虽然缓慢,除了互相竟争这小面积没有外国人插入竟争的婴幼动画市场之外,根本不敢碰一碰青年动漫市场那块大更香的蛋糕。
  如果有人碰了那块蛋糕怎么办?答案是未知数。
  如果不去开拓发展青年动漫市场,中国动漫将永无出头之日。这不是危言耸听,因为婴幼动画市场已经被国内数家大型动画公司给占据了,再有几家小公司一年投资一部动画片来拼杀挣扎也没有多大效果。因为婴幼动画市场就是那么小的一块,争来争去也不会变大,而且领域地盘的争夺往往是血腥的。俗话说同行是冤家,中国婴幼动画市场的竟争,看起来就好像过去的内战,自己人打自己人。而日本动漫则在这个有利的时间和有利的环境下趁虚而入,一路深入而下,毫无阻力的占据了中国青年动漫市场,并且大肆销售其动漫周边。许多人根本看不到,他们的目的根本不在那块没有什么大利益的婴幼动画市场上。
  中国动画人都考虑到日本和欧美动画在中国市场上反响巨大,我们同样制作一部适合青年观看动画出来,有什么样的能力同他们抗争吗?如果我们的动画出口,是否连日本人也会喜欢,会觉得我们做的动画比他们好?我们有没有这个能力?我们的动画人物是否符合潮流符合现代青年人的思维,让他们愿意去花钱购买该动画的周边?许多未知数谁也不知道,我也不能够告诉读者们答案,但我知道我在为此而努力。
十、青年动画受到的限制
  青年动画在中国发展如此之难,很大程度受观念和题材限制。
  我们前面说过,现如今中国动画制作群体都已经不是年轻人了。年龄大的制作群体一般来讲不了解现今年轻人的想法,总喜欢自以为是的考虑问题,好像他们认为青年人应该看什么青年人就应该看什么,所以就有了以下观点也是现如今中国青年动画发展极速缓慢的致命弊病。以下可作参考:
  观点一:年轻人都不爱国。现如今的年轻人都不爱看自己国家的动画片,他们去看日本和欧美动画,不看自己国家的动画片。
  观点二:动画是给孩子看的。动画如果不是给孩子看的,青年人思想要成熟上进,不适宜看动画片。
  观点三:我们在制作具有民族特色的动画片。我们中国无论如何要制作自己的特色动画,要走向世界就必须发展民族特色,要与众不同。
  观点四:青年人已经没有时间看动画了,学习才是最重要的事情,除了学习他们不应该考虑别的问题。
  以上四个是现如今动画团体的主流思想。因此严重制约中国青年动画的发展。我这里之所以大谈青年动画,是因为婴幼动画不适宜“因画制边”。没有适合制造周边产品的动画也就没有足够的收入和资金去推动动漫行业的发展。尤其像动画这种生物链式的文化,一旦投资一部动画失败,很难再坚持继续投资做下去了。我一再提起青年动画的重要性,正因为制作青年动画的收入和回报都是巨大的,它的观众群体也远比估计的数值大。一个婴幼儿不一定不能看青年动画,而一个青年几乎一定不会去看婴幼动画。
  在我和同龄人聊天时,每当他们问起我的职业,我都会说我是一个动画剧本、小说作者。我的这些朋友都会说:那你一定还有一颗童心。其实这也是传统观念的表现,难到说只有带着童心的人才可以做这一行吗?大家在这样说的同时,也就带有了一种“动画是给孩子看的”的传统观念。这八个大字应该中国动画人最大的警钟。它已经最大程度的限制了中国动画数十年的发展。
  青年动画受创意和题材的限制
  就算是有人敢放开手脚去做青年动画,那么创意和题材是一大难关。
  我们先来说题材限制。过去的中国可以说对动画制作题材限制得非常严格。动画片既然是给孩子看的,那么相对来讲其中不得出现暴力打斗、色情等画面,动画的主题要健康向上,每一集都要教会孩子懂得认识一种美德等。当然此类动画针对少年朋友那未尝不可,对青年朋友来说毫无可看性了。
  我本人现在住上海市虹口区东体育会路,去年曾发生过一个十五岁的小姑娘将自己的孩子从六楼扔下来的可怕事件。现在的青少年思想成熟到什么程度可见一斑,也有过初中生恋爱之类的报道,在电视上一个初中男生说:“就我们班男生,一多半都有女朋友了。”
  以上是我在中国的大都市上海所见闻的事情,我记得我家教过的一个学生同我讲过。他们学校在播放《泰坦尼克号》时,老师在看到罗丝祼体的一刹那曾偷看学生们的反应,但学生们对此毫无反应,他们显然对此已经到不在乎的程度了。而且,我本人敢说,现在大都市的学生如此开放,见识如此广泛,那绝不是动画的功劳,假如是,那也是日本动画的作为。因为我们国产动画可没有,也没有能力宣扬过这些东西。
  因为中国缺少原创青年动漫,这些学生群体只能看进口动漫,如果进口动漫少一些,那么就看好莱坞大片和韩剧。不用说好莱坞大片中的激情镜头让学生们学会了什么,至少韩剧中缠绵绯侧的爱情故事早让这一代的初高中学生学会并且非常渴望向往爱情了。因为缺少本土文化作品,我们的学生们往往靠外来的东西来补充自己。
  其实动画片本身并没有造成人格缺失或是学生过度成熟那么大的影响力。反而正因为我们没有自己先进的健康教育文化,使得他们去看一些只有成人该看的东西去学习模仿。我们限制了动画本身正常多元化多风格的发展思路,畏首畏尾,怕动画中传播的一些看上去的似乎有其实莫须有的不利因素,而使得我们希望观看的那个观众群体改去欣赏他们真正不应该看的那些东西,这就是真正的畸形发展.
所以中国的动画人,不要怕什么题材不好什么影响不好,动画是娱乐和商业化产物。若论负面影响,根本法与韩剧和美国大片去比较,不过论起商业价值,动漫产业是完全可以与之比较的。中国应该走商业动画的发展之路,这才能够成功自强健康的成长动漫文化。我想起清朝闭关锁国对中国发展的影响之大,也能联想到中国动漫正遭遇同样的打击。并非我们哪一方面不如别人强大,只要鼓励发展没有限制,在十年以后。中国动漫完全可以跟世界任何动漫强国相提并论。
  十一、教育、枷锁、想象力
  在这一篇章里,我所谈的是教育对中国动画的负面影响。
  其实教育是正面的东西,它之所以能对中国动漫产生负面影响,正因为我们将之联系在一起。
  青年动漫既然是商业文化,是娱乐产业,就绝对不要跟教育扯为一谈。
  前面说过,中国动画人的传统观点是青年人应该多学习,学习永远是成人家长对孩子最关注的话题。他们希望任何娱乐中也包含着教育,所谓“寓教于乐”即是此意。不过什么事情都要“寓教于乐”就是愚蠢的想法了,表面文章做得再好不如实际上让他们从心底去感受真正的教育。
  我们试想一个初高中生在面临中高考时的压力十分巨大,那么在他们初一、初二、高一、高二的学习生活却是比较轻松渡过了。过份的强加学习的压力,教育就真的变成枷锁了。学生时代的娱乐活动除了看电视看电视打游戏上网之外,就是交朋友谈恋爱。
  中国动画人之所以受到来自政府和电视台的题材压力限制,就是因为害怕动画变成了不良教育的传播工具。也曾有人问过我:你有孩子吗?你希望你的孩子去从动画中学会谈情说爱打打杀杀吗?
  我想这些人过份考虑到动画的影响力,我前面说过,就是因为我们中国没有青年人可看的动画片,他们才去找其它自己喜欢看的东西,比如说美国大片和韩剧。那些娱乐节目才真正容易诱导年轻人学会恋爱和打杀。另外,即使动画真的有这么大的魅力可以诱导年轻人学坏,还不是日本动画造成的影响?中国动画连自己人都不爱看,当然就要看日本动画去学日本动画里的东西了,他们当然就会去花钱买日本人的动漫周边,钱当然就归日本人所有了。
  从商业角度考虑,我们做出来同样质量好的动画片,让我们中国的金钱不外流,让我们有自己的动漫迷和周边产品,且不说这动画片里面的内容如此对青少年有坏影响吧,抢到日本动画市场的一块边角都是一种爱国行为,中国动画人就应该这样,做抓到耗子的那只好猫。而且我们的动画片只要受到国人欢迎,就同样会受到外国人的欢迎,因为中国是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同时也是个挑剔的民族,能过了我们自己的关,也就过了世界大关。我们的动画能出口赚外国人的钱,那就更是一种爱国的商业行为了。
  可是我们的动画如何能够获得得商业上的成功和世界的认同呢?就需要解开一切枷锁和解除同教育的联系。
  动画的想象力应该是无限的,我们应该重视那些具有想象力的作者。
  我记得在小学课本的综合练习中有那样一个故事,说是有人考察一个班级学生的想象力有多丰富,就在他们班级的黑板上画了一个圆问学生们那是什么,当有人回答那是个零时,老师就会心的一笑;有人回答是鸡蛋,老师就瞪了他一眼;有人说像二十六个字母中的O,老师就高兴的对他点头;有人说像圈,老师就瞪他。
  这个简单的故事就说明了我们的想象力是受一定条件限制的,也可以想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想象力是否会被完全封杀掉。中国人虽然聪明却缺乏想象力,然而想象力是埋藏在我们心中的炸药,是可以引爆出来的。
  想象力存在于生活的任何一个部分,发明家靠想象力去发明对人类有益的东西,逆向思维也会促进学术发展。同样的,想象力完全应该是可以看得到的东西,想象力是促进动画发展的重要因素,因为想象力可以诱发人类的好奇心。而一切可能不可能的想象都完全可以在动漫画中表现出来。
假如一部动漫画作品要在中国乃至世界上获得成功,那么想象力就必须完全被放开没有限制;如果要让想象力没有束缚被完全引爆,就要和教育分开。我们知道现在绝大多数的孩子排斥教育,不是教育本身的错误,而是教育的方式不对。教育不是身为一个动画剧本作者的我应该提出的话题。然而正因为中国动画无时无刻不把教育和动画联系在一起,才造成我们的动画产业巨大的失败。教育不应该是无处不在的,每个人都需要放松。对于学习,在课堂上的时间已经足够了,如果在我们的动画中也放入这些东西,谁还不厌烦了?动画是娱乐文化,是需要给人休息快乐的娱乐形式,不是教育宣传工具。相反正因为我们的教育动画被孩子们排斥,他们也不得不选择基本上没有教育意义的日本动画。
  日本动画之所以成功在于,他们没有想象力的束缚和与教育必然联系的枷锁。日本人其实是缺乏想象力的民族,然而他们在完全放开束缚的情况下可以在以想象力为代表的动漫产业上获得世界瞩目的成功,而我们一个聪明的有潜藏巨大想象力的中华民族,应该向他们学习如何更大限度的运用想象力和智慧去创造和发展自己的动漫文化,远离教育同动漫的联系。请在这一节中放弃我们的民族怨恨,尊重和学习他们成功的文化,去追溯这些原因让我们更加进步吧。
  十二、日本动画中的外国文化
  这一节所提到的东西,让我想起了自己的一些事情。我曾经为一家公司试写剧本《乒乓之王》,该公司老总想看看我过去的作品,我有两部完整的动画小说《侠盗金。琼斯的故事》和《酷狗历险记》,据负责招聘人才的小姐回复,老总看了非常不满意,说怎么竟是外国人的东西啊?我当时一气之下回复说:你们老总生活在这样一个大城市里,竟然用最乡下的眼光看问题。
  在我起始创作一些动画小说的时候,出发点是因为中国的许多东西是大家所熟知的,而外国的许多语言文化和生活习惯是新奇的,有可能引起读者的好奇心而已。其实一部作品的主人公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是无所谓没必要争论的问题。大人们还不是让我们这些孩子多看一些外国的名著增长见闻吗?
  以上纯属题外话,我们来看看日本动画《钢之炼金术士》。这部动画片的背景人物以及主人公都是外国人,日本人可没有“怎么主人公是外国人啊”之类的评价。他们根本不关注你的动画是哪国人哪里的事情,作为一个观众,单纯的只想到这部动画片好不好看而已。
  日本动画经常借用外国的称谓、术语、元素等等。例如炼金术和魔法,这些欧美的神话和哲学传统就在日本动画中被发挥得淋漓尽致。以这些形式所变化产生出各种世界观和另类的故事情节模式,使得动画故事变得更加精彩更多元化,炫目和华丽是吸引现代年轻人的一大重要因素,一部动画最大的成功在于可以吸引大量的观众,不论是哪个层面上的。
  当然借用并非是借用,而是被想象包装了之后才借用的。我们中国的许多古代方术文化就被日本人大肆借用包装了。在许多日本动画作品中出现过的四个称谓“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来源于中国古代预测方术;另外日本最有代表特色的间谍忍者的忍术中,经常使用威力巨大的绝技,口中时常念的咒语“临、斗、者、皆、阵、列、在、前”和“休、生、伤、杜、景、死、惊、开”等字,也来源于中国的一种神秘术数“奇门遁甲”。许多中国人都不知道的东西却被日本动画变化使用,不可不说是我们的悲哀了。
  我们再看看小时候很有名的《圣斗士星矢》中,许多圣衣和人物的名称来源于西方的八十八个星座称谓。《天空战记》和其它许多日本的战记式动画片,则多用佛教八部众的称谓,例如夜叉、修罗王、范天、毗达多等,其它还有很多例子,这里就不多说了。
  称谓谁也可以使用,却未必有很好的变化,也不一定就能和想象力结合成一种新的形式去演绎动漫作品,中国人并非不擅长去创新去改变,而是被限制了创新思维。让我们看看日本动画中的创新和改变。
  《圣斗士星矢》中的圣衣:可以说把西方星座称谓和骑士盔甲联系起来的独创,穿着不同的圣衣又可以发挥不同的力量。这部动画片的圣衣及其绝技风格成为其后许多类似动画片借鉴的创意。如《天空战记》、《魔神坛斗士》《魔神英雄坛》等等。
  《火影忍者》中的查克拉:查克拉本是中国西藏密宗气功中的能量数语,在《火影忍者》中仍是以使用各种忍术的能量称谓。不过鲜少人知道来源是中国文化,许多动画观众看到日本动画里的这些东西,都会很自然的以为它们是日本人想象创作出来的吧?这也是中国动画人的一大悲哀。
  《钢之炼金术士》中的炼金术:炼金术就不多做说明了,我们从字面上可以看得出主要用途是提炼黄金,日本许多动画片也曾一度改变过这个概念,不过到了这部动画片里面,则是彻底的一个颠覆。变成了等价交换的概念,炼金术师们除了是化学方面的专家外更是物理学的权威,等价交换在这部动画片里的意义是,一块铁和一块塑料少量的炭,通过炼成阵和炼金术师的变化,可以造出瞬间一台收音机来。
  其它不管是希腊还是北欧或者印度神话也好,被日本人借用和改变的术语还有很多。最主要的是,日本人把它们赋与新的概念,加入了自己的创新,形成一种新的文化,并且很好的展示了他们的想象力,这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 && && && && && && && && &来自: & && && &
阅读权限20
2连。转贴链接请直接加到首楼
阅读权限50
  那么为什么日本人不连我们的婴幼动画市场一块儿占领了呢?因为婴幼动画可取得的利益微乎其微,他们完全可以不屑一顾。
字数很多,但是。。。
阅读权限40
除了写得比较长之外,我没发觉到有可取之处!
阅读权限10
这文槽点太多 而且类似的贴太多了
总结一下就是这根本就是个人看法 谈不上研究& &无数据 无实例& && & 说得都很空洞& &
而且连业内一些基本常识都不清楚
阅读权限20
综合一下,是
1。制作成本比日本等地方高,怕投资失利
2。价值观不同,国动认为不应传播不良讯息,如恋爱,打斗
3。市场对象定位失误,没有针对消费力最高的青少年
4。内容沉闷,单一讲述国内文化,没有融合创新元素
我眼睛累了=..=
阅读权限40
虽然充满吐槽点
不过能写出来就是好啊。。。不过这也太长了吧
阅读权限40
其实很简单,我来告诉你中国动画为什么搞不好:当一个导演拿到一分片酬的机会和预算,那个导演会吧资金的50%以上留给自己,其余给外包,而那个外包继续摊一部分,然后给再把一部分给外包;拿钱的不做事,做事的不拿钱,不算分镜原画设计稿,一张动画在中国业内只有3-8元,按一张15分钟算,你一天能赚多少自己心里有数。
没有人想要把产业搞好,只有铜臭味和混一波捞一票,没有人愿意拓展动画的层面,一没这个需求,二没有连带市场,三说不定还无法通过审批,除了央视那些吃软饭的导演,谁有机会把作品放到大的电视台去放,再一步,现在还有多少人喜欢看电视,想要通过电视看动漫?
从了这一行你才发现,问题的本质在于社会中,人们对于发展和成功的理解,在于更深更复杂的矛盾和无奈;你会发现中国动画之所以无望是因为人自身的贪婪,懒惰和拜金主义,而这在中国的各行各业比比皆是。而当一个市场做坏,外部产业又非常优秀的情况下,中国动画除了外包,还能做啥?而游戏则在边缘游走,我们有着最大的市场,每年出着数不甚数的山寨产品;而我们的用户则体验着这个世界最好的文化产品但消费能力与欲望却低的可怜,未来能够做好动画,漫画,游戏的只有一部分有实力有追求的工作室,而这之中能够存活下去并发展壮大,甚至改变这个市场的有几个呢?
阅读权限50
动漫是一个产业…只有当所有的环节都发展的很健康的时候才有可能上一个台阶!现在很多时候我们看问题是分块,割裂地去看问题…只注重发展一块…而且发展的时候只重数量,不重质量…有些甚至是劣性的东西,对中国动漫产业有害而无益!起到了很不好的影响…现在关键是要产业链整和!健康地高质量地平稳地发展是未来工作重点所在
阅读权限90
以前看到过的文章记得题目是《中国动画产业现状报告》,作者是国内的一个动画编剧。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人都是垃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