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斋后晚上去大清真寺寺做的什么?

查看: 863|回复: 7
[古兰相关]
在线急求答案;:我准备明天主麻去清真寺纳天课,这样对吗?或者还是应该开斋捐呢?
RT,去年我不太懂所以就是斋月的第一个主麻去纳天课,今天我偶然看到了关于开斋捐的说法。请问我应该明天去纳天课还是应该开斋节那天去纳开斋捐呢???
补充内容 ( 20:40):
开斋捐喝斋月第一个主麻纳天课有没有区别???
发表于 7&天前
天课和开斋捐是两个概念&&不能混淆&&开斋捐是针对斋月这个月份而言&&将此捐给贫苦百姓等有需求者&&有两方面的含义&&1:经过斋戒你可感受忍饥挨饿的滋味&&充分体验穷苦百姓的艰难生活&&从而对他们心生同情怜悯&&意识到他们需要得到关爱与帮助&&出散开斋捐也让他们过一个吉庆快乐的节日 2:我们的斋戒不可能达到完美&&期间多少会有些有意无意的错误和过失&&就以开斋捐的方式弥补我们斋戒的缺陷与不足&&希望这项善功能到达于安拉并被接受& &
发表于 7&天前
天课和开斋捐不是一个概念!
发表于 7&天前
天课是五功之一,是财帛的功课。《古兰经》中有二十八处将天课与礼拜相提并论,以强调天课的重要性。如:“你们当谨守拜功,完纳天课,与鞠躬者同齐鞠躬。”(2:43)天课(宰卡提),其词义是净化、发展、吉庆。是服从安拉的命令,向富人征收施散给穷人,目的是使交纳者净化心灵,从罪恶,吝啬上得到纯洁。
& & 以下是天课和开斋捐(费图勒)给大家做出了相对详尽的说明和阐述,欢迎大家补充。
& && & 伊本·阿巴斯的传述:先知穆罕默德(祈主福安之)派穆阿兹去也门时对他说:“你号召他们作证:万物非主,只有安拉,我是安拉的使者。如果他们服从了,你告诉他,安拉为他们规定每昼夜礼五番拜功。如果他们服从,你告诉他们,安拉规定他们交纳天课,取自他们的富人,用于他们的穷人。”《两大圣训集》
& & 穆圣(祈主福安之)说:“斋月的斋戒一直在天地间被悬空着,只有交纳了开斋捐才能被升起来。”据伊本·阿巴斯传述,穆圣规定开斋捐的动机,一则用它净化封斋者的恶言妄语、二则籍以周济穷人。
& & ⑴、天课的重要意义:一、服从安拉的命令。这是穆斯林完纳天课最根本的目的。按时足量的完纳天课是穆斯林对安拉坚定信仰的体现,穆斯林要无条件服从。二、财富是安拉对人的考验,能否正确对待财富是穆斯林的试金石。安拉说:“我必以些微的恐怖和饥馑,以及资产、生命、收获等的损失,试验你们,你当向坚忍的人报喜。”(2:155)三、接济了贫穷的穆斯林兄弟,获得安拉的喜悦。
& & ⑵、纳天课的贵重1、可获得安拉许约的诸多回赐,得到两世幸福及在安拉前的高品级。安拉说:“你们所施舍的任何美物,都是有利于你们自己的,你们只可为求安拉的喜悦而施舍。你们所施舍的任何美物,你们都将享受完全的报酬,你们不受亏枉。”(2:272)2、天课是财产的保护伞、是财产的清洁剂。穆圣(祈主福安之)说:“凡是将施舍与天课混合到他的财产中者,其财产已污染了。”3、天课是拜功的伙伴
& & ⑶、纳天课的条件:穆斯林无论拥有何种资产,只要达到“满贯”,必须交纳天课。“满贯”即达到教律规定应当出天课的财产数额。应纳天课的财产:金银、放牧的牲畜、经商贸易的货物、矿藏、农产品。要纳天课的财产要在所有者的完全掌握之下,如遗失的、被人霸占的不纳天课。计算“满贯”,要先清偿到期债务,解决自己和家庭基本生活所需,在此之外,达到规定数额才交纳。天课每一阴历年出一次。交纳天课时或者将应交纳的天课从财产中分离出来时必须举意。否则所纳天课无效,只是施舍。举意方式有:1、把天课直接给应受天课者时举意“我因为安拉举意将我应缴纳的天课xx元给xx人”;2、如果委托别人代散时举意“我因为安拉举意将我应缴纳的天课xx元委托xx代为交纳给应受者”;3、在抽取应纳天课数额时一次性举意“我因为安拉从我的财产中取出天课xx元给应受天课者”。
& & ⑷、交纳天课的条件具备后应即时交纳。推迟缴天课是可憎的行为。因为这是穷人的份额,是穷人急需的。天课要交付给符合接受天课条件的人。《古兰经》中提到有八种人。不可以通过免除穷人欠他的一部分债务来顶替天课。要从合法的财产中出天课。安拉只接受洁净的施舍。
& & ⑸、交纳天课的财产种类繁多,计算方法各异。在此仅以现金为例,计算方法如下:现金的满贯相当于85克纯金(非金饰)的价值。近日纯金的价格是270元左右,那么270*85=23000元。这时达到满贯,开始往后推够一个伊历年(354天),至年终除去开销,没有外债,仍够满贯,则以年终余额按2.5%的比例出天课。无论年中是否保持满贯。天课可以提前交纳,满贯年终出尽即可。
& & ⑹、钻石、珍珠、珊瑚、宝石、翡翠等装饰品不缴纳天课,但珠宝商除外。金、银首饰是否缴天课,众学者主张不同,根据《古兰经》第9章34-35节,为谨慎起见,缴纳为益。房屋出租所得租金,达到满贯,满一年缴天课。谁拥有达到满贯的财产,在满贯期满前因正当原因合理消费,致使不够满贯,则无需缴纳,但为了逃避天课在满贯期满前故意挥霍,致使不够满贯,那么他仍负有缴天课的责任。
& & ⑺、可接受天课的对象有八种,安拉说:“赈款只归于贫穷者、赤贫者、管理赈务者、心被团结者、无力赎身者、不能还债者、为主道工作者、途中穷困者;这是安拉的定制。安拉是全知的,是至睿的。”(9:60)天课不能用于修建清真寺及公益事业,不能用作亡人的费用。天课也不能给有血缘或姻缘关系的应当供养的家属(父给子,子给父,夫给妻),但可给近亲中能受天课者。天课不能给非穆斯林。
& & ⑻、开斋捐--费图勒,是穆斯林在每年开斋节会礼前出的天课,也称人头税。其作用是对斋戒缺陷的弥补,也是周济穷人欢度开斋节的善功。穆圣(祈主福安之)说:“斋月的斋戒一直在天地间被悬空着,只有交纳了开斋捐才能被升起来。”数额每人约10元。出开斋捐的人,要为自己及贫穷的未出幼的孩子出;妻子、成年的孩子及富有的幼儿从自己的财产或继承的遗产中出。可接受开斋捐的对象就是古兰中提到的可接受天课的八种人,不能用作其它用途。开斋捐必须在开斋节会礼前出。会礼后出只属一般性施舍,回赐不同。出散时举意:我因为安拉,出散我(与xx)的费图勒。并向接受者声明是几个人的,每份多少钱。可以把几个人的费图勒出散给一个人。& && & 费图勒 ,& && && &〖麦子钱 〗每人十元!
发表于 7&天前
发表于 6&天前
发表于 5&天前
当天我去来,清真寺摆着两张桌子,一边记天课,一边记开斋捐,没有人定标准,数目不限,凭你举意,你交那边记那边,两边都交更好。
天课和开斋捐都是有额度的,只是国内大多清真寺不宣讲,而且通常清真寺都会把名单列出来贴在清真寺显眼处,好多人担心出的少丢人 不好意思而多交了许多,其实这是不对的。交了规定限额后再志愿多交的是另一项善功&
发表于 4&天前
Powered by清真寺圆顶上的新月标志及其四角的意义急用
谢谢了不用讲述起源 只要新月和四角的意义
请切中重点
谢谢_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清真寺圆顶上的新月标志及其四角的意义急用
谢谢了不用讲述起源 只要新月和四角的意义
请切中重点
清真寺圆顶上的新月标志及其四角的意义急用
谢谢了不用讲述起源 只要新月和四角的意义
请切中重点
阿拉伯、伊斯兰国家,无论是广场还是车站码头,都绝无任何人物、动物雕塑.在宏伟的清真寺里,除了直指苍穹的新月标志外,没有任何人物、动物绘画.就是世界穆斯林朝圣的中心麦加克尔白房(意为真主的房子,我国称为天房),也没有任何崇拜物或绘画.在交通路口,交通指示牌是用人的手、脚,而不用人体形象.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关于新月标志在世界三大宗教中,基督教的十字架,佛教,既是信仰的标志,也是教徒们崇拜的圣物.而伊斯兰教的新月,仅只是宗教标志而已,绝不是穆斯林的崇拜物.那么,伊斯兰教为什么以新月做标志呢? 远古时期,对太阳、阅历、星星的迷信与崇拜是世界上很多民族曾经有过的现象.而在沙漠热带地方,对月亮的崇拜就更为突出.安拉(突厥语、波斯语系穆斯林称为胡达,汉语系穆斯林称为真主)将《古兰经》降示给圣人穆罕默德后,伊斯兰教首先在阿拉伯地区弘传.那里炎热干旱,游牧民族的生产生活多在夜晚进行.阿拉伯历将太阳降落到太阳初升作为一天.而新月初升则为每月第一天的开始.伊斯兰教的斋月,就是从见到新月的第一天开始封斋、到再见到新月开斋为止的一个月时间.在《古兰经》中多次提到月亮,有的篇章就叫“月亮”.在穆罕默德看来,新月代表一种新生力量,从新月到月圆,标志着伊斯兰教摧枯拉朽、战胜黑暗、圆满功行、光明世界. 但新月真正作为伊斯兰教的标志却是公元15、16世纪的事.1453年,土耳其穆斯林大军攻占了君士坦丁堡,穆罕默德二世将城中拜占庭帝国东正教宫廷教堂兼君士坦丁牧首主教座堂———圣索菲亚大教堂改做伊斯兰教清真寺,并将教堂的十字架拆除.这座教堂建于公元532至537年,8至14世纪又不断修建成为拜占庭拱形建筑形式的代表.教堂中央大穹窿直径33米,顶部离地55米.改做清真寺后,在周围又加建一些尖塔.1566年,奥斯曼帝国赛利姆二世在大穹窿竖起一个高30米的铜制新月,这就使穹窿加新月高达85米,整体建筑呈拱月之势,显得更加宏伟、巍峨、庄严与肃穆.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奥斯曼帝国内的清真寺都非常羡慕并效仿这一做法.君士坦丁堡扼欧亚海陆交通的咽喉,是国际大都会,过往船只和各国穆斯林很多.清真寺用新月装饰,其宗教标志更加凸显与醒目.从此,世界各地清真寺和伊斯兰教活动场所普遍采用了这种做法.不仅如此,在现今世界上57个穆斯林国家中,土耳其等12个国家的国旗(国徽)上有新月.
新月(a1—Hila1) ,伊斯兰国家的宗教标志.系阿拉伯语“希拉勒”的意译,原指上弦月,俗称月牙.天文学上称为“朔”,指月球运行通过太阳和地球之间时的月相.其象征含义是上升、新生、幸福、吉祥、初始光亮、新的时光.指新月象征伊斯兰教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时光.据伊斯兰教学者考证,奥斯曼帝国素丹奥尔汗(在位)时,其步兵军旗上已有新月出现.1453年素丹穆罕默德二世(在位)占领君士坦丁堡后,不久正式采用新月作为奥斯曼帝国的旗徽.16世纪初,大马士革伍麦叶清真寺以金属制新月作为旗帜.后伊斯兰世界各地,在清真寺建筑的圆顶或尖塔上装有新月标志.今巴基斯坦、阿尔及利亚等8个伊斯兰教国家将新月作为旗徽.故历史上新月作为伊斯兰教的标志,犹如“十”字作为基督教的标志一样.西方史学家将12~13世纪西亚伊斯兰国家穆斯林抗击西欧十字军入侵的战争称为“新月与十字之战”.另外,世界穆斯林将观测所见新月作为斋戒月(伊斯兰教历9月)封斋和开斋(教历10月)的时间标志. 穆罕默德*复兴伊斯兰的时代,伊斯兰教和新月没有直接联系.月亮崇拜在许多原始部落里存在过,阿拉伯地区也不例外.远故时代,近中东一带就有月亮崇拜的习俗.复兴前的阿拉伯半岛,对月亮的崇拜更是严重.伊斯兰复兴后月亮在伊斯兰中也起一定的作用.古兰经2:189: ’新月是人事和朝觐的计时‘.斋月是新月出现那天开始的,开斋亦由阿訇登楼望月寻看新月而定时日.还有穆罕默德*指月两开的奇迹也和月亮息息相关.尽管如此,月亮并没有作为伊斯兰的象征.因为伊斯兰教不崇拜任何偶像,它唯一所尊奉的神安拉.是创设天地万物,掌握过去现在和未来,无所不在,无所不能,无所不知但却无形无象,无影无踪.这样清真寺里就没有任何用以膜拜的标志,古兰经里有放弃月亮崇拜的启示.所以,当时就不论是在军旗还是清真寺顶端都没有新月的标志.正统哈里发时代,[632--661]和欧玛亚,阿巴斯两朝{661---1258}也没有新月象征伊斯兰教的迹象.哈里发时代严格遵从古兰经和圣训,虽然欧玛亚王朝高举白旗,阿巴斯朝又打出黑旗,但黑白两旗上都没有新月图案.清真寺上也看不到新月.尽管阿拉伯英雄萨拉丁1187年从欧洲十字军手中夺回圣城也路撒冷之后拆除了十字军装在圆顶寺的屋顶上的金质十字架,但并没有装上新月架.所以某些西方学者把十字军东侵说成是十字架对新月的说法是错误的表述.新月在当时并不代表伊斯兰教.新月象征伊斯兰教并不存在所谓“欧洲来源”.早在纪元前340年,拜占庭城在免除了一次战争灾祸之后认为是月神卡特干预的结果为表示纪念就用新月和星星来象征拜占庭.十字军时代,许多返回法国的骑士曾获取过新月勋章那不勒斯及西西里王国的查里一世和法国的安如的雷尼(1464)也曾创设过新月勋衔.但这些与新月象征伊斯兰教毫不相干.另外说征服并统治西班牙的摩尔人或撒拉森人把新月与伊斯兰教等同起来也是无稽之谈.新月与伊斯兰教的结合主要归因于土耳其人,土尔其人是由蒙古草原西迁中亚的西突厥人的后裔,他们以游牧为生,其中又分成若干支系,并和当地居民渐渐融合.土尔其部落有图腾崇拜之习俗,他们把公羊角视为崇拜之物,置与旗杆顶端和帐篷柱子上.土尔其人的一支于13世纪初由中亚迁入西亚起初依附于塞而住土尔其人的罗姆苏丹国.1242年罗姆苏丹国瓦解.这支土尔其人在奥斯曼(1282---1326)领导下独立建国,史称奥斯曼土尔其人.他们在奥尔汗(1326---1360)的统治下建立起中央新军,军旗上的图案除了马尾之外,又出现了月牙造型.这大概和他们的公羊角崇拜有关,由于公羊角酷似新月,所以军旗上的新月很可能代表公羊角.我们不能就此作出新月和伊斯兰教结合的结论,尽管土尔其人已经信奉伊斯兰教多时,但军旗上的图案主要表示军事和政治上的寓意,还不大可能代表宗教信仰.新月和伊斯兰教的结合始于16世纪.1453年穆罕默德二世统领土尔其大军攻克了君仕但丁堡,并将城中圣索非亚大教堂改为清真寺,拆除了教堂上的十字架,但没有证据表明代之以新月架.直到一个多世纪后,塞里木二世(1566---1574)才在拱顶上修建了一个直径30米的青铜制新月.此后这一做法在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奥斯曼土尔其境内得到普遍推广,新月大量出现在清真寺和其它伊斯兰的建筑物上.由此伊斯兰教和新月自然的联系起来,成为伊斯兰教的象征.尽管我们大致弄清楚了新月和伊斯兰的联姻者,但其中还有不少费解之迷.首先,土尔尽管我们大致弄清楚了新月和伊斯兰的联姻者,但其中还有不少费解之迷.首先,土尔其将两者统一起来的准确时间不够清楚.其次,对土尔其人将新月架于清真寺拱顶的寓意也不完全知晓.再次,新月之旁配以几颗星星共同象征伊斯兰教,这一做法又是始于何地?所有这些都有待于探讨.阿拉伯、伊斯兰国家,无论是广场还是车站码头,都绝无任何人物、动物雕塑.在宏伟的清真寺里,除了直指苍穹的新月标志外,没有任何人物、动物绘画.就是世界穆斯林朝圣的中心麦加克尔白房(意为真主的房子,我国称为天房),也没有任何崇拜物或绘画.在交通路口,交通指示牌是用人的手、脚,而不用人体形象.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关于新月标志在世界三大宗教中,基督教的十字架,佛教,既是信仰的标志,也是教徒们崇拜的圣物.而伊斯兰教的新月,仅只是宗教标志而已,绝不是穆斯林的崇拜物.那么,伊斯兰教为什么以新月做标志呢? 远古时期,对太阳、阅历、星星的迷信与崇拜是世界上很多民族曾经有过的现象.而在沙漠热带地方,对月亮的崇拜就更为突出.安拉(突厥语、波斯语系穆斯林称为胡达,汉语系穆斯林称为真主)将《古兰经》降示给圣人穆罕默德后,伊斯兰教首先在阿拉伯地区弘传.那里炎热干旱,游牧民族的生产生活多在夜晚进行.阿拉伯历将太阳降落到太阳初升作为一天.而新月初升则为每月第一天的开始.伊斯兰教的斋月,就是从见到新月的第一天开始封斋、到再见到新月开斋为止的一个月时间.在《古兰经》中多次提到月亮,有的篇章就叫“月亮”.在穆罕默德看来,新月代表一种新生力量,从新月到月圆,标志着伊斯兰教摧枯拉朽、战胜黑暗、圆满功行、光明世界. 但新月真正作为伊斯兰教的标志却是公元15、16世纪的事.1453年,土耳其穆斯林大军攻占了君士坦丁堡,穆罕默德二世将城中拜占庭帝国东正教宫廷教堂兼君士坦丁牧首主教座堂———圣索菲亚大教堂改做伊斯兰教清真寺,并将教堂的十字架拆除.这座教堂建于公元532至537年,8至14世纪又不断修建成为拜占庭拱形建筑形式的代表.教堂中央大穹窿直径33米,顶部离地55米.改做清真寺后,在周围又加建一些尖塔.1566年,奥斯曼帝国赛利姆二世在大穹窿竖起一个高30米的铜制新月,这就使穹窿加新月高达85米,整体建筑呈拱月之势,显得更加宏伟、巍峨、庄严与肃穆.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奥斯曼帝国内的清真寺都非常羡慕并效仿这一做法.君士坦丁堡扼欧亚海陆交通的咽喉,是国际大都会,过往船只和各国穆斯林很多.清真寺用新月装饰,其宗教标志更加凸显与醒目.从此,世界各地清真寺和伊斯兰教活动场所普遍采用了这种做法.不仅如此,在现今世界上57个穆斯林国家中,土耳其等12个国家的国旗(国徽)上有新月.但伊斯兰化、阿拉伯化比较早的国家,如沙特、伊朗、埃及等国旗倒不用新月,而独立、建国较晚的伊斯兰教国家如印尼、巴基斯坦等国却用新月,就是受奥斯曼帝国影响的缘故.另外,就连国际红十字会,在伊斯兰教国家中也不称红十字会,不用红十字会标志,而用红新月标志,成为红新月会. 四角是“唤拜楼”,所谓的唤拜楼,通常建於清真寺旁,其功能就是「呼唤大家来礼拜安拉」. 伊斯兰教依教派不同,每天需有3到5次的礼拜,例如流传最广的素尼派(Sunnites),需於日出前、上午、中午、日落前、就寝前,每天5次礼拜真主;主要分布於伊朗、伊拉克的什叶派(Shiites),则只要在每天上中、中午、日落前和就寝前任选3次礼拜即可,而唤拜楼的设计,就是方便嗓门大的人上塔吟唱,时间到了,就呼唤大家一起拜. 其形状,有伊拉克这宛如天空之城的螺旋塔,有土耳其式的尖塔,特别以伊斯坦堡蓝色清真寺那举世罕见的6座尖塔最著名.此外,亦有传统的波斯式、阿富汗式、埃及式……,外型有圆塔、尖塔、方塔、四角塔、八角塔、多角塔……,特别唤拜楼高度一定远远高於城中各建筑,以求唤拜声音可以传得更远,那种景观与气势,是观赏伊斯兰建筑不容错过的重点.【超多图!】土耳其,从斋月到开斋节(更新完毕!新增厕所攻略!)
> (分享自@穷游网)" data-url="/thread-.html" data-summary="
@Goreme, Cappadocia
更新列表:
一些小贴士:
关于目的地:
至于为什么会选择,这是很多人问我的一个问题。包括我父母在内。事实上要我仔细去想的话,估计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大概是觉得,啊这个地方还不错,这样,此外大概也就没有多想了。我相信很多时候出去玩,相较于之前的功课,路上的惊喜给你带来的快感会多一些。
关于路线:
-,一共13天,除去两天在路上,实际玩了11天。路线总的来说还是比较传统的土耳其西部环线。具体行程以下:
D1 --塞尔丘克
D2 塞尔丘克--
D3 Oludeniz
D4 Oludeniz
D5 Oludeniz,费特希耶 ,晚上巴士前往
D8 格雷梅,下午飞伊斯坦布尔
D9 伊斯坦布尔
D10 伊斯坦布尔
D11 伊斯坦布尔
D12 伊斯坦布尔-上海
关于签证:
由于没有美帝也没有欧盟以及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有效签证,不能申请电子签,所以只能委托旅行社帮我们办理纸签。土耳其纸签有效期3个月,停留时间15天,淘宝上有很多代办的,一般上海出签的单次旅行签证价格在900左右。
土耳其签证这点也满烦的,想要自由行的话一定要旅行社代办签证,不能自己去签,白白让旅行社大赚了一笔。不过在准备材料方面还是比较宽松的,行程单之类的旅行社都能搞定,不需要自己去搞,剩下了一大笔功夫。还有一种迂回的方法是先去办理一个比较便宜的签证,再用韩国签证去办理土耳其电子签,考虑到父母语言不通,万一在过海关时碰到了麻烦得不偿失,加上这样迂回其实也没剩下多少钱→_→
关于交通:
往返伊斯坦布尔我们选择了土航的,主要考虑到时间不够,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折腾,另一方面从上海飞到伊斯坦布尔的飞机是晚上10点45飞,第二天早上5点25到,基本上等于第二天一整天时间都可以玩。回来的飞机是凌晨12点35的,到上海下午15点多,也等于飞的前一天可以玩一整天。
总的来说这两个时间上安排的是不错的。我们整个旅程一共四段飞机,除了上海往返伊斯坦布尔的两段之外,还有一段从伊斯坦布尔到伊兹密尔的,还有一段从回到伊斯坦布尔的,买的有点晚了,四段加起来一共10000出头。在国内另外几段交通选择了火车和大巴,这个之后还会详述。
登机牌,大巴车票,中间那张最小的就是火车票。
关于火车,详见Selcuk章节:
关于大巴,详见Selcuk章节和Pamukkale章节:
关于伊斯坦布尔市内交通及Istanbulkart,详见Istanbul章节(1):
关于货币:
土耳其使用土耳其里拉,跟人民币的汇率在1:3左右。不过国内不能直接兑换,要先兑换欧元或美金再去土耳其当地兑换。建议兑换欧元,因为土耳其当地一些地方也会收欧元,像是酒店、坐热气球等都会直接收欧元。大多数地方都接受信用卡支付,visa卡和mastercard卡都能使用。土耳其的Garanti银行(logo是一个四叶草)接受银联卡支付提现。(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建行龙卡在这个银行的atm和pos机上都刷不出来)
兑换货币的话,尽量不要在兑换!机场的兑换点都会收手续费!可以去城里有一些exchange office的地方兑钱,是不收手续费的。我们第一次在机场兑了1000欧,手续费好像有差不多4%,吓尿了我。
关于手机卡:
土耳其手机运营商有turkcell、vodafone和avea三家,都支持wcdma的3g网络。我买的是avea的卡(我会说是因为logo比较好看嘛),45TL基础套餐有250min话费、250条短信和250m流量,另外买了个1g的流量包19TL,一共差不多65TL吧。
关于网上说的土耳其会在10天以后锁定手机的传闻,我是没有碰到过,至少我的手机在上飞机之前都一直能用。买卡的话,有时间尽量在机场的店里买,那边的营业员英语都还比较好。我们因为到了伊斯坦布尔机场急于专机没有买卡,结果在塞尔丘克的一个营业厅跟店员用谷歌翻译交流的30分钟终于成功地买到了手机卡。3G信号方面,除了一些山里没有信号,其他地方都还挺好的。wifi的话,一般酒店和餐厅都会有免费的,网速也都还行,刷刷tripadvisor和google maps这种基本没问题。
关于厕所:
土耳其的很多公用厕所,尤其是在地铁站、巴士站的,都是要收费的,一般是1TL。
我们在伊斯坦布尔见到了一个可以刷交通卡的厕所。
当然,也有以下这种用九国语言告诉你这是厕所的免费厕所。
关于和父母一起出行:
考虑到他们毕竟年纪大了,在行程安排上会降低节奏,在一个地方最好能呆上两三天左右,除了费特希耶到格雷梅一段,其余都尽量都安排了飞机。关于语言问题,他们的打手势技能简直满点!不过每到一个酒店拿上小名片还是很有用的。此外买了旅行,主要还是考虑到医疗赔付(想到某个朋友在美帝被拖去看低血糖看掉8000刀)。
跟父母一起出去当然是好的。读大学那会儿一到放假就出去玩,却也没跟家人出去过。临近毕业了才发现好像以后只剩下五一十一春节中秋端午清明之类的了,也许连这些也没有了,想着趁最后一个暑假跟家人出去玩玩。
问题当然是有的。最大的问题莫过于语言了,以至于我这个只有从apple到zoo这样300个小学词汇的家伙也开始当同传了,其他的,比如在规划路线上也不能像以前那样走一步是一步,也要考虑一些路线他们是否适合,是否会太赶了吃不消,于是总的会取消一些地方,降低一下速度。
出来玩嘛,总归有得有失。我在东部这个城市住了20多年了也没把这里踏遍,直到《后会无期》上映了才知道原来城西还有个这么大号的射电望远镜。要在十几天里踏遍一个不这么小的国家,更加是不可能的了。
很感谢这次旅程的一切顺利,虽然出行前也基本也没有多少把握,毕竟自己也是第一次跑到这么远的地方,想着实在不行买张回到伊斯坦布尔,总归是会有办法。不过一切跟预料的没有多大差,当地人的好客也深深地震惊了我们。虽然有的地方没有去,但是,有一天坐在海边喝茶打牌的时候,我在想,大概这才是真正的旅行的方式。
有时候,拼命地收集着地图上的一个个五角星,想证明自己见过山川见过大海,见过第一峰、见过太平洋,在一座城市里拼命的走,拼命地拍,拼命地整理废片,然后再一次上路。
也该停下来休息一下了。
D1 Selcuk,用谷歌翻译与avea店员谈笑风生
我们乘坐的TK27是早上5点20多分到达了位于欧洲区的ataturk。按照之前的行程安排,我们直接在当天赶赴塞尔丘克。考虑9点多有一班从开往塞尔丘克的火车,而之后一班是在11点45,我们订了7点钟从飞往伊兹密尔的,抱着拼一发的心里。转机当然很顺利,ataturk机场并不是很大,从上海飞过去的航班也没有延误,不过等我们到了伊兹密尔机场,才发现出了大问题——托运的行李远没有我们来的效率如此之高。
去了行李丢失柜台,小姐一听说我们花了一个多小时就转机了,觉得行李应该是没有赶上我们这班飞机,估计会跟着下一班飞机来。她笑着把我介绍给了她边上的小哥,说自己要下班了,待会儿如果行李还没来请找这位小哥。
于是本来计划好的9点多的火车肯定是赶不上了,只能坐11点45分那班了。
结果一个小时以后,行李果然没有来。似乎是出了一些问题,一个小时以后这班土航飞机的所有乘客都在行李转盘等行李,但转出来的行李却都是pegsus航空公司的行李,于是又多等了半个多小时,行李终于来了。不过,反正离11点45分还早的很。
伊兹密尔机场的火车站是跟地铁站并用站台的,以至于我们到了车站门口都还只看到一块metro的牌子,直到问了工作人员才确信这里是有火车的。每天有七班火车往返于伊兹密尔和代尼兹利之间,其中也会停靠伊兹密尔机场、塞尔丘克等站,火车时刻表:。从伊兹密尔机场到塞尔丘克大约一个小时左右,票价相当便宜,4.75TL大约15块人民币的样子,无定席。当地的火车靠站不会报站,不过有趣的是,到了塞尔丘克列车员到时会一节节车厢跑过来报站。火车虽然外面看上去跟和谐号差不多,但车厢布置如同我朝一些K字头T字头列车的软卧席位,不时会有小商贩过来卖面包饮料小吃,车子开的也不快,走走停停,本来预计1个小时的不到的车程开了快一个半小时。
至于塞尔丘克,大约就是印象里欧洲小镇的样子。小镇非常的小,以火车站附近为中心,几乎靠步行就能到达镇上的每一个角落。到达塞尔丘克已然中午,办完checkin随便在镇上吃了点东西,办了手机卡,买了明天去和的巴士票,便准备去(Efesus)。以佛所在离镇中心3公里左右的样子,打个小车10TL。
说到巴士票,之前在网上看了一些攻略,略有了解,像是metro和pamukkale等比较大型的巴士公司。那天到了车站,metro门口一大叔就热情地来拉客,我们就(被拐进去啦)。他们那边有直达棉花堡的车次,不用去代尼兹利转车,9点、9点半、11点多少巴拉巴拉的我也忘了,后来我们买了9点半的(因为9点的卖完了),20TL,以及晚上5点从棉花堡去费特希耶的票(之后还有小插曲)。
火车站出来便是一个古水道模样的遗址
Selcuk火车站
Tripadvisor上高分的Mehmet&Alibaba餐厅,有中文菜单!
塞尔丘克城堡
楼主加油!!看好你哟
LZ, 在有玩麼?用EMAIL向HECTOR询价,回复说100欧一人包上山费用。我的天啊,看了很多游记都是130-140里拉而已,是升价了还是我被水鱼了?如果你玩了麻烦告诉我一下多少钱?谢谢啦~~
我定的200TL一人全包,那时候脑子一热在定船的地方一起定了也没有去别处询价,回来看了攻略好像高了一点,100欧的话肯定是贵了感觉。你可以去了oludeniz再看看,那边有很多的,提前一天定基本没什么问题不用很着急的。
今晚继续更
D2 Pamukkale,晒瞎了的一天
一早坐大巴去了,倒也顺利。到了棉花堡已然中午,在metro的办公室寄放了行李,要拿晚上去的车票。被告知我们原来定一班已经没做了,于是给我们换了一个6点的一个什么小公司的巴士,还要去代尼兹利坐,感觉被嫖了呢→_→
在镇上随意吃了点就准备去棉花堡了。棉花堡从小镇走过去不过十来分钟的路。到了山脚下售票处,才发现原来整个景区是叫,棉花堡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从山脚走到山顶,大约一个多小时。棉花堡是石灰岩堆积而成,我国也有类似的地方——黄龙沟。不过这里的石灰岩呈现的是白色的,远看如同棉花一样。为了保护这种特殊的地貌,景区规定必须赤脚参观,超级痛!另外如果正午去参观的话,最好能戴墨镜!不然会被闪瞎狗眼。
走到山顶,便是赫拉波利斯遗址,不过显然大家对遗址已经没了什么兴趣。其实有时间可以晚上一天,早上坐个小车先去山顶参观遗址,泡个温泉什么的(温泉的票子另外买的哟),然后一路从棉花堡走下来,也会比从下面爬上去轻松一些。
下山后休息一会儿便准备去代尼兹利了,代尼兹利的巴士站简直气派!这小公司的巴士倒也准时,从代尼兹利到费特希耶已经晚上10点,一路上居然还有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山坳里停了好几站,还换了个司机,想来还是蛮有意思。到了代尼兹利,去suha公司询问了车票事宜,suha好像是这两年新进的巴士公司,总部在开赛里,每天有一班从费特希耶直达的巴士,晚上7点半开,第二天早上7点半到,票价65TL。suha的票是我唯一一个在网上订购成功的车票(本来想订pamukkale的票结果好像要当地手机号才能定,至于metro那个网站一直刷不出来),不过用网页的话,信用卡支付时有个3d secure的验证,一直搞不定,最后还是用了手机端的app成功支付!这里给几个大巴公司的网站,有兴趣可以去试试能不能订:
Pamukkale:
从费特希耶巴士站打了个小车去了Oludeniz,最忙碌的一段行程终于告上了终点。
赫拉波利斯遗址
如果你们想看一些没有P过的棉花堡的照片可以PM我,照片里都是骗人的,你们懂的。
D3-D5 Oludeniz,阳光、沙滩与绿松石海岸
这两天为了悼念在巴以冲突中遇难的同胞,全国都降了半旗。
阳光与大海似乎是旅行中亘古不变的主题。虽然从小在一个带有海字的城市里长大,但这个城市周围似乎并没有阳光与沙滩的蓝色大海,最近的蓝色的海洋,大约是在东极岛了。我曾经有机会去那边,不过最终没有成行,至于对东极岛有兴趣的,可以看看韩寒先生的帖子:。
我们选择了距离十多分钟车程的小镇Oludeniz作为落脚点,Oludeniz在土耳其语里面好像是的意思。第一天到的时候已然深夜,第二天起床后吃完早饭到海边走了一圈。而这个地方给我的第一感觉便是:
爽!爆!了!
在离开这里的时候,我的感觉还是:
爽!爆!了!
第!一!次!
在!一!个!地!方!
没!有!遇!到!一!个!其!他!的!说!中!文!的!人!
这里最多的游客大概就是人了吧。满大街的格闹格闹让我觉得自己德语好像没有白学的样子。至于在海边的游玩项目,只要坐在那里大概就足够了。夜夜笙歌让人觉得现在一点都不是斋月的样子,唯一不变的,大概只有早上8点才开始供应的早餐。
每隔15分钟就有小巴通往费特希耶,也将费特希耶的人们送到这里来。不过他们中更多的是来这里参加,或者项目,而并未将这里作为落脚点。我们在第五天下午去了费特希耶,至于费特希耶给我的感觉莫过于一个海滨城市应有的样子,我们去了鱼市,比想象中要小的很多,里面的鱼大都叫不上来名字,可以直接买鱼去边上的餐厅先做,至于价格,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便宜。
没有在费特希耶呆太久,并不能加以评论。
关于跳岛游(boat tour):
跳岛游在Oludeniz是个喜闻乐见的游玩项目,早上9点多坐船出海,游览等岛屿,并会在其中五六个岛中作停留,晚上5点左右再回到Oludeniz。欧洲人似乎对跳海这一浑身湿透的水上运动偏爱有加,从五六岁的小孩到五六十岁的老人。
我们在当地找了家旅行社报了名,小船,35TL一人包午饭,饮料另计。当天船上有个小哥说60TL给我们跟拍一天,我无情地拒绝了他,后来发现好像整个船上只有我们拒绝了他。船长是个中年人,同时兼任这条船的主厨,负责烤鱼烤鸡。他说并没有很多人会来这边,而一般会来的,也就是当天就走的样子。
时间充裕的话也可以参加12岛巡游,沿着绿松石海岸,从费特希耶到奥林匹斯,4天3晚的样子。当然如果只是想体验阳光与海的话,1日的跳岛游似乎更加合适。另外冬天这边似乎因为风大,游船都不会出海。
关于滑翔伞(paragliding):
Oludeniz也是著名的滑翔伞圣地,每天早上有数不清的游客从小镇边上的babadag山跃下。我在订跳岛游的旅行社一并预定了滑翔伞,200TL一人,后来感觉好像价格有点高,网上攻略说在130到140左右,不过我也没去其他地方询价。
第五天一大早便坐车去了babdag山顶,路上开车的司机一路狂飙,把一车的游客都吓尿了。到了山顶,教练进行了一些讲解,穿好装备,便!会!有!人!把!你!拉!出!去!所以就算有恐高症也没关系的吧。滑翔伞真正飞的时候还是蛮平稳的,不过在转弯变向的时候还是有点吓人。小哥给我来了几个360度,呵呵。
海边的日常
小镇的日常
一个不知道什么谷
跳岛跳疯了
圣尼古拉斯岛(门票8TL,岛上有一些遗迹,值得一看)
D6-D8 Goreme, 热气球师傅说今天他第二次飞
前一天晚上从出发,赶赴,一路上经过了各种大巴站。
格雷梅算是的中心地区,不过感觉小镇上人并不多,估计跟团的人都住在附近的了吧,会住在格雷梅镇上的应该都是自助游的散客。在格雷梅顶了山洞酒店,老板娘萌萌哒,房间是真的山洞,没有空调,因为根本不用开空调。不过山洞也有不好的地方,就是
根!本!没!有!手!机!信!号!
ATV,即四轮摩托,在地区是一种喜闻乐见的交通交通工具,其优秀越野性能使得其成为游览格雷梅红线(Red Tour)时的不二之选。格雷梅镇上遍地都有租借ATV的小店,旅店老板娘建议我们下午去,可以顺便看个日落。
我们一早到了格雷梅,吃了早饭参观了露天博物馆,想来睡个午觉也正好。下午6点出发,有个小哥开着小摩托载着他的亚洲小女友带队,我们其他人在后面跟着。不过小哥后来车没油了,换了个替补的小哥,小女友也跟着人家跑了。跑了。跑了。
格雷梅红线
替补的小哥!
关于绿线:
怎么说呢,其实感觉这段的话有失有得吧。总共去了几个景点,包括Derinkuyu地下城、Ihlara峡谷、Selime修道院、和鸽子谷。具体关于绿线的介绍,可以看看卡帕多西亚的穷游锦囊:/cappadocia/ 。
地下城还是蛮屌的,真的蛮屌的!至于Ihlara峡谷,感觉权当是锻炼身体了,加上导游在前面走的飞快,停下来一会儿大部队就不见了。Selime修道院这边能看到斯在星球大战取景的地方,这个修道院是整个建在一个山上的,有点像露天博物馆,不过比露天博物馆厉害多了!至于鸽子谷,能看到卡帕多西亚地区的全貌,不过跟在热气球上比起来还是差了点hhhh。
写不出来了,以下上图!
Derinkuyu地下城
Ihlara峡谷
他们有特殊的冷藏方式!
星球大战取景地
Selime修道院
途中大奔爆胎了,来了大众替补,高下立判
鸽子谷和鸽子谷的鸽子
关于热气球:
来卡帕多西亚的主要目的,当然是来乘坐这边的热气球俯瞰整个卡帕多西亚地区。我们选择了LP和穷游锦囊都推荐的butterfly热气球公司,165euro(信用卡175euro)一人标准款,当然,还有更贵一点的200+的奢华款。
在格雷梅的最后一天4点多就起床去,热气球公司的小车在酒店接我们先吃了点早饭,便驱车去往热气球的起飞点。因为风向不同,所以热气球每天起飞和降落的点也会不同。在车上碰巧还碰到了几个人,感觉像是学生的样子,带头的大哥是个帝都人,健谈,手下带着两个小姑娘。那带头的大哥说他们刚从过来,这两要开斋节了,交通不大行的样子。
我们的飞行员叫Kaan,长的有点像复仇者联盟里面的鹰眼,人还蛮有意思,飞的时候时不时的讲点笑话,比如飞这个热气球很简单啊,我今天才第二次飞啊,你们看我飞的也还挺好的!一路上也一直在夸今天天气好啊,风向好啊,因此还给我们来了几个触地(就是碰一下地面再起飞这样子)。我们一个篮子有4个格子,一个格子最多能坐(站)4个人,满员应该16个人吧,不过那天好像也就十二三个人的样子。
热气球成功降落后,为了庆祝大家活着完成了飞行,还开了个香槟。
飞行完后,回酒店小憩片刻。准备赶赴前往本次旅行的最后一站——。
内夫谢希尔机场距离格雷梅大约30多公里的样子,每天会有往返共六个连接这里和伊斯坦布尔,土航会有接驳车来格雷梅接我们去机场。这个机场也是我去过的第二个不用廊桥、不用摆渡车而是从候机厅直接走到的机场,另一个是机场,我们有拍这个机场的照片,大家可以体会一下加德满都机场。
机场小当然是好的,你可以像坐地铁一样地来坐飞机而不用怕会错过自己的航班。飞机上依旧提供了一个夹着能吃出肉味儿的奶酪的面包,以及其他一些小食。
我跟LZ去土国只是前后差了一天呢
不过我们行程顺逆相反哦
JAS小日子大生活
说不定有在哪个地方擦肩而过!
D8-D12 Istanbul, 一座城市的记忆(1)
这其实是很难说的一段。
事实上是我写到的时候,已经基本想不出能写一些什么东西了,以至于,很多时候都在报流水账,以及用一些照片充充场面,不过这一段,我有想过好好用心写一下。
对于城市,一直便有一种说不明的感觉,我很难去描述这是什么样的一种东西。城市记录着人类在这里活动的所有的痕迹,记录着,这个时空中的人类智慧的结晶。你可以说格雷梅的洞穴或是地下城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可以说的遗迹展示着千年前繁华的文明,但如果用英语的话,那最多也只不过是was或者were。
这大概是为什么我会对几乎所有的城市都有一种莫名的喜爱,一种想去一探究竟的冲动。
我从小生活长大在东南沿海的一座仅有100多年历史的城市,以至于在这座城市里,一些看上去有点年岁又不怎么蹩脚的建筑几乎都被挂上“历史保护建筑”的牌子,至于那些没有被挂上牌的,基本全都被推倒了。
而在,一座有400多历史的清真寺却被冠以了“新清真寺”的名头。
大约也只有这样的城市才有这样的底气起这样的名字。
从拜占庭到君士坦丁堡再到,千百年过去了,人赶走了人、奥斯曼人又赶走了罗马人、再之后奥斯曼帝国也分崩离析。这座扼守着古代欧亚大陆唯一通道的城市,似乎不可避免地见证了一个个王朝的兴盛与衰败。
不过城墙还是当年的城墙,大教堂变成了清真寺又变成了博物馆,依然在那里,小电车还是小电车,小巷还是小巷。而在金角湾北面的,这里的一切似乎如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现代化的市一样。
在我居住的城市里,当年的城墙变成了两条分别以中华和人民来命名的并不怎么宽敞的小路,城南一座相传三国时期建造的宝塔,大约是这座城里数得上名的最古老的建筑了,不过跟周围的一切显得是如此的格格不入。
我们在伊斯坦布尔呆了大约三天多,见证了这座城市的过去与现在,也恰巧碰到了穆斯林的开斋节。
具体的行程大致如下:
D8 下午四点多飞抵伊斯坦布尔,晚上去了zorlu center。
D9 早上去了和,下午参观托普卡比,之后在加拉塔桥附近游荡。
D10 早上去了、、加拉塔塔,下午去了金角湾南岸的Balat、Eyup、Pierre Loti 等地。
D11 一早去欧洲区码头乘船前往亚洲区,之后坐马尔马拉铁路返回。
D12 返沪。
关于Istanbulkart:
可以在地铁站购买Istanbulkart,就是他们那里的交通卡,坐地铁、公交、轮渡、缆车都能使用,10TL一张,里面6TL是押金,坐地铁的话,单程票3TL,如果用这个卡大约1个TL多一点并且还有换乘优惠。并且每张卡不限次数,就是说你可以2个人用一张卡,也可以3个人用一张卡,不过换乘优惠仅限于第一个人。卡用完了可以退,我们是在Emin?nü码头(就是左侧)这边找到个退卡点,不过退卡点只退押金不退卡内余额。
关于伊斯坦布尔地铁:
以下贴出一张伊斯坦布尔地铁图,大图请点:,此外也可以去下载手机app,可以查询时刻表的哟!值得注意的是,这个伊斯坦布尔凡以M开头的线路是地铁,T开头的线路是有轨电车,地图中另外几条短线都是缆车,还有一条超级长的从背面跨海的是metrobus,类似我们的brt,而下面那条黑色的跨海的线路就是去年刚开的马尔马拉铁路。
关于打小车:
出租车是中老年人出门旅行必备之选,伊斯坦布尔城里打车基本上都打表,当然我们也遇到过一点点路开我们30TL的人。至于价格怎么算我也不大清楚,反正我只知道2公里左右基本就要6个TL了。伊斯坦布尔公共交通还是比较发达的,年轻人体力好的基本上也没有什么打车的必要。
另外从欧洲区打到艾哈迈德区是50TL,一口价。
关于公交车:
这一点实在难以给出建议,我们只做过类似于BRT的metrobus,其他普通的公交车根本看不懂他们的线路图,google maps上也没有伊斯坦布尔的公交。有些攻略上给出了一些经典的公交游线路,比如在欧洲区新城沿着海岸的一些公交线路,有兴趣的自己去研究一下啦。
关于轮渡:
我觉得伊斯坦布尔的轮渡真是最超值的游览两岸的方式了!附上两个主要的轮动公司的官网,可以在上面查询时刻表。
Sehir Hatlari:
小秘书来捧捧场,哈哈~~~
穷游锦囊作者
好棒阿~!果然超多图!
D8-D12 Istanbul, 一座城市的记忆(2):与新城
@Apple Store Istanbul, Zorlu Center
所谓新城与旧城的例子在我们国家数不胜数。就拿北京来说,国贸一带大约是可以看做这个城市的新城,而二环以内则是地地道道的老城了;而上海,一条黄浦江将这座城市新与旧明显地划分开来。而对于而言,所谓的新城与旧城跟我概念中的是不尽相同的。
比较官方的说法是,以金角湾为界,南边是旧城,北边是新城。而事实上是,北边所谓的新城只不过是相对南边的旧城新了这么一点,可单从外观上而言,绝对称不上是一座新城,没有漫天的高楼,没有双向八车道的宽阔马路,也没有其他任何让人觉得,这是一个新城,的东西。至于真正意义上看上去像这么一回事儿的新城,应该是要往所谓的新城再往北一些的地方了。
Zorlu Center就在这么一个地方。
想到要去Zorlu Center无非是心血来潮,说要去看看apple store。诚然,的Apple store是我见过的最漂亮的一座Apple store,没有之一。但另一方面,Apple store在这个购物中心里,大概是最亲民的一个品牌了。
商场门口的停车点处停满了这座城市几乎所有的豪车,商场门口虽然虽然竖着地铁站的标志,但走到真正最近的地铁站却花了15分钟,外加翻了一座天桥。当然,翻过了那座天桥,一切又归于平常,大街上随处可见的kabeb餐厅,门口的人们人手一杯红茶,谈笑风生,正如之前见到的每一个普通的土耳其人那样。
而金角湾这一边的艾哈迈德区,说他是一个城,倒不如说更像一个旅游景点。
这里充斥着这座城市中几乎所有你能在各种旅行攻略上找到的景点,、、、地下水宫殿、大巴扎、以及其他大大小小各种清真寺。随之而来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蜂拥至此,加上本来就不宽敞的街道,叮叮当当的有轨电车。
蓝色清真寺
圣大教(工)堂(地)
当然,我也是喜欢这样一种风貌的,这让人有一种,这的确是一座城市,一座繁华的城市的感觉。我第一次去北京的时候,从地铁国贸站上来,满大街都是高的让人脖子抽经的大楼,路上却看不到几个人。这种感觉很不好,有一种,是不是世界末日快来了,或是,自己是不是真的来到国贸的感觉。后来第二次去到北京,听到路上都是“燕郊去不去”、“燕郊看房,免费班车接送”之类的声音,心里倒安定了许多。
而在金角湾南岸,我最喜欢的莫过于从Balat到Eyup一段的湾岸。
第一次知道Balat这个地方,是在Instgram上看到的。这里曾是犹太人在当地的街区,整个街区坐落在一座山上,非常陡的山。以至于我们逛了没多久爸妈就吃不消了。说实话有一点不尽兴,不过也难抵我对这里的喜爱。
时至今日,Balat一带已无多少居民,路过的一座犹太人学校,也成了历史保护建筑。整个街道无比的荒凉,偶尔有几个游个慕名而至,来看看这里五彩的房子。
从Balat沿着湾岸一路向西,便到达了Eyup。Eyup一地最负盛名的莫过于Eyup清真寺,据说这里是伊斯兰教里仅次于麦加、麦地那、的圣地,我们并没有在清真寺里逗留还是选择了去清真寺边上的Pierre Loti 山喝茶,毕竟喝茶才是旅行的真谛。
Pierre Loti
老城的其他
【超多图!】土耳其,从斋月到开斋节(更新完毕!新增厕所攻略!)
穷游大洋洲
/thread-.htm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麦加大清真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