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诺亦腾个人申请专利费用的是哪家美国公司

记者手记:诺亦腾——想象力不再受限- 中国日报网
> 消费旅游
记者手记:诺亦腾——想象力不再受限
&&来源:&&作者:李天真
[提要]&&相较于此刻的神采飞扬,刘昊扬和诺亦腾的故事却跌宕起伏。
刘昊扬充满信心的说,现阶段,除了影视制作,诺亦腾已经开始深入虚拟军事训练、康复训练、体育训练等专业领域。
   来源日 16:42:48新华财经
  初见刘昊扬是在他和员工共用的办公室里,要不是助手介绍,我差点没能将他和一个高科技公司创始人的头衔联系在一起。朴素的外表,麦色的皮肤,亲切的笑容,还有那间堆满了仪器设备的“演示场”办公室。毕竟诺亦腾在业界已经“赫赫有名”了,这些“配置”显然和他有些不搭。
  简单的寒暄后,刘昊扬主动开始了聊天。你知道科幻电影里那些形象怪异的人物是如何呈现的吗?看过世界杯直播中每日登场的那两个球星吗?
  我回答,看过。
  刘昊扬骄傲的说,用的就是我们的设备。
  相较于此刻的神采飞扬,刘昊扬和诺亦腾的故事却跌宕起伏。
  为什么回国?为什么创业?为什么选择“动捕”这个行业?
  刘昊扬坦言,当时他在美国已经有一份不错的工作和收入,在他与美国知名桥梁专家Mohsen Shahawy 博士共同创立的Smart Bridge Tech, Inc 公司工作了5年。“10年后的生活我现在已经可以预见到了”,或许就是这种不安于现状的诉求,让他放弃了已经拥有的一切,毅然决然选择回国,从新开始。
  当时,乔帮主刚刚离世,苹果前途未卜;亚马逊新品Kindle面世,同质竞争激烈;而在国内,移动互联网虽然似乎还有机可循,但在智能硬件领域却还未见端倪。刘昊扬回想起当时的情景,还为当时并不明朗的创业思路感到心有余悸。
  刘昊扬开始思考,做什么才能既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又能够借助互联网的浪潮呢?传感系统,还是他最熟悉的传感系统跃然浮现脑中。在他过去多年的专业经历中,传感器具备再延展,再革命的潜力。这似乎打通了刘昊扬创业的“任督脉络”。他一点点梳理着,努力让未来的“路线图”看起来更加清晰。
  传统的桥梁传感器用途比较单一,并且造价很高,近年来可穿戴设备的概念备受瞩目,但是真正能够解决刚需的产品还尚欠缺。刘昊扬将传感和可穿戴设备组合在了一起。而在此时,遇到志同道合的伙伴就是助力刘昊扬冲破想象力限制的助推器。刘昊扬介绍,他与几个创始人都是力学出身,通过对建筑行业的专用传感器进行分析,他们发现改进建筑用传感器可以实现人体的动作捕捉技术。
  成型的设备刚出炉时,他们在 Kickstarter 上发起了Perception Neuron众筹项目,很快,他们的产品吸引了来自各个方面的注意,并在最后获得了科技类众筹平台产品的第一名。
  事实上,这个时候的移动互联网已经开始由蓝海变红海,活跃用户达到2.45亿,增长空间已经有限。而智能硬件刚刚萌芽,Pebble问世,上榜2012年度全美22家最佳初创公司;Smartthings刚刚创立,信心勃勃要让所有东西联网。这个时候的他们已经克服了了大部分可以预见的技术难题,团队内部对于做成这件事已经充满信心。这一年,他们正式注册了公司,名叫诺亦腾,想要做基于可穿戴式传感器的无线高速运动捕捉系统开发。
  mySwing挥杆宝就是他们的第一款产品。这是一款真正基于传感器的智能硬件,能够监测高尔夫运动数据并给予指导。第一款产品在美国一炮而红,市场热销。
  随着近来动作捕捉技术的兴起和应用,可以预见未来将会有大量新的竞争对手逐渐加入到动作感知领域。动作捕捉抢占未来的消费电子市场,势在必行。从技术到产品,从小众高端市场到普通消费市场,转化的关键因素就是市场成熟与否。而界定市场是否成熟,需要有第一个试水者,诺亦腾就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而做人人都能消费得起的动捕设备则是他们的目标。
  互联网、个人电脑、智能手机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技术的启发往往发生在专业级市场,而技术的革命往往发生在消费级市场。Neuron 分包含 10 个、20 个、30 个传感器子节点的不同套装,价格分别为 200 美元、375 美元和 550 美元。而10个传感器套装,就可以模拟全身、精确模拟一个手臂(包括手掌)、上半身或下半身的动作。
  200美元,只是一部国产“廉价”手机的价格。通过与个人电脑,互联网和制作软件的结合,我们每个人制作一部“大片”或许不再是幻想。
  刘昊扬充满信心的说,现阶段,除了影视制作,诺亦腾已经开始深入虚拟军事训练、康复训练、体育训练等专业领域。未来,动捕将不局限在行业应用领域,而是成为如同手机,平板电脑等一样的个人智能设备,通过互联网的链接,冲破人们想象力的束缚,书写无限的可能。(李天真/文)
相关链接:
编辑:小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新闻热搜榜来源:360新闻这不是科幻小说。
下一次,我就不用再穿过拥挤的北京城见诺亦腾CEO刘昊扬了。戴上一些传感器,再戴上虚拟现实眼镜,我们就能看见“见面”。已经在做这样的事情了。当硬件运算能力足够强大时,会面毫无违和感,他的情绪变化,我一眼得知。以后我还能像《彩虹尽头》里的兔子先生,用虚拟方式体验各种可穿戴设备。
你知道吗?四维空间里的时间是可以用位置来标记的。要这么看,诺亦腾的动作捕捉技术能完成很多四维空间的事情。这很疯狂,刘昊扬说,通过动作捕捉,过世的亲人会再次“出现”在这个世界里。我浑身发冷,但的确,未来有一天,当人的大脑可以被数字化、思想可以被虚拟化,加上被记录的动作,“有些人死了但他还活着”就不再只是诗歌。
这些都是对动作捕捉的无限畅想,至于诺亦腾,我们还是言归正传吧。
2013年5月,CNN在每个国家选取了一个代表性的企业,做了一期专题片。关于中国 的那期节目名为《 Golf gadget made in China》,讲的就是诺亦腾。在当时,诺亦腾才几个人,国内很少有人知道。但在CNN看来,经济社会中最活跃的就是中小企业,像诺亦腾这样的中小企业才能代表一个国家的未来。
当时诺亦腾的第一款产品监测高尔夫运动的mySwing挥杆宝在美国热销,这是一款真正基于传感器的智能硬件,能够监测高尔夫运动数据并给予指导。这也是刘昊扬他们从2011年起就认定的事情。
三年前,取得了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土木工程博士学位的刘昊扬,已经在他与美国知名桥梁专家Mohsen Shahawy 博士共同创立Smart Bridge Tech, Inc 公司工作了5年。这一年,他遇到了后来诺亦腾的CTO戴若犁,后者在香港中文大学机械与自动化工程学系取得了博士学位,精于力学、嵌入式系统、计算机辅助工程,拥有8项专利,在国内外发表顶级学术论文超过15篇,出版了专著1部,时任ANSYS-China(安世亚太,PERA Global)香港分公司技术经理。两人一个擅长硬件,一个偏软件,“学科交叉,软硬结合”,一拍即合,成立了一家新公司。
那时,他们已经开始在思考下一次科技浪潮了。两人觉得下一次技术浪潮应该是围绕着传感器的应用、结合手持设备的外延硬件。当时还没有合适的词来形容他们想做的事情和产品。但对力学、自动化敏感的他们,觉察到动作会是下一次技术浪潮的核心就开始行动了。
不过当时,乔布斯刚刚去世,苹果前途未卜;贝索斯推出亚马逊的新产品Kindle,意气奋发;国内移动互联网还有蓝海,“移动互联会是未来趋势”振奋人心,智能硬件根本无从谈起。诺亦腾也想找融资,但他们在做的事情似乎和时代背景格格不入。且不说投资人没信心,现在回忆起来,刘昊扬也是心有余悸,那个时候其实他们自己也不太有信心。
两年前,当Google的无人汽车拿到第一张牌照,Siri成为语音助手的催化剂,微软Kinect让人们畅想空间手势的未来时,人们的目光也不仅仅局限在移动互联网上了。事实上,这个时候的移动互联网已经开始由蓝海变红海,,增长空间已经有限。而智能硬件刚刚萌芽,Pebble问世,上榜2012年度全美22家最佳初创公司;Smartthings刚刚创立,信心勃勃要让所有东西联网。这个时候的他们已经克服了了大部分可以预见的技术难题,团队内部对于做成这件事已经充满信心。这一年,他们正式注册了公司,名叫诺亦腾,想要做基于可穿戴式传感器的无线高速运动捕捉系统开发。mySwing挥杆宝就是他们的第一款产品。
虽然今天刘昊扬看来,这个产品还“不算特别成功,产品本身是有缺陷的”,像大部分智能硬件一样,mySwing只能告诉你挥杆的结果——“你打得太烂了”,却无法告诉你挥杆时身体的运动,无法解释到底哪些动作让你的挥杆结果达不到预期。但不少人也会认为,在那个时候,能够让人们看到打球时看不到的数据,应该也是个进步了。同一时间,国内做类似产品的,也成功打入北美市场,,。
但不管怎么说,当时生产的mySwing产品全部都销售一空;诺亦腾也在CNN那里赢得了“中国创造”的评论。
不到5分钟,把接近20个红色传感器一个个穿戴好,京剧演员表演了一套“花逢春”,云手、踢腿、旋子、翻身……而不远处的电脑屏幕上,一个虚拟的人像时时模拟着一举一动,娴熟又流畅。
这个就是诺亦腾研发的第一套人体运动捕捉系统,基于可穿戴式传感器,完全无线,已经被运用在了影视行业。《阿凡达》、《加勒比海盗》、《猩球崛起2》背后都有这套售价几十万的设备的影子。
能让CNN赞赏为“中国创造”,能让好莱坞买单,最重要的还是诺亦腾拥有自主专利的校准与数据融合算法。有了这套核心的算法,诺亦腾能做的事情还真不少。往小了说,他们可以自己做些2B的应用;往简单说,他们可以把这套算法授权给人使用,知名的运动厂商佳明已经购买了这套算法的授权。但刘昊扬还是希望依托这套算法,可以做更多有价值的事情。
市场化就是第一步。
随着近来动作捕捉技术的兴起和应用,可以预见未来将会有大量新的竞争对手逐渐加入到动作感知领域。抢占消费电子市场,势在必行。从技术到产品,从小众高端市场到普通消费市场,转化的因素就是市场成熟与否。界定市场是否成熟,需要有第一个试水者,诺亦腾就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今年下半年诺亦腾做了两件事情:一件是在 Kickstarter 上发起了众筹项目,以最低 200 美元的价格众筹一套单手动作捕捉套件,使用于全身(包括双手手指)的套件也仅仅只要 550 美元,这一价格仅为世界上其他性能相近产品的百分之一;另一件是之前售价 33 万元的用于影视制作全身动作捕捉套装降价到了 9.8 万元,这个价格一个中小型影视工作室可以承受的价格。
降价是不少初创公司发展中的既定步骤,但这背后还有深刻的商业逻辑。一个技术浪潮大概会分为三个时期:创造科技、购买科技、商业模式。在刘昊扬看来,诺亦腾已经比较顺利的走完了创造科技的积累时期,即使只有200美元,也是购买科技的体现。这种优势还需要加强。
行业应用则是诺亦腾最熟悉的领域。除了影视制作,诺亦腾也已经开始深入虚拟军事训练、康复训练领域、体育训练领域了。
在康复训练领域,诺亦腾刚刚拒绝了一家国际知名的公司,后者想要以每年公司收益的一部分换取排他性的合作。这个收益很可观,但是排他就意味着会丧失话语权,就失去了把市场做大的可能。诺亦腾还是拒绝了。现在双方正在合作开发康复训练领域领域的应用。事实上,每年差不多有1000万中风患者,必须借助有经验的医护人员辅助康复。但康复训练的实质就是反复做同样的动作来刺激、唤醒神经,关键就在于识别动作的准确性。用诺亦腾的技术来做,就能让更多的患者得到康复治疗,还能为医院节省人工开支。
体育运动也是诺亦腾熟悉的领域。MySwing就是诺亦腾之前在海外体育训练领域的尝试。现在他们聘请了知名高尔夫教练,要在美国大力推广这款产品了。与知名教练合作,提供指导。
而这些标杆应用,就像是灯塔,召唤开发者们投身到这样全新的行业。他们会开放SDK,让开发者可以在此基础上开发二次应用。在诺亦腾的设想里,动作捕捉技术和算法就像一片土地,开发者像种子,有些就有机会长成参天大树。如果是好的应用,在开发者需要、而且应用的方向契合的时候,诺亦腾也愿意和开发者有更深度的合作,帮助他们做一些定制性的工作,更好的满足他们的需要。“ 除去对动作捕捉技术的了解外,完备的工业设计、生产和供应链体系都会为开发者带来更多的帮助”。等这些开发者长成参天大树,就可以帮他们一起教育to C的用户。
你已经看到了,诺亦腾也是希望以算法为支撑,做平台。不过,想做平台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要做平台,就需要有可以输出的技术模块,让开发者能够更快上手。诺亦腾的动作捕捉技术做成可以输出的技术模块并不太容易。加上现阶段在动作捕捉领域,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动作捕捉标准,平台之间的通用性、可移植性就很低,这个问题不解决,模块化的意义也就不太大了。诺亦腾还想能与优质开发者有更深人的合作。这种非完全开放的平台方式,未来是否还有足够的灵活性,是否会占用到诺亦腾的人力、精力,是否有可能成为制约他们做大做强的因素,也许还是一个未知数。
要做平台,也需要有一套可以借鉴的推广、运营模式。MySwing在海外已经有些名气了,但刘昊扬觉得这个还是一个比较偏传统、偏线下的工作。机器靠的是数据与计量,人靠的是经验与感知。后者在精确度上显然低于前者,机器替代人自然会让教练们恐慌,这事看起来容易,但推动起来可能还需要不少资源和时间。如果没有一条可以借鉴的财路,其他创业者的热情很可能要败给残酷的现实了,开发者最终的命运也许还是要回归去为B端企业开发行业应用。
做平台,钱肯定是少不了的。诺亦腾现在也正在寻找新一轮融资。刘昊扬说,“ 我们谈过的绝大多数的投资人都对我们非常认可,但是一般都会问两个问题: 第一,你们的技术真的是全世界最好的吗?难道这些技术不是都是美国最好吗?第二, 你们的商业模式和谁的一样?” 第一个问题,他们自己深信不疑,但也不能完全消除别人的疑虑。第二个问题,其实他们也很难回答,毕竟在物联网领域,还没有特别成功的先例,给别人讲类似软件行业的Unity又显得有点奇怪。现在诺亦腾还是想找一些和他们志同道合又有资源的投资人。
这样的发展路径和2013年的Leap Motion还有点类似。当时的Leap Motion通过病毒视频,广泛传播;接下来建立了应用商店,希望开发者开发、上传应用;同时还与惠普合作,在惠普的产品中直接接入了Leap Motion。
不过,Leap Motion的思路还是有几个致命的问题:一个是产品的实用性不高,识别能力还受场景限制;开发者找不到可以赚钱的方法。在刘昊扬看来,“Leap Motion直接面向C端,用户根部不爱学习;而诺亦腾则是在证明产品能力的前提下,拉着企业用户一起做C端市场,等市场被教育出来再顺势而为”,开发者也可以赚到钱。开头讲的动作捕捉的应用场景,有些骇人听闻了。现在动作捕捉的传感器形态越来越小,算法模型不断优化,除了虚拟现实,可以想象的应用还有不少。阿兹海默证早期最有利的证据之一,就是身体前倾。当传感器的穿戴更加方便,就可以成为诊断的重要依据。环顾我们现在身处的世界,已经具有一点“聪明才智”的机器人,越来越普遍,未来机器的成本越来越低,人工的成本越来越高。借用动作捕捉设备和应用,让人操控机器完成危险作业,就是必然。而这样的每一个需求其实都可以开发出相应的行业应用。
写到这里,我还是想到了一个关于Leap Motion的玩笑。有人说,Leap Motion最好的结局就是被苹果或者微软收购,直接将计算整合进后者的产品里,非如此就很难突破。不过,现在诺亦腾所在的位置要比Leap Motion有利多了。当Facebook以2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Oculus时,整个行业都被注入了一针兴奋剂,我们看到了很多知名的、不知名的“虚拟现实眼镜”。借着虚拟现实的风,一些以前被我们忽视的产业,比如虚拟现实的现实设备、交互产品、内容制作平台、传输技术、云服务,都有可能再获良机。以诺亦腾为代表的交互产品必然会有一席之地。
只是,技术都有窗口期,也有保鲜期。国外也有比较成熟的IMU惯性制导芯片和算法,这个行业的后来者居上并非完全没有可能。抓住机会窗口就是关键。互联网从来不是一个直线追赶的领域,弯道超车是常态。在虚拟现实的交互上,还会不会有根本的颠覆?用脑电波打字,已经有人做到了,用脑电波控制虚拟现实现实设备是否还有机会?而虚拟现实最重要的现实设备Oculus并没有整合、选择交互方式的意向,对诺亦腾来说,这是机遇,也是挑战。
历史上,每一种新媒介出现,人类社会文明都会发生质的飞跃。当语言可以被记录,文字出现,人类的文明突破时间的限制,传承千年,源远流长;当声音可以被记录,电话出现,人类的交流突破地域的限制,工业文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当图像可以被记录,相机、电视出现,人类的知识突破等级的限制,信息不再是权贵的专属。然后呢?原创文章,作者:小石头
分享到小石头编辑少壮不努力,老大做编辑
赞助商链接
别克及通用品牌汽车将同时支持 CarPlay 和 Android Auto 支持 CarPlay 的 Corvette 发货一周后,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和别克(Buick)宣布各自品牌下部分 2016 年车型将同时提供 CarPlay 和 Android Auto 支持。支持车型吧汗 Buick LaCrosse(君越)、Regal(君威);GMC Canyon、Yukon 和 Sierra。上述车型均将搭载 8 英寸屏幕车载中控。iPhone 版 Google Calendar 更新加入多项新功能 更新后,应用加入周视图、交互式通知(可选“邮件通知参与者”或“在地图中查看”)以及 Google Drive 云盘文件整合。与此同时,开发者开始可通过 Calendar API 将 Google Drive 文档加入日历时间中。智能灯泡 LightFreq Square2:不仅发光,还要出声智能灯泡初创公司 LightFreq 目前正在 indiegogo 上众筹他们的最新产品:LightFreq Square2 和 LightFreq Mute。LightFreq Square2 智能灯泡有 1600 万种色彩,内置 Wi-Fi 和蓝牙模块、扬声器、对讲系统等,可连接平板、手机和智能手表。通过 APP,用户不仅可以控制灯泡开关,设定不同情景模式下的灯泡色彩,还可以让灯泡成为叫早闹钟,随时进行电话、短信、邮件、日程等提醒,播报天气交通情况,以及成为不同房间用户之间的对讲系统。目前这款产品的众筹价格为 175 美元(两个配对),产品将于今年10月发货。
Hulu 将引进电视付费频道 Showtime,包月费用低于后者官方价格 Hulu宣布 ,其将引进电视付费频道 Showtime,Hulu 会员可以 9 美元每月的价格订阅,而后者官网的订阅价格为 10 美元每月。今年 7 月,Hulu 的用户就能在其网站和应用里看到 Showtime 的节目和电影了。 Verizon 正式收购 AOL
Verizon 以 44 亿美元的现金收购了 AOL (每股的收购价格为预期的 50 美元)。AOL CEO Tim Armstrong 将继续负责公司的运营,而 Verizon 数字媒体服务部负责人 Bob Toohey 将向前者汇报工作。作为这次收购的一部分,Verizon 还将收购包括 Engadget、Techcrunch 和 Huffington Post 在内的几家媒体。海底捞确认投资乐视手机 6 月 12 日有消息称,乐视手机完成了首轮 4.5 亿美元的融资,投资方包括亦庄国际投资、海底捞和海通证券。不久前,海底捞方面对外证实了这笔投资。海底捞方面表示,由于交易还有大量后续工作,具体细节不便对外透露。业内人士表示,本次海底捞投资乐视,与其未来的 O2O 战略相关。资料显示,海底捞自去年开始重金投入 O2O。目前,海底捞有 PC 端网站、移动 App,也分别通过百度直达号、支付宝钱包、微信公共账号等渠道展开了 O2O 相关尝试。据称,微信支付已经占海底捞整体销售额的 17%。首批 1000 个软银机器人 Pepper 1 分钟内售罄 Pepper是世界上第一款可以理解人类情感的机器人,高 121 厘米,可以识别人类的声音、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并和人类进行简单对话。软银公司表示,周六早上开售的第一批 1000 个 Pepper 在 1 分钟内即售罄。软银还称不再继续接受六月份的订单,加售计划将在七月份宣布,届时加售的将是由法国子公司 Aldebaran Robotics 设计的机器人。上星期早些时候,软银曾表示公司计划每月生产 1000 台左右的 Pepper 机器人。Pepper 的售价为198,000日元(约1660美元)。不过加上云服务、保修、保险等后期服务费用,顾客需要支付 3 年期分期付款,每月付款24,600日元(约207美元,总计约7448美元)。此前,阿里巴巴、富士康宣布向软银机器人注资145亿日元(约7.32亿元人民币),占股 20%。 黑莓 Q1 财报:亏损 2800 万美元 加拿大智能手机制造商“黑莓”周二公布的财报显示,此前针对传统企业市场推出的Passport 和 Classic 两款手机并没能成功的扭转颓势。财报称,黑莓在 Q1 季度仅卖出 110 万台手机,比上一季度减少了 50 万台。Q1 营收 6 亿 5800 万美元,亏损 2800 万美元,每股摊薄亏损0.05 美元;去年同期营收 9 亿 6600 万美元,亏损 6000 万美元,每股摊薄亏损0.11 美元。黑莓软件业务营收达到了 1.37 亿美元,同比增长 150%,CEO John Chen 表示,软件业务将是未来工作的重点,并且他自信下一年除专利授权之外的软件营收将获得增长。 Google 发布健康追踪手环,将主要服务于医疗用途 Google 的生命科学团队发布了由 Google X 实验室研发的手环,可以用于在临床试验和药物检测中追踪病人健康数据,包括脉搏、心跳、皮肤温度、环境光照、噪声强度等。团队称,手环不会作为一款消费者设备出售,而是会作为一款医疗设备,辅助治疗和研究。医生和研究者在很长时间以来都希望寻找一种方法,可以在实验室外继续长期记录病人的生命数据,然而目前大多数面向消费者的设备,其数据精准度都不能满足医疗和研究需求,这也是 Google 手环和其他可穿戴设备(如 Apple Watch )不同的地方。团队希望,20-30 年之后,Google 手环这样的设备可以用于发现早期疾病征兆,防患于未然。Google 接下来会和研究者合作测试手环的准确度,并开始寻求美国和欧洲监管机构的批准。Google 还有可能寻找一个代工厂商来负责手环的大规模生产。 iOS 9 开始,更新系统所需空间大幅降低 还记得当初 iOS 7 升级 iOS 8 时,16G 的用户有多痛苦吗?整整超过 4GB 的系统更新,让空间不够的用户需要备份、安装、然后再同步回来。现在开始, iOS 仅需要 1.3G 就足够用户更新系统了,因为它能先把一些东西“删”掉。有开发者从 iOS 9 的第一版 Beta 更新至第二版 Beta 时发现,从 iOS 9 开始,用户在升级 iOS 时如果系统内存不够,系统会自动帮用户暂时删除一部分应用,等到系统更新完毕后再重新恢复。 Gmail 终于正式推出撤销发送功能 Gmail 的“救命”功能,撤销发送,终于在经历长期测试之后正式登陆了 Gmail。用户在发送邮件后可能有 5 - 30 秒的时候可以撤回发送,取决于用户的设置。这一功能最开始被 Google 发布于 2009 年,已经是 6 年前的事情了,所以大多数用户完全不记得这事儿了也不奇怪。这一功能研发出来后,一直静静躺在 Gmail 的 Labs 界面里,隐藏得很深,并且用户需要手动打开这个功能才能使用。现在,这个功能会被提到 Settings - General 的 tab 里,第一次使用的用户需要在 Enable Undo Send 那一栏打上一个小勾。 中芯国际领头与华为、高通、imec 成立集成电路研发公司 中芯国际董事长周子学、华为副总裁楚庆、imec 商务与公共事业部执行副总裁 Ludo Deferm、高通总裁德里克·阿博利宣布,四方将共同投资成立中芯国际集成电路新技术研发(上海)有限公司,开发下一代 CMOS 逻辑工艺。根据各方约定,新成立的公司由中芯国际控股,华为、imec、高通则各占一定股份。中芯国际的 CEO 邱慈云担任法人代表,中芯国际副总裁俞少峰担任总经理。目前,新成立的公司以 14 纳米先进逻辑工艺研发为主,研发将在中芯国际的生产线上进行。 极米获芒果传媒3亿人民币Pre-B轮战略投资,投影进入拼内容时代 成都市极米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极米)公布消息,该公司引入战略合作方——芒果传媒,完成Pre-B轮价值 3 亿元人民币的战略投资 ,此次投资除现金注资外,还包括资源投入、牌照内容绑定。在接受了芒果传媒战略投资后,极米可以逐步实现 “终端+内容+平台”的战略布局。极米于2014年5月发布首款产品,同年7月,极米获得1亿人民币A轮融资。婚纱摄影平台 Onlylover 开设线下店,推出摄影师面对面定制服务,最快七天取件 Onlylover 在北京国贸商圈开设了 400 多平米的第一家线下体验店,除了将传统影楼需要 45 天左右取件的周期缩短到为 7 天外,由于改造了线下体验流程,体验店的接单效率也比传统影楼高出不少。创始人吴思表示,体验店运转之后,客单价也有了提升,预计下个月可以实现线下盈利。亚马逊 Echo 开始接受预定,价格 180 美元来自 venturebeat 的消息称,亚马逊智能家庭中控设备 Echo 开始在美国地区接受预定,产品将于 7 月 14 号发货。亚马逊 Echo 本是一款无线音箱,但被赋予了太多强大的功能:Echo 可以让用户语音控制音乐、语音控制智能家居系统、语音购物,它还可以出声读书,并提供交通、天气及其它信息回答。目前这款产品的预定价格为 180 美元。
继 360 回归 A 股后,陌陌也要私有化了 陌陌今日宣布,公司董事会已于 6 月 23 日接到来自 CEO 唐岩、经纬、红杉和华泰组成的“买家联盟”的非约束性私有化要约,计划以每股美国存托股 18.90 美元的现金收购尚未持有的全部已发行A股普通股。目前,买家联盟共拥有约 47.8% 的已发行股票,他们提出的报价相较于公司股票 6 月 22 日收盘价溢价 20.5% 。买家联盟计划利用债务、权益资本和股权转换投资来完成这笔交易。
海淘最快当日到货 上海跨境电商示范园区揭牌 天猫国际入驻 位于上海市松江出口加工区的首个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园区近日正式揭牌了,首家入驻企业是天猫国际。据悉,该园区建设用地面积约 10 万平米,今后,仓库内备货种类将达到 600 多种,从国外家居、童装产品到直升飞机等各种跨境商品,都可以在示范园区开展保税展示及交易,日订单处理能力达到 20 万单。这意味着上海地区的海淘用户有望享受最快 “上午下单、当天到货” 的便利。Skype Qik的阅后即焚消息功能新增字幕、音乐和图片 微软更新了iOS上的Skype Qik,在其阅后即焚消息里新增字幕、音乐和图片。受其竞争对手Snapchat的启发,Qik现在可以让你在视频上面加上字幕了,而且你还可以从iTunes里面选取音乐加入视频消息中。目前,Qik还不能选取你想要的音乐片段,只能从头开始播放。同样,你也可以从相册中选择一组图片作为幻灯片播放。不过微软还未宣布Android和Windows Phone何时更新。 饿了么与共享办公空间 “SOHO3Q” 达成跨界合作 饿了么将进驻到各个 SOHO3Q 项目设立站点,有 50 平方米左右的运营中心,为 SOHO3Q 用户及周边写字楼提供订餐送餐服务。同时, SOHO 中国旗下各项目的餐饮商户能更便利地进驻饿了么平台。 Snapchat 成立原生广告公司,合伙人是《每日邮报》和全球最大广告公司 Snapchat 和英国的《每日邮报》,以及全球最大的广告公司 WPP 合作成立了原生广告公司,Truffle Pig。该公司将首先在美国运作,并不局限于 WPP 的客户,和《每日邮报》的媒体资源。《每日邮报》北美区 CEO 称,Truffle Pig 将全方位提供富有创意的广告媒介策划。What:一个任务发布和认领的平台。 How:类似 TaskRabbit,用户可以发布任何需求,带碗麻辣烫、找人一起看电影等等。发布任务后,预付本金及小费后,等待其他用户认领即可。目前用户抢单并完成任务,系统会奖励2元,为防止洗钱,系统规定单笔发单低于十万。Think It Twice:“帮跑腿”这件事情,牵扯到用户习惯、信用体系和激励这几个难点,要调动起用户还是挺有难度的。牵手帮也一样,对调动用户积极性还做得不好。大部分任务的服务小费都在1元左右,系统奖励也少。但 TaskRabbit 的成功就注定了国内会有一大堆跟随者来拓荒。类似的应用还有“您说我办”。What: 针对职场人的活动社交平台。 How:主要两个板块,一个是类似微博的信息流,一个是活动模块。信息流可以选择“全部状态”或“同事圈”,用户认证公司后可以查看同事圈。作为一个新产品,整体比较完善,使用上没有大问题。Think It Twice:目前用户还几乎都是IT圈的。活动大多积极正能量,条件规范。基于行业、职场的活动社交,还是挺有吸引力的,但关键还得看运营。一个是要把目标用户人拉到这,让他们方便地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人(所以后期应该要有行业区分),另一个可能是要让他们找到长时间泡在上面的理由。What: “创课”是基于线下课堂的线上服务 How:“创课”通过云端同步实现了跨设备。用户可根据线下课程情况,在“创课”上创建课程,其他用户通过课程号加入。“创课”具有聊天讨论、在线测评、学习历程展示、作业批阅、互动反馈和素材共享的功能。Think It Twice:教学成果评量体系和学习历程记录是“创课”突破线下教育的核心,它通过把控每一环节,进而量化效果。可以尝试将这种量化配合人工或机器学习给出教学建议,辅助教师教学。What: 逗逼的场景化视频制作神器。 How:它将一些偏病毒性的网络歌曲MV、舞蹈作品或者节目(如新闻联播)、热点鬼畜、影视剧片段制成模板,用户简单上传自己的头像、或者相应的图片就能成为其中的主角。如名字一样,风格逗逼,搞怪。可以微信转发给好友。Think It Twice:跟其它一键视频的制作工具相比,逗拍有场景,有故事性;但它需要不断得更新模板。工具本身难收费,转社区也是难题。What: 基于房产抵押债权的理财平台。 How:米缸金融为用户提供活期、定期和消费理财产品,这些产品背后的资产都上海中环以内和北京五环以内的房产抵押债权,安全性较高。Think It Twice:米缸金融比较有特色的是消费理财业务,其本质是定期收益产品,但用户在投资后可当即获得一些实物或优惠券奖励(比如正版大白公仔、Apple Watch和e袋洗代金券),投资到期后还可以获得相应利息收益。What: 针对小白的理财应用。 How:零钱包中的“活期宝”是基于货币基金的随存随取活期理财产品,“定期宝”是基于P2P网贷的定期理财产品。零钱包称,平台利用金融大数据模型对市场上所售卖的理财产品进行分析评估,筛选出最靠谱的理财产品提供给用户。另外,零钱包还有“帮父母理财”功能,让用户能够帮父母投资理财产品。Think It Twice:定期产品对接的资产项目在零钱包上并没有详细介绍,只宣称是“一线互联网金融平台”提供,信息并不非常透明,希望以后可以向用户公开更多定期产品资产端的信息。What: 基于信托的活期+定期理财App。 How:懒财网的主打产品“懒财宝”以活期的形式让用户能够1分钱起投高质量低风险且传统起投门槛非常高的信托产品并获得最少8%的年化利息,提现时资金平均3分钟可以到帐。如果用户资金在“懒财宝”中存入的时间较长,“懒财宝”会自动提高利息,让用户获得最高9.5%的年化利率。除了“懒财宝”这个活期产品,懒财网还有基于信托质押贷和企业抵押贷的定期产品。Think It Twice:从UI的角度上说,“懒财宝”让用户看到每秒的收益变化,给人一种每分每秒都在赚钱的感觉。另外,懒财网的信托质押贷和企业抵押贷产品都附有背后资产类型的介绍,让用户在投资的同时能够了解相应资产类别的模式,对用户有一定教育作用。What: 一个汇集“神最右”评论的搞笑社区。 How:提倡“逗比精神”,用户可通过顶/踩给帖子打分,顶的多的内容会被更多用户看到。帖子的“逗比”评论也可顶/踩。通过话题汇集相同调性的帖子,用户可关注或自建话题。杀时间利器、厕所必备读物。Think It Twice:内容不错,搞笑但不俗气,但原生内容比例不多,多从微博等处搬运而来。产品UI还需优化。用户活跃但用户间缺乏互动。What: 一个陌生人共享云相册。 How:用户设置不同的相册主题,其它用户加入进来,共享查看图片的权限,但能不能为该相册贡献内容就得看管理员是否开放权限了。相册主题五花八门,有连载火影,有微信表情,有巴洛克美图。Think It Twice:每张图的评论会在相册中自动生成弹幕——鸡肋了点。相册没什么分类检索的机制。What: HIVE 是一个帮用户发现全球实习、义工和兴趣实践机会的平台。 How:它搜集了各类游学产品供用户挑选:去泰国体验新型哲学式农业、去谷歌和哈佛访问交流、去尼泊尔孤儿院做义工、去西班牙做斗牛保姆......目标用户是 18 至 30 岁的年轻人。Think It Twice:其实,重“游”轻“学”,看中的是其实是出境游这块市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诺亦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