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苏轼论文诗文,写一篇主题论文

课外迁移阅读
&&& 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每一篇到,欧阳公①为终日喜,前后类 如此。一日与棐② 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③也!”崇宁、大观④ 间,海外诗⑤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阳公者。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⑥,而人或谓之不韵⑦。   
&&&&&&&&&&&&&&&&&&&&&&&&&&&&&&&&&&&&&&&&&&&&&&&&&&&& &&&&&&&&&&&&&&&&&&&&&& (选自《江西古文精华丛书 笔记卷》)【注释】①欧阳公:指欧阳修。&&& ②棐(fěi):欧阳修的儿子欧阳棐。&&& ③更不道著我:再也不谈论我,不传诵我的名声了。  ④崇宁、大观:宋徽宗年号。   ⑤海外诗:指苏轼被贬海南时所作的诗。   ⑥气索:气短。   ⑦不韵:不雅。
1.翻译下列句子。
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怎样理解“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段表现苏轼诗文的成就,在写法上有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从“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这句话中你感受到欧阳修怎样的品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士大夫没(熟)读过苏东坡诗文的,便觉得没面子(气短)。
2.表现欧阳修对苏东坡的赏识,认为苏东坡的文学成就和名声将超过自己。
3.文段主要从侧面来表现苏东坡的成就。
4.开阔的胸襟。论文关键词:建筑工程 施工技术 混凝土 低碳建筑
  论文摘要:随着改革开放,...【论文关键词】 建筑工程 事前控制 事中控制 事后控制 质量控制
  【论文摘...摘要: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高校科研经费来源多元化且数...论文关键词:建筑施工 管理职责分配
  论文摘 要: 随着我国不断深化建筑施工...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娱乐的追求进一步提升,对国家行政事...【论文】浅谈苏轼诗词创作艺术特点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国最大最早的专业内容网站
评价文档:
&购买后可评价
&&¥1.00
&&¥2.00
&&¥2.00
&&¥1.00
&&¥1.00
&&¥2.00
&&¥2.00
&&¥2.00
&&¥1.00
&&¥0.50
您可以上传图片描述问题
联系电话:
请填写真实有效的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联系您,我们为您严格保密。
浅谈苏轼诗词创作艺术特点
苏​轼​是​一​位​在​中​国​文​学​史​上​最​具​生​命​力​,​并​且​对​后​世​作​家​产​生​极​大​影​响​的​作​家​,​他​的​诗​词​坚​持​现​实​主​义​的​主​题​,​内​容​丰​富​并​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他​兼​收​并​蓄​的​同​时​还​勇​于​革​新​,​倡​导​了​词​之​诗​化​,​开​创​了​豪​放​词​风​,​反​映​了​乐​观​旷​达​和​执​著​超​脱​的​情​怀​,​对​当​时​及​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试读已结束,如果需要继续阅读或下载,敬请购买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同期刊文献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苏轼“和陶诗”研究综述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梳理近三十年来有关苏轼“和陶诗”的论著,将其归纳为九类,包括苏轼“和陶诗”全面分析研究、创作原因研究、思想内容研究、陶诗比较研究、对后世影响研究、部分研究、新方法新理论研究以及与他人“和陶诗”比较研究。指出唯一的遗憾是缺少对苏轼与苏辙、晁补之、张耒同题“和陶诗”的比较研究。 中国论文网 /9/view-3893342.htm  关键词:苏轼 和陶诗 陶渊明   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苏轼“和陶诗”研究逐渐兴起。相当数量的著作提及苏轼的“和陶诗”,但都散见于对苏轼生平的叙述或者苏轼诗风的转变过程分析,代表性的如王水照、朱刚的《苏轼评传》,由于论述重心的限制无法对苏轼“和陶诗”作全面深入分析。单列章节讨论的,目前所见有朱靖华《苏轼论》中《论苏轼的(和陶诗>及其评价问题》一节与王启鹏《苏轼文艺美论》中《苏轼的和陶诗》一节,朱作着重于分析苏轼“和陶”是借渊明之酒杯,浇自我之块垒,王作则仅仅是对“和陶诗”的内容、风格等作一般性描述,论述的视角和深度皆有待挖掘。王运生编著有《陶诗及东坡和陶诗评注》(云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对全部陶诗和苏轼“和陶诗”作了评注,但较简略。张兆勇《苏轼和陶诗与北宋文人词》(安徽大学出版社,2010年)论苏轼和陶诗分为两章:第一章“苏轼和陶诗的蜀学阐释”。对苏轼的“和陶诗”逐一进行阐释,类似于作品赏析,对于理解文本有参考价值。第二章“苏轼和陶诗问题综述”。宏观研究苏轼和陶诗,篇幅较短。   单篇论文较为丰富,据张建伟《近三十年苏轼和陶诗研究综述》(《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7期)统计:20世纪80年代相关文章为5篇,90年代至今,至少发表了18篇论文。另有硕士论文一篇。文章总结:近三十年对苏轼“和陶诗”的研究比较充分,存在的问题是重复研究过多,像袁行霈先生那样从宏观视野审视苏轼“和陶诗”的论文还太少,以后的研究急需进一步的开拓。文章概括比较准确,但由于成文于2008年,随后又有很多研究苏轼“和陶诗”的论文,因此需要进一步补充。据笔者最新统计,目前共有单篇论文45篇。另有硕士论文2篇,博士论文1篇。现分九类总结如下:   一.苏轼“和陶诗”全面分析研究   总计10篇。包括棘园《“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论苏轼的和陶诗》(《南充师院学报》1981年第8期)、林冠群《试论苏轼和陶诗》(海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第4期)、王新勇《论苏轼寓惠、儋“和陶诗”》(鄂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第3期)、李华《苏轼的研究》(《广东社会科学》1987年第4期)、王定璋《试论苏轼的“和陶诗”》(《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3期)、周招满《论苏轼的和陶诗》(《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2期)、丁睿《略论苏轼的和陶诗》(《贵州社会科学》1996第3期)、金甫暻《苏轼“和陶诗”研究》(王水照教授指导,复旦大学2008年)、文迪义《苏轼和陶诗浅论》(《凯里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以及巩本栋《“借君无弦琴,寓我非指弹”——苏轼新论》(《文艺研究》2011年第4期)。   均对苏轼“和创作原因、思想内容以及艺术特征和成就进行了探究,解析了苏轼“和陶”原因:1、宋代文化统治日趋严酷,苏轼在政治失意、处境窘迫的情况下创作“和陶诗”,希望能像陶渊明一样摆脱世事的束缚从而获得内心的平静。2、“和陶”是苏轼与现实对垒的途径,陶渊明的耿介操守和高洁品格对不随俗流、清高自洁的诗人产生了吸引。3、陶诗的深蕴内涵与质朴风格引起诗人浓厚兴趣,苏轼学习了陶诗的真率、质朴和平易自然。概括了思想内容:1、对社会和人生的审视与反省,表达了退隐田园、委运任化的内容。2、对泛浮仕海和贬滴放逐的矛盾心理的总结,在一定程度上流露出以朝政得失为怀、建功立业为志的思想。3、对岭海的奇光异色和风土人情的讴歌与赞赏,表露了激赏山水、寄情自然的情怀。评价了苏轼“和陶诗”的艺术特征及成就:1、苏轼“和陶诗”不仅妙在似陶,而且妙在不尽似陶,虽有模仿痕迹太露之处,但形成了既有异于陶诗的平淡诗风又不同于原来苏诗豪放本色的新风格,表现在诗歌语言上,就是在平淡清远中偶露豪横奇巧。2、苏轼“和陶诗”贵在用原韵而无所拘滞,与原意有关联而自抒胸臆,语气醇净,意境超旷,给人以清新悦目的享受。   10篇论文之中,以金甫暻《苏轼“和陶诗”研究》(王水照教授指导,复旦大学2008年)最为完善。全文分五章:第一章考察了苏轼“和陶诗”的概念和范围、形式特征及流传过程,并讨论了苏轼“和陶诗”的总数和系年。第二章从苏轼个人的次韵诗创作与陶渊明接受情况入手,站在文化史和文学史的高度探讨了苏轼“和陶诗”的创作背景。第三章把将苏轼“和陶诗”的内容归类加以分析。第四章在考察苏轼“和陶诗”与陶渊明原诗之间异同的同时,探讨了苏轼 “和陶诗”在艺术、思想方面取得的成就。第五章讨论了苏轼的“和陶诗”创作对诗人个人的意义以及其文学史、文化史上的意义。内容全面,思想较为深刻,考据严谨,视野广阔。此外,王定璋《试论苏轼的“和陶诗”》探讨了苏轼“和陶诗”的类型,周招满《论苏轼的和陶诗》总结了苏轼“和陶诗”的历代评价标准,林冠群《试论苏轼和陶诗》还比较了两人的不同。这类论文大多条理清晰,给人启迪。但篇幅有限而涉及面广,往往不够详尽。其他研究者选择某一个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二.苏轼“和陶诗”的创作原因研究   总计7篇。有萧庆伟《论苏轼的和陶诗》(《中国韵文学刊》2000年第2期)、李星《苏轼〈和陶诗〉探因》(《社科纵横》2001年第3期)、杨玲《苏轼“和陶诗”研究》(陈庆元教授指导,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高云鹏《苏轼的“枯淡”论研究——兼论“东坡和陶诗”的文化史意义》(《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薛天纬《师范渊明,唯取一适——苏轼为什么要写和陶诗》(《古典文学知识》2009年第5期)、柯镇昌《论苏轼的创作缘由》(《临沂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李侠《苏轼寓惠、寓儋所作“和陶诗”浅析》(《北方文学》2011年第4期)。   这类论文从时代背景、个人经历、结合性格特征并阐述艺术追求,探讨了苏轼创作“和陶诗”的条件和动机,涉及面广阔,论证丰富,阐释圆满,但重复的解释不少。   杨玲的《苏轼“和陶诗”研究》,文章属于苏轼和陶原因的讨论,但在论文结构和研究方法上颇有新意,文章分体验主体的苏轼,苏轼对陶渊明的体验、理解、对话,“和陶诗”的创新价值三章进行论述。运用现代解释学中的“体验”理论和“前结构”理论,探讨苏轼“和陶”的动机和可能性。能够自觉运用西方现代解释学难能可贵。但由于对现代解释学的理解不够全面,仍然没有跳出“知人论世”说的框架。   三.苏轼“和陶诗”思想内容研究   总计8篇。较为突出的有杨元元《苏轼“和陶诗”之道与隐》(陈忻教授指导,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文章结合作品从真、忘、适、游四方面探苏轼的精神家园,并用苏轼的关于“道”的哲学思想解析其和陶诗,指出和陶诗是苏轼“道”与“隐”思想的诗性阐释。同时指出苏轼“和陶诗”中出现了很多有酒的篇章,酒是他体验并超越生活的媒介。但对中国哲学中的“道”没有全面把握,理解不够深刻。   李欢喜、亚琴《论苏轼“和陶诗”之安贫固穷与饮酒主题》(《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认为安贫固穷与借饮酒来达到适意自在的境界,是“和陶诗”的两大主题。苏轼是饮出了深意的,既有追求适意忘我的一面,又有在醉态中激情创作的一面,还有诗人不能忘怀现世于酒中观照现世的一面。冯士彦《东坡〈和陶诗〉初探》(《常州工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和舒耘华《从苏轼和陶诗的酒主题看其思想轨迹》(《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第2期)持相同意见。   类似的还有韩国强《从〈和陶诗〉看苏轼晚年心态》(《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李欢喜《从“和陶诗”看苏轼之民本与归隐思想》(《语文学刊》2004年第6期)、刘偲《论苏轼和陶诗的意蕴》(《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第3期)、张瑞芳《从“和陶诗”看苏轼思想》(《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8期)。这些论文,分析苏轼“和陶诗”的主题和思想感情,进而探究东坡老年的心态,对理解苏轼“和陶诗”有一定帮助,不足之处在于有些观点缺乏新意。   四.苏轼“和陶诗”艺术风格研究   总计5篇。有袁行霈《论和陶诗及其文化意蕴》(《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芦宇苗《苏东坡“和陶诗”艺术风格论略》(《彭城职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谭晓燕《从“和陶诗”看苏轼对陶诗艺术风格的接受》(《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第17期)、房丽丽《苏东坡与陶渊明》(《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第5期)。   这些文章将苏轼“和陶诗”与陶渊明原作比较,指出苏轼“和陶诗”的艺术风格主要与陶渊明相似,以自然平淡、超然率真见长,而同时保持了自己豪逸透快的特色,并且富有岭南地方色彩。正如袁行霈《论和陶诗及其文化意蕴》(《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所说:“苏轼的和陶诗善于将深邃的人生思考贯穿在日常生活细节的铺叙之中,用议论的笔调统摄全篇,既不失陶诗的本色,也保持了苏轼自己的风格。由于其和陶诗多数写于惠州和儋州,其中不乏当地生活和风物的描写,因而具有相当浓郁的地方特色。”上述论文,基本切合了苏轼“和陶诗”的风格,但与古人所评类似,还有创新空间。   五.苏轼“和陶诗”对后世影响研究   共有2篇。袁行霈(《论和陶诗及其文化意蕴》,《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认为在苏轼和苏轼周围的诗人们中间掀起的这场“和陶诗”的热潮,以及后人对苏轼“和陶诗”的热烈反应,对于确立陶渊明的地位起了莫大作用。   杨玲(《苏轼〈和陶诗〉的创新价值》,《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从三个方面来论证其开创性的价值:1、追和古人始于苏轼“和陶诗”;2、自苏轼创作“和陶诗”后,自宋至清,和陶诗的创作可谓绵延不绝,这已经成了一种耐人寻味的文化现象;3、苏轼晚年至爱陶渊明,从多方面评论陶渊明的人品和诗文,“和陶诗”的创作可以说是苏轼以艺术的手法解读陶渊明,苏轼以其当时文坛泰斗身分,所谓“位高声自远”,奠定了陶渊明在中古文学史上的至尊地位。   两篇文章认为苏轼“和陶诗”开创了“和陶”的范本,引起后代大规模“和陶”创作。推广了陶诗的风格,并奠定了陶渊明的崇高地位。基本符合客观情况。   六.苏轼“和陶诗”与陶诗比较研究   总计5篇。其中张宏生《苏东坡的和陶诗》(《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4年第1期)、李华《陶诗与苏轼思想倾向比较》(《江西社会科学》1986年第12期)、李剑锋《苏轼〈和陶诗〉深层意蕴探论》(《九江师专学报》2002年第3期)这些论文或从创作阶段展开、或从诗歌题材切入、或从意象组织的方式入手,就苏轼“和陶诗”和陶诗的思想倾向、语言特色以及艺术风格等方面进行了比较,韩国学者安熙珍《苏轼“和陶诗”二题》(《学术研究》2004年第7期)也比较了苏轼和陶渊明,他认为,苏轼“和陶诗”在意象展开的方式上与陶诗有所不同,但在精神境界和意境层次上与陶诗是相通的,苏轼和陶不是“敛才就陶”,他所追求的不是诗歌艺术的完满,更重要的是精神境界的完成。此外,曾安源《苏轼的与陶渊明之间的师承关系初探》(《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则探讨了苏轼的和陶诗对陶诗的袭承关系。   这些论文继承了古人对于苏轼“和陶诗”评论的模式,更加细致地分析了苏轼“和陶诗”。避免了印象式的批评,做到了言而有据,对陶渊明本身的研究也起到推动的作用,只是研究方法还可以创新。   七.苏轼“和陶诗”部分研究   总计5篇。王启鹏《豪华落尽见真淳——苏轼惠州和陶诗浅谈》(《惠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1期)对苏东坡在惠州的共计15题37首的“和陶诗”进行了研究,对这类“和陶诗”的内容进行了归类,并对其艺术特色进行了概括。   王士君《浅论〈和陶饮酒〉在苏诗中的独特地位》(《菏泽师专学报》2002年第3期)认为陶诗中《和陶饮酒》20首的写作背景及写作心态与其他“和陶诗“迥异,造成了它与其他“和陶诗”的内容及风格上的显著差异。因此,在苏轼诗歌中具有独特地位,它是苏轼岭南诗的前奏,是此前苏诗与此后苏诗的转折点。   舒韶雄《景似情殊、境同感异——陶渊明〈游斜川〉与苏轼〈和陶游斜川〉比较阅读》(《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苏轼的“和陶诗”与陶渊明原诗有总体风格上的相似性,但因两人所处社会环境、人生经历、性格气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相似之中也有不同。通过陶渊明《游斜川》原诗与苏轼“和陶诗”的比较阅读,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种独特性。陈涛《境同情异、乐悲不一——由看苏轼、陶渊明之不同》(《现代语文》2006年第3期)也持相同观点。   朱小枝《贬谪人生中的田园——论苏轼“和陶诗”中的田园诗》(《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第7期)认为苏轼田园题材的“和陶诗”,通过发掘贬谪生活中的田园内涵,竟然奇妙地变成恬静安适的田园,成为弥漫北宋的诗文“乐”主题的生动的、富有魅力的呈现。   这类研究选取苏轼“和陶诗”的一首或几首,采取文本细读的方法,以小见大,较为深入地剖析苏轼“和陶诗”的个例,取得了一些成绩。然而缺乏宏观的视野,难免有不够全面之处。   八.苏轼“和陶诗”新方法新理论研究   总计5篇。日本学者横山伊势雄(《关于苏轼的“和陶诗”》,张寅彭译,《阴山学刊》1998年第2期)运用文学典型的理论分析:苏轼于穷极潦倒时所作的“和陶诗”,作为冷静地追求人类个性的生活方式的文学,是宋代古典文学的一个典型。王红丽(《试论东坡“和陶诗”的生命意识》,《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则从生命意识的角度研究苏轼“和陶诗”,认为苏轼在生命哲学发生转变之后,生命意识具体体现在:1、物质层面上,解决岭海人民缺衣少食的现状;2、精神层面上,为岭海地区文化传播做贡献;3、在当地长时间的反思中,东坡还意识到了实现其生命价值的最终方式——创作。张兆勇(《关于苏轼追和陶诗的追踪——苏轼“和陶诗”面面观》,《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从蜀学角度观照苏东坡“和陶诗”,认为:1、从积极的方面来说苏轼的“和陶诗”应是苏轼后半段蜀学思想的最丰富、最真切、最系统的材料。2、从消极的角度来说,苏轼的“和陶”弱点最明显在于苏轼“和陶”始终没有留意陶渊明的行年,亦即没有将陶诗理会成一个性情铺陈、人生感慨的序列,然后依照序列来对话陶潜。杨玲(《苏轼“和陶诗”与陶渊明的诗性对话》,《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体验·理解·对话——试用现代解释学阐释苏轼“和陶诗”》,《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运用现代解释学的方法阐述了苏轼带着他独特而深沉的人生阅历与诗性哲思浸入了对陶渊明的全面体验,“和陶诗”乃苏轼以“我”与“你”的主体间性的姿态对陶渊明理解与对话的产物。   这些文章有的采取了新的角度,有的采用了西方的新理论,是对苏轼“和陶诗”研究的新突破。然而理论与文本的结合有生硬的地方,值得进一步改进与完善。   九.苏轼“和陶诗”与他人“和陶诗”比较研究   总计1篇。高文《苏轼“和陶诗”与刘因“和陶诗”异同论》(《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第11期)分析苏轼与刘因“和陶诗”异同,指出相同点:1、苏轼、刘因的“和陶诗”均创作于他们人生最艰窘的晚景时期,“和陶诗”给了他们固守与自持的力量。2、苏轼、刘因的“和陶诗”均是在求得心理平衡的前提下,在自励自慰的复杂心态中完成的,都表现贫困的主题。3、苏轼、刘因的“和陶诗”都蕴涵哲理,富有理趣。不同点:1、苏轼“和陶诗”大多作于远贬惠、儋时期,刘因“和陶诗”均作于晚年在家乡讲学期间;苏轼“和陶诗”表明了自己从愚忠到觉醒的思想转化过程,刘因“和陶诗”则常常流露出一种疏离政治潜心隐逸的孤高心迹。2、苏轼“和陶诗”更多表现旷达与超然的心境,而刘因“和陶诗”则更多表现清高与空漠的隐士风范。3、苏轼“和陶诗”的理趣重在阐述儒道佛融通之理,刘因“和陶诗”的理趣则重在阐明哲学思辨之理。用苏轼“和陶诗”与他人“和陶诗”进行比较,目前只有这一篇论文。这是一个很好的思路,有利于突破现有的研究框架,取得新的成果。只是苏轼与刘因的可比性不够强,不如选取苏轼的亲友之作加以比较。   关于苏轼“和陶诗”的研究在众多前贤的努力下,硕果累累,无论是思想内容、艺术分析等传统方法,还是文化研究、心态研究、生命意识等新的角度,学者们都作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基本囊括了所有的问题。唯一的遗憾是缺少对苏轼与苏辙、晁补之、张耒同题“和陶诗”的比较研究。   参考文献:   [1]朱靖华.苏轼论[M].北京:京华出版社,1997.   [2]王水照.苏轼[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3]袁行霈.论和陶诗及其文化意蕴[J].中国社会科学,2003.   [4]高文.苏轼和陶诗与刘因和陶诗异同论[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   陈可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在全面阅读苏轼诗词作品的基础上,以《苏轼诗词中的人生哲理》为题,用小论文或散文形式写一篇1500字左右的文章_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在全面阅读苏轼诗词作品的基础上,以《苏轼诗词中的人生哲理》为题,用小论文或散文形式写一篇1500字左右的文章
在全面阅读苏轼诗词作品的基础上,以《苏轼诗词中的人生哲理》为题,用小论文或散文形式写一篇1500字左右的文章
  我国宋代大文豪苏轼,才高学博,其诗词无论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可谓多姿多彩,思想深邃独特.所作各体诗词无所不精,从苏诗词的内容取材极其广泛,有描写山水风景的、有同情民生疾苦的、有抨击时看事体现其政治观点的、还有抒发亲情友情和人生感慨的,无论哪类题材都蕴含了丰富的哲理,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对时代、对人生的理性思考.从一定意义上说苏轼的诗歌创作开拓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苏轼的哲理诗词的主要特征是形象的写景、抒情,且蕴涵着深刻的哲理.优秀的哲理诗词由于反映了作者对宇宙和人生真谛的探索,以及对社会理想的向往,因而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哲理诗词,中国古代诗词园地中的奇葩.异彩纷呈,独树一帜,是优秀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光茫四射的明珠.具有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和思想认识价值.哲理诗词,绒景物、形象、说理于一体,借景抒情,以情感人,喻事明理,以理服人,以其特殊的艺术魅力,揭示哲学领域中的某一命题和真理,从而达到传播知识、启迪智慧、感悟人生的目地.优秀的哲理诗词,总是艺术美和哲理美的完美结合,成为人类精神文明中的精品,洋溢着知识性、趣味性和启示性,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动的说服力.  苏轼善于从极平常的生活内容和自然景物中发掘其蕴含的深刻哲理.众所周知的《题西林壁》便是最佳佐证,苏轼在庐山横看一道道山岭连绵起伏,纵看一座座山峰高耸入云,于是陷入了对生活的深层思索,道出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一足以引起宋以后文人思考的极富哲理性的诗句.苏轼那“跳出来”的哲学思考,给了我们理智的启迪,它说明认识事物不能陷溺其中,而要超脱其外,从更高的立足点来观其全貌.  自然现象感悟到人生哲理,对人生的感受转化为理性的反思,这是苏轼迥异于其他诗人的地方.他在《和子由渑池怀旧》中写道:“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苏轼执着地探讨人生,在古人所谓“白驹过隙”、“奄忽若飙尘”、“譬如朝露”的短暂人生中,诗人善于发现人生真碲.诗句以雪泥鸿爪为喻,说明了一个发人深思的人生哲理:由于世途坎坷,沧海桑田,变幻多故,早年的经历、思想、抱负,有如雪泥鸿爪,毕竟会深印脑中,诗中饱含了几多感慨,浓缩了人生几多艰辛,回忆起来令人感慨万千,反映出诗人处在颠沛之中的乐观精神.  苏轼善于从大自然中寻求美的享受,领略人生哲理,也善于从客观事物中见出规律.他写景状物虽未言理,然而理却弥漫诗中.他在《慈湖峡阻风》中写道:“卧看落月横千丈,起唤清风得半帆.且并水乡欹侧过,人间何处不巉岩.”诗人坦言人生道路充满了“巉岩”,即使是极普通的社会生活中,也充满着复杂甚至尖锐激烈的矛盾,它告诫人们:只有认识“巉岩”,才能战胜它,而不至于面对它时手足无措,一蹶不振.苏轼的另一首诗“己外浮名更外身,区区雷电若为神.山头只作婴儿看,无限人间失箸人.”在对待自然界的雷霆的态度上,苏轼以超然物外的姿态表现出对生活中的庞然大物的蔑视.它启示我们:所谓雷霆之威,对于一个不以个人生命、浮名为重的人是不起作用的;世界上任何可怕的东西,并不是它真正可怕,只是因为人们怕它,如果不怕它,雷霆之声亦如儿语.  在一些完全是写景或抒情诗中,由于其说理深刻而具有情趣,其中的一些诗句成为全诗的警策之语.如《惠崇春江晚景》中“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春江水暖鸭先知”一句生动地写出了一个很普通的客观真理.它告诉我们:只有经常和某种事物相接触,才能最敏锐地发现它的任何细微的变化.苏轼的《饮湖山初晴后雨》更是脍炙人口,“淡妆浓抹总相宜”,启迪人们要善于发现美、认识美,更要学会欣赏美,而且要有认识美的自觉性和全面性.苏轼以美景比美人,以议论入诗,说明生活中的美是多元化的,对美的欣赏要全面领略,不要偏颇,诗中还表现了苏轼“浅深虽所得,无入不自适”的洒脱胸襟.  望采  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关苏轼的论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