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龙舟图片竟,千古咏离愁

孤城遥望家万里,一枕离愁无数由。金樽已空梦未醒,繁花开处血斑斑_百度知道
孤城遥望家万里,一枕离愁无数由。金樽已空梦未醒,繁花开处血斑斑
城遥望家万里,还是古人写的,繁花开处血斑斑这就是慕容雪村写的。金樽已空梦未醒,一枕离愁无数由
尤其繁花开处血斑斑之句,上面用娟秀的行楷写着这样一句话。 总之。 ” 没能找到更早的出处。” “那是一张口供专用纸。 推测就是慕容雪村写的,从用词意境上看,撕得缺口不齐,这些诗句早不过清末民国。金樽已空梦未醒,一枕离愁无数由,而且“半生恩仇半生花慕容雪村《天堂向左,深圳向右》有 “孤城遥望家万里,用词意境都不像古人的;从平仄上看应该是现代的,不过这几句诗的用词不够含蓄,血满衣时未到家”两句平仄犯了大忌(可以说完全错了),血满衣时未到家:半生恩仇半生花,繁花开处血斑斑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人离开家乡,在离别的席边仿佛看到了春风中的繁花似锦,金樽之中酒已尽,回首遥望已然在万里之外的故园,辗转反侧,深深的离愁使诗人枕上难眠,又微梦到梦里的故人再为他践行,诗人任然留恋梦中,那耀眼的红色,不愿醒来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主题2013年元旦—两汉文化看徐州(徐州—台儿庄—微山湖—芒砀山)&
&IP地址*.2.12.58&
&时间12-12-19 11:22:04
2013年元旦—两汉文化看徐州(徐州—台儿庄—微山湖—芒砀山)领队:同舟联系方式:壹三七0壹壹99肆73时间:日—日(周一——周四)人员限制:5-10人,(身体健康,具有2天以上短线旅游和1日轻装徒步经验,团队意识强。)。活动强度:0.5,纯考古文化休闲游。前言“秦唐文化看西安,明清文化看北京,两汉文化看徐州。” 作为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徐州历史文化遗存特别丰富,特别是古文化遗产中的汉代三绝,即汉墓、汉兵马俑、汉画像石。其中又以汉墓位列第一。  迄今为止,徐州汉墓已发掘清理近300座,在这些形式各异的汉墓中尤以十几座汉代王侯陵墓最具规模,而在这十几座王侯陵墓中,龟山汉墓以其规模的巨大,建筑的精美,神秘的色彩而独占鳌头。台儿庄的核心景点呢就是台儿庄古城。2008 年起,在纪念台儿庄大战胜利70周年的活动上,枣庄市投巨资恢复台儿庄运河古城。着力把台儿庄古城打造成为中国第一座二战纪念城市,打造成为沿运独有、国内乃至世界知名的文化旅游品牌。日前,山东枣庄台儿庄古城景区推出门票优惠政策,从12月14日至明年2月9日,原价每人160元的门票将按每人48元进行销售。微山湖由微山、昭阳、南阳、独山湖连接而成。面积1266平方公里,在山东省南部的微山县,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为山东省首批自然风景名胜区。微山钟灵毓秀,物产丰饶,名胜众多,自然风光秀丽,是一个巨大的天然公园,是著名的“一都两乡”,即中国荷都、北方水乡、铁道游击队故乡。芒砀山,即永城市芒砀山文物旅游区,位于豫、鲁、苏、皖四省结合部,是豫东边陲一座新兴的汉文化旅游胜地。它西依京九,东傍京沪,北枕陇海。有欧亚大陆桥之称的连霍高速公路纵贯其间。与西安、洛阳、郑州、开封、徐州、连云港、六大旅游城市一脉相连,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2002年被纳入河南省“三点一线”的黄金旅游带。文物旅游区占地十二平方公里,内括四大景区,三十个旅游景点,是中原“一线五点”旅游开发的重点。行程安排D1:12月31日(周一),北京——徐州,北京南站乘18:06 出发的高铁G201,硬座310元, 21:06到达徐州东站;或者北京南站乘17:15出发的动车D351,硬座215元, 22:05到达徐州东站;或北京站乘21:47出发的特快T63,次日05:05到达徐州站,硬卧185/191/197元,软卧286/298元。住徐州D2:1月1日(周二),游览龟山汉墓、楚王陵、汉兵马俑博物馆、刘氏宗祠、竹林寺、权谨牌坊、戏马台等徐州市内景点。住徐州D3:1月2日(周三),徐州——台儿庄——微山湖——徐州。住徐州D4:1月3日(周四),徐州——永城市芒砀山文物旅游区——徐州—北京。游览汉画像石艺术馆、淮海战役纪念馆、徐州博物馆(陈列楼、乾隆行宫、土山汉墓)。买18:00以后的火车返程。18:44 从徐州东站乘G154的火车回京, 21:29到北京南站,二等座310元。费用预算:1200元,往返高铁+包车+用餐+3天住宿+门票,AA制。装备要求:登山鞋,羽绒服,冲锋衣裤,袜子2双,30L背包,头灯,手台,1顿路粮(高能量、高热量、简单食品),2L水壶,各种证件。报名须知:仔细阅读绿野自助户外活动公约有详细户外履历,跟贴报名如:同舟报名1GG/壹三七0壹壹99肆73/1手台/仔细阅读活动计划,对自己行为负责。 否则无效!火车票购票注意:请在领队确认后再出车票,最好买往返票。 免责声明:本次活动为非营利自助户外活动。户外运动有一定的危险性和不可预知性。参加者对自己的行为及后果负完全责任。领队组除接受大家监督、有责任控制费用和公开帐目外,不对任何由户外运动本身具有的风险以及往返路途中发生的危险所产生的后果负责。凡参加者均视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如在活动中发生人身损害后果,赔偿责任领队组不承担,由受损害人依据法律规定和本声明依法解决。代他人报名者,被代报名参加者如遭受人身损害,赔偿责任领队组不承担。本声明中关于免除领队组责任及赔偿责任之约定效力,同样及于总领队、财务官。
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我也许不能改变现在,但可以改变未来。请为乡村小学的孩子们捐一本书,也许你可以改变他们的未来!我的博客.cn/s/articlel...[/sign]
这个贴子最后由 同舟 在 日 12:40:55 编辑
&主题徐州景点介绍:&
&IP地址*.2.12.58&
&时间12-12-19 11:26:28
景点介绍:小龟山汉墓  小龟山汉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江苏徐州市龟山西麓,为西汉第六代楚王襄王刘注(即位于公元前128年--前116年)的夫妻合葬墓。该墓为两座并列相通的夫妻合葬墓,汉墓分为南北两个甬道,长度分别为56米。二甬道长度差仅为11.90厘米,二甬道之间的距离19米,共有15个墓室,墓道和墓室总面积达到700多平方米,容积达2600多立方米。一走进南甬道,一束红色的激光从里面射出来,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保安措施,其实这束激光是为了让大家看清楚甬道的直度,整整56米长的甬道,精度居然达到了1/16000。南北二条的甬道平行向里开凿,二甬道距中轴线的偏差仅有5毫米,精度达1/10000。二甬道的夹角为20秒,误差仅为1/16000,要延伸到1000公里外的西安才会相交。通道地平面内高外低,内外高低相差527毫米,呈1/1000的坡度。现在还不知道当时是如何打出精度这么高的甬通,也是迄今世界上打凿精度最高的通道,二甬通中的墓室有洞口相通。南甬道为楚王襄王刘注墓,北甬道为其夫人墓,两墓均为横穴崖洞式。墓葬开口处于龟山西麓,呈喇叭形状,由两条墓道两条甬道以及十五间墓室组成,由人工开凿而成。墓室十五间,室室相通,大小配套,主次分明,总面积达700余平方米, 容积达到2600多立方全靠手工开凿。此墓工程浩大,气势雄伟,实为世界罕见,中华一绝。龟山汉墓  该墓于一九八一年二月被当地群众开山采石首次发现,同年十一月和一九九二年十一月,南京博物院会同徐州市文化局先后对北墓道及整个墓葬进行发掘清理。一九八五年,在文物普查工作中征集了该墓出土的刘注龟钮银印,从而揭开了墓主人的身份之谜。一九九二年七月筹建,龟山汉墓第一期保护工程已于一九九三年六月竣工。
龟山汉墓结构龟山汉墓为两座并列相通的夫妻合葬墓,其中南为楚王襄王刘注墓,北为其夫人墓,两墓均为横穴崖洞式,墓葬开口处于龟山西麓,呈喇叭形状,有南北两墓道,墓室由人工开凿而成。每条通道长56米,高1.78米,宽1.06米,沿中线开凿最大偏差仅为5毫米,精度达到1/10000, 南北通道相距19米,夹角为20秒,误差是1/16000, 通道地平面,内外高低相差527毫米,呈10/1000的自然坡度,是迄今世界上打凿精度最高的通道。每条通道由26块塞石分上下两层堵塞,每层13块,每块塞石重达6-7吨。 墓室十五间,室室相通,大小配套,主次分明,墓葬东西全长83米,南北最宽处达33米,总面积达700余平方米, 容积达到2600多立方。此墓工程浩大,雕凿精细,气势雄伟,实为世界罕见,中华一绝。千古之谜崖洞墓开凿之谜  龟山汉墓为典型的崖洞墓,其十五间墓室和两条甬道总面积共700余平方米,容积达2600多立方,几乎掏空了整个山体,在半山腰挖石修墓,其神奇堪与埃及金字塔垒石成墓相比肩,当时的汉代工匠是如何掌握山体的石质和结构,使得施工顺利进行?
龟山汉墓开凿之谜塞石之谜  南甬道在发现时由26块塞石堵塞,分上下两层,每层13块,每块重达6-7吨,石块间接缝紧密,连一枚硬币也难以塞下。据专家考证,汉墓的甬道在当时处于龟山的半山腰,且塞石的质地来源于西南很远的地方,它到底来源于什么地方?在当时生产力极为低下的汉代,古人又是用什么方法把这些庞大的塞石运来并塞进甬道?甬道设计施工精度之谜  墓葬开口位于龟山西侧,有南北两条甬道,甬道各长56米,高1.78米,宽1.06米,沿中线开凿最大偏差仅为5毫米,精度达1/10000;两甬道之间相距19米,夹角为20秒,误差仅为1/16000,如将其向西无限延伸,其交点将位于1000公里外的西安,这是迄今世界上打凿精度最高的甬道。甬道由26块重达6-7吨的塞石分上下两层封堵,塞石间排列十分紧密,连一枚硬币也无法塞进。且甬道两壁都磨如平镜。按当时的技术水平,如何修建这样的甬道?崖壁画之谜  楚王棺室北面墙上清楚地显示着一位真人大小的影子,它身着汉服,峨冠博带,作拱手迎宾状,被称为“楚王迎宾”。令人费解的是,这一现象是在墓室正式开放后逐渐形成的,而影子外却没有任何渗水痕迹,有人认为是由于岩石石质不同而形成,但它为什么偏偏出现在楚王棺室呢?星宿分布图之谜  刘注夫人墓室的前厅和棺室及石柱上都分别留有乳头状石包,分布走向呈不规则排列,绝非工艺点缀,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有人云它乃为上天星宿分布,还有人谓其为楚王襄王刘注上应天星,但楚王墓室顶部却没有,细考之,以上之论均不能自圆其说,这些乳状石包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刘注前殿未解之谜  刘注前殿位于整个墓葬的中心部位,是十五间墓室中最大的一间,面积达68.91平方米。象征楚王生前理政朝拜、宴饮宾客的大殿。中间的擎天石柱,高大粗壮,气势雄伟,恰好撑在南北甬道的中轴线上,构造之巧妙,令人叹为观止。该布局是巧合,还是另有寓意?7、壸门之谜:据专家考证,楚王夫人下葬应该是在楚王下葬三、四年之后,但楚王和夫人墓都是同时开凿完成的。当时,两个墓宫之间留有一道门,却未开通,直到楚王夫人下葬后,才由工匠们“开门寻夫”。能够建造此墓的能工巧匠,把两座墓宫勘测设计技术打造得天衣无缝,但在这里却留下一个让人无法理解的问题。这里是5个墓室中唯一一个开凿不规划的过道,楚王这边门小,夫人那边门大,使整个通道成为一曲尺形。有人说,这是在开门寻夫时找错了位置,凿到一半时才修正的。但是,在整个的15间墓室中,除了这一个过道外,没有一处发生误凿,为什么偏偏发生在这道只有两米厚的墙壁处呢?再者,就算开始是误凿。 龟山汉墓是我国古代的一大历史谜团啊!四大谜团  徐州龟山汉墓管理处为了更好地发掘龟山汉墓的历史文化价值,同时也为广大游客提供一个合理的解释,日前面向社会有奖征求“四大谜团”的答案。
龟山汉墓棺室龟山汉墓是第六代楚襄王刘注和夫人的合葬墓,工程浩大、建筑雄伟,充分体现了汉代粗犷豪放的美学风格。作为全国已知汉墓中极具科学文化价值和汉代特色的崖洞墓,它的建筑蕴含了汉代工匠的高超智慧和精湛技艺。  据了解,目前龟山汉墓主要有四大谜团尚未解开:  第一、汉墓的两条甬道长56米,沿中线开凿,最大偏差仅为5毫米,精度达1/10000,两条甬道相距19米,夹角为20秒,误差为1/16000,且墓道两壁都磨平如镜。按当时的技术水平,如何能修建这样的墓道?  第二、龟山汉墓为典型的崖洞墓,其15间墓室和两条墓道总面积达700多平方米,容积达2600多立方米,几乎掏空了整个山体。当时是如何掌握山体的石质和结构,使施工得以顺利进行?  第三、刘夫人墓室的前厅和棺室及石柱上分别留有乳头状石包,分布走向呈不规则排列,绝非工艺点缀,它到底是什么意思?有人认为它象征着照明的灯盏,还有人认为是象征着楚襄王刘注上应天星,但细考之,都不能自圆其说。  第四、楚王棺室北面墙上清楚地显示着一位真人大小的影子,它身着汉服,峨冠博带,作拱手迎宾状,被称为“楚王迎宾”。这一形象是在墓室正式开放后逐渐形成的。有人认为它是长期渗水所致,但影子外却没有任何渗水痕迹;有人认为是由于岩石石质不同而形成,但它为什么偏偏出现在楚王棺室呢?这也成为龟山汉墓的最大一谜。  龟山汉墓的这些不解之谜陆续提出后,国内不少专家和学者都表示出极大的兴趣,但尚未得出一个权威的论断。龟山汉墓管理处特向社会公开寻求有识之士探谜、破谜,对合理的解释将予以一定的奖励。楚王陵楚王陵是西汉早期分封在徐州的第三代楚王——刘戊的陵墓,它位于中国东部江苏省的徐州市三环路狮子山,四千余件兵马俑是楚王陵的重要陪葬品,它发现于1984年,时隔十年后,发掘了主人墓——楚王陵。楚王陵位于徐州东郊南麓,凿石为室,穿山为藏,墓室嵌入山腹内深达百余米。其庞大的规模、恢宏的气势、奇特的建筑结构,无不令人叹为观止,在国内外引起了轰动。楚王陵,经考证就是兵马俑主人楚王刘戊之墓。当年,刘戊参与“七国之乱”谋反未果,楚王家族为保自身利益,权衡利弊,劝其自缢,以死谢罪赢得中央王朝的谅解。他自杀后,楚国宫廷考虑到其是反国之王,一旦朝廷下诏书,必然不能享受王者之礼,于是匆忙将刘戊下葬,给中央政府一个“即成事实”,结果汉朝廷接受了这一事实。陵墓虽历经十九年修筑,但当刘戊下葬时,尚未修完,  
楚王陵  一座未完成的陵墓,一次仓促的葬礼,楚王陵因此把诸多的迷留给了千年之后的人们。  
楚王陵结构楚王陵主人的死因颇有悬念,而楚王陵地形制也出人意料。它坐北朝南,“依山为陵,凿山为葬”,陵墓直接开凿于山体之中。南北总长 117 米,宽 13.2 米,深入山下 20 余米,总面积 851 平方米,开凿石方量 5100 余立方米。宏大的地下玄宫几乎把山体掏空,工程浩大,气势磅礴,全国罕见,它应该是徐州地区所有汉代陵墓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好、出土文物最多、内涵最丰富、历史及文物考古价值最高的一处特大型西汉楚王陵墓。  楚王陵墓是模仿地面宫殿的建筑群体,结构复杂,形制奇特。整座陵墓呈南北中轴线对称式建筑布局,从外到内依次为三层露天垂直墓道,天井、耳室、墓门、甬道、侧室、前堂和后堂等。其中包括庖厨件、浴洗室、御府库、御敌库、钱库、印库、前厅堂、棺室、礼乐房以及楚王嫔妃陪葬室等大大小小墓室 12 间,其设施结构一应俱全,再现了西楚汉王奢侈的生活场景,也印证了汉代盛行的“视死如生”的丧葬观。  置身其中,古代陵墓所固有的阴骘气息,些许在心中漂移过一丝寒冷,但更多是感叹这一浩大工程竟是二千多年前古人靠铁凿、铁斧等简陋的工具,一凿一凿开山而成的!陵墓也是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遗存的载体,楚王陵还是一座地下文物宝库。虽墓主室曾遭盗掘,但墓中依然出土各类随葬器物二千多件(套),约万件。比如国内最精美的金缕玉衣,它所用玉片多达 4000 多片,而通常的玉衣用玉片约在 2100 片左右,而且这件玉衣所用玉片均为质量上乘的和田白玉,晶莹剔透,温和润泽,堪称绝品。另外,显示王者风范的赤金带扣、“月如水,声如磬,万里无云”的玉耳杯、“沧海月明珠有泪”的走盘珠;以及数百件青铜和铁制兵器……这批随葬品工艺精湛,令人叹为观止。  外墓道的主体部分。两侧的墙壁都是两千多年前的原始形制,是完全靠人工把整整一座山掏空形成的,这一段的平均深度达14米。  在前面墓道接口处,考古工作者清理了一座陪葬墓。这种在直墓葬入口发现陪葬墓的情况,在全国还是首次。在其中所出土死者佩带的印章上刻有“食官监印”四个字,说明此人是负责墓主人膳食方面的一个官员。  主墓室。四块塞石一组,一共四组、十六块塞石,呈“田”字形把墓道封堵了整整十米。可惜“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盗墓者们从天井东侧向西北方向挖盗洞,一直挖到墓门口,定位之准,比今天的考古斟探队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把右上角的这一组塞石打上牛鼻眼,用绳系住,像牵牛一样平拖出来,然后从这里直接爬进了主墓,因此没有发现后面的三间墓室。盗墓的时期很早,是在王莽篡位的时候—公元8年左右。当时的生产力十分低下,而这些塞石每一块都重达五、六吨,这样浩大的工作量,绝不是一两个毛贼、十天八天能干得了的。因此推测,这肯定是一次大规模的官盗。  在塞石的内侧有一块朱砂印文,写的是“第乙下阳,东方二,简道,广三尺九寸,高四尺半寸,寰丈五寸”。上面这段文字说明的是这块塞石所处的位置既它的尺寸大小,通过对这段文字的解读我们可以知道塞石是由内向外共分甲、乙、丙、丁四组,这一块就是位于第二组下面自东起的第二块塞石。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当时墓葬的设计者对每一块塞石的位置和尺寸都有准确的标注,可见西汉时期墓葬建设水平之高。  墓内出土了大量的铜钱,一共十七万六千多枚,墓室出土文物就很少。主要原因就是被盗墓者捷足先登,大件的金银器都已被盗,只剩下一些铜镜的残片以及铁甲片、铜箭头等。  墓室出土了三件非常漂亮的金饰。左边是镶有祖母绿的金带钩,中间是金狮头,右边是金鹈鸪。它们不但金质纯净,雕工也十分精美。但“黄金有价玉无价”,对面这对玉龙更有价值。可是为什么盗墓者没有拿呢?因为当时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之说,而且玉龙象征着王权,把它盗出去,买也没人敢买,留着还容易招来杀身之祸,所以盗墓者没敢拿走。  这座墓葬修得虎头蛇尾,外观十分宏伟,内部修凿却比较粗糙。在东面的地方,可看到明显的、正在打凿的痕迹,没有来得及完工。一般来说,棺材都应放在后室正中的地方,寿终正寝嘛。既然没有完工,只好移到了甬道东面的棺床上去了。汉兵马俑博物馆狮子山汉兵马俑是西汉第三代楚王刘戊的陵墓,位于其西侧300米远的汉兵马俑是它的一个组成部分,象征着卫戍楚王陵的部队,两处遗址距今已有2100余年的历史。汉兵马俑原是距今2150多年前的西汉楚国的第三代楚王刘戊的陪葬品,就像秦兵马俑是为秦始皇陵“骊山”陪葬的一样。汉代社会是一个视死如生的社会,人们认为人死以后,只是换了一个地方继续生活,因此生前所能享受到的一切物质待遇和精神待遇,死后都要想方设法带到另外一个世界里去,徐州的各座楚王墓中,粉仓、厨房、钱库、乐舞厅、会客厅应有尽有,就连厕所也制作得一丝不苟、设施齐全。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一些手握重兵的诸侯王和高级将领,死后自然希望能继续指挥千军万马,兵马俑就应运而生了。但是根据汉代的葬制,除非有立下特等功勋的人才享受用兵马俑陪葬,而且还要得到皇帝的恩准,目前国内发现的大规模兵马俑仅有三处,秦始皇兵马俑和咸阳杨家湾汉兵马俑,除此之外,就只有徐州发现的这一处。在徐州出现了这样大规模的兵马俑群,充分说明了汉代徐州在政治、军事上的特殊地位。徐州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汉代文化尤为发达,因为这里是汉代的开国皇帝刘邦的故乡,刘邦在政权刚刚稳定后,就委派他的弟弟刘交为楚王来管理这一地区。汉代初的刘交在同姓王中地位最高,加上高祖手下的文臣、武将多数是徐州人,这样的特殊背景,造成了徐州在汉代成为仅次于都城长安的政治文化中心,汉兵马俑是徐州发达的汉文化的一个有力佐证,它以无可替代的历史内涵告诉八方宾朋,“两汉文化看徐州”。星罗棋布的汉墓,巧夺天工的汉画像石,还有独具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的汉兵马俑,就像一颗颗璀璨夺目的明珠,闪烁在古彭城大地上,反映了汉代彭城人创造的辉煌的物质文明。刘氏宗祠:或许刘姓人士该来看看能不能找到自己的根所在竹林寺:又为静安寺,中国第一比丘尼,所谓比丘尼就是尼姑庵之意彭祖园位于徐州市南郊马棚山,占地520亩,原为果园,1976 年筹建时称南郊公园。因徐州古称大彭氏国,又有彭祖这位精通导引、擅长烹饪的长寿长者,故在1984年扩建时易名彭园,以象征徐州的悠久历史和古远的文明。1985年建成开放。  彭园共有五个景区二十二个景点。五个景区,即动物园区、植物园观赏区、景武湖区、游乐区和山林区。22个景点为:东大门、驻春苑、日月石、鼎鼐堂、戎安亭、锁云亭、虹桥龙吟石舫 、碧峰凝翠水榭、观鼎桥、彭祖石雕、乐复乐茶社、寿彭茶社、 寿彭饭庄、小红花火车站、八仙石、大彭阁、水禽湖、山水天全、水上世界、彭祖祠、碑园及最近建成的中日友谊樱花园。全园 建筑面积17527平方米,水面面积17000平方米,是一个自然景观 与人文景观兼备,以动物观赏与植物观赏为主要内容,游览与休息相结合的大型综合性公园。  动物园位于彭园南部,占地110亩,有造型迥异、风格不同的 动物笼舍20余组,动物75种。珍稀动物有东北虎、丹顶鹤、澳洲黑天鹅、袋鼠、鸸鹋等。 景武湖区占地70亩,除33亩湖面外,有观鼎桥、彭祖、石泉 坝、玉钓坝、虹桥、锁云亭、龙吟石舫等景点,其中观鼎桥最负 盛名。观鼎桥为双桥,在西大门东侧,桥身长32米,桥面宽13米。桥下有一汉白玉鼎。相传大禹划天下为九州,铸九鼎于国都, 传之为国宝。后一鼎没于泗水,秦始皇遣千余人求之未果。而今 河清波澄,万民乐业,以斯鼎复出喻祖国蒸蒸日上。  山林区包括马棚山的两个山头,面积150余亩,植物以侧柏为主,杂以黄连木、楝树、火炬树、银杏、黄栌等乡土色叶树种, 绿化覆盖率90%以上。景点内松涛起伏,苔藓蔽路,怪石嶙峋,游 人可尽情领略森林公园的野趣。今年新建的彭祖祠和修葺一新的大彭阁,为海外彭氏后裔来徐寻根祭祖,提供了场所。 植物观赏区包括驻春苑和樱花园,占地30余亩,有“水上世 界”、“疯狂老鼠”、“双人飞天”、“旋转木马”、豪华碰碰车等50余种游乐项目,为苏北地区最大的游乐场。 彭园西靠云龙山,东接烈士陵园,南临泉山风景区,交通方 便,服务周到,年接待游客120余万人次。云龙湖戏马台戏马台位于徐州市中心区户部山岗上,是历史文化名城徐州现存最 早的古迹之一。公元前206 年,盖世英雄项羽灭秦后自立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即今徐州),于城南的南山上,构筑丛台,以观戏马、演武和阅兵等,故名戏马台。  历史上各个朝代在戏马台场地上营建了不少建筑物,诸如台 头、三义庙、名宦词、聚奎书院、耸翠山房和碑亭等。随着岁月 的流逝,时移世变,昔日的建筑物已湮没殆尽。现经整修,戏马 台以巍巍壮观,重光溢彩的面貌,迎接海内外游客。 戏马台布局依山岗地形,逐步上递,错落有致。经山门,照 壁上有“拔山盖世”篆刻大字。东侧高台基上,置有铜铸巨鼎一 座,上镌“霸业雄风”。鼎呈长方形,双耳四足重6.5吨,高2. 25米,长1.91米,宽1.51米。鼎腹铸有歌颂项羽历史功绩的《 戏马台鼎铭》铭文一篇。一道琉璃瓦檐赭墙,连接东面两处古朴 典雅的四合院。 东院称“楚室生春”院,由穿廊、雄风殿和东西配殿组成。 殿前立有西楚瞩王项羽的石雕像,高2.85 米,顶盔贯甲,足踏 岩石,迎风雨立。雄风殿为“楚室生春”院正殿,殿前卷棚抱厦 的两根蟠龙柱,系珍贵文物,是戏马台建筑群中留存的古老构件 之一,雕工粗犷,造型生动。雄风殿后壁上嵌有一组“西楚春秋 ”壁画,长14米,高1.3米,再现了项羽英勇悲壮的一生。 西院称“秋风戏马”院。戏马堂是该院的主殿,堂周环以回廊,24根丹柱绕堂排立,四壁为雕花窗棂。堂中屏风为“秋风戏 马”图;反映当年项羽在虞姬陪侍下,观看士卒驰马操练的场景。 东配殿的壁画,由144 块大小不等的正方形和长方形砖坯雕刻烧 制而成,长9米,高2米。项庄舞剑画面,描述了当年鸿门宴的紧 张气氛。西配殿为一大型壁画,勾勒了兵败垓下后霸王诀别爱姬 的离愁场景。 戏马台台名碑石树于台顶重檐六角亭的风云阁内,碑石高 2 米多。“戏马台”三字为明代徐州兵备右参政柳城莫与齐所书, 笔峰苍劲遒劲,为当年旧物。 崇台位于戏马台顶、风云阁后。由于地势较高,登台四眺, 古城尽入眼帘。 戏马台北侧有曲廊、追胜轩、集萃亭和系马桩、鸟骓槽等景 点。曲廊内嵌有历代文人雅士吟咏戏马台的诗词石刻50余通,多 出于古今名家之手。徐州博物馆徐州博物馆,由陈列楼、乾隆行宫、土山汉墓三大展区组成。
唐碑亭陈列楼有八个展厅,陈列内容有《古彭之宝--徐州文物精华》、《俑偶华彩》、《邓永清收藏书画》、《清式家具》等,陈列各类文物精品近千件。  楼内还有展厅、学术报告厅、内外宾接待室、旅游纪念品中心等;乾隆行宫及碑园陈列汉至唐代墓志、石幢和唐宋时期书法名家的法贴刻石近百方,是一处典雅秀美的文物园林。土山汉墓曾出土银缕玉衣、鎏金兽形砚等珍贵文物,为东汉时期分封在徐州的某代彭城王夫妇的陵墓,也是徐州市区发现的唯一东汉诸侯王墓;徐州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博物馆,承担着本地区的考古发掘、文物收藏、陈列宣传、科学研究等任务。常设展览
陈列楼内为主展区,其常设陈列有“古彭之宝”;“俑偶华彩”;“清式家具”;“邓永清捐赠明清书画”等。  其中,“古彭之宝”是徐州博物馆的基本陈列,由徐淮初曦、汉室遗珍和史河流韵三个单元五个展厅组成,展出各类文物近千件。重点展出近年徐州考古发掘的新成果,即众多楚王(彭城王)的金银,铜铁,玉石器及楚王的浴间,厕所等。极为珍贵的有多套楚王,列侯使用的腰带金扣,楚王的成套银质和鎏金浴具等。  “天工汉玉”展出馆有:玉棺、金缕玉衣、玉面罩、玉枕等葬玉。玉卮、玉高足杯、玉耳杯等成套玉酒具;S形龙、连体龙、蟠龙、飞龙等各种造型的龙形玉佩。玉戈、玉钺等玉兵器;铜丝玉豹、玉熊等精美玉雕动物;各类玉具剑饰;各种形制的玉璧、璜、瑗等玉礼器。这是我国目前唯一的出土汉玉常设展览。重点介绍  《古彭之宝--徐州文物精华》展览分为《徐淮初曦》、《汉室遗珍》、《史河流韵》三个单元五个展厅组成。其中《徐淮初曦》陈列徐淮大地出土的自新石器时代至秦代的陶器、石器、玉器、骨器、和铜器120余件。其中有邳州大墩子遗址出土闻名遐尔的彩绘陶器、反映南北文化交汇的新沂花厅遗址出土的良渚文化封格玉器和大汶口文化陶器、邳州戴庄九女墩战国墓出土的青铜器等,在现了徐州先民生产生活的场景。徐州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两汉时期有着特殊的政治、经济地位。诸侯王、列侯及皇亲贵戚凿山为藏的巨大洞室墓、石室墓虽屡遭盗掘,仍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揭示了两汉文化的丰厚内涵。  《汉室遗珍》包括三个展厅,分别陈列铜、金银器,玉器和陶石器。第一展厅陈列铜、金银器等文物珍品西汉腰带金扣、龟钮银印、鎏金兽形砚、铜牛灯、铜鼎等150余件。“天宫汉玉”是《汉室遗珍》第二展厅,展出徐州出土的玉器珍品西汉金、银缕玉衣,玉棺、玉卮、蟠龙玉佩等130余件。汉玉以其巧夺天工、精美绝伦饮誉于世。汉代楚国制玉业十分发达,徐州出土的汉玉代表了中国汉代玉器制作的最高水平,被评为95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首的徐州狮子山楚王陵出土的玉棺用2000余块玉片镶嵌而成,而与此相似的满城汉墓玉棺仅有200余块玉片镶嵌,狮子山玉棺为全国仅有的两具玉棺中最为精美的,与其一起出土金缕玉衣由4000多片新疆和田白玉用金丝穿缀而成,堪称稀世珍品。《汉室遗珍》第三展厅展出古代陶器、石器文物近百件。原始青瓷、釉陶、漆陶、大型实用陶器、各种铁器和石制建筑构件展示了粗犷豪放、恢宏博大的楚汉雄风。汉墓的复原陈列,使观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古彭之宝--徐州文物精华》第三部分是《史河流韵》,展出魏晋南北朝至青代的瓷器、铜器、金银器等140余件。反映出在这19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徐州战乱、水患频仍,经历了衰落至中兴的曲折历程。  《俑偶华彩》展出了汉至宋代的各类陶俑艺术精品210余件,有西汉乐舞俑、彩绘仪卫俑、北朝彩绘女立俑等。陶俑是中国古代造形艺术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徐州出土的陶俑,内容丰富形式多样,j具有独特的地域性。西汉北洞山楚王墓出土的彩绘仪卫俑是中国出土彩俑的佳作,曾参加国家文物局主办、故宫博物院承办的“全国出土文物精华展”,得到很高评价。北朝俑是徐州地区出土陶俑的又一杰作其样式和色彩都是同时期出土陶俑中最精者。汉俑朴拙凝重,北朝俑清秀端庄,隋唐俑丰满雍容,体现了不同时代人们的艺术风尚和审美观念,呈现出不同民族的不同风格,在雕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众多的汉代至宋代的陶俑为研究当时的官制、服饰、雕塑艺术等提供了实物资料及心理和视觉的享受。《邓永清收藏书画展》和《清式家具》所展出文物均为精品,具有鲜明的艺术和时代特征。  此外,该馆艺展厅还不定期举办考古新发现展览,专题文物和艺术品展览。汉画像石艺术馆 徐州是中国汉画像石集中分布地之一,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是收藏、陈列、研究汉画像石的专题性博物馆。
徐州汉画像石老馆(北馆)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位于风景秀丽的云龙湖畔,占地3万平方米,收藏珍品汉画像石1400余块,由当代艺术大师李可染先生题写馆牌,于日建成开放。 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二级博物馆。  2007年新馆建成,新馆、老馆毗邻。老馆(北馆)为仿汉唐建筑,新馆(南馆)为现代建筑。建筑风格古朴庄重、粗犷雄浑,仿汉代建筑风格的汉阙作为建筑语言符号,蕴含着时空的神秘;内部设施完善,有中央空调、直升电梯、学术报告厅、视频放映厅、数字监控等现代化设备,展品布置新颖,采用立体摆放、墓室复原,灯饰照明等手段,烘托汉画像石恢弘的气势。  新馆展出的画像石主要是1990年以后新收藏的文物精品,老馆仍然保留原来的风格,展出文物精品187块。新、老馆有机结合,珠联壁合,共计展出画像石600余块。新馆陈列的主题为“大汉王朝——石上史诗”,有“神道天路、祠堂敬祖、天工神韵、汉石春秋、千秋地宫、碑刻题记”六大部分,用馆藏精品画像石,解读汉文化中所包含的魅力,诠释两汉文化的灵魂。文物按照科学分类,由12个小单元展现汉代社会衣、食、住、行、征战比武、乐舞百戏、神话故事等社会百态,再现一个大气磅礴的时代,整个展览充溢着恢弘的史诗气氛。
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新馆(南馆)徐州汉画像石雕刻浑厚有力、画风质朴简洁,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雕刻技法有阴线刻、浅浮雕两种。线刻细腻真切,有阴柔之丽,浮雕浑雄苍健,有阳刚之美。  徐州汉画像石丰富的内容,真实地再现了汉代政治、经济、文化、信仰等各个方面;精美的雕刻,使它在中国美术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参观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犹如置身于瑰丽的历史画廊之中,能给您带来知识的启迪,艺术的享受。淮海战役纪念馆为了纪念解放战争时期三个大战役之一的淮海战役(~)的伟大胜利,弘扬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和英雄们的革命精神而建立的纪念馆。1959年国务院决定兴建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1960年奠基,日建成开放,馆址位于江苏省徐州市南郊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园林内。权谨牌坊
又称“权氏宗祠”,是徐州解放后保存下来的唯一的宣扬忠孝名人的纪念性建筑物。原坐落在徐州市统一街北街,始建于明宣德二年(1427年),现在重建于户部山三层状元街东侧。权谨,字仲常,徐州人,是载入《明史》的“孝义”典范人物之一。明永乐年间任青州府知县(今山东境内),为政清廉,以荐历光禄署丞。后被仁宗召拜为文华殿大学士,太子太傅.宣德元年任通政使司右参议。曾参与编撰徐州最早的史书《彭城志》。因母年事已高,辞官归家,奉母至孝庐墓三年,而传为佳话.宣宗帝下诏在彭城建权氏忠孝祠堂,并御赐金字匾:“圣旨”。“钦赐权孝公坊,“天朝元辅”,“忠孝名臣”、“中原文献”,予以旌表。
在徐州诸多姓氏中,彭城权氏以孝闻名。权姓是冷姓,未进百家姓前一百位,然而明朝文华殿大学士(宰相)、太子太傅权谨的孝德、承载着孝义的权谨牌坊在徐州妇孺皆知。
权氏受姓久远,当在商殷武丁之际。史载,商高宗武丁有儿子被封在权国(今湖北省荆门县东南),后权国人及国君的后人就以国名为姓氏,称为权氏。权氏原是颛顼帝之后,子姓,是商武帝后裔。春秋时期,权国被楚国吞并,楚武王封斗缗为权县尹,治理权国,后来斗缗率领权国遗民谋反作乱告败,自己身死于此。斗缗的子孙以祖先的封地作为姓氏,故权氏后人奉武丁为权姓的得姓始祖。权姓堂号为贞孝堂。贞是对国之贞,孝是对亲之孝。相传唐时在安禄山幕中做事的权皋发觉安禄山谋反,怕祸及父母,就装病携亲离职而去。刚渡江,安禄山就起兵了。唐玄宗曾召他做监察御史,恰逢权母重病,客居洪州,权皋坚辞不受。后又有人多次想拜权皋为官,他都以侍母为由固辞。权皋生前一心事母,对国家贞,对父母孝,死后被谥为“孝贞”。彭城《权氏族谱》载,权族历经周、秦、两汉、三国、两晋,因年代久远,祖先失传。到东晋升平年间,在前秦苻坚朝官居右仆射、封安丘公的权翼,为彭城权姓有史可考的始祖,迄今一千六百多年。此权系居住天水略阳,权姓遂将天水郡作为郡望(天水郡为西汉初设置,相当于今甘肃省天水、陇西以东地区)。权族唐时迁居河南,宋朝又迁河间,继而迁居东昌府,即今山东省聊城。明朝洪武初年,权谨随父由沂州迁来彭城定居,至今六百余年,已传二十世。
权谨,字仲常,祖籍天水略阳,明洪武初年随父迁居徐州,十岁丧父,在母李氏的辛勤训诲下,刻苦读书,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被荐授为青州乐安知县。越十载,迁光禄寺署丞。后因母年事已高,辞官归家,备尽奉赡。其母死后,权谨守墓三年,朝夕哭奠,孝感朝野。地方郡守闻知后上奏京城,明仁宗皇帝遂传旨,令群臣效法,权谨成为当时闻名的“孝子”。权谨不但是载入《明史》四十六名“孝义”的大孝子,也是当时才华出众的文人。权谨晚年授文华殿大学士、太子太傅,在宫廷内担任过皇太子的老师,并参加过明正统《彭城志》的编撰工作,并为之作序。(明正统《彭城志》为现存的第一部徐州郡志手抄本,现存于北京图书馆,徐州博物馆有复印件。)权谨年七十七而终,然其遗风长存。明宣宗皇帝命地方官员在徐建权孝公坊,以垂范名。
权氏家族分居徐州城乡各地,常以“权谨祠坊”为中心聚集联络。权谨牌坊,又称“权氏祠堂”,始建于明代宣德二年(1427年),是徐州历史上唯一的歌颂封建礼教忠孝名人的纪念建筑物。权谨牌坊初建于城西北隅池沼旁,天启四年(1624年)徐州大水,原建被淹。清顺治初年,地方官吏奉旨修建,将牌坊迁至统一北街,后又多次修复改建。权谨牌坊由牌坊、大殿、配房三部分及三者形成的院落构成。牌坊座西朝东,最东为牌坊,上有门楼,其龙凤板上篆书“圣旨”二字,过道为三间,门额上有明仁宗旌表权谨的“天朝元辅”、“中原文献”、“忠孝名臣”12个大字,大殿位于牌坊西,正殿门两侧红抱柱有金字楹联:孝以作忠,品重先朝荣宰辅;功而兼德,名垂后世耀门楣。此为清乾隆帝南巡御赐。人世沧桑,权谨牌坊久疏修缮。1987年,徐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权谨牌坊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权姓代表数十人议定,将先祖权谨牌坊献与国家,以利对历史文物的管理和保护。权氏家族后裔还将长期保存下的《权氏族谱》、牌坊图等资料捐献给国家,对研究历史有一定价值。是年,市政府出资,按明代牌坊的样式进行修复。1997年,彭城广场扩建时,权谨牌坊被拆除。2004年底,户部山郑家大院北边,权谨牌坊悄然而立。新刻的石碑泛着青光,高大的门楼散着新鲜的漆味。穿梭于灯红酒绿之中的往来游人,不知有几人能注意到这处青涩的新古董,及其背后的诸多旧事。&明史&权谨传
《明史》卷二百九十六 列传第一百八十四
权谨,字仲常,徐州人。十岁丧父,即哀毁,奉母至孝。永乐四年荐授乐安知县,迁光禄署丞,以省侍归。母年九十终,庐墓三年,致泉涌免驯之异。有司以闻,仁宗命驰驿赴阙,出其事状,令侍臣朗诵大廷,以示百僚,即拜文华殿大学士。谨辞,帝曰:“朕擢卿以风天下为子者,他非卿责也。”寻扈从皇太子监国南京。宣宗嗣位,以疾乞归,改通政司右参议,赐白金文绮致仕。子伦,举永乐中乡试。养亲二十年,亲终不仕。伦子宇,父母卒,皆庐墓。成化十二年亦获旌。 “孝以作忠,品重先朝荣宰辅,功而兼德,名垂后世耀门楣”。
----- 清乾隆帝御赐权谨去世后,其孙以权谨为一世祖,始创家谱,因而形成权姓家族世系分明、宗派不紊的谱系。嗣后又续修五次,由于历史变迁,前三修皆无存。现存四修谱成于光绪五年,为权台村权兴汉在文革烈火中抢出,悉心保存。五修谱成于1919年,现存两部亦是权家人历经浩劫保留下来的。为使之流传后世,权族人经公议后,将族谱捐给市博物馆保存,博物馆又复制若干交还权族。权姓在清乾隆二十八年续修族谱时,创定世数排行诗一首,后在1919年五修族谱时,有部分增删改动。岁月更迭,至今权姓已用去十余字。为使权族瓜瓞绵延,后世班辈有序可循,在六修家谱中,经四乡权族讨论,班辈修改为:立廷兴启泰,勤学继懋修,怀贞程济美,宏文开吉昌。忠孝延世泽,嘉惠润甘棠。先则克奉绍,祖德耀崇光。
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我也许不能改变现在,但可以改变未来。请为乡村小学的孩子们捐一本书,也许你可以改变他们的未来!我的博客.cn/s/articlel...[/sign]
&主题台儿庄—微山湖—芒砀山景点介绍&
&IP地址*.2.12.58&
&时间12-12-19 11:27:25
台儿庄古城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包括11个功能分区、8大景区和 29个景点,按照“大战故地、运河古城、江北水乡、时尚生活”的定位,遵循“存古、复古、创古”的理念,将保存下来的大战遗址、古城墙、古码头、古民居、古街巷、古商埠、古庙宇、古会馆等历史遗产科学地进行修复。它集“运河文化”和“大战文化”为一城,融“齐鲁豪情”和“江南韵致” 为一域,是极具人文魅力的旅游目的地,是沿运独有、世界知名的旅游休闲度假区。另外呢,有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台儿庄大战战事陈列馆烈士陵园。李宗仁史料馆,贺敬之文学馆。另外就是运河湿地公园。可以看看古运河。在古城内可以很方便地乘坐游船到达各处,比如大夫第、山西会馆、闽丰号、天水堂等。【票价】:单程60/位、往返80/位【路线】:游船码头——复兴广场码头——王公桥码头【运营时间】:8:00——22:00餐饮:古城内遍布很多餐饮小吃:1.杨宁集团运河小吃城:杨宁集团运河小吃城地处台儿庄运河古城C区月河岸边,东临关帝庙,主要经营运河风味特色小吃,是品尝枣庄当地特色小吃的首选。2.文汇酒楼:文汇酒楼主营特色运河全鱼宴,每天精选上等运河活鱼,鱼肉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菜品多达上百种。住宿:古城内有许多特色酒店宾馆,便于观赏夜景:1.民国风情客栈:民国风情客栈 紧邻美食、表演、娱乐为一体的复兴广场,吃喝玩乐尽在眼底,酒店整体为古朴典雅而又气势恢弘的欧式建筑风格。2.正昇园:地处繁华的台儿庄古城景区内,古运河环绕,毗邻关帝庙,近靠古城南门、东门,交通、购物、游览极为方便,特别适合观看夜景。乘坐游船游览涛沟河下游段、峄城大沙河分洪道下游段,以及两河口之间的京杭运河段等河流湿地。餐饮:湿地公园内餐饮不是很方便,建议大家自备一些食品。微山湖(一)风光秀丽  景以水润,境以山幽。微山湖境内湖光、山色、岛屿、森林、荷花荡、芦苇荡等自然景观资源丰富、独特,微山湖的美是一种天然的、综合了野趣与柔情的美。凤凰山、桃花山均依湖而立,湖光山色相映,森林山泉一体。登临高处,驻足山崩,远山近水尽收眼底;晨曦初露,湖面浮光跃金,白帆点点;夕阳西下,落日衔水,山岛镶金。初春,湖水澄碧,点点渔帆似在银绢素帛上滑动;盛夏,微山湖中接天荷叫,如伞如盖,红荷映天日,有亚洲最大的湿地公园----微山湖湿地公园。  缕缕馨香沁人心牌:金秋时节,蒹葭苍苍,菰草金黄,水天一碧,渔歌悠扬,摘菱采莲的船儿满湖穿梭一片丰收景象;寒冬,辽阔的湖面寒霜百里,静寂无声。冰封太湖,会偶见装了冰撬的小舟轻轻滑向冰面,凿冰捕鱼。微山湖水面辽阔,气候温和,水产资源丰富,其中四个鼻孔金鲤鱼为微山湖的特产。最蔚为壮观的当数湖上的10万亩荷花了,每至盛夏,湖面上花团锦族,争奇斗艳,荷香四溢,沁人心脾,游人进湖,纷纷发出“黄山归来不看岳,九寨沟归来不观水,微山湖归来不赏荷”的慨叹。每年八月份都要举办一届微山湖荷花艺术节暨经贸洽谈会,届时,佳朋云集,大家游湖赏荷,揽胜寻古,与渔民同乐,别有一番情趣。(二)人文荟萃  微山历史悠久,古迹众多。南阳古镇风貌风韵犹存,留传着许多动人的传说和传奇故事。历史遗迹有微山岛三贤墓、两城伏羲陵、伏羲庙、鲁桥仲子庙、马坡梁祝墓、郗山郗公墓、古木兰寺等。三贤墓坐落于微山岛上,三贤墓即:殷微子墓、春秋目夷墓、汉张良墓。微山湖即由微子而得名,微子名启,殷纣王的庶兄。纣王无道,微子数谏不听,愤而出走,死后葬于微山岛,从此,人们称为微子山,或微山。微山湖形成之后,又依山名取为微山湖。目夷墓距微子墓约一公里,目夷字子鱼,微子十七世孙,春秋五霸之——的宋襄公的庶兄,是古代著名的军事家。其战略思想可从人谙热的《子鱼论战》中窥见一斑。因为他景仰先祖微子,死后便葬于此地。张良墓位于微山湖文化园内,是三墓中最大的一座。张良宇子房,汉初杰出的军事家,曾帮汉高祖刘邦建立了汉王朝。刘邦称赞他“运筹帷幄中,决胜千里外”。墓前有清乾隆二年(1737年)所立石碑一幢,上书“汉留侯张良墓”。民间传说,张良为防盗墓,曾命人一夜造墓108座,以为疑冢。张良墓确有多处,但张良的封地留城在微山岛西约公里处,晚年又避居在封地,死后葬于此,应该是很有可能的。(三)革命遗迹  微山湖是著名的抗日根据地,铁道游击队和微山湖大队、运河支队等抗日武装,芦荡飞舟,巧设鱼钩阵,扒火车,炸桥梁,涌现出许多可歌泣的英雄事迹,刘知侠的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即取材于此。一曲(微山湖上静悄悄》使微山湖名扬中外。微山湖抗日英烈纪念园就是为纪念这些抗日武装而建立的。分为两大部分;铁道游击队纪念碑和纪念馆。纪念碑碑体由帆船、人物形状组成,其中有三尊铜铸铁道游击队队员,有的怀抱琵琶,有的持枪站立,分别位于船头帆下,意为铁道游击队胜利归来。给人一种太阳快要落山的安谧气氛。纪念馆采取全景式壁画、大型雕塑、革命文物、图片资料、现代数码,声、光、电造型艺术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全面展现了当年的战斗和生活场景。纪念园现已被命名为济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山东省国防教育基地。(四)物华天宝  微山湖素有“日出斗金”之盛誉。湖内有鱼类78种,水生经济植物74种。尤以微山湖甲鱼、四鼻孔鲤鱼、麻鸭及微山湖无铅松花蛋、灰蛋、荷香妙龄鸭、五香扒鸭等最负盛名。微山鱼宴名播大江南北,吉祥长寿,漂汤鱼丸,八宝元鱼汤、麻鸭卧雪、南阳烧野鸭、筒子鱼、老鳖靠河沿、乾隆玉面等地方传统名吃,深受全国各地人士喜爱。  优美的水乡风光,世代的渔猎生活,淘冶了湖上渔家人的情操,滋养了他们独特的生活习俗。走进微山岛民俗村。您会品尝到渔家人亲手做的渔家饭菜,住一宿散发着渔家气息的土炕,领略渔乡特有的风土民情,白天我们可以荡舟在荷间、苇丛、柳下、垂钓在湖边渡头,听渔歌对唱,赏采莲新歌,或者参加渔家人特有的鱼鹰捕鱼表演,去生态观光园采摘果实:夜晚我们可以临风听浪,赏万家渔火、观朗月繁星,您也可去篝火晚会凑凑热闹,听听渔家端鼓腔、山东快书、琵琶弹唱,看渔家歌舞,玩民间游戏。最热闹的要数渔家婚礼了。在春和景明的三月,在气清云白碧水天蓝的中秋,湖面上泊一簇船,船间飘红旗彩帜,有“物子”  高高挑起,有乐声依依,有笑声哗哗,在红男绿女,有船载宾至,那就是举行湖上婚礼了。只只船头上,摆满了鱼鲜美酒,笑声沾酒饮,饮酒发笑声,如有船厂驶过,好客的主人还会邀上您饮一杯喜酒,或者隔船抛过来一包喜糖,共贺青年人新婚之喜,共享生活的甜蜜。入夜,只只船上挂上桅灯,酒红灯红,洋洋喜气飘夜空。如果你累了,需要休息,就请身躺渔家旅馆那简陋而又充满温馨的床铺上,让无边的波韵伴您进入香甜的梦乡。旅游开发  微山湖正以其独特的湖上风光、人文景观和民俗风情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  微山岛上村村通公路,通讯便捷,开通了国际国内直拨程控电话。出入微山岛极为便利,装载汽车的渡轮单程只需15分钟,出岛后乘车1公里即驶入104国道。  微山“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因电影《铁道游击队》而闻名全国的微山湖位于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高楼乡境内,南北长150公里,东西宽620公里,由微山、昭阳、独山、南阳四个彼此相连的湖泊组成,它承纳了鲁、苏、皖、豫四省八个地区的来水,有40多条河中,形成了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  微山湖旅游始于上世纪80-90年代,一直以微山岛、万亩荷塘、天然湖泊、野生禽类、藻类吸引了祖国各地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并获得了好评,为了加快旅游步伐和发展进度,2006年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渔家水街,短短的时间,发展迅速,吸引了祖国各地的旅游爱好者前来观光旅游,游客接待量逐年攀升,并在微山湖周边地区形成了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中央电视台、山东各大电视台、地方台等广告媒体多次给予宣传报道,得到了许多赞许的目光。编辑本段旅游指南  最佳旅游时间:每年7-9月,十万亩荷花开遍湖中,蔚为壮观。7-8月份还是捕鱼季节,此时来微山湖既可欣赏荷花、还能品尝时鲜。一年一度的荷花会每年8月在荷花景观最集中的小微山湖举行。  门票:微子庙20元,铁道游击队20元,其他景点免费。  交通:从徐州北上,可在104国道塘湖站下(5:40-16:40,每日22班,40分钟车程,票价5元),搭三轮摩托到微山湖码头,租摩托艇观赏荷花,然后上岛。芒砀山[mángdàngshān]历史悠久,文物荟萃。孔夫子避雨处、夫子庙、陈胜墓、张飞寨、汉高祖斩蛇碑等不胜枚举。最令人叹为观止的西汉梁国陵墓群,斩山作廓,穿石为藏,结构复杂,气势恢宏,宛如庞大的地下宫殿,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其中梁孝王王后墓长2l0米,是迄今国内发现的最大石室陵墓。汉墓中出土的壁画、金缕玉衣、鎏金车马器、骑兵俑、精美玉器等众多文物,实属稀世珍品,艺术瑰宝,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研价值。富有神奇色彩的汉高祖斩蛇起义纪念碑,夜间光照显现刘邦高大威武幻影,堪称天下奇观。目前,芒砀山文物旅游区建设初具规模,永城人民箪食壶浆以待宾朋,热诚欢迎国内外游客 到此观光,共沐古代文化之露润,饱览旅游景区之名胜。  逶迤起伏的芒砀群山,占据茫茫豫东平原制高点,错落突兀的十三座山头,从古至今素有十三座“仙女峰”之美称。  历史古籍记载芒砀山(6张)《史记o高祖本纪》:“ 秦始皇常曰‘东南有天子气’,於是因东游厌(通“压”)之。 高祖即自疑,亡匿,隐於 芒砀山泽巖石之闲。”  西汉刘向《列仙传》:“山泽深固,多怀神智。有仙人涓子,主柱隐芒砀山得道”  唐 李白 《丁都护歌》:“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  唐 韩愈《苦寒》诗:“芒砀大包内,生类恐尽歼。  李贺《舞曲歌辞o公莫舞歌》:“芒砀云瑞抱天回,咸阳王气清如水。”   《水浒传》 第六十回: “公孙胜芒砀山降魔 晁天王曾头市中箭。”   《三国演义》第十四回:“血流芒砀白蛇亡,赤帜纵横游四方。”   “高皇手提三尺雪,芒砀白蛇夜流血;平秦灭楚入咸阳,二百年前几断绝。”编辑本段区位交通 芒砀山交通十分便利,东距徐州约80公里,西距商丘96公里,南距永城市区33公里。310国道、永砀公路、商萧公路、连霍高速公路贯穿其间,把芒砀山文物旅游区与周边城市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徐兰客运专线在芒山镇设永城北站更是促进了芒砀山的交通便利。编辑本段文化  芒砀山文物旅游区文化内函厚重,人文景观遍布,不同时代的文物古迹几乎涵盖了中国历史演变的全过
芒砀山斩蛇碑程。这里有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在此避雨晒书的夫子崖,有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农民起义领袖陈胜之墓和郭沫若手书碑文;有三国猛将张飞在此筑寨伐魏的张飞寨;有水浒英雄李衮、项充、樊瑞聚义的三圣殿、更有汉高祖刘邦在此斩蛇起义后成就大汉四百年帝业留下的众多遗迹,如高祖庙、刘邦斩蛇处,御龙泉、紫气岩、皇藏峪、赤帝峰等,更有甚着为纪念高祖刘邦斩蛇起义而立的石碑夜晚用灯光直射即可看到高祖的灵光幻影,被誉为“天下奇观”,还有令人叹为观止的是21座西汉梁国王陵墓群,数量之多,规模之大、价值之高、分布之集中,可谓世界罕见,全国独一无二。其中柿园汉墓中出土的“四神壁画”被中外专家、学者赞誉为“敦煌前之敦煌”,西汉梁孝王刘武之妻李王后陵以其庞大的规模及非凡的价值,被誉为“天下石室第一陵”。该陵墓群199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006年9月,被评为国家级“AAAA”级旅游景区。编辑本段旅游信息预订网站 门票类型 门市价 优惠价 方式同程网(17u) 成人票 ¥100 ¥80 景区现付 (注:本信息只供参考,具体请以同程网和景区官方为准)  开放时间:8:30 - 17:00[1]  最佳旅游时间:6月,7月  自然风光:山水  人文景观:古建筑  旅游喜好:自助游,自驾游,登山  国家认证:AAAA编辑本段景区特点文化遗址遍布广芒山镇的旅游资源依托于芒砀山,芒砀山的旅游资源以“奇”诱人,永城芒砀山旅游其特性和神秘性主要表现在整个旅游区群山环抱,可谓豫东平原的“天然城堡”,自古至今称此地为“山城”,为兵家必争之地。另外还有堪称天下奇观的汉高祖斩蛇碑,有时间罕见的夫子庙“松抱碑”以及高峻奇秀的刘邦隐匿处---紫气岩等。众多奇景为芒砀山增添了神秘和诱人的色彩。  芒砀山梁王墓皆为崖墓,并按梁孝“斩山作廓,穿石为藏”要求,开凿而成,其中李王后墓全长210.5米,共三段甬道,被称为“天下石室第一陵”,历时20余年。面积更达1600平方米,容积6500立方米,由东西双向墓道、三段甬道、东宫、西宫及34侧室组成。在火药尚未发明的两千多年前,仅凭人工一锤一钎的敲打,很难想像当时是怎样完成如此巨大浩繁的工程。人们至今不解的是,如此庞大的工程,他们是怎样完成的,那数以百万计的石料去了哪里 李王后的地宫内三段甬道中的封石有三千余块,有的封石重达1.8吨,当地人称,这些巨形塞石,与芒砀山的石质不同,有人认为是从泰山运抵这里的,在当时的开采和运输条件下,上万块封石如何运到芒砀山的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在李王后地宫内,有一处“一线天”的奇观,从墓室门口到西宫主室跨度达150米,最大落差9.9米,每天清晨的第一缕曙光可以透过墓室主门照射到西宫墙壁上。在两千多年前,先民们用什么工具进行测量,让其误差不超过一厘米呢?按照汉制,夫妻死后同墓不同穴,但两者之间必须打通,在梁王后与梁孝王的地宫,分别在两个山头,要按照山体走势打通两人之间的“相思道”,就必须呈“V”型往下打,那么两千年前的先民,是怎样保证这个洞能准确贯通,至今仍是谜案。汉代文物众多芒山镇旅游区是一处汉文化富集区,芒砀山群有10多座山头,面积约14平方公里,文物景点大小30多处,且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的也有10处以上,重要的文物如此集中乃芒山首屈一指。其中价值较高的有梁孝王墓、梁孝王王后墓、柿园西汉壁画墓、僖山金缕玉衣墓、僖山西汉梁王墓、汉代梁王室陵墓群、僖山画像石墓等,皆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其陵墓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规模上都在国内汉代陵墓中都名列前茅。同时这里还有众多的汉代传说故事,可谓汉文化富集区文化品位高、影响大
芒砀山芒砀山旅游区不仅有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农民起义领袖陈胜之墓,墓边碑文为我国著名的书法家郭沫若手笔,还有建立汉王朝的第一代国君刘邦的起义处。特别是梁孝王及王后墓,宫殿式凿山为藏,是我国国内发现的最大的地下宫殿,其工程之浩繁,技艺之高超,令人叹为观止;其复杂的结构、严谨的布局、宏大的规模,不仅在我国,而且在世界上也是极其罕见的,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僖山汉墓出土的金缕玉衣做工精细、质地纯正,历经2000余年风韵犹存。柿园汉墓壁画被专家学者评价为“历史最悠久、篇幅最宏大、保存最完整、艺术价值最高”的稀世珍品。除此之外还有水浒英雄聚义的三星道观,位居芒砀山峰顶的张飞寨,石崖滴翠的夫子崖,巍峨壮观的文庙,挺拔秀丽、精雕细刻的郭塔,抗日文化价值极高的抗日民族英雄鲁雨亭纪念馆等。名山、名人、名城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为芒山镇留下众多的艺术瑰宝和名胜古迹,作为名山,芒砀山是豫东平原制高点,可谓平原上的“仙女”,美丽动人。这里有面积达数千亩的柏林景观;再次发生的历史故事丰富多彩,与此相伴的有孔子、刘邦、陈胜、梁孝王等;同时这里又号称“天然城堡”,兵家必争之地,自古至今,这里称为“山城”,至今秦汉“砀山”遗址尚存。旅游资源集名山、名人、名城三位一体,相互烘托效应明显,可谓旅游一绝。特色文化、传统文化丰富
庙会芒山庙会:芒山古庙会起始于唐而兴于宋,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庙会会址位于芒砀山风景区保安山南麓,是一处以物资交易、旅游观光、信息交流、文化传播为一体的综合性庙会。庙会一年两次,分别在农历三月二十日和十月初五开始,会期十天左右。古代庙会以敬神上香、求子祈福为主要活动,现在的庙会主要是文化旅游活动,庙会上各种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品、土特产品、民间特色小吃、民间绝活等古汉文化性质的娱乐活动,庙会期间推出各种汉文化礼仪展演活动。  芒山庙会不仅为各路商贾、游人、香客提供了一个增进友谊、交流合作的平台,在苏、鲁、豫、皖四省具有较大的影响,对于传统汉家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也有很大的帮助。  刘氏祭祖:每年农历四月初一。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在永城芒砀山斩蛇起义,创立了楚汉之争及两汉400多年的帝业,芒砀山历来为天下刘姓之朝圣圣地。  汉文化传扬:汉朝的建立使华夏族有了另外一个名称——汉人,
礼仪汉朝是中国第一次经济文化全面强盛的大一统多民族朝代,促进了民族的融合与汉人的壮大,而作为汉朝的发家之地——芒砀山,历来保持这传统的汉礼与传统文化:汉家礼仪、汉服、汉语、汉字、民俗、姓氏等等一系列的华夏文化的民族符号芒砀山有理由与义务传承与发扬,不忘本的民族才是优秀的民族,勇于发扬华夏精神。在此可以着汉装、行汉礼、了解我汉家文化礼仪,更有一年一度的成年礼和成童礼召开,影响甚大。  特色农业文化旅游:芒砀山周边春游花,夏赏景,秋有果,冬有雪。春天漫山遍野的杏花梨花、槐花、桐花、油菜花、山花烂漫,夏日小麦成熟
采摘农果、山杏采摘、草莓采摘、黄桃品尝,喜欢品尝自娱自乐,秋天赏落叶,品酥梨、苹果、石榴等等,秋天更是适合农家乐,冬季赏雪景、逛年会,一年四季都有的玩,有的学,有的经历。赏田园风光,学汉家文化。还可以品尝当地特色菜:羊头狗肉、水煎包、地锅鸡等。  芒山石雕:芒山石雕是当地特色之一,采用芒山石雕刻而成,有大有小,麒麟、仙鹤、狮子、大象、人物等栩栩如生,大的可以镇宅,小的是收藏与送礼之首选。  芒山王气:“永城八景”之一,有诗云:“长堤一道去悠悠,隋帝遗踪今尚留。柳色空余天子恨,烟光难庶绾民愁。登临不尽兴亡感,盛事须怀逸乐忧。凤辇龙舟竟销歇,行人犹唉绿荫稠。”紫气岩乃刘邦斩蛇之后,在芒砀山的隐身之处。其名起于《史记o高祖本纪》:“秦始皇帝常曰:东南有天子气,于是东游以厌(压)之。’高祖即自疑,亡匿,隐于芒砀山泽岩石之间。”吕后与人俱求,常得之。高祖怪问之,吕后曰:“季所居上常有
芒山王气云气,故从往常得季。”《水经注》云:“(芒砀)山有紫气岩,为汉高祖隐处。”清光绪二十九年篡《永城县志o古迹》载:“至今有洞,摩崖刊紫云洞。”紫气岩历来为芒砀山之名胜,吸引很多仁人志士来此怀古,留下了许多不朽诗篇。唐代高适在游览紫气岩后写道:“朝临孟诸上,忽见芒砀间。赤帝终已矣,白云长不还,时清复何有,禾黍满空山。”明朝永城诗人张星在《砀山》中写到:“高峰占紫气,帝子此中分”。  巴河夜月:”永城八景“之三,诗云:“青山背郭固金瓯,山下清流景最幽。瀼水双环拟夔国,长桥廿四比扬州。添诗兴三宵月,消受闲情两岸秋。汉代循良难再得,河渠疏浚政宜修。” 巴河即今王引河自北向南绕芒砀山过,最终在江苏注入洪泽湖。
夫子避雨处石崖滴翠:“永城八景”之七,诗云:“石岩深邃几星霜,偶此停骖仰素王。 四海尽尊夫子学,空山犹辟圣人堂。晒书台古石阶老,习礼庭空草色荒。 屡沐春风拜遗像,书帷诗社两想望。”石崖滴翠即芒砀山“夫子避雨处”。  “逐鹿中原,闲沐巍巍芒砀帝子王气之盛;雄踞徐淮,敬品泱泱华夏汉家礼仪之大。”故事史料诗词歌赋巨多,文学价值高芒砀山有陈胜、“刘邦斩蛇起义”的发生、芒山寺、水浒传三圣聚义、李自成斩伙夫、芒山盗以及睢园、曹操盗墓、张飞扎营等历史事件与故事,也有李白、李商隐、高适、秦观等名人的诗词描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唐代高适在游览芒砀山时写道:“朝临孟诸上,忽见芒砀间。赤帝终已矣,白云长不还,时清复何有,禾黍满空山。”明朝永城诗人张星在《砀山》中写到:“高峰占紫气,帝子此中分”。
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我也许不能改变现在,但可以改变未来。请为乡村小学的孩子们捐一本书,也许你可以改变他们的未来!我的博客.cn/s/articlel...[/sign]
&主题赞一个,同舟的线路总是不一般&
&IP地址*.205.177.234&
&时间12-12-19 11:38:22
&主题酸菜,1mm报名,谢谢。。。&
&IP地址*.49.1.226&
&时间12-12-19 11:52:05
不逞强,不冒险。。。
&主题不错,day2的都是精华,推荐马市街沱汤还有两来风的小笼包&
&IP地址*.123.105.152&
&时间12-12-19 17:56:04
如果不怕辣可以在徐州吃吃地锅
&主题真是个好地方,收藏啦,回头再去。&
&IP地址*.205.77.74&
&时间12-12-20 18:10:27
清泉,小溪,河流,大海..潺潺,沉静,清脆,欢腾..那水样的年华,那滋润的心,那流淌的生命,那柔韧的魂..愿浮生若水....
&主题活动取消&
&IP地址*.2.12.58&
&时间12-12-26 11:20:59
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我也许不能改变现在,但可以改变未来。请为乡村小学的孩子们捐一本书,也许你可以改变他们的未来!我的博客.cn/s/articlel...[/sign]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龙舟图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