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什么要北伐北伐曹魏,吴为什么不支援?

诸葛亮为什么一直坚持北伐?
诸葛亮坚持北伐是否正确?如果避免战争把主要精力投入建设蜀汉,在蜀汉国力强盛时再出击,会不会好一点?
按投票排序
时间线上刷到这个问题,正好前段时间有人让我说下诸葛亮北伐这个话题,就这个题目正好说下。先说结论。诸葛亮北伐战略是正确的。需要明确一点,诸葛亮北伐和隆中对中的北伐是完全不同的。隆中对是这么说的。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大致是一个钳式战略,一路出兵宛洛,一路出兵关中,直捣曹魏的腹心。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到诸葛亮北伐时,黑字部分已经完全不可实现,既然跨有荆、益不可行,天下也未有变,而蜀国内部呢,恐怕也未见得有多和谐,一无天时、二无地利、三无人和,那么为什么还要北伐呢?而且为何采用的战略还是步步为营的策略,而且出兵的方向多是远离曹魏腹心的陇右呢?因为不北伐不行!后出师表中说“王业不偏安”,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说“益州疲弊”,我认为王业不偏安是表面现象,益州疲敝是根本原因,益州疲敝导致了王业不能偏安。这就回到了题主的问题,为何不发展经济,等国力强盛,答案是不能,时间不在蜀汉这一边。首先是外部不允许。《文献通考》中说:魏武据中原,刘备割巴蜀,孙权尽有江东之地,三国鼎立,战争不息,魏氏户663423,口4432881;汉昭烈章武元年,有户
20万,男女90万;蜀亡时(263年),户28万,口94万,带甲将士102000,吏4万;吴赤乌三年(240年),户52万,男女230万,吴亡时
(280年),户53万,吏32000,兵23万,男女230万。我们可以看到,蜀汉的人口大概是魏国的五分之一,是吴国的二分之一,吴国和蜀国加起来是魏国的三分之二。曹魏占据的中原和北方地区是中国开发最早的地区,三国鼎立的局面之所以形成,就在于汉末军阀在北方混战,而南方相对安定,但是一旦大家都卯足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时间一定不在蜀汉这一边。所以必须北伐。北伐有效果吗?有。每诸葛亮入寇关中,边兵不能制敌,中军奔赴,辄不及事机,宜预选步骑二万,以为二部,为讨贼之备。又以关中连遭贼寇,谷帛不足,遣冀州农丁五千屯于上邽,秋冬习战阵,春夏修田桑。由是关中军国有余,待贼有备矣。每大军征举,运兵过半,功费巨亿于时天下未并,戎车岁动。可见诸葛亮北伐基本起到了牵制魏国的目的,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史料,魏明帝曹睿前半生是以一个千古明君的形象出现的,但是到了诸葛亮死的第二年,他立刻让人大跌眼镜,不顾大臣谏阻,开始大肆营造宫室,完成了明君到昏君的转型。可见诸葛亮实在把小伙憋坏了。其次内部不能够。我们看三国的历史最喜欢看三国的英雄,但是真正决定三国历史走向的往往不是英雄。而是世家大族。三国的历史,往深了分析,都绕不开一个话题:世家。世家是什么?世家是当地的望族,借由经济的垄断和知识的垄断达到了政治的垄断。可以说铁打的世家流水的军阀。军阀要想稳固自己的统治必须亲近当地的世家。世家是本地的豪族,上面分析了,曹魏对于蜀汉而言是一个不可能战胜的强敌。所有的世家面对强敌时,都只有一个选择-----投降。熟悉三国历史的知道,魏蜀吴三国都遭遇过世家的背叛。曹操遭遇过两次,他先在兖州被陈宫联合兖州豪族借吕布之力给他来个背刺,后在官渡之战后,在袁绍那里发现自己人给敌人的大量书信。他只能看都不看付之一炬,都说曹操大度,可曹操不大度,还能怎样呢?难道把世家都杀光?杀光了靠谁治理天下?孙权也遭遇过背叛,曹操南征,除了寥寥数人,群臣第一反应是投降。蜀汉的世家就更没有节操了,刘备入川,他们投降,后来邓艾越阴平小道,蜀汉的士族反应也是投降,最终成就了邓艾的不世之功。为啥会这样呢?这个事鲁肃最有发言权。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迎操,欲安所归?对于世家而言,他们不需要有节操,无论谁来统治,总归要用他们,所以对于蜀汉的士族而言,统治者叫刘禅和曹睿区别不大,甚至说叫曹睿更好,曹睿的统治中心在中原,那么蜀中的事当然是要拜托蜀中的世家大族,在魏国治下,他们不用养兵,不用跟诸葛亮这些荆州人争权,何乐而不为呢?三国志里还有一桩公案:或谓诸葛亮曰:“法正於蜀郡太纵横,将军宜启主公,抑其
威福。”亮答曰:“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於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法孝直为之辅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复
制,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这事表面好像是法正心眼小,打击报复旧同僚,一向以法制蜀的诸葛亮,居然纵容他。论者或以为法正比孔明更见亲用,史料也是这么分析的,但是其实我们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其实问题没有那么简单。法正是郿人,对于蜀地的世家来说,法正也是外来户,当年在刘璋手下就是新人,在刘备手下虽然是刘璋旧人,但是很早就追随刘备,甘当马前卒,与刘璋集团的旧人不同。而法正之所以这么做,跟他在刘璋手下不得意恐怕干系不小,大胆推测一下,诸葛亮展现了自己腹黑的一面,他以严刑峻法治蜀,本来目的也是打压刘璋旧人,跟法正睚眦必报不谋而合,何乐而不为呢?再加上刘备一平定蜀中,立刻封赏,赏赐田地,联系起来看,君臣三人一个唱红脸,一个唱花脸,一个唱白脸,简直配合亲密无间。刘备在时,以他的威望尚能保持内部团结,刘备伐吴丧师,很快病逝,蜀汉内部矛盾就开始显露出来。这不是阴谋论,这是赤裸裸的阳谋。终蜀汉两代,一直不能摆脱新人和旧人的斗争,刘备托孤,当初是诸葛亮和李严二人,诸葛亮是新人集团,也是荆州集团的首
脑,李严是旧人,也是益州集团的代表,说明刘备对于自己内部的问题有着清醒的认识。而李严后屯江州,马上派陈到到永安,陈到与赵云并称,都是对蜀汉忠心不二的人,虽名义受李严节制,但是不乏监视的成分。但是益州集团是不会甘心的:臣当北出,欲得平兵以镇汉中,平穷难纵横,无有来意,而求以五郡为巴州刺史。平就是李严,这就是巴蜀分陕事件。去年臣欲西征,欲令平主督汉中,平说司马懿等开府辟召。这是诸葛亮北伐时,想完成国内军令政令统一,要求仿魏国司马懿例,两次事件联系起来目的很明确,都是要达到与诸葛亮分庭抗礼的目的。诸葛亮集有严与亮书,劝亮宜受九锡,进爵称王。亮答书曰:“吾与足下相知久矣,可不复相解!足下方诲以光国,戒之以勿拘之道,是以未得默已。吾本东方下士,
误用於先帝,位极人臣,禄赐百亿,今讨贼未效,知己未答,而方宠齐、晋,坐自贵大,非其义也。若灭魏斩叡,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於九邪!”这是诸葛亮一段很大逆不道的话,李严本与诸葛亮同为托孤忠臣,但是他驻在江州,作为旧人集团的首脑等于起不到与诸葛亮分庭抗礼的地位,所以干脆提出让诸葛亮受九锡,称王,诸葛亮显然识破了这一点,所以高瞻远瞩提出了北伐中原,复兴汉室的口号,同时表示“虽十命可受,况於九邪!”震慑李严,同时话语中又有并升字样,拉拢李严。综上,足见蜀汉内部暗流涌动,而诸葛亮作为荆州集团的首脑,他在时固然可以压制益州集团,但是时间依然不在他这一边。随着荆州集团这一代追随刘备的精英老去,益州集团重新掌握政权几乎是可以预料的,而他们掌握政权只有一个结果,投降,事实上多年后面对邓艾,也是这么做的。这就是益州疲敝的深层意义,也是北伐的主因。政权内部有危机,只能从外部化解,北伐是个很好的题目,逼格很高,而且借此既能转嫁国内矛盾,又能趁机培养人才,完成政令军令统一。再次,军事上等不起。后出师表有云: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蜀汉部队的中坚,是刘备十几年转战南北,苦心攒下来的一点家当,这些家当在夷陵送掉不少,已经所剩不多。刘璋暗弱,蜀中自来缺乏出产能征惯战将士的土壤,这些人一旦老去,意味着蜀汉军官团的断层,而且不像曹魏,将再也无法补充。从这个角度而言,时间依然不在蜀汉一边。所以蜀汉必须尽快利用军队还有战斗力时,在战争学习战争,培养自己的骨干。这也是为何诸葛亮北伐完全没有贯彻隆中对时战略的主因,此时的战略目标最大目标是消耗曹魏,如果可能,相机夺取陇右,那里出产骏马,也出产良将锐卒。理解了这个,也就能理解为何魏延屡次提出子午谷方略,均不被采纳,魏延的头脑还在幻想北进中原,忽视了蜀汉已经无力冒险的现实。而诸葛亮显然务实多了,他几乎每次运兵,都尽力因粮于敌,同时相机夺取人口和物资,靠着灵活的战术,尽量减少及方损失,消耗敌人,他虽然打着北伐的旗号,但是已经知道北伐不可能成功,不过是为蜀汉续命而已。所以说,北伐前后的魏国和蜀国的态势通俗点说这样的,就是蜀汉选手和曹魏选手玩魔兽,曹魏有三个分基地采矿,蜀汉只有一个主基地,等到曹魏暴兵必然是一波流带走,但是好在蜀汉手里有一只满编部队。那么怎么办呢,只能开始骚扰,幸
好王牌选手诸葛亮微操不错,APM500+,每次都能不少死兵,把曹魏祸祸不轻,勉强把局面撑下去,到了刘禅接手,就直接打出了GG。再再次,队友很坑爹。历来南北对峙,最好的态势,是南宋对金、元时期,保有淮河流域、荆襄和秦岭山地。所以守江必守淮,立国东南必据襄阳。但是蜀吴加起来,也达不到这种态势,而吴国虽然夺取了荆州,但是最重要的襄阳不在手,最重要的淮泗之地,因为自己陆战战五渣的水平,也夺不到,所以东吴虽然人口比蜀汉多,但是其战略态势却比蜀汉更危险。我们常说长江天险,但其实这个天险是最不可恃的,何况曹魏与孙吴分据荆州,全有淮泗,等于长江天险,平分秋色,只要曹魏腾出手来,就是分分钟打爆东吴的节奏。这个角度而言,时间依然不在蜀汉这边。北伐势在必行。孔明起巴、蜀之地,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国,其战士人民,盖有九分之一也,而以贡贽大吴,抗对北敌,至使耕战有伍,刑法整齐,提步卒数万,长驱祁山,慨然有饮马河、洛之志。仲达据天下十倍之地,仗兼并之众,据牢城,拥精锐,无擒敌之意,务自保全而已,使彼孔明自来自去。若此人不亡,终其志意,连年运思,刻日兴谋,则凉、雍不解甲,中国不释鞍,胜负之势,亦已决矣。 昔子产治郑,诸侯不敢加兵,蜀相其近之矣。方之司马,不亦优乎!微博地址:微信公众平台:
看了现有的回答,觉得许多不在点子上,重新说说。首先,三国鼎立之所以能够形成,蜀汉之所以能够割据益州,和当时中原战乱之后,人口流失有很大关系。当时的大臣上奏时说,我们魏国的人口加起来,才相当于汉朝一个郡的人口。这虽然是夸张,但说明中原的经济、社会被破坏的很厉害。同时,益州、荆州、扬州,因为刘璋、刘表、孙策的缘故,相对来说,免于动乱。甚至,从北方来的流民,使得当地可以有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孙策这边,张昭自己就是北方来的的。刘璋那里,他之所以可以坐稳益州,很大程度上就是依靠荆州流民组成的东州兵。一旦北方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和平,经济逐步恢复,整个南方联合起来,也没有办法抗衡北方。这种状况,隋代还是这样,唐以后才逐渐改变。简单说,对于孙刘来说,南方能够割据,只是暂时的。诸葛亮是有远见的政治家,他知道,益州这个小小地方,再怎么发展也到头了。但中原一旦恢复起来,统一南方只是时间问题。就像打星际,你只有一个基地,但有好几个农民在采矿,别人有十个分基地了,但每个基地只有一个农民在采矿。那你怎么办?赶快暴兵出去打,争取拿下别人一个分基地先。不然别人出多农民采了矿,开始暴兵了,你就完了。这是蜀汉“王业不偏安”的大背景。重复一下,中原的丧乱决定了南方割据的可能,中原一旦恢复完成,南方绝无割据的可能。除此之外,历代都有人说,诸葛亮北伐的另一个考量,就是争取引起中原新的动乱,阻挠或者拖延北方经济恢复的过程。应该说,这是对的,这是诸葛亮北伐的主要原因——隆中对中他自己说,“天下有变”,再出去打,天下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就只能想办法创造变化。但更加重要的一点是,为什么诸葛亮带着四川小小一个地方的人出去打,就有可能造成中原动乱呢?诸葛亮的宝到底压在什么上面?大致,这和曹魏的兵制有关。曹魏的时候,因为人口大量流失,士兵很容易逃走,就想出了一个很发指的制度,当兵的人世世代代当兵,做二等公民。大体平时要种地,打仗的时候发配边疆,老婆孩子做人质,万一自己死了,老婆要马上改嫁,快点跟其他士兵生小孩。比如刘备进攻汉中的时候,那时候曹操就要从很远的地方发兵,那里当兵的就不高兴了,就会起事端。简单说,曹魏的兵制,使得曹魏在特殊时期有了可靠的兵源,但也决定了发兵的成本远远高于蜀汉。虽然蜀道很艰难,但是曹魏从全国集中兵家到关中去打仗,更加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最后,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刘备大致是以北方的武人群体和以诸葛亮为代表的荆州系统进入益州,和当地人乃至先到益州的流民,互相依存。一开始,关羽丢了荆州,刘备想夺回荆州,那时候刘备的可能是,以诸葛亮为代表的荆州系统治益州,以黄权、李严为代表的益州系统治荆州。这样呢,以荆州的政治经济利益,满足益州系,也以益州之重,交给荆州系。这样,长江上游和中游互相依托和牵制。所以刘备一定要取荆州,益州系黄权等,也积极出战了。但刘备没能夺回荆州。这样产生的问题很大。对于益州系而言,与其供一个土皇帝,还不如做大魏的一个州划算。事实上,很多益州本地的士人,已经接受了曹魏代汉的合法性。所以诸葛亮的政策,必须坚持汉朝的正统,坚持北伐,也通过北伐,打压反对北伐的地方集团,给支持北伐的本土士人以机会(比如重要李严的儿子李丰),选拔新的人才。同时,整个蜀汉由于对益州系的打压,就开始面对人才匮乏的巨大问题。锻炼、培养、争取人才,也逐渐成为北伐的另一个目的。综上,诸葛亮北伐,主要是为了迫使魏国在离开边境很远的征发兵户,消耗国力的同时,引起潜在的社会动乱,从而减缓北方经济恢复的速度。一旦出现机会的话,进入关中,逐鹿中原。如果没有机会的话,以保存国力、兵力,巩固对蜀汉的控制。所以诸葛亮北伐,大体以稳妥为主,能够赚魏国一支军,一员将,那就很好了——这点诸葛亮做得很好。
—吴闲云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魏国也不敢进攻蜀国。因为同年的五月,吴国派陆逊率兵大举攻击魏国,魏国早有提防,吃了点小亏,双方作罢。
诸葛亮失去了割凉州的最佳时机,再也难于偷袭了。在这个最新的当前条件下,诸葛亮再次妙手出奇招,作出惊人之举:连续攻击魏国5次(演义作7次),并且胃口变大了,不再是只要关西凉州,而是关西凉州、关中长安全部都要吃掉!
这个选择究竟好不好呢?一般说法都是:“劳而无功”、“诸葛亮不行”。
这种说法不正确。诸葛亮先前没有抢到凉州,而现在居然凉州、长安都想要,那就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再傻的人也一定知道,这样做根本就行不通!
但诸葛亮偏偏这样做了,这就一定有他的道理。
魏国最强是甲,吴国其次为乙,蜀国最弱为丙。甲的目标始终是乙,所以不敢老是缠着丙打,否则,就有可能出现袁术那样的速败现象。因此,
魏国的优选策略:
1. 无论是战争还是对峙,矛头始终对准威胁最大的吴国。
2. 在对待蜀国的问题上,尽量以最低成本防守。
吴国的优选策略:
1. 无论是战争还是对峙,矛头始终对准威胁最大的魏国。
2. 在对待蜀国的问题上,尽量拉拢,使其配合进攻。
蜀国的优选策略:
1. 站在吴国这边,配合吴国共同攻击魏国。
2. 当吴国得势,就故意减轻压力,使魏国有条件攻击吴国。当魏国得势,就有意施加压力,使吴国有条件攻击魏国。
3. 只有当甲乙双方出现了大规模的火拼消耗,才是丙方蜀国真正的出手时机。
因此,魏国的主力基本上是积聚在关东,以抗东吴。派司马懿防守关中、关西,就是非常明智的,司马懿和诸葛亮同一类型的,甚至比诸葛亮还要谨慎,不会瞎打。这样,用上一个善于精打细算的司马懿,就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约防守成本。
东部才是主战场。西部的诸葛亮进攻司马懿,是为了配合吴国皇帝。而司马懿防守诸葛亮则是为了配合魏国皇帝。
在西部,诸葛强司马弱,无论诸葛亮打司马懿多少次,司马懿都不敢还手,因为司马懿不具备进攻的条件。所以,就算北伐N次也是安全的,不容易亏本。
于是,诸葛亮反复地攻击司马懿,他什么时候想打就什么时候打。这个行动计划,诸葛亮一直坚持到他去世,也没有改变。为什么?优选策略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就没有必要改变,只有坚决地执行!
诸葛亮采用这一行动,可以预见的好处及坏处,按大小排序:
1. 诸葛亮反复施加压力,就提供了吴国攻打魏国关东的条件。有可能导致吴魏双方出现大规模火拼消耗的情况。这就是蜀国一统天下的最好机会。
2. 如果没出现上述情况。诸葛亮反复施加压力,就提供了司马懿勒索魏国皇帝的条件,司马懿有充足的理由找皇帝要钱、要粮、要兵,增加防御。有可能导致魏国分裂,形成曹、孙、刘、司马,四国局面。对蜀国也非常有利。
3. 如果仍没出现上述情况。诸葛亮反复进攻,司马懿只要稍有疏忽,就有可能丢失部分地盘,甚至是丢失凉州。(关中长安取不得)。对蜀国也是有利。
4. 如果仍没出现上述情况。诸葛亮反复进攻,也能消灭一些魏兵,因为进攻方占优总是要多一些。
5. 如果仍没出现上述情况。诸葛亮劳而无功,退回汉中,不至亏本。无大害。
诸葛亮如果不采用这一行动,则难于出现上述种种好处。
在三方博弈中,丙方攻击甲方,他是不卖力的。卖力就不优选策略了。看起来诸葛亮很卖力的、一次又一次的攻击甲方,好象关中、关西都要打,假的!其实是做做样子,他是在用实际行动向乙方“鼓吹”,坚定乙方与甲方大火拼的信心!
1) 228年,出祁山,马稷在街亭被张郃所破,蜀军退还。
2) 同年底,二次北伐,战二十余日未有胜负,粮尽而退。
3) 229年,第三次北伐,成功夺取了凉州的武都、阴平两个郡。
4) 230年,四战。魏军企图反客为主,进攻汉中,因阴雨路险而止。
5) 231年,五战。诸葛亮出祁山攻司马懿,司马懿凭险坚守,做好防御,拒不出战。诸葛亮粮尽而退。
6) 234年,六战。诸葛亮出斜谷攻魏,相峙百多日,司马懿始终不出。诸葛亮送女人服巾给司马懿,司马懿依然不出。后诸葛亮病死。
七年打了这么多次,基本上等于没打。每一次都是气势汹汹而来,却又恰到好处的停止了。第五战中,司马懿损失三千多人,这是历次争战中的最大损失,而蜀方几无,好象没有谁牺牲。
可见,诸葛亮对司马懿,并不像是在打仗,而是像演双簧。
六次北伐,一直被认为诸葛亮失败了。而认定标准则是“没有消灭魏国”。这不对。因为北伐的最高预期本身就不是“消灭魏国”,也不可能达到这一标准。而只能是“促成吴魏火拼大消耗”或者是“促成魏国分裂”。
诸葛亮达到了预算中的较高预期:夺取了小半个凉州,杀了张郃等将,分裂了魏国。促使司马懿把魏国皇帝的权利掏走了一半。这些,都是在带打不打的状态下完成的,基本上是支付的最低成本了。
因此,诸葛亮六次北伐是很成功的。三方都是有损耗的,没有产生受宜者,但是魏国却成为最大的受害者,实力被严重分化削弱了。阿斗后来可以安稳地当30年皇帝,与诸葛亮的这一决策有着巨大的关系。
而许多同志见诸葛亮打了六七次也没攻破魏国,就说诸葛亮不行。殊不知,此战以“不胜”才是致胜之道,若“胜”,则必速败也!
该不该进攻魏国,该什么时候真正进攻魏国,取决于“吴魏火拼大消耗”这个条件何时出现,而不是先出手取长安灭魏国!否则,赢不了的!就是打赢了,也是帮孙权赢了!孙权不但不会感激你,还要拔刀相向!
因为这个条件在诸葛亮的有生之年一直没有出现,所以诸葛亮就一直没有发起真正的进攻。这是非常正确而明智的,是务实的策略,有利于继续往下周旋。不要以为他没拿下长安就不行,拿了才是真的不行。
诸葛亮北伐主要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 诸葛亮这样独揽朝纲的权臣真是依靠控制军队建立军事威望来维持自己架空皇帝的地位的。
诸葛亮是位好的政治家,对大四川做了很多贡献。但是同时别忘了他也是个古今少有的谋略家。
单矿打多矿,在对方矿还没有开始完美运营的时候,你能做的,就是快速暴兵一波流,拖下去早晚会被经济优势积累起来弄死。话说,魏国的军力、武将、谋士、经济全面强于蜀国的。近代,可以看日本单矿偷袭珍珠港,可惜灭了一个分矿还是扛不住人家矿多啊
主要就两点第一:统一战线,转移国内矛盾。蜀国统治阶层是三明治结构,刘备嫡系,荆襄集团,东州人士,本土人士,不对外攻伐,分分钟闹矛盾。第二:寻求机遇。蜀国褊狭,守就是坐以待毙,出个打还是有机会的,如果第一次马谡不失街亭,天水四郡能在两年内消化掉,后面还是大有可为的。可惜
原来老婆天天吵架闹离婚,自从我跟邻居打了起来,家庭竟然和睦了..
基本上是两大原因:1、任何时代的战争, 实质上都是国力的比拼。相比魏国,蜀国不仅面积小、人口少,而且经济也不发达。如果不对魏国用兵,而是长期处于守势,蜀国和魏国的差距将会越拉越大。最后的结果一样是被魏国吞并。2、 政治口号使然。刘备、诸葛亮都将匡扶汉室作为自己的理想和口号,这个政治口号也是一把双刃剑,以至于蜀汉的统治者不得不在丢失荆州的情况对实力最强大的“汉贼”魏国用兵。至于后主刘禅(阿斗),不能单纯的因为最后蜀国灭亡、不战而降、乐不思蜀就将他归为软蛋、无能。 就像之前说的,蜀国的领土和人口、人才都远不如魏国,蜀中经济发达程度也远不及中原,到最后必然面临这样的结果。刘禅和孙皓,同样是亡国之君,一个乐不思蜀,一个口出狂言,结果就是一个安享晚年,一个突然暴毙。关于刘禅的恶评如潮,大约是在东晋、南宋等小朝廷的意识形态由“帝魏寇蜀”改为“尊刘抑曹”之后,小说、戏曲等文艺作品均带着蜀汉正统的有色眼镜去看待这段历史。关于阿斗,“晋书、李密传”中李密认为,刘禅可与齐桓公媲美,齐桓公得管仲而称霸诸侯,刘禅得诸葛亮而得以与强魏抗衡。这是流传较广的一种观点。
楼主你玩过DOTA吗?你如果打DOTA的时候不带线,一直守高地等着对面来打,只要对面一直推,一直推,最后可能你人头比较多,但是还是会输。所以必须出去带线,扩大战略缓冲期。一味死守的话只会让对方积蓄力量,到时候对面装备起来了就真的打不赢了。当然了,死守能赢的前提是你有大后期。但是当时蜀国还有谁呢,我们来背诵下出师表吧。为数不多的几个大后期都在前期浪的送了人头。剩下的多为费祎,董允这样的智力英雄。或者是姜维这样的伪后期。当然我们不能忘了将军向宠。这是当时蜀国最拿得出手的英雄了。Ps:顺便求大神DOTA2带我飞,我是大概是个潘凤:(
出师表开篇即曰: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这正是蜀汉立国的合法性和正统性依据。所以即便是敌强我弱,也要刻意摆出"不两立,不偏安"的姿态。这和蒋公一直要反攻大陆有异曲同工之处。
进攻,是最好的防守。隆中对的策略是辖两州以抗曹,但后来把荆州给搞没了,怎么办呢?打荆州只能让曹魏坐山观虎斗,那就拿下凉州吧。故而,诸葛亮北伐的目标只是拿下凉州,而不是吞了曹魏。魏延的险计,即便历史上真有其事,也不会被诸葛亮采纳的。必须先拿下凉州,稳定实力后再做吞曹魏的打算。诸葛亮很明白一口气是吞不下的。魏延的计策,在诸葛亮看来,战术上即便获胜也是战略上的失败,因为自家根本守不住长安
诸葛亮以管仲乐毅自居,管仲乐毅都不是自守的,所以他也不想自守。
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
从当时三国实力来看,蜀最为弱小,只能靠着吴蜀联盟才能维持三足鼎立之势,而吴并不很让人放心,为了以防万一,蜀便采取了防守政策。但守也有很多种,诸葛亮便是用了以攻为守。这样我们便弄清了北伐的意义,其实北伐是有双重意义的。蜀国攻打魏国在许多人眼里也许自不量力,但蜀不攻魏,魏便会攻蜀,与其魏攻蜀,倒不如蜀先攻魏,因此,战争的主动权是至关重要的。再看战争,必定是双方或多方的,正如王立群先生所说,战争就是烧钱,诸葛亮北伐对于魏蜀双方都是大耗国力的。当两国的国力都下降到不利于战斗的情况后,便会休战。且魏国须对付吴蜀两国,国力下降更甚于蜀,而在休战时期,两国都在积极恢复,但魏国因有吴国迁制,内政恢复过慢,而蜀国诸葛亮内政能力超群(陈寿语:治戎为长),因此蜀的国力恢复更甚于魏,再次把握了战争主动权,而魏此时国力还处于恢复阶段,这样便形成了对蜀为良性循环,对魏却是恶性循环的所谓诸葛北伐。这样,随着北伐次数的增加,蜀魏之间的差距被逐渐缩小,相信到了第八第九次北伐时,那将不再是一场以攻为守的战争,而是真正的踏平曹魏,统一天下的战争!这便是北伐的第二个意义,相信也是诸葛亮的如意算盘。哪知人算不如天算,孔明竟英年早逝,痛哉!惜哉!但是,诸葛亮死后,蜀国依然不断北伐,为什么终究灭亡呢?实际上,姜维北伐并没有领会诸葛北伐的要旨,那就是前方作战相持,战后内政必须快速恢复。但诸葛死后,蜀国内政便开始走下坡路,东吴方面也由于孙权晚年相对昏暗,皇室相残,无法起到迁制魏的作用,因此,姜维北伐转而成为对蜀是恶性循环,对魏是良性循环,蜀也因此走向灭亡
长时间的对峙对蜀不利,魏国占有天下的十分之八。魏之所以很少主动进攻蜀、而是等着蜀国来攻,就是为了持久战,以待天时。之所以没有采用魏延的计策,或许还有更深的原因是诸葛亮对魏延本人的担心,即使成功,这成功也未必为蜀所有。后来也有这样得例子,北齐国主高欢想听从侯景的请求派他出奇兵袭击西魏,结果有人就说,你可能会得到西魏,失了侯景…诸葛亮本人的人品是当时和后事公认的,古往今来,他是少有的能让自己人、被处罚过的自己人、敌人一致尊敬的人。只是真的是天时不到,对方则正在强大之时且没有发生内乱。曾经被他处罚过的李严,一直希望能被他重新启用,听到他的死讯后,失望、悲伤而死。诸葛亮对内能做到这个程度,在于公平公正。
请参考吴闲云老师的《三国中的博弈》中的《六次北伐为何没有成功?》一文,直接baidu很容易找到!
北伐只是诸葛丞相用于巩固自己政治地位的手段而已。几次本有机会获得更大利益(占有更多土地或歼灭更多魏军),都因为与丞相自身利益冲突而最终选择失败。像诸葛这么聪明的人,只是为了匡扶汉室的话,怎么会发动如此以卵击石的战争。
这个不回答也可以,可以看诸葛亮写的相关文章前后《出师表》以后《隆中对》。
说说三国演义里的吧。首先,孔明的隆中对里向刘备展现的三足鼎立的蓝图中,蜀汉是占有荆襄9郡以及两川的。但是后来事实上的三国,荆襄让吴、魏瓜分了,蜀仅仅是偏居两川一隅,人才、资源都是三国中最末的。这样的严峻情况下,如果不主动出击,尽早打破这种不利局面,覆灭是迟早的事情。而不选东征的原因也很简单,一方面,吴蜀虽然也存在很多矛盾,但在北方的魏的压力面前,能和还是和一下比较符合各自的利益;第二方面,吴在蜀的下游,要伐蜀是很困难的,而魏处于北方,北高南低的地理走势造成了魏可以相对容易的保持对蜀的军事压力,这也是我中华泱泱数千年的历史中,为何总是北方政权取得大一桶局面的很重大原因之一。所以,先下手为强,如能突破祁山防线直指中原当然最好,如若不能,也必须以主动的方式把战争之火烧在魏自己的领地。当然,这一切同样会极大的消耗蜀自身的国力,但刚在已经讲过,蜀的条件,不是不打仗就能安枕无忧保的住的,反正坐以待毙也是亡,主动出击,轰轰烈烈干一场说不定还能扭转乾坤,置之死地而后生。我想,这也是丞相死后,姜维继续9伐中原的原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诸葛亮北伐必带此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