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拦截设施在哪本书中有体现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日本拟增设监听设施 拦截中国军机舰船连络信号
据英国广播公司援引日本媒体报道,日本防卫省基本决定在硫黄岛(东京都小笠原村)新建监听设施,以拦截中国军机与舰船之间的联络信号。报道援引日本防卫省消息说,中国海军军舰今年7月首次通过位于日本北海道和俄罗斯萨哈林岛之间的宗谷海峡,完成绕日本列岛一周的航行。
资料图:日本计划在硫磺岛新建监听设施中新网9月20日电 据英国广播公司援引日本媒体报道,日本防卫省基本决定在硫黄岛(东京都小笠原村)新建监听设施,以拦截中国军机与舰船之间的联络信号。日本放送协会NHK网站周四(19日)以&日本将加强太平洋情报搜集能力&为题报道这一消息。共同网也称,日本拟在琉璜岛新设监听设施加大对华监视力度。据报道,整个工程将耗资12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7.5亿元),部分费用已被列入2014年度预算申请。该设施计划于2017年度启用。日本防卫相小野寺五典将于10月上旬前往硫黄岛考察当地现状。报道称,日本防卫省此举的目的是拦截中国军用飞机与海军舰只之间的通讯联络。报道援引防卫省官员的话说,中国军事力量正在扩大他们在日本周边海域的活动。报道援引日本防卫省消息说,中国海军军舰今年7月首次通过位于日本北海道和俄罗斯萨哈林岛之间的宗谷海峡,完成绕日本列岛一周的航行。报道还称,本月8日,中国2架轰炸机穿越琉球群岛,首次飞抵琉球群岛以东的太平洋。中国军队正在突破由日本列岛、琉球群岛、菲律宾群岛等组成的所谓&第一岛链&,活动范围扩大至由伊豆群岛、小笠原群岛(硫磺岛所在群岛)、关岛等组成的&第二岛链&。日本防卫省官员说,中国在太平洋海域的军事行动在不久的将来有可能会变得更加活跃。他们说,日本应该加强其搜集有关中国军事活动的情报的能力。目前防卫省在北海道、新、鹿儿岛三县及喜界岛等全国六处设有通讯监听设施。但防卫官员说,这并不足以覆盖太平洋地区。日本防卫官员们说,在琉璜岛上建立的新设施将能够拦截中国军机与舰船之间的通信联络,并监视中国的军事动向。
距离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出台的日子越来越近。6月17日,一条接近国资委人士……
新闻直通车
01020304050607080910
证券之星十大名博,直播室全天直播大盘、指导股市操作。……
:不知道何时买,何时卖,那就找老师她Q(9),...06年18日 09:31:$$ 上午9:30:34 备受关注的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治理“...06年18日 09:30:$$ 我的朋友给我介绍了一家证券,请点击查看:http://...06年18日 09:29:$$ 9:29:58 如果大盘周四不能补上周二的跳空缺口,后...06年18日 09:29:去杠杆化经过近几日大跌的消化,基本已消除影响,而市...06年18日 09:29:$$ 9:28:41
沪指集合竞价低...06年18日 09:28:$$ 9:28:35 #股海求生解盘#今天大盘低开25.38点。昨天...06年18日 09:28:@心态与成败 加高手 老师QQ号 提供强势大涨...06年18日 09:28:蓝珍珠购物商城 - 时尚女装
T恤 打底衫 雪纺/蕾丝 衬...06年18日 09:27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Copyright & 年长江沉船船体已完全扶正 部分遗物被打捞上岸
17:03:04&&来源: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交通部门将重点做好“东方之星”轮抽水、起浮、整体打捞以及寻找遇难者遗体等方面工作。
  最新进展:
  16:42 目前岸上大量身着白色防化服的工作人员,正在待命。
  16:39 事故船体已经露出第三层客舱,41集团军某舟桥团官兵已完成登船破障的最后准备,等待命令下达。(易晓春、军报记者濮照)
  16:36 船体上面两层已经出水。
  16:32 &长江之星&正在缓慢出水中。(长江日报记者 陈卓)
  16:29 【记者现场直击】据本报特派记者现场报道:现在正在进行起浮作业,目前起浮速度比较快,船体上面一层已经出水了,船头出水更快。
  16:27 【救援人员对扶正船只进行全面起吊】目前,救援人员正在现场利用大型起吊设备对扶正船只进行全面起吊放水,现场听得到钢缆拉紧的嘎吱声。(本报记者 魏铼)
  16:14 &东方之星&周围救援船只与救援人员已全部撤离。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徐成光告诉记者,起吊即将开始。(长江日报记者 岳源)
  16:05 据央视报道,船体完全出水大约需要三个小时。
  15:49 15时,东方之之星救援现场,侧翻沉船被6个巨大的吊钩穿着绳索固定住,一名蛙人站在已经扶正的船体顶部牵引绳索。水中不时有不明物体漂起,被一旁救援人员用打捞棒打捞起水。(长江日报记者 岳源)
  15:42 海军潜水员负责水面、水下的搜救工作,广州军区负责医疗防护、防疫任务,空军直升机负责事发现场至下游30公里的水面搜救,武警部队主要负责人员路上转运、道路抢通和现场秩序的维护。(军报记者)
  15:38 据环球时报报道,船头露出水面了,船尾露出不多。
  15:27 &东方之星&沉船已扶正,只能看到船顶,大量漂浮物流出,水面有油迹。 湖南省军区组织民兵轻舟分队沿长江南岸进行搜救。(卓健、军报记者濮照)
  14:58 据中国之声,目前钢缆更换起浮钢缆比较困难。此前用来扳正沉船的部分钢缆现在压实在船底,潜水员需要首先处理钢缆预埋的引缆&小辫子&,在牵拉翻转等过程中,受力会有变化,预留的&小辫子&钢缆是否能承受拉力是一个考验。如果承受不了,就要由潜水员重新转换引缆,这样就比较费时费力了。
  14:22 据本报特派记者现场报道:舟桥旅正在现场搭建第二条浮桥,以便于打捞施救。(中国水运报 陈俊杰)
  14:11 据央视,船首起浮钢缆已固定,船尾的钢缆正在加固中。
  14:08 江边打捞上来的遗物。(环球时报)组图:&东方之星&沉船遗物被打捞上岸&&
  13:47 距离现场500米,舟桥部队搭起的浮桥。(环球时报)
  13:14 环球时报【回到现场】江上拦网
  13:10 据本报特派记者现场报道:13时左右,沉船头部钢缆更换完毕,尾部钢缆也即将更换完成。(中国水运报 陈俊杰)
  13:09 据央视,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今天稍晚时候,东方之星就可以靠自身的浮力浮在水面上。
  12:44 据央视,油污清理船将从下游逐步开往事发地,并一路清洁油污。
  12:15 【交通部:将进行整体打捞及寻找遇难者遗体工作】记者获悉,交通部门将重点做好&东方之星&轮抽水、起浮、整体打捞以及寻找遇难者遗体等方面工作。另,为防止沉船油污水污染长江水域,搜救现场准备了吸油毡、消油剂和清污专家。
  12:14 【军方水、陆、空全力搜救】总参作战部应急办副主任马欣介绍,截至今天上午,在救援现场军队和武警官兵共投入兵力3424人,民兵预备役1745人,空军直升机一架,舟艇149艘,工程机械59台。在水面、水下、空中全面行动。
  11:40 【发布会要点:为什么不直接起浮?】交通部专家、大连海事大学救助与打捞专业教授熊伟称,船内部结构不同并进水,重量分布不均。倒扣的船体直接提起,会因受力不均导致钢丝绳断裂。设计船体时都是根据正向测定浮力等各项系数。扶正打捞是国际通行做法。
  11:28 【救援人员正在向江面放置吸油绵吸收浮油】 由于客船扶正,大量黑色油体漂浮在江面。救援人员正在向江面放置吸油绵,吸收浮油。(中新网记者刘双双 唐小晴)
  11:23 【第九次新闻发布会正在进行】央视记者提问:打捞扶正进展如何?难点在哪里?长江航道管理局副局长朱汝明说:难点在于船底布设钢缆。
  11:16 据新闻发布会,徐成光介绍当前的主要工作:抽水、起伏、打捞遗体、打捞整体船体,也要做好可能出现的沉船油污泄漏。
  11:08 据中国水运报现场报道:上午十一点,记者从现场参与打捞船上的有关专家处获悉,东方之星轮船体已全部扳正,目前正在将扳正钢丝更换为起浮钢丝,待起浮钢丝全部安装到位后,将开始船体起浮工作。
  10:38 【救援人员已登船清理顶棚,并搜寻失踪者】据央视消息,目前扶正用的钢缆已经全部解开,救援人员已经登船开始清理顶棚。救捞专业教授介绍,救援人员需调整起浮钢缆,对船体抽水,使船体露出水面。另外,小船已靠近被扶正的东方之星,对船舱内的物品进行清理和打捞。
  10:34 【船体正进行排水和提升作业】据 @中国交通报 ,客轮扶正后,船体大部分仍没在水中,目前前方正对船体进行排水和提升作业,随后救援人员将进入船体搜查。
  10:19 【搜寻失踪者】小船靠近被扶正的东方之星号,对船舱内的物品进行清理和打捞。(记者白杰戈 杨博宇)
  10:07 据央视,目前救援人员已经登船开始清理顶棚。
  09:50 【为何不更早切割?】救援人员通过敲击船体的方式得到了被困人员的回应,说明船体还有未完全被水浸没的地方,这些空间被称为&气穴&。&气穴里的空气可供被困人员呼吸。&不随意切割船体,以免幸存者陷入更危险的境地。盲目切割可能碰到储油舱等部门,更危险。via东方早报
  09:41 船体扶正了为何顶部还贴在江面上?其实扶正并非是恢复到原来的江上行驶状态,因为船重达2000吨,而扶正的两条船能力只有各500吨,是借助浮力把倒扣的船翻转180度,然后再用技术手段让它恢复到行驶的状态。(经视直播记者廖亚文史磊鲁鑫李春花)
  09:39 澎湃新闻:【搜救关键问答:为何不更早扶正沉船?】当时船倾覆时,上层的舱室都灌满了水,下层的舱室还有空气和空间、有生存条件,如果马上扶正,上层的水会灌到下层,船体里的生存空间会受到影响。若在仍有生命生还的情况下降船体翻转,会造成二次伤害,72小时前,最重要的是保持船体稳定。
  09:29 蓝色顶棚上原有的航标灯和警示立柱,由于撞击力和水流影响因素,顶棚设施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变形。
  09:24 据现场指挥人员介绍,船体扶正后将进行排水,随后救援人员将进入沉船船体搜查。via长江日报
  09:15 现场直击:船体完全扶正!!(马威)
  09:13 船身已经基本扶正,船顶露出了水面。(记者白杰戈 杨博宇)
  09:10 据央视此前的信息,扶正之后还会有一个提升的动作,将沉船拖离水面。目前,东方之星号仍然沉没于水中。
  09:06 快讯,据央视,东方之星已完全扶正。
  09:00 现场水面飘起较多的杂物,搜救人员小心的对船体进行扶正,并且对漂浮物进行打捞处理。(记者白杰戈 杨博宇)
  08:57 快讯:据人民日报,船体正向180度翻转。
  08:49 新华社快讯:8时30分许,&东方之星&扶正顺利进行,已露出顶部及四层和三层。
  08:46 快讯:据央视,目前船身已扶正至30度,在扶正结束后还会有一个提升动作,将船身从水里拉出来。
  08:38 据央视,目前第二次扶正已开始,本次扶正将会比上一次速度相对放缓,根据视频和图片可以看出。船只的顶棚已逐渐露出水面。
  08:32 【打捞计划:扶正&排水&搜查】据现场指挥人员介绍,船体扶正之后将进行排水,随后救援人员将进入沉船船体搜查。此次扶正作业十分小心翼翼,为的就是避免翻转过程中,船体内门窗等破损,对遇难者造成再次损害。via人民日报
  08:23 图为前方记者今天上午8时许发回的最新现场照片。沉船已翻转了一半。(长江日报记者陈卓 摄)
  08:15 据CCTV记者报道,目前在微调钢缆,需要&比较长&的时间。
  08:08 据央视,船体目前已扶正90度,可以看到船身侧面的&东方之星&四个字,目前工程船正在对钢索进行第二次调整,调整后可再度一次性扶正90度,完全正过来。
  08:02 【现场图片:整体扶正打捞】6月5日,救援人员正在进行整体扶正打捞工作。当日,&东方之星&轮翻沉事件前方指挥部会议决定,对沉船实施扶正救助打捞方案。据介绍,采用船舶整体扳正起浮方案,能够尽快地对所有舱室进行排查,有利于在最短时间搜寻失踪人员,最大限度保护逝者尊严。
  07:58 &东方之星&扶正现场。已翻转90度,右舷露出水面,蓝色船舷上可见白色的&东方之星&字样。从船身泄漏出的油带漂在江面。
  07:52 央视记者现场了解到,目前船体已经扶正到90度,接下来将降下节奏,调整角度后再继续往180度扶正,调整过程或较长。现场两艘500吨的起重船参与扶正作业,下游500米处拉设了400米拦截网。(央视记者刘峰 唐颖)
  07:47 4日20时起开始实施扶正救助打捞方案后,扶正打捞作业经历了艰难的阶段。如沉船区域属于抛石区,江底有大量不规则石块,对潜水员水下穿引吊索产生了极大影响。一线全体救捞人员经历一个晚上的奋战,完成了扳正起浮的各项准备工作。(人民日报 刘志强)
  07:35 船已吊到九十度,快完全翻过来了。(人民日报记者 刘志强)
  07:34 据央视,打捞即将进行到第二阶段,图为工程船正在对钢索进行调整。
  07:21 中国之声:扶正开始了!(记者杨博宇)
  07:08 快讯:据央视,目前现场各方正在等待开始扶正指令,江面团雾已开始消散,预计扶正工作即将开始。
  07:07 据人民日报客户端消息,从昨夜(4日)8点到今晨,现场救捞船主要在穿挂第四根钢缆绳以及其他扶正准备工作。据打捞船上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扶正工作已经正式启动。
  06:29 解放军报:救援直播:&东方之星&号客轮翻沉江面瞬间起了大雾,为救援扶正作业带来了更大难度。(汪旭)
  05:50 据央视最新消息,相关人员正在进行沉船起吊前最后检查,按预案成功穿好最后两根钢缆。
  05:39 东方之星打捞工作准备进行。
  据北京青年报:
  昨天晚间,&东方之星&轮翻沉事件前方指挥部会议决定,从昨晚8点起实施沉船扶正救助打捞方案。交通运输部发言人徐成光表示,目前总体判断没有生还可能,基于最大限度保护逝者尊严,决定采用这个方案。截至今天凌晨,船体整体扶正的工作仍在进行中。
  总体判断没有生还可能
  截至昨晚9点,事件遇难人数升至77人,另有14名幸存者。交通运输部发言人徐成光表示,扶正方案基于近期搜寻结果、生命探测仪结果,未发现生命迹象,生还希望越来越渺茫,总体判断没有生还可能,所以可以实行扶正。
  6月1日&东方之星&号翻沉事件发生后,船舶沉没已近70小时之际,交通运输部对救援方案作了进一步调整优化,会同有关方面制定了&东方之星&号整体扶正救助打捞方案,经会议研究确定,将于6月4日晚上8点实施。
  据介绍,采用船舶整体扳正起浮方案,能够尽快地全方位对所有舱室进行排查,有利于在最短时间搜寻失踪人员,最大限度保护逝者尊严。整体扶正打捞作业符合行业专业做法和国际惯例,技术较为成熟。
  根据专业计算和评估,目前沉船现场船舶的起吊能力已经能够满足扳正和起浮作业的需求,从全国抽调的潜水、打捞、救助、船体、船舶修造等领域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将提供技术支持保障。
  他同时表示,这起事件的经验教训,要通过最后事件调查结论确定,目前国务院组成的事件调查组已经着手开始工作。相信调查会本着依法严谨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作出结论和意见。
  扶正工作仍在进行之中
  为固定船体,防止在扶正时船体失去平衡产生大的波动,救援人员将钢筋穿过船底部,并连接在打捞船和江北岸地面上。
  在3日的救援过程中,潜水员完成了2道过底钢筋的穿引工作,即将钢筋穿过沉船底部固定沉船。4日上午8点开始,潜水员分成3个潜水组,2个潜水小组继续开展过底钢筋穿引工作。
  对于潜水员而言,过底钢筋穿引工作难度十分大。由于江水浑浊,水下能见度几乎为零,将钢筋从水下面船底穿过去,完全依靠潜水员人力完成,没有任何辅助措施,难度很大。
  同时,潜水员潜入水下,在沉船上焊接8个系柱,也就是铁墩子,用来拴套钢索,为船体扶正做准备。
  昨天,3艘大型打捞船、2艘大型打捞起吊船均到位,吨级共超过2000吨,至此,船体扶正作业所需的器具和材料都已经到位。除此之外,沉船工作区设置水上警戒线,沉船位置上游200米至下游1200米为警戒区。昨天下午2点左右开始对现场进行清理,除工作舰艇外,其他船舶在打捞扶正工作开始前2小时撤离警戒区域。同时,昨晚在扶正工作现场设置2道拦网,为扶正工作做准备。
  整个过程会遇到四难题
  沉船扶正准备工作十分繁杂,许多数据需要精确测算。沉船扶正的步骤需要先将船体吊起,起吊到一定高度后再进行翻转。据大连海事大学朱玉柱教授介绍,这一过程中主要有四个难题。
  船体起浮时船会倾斜,船体倾斜度如果和船上排水口设置不一致的话,会造成船舶受力不均,对船体造成损害,因此,钢缆在起吊时应注意受力均匀。同时,翻转前应先将船体起吊到一定高度,保证不再触碰其他障碍物,也不和江底接触,之后再施行下一步的船体翻转工作。
  因为船头和船尾外形不一样,在吊索进行翻转的过程中,通过收紧吊缆可能会造成船头船尾翻转速度不一样,这样会对船造成扭矩,从而损害船体,因此,船首船尾翻转速率需保持同步。除此之外,是要在空中起吊一定时间,保证船体向外渗水的时间。
  由于要将船体整体扶正,需要通过四根钢缆同时起吊。截止到今天零点,三根主钢缆已经顺利穿越船体,但因为船体已经和江堤接触,穿越船头的第四根钢缆穿入难度较大,所花的时间较长。一旦这根钢缆顺利穿入船体,就能尽快推进扶正救援工作。图示制作/潘璠
  切割探孔寻找生命迹象 潜水员不间断水下摸排 民兵沿江彻夜搜救
  沉船扶正前24小时的努力
  昨天晚上,&东方之星&翻沉事件前方指挥部会议决定,在确定无人员生存可能的情况下,着手实施沉船扶正方案。按照国际惯例,沉船扶正应在事故发生72小时后,且要在经探测没有生命迹象的情况下进行。在&黄金72小时&搜救工作的最后24小时,救援人员地毯式探测生命迹象,并通过&探测生命的最后一招&切割开孔寻找幸存者。
  三处探孔均无生命迹象
  &探测生命的最后一招&即是开孔。从3日晚9点30分开始,救援人员对沉船进行切割打孔作业,在开口处用生命探测仪进行探测,但三处探孔均没有发现生命迹象。
  救援人员分别于3日晚9点30分左右、4日早上7点20分和8点左右,在船的空气舱、污水井、首间舱三处切割打孔,打孔之后利用生命探测仪探测生命迹象,一旦探测结果有生命迹象,就立刻开孔盖救人,但如果没有任何生命迹象,就会立刻将探测孔焊接封住,保证船体平衡。经过3日晚到4日上午的打孔探测工作,没有发现奇迹。
  之所以选择这三处进行打孔工作,是因为这三处是通道比较集中的地方,可能逃生者比较多,是整个船体最有可能存在生还者的部位。
  潜水员地毯式摸排舱室
  水面救援人员在对沉船进行切割打孔作业时,200多名潜水员则24小时不间断接力下水摸探。截至船体扶正之前,潜水员发现多具遇难者遗体,遇难人数升至77人,但生还人数仍旧是14人。
  东海舰队政治部的林健干事向记者介绍称,6月3日晚上切割船体时,海军潜水分队在休整过后赶赴事发现场,连夜作战一直到4日早晨8点,随后&地方的潜水员前来轮换&。
  潜水员携带生命探测仪一间一间地逐个房间进行排查,每排查过一个舱室,就在舱室上系上红绳做好标记,并在上岸后在船舱分布示意图上做好标记,防止遗漏。潜水员每次下潜搜救时间持续40分钟到1个小时,几乎接近人体极限。最大下潜深度可达15米,接近江底位置。&东方之星&客船房间约3米宽、4米长,每位潜水员每次下潜可以摸排两到三个房间。
  在决定采取沉船扶正方案之前,水下的搜救工作彻夜未停。
  两百多名民兵沿江搜救
  从2日起,交通部决定扩大搜救范围至距离事故发生地下游220公里。200多名民兵组成的应急分队在翻沉地点下游沿江彻夜搜救打捞,将搜救范围划分为10个区域,并设置32个民兵搜救观察哨。
  除此之外,巡逻船在江面进行搜救,许多周边村民和渔船加入到搜救队伍中。截至昨晚,已经在长江岳阳段发现4具遗体,确认是&东方之星&乘客。
  现场指挥救援的中国船级社武汉分社总经理王志刚说,开孔是探测生命的最后一招,此前救援人员已通过生命探测仪反复探测,没有发现生命迹象,就只能开孔直接看,确保万无一失。
  王志刚表示,按照国际惯例,把72小时作为生命的标准线,在此之前要千方百计确定有无生命。如果72小时到了,确定没有生命,再把船翻过来,这是对生命的尊重。本版文/综合新华社、央视消息
  本报记者 高语阳 岳菲菲 赵婧姝统筹整理
  &东方之星&号的最后旅程
  船长和轮机长回忆事发时的情景
  5月28日13时18分,&东方之星&客船从南京五马渡邮轮码头出发,前往重庆。这艘隶属于重庆东方轮船公司的客船上共有456人,其中旅客405人,船员46人,导游5人。根据南京一名&东方之星&客船乘客家属提供的本次旅行团宣传单显示,此次行程一共11天。
  &东方之星&于5月29日抵达安徽安庆,5月30日游江西湖口石钟山和九江,5月31日抵达湖北武汉,6月1日抵达湖北赤壁&&行程尚未过半,&东方之星&已经在风雨中沉没于江水之下。船长张文顺说,当时的风在3-4级左右,从南边往北边吹。他想走背风,往北偏行,想用速度抵住风,但风力突然剧增,船身失去了控制,左满舵也抵不住风。
  湖口码头
  当天早上7点左右,&东方之星&客轮停靠湖口码头,之后多数乘客游览了石钟山景点,并于当日上午10时许离开湖口港,溯江而上,前往九江码头。
  九江码头
  从九江开始,&东方之星&与&观光六号&两艘船就一直紧紧相随,每到一处景点,两艘船几乎同时停靠,游客也混在一起参观游玩,互相帮忙拍照。
  赤壁码头
  5月31日抵达湖北武汉后,&东方之星&号在前往赤壁时,再度和&观光六号&游船相遇,两艘船一起停靠在码头上。
  监利江段
  回忆起当时情景,轮机长杨忠权说,他从甲板巡视回来就一两分钟,水就涌进了机舱,照明一下就没了,&这时感觉船已翻了&。
  (北京青年报)
关注湖北金融网,理财可以很简单。
相关阅读:
&&&&&&&&&&&&Copyright
湖北楚天鑫融信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