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2005年成功发射了神舟八神舟五号宇航员是是怎么和它的伙伴真让我感到佩服

航天“巾帼”英雄班的风采 - 闲情逸致 - 德州新闻网 - 权威媒体 德州门户 德州日报,德州晚报,兴德论坛,德州论坛,兴德微博
航天“巾帼”英雄班的风采
编辑: 来源: 时间: 10:04 []&[
日18时37分,随着我国神舟九号飞船的发射成功,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备受全球关注。至此,世界上已先后有57位“巾帼”航天员进入太空。其中,美国46名,前苏联和俄罗斯3名,加拿大和日本各2名,中国、英国、法国和韩国各1名。
  航天“巾帼”英雄班的风采   ——部分世界女性航天员扫描 日18时37分,随着我国神舟九号飞船的发射成功,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备受全球关注。至此,世界上已先后有57位“巾帼”航天员进入太空。其中,美国46名,前苏联和俄罗斯3名,加拿大和日本各2名,中国、英国、法国和韩国各1名。这里,笔者整理了部分“巾帼”航天英雄班的风采,愿与大方读者共同分享。世界首位女航天员:迷恋加加林而梦想成真 日,莲京娜o弗拉基米罗夫娜o捷列什科娃出生在前苏联雅罗斯拉夫尔州图塔耶夫区马斯连尼科瓦村的一个工人家庭。由于其父亲在她两岁时到前线作战而没了音讯,她不得不在17岁那年就离开学校,到一家轮胎厂当了工人,开始挣钱养家。工作之余,生性活泼好动的她最喜欢跑到航空俱乐部练跳伞,这无疑为她日后被挑选成为航天员打下了坚实基础。 1961年,前苏联航天员加加林首飞太空成功,在全苏联掀起了空前的太空热,也点燃了已经成为业余跳伞运动教练的捷列什科娃的太空梦。据她本人后来回忆说,自从第一次见到加加林的画像,她就迷上了太空。她觉得,加加林的眼睛在紧紧地盯着自己,面带微笑的他好像在说:“你也能行!”捷列什科娃心里想:“我当然能行!” 1962年,苏联着手组建一支秘密女子航天队,当时主要是从各地航空爱好者俱乐部的女飞行员和女跳伞运动员当中挑选。先是从数百人当中选出60人参加体检。经过层层筛选,最后选中5人。捷列什科娃顺利成为其中之一,还被任命为组长,开始在宇宙航行学校接受宇航员培训,期间加入了苏联共产党,并获少尉军衔。 捷列什科娃在这5人当中绝不是最强者,至多只能是第二,要命的是她档案中有一项“历史不清楚”:她的父亲自1939年上了前线后一直下落不明,这在政治要求极为严格的当时,足以挡住姑娘的“飞天之路”。但她本人在5人中政治表现确实是最好者,最后委员会决定由她的航空俱乐部的队友塔季扬娜o莫洛兹切娃担任首飞,由她做替补。然而在飞天前的一次体检中,意外却发生了:莫洛兹切娃竟然怀孕了!这确实让委员会全体人员非常吃惊,但他们将此事严格控制在小范围之内,最后决定由替补捷列什科娃完成人类飞天壮举。 日,她登上了被谑称为“食品罐头”的“东方-6号”飞船。这艘飞船很狭小,捷列什科娃在里面只能采取半躺的姿势,而她要这样呆上3个昼夜。由于恶心,捷列什科娃在飞船上一点东西都吃不下。但她却尽力保持微笑,并向地球报告:“我是海鸥,飞行正常。”然而,在飞船即将返回时,飞船的自控系统出了偏差,执行下降程序时,飞船不降反往上升。见此情景,捷列什科娃忍不住地轻声叫道:“我的妈呀!”不过,捷列什科娃并没有慌张,而是准确地向地面做了汇报,在从地面获得所需参数后,捷列什科娃从容地将其输入降落系统,飞船开始着陆。 在飞船下降一定高度时, 看到下面是一片湖泊,当时心里不免有些紧张,产生的第一个念头是:天啊,送一名女子上天,难道还要让她掉进水里!”不过,捷列什科娃的这个担心显然是多余的,因为地面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应急准备,其中包括水上着陆的可能。可是,由于当时地面风很大,打开降落伞相当的不易,捷列什科娃费了一番周折,甚至不得不“倒立”着操作。当她终于把伞打开时,鼻子已经重重地撞到地上了。人们找到她时,发现她脸部和太阳穴处发青,整个人也几乎没有什么知觉,于是紧急空运到莫斯科进行抢救,直到前苏联最权威的医疗专家向人们宣布,她脱离了生命危险,大家才算松了一口气。 这次飞行,是捷列什科娃一生中惟一的太空之旅,此后没能再入太空。几十年来她一直在空军中从事技术研究,被授予空军少将军衔,两次被授予列宁勋章,荣获联合国和平金奖以及世界许多国家授予的高级奖章,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也以她的名字命名。 如今,已经七十多岁的捷列什科娃在回忆自己飞天的历程时,仍然感慨万分:“我感到很幸福,因为我曾有幸成为人类最早开拓航天道路的人中的一员,而且是第一个飞天的女性。尽管历尽千辛万苦,但看到那么多人踏上我们开辟的道路,真让人欣慰。”她的感慨并非没有由来,女性参与科学探索和研究,从来都要比男性付出更多的代价,尤其是在被视为男人天下的航天领域。首位进行太空行走的女性:从小就立志当飞行员 日,前苏联女航天员斯韦特兰娜o萨维茨卡娅走出“礼炮7号”空间站,从而成为世界第一个太空行走的女性。 日,萨维茨卡娅生于莫斯科,父亲是一位两次获得“苏联英雄”称号的空军元帅,母亲是一位教育工作者。爸爸的飞行员生涯和母亲的良好教育,对萨维茨卡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她从小就对火箭技术感兴趣,立志象父亲那样成为一名空军飞行员。   1961年,加加林飞天成功。此时刚上中学的萨维茨卡娅便对加加林产生了极大的崇拜,私自报名参加了航空俱乐部,每天放学后便偷偷地跑去参加一个多小时的飞行训练。当父母知道后,母亲竭力反对,说她不务正业,而父亲对他却全力支持,鼓励她通过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到中学毕业时,萨维茨卡娅完成了500次跳伞,并创下3项世界跳伞纪录。 进入大学,萨维茨卡娅仍然坚持参加跳伞训练和有关的比赛,并开始学习飞机驾驶技术。到大二时,她可以熟练地驾驶雅克18型飞机飞行。1970年,在英国举行的飞行特技世界锦标赛上,萨维茨卡娅获得了世界冠军称号。大学毕业后,萨维茨卡娅成了家航空俱乐部的航空教员。经过艰苦努力,萨维茨卡娅进入一所试飞员学校,成为所在学校的第一名女试飞员。她克服种种困难,学习驾驶喷气式飞机技术,不断创造歼击机飞行的高度和速度的纪录。1976年从试飞员学校毕业时,萨维茨卡娅如愿以偿地成为赫赫有名的雅科夫列夫飞机设计局的一名试飞员。到1980年为止,萨维茨卡娅已掌握20多种型号飞机的驾驶技术,飞行1500小时,创18项飞行纪录。1980年国家挑选女航天员时,雅科夫列夫飞机设计局一致推荐了她,萨维茨卡娅终于实现了她当航天员的梦想。&& 日,萨维茨卡娅和两名男宇航员乘“联盟T-7”飞船开始了她的第一次太空飞行,当飞船与正在轨道运行的“礼炮7号”轨道站对接后,宇航员们进行了多项科研实验。7天之后,萨维茨卡娅与另外两名男宇航员返回地面。在这次飞行中,萨维茨卡娅表现出良好的职业素养,即坚定、果断和勇敢,对妇女参与航天事业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日,萨维茨卡娅第二次上天。此行的目的是到“礼炮7号”轨道站舱外进行试验性焊接工艺操作。对于萨维茨卡娅来说,此行的意义更加重大,因为当时女子在太空行走还是史无前例的。7月25日,女子太空行走这一伟大而艰巨的时刻终于来到了。萨维茨卡娅在前,指挥员扎尼别科夫在后,他们由通道舱进入太空,小心翼翼地带着万能手动工具来到轨道站外的一个平台。萨维茨卡娅站在一个特殊的踏板上,将双脚固定在上面,她手拿一个体积为400毫米×450毫米×500毫米的工具,开始切割一块固定在样品板上的金属样品,然后把两块金属板焊在一起。与此同时,扎尼别科夫用摄影机拍摄了这一切,并向地面传送。 萨维茨卡娅动作娴熟,准确无误,她还不时向地面报告:“我开始工作。”“我已接通电源,工具开动,切割缝不平,但很好看。”“现在进行第二种作业,启动按钮,焊接金属。”“我又试验第三种作业了,焊成的样品上有斑点,我开始打平它。”最后,萨维茨卡娅宣布:“我已对第一块模板进行了金属喷漆,样子很好看。”她和同伴扎尼别科夫在太空作业了3小时39分钟。萨维茨卡娅在这一过程中体重减轻了3公斤,可见太空行走之艰辛。 日,世界上第一位在太空行走的女宇航员萨维茨卡娅安全返回了地面。此后不久,她与一位飞行员结了婚,并于1986年10月喜得贵子,当时她已38岁。如今,她的儿子已经上了大学,她也成为俄罗斯联邦国家杜马共产党派的副主席。 前不久,当得知中国“神九”成功发射,女航天员刘洋飞上太空时,兴奋地说:中国女航天员的飞天更有力地证明女性是航天界的“半边天”。同时,她预祝中国这位女“同仁”顺利完成任务,享受这次太空之旅。美国首位女航天员:敢想敢干的“假小子” 在美国,说起航天事业,人们都会向你介绍美国的第一位女航天员:萨利o克里斯滕o赖德。因为她是美国最年轻的宇航员,也是世界上第三名进入宇宙的女宇航员。 日,萨利o克里斯滕o赖德生于洛杉矶的一个工人家庭。她从小就喜欢运动,表现出敢想敢干的性格,平时就是一些男孩子不敢做的事情她也敢去尝试一下,就是与人打架,也从不服输,直到别人“怕”她为止,因而周围邻居和家人都称她“假小子”,而她对此称呼却欣然接受:“假小子就假小子,这样看谁敢惹我”。在她10岁那年,一个偶然的因素,使她爱上网球运动,经常为练球而忘了吃饭、上课。1968年高中毕业,虽然拿到了大学的录取通知,但她却没去报到,而是报名去了一家网球俱乐部,梦想成为一名驰骋赛场的网球精英,开始了职业运动员生涯。但三个月艰苦的职业训练,赖德意识到自己不是打网球的料,便忍痛割爱,重新拿起书本,一年后考取了斯坦福大学。经过数年的苦读,在获得物理、英语硕士学位和天体物理学博士学位后走出校门。她本以为有了这些耀眼的头衔,找个工作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没想到英雄却无用武之地。 不久,机会之门终于向她开启。早在1972年,美国政府修订了1964年颁布的《民权法案》,规定“政府在招聘中不得有任何基于种族、肤色、宗教、性别或者民族不同而产生的歧视现象”。作为政府部门,美国航空航天局在招聘中自然也不能突破这个底线。而此前,美国航天局曾于1960年选拔出了13名女航天员,但却因为怕失败和怕影响男航天员的训练而在1963年停止,入选的13名女航天员也没能实现飞天梦想。1977年,正在寻求与天体物理相关职业的赖德在报纸上看到国家航空航天局首次面向社会征聘航天员的公告后,认为实现自己梦想的时机到来了,毅然前去报了名。到招募结束时,共有12000多名报名者基本符合要求,随后经过被筛减剩下了几百人。在对这几百人进行面试和体检后,有35人被选中成为航天员,其中有6名是女性,赖德凭借强健的体魄和深厚的专业知识名列其中。 加入航天局后,许多男航天员看不起这几个女同事,但赖德毫不示弱,每天与男航天员一样接受高强度、跨领域的课程训练:跳伞、水中求生、加重和失重训练、无线通信、导航等,可谓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皆通”。赖德没有驾机飞行的经验,为此她经常坐进教练机里进行训练,掌握飞行本领。经过顽强的学习,她取得了飞行驾驶许可证。在首次进行飞行模拟训练时,她和4名男航天员一起训练了14个月,在航天飞机模拟舱里反复练习,演习飞行中的每一个细节,学会应付在太空可能发生的各种紧急情况。也就是这时,赖德爱上了这个既刺激又冒险的工作,而早日搭乘真正的航天飞机升入太空的愿望亦愈发强烈。 1983年初,赖德的梦想终于变为现实。她凭借出色的训练成绩和实践表现被航天局指定为正式航天员,拟乘坐“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入太空,完成代号为“STS-7”的任务,即她要与另外一名航天员共同操作一个长约50英尺的机械手,把一颗价值4000万美元的卫星从航天飞机的货舱中取出抛入太空,9小时后再收回舱内。除此之外,赖德还负责在航天飞机发生紧急善时向提出纠正飞行措施。自此,她开始进入封闭性强化训练。 日,美国人怀着兴奋和紧张的复杂心情,看着这位美国首位女航天员搭乘“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这是“挑战者”号第二次飞行。赖德的表现,尤其受到所有对妇女参加太空计划表示质疑的人的密切关注。赖德不负众望,在太空中与同事密切配合,成功完成了卫星的抛放和回收工作。当“挑战者”号顺利降落在肯尼迪航天中心时,赖德的名字一下子传遍美国乃至全世界。她的成功不仅排除了一些专业人士对妇女参加太空计划的质疑,而且极大地促进了美国妇女在社会各领域中地位的不断提高,大量的媒体报道则使赖德一下子成为女性在社会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的公认代表。 日,赖德与另一名女航天员凯西o沙丽文结伴再度上天,创造了首次两名女航天员同时飞天的世界纪录。1987年,赖德离开了美国航空航天局,到加州大学任物理学教授。2003年,美国哥伦比亚航天飞机失事,她受命担任事故调查组成员,圆满完成了调查任务。飞行时间最长的女航天员:在太空连续逗留188天 女航天员所创造的最长太空飞行时间纪录是188天,创造这个纪录的就是出生于中国上海的美国的航天员香农o露西德。 日,一对美国传教士夫妇在滔滔黄浦江畔的上海生下了他们的女儿,父亲为她取名为香农o露西德。然而,在露西德只有几个月大时,她与父母、叔叔阿姨和祖父母,一道遭到日军关押。1944年,露西德一家被释放。此时,已经稍微懂事的露西德告诉父亲,她讨厌自己与众不同的头发和眼睛。这个金发碧眼的小丫头希望能和周围的小朋友一样,长着黑头发、黑眼睛,因此很少出门与其他小伙伴玩耍,总是一个人在家里要么翻看几本小画书,要么缠着爸爸妈妈讲故事。为了孩子,他们决定放弃生活了数年的上海,乘坐世界上第一艘横跨大西洋的内燃机船、瑞典的“格里普斯科尔摩”号返回美国。 回到美国,年幼的香农o露西德很快与周围的混熟了,经常带小伙伴来家里玩。到了上学年龄,父母把露西德送进了附近的一所小学。自此,大部分时间露西德都是在教室里读书。转眼间,这位聪明的小丫头长大成人,在她20岁那年,她以优异成绩获得了俄克拉荷马大学的化学学士学位。1970年与1973年分别取得该校的生物化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1977年,美国航空航天局面向社会征聘航天员,露西德在父母不知情的情况下报了名,而且顺利过关。当她把自己成为一名航天员的消息告诉父母时,父母着时吓了一跳。在接下来的训练中,露西德十分用功,很多科目的成绩都在男同事之前。然而数次的航天飞行都没有轮到她。看着自己的同事一个个都飞向太空,心里着急但也无济于事。直到1985年,露西德开始她的第一次航天之旅,此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分别在这方面1989年、1990年、1993年再次升空,及1993年在十余年的时间内先后6次进入太空,创造了女子太空飞行次数最多的世界纪录。 日,53岁的香农o露西德搭乘“阿特兰蒂斯 STS76”号航天飞机与另外五名航天升空。这次露西德的任务是在飞船实现与和平号空间站的第三次对接后,进入和平号空间丫并留在那里进行科学试验和科学研究。23日实现了与和平号的对接后,露西德前往和平号,成为美国第一位进驻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的女航天员。3月29日,航天飞机与和平号脱离,31日返回地面。而露西德却开始了在空间站紧张而有序的一系列工作。在随后的时间里,俄罗斯曾用质子号火箭将和平号空间站最后一个舱段——自然舱发射入轨。露西德和空间站的其他同志按照计划严格操作,密切配合,保障了自然舱与空间站的成功对接,从而完成了和平号空间站的全部建造工作。   日,美国6名航天员搭乘“阿特兰蒂斯STS79”号航天飞机再次升空,18日实现了与和平号空间站的第四次成功对接,把航天员布莱赫送往和平号,同时接女航天员露西德返回。23日,航天飞机同和平号脱离对接。26日,航天飞机稳稳降落在休斯敦航天中心。至此,露西德在太空整整连续生活了188天。加上前四次的飞天,她在太空生活的累积时间达到了5354小时,足足超过了223天。因此,刚刚落地的露西德无疑成为世界瞩目的耀眼明星。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很快在白宫召见了她,并授予她美国国会太空荣誉奖章。露西德也成为1969年设立这一奖项以来,获奖的10位美国宇航员中唯一的女性。在颁奖仪式上,克林顿夸赞露西德在太空和科学两大领域从事了先锋工作,展现了超人的智慧、意志、勇气和幽默,为美国人,尤其是青年树立了榜样。美国航空航天局总指挥长盛赞她,为人类精神树立了一座丰碑。1997年,香农o露西德又因此荣获了自由精神奖。 也许是在中国出生的缘故,香农o露西德一直想到中国看看。1997年终于有了机会,随美国航空航天访问团访问了中国的北京和成都。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露西德非常关注,在与四川友人的通信中表达了深切的同情和精神支持。2008年10月中旬,为进一步弘扬观音文化至真至善至美和爱心、和谐的人文精神,四川遂宁市举办了首届中国观音故里旅游节,期间举办了遂宁城市形象大使评选,美国航天员香农o露西德以绝对优势脱颖而出。当遂宁市将此消息通过电子邮件告知露西德本人时,露西德欣然接受,并对遂宁慈善、爱心、和谐的城市文化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表示有机会到遂宁与那里的人民见面交流。 现在的香农o露西德,已经是一位年近七旬的资深航天员、3个孩子的母亲、5个孙女的祖母,一头金发也染尽风霜。但她并没有就此告别太空,一直在美国约翰逊航天中心负责国际空间站项目的地面控制工作。她本人表示,如有机会和可能,随时等待召唤,准备再次升空。加拿大首位女宇航员:爱好广泛的医学博士 当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进入太空之际,加拿大首位女宇航员罗勃塔o邦达尔向她发来祝福:欢迎你加入这个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曾离开过地球的女性行列中。作为一个先行者,你有保证自己飞行安全的责任。同时,希望你能享受在太空中美好时刻,哦!别忘了看看窗外的景色! 罗伯塔o邦达尔于日出生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苏圣玛丽市,她的父亲爱德华o邦达尔在当地的公用事业委员会任办公室主任,她的母亲则在一所职业学校教电子商务课程。父母十分赞赏并积极支持她和她的姐姐罗伯塔o芭芭拉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和各种体育活动,包括女童军总会、香港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圣公会团体等等。良好的家庭环境,加之从小的锻炼,罗伯塔o邦达尔很快完成了小学和中学教育,并在中学阶段迷上了科学,经常到母亲的学校参与一些小的实验。高中阶段,罗伯塔o邦达尔利用假期参加了一个科学夏令营,到大湖区林业中心研究蚜虫。她的耐心细致、孜孜不倦受到了组织者的好评。 中学毕业时,罗伯塔o邦达尔以优秀的成绩考入了一所医学职业学院,毕业后又走进另一所高等院校,专攻医学专业。23岁那年,在圭尔夫大学获得科学实验病理学硕士学位。走出大学校门后,她坚持边工作,边学习,一边从事医学工作,一边学习研究更深的知识。1971年,又获得安大略大学神经生物学硕士学位,1974年则获得多伦多大学动物学和农业科学硕士学位,1977年又拿到了麦克马斯特大学的医学博士学位。 1983年,加拿大政府启动航天计划,并公开招选国家航天员。罗伯塔o邦达尔博士在众多报名者脱颖而出,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开始了航天方面的研究和训练。从训练开始,罗伯塔o邦达尔就梦想有一天自己遨游太空。日,她搭乘美国宇航局的“发现者”号航天飞机进入太空,成为加拿大历史上第一位女航天员,实现了她的飞天梦想。在这次航天过程中,罗伯塔o邦达尔和其他几位航天员精诚合作,圆满完成了代号为“STS-42”的科学任务,将美国的国际微重力实验室一号送入太空,进行空间微重力条件下的生物学、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实验,并及时收回了相关数据。日,罗伯塔o邦达尔与其他航天员在完成任务后返回地球。 这次航天飞行虽然只有短短的9天时间,但罗伯塔o邦达尔的名字在加拿大却是家喻户晓,因为她给加拿大人带来了自豪,在加拿大人们的心目中,罗伯塔o邦达尔是一个了不起的女英雄。 罗伯塔o邦达尔在回到地球后,便离开国家航天局,专注她的研究和工作。作为有效载荷专家,先后参与了十四个国家的四十多个先进的科学实验。同时,自小爱好广泛的罗伯塔o邦达尔,离开国家航天局后又迷上了摄影,工作之余到各地拍照,并多次在各地举办专题摄影展。2000年举办的主题为“激情展望”摄影展,从不同视角记录了加拿大国家公园的变迁,受到参观者的好评,不少老一辈摄影家对她的作品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现年已67岁高龄罗伯塔o邦达尔博士曾获得许多荣誉,加拿大医学名人堂中也有其一席之地。日本首位女航天员:实现“从宇宙看地球”的梦想 在国内外媒体大篇幅报道中国女航天员刘洋的同时,日本的一些媒体开始回忆本国的第一位女航天员——向井千秋。向井千秋作为日本航天员中的唯一女性,曾于1994年和1998年分别搭乘“哥伦比亚”号和“发现”号航天飞机前往太空。 向井千秋日出生于群马县馆林市,这个有些内向的小女孩自小对太空充满幻想,经常问父母“天上星星是怎么来的”、“夜里太阳躲起来做什么”等问题,有些问题让父母也不知如何解答。晚上睡觉前,也非要父母讲一些天上的故事才算罢休。 日,苏联航天员尤里o阿列克谢耶维奇o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从拜克努尔发射场起航,开始了人类的太空之旅。当加加林返回地球说起在太空观察地球的感觉时,只是用“蓝色的地球”加以概括。不过,就是这“蓝色的地球”之说点燃了向井千秋的太空之梦,这个小姑梦想有一天自己亲自到太空欣赏这“蓝色的地球”。然而,父母对她的这些想竭力反对,劝她把精力放在学习上。这个小姑娘表面答应,但在学习之余仍免不了收集一些有关太空的图片。 1971年,向井千秋从东京庆应义塾女子中学毕业后,考取了庆应义塾女子高等学校,随后又考入了庆应义塾大学攻读医学专业。大学的丰富生活,使向井千秋的性格发生了巨大改变,自己也逐渐认识到没有真才实学很难在社会上立足,于是她开始把功夫用在功课上。1977年,她顺利完成论文并通过答辩,获得了庆应义塾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走出校园,向井千秋到庆应义塾大学附属医院做一名外科医生。由于其过硬的医疗技术,1978年被外派到日本静县清水市综合医院任普外科医生,1979年又受托前往神奈县济生医院作急诊外科医生,1980年重返庆应义塾大学附属医院成为一名心血管外科医生,1982年又到枥木县宇都宫济生医院工作一年,1983年回到庆应义塾大学附属医院任心血管外科总住院医师,不久晋升为庆应义塾大学心血管外科系助理教授。无论在什么地方工作,她都秉承“人道主义”,对各类病人都悉心诊治,把无数的病人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因而她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好医生”。同时,她结合临床,先后出版了多部医学专著,对医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这期间,她与同是做医生的博士向井牧雄相识,并相爱结婚。 1985年,日本国家宇宙开发署公开选拔国家第一批航天员。向井千秋从报纸上看到消息后,埋藏在心底多年的飞天梦想又被激发起来。她来不与丈夫商量,毅然报名应征。经过层层筛选和严格的政审、体检,她有幸成为入选的三名航天员候选人之一。&&& 经过紧张严格的航天训练,日本国家宇宙开发署计划于1988年2月发射航天飞机,运载“日本空间实验室”进入太空进行相关的科学实验,向井千秋将作为唯的女航天员升空,负责实验数据的收集。然而,由于美国“挑战者”航天飞机失事,日本政府不得不放弃了这一计划,向井千秋的航天梦也就未能如愿。 不过,科学研究的脚步不会停滞,向井千秋的航天梦也不会泯灭。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的航天计划又被列入日程,向井千秋作为航天员又开始了航天的训练。 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从肯尼迪空间中心发射升空。向井千秋作为日本第一名女航天员与另外6名航天员同时进入太空。发射40分钟后,向井千秋解开安全带,从舷窗眺望地球,当时正是印度洋上空的白天,眼前所见正像首位翱翔太空的加加林少校说的那样“蓝色的地球”。“哇,真的是蓝色!真的好美!”向井千秋不由得赞叹。然而,向井千秋深深明白,观赏地球只是瞬间的享受,作为一名科研航天员,必须抓紧时间,充分利用宇宙环境,从事地球上不能进行的研究和实验。在太空的半个月时间里,向井千秋与其他航天员一道,圆满完成了“国际微策略实验室”的太空实验任务。同时,向井千秋以女性独特的细腻和丰富的医学知识,牵头完成了人体生理学、太空生物学、辐射生物学、生物处理等82项空间生命科学的实验以及太空中与心血管系统、自主神经系统、骨骼和肌肉新陈代谢有关的医学实验。 日,向井千秋搭乘美国“发现者”号航天飞机再次升空,开始了她的第二次航天之旅。在与其他航天员协作圆满完成相关的太空实验任务后,于11月7日返回地球。这次飞行绕地球134圈,行程340万英里,历时8天21小时44分。 两次的飞天经历,使向井千秋成为日本人心目中的女英雄。当一位媒体记者让她谈飞天的最深感触时,她出乎意料地说了这样一段话:“如果我在日本,我就说自己是群马县人;如果我在美国,我就说自己是日本人;如果我在宇宙飞行,我就感觉自己是从地球上来的,没有了国别意识。” 现如今,向井千秋担任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下属的载人航天技术部航天医学生物学研究室室长。当有人问及好新的梦想时,向井千秋直言相告:去月球,在月球上做医学实验。首位航天飞机女指令长:从小立志长大去太空 日,美国女宇航员艾琳o玛丽o柯林斯乘“发现者”号航天飞机飞上太空。1999年,已经身为人母的柯林斯第三次进入太空,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位航天飞机女指令长,驾驶“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完成了7月23日至27日的飞行。至此,她已经驾驶过三十多种不同的飞机,累计飞行时间达到6280多小时,其中有537小时是在太空度过的。 日,柯林斯出生于纽约州埃尔迈拉市一个小康之家。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小姑娘从识字起就特别喜欢著名飞行员的故事,似乎天生就有一颗向往海阔天空的心。5岁时,她迷上了滑翔机,对邻居小伙伴的几本描写飞行始祖赖特兄弟的画书更是爱不释手。特别是加加林的航天行动,也使这个小姑娘对太空充满了好奇,多次向自己的父亲表达“长大后我也要到太空去”的想法。对孩子的这个想法,作父亲的只是抱之一笑。 在她长到9岁时,父母因故分开,3个兄弟姐妹只好跟父亲过活。这对年幼的柯林斯来说无异学生的打击。不久,在邮局工作的父亲又不幸失业,全家生活陷入困境,要靠领取食物券生活。 为减轻家庭生活压力,柯林斯从上中学那天起就开始利用课余时间到一家薄饼店当侍应,赚取微薄的收入补贴家用,但自己想当航天员的梦想一直埋在心底,并下定了当不成航天员也要当一名飞行员的决心。在她19岁那年,她拿着自己打工积攒的1000美元,报名参加美国空军的飞行员训练课程,学习驾驶飞机,开始了自己“飞”的梦想。两年后,她便考取了私人机师执照,第一次驾驶飞机时,她深切了解到飞行才是自己的终身事业。 1974年美国军方首次接受女性担任飞行员,而柯林斯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1979年,柯林斯被任命为T-38教练机飞行员,1983年出任C-141星式运输机的机长。其后,她在美国空军学院担任数学助教,同时亦兼任T-41轻型教练机的飞行员。由于柯林斯的数学很好,最初上大学时修读数学和经济,1986年改往斯坦福大学主修运筹学,取得科学硕士学位。&&& 尽管成为了一名女飞行员,但柯林斯仍醉心于航天事业。从斯坦福大学毕业后,又到韦伯斯特大学修读太空系统管理,后因成绩优秀转入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空军试飞员学校。1990年即将毕业时,有幸获选加入国家航空航天局的航天员训练计划,翌年7月如愿以偿成为一名宇航员,令她的太空梦想得以实现。 1995年2月,她驾驶“发现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实现了与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的历史性对接,同时也成为世界首位航天飞机女驾驶员。1997年5月,她驾驶“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再次进入太空。1998年,美国航空航天局正式任命她为航天飞机指令长,实现女性在这一位置上“零的突破”。日至27日,她作为指令长,驾驶“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完成了飞行任务。 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7名宇航员遇难。美国不得不中断多年且已取得重大成绩的航天飞机升空计划。而这,柯林斯是做梦都不敢想象的。 不过,科学研究的脚步不会停止。2005年7月,阔别两年半之久的美国航天飞机升空计划终于恢复进行,代号STS-114的“发现者号”于7月26日重上太空,执行为期11天19小时的任务。这是“发现者号”第31次升空,也是“哥伦比亚号”失事后的第一次。48岁的女指令长艾琳o玛丽o柯林斯临危受命,既要承受着上次“哥伦比亚号”爆炸的阴影,又要肩负着挽救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声誉的重大责任。另外,美国兴建国际太空站和探索外星的进度,也全押在这次升空之上,因此柯林斯所受的压力比她之前3次航天飞行要大得多。但柯林斯成功地将压力转化为一种推动力。出发之前,向丈夫和两名子女承诺“平安归来”,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保证:“我将勇敢地领导这次航天飞行任务,希望这次飞行不仅能让我的家人和支持者感到自豪,也能让两年半前遭到哥伦比亚号失事沉重打击的国家感到自豪。” 在这次太空之旅中,“艺高人胆大”的柯林斯驾驶隔热瓦受损的“发现者”号在太空中来了一个“转体后空翻”,技惊世人,发射中心的全体工作人员更是为她捏了一把汗。在她发回的第一条“太空短信”中这样写道:“当我们回头观看美丽的行星、再注视前面未知的宇宙时,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感到探索太空对生活在地球上人们的重要性。” 如今,官至空军上校的她已经退休,而仍然拥有我们大多数人都有的爱好:跑步、远足、露营、高尔夫球、阅读和摄影,当然也包括天文学。因失事而丧生的女航天员:为梦想付出生命代价 任何事情都不会一帆风顺,航天事业也是如此。日和日,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和“哥伦比亚”号先后失事,14名宇航员丧生,其中4名是女性。 克里斯塔o麦考利夫:1948年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成长于马萨诸塞州的弗雷明汉,毕业于弗雷明汉州立大学。她在马里兰和新罕菲尔州从事初高中美国史、法律和经济多科教学工作,是一位很有名望的社会学教师。虽然是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但遨游太空的梦想和美国航空航天局招募太空教师的决定让她走进了宇航界。后因“挑战者”号失事而牺牲。 朱迪丝o雷斯尼克:日出生于俄亥俄州的阿克伦,是犹太后裔。她1970年获得卡内基—梅隆大学电子工程学士学位,1977年获得马里兰大学同一专业的博士学位。1978年,雷斯尼克被选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航天员项目,1984年8月乘“发现者”号首次飞往太空。1986年1月作为专家乘“挑战者”号再度飞抵太空,不想因失事而魂归太空。 卡尔帕娜o查乌拉:日出生在印度北部哈里亚纳邦一个名叫卡纳尔的小镇,1978年作为唯一的女生考入旁遮普工学院航天工程专业。1980年,在得克萨斯州攻下了航天工程专业硕士学位后,又取得了同一专业的博士学位,并加入美国国籍。1994年,乔娜被美国航空航天局选中,成为一名航天员。经过严格的太空训练后,于日进行了她的处女航。日,她和另外6名航天员乘“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再次升入太空,在完成各项科学实验后于2月1日返回即将降落时在空中发生爆炸,这7名航天员没能走完最后的一小截路程。 劳雷尔o克拉克: 日出生于美国艾奥瓦州,不过她一直把威斯康星州的拉辛当成自己的家乡。高中结束后,她考取了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获得医学博士学位。走出大学校门,她先是美国海军的航空军医,后又成为潜艇上的潜水医官,1996年被国家航空航天局选为航天员。日,搭乘“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开始了太空之旅。却万万没想到,就是这次太空之旅,她和另外6名航天员的生命永远留在了浩瀚的宇宙之中。文/袁文良
附件下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神舟五号宇航员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