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选修6试题 如图 为什么不选c而选a

当前位置:
>>>如图为我国南海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小题1:南海的黄岩岛是我..
如图为我国南海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小题1:南海的黄岩岛是我国固有领土。图中,表示黄岩岛的是A.甲岛B.乙岛C.丙岛D.丁岛小题2:2012年5月,吉林一中校友参与研发的我国首座深水钻井平台在南海首钻成功,其重要意义在于①宣示我国对南海的主权②行使对钻井平台周边我国海域的管辖权③解决我国目前石油对外依存度过高的问题④标志我国能够独立进行深海油气资源开发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小题1:A小题1:B本题考查我国的海域。小题1:查地图可知。小题1:利用深水钻井平台可实施深水石油资源的开采,但不能解决我国目前石油对外依存度过高的问题。③错误。故选B项。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如图为我国南海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小题1:南海的黄岩岛是我..”主要考查你对&&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区域差异及区域内部差异,中国的三大经济带&&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区域差异及区域内部差异中国的三大经济带
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区域差异及区域内部差异: 1、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
2、界限:(1)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大致以 400mm年等降水量线为界,大致是大兴安岭西侧—张家口—兰州—拉萨— 喜玛拉雅山东侧(2)青藏高原区的范围与我国地势的第一阶梯吻合,大致以横断山脉、祁连山脉、阿尔金山脉和昆仑山脉为界 3、三大自然区特点: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
1、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①形成:②东部季风区 A.范围:包括第二级阶梯的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横断山区,以及第三级阶梯上的沿海平原和丘陵地区。B.地形地势: 海拔较低C.气候:受季风影响显著;降水集中且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D.土壤生物:植被以森林为主,土壤发育好,生物种类繁多E.水文:多外流河,主要是以雨水补给F.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影响广泛而深刻,自然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是我国主要的农耕区。③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东西差异①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的同一性和差异性②差异:
3、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①成因:夏季风和海拔高低 ②水平差异:③垂直差异:中国三大自然区:
中国三大经济带:
1、划分依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2、划分结果(组成省区) 东部:沿海省区加北京市,暂未包括港、澳、台,共12个省级行政区 西部:西北陕、甘、宁、青、新疆和西南川、云、贵、藏、重庆10个省级行政区 中部:除东部、西部外的9个省级行政区注:两海:上海、海南;两江:江苏、浙江两广:广东、广西;两湖:湖北、湖南。三个经济地带的差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东部最发达、中部其次、西部较落后。经济发展水平常用国内生产总值来代表 经济发展速度:由东向西变慢,差距扩大。它可以反映一个地区国民经济的潜力 地带性差异的影响因素:自然原因:东部气候润、雨热同期、地势低平有利开发,而中西部气候干旱或高寒;从地理区位上讲,东部面向大海,具有开放性和便利的海运,便于发展开放型经济,而中西部距海较远,比较闭塞。社会和经济原因:近代工业首先出现,原有工业基础好,东部地区人们思想观念比较开放,危机感、紧迫感强。产业结构较优,工业化、城镇化程度、生产力水平较高,改革开放早,依据有利的区位政策优势,首先接受海外先进技术、大量资金和现代的经营管理方式,走上经济快速发展的道路。三个经济地带的特征、差异与发展:
发现相似题
与“如图为我国南海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小题1:南海的黄岩岛是我..”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1982220302719881183985192695178962如图,第11题为什么选c而不选a_百度知道
如图,第11题为什么选c而不选a
hiphotos.jpg" esrc="/zhidao/wh%3D450%2C600/sign=d50cc24ca9af2eddd4a441edb8202ddf/908fa0ec08fa513dd55fbb2fbd944.baidu.baidu://d.jpg" target="_blank" title="点击查看大图" class="ikqb_img_alink"><img class="ikqb_img" src="/zhidao/pic/item/908fa0ec08fa513dd55fbb2fbd944&nbsp://d:///zhidao/wh%3D600%2C800/sign=11b259d809f431adbc874b3f7bfa0ec08fa513dd55fbb2fbd944.<a href="http
提问者采纳
buy是瞬间动词,一般不用进行时。
提问者评价
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地解决了我的问题,非常感谢!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2条回答
回答可知是过去式,所以应该用助动词,又因为后面有动词buy,排除BD
你直接问老师
老师的答案最准确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请你参加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开展的校园规划活动.(1)画一画:如图所示,学校教学楼位于田径场南北两侧,学生公寓位于科技楼的北面,请你按照图例,将校园平面图画完整.(2)算一算:量得南北两幢教学楼之间的图上距离为3.5厘米,则其实地距离为____米.(3)想一想:校园计划扩建到长宽各为90米的规模,要求在长宽各为20厘米的纸上,完整且最详尽地绘出该校平面图,应选用的比例尺是____.A.1:1000 B.1:800 C.1:500 D.1:300.-乐乐题库
& 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基本方法及应用知识点 & “请你参加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开展的校园规划...”习题详情
164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59.7%
请你参加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开展的校园规划活动.(1)画一画:如图所示,学校教学楼位于田径场南北两侧,学生公寓位于科技楼的北面,请你按照图例,将校园平面图画完整.(2)算一算:量得南北两幢教学楼之间的图上距离为3.5厘米,则其实地距离为35&米.(3)想一想:校园计划扩建到长宽各为90米的规模,要求在长宽各为20厘米的纸上,完整且最详尽地绘出该校平面图,应选用的比例尺是C&.A.1:1000& B.1:800& C.1:500&& D.1:300.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2007-三明
分析与解答
习题“请你参加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开展的校园规划活动.(1)画一画:如图所示,学校教学楼位于田径场南北两侧,学生公寓位于科技楼的北面,请你按照图例,将校园平面图画完整.(2)算一算:量得南北两幢教学楼之间的图上距离为3...”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阅读地图,一定要学会辨别图上的方向.地平面上有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在此基础上,又分出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共八个方向.
(1)完善的学校平面图:;&& (2)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3.5×厘米=35米;&& (3)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已知学校的南北实地距离为90米=9000厘米,图上距离为20厘米可计算:比例尺=209000=1450;结合题意,选最接近该比例尺的C.故答案为:(1);(2)35;(3)C.
此题主要考查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的关系.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请你参加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开展的校园规划活动.(1)画一画:如图所示,学校教学楼位于田径场南北两侧,学生公寓位于科技楼的北面,请你按照图例,将校园平面图画完整.(2)算一算:量得南北两幢教学楼之间的图...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请你参加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开展的校园规划活动.(1)画一画:如图所示,学校教学楼位于田径场南北两侧,学生公寓位于科技楼的北面,请你按照图例,将校园平面图画完整.(2)算一算:量得南北两幢教学楼之间的图上距离为3...”主要考察你对“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基本方法及应用”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基本方法及应用
与“请你参加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开展的校园规划活动.(1)画一画:如图所示,学校教学楼位于田径场南北两侧,学生公寓位于科技楼的北面,请你按照图例,将校园平面图画完整.(2)算一算:量得南北两幢教学楼之间的图上距离为3...”相似的题目:
如果你面向南面而站立,那么你右手所指的方向是&&&&东西南北
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在地图上,如果没有指示方向,通常采用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有箭头指示方向,箭头所指的方向为南方向在地图上,通常采用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地图上的基本方向是东、南、西、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
读图回答1,2两小题.西北东南正西正东
“请你参加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开展的校园规划...”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有人问小明:“你们的学校在哪里?”小明说:“俺的学校在清水河东侧,北面是银河大厦,东面是五四广场,南面是广播电视台.”小明所述实际上是学校的&&&&
2在地图上,指向标指示的方向是&&&&
3下列四幅图中按A在B的方向排序,正确的是&&&&
该知识点易错题
1读如图的经纬图,判断甲点位于乙点的&&&&
2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在野外考察时,绘制出下面的树桩年轮特征示意图.根据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某人面向北极星,他右手一侧所提示的方向是&&&&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请你参加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开展的校园规划活动.(1)画一画:如图所示,学校教学楼位于田径场南北两侧,学生公寓位于科技楼的北面,请你按照图例,将校园平面图画完整.(2)算一算:量得南北两幢教学楼之间的图上距离为3.5厘米,则其实地距离为____米.(3)想一想:校园计划扩建到长宽各为90米的规模,要求在长宽各为20厘米的纸上,完整且最详尽地绘出该校平面图,应选用的比例尺是____.A.1:1000 B.1:800 C.1:500 D.1:300.”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请你参加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开展的校园规划活动.(1)画一画:如图所示,学校教学楼位于田径场南北两侧,学生公寓位于科技楼的北面,请你按照图例,将校园平面图画完整.(2)算一算:量得南北两幢教学楼之间的图上距离为3.5厘米,则其实地距离为____米.(3)想一想:校园计划扩建到长宽各为90米的规模,要求在长宽各为20厘米的纸上,完整且最详尽地绘出该校平面图,应选用的比例尺是____.A.1:1000 B.1:800 C.1:500 D.1:300.”相似的习题。高中地理!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中四点气压:C>B>A>D
B、高空中空气由D处流向B处C、近地面A处温度高于C处
D、A、B、C、D之间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高中地理!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中四点气压:C>B>A>D
B、高空中空气由D处流向B处C、近地面A处温度高于C处
D、A、B、C、D之间
高中地理!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中四点气压:C>B>A>D & & & & & & & & & & & & & & & & B、高空中空气由D处流向B处C、近地面A处温度高于C处 & & & & & & & & & & & & & & & & & & & & D、A、B、C、D之间不可能形成热力环流还有准备阶段考试了.有谁能教我点气候和气压的强化知识!另外我想再问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什么意思?
C & &1、热力环流的概念:由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2、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地面的冷热不均.3、气压分布大小的判断:(1)同一水平面上,气温高的地方气压低,这主要取决于空气的密度大小.气温高的地方空气膨胀上升,该处空气密度小、气压低;气温低的地方正好相反.(2)垂直方向上,随着海拔升高,气压降低.4、海陆风:白天陆地增温比海洋快,造成近地面的陆地气压低于海洋,于是风就由海洋吹向大陆,形成海风;夜晚陆地降温快于海洋,近地面形成高压,风由大陆吹向海洋,形成陆风,如下图所示:5、城市风: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并不断增多,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和工业生产、交通工具消耗大量燃料,释放出大量的人为热量,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由于热岛存在,引起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在城市和郊区之间形成了小型的热力环流,叫城市风,如下图所示:6、山谷风:白天山坡上空增温比谷底上空快,形成低压,风从谷底吹向山顶;夜晚,山坡上空降温比谷底上空快,形成高压,风从山顶吹向谷底.如下图所示:当前位置:
>>>如图,AB、CD为两条经线(局部),弧线a为晨昏线,B、C两点纬度相同..
如图,AB、CD为两条经线(局部),弧线a为晨昏线,B、C两点纬度相同,D为BC中点。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AD间的球面距离不可能是&&&&&&&A.10千米B.1000千米C.2000千米D.3000千米小题2:若A为北极点,C点位于晨线上,则D点时刻为A.0:00B.6:00C.12:00D.18:00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小题1:D小题1:A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小题1,经线的交点A为极点,极点与晨昏线上纬度最大点的球面距离在0米-2608千米之间(纬度差0°-23.5°);小题1,若A为北极点,C位于晨线上,则D点及其以北的纬度为极昼,D位于夜半球的中线上,是0点。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如图,AB、CD为两条经线(局部),弧线a为晨昏线,B、C两点纬度相同..”主要考查你对&&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地球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的关系&&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地球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的关系
地球自转的特点:(1)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 (2)周期:地球自转一周(360°)所需的时间。1恒星日为23时56分4秒。1太阳日为24小时。 如下图是恒星日和太阳日比较。地球在轨道上有三个不同位置:第一个位置上E1,太阳和某恒在P地同时中天,这是一个恒星日和一个太阳日的共同起点。在第二个位置上E2,地球完成自转一周,恒星再度在P地中天,一个恒星日终了,但正午尚未到来。到第三个位置上E3时,太阳第二次在P地中天(SPE3在同一直线上),从而完成一个太阳日;那时恒星早已越过中天。读这个图必须注意,在太阳系范围内,太阳是中心天体,它的光线是辐散的;恒星无比遥远,它的光线可看作平行的,图中所示三颗星,指的是同一颗恒星。太阳日是日常生活的周期,古人云:日出而作日没而息。
(3)速度: 线速度:单位时间转过的弧长。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线速度最大(约为1670km/h),向高纬递减,两极为零。纬度为α°的某地其线速度约为1670km/h×cosα° 角速度:单位时间转过的角度。地球各地角速度(两极为零)相等,为15°/小时。 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1)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沿逆时针方向绕太阳运转。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方向绕太阳运转。 (2)轨道: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3)周期:一个回归年=365天5小时48分46秒,每年的365天是回归年的近似值,一年扔掉近6小时,故4年一润,闰年为366天。(太阳周年运动为参照) 1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以恒星为参照物) (4)地球公转速度 公转角速度:绕日公转一周360°,需时一年,大致每日向东推进1°。 公转线速度:平均每秒约为30千米。 1月初过近日点,7月初过远日点。 地球在轨道上的位置有近日点、远日点之分。大约每年1月初过近日点,7月初过远日点。日地距离的远近对地球四季的变化并不重要,因为一年中日地距离最远是1.52亿千米,最近是1.47亿千米,这个变化引起一年中全球得到太阳热能的极小值与极大值之间仅相差7%。而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南北半球各自所得太阳的热能,最大可相差到57%。可见,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决定地球四季变化的重要原因。当地球过近日点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所获得的太阳热能超过北半球,因此,南半球正值夏季,北半球自然是处于冬季了。同样道理,地球过远日点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所获得的太阳热量超过南半球,所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处于冬季。此外,地球公转速度也有影响作用,地球过近日点时公转速度很快,过远日点时公转速度慢。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此处需要注意,容易理解为自转产生了昼夜现象,但地球不自转仍有昼夜现象,在一年中地球公转也会使某一地有一次昼夜变化,只有地球不停地自转,才会产生昼夜更替现象。 (1)在晨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为0°; (2)太阳直射光线与晨昏线成90°; (3)直射点A与晨昏线和极昼(夜)最小纬线圈切点B的纬度之和等于90°; 如当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23°26′N)时,切点B的纬度为66°34′N。 当太阳直射在20°S时,切点B的纬度为70°N。 2、地方时与区时: (1)地方时 概念:因经度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因此,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随地球自转,一天中太阳东升西落,太阳经过某地天空的最高点时为此地的地方时12点。正午太阳高度是正午时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是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经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经度不同的地方,地方时不同。南、北极点不计地方时;东早西迟;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
地方时的计算: ①求经度差 ②把经度差转换为时间差 ③东加西减: &&& 若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面,加上时间差; &&& 若所求地在已知地的西面,减去时间差。 (2)时区和区时 ①时区的划分
1)以15°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 2)以0°经线为中央经线,向东、西方向各取7.5°,合计为15°,该时区称为中时区(或零时区)。 3)以中时区为起点,向东、西方向各划分12个时区。180°经线是东、西十二时区共同的中央经线。 注意:中时区、东西十二区的特殊性 ②区时 定义:每个时区都以其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该区的区时。 中央经线=时区数×15° 例如:东八区的中央经线是120°E;西五区的中央经线是75°W 区时计算: 求所在地的时区 求时区差 东加西减:若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的东面,加上时区差;若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的西面,减去时区差。(3)日期变更: 抓住两个要点: 确定180°经线 确定0点或者24点所在的经线
3、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产生偏向: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无论朝哪个方向运动,都会发生偏向,在北半球偏右,在南北半球偏左。赤道上经线是互相平行的,无偏向。
4、自转对地球形状的影响:地球在自转过程中,球上各质点都在绕着地轴作圆周运动。因此,就会产生惯性离心力。这种离心力随着物体距离地轴半径的增大而增大,也就是说,从赤道向两极,惯性离心力逐渐减小。使得地球由两极向赤道逐渐膨胀,长期作用使地球变成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形状。1、昼夜更替:此处需要注意,学生容易理解为自转产生了昼夜现象,但地球不自转仍有昼夜现象,在一年中地球公转也会使某一地有一次昼夜变化,只有地球不停地自转,才会产生昼夜更替现象。(1)在晨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为0°;(2)太阳直射光线与晨昏线成90°;(3)直射点A与晨昏线和极昼(夜)最小纬线圈切点B的纬度之和等于90°;如当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23°26′N)时,切点B的纬度为66°34′N。当太阳直射在20°S时,切点B的纬度为70°N。
2、地方时与区时:(1)地方时概念:因经度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因此,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随地球自转,一天中太阳东升西落,太阳经过某地天空的最高点时为此地的地方时12点。正午太阳高度是正午时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是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经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经度不同的地方,地方时不同。南、北极点不计地方时;东早西迟;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3、地方时的计算:①求经度差②把经度差转换为时间差③东加西减:若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面,加上时间差;若所求地在已知地的西面,减去时间差。(2)时区和区时①时区的划分 1)以15°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 2)以0°经线为中央经线,向东、西方向各取7.5°,合计为15°,该时区称为中时区(或零时区)。3)以中时区为起点,向东、西方向各划分12个时区。180°经线是东、西十二时区共同的中央经线。注意:中时区、东西十二区的特殊性。②区时定义:每个时区都以其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该区的区时。中央经线=时区数×15° 例如:东八区的中央经线是120°E;西五区的中央经线是75°W 区时计算:求所在地的时区求时区差东加西减:若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的东面,加上时区差;若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的西面,减去时区差。(3)日期变更:抓住两个要点:确定180°经线确定0点或者24点所在的经线
3、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产生偏向: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无论朝哪个方向运动,都会发生偏向,在北半球偏右,在南北半球偏左。赤道上经线是互相平行的,无偏向。
4、自转对地球形状的影响:地球在自转过程中,球上各质点都在绕着地轴作圆周运动。因此,就会产生惯性离心力。这种离心力随着物体距离地轴半径的增大而增大,也就是说,从赤道向两极,惯性离心力逐渐减小。使得地球由两极向赤道逐渐膨胀,长期作用使地球变成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形状。昼夜现象的产生:(1)昼夜现象产生是由于“地球不透明、不发光、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造成的。昼夜交替是地球的自转造成的。(2)若地球不自转,也不公转,有昼夜现象,但无昼夜交替现象;若地球只公转不自转,既有昼夜现象,也有昼夜交替现象,只不过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年。&
地转偏向力需要注意的问题:地转偏向力只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并 不改变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地转偏向力的方向与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相垂直。
地方时计算技巧:已知某一点时刻,求另一点时刻时,可用数轴法。具体方法如下:把某一条纬线变形为一个数轴,0°为原点,东经度为正值,西经度为负值。把A(已知时间、地点)、B(未知时间、地点)落实在数轴上。无论A、B实际方向关系如何,在数轴上,若B在A东,由A求B就要加;若B在A西,由A求B就要减。 &晨昏线的特点及应用:晨昏线又叫做晨昏圈,其中半个圆圈代表晨线,半个圆圈代表昏线。1.晨昏线(圈)的特点 (1)晨昏圈是一个大圆,将地球平分成昼半球和夜半球两部分。(2)晨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为0°;昼半球太阳高度>0°,夜半球太阳高度<0°。(3)晨昏圈所在平面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 (4)晨昏线和极昼圈(极夜圈)的切点的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之和等于90°(如上图中α+θ=β+θ=90°)。晨昏线和极昼圈的切点(如上图中C)地方时为24时(0时);晨昏线和极夜圈的切点(如上图中D)地方时为12时。 (5)晨昏线(圈)在春秋分时与经线圈重合,二至时与极圈相切。(6)晨昏线以15°/小时的速度自东向西移动。 2.晨昏线的应用 (1)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若右图中AB为昏线,则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若BC为昏线,则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自转。 (2)确定地方时过晨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地方时是6∶00,过昏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地方时是18∶00,如右图中BN地方时是6∶00, AN地方时是18∶00。 (3)确定日期和季节①晨昏线经过南、北极点(与经线重合)可判定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节气是春分日或秋分日。②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日期是6月22日前后,节气是夏至日;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节气是冬至日。 (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①确定纬度: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度数与太阳直射点的度数互余,晨昏线与地轴夹角的度数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②确定经线:与晨线(昏线)和赤道交点相差90°且大部分或全部在昼半球一侧的经线是太阳直射的经线;过晨昏线与纬线切点,且大部分在昼半球的经线是太阳直射的经线。 (5)确定昼夜长短晨昏线将地球上的纬线分成昼弧和夜弧两部分,昼长等于该纬线昼弧所跨经度除以15°的商,夜长是夜弧所跨经度除以15°的商。(6)确定日出、日落时间某地的日出时间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地方时;日落时间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的地方时。 (7)确定极昼、极夜的范围晨昏线与哪个纬线圈相切,该纬线圈与极点之间的纬度范围内就会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南、北半球的极昼、极夜现象正好相反。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太阳光线对于地平面的交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用H表示)。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因此,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着一个地方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在太阳直射点上,太阳高度为90°,在晨昏线上,太阳高度是0°。
(2)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原因: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就是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它的大小随纬度不同和季节变化而有规律地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按节气: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按纬度:
一年中同一纬度地区的正午太阳告诉随时间变化图:(北半球)2、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变化:地球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线(圈)。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分割成昼弧和夜弧。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除二分日时晨昏线通过两极并平分所有纬线圈外,其它时间,每一纬线圈都被分割成不等长的昼弧和夜弧两部分(赤道除外)。地球自转一周,如果所经历的昼弧长,则白天长;夜弧长,则白昼短。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变化的规律见下表:
3、四季更替:(1)从天文四季:夏季就是一年中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以24节气中的立春(2月4日或5日)、立夏(5月5日或6日)、立秋(8月7日或8日)、立冬(11月7日或8日)为起点。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运行会产生天气和季节的有规律变化,传统农业中农民依此进行农业生产,有如:“谷雨前后种瓜点豆”的谚语。 黄赤交角是影响天文四季的直接原因。这是因为: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分布是:低纬大而高纬小,春秋二分,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夏至日,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冬至日,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随季节变化是:北回归线以北,夏至日前后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冬至日前后达最小值。南回归线以南则相反。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带,太阳每年直射两次。
(2)气候四季包含的月份。春(3、4、5月)、夏(6、7、8月)、秋(9、10、11月)、冬(12、1、2月)。 (3)西方四季: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起点。比我国天文四季晚一个半月。 4、五带划分:以地表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来划分热带、温带、寒带。 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有太阳直射机会,接受太阳辐射最多。 温带:回归线与极圈之间,受热适中,四季明显。 寒带:极圈与极点之间,太阳高度角低,有极昼、极夜现象。 地球公转与直射点移动、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关系。重点详解(一)——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1、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计算:H=90°-|φ-δ|。其中H为正午太阳高度数,φ为当地地理纬度,永远取正值,δ为直射点的纬度,当地夏半年取正值,冬半年取负值。 在实际的解题中,许多时候并不需要运用此公式。由于在某地点正午太阳高度与直射点太阳高度差值等于它们的纬度差,所以利用下面公式计算更为方便;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H=90°-δ,其中δ为某地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 2、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的应用:(1)确定地方时 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值时,就是一天的正午时刻,此时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 (2)判断所在地区的纬度 当太阳直射点位置一定时,如果我们能够知道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就可以根据“某地与太阳直射点相差多少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就相差多少度”的规律,求出当地的地理纬度。 (3)确定房屋的朝向 为了获得最充足的太阳光照,各地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的位置有关。 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 (4)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 太阳直射点上,物体的影子缩短为0;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反之,日影越长。正午是一天中日影最短的时刻。 日影永远朝向背离太阳的方向,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的日影全年朝向正北(北极点除外),冬至日日影最长,夏至日最短;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的日影全年朝向正南(南极点除外),夏至日日影最长,冬至日最短;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正午日影夏至日朝向正南,冬至日朝向正北;直射时日影最短(等于0) (5)计算楼间距、楼高 为了更好地保持各楼层都有良好的采光,楼与楼之间应当保持适当距离。 纬度较低的地区,楼距较小,纬度较高的地区楼距较大。以我国为例,见下图,南楼高度为h,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最小楼间距L=h·cotH。(6)计算热水器的安装角度 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与太阳光线垂直;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与地面的夹角同正午太阳高度互余。 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应不断调整太阳能热水器与楼顶平面之间的倾角,使太阳光与受热板之间成直角。其倾角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关系为α+h=90°(如图所示)。注: 正午太阳高度与太阳直射点的关系 ①正午太阳高度一定是指当地正午12点整的太阳高度,但是太阳不一定直射当地所在的纬度。 ②太阳直射点必须是在纬度23.5°之间来回移动,纬度大于23.5°的地方太阳不能直射,但有正午太阳高度,只是其正午太阳高度一定小于90°。③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及其应用都与当地纬度和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有关,二者缺一不可。④太阳直射点以一个回归年为周期在南北回归线及其之间来回移动,故直射点大约每个月移动纬度为8°,每移动1°大约需要4天。⑤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与太阳直射点密切相关,距离太阳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距离太阳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重点详解(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物体总会有自己的影子(除太阳直射的情况),影子的朝向与太阳方位相关。同一时间在不同纬度地区,太阳方位是不同的;同一纬度地区在不同时间,太阳方位也是不一样的。因而影子的朝向存在日变化和季节变化。(1)同一地区在不同节气日影的朝向(以北半球为例)①赤道地区“二分二至”日日影的朝向在赤道地区,一年四季太阳都是垂直升起而又垂直落下,且太阳升落方位的纬度就是太阳直射的纬度。
②北回归线上“二分二至”日日影的朝向在赤道至出现极昼极夜的纬度地区,纬度越高,太阳升落的方位偏移正东的角度越大。
③北极圈上“二分二至”日日影的朝向在开始出现极昼的地区,太阳升落方位为正北,即东偏北90°。
④北极点“二分二至”日日影的朝向在极昼期间,北极点上,由于太阳周日视平圈始终平行于地平圈,在一天中太阳高度没有变化,始终等于该日直射点的纬度,太阳只有方位变化而无升落,因而不存在升落方位问题。在春分秋分日,极点昼夜平分,此时太阳高度为0°,刚好没入地平圈。
(2)同一节气不同地区的日影的朝向(以南半球为例)①“二分日”南半球不同地区日影的朝向春分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不同地区日出、日落的方位都是正东升、正西落(除南极点),并且随纬度的升高太阳视平圈与地平圈所成二面角由90°变为0°。即太阳高度由90°减为0°
②夏至日南半球不同地区日影的朝向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夜,赤道地区太阳从正东偏北23°26′垂直升起,从正西偏北23°26′垂直落下。纬度越高,偏移正东向北的角度越大,极夜时刚好日出日落方位收缩为一点,位于正北方。
③冬至日南半球不同地区日影的朝向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昼,赤道地区太阳从正东偏南23°26′垂直升起,从正西偏南23°26′垂直落下。纬度越高,日出偏移正东向南的角度和日落偏移正西向南的角度越大,到极圈时刚好日出日落位于正南方。
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北半球为例: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纬度变化: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2)季节变化 概念: 地球自转: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就叫做自转。 地球公转:地球绕太阳做周期性的旋转运动,就叫做公转。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地球在公转过程中,有两个重要的特点:①地球是斜着身子绕日公转的。因此,地球公转轨道平面(即黄道平面)同赤道平面不重合,它们之间的交角就是黄赤交角。目前,黄赤交角是23°26ˊ。②地轴在宇宙空间的方向不因季节而变化。而太阳与地球的相对位置随时在变,这就引起了太阳直射点纬度位置的周年变化。(2)黄道与地球的交点:太阳直射点。此交点位于最北是夏至,最南为冬至,位于赤道为春秋分。(3)黄赤交角的影响: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并且地轴在宇宙空间的方向不因季节而变化,因而,太阳直射点相应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4)黄赤交角变化的影响:如果黄赤交角变大,太阳直射点的范围将增大,昼夜长短变化的周期将延长,四季的差异将更明显。从温度带上来说,直射的范围加大了,也就是热带的范围加大了,同时,晨昏线转过的角度也将随之增大,极昼极夜的范围也将增大,即寒带的面积也将增大,这样,温带的面积将减小。同理,如果黄赤交角变小,热带和寒带的范围减小,温带的范围会扩大。温度带的变化必然会对生态环境造成重大影响,一些生物生存所适宜的气候、温度发生了根本变化,它们可能会进行大规模的迁徙,甚至因此而灭绝。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比较:
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o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o26'。(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o,时间相差1小时,每1o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4)判断昼夜长短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o-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1)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①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②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③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2)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判断昼长和夜长推算某地昼长或者夜长,求昼长时,在昼半球范围内算出该地所在地的纬线圈从晨线与纬线圈交点到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跨的经度除以15即该地昼长,如果图上只画了昼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图中白昼所跨经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该地的昼长。黄赤交角:
(1)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是23o26'。(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
发现相似题
与“如图,AB、CD为两条经线(局部),弧线a为晨昏线,B、C两点纬度相同..”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3845321973617515723093220207415540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中地理选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