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14中学的普通高中和小学生美术绘画作品的代号

【全品解析】语文卷·2015届广东省湛江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2014.07)
文字介绍,需要完整内容请下载!
广东省湛江第一中年度第二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命题教师:李泽强
【全品试卷综析】
广东省湛江第一中2013-
2014年度第二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的命制严格遵循了《课程标准》和国家考试中
心新颁布的2014年《考试纲要》的要求,准确把握了高考的命题方向,突出了语文的
主干知识和考生能力的考查,导向准确,有很强的仿真性和实战性,体现了发现问题和
诊断调整的检测要求。试卷总体难度接近高考,没有偏、怪之类的题目,并且有一定的
整体来看,具有以下特色。
第一,题型稳定。词语、病句和连贯题等常规题型依然存在,与高考完全一致,文本
类阅读依然采用选考题,适合不同考生去选用。。
第二,所选素材具有很强的文化信息和较强的现实感。如文类文本就选了《书友》;
实用类文本阅读选了《知识分子与传统》和《重返报界显雄风》等,这些有的对考生进行情
感教育,有的引领考生关注中国传统文化,感受爱国情怀。
第三,注重生能力考查。不少题型都是对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如第22、23题。
第四,作文题材料本身难度不大,但立意角度较少,生写出精彩作文难度较大。
应该说,这份试卷有助于高考考生临考前的备考,有很强的指导作用。但作为高二期
末考试题,教材内容考查较少,题目难度较大。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档次/抵挡
唠叨/牢靠
应许/应答如流
B.混乱/浑浊
噱头/戏谑
强加/强人所难
C.眼眶/框架
宾馆/乒乓
油炸/信息爆炸
D.脂肪/指挥
脊梁/枸杞
累及/长年累月
【全品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能力层次为A(
【全品答案解析】答案:B
解析:A 项,dàn/ dǎn ,láo,yīn/ yìn;B
项,hùn/ hún ,é/ è ,qián/ qiǎn ;C项, àn, bīn/ pīn ,há/ hà
; D项 hī/ hǐ ,jǐ/ qǐ , lěi。
【全品思路点拨】字音题需要针对字音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多音字需要切记据义
定音,形声字需要谨防声旁误导,形近字需要注意细微差别,方言字需要矫正地区缺陷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在阅读教中培养生敢于质疑的勇气和善于质疑的能力,正是培养生创新意
识的重要手段。专业作家在作品中展现出的才华也许令青年生觉得鞭长莫及,然而阅
读活动应当是一个平等的交流过程,因此无须对作者顶礼膜拜,而不妨运用自己的思维
大胆地去质疑,去挑战。在思想的碰撞中才能真正对作品的深刻意蕴心领神会。
A.鞭长莫及
B.顶礼膜拜
D.心领神会
【全品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
【全品答案解析】答案:A
解析:A项,“鞭长莫及”的意思是“及,到。原意是鞭子虽长,也不能打马肚子。比喻相
隔太远,力量达不到”。这里指才华及不上,应用“望尘莫及”。B项“顶礼膜拜”的意思是
“顶礼,佛教拜佛时的最敬礼,人跪下,两手伏地,以头顶着受礼人的脚;膜拜,佛教徒
的另一种敬礼,两手加额,跪下叩头。虔诚地跪拜”。比喻对人特别崇敬,多用于贬义,
符合语境。C项,“碰撞”一次可用于形容不同思想的撞击。D项,“心领神会”指深刻地领
会,符合语境。
【全品思路点拨】词语选用的四个注意点:①分析词语的含义。有些词语看起来意思比较
接近,但其所表达的内容常有细微的差别,因此一定要理解词语的确切含义,比较其异
同,这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②体会词义的轻重。有些近义词表达的内容基本相同,但
在表现程度上却有轻重、深浅的不同。③明察适用的对象和范围。有些词语在使用对象和
范围上有一定的区别,结合适用对象也能加以分辨。④体会词语的色彩。有些词语,因感
情色彩、语体色彩不同,在使用时也要注意区别。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国的改革在不断深化,那种什么事情都由政府包揽的现象正在改变,各种社会组
织纷纷成立,这有利于社会矛盾和社会责任的分担。
B.他家离铁路不远,小时候常常去看火车玩儿,火车每当鸣着汽笛从他身边飞驰而过
时,他就很兴奋,觉得自己也被赋予了一种力量。
C.虽然互联金融火热,但据调查显示,仍有超过六成的用户因担心安全问题而减少对
互联金融产品以及服务的使用。
D.我父亲是建筑家,许多人以为我母亲后来进入建筑领域,是受我父亲影响,其实
不是这样的。
【全品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正确辨析病句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运用)。
【全品答案解析】答案:D
解析:A项,成分残缺,应为“这有利于社会矛盾的解决和社会责任的分担”;B项,语序
不当,应为“每当火车鸣着汽笛”;C项,结构混乱,“据调查”或“调查显示”。
【全品思路点拨】完成该类题,需做好以下三步:①找出主干。先找出句子的主、谓、宾
,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如果句子主干没问题
,就应当检查修饰语(定、状、补)是否能恰当地修饰或说明中心语。
②体会语意。如果结构没问题,可体味句子的意思,情趣和表达习惯,看逻辑方面是否有
问题,否定是不是太多,指代是否明确,是否有歧义,用词是否妥贴,是否重复,词序
是否正确,修辞得当与否等。③看关联词语是否用得恰当。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因为艺术须能泯灭实质与形式的分别,而达到这种天衣无缝的境界的只有音乐。
②图画所不能描绘的,语言所不能传达的,音乐往往能曲尽其意。[]
③它的节奏的起伏,音调的宏纤,往往恰合人心的微妙的变化。
④英国文艺批评者佩特说过,一切艺术到精微境界都力求逼近音乐。
⑤这个道理是一般美家所公认的。
⑥叔本华认为音乐是最高的艺术,因为其他艺术只能表现意象世界,而音乐则为意志的
A.⑥②③⑤④①
B.④①⑤⑥②③
C.⑥②③④①⑤
D.④⑤①⑥②③
【全品知识点】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运用)。
【全品答案解析】答案:B
解析:④引入话题,①是对④的解释,⑤“这”承前指代,“美家”引出叔本华,⑥②③重点论述
音乐的地位和与其他艺术形式的不同之处。
【全品思路点拨】做此类题,重点要分析各句内部的逻辑关系,应按照“瞻前顾后,上串下
联”的基本思想,从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事理顺序和逻辑顺序等方面去分析和思考。逻
辑关系可能存在总分、照应、顺承、并列、因果等多种关系。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田京,字简之,世居沧州。举进士,调蜀州司法参军。赵元昊反,侍读士李仲容荐
京知兵法,召试中书,擢通判镇戎军。夏守赟为陕西经略使,奏兼管勾随军粮料。入对
,陈方略,赐五品服。
又参夏竦军事。会遣翰林士晁宗悫即军中问攻守孰便,众欲大举入讨,京曰:“夏
人之不道久矣,未易破也。今欲驱不习之师,深入敌境,与之角胜负,此兵家所忌,师
出必败。”或曰:“不如讲和。”京曰:“敌兵未尝挫,安肯降我哉?”未几,元昊使黄延德
叩延州乞降,以奇兵出原、渭,败大将任福。夏竦素不悦京,坐是改通判庐州,徙知邵
武军。乃上言:“请择要官守沧、卫,凿西山石臼废道以限戎马,义勇聚教,复给粮,置
卒守烽燧,用奇正法训兵,徙战马内地以息边费。”凡十余事,仁宗颇嘉纳之。
入为开封府判官,坐械囚送狱道死,出知蔡州。王则据恩州反,京缒城趣南关,入骁
健营抚士卒。保州振武兵焚民居欲应贼,京捕斩之乃定。贼遣其党崔象伪出降,京以其
持妖言惑众,又斩以徇,由是营兵二十六指挥在外者皆慑服,不敢叛。州之南关,民众
多如城中,得不陷贼,京有功焉。京督士攻城甚力,贼系京妻子乘城迫使呼曰毋亟攻城
中将屠我辈矣京叱诸军益进攻注矢仰射杀其家四人。贼知京无所顾,乃牵妻子去,恩州
平。以不能预察贼,降监郓州税。
先是,驻泊都监田斌亦以贼发不能捕,待罪兵间,及城破,从诸将入,以功迁宫苑副
使,而京独被谪。御史言失察贼过轻,忘家为国义独重,不宜左迁,乃徙通判兖州。复
知沧州,拜右谏议大夫,卒。
(选自《宋史·田京传》)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入对,陈方略
B.即军中问攻守孰便
C.夏人之不道久矣
道:讲道义
D.元昊使黄延德叩延州乞降
【全品知识点】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
【全品答案解析】答案:D
解析: “叩”的意思是“请求进入”。
【全品思路点拨】近几年文言文考查都坚持“课外材料考课内”这一原则,即考查的语段
和内容是生陌生的,但知识点却是课内的,可从过的文言篇目或熟知的成语典故中
找到相关依据。因此考生拿到考题时要运用联想,联想已过的课文、现代汉语双音节
词和成语,注意古代汉语中通假字、偏义复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四种情况。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夏守赟为陕西经略使
忘家为国义独重
B. 夏人之不道久矣
今欲驱不习之师
C.此兵家所忌
贼知京无所顾
D.以奇兵出原、渭
以功迁宫苑副使
【全品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层级
为B级(理解)。
【全品答案解析】答案:C
解析:A项,前为动词,担任;后为介词,为了。B项,前为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
子独立性,无义;后为助词,的。C项,都用在动词之前,构成名词性词组,指代人或事
物。D项,前为派;后为介词,因为。
【全品思路点拨】文言虚词题考查的主要形式是把文言选段中包含某文言虚词的句子,
与课文中含有同样文言虚词的句子进行比较,辨析异同。这其实是典型的考查知识迁移
能力的题目。考生解题时,应准确回忆所课文中的文言虚词词义,并联想这个文言虚
词在其他课文中的词义,然后把文段中的文言虚词与之进行比较,分析异同,从而作出
准确判断。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贼系京妻子乘城迫使呼曰/毋亟攻城/中将屠我辈矣/京叱诸军益进攻/注矢仰射/杀
B.贼系京妻子乘城迫使呼曰/毋亟攻/城中将屠我辈矣/京叱诸军益进攻/注矢仰射/杀
C.贼系京/妻子乘城迫使呼曰/毋亟攻/城中将屠我辈矣/京叱诸军益进攻/注矢仰射/杀
D.贼系京/妻子乘城迫使呼曰/毋亟攻城/中将屠我辈矣/京叱诸军益进攻/注矢仰射/杀
【全品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分析综合)。
【全品答案解析】答案:B
解析:注意“曰”“矣”“妻子”“攻城”“进攻”“ 仰射”这类词语。
【全品思路点拨】文言断句可以采用下列方法。 一是通读全文,了解大意;二是先易
后难,逐步分割;三是借助标志,巧妙断句,如看虚词,找对话标志词,分析修辞手法
,重视名词和代词;四是利用句式特点辅助断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田京有军事才能,并因此受到官员的推荐。赵元昊反叛,李仲容推荐田京通晓兵法
, 皇帝下诏在中书考试,升为镇戎军通判,并向皇上陈述方略。
B.田京对如何与西夏军队作战有自己的看法,他反对用未经训练的军队,深入敌境,
和西夏的军队较量胜负,有人打算请和,田京认为敌人是不可能降服的。
C.田京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当机立断。王则占据恩州反叛,田京从城上用绳子坠下奔向
南关,进入骁健营安抚士卒,振武兵要响应王则谋反,也被田京制服。
D.田京在仕途上遭到不公平待遇,但得到了纠正。田京因为在恩州不能预察敌情被贬
职,田斌也因捕贼不力待罪军中,经御史上奏两人先后得到任用。[]
【全品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分
【全品答案解析】答案:D
解析:田斌是因功升迁,并未经御史上奏。
【全品思路点拨】此类题常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选项按原文顺序,依次对内容进行分
析、概括,其中一个错误项的错误设置有隐蔽性和迷惑性,它往往在大体正确的前提下
设置一些与原文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不符的内容、词语。做题时要仔细推敲,认真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 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 分)
①夏竦素不悦京,坐是改通判庐州,徙知邵武军。(3分)
②贼遣其党崔象伪出降,京以其持妖言惑众,又斩以徇。(4分)
【全品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理解)。
【全品答案解析】答案:①夏竦向来不喜欢田京,由于这次事件改为庐州通判,调任掌管
邵武军。“坐是”“知”各1分,大意1分;②反贼派遣自己的党羽崔象假装出城投降,田京因
为崔象用妖言迷惑大众,又将崔象斩首示众。
“坐是”“知”各1分,大意1分;②“其”“伪”“徇”各1分,大意1分。
【全品思路点拨】第一步:将古今汉语义基本一致的字词标示出来,将比较容易理解的
内容译出来,然后将现代汉语无法对译或无须翻译的地方排除,以便将完全不懂的地方
突显出来。第二步:将不懂的词语放到原文中去揣测,大致推断出它们的意思。第三步
:统一整理答案,注意前后协调和语句通顺流畅。
(2)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田京“知兵法”的两个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
【全品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全品答案解析】答案:①此兵家所忌,师出必败。②敌兵未尝挫,安肯降我哉?③凿西山
石臼废道以限戎马。④置卒守烽燧,用奇正法训兵。
解析:答对1点给2分,答对两点给3分。找出事例只要能体现田京“知兵法”即可给分。
【全品思路点拨】“筛选”就是通过淘汰的方法挑选,它要求能够识别和区分不同信息。
本考点要求考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能够从全文的角度对有关信息材料进行辨别、筛
选并提取组合,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类,从而体现出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参考译文:
田京,字简之,世世代代都居住在沧州。考中进士后,调任蜀州司法参军。赵元昊叛
乱,侍读士李仲容向朝廷推荐田京,认为他懂得兵法,田京奉召应试中书,提升为通
判镇戎军。夏守赟担任陕西经略使,上奏朝廷让田京兼管随军粮食草料。田京上朝应答
,陈述方法策略,被赐予五品官服。
又参与夏竦的军事谋划。恰逢朝廷派遣翰林士晁宗悫到军中询问进攻与防守哪一个
有益些,众人都要大举深入进行讨伐吧,田京说“西夏人不守道义已经很长时间了,不易
攻破他们。现在要率领不熟悉对方地形的军队,深入敌方境内与敌人较量胜负,这是兵
家所忌讳的,出动军队一定会失败的。”有的说:“还不如和西夏人讲和。”田京说:“敌
人军事力量未尝遭到挫败,怎么会降服于我们呢?”不久,赵元昊派黄延德到延州乞求投
降,派奇兵出原、渭,打败大将任福。夏竦向来不喜欢田京,由于这次事件改为庐州通
判,调任掌管邵武军。田京于是上奏皇帝说:“请挑选重要的官员坚守沧州、卫州,开凿
西山石臼废道来限制战马的通行,征召义勇之士集中教导,并给他们提供军粮,安排士
兵白天夜晚守候烽燧,用奇正法训练士兵,从内地征召战马来停止守边的费用。”总共十
余件事,仁宗皇帝很赞赏并采纳了这些建议。
入朝成为开封府判官,由于用木械拘系囚犯,在送往狱中的路上,囚犯死去,田京因
此而调离开封,担任蔡州知州。王则占据恩州反叛,田京从城上用绳子坠下奔向南关,
进入骁健营安抚士卒。保州振武兵焚毁民居想应合叛贼,田京逮捕这些人并加以斩首,
振武兵才得以安定。反贼派遣自己的党羽崔象假装出城投降,田京因为崔象用妖言迷惑
大众,又将崔象斩首示众,因此在城外的营兵二十六指挥都感到恐惧而被驯服,不敢再
叛乱。恩州的南关,老百姓像开封城一样多,能够不被叛贼攻陷,田京功不可没。田京
督促士兵用力攻城,叛贼绑住田京的家小登上城墙逼迫他们喊着说:“不要用力攻城,城
内的叛贼将要屠杀我们。”田京大声呵斥士兵更加紧攻城,抬头发箭,射死其家小四人。
叛贼见此知道田京无所顾忌,于是带领家小离城而去,恩州得以平定。田京由于不能预
察会发生叛乱,被降为监郓州税。
  在这之前,驻泊都监田斌也由于叛贼发生叛乱而不能预先逮捕叛贼,待罪于军中,
后来攻破叛军城池,田斌跟随平叛的将领们进入叛城,由于平叛有功被升为宫苑副使,
而田京却独遭贬谪。御史上言说没有预先察知叛贼的行为这个过错并不严重,田京忘家
小为国家的情义值得表彰,不宜对田京降职处分,于是迁任兖州通判。又任沧州知州,
授予右谏议大夫,去世。
10.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7分)
【中吕】普天乐·江头秋行
稻粱肥,蒹葭秀。黄添篱落①,绿淡汀洲。木叶空,山容瘦。沙鸟翻风知潮候,
望烟江万顷沉秋。半竿落日,一声过雁,几处危楼。
【注】①落:院落、村落。
(1)请赏析“添”、“淡”二字的妙处。(4分)
【全品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鉴赏评价)。
【全品答案解析】答案:“添”是增添,写出了篱落已逐渐增添了收获庄稼的黄色,(1分
)“淡”为淡退,写出了江中小洲的绿色逐渐淡褪;(1分)这两个动词描绘了秋日景物的
深浅颜色的变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1分)极富动感地表现了秋色逐渐加深的过程。
解析:重在理解关键词语。本题中的“添”“淡”都是动词,先明确“添”“淡的含义,再结合
诗句明确其诗句中的意义,最后结合作者情感具体点明其作用即可。
【全品思路点拨】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
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注意看这个字或者词有没有用到什么修辞手法以及其他的表达
技巧,如果有,也要写进去。(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末尾三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抒发了怎样的情感?(3分)
【全品知识点】本题赏析诗歌的景物形象,能力层次为D级(鉴赏评价)。
【全品答案解析】答案:末尾三句借快要下山的夕阳、一声鸣叫的过雁、远处矗立的几
处高楼等意象描绘了一幅萧瑟、凄清、孤寂的秋行夕阳图,(2分)诗人寓情于景,抒发
了游子的思想怀远之情。(1分)
解析:抓住“烟江”“落日”“过雁”“危楼”等意象,抓住关键词语,想象、描绘诗句营造的
意境及抒发的情感。
【全品思路点拨】古人云“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常常借助于景物形象,来渲染气氛,烘托
情感,这时的景物形象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意象是诗人情感显现的载体,
分析时,逐句抓住景物形象进行概括,后结合意象整体感知意境即可。作用主要从借景
抒情、衬托等方面思考。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⑴幽赏未已,
,飞羽觞而醉月。(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⑵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苏轼《赤壁赋》)
⑶早岁那知世事艰,
,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⑷二十四桥仍在,
。(姜夔《扬州慢》)
【全品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次为A(识记)。
【全品答案解析】(1) 高谈转清
开琼筵以坐花
(2耳得之而为声
目遇之而成色
(3) 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雪夜瓜洲渡
⑷波心荡 冷月无声
解析:注意“筵”“洲”“
念”等易错字的书写,也不要漏掉“以”“之”等字。漏字、错字均不得分。
【全品思路点拨】四句话都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
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
。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考到习态度、
感伤情怀、崇高爱国思想、美意境、对历史的思考、各家派进步思想等。平时要重
视提高人文素养。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知识分子与传统
时下,“知识分子”与“传统”成了两个热门话题。前者往往被看作是变革的生力军。即
使像《知识分子与传统》这本书作者之一,稳健的者艾森斯塔特,虽认为知识分子“并不
一定是这种变革运动的惟一,甚至不是最主要的领导者,‘却也以为’他们是变革催化剂
的最主要储”。而后者——传统,被时下相当多的人们视为现代化的最大障碍和凶恶敌人
。纪录片《河殇——
中华文化反思录》的作者坦率地承认,《河殇》的轰动是他们始料不及的;这实际上说明了
:举国上下的反传统心态,就是反传统的先锋作家们也不曾料到的。
可见,与“知识分子”连在一起的似乎应当是“反传统”。这两个词似乎天然地两位一体
。打开近现代历史:培根、笛卡尔、卢梭、圣西门、马克思、尼采、萨特,反传统的大
知识分子不胜枚举,甚至可以说很难找到近现代历史上的哪位大知识分子没有一点反传
统味道。因此,“反传统”几乎成了“知识分子”的主要内涵和最鲜明的特征。也因此如艾
森斯塔特所说:“社会思想史对知识分子问题的关注由来已久,但迄今其关注的中心是作
为现有制度的批判者、作为其潜在的或实际的反对者、作为改革者和革命者、作为社会
和文化方向开拓者和反传统的开创者的那个知识分子。”以至格劳巴德说:“‘知识分子’
与‘传统’两词放在一起就不常见。”但是《知识分子与传统》的几位作者却一致地认为:反
传统并不是知识分子的标志,知识分子并不都是反传统的。
被称为“最后一个儒家”的梁漱溟在“五四”时代孔声名狼藉之时,以罕见的沉静独立
的心态挖掘和发扬孔的良传统。今天大约不会有人说梁漱溟不是知识分子。
西方保守主义思想家雷蒙·阿隆,与他少年时代的同窗、西方文化的叛逆者萨特持有
截然不同的立场,他终生为西方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辩护。晚年相逢时倒是阿隆更像一个
胜利者。能说这位传统捍卫者不是知识分子么?
即使从一个严格狭义的知识分子定义看,这两位传统的捍卫者也显然当在其中。
中国改革思想的最充分阐发者和积极鼓吹者是知识分子。而改革开放前十年最有实效
的是农村改革。农村改革说到底是一种回归传统,回到有过二千年实践经验的个体经营
中去。诚然,改革的内容中还有很多非传统的新内容,但理性的、实用主义的思维毕竟
要人们放弃对传统的轻易的全面否定,至少在实践上。就改革的最主要目标——重新建构
所有制来看,也显然是放弃和否定了建国后浪漫主义和反传统思潮指导下的实践。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是保守主义重新高涨的时代。始于卢梭——马克思的浪漫、激进、反
传统的思潮不会随着其后辈实践家的失败而葬送,他们在思想上的价值是永存的。但今
天的世界,至少是东方,又开始重现被卢梭、马克思猛烈批判的深层价值观:私有制以
及分配不均等的必要性,及与之相伴的对人性的保守主义认识。而推动当代保守主义思
潮复兴的无疑是堪称“社会良心”的知识分子们。
狭义的知识分子定义不可缺少的一个属性是理性和批判精神。理性意味着在判断上不
屈从神启,也不屈从权威,无论这种权威是一个特定身份的人还是一种舆论、一股思潮
.也无论这股思潮是传统的还是反传统的。批判精神的对象也绝不限于传统,反传统的
东西也同样是怀疑和批判的对象。特别是当代反传统思想成为一股大潮后裹挟进了那么
多非理性的、情感的、情绪发泄的成分,它就当然也将成为理性精神的批判对象。因此
,简单化的“站队”——捍卫某些传统还是反传统不是判定知识分子的标准,而要看你这种
立场的由来:是理性判断,是情绪所致,还是潮流裹挟。正如艾森斯塔特所说:“知识分
子总是认为自己的角色就是去创造一个传统在其中不发挥作用的社会。而实际上,批判
既可以表现为对传统、观念、信仰及权威的拒斥,也可以表现为对它们的赞同和接受。
(节选自郑也夫《知识分子研究》,有删改》)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
给5分,多选不给分)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A.者艾森斯塔特一方面表达了对于知识分子效能的怀疑,另一方面也肯定了知识
分子必定会起作用。
B.《河殇——
中华文化反思录》的播出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这表明了当时人们普遍存在着反传统心态。
C.大知识分子身上都拥有反传统的味道,因此“反传统”是“知识分子”的主要内涵和
最鲜明的特征。
D.西方保守主义者由于受到主流价值观的保护,在与西方文化叛逆者的对峙中往往
会取得最终的胜利。
E.改革开放前十年最有实效的是农村改革,这证明至少在实践层面上要放弃对传统
的轻易的全面否定。
【全品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和整合文章信息,概括文章内容,概括作品人物性格
特征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综合分析)。
【全品答案解析】答案:C、D
解析:C项,因果判断错误。原文为“‘反传统’几乎成了‘知识分子’的主要内涵和鲜明的
特征”,选项去掉了程度副词“几乎”使得表述绝对;另外,缺少时间限定,“近现代史”。
D项,“主流价值观的保护”,无中生有。
【全品思路点拨】回答本题,需要在整体把握文本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归纳。先审清题干
“不符合文意的两项”的要求,后把备选项与文本内容逐项比对,判断对错。
13.下列选项中不能表现“知识分子理性”的一项是
A.梁漱溟在“五四”时代孔声名狼藉之时,挖掘和发扬孔的良传统。
B.西方保守主义思想家雷蒙·阿隆终生为西方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辩护。
C.20世纪七八十年代,重新探讨被卢梭、马克思猛烈批判的深层价值观。
D.以简单化的“站队”为标准判定知识分子是捍卫某些传统还是反传统。
【全品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和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综合分析)。
【全品答案解析】答案:D
解析:简单化的“站队”不是判定知识分子的标准。
【全品思路点拨】论述类文章为了证明某一个观点,往往要摆出一系列证据,不少证据
往往是新发现、新情况、新知识,即新信息。我们阅读它就是获取信息。这个获取的过
程,就是筛选的过程。要对文中的信息进行分类,区分重要、次要的信息;要对这些信
息归类,还要证明哪些信息是同一关系,哪些信息是包容关系,哪些信息是从属关系,
哪些信息是并列关系等等。
14.格劳巴德说:“‘知识分子’与‘传统’两词放在一起就不常见。”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全品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
【全品答案解析】答案:①在近代历史上反传统的大知识分子不胜枚举,甚至很难找到哪
位大知识分子没有一点反传统味道。“反传统”几乎成了“知识分子”的主要内涵和最鲜明
的特征。(2分)②格劳巴德的意思是“知识分子”与“传统”不相融合,而并非两个词语不
会同时出现。(2分)
解析:找到这句话在文中的位置,根据上下文确定句子意思,主要解决“为什么”。
【全品思路点拨】理解句意是理解文章的基础,而理解句意,关键是要掌握“句不离篇”
这一基本原则,要重点在具体的语境中分析句意。“言为心声”,文章是作者思想感情的
流露。在阅读时,考生应能看出作者对所论说的事物的观点和态度。作者对所说的事物
是赞颂还是批评,是完全支持还是有一定的保留,需要考生分辨。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有的是直接表述出来的,有的则是分散在多处,考生只有在辨别和筛选后才能得出正确
判断。对于这个考点,我们在阅读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不同文体的文章重要语句有
不同的侧重点;二是根据句子的语气与语调,根据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运用,根据句
子的各成分各分句之间的关系,正确理解关键语句;三是在实际阅读中出现因人而异的
特殊句子;四是重要语句与文章中心的关系。把握了以上这几点,这个考点是很容易得
15.“五四”时期。既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反传统口号,也存在着梁漱溟对良传统的
发掘与发扬。请根据文意对此现象作简要分析。(4分)
【全品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对作品的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F(探究)。
【全品答案解析】答案:①对传统,观念、信仰及权威的拒斥是知识分子理性和批判精神
的一种体现。“五四”时期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反传统口号,正是这种精神的表现。(或
:知识分子总是认为自己的角色就是去创造一个传统在其中不发挥作用的社会。“五四”
时期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反传统口号,就是那个时期部分知识分子这种自我认识的体现
。(2分)②理性和批判精神也可以表现为对传统的赞同和接受,以及对舆论和思潮的不
屈从。梁漱溟在五四时代孔声名狼藉之时,以罕见的沉静独立的心态挖掘和发扬孔
的良传统正是这种精神的体现。(2分)
解析:此类题目虽然有一定的开放性,但答案必须以文本为依据,即不论从何角度探究
,归根结底是基于对文本的准确理解,从文本中提炼观点,切不可空发议论。首先,在阅
读文本的基础上,明确“‘五四’时期。既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反传统口号,也存在着梁
漱溟对良传统的发掘与发扬”的原因;第二,逐层概括梁漱溟对良传统的发掘与发扬
的具体表现;第三,整合形成答案,注意条理清晰。
【全品思路点拨】解答此类题的答题步骤是:首先,先阅读文本内容,确立自己的观点
。第二,依据文本材料,找到相关的答题区间。第三,分条阐述理由,分条作答。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
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与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
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小题。
无论是见面交谈,还是打电话问候,他们都称对方为“书友”。
两人都喜欢读书、藏书,还著书立说。
叫舒予的五十有一,是潭城社院古典文研究所的研究员。中等个子,稍胖,面白
无须,走路不急不慢,性子好得出奇。
叫殳役的和他同年,是湘江大中文系的“博导”,教的是古典文献的校勘。也是中等
个,精干单瘦,下巴蓄着短须,却粗喉咙大嗓子,很容易激动。
同居一城,又有相同的喜好,所以数年来交谊弥重。就藏书而言,他们都有相当的规
模,当然是新版书多。但也各有不少镇之宝——古版线装书,都轻易不肯示人。
他们原本和善的关系,忽然紧张起来。中秋节之夜,市里发请柬,请一些术界的大
腕,在雨湖公园的湖心岛小酌赏月。舒予和殳役特意互邀,坐在同一张桌子边。桌上摆
着月饼及几个佐酒的冷盘,白酒是茅台,红酒是山东青岛的葡萄干红。
皓月当空,湖光耀金,秋风送爽,水气氲氤。他们喝着酒,谈着书的话题,酒力渐渐
在全身流转开来。
殳役问:“书友,你此生访书可有憾事?”
舒予说:“有啊。家传《经进周昙咏史诗》,为唐代周昙所著,是进奉给皇上的,共有
七言绝句二百零三首,每首题下注出大意,诗下引史事,而间杂已意加以论评,谓之‘讲
话’,此为当时一种体式。有宋刻三卷本传世,我家只一卷和二卷,缺第三卷。我父亲生
前搜寻未果,我又找了多年,仍然无法补齐。”
殳役酒兴正酣,说:“我家却有第三卷,纸张精美,是福建刻印的,应为宋之佳本……
”说了一半,他忙刹住话,猛猛地喝了一口酒。
舒予的嘴惊得半晌也合不拢,然后低声问:“书友,可否割爱?价由你定。”
“不!绝不!先父为购置它,跌伤过一只手。”殳役回答得斩钉截铁。
子夜时分,赏月会结束。他们默默地挥挥手,各自乘安排好的小车回家去。这一夜,
他们在各自的书房里,一直坐到天亮。
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们互相再不打电话,也避免任何可以碰面的机会。殳役为自己的
酒后失言而忏悔不已,若不说出家有此书的第三卷,就不会导致舒予的急于购置,一切
便会怡然如昔。可他有难言的苦衷。1948年冬,父亲闻长沙一个书商手上有此书的第三
卷,便乘火车去购买。下火车时,因站台结冰不慎跌倒,左手骨折,硬是忍痛把书购回
。到殳役长大后,父亲专门说到此事,嘱他若能找到一卷和二卷,则为殳家之幸,也是
此书之幸。殳役如将其散出,便是有违父命,则为不孝。若是别的书,殳役绝不会这样
。他听城中一家经营古旧书店的老板偶尔谈到,舒予曾打听过可有宋刻汤汉注陶渊明诗
的古本,便推断舒予家应有宋刻《陶渊明集》,而缺少与之称为双璧的汤汉注陶诗宋刻本
。此书他家却有,但舒予并没有向他提起过,当然他就不能慨然出让了。
舒予也很后悔那晚贸然开口索购,这不是要夺人所爱吗?他在没事时,总会从书柜中
搬出一个楠木书匣,戴上白而薄的手套,从里面拿出两卷《经进周昙咏史诗》,小心地翻
看。楠木匣是父亲得到这两卷本后,特意请人做的,里面的空间可放下三卷本。一套书
未齐备,如一家人之离散各处,不能团圆是一大憾事。舒予想:我们二人爱书、藏书,
是为了读书、研书,而不是以占有为乐。若都不肯忍痛割爱,则此书永远不得团圆。他
决定连匣带书,慷慨赠予殳役!
星期天的上午,舒予携书去了殳家。
当舒予说明来意,殳役先是发愣,继而是又惊又喜,最后泪流满面。他寻出第三卷,
小心地放进书匣里,再把书匣摆在父亲的遗像前,恭恭敬敬地鞠了三个躬,哽咽着说:
“爹啊,书友助我完成了您的心愿,您可以再无牵挂了。”又转过身向舒予鞠躬致谢,然
后说:“古人云,有来无往非礼也。书友家中可藏有宋刻本《陶渊明诗》?”
“一直想寻访宋刻汤汉注陶诗的古本?”[]
“想了多少年了。”
“这就好,我家有!且赠书友以藏。”
舒予蓦地站起来,说:“我先去净手,我们再一起去把它‘请’出来。”
半年后,他们仿佛心有灵犀,虽未相约,做法却惊人的相似。舒予将家藏的古本书,
全数捐赠给殳役供职的湘江大图书馆。殳役也把家藏的古本书,全部捐赠给舒予供职
的潭城社院图书馆。
(选自《天池小小说》)
16.文中两位“书友”有哪些共同点? 请简要概括。(4分)
【全品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鉴赏评价)。
【全品答案解析】答案:①两人都喜欢藏书、读书,还都著书立说;②两人都很善良,都
能为对方着想;③两人都很有孝心,非常敬重自己爱书的父亲;④两人都有比较高的思想
境界,最后两人都将自己家的藏书全数捐给了图书馆。
解析:先阅读小说,从动作、言行、心里描写和情节发展的角度把握作者对人物的描写
;第二,概括出两个“书友”形象的特点。第三,整合形成答案,注意与材料的结合。1点
1分,2点3分,3点4分。
【全品思路点拨】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1)认真分析作者对人物的描写——外貌、语言、
行动、心理、细节等等,进而发掘出人物善恶、美丑的精神世界。(2)从对比中剖析人物
性格形成的原因。 (3)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对人物的褒贬态度来体验人物的情感。
17.文中画线的句子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心理?这句话在全文结构中有什么作用?(5分
【全品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D级。
【全品答案解析】答案:①表现了人物复杂的心理。文中两个爱书的人一个失言透露自己
有宋刻本《经进周昙咏史诗》第三卷,一个贸然索购,造成尴尬的局面,于是自己在各自
的书房里心情极其复杂:殳役对酒后失言忏悔,舒予对贸然索购后悔;(2分)另外两人
都有对父亲的怀念。(1分)②这句话在全文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引出下文对二人
复杂心情的具体描写,并为小说结局做了铺垫。(2分)
解析:对句子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心理的把握要结合语境。作用上看,从结构上考虑,
一是承上启下,二是为下文做铺垫。
【全品思路点拨】文是语言的艺术,阅读小说要特别注意它的语言特点及表现力量,
品味语言时应注意:(1)抓关键词,以点带面地品味语言的丰富内涵.。(2)深入挖掘潜台
词。(3)认真分析个性化语言。(4)留意作者含蓄、客观、形象的叙述语言.命题范围主要
包括对词语或句子语境义的理解、通过个性化语言分析人物形象、分析句子在情节结构
和刻画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等等.
18.小说的结尾写两位书友将家藏的古本书全都捐赠给图书馆,请结合文本对二人做出这
一行为的原因加以探究。(6分)
【全品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对作品的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F(探究)。
【全品答案解析】答案:①两个人藏书、爱书是一个大前提,正是因为爱书才会有给书找
到好归宿的想法;②在书友想购书时殳役拒绝是因为有难言的苦衷,并不是真正的绝情;
③两人互换自己珍藏的古书可以看作是后来捐书的伏笔;④两同为地方的术“大腕”,他
们参与地方的术活动,对当地有感情,这也是他们捐书的思想基础。
解析:先阅读小说,明确两位书友将家藏的古本书全都捐赠给图书馆的原因;第二,结
合文本内容,阐述自己的理由;第三,整合形成答案,逐条阐述。如有其他答案,言之
成理可酌情给分。答出1点给2分,答出三点给满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可根
据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
【全品思路点拨】解答此类题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抓住实质。所谓“探究”,就是提出问题
,并加以研究,因此对探究题目的解答,首先要阐明观点,观点是探究的核心,答案要
围绕观点展开。无论发掘作品意蕴还是探讨人文精神、民族心理、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都要观点鲜明。②依本探源。就是依据文本或显或隐的有效信息,如主旨句、过渡句、
中心句、点睛句、负有作者情感倾向的词句、暗示作者生平经历的词句、暗示社会环境
的词句等,解读作品的主题,从而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对作品进行探究式解读。③内引
外联。就是利用命题人在题面上提供的作者与相关背景资料等信息,筛选辨析,联系旧
知,调动体验储备,探知创作背景,解读创作意图,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探究内涵的
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哪一层面的探讨,命题人肯定不会让考生
做漫无边际的瞎猜,对考生不熟悉的作者与相关背景资料,一定会在题面上或通过注释
或通过题干等形式予以交代,这就要求我们不放过命题人给出的每一个信息。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小题。
重返报界显雄风
1895年创刊的《万国公报》,是中国近代的第一份报纸,由康有为出资创办,梁启超
、麦孟华负责编辑。百日维新失败后,梁启超逃往日本,开始了他新的办报历程。
《清议报》于日,由梁启超创办于日本横滨。梁启超以介绍民主自由、传
播西方先进文化,而成为中国报界的先锋。《清议报》将“倡民权”、“衍哲理”、“明朝局”
作为新的办报特色,以吸收西方文化精华、传播中华固有之文明、启迪人民心智为己任
。梁启超规定该报以维持中国之清议、激发国民之正气、增长中国人的识、发明东亚
术为宗旨,“陈宇内之大势,唤东方之顽梦”,此时的《清议报》成了刺向清王朝封建专
制统治的尖刀利刃。
日,《清议报》第100号发行,梁启超等在报馆举行了百号纪念仪式,这
对于当时的中国社会简直是一种怪闻。当时的中国以保守闻于天下,向来无所谓祝典,
使得“前无古人”的功绩流离于历史之外,有赞叹而无继述,有率循而无扩充,有考据而
无纪念。三年来,《清议报》经历了无数的风雨,1899年的火灾,1900年的低迷,还有清
政府时时刻刻的压制。可以说,《清议报》在坎坷中一路蹒跚走到今天,浸满了梁启超和
报社同仁的汗水和心血。在百号发行的日子里,梁启超将这一切记录在中国救亡史的一
页里,开创了报界的又一先河。
这时的中国国内刚刚经历了战火,义和团运动失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逃
亡,千年古城被清洗一空,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浩劫。8月,与列强签订和约,中国完全沦
为了半封建半殖民主义社会。社会上要求变法自强的呼声越来越高,清廷为了敷衍外界
,数下维新上谕,屡次接见外宾,维新的空气表面上日益蓬勃起来。这时,文化思想界
也掀起了改革风潮,以适应运动发展的需要。梁启超也在这一时期创办广智书局,约请
中国留生翻译大量西方文献资料出版,供中国者研究使用。
《清议报》被迫停刊。但由于术界掀起了维新热潮,梁启超为了指导运动的发展,又
竭尽全力创办《新民丛报》,使其成为术界的一面新旗帜。日,《新民丛报》
在日本横滨创刊,每月1日、15日发行,社址在横滨山下町152番,所需款项均借自广智
当时中国的绝大多数报社无非是上书改革言论,翻译西文书籍,并且记事繁琐,编辑
混杂无绪,管理混乱,犹如一乳牙幼儿四处涂鸦。鉴于此梁启超将《新民丛报》作为引导
报界新气象的武器。形式上,《新民丛报》采用西式装订法,一改中国古老的线装书式,
封面为套色的中国地图。以崭新的面貌问世。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导,以政论为辅从,
在介绍新知识、新思想的同时,注重向国人描绘新中国、新世界的蓝图,激发广大民众
潜在的爱国主义情感。可以说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新民丛报》都是新的。梁启超
在上面发表的名篇《新民说》成为中国思想启蒙运动的宣言书,长久地影响当时的中国社
梁启超为了宣传西,大量购买哲、社会著作,使其成为中国思想启蒙的指导
。他认为,“有新术,然后有新道德,新政治,新技艺,新器物,有此数者,然后有新
中国,新世界”。
大量西方著作的引进使得孟德斯鸠、卢梭、伯伦知理、边沁等西方术巨人踏进了中国
,成为中国思想、术界的启蒙火种。梁启超以法国伏尔泰、俄国托尔斯泰、日本的福
泽谕吉为榜样,如饥似渴地阅读移植西方术理论,以服务于自己的祖国。
《新民从报》的发展突飞猛进,梁启超顿时忙碌起来,为了更好的投入报社工作,梁启
超迁家于横滨,每日奋笔疾书,时常每天写五千多字,甚至连三十岁生日也在前往东海
道的汽车上度过。梁启超整日文思如涌,感情激荡,《新民说》、《新史》等作品陆续与
读者见面,掀起了一阵惊心动魂的文界“飓风”。《新民丛报》出版后立即引起抢购热潮,
发行万余份,还根本不能满足需求,社会上更是翻印成风,“清廷虽严禁不能遏”。
《新民丛报》影响着整个中国社会,而作为它的实际领导人的梁启超也成为了公认的“
执中国舆论界之牛耳者”,这对于一个常年客居海外的人来说,不可不为一个奇迹。
(选自袁咏红《梁启超图传》)
19.广智书局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创办起来的?请简要概括。(4分)
【全品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分析
【全品答案解析】答案:①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完全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②社会上
要求变法自强,朝廷不得不下谕旨提倡维新;③文化思想界掀起改革风潮。
解析:找准答题区间,前四段内容都与广智书局创办背景有关,再进行适当的概括即可
。1点1分,2点3分,3点4分。
【全品思路点拨】完成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之类的题,需先整
体阅读文本,把握文本的论述中心;第二,把握各段的主旨句或中心句,概括其意思;
第三,根据题目要求,整合形成答案,作为填空题,要简洁、明确。
20.文中画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以“一乳牙幼儿四处涂鸦”为喻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全品知识点】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理解)。
【全品答案解析】答案:第一问,①指出了当时中国绝大多数报社的现状;②与梁启超办
报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梁启超办报的特色。(3分)第二问,通过比喻手法形象地表现
出当时中国绝大多数报社在办报上的幼稚和质量上的低劣。(2分)
解析:先找准句子的位置,根据上下文确定句子的意思,再根据文意确定句子作用。
【全品思路点拨】文中重要的句子,是就它们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通常指传递重要信
息的关键语句,对理解文意起重要作用的名言、引文,能帮助我们准确理解全文主题思
想或脉络层次的语句(即文眼),结构比较复杂的语句等。从多年论述类文章阅读测试
题来看,有时要理解的句子往往运用了比喻等修辞手法,这样我们就要通过理解喻体的
意思来理解本体的意思,进而理解全句的意思。
21.为什么梁启超能够在当时的中国舆论界居领导地位?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全品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体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C级(分析综合)。
【全品答案解析】答案:①先后创办《清议报》《新民丛报》和广智书局,在介绍民主自由、
传播西方文化、激发国民的爱国热情上做出了巨大贡献。②为冲破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
,推进维新改革,引进了西方先进文化,使西方一些有影响的术思想踏进中国,成为
中国思想、术界的启蒙火种。③其自身有较为先进的思想观念,写了《新民说》《新史
》等大量启迪民众的好文章。④梁启超办报、写文章,对当时整个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
解析: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三点给满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可根据观点明确
、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
【全品思路点拨】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具体做法是:①整体解读,筛选出文中直接表明
作者观点态度的语句②分析文章的中心内容,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态度。③分析文中的
材料,把握作者观点态度。④从结构分析入手,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⑤分析作者对有关
事物的评价,把握引述材料隐含的作者的真实意图。⑥通过对文中不同观点、不同态度的
比较,辨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有两种方法:(1)正反对比:要通过上下文来对比两者或
几者的观点,分析作者的观点。(2)相似辨析:有些观点不是明显地对立,而是相容、相
交、发展、递进,需要仔细辨析。
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2.请根据下面内容,概括《劳动合同法》施行后带来合同签订方面的两点变化。(每点
不超过15字)(6分)
《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建立劳动关系
后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在各种劳动合同中,劳资双方更加倾向于中长期合同。《劳动
合同法》施行后,一些企业更加注重员工的考察、培养和员工队伍的稳定,第一次与员工
签订合同,往往会选择3年的合同期。通过3年的时间,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员工,为第
二次的固定合同和以后的无固定期限合同打好基础。劳动者都希望职业稳定、有发展空
间,不想经受短期合同的折腾。有了《劳动合同法》的保护,他们将无疑选择中长期合同
《劳动合同法》规定,员工与用人单位签订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后,如果续签就应签
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一些企业出于降低用工成本、减少用工风险的考虑,固定期限
合同自然终止后就不再续签。对于一些需要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关键岗位,条件
会更苛刻,门槛会更高。
【全品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压缩语段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语言应用)。
【全品答案解析】答案:一是中长期合同成为劳资双方的首选(3分)。二是续订合同难
度加大(3分)。或“一是劳资双方更加倾向于中长期合同(3分),二是续签无固定期限
合同条件更苛刻(门槛会更高)(3分)”。(意思相同即可)
解析:通读语段,理解材料内容,给材料分层;抓住题目要求,“合同签订”方面的变化
;形成答案,注意字数限制。
【全品思路点拨】如何提取信息要点:①摘取法。所谓“摘取法”,是指提取句子主干的方
法,也就是把每个句子所表达的重要内容摘出来,然后按题干要求进行连缀。这种方法
适合于封闭性语段、字数较少、内容单一、要求宽泛的题目。②分层法。“分层法”是“语
段压缩”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步骤是:首先给段落划分层次,概括层意;
然后辨别主次,留主舍次;最后压缩语段,连缀语句。这两个题目都用到了这种方法。
③复取法。“复取法”也叫“合取法”,它是根据语段之间的关系进行归纳的一种压缩方法。
先概括各个语段的内容,再提取主要信息。
23.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修辞手法,句式与例句相
同。 (6分)
示例:教师是柴,燃起生的求知之火。
教师是火,点燃生的心灵之灯。
教师是灯,照亮生的人生之路。
【全品知识点】本题综合考查修辞运用、语言连贯、句式仿写等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
【全品答案解析】答案:示例一:书籍是木,建造读者的知识之舟;书籍是舟,探索读
者的智慧之海;书籍是海,汇纳读者的精神之川。
示例二:亲情是薪,烤热人们的热情之釜;亲情是釜,煮沸人们的真爱之汤;亲情是
汤,温润人们的干涸之心。
解析:先确定话题,再分析例句结构,最后仿写。比喻贴切,给2分;句式与示例相
同,给2分;语句通顺,给2分。
【全品思路点拨】仿用句式要求按照给定材料的要求、思路和格式进行仿写,这类题主
要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往往涉及语法结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语
意连贯、风格协调等方面。本题属于命题式仿写,注意做到“四要点”。
①审清例句的句式特点,要注意使仿写句与例句句式保持一致。②要确定陈述对象,然后按
要求作进一步阐释。③要注意语句的顺畅、美。④仿写句所用的修辞手法要与例句所用
的修辞手法保持一致。
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某电台名气不大,竞争力不强,广告收入自然很不理想。为了扩大知名度,台长绞尽脑
汁,都无济于事。一次,电台正播一个节目,主持人中间休息改播音乐时,忘了关闭麦
克风,无意之中,主持人用方言与导播的对话被播了出去。台长知道后大为恼火,不过
随后一些听众打来的电话让他有了新主意。一些听众反映,从主持人的失误中得知电台
的直播节目并不是事先录制的,他们觉得这样的节目贴近听众,可信度高。台长意识到
机会来了,迅速调整节目安排,增加与听众直接互动的内容,从而使收视率大涨,电台
知名度也迅速提高,随之而来的是广告收入的大幅增加。没想到,主持人的失误,给电
台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全品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查生写作能力。
【全品答案解析】在工作和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可能出现失误,有的人不知所措,束手
无策,有的人却能从“失误”中看到机会,另辟蹊径,走出一条不同的成功之路。只要换
个角度看问题,很可能得到有益的启示,找到新的发展机遇。
参考立意:(1)一次失误也许就是一次机遇;(2)失误并不等于失败;(3)换个思维
看失误;(4)会变通,让失误变为成功的转机等。
【全品思路点拨】
抓住材料中的重要信息点,从信息点中找到立意点,明确文体。第一步,读懂材料,
明确材料的中心内容;第二,关注材料中人物的关键词,明确立意的范围;第三,选择
文体,拟写作文。
-----------------------
全品高考 .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初中2015届中考适应性检测题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
宜宾县2012级高考适应性测试(二)
本试题卷分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
棠湖中年度下期
高2017届语文半期考试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来源:&&.Com]
[来源:||.Com]
[来源:,,.Com]
年下期娄底市普通高中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2015届开封市高三语文冲刺模拟考试
本试题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I
高三语文周练六十六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在树的年轮中生长的乐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绘画美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