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洪坤艺术签名怎么练!怎么签

西南财经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第六届“金蝶杯”企业模拟经营ERP沙盘对抗大赛初赛晋级队伍通知
([西财新闻] 发布于 :
经过日与12日的精彩角逐,西南财经大学第六届“金蝶杯”企业模拟经营
ERP沙盘对抗大赛的初赛结果已经产生。初赛晋级队伍名单公布如下:
第六届“金蝶杯” ERP沙盘对抗大赛 初赛晋级名单
综合得分(A)
紧急贷款扣分
紧急贷款次数
决策超时扣分
20407(07)
20404(04)
20403(03)
20215(15)
20306(06)
20411(11)
20320(20)
20221(21)
20315(15)
20203(03)
20302(02)
本次比赛共有69支队伍参赛,组委会通过抽签的方式将所有队伍分为3个大组,分别在
颐德楼I座不同教室进行比赛。初赛按最后得分每间教室取前4名,共12支队伍晋级决赛。
根据比赛规则,大赛组委会取每间教室的第五名作为决赛预备队。因三个大组各有6、
2、1支队伍因故中途退出比赛,不参与最后排名。在决赛中,若有初赛晋级的队伍因故不能
参加决赛,空缺名额将按预备队伍成绩排名从高到低依次补齐。决赛预备队伍排名如下:
第六届“金蝶杯” ERP沙盘对抗大赛 决赛预备队伍
20415 (15)
20218(18)
20305 (05)
西南财经大学第六届“金蝶杯”企业模拟经营ERP沙盘对抗大赛的决赛将于2009年4月
18日和19日在一粟堂多功能厅举办。具体通知请留意会计学院相关海报和ERP沙盘俱乐部网
站(http://iweb./myerp/)。
欢迎全校同学到场助阵!
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西南财经大学版权所有&#169;西南财经大学Southwe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2010 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 学生姓名: 学生姓名: 所在学院: 所在学院: 专 学 业: 号:浅析我国无形资产的会计计量问题<b
r />会计学院 会计(国防) 会计(国防) 40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 成 绩: 年 5 月0 西南财经大学 本科毕业论文原创性及知识产权声明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取得的 成果。对本论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 确方式标明。因本毕业论文引起的法律结果完全由本人承担。 本毕业论文成果归西南财经大学所有。特此声明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 作者专业:会计(国防) 作者学号:2010 年 5 月 13 日1 西南财经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表论文(设 计)名称 论文(设 计)来源 学生姓名 开题报告内容: (设计目的、要求、思路与预期成果;任务完成的阶段内容及时间安排;资料 收集计划;完成论文(设计)所具备的条件因素;写作的基本思路等。 ) 一、调研资料的准备: 从互联网、专业论著和各种专业期刊杂志搜集论文相关资料。 二、论文设计目的、思路及预期成果 (一)目的:提出我国无形资产会计计量方面的问题,并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二)思路: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知识创新的步伐不断加快,以高新技术创新为原动力 的经济浪潮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不断扩大,企业竞相开展研究和开发活动,专利权、技术秘方、 计算机软件等无形资产相继出台,无形资产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作用日益显著,但是在激 烈的国际竞争中,由于我国相关无形资产计价体制的不健全,导致企业在国际无形资产的交易、 并购、重组中无形资产作价过低、资产外流等现象频频出现,所以明确我国当前无形资产计价 方面的问题,加强企业无形资产核算、计量显得非常重要,本文拟从会计角度出发,针对现阶 段我国上市公司的现状,对我国新会计准则在无形资产会计计量方面的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 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三)预期成果:分析得出完善我国无形资产会计计量问题的一些对策。 三、内容结构: 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写作: (一)文献综述 (二)无形资产会计计量研究的必要性 (三)我国无形资产会计计量现状分析及存在问题 (四)对无形资产会计计量问题的建议 四、时间安排: 2009 年 10 月 23 日 2009 年 11 月 10 日前 2009 年 12 月 5 日前 2009 年 12 月 25 日前 2010 年 4 月 30 日前 2010 年 5 月 13 日前 选题指导 将完成开题报告 将完成论文的粗纲、细纲 将完成论文的初稿 将完成论文的修改稿 将完成论文的最终定稿浅析我国无形资产的会计计量问题五、完成论文所具备的条件因素: (一)对无形资产会计要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和掌握; (二)大量时间的投入; (三)导师的指导。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论文(设计)类型:A―理论研究;B―应用研究;C―软件设计等;2 中文摘要伴随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国际竞争的加剧, 企业竞相开展研究和开发无形资 产的活动,专利权、特有技术秘方、工程软件等无形资产相继出台,无形资产在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作用日益显著,但是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由于我国相关 无形资产计价体制的不健全,导致企业在国际无形资产的交易、并购、重组中无 形资产作价过低、资产外流等现象频频出现,所以明确我国当前无形资产计价方 面的问题,加强企业无形资产核算、计量显得非常重要,本文从会计角度出发, 针对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的现状, 对我国新会计准则在无形资产会计计量方面的 问题进行了探究,并提出了些建设性的意见。 本文首先文献述评国内外学者关于无形资产会计方面的研究重点, 对学界的 研究有个较全面、深刻认识。然后从国际环境背景、我国无形资产会计准则、国 内学者对无形资产研究三方面来说明我国无形资产会计计量研究的必要性。 接着 以我国上市公司和部分国外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分析、演绎推演, 实证分析了现阶段企业在无形资产规模、质量、内容构成方面的情况,与国外存 在的差异与不足,并结合我国及国外无形资产准则的具体规定,论述我国无形资 产计量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我国无形资产现状及会计准则方面存在的问 题, 主要从加强培养会计从业人员职业判断能力、 注重建设真正的公允环境完善、 无形资产会计计量准则三个方面论述提出建议。关键词:无形资产计量,研究开发, 关键词:无形资产计量,研究开发,公允价值3 ABSTRACTWith 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y dominate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intensifies, companies rushed to carry ou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ctivities of intangible assets, patents, special technology secret, engineering software intangible assets were introduced, intangible assets in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activities, significantly increasing the role of, but the face of fierc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due to the valuation of intangible assets related to the imperfect system, resulting in intangible assets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transactions,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restructuring of intangible assets valued too low, asset outflow phenomena such as frequent, so clear in our countryintangible asset valuation issues, strengthen enterprise intangible asset accounting, measurement is very important, this article from an accounting point of view, for the current status of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China&#39;s new accounting standards on intangible assets, accounting measurement issues through research,and put forward some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literature on intangible assets and foreign scholars in accounting research focuses on academic research have a more comprehensive and profound understanding.Background from th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China&#39;s intangible assets accounting standards on intangible assets of scholars to illustrate the three aspects of accounting measurement of intangible assets necessary for the research.Listed Gong Si and then proceeded to some foreign compani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comparative analysis, deductive inference, empirical analysis the present stage companies in intangible assets size, quality, constitutes the situation, and the differences and lack of foreign presence, combined assets in China and the abroad,the specific provision relating to the measurement of intangible assets problems.Finally, our intangible asset status and problems in accounting standards, mainly to strengthen training for accounting professionals Professional Judgement, focus on building a real sound fair environment, intangible assets are measured at three aspects of accounting recommendations.Key words: Intangible assets measuremen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Fair value4 目录一、文献综述 ....................................................... 6 (一)国外学者对无形资产的研究述评 .............................. 6 (二)国内学者对无形资产的研究述评 .............................. 8 二、无形资产会计计量研究的必要性.................................... 9 (一)知识经济时代是无形资产占主导地位的时代 ................... 10 (二)我国无形资产会计准则在无形资产计量方面的缺陷 ............. 10 (三)企业无形资产会计计量问题的研究尚待深入 ................... 11 三、我国无形资产会计计量现状分析及存在问题......................... 11 (一)我国无形资产会计计量现状分析 ............................. 11 1.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12 2.分析结果.................................................. 12 (二)无形资产会计计量问题研究 ................................. 13 1.无形资产确认计量范围不明确问题............................ 13 2.关于研究开发费用的会计计量问题............................ 14 3.关于无形资产初始计量的问题................................ 15 4.关于无形资产后续计量的问题................................ 16 5.无形资产会计计量披露问题.................................. 17 四、对无形资产会计计量问题的建议................................... 18 (一)加强管理和会计人员的职业综合素质 ......................... 18 (二)在准则中加强明确无形资产的具体内容 ....................... 18 (三)要严格制定研究和开发阶段的标准 ........................... 19 (四)完善公允价值计价环境 ..................................... 19 (五)加强无形资产重估体系的建设 ............................... 19 (六)改善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的摊销 ....................... 19 (七)加强无形资产计量方面的表外披露 ........................... 20 参考文献........................................................... 21 致 谢............................................................. 225 浅析我国无形资产的会计计量问题我国新的会计准则规定:无形资产指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不再区分可辨认无形资产和不可辨认无形资产,并把商誉排除在外。无形资产会 计计量主要涉及无形资产的确认、初始计量、内部研究开发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无形资产的摊销、无形资产计量披露等。一、文献综述通过文献检索,本文发现近几年会计学界对无形资产研究重点主要在于:无 形资产的入账价值、国内外会计准则的对比、无形资产的确认范围、研究开发费 用及后续支出的核算、无形资产的摊销、自创无形资产研究阶段与开发的判断及 会计处理、无形资产的披露、商誉、会计假设与原则对无形资产核算的影响等问 题。具体综述如下:(一)国外学者对无形资产的研究述评1.关于建立新的、适用于无形资产核算特点的会计准则的必要性 Divad W.Young 在 他 的 论 &intangible Assets:The Next Accounting Frontier1&中认为,现行会计准则的制定是以有形资产为基础的,反映的是过去 的成果,无形资产是能够为企业带来未来超额利润的资产,所以,现行会计准则 的基础不适用于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及报告。 2.研究开发费用的核算 在 Bruch Lev,Doron Nissim 和 Jackb K.Thomas 联合发表的论文&On the Information Usefulness of R&D Capitalization and Amortization 2 &中,通 过实证研究了将研究开发费用资本化,且按照受益期摊销的会计处理方法,对股 价及未来收益的影响。得到的研究结论是,将研究开发费用资本化并按照预计受 益期摊销的方法,提高了收益与账面价值等信息的有用性。1Divad W.Young.intangible Assets:The Next Accounting Frontier [J].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2006. 2 Bruch Lev,Doron Nissim,Jackb K.Thomas.On the Information Usefulness of R&D Capitalization and Amortization[J].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2006. 6 Antonello Callimaci 和 Suzanne Landry 在他们的名为&The Effect of Management Incentives and Cross-Listing Status on the Accounting Treatment of R&D Spending &的论文中,指出研究开发费的资本化标准需要依 靠管理者的主观判断, 为管理者操纵利润创造了机会。 有些管理者不愿意资本化, 是因为担心一旦揭示了企业研究开发的信息,会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从投资者 的角度看,研究开发费用发生时立即费用化是很正常的。企业管理者只有在投入 了大量的研究开发支出,又希望将收入与费用配比时才将研发费资本化。 3.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与其市场价值相差甚远 在 Stefano Zambon 与 Ilaria Bergamini 共同完成的论文&Scoring Company Disclosure on Intangibles: An application of an innovative methodology in a European Perspective2&中,指出在近十年,企业的会计账 面价值与其市场价值相差甚远,主要原因是无形资产的“真实”价值没有反映在 账面。有些无形资产由于不符合资产科目入账的要求,而没有具体的会计账户加 以计量和披露,是目前会计准则存在的严重问题。传统的会计报表不能提供详细 的无形资产的信息。 4.劳动力的揭示成本对于报告单位的重要性 Kaouthar Lajiji 和 Daniel Zeghal 在他们的论文题为&Labour Costs,3 Information Disclosure,and Productivity as Human Capital Indicators & 1中阐述了这样的观点:主动地披露劳动力成本, 增加了管理当局公开信息的数量, 带动企业市值的增长,更容易在资本市场得到资金的支持。特别是高技术企业, 最有价值的资产就是人才及组织结构, 披露技术劳动力成本将更能体现企业的人 才和技术优势。 5.国际会计准则对无形资产定义范围窄 国际会计准则将无形资产定义为“能确指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资产” , 因此只有在与企业外部产生了购买交易后,大部分无形资产才能成为“确指” , 这样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的范围排除了内部产生的、不能确指的无形资产。Anne Myatt 在论文&The Accounting perspective 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1Antonello Callimaci,Suzanne Landry.The Effect of Management Incentives and Cross-Listing Status on the Accounting Treatment of R&D Spending[J].CGA accounting Research Centre,2002. 2 Stefano Zambon ,Ilaria Bergamini.Scoring Company Disclosure on Intangibles: An application of an innovative methodology in a European Perspective[J].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2006. 3 Kaouthar Lajili,Daniel Zeghal.Labour Costs,Information Disclosure,and Productivity as Human Capital Indicators[J].CGA Accounting Research Centre,2002. 7 Intangible Assets &中详细阐述了这一观点。同时,著作中还论述了主要的会 计假设和会计原则对无形资产核算产生的不利影响。1(二)国内学者对无形资产的研究述评 国内学者对无形资产的研究述评1.商誉 关于商誉是否属于无形资产及其价值如何确定问题,陈温,庄克新 认为: 商誉不应直接计入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应采取合理方法进行减值测试;崔晓钟和 牛延芝3认为:商誉可以按照收益现值法估价后列为账面无形资产。 桂良军和丛贵霞 认为:除企业并购中发生的商誉以外的自创商誉,由于价 值难以计量而被会计准则排除在账外, 这种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违反了一致性原 则,使报表失去了可比性。 2.土地使用权 土地使用权在我国的准则中列为无形资产,但是在国际准则和其他国家(例 如美国)的准则中与固定资产列在一起。使得我国的会计报表与国外的报表缺乏 可比性。而且严格按照无形资产的定义,土地使用权不应该列为无形资产。正如 田继宗5在《对会计准则中土地使用权归属无形资产的质疑》中指出的土地使用 权不符合无形资产的无形性。 3.无形资产的摊销问题 谢新安6认为:新的无形资产准则在摊销方法的规定上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 国内的学者根据固定资产的加速折旧法,提出了无形资产的加速摊销法。他们认 为现代企业发展速度很快,无形资产的价值会很快被更先进的技术所代替,所以 加速摊销法符合受益原则,从生命周期的观点看,无形资产在其早期的贡献要比 中、晚期多。 4.研究开发费及其后续支出的核算问题 研究开发成功后会形成自创无形资产,对其会 计处理有三种观点:魏群英 和蔡开国7认为:对于研发支出不多的企业全部费用化,符合谨慎原则;吴金海1认124Anne Myatt.The Accounting perspective 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Intangible Assets[J].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2006. 2 陈温,庄克新.商誉确认与再认识[J].会计之友,2007. 3 崔晓钟,牛延芝.商誉会计确认和计量探析[J].时代金融,2006. 4 桂良军,丛贵霞.关于无形资产准则若干问题的探讨[J].财会研究,2005,(09). 5 田继宗.对会计准则中土地使用权归属无形资产的质疑[J].金融研究,2007. 6 谢新安.知识经济环境下无形资产会计的创新[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7 魏群英,蔡开国.当议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J].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07. 8 为:开发成功全部资本化,不成功则转为当期费用,符合历史成本原则;鲍亮,唐 洋2认为:研发过程分为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研究阶段的支出费用化,开发阶 段的支出资本化。这种观点与我国现行的无形资产会计准则一致。杨博 等学者 认为:认为将研究阶段的支出费用化,不能完整反映开发成功后的无形资产的实 际成本,应该建立一个资产账户来归集该项无形资产的实际成本,开发成功后全 部支出作为资产的全部历史成本,如果开发失败,则全部支出转入当期费用。 关于后续支出,有两种观点:王泽山4了认为:应根据后续支出的具体情况作 具体分析,宁相波 认为:按照很可能使资产产生超过原来预定的绩效水平的未来 经济利益和该支出是否能够可靠计量和分摊至该资产来确认资本化的范围。 5.无形资产的披露 很多学者,例如刘义鹃和潘一相6,在其论文中都通过运用比较的方法,说 明我国上市公司对无形资产的内容披露过于简单,不能为报表使用者提供信息, 而国外的上市公司对于无形资产的披露要详细得多。 谢新安即提出了改进披露的 建议,使报表附注中的无形资产的披露内容更充实,还建议增加《无形资产增减 明细表》 ,使对无形资产的披露更完整。5 3二、无形资产会计计量研究的必要性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价值的创造已经越来越主要依赖无形资产。 布鲁金斯研究所的研究表明,各种企业组织的无形资产价值不断增加,而且变化 的步伐持续加快,与之相应的是有形资产的价值持续大幅度下降,但在财务报表 中体现的主要是有形资产,大量的无形资产在报表中得不到体现。布鲁金斯研究 所的马格利特.布莱尔(Margaret Blair)认为:“如果你只看各家公司的各种有 形资产,你看到的只是可以用各种一般会计技术计量其价值的东西。现在,这些 东西的价值所占比重还不到公司价值的 1/4。公司价值的另外 75%来源于那些公 司账簿上没有计量的或报告的东西”。 因此,如何改进无形资产的确认、计量71 2吴金海.无形资产会计计量若干问题探讨[J].上海会计,2002,(1). 鲍亮,唐洋.关于研发费用资本化与费用化的思考[J].会计之友,2007,(1). 3 杨博.我国无形资产新准则及其适用性分析[J].经济师,2006,(8). 4 王泽山.无形资产研发费用资本化与费用化的思考[J].会计之友,2009. 5 宁相波.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J].会计之友,2007,(2). 6 刘义鹃,潘一相.上市公司无形资产计量及其信息披露的思考[J].商业时代,2007,(15). 7 Margaret M. Blair ,Steven M.H. Wallman. Unseen wealth: report of the Brookings task force on intangibles[J].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2001. 9 和报告,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课题。而对无形资产计量方面的必要 性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知识经济时代是无形资产占主导地位的时代资产是一个企业最重要的经济资源,资产与人力资源及其他资源结合,可以 为企业生产商品和劳务,给企业带来收入,企业收益最终必然会体现为资产,因 此,资产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在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专利权、专利技 术、商誉、商标、研究与开发(R&D)投入、专营权等无形资产已逐步取代有形资 产而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无形资产与企业的研究与开发、企业管理模式、竞 争战略等紧密联系,成为研究企业经营与发展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 无形资产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是其载体,核心竞争力以无形资产为基 础,是企业通过多种无形资产的有机整合而形成的,拥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无形 资产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条件,并决定着企业价值的高低。可以想见,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谁掌握了专利、专有技术等无形资产,谁就会走在世界经 济发展的前列。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个企业拥有无形资产数量的多少、 价值高低是其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的标志。 许多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都拥有大量 的专利、专有技术和驰名品牌等无形资产,据有关资料显示,美国可口可乐公司 就是靠其“可口可乐”的商标权和饮料配方,这些独特的无形资产占领世界饮料 场的每一个角落,其股票价格一直成倍的增长,市价曾高达其账面价值 13 倍之 多,曾是热门股中增幅最高的,价格收益比率为 26%,交易价格比标准普尔股价 指数高出 40%。1 国家贸易发展状况的数据表明,技术贸易增长速度远远超过有 形商品。由于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而无形资产恰恰主要是各种知识 在企业的具体表现形式,所以,知识经济时代是无形资产占主导地位的时代。(二)我国无形资产会计准则在无形资产计量方面的缺陷细读 2008 年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中关于无形资产的披露,我们可以发现 大部分公司只是简要说明了无形资产的所含项目、计价、摊销的方法及减值准备 的确认标准,很少运用会计的职业判断,进行会计估计,而且即使有,也只是简 要说明理由,对其具体的计量判断过程很少介绍。而对比国外的上市公司,每家 上市公司在主要会计政策的披露时都提到了“运用估计” ,并指出实际结果可能10 与估计值不同,对于每项会计处理,均说明是来自于 FASB 或 IASC 具体出台的哪 项规定。对于商誉,则是详尽列出了 SFAS No.142 的两步减损测试法。作为知 识经济时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智力资本,各公司都作了详尽描述, 提 出智力资本是公司最重要的资源,需要依靠相关的法律法规、专利、版权等来保 护公司的智力资本。虽然我国主要无形资产理论在逐步向国际靠拢,但准则应用 到我国企业的会计实务后,却存在很多问题,给企业留有很多操作空间,不能有 效、全面、真实的放映我国无形资产的价值。(三)企业无形资产会计计量问题的研究尚待深入通过文献综述,发现近几年会计理论界对于无形资产的研究相对较少,特别 对无形资产计量方面问题,结合中外会计准则、国内外现状来分析我国无形资产 会计计量的文献更少,并且基本都没有一个系统、全面的深入分析,很多学者主 要是根据无形资产会计准则中的具体的一条, 结合自己的实际感悟来发表一点自 己的看法,比如内部研究开发费用的确认和计量,大家根据自己的体悟,提出了 全部费用化、全部资本化、结合费用的实际进行摊销等观点,但是他们却忽略了 我国的计价大环境,没有结合我国的实际的计价环境进行论证,很多都缺乏坚实 的践行基础,本文作者,无形资产会计计量的问题,还有待我国健全公正的公允 价值体系的建立, 真正公平公正的评价我国无形财产、 人力、 品牌等资本的能力, 只有在这基础上,我们很多研究才能真正投入实践,发挥其真正的作用。考虑到 我国学者对无形资产会计计量的研究还存在这些问题,所以还有待深入,寻找真 正的解决方法。三、我国无形资产会计计量现状分析及存在问题 我国无形资产会计计量现状分析及存在问题(一)我国无形资产会计计量现状分析为了充分研究说明当前我国上市公司在无形资产的确认、 计量以及相关信息 的充分披露问题,我们对我国上市公司无形资产信息的实际披露状况进行了比 较、调查和分析。 1.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首先,我们对我国 A 股所有上市公司
年无形资产总体情况进行11 了分析,其中重要的包括有无形资产公司所占比例、无形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 如图 1。为了进一步研究无形资产的具体构成情况,明确我国上市公司无形资产 的计量范围,选取了电器行业、电子器件行业、汽车制造业、IT 业作为特定分 析,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
年报的初步考察,发现现在上市公司无形 资产构成与以前相比没有多大变化,仍主要以土地使用权为无形资产的构成主 体,并且在披露方面过于简洁,不具体,只是简单罗列准则会计政策,为了较好 反映问题,我们直接引用了学界对国内外 2004 年上市公司无形资产构成情况的 数据分析成果,如图 2,图 3。图1图2图32.分析结果 对比国内外的上市公司披露的财务报表, 我们不难发现我国企业无形资产与 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2 (1)无形资产规模偏小 从图 1,可以看出自 2001 年以来,虽然上市公司无形资产总额和公司总数 随着总资产的增加而增加,但无形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一直很低,不到 2%,并 且从
还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与国外发达国家无形资产占总资产比例 36.30%(如图 3)存在较大差距。可以推断出上市公司仍然主要依靠固定资产的 投资在国际市场竞争,无形资产的规模过小。但亦不排除我国企业无形资产价值 没有真实反映的可能性。 (2)无形资产构成的技术含量低 在 2008 年的上市公司年报中可以看出,专利权、专有技术这些技术含量高 的无形资产占着极小的份额,有较高收益能力的商标所占份额也很小,而土地使 用权和其他使用权等在技术含量与增长潜力方向有限的项目却占有较高的份额。 这反映出企业未能充分发挥无形资产在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这很可能成为公司 未来发展的桎梏。 另外从图 2、图 3 对比,同样可以看出,国外公司的无形资 产主要集中于开发技术与专利,这些无形资产技术含量高,能给企业创造核心竞 争力,在国际竞争中引得主动。 (3)从内容上看,我国企业的无形资产的种类太少 从 2008 年上市公司的年报可以看出,绝大部分上市公司的无形资产局限于 商标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软件及网络域名、专有技术以及职工住房使 用权等几类,与图 2 所列举的无形资产构成,没有明显变化。而国际会计准则第 38 号规定的无形资产包括:计算机软件、专利、版权、电影、客户名单、抵押 服务权、捕捞许可证、进口配额、特许权、客户和供应商的关系、客户的信赖、 市场份额和销售权等,其所确认的种类明显比我国广泛。(二)无形资产会计计量问题研究本文通过结合国内外无形资产的文献综述及无形资产的现状, 在深入比较国 内外无形资产会计准则基础上, 发现我国会计准则在无形资产计量方面存在以下 几方面的问题: 1.无形资产确认计量范围不明确问题 新准则没有明确指出无形资产的具体内容,只要同时满足: (1)与该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13 (2)该无形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虽然这意味着凡是符合无形资产概念和确认条件的都应是无形资产, 可以改 变以前旧准则对无形资产范围规定过窄的弊端,但由于我国市场还不够完善,企 业及会计从业人员职业判断意识不到位,以及旧准则的影响等因素,许多企业对 拥有的无形资产“视而不见”,即使有些企业意识到这些资源的价值,实际确认 时又无法恰当地衡量其价值。而国际会计等准则,在准则中明确的指出了无形资 产的具体内容,并对企业难以判定的无形资产亦作了很好的说明,诸如企业特定 的管理或技术、人力资源、客户组合、市场份额、客户关系、客户信赖等是否应 判定为无形资产进行了明确的说明。目前国际上常用的无形资产主要有: (1)市场资产。品牌(如企业品牌、服务品牌);与客户的关系(如长期客户、 销售网、分销渠道);合同(如特许经营权协定、专利使用权协定)等。 (2)知识产权资产。专利权、计算机软件、互联网上的域名、版权、商标、 商业秘密、技术秘密、1509000质量体系认证、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等。 (3)组织管理资产。领导者能力、企业文化、企业管理方法、信息技术交流、 网络工作系统、融资关系等。 从其规定可以看出,明显比我国通常认定为企业无形资产的专利权、非专利 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特许权、土地使用权要明确和广泛得多,并且发达国家 有较健全有效地资产评估市场,在准则中能比较合理的反映这些无形资产的价 值, 比如, 在其具体的准则中还专门大量举例说明这些特殊无形资产的计价方法, 不但为企业及会计人员指明了方向,同时保证其计量的公平公正。 2.关于研究开发费用的会计计量问题 我国企业研发费用的会计计量主要借鉴的是国际会计准则, 将企业内部研 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分为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来分别处理。 内部研究开发 项目的研究阶段, 是指为获取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并理解他们而进行的独创性 的有计划调查。 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开发阶段, 是指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 将研究成果或其它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 以生产出新的或有实质性改进 的材料、装置、产品等。研究阶段的支出, 应于发生时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开 发阶段的支出, 在能够证明满足: (1)完成该无形资产能够使用或出售具有可行性; (2)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14 (3)无形资产产生未来经济利益的方式, 包括能够证明该无形资产自身存 在市场或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具有市场, 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时, 应 当证明其具有有用性; (4)有足够的技术、财务实力和其他资源的支持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 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 (5)能够可靠地计量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时, 予以资本化即 确认为无形资产。 新会计准则放宽了内部研发取得无形资产的确认口径,提高了企业研发投 入、 增加自主知识产权的积极性, 减少了因取得方式不同的无形资产入账价值的 差异, 开发费用的资本化亦符合无形资产的确认和计量标准。 但关于无形资产的后续支出我国又执行了旧准则与国际准则的折中方案, 即企业取得的已作为无形资产确认的正在进行中的研究开发项目在取得后发生 的支出需要再一次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 确定可以资本化的范围。 笔者认为: 这种开发支出资本化的方法只强调事前没有强调事后, 准则制定 者只考虑到开发阶段会取得成功,能够获取无形资产,没有考虑到相反的情况, 这显然不够周全。因为,一个项目在开始开发时,所有条件往往都可以满足,但 是由于开发周期较长,不确定因素较多,当有关的条件发生了变化,致使开发项 目失败,那么原先记录的开发支出如何进行处理,准则上未作明确的规定。 另外研究开发阶段的划分和满足资本化的条件弹性较大, 给企业留下利润操 纵空间。在实际工作中,研究和开发阶段的划分容易受主观臆断的影响,企业有 可能根据自身的特殊需要,如进行利润操纵等划分研究和开发阶段的时点,进行 项目的开发决策时,有些条件较容易满足,并且不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但 有些条件却容易被企业管理者操纵,容易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如在项目开始 开发时,企业本来没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可以造假取得, 或时过境迁,财务资源、技术资源均不足以维持继续开发活动,甚至等到研究开 发成功以后,该项无形资产所生产产品却没有市场。 3.关于无形资产初始计量的问题 新会计准则中有一显著特点是多种计量属性并存, 并明确指出了会计计量 采用五种计量属性: 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这在 无形资产的计量中也有所体现。15 首先, 会计准则规定了无形资产应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并且列举了外 购无形资产的成本所包括的具体项目。如果无形资产实质上以融资租赁获得时, 其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来确定。 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 的差额, 除按借款费用予以资本化以外, 应当在信用期内计入当期损益。 这一计 量方法体现了货币的时间价值, 使无形资产账面价值更具有可比性和真实性。 此 外,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债务重组、 政府补助和企业合并取得的无形资产的成本, 分别按相对应的准则确定, 在这些准则中, 都规定了通过以上这些方式取得的 无形资产, 按照公允价值确定其成本。 可见, 在今后会计实务中, 公允价值在无 形资产计量中得到广泛应用。 在无形资产计量中引入公允价值是一把“ 双刃剑”, 有利亦有弊,允许用 公允价值计量无形资产, 使无形资产的价值更符合实际的市场价值, 能提高会 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但公允价值有其本身的不确定性、难以控制性,并且在我 国资本信息市场发展不充分,监管、评估体制不成熟、不健全等情况下,要真正 达到公允反应企业无形资产价值存在较大难度。 4.关于无形资产后续计量的问题 新无形资产会计准则在后续计量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后续计量方法方面:我国新准则对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的基本方法是: 以无形资产的成本减去累计摊销额和累计减值损失后的余额进行计价, 不允许重 估计价,并且无形资产项目的后续支出亦全部费用化,而国际会计准则在我们后 续计量的基本方法基础上允许以重估价进行计价, 即重估日的公允价值减去随后 发生的累计摊销额和随后发生的累计减值损失后的余额, 并且规定后续支出在很 可能使资产产生超过其原来预计的绩效水平的未来经济利益, 如果能可靠的计量 和分摊至该无形资产,则可以计入该无形资产的成本。如果不解决无形资产后续 重估问题, 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的账面金额会重大地背离资产负债表日该无形资产 的实际价值(尤其是实际价值高于账面金额时),相比之下,在面对未来国际产 权交易时,我国的企业很可能会处于劣势。在加入WTO后的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 仍然采用过于谨慎的做法,以得到财务报告收益表的高可靠性,显然不符合当前 新经济、国际资本市场一体化、贸易一体化的浪潮。 (2)使用寿命的确定方面:新准则规定企业应当于取得无形资产时分析判断 其使用寿命,把无形资产分为使用寿命有限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会计16 处理方面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 在其使用寿命内摊销,而对使用寿命不确定 的无形资产不予摊销,并要求每年年终对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进行复核。 而 IAS38 规定,无形资产的使用年限可能非常长,但总是确定的,不确定性 说明应运用稳健原则估计无形资产的使用年限, 但不能说明应选择一个不切实际 的短期使用年限, 同时假定无形资产自可利用之日起,其使用年限不超 20 年, 并指出如存在令人信服的证据,在极少数情况下可以推翻上述假定,并且企业应 在其有用寿命的最佳估计期限内摊销该无形资产; 至少应每年对该无形资产的可 收回金额进行估计,以确定是否发生了减值损失;披露假定被推翻的原因,以及 在决定该资产有用寿命时起重要作用的各项因素。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国家会计准则(IAS38)关于无形资产使用寿命方面的 规定更符合会计稳健性、客观性原则,收入和支出更配比,因为无论无形资产使 用寿命有限,还是不确定,为了从成本角度来考察其为企业创造的价值,都应该 对其进行摊销,另外 IAS38 在自己使用寿命的假定基础上,不但考虑到了极少数 的特殊情况,而且通过对其重估定价,更反映出无形资产在公允市场上的真正价 值,防止企业采取不同摊销手段来操控利润的情况,更稳健客观。 5.无形资产会计计量披露问题 我国新会计准则关于无形资产披露的信息主要包括: 无形资产的期初和期末 账面余额、累计摊销额及减值准备累计金额。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使用 寿命的估计情况;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其使用寿命不确定的判断依据。 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用于担保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当期摊销额等情况。计入 当期损益和确认为无形资产的研究开发支出金额。 相比而言,国际会计准则不我们详细得多,主要包括:无形资产摊销方法、 使用期或摊销率、 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的调节表、 累计摊销额; 无形资产的类别、 退出或处置情况、重估情况、减值情况及减值后的价值恢复情况、使用了价值重 估模型的要说明其有效性;开发费费用化的金额;无形资产任何权利的限制、抵 押及其他承诺。 对比国内外上市公司关于无形资产披露情况, 国外上市公司年报的披露不仅 很好完整的披露了准则要求的会计信息信息,同时很多公司还披露了近三年摊 销、减值情况的对比、今后五年的预计减值(具体到每项资产) 、研发活动对于 企业生存及发展的重要性等等,并都作了详尽描述。而我国上市公司的年报基本17 都是按照准则的要求,简单披露一些当年无形资产的情况,比如期初期末金额、 摊销方法等,值给人的感觉就是在应付准则的要求,不是主动向大众充分反映其 无形资产价值,另外一方面亦说明我国会计准则在无形资产披露还不严格,准则 应更严格要求企业披露更多企业无形资产计量的相关情况。四、对无形资产会计计量问题的建议针对我国无形资产的实际现状及在新无形资产会计准则在资产计量方面的 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加强管理和会计人员的职业综合素质随着经济业务不断复杂多变,会计实务亦变得越来越灵活,越来越需要会计 人员结合国家会计准则,对具体经济业务进行职业判断,对于只学习了一般会计 理论的从业人员来说,很难胜任,从我国无形资产计量现状来看,造成上市公司 无形资产规模较小、技术含量低、种类少的直接原因就是我国从业管理、会计人 员的会计职业判断水平不高,对无形资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维权意识不强。所 以国家应加强企业管理、会计等人员的教育、培训、考核,提高其职业道德、从 业素质、职业判断水平、为权意识,从而更好的保护企业无形资产,更好的反应 企业无形资产的价值。(二)在准则中加强明确无形资产的具体内容在国际会计等准则中,明确指出了企业可以确认计量的无形资产范围,同时 加大对难以辨认为无形资产的解释。比如企业领导者能力、企业文化、企业管理 方法等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确定为无形资产。 而我国无形资产的确认却仅仅只有很 简单的两条,一般会计从业人员对诸如企业文化、领导者能力、客户关系、品牌 等无形资产很难识别、判断,所以准则有必要加强明确无形资产的具体内容,特 别是对企业价值影响很大的无形资产的明确、解释及具体会计操作方法。(三)要严格制定研究和开发阶段的标准准则应该明确无形资产开发不成功或开发成功后该无形资产所生产产品却 没有市场的情况下, 对已经进行资本化的研发支出的会计处理, 比如可以采用 “成18 果决定法”对研发支出进行资本化,或按照该支出是否很可能使资产产生超过原 来预定的绩效水平的未来经济利益和该支出是否能够可靠计量和分摊至该资产 来确认资本化的范围, 这样既符合确认资产的一般条件, 又便于计量操作。 另外 应严格制定研究和开发阶段的标准,完善相关会计法律法规、认证资格、申请和 审批流程,防止企业臆断研究和开发阶段、假造资本化条件等操纵利润行为。(四)完善公允价值计价环境国外公司由于治理相对规范,评估、监管体系完备相对完备,资本市场发展 相对成熟,在计量手段上,国际、美国、英国等会计准则对于无形资产都采用的 是公允价值计量。这次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产、债务重组等 方面均采用了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可谓一大突破。虽然我国证券市场经过十几 年的发展和完善,但我国公允价值的应用环境仍存在很多不足,信息不对称现象 还很严重,而以公允价值计价是大势所趋,因此我国应积极采取恰当措施,逐步 完善公允价值的计价环境,建立一个真正公平、信息充分公开的公允价值计价的 体系,为企业真正公允反映无形资产计量价值奠定基础。(五)加强无形资产重估体系的建设对比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 不难发现我国在无形资产后续计 量方面采用无形资产的成本减去累计摊销额和累计减值损失后的余额进行计价, 不允许重估无形资产的价值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没有一个健全的公允计价环境, 国家在完全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这个问题上还比较保守,但是随着加入 WTO, 国际贸易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国际间的并购、重组、交易更加频繁,如果抓紧 完善我国无形资产后续计量的公允价值体系, 将会使我国在知识经济为主导的国 际竞争中处于很被动的地位。(六)改善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的摊销新准则规定使用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用摊销, 并规定企业应当在每个会计期 间对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进行复核。这样采取不摊销的方法, 不符合收入和支出更配比,不能公允的从成本角度来考察其为企业创造的价值, 所以应进行摊销,使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更能体现其成本效益、反映其真实盈利19 能力和价值。笔者认为,国际会计准则的处理方法值得借鉴,即至少应每年对该 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以确定是否发生了减值损失;披露假定被推翻 的原因,以及在决定该资产有用寿命时起重要作用的各项因素。(七)加强无形资产计量方面的表外披露美国的 Paul B. W. Miller 和 Paul R. Bahnson 在&Quality Financial Reporting& 一书中指出:产生 QFR(高质量财务报告)信息最可能的途径在 于提供大量的补充披露信息, 以帮助财务报表使用者了解所有已确认的和未确 认的无形资产。 同时应该使用这些补充披露来描述所有无形资产的来源和对未 来现金流量的预计价值。 当衡量无形资产时, 不应该给出一个单独的确切数字, 而应该描述可能的价值分布。因此,我国上市公司需要进一步加强表外披露, 在扩大披露范围的基础上,尽可能多的给出每项无形资产的来源、增减情况、 预计未来摊销额、 预计减值情况等, 这样, 不仅可以增强信息与决策的相关性, 也使得企业的获利能力及盈利的增长率更符合实际。11Paul B. W. Miller,Paul R. Bahnson.Quality Financial Reporting[S],Machinery Industry Press,2004. 20 参考文献[1]Divad W.Young.intangible Assets:The Next Accounting Frontier [J].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2006. [2]Kaouthar Lajili,Daniel Zeghal.Labour Costs , Information Disclosure,and Productivity as Human Capital Indicators[J].CGA Accounting Research Centre,2002. [3]Anne Myatt.The Accounting perspective 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Intangible Assets[J].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2006. [4]陈温,庄克新.商誉确认与再认识[J].会计之友,2007. [5]崔晓钟,牛延芝.商誉会计确认和计量探析[J].时代金融,2006. [6] 桂 良 军 , 丛 贵 霞 . 关 于 无 形 资 产 准 则 若 干 问 题 的 探 讨 [J]. 财 会 研 究,2005,(09). [7]田继宗.对会计准则中土地使用权归属无形资产的质疑[J].金融研究,2007. [8]谢新安.知识经济环境下无形资产会计的创新[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 学版),2005. [9]魏群英,蔡开国.当议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J].中国论文下载中 心.2007. [10]吴金海.无形资产会计计量若干问题探讨[J].上海会计,2002,(1). [11]鲍亮,唐洋.关于研发费用资本化与费用化的思考[J].会计之友,2007,(1). [12]杨博.我国无形资产新准则及其适用性分析[J].经济师,2006,(8). [13]王泽山.无形资产研发费用资本化与费用化的思考[J].会计之友,2009. [14]宁相波.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J].会计之友,2007,(2). [15]刘义鹃,潘一相.上市公司无形资产计量及其信息披露的思考[J].商业时 代,2007,(15).21 致谢大学四年即将过去,在西南财经大学读书,对我一个越南留学生来说已经留 下来有很多纪念,还有清晰的感受到自身的进步与成长,当然,这些与会计学院 的老师和同学是分不开的。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导师黄娟老师。在本论文从选题、框架设计、写作、 修改直至定稿,都得到了黄老师的悉心指导。黄老师在学术上的一丝不苟、严格 要求,对我的启发很大,也是我今后学习与工作的努力方向。在此,谨向她表示 由衷的感谢。同时还要感谢帮助过我的同学和朋友,谢谢你们给我的关心、帮助 与支持,交流的过程中我认识了更多,也学习到了一些自己以前不知道的知识, 也要感谢会计学院一直以来为我们提供的良好学习环境。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家 人,他们在人生道路上给我的指引、支持和无私的爱。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以 更积极地态度面对挑战,战胜困难,来回报你们。22 西南财经大学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情况记录学生姓名: 学号: 学生姓名: 郭洪坤 学号:
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浅析我国无形资产的会计计量问题 1. 选题质量(简述选题与专业培养目标、专业要求关系、题目难度、工作量、创新 选题质量(简述选题与专业培养目标、专业要求关系、题目难度、工作量、 理论性、实用性) 性、理论性、实用性) 选题为浅析我国无形资产的会计计量问题,与该生的专业紧密相关,符合专业培 养目标。无形资产会计计量问题一直是近年来国内外理论界颇为关注的问题,选题具 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适用性。对无形资产会计计量问题的研究,需要阅读大量的相关文 献,论文工作量适中。 2. 开题意见:同意选题,注意论文的实践性与可行性。 开题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指导教师分阶段检查论文的进展情况: 指导和培养学生查阅文献资料、 指导教师分阶段检查论文的进展情况: 指导和培养学生查阅文献资料、综合运用知 ( 研究方案设计、研究方法和手段运用和外文应用等能力简况) 识、研究方案设计、研究方法和手段运用和外文应用等能力简况) 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 2009 年 12 月 1 日粗纲指导意见: 结构不太合理,建议调整为: (一)文献综述 (二)无形资产会计计量研究的必要性 (三)我国无形资产会计计量现状分析及存在问题 (四)对无形资产会计计量问题的建议 2009 年 12 月 5 日细纲指导意见: 文献综述除了对文献的归纳整理,关键在于评述,从而引出本文的写作主旨。 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 2009 年 12 月 25 日初稿指导意见: 认真学习上市公司会计准则选择的相关最新研究成果,完善论文。 2010 年 3 月 16 日指导意见: 内容摘要要言简意赅,控制字数;英文摘要补充完整并与中文相符。 2010 年 4 月 30 日指导意见: 注意按照学校要求,完善论文的规范性,如内容摘要、关键词、英文摘要、脚注, 以及修改错别字。 指导教师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指导教师检查完成情况: 指导论文的逻辑性、规范性、文字水平等简况) 指导教师检查完成情况: 指导论文的逻辑性、规范性、文字水平等简况) ( 2010 年 5 月 13 日定稿意见: 论文结构合理,条理清楚,格式较为规范,达到本科论文水平。同意定稿。 指导教师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开 题 简 况中 期 检 查完 成 情 况23 西南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西南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评阅表(指导教师用) 论文(设计) 论文(设计)题目浅析我国无形资产的会计计量问题 郭洪坤学号学生姓名 序号 1 2 评 审 项 目指指导教师 或评阅人 姓 名 标黄娟职称 满分 20 20副教授 评分论文(设计) 论文(设计)内容完成量,难易程度和工作量符合教学基本要求。 完成量 调查与综合根据论文(设计)任务,能独立查阅文献资料和从事其它有关调研。 有收集、综合和正确利用各种信息的能力。 文章切合选题,材料丰富、内容充实,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严 畅、语言通顺、使用专业术语准确,图表清楚、符合要求。3 4论 文(设计) 格,构思完整、层次分明、段落、论题间的衔接自然、舒展。文笔流 质 量 创 新有独特见解,或有一定应用价值。50 10 总分评语: (明确指出论文(设计)的调研论证材料收集是否适合论点要求、外文翻译质量、学术水平 及创新点、论文(设计)论证能力、写作水平,同时要明确指出论文(设计)的不足之处及改进方向。 )评阅人 :年月日24 西南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西南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评阅表(评阅人用) 论文(设计) 论文(设计)题目浅析我国无形资产的会计计量问题 郭洪坤学号学生姓名 序号 1 2 评 审 项 目指指导教师 或评阅人 姓 名 标职称 满分 20 20 评分论文(设计) 论文(设计)内容完成量,难易程度和工作量符合教学基本要求。 完成量 调查与综合根据论文(设计)任务,能独立查阅文献资料和从事其它有关调研。 有收集、综合和正确利用各种信息的能力。 文章切合选题,材料丰富、内容充实,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严 畅、语言通顺、使用专业术语准确,图表清楚、符合要求。3 4论 文(设计) 格,构思完整、层次分明、段落、论题间的衔接自然、舒展。文笔流 质 量 创 新有独特见解,或有一定应用价值。50 10 总分评语: (明确指出论文(设计)的调研论证材料收集是否适合论点要求、外文翻译质量、学术水平 及创新点、论文(设计)论证能力、写作水平,同时要明确指出论文(设计)的不足之处及改进方向。 )评阅人 :年月日25 西南财经大学毕业论文(设计) 西南财经大学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及评审表(答辩小组用)论文( 论文(设 计)名称 学生姓名浅析我国无形资产的会计计量问题 郭洪坤学号指导教师 姓名黄娟职称副教授论文(设计) 论文(设计)总分: 论文(设计)写作得分×80%+答辩成绩×20% (设计) 论文 设计) 写作成绩指导教师评定成绩 评阅人评定成绩 序 号 1 评 审 项 目论文(设 计)内容 准备过程 创 答 新 辩(指导教师评定成 绩+评阅人评定成 绩)/2 指 标 满 分 40 10 10 40 评分思路清新;语言表达准确,概念清楚,论点正 确;分析归纳合理;结论有应用价值。 准备工作充分,时间符合要求。 对前人工作有改进或突破,或有独特见解。 回答问题有理论依据,基本概念清楚。主要问 题回答准确,深入。(设计) 论文 设计) 2 答辩成绩3 4答辩评分 答辩情况记录:评语:答辩小组组长 : 答辩小组成员:______、______、_______年__月__ 日26 经世济民 孜孜以求27
财务管理毕业设计浅析我国无形资产的会计计量问题―汇集和整理大量word文档,专业文献,应用文书,考试资料,教学教材,办公文档,教程攻略,文档搜索下载下载,拥有海量中文文档库,关注高价值的实用信息,我们一直在努力,争取提供更多下载资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艺术签名在线设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