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适应发展适应新常态谋求新发展,应坚持什么国策?保护环境是不是,为什么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 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为建设富裕文明秀美和谐新嫩江不懈奋斗
    时间: 14:23:04    来源:嫩江政府网
――在中共嫩江县委十五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报告
张& 世& 华
(2015年1月5日)
各位委员,同志们:
这次县委全体(扩大)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市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14年工作,安排部署2015年任务;组织动员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抓住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历史机遇,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定信心,为“进军全省十强县,建设富裕、文明、秀美、和谐新嫩江”不懈奋斗。下面,我代表县委常委会,向全会报告工作。
一、2014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县委团结带领全县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促进”,大力推进“三大转型”,深入实施“五大战略”,多措并举调结构稳增长,着力构筑“四大产业”体系,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稳步发展。预计实现生产总值175亿元,同比增长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17亿元,同比增长12.4%;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20,703元,同比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11,249元,同比增长1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3.4亿元,同比增长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5亿元,同比增长13.5%。
三项重点工作成果丰硕。围绕国家政策、依托资源优势,借助外力、内生动力,狠抓“项目建设、向上争取、招商引资”三项重点工作任务落实。项目建设完成投资23.4亿元,推进重点项目83个,开工项目70个,开复工率84.3%。向上争取全县52个单位跟踪212个项目,争取到各类项目资金23.1亿元,同比增长9%。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5亿元,9个超亿元项目成功落地。我县被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评为“2014年中国投资潜力百强县”。
15个省市重点产业项目、23个县级重点产业项目投资规模和投资完成率、开复工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建成了中兴牧业、辰鹰乳业、光辉粮油、鸿兴鹅业、雨润种猪、意杰搅拌站、宏达搅拌站等12个产业项目;千万元农机合作社,水毁工程修复、城乡道路、农村饮水安全、美丽乡村建设等20个基础设施项目;医疗急救中心、第二人民医院、兴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用房、中国福利彩票在线销售大厅4个民生项目;国有粮库仓容维修改造、象屿弘昊粮食物流、墨尔根合作社粮食烘干、瑞丰粮食仓储库4个商贸物流项目。矿产资源整装勘查完成年度计划。凯迪生物质、富民种业、铜山铜矿改扩建、国维星光煤矿开发、北方水泥等35个项目加快推进。工业示范基地新增投资2,000多万元,入驻企业达到29家。县属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到16家,预计实现产值32.7亿元,增长16.8%;增加值9.8亿元,增长5%。
现代农业实现新突破。种植业结构深入调整,农业生产全面丰收,预计粮食总产实现31亿斤,同比增长26.7%,连续四年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先后7次获得“全省产粮大县”荣誉。“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试点县建设成效显著,农业生产方式发生深刻变革,千万元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到36个,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97.6%,农机总动力83.2万千瓦,居全省首位;种植合作社发展到260个,土地规模经营组织发展到218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到637个,土地流转达到310万亩,规模经营突破400万亩。建设“三带百村工程”现代农业示范带200万亩。农业科技园区晋升为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区。农田水利设施总投资20,821万元,对中小河流治理、水毁工程、田间工程、土地整理等8个项目进行了重点建设。种植业保险面积达到237万亩。“六大种植基地”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系列品牌发展到23个。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步伐加快,粮食物流体系形成规模能力,新增粮食仓容115万吨,总能力达到323万吨。畜牧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中兴牧业为畜牧业快速发展增添了新动力。现代农业转型发展初步形成了规模化生产、合作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社会化服务新格局。
城乡环境发生新变化。“打造中心城,构筑中心镇,建设小城镇,规划新社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加快。编制完成了《嫩江县城南控制性详细规划》、《嫩江县中心城区通信工程专项规划》,《嫩江县域镇村居民点空间布局规划》和村镇体系建设规划。改造棚户区512户3.1万平方米,弃管楼26栋、危旧楼30栋、老旧综合楼排水30栋、低温楼86栋。建设廉租房100套5000平方米。城镇道路升级改造10段9.8万平方米。铺设步道板3万平方米。嫩兴路楼体全部实现了亮化。城区绿化4.5万平方米。完成了供水水源地建设、污水处理二期工程。启动了供水二期工程和燃气管道工程。多宝山镇、双山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三矿沟改造完成5.9公里出口路和3.9公里主街道,新建社区广场10,000平方米,供水、供电改造有序推进。实施“三带百村工程”,对 5个重点村环境进行全面综合整治,泥草(危)房改造600户,新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7处。城乡交通网络体系进一步完善,嫩泰高速公路与前嫩省级公路互通工程进展顺利,道路水毁修复工程基本完成,建设农村公路55.3公里。有10个乡镇跨入“全省百强乡镇”行列。
发展成果更加普惠社会民生。县财政投资5.68亿元兴办了14件惠民实事;拨付10,578万元,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津贴补贴由15,000元提高到21,600元,兑现了2013年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一次性御寒补贴人均200元、机关事业单位离休干部护理费提标、遗属人员补助提标和农村五保户供养人员提标政策。城镇新增就业608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7%。城镇职工医保年最高支付限额由18万元提高到22万元,门诊慢性病年最高支付限额由8,000元提高到10,000元。城镇居民医保年最高支付限额由10万元提高到15万元,门诊大病报销比例由55%提高到65%。新农合、新农保、城居保、城乡低保、困难群体医疗“一站式”救助比例由40%提高到60%,救助封顶线由5,000元提高到10,000元,重大疾病医疗救助封顶线由10,000元提高到20,000元。建成了第二中心敬老院特护区,9个城市达标社区。启动农村社区建设119个,新建城市和农村示范社区各1个。教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投资1.3亿元改扩建3所中学、3所幼儿园,新建3栋教师周转房、1所幼儿园,完成了职教综合楼和6所学校校园硬化工程。4所学校通过省级标准化学校验收。高考二表以上进段人数创历史新高。全面加强国家级现代农村职业教育重点培育县建设,我县被认定为省级社区教育示范县。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稳步推进,药品全部实行零差率销售。中医医院晋升为二级甲等医院。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连续11年被评为“全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先进单位”。广泛开展全民健身体育活动,在全市田径运动会上获得总分第一名。深入开展“嫩江之夏”文化活动。墨尔根古道驿站博物馆免费向社会开放。国家级黑嘴松鸡自然保护区建设、圈河湿地晋升国家级湿地公园深入推进。
社会综合治理成效显著。坚持依法有序、尊重历史、民主公开、确保稳定原则,完成了7个山区乡镇土地确权登记工作,妥善解决了一大批涉地信访问题。全面加强森林防火“两个机制、六个系统、一个体系”建设,连续十七个防期未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深入推进信访工作制度改革,实行领导干部包案接访、信访积案化解专项整治等举措,有效解决了一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安全生产警钟长鸣,强化责任落实、制度落实、任务落实,突出重点行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和执法监管,大力推进网格化管理工作,整体形势平稳。检察、审判工作扎实有效,维护了司法公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强化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积极推进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有效化解了各种社会矛盾。“平安嫩江”建设成效显著,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党的建设开创新局面。坚持把党的领导作为推进嫩江改革发展的政治核心和重要基础,认真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责任。采取中心组学习、主题宣讲、理论研讨、“县级领导干部讲党课”等形式,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强化了全县各级干部理论武装,增强了政治坚定性。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广泛集聚正能量,强化了全民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意识。全面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按照“好干部”标准,调整科级干部15人,选派87名科级及科级后备干部挂职锻炼,让干部在实践中成长,树立了正确用人导向。深入实施“基地+项目”人才强县工程,建设2个省级专家工作站。深化“三网四带”示范工程,细化实施“帮扶工程、带富工程、和谐工程、兴业工程”,6个党建特色示范区、14个党建示范基地、50个党建特色示范点和115个基层党组织先进典型建设初具规模。实施“四位一体”党员教育管理,启动了新一轮党员素质升级工程和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集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16个。党风廉政建设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九项规定”、整治“四风”,强化纠风和专项治理,加大查办案件力度,查处党员干部违纪案件27件37人。统一战线工作在培养党外干部、维护民族宗教稳定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党管武装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涌现出一批国家和省市级先进典型。群团组织和社团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残联、侨联、科协、关工委、老科协、老促会、中华职教社,在合力推进嫩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妇联工作获得省“三八红旗集体”荣誉,老干部工作在全省交流了经验。县委班子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团结一致、坚强有力,人大、政府、政协各个班子各自负责、协同配合,奋发有为、积极作为,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发展,营造了建设富裕、文明、秀美、和谐新嫩江的浓厚氛围。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重大成果。紧紧围绕为民、务实、清廉主题,严格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突出教育与实践、纠“四风”与建章立制并重,以高度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开展教育实践活动,集中整治文山会海、“三公经费”开支过大、超标准配备办公用房用车、党员干部吃空饷、借婚丧嫁娶之机收红包敛财等问题,清理调整办公用房12,898.63平方米,超编超标车55辆,压缩“三公”经费3.6%,减少各类会议26.3%、文件34%,查处曝光违反八项规定问题19起处理23人。扎紧制度笼子,堵塞“四风”漏洞,认真抓巩固成果和整改落实,常委班子及成员整改任务分别完成75%和90%,基层班子及成员整改任务分别完成85%和95%;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常委班子、基层班子分别完成100%和88%;建立起党员干部改进作风长效机制。开展36项专项整治,有效解决了群众反映强烈的新农合报销、社保办理、物业管理、低温楼、危旧楼、农村环境整治、三矿沟改造、喇嘛河治理等问题。化解信访积案70件,中央巡视组交办的信访事项办结率100%,合理或部分合理诉求化解率87.6%。着力强化基层组织建设,集中整顿软弱涣散问题,畅通联系群众渠道,健全服务群众体系,全县党员干部广泛深入基层,解决实际问题3300多个,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得到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简报”刊登了我县解决群众信访问题的做法。
一年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这得益于市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中省市直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得益于离退休老同志的关心帮助,得益于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勤奋努力。在此,我代表县委,向为全县改革发展稳定做出贡献的干部群众和关心支持嫩江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一年来,实践告诉我们:一要出实招。我们始终坚持从嫩江实际情况出发,坚持遵循客观规律,坚持顺应群众期盼,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的决策部署,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保持了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二要敢担当。县委一班人敢于担当政治责任,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四个班子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全县上下步调一致、奋力拼搏,营造了政通人和、勤政务实、奋发有为、合力攻坚的政治生态。三要改作风。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四风”改作风,深学细照笃行“三严三实”,县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以上带下,从严从实问题整改和建章立制,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决心和勇气,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以良好的党风政风引领社会风尚,形成了人心思进、全民创业的干事创业氛围。四要惠民生。始终恪守党的宗旨,秉承“科学发展执政为民、让嫩江人民更幸福”的执政理念,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积极回应群众关切,认真解决事关群众利益问题,建设了安全稳定、和谐有序、群众满意的社会环境。五要抓队伍。坚持“好干部”标准,以品行业绩和大多数干部群众认可为导向选用干部,在工作一线和急难险重任务中发现、考察和检验干部,打造了一支为民、务实、清廉的干部队伍。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差距和不足。经济总量小、财政实力弱,结构不合理、产业层次低,就业岗位少、百姓增收难,社会矛盾多、稳定难度大的基本县情,还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进军全省十强县还任重道远。一产大而不强,二产小、三产弱。农业依然是GDP的主要来源。矿业产业仍然是财政税收的主要支撑。由于去年煤铜市场低迷,价格下降,给财税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种植业结构发生了可喜变化,但今后的玉米种植仍然面临着许多考验。各类农村新型经济组织迅猛发展,但规范化程度不高,也蕴含着一定的风险。随着大量农民从土地中走出来,极大地增加了农民收入,但人口流失过快,给农村的社会管理带来了许多新的课题,也给城区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个别干部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不适应发展要求的问题还比较突出,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亟待提高。信访稳定的压力依然较大,等等。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正确应对,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5年工作思路和主要任务
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做好改革发展的各项工作意义重大。
从全国发展形势看。目前我国已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为今年和今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平衡,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逐步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的支撑作用,着力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促进大众创业、大众创新,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一是加大对结构调整、节能环保和改善民生的支持;二是通过改革加快盘活国有资产存量,置换资源用于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三是实现地方政府债务与融资体制平稳转换,避免出现政策空窗期,以保障地方公共服务的合理投入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稳定。中央对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进行了顶层设计,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涉及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以及司法体制改革等方面,社会期盼的改革红利进一步充分释放,为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带来新的希望和信心。
从全省发展形势看。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培育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七项工作任务;坚持把“五大规划”作为我省发展的方向和重点,作为推进改革的总纲和指南,涵盖了工业、农业、现代服务业、改革开放、民生和生态等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牵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包含了国家和省在政策、资金和项目等方面给予的扶持。特别是省制定出台了促进经济稳增长65条措施,这是省委、省政府打出的“政策组合拳”,力度前所未有,涉及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发展、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工业发展、第三产业发展、金融支持等各个领域。
从嫩江发展情况看。中央和省委的重大决策部署,为我们推进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带来了重大机遇和有利条件。我们要主动适应,积极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出现的一些趋势性变化,找准上级政策结合点,深化改革、迎接挑战。从经济增长速度看,近几年我们始终紧紧抓住“加快三大转型”工作主线,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尽管发展速度有所趋缓,但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从经济发展方式看,近几年我们始终围绕“农业农村六项重点工作”,大力发展“四大产业”,正从“原字号”、粗放式发展转向以要素驱动为基础,创新驱动、投资拉动并重,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已经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从经济结构调整看,近几年我们始终致力于打造“六大产业基地”,正从资源开发型为主的产业向新型工业化加快转型升级演化,盘活存量、做优增量的调整空间和潜力很大。从经济发展动力看,近几年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开放、包容、诚实、创业”嫩江精神,鼓舞了广大干部群众士气,塑造了一支“为民、务实、清廉”的干部队伍,创优了“亲商、安商、扶商、富商”的投资环境。招商引资激发和释放了强大活力。我们正从传统体制机制拖累负重前行,向深化改革重塑新动力迈进,从经济发展条件看,我们的农、林、矿资源和良好的环境得天独厚,正从发挥比较优势逐步向更多借助宏观政策发力转换,有利于持续创新发展的重大机遇不断增多。这些阶段性新变化新趋势表明,新常态下的嫩江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压力与动力同在。对此,我们既要看到全国宏观经济增长速度回落的必然性,又要看到嫩江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既要看到结构调整的艰巨性,又要看到经济转型正在向更加合理的阶段演化的必然性;既要看到解决体制性矛盾的复杂性,也要看到新形势新机遇新动力。要不断深化对县情的认识,科学把握发展大势,自觉遵循发展规律,坚定发展信心,做到落后不气馁、追赶不松劲,挖潜增活力、强基利长远,推动嫩江经济行稳致远。
深入研判形势,主动顺应大势,是确定思路、做好工作的重要前提。2015年,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把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位置。坚持“科学发展执政为民、让嫩江人民更幸福”的执政理念,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升级、推动科学发展;坚持“三大转型”的基本方向,以项目建设为牵动,坚定实施“五大战略”,着力完善“四大产业”体系;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聚焦“四风”问题改作风;深化“三大主题实践活动”,强化“三个一工程”建设,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大力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突出法治嫩江建设,加强社会治理,保障改善民生,为进军全省十强县,建设富裕、文明、秀美、和谐新嫩江不懈奋斗。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3亿元,与2014年持平;县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8%;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3%以上。
围绕既定思路和目标,2015年重点要做好七个方面工作。
(一)抓实产业项目建设,构建完备产业体系。要围绕省重点实施的“五大规划”,做好产业项目的谋划建设。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国家产业政策,选择具有发展实力的诚信客商投资兴业。给予嫩江本土工商企业优厚待遇,鼓励支持其不断发展壮大。要完善支撑嫩江加快发展的“四大产业”体系,推进资源大县向新型工业化强县转型。计划完成投资25.2亿元,重点推进和谋划201个项目,其中重点推进101个项目(新建72个、续建29个),确保中兴牧业二期、绿康肉牛养殖、嫩兴食品蔬菜加工、国维星光煤矿、国铁嫩江货站改造等35个产业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做大做强绿色食品产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搞好农产品精深加工,推动嫩江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重点加快推进富民种业、嫩兴食品项目建设,力争鸿兴鹅产品、禹王大豆深加工项目开工建设,谋划推进燕麦食品加工等项目。积极发展矿产开发产业。抓住国家矿产资源整装勘查区和省“资源换产业”契机,加快矿产资源勘探开发进度,着力构筑金属矿产与非金属矿产并重,勘探、开发、加工协调推进的矿业产业体系。重点加快推进国维星光煤矿改扩建和矿业资源勘查开发;做好多铜二期、铜山矿业改扩建等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开工建设;谋划推进铜冶炼等铜多金属矿开发项目。深入推进商贸物流产业。充分发挥资源和区位优势以及良好的发展基础,加快构建现代物流体系。重点加快推进弘昊粮食物流、地铁北站、国铁嫩江站货场改造、黎明村合作社、良山粮食贸易仓储库等项目建设;做好时代广场二期、汽车4S店、银建集团与前卫粮库合建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开工建设;谋划推进果蔬、汽车、农机、农资、小商品等物流园建设。加快开发文化旅游产业。深度挖掘厚重历史文化元素,组合开发旅游产品,集中精力打造旅游精品,提升城市品位和层次。依托墨尔根文化等特色文化,利用现代农业、水系、森林资源等自然生态优势,规划设计好墨尔根古道驿站、生态农业观光、嫩江水岸风光、湿地风光旅游线路,开发水上漂流、古文化遗址,筹划建设文化艺术中心、体育中心、嫩江影院等文化旅游项目;谋划推进科洛火山、试车旅游项目建设,尽快扩大文化旅游产业规模。大力抓好能源、北药等新兴产业发展。重点推进凯迪生物质发电、红石水电站、大连佐源菊苣加工、天津世纪中药种植等项目建设。
(二)推进综合配套改革,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以农业农村“六项重点工作”和“三带百村工程”为抓手,深入实施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加快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实现新突破。力争粮食总产达到34亿斤。深度推进规模化生产。运用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经验,深入推进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规范土地流转行为,加强土地流转管理和服务,实现土地流转330万亩、规模经营420万亩。大力提升合作化经营水平。坚持尊重农民意愿,充分考虑自然条件、产业基础和耕作水平,推动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新型经营主体多元化发展。注重发展多种形式合作和联合,加强新型经营主体组合发展,促进农业经营体系变革升级。加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构建权责明确、运行规范、制约有效的管理机制,打造10个标准化合作社,积极争取纳入省市级标准化规范社和示范社。大力加强产业化基地建设。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扩大高产作物面积,着力发展高效经济作物。深入推进六大种植基地建设,扩大生猪、奶牛、肉牛三大养殖基地规模,大力支持特色养殖业发展,形成现代养殖业发展新格局。深入实施绿色食品品牌战略,大力发展绿色有机食品认证和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加大市场营销力度,搞好宣传推介和绿色食品展销,提高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进一步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要大力推动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专业性服务和综合性服务融合发展,构建多形态、多层次的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农资市场和供应网络,加强农机服务和气象服务。大力推进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筹划建设农机装备中心、农业创新中心。深入推进 “三带百村工程”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带拓展到250万亩。积极推进农村金融制度改革,成立银农合作金融公司、村镇银行,发挥好服务“三农”作用。进一步增强农业防范风险能力,农业保险面积达到300万亩以上。加强对种地大户、合作社法人以及农民的科技培训,为科学种田,适应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保证。
(三)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统筹城乡发展。继续按照“打造中心城、构筑中心镇、建设小城镇、规划新社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整体布局,搞好城乡总体设计。要高度注重科学规划。坚持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工作导向,构建新型城镇化体系。落实好《嫩江县城南控制性详细规划》、《嫩江县中心城区通信工程专项规划》,《嫩江县域镇村居民点空间布局规划》、《嫩江县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和村镇体系建设规划。加快编制《嫩江县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嫩江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嫩江县工业园区概念规划及重点区域城市设计》。突出地域特点和文化底蕴,彰显滨水宜居城市特色,精心打造“历史名城-墨尔根”城市名片。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撤县设市”进程。着力推进道路硬化、城区绿化美化,大力提高城市品位。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完善农村人口到城镇就业、养老、医疗、户籍、保障性住房等相关政策,稳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完善城镇功能。加快双山镇和多宝山镇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三矿沟综合配套改造。建设5个“三带百村工程”重点村。要大力提升城乡管理水平。注重精细化管理,全面加强环境卫生、市场秩序、交通秩序综合整治。完善城市管理监控系统,规范城市公交管理,提高小区物业管理水平,合理布局建设城区公厕,创建国家级卫生城。着力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加强村庄绿化、街道净化、庭院美化建设,努力打造美丽宜居和谐乡村。全面提高群众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让“建设嫩江、爱护家园、保护环境”成为每个嫩江人的自觉行动。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发展功能。要积极谋划推进管根本、利长远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稳增长提供支撑,为长远发展积蓄后劲。要抓好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加快嫩江干流水毁修复、水库除险加固、老莱河堤防、水土流失、节水增粮、灌涝区治理等水利建设。积极推进田间工程、中低田改造、高标准土地整理等工程,完成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建设,不断提高耕地质量。要改善以园区为重点的产业基础设施。增强工业示范基地道路、供电、绿化、亮化、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功能,启动二期工程和中小企业孵化基地建设。加强多宝山矿产工业园建设,规范管理、服务,创新监管、融资等工作机制,提升园区的聚集发展能力。要加快以公路为重点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嫩泰高速与前嫩公路互通工程。建设嫩呼公路闫家屯至嫩江东互通二级公路、长江乡英山村至四站林场公路、麦新公路、大麦海桥、科洛河大桥。加快推进地铁北站和民用通勤机场建设。
(五)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保障改善人民生活。要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为群众办实事,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加充分地惠及嫩江百姓。要着力提高居民收入。坚持把增加收入作为增进民生福祉的核心任务,推动工资性、经营性、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加快增长。继续全额保障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省定津贴补贴年人均21,600元的调控线标准,将职工取暖补贴标准人均提高150元。深化“全民创业”活动,加快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建设,突出解决好高校毕业生、进城农民和城镇困难人员就业问题,城镇登记失业率要控制在4.5%以内。用好用足惠农支农各项政策,不断拓宽农民收入渠道,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提高低收入者和困难家庭收入,努力缩小群体、城乡、行业收入差距。要着力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建设7个24.5万平方米城市基本建设项目;改造257户1.9万平方米棚户区、45栋低温楼、30栋老旧综合楼排水、30栋物业弃管楼、10栋危旧楼;楼体亮化12栋;加快推进天然气管道入户、供水厂、供排水管网、供热管网、污水处理二期等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泥草(危)房改造300户1.8万平方米。要着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等社保体系,大力发展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医疗救助等社会救助事业,着力加强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全力做好扶贫工作,努力提高各类救助对象保障能力。完成残疾人托养中心建设。建设廉租房100套5000平方米。要着力推进各项事业加快发展。办好群众满意教育,进一步优化办学环境,完成第一中学、铁东学校、教师周转房、校园塑胶跑道和4所标准化学校、3所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努力为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着力改善医疗条件,扎实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加快妇幼保健院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扩建等项目建设。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偏高问题,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统筹做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终期评估验收工作。建立城乡统筹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历史文化遗址遗迹保护,打造墨尔根特色文化品牌;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鼓励文化艺术创作,筹建文化艺术中心和体育中心,深入开展“嫩江之夏”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和全民健身活动。完成30个村一室一场建设。
(六)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维护社会大局稳定。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体系,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要全面强化基层基础工作。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落实“一定三有”制度,将村、社区工作经费和干部待遇列入财政预算并逐步提高标准,做好离任村干部生活补贴发放工作,落实社区办公经费和工作人员报酬。3个面积不足300平方米的社区活动场所要完成升级改造,解决8个村无独立产权(不达标)活动场所问题。在国家和省新政策下达之前,村级组织工作经费继续执行嫩政发[2010]55号文件标准,“老三位”的基础补贴视财力适当增加;社区的办公经费和人员报酬仍然执行现有标准,按现有增长机制增长,增设服务群众经费科目,确定适当标准。在已落实农村、社区每年每名党员200元活动经费基础上,力争有所增长。县级党费留存部分50%要用于村和社区党建。要加大对平原乡镇工作经费的保障力度。要切实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把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作为基本任务,健全重大决策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重点解决好损害群众权益的突出问题。深入推进信访工作制度改革,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严格落实信访维稳责任制,坚持领导干部定期下访、接访、包案制度,加大矛盾纠纷排查预警力度,着力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要积极妥善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努力化解信访积案。完善城镇拆迁、农村土地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及时受理化解矛盾纠纷,加大依法处置信访问题工作力度,形成依法有序、文明信访氛围,确保社会和谐稳定。要全面抓好公共安全。发挥党委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政治核心作用,构建“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职工积极参与、社会支持监督”安全生产工作格局。要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要求,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逐级抓好责任落实。要着力加强消防、矿山、交通、食品药品、危险化学品、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监管,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要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舆情导控,传播主流价值,传递社会正能量。要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密防范敌对势力,严厉惩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要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承接好国家实施大小兴安岭生态保护政策,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完善嫩江县低产低效林改造规划。推进生态退化、超坡度耕地生态修复、西伯利亚杏生态经济林基地建设。抓好废弃工矿用地植被恢复和“绿色矿山”建设。提升圈河湿地整体功能,争取晋升国家级湿地公园。加快发展秸秆产业体系,推进秸秆转化肥料、饲料、燃料、工业原料和基料建设。严厉打击私开乱垦、乱砍盗伐破坏林地、草地、湿地非法行为。严防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力争我县纳入到国家天然林保护二期工程,努力打造“生态修复示范区”。
(七)全面推进依法治县,着力建设法治嫩江。要高举依法治国大旗,秉持法律法规准绳,用好制度和法治方式引领和规范全民行动。要加强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从全县各级领导干部做起,加强依法执政,带头学法遵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要扎实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县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建立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的法治工作机制;把握推进节奏,严格按照上级统一部署,有条不紊地实施司法制度改革。要着力推进依法行政。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民主协商、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等作为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建立行政决策监督和责任追究制度,将决策过程置于法治框架内。按照职权法定、简政放权的要求,深化政务公开、信息公开。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在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食品药品监管、城市管理、社会治安各个方面严格规范,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完善执法程序,公正文明执法。要切实强化公正司法。深化司法管理体制改革,以提高司法公信力为重点,建立健全科学合理、规范有序的司法权力运行机制,确保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侦查权。要让司法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推进司法公开,强化司法为民,切实解决群众打官司难、执行难等问题。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和法治文化。把全民普法守法作为长期性基础性工作抓实抓好,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使遵法守法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和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要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牢记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能逾越,自觉用法律约束权力行使。要把法治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深入推进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用良好道德风尚引领法治建设。要全面加强法治队伍建设,切实增强推进依法治县的执行力。
三、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改革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完成各项任务,关键在党的领导。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一)夯实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要学深学透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和《治国理政》一书的精神实质,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要坚定理想信念、站稳政治立场,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的决策部署,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要把作风教育纳入党委中心组学习和党员干部集体学习重要内容,深入开展专题学习和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活动。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主要内容的公民道德实践活动。要大力弘扬“开放、包容、诚实、创业”的嫩江精神,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讲好嫩江故事,打造嫩江特色文化。
(二)锻造担当重任的干部队伍。要按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要求和“好干部”标准,践行“三严三实”,树立重实绩、重公论、重品行用人导向。认真贯彻《2014年-2018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和《关于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完善《嫩江县选拔任用干部工作流程》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四年规划》,努力打造“信念坚定、政治可靠,严守党规、依法执政,作风优良、清正廉洁,改革创新、勇于担当,能力过硬、实绩突出”的领导班子,建设一支“为民、务实、清廉”的干部队伍。抓好优秀年轻干部、妇女干部和党外干部选拔培养,让年轻同志多到基层锻炼实践,增强工作本领。建立健全从严管理监督党员干部制度体系。完善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方式,办好“嫩江发展大讲堂”,提高党员干部把握规律、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的操作能力和专业化水平。要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各类优秀人才给予重奖。通过评模、评优,树立各行各业先进典型,在全县营造尊重人才、爱护人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氛围;加快实施人才强县和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有效落实《嫩江县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年)》及相关政策规定,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力争全县人才队伍突破1.9万人,为全县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证。
(三)打牢保障发展的基层基础。要强化主体责任,认真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职责,进一步落实各级党委基层党建主体责任,强化党委书记作为党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意识。健全述职、评价、考核三位一体和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党建责任落实机制。要注重创新突破,全面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研究制定《基层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考核办法》,改进完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全面深化“四类”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努力将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变为“零距离”。加大换届后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力度,对村级党组织书记全部培训一遍。深化“特色社区”创建活动和“五型机关”规范化建设活动,推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切实加强薄弱领域党建工作,每个乡镇都打造出一个“后进变先进”的基层党支部。深化拓展“三网四带”党建示范工程成果,党建示范点建设达到70%以上。抓好党员队伍“四位一体”教育管理,不断提升党员队伍整体素质。
(四)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积极推进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工作机制,为改革发展营造良好氛围。进一步创新工作方法,完善反腐倡廉领导体制,强化党委的主体责任意识。切实完善和理顺纪委监督工作机制,推进“一案双查”、“一问三责”等监督责任的落实,使问责成为硬约束。加大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监督力度,深入开展党风党纪教育、廉洁从政和警示教育,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加强对党员干部廉洁从政行为的监督,切实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严肃查处行政不作为、乱作为行为。要强化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规范明确权力运行的程序、环节、过程、责任,切实做到可执行、可考核、可问责。加大违法违纪案件查办力度,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打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坚持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人大政协监督、人民群众监督、社会舆论监督和经济责任审计监督相结合,对重点对象、重要领域进行适时监督,确保权力规范阳光运行。
(五)深入持久抓好作风建设。要牢记党的宗旨,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赢得群众信赖,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全面推进机关联系基层、干部联系群众制度,认真执行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深入开展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群众工作,从县委常委班子和常委同志做起,调动党员干部改进作风、深化改革、推动发展、改善民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牢记“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保持反“四风”高压态势,形成作风建设新常态,使为民务实清廉成为坚守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发挥领导干部带头表率作用,不断推进领导机关作风建设,引领社会风尚。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执行双重组织生活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运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持续深入抓好问题整改落实。要坚持抓常、抓细、抓长,强化正风肃纪,切实抓好专项整治和中央巡视组反馈意见整改,切实兑现承诺;把中央“八项规定”和省“九项规定”落到实处,防止“四风”问题反弹,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六)广泛汇聚改革发展智慧力量。坚持县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大力支持人大、政府、政协依法履行职能。发挥统一战线的作用,密切与社会各界人士的团结合作。高度重视党管武装工作,落实好“三个不亏待”要求。认真落实老干部政策待遇,全面做好老干部工作,尊重老干部支持嫩江改革发展意见建议。充分调动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残联、科协、老科协、老促会、关工委、中华职教社等群团社团组织的积极性,中省市直单位的主动性,为推动嫩江加快发展多做贡献。要大力提升全县各族人民群众主人翁责任感,充分凝聚正能量,形成民主团结、政通人和、同心同德推进改革发展的生动局面。
各位委员,同志们,责任重于泰山,事业任重道远。2014年我们满载收获,更加坚定了加快转型、科学发展,进军全省十强县的信心和决心;2015年我们满怀激情,更加明确了建设富裕、文明、秀美、和谐新嫩江的目标和任务。我们要以敢于担当的精神、奋发有为的状态、攻坚克难的勇气,奋力开创嫩江改革发展新局面!
(编辑:吴宇)
上一篇: 
下一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主动适应新常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