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姓家谱族谱保存在哪

三水陆氏族谱
地址:/JP000389
三水陆氏族谱
作者 回复/查看
请填写留言内容:(* 必填,留言内容最多不超过200个汉字)
(* 必填,请输入验证码)「陆」源出
1、相传吴回在帝尧时任火神祝融,他的儿子名终。因为在陆乡一带,所以叫陆终。他的后世有的就以陆为姓,称陆氏。2、战国时田完裔孙齐宣王有个孙子叫通,受封于平原县陆乡,即陆终的故地,因此以陆为氏。史称陆氏正宗,这是山东陆氏的起源。3、出自陆浑国。春秋时有一国名为陆浑国,公元前525年被晋国此国所灭,亡国之后的陆浑国遗民依照汉人的习惯,以国为氏,后代以陆为姓。4、出自他族改姓。南北朝有代北鲜卑有很多鲜卑人复姓“步陆孤”氏,随魏文帝迁如洛阳后改为陆氏。
三畏堂:大清国正一品镇国将军、诰封不入八分镇国公陆韫。雍正朝,“镇国将军陆韫卒,上体恤故臣,加封镇国公,典葬从不入八分之制,世袭。”自此以后,恩封的爵位还有金陵侯、长恩伯(承恩伯)、骁骑二等子。先祖原为宗室封爵第九级,在不入八分镇国公下,辅国将军上。 品级为武官正一品。亡故后受皇帝恩典,加封不入八分镇国公。赐江宁镇国府一座。“三畏堂”取意“畏天威、畏地怒、畏人心”,表达了上承皇恩天威、中正国法律例、下顺民心民意的为官之道,同时也是对陆氏子孙后代的谆谆教诲。忠烈堂:南宋左丞相陆秀夫誓死不降元,立益王于福州。元兵杀来的 &陆蠡传时候,陆秀夫从容拔剑将妻子、儿子驱逐下海而死,然后自己也投河自尽。黜霸堂:汉朝时陆贾跟随刘邦灭秦建汉。他的口才相当好,两次出使南越。还曾写了一本《新语》送给高祖,大意是崇王黜霸。陆氏又以河南、平原、河内、吴郡为其堂号。
发源于今山东境内的陆氏和由鲜卑复姓步陆孤氏改姓的陆氏,发展成为陆姓的两支主流。两支陆姓主要分布在今山东、河南、江苏、浙江、江西、湖北等省。这些地方的陆姓族人大多为陆通的后代。陆姓在台湾地区诸姓中,排列较后,据《台湾省通志·人民志·氏族篇》(盛清沂纂修,由文献委员会1973年出版,众文图书印行)内排列序为第108位,户数为439。据《台湾区百大姓源流简介》(林添福、何金赐、何钦藤、林金山撰辑,台湾省名姓渊源研究学会编印,1990年5月出版)书中排 &陆通列,陆姓在台湾诸姓中占第94位。据此,陆姓较1973年有明显增多。该书内还有二则载述:一则称陆氏族人播迁闽、粤及渡海来台之资料,未详;一则载陆姓在台湾县市和乡镇地区情况,其中在台湾分布较多之县市依次为:台北市、高雄县、台北县、高雄市、宜兰县。分布较多之乡镇地区依次为:高雄桥头、台北市松山区、台北市大安区、永和市、台北市古亭区。精彩推荐:
查看: 3798|回复: 9
见关羽 不拜 的唯一姓氏-------暨南通陆氏家谱进展帖
阅读权限20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笔者特注:此标题争议必大,故此在此特别说明,希望有知识的人明白这“不拜”三个字的含义,其他无识的人请务必多看些史书再来做评论,勿空作口舌之争。
可能很多人都不解,但这确实是吾族中世代相传的门规。立此为题,仅作新时代的探讨,一则方便更多的族人联系,二则传承或者取消也希望有个公论。在此也是听取大家的意见。没有其他任何含义,特此注。
事情缘由来于一段族人间的对话:
陆氏后人问曰:为何陆氏后人不拜关羽?族中长者答曰:手下败将!不必拜!后看三国,看陆逊书生拜大将,顿悟。(详见《南通怀橘堂陆氏族谱》—视听以正篇)
关羽忠义,我们陆氏也是忠良之后,我想这也没有什么不敬的地方。陆氏自两汉到三国魏晋南北朝,均以士族形式存在,位列吴郡四大家族(顾、陆、朱、张)之一,江东四大家族(虞、魏、顾、陆)之一。后世均增一个“忠”字。
自隋唐科举以来,士族没落,唐陆贽、宋陆游、陆秀夫亦不曾辱没“忠良”二字。
一族数十代忠义,相比一人忠义,其难得可想而知。并且,陆氏先人亦有定论。
自2014年4月开帖征集修谱事宜以来,陆氏后人不断联系,提供不少资料,虽然还不足以促成家谱出版,但是已经初具雏形,故此稍作整理,希望更多的陆氏后人加入进来,促进其成。
几代心力,乃见文字万千,洋洋大观。今世修谱需要创新,记录一本人名的流水帐,这应该也不是我们这代人应该做的事情。
至诚为功、至善为德,至诚至善方能功德圆满。修谱事宜,无名可图,无利可取,希望陆氏后人切莫止步不前。
现将南通陆氏已知部分简录于下,希望已知的不断补充,未知的及时联系更新,诚如《辛德勒名单》中所言:你救了一个人,就是救了世界。希望看到的诸君能够告知身边的陆氏后人,您告诉了一个陆氏后人,就是拯救了陆氏文化。感谢为上。
一、南通怀橘堂陆氏后人迁徙略:
1、& & & & 怀橘堂世系一,奉宇公,约1650年前后出生,迁徙至今钟秀乡(民国前称之为城三东乡,东十里坊)传至迄今十五到十七代左右。
2、& & & & 怀橘堂世系二,瑞岩公,约1650年前后出生,迁徙至今钟秀乡,传至迄今十五代左右。
3、& & & & 怀橘堂世系三,聚山公,月1675年出生。居住今钟秀乡,传至迄今十四代左右。后代有迁徙今港闸区、通州区。
4、& & & & 怀橘堂世系四,国甫公,约1725年出生。传至迄今十三代到十五代左右。
5、& & & & 怀橘堂世系五,海若公(三位夫人),约1750年前后出生,后代请联系。
6、& & & & 怀橘堂世系六,起若公(三位夫人),约1750年前后出生,后代请联系。
7、& & & & 怀橘堂世系七,恭若公(四位夫人),约1750年前后出生,后代请联系。
8、& & & & 怀橘堂世系八,佩进公,约1775年前后出生,后代请联系。
9、& & & & 怀橘堂世系九,佩遥公&&,约1775年前后出生,后代请联系。
10、& & & & 怀橘堂世系十,佩芬公 、,约1775年前后出生,后代请联系。
11、& & & & 怀橘堂世系十一, 佩书公,约1775年前后出生,后代请联系。
12、& & & & 怀橘堂世系十二,&&佩珍公,约1775年前后出生,后代请联系。
13、& & & & 怀橘堂世系十三,&&佩琏公,约1775年前后出生,后代请联系。
14、& & & & 怀橘堂世系十四, 佩琚公,约1775年前后出生,后代请联系。
15、& & & & 怀橘堂世系十五,佩璜公,约1775年前后出生,后代请联系。
16、& & & & 怀橘堂世系十六,陆義,约1800年前后出生,后代请联系。
17、& & & & 怀橘堂世系十七,陆琳、约1800年前后出生,后代请联系。
18、& & & & 怀橘堂世系十八,陆坤,约1800年前后出生,后代请联系。
19、& & & & 怀橘堂世系十九,陆恒,约1800年前后出生,后代请联系。
20、& & & & 怀橘堂世系二十,陆安,约1800年前后出生,后代请联系。
21、& & & & 怀橘堂世系二十一,冠成公,约1850年前后出生,后代请联系。
22、& & & & 怀橘堂世系二十二,金福公、龙渡公约1870年前后出生,后代请联系。
23、& & & & 怀橘堂世系二十三,洪泰公,洪志公约1880年前后出生,后代请联系。
24、& & & & 怀橘堂世系二十四,陆士文,约1900年前后出生,解放前钟秀乡乡长,在今二桥、三桥、崔家学堂附近,解放后因平时积善未曾受到牵连。携二房夫人迁居长沙,后代曾作教师,后代请联系。
25、& & & & 怀橘堂世系二十五,夏家学堂,夏家桥陆氏后人,约1850年前后迁徙到该处,后代请联系。
26、& & & & 怀橘堂世系二十六,东庄后人,今学堂桥村,约1850年前后迁徙到该处,原地为沈家旧宅,后开港挖河(即今观音山有名的黑水河)分东西庄,后代请联系。
27、& & & & 怀橘堂世系二十七,陆汉章,约1870年前后出生,章字辈,后代请联系。(有民国二十七年手迹传世)
28、& & & & 怀橘堂世系二十八,陆宪(惠)章,约1870年前后出生,章字辈,后代请联系。(有民国二十七年手迹传世)
29、& & & & 怀橘堂世系二十九,姚港后人,后代请联系。
30、& & & & 怀橘堂世系三十,士鼎、后人,居市区,后代请联系。
31、& & & & 怀橘堂世系三十一,长珍、长华、长茂、长林后人,月1850年前后,居市区,后代请联系。
32、& & & & 怀橘堂世系三十二,宗元、继元、福元后人,约1900年前后居市区,后代请联系。
33、& & & & 怀橘堂世系三十三,清朝乾隆年间迁从崇明迁到南通,居今通州川港镇,字辈排序:邦大士志诚,志忠顺善信。后代有迁至海门,启东,传至迄今十五代左右。后代请联系。
34、& & & & 怀橘堂世系三十四,港闸区芦泾乡,友(有)字辈,(约1825年左右出生),锦字辈(约1800年左右出生),松字辈(约1875年左右出生),进字辈(约1900年左右出生),辉字辈(约1930年左右出生),明字辈(约1950年左右出生),后代请联系。
35、& & & & 怀橘堂世系三十五,如皋南,陆家庙后人,请联系。
36、& & & & 怀橘堂世系三十六,平潮南,鸿字辈,约生于1800年前后。
37、& & & & 怀橘堂世系三十七,庭字辈(约1835年左右出生),天字辈(约1860年左右出生),嫈字辈(读Ying,字不确定)(约1885年左右出生)甫字辈(约1910年左右出生),洪字辈(约1935年左右出生)。原居永兴乡东十里坊阚家庵,现居新联。
38、& & & & 待续
二、南通陆氏后人迁徙略
1、明洪武五年迁出。如皋迁徙至河南,可能为怀橘堂后人。
2、陆永祯世系,崇明迁徙到海门四甲。旁支迁徙至海门德胜和平潮,堂号不详。
3、启东某支陆氏后人字辈:文锦俊冠永,志忠顺善信。堂号不详。
4、海门某支陆氏后人字辈:殿尚贡正清、邦大志世成、仕忠仁善新。堂号不详。
5、市区某支陆氏后人字辈:伯、海,堂号不详。
6、海门某支陆氏后人字辈:思、卫、汉。堂号不详。
7、海门某支陆氏后人字辈:凤、孔、志、建。堂号不详
8、启东某支陆氏后人字辈:士忠顺善信。堂号不详。
9、海门某支陆氏后人字辈:玉、志、少。堂号不详。
10、崇川区某支陆氏后人字辈:荣、志、海。河南堂。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请宗亲们三思。另特别声明,该谱未成稿之前,一概不外传。其中内容也仅限于族内编撰人员传阅核定。
& & & & 部分上传稿件,请参考南通陆氏家谱帖子。或者登陆陆氏家园网站查询。
联系邮箱:&&
联系QQ:&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阅读权限20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阅读权限20
在线时间 小时
TA的每日心情郁闷 13:47签到天数: 1 天[LV.1]初来乍到
我太爷爷好像就叫陆汉章 听说在年亲的时候迁徙到启东的 我是家里的长房长孙 可我不知道我是什么辈的 我爸哥我小叔都有一个正字
阅读权限30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我们也是姓陆的,如东的,我们那儿的字辈是:永、生、如、宝、玉。跟这个有关系吗?
阅读权限20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我太爷爷好像就叫陆汉章 听说在年亲的时候迁徙到启东的 我是家里的长房长孙 可我不知道我是什么辈的 我爸哥 ...
能问到,是从哪里迁徙到启东吗?
还有就是太爷爷以上的字辈,这样才方便查找,当年修谱也是近百年的事情了,也差不多是三、四代人以上了。
好像是子粮那的&
阅读权限20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我们也是姓陆的,如东的,我们那儿的字辈是:永、生、如、宝、玉。跟这个有关系吗?
陆氏自六世祖吴令陆烈开始,迁居吴郡,就作为一个家族存在,到西汉陆闳已经是一个大氏族。此后繁衍至各地。东汉末年,陆康为庐江太守,因袁术叛逆不肯给粮,被孙策围攻三年而败,陆逊长陆绩四岁,代为纲纪门户。基本上从那个时期以后,迁徙出来的陆氏后人,基本都有这个共识。江浙一带多是陆瑁的后人,而陆瑁是陆逊的亲弟弟,后人有此想法也不足为奇。
阅读权限40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我是港闸的河南堂,河南堂的家人见见面
阅读权限20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新撰修南通怀橘堂陆氏族谱目录详解本南通陆氏族谱参照古法修撰,并在此基础上填补更多内容,以符合现代社会发展之趋势,特将目录内容公示如下:
1、& & & & 编者序本谱编撰者并非仅一个人也,初稿之序为代序也,万事开头难,任何事情都需有一牵头之人,任何观念都需要有一个论点拿出来讨论,故此谨以拙言以开篇也,以最后校对、编辑、定稿序为准。
2、历代序言摘录& & & & 本谱参考《陆氏元和谱》、《陆氏世谱—仰贤堂》、《陆氏世谱—世德堂》、《陆氏世谱—秀野堂》、《陆氏世谱—崇本堂》、《陆氏世谱—義经堂》、《陆氏世谱—永言堂》、《陆氏世谱—怀忠堂》、《陆氏世谱—善庆堂》、《陆氏世谱—仁本堂》、《陆氏世谱—嘉荫堂》、、《陆氏世谱—景忠堂》、《陆氏世谱—忠烈堂》、《陆氏世谱—务本堂》、《陆氏世谱—怀橘堂》、《陆氏世谱—绳武堂》、《陆氏世谱—以文堂》、《陆氏世谱—河南堂》、《陆氏世谱—行素堂》、《陆氏世谱—尊性堂》、《陆氏世谱—敦本堂》、《陆氏世谱—咸秩堂》、《陆氏世谱—三德堂》、、《陆氏世谱—三听堂》、《陆氏世谱—继述堂》、《陆氏世谱—思过堂》、《陆氏世谱—中正堂》、《陆氏世谱—永福堂》、《陆氏世谱—继志堂》、、《陆氏世谱—福寿堂》、、《陆氏世谱—仁让堂》、《陆氏世谱—迪教堂》、《陆氏世谱—集义堂》等现存陆氏族谱,选择部分针对陆氏祖先的序言进行收录。(希望有水平的宗亲能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字以供对照)
3、& & & & 南通陆氏长辈序请陆氏现存长辈做序。建议每一支系,每一辈份推举一人做序。
4、& & & & 姓氏源流略
5、& & & & 陆字图腾及释意略
6、& & & & 陆姓分支根据《陆氏元和谱》、唐代元和7年(公元812年),首设立49支,到宋朝陆游增加29支,再到陆氏世谱世德堂、陆氏世谱仰贤堂等家谱记录分支,初步整理从始祖到分支祖世系详表。涵盖现在已知分支(此为全国陆氏总谱分支,不限于南通地区,或者堂号资料)。
7、& & & & 族谱分歧考证。如:陆通与接舆分歧,(接舆,楚狂也,和孔子有过一段非常有名的对话)。钟无艳分歧。有族谱载钟无艳,齐宣王皇后,是我陆氏始祖陆通的母亲)。陆烈世系分歧,(陆烈是陆贾之子,还是陆万之子,是六世,还是四世)。等等。
8、& & & & 恩荣录本谱没有采纳御赐官封作为恩荣,仅以祖先两件小事作为恩荣,一曰“怀橘遗亲”是孝,一曰“廉石压舟”称廉。虽然后世称陆“忠”,但是忠字作为恩荣,本谱未作采纳。(旧世以朝廷为范围,今世则以国家为概念)并附南通滨江公园悟廉石景区的照片,并置评,以绝天下之谤。
9、& & & & 怀橘遗亲怀橘遗亲典故
10、怀橘遗亲板画搜集历代怀橘遗亲画像
11、廉石压舟& & & & 廉石压舟典故。并附当年祖先任郁林太守时期,留存到现在的橘井名区,及陆公井照片。
13、祠堂& & & & 因文革等众多原因,本族没有见到有现存祠堂,故此以家中的中堂轴画(中堂轴画,即南通地区农村至今存在的堂前屋,也就是正中间房间悬挂的家堂,旧时为轴画像,今时多是玻璃雕花等)以代。并叙述郡望与堂号的来源。
14、中堂轴画& & & & 附二百年前中堂轴画及其他时期的中堂画照片数张。均摄于拆迁前夕。现仅附佩琳公后裔约五六户照片。(其他吾族陆氏后人如有照片,希望积极提供)
15、将军石& & & & 陆绩从郁林返家带回郁林石,我们支也有一块石,位于将军正神正对面。族中称之为将军石,昔日陆龟蒙传记中,郁林石世保其居,我们将军石及将军正神也世代保护我族繁衍至今。此石及将军正神在文革时期尚能幸存至今,也是有些缘故,此篇将详细叙述。
16、陆氏楹联& & & & 分别摘录了陆氏四字、五字、六字、七字等楹联。
17、南通陆氏礼节篇& & & & 今人自费学习商务礼仪,其实大部分内容,我族中长辈都已经言传身教,譬如,何为主人座位,何为客人座位,圆桌座位怎么就坐,方桌朝向等等。旁邻皆说我陆氏知书达理,故做整理书与谱中。
18、族法家规& & & & 今世谈论族法家规,有点不合时宜,但是关于门风还是有一定存在的必要,故此此章作为阐述。譬如旧谱云:和乡党以息争颂,重农桑以足衣食;尚节俭以惜财用,隆学校以端士习。黜异端以崇正学,讲法律以敬愚顽;训子弟以禁非为,息诬告以全良善。现在读来亦是很有道理。当然现代人觉得有钱就能丰衣足食,这另当别论。
19、秦晋连理图& & & & 本编叙述南通地区结婚习俗,朱陈结谊,如鼓琴瑟,宜尔子孙,苏才郭福、姬子彭年等典故出处,并附大半个世纪前婚俗红庚草帖等照片。
20、五服图& & & & 本篇叙述南通地区白事风俗。很多人对南通地区的白事有很多争议,但多是以扰民及铺张浪费为由,篇中较为翔实并客观的记录了关于追思及民俗方面的内容。
21、祖德歌& & & & 宋张九成撰
22、像赞& & & & 历代祖先像及像赞。(摘录于陆氏世谱仰贤堂,新加坡陆氏世谱)等。
23、世系表& & & & A、少典至黄帝世系(共十四世)
& & & & B、黄帝至通公世系(共六十六世)
& & & & C、通公至绩公世系(共十九世)
D、绩公至晋朝世系(共九世)
E、南通怀橘堂XX后代世系总表(共十五世)
F、南通怀橘堂XX后代世系总表(共十四世)
G、南通怀橘堂XX后代世系总表(共十三世)
H、南通怀橘堂XX后代世系总表(共十二世)
I、南通怀橘堂XX后代世系总表(共十一世)
J、南通怀橘堂XX后代世系总表(共十六世)
K、南通怀橘堂XX后代世系总表(共十七世)
L、南通怀橘堂XX后代世系总表(共十八世)
24、史载列传& & & & 摘录于《汉书》、《三国志》等史册。
25、先人略& & & & 记载始祖陆通以上祖先概述,摘录于史书。
26、族人记& & & & 记载南通怀橘堂陆氏后人生平,一张纸,正反两页,正面为族人照片,反面为族人生平概述,千字以内。盖棺定论。族人记有别于本纪及列传,仅仅为族人生平之概述,以供直系后代追思,必须客观公正。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九属之内必有听闻,务必严谨。(诸公尊自己之父母及祖父母,诚如祖父母尊其父母及祖父母一般,祖父母之父母及祖父母,谓何人,实乃身之曾祖、高祖也。养育恩情何重,何惜一纸以记之哉。)简单点说就是,你热爱自己的父母及爷爷奶奶,就像你爷爷奶奶热爱他自己的父母爷爷奶奶一样,你爷爷奶奶的父母及爷爷奶奶是谁,就是你的曾祖及高祖,且都是直系。都是养育恩情,没有高祖、曾祖,又哪里来的爷爷奶奶和父母?故此,我们又何必吝啬一张薄纸去记载他们呢?
& & & & 族人记摘录明字辈1、(••••••少年时值民国,尝有乡邻结匪以勒财者,觊觎X之露富者,被误劫。众人请绅以赎,付二次金得返,去时数九寒冬,衣单身薄,归时已春熟矣。前后数月,有寒邪之侵,受肤体之痛,经少年之苦,蒙无妄之灾,患寒邪之疾累及半生矣。悲夫其时,劫刀所向,少年何辜,遭此荼毒,追念及此,岂不痛哉••••••曾用冬病夏治之法,待三伏之时,取麦暴晒,用以热敷。然寒疾日久,其效甚微。时有练功者于坝上所闻,乃请至于宅。施术者手作抓状,凌空抚身而过,并用力甩之。众问其故,施者言:功力至深者,可感指有滞怠状,滞者,寒邪也,今以功力抓出,并以甩去,此治病之法也,生人但勿靠近,恐有寒邪误伤。今滞怠甚重,寒邪入肺腑矣。观施术未毕,其汗已出,同观者十数人,未辨真伪。术者曰:此术信则灵验。后遇戊寅禁法,诸功皆废。术者亦传自练之法,后佚。••••••)
族人记摘录德字辈2、(••••••旧时养猪甚是辛劳,人尚无食更况于猪乎,或割草以饲,或菜皮和麦麸及米糠以喂,其余番薯、野菜不等。每日喂食,XX不敢有懈,虽三餐不废,待及壮出犹需一年矣。其皮毛光泽鲜亮,并虎而有力,非用力牵引而不能制之也。其肉亦鲜美,今世之人再无福享用矣。时值年关,亦值猪壮,XX寻思或有好价,唤X、X迁往集市,二人遂往观音山售卖,得钱几许甚喜,遂坐店小酌,正饮间,但见人影恍惚,作不明状,回神再摸口袋时,钱已失。二人惧不敢归,惟留XX长泣,白忙一年矣••••••)
族人记摘录松字辈3、(••••••幼时不慎跌落,致下背疾,初不以为意,后疼痛愈烈,时镇北有儿科擅挑筋医者,不把脉,仅手按脖颈处即知病因,筋挑病除,此术今已佚。诊之叹曰:医之晚矣!遂施术,痛楚立消,然背之穹隆伴随终生矣••••••旧时生产队期间人称会计,父早亡,与叔持家助弟妹六人相继成家,终生未娶••••••次日,众妹延请音乐队送最后一程,虽有异议者,但众意难拂。此异俗刚从先锋新仁等地传至,此为吾族第一例也。收灵当夜,众皆疲惫早歇,邻村惯盗又至,天亮乃觉,众人睹之,不由慨叹:趁丧而发,趁累而取,鱼贼之熟练如此,又岂是日夜看护所能守焉。)
备注:戊寅禁法为1998年。中医儿科有手诊及挑筋疗法。音乐队等风俗,以前也是没有的。
27、族产论& & & & 有民国二十五年手迹。即老坟酒来由。
28、契约文书& & & & 有上世纪分折家产手迹及相关资料手迹。
29、坟茔& & & & 祖坟位置,因拆迁大部分迁至灵塔。记录相关位置及其他讯息。
30、名迹录& & & & 记录拆迁前全族照片影像。每户一张房屋照片,包括古井、古河、古屋、竹园、婚房等。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回忆。后世买商品房居住,和自己家建房居然感情是不一样的。楼道邻居和聚族而居情感也是不同的。诚如名迹录开篇所述:古人皆有故乡,常思荣归故里。今人之故乡却不知在何处;古人皆有邻里乡亲,常思遍话家常,今人之邻里乡亲却不知在何处。千房一所,居者雷同。故后世故乡之情必淡。诚如是,故本谱选取部分拆迁前照片以代名迹。以纪念一百多年来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的情怀。更念先辈们一砖一瓦建居之不易。
31、陆家庄考& & & & 陆家庄地名考证。
32、成语典故& & & & 和陆氏有关的成语典故。如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胡葱烧肉、云间二陆与上海七宝镇等。
33、任官记& & & & 参考《中国历代官制》简述,不着重描写。
34、年谱& & & & 记载从公元1600年到公元2013年族中大事记载。譬如拆迁、新建房屋等。
35、族事综述& & & & 依据年谱阐述就近百年来的历史变迁,包括清末、民国动乱、人民公社、文革、改革开放对于本族的影响,观念的转变等(例如:我支从解放前巨雷劈落祖坟大柏树枝为标志,将军正神三迁其地,后搬祖坟、历经人民公社时期、文革时期、分田到户时期、建平房时期、建楼房时期、2013年拆迁完为止,穿插其他清末、民国等轶事成文,约十页纸,万言文。供其他支系参考编撰)
36、族外篇& & & & 有祖父就有外祖父,如旧谱中记载,一世祖陆发,佩蔺相如从女。二世祖陆万,配孔氏至圣裔等,也都记载有女方内容。且后世以独生子女居多,故此新增族外篇以记母亲之父母。此篇为简述。
37、世有灵异篇& & & & 记载族中部分事件,。
38、意文& & & & 解放前意文即家谱原始资料文档。
39、字辈谱& & & & 字辈排序文。
40、称谓表& & & & 叙述南通地区称谓风俗。(譬如,爸爸的奶奶为婶婶,南通话音译,我们这一代应该也是最后一代称父亲的弟弟为爸爸--南通话音译,现在都改为叔叔称谓,又譬如父亲的妹妹应该叫孃孃,姑爹、姑丈、姑爷都是指不同的称谓,连襟等等)计划生育之后,后世再也没有那么多称谓,故作称谓表以供怀念。
41、领谱字号& & & & 阐述族谱发放情况。
42、方言异俗& & & & 今时南通地方风俗概述。
43、古今对照& & & & 30年前和今天简明扼要做个对比,诚如有人说中华文明史是一个相对比较平稳的文明,但是自从五四之后,就变成文化激进了,激进之后对族人的影响。
44、诫世篇& & & & 以史为镜,足以诫后人。
45、视听以正篇& & & & 纠正某些关于陆氏资料的误读。
46、文赋篇& & & & 陆绩《陆氏易解》,陆氏后人文赋节选。
47、续后篇略
48、功德簿& & & & 不设功德簿,以至诚至善为最大功德。
49、其他待补充内容
以上为本谱基本框架目录,并非最终定稿,其他凡例等篇节尚在构思中,希望有识之士批评指正,并提建议。
本人正值壮年,有诸多琐事缠身,所以进展缓慢,希望更多宗亲参与进来,则家谱修撰有望矣。
阅读权限20
在线时间 小时
该用户从未签到
[/b]自日开帖征集修谱事宜以来,时值一年,陆氏后人不断联系,提供不少资料,在此过程中,翻阅部分文献及相关资料,特整理如下讯息,以供南通陆姓人士共享。
[color=Red][b]一、按照历史朝代排序,依次迁徙到南通地区生活、居住的陆氏[/b][/color]
[color=Red][b]1、公元1250年前后,宋朝XX年间 [/b]&&[/color]& &&&
a、 陆思南及族人& &迁入海门人
[color=Red][b]2、公元1360年—1400年,明朝洪武、建文年间。[/b][/color]
[color=Red][b]3、公元1400年---1450年,明朝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年间.[/b] [/color]& &
a、明朝永乐年间,陆衢及族人。迁入直隶通州府。
b、明朝初年,陆禹、陆玉及族人。迁出直隶通州府。从如皋迁到河南。
[color=Red][b]4、公元1450年---1500年,明朝景泰、天顺、成化、弘治年间。[/b][/color]
a、明朝初年,陆信及族人。迁入直隶通州府。
b、明朝初年,陆英及族人。迁入直隶通州府。
[color=Red][b]5、公元1500年---1560年,明朝正德、嘉靖年间。[/b][/color]
a、明朝天顺年间,陆信及族人。迁入直隶通州府。居于如皋,后代分如皋三乡桥中支、三乡桥南支、三乡桥西支、三乡桥东支、三乡桥北支、歇轰桥支等。
b、明朝成化年间,陆英及族人。迁入直隶通州府。
c、明朝弘治年间,陆辙,字迹同,及族人。迁入直隶通州府。
d、明朝嘉靖年间。陆镋。及族人。迁入直隶通州府。
e、明朝嘉靖年间。陆克循。及族人。迁入直隶通州府。
f、明朝嘉靖年间。陆坦。及族人。迁入直隶通州府。
g、明朝嘉靖年间。陆公瑾。及族人。迁入直隶通州府。
h、明朝嘉靖年间。陆元。及族人。迁入直隶通州府。
i 、明朝嘉靖年间。陆应选。及族人。迁入直隶通州府。
j 、明朝嘉靖年间。陆克敏。及族人。迁入直隶通州府。
k 、明朝嘉靖年间。陆博。及族人。迁入直隶通州府。
l 、明朝嘉靖年间。陆介。及族人。迁入直隶通州府。
m 、明朝嘉靖年间。陆必孝。及族人。迁入直隶通州府。
n 、明朝嘉靖年间。陆峯。及族人。迁入直隶通州府。
o 、明朝天顺年间,陆明达及族人。迁入直隶通州府,居通州金沙,后代为芦茭支。
[color=Red][/b]6、公元1560年---1644年,明朝隆庆、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年间。[/b][/color]
a、明朝隆庆年间,陆邦彦,字士美。及族人,迁入直隶通州府。原籍河南。
b、明朝崇祯年间,陆承宣及族人。居于直隶通州府。
c、明朝崇祯年间,陆承化及族人。居于直隶通州府。
d、明朝崇祯年间。陆承宪及族人。居于直隶通州府。
e、明朝崇祯年间。陆承进及族人。居于直隶通州府。
f、明朝崇祯年间。陆继文及族人。居于直隶通州府。
G 、明朝崇祯末年,陆奉宇及族人,迁居直隶通州府,城三东乡及崇川、通州等地
[color=Red][b]7、公元1644年---1722年,清朝顺治、康熙年间。[/b][/color]
a、清朝康熙年间,陆士明及族人。居于直隶通州府。
b、清朝康熙年间,陆士英及族人。居于直隶通州府。
c、清朝康熙年间,陆爾超及族人。居于直隶通州府。
d、清朝康熙年间。陆凤彩及族人。居于直隶通州府。
e、清朝康熙年间。陆肇昌及族人。居于直隶通州府。
f、清朝康熙年间。陆蝇祖及族人。居于直隶通州府。
g、清朝康熙年间。陆谦吉及族人。居于直隶通州府。
h、清朝康熙年间。陆遐昌及族人。居于直隶通州府。
i 、清朝康熙年间。陆裕昌及族人。居于直隶通州府。
j 、清朝康熙年间。陆锡齡及族人。居于直隶通州府。
k 、清朝康熙年间。陆长华及族人。居于直隶通州府。
l 、清朝康熙年间。陆福宜及族人。居于直隶通州府。
m 、清朝康熙年间。陆彭齡及族人。居于直隶通州府。
n 、清朝康熙年间。陆廷华及族人。居于直隶通州府。
o 、清朝康熙年间。陆宗岳,字五宗。及族人。居于直隶通州府。
p、清朝康熙年间。陆廷生及族人。居于直隶通州府。
q 、清朝康熙年间。陆正宇及族人。居于直隶通州府。
r 、清朝康熙年间。陆大進及族人。居于直隶通州府。
s 、清朝康熙年间。陆自成及族人。居于直隶通州府。
t 、清朝康熙年间。陆国光及族人。居于直隶通州府。
u 、清朝康熙年间。陆允钦及族人。居于直隶通州府。
v 、清朝康熙年间。陆允钧及族人。居于直隶通州府。
w 、清朝康熙年间。陆允铨及族人。居于直隶通州府。
x 、清朝康熙年间。陆长发及族人。居于直隶通州府。
Y、清朝康熙年间,陆瑞岩及族人。迁居居于直隶通州府,今钟秀乡、港闸、通州等地。
[color=Red][b]8、公元1723年---1795年,清朝雍正、乾隆年间。[/b][/color]
a、清朝雍正年间,陆嘉禄及族人。居于直隶通州府。
b、清朝雍正年间,陆国祚及族人。居于直隶通州府。
c、清朝雍正年间,陆景龙及族人。居于直隶通州府。
d、清朝雍正年间。陆淇及族人。居于直隶通州府。原籍江西丰城人。
e、清朝雍正年间。陆瑜及族人。居于直隶通州府。原籍青浦人。
f、清朝雍正年间。陆祖聖及族人。居于直隶通州府。原籍武进人。
g、清朝雍正年间。陆坪及族人。居于直隶通州府。原籍浙江人
h、清朝雍正年间。陆宝书及族人。居于直隶通州府。原籍安徽无为人。
i 、清朝乾隆年间。陆经谟及族人。居于直隶通州府。
j 、清朝乾隆年间。陆嘉谟及族人。居于直隶通州府。
k 、清朝乾隆年间。陆運興及族人。居于直隶通州府。
l 、清朝乾隆年间。陆麟,子容山。及族人。居于直隶通州府。
m 、清朝乾隆年间。陆景藻及族人。居于直隶通州府。
n 、清朝乾隆年间。陆隆及族人。居于直隶通州府。
o 、清朝乾隆年间。陆花松、陆德松、陆学松及族人。迁居于直隶通州府。如皋市。
[color=Red][b]9、公元1796年---1850年,清朝嘉庆、道光年间。[/b][/color]
a、清朝嘉庆年间,陆樹及族人。居于直隶通州府。
b、清朝嘉庆年间,陆蕃及族人。居于直隶通州府。
c、清朝嘉庆年间,陆希奎及族人。居于直隶通州府。
d、清朝嘉庆年间。陆羽飞及族人。居于直隶通州府。
e、清朝嘉庆年间。陆恒绘及族人。居于直隶通州府。
f、清朝嘉庆年间。陆盛生及族人。居于直隶通州府。
g、清朝嘉庆年间。陆元徵及族人。居于直隶通州府。原籍浙江仁利人。
h、清朝道光年间。陆家兴及族人。居于直隶通州府。原籍宾山人。
i 、清朝道光年间。陆廷彩及族人。居于直隶通州府。
[color=Red][b]10、公元1850年---1911年,清朝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年间。[/b][/color]
a、清朝咸丰年间,陆炳及族人。居于直隶通州府。
b、清朝咸丰年间,陆士元及族人。居于直隶通州府。原籍上元人。
c、清朝同治年间,陆惟,字仲光。及族人。居于直隶通州府。
d、清朝同治年间。陆文魁及族人。居于直隶通州府。
e、清朝同治年间。陆炳镕及族人。居于直隶通州府。
f、清朝同治、光绪年间。陆惟馨及族人。居于直隶通州府。
g、清朝同治年间。陆坤及族人。居于直隶通州府。
h、清朝同治年间。陆叶傧及族人。居于直隶通州府。
i 、清朝同治年间。陆廷选及族人。居于直隶通州府。
j 、清朝同治年间。陆锡泰及族人。居于直隶通州府。
k 、清朝同治年间。陆炳荣及族人。居于直隶通州府。
l 、清朝同治年间。陆竹高及族人。居于直隶通州府。
m 、清朝光绪年间。陆进及族人。居于直隶通州府。
n 、清朝光绪年间。陆筠,字韻篁。及族人。居于直隶通州府。
m 、清朝光绪年间。陆惟馨及族人。居于直隶通州府。
n 、清朝光绪年间。陆廷柱及族人。居于直隶通州府。
o 、清朝光绪年间。陆梦卜及族人。居于直隶通州府。
p、清朝宣统年间。陆维熊及族人。居于直隶通州府兴仁镇。
q 、清朝宣统年间。陆遵及族人。居于直隶通州府余西镇。
r 、清朝宣统年间。陆珍璠及族人。居于直隶通州府。
s 、清朝光绪年间。陆阑枝及族人。居于直隶通州府平潮镇。
t 、清朝光绪年间。陆颐,子养吾。及族人。居于直隶通州府平潮镇。
u 、清朝光绪年间。陆星垣及族人。居于直隶通州府平潮镇。
v 、清朝光绪年间。陆登瀛及族人。居于直隶通州府平潮镇。
w 、清朝嘉庆年间。陆志雄及族人。居于直隶通州府平潮镇。
x 、清朝咸丰年间。陆荣赐及族人。居于直隶通州府平潮镇。
y 、清朝光绪年间,陆胜富及后人。迁居于南通港闸区靴头圩,祖籍苏州阊门。
[color=Red][b]11、公元1911年---1949年,中华民国年间。(见二)[/b][/color]
z、民国时期,陆明伟祖父及族人。从南通迁居上海。
[color=Red][b]二、按照民国时期地域分区,在南通地区生活、居住的陆氏后人,以下地域分区为民国三十年左右的地名,也就是离现在为止,七八十年前的地名。故此,但凡健在的八十岁以上老人,都有可能知道。而且下面提及的陆氏后人名字也都在百岁左右,也就是祖父及曾祖父这般年岁。故此容易辨认。[/b][/color]
[b]1、永兴乡:[/b]陆鹤翔、陆林、陆生、陆汗衡、陆海、陆焕清、陆筱众、陆和侯、陆焕光、陆焕山、陆明安、陆贵生、陆宏思、陆宏池、陆宏集、陆四保、陆俊贤、陆明安、陆贵和、陆登书、陆道生、陆桂生、陆金生、陆金山、陆桂和、陆静安、陆金容、陆全容、陆生、陆瑞坤、陆雅、陆长松、陆松林、陆双、陆鹤寿、陆道士、陆汉章、陆炳生、陆全侯、陆振坤、陆小庆、陆振华、陆国钧、陆盛安、陆焕恩、陆焕臣、陆焕钧、陆焕新、陆俊义、陆鸿鸣、陆鸿清、陆鸿傑、陆鸿彬、陆鸿恩、陆桂芝、陆道连、陆锦侯、陆广林、陆桂生、陆文彬、陆镇侯、陆松林、陆生保、陆雅保、陆焕生、陆长荣、陆锦余
[b]2、唐闸乡:[/b]陆瑞清、陆步举、陆步塘、陆增X、陆连生、陆步礼、陆维贤、陆宝华。
[b]3、新杨乡:[/b]陆志业、陆子峯、陆子华。
[b]4、天生镇:[/b]陆焕章、陆桂明、陆金奎。
[b]5、平潮光中乡:[/b]陆月峯、陆桂生。
[b]6、赵东乡:[/b]陆继华、陆南山。
[b]7、经伦乡:[/b]陆炳生、陆秀峯、陆尧章、陆春华、陆秀福、陆鸿逵、陆文治、陆蔭秋、陆文进、陆念慈、陆松林、陆焕、陆梓清、陆智良、陆全、陆金標、陆桂茶。
[b]8、永和乡:[/b]陆桂宝、陆文生、陆云城、陆子美、陆全川、陆金堂、陆乔、陆纯祥、陆七祥、陆镜明、陆有清、陆炳高、陆桂全、陆云成、陆广成、陆长林。
[b]9、经纶乡:[/b]陆长林、陆德明、陆锦书、陆子林、陆锦生、陆锦钏、陆万荣、陆鹤林、陆鹤鸣、陆世明、陆照、陆正祥、陆锦标、陆汉侯、陆宝侯、陆发华、陆宏楼、陆鸿仁、陆苏保、陆锡龙、陆敬容、陆金福、陆锦元、陆秀洪、陆宏林、陆野侯、陆炳发、陆炳餘、陆瑞祥、陆志清、陆步财、陆汉江、陆尔若、陆鸿章、陆志高、陆志华、陆忠全、陆俊、陆彩世、陆天元、陆洪明、陆兆祥、陆焕保、陆所保、陆兆坤、陆顺林、陆广成、陆兆年、陆文明、陆炳年。
[b]10、东沙乡:[/b]陆星泉。
[b]11、新港乡:[/b]陆顺根。
[b]12、景贤乡:[/b]陆万福、陆锡明、陆金春、陆小乔、陆长生、陆小福、陆佩友、陆焕林、陆文彬、陆佩泉、陆广盛、陆福生、陆任港、陆润侯、陆金泉、陆增强、陆广遂、陆恩其、陆乔生、陆宏祥。
[b]13、任港乡:[/b]陆望保、陆盘保、陆万清、陆福生、陆万顺、陆鹤年、陆淑伦、陆淑人、陆飞福、陆连生、陆焕生。
[b]14、秦文乡:[/b]陆金生、陆连生。
[b]15、景德乡:[/b]
[b]16:镜明乡:[/b]陆朝坏、陆文彬、陆朝府、陆朝才、陆朝遂、陆万城、陆毛保、陆天瑞、陆锦文、陆天进、陆天章、陆文秀、陆朝桐、陆长桂、陆长明、陆长元、陆金生、陆荣章、陆荣高、陆鸿盛、陆中信、陆志信、陆文刚、陆彦章、陆鳳才、陆金侯、陆金法、陆金才、陆金龙、陆鸿彬、陆鸿飞、陆鸿章、陆宝扬、陆廷富、陆志元、陆金林。
[b]17、和鸣乡:[/b]陆云龙、陆云盛、陆亢泰、陆金成、陆金锁、陆焕、陆广源、陆广才、陆生、陆海如、陆进寿、陆文清、陆俊方。
[b]18、望衡乡:[/b]陆鸿书、陆鸿飞、陆锦奎、陆鸿明、陆鸿章、陆鸿泉、陆鸿贵、陆鸿元、陆鸿云、陆志林、陆惠林、陆志学、陆志珍、陆志高、陆志华、陆瑞生、陆瑞松、陆泉保、陆志有、陆志亮、陆瑞如、陆炳生、陆海保、陆锦章、陆顺林、陆焕保、陆连遂、陆文元、陆新保、陆金邦、陆金泉、陆金涛、陆金成、陆金標、陆金蘭、陆炳保、陆汉文、陆学义、陆广森、陆汉清、陆汉堂、陆金寿、陆金林、陆野保、陆吉保、陆桂林、陆金林、陆桂生、陆万元、陆炳年、陆炳文、陆荣生。
[b]19、德兴乡:[/b]陆炳保、陆秀生。
[b]20、芦泾乡:[/b]陆庆林、陆焕章、陆锦书、陆炳生、陆锦文、陆锁侯、陆锦刘、陆三、陆光明、陆顺商、陆志良、陆汉徵、陆锦元、陆大林、陆焕年、陆锦生(鞋匠)、陆桂生、陆桂芬(鞋匠)。
[b]21、陆洪乡:[/b]陆洪田、陆云成、陆长会、陆长德、陆满保。
[b]22、观河乡:[/b]陆广生、陆广金、陆广林、陆进保、陆海青、陆世昌、陆奎生。
[b]23、钟秀乡:[/b]陆仁奎、陆维新、陆德林、陆焕文、陆俊生、陆洪同。
[b]24、观乐乡:[/b]陆广才、陆子詹、陆五侯、陆和宝、陆连侯、陆顺侯、陆贵生、陆九侯、陆连山、陆万祥、陆文侯、陆二、陆洪顺、陆文皓、陆万奎、陆万荣、陆万贵、陆广元、陆广金。
[b]25、井川乡:[/b]陆锡译、陆锡衡、陆锡铨、陆锡萱、陆镜仁、陆万富、陆万荣。
[b]26、启东:[/b]陆友法。
[b]27、其他:[/b]陆伯氏、陆少千、陆平痕、陆继海、陆桂山、陆中慎、陆雁滨、陆顺祥、陆国瑞、陆人伟、陆达、陆筱千、陆益修、陆延鑫、陆福元、陆成涛、陆迁鑫、陆秀章、陆炳南、陆云汉、陆金修、陆桂侯、陆瀛寿、陆纯斋、陆启怀、陆子林、陆万清。
[color=Red][b]三、按照现有资料整理出部分世系表[/b]。[/color]
[b]1、嘉靖年间(1500年):[/b]陆公瑾----陆克敏、陆克循
[b]2、万历年间(1600年):[/b]陆承宣、陆承化、陆承宪、陆承进
[b]3、崇祯年间(1650年):[/b]陆奉宇----陆盛生-----陆国甫、陆*甫----陆仁先、陆*先
[b]4、康熙年间(1700年):[/b]陆士英----陆爾超----陆肇昌、陆遐昌、陆裕昌
[b]5、康熙年间(1700年):[/b]陆士明----陆凤彩---陆谦吉
[b]6、康熙年间(1700年):[/b]陆锡齡---陆长华-----陆福宜
[b]7、康熙年间(1700年):[/b]陆彭齡----陆廷华
[b]8、康熙年间(1700年):[/b]陆正宇----陆大進----陆自成
[b]9、康熙年间(1700年):[/b]陆允钦、陆允钧、陆允铨
[b]10、康熙年间(1700年):[/b]陆瑞岩----陆聚山---陆琴玉、陆体元
[b]11、康熙年间(1725年):[/b]陆肇宗、陆*宗----陆启若、陆海若、陆恭若
[b]12、雍正年间(1750年):[/b]陆嘉禄---陆国祚---陆景龙
[b]13、乾隆年间(1780年):[/b]陆瑾玉----陆剑蒿、陆秀廷、陆蔚堂、陆方衡
[b]14、嘉庆年间(1800年):[/b]陆羽飞----陆恒绘、陆盛生
[b]15、嘉庆年间(1810年):[/b]陆步瀛---陆殿爵、陆耀南
[b]16、嘉庆年间(1815年):[/b]陆士祺----陆佩进、陆佩遥
[b]17、嘉庆年间(1820年):[/b]陆士杠----陆佩球、陆佩书、陆佩珍
[b]18、嘉庆年间(1825年):[/b]陆士柞----陆佩琏、陆佩琚、陆佩璜
[b]19、嘉庆年间(1830年):[/b]陆士禧---陆桂芬
[b]20、嘉庆年间(1830年):[/b]陆松山----陆義、陆琳、陆坤、陆恒、陆安
[b]21、嘉庆年间(1835年):[/b]陆士鼎----陆长茂、陆长华、陆长林、陆长珍、陆长元----陆永和、陆永昌、陆永成、陆福元、陆继元、陆宗元
[b]22、同治年间(1850年):[/b]陆文魁----陆炳镕---陆惟馨
[b]23、同治年间(1850年):[/b]陆叶傧----陆廷选
[b]24、同治年间(1850年):[/b]陆锡泰----陆炳荣
[b]25、同治年间(1850年):[/b]陆竹高----陆进
[b]26、光绪年间(1900年):[/b]陆星垣----陆登瀛(平潮地区)
[b]27、光绪年间(1900年):[/b]陆胜富---陆长发、陆长松、陆长贵---陆锡泽、陆锡廉、陆锡宣、陆锡余、陆锡盘、陆锡恩----陆镜江、陆镜山、陆镜文、陆镜成、陆镜福---陆嘉玉
[color=Red][b]四、按明朝、清朝、民国时期字辈排序。[/b][/color]
[color=Red][b]A、明朝字辈[/b][/color]
[b]1、克字辈(1530年):[/b]陆克敏、陆克循
[b]2、承字辈(1600年):[/b]陆承宣、陆承化、陆承宪、陆承进
[b]3、甫字辈(1660年):[/b]陆国甫、陆*甫、陆*甫
[b]4、先字辈(1690年):[/b]陆仁先、陆*先、陆*先、陆*先
[color=Red][b]B、清朝字辈[/b][/color]
[b]1、昌字辈(1750年):[/b]陆肇昌、陆遐昌、陆裕昌
[b]2、士字辈(1700年):[/b]陆士英、陆士明
[b]3、齡字辈(1700年):[/b]陆锡齡、陆彭齡
[b]4、华字辈(1730年):[/b]陆廷华、陆长华
[b]5、允字辈(1700年):[/b]陆允钦、陆允钧、陆允铨
[b]6、宗字辈(1725年):[/b]陆肇宗、陆*宗、陆*宗、陆*宗
[b]7、若字辈(1750年):[/b]陆启若、陆海若、陆恭若、陆*若、陆*若
[b]8、谟字辈(1770年):[/b]陆经谟、陆嘉谟
[b]9、士字辈(1800年):[/b]陆士祺、陆士杠、陆士柞、陆士禧、陆士鼎
[b]10、长字辈(1830年):[/b]陆长茂、陆长华、陆长林、陆长珍、陆长元
[b]11、长字辈(1860年):[/b]陆长发、陆长松、陆长贵
[b]12 、永字辈(1890年):[/b]陆永和、陆永昌、陆永成
[b]13 、元字辈(1890年):[/b]陆福元、陆继元、陆宗元
[color=Red][b]3、民国字辈[/b][/color]
[b]1、锡字辈(1910年):[/b]陆锡泽、陆锡廉、陆锡宣、陆锡余、陆锡盘、陆锡恩、陆锡明、陆锡龙
[b]2、镜字辈(1940年):[/b]陆镜江、陆镜山、陆镜文、陆镜成、陆镜福、陆静安
[b]3、金字辈(1910年):[/b]陆金山、陆金生、陆金容、陆金奎、陆金修、陆金標、陆金川、陆金堂、陆金福、陆金春、陆金泉、陆金侯、陆金法、陆金才、陆金龙、陆金成、陆金锁、陆金林、陆金邦、陆金蘭、陆金涛、陆金寿
[b]4、鸿字辈(1910年):[/b]陆鸿鸣、陆鸿清、陆鸿杰、陆鸿彬、陆鸿恩、陆鸿逵、陆鸿仁陆鸿章、陆鸿盛、陆鸿飞、陆鸿书、陆鸿明、陆鸿泉、陆鸿贵、陆鸿元
[b]5、宏字辈(1910年):[/b]陆宏思、陆宏池、陆宏集、陆宏楼、陆宏林、陆宏祥
[b]6、洪字辈(1910年):[/b]陆洪明、陆洪田、陆洪同、陆洪顺& & & &
[b]7、焕字辈(1910年):[/b]陆焕清、陆焕光、陆焕山、陆焕恩、陆焕臣、陆焕钧、陆焕新、陆焕生、陆焕章、陆焕保、陆焕林、陆焕年
[b]8、锦字辈(1910年):[/b]陆锦侯、陆锦余、陆锦书、陆锦生、陆锦钏、陆锦標、陆锦元陆锦文、陆锦奎、陆锦贵、陆锦章、陆锦刘
[b]9、志字辈(1910年):[/b]陆志业、陆志清、陆志高、陆志华、陆志元、陆志学、陆志珍、陆志林、陆志高、陆志华、陆志有、陆志亮、陆智良
[b]10、万字辈(1910年):[/b]陆万荣、陆万福、陆万清、陆万顺、陆万城、陆万元、陆万祥、陆万奎、陆万荣、陆万贵
[b]11、长字辈(1910年):[/b]陆长松、陆长荣、陆长林、陆长生、陆长桂、陆长明、陆长元、陆长会、陆长德、陆长发、陆长贵
[b]12 、桂字辈(1910年):[/b]陆贵生、陆桂和、陆桂生、陆桂芝、陆桂明、陆桂茶、陆桂宝、陆桂林、陆桂侯
[b]13 、汉字辈(1910年):[/b]陆汗恒、陆汉章、陆汉侯、陆汉江、陆汉文、陆汉青、陆汉堂、陆汉徵
[b]14 、炳字辈(1910年):[/b]陆炳生、陆炳南、陆炳高、陆炳发、陆炳馀、陆炳年、陆炳保、陆炳文
[b]15 、广字辈(1910年):[/b]陆广林、陆广成、陆广生、陆广遂、陆广金、陆广源、陆广才、& & & & 陆广元
[b]16、瑞字辈(1910年):[/b]陆瑞坤、陆瑞清、陆瑞祥、陆瑞生、陆瑞松、陆瑞如
[b]17 、文字辈(1910年):[/b]陆文彬、陆文治、陆文生、陆文明、陆文秀、陆文刚
[b]18、镜字辈(1910年):[/b]陆镜山、陆镜江、陆镜文、陆镜成、陆镜福& & & &
[b]19、鹤字辈(1910年):[/b]陆鹤翔、陆鹤寿、陆鹤林、陆鹤鸣、陆鹤年、陆鹤松
[b]20、朝字辈(1910年):[/b]陆朝坏、、朝府、陆朝才、陆朝遂、陆朝桐
[b]21 、子字辈(1910年):[/b]陆子峯、陆子华、陆子美、陆子林
[b]22、步字辈(1910年):[/b]陆步举、陆步塘、陆步礼、陆步财
[b]23 、天字辈(1910年):[/b]陆天元、陆天瑞、陆天进、陆天章
[b]24 、兆字辈(1910年):[/b]陆兆祥、陆兆丰、陆兆坤
[b]25 、道字辈(1910年):[/b]陆道生、陆道士、陆道连
[b]26、秀字辈(1910年):[/b]陆秀福& & & & 、陆秀红、陆秀生
[b]27 、云字辈(1910年):[/b]陆云龙、陆云盛、陆云成
[b]28 、维字辈(1910年):[/b]陆维贤、陆维新、陆维翰
[b]29 、生字辈(1910年):[/b]陆道生、陆桂生、陆金生、陆连生、陆焕生、陆广生、陆长生、陆金生、陆乔生、陆福生
[b]30 、林字辈(1910年):[/b]陆广林、陆松林、陆长林、陆顺林、陆志林、陆惠林
[b]31、华字辈(1910年):[/b]陆继华、陆春华、陆发华& & & & 、陆宝华
[b]32 、祥字辈(1910年):[/b]陆纯祥、陆士祥、陆正祥
[b]33 、成字辈(1910年):[/b]陆云成、陆广成、陆云汉
[b]34、章字辈(1910年):[/b]陆汉章、陆秀章、陆堯章
[b]35、俊字辈(1910年):[/b]陆俊贤、陆俊义
[b]36、连字辈(1910年):[/b]陆连生& & & & 、陆连君
[b]37、振字辈(1910年):[/b]陆振坤、陆振华
[b]38、淑字辈(1910年):[/b]陆淑伦& & & & 、陆淑人
[b]39、增字辈(1910年):[/b]陆增瑞、陆增强
[b]40、荣字辈(1910年):[/b]陆荣高& & & & 、陆荣生
[b]41、海字辈(1910年):[/b]陆海如、陆海保
[b]42、文字辈(1910年):[/b]陆文元& & & & 、陆文皓
[b]43、桂字辈(1910年):[/b]陆桂生、陆桂芬
[b]44、昌字辈(1910年):[/b]陆海昌& & & & 、陆世昌
[b]45、信字辈(1910年):[/b]陆中信、陆志信
[b]46、峯字辈(1910年):[/b]陆月峯、陆子峯
[b]47、明字辈(1910年):[/b]陆钟明& & & & 、陆世明
[b]48、福字辈(1910年):[/b]陆飞福& & & & 、陆小福
[b]49、彩字辈(1910年):[/b]陆彩进& & & & 、陆彩茂
[b]50、国字辈(1910年):[/b]陆国钧& & & & 、陆国瑞
[b]51、筱字辈(1910年):[/b]陆筱千& & & & 、陆筱众
[b]52、鑫字辈(1910年):[/b]陆延鑫& & & & 、陆迁鑫
[b]53、其他字辈(1910年):[/b]陆南山、陆友法、陆平痕、陆荫秋、陆有清、陆恩其、
陆人伟、陆登书、陆任港、陆达、陆盛安、陆忠全、陆少千、陆顺根、陆润侯、陆启怀
、陆继海、陆中慎、陆雁滨、陆纯斋、陆顺祥、陆益修、陆福元、陆成涛、陆瀛寿、陆佩友
[color=Red][b]四、按堂号和字辈排序。[/b][/color]
[b]A、怀橘堂[/b]
[b]1、怀橘堂世系一,奉宇公,[/b]约1650年前后出生,迁徙至今钟秀乡(民国前称之为城三东乡,东十里坊)传至迄今十三代到十七代左右。字辈排序为:以最后一字排序:宇----生-----甫----先-----宗-----若(约1725年前后出生)。而后以中间一字排序:佩(士)约1750年前后出生)---------锡(约1780年到1810-----------冠-(约1820年到1850年出生)------洪(约1870年到1910年出生)-------明(约1900年----1940年出生)-------德(约1930年--1970年左右出生)--------松(建)约1950年到1990年左右出生)
[b]2、怀橘堂世系二,瑞岩公,[/b]约1650年前后出生,迁徙至今钟秀乡,传至迄今十五代左右。
[b]3、怀橘堂世系三,聚山公,[/b]月1675年出生。居住今钟秀乡,传至迄今十四代左右。后代有迁徙今港闸区、通州区。
[b]4、怀橘堂世系四,国甫公,[/b]约1725年出生。传至迄今十三代到十五代左右。
[b]5、怀橘堂世系五,海若公[/b](三位夫人),约1750年前后出生,后代请联系。
[b]6、怀橘堂世系六,起若公[/b](三位夫人),约1750年前后出生,后代请联系。
[b]7、怀橘堂世系七,恭若公[/b](四位夫人),约1750年前后出生,后代请联系。
[b]8、怀橘堂世系八,佩进公[/b],约1775年前后出生,后代请联系。
[b]9、怀橘堂世系九,佩遥公&&,[/b]约1775年前后出生,后代请联系。
[b]10、怀橘堂世系十,佩芬公 ,[/b]约1775年前后出生,后代请联系。
[b]11、怀橘堂世系十一,佩书公,[/b]约1775年前后出生,后代请联系。
[b]12、怀橘堂世系十二,佩珍公,[/b]约1775年前后出生,后代请联系。
[b]13、怀橘堂世系十三,佩琏公,[/b]约1775年前后出生,后代请联系。
[b]14、怀橘堂世系十四,佩琚公,[/b]约1775年前后出生,后代请联系。
[b]15、怀橘堂世系十五,佩璜公,[/b]约1775年前后出生,后代请联系。
[b]16、怀橘堂世系十六,陆義,[/b]约1800年前后出生,后代请联系。
[b]17、怀橘堂世系十七,陆琳、[/b]约1800年前后出生,后代请联系。
[b]18、怀橘堂世系十八,陆坤,[/b]约1800年前后出生,后代请联系。
[b]19、怀橘堂世系十九,陆恒,[/b]约1800年前后出生,后代请联系。
[b]20、怀橘堂世系二十,陆安,[/b]约1800年前后出生,后代请联系。
[b]21、怀橘堂世系二十一,冠成公,[/b]约1850年前后出生,后代请联系。
[b]22、怀橘堂世系二十二,金福公、龙渡公[/b]约1870年前后出生,后代请联系。
[b]23、怀橘堂世系二十三,洪泰公,洪志公[/b]约1880年前后出生,后代请联系。
[b]24、怀橘堂世系二十四,陆士文,[/b]约1900年前后出生,解放前钟秀乡乡长,在今二桥、三桥、崔家学堂附近,解放后因平时积善未曾受到牵连。携二房夫人迁居长沙,后代曾作教师,后代请联系。
[b]25、怀橘堂世系二十五,夏家学堂,夏家桥陆氏后人,[/b]约1850年前后迁徙到该处,后代请联系。
[b]26、怀橘堂世系二十六,东庄后人,今学堂桥村,[/b]约1850年前后迁徙到该处,原地为沈家旧宅,后开港挖河(即今观音山有名的黑水河)分东西庄,后代请联系。
[b]27、怀橘堂世系二十七,陆汉章,[/b]约1870年前后出生,章字辈,后代请联系。(有民国二十七年手迹传世)
[b]28、怀橘堂世系二十八,陆宪(惠)章,[/b]约1870年前后出生,章字辈,后代请联系。(有民国二十七年手迹传世)
[b]29、怀橘堂世系二十九,姚港后人,[/b]后代请联系。
[b]30、怀橘堂世系三十,士鼎、[/b]后人,居市区,后代请联系。
[b]31、怀橘堂世系三十一,长珍、长华、长茂、长林[/b]后人,月1850年前后,居市区,后代请联系。
[b]32、怀橘堂世系三十二,宗元、继元、福元[/b]后人,约1900年前后居市区,后代请联系。
[b]33、怀橘堂世系三十三,[/b]清朝乾隆年间迁从崇明迁到南通,居今通州川港镇,字辈排序:邦大士志诚,志忠顺善信。传至迄今十七代左右。后代请联系。
[b]34、怀橘堂世系三十四,[/b]港闸区芦泾乡,友(有)字辈,(约1825年左右出生),锦字辈(约1800年左右出生),松字辈(约1875年左右出生),进字辈(约1900年左右出生),辉字辈(约1930年左右出生),明字辈(约1950年左右出生),后代请联系。
[b]35、怀橘堂世系三十五,[/b]如皋南,陆家庙后人,请联系。
[b]36、怀橘堂世系三十六,[/b]平潮南,鸿字辈,约生于1800年前后。
[b]37、怀橘堂世系三十七,[/b]庭字辈(约1835年左右出生),天字辈(约1860年左右出生),嫈字辈(读Ying,字不确定)(约1885年左右出生)甫字辈(约1910年左右出生),洪字辈(约1935年左右出生)。原居永兴乡东十里坊阚家庵,现居新联。
[b]38、怀橘堂世系三十八,[/b]如东地区字辈为:庆、学、开、昌、休、生、如、宝、玉
[b]39、怀橘堂世系三十九,[/b]迁徙安徽寿县字辈为:太、& & & & 方、义、志、远
[b]40、怀橘堂世系四十,[/b]迁徙山东字辈为:文、泰、秉、家、传、多、方、义、之、元
[b]41、怀橘堂世系四十一,[/b]迁徙安徽字辈为:怀、凤、锦、克、治
[b]42、怀橘堂世系四十二,[/b]迁徙云南字辈为:友、万、寿、恩、光、继、美、德、承、祥、安、邦、仁、义、远、定、国、启、成、强
[b]43、怀橘堂世系四十三[/b],通州川港镇迁到海门德胜村附近,字辈排序:邦大士志诚,志忠顺善信。后代有迁至海门,启东,传至迄今十代左右。后代请联系。
[b]44、怀橘堂世系四十四,[/b]通州川港镇迁到启东,字辈排序:邦大士志诚,志忠顺善信。传至迄今十代左右。后代请联系。
[b]45、怀橘堂世系四十五,[/b]通州川港镇迁到福建,字辈排序:邦大士志诚,志忠顺善信。,传至迄今十代左右。后代请联系。
[b]46、怀橘堂世系四十六[/b],通州川港镇迁到盐城,字辈排序:邦大士志诚,志忠顺善信。,传至迄今十代左右。后代请联系。
[b]47、怀橘堂世系四十七,[/b]通州川港镇迁到平潮,字辈排序:邦大士志诚,志忠顺善信。,传至迄今十代左右。后代请联系。
[b]48、怀橘堂世系四十八,[/b]清朝末年,迁到杭州桐庐,后代请联系。
[b]49、怀橘堂世系四十九,[/b]迁徙到浙江海宁周王庙镇新建村。后代请联系。
[b]50、怀橘堂世系五十,[/b]迁徙到江苏宝应,字辈排序:维、文、永、启。
[b]51、怀橘堂世系五十一,[/b]通州袁桥怀橘堂后人,曾有长者于民间法事上见经书一卷,上书怀橘堂三字,这一支支袁桥地区。后代请联系。
[b]52、怀橘堂世系五十一,[/b]迁徙到太湖,字辈排序:高、厚、怀、元、弼、全、楷、鸣、盛、里、祥、荣、宗、文、士、武、延、金、相、行、尚、兴、起、定、珏、安、邦、重、伦、常、世、第、大、吉、昌、和、顺、增、福、德、学、业、声、绵、长、继、承、光、典、则、兰、桂、必、芬、芳、焕、辉、先、代、范、基、绪、永、传、扬、安、邦、重、伦、常、世、弟、大、吉、昌、和、顺、真、福、德、学、业、生、绵、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olor=Red][b]B、河南堂[/b][/color]
[b]1、河南堂世系一,[/b]荣(约1900年)、志(约1940年)、海(约1970年)居于观音山街道世伦桥附近,即今汽车东站附近。(有陆志山、陆明道等)后代请联系。
[b]2、河南堂世系二,[/b]奎(约1850年)、万(约1880年)、文(约1910年)、锦(约1940年)万字辈及上代大部分都做(ying fu ,南通话音译,就是阴阳道士,属于道教中的灵鹫华坛分支)居住于观音山盘香沟村陆家坝附近,有数代历史,约百余年前家道中落,有十余户均已经迁出各地,仅存一户。(迄今陆万峯手书意文仍存于陆洪闸同宗后人处。)
[b]3、河南堂世系三,[/b]奎(约1850年)、万(约1880年)万字辈后代至今仍有从事(ying fu ,南通话音译,就是阴阳道士),居住于南通市陆洪闸,即今天的南通大学北。后代请联系。
[b]4、河南堂世系四,[/b]奎(约1850年)迁居于贵头街。后代请联系。
[b]5、河南堂世系五,[/b]奎(约1850年)迁居于狼山,后代请联系。
[b]6、河南堂世系六,[/b]奎(约1850年)、万(约1880年)、文(约1910年)(有陆文全、陆汉仁、陆秀明等)后代请联系。
[b]7、河南堂世系七,[/b]约1700年前,祖居于三接桥、三角桥附近。后代请联系。
[b]8、河南堂世系八[/b],字辈排序:臣(约1875年)陆锦臣、宏(洪)(约1935年)、瑞(约1905年)、志(约1965年)、思(约1900年),居于狼山。
[b]9、河南堂世系九,[/b]字辈排序:臣字辈(约1875年)陆绣臣后代,居于狼山附近。
[b]10、河南堂世系十,[/b]字辈排序:臣字辈(约1875年)陆文臣后代,居于狼山附近。
[b]11、河南堂世系十一,[/b]字辈排序:臣字辈(约1875年)陆章臣后代,居于狼山附近。
[b]12、河南堂世系十二,[/b]字辈排序:锦字辈(约1900年)陆锦江后代,居于三角桥沟东边附近。
[b]13、河南堂世系十三,[/b]字辈排序:福字辈(约1860年)陆福太、有字辈(约1890年)陆有富、*字辈(约1920年)、锦字辈(约1950年),居于老秦灶附近。
[b]14、河南堂世系十四,[/b]字辈排序:技、尊、伦、敦、道、立、祖、德、孙、贤。迁居浙江宁波。
[b]15、河南堂世系十五,[/b]字辈排序:清、仲、昂、元、希、孟、道、志、全、成、万、庆、昌、晟、进、再、通、光、定、秀、朝、仁、向、德、大、有、安、居、奇、明、奉、正、应、林、斗、首、修、章、厚、泽、文、登、武、侯、世、嗣、景、春。迁居湖南遂宁。
[b]16、河南堂世系十六,[/b]字辈排序:元、启、良、洪、安、国、泰、民、发、森、家、和、称、孝、子、邦、正、在、忠、诚。迁居云南。
[color=Red][b]C、集义堂[/b][/color]
1、有集义堂族谱(2010年左右修撰),后代居于如皋、泰州等地。
[color=Red][b]D、忠烈堂、景忠堂[/b][/color]
1、有静海乡陆氏族谱(1980年左右修撰),谱载为陆秀夫后人。
[color=Red][b]E、其他堂号[/b]
[/color]二、南通陆氏后人迁徙略
[b]1、明洪武五年迁出。[/b]如皋迁徙至河南,字辈排序:有、天、朝、清、书、世、其、忠、保、居、惟、宜、传、可、法、乃、克、庆、延、馀。堂号不详
[b]2、如皋江安,[/b]字辈排序:& & & & 洪、元、圣、金、玉、书、生、亭& & & & 。堂号不详
[b]3、如皋三乡桥支,[/b]世德堂陆龟蒙后代。六十世,陆信及族人迁入后代分如皋三乡桥中支、三乡桥南支、三乡桥西支、三乡桥东支、三乡桥北支、歇轰桥支等。
[b]4、如皋磨头镇,[/b]字辈排序:长、成、元、开、文、章、华、国。堂号不详& & & &
[b]5、如皋夏堡,[/b]字辈排序:长、成、元、开、文、章、华、国。堂号不详。
[b]6、如皋平潮地区,[/b]夏家桥北,陆家村陆氏后人。堂号不详。
[b]7、陆永祯世系,[/b]崇明迁徙到海门四甲。旁支迁徙至海门德胜和平潮,堂号不详。
[b]8、海门某支,[/b]字辈排序:殿、尚、贡、正、清、邦、大、志、世、成、仕、忠、仁、善、新。堂号不详。
[b]9、海门海洪地区某支,[/b]字辈排序:大、文、志、正、德。& & & & 堂号不详。
[b]10、海门长兴镇地区某支[/b],字辈排序:成(陆成德)、仕(陆仕林)、忠、仁、善、兴。堂号不详。海门迁大丰。& & & & 堂号不详。
[b]11、海门横港板桥地区某支[/b],字辈排序:思、卫、汉。堂号不详。
[b]12、海门某支陆氏后人字辈:[/b]凤、孔、志、建。堂号不详
[b]13、海门某支陆氏后人字辈:[/b]玉、志、少。堂号不详。
[b]14、启东某支陆氏后人字辈:[/b]文锦俊冠永,志忠顺善信。堂号不详。
[b]15、启东某支陆氏后人字辈:[/b]士忠顺善信。堂号不详。
[b]16、海安地区某支陆氏后人字辈:[/b]振、业、延、家、顺。堂号不详。
[b]17、如东地区某支陆氏后人字辈:[/b]金、思、树。堂号不详。
[b]18、市区某支陆氏后人字辈:[/b]伯、海,堂号不详。
[b]19、市区永兴乡陆氏后人字辈:[/b]广、松、锦。堂号不详。
[b]20、市区港闸区陆氏后人字辈:[/b]胜、长、锡、镜、嘉。苏州迁来,堂号不详。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请宗亲们三思。& &陆氏后人如需了解更多关于南通陆氏迁徙资料及相关旧闻请联系。因论坛发帖后不可编辑,并且容易沉没。故此文件更新请详见QQ空见及陆氏家园网帖子。
[b]联系邮箱:&&[email][/email]
联系QQ:& &
精彩推荐:
信息产业部备案: 经营性ICP许可证: Powered by ,&
All Right Reserved.
技术支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陆姓的来源 的文章

 

随机推荐